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的龍文化相關作文20篇

我們身邊的龍文化 篇1

國二作文 ,840字

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龍?說有,但沒有憑證,任何實證都沒有。說沒有,又有誰能想象繪製出如此完美的龍體、龍形?但我認為龍就在你我的身邊,就在你我的心裡。

成龍的一部叫“十二生肖的”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電影中有人要毀壞龍首,也有人為了保護龍首拼盡全力,不惜自己的生命。這是為什麼呢?

有一段時間,大街小巷都在傳唱“龍的傳人”這首歌,“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他的名字就叫中國,古龍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都是龍的傳人”,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會熱血沸騰。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人喜歡龍、熱愛龍,也尊敬龍、保護龍,都為是龍的子孫、龍的傳人而自豪。龍已成為中華文明中的核心,是凝聚中華民族的文化力量。當我們弱小時,我們被壓迫被欺凌被掠奪,但我們現在強大了,我們有能力保護自己的信仰了。我們的龍文化是自強不息、與時俱進、團結奮鬥的文化。五千年延續至今,長盛不衰,始終煥發著旺盛的生機與活力,也只有中華文明,是這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比擬的。正是中華民族這種自強不息、與時俱進、團結奮鬥的偉大精神,才使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度和民族,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渡過一個又一個危機,而又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不斷地創造著一個又一個輝煌,在人類社會的風雨歷程中始終奮勇前行。

我們都沒見過真正的龍,但龍去實實在在的出現在我們身邊,我們的書上有龍,我們的畫作上有龍,我們的歌曲裡上有龍,我們的電影裡上有龍,我們的建築物上有龍,我們的服飾上有龍,也許你的家裡就有那麼幾隻龍也說不定呢?但最重要的是龍就在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我們心中對龍的理解雖然不一樣,但無論怎樣他都在那。

龍的文化是深厚的,龍的精神是偉大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寄託著中華民族的理想希望和追求,是中華龍文化流傳數千年至今的時代凝鍊、傳承和昇華。龍的傳人,就要把這一傳承龍的文化、弘揚龍的精神的核心價值觀念發揚光大。

我們身邊的龍文化 篇2

國三作文 ,676字

上古時代,龍是神獸之首。他有著高貴的龍角,色彩斑斕的身軀。從古至今,數不勝數的典籍和傳言,把龍描繪的神聖不可侵犯並充滿神祕色彩的神獸。古時候,中國就有許多關於“它”的傳說。龍擁有著強大力量。它變大可遮天,縮小可如螞蟻;它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翻攪五湖四海不費吹灰之力!

不管龍是否真的存在,但我們中國人都留著它的血液,它帶表奮鬥、堅持、拼搏並永不言敗的精神。記得那首《龍的傳人》火遍了大江南北,經歷了多少歲月依然再傳唱。傳說,龍曾經住在中國,所以中國人自詡為“龍的傳人”以至於鑄就了廣大的“中華民族”。

但它不是天生的強者。就像中國古時候。有騰飛,也有落魄。我們有過燦爛的文明:強漢、盛唐、富宋、開元……,我們還有長達萬里的長城、讓世界妙不可言的絲綢之路還有四大發明……我們也有辛丑條約、馬關條約等等這些屈服的時刻。

但在我們龍的傳人的靈魂已然在壓迫與逆境中“崛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等等不屈服、不放棄的聲音!中國正不斷崛起於世界的東方!

這!就是我國的“龍”文化。當然龍的傳人會努力並堅持把龍的精神傳出去!永遠!永遠……

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正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鏡。中國就是一條騰飛的龍,不久的將來。“它”將咆哮於世界的頂峰!五十六個民族是中國龍的骨幹,只有團結一心才能緊湊而強大起來!

中國龍,加油!中國龍,騰飛!中國龍,雄起!

讓中華民族的“龍”的傳人把屬於我們中國的“龍”文化發散出去吧!

希望“龍”文化“流傳千古,用不泯滅。”

騰飛起來吧!“龍”!

我們身邊的龍文化作文 篇3

國三作文 ,960字

龍,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傳說中的動物,它能撥雲布雨,它能吞雲吐霧,它縮小如蠶蟻,伸展能遮天,有時顯露於雲端,有時隱形入深淵。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龍象徵著權勢、高貴與尊榮,同時又是幸運與成功的標誌。我們華夏民族有龍的精神,也有龍的氣魄,我們是龍的傳人,骨子裡流淌著龍的血液,代代傳承龍文化。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龍象徵著權勢、高貴與尊榮,同時又是幸運與成功的標誌。

龍文化與天地時間萬事萬物有著濃厚的聯絡。俗話說“望子成龍”,就是父母希望孩子能成為出人頭地,有作為的人。龍的文化,龍的氣魄“存活”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裡。龍文化就在我們的身邊。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吧,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的屈原而由來的,每到這個節日,大家都包粽子、賽龍舟、舞龍燈,因此龍在人們心中便成了熱鬧的、祥和的象徵。

我們傳承龍文化不是指要做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要將龍文化滲透到我們的骨子裡,傳承在我們日常力所能及的,點點滴滴的事情中。龍文化告訴我們要團結,聽過團結就是鋼吧,含義是團體的力量大於一切,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大家把力量集中在一起,心往一處使,就會有奇妙的效果和強大的力量。團結真的很重要,如果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團結,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互殘殺,怕是早就不會有現在的幸福生活了。龍文化告訴我們要助人為樂,互幫互助。在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大小不同的麻煩,只要在他們困難的時候,大家能伸出一雙手;在他們迷茫無助時,為他們指明前進的方向,儘自己所能幫助他們,給他們力量,鼓勵前行。如果每一個人都互幫互助,世界就會少一點悲慘,多一些幸福。

龍文化還告訴我們要寬容,要與人為善。在街上,你扶起摔倒的老人,老人對你說謝謝,你回他一個微笑,那麼不管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不管內心多麼黑暗無助的人都會看到光明,都會發光,都會為這個世界的和諧、溫暖而點贊,為自己生活在這個華夏民族而自豪、滿足。記住,你對他人的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點關心,一些謙讓,一些寬容,以及一切為他人著想之心,都會暖化任何一座寒冷的城市,任何一個心灰意冷的人!不管他們有多麼失落,多麼黑暗,愛都將感化他們,滋潤他們的心靈!

龍文化讓所有炎黃子孫們團結了起來,友愛了起來……龍文化、龍氣魄、龍精神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裡生根發芽,用團結和友愛來澆灌它。龍文化,炎黃子孫們的永遠文化。

我們身邊的龍文化徵文 篇4

國三作文 ,1374字

文化是滲透在血液中的基因,即便遠隔千山萬水,也會讓人魂牽夢繞。繁華盡處,是一泓源頭之水。喧囂落幕,狂傲之心終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消磨,我們終將重拾文化,重拾傳統。中國龍乃中華民族的圖騰,亦是中華文化的象徵。在悠然與淡雅中,細細品味一杯清茶,一卷詩書,感嘆文化中蘊含的傳統美德—愛。

初秋的夜晚,依稀可見天空中的氤氳。整個世界被漆黑的夜幕籠罩著,萬籟俱寂。我收回不知何時飄離的思緒,合上練習冊,餘光掠過門窗,猛然發現一絲燈光透過門縫,又消失在黑暗之中,無影無蹤。推開房門,姥姥被驚醒,努力睜開惺忪的睡眼說到:“你快去睡吧,我還要給你媽做煎包呢!”雖然我已經習以為常,但感動卻油然而生。

門開了,媽媽回來了。姥姥起身去廚房,繫上準備好的圍裙,原本佈滿皺紋的臉,綻開了最美麗的笑容。姥姥激動地說道:“餓了沒?我給你做你愛吃的煎包。”媽媽連忙制止道;"晚歸已屬不該,又怎能讓您為我操勞呢?我還有點事,您快去睡吧,別等我了”姥姥嘆口氣,輕聲道:“那你早點睡啊,別忙太晚了!”為了彌補時間上缺失的遺憾,媽媽總是會託同事買一些補品給姥姥,給喜愛寶玉的姥姥買玉鐲子,過年過節時總給姥姥塞很多錢。可生活總是很奇妙,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真相。隨著時間的遊走,我慢慢發現姥姥並沒有因為媽媽的體貼和付出而開心,相反總是感覺姥姥的心頭上總有揮之不去的孤獨。姥姥依然在每個媽媽晚歸的深夜坐在昏黃的燈光下,依然會睡著,依然在媽媽回來後問著那永遠不會變的那句話:是不是餓了?我給你做煎包,以前你最愛吃。而姥姥得到的也依然是一次又一次體貼的拒絕。

有一天晚上我和姥姥一直等著媽媽歸來,我忍不住問姥姥,為什麼執著給媽媽做煎包?姥姥嘆了口氣,神情憂傷,聲音低沉地回覆我:人老了,能為兒女做的事兒越來越少了。可是為人父母,總想為自己的孩子做點什麼。姥姥想給你媽做煎包,一來是你媽從小就愛吃,二來啊,做煎包時間長,我可以和你媽媽拉拉家常。我很想知道你媽媽工作得開不開心,每一天都幹了啥,辛不辛苦啊。我知道你媽媽孝順,怕我受累,可是她還是不瞭解姥姥真正想要什麼。她給我很多錢,可是我也沒什麼花錢的地方;給我買玉鐲,我是喜歡,也高興,可畢竟只是個物件兒;姥姥真正需要的是你媽媽的陪伴,希望每一天你媽媽和我能多聊一會兒。說完姥姥長嘆了一口氣,我聽得出來姥姥內心的失落,也驚訝媽媽的體貼給姥姥帶來的深深的傷害。人至暮年,長輩內心真正渴望的是全家人能在一起,除了希望子女有成就,過得好,就是希望多一些陪伴,一家人能多說說話,瞭解一下家人都在想什麼。

聽過姥姥的一番話後,深深的感受到姥姥的用心良苦,就偷偷地把這些告訴了媽媽。媽媽瞭解後決定多陪陪姥姥聊天,聊些媽媽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高興的,不高興的事,姥姥喜歡聽。姥姥也喜歡旅遊,媽媽就在放假的時候陪姥姥一起出去玩。後來,姥姥臉上漸漸的多了笑容,看起來也比以前年經了,愛笑了。於是我們家的夜晚和以往的那些歲月啊,就有了一些不同:黑夜漫上天際,月光如銀揮酒,夜晚靜謐安詳。廚房裡面瀰漫著煎包的香氣,不斷在空中盤旋。在香氣之下,一個老人和她美麗的女兒在快樂地聊著天。女兒吃著開心,老人看著開心,原本皺如核殼的臉上就像吹起的氣球,變得渾圓紅潤。每每看到這一刻,我便深深的陷入了沉思,這就是中華文化傳統中的美德—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我們身邊的龍文化600字 篇5

國一作文 ,237字

龍文化不單單隻在歷史的滄桑中留下濃重的一筆,它同樣潛伏於我們的生活之中。

馬路邊,一個身體殘疾的老爺爺在乞討,很多熱心人都伸出援助之手,紛紛都往裡扔錢,這時你會發現老爺爺露出感激的笑容。因為那些錢已化為善良偷偷溜進他的心裡!當你在公交車上,經常看到很多人都給老人和小孩讓座。諸如此類的事在我們身邊常常可以見到!

龍文化何嘗不是寄託在人們心中的“溫暖"呢?龍有團結,不屈的精神品質,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這就是我身邊的龍文化!

我們身邊的龍文化作文1000字 篇6

國二作文 ,1068字

龍一直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標誌,也在我們的文化中傳承了近五千年,從遠古的圖騰、玉璧到之後各朝各代的龍袍、冠冕再到現在的龍文化,可以說龍的文化已經深深的烙刻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脈裡。但是相反的,龍在西方世界裡卻是邪惡和危險的象徵,而不幸的是,現在的很多西方國家仍然對我們中國的印象很模糊,甚至不願意瞭解我們自豪的龍文化。長此以往,我們為文化軟實力所做的努力不會有太大的成效,因為他們不接受我們的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我們文化的發揚。但我仍然認為,龍文化從古至今就是中國的標誌,它應該是我們打向全球的品牌。

其實,在中國的歷史中,龍文化已經有八千年,在其中,我們的龍文化代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權勢、高貴、尊榮,幸運以及成功。中國人的和善是出了名的,中國的禮儀,謙讓在龍文化中都有著體現,換句話說,龍在中國文化中就像它自己一樣是一個優勢的集合體,這樣的和諧,我們必須要發揚,一定要我們的龍飛出去。龍在國人心中的位子就像上帝在美國人心中的位子一樣,本質區別就是,上帝是宗教,這對他們的政治都有很大影響,可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正因為有這樣的影響,美國才會從一個“雜合民族”變成一個有信仰的民族,這樣的上帝文化在世界上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而我們的龍文化只是在中國有相當大的影響,而在世界上的影響還遠遠不夠,我認為,如果我們要改變中國龍在外國人眼裡凶惡的形象,讓龍成為中國的品牌,可以通過廣告、電影、文學故事等形式,譬如美國大片《怪物史萊克》中的大怪物,可以成為家喻戶曉,受人喜愛的可愛形象,而中國是否可以通過這種形式改變龍在外國人心中的形象,要通過大力宣傳、挖掘和闡釋我們的文化內涵,形象的表達出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祥和理念與民族文化底蘊。

另一反面,對龍這一形象,外國人和中國人之所以有著不同的認識,不僅在於文化結構,認知結構以及歷史沉澱等不同,也在於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如何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我想,這就不是隻有宣傳能做到的了,一定要有真正的實力,加強各方面的建設才是關鍵。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我們的代表已經將龍文化申遺提上了日程,全國人大代表劉順妮曾建議加快“中華龍”申遺,建造華人永久精神家園,是啊!這是一種務實的做法。開展弘揚龍文化宣傳活動,對於提高民族形象是極其有意義的。這些不僅需要我們國人自發地支援,還需要各地政府的支援與投資。文化也是一項需要長期投資與建設的工程。

相信會有一天,中國龍會飛出中國,將他的那份高貴、和善和智慧傳播開來,成為中國在全球各個地方的縮影,讓全世界人重新認識、接受我們的這個品牌—中國龍文化。

我們身邊的龍文化作文600字 篇7

國一作文 ,783字

龍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奇動物,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龍文化”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题記

第一段: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第二段: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歡騰雲駕霧又等旭日東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據說,遠古時代的龍,生活在陸地上,身強體壯,即會飛也會遊,所以當玉帝選十二生肖時,龍也相當屬相,聽說牛虎馬都爭著當屬相,這是他的小弟蜈蚣想出了一個主意,蜈蚣說:“龍大哥,如果你頭上有一對角,你不如來帶上,說不定會成功當選屬相的啊”這是個好主意,龍很開心,便和蜈蚣一起來到公雞家借公雞的角,公雞聽說龍要借角,公雞死活不肯,龍一見急了,對天發誓說:如果我不還你的角,就讓我這輩子都回不了陸地,蜈蚣也在一邊做擔保說:“如果龍大哥不還你的角,你就一口把我吃掉”於是公雞把他的角借給了龍

第三段:龍和其他動物都來到了天宮,玉帝見龍和虎都十分的威風,便下令,龍和虎,都做百獸之王,龍做水族之王,虎做森林之王,因為老虎之前立個大功,玉帝變讓龍排在老虎的後面做生肖,龍和虎都很滿意,他們一起回到了凡間,回來後,龍心裡想,如果把角還給公雞,水族見我沒了角,還能服我管嗎?龍想來想去,還是捨不得把角還給公雞,只好一頭扎進水裡,再也不出來了,就再也沒來到陸地上了。

第四段:公雞沒了角,也不會游泳,只好去找蜈蚣了,蜈蚣卻說:“你得去找龍要你的角,他不還給你的角,我能有什麼辦法呢?”公雞氣得滿臉通紅,到處去啄蜈蚣,蜈蚣從此鑽進了石縫中,直到現在公雞的臉還是紅色的呢!他見到蜈蚣就一口把它吃掉,並且一直在喊:“龍哥哥,龍哥哥,快還給我的角。”而龍呢,再也沒有到陸地上來了。

第五段:自古以來,中國人對龍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特殊的敬畏感,古代帝王都稱自己是龍之子,就連百姓都稱自己為龍的傳人呢!

我們身邊的龍文化500字 篇8

國一作文 ,560字

在中華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龍是什麼?龍是一種中國人傳承了幾千年的神奇生物,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徵。龍文化上下八千年,源遠而流長,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符號。沒有人見過龍的真實模樣,但是華夏子孫還是祖祖輩輩不斷傳承、描繪著龍的傳說。龍的故鄉在中國,我們為自己是龍的傳人而驕傲和自豪!我們是不屈不撓中華兒女、是龍的子孫。

傳說中,龍長著鹿角、蛇身、魚鱗、鷹爪,是一種神獸,是高貴與神聖的象徵。在古代,只有帝王家才能使用帶有龍的圖案和飾物。龍神通廣大,威力無邊,擁有強大的力量。它能騰雲駕霧、呼風喚雨。古往今來,它都深深地植根於中國人的血液裡,它代表了積極向上、奮勇直前、不屈不撓、英勇無畏的民族精神!

時至今日,龍文化仍然在我們身邊,端午節的賽龍舟,二月二龍抬頭,過春節時的舞龍燈等等都是我們每個人都熟悉的龍文化。其實你不用刻意去尋找,不經意間抬頭,你就會發現它就在你身邊。

現在,龍文化不僅在中華大地上廣泛傳播,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地的華人居住區,最多、最引人注目的飾物是龍。一首歌《龍的傳人》唱遍了全世界。而因,“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認同。

我們這一代少年,又是一批龍的傳人,我們會發揚龍的精神,秉承龍的氣概,在祖國現代化建中大展巨集圖,讓中華巨龍永遠騰飛於萬里長空!

我們身邊的龍文化800字 篇9

國一作文 ,904字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徵,中華上下五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連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

龍,本是不存在的、神祕的。在古人心目中,即使顯現了也見首不見尾,或只見到只鱗片爪。而龍的出現,是天下太平的徵兆,所以龍被人們視為天下間最大的吉祥物。本不存在的龍,卻被傳承數千年,是因為從中國龍的形象中蘊涵著我們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四大觀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者愛人的互助體現;陰陽交合的發展觀;相容幷包的多元文化觀。中國龍文化,流傳至今,也正是因為這四大觀念。它不隨時代變遷而退卻,相反,它隨新時代進步而更加深厚偉大!

前幾日和酷愛茶道的爸爸去了茶城,一進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條金色的龍,栩栩如生。爸爸說,中國最偉大的就是龍和茶。

龍的文化貫通古今。早在古代人們就將龍奉為至高無上的聖物,歷代君主也將自己視為真龍天子,也正是因為人們心中有龍,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中國才有了幾千年的的歷史;在抗日戰爭時期,統治者的昏庸腐敗,外國列強的侵略迫害,使中華民族陷入重重磨難。可是中國卻沒有倒下,而是成為了如今繁榮富強的中國。是什麼使中國經受住了暴風雨的洗滌,是什麼使中國奇蹟般地活了下來。因為我們是龍的傳人,我們的心中有團結,有勇氣,有尊嚴,有信念。談起龍,在我的腦海裡便迴繞起“龍的傳人”這首歌,“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他的名字就叫中國,古龍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都是龍的傳人”,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會熱血沸騰,內心榮升出一種驕傲自豪感,我是中國人!即使走在世界某個角落,我也會挺直腰板,因為我是東方那個屹立不倒的雄獅的傳人。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我更加堅定信心,中國需要我們的努力。

尋找身邊的龍文化,在我看來不必追尋。回頭一看,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是龍文化的傳承脈,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我們身邊的龍文化1000字 篇10

國二作文 ,1036字

我們是龍的傳人,這是被國人所接受的,但是在世界上,尤其是西方世界,我們的龍文化並不像現在組織的龍文化節那麼隆重,甚至在西方世界,龍是具有霸氣和攻擊性的象徵,是不好的、邪惡的、危險的,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中,很多人對中國仍然是模糊的,就像是對中國龍一樣。長此以往,我們為文化軟實力所做的努力不會有太大的成效,因為他們不接受我們的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我們文化的發揚。但我仍然認為,龍文化從古至今就是中國的標誌,它應該是我們打向全球的品牌。

其實,在中國的歷史中,龍文化已經有八千年,在其中,我們的龍文化代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權勢、高貴、尊榮,幸運以及成功。中國人的和善是出了名的,中國的禮儀,謙讓在龍文化中都有著體現,換句話說,龍在中國文化中就像它自己一樣是一個優勢的集合體,這樣的和諧,我們必須要發揚,一定要我們的龍飛出去。龍在國人心中的位子就像上帝在美國人心中的位子一樣,本質區別就是,上帝是宗教,這對他們的政治都有很大影響,可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正因為有這樣的影響,美國才會從一個“雜合民族”變成一個有信仰的民族,這樣的上帝文化在世界上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而我們的龍文化只是在中國有相當大的影響,而在世界上的影響還遠遠不夠,我認為,如果我們要改變中國龍在外國人眼裡凶惡的形象,讓龍成為中國的品牌,可以通過廣告、電影、文學故事等形式,譬如美國大片《怪物史萊克》中的大怪物,可以成為家喻戶曉,受人喜愛的可愛形象,而中國是否可以通過這種形式改變龍在外國人心中的形象,要通過大力宣傳、挖掘和闡釋我們的文化內涵,形象的表達出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祥和理念與民族文化底蘊。

另一反面,對龍這一形象,外國人和中國人之所以有著不同的認識,不僅在於文化結構,認知結構以及歷史沉澱等不同,也在於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如何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我想,這就不是隻有宣傳能做到的了,一定要有真正的實力,加強各方面的建設才是關鍵。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我們的代表已經將龍文化申遺提上了日程,全國人大代表劉順妮曾建議加快“中華龍”申遺,建造華人永久精神家園,是啊!這是一種務實的做法。開展弘揚龍文化宣傳活動,對於提高民族形象是極其有意義的。這些不僅需要我們國人自發地支援,還需要各地政府的支援與投資。文化也是一項需要長期投資與建設的工程。

相信會有一天,中國龍會飛出中國,將他的那份高貴、和善和智慧傳播開來,成為中國在全球各個地方的縮影,讓全世界人重新認識、接受我們的這個品牌—中國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