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需要書籍相伴相關作文20篇

成長需要書籍相伴 篇1

國一作文 ,551字

書如一杯酒,香甜醇厚;書如一幅畫,絢麗多彩;書如一支舞,美麗動人;書如一首歌,悅耳動聽……在成長的道路上,書籍將一直陪伴著我。

海倫凯勒曾經說進:“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事實上的確如此。

小時候,我並不太喜歡閱讀,一切改變都是因為那一次—

那應該是幾年前了,我因為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心如同跌入了谷底。走進書房,心灰意冷,內心排山倒海的翻著。

不知過了多久,我無意中發現了一本書。我匆匆來到桌前,輕輕拂去書上的一絲灰塵,定睛一看,原來是前段時間買回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情不自禁地翻開了書,認認真真地讀了起來,讀著讀著,我發現作者是多麼的不幸,可她並沒抱怨命運,而是用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成功。那一刻,我茅塞頓開,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從那以後,我的成長道路就離不開讀書了。休息之餘,我喜愛在書的海洋中遨遊。從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我知道了要樂觀堅強;從四大名著中,我佩服作者筆下的英雄人物;從《中華上下五千年》中,我瞭解了嶙嶙魏晉風骨,巍巍盛唐氣象……

現如今。我的書櫃中依然珍藏著本本書籍,每捧一本書,我就覺得自己精力充沛,人生美好幸福。

伴著幽幽書香,品著鉅著,我更加堅定的認為:成長需要書籍相伴!

成長路上書籍相伴 篇2

國三作文 ,1202字

站在歲月的罅隙回望讀書路,多少個花開花落,多少個日升月沉,似乎孤獨都不曾來臨,只因有書陪我度過那麼多無助而又絕望的時光,成長路上書籍相伴。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可見讀書對人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迷茫時,書籍是命運的帆,指引著我們朝正確的方向航行;無助時,書籍是夜晚的燈,為我們把黑暗驅趕;失望時,書籍是明媚的驕陽,給予我們新的希望。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成長中,書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我們變得更強大的法寶,它不僅給人以啟蒙,同樣也令人深思。從簡單美好的童話故事到曲折多愁的青春散文。再從“之乎者也”的古文國粹到拗口難懂的外國文學,每段歲月都少不了書籍的陪伴,亦少不了讀書的樂趣。讀書使人明智,更使人成長,也只有不斷讀書不斷吸收新的知識,才可以讓我們避免遇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境地。

記得剛剛走進大學校園,由高中裡的學習尖子變為大學裡無數個平庸者的其中一員,這種角色的轉變讓生性好強的我有著太多的不適應。課業繁重,常常有無法應付之感,所以經常滿腹怨恨,在同學面前發牢騷,影響同學也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後來我拾起半年未觸碰過的課外書,讀書讓我變得真正有涵養起來。在這半年裡我不間斷地看完了40幾本書籍,書籍涉及到各個不同的領域,讓我不再只停留在自己的專業書籍裡,極大的拓寬了我的眼界和思維。現在的我能平靜的接納他人的意見,學會了寬容和理解,學會了換位思考等等,讓大家認識到了一個新的我,一個在不斷成長中的我。而在這段艱難的成長曆程中,書籍是最好的老師。

我再次體會到讀書是幸福的,是溫馨的,青春年少,縱有再多蜜意情愁,也抵不過多讀點書來得實在。每當心情鬱悶時,捧起一本書,讓油墨的芳香薰染自己,讓思想的光芒照耀自己,用目光的手掌摩挲墨香淡淡的文字,奔赴一次次精神的盛宴,這未嘗不是宣洩的最好方法。並且書看多了,心靈也會越來越充實,腦海裡也不再那麼虛無。

然而,並不是每一本書都能給予我歡笑的,常常有些書能夠催人淚下,令人嘆惋,將我們的思緒牽入深深的悲傷旋渦中。去年寒假的時候,閒來無事又把《飄》看了一遍。在艱難的戰時,以及戰後的日子裡,斯嘉麗面對戰爭留下的滿目瘡痍幾乎瀕臨絕望,那種孤獨與沉寂,彷彿全世界都已經死去的寂寞,幾乎要穿透她的靈魂。幸而,她卻在絕望裡重生了,並變得前所未有的堅韌,她可以像黑奴那樣自己去扶犁,可以自己頂著烈日去做家僕也不願意做的採摘棉花的工作,她寧願犧牲自己也不願讓家人寄人籬下。她的勇敢不僅能讓我,我想也能讓很多男人為之肅然起敬。重讀之後,還是會情不自禁地為斯嘉麗落下幾滴清淚,感到無限的悲傷。相比之下,我是如此的脆弱不堪,若我能有她一半勇敢,便也知足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目前書桌裡,更多的是所學的專業書籍。而隨著歲月的流逝、思想的變遷,日後我會更努力地把握好時間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多讀書,讀好書。讓讀書成為習慣,讓學習成為生存的方式!

成長需要書籍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6字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是世界名言。由此可見,書籍對人類的重要性,小學生更是如此,所以人的成長需要書籍。

歷史書:穿越時光的機器

歷史書就像一部能穿越時光的機器,可以把過去和現在聯接在一起:首先石器時代的甲骨文,然後便是商朝,一直到三國之間的三國爭霸,接著便是晉朝,最後便是清朝,這就是過去。而現在就是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新中國成立,一直到70週年。都說中國有上下五千年,而歷史書便是這上下五千年的記憶者。

教育書:教育為人類的老師

如果把知識比作海洋,把自己比作小舟,那麼教育書就是動力系統。教育類的書有很多種,但最主要的就是課本了。課本中有許多的知識正在等待著我們,而我們只需要輕輕的翻開它就好了,站在講臺上的老師如果像被點亮的燈光,那課本便是一根火柴。

哲理書:普渡人的神明

哲理書一般很少有人去看,但他們不知道哲理書的作用就像一位人生的導師,負責引導人生的道路,它又像一枚精準的導彈能夠快速精準的指出人們的缺點和不足,上有各種國家大事、正式場所,下到家庭相處和生活的各種細節。總而言之,它就像神明,讓一個又一個成功。

科技書:未來道路的指路標

科學無處不在,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正是因為科學無處不在。所以它能改變生活的環境。而科技書則是負責教會人們的老師。假如人類以後的科技,就像一條路,那麼科技書則是這一條路上的里程碑,因為科學只有里程碑沒有終點站,它給了我們一個在道路前進的方向,古至今來,沒有科技書人類是無法進步的正是因為這樣,在末來的道路上更需要它。

書籍如同動力系統,書籍越多行駛的也更遠,成長也是如此,正是因為這樣,成長才更加的需要書籍。正是因為成長需要它,我們社會才能更進步。

成長之路書香相伴 篇4

國一作文 ,677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讓我們一起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享受讀書的樂趣。

書是我們一個最好的、最忠實的朋友,它永遠不會放棄你,也不會背叛你。無論我們是在歡樂或痛苦中,還是在寂寞或彷徨時,書總會靜靜地伴在我們身邊,分享我們的喜悅,撫慰我們的心靈。古人說:“天下之事,利害常相伴;存全利而無少害者,惟書。不問貴賤,貧富,老少!觀一卷,則有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之益。”

書帶給我無窮的樂趣,回首讀書的日子,我仍忍不住怦然心動。一路走來,山高水遠,我對書始終保持著一種綿綿不盡的情感。夜闌人靜,一書在手,思緒萬千。讀古今中外燦爛的文學長卷,卷卷都綴滿深深的情字。翻閱書籍中千般氣象、萬種風情的故事,觸控書中情節的脈絡,品讀書中人物的內心,琢磨文中內涵,那行雲流水的語句,色彩繽紛的意境,真摯動人的情感,頃刻間喚醒了我沉睡的心靈,像花瓣綻放在春陽中一般。有書的日子,充實、快樂、振奮,青春的本色在書香的溫潤中閃光、跳躍、歌唱。

學習能力的獲得,只能依賴閱讀。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擁有智慧源頭,滋潤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找到精神家園;只有讀書,我們做人處世才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妙趣橫生,事半功倍。

讓讀書成為我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吧!讓我們的生活再添幾縷書香吧!讓教育先賢的智慧照亮我們的前行之路吧!漫遊在書海中,我的心此起彼伏,懂得了一個優秀的人不能少了書香。

與書為友吧!讀一本好書就像嚴冬裡遇到了炭火,它會以無私的自信燃起你的澎湃與激情。讀一本好書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航標燈,高揚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

與書為友,以書為鑑,讓一縷書香伴你我同行!

成長路上書香相伴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0字

成長的道路上處處瀰漫著書香,在書香的薰陶下我快樂地成長。

書,開拓了我的視野,增長了我的智慧。書,將大千世界濃縮於體內,讓我走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瞭解世間萬物的繁衍,讓我生長,回到遠古時代,感受淳樸自然。閱讀書籍時,我能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智慧。浩瀚的知識海洋圍繞著我,我呼吸著一陣陣沁人心脾的書香,深刻陶醉在書的擁抱當中。

書,給我指明瞭人生的方向,當我遇到困難一次次準備放棄時,我看到了堅強的保爾,於是我信心百倍,勇往直前。當我因眼前的一點好成績而沾沾自喜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訓言,讓我懂得了眼前的成績算不了什麼,只有不懈努力才會有更大的成功。

書,豐富了我的情感世界,讀書讀得深入,我彷彿與作者同悲同喜,能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在與書為伴的日子,我體會到了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豪邁。體會到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憂國憂民。體會到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錚錚鐵骨……讀書讓人歡笑,讓我傷感,讓我平靜,讓我沸騰,更讓我內心無比滿足。

我要一直與書為伴,讓成長之路上環繞書香。

成長需要陪伴 篇6

國二作文 ,544字

鳥兒有了天空的陪伴,他自由;魚兒有了溪水的陪伴,他快樂;草兒有了大地的陪伴,他不再孤單;而我……

——題記

小時候:年幼的我與其他孩子一樣,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捧在手裡怕摔壞,含在嘴裡又怕被融化;細心的呵護著,給予最好的物質和環境。那時候,每天都有您的陪伴,每天都過得十分開心。在一年秋天,您揹著我漫步在夜間,我在您背上嬉戲……

後來,如今的生活,您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或是面對手機。您下班回家後,做完晚飯便拿起那可恨的手機不停地在上邊寫字與別人聊天,將我冷落在一旁。當我告訴您我今天考試了,但並沒有考好,您便將我狠狠地數落了一頓,並說下次一定要考好。

有一次,我想和您說說我的感受,但您卻死死地盯著手機,沒有聽到我說的任何一句話。後來的後來,我便不再和您交流,並且我也開始喜歡每天面對那死板的手機了,和您的交流幾乎沒有,甚至我心裡的委屈,不服也從未在您地跟前表露。慢慢地我越來越叛逆,成績直線下滑,您才開始重視我了。

媽媽請您放下您那可恨的手機,因為它佔據了我與您交心的空間。媽媽,看看我,陪伴我一起成長,與我一起分享成長中的酸甜苦辣。有您的陪伴,不管是甜還是苦,都將成為美好的回憶,永遠伴隨著我成長。

成長需要陪伴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9字

人人都說我很樂觀,不知何為愁,何為憂。可實際上,那只是表面的假象。因為我覺得笑容可以沖走我所有的不快樂,所以,我喜歡上了笑。可是進入青春期後,我突然覺得笑容不再那麼美好,讓人開心,因為這裡面少了一份父親的陪伴。

在我從小到大的記憶中,只記得那僅有的一次父親陪同我一起出去遊玩。而長大後,那僅有的記憶不知不覺在時間的沖刷下變得模糊,而且開始忘記父親陪我去過哪裡,只能靠相簿中的照片來拼湊那一些斷斷續續,不完整的回憶。雖然母親一直陪伴在我的身邊,但我總覺得我的生活中少了點什麼——是父親的陪伴。雖然每個星期他都會回來幾次,但我覺得我們之間像有一條河流,在交流之間有些力不從心。每一次話說完,便沒了聲響,安靜的像我們好像不過是彼此間的路人那般陌生。雖然你每一次出差都會為我帶一些禮物回來,可我卻也還是覺得少了點什麼。如果可以,我寧願用這些禮物來換取一點我們相處的時間。我知道你很忙,可我想說,成長需要陪伴,我不希望得到的只是物質上的關心,我更想要的是你的陪伴。

每一次,看到別人的父親來接自己的孩子,我都覺得,自己渺小到了極點。我曾經還還幻想過你來接我,到後來我便放棄了。因為我知道,你很忙。你在為了我們一家而奮鬥著,為了我有更好的明天而奮鬥著。所以,到最後這些想法便被我如同一顆小石子一般,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只是偶爾忍不住會拿出來再細細地端詳一番。直到現在,進入初中,因為學業的緊張,我無法再去顧及它。直到這一刻,當我拿到這張作文時,它又從我的心底慢慢地浮了上來,盪漾開來。

爸爸,我明白你的難處與困擾。但我還是想要告訴您:“我的成長需要您的陪伴”。

成長需要親情的陪伴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10字

如果親情是水,我們就是樹。有了它的滋養,我們才能茁壯成長;親情是墨,我們是筆,有了它,我們才能書寫生命中的精彩篇章。我們成長需要親情!

在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離開了我,去外地開創自己的事業了。可他們為什麼不帶我去呢?為什麼帶弟弟去,我不甘心,我一定要問個明白!

在我還不習慣爸爸媽媽離開的第一天,早晨,我憤怒地吶喊:“媽媽,給我找的衣服呢!”這時奶奶走了過來,說:“淼淼,你忘了嗎?媽媽昨天剛走啊!”我頓時恍然大悟,忍不住難過了起來,後悔昨天不攔住媽媽。我問奶奶,媽媽和爸爸什麼時候回來,奶奶告訴我媽媽很快就會回來的,當時我就知道奶奶是騙我的。

一連幾天,我無精打采的,直到有一天老師說要召開家長會,我的奶奶也老了,走路非常慢,不方便參加,所以奶奶就打電話讓爸爸媽媽回來。

這個家長會圓滿地結束了以後,我對爸爸媽媽說:“你們這次能不能也帶我回到你們工作的地方?”他們爽快地答應了。而且我們一家人還去旅遊了。我很納悶,爸爸媽媽怎麼很快改變主意,把我帶在身邊了呢?我忍不住問爸爸:“您這次為什麼帶我回到您身邊了?”爸爸說:“因為你的老師告訴了我你的情況,說你的情緒很低落,可能是想我們了,所以我發誓以後一定要把你照顧得好好的。”

媽媽和爸爸終於感受到我的成長需要親情的陪伴,我真是太高興了!

成長需要陪伴 篇9

國一作文 ,622字

在我們的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理解,需要鼓勵,也需要空間,更需要陪伴。這樣我們的成長得更好,才會變得更加完美。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幾乎都是奶奶在陪伴我,而父母就好似消失了一般。小時候的我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孤僻,越來越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感情。有時甚至會因為母親送了一朵蓮花而開心了半天。

我的記憶中的生活是平凡而和諧的。沒有吵鬧,更沒有打鬧;沒有別的同齡人的活潑打鬧,更沒有他們那麼多的玩具,更多的是陪奶奶散步、看新聞,有時幼兒園放學了,餓了就去買份餈粑吃,自己寫完作業乖乖的在客廳等奶奶一起吃飯。這個生活是美好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但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父母的陪伴。

大家可能都會想那麼我現在為什麼這麼樂觀呢?是因為我的母親生了個小孩,在家的時候也多了。

等到我三四年級的時候,母親生了一個男娃娃,呆在家的時間也愈來愈多了,我也有私心,希望母親陪伴自己更久一點,於是就做了一個很自私的決定——跟母親講不要去上班了,待在家吧。我原以為母親不會答應,可事實證明母親她答應了,也做出了她的行動,證實了她的諾言。一陪就陪了近五年,我也長大了,弟弟也長大了。現在弟弟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而我也開始了多了許些笑容。

我希望天底下的父母能多多陪陪孩子,孩子也是需要陪伴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父母可以陪伴自己整個童年,而我的記憶中也開始多了些父母的身影,在這告訴大家——成長,也需要陪伴。

成長,需要點亮燈火 篇10

國三作文 ,832字

蕭條的深山中偶爾有幾聲秋冬之鳥的哀啼,落沒的巨嶺中不時飄過深淵巨谷中的風聲,在那個秋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與成長的呼吸其實離我如此地接近,那時我才十二歲。

按照家族的習俗,曾祖母葬在鄂西利川的一座深山中,依風水大師的說法,墳頭置在北山,而那頭便是她夢縈的故鄉,不過她再也沒有活著回去。按族裡的說法,在入土後的七七四十九要在墳頭點亮墳燈,意在為逝者照亮漫天的冥路,那是條怎樣黑暗的甬道,我無從知曉。

薄暮剛剛臨近,山間溼潤的水汽才纏著昨夜如水的月色,紗衣般籠在身上,可我卻始終無法平靜下來。黯然地行走在墓碑林立的山道上,腳下支離破碎的枝葉發出清脆的吱吱聲。夜的氣息還未散去,幽謐的小道中滲出的絲絲涼意打溼了我的衣裳。

那時,我不相信死亡是一場不可逆轉的旅途,我在墳前燒紙鳴鞭,匍匐地行進痛苦著。孩兒般傾在棺材上,若是裡面傳來的曾祖母的呻吟,我定會用十指刨開重重舊土,從救我那不可替代的至親,可是我始終沒能挽住曾祖母最後一面。

“點燈吧!”父親的聲音頗為沉重,在不見天日的山谷中看不清面目,卻是一種不可名狀的淒涼,竟讓我有了幾分失神。

“上燈吧!奶奶!”同樣是秋未了,幾片枯黃的葉子在古老的青石板上跳動,彷彿在進行著最後一絲的反抗。祖父的葬禮備極哀榮,在孝歌吶吶中將屍骨緩緩送到無人的山谷中。

曾祖母的臉色有些僵硬,那擦了又溼,溼了又幹的淚跡如烙跡般印在她的臉上。雙手顫抖,艱難地將墳燈送上,眼淚不覺奪眶而出,而我卻天真地纏著母親問這祖父何時歸來。

“我知道了!”雙手輕輕捧著墳燈,送到曾祖母墳前,它在無聲的風中搖曳著,彷彿幻出了曾祖母的面孔。我這時才知曉死亡是一張有去死無回的車票,而成長又何嘗不是呢?當它落第點亮坊肆的燈火,我的哭泣聲愈加清晰,我曾害怕它,可這又能如何?當掘出那灰白的屍骨後,也不過只是今世的瑣碎,埋了便埋了。

我這才依依惜別了墳燈,可我卻頻頻回眸,怕它在我轉身之際熄滅。我需要它照亮曾祖母的異鄉長夜,還有我今後擺脫不了的旅途。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