我和《三國演義》相關作文20篇
我和《三國演義》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32字《三國演義》是膾炙人口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儘管歷史上對它褒貶不一,但對我來說它仍是一本十分重要的書,因為它是帶我開啟浩翰書海的一把“金鑰匙”令我受益匪淺。
“三國時期,東漢末年,漢靈帝……”在五六歲,正是孩童時,媽媽便每晚給我念一段《三國演義》,並不華麗的裝璜,小得離奇地開本,顏色灰暗的封面,裡面藏著許許多多的豪壯的英雄情懷。“桃園結義”、“火燒連營”、“溫酒斬華雄”、“三顧茅廬”……每晚,一個個瑰麗曲折的傳奇故事便跳入我的腦海。在床上,那些故事便如放電影一般在我腦海裡閃現,構成一幅跌宕起伏的英雄畫卷。但後來媽媽講故事愈來愈敷衍,三天內也許有兩天都以“不讀了,先睡覺,下次再讀”推卸。而媽媽的“下次”又總是被下一個“下次”搪塞過去。在與媽媽大吵一架後,我又含淚捧起了《三國演義》,開始了我閱讀的漫漫“征途”。
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忠勇雙全的關羽、大智若愚的龐統……一知半解的我倒也記住了他們。每每遇到不認識的字,也就含糊跳過,實在不懂的字,我便去尋問媽媽。媽媽不勝勞煩一筆一畫地教我。“庶民”啊、“營帳”啊,都已爛熟於心。這些字詞也就成為我人生的籌碼,它比別人更多更重,完全得益於《三國演義》。此時,它的益處已初現端倪。
《三國演義》裡許多英雄是在最後免不了“戰死沙場”的。讀到王允死了,大哭一場,丟下了它,讀到關羽死了,又是大哭一場,幾近再也不想看下去,卻仍禁不起誘惑又拾捧起它。甚至當華雄、董卓等反派死後,我也為他們悲慟地大哭,在無數次“鬼哭狼嚎”後,我已記不得我是怎樣“一翻頁,抖落下一頁淚珠”地看完它的。
即使看完了它,但學習中仍隨處可見它的身影,杜甫描寫諸葛亮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牧賦詩道“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每每看見這些詩句我總是有一種撲面而來的親切,掩飾不住內心的狂喜,“我知道,它……”“這個故事是……”喊出這些話,我總有一種自豪,像與很久未見面的朋友再度重逢一般。
我常常會想起《三國演義》,正是因為它,我便與書籍邂逅了。先是從與《三國演義》有點關係的四大名著,再是所有的中國古典名著,之後又是世界名著把我深深吸引,到今天風格多元的現代小說成為我的最愛……在書海中結識了那麼多風格迥異的的書,但我仍忘不了《三國演義》。雖然它已家喻戶曉,成為了人們過去的記憶。它漸漸從時代的潮流中悄無聲息地側身而出,隱沒在人們過去的記憶中,但它仍是我人生中最美的風景。因為它是帶我開啟浩翰書海的一把“金鑰匙”,令我受益匪淺。
我讀《三國演義》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440字大家都說《三國演義》是一部好書,可我一直沒讀。這個寒假爸爸非讓我讀一讀這本書,讀完之後,的確是讓我受益匪淺。《三國演義》中刻畫了好幾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
在這些人物中我最敬佩的要數諸葛亮了。他是一個忠臣,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不但如此,諸葛亮還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真是一個奇才!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七擒七放孟獲,唱空城計,以木偶退曹魏大軍,這些都是常人所想不到的。他的聰明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
再說關羽吧。關羽一個紅臉的大將軍,也是五虎上將之首。他殺華雄,斬顏良,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後來又在華容道義放曹操。他忠於故主,降漢不降曹,一得知自己兄弟的訊息,便千里萬里地去尋找。在今天關羽成了忠義的化身。
另外,曹操的混帳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周瑜的目光短淺,氣量小,都描寫得非常好。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有各的性格,故事情節也很有趣。《三國演義》真不愧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讀書,豈在一朝一暮——我與《三國演義》的故事 篇3
國二作文 ,1227字明媚的陽光下,那本散發出神祕氣息的書,令當時懵懂的、充滿幻想的我如痴如醉!皎潔的月光下,又是同樣的這本書,一幀幀精彩紛呈的畫面,一件件蕩氣迴腸的故事,使我燈火通宵到天明!我疑惑,我不解,我更振奮,更向往……
一個神祕的故事拉開了序幕。
記得,那是一個雪花飄落的時節,大概是因為雪花會讓人文采飛揚,遐想連篇吧!於是,我迷上了讀書,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我徹底的迷戀上了書—這個文明的使者。也正是從那時起,我才知道了你的存在。
可是,起始我的書架上並沒有你,我好生失望。後來,在我鍥而不捨的努力下,爸爸終於同意給我買,我的書架上也終於多了你的身影,你便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心中的那道彩虹。可剛讀了沒幾天,便覺得乏味了,於是將你丟到一邊,不管不問了。記憶中,這好像是從結識你以來,初次沒有了你的陪伴,或許,有那麼些許的孤寂。
後來,在爸爸的開導下,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我也知道了讀書是不能光靠興趣的。於是,你又一次成為了我最好的朋友和最忠實的伴侶,而這一次,我許下的諾言是永遠。
或許就在那時,我開始學著去品味你。我曾為董卓的暴行憤恨不已;也為關羽的忠肝義膽拍手稱快;我甚至為孔明的逝世而傷心了好幾天……。不管是曹操的雄才大略、劉備的“仁政愛民,韜光養晦”、孫權的“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或是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司馬懿的“胸懷大志,居心叵測”、周瑜的“才華橫溢、精明老到”;亦或是張飛的“威猛剛毅,義薄雲天”等等,都讓我愛不釋手,推崇備至,百看不厭。雖然當時的我並不能完全領悟你的內涵,但我已經深深迷戀上你了。
至今,當我重新開啟你的嶄新的書頁,回想起童年的天真和稚嫩,有著些許的歉意,又有著許多不一樣的感受和更深的領悟。
或許,沒有三國錯綜複雜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沒有那個時代龍一般的叱吒,沒有這個曾經彎弓射日的民族一代興亡,就無法鳴奏出你的波瀾曲折,交響出你的搖弋多姿。我也驚羨於你的蕩氣迴腸,遙想官渡之戰,是何等悲涼,惜赤壁梟雄,是何等壯懷激烈。坎坷的征途,揮斥出你王者的風範,霸王的豪邁。
霸王終究是霸王,風光無限,可是,沒有小人物的映襯,哪來霸王的風采。小人物默默無聞,既不顯耀於朝野,也不聞達於諸侯,但他們卻有樂知天命,安然淡定的人生態度;雖沒有力拔山河之勢,不能指點江山,卻可笑看風雲;沒有運籌帷幄,也不能神機妙算,卻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閒”;雖沒有豐功偉業,也不能一揮而就,卻可以平平淡淡。這些雖不驚心動魄,也不感人肺腑,但卻是我與《三國演義》最真切、最深刻的溝通了。
我深信,這種溝通還會繼續下去,追隨你的腳步不會停歇,至少我不會。因為這是歷史的掙扎,就讓我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走在那無人問津的小道上,獨自去品味,去思索……
《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時常浮現於我的眼前,但塵封於我腦海中的卻是書中每一個人物對人生的不懈追求與執著。這正是我的需求,我相信讀書會伴隨著我的每一個朝暮,而我也會在讀書中更深刻的理解到人生的真諦。
我看《三國演義》 篇4
國一作文 ,1255字“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一部氣勢恢巨集的歷史文學作品,將東漢末年至晉朝初立的歷史加工潤色,以文學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蕩氣迴腸的戰爭畫面,讀來使人拍案叫絕,也帶領著我不知不覺地走進歷史長河,追尋古代英雄人物的足跡。
先來說說書中那些性格鮮明、風格迥異的人物。仁義的劉備、忠信的關羽、勇猛的張飛,以及足智多謀又鞠躬盡瘁的諸葛亮,自然是作者濃墨重彩刻畫的英雄,令人心生敬佩;而像曹操這樣的人物,作者也並非只是單方面、單角度地描繪人物形象。作者除了運用語言、動作、外貌描寫,還常常結合故事情節來彰顯人物複雜的形象。曹操雖被稱為奸雄,但他伐董卓、佔呂布,與劉備煮酒論英雄,心懷天下大志,能文能武,氣度非凡。再如司馬懿,以其“隱忍”的本事“熬死”了諸葛亮,又耐心地等待曹操、曹丕和曹睿相繼去世,在此期間慢慢積攢自己家族的實力,再配合裝病的“神技能”,消除曹爽的戒心,然後把曹爽給端掉,助自己子孫完成篡權大業,足見其狡猾的“智慧”和深藏不露的行事風格。也正是因為英雄梟雄君子小人,各路人馬明爭暗鬥、各方勢力此長彼消,造就了複雜衝突的人物關係和引人入勝的情節發展,才使得《三國演義》如此精彩紛呈。
接著,就不得不提那些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了。且不論那激烈、逼真、扣人心絃的打鬥場面,單單是看似尋常的討論戰術、策略與實施計謀的情節,也都往往是一波三折、處處充滿著懸念和智慧,讀起來令人手不釋卷。如赤壁之戰一回,龐統獻連環計,佯裝投奔曹營,並向曹操“獻計”,說服魏軍水師把船用鐵鏈連起來,這樣便與周瑜的火攻戰術呼應了。看到這裡,我暗暗叫好,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後文。這便是《三國演義》的魅力所在,一旦看了開頭便欲罷不能,恨不得一口氣讀完。
品讀《三國演義》,我不僅沉醉於文字的酣暢淋漓與情節的精妙構思中,而且瞭解到許多歷史掌故的由來,也更好地理解了不少古詩名句背後的含義以及詩詞作者的思想情懷。例如,唐代杜牧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就與巧借東風、火燒連營以及大喬小喬嫁給孫權、周瑜的故事有關,讓人禁不住對歷史的機緣巧合以及天時地利人和各種因果關係浮想連翩;至於宋代辛棄疾《破陣子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裡那句“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看了《三國演義》才知道那匹的盧馬(也就是劉備當年的座騎)到底有多厲害了,那馬何止是速度飛快,而且異常機敏應變,簡直就是劉備的保護神!我猜想,作為一代名將的辛棄疾是多麼渴望能夠象當年的劉備那樣,廣招天下英雄、馳騁千里疆場,去實現自己的愛國理想與遠大政治抱負!
三國時代早已湮滅在遙遠的歷史長河中,但是《三國演義》卻是代代相傳、經久不衰。捧讀《三國演義》,我彷彿親耳聽到了那遠去的鼓角爭鳴,親眼看見那桃園結義、三顧茅廬、火燒連營的一幅幅畫面,歷史不再是一堆乾澀的文字、一段無根的浮夢,三國時代那些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事如此清晰地展現在我的眼前,讓我不禁唏噓感慨,並由衷地佩服中國歷史的博大深厚和中國古典文學的獨特藝術魅力!
我與《三國演義》的故事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7字俗話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第一次踏上書的階梯是在我2歲時。我2歲時還不識字,但我可以聽懂很多句子。與冰心老人驚人的相似我第一次聽的故事也是《三國演義》,不過冰心是舅舅給讀,我是聽評書聽完的。
因為《三國演義》是我接觸的第一本書,所以我對它情有獨鍾,尤其是曹操,書中說他很陰險,但從內容來說也沒有體現出他有多陰險。我覺得他只是有很強的謀略,個人情感表現的太強烈了,比如有時他就不能控制自己爭強好勝、憤怒的情緒罷了。不過與他這樣的人在一起工作,打天下確實很危險,隨時有可能送命。
我對曹操一生的經歷很是好奇,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地轉移了我好奇的朝代。前年,媽媽給我買了一部講春秋戰國的書,而書後則推薦另一套書《卑鄙的聖人~曹操》,這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回憶,我馬上讓媽媽給我買了這套書。書很快就到了,我終於能瞭解曹操了。一口氣看完後,我明白了三國的真正內幕。原來陰險的不是曹操,而是《三國演義》中描寫很憨厚的劉備,他一投再投,靠投靠別的勢力起了家。按理來說他是最陰險的,不過可能因為他的樣子比曹操好看,人們的印象中他比曹操好吧。
三國的例子讓我明白了,人們眼中看你是好人比你幹了什麼實事都要強。但是我寧可做幹了實事不被人認可的曹操,也不做劉備這樣的小人。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三國演義》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7字在我的書櫥裡有許許多多的書:有法布林的《昆蟲記》,有葉聖陶的《稻草人》,也有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眾多的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三國演義》。因為書中許多活靈活現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讓我讀後回味無窮。
我喜歡三國演義中的一些英雄人物。三國裡的人物個個都被作者描寫得維妙維肖,裡面好多人物都有一顆精忠報國之心,很令人敬佩。書中我最喜歡的要數孔明瞭,因為他足智多謀,遇事沉著冷靜,非常善於分析。比如草船借箭,他就藉助稻草人順利取得魏軍的十萬支箭,以備後用。魏、蜀、吳三國互相殘殺,損失了不少精兵強將,令人覺得惋惜。如果我是三國裡面一名將領,我會學習呂布精兵習武,學習孔明用好計謀,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我更喜歡三國演義中的精彩故事。其中“三英戰呂布”這個片段描寫得最為精彩:呂布是董卓手下的一員大將,他武功高強。有一次,張飛拿著丈八蛇矛應戰呂布,倆人戰了五十多個回合,張飛的陣腳漸漸亂了,而呂布越戰越勇。眼見張飛招架不住了,關羽著急了,他舞動著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衝了上來,和張飛一起應戰呂布。剎那間,塵土飛揚,三匹馬廝殺在一起,三十多個回合過去了,倆人仍然戰不過呂布,這時,劉備也持著雙股寶劍來幫忙,他們弟兄三人把呂布團團圍住,呂布招架不住,只好起著赤兔馬飛快地溜走了。讀這個故事,我彷彿也來到了三國時的戰場,聽到了震耳欲聾的戰鼓聲,看到了激烈的戰爭場面,從“三英戰呂布”這個故事中我也明白了“團結一心,其利斷金“的道理。“三顧茅廬”“連環計”“火燒赤壁”等故事都寫得非常精彩。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我真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同學們,你們也趕快來讀一讀吧。
我最愛讀《三國演義》 篇7
國一作文 ,823字人人都知道,中國有四大名著:《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而在這其中,我最愛讀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
記得初看《三國演義》時,我抱著一種“瞭解歷史”的心態翻開了第一頁,這一翻可不得了,我整整一夜沒在十一點前睡過覺,因為書的內容太精彩了,一環扣這一環,看完這章還想看下一章,好幾次都是看著看著,眼皮開始打架,最終熬不住,腦袋一歪,枕著書睡了一夜。為此,我還感冒了幾個星期呢。
讀《桃園三結義》那一章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共飲下烈酒,從此結拜為兄弟,我激動得流出眼淚來。因為我知道,這樣有情有義的三人在一起,必能打出一片天地!同時,我也想起了我自己的兄弟,他們總是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助我,不計報酬。那時我才明白,朋友,不在乎數量,只在乎質量。
在魏、蜀、吳三國中,我最愛蜀國,而在蜀國的無數英雄中,我獨愛將忠義進行到底的關羽。記得有一次,我和幾個同學一起討論《三國演義》,談論到關羽時,不知誰說了句“關羽蠢死了,放走了曹操,不然蜀國早就稱霸了!”這可惹毛了我,我“蹭”地一下站起來,大吼道:“你才蠢呢!”要不是關羽,光憑劉備和張飛那些渣渣,蜀國早都‘胎死腹中’了!”我這一吼,其他人都不敢再有什麼異議了,都附和道:“就是就是!”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那天晚上,我照例捧著《三國演義》如飢似渴地看著。但看著看著我就覺得不對勁。“嘶…關羽被包圍了?”再往後看,我已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關羽居然…居然死了!我抓住書,使了全力一扔,用腳拼命的跺,恨不得關羽能馬上原地滿血復活。但是,看到最後,關羽也沒復活。
直到長大了,我重新看了一遍《三國演義》才明白:有些人活一年等於有些人活一輩子。重看《三國演義》時,我還像當初那樣如飢似渴地讀,儘管我已經知道後面的情節,但這也無妨,因為這本書百看不厭。《三國演義》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它陪我度過了一段無比充實的時光。如果你現在問我最愛讀什麼書,我依然會斬釘截鐵地回答:“我最愛讀三國演義!”
我家的“三國演義”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22字相信大家一定都看過《三國演義》了吧?最近,咱們家就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三國演義”。想不想聽我娓娓道來呢?那我就讓他真實上演了。
第一戰:星期六的上午,我正賴在被窩裡睡懶覺。這時爸爸像一隻大公雞似的在床頭大叫:“快起床,快起床!”我不耐地嚷嚷道:“週末也不讓人家睡一會兒,什麼道理嘛!”爸爸大笑道:“早睡早起身體好,今天陽光那麼燦爛,正好可以出去活動活動筋骨。”我嘟嘟囔囔地嚷道“你不是說中小學生的睡眠要保證在10小時嗎?況且我的大腦還沒休息夠呢!”爸爸愣了愣,趕緊強辯道:“說得是沒錯,但你已經超時了,而且睡懶覺容易讓人發胖呢!”在老爸的不斷催促下,我只無奈地起床,而站在一邊的爸爸則仍得意洋洋地繼續“打鳴”著。
第二戰:放學後,我做完了家庭作業,剛取出畫冊想做畫。正巧被媽媽撞見了,她嚴肅地問道:“作業都寫完了?”“當然。”我心不在焉地回答。媽媽語重心長地說:“那就複習功課,知不知道馬上要考試了!”我停下手中的畫筆,討好地說:“媽媽,老師跟我們說過要注意勞逸結合,娛樂娛樂才有利於知識消化嘛!”媽媽見說不過我,瞪了我眼,便只好去煮飯了。
第三戰:傍晚時分,爸爸媽媽都要看電視,爸爸要看《天下足球》,媽媽要看《今日關注》。兩人為此爭論開了,誰也不讓誰,最後終於想到了一個折中的方法:找一個共同愛看的節目。正巧,我完成了所有的任務,也加入了其中,一家三口就一起其樂融融地看電視了。
看,三國終於歸“晉”了,咱家的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到此結束了。
我家有個“三國演義”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459字聽說過四大名著裡的《三國演義》嗎?我家裡也有個“三國演義”,想了解嗎?那就聽我慢慢說吧!
“嘮叨國”王后—媽媽。我的媽媽有一雙水汪汪的眼睛,高挺的鼻樑下長著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因為媽媽愛嘮叨,所以從小我就和“知道了”三個字結下緣分。“袁心蕾!你書包收拾好了嗎?”聽!嘮叨媽媽又開始了!我剛想說“知道了”嗎,突然,我發現語文書落桌子上了。看來我沒有“嘮叨國王后”還真不行呀!
“太極國”老太后—外婆。我外婆的頭髮有點兒卷卷的,長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她非常喜歡打太極,有時會五點起床去鍛鍊,可晚上很晚才睡覺。
“吃貨國”國王和快樂小公主—我,我有一雙黑溜溜的眼睛,透出一股靈氣,高高的鼻樑下有著一張能吃會唱的嘴,我還有一頭金燦燦的頭髮,這可是天然的呢!我可能吃了,有一次在自助餐廳裡吃掉了好多三文魚、披薩、蛋撻、北極貝和雪糕呢!我天天都很快樂,即使有不開心的事兒,我也能立刻拋到九霄雲外歡快地唱起歌。
這就是我家的“三國演義”,是不是比四大名著裡的《三國演義》要幸福、快樂、美好多了?
我愛讀三國演義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4字大家知道我國四大古典名著嗎?它們分別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在這四大名著中,我最愛讀的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本書的形成源自於《三國志》與民間的三國故事的傳說,以“尊劉貶曹”的思想貫穿全書。
此書主要寫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張角黃巾起義,在涿縣因招兵買馬引出劉、關、張三位英雄。後來,通過赤壁之戰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最後三家歸晉的故事。
此書還形象地勾勒出了許許多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以仁治國、胸懷大志的劉備;義薄雲天、武藝高強的關羽;粗中有細,為人豪放的張飛;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為人忠厚的魯肅;謀略過人卻心胸狹窄、嫉賢妒能的周瑜……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怎能不使我沉醉其中呢?
在這麼多特點鮮明的人物中,我最喜歡耳垂至肩,雙手過膝,喜怒不形於色,胸懷大志的劉備了。因為他雖為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卻因家道中落而去賣草鞋,所以對民間老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同時,他也懂得“國為舟,百姓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為他對老百姓非常好,老百姓都十分愛戴他,以至於他在軍事撤退時,百姓們都哭著懇求他不要走。因為他佔據了人和,所以後來他才得以建立蜀國。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喜歡上《三國演義》了嗎?那就快來和我一起閱讀吧!
我們班的三國演義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358字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吧,我們班也有“三國演義”。
第一強國就是我們的“文國”,杜大人和劉大人一口氣殺死了幾十個難題,我雖一介女流之輩,但也巾幗不讓鬚眉,快刀斬亂麻,又殺了幾十個敵人。所有難題在我們這裡全部潰不成軍,被我們一一破解。
第二強國是“玩國”,玩就玩吧,可老師把他們安插在我們的身邊,趁我們不注意,就把我們殺死的難題拖走了,準備坐享其成。當我們小心防衛時,他們又用激將法,劉大人總是中招,破解之法脫口而出,正中下懷,便宜了他們。對方還裝模作樣在我們面前連連“道謝”,看他們那?N瑟的樣子,我們恨不得動用武力,可想想君子動嘴不動手,還是不跟他們一般見識了。
第三國是體育國,我們的杜大人也在其中,可畢竟人少,不成氣候,只能屈居兩國之後。
三國不斷鬥爭,不過我相信,分久必合,大家會併成一國,玩、學、體三不誤。
我家的“三國演義” 篇12
國一作文 ,992字家是幸福的港灣,我也有一個幸福的家。但我們家有時也會“戰爭”一場接著一場,就如同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爭霸天下,每天隨時都可能會發生壯觀的“三國演義”。
對立國:孩子國和母親國
中立國:父親國
對立時間:晚飯後
“你怎麼還不寫作業?怎麼搞的,還在玩?”母親國國王發火了,開出了第一炮。“哎呀,急什麼,再讓我玩一會兒,真煩人!”孩子國也不甘示弱,用堅固的城牆保護著自己的國家。“你是越來越不聽話了!”“放箭”母親國國王命令手下“萬箭齊發”。“哎呀,馬上就去。”孩子國國王命令盾牌手給城池來了個“金鐘罩”。孩子國金城湯池,母親國實在是攻不下來,國王氣得火冒三丈,就如同威力巨大的海嘯。父親國見兩軍炮火轟鳴,感覺大事不妙,立馬親自出使談和。
“孩子肯定會做的,彆著急,讓他再休息一會兒。休息好了做事效率也會更高。”爸爸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一擊勸降了媽媽。
“你也要自覺一點,看你把你媽氣成那樣,一頭‘叢林’都豎起來了。活像某人把她的頭髮給吸了起來,都能當‘凶器’了。”父親國國王的一席話讓孩子國國王抱著肚子,嘴張大大大地笑著,一不小心笑趴在地上了。
母親國和孩子國畢竟都是愛好和平的,各自鳴金收兵了。
對立國:孩子國和父親國
中立國:母親國
對立時間:午飯後
午飯後,孩子國國王肚子吃得圓鼓鼓的,活似一個大皮球。一到這個時候,孩子國國王就忙著抗議“父親國國王強行霸佔電腦。”雖說這電腦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載,可他也不能搞壟斷呀!“你都看了一上午了,該輪到我了!”孩子國發出了“口水警告”“不行,看完這段視訊!”父親國毫不示弱。“兩小時之前你就這麼說了!”孩子國使出殺手鐗。“我看你是皮癢了吧!來,我奉陪。”父親國國王使出渾身解數,孩子國國王退避三舍,不服氣地說“這是什麼怪招?俗話說得好‘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我可不一定比你弱!”兩國國王均使出洪荒之力。就在這時,母親國國王以“太平洋警察”的身份出面干涉。她冷冷地看著我倆,說:“玩個石頭剪刀布也這麼認真?沒什麼毛病吧?”
我們家的戰爭就是這樣,隨時都可能會發生:早晨起床是孩子國與母親國爭鬥嘴功夫;早餐後是三國爭辯誰來洗碗;午飯後是為電腦,孩子國與父親國大戰“三百回合”……
瞧,這就是我家的“三國演義”,雖然看起來都是一些小事引發的“戰爭”,但也讓我們家變得越來越溫馨,越來越有趣。這就是我的家,一個有趣溫馨的家!
三國演義伴我成長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873字“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在不同的地方,經常能聽到這首歌曲,而這首曲子正是眾所周知的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經典名著,不一樣的時期,讀它,有不一樣的感受。
在低年級的時候,我看的是繪本版的三國演義,一個個神奇的歷史故事埋藏在我的心底:桃園三結義、赤壁之戰、三顧茅爐、草船借箭……一句句諺語也讓我脫口而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菜”……
在中年級的時候,我看的是兒童版的三國演義,從中我瞭解到,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故事。對於魏國、蜀國、吳國英雄人物間棋逢對手的描寫。三個國家中都有各自傑出的謀略家、軍事將領和治國能手。有像呂布、趙雲這樣的猛將,有像諸葛亮、周瑜這樣的不用刀槍卻勝過刀槍的謀士。更有像劉備、曹操這樣的王者。從這些英雄與歷史的身上,我也懂得了許多道理。
到了高年級,我讀的是青少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歷史鉅著,三國時期雖然連年戰亂,卻英雄輩出,這個年代的歷史卻永遠流淌在我們心中,就像血液是熱的,更是充滿色彩的。書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栩栩如生,讀著一個個經典的故事,讓我身處充滿魔力的三國世界。這些人物中,我最欣賞的人物是諸葛亮。他複姓諸葛,名孔,字亮,他是天下奇才,人稱“伏龍”。諸葛亮很有才華,博覽群書,幫助劉備打了很多場勝仗。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知天文、懂地理、識人心,料事如神,思路清晰,讓很多人都佩服。諸葛亮曾經一仗讓十萬大軍報銷;曾經靠自己的口才舌戰群儒;曾經草船借箭;曾經裝神借東風;曾經三氣周瑜;曾經智取漢中……
讀歷史,讓人明智,讀國學,讓人明理。我期待,能認真讀懂原版《三國演義》,讓我在三國世界中繼續探索。
我最喜愛的一本書《三國演義》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6字我有很多書,每每開啟他們仔細研讀時,都能從中汲取到豐富的營養,正所謂“開卷有益”吧。然而在這眾多書籍中,我情有獨鍾的就是那《三國演義》,一部塑造中國歷史的偉大著作。“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氣勢,這豪邁,使我每每讀起這本小說時感慨萬千,思緒激盪。
通讀《三國演義》,書中人物有英雄萬丈,有雄才偉略,有平庸無能,有運籌帷幄,眾多人物被作者刻畫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然而在這眾多英雄豪傑當中,我最敬佩的就是那臥龍先生——-諸葛孔明。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七擒孟獲等一個個生動的戰例充分顯示了他的雄才大略,神機妙算,精忠耿直,謙虛謹慎。特別是他在逆境中能從不放棄理想,一步一個腳印,憑藉一顆矢志不移的心,歷經風雨,不忘初心,最終促成三國鼎立的政治格局,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實現了人生的理想。
讀史可以明志,正是通過研讀了《三國演義》,研讀諸葛孔明,讓我明白了成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成功總是和失敗等諸多因素維繫在一起的,只有我們不忘初心,砥勵前行,用多一份的自信、勇敢,樂觀坦然地面對人生當中的風風雨雨,像孔明先生一樣,堅定信念,跨越坎坷,超越失敗,最終會走向勝利的彼岸,正如一首歌中唱道“風雨過後總是陽光”。
燈光下,我靜靜地翻開《三國演義》,穿越歷史,品味諸葛孔明,品味人生風雨……
智勇傳千古——再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5
讀後感 ,584字暑假裡第二遍讀《三國演義》,不求全都精通了解,但瞭解更深一層,還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曹操的詭計,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都被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我彷彿身臨其境。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以此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域,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軍隊。此種例子舉不勝數。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劉禪,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後竟上演了讓天下人恥笑的事前,樂不思蜀。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做出這樣的十一速億的事情來呢?
有勇有謀,大敵當前,只能死拼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說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
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佔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
各國都有龍中鳳人,曹操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用兵如神了;但兩人都有致命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過於陰險。蜀國,首當充其的心定是伏龍諸葛亮。還有姜維、徐蔗、孔明、周瑜,從這些人物的性格和國家不難看出來人性格的重要性,可見性格關係著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6
國二作文 ,794字總的來說,《三國演義》是一部情節曲折的章回體小說,是結合真實歷史和民間傳說編撰而成的,小說講述的是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為統一天下而興起的戰爭,其中存在著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曹操亂世奸雄的形象,關公手持青龍偃月刀,長鬚飄飄的形象,張飛豪邁奔放、草莽英雄的形象。現實與想象結合,構造出一部文學史上的巔峰之作。
賞《三國》,翻閱此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頁畫,劉關張雙手各端一碗酒,共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約,面前香爐直立立焚著三株清香,香霧繚繞,桃花滿園,此情此景無不令人感慨。是的,劉、關、張桃園結義如今成為人們廣為流傳的佳話,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也無不教人感動。
讀《三國》,遙想赤壁之戰,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源遠流長的江山圖畫,魏蜀兩軍千萬精銳軍馬全副武裝,蓄勢待發,旌旗整列,軍容甚盛,黃風席捲戰場,是一場惡戰前的寂靜,戰旗搖擺,烽火連天,號角吹響,只見城門敞開,霎那間,吶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戰場上,刀光劍影,血肉橫飛,有詩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重遊,多情應笑我,早上煥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品《三國》,會從中收穫了不少為人處事的經驗,它為我前方未知的道路燃起了一盞明燈,周公瑾正值英年,素有大志,功成名就,本應度過一段美好的人生,就因嫉妒諸葛亮比自己城府深,竟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怨言,設計欲將其陷害,最後自己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結果慪氣口含鮮血而終,生前所得盡失,死後不得其所,何其悲哀,它用事實警戒我要以寬厚的心懷來看待事物,接受事物,這一事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民國時期的教育家胡適曾說過:《三國演義》是一部絕好的通俗小說,在幾千年的通俗教育史上,沒有一部書比得上它的魔力。是的,這本書一直以獨特的創作方式和文化魅力吸引我去閱讀,讓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我得到深刻的感悟。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7
讀後感 ,631字《三國演義》—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羅貫中所寫的歷史小說,這本小說的內容多為北宋以至明朝藝人所編,經羅貫中的整理和編輯後,就成了一本聞名中外的鉅著,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
書中的情節是以沒落王族劉備為主導,講述他在偶然的機會下,遇到了關羽、張飛兩位豪傑。因為志同道合,所以三人於桃園結義,故事就這樣開始,而已其後90年的晉渡江滅吳為終。其一些情節,如《借東風》、《捉放曹》都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可見此書是何等的精彩,真的令人再生閱讀的念頭。
我認為書中的人物是這本小說的靈魂,主角劉、關、張三人在其漂盪中原到建立蜀國的過程中,充分表現出仁、忠、勇之典範的英雄氣概。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別就是其真實性打了折扣。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是用藝術手段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哪段事實就可以拿來虛構。比如:關羽單刀赴會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關羽。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讀過之後,稍作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大部分是為小說描繪的一個個任務做鋪墊的。因為像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人物,有些情節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總之,作者在這方面的寫作是相當成功、出色的。這些情節也表現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觀願望。
人物的描寫也很精彩,如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有不同的特點。
《三國演義》真不愧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一片忠心,一片赤誠的情誼——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8
讀後感 ,827字《三國演義》,再次捧起這本名著,我不再只是去看那些打鬥場面,也不只是為了自己喜歡的人物而熱血沸騰。
《三國演義》是一本歷史小說,這裡面有古板的歷史,但也有三結義的熱血;這裡有令人膽寒的戰爭,但也有關羽千里走單騎的勇猛;這裡有千軍萬馬的浩大場面,也有諸葛亮一人的運籌帷幄。這本《三國演義》不僅是在寫歷史,更有作者的一腔熱血。那一腔熱血凝成了字裡行間英雄們的一片赤誠護主心。
護主,一片忠心,在這些人物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像關羽,他與劉備失散,身陷曹營卻心在漢。他為什麼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為什麼不顧一切,不被曹操的厚待所說服?因為他和劉備是結義兄弟,他更是一位忠誠的臣子。為了劉備,他當然會不顧一切,他的一片赤誠之心,使他留下了千里走單騎的佳話。再比如趙雲救阿斗,他獨自一人與曹軍抗戰,這又在歷史上寫下了一段佳話。趙雲的勇猛確實令人佩服。但他的勇猛,是為了懷中的那個孩子。阿斗,劉備的人在,他拼盡全力去保護,為什麼?因為他對劉備的忠心。他對劉備的一片赤誠,所以他會一人穿梭於萬軍之中。還有一個軍師諸葛亮,他為了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三顧茅廬開始,臥龍諸葛亮就竭盡所能,為劉備處理一切事務,他是劉備身後最得力的幫手。劉備死後,他仍忠心於劉備的兒子阿斗,後主劉禪,最後操勞過度而亡。他本可不必如此,他本可輕鬆一些,可他忠心耿耿,令人佩服,到死他仍為蜀國操心,這樣的諸葛亮,全是因為一片忠心。
三國裡有名的臣子,哪一個不是為主君赴湯蹈火的忠臣呢?
我們沒有戰爭,我們沒有君臣之分,我們忠心的是朋友,是信任我們的人。在現實中,我們做不到赴湯蹈火,做不到像《三國演義》中那般效忠。我們要做的,能做的,只有誠信待人,誠實的對待那些信任我們的人,就是忠心了。雖然並不是君臣之間的忠誠,但意義相同,他們信任我們,我們就要竭盡所能幫助他們,這便是忠。
一片忠心,一片赤誠,這是桃園三結義;一片忠心,一片赤誠,這是諸葛亮;一片忠心,一片赤誠,這不僅是君臣,還是朋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濤盡英雄——《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1034字“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簡單的開頭,卻引導我進入魏蜀吳三國當時的百年糾紛。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關羽的大義,張飛的魯莽,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自我認為,在《三國演義》這部長篇歷史小說中,人物便是它的靈魂,故事便是它的肉體。靈魂與肉體相互交織,在故事中體現人物,在人物的基礎上講述故事,二者密不可分。
說起我最喜愛的人物,是被明間不斷神化的智者—諸葛亮。他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忠烈之臣的典範,這也是我喜歡他的一個重要原因。他為後人樹立了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榜樣。以獨特的見解,和對時事的深刻認識,又為人謹慎,成為劉備的左膀右臂。綜觀歷史長河,君與臣之間似乎總是存在微妙的權力薄膜存在,多少忠臣將士,不得善終。君怕,功高蓋主,臣怕,君生猜忌。但是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超越君臣,肝膽相照。例如,當劉備病重時,喚諸葛亮到白帝城,曾對他說“你的才華是曹丕的十倍,一頂可以安定國家,成就北伐大業。如果我的兒子劉禪可以輔佐,就輔佐他;若是他不爭氣,你就可以取而代之。”又告談他的兒子“你與丞相共事,侍奉丞相就相如父親一樣。”保君一生,能得到君主如此信任的能有幾人?而他並沒有乘人之危,沒有枉費劉備對他的信任和重託,他權利輔佐劉禪,而劉禪也恪守父訓,視諸葛亮如父,蜀國軍政大小事務,鹹決於亮。諸葛亮對劉禪的全力輔佐,已經不僅僅是一般的君臣之間的任用諸葛亮對劉禪是對已故朋友的一分責任和報答,這分責任感和完全信任留為美談。
我從來都是喜歡重情重義之人,像張昭這種貪生怕死的臣子,雖不厭惡,但不經意間會有蔑視的態度。
說道重情重義,我不得不提的便是身為五虎大將之首的關羽。他雖大意失荊州,但對劉備是百分百的忠心。
在看第一遍的時候,我對周瑜並不喜愛,認為它心胸狹窄,不可為大器。但之後才發現,他是一位智勇雙全的猛將。其實歷史中真實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得人”,“雄烈,膽略過人”,“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在其它三國的史料中,也沒有任何有關周瑜“量窄”的記載。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也對周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在我之後的瞭解中發現,赤壁之戰,指揮者是周瑜,而不是諸葛亮。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有取西川的計劃,但卻被周瑜搶在了前面。按真實的歷史推斷,周瑜會有更大的作為。
《三國演義》中為我們展現出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淋漓盡致的為我們展現了當時魏蜀吳三國的分分合合。它是我的摯愛,在閱讀的同時,我可以貪婪的查閱著每一名曠世英雄的雄偉形象。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726字“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假期裡書籍成了我最好的陪伴,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開闊了眼界。每一本書都讓我收穫很多,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水滸傳》這本書。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認為所謂的名著都是枯燥無味的,但讀完以後我的這種觀點都被改變了。
整部水滸傳,主要是講了在北宋末年,高俅弄權,整個朝廷奸臣當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被逼無奈反上梁山。後來受朝廷招安,在出兵征討方臘時死傷過半,最後不幸起義失敗。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水滸傳》中的“義”這個字。什麼是“義”?為朋友兩肋插刀,為兄弟赴湯蹈火,這便是義。在《水滸傳》中,一百零八漢就講究“義”這個字。一百零八漢各為兄弟,為兄弟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可在現實社會中,有幾個人能做得到呢?在困難面前,又有幾個人會舍自己利益保別人平安呢?在一些人眼中,利益是遠遠大於情義的,因為在他們的世界中,早已沒有了義的存在。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我也要用我的雙手為祖國建設出一分力,帶著一顆正義的心去做好事善事,即使我的力量很小,但是不論怎樣我也要遵守“義”這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