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仍需要雷鋒精神相關作文20篇

我們仍需要雷鋒精神 篇1

國二作文 ,976字

曾看到一則網友評論“生命的寬度在於:走在路上,看見一個老人摔倒,所有人都上去扶,讓他一時不知道訛誰。”讀完不禁被網友無奈的調侃,弄得哭笑不得。

當今社會,樂於助人都不算少數,但為何仍出現摔倒老人沒人敢扶類似的啼笑皆非之事呢,難道真是老人咎由自取嗎?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個人--雷鋒,“做好事不留名”一個永不停歇的奉獻者,一個絕無怨言的服務者,在當時艱苦卓絕的惡劣環境下,鑄就了平凡而偉大的輝煌,然而在當下日益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卻難以再出現像雷鋒這樣真心助人的善良人了,這不禁令我們困惑,同時也引起我們的沉思。

相信每個人都不會忘記“小悅悅”事件,一朵粲然的“鮮花”就這們悲慘地轉瞬即逝了,這個殘酷的事實似一場狂風暴雨卷襲了每個有良知的心靈,只留無限的憤然、痛惜與無奈,如果當時有人能夠挺身而出,將鮮活的生命從猙獰的車輪下拯救出來,也不至於釀就現在的悲劇,可是路過的行人卻視而不見,冷淡漠然走過,任憑一條生命倍受悽慘折磨。我們不禁要問:當今社會還有雷鋒的傳人嗎?我們的公德心哪去了?我們的良知是否也被麻木腐蝕了?

雷鋒精神並不是冠冕堂皇,心有意而力不足的,它所昭示的是一個禮貌的問候,一個溫暖的微笑,一個感動的擁抱,它所給予我們的啟示是在別人危難之際,出手相助,並不奢求回報,只圖心靈安慰,如此簡單的信念卻被大多數人所拋棄,麻木不仁已成了當下的青年人的真實寫照。

物慾縱橫,浮躁喧鬧的社會中,需要雷鋒精神的洗滌與淨化,世俗世事只能做為身外之物,並不能讓紅塵硝煙瀰漫

在心間,人們渴望獲得的不是金錢,權力而是盪漾在人間快樂,環繞在身邊的感動雷鋒精神好似一劑良藥,醫治那些佯裝善良表情下的乾裂枯涸心靈土地,活著的人已經死去這是一種多麼痛苦的桎梏與消磨,不能讓心中的那份愛消逝,那是每個人生活的資本,是精神世界裡的強大支柱,而雷鋒精神正是這掣動心扉的最有力的一擊。

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別人,換句話就是如何奉獻於他人快樂於自己,愛與奉獻是唯一的理性行為,沒有了愛,失去了奉獻,我們便成了折斷翅膀的小鳥,無法在那蒼穹找尋自己的歸宿,愛是雷鋒精神的核心,奉獻是雷鋒精神付諸於現實的具體表現,守護心中那份愛,滋養於世界萬物,讓雷鋒精神不再定硌在“紙上談兵”的初級階段,讓雷鋒精神發揚光大,永駐心間。

這個浮躁的社會,仍需要雷鋒精神。

我們,仍需要雷鋒精神。

我們仍需要情感 篇2

國二作文 ,782字

親情,把我們帶到了世間;友情,教會我們分享;愛情,讓我們懂得體諒。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曾說:“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了價值觀與同情心,罔顧後果。”

曾有人把人類比作會思考的蘆葦,人類本身弱小,正因思考使人類攀上一階階樓梯。於是,我們用一條條冰冷的程式構成了人工智慧,它永不可能像人類一樣思考,因為我們用理性創造了它,忘了加感性。也正因感性,才趨使我們一步步走到今天,故計算機有著超於常人的頭腦,卻永遠也超越不了人類。

但如今,走在路上,隨處可見“低頭族”彷彿外界與我無關,我只守我一方平靜足矣。我們,已慢慢走向人工智慧的思考方式,漸漸丟失價值觀與同情心,最終落入萬劫不覆之地,悲哀哉!

或許我們還記得那位在輪椅中,為自己折了只名為“寫作號”船的史鐵生,那就更別忘了在他自暴自棄、渾渾度日時,是他的母親用親情把他喚醒的!由此,他得以把自己擺渡出黑暗。

北大畢業大師姐盧新寧在講座中說過:“我害怕的,是你們已經不相信了,不相信學場有別於官場,不相信學術不同於權術,不相信風骨遠勝於媚骨……”

是的,我更害怕,我們已經失去了情感,成為一臺有血有肉的機器!所以,我們要學會堅守,堅守住自己使用情感的權利,堅守住自己內心的淨土。

就像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劇作家達里奧福一樣,他一生中五十餘部作品,無一不是從生活中汲取靈感,採擷素材,無一不是對當下時政進行點評。他把為人民創作作為旨趣,他為底層勞動者發聲,他自稱“被壓迫的遊吟詩人”。

而我們,也需要有他一樣的堅守。人工智慧的確便利了生活,但它僅僅是個工具,別讓它討了便宜佔據了我們的全部。

願我們仍能在大是大非之前清楚立場,願我們心中仍存有扶老奶奶過馬路的影子,願我們不辜負心中期望,願我們不會成為自私自利、漠視一切之人。

在這資訊的時代,我們仍需要情感。

雷鋒精神,我們需要 篇3

國二作文 ,925字

伴隨著春風的到來,我們也迎來了雷鋒。3月份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學雷鋒,做好事”熱潮。但與此同時,有人提出了疑問:

身處21世紀的我們,還需要學習雷鋒嗎?

當你在路邊摔倒時,有人會扶起你嗎?

當你在無助時,有人會幫助你嗎?

當你……

我們面臨著無數的問題,我想我們應該學習雷鋒精神。不但要學習,而且要它長存下去。“雷鋒同志沒戶口,三月來了四月走。”難道我們就不能永遠地學習雷鋒精神嗎?不能僅僅只是做做樣子,靠靠形式。

從小爸爸媽媽就給我們講雷鋒的故事。寫到這兒,突然想起雷鋒的一篇小故事。雷鋒從安東回來的途中在瀋陽轉車。他揹著揹包過地下通道時,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大娘舉著柺杖還揹著一個大包袱,很吃力的一步步邁著步子。雷鋒立刻走上前去,一手拿起大娘的包袱,一手扶著老大娘一同上了火車。一路細心照顧,到了撫順又找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老人的兒子。這些事後來被戰友知道了。有人評論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卻並沒當一回事。

但在當今的社會上,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老人,會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她媽?我想應該不會吧。大家都怕被訛上。在當今的社會裡,人們不能坦誠相待,每個人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別人。我們需要雷鋒精神。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工作的崗位上?在生活的倉庫裡,我們不應只是個無窮盡的索取者。……”是的,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索取者。

雷鋒的螺絲釘精神,我們需要它。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一個民族創造歷史的過程也是創造英雄的過程。英雄是歷史的剪輯,是歷史最華彩的部分,也是民族精神在其代表人物身上的突出體現。一個沒有了偉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就沒有世世代代千錘百煉的民族之魂。同學們,我們要知道,中國還沒有完全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學習雷鋒不僅僅是3月份的一項活動,我們永遠都需要去傳承。

雷鋒精神值得驕傲。因為它堅忍不拔,刻苦耐勞,不拍犧牲,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造就了為後世所敬仰的悲壯高潔的民族英雄—雷鋒,澆灌出美麗絢爛的中華之花。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雷鋒精神,我們需要!

讓雷鋒精神回到我們身邊 篇4

國二作文 ,669字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的這句話人人知曉,可在現代社會,又有幾個人能像雷鋒那樣處處為他人著想,時時幫助他人呢?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走到哪裡,就把好事做到哪裡。一次雷鋒外出時,在車站看到一個揹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得知她的車票和錢都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當大嫂問雷鋒叫什麼名字,在哪個單位時,他卻回答:“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雷鋒做好事不留名也不求回報,他把幫助別人看做是自己身為一名解放軍的責任。

幾十年來,雷鋒的名字是激勵我們幾代人成長的路標,他的精神曾經作為多少中國人的榜樣。然而,雷鋒精神卻隨著我們生活的美好漸漸遠離了我們。有人質疑,有人嘲笑,也有人批判……

在二十一世紀,人人都想著怎樣為自己,誰還會發揚雷鋒精神幫助別人?難道雷鋒精神真的過時了嗎?

當你的錢包被小偷偷走,旁人看見卻不敢吱聲的時候;當你遇到困難,卻沒人願意幫助你的時候;當你跌倒時,人們都在一旁嘲笑,卻沒有人來扶你的時候……你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如果這時有一個人伸出了援助之手,想要幫助你,你是喝令他走,說這種精神已經過時了,還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幫助呢?我想人人都知道答案。

雷鋒的事蹟對有些人來說已經陌生,而對有些人來說是值得欽佩和學習的。可在生活物質水平高速發達的今天,雷鋒精神不能消失,更不能認為是一種形式主義,我們反而要把這種時刻幫助他人,不計得失的精神繼續傳承和發揚下去,讓祖祖輩輩的中國人記住雷鋒這個響亮的名字!

“勿以善小而不為”,從小事做起,讓雷鋒精神回到我們身邊。

我們所需要的精神 篇5

國三作文 ,672字

放學回家,開啟作業本,拿起筆。一道數學題映入眼簾,看著旁邊畫著的奇形怪狀的圖案,使我不禁想放棄這題。但一想到試卷上紅紅的分數,我鼓起勇氣衝了上去。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題目仍是沒有解出答案,這使我十分氣憤,一邊罵著自己沒用,一邊摔筆而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看到這句話,讓我有些鬱豫,馬雲的笑臉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馬雲應該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大人物了,在他成功前,經歷的坎坷也是數不勝數。他成績當初並不優秀,高考時多次落榜。大學畢業後,在找工作的途中讓他受盡折磨,他曾去肯德基應聘,想做一個銷售員,但因長相奇特而被拒絕……這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並沒有打倒他,反而給他帶來了更多勇氣,敢於拼搏,最終,在他的汗水中,他開始創業,阿里巴巴、淘寶、滴滴相繼問世。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在生活中,知難而退已成為許多年輕人的習慣。總是將自己的困難拋到一邊,讓父母或朋友去處理,許多同學在學習中也是如此。遇到難題就空著,抄襲其他同學或回家上網查,就是不願自己動腦,不能正視困難。但每個學生都想取得好成績,這壞習慣不改,簡直是做白日夢。

魯迅曾說過,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犯過多少錯,遇到過多少困難,但它敢於正視,一一改正,一一克服。新中國成立後,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犯過的歷史性錯誤;文化大革命是黨因錯誤領導而造成的一場大動亂。但黨是正視錯誤,流著鮮血帶領著人民走上正確的道路。

這種勇敢堅毅,迎難而上的精神,正是我們這些年輕人所需要的,敢於正視,才能自強不息,走上成功的道路。

我們更需要攀登者精神 篇6

高一作文 ,1228字

勇於攀登,敢於挑戰,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戰勝的。電影《攀登者》告訴了我這一道理,我覺得這就是攀登者精神。

電影《攀登者》主要講述了1960年中國第一批登山隊員曲松林、方五洲等人克服萬難,最終成功登上了珠峰,但因沒有獲取到影像資料,不被西方國家承認,留下遺憾。隨後,國家進入了更加艱難的時期,登山隊被迫解散。期間,老隊員方五洲被下放到鍋爐房,即便如此,他也時刻堅持鍛鍊體能,等待時機再次登峰,15年後,國家再次組建中國登山隊,在方五洲等人的精神鼓舞和帶動下,中國登山隊最終衝破極寒,挑戰極限,成功登頂。首次在珠峰頂端進行測繪,確立了8848。13米的珠峰新高度,五星紅旗在世界之巔高高飄揚。

影片中有很多細節打動著我,比如方五洲即使登山成功沒有被人承認,但依舊不放棄,決定再戰珠峰。還有,登山隊員們的團結一致,同樣令我感到溫暖。在第二階梯遇到大風,隊員們齊心協力,通過加固樓梯,抵抗了這次大風。在成功登頂前,年輕的登山隊員儘管他們經驗不豐富,但依然不畏艱險,關鍵時刻,勇敢承擔起隊長職責,帶領團隊最終成功登頂。

在影片播放期間,網上有很多評論,為什麼要登珠峰?意義是什麼?我覺得,勇登珠峰不僅是對個人的挑戰和團隊的考驗,更代表國家的尊嚴和中國人的尊嚴。當看到五星紅旗在珠峰迎風飄揚的那一刻,觀影的很多人都興奮、激動、感動,當時的我只有一個念頭:我自豪我的祖國。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攀登者》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視覺體驗和一時的感動,更重要的是攀登者精神的延續。影片中的鏡頭就是我們高中生活的縮小版,年輕登山隊員就像剛剛步入高中生活的我們,儘管對這一切都不是那麼的熟悉,但依舊盡心盡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在以後的高中生活裡,我們要時刻的保持著一顆初心,時刻記住自己為什麼而奮鬥,《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高中生的品格也要像天地一樣的剛毅奮進,奮發圖強,自我更新,堅持奮鬥,永不止步。

我們需要攀登者精神,對於我們今後的學習還是生活,都是一個不斷攀登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困難重重,歷經風雨,我們需要不斷克服這其中的困難,但是有青春的地方,就會有奮鬥,奮鬥的道路一定是坎坷的,只有經歷風雨才能見到彩虹,這也是一個讓我們逐漸成長強大的過程。

高中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創新,電影中曲文鬆就是因為沒有及時改變自己對登山的看法,導致登山任務失敗。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多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對待難題,不要鑽牛角尖,學會靈活變通,來讓自己找到新的解題方法,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習才會有質的飛躍。

我們也要像方五洲那樣樹立遠大理想,儘管這過程困難重重,但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沒有理想,沒有遠大抱負的人必將一事無成。

少年強則國家強,我們一定要用“攀登者精神”來激勵自己,敢於迎難直上,敢於正視挑戰,讓我們青春從此綻放,更加精彩。

同學們加油吧!

雷鋒精神駐我心 篇7

高二作文 ,1039字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會滋潤那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會照亮那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是否會哺育那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會永遠堅守你的崗位……

每一次想起雷鋒,就會想起這一段話,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為自己碌碌無為而悔恨,為曾經虛度年華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鋒一樣,永遠那麼富有愛心,永遠那麼真誠善良,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幾乎沒有人會做到。“雷鋒”多麼響亮的一個名字啊,我們認為做不到的事,他卻奇蹟般的做到了,也許就是因為他的無私奉獻,堅持不懈才會贏得現在大多數人的認可。就連毛主席都曾經向全國發出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

當我們第一次親切的叫一聲“雷鋒叔叔”的時候,我們或許並不知道他已經離開我們了,更無法用年幼的心靈去感受他的精神內涵。我們只知道把糖果分給別人,把位子讓給別人,在別人摔跤時去扶他一把。漸漸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也會憎恨他們的斤斤計較,憎恨他們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

其實,我們應深刻認識到雷鋒的偉大,他的偉大就在於它的樸素和堅持,在於他用盡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務,在於無私奉獻於人民,他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人世間中的美德:“胸懷蒼生,助人為樂,兢兢業業,克己奉公。”請大家仔細想一想,雷鋒的短暫生命中最閃光的是什麼?不是他的犧牲,更不是後人給予他的尊敬目光,而是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表現出來的扶貧,助困和人性關懷的品質。

在生活中,總免不了有些人學習雷鋒的品質,如公交車上的乘客,司機,為貧困地區、災區捐獻物質資源的平凡助人……

曾經看到這樣一份簡報,說在公交車上,小偷正想偷乘客的手機,卻被其他乘客及時發現,當然,這個乘客及時出手制止,卻不幸的被小偷打了一拳,這乘客便不服所,二人便由上經扭打起來,車上其他乘客的勸架,有的叫司機停車,還有的選擇無視,然而司機卻把車開往了公安局,由此避免了一場災禍。面對這種情況,更多的人選擇了無視,但如果雷鋒,就必定會出手相救,就尤如車上的部分科室及司機。再比如,玉樹地震發生後,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救援隊伍及時趕到災區,進行援助,還有一些平民,將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獻出來,以幫助災區。當然,也有人選擇在電視機前裡時刻關注著當地的發展狀況。其實,這一切都是靠雷鋒精神所傳遞的力量。

如果沒有雷鋒,相信還有其他人會代替雷鋒去做這些,為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雷鋒其實就在我們身邊,雷鋒精神其實就在每個人的心裡。

3月5日,一個極為普通的日子,就讓我們用這個日子去懷念雷鋒,讓雷鋒精神永駐心間。

我們更需要綠色 篇8

國三作文 ,648字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的確更加美好。但隨著資源的過度開採和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城市中的綠色正在一點一點消失。

我向往那美麗的的草原和那鬱鬱蔥蔥的森林,因為那兒充滿了綠色,那裡沒有發動機的轟鳴和令人噁心的廢氣、汙水和垃圾。在那兒有各種生物和諧的生活在一起,有泉水叮咚作響。早晨,動聽的鳥鳴聲把我喚醒,一睜眼便滿是綠色,偶而遇到幾朵五彩繽紛的花朵競相開放,彷彿在比誰更美、更漂亮,它們不會被採摘,直到生命盡頭……中午我找了片陰涼的樹蔭席地而坐,難以想象,親自目睹大自然的勝景該是多麼美妙啊!到了晚上。靜極了,偶而幾聲蟲鳴,躺在小溪旁入睡。

我多麼渴望我們的世界充滿綠色,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煙囪不再冒出黑煙,河水清澈見底,魚兒自由自在地遊著,不再到處是垃圾,樹木不再被無情地砍伐,藍色的天空,朵朵白雲,陽光柔和地灑遍人間,那將是多麼美好的事。而現在到處是車鳴,廢氣、廢水到處肆虐,樹木在呻吟,烏黑的天空,雲朵不再潔白,夜晚看不到星星,酸雨腐蝕著房屋、樹木等等,環境一天比一天惡劣。

儘管我們都呼籲要保護環境,可我們不還是在用著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具嗎?大家知道嗎,我們用著這些東西都是破壞環境的“冷麵殺手”!

地球在哭泣,為了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一起行動起來!有多少孩子一出生就看到世界一片朦朧,到處廢氣排放,髒、亂!

我建議大家不要再用塑料袋,出門自備布袋,不用一次性餐具,出遠門坐公共汽車,騎電動車或自行車,這樣才不會破壞環境,我們要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願地球早日康復!

我們更需要獨立 篇9

國三作文 ,872字

人生就像一艘航行在碧藍大海上的輪船,不斷前進著,任憑波濤的拍打,不管路途有多麼的險惡,只要有堅強的信念和強烈的求生意識,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而我們自己則是這艘船的掌舵者。

船的停靠與前進全在自己的意念,擁有向前的心和不畏險阻的精神,成功將會一步步走近我們。這一路的困難將是成長道路上歷練我們的試金石,中間過程的喜怒哀樂,唯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得到。

所以我們需要獨立。

從呱呱墜地到現在風華正茂的少年,已有十五載,這十五年來,我們經歷過成功,也經歷過失敗,得到過別人的讚揚,也聽到過別人的嘲諷。一路走來,我們也成長了許多,但是一直困擾我們的是父母對我們能力的不肯定。

大多數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在未成年之際,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所以在許多生活瑣事方面都不會讓我們自己去做主。似乎我們也習慣了這種安排,從出生以來,上幼兒園一直到現在初中,這些學校都是由自己的父母親決定,這些我們都能理解。但是他們卻限制了我們的選擇權,穿什麼樣的衣服,理什麼樣的髮型,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的言行舉止,都得由著他們的意志去做,每次想反駁他們,父母的一句話就會讓我們張不開口,父母總會在我們抱怨他們的時候說:“我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再想反駁也失去了可以反駁的理由,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發,但是卻鉗制了我們的天性,會讓我們覺得喘不過氣來。久而久之養成習慣,會變得依靠自己的父母,失去獨立意識,失去主見,以致於一團糟,經不起風霜的洗禮。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也會比別人低,與其給我們太多的關愛和呵護,不如讓我們早一點獨立。

寒暑假可以借假期的時光打幾份零工,鍛鍊生存意識和交往能力,提高自身素質和生活水平。父母不要總以年齡小、能力小的觀念看待我們,能力都是慢慢培養來的,就像老鷹教小鷹飛翔的故事,老鷹抓住小鷹飛向高空,等到飛至一定高度就把小鷹鬆開,小鷹經過幾次這樣的訓練,慢慢地學會了飛翔,在蒼穹之中譜寫自己的篇章,而鎖在狹小鳥籠裡的金絲雀,任憑它怎麼飛也不會超過小鷹。我們只有親身體驗,成功的機率才會更大,給我們一雙翅膀吧,讓我們自由翱翔在天空之上,我們的未來不是夢。

我們更需要理性愛國 篇10

國三作文 ,797字

面對釣魚島事件,大家眾所周知,日方非法購島,這種行為是不公道的。國內的一系列抗日遊行運動,已是達到了高潮階段。面對國人的愛國感情太過於高亢,而發生的一些不理性的行為,我想說:我們更需要理性。

隨著釣魚島事件的不斷升級,引發了國人對日方的不滿,各地紛紛出現了砸日產車的事件,有的人甚至把自家車(日貨)都砸了,顯出自己的“愛國情懷”。面對這種頭腦發熱的行為,有的人竟然引以為驕傲。但是,朋友們,你們有沒有想過這種行為會給社會帶來多少負面影響嗎?有的人認為,砸的是日本車,關國人啥事?可你是否想過,這日本車也是中國人民用自己的血汗錢買的啊,花的可是中國人的錢。雖然日方的行為不公平,但是有政府來處理。而你砸了花人民幣買來的日本車,這種不理智的行為只會破壞中國經濟,還會有什麼好處嗎?難道砸車,日本政府就會放棄釣魚島了嗎?我們要理性愛國,抵制日貨不一定是銷燬日貨。

記得我在網上發過一個帖子,標題是:你怎麼看待抵制日貨?有很多回帖,大部分人的意見就是堅決不買日貨,有的人還說:“殺光日本人,光復釣魚島!”還有人甚至說,中國往日本投幾個核武器,日本不得乖乖的把釣魚島送來啊。……國人這種心情可以理解。我們永遠忘不了那日本人在中國犯下的不可饒恕之罪,我們不能忘記國恥。然而,現在這個社會需要的是和平,孰不知打仗苦的百姓啊。所以我們更需要理性解,不能盲目。

日本人最想看到的就是中國內亂。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迅速,國力不斷增強,使周邊大國不滿,暗地阻礙中國,我們的敵人不只一個。但我們最強大的敵人不是日本,而恰恰是我們自己。想想看,如果能夠戰勝自己的盲目,理性發展我們的國家,使中國變為發達國家,日本還敢覬覦我們的釣魚島嗎?國人還用遊行抗日嗎?如果想愛國,那就好好學習,為國家做貢獻,所以我們要理性愛國。

我們要理性愛國,不能盲目,在不破壞國家經濟、秩序、法律道德的前提下愛國,堅決不做損人害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