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絕非偶然——我讀《貝多芬傳》有感相關作文20篇
成功絕非偶然——我讀《貝多芬傳》有感 篇1
讀後感 ,1010字讀完《貝多芬傳》,我被他充滿傳奇和苦難的一生深深打動,他讓我懂得:成功絕非偶然。
貝多芬的一生是不幸的。童年時代,因為擁有音樂天賦,父親強迫他學習洋琴,稍有不遂,就會慘遭毒打。家庭的貧困讓身為長子的他早早的挑起家庭重擔。憑著對音樂強烈的熱愛,貝多芬奔波各地跟隨大師們學藝,讓貝多芬在音樂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在他事業處於巔峰時,突然出現聽力下降,直至完全失聰。由於失聰,他作曲的艱難也許要超過常人百倍。他藉助一根小木杆“聽音”,來完成創作。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成為一名舉世矚目的音樂家。
許多人都認為貝多芬是天生的音樂奇才,他的成功被世人所仰慕,卻不知道貝多芬的成功絕非偶然!他為成功付出了多少艱辛與努力。他的一生都在與貧困、疾病、感情折磨抗爭。憑著對音樂的激情,他以巨人般的毅力創作了無數鉅作,激勵和鼓舞著人們。他對音樂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創作的動力和源泉。就像貝多芬說的那樣:“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成功絕非偶然。
也許,貝多芬的成功就是:在不被人欣賞時,他沒有放棄,仍然保持著頑強的信念;在每次創作失敗時,他仍然一次又一次嘗試著,尋找創作的靈感;在每個不為人知的夜晚,他獨自坐在鋼琴旁,汗水流過臉頰,他已疲憊不堪卻依然堅持著完成自己心靈的呼喚。
成功絕非偶然。
孟子曾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雖不能。”貝多芬正是經歷了苦難,才成為一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音樂巨匠。
成功絕非偶然。
讀《貝多芬傳》,我十分敬佩貝多芬,敬佩他的頑強勇敢,敬佩他的鍥而不捨的堅持,敬佩他面對困難絕不低頭的勇氣。他的經歷給了我極大的啟示和鼓舞。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經常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在困難面前只會一味的躲避和退縮。在家長和老師的庇護之下我們似乎變成了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霜雨雪。這樣的我們,現在連小小的困難都不能克服,又怎能成為未來社會的棟樑之才?所以我們一定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在學習中發揚刻苦拼搏的精神,絕不向困難低頭,永不言敗。
成功絕非偶然。貝多芬的慘痛經歷成就他的非凡一生。這不足以給予我們以啟迪嗎?只要我們樹立好自己人生奮鬥的目標,即使在逆境中、在挫折前,也不放棄自己的追求、堅持自己的理想,勇於面對挫折,困難面前絕不低頭,堅持奮進,頑強拼搏,就一定能成就生命的輝煌。
命運,由我來主宰——讀《貝多芬傳》有感 篇2
讀後感 ,1079字命運,有人說是我們操縱著他,有人卻說聽天由命。不知為何,這句話讓我心裡面蕩起層層漣漪。他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他是一個耳聾的作曲家,他是一個善良的人。這個人內心充滿對人類的愛卻得不到人類的愛,他天性傲岸,放肆不羈,沒有人能夠理解他,他也不願讓別人理解他,正如他自己所說,別人休想輕易到達我的王國,他就是近代史上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
貝多芬的一生都被鎖在痛苦的懸崖上,與普羅米修斯偉大的神相比,他不是神,他只是一個人,甚至還夠不上“普通”。“身材矮胖”“獅子的相貌”“整個面部顯得古怪而不對稱”,就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他生活在我們周圍,相信望向他的目光不是憐憫便是嫌惡。他的痛苦有過之而無不及。普羅米修斯雖然身體受到摧殘,但是他受到了人類的理解和愛戴,他的精神是得到安慰的,貝多芬卻沒有如此幸運,他不僅身體上受到致命的打擊,精神上的損傷也是一浪接一浪的。童年時期備嘗辛酸,慈祥的母親過早的離他而去,酗酒的父親是他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憂鬱症使他早已不習慣歡樂的笑容,終於在音樂上找到心靈的一方棲居之地時,命運之神卻似乎還嫌他受到的痛苦不夠,無情地奪走了他的聽力。貝多芬曙光一現的世界又迴歸了黑暗,但是他在掙扎。此時的他多麼渴望能有一隻溫柔的手拉他一把,但是什麼也沒有出現<u>他所衷情的女子先後離開了。之後,是侄兒卡爾的墮落……至此,世界吝嗇地不肯讓他有一寸安寧的土地,在承受個人、家族的壓力時,維也納也開始對他冷言冷語。貝多芬是被他所為之奉獻的全部同胞所折磨,不被理解,被冷漠,被仇恨……如此多的不公平是不是真的如貝蒂娜所說:“此人遠遠走在現在文明之前!”最後貝多芬卻懷著一生的苦難烙痕永遠定格在了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的暴風雪中,安慰他的只有一隻陌生的手,這便是他為之奉獻終生的人類的酬謝!
雖然如此,貝多芬還是以他的善良和堅強為世界呈上了一曲曲傑作,裡面沒有他的悲傷、哀嘆,而是歡樂!歡樂!因為他想要人類幸福,雖然人類加給他巨大的苦難。
生命中還有許多這類的故事,它們如實的告訴了我們:我們要珍愛生命,不要向困難挫折低頭,要與命運做鬥爭。我有一次在家裡跟爸爸打羽毛球時,不小心打中了一隻受傷的小鳥,它不停的擺動著翅膀,希望能再次飛起來,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不向困難屈曲,更何況我們人呢?
面對挫折,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來,儘自己的努力戰勝它!在我的眼裡沒有失敗,只有不努力和懦弱。向貝多芬學習,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導演著一切的,是自己,不是命運!我,不要臣服於命運之足下,要讓命運向我屈服!命運,讓我來主宰你!
扼住命運咽喉的英雄——讀《貝多芬傳》有感 篇3
讀後感 ,947字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這絕對辦不到。生活是這樣美好,活它一千輩子吧。—貝多芬
或許,這個世上有無以計數的名人,他們有著各自的故事。但貝多芬一定是那其中最令我敬佩的人,而他的故事也一直激勵著我不斷前進。
命運,似乎一直在與貝多芬開玩笑。家境貧寒不說,父母早逝,養活家人的重擔有些過早地壓在了他身上,好不容易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社會對他的認可,卻雙耳失聰。再無法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這,對一個人是不是太殘酷了些?
雙耳失聰,雙耳失聰!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其痛苦程度就像畫家的兩眼失明,品酒師失去了味覺,裁縫失去了雙手一樣。那種痛,是失去至愛的心在滴血,或者更像是哪唯一的精神支柱突然坍塌,灰濛濛的天就那樣壓了下去,令人無法喘息。
可是貝多芬去並沒有因此從歷史的舞臺上黯然離場,而是從耳聾的悲哀中走出來,將全身心投入到音樂的創作中,我似乎聽得見剛開始他因聽不見而發出的憤怒吼叫,看得見他煩躁痛苦的神情,但他卻憑著堅強的意志和對音樂的熱愛,走出了磨難以及磨難所帶給他的不良情緒,將自己的思想注入音樂中,用另一種方式表達著他的喜怒哀樂,用生命譜出了一篇篇不朽的樂章!
他,貝多芬,如他所說,緊緊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貝多芬的一生歷經坎坷,屢遇磨難。可面對這些磨難時,他總是毫不退縮,直面挑戰。縱使困難挫折足以使他萬念俱灰,他仍是堅持著自己的想法,不放棄自己的理想,決不向命運低頭!
人們常說,世事難料,命運有時也會一反平靜來點風浪,有的人連忙退入避風港,再也不願出海;有的人則直面逆境,頑強的駕駛著船隻,駛向另一片更廣闊的天地。無疑,待風浪過後,最絢麗的彩虹肯定為後者所獨享。
那麼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麼辦呢?我想,我們也應該像貝多芬那樣,永遠不熄滅對生活的熱情,堅持自己的夢想走下去。世界如此美好,挫折不應該成為我們厭世的理由。
曾經聽一個好友說起過:“即使生活有100個讓你哭的理由,那你就要找出101個理由讓生活笑。”其實我覺得只要一個理由使足夠了,那便是“我在這世界上還有我的夢想,我的信仰和愛我的人,挫折是生活對我的考驗,我決不能讓他們失望!”
聽著激情豪邁的《命運交響曲》,彷彿眼前又出現了那張堅毅的臉龐,正緊緊地扼住命運的咽喉不放。
他是我心中永不熄滅的烈火,永垂不朽的英雄!
戰勝磨難的凱歌——讀《貝多芬傳》有感 篇4
讀後感 ,778字月下的清風,悄無聲息地捧起書頁,和著月光,書香四溢,那段不朽的傳奇,又重現在眼前……
貝多芬,一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苦難與坎坷卻充斥了他的整個童年與花季。十七歲母親離世,貧苦的他獨自承擔起兩個兄弟的教育責任,但命運卻從不眷顧善良的他。經濟的困窘,戀情的失敗,甚至是最後雙耳的失聰,對於對音樂充滿熱愛的他,無疑都是命運上的一道道傷疤。但他卻在絕境中發出“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的豪言。誠然,他也做到了,在無聲的世界裡,他創作出《命運交響曲》等世界著作。貝多芬,音樂巨人,用自己的自強不息,用自己的音樂精神,戰鬥著,直至生命盡頭。
但如今沉浸在霓虹燈下的我們,身體健全、生活優越的我們,又有多少人只走到半途,就因眼前的荊棘而放棄前進。桌上的題目,只因我們心裡感到困難,便不再去想;早晨的鍛鍊,只因汗水在背脊流淌,便不再繼續;以致是自己所熾愛的,所追求的夢想,也只因別人的質疑與嘲諷,便輕易放棄……
懵懂的青春,我因對數學的痴迷與熱愛,便在心底埋下了當數學家的種子。懷著那份熱血與渴望,幻想著將來如偉人一般功成名就後的喜悅,我努力著,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其中,而那粒種子,也在奮鬥的浸潤下,發出了芽。
然而“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措不及防的失敗與質疑,猶如一場不請自來的暴風雨,摧毀著那份看似堅不可破,實則脆弱不堪的夢想。風雨過後,那棵剛剛挺起腰的小樹苗倒了,那份夢想,也隨之破滅,被歲月漸漸埋沒在記憶裡。而我竟毫無一絲愧意,任憑它成為回憶,慢慢淡忘,慢慢消逝在腦海之中。
經濟的快速發展,誠然是我們幸福生活的源頭,但它又何嘗不是人性懦弱的禍根。而實現夢想後的快樂,或許並非是願望成真後的滿足,而是在追夢過程中成就新的自我的喜悅。
輕輕合上書本,那首雄壯激昂的《命運交響曲》彷彿又迴盪在耳畔。就讓我們伴著旋律,以那份堅毅與不屈,譜寫出一首首戰勝磨難的凱歌!
讀《貝多芬傳》有感 篇5
讀後感 ,768字路德維希•凡•貝多芬被稱為樂聖。但卻有著悲慘的一生,“用痛苦換來的歡樂”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貝多芬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父親是一位哥劇演員。性格粗魯,喜愛酗酒,母親是個女僕。
從小貝多芬,每天就和洋琴或提琴呆在一起,十七歲父母雙亡,他成為了一家之主,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和兩個兄弟的教育。1793年開始貝多芬的聽覺越來越差,起初她自己獨守著這個祕密,但直到他愛上一個叫朱麗葉·圭怡迪娃,可是朱麗葉自私、虛榮,便嫁給了一爵士。因此,貝多芬傷心透了,受到了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可還是泯滅不了他對音樂的熱愛與執著。
這讓我想起了,三年級的那一天,我為了學習騎自行車,所以來到公園,媽媽說要先練好平衡,讓我先學會推車,。然後媽媽扶我上車推著我走了幾圈,便悄悄的鬆了手,可誰知我突然失去了平衡“咚”的一聲摔倒在地。胳膊和膝蓋都有擦傷但我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當我第二次嘗試的時候,我注意力不集中又一次摔倒在了水坑裡,成了一隻“落湯雞”,衣服都髒了。我實在不想練了,媽媽卻鼓勵我說:“你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你看,鐵杵磨成針的故事,不就是這樣的嗎?只要堅持,鐵杵也能磨成一根繡花針;或者是貝多芬雖然他的一生中有許多的不幸,雖然耳聾了卻也能靠著自己對音樂的熱愛與堅持。最後不是成為了舉世聞名的音樂家嗎?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都有一個共問的特點‘堅持’。”我聽了媽媽的話,充滿了信心,鼓起了勇氣坐上車,雖然途中我受了很多傷,但一想到媽媽的話我就從那裡摔倒,就從那裡爬起來。最終我終於學會了騎自行車。
貝多芬的不屈不撓,堅持不懈和他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精神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對自己有信心。
成功並非偶然 篇6
高一作文 ,761字經常聽人講起一個段子,講的是一個學生問第一名討要學習祕籍而這個第一名總是在簡短的幾句話之後又添上一句:”然後一不小心就考了個第一名啊“。這句話令不少人唏噓。然而,第一名真的就是“一不小心”靠運氣得來的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成功並非是偶然。
人們的成功,往往是以他們的努力作為根基的。因為努力,他們縮短了夢想與現實的距離,從而離成功的彼岸更進一步。
如果沒有居里夫人大半輩子的潛心研究,就不會有世界科學史上的一塊豐碑;如果沒有貝多芬與命運的殊死較量,就不會有音樂界的一部鴻篇鉅製;如果沒有全中國人民的埋頭苦幹,也就沒有如今的泱泱中華。
而我們心中常有一個疑問:為什麼經歷了那麼多的挫折,又好像承受了很多來自困難的打壓,卻始終沒有達到自己所預定的目標?看來,努力不一定會有結果。
其實不然。有許多事實證明,當我們不急於想著成功的時候,我們往往更專注於與一個問題或者困難的較量,心無旁騖。而也就是在這是,如果我們堅持著這一次的對抗不言放棄,就會很突然地腦中靈光乍現,所有的不解都成了有解。這也就是到達了大師王國維所說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一層最高境界。
如果我們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就不難發現,生活中有很多時候都是這個道理。比如,當我們做一道很難的數學題的時候,會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但思考到一定的程度,又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答案,其實就在轉角處,就看你願不願意拐過這個彎。
所以,任何一種成功,都並非偶然,而是長期堅持努力換來的結果,只是你不知道該堅持到什麼時候罷了。就好比剛埋下的種子,雖然不知何時發芽,但經過每天的灌溉和施肥,終會有衝破土壤向陽生長的一天。也就如順豐總裁王衛先生所說:“市場根本不相信成功的偶然性,一切的成功都來自於必然”。
是的,只要我們足夠努力,就一定會足夠幸運!
成功並非偶然 篇7
國一作文 ,744字我們都知道那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可是成功之後的艱辛又有幾個人能夠理解呢?我想只有成功者才能明白想要獲得成功自己究竟付出了什麼樣的努力。
成功並非偶然的。我們都知道這世界上有很多的名人偉人,就拿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講,愛迪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的發明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就最簡單的一個電燈泡而言,因為電燈泡的發明使世界上多少家庭見到了光明,方便了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們都知道這是愛迪生經過千辛萬苦經過千萬次的實驗,最終才能夠成功的,愛迪生為了研究電燈,他受了多少苦,遇到了多少挫折,有多少次想放棄,我們都不知道,我們只是看到了結果他成功了。他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正是因為前邊千百萬次的失敗,千百萬次的想放棄,那麼才有今天的成功,我們才能今天看到他這樣的成果,這是他努力付出的結果,這是她艱辛的結果。
有的人會說,有些人成功是因為運氣好,可是有人知道嗎?一個人的運氣好與不好在於他是不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我們都知道一句話“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句話不難理解,一個人成功是因為他做了千百次的準備,做了許多年的準備,只為了那一次成功。所以說即便是你運氣好,如果你沒有準備沒有能力,那多少次機會擺到你面前,你也不會成功。所以說成功絕非偶然。
我的媽媽也經常教育我,你一定時時刻刻要準備著,不要心比天高,只有當你的能力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通過你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獲得成功,如果天天痴心妄想白日做夢,什麼都不準備,卻心裡想著我要成功,那結果是肯定的,你一定不會成功。
媽媽的這句話深深的影響著我,我一直準備著,每天都在努力著等待著,有這樣一個機遇我可以成功,但前提是我不能放棄自己這麼多年的準備,我仍要繼續努力繼續準備。
也希望大家能夠努力準備等待機遇的到來,那麼你就是下一個成功者。
奇蹟絕非偶然 篇8
國一作文 ,772字人生在世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稍瞬即逝。雖然人固有一死,但是,不同人的人生往往是截然不同的。有些人的一生如一張不染纖塵的白紙,平淡無奇;有些人的一生卻似流星劃過天際,一閃而過的流星,雖然轉眼即逝卻又璀璨無比。後者的人生之所以如此亮麗,是因為他們的人生中創造了常人不能及的奇蹟。奇蹟的出現絕非是偶然,它需要我們用心的投入。
奇蹟的出現需要一顆永不言棄的心。縱觀歷史,舊的王朝總是被新的王朝更替,誰強大誰就會勝利。俗話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越王勾踐也難逃宿命,被滅國之後,他更是成為一名階下囚。可他不信無人逃得過宿命,於是他臥薪嚐膽,苦讀兵書,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於是造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不朽神話。真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勾踐又何止只等十年,他鍥而不捨,百折不撓,終於創造了天下聞名的奇蹟
奇蹟的出現需要一顆努力拼搏的心。愛迪生曾經說道:“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可見,奇蹟的發生不是運氣導致,而是實實在在的汗水堆積而成的,就比如說愛迪生他自己,他為了尋找適合做電燈泡的電極材料,大大小小實驗了上千次,最終終於成功了。他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揮灑了無數的汗水在上面。他並沒有投機取巧,而是腳踏實地地進行實驗。他努力拼搏,終於照亮了人生的黑夜。
奇蹟的出現需要一顆敢於創新的心。我們國家的口號之一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技的核心是創新。如果一個國家故步自封,不會接納和融合,那麼它的國力勢必會衰弱。而落後就會捱打,那樣的話國家就會滅亡。由此可見創新是多麼重要。創新需要敢於否決錯誤理論的勇氣,更需要堅持真理的魄力。擁有一顆勇於創新的心,是創造奇蹟的必不可缺的部分。
面對人生,有些人只是靜候機遇,而不會主動出擊。可往往一輩子也等不到那一瞬間。奇蹟絕不會平白無故降臨在某個人身上,它的出現不是偶然,需要我們用心投入。
我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9
讀後感 ,481字我非常喜歡讀書,因為可以層中得到快樂。讀書也能讓人明白許多道理,還會讓人等的許多知識!
在這個暑假中,我讀了許多書,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愛的教育》這本書,他不僅讓我感動的是《愛的教育》這本書,他不僅讓我著了迷,還深深的打動了我幼小的心。
讀完這本書我的眼睛溼潤了,因為裡面的是太感人了。這本書中的事蹟太感人了。這本書中關與愛,兒女之愛,朋友之愛,同學之愛……這些愛雖然不是驚天動卻感人肺腑,其中最偉大的就是母愛。有人問為什麼天地間最偉大的是母愛呢?因為母親是世界是最愛我們的人,有時她為了讓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內讀書,她做什麼都可以所以我們長大要好好的報答父母。
知識是永遠都學不完的,現在的我們就像一塊乾燥的海綿正在吮吸著知識的幹森。在茫人海中,我們像小鳥在空中自由飛翔。知識是無邊的就像大海中的水一望無際。
我認為讀書是一種快樂;讀書時一種幸福;讀書是一種優美;讀書是一種欣賞;讀書是一種享受。書像一葉小舟帶我們去無邊的大海,書像一把金色的鑰匙讓我們開啟智慧的大門,書像甜甜的蜂蜜讓我們感覺到他的甘甜。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讓我們在閱讀中一起快樂的成長吧!
不過一碗飯一念間——我讀《哈佛家訓》有感 篇10
讀後感 ,902字一邊是生機盎然,一邊是落葉凋零,人生旅途中,喜與悲,成與敗,只在你一念之間。
—題記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師父:“師父,我們在辦公室被欺負,太痛苦了,求你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工作?”兩個人一起問。
師父閉著眼睛,隔半天,吐出五個字:“不過一碗飯”。就揮揮手,示意年輕人退下了。才回到公司,一個人就遞上辭呈,回家種田,另一個什麼也沒動。
日子真快,轉眼十年過去了。回家種田的以現代方法經營,加上品種改良,居然成了農業專家。另一個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著氣,努力學,漸漸受到器重,成了經理。
禪師的一句話讓兩個年輕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只因堅守的信念不同,收穫的果實自然不同。一個年輕人聽了禪師的話後辭去了工作回家種田,經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一名農業專家,而另一個,在公司中忍氣吞聲,卻在不斷的進步,最後成為公司的經理,兩個人在一起談論,不禁為當初兩個人不同的信念而感到詫異,禪師的一句話只不過是給他們的信念找一個堅信的理由罷了,堅定的信念,能夠超越自己,實現夢想。
信念是什麼?他就是那個讓你改變態度,轉變想法,付諸行動的驅動理念。“不過一念間”就能夠改變多少人的未來,改變多少人人生的追求。
成功的道路千萬條,只因堅守的信念不同,走上的道路必然不同,要相信奇蹟,奇蹟就會發生,因為雖然行動的力量是有限的,信念的力量卻是無窮盡的。每個人只有在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之後,才能迸發出內在的潛能,可見,信念的力量不可小覷。
很多事情的成敗都源於人的一念之間,當人們面對同樣的事情產生了不一樣的念頭做出不一樣但絕對能夠改變一生命運的決定的時候,結果就已經註定了,所以我們應該相信信念的力量,例如:你在學業中遇到了挫折,一蹶不振,卻在偶然間聽到老師說你很有前途,只要肯努力一定會成功!於是,你奮發圖強,努力不輟,成績直線飆升。所以只要不停的堅信你會成功,就一定會實現夢想!
在成與敗的關鍵時刻,比金子還珍貴的東西是信念!只有堅定心中的信念,你才會超凡脫俗,達到理想中的自己。讓我們帶著理想的翅膀,心中懷揣著對信念的執著,越過浩瀚的海洋,飛向成功的彼岸吧!畢竟,希望給予我們的,除了希望,還有驅動力……
堅守自我——讀《活著之上》有感 篇11
讀後感 ,726字“生存是絕對命令,良知也是絕對命令。當這兩個絕對碰撞在一起時,你就必須回答,哪個絕對更加絕對。”這就是《活著之上》的文眼。
想必很多人在人生中總會遇到掂量“生存”與“良知”分量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決定人為什麼會貪,會逐漸失去自己的緣由。《活著之上》中的主人公聶致遠是生活的失意者,但他卻能在生活為他插下的條條荊棘中,始終堅守自我,扼守良知。這是我很佩服的一點。他像每個平凡人一樣,被生活,婚姻,買房等事困擾,處處艱難,舉步維艱。這本小說零距離的貼近生活,讓我引發深思。
我們還沒有步入社會,享受的是社會帶給我們的關愛,也許不能理解一個人在外打拼有多艱難。學校也算一個小型社會了,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都備受挑戰。當你撿到錢包,裡面的大紅鈔票會不會使你心動?你會不會想要佔為己有?慾望和良知是直線上遠遠望不到頭的兩邊。在這個時代,做一個君子的原則與功利化的現在總是矛盾的。
居里夫人給了我很好的答案。她發現了鐳,那是她日日夜夜辛苦研究發現的鐳,最後她卻放棄了專利權,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也不在任何一項名利上盡情享受。她淡泊名利,視金錢為糞土,始終堅守自我。她現在雖然已經逝去,可她依然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永遠在。在《活著之上》中,曹雪芹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當年窮困到了舉家喝粥的地步,卻創造了《石頭記》這本偉大的作品。他不為名也不為利,過著“日暮西山餐暮霞”的清閒日子,那他是為什麼?心裡已給出了答案—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活著固然是活著的意義,活著並不是活著的全部。
我們也許會在將來步入社會中逐漸失去自我,但我們每個人心裡還是要有一根道德底線的,一個人喪失價值觀而去做違法的事是很危險的。我們應時刻提醒自己—堅守自我,扼守良知。
我讀《兔子借地》有感 篇12
讀後感 ,335字我今天讀了兔子借地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主要是講的是兔子向大熊去借地,好讓一家老小能耕種,生活,填飽肚子。可大熊在條件是把一半的收成分給它,兔子想了想,說:“那就把上半部份的給你”。
過了幾個月了,兔子通知大熊:“明天就要收穫了,你來拿你那一半吧”。大熊沒想到兔子種的是馬鈴薯。
馬鈴薯的果子都在地底下,大熊一個也沒有分到……
兔子借了大熊的地種了最後一次,大熊想要上面和下面的果實,第二天大熊沒想到兔子種的是玉米,第三天,大熊發現門口擺著一大筐玉米!玉米上面還附有一張紙條:大熊先生,請收下這份禮物。免子敬上。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如果把能夠得到的一切都據為已有,或者是與人斤斤計較,並不能使你快樂,反而會變得孤單。相反,如果慷慨,和諧地與他人分享,會得到他人真誠的回報。
讀《劉胡蘭傳》有感 篇13
讀後感 ,572字我讀過許多關於革命烈士的書,其中有雷鋒、劉胡蘭、黃繼光、董承瑞、江姐、夏明翰、張思德、邱少雲等……這一個個革命烈士就像一塊雨花石,靜靜的,深深地躺在泥土之中,鋪起一條五彩的路,讓人們去迎接黎明,迎接歡樂。而在其中,有一顆小小的雨花石,她最讓我感動,讓我震撼,她就是劉胡蘭。
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讀完了小說《劉胡蘭傳》。小說生動地敘述了英雄少女劉胡蘭短暫而光榮的一生。她經歷了悽慘的童年,小小年紀就協助游擊隊鎮壓漢奸,積極向黨靠攏,在危險的環境中臨危不懼,英勇不屈,15歲就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劉胡蘭面對殘酷的敵人的鍘刀時毫不畏懼,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毛主席還親自為劉胡蘭題了金光閃閃的八個大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我掩卷沉思,一個只比我大四五歲的姐姐,臨敵不懼,竟有如此大的勇氣,讓我由衷的敬佩,而在這敬佩的同時也滲透著幾分感動,讓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是無數位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換回來的。
與劉胡蘭相比,我覺得自己太渺小了。我們這一代人是生在蜜罐裡,長在紅旗下。平時碰到一點點困難,遇到一點點挫折就會垂頭喪氣,叫苦叫累。劉胡蘭的英雄事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而今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向先烈們學習,做一個勇於拼搏、不怕困難,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為人的藝術——讀《羅斯福傳》有感 篇14
讀後感 ,1365字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罗斯福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的總統,他拯救了美國人民,拯救了美國經濟,使美國成為二戰世界大聯盟的領導者……他的成就如漫天的星斗,每一項都璀璨奪目,光耀千秋。
羅斯福的輝煌不是命中註定的,也不是靠運氣獲得的,更不是用陰謀取得的,他的輝煌成就離不開他人的鼎力相助。最令我敬佩並值得我借鑑的便是羅斯福善於舉賢任能、懂得協調各方面關係的能力,在這方面羅斯福不愧為大師!
羅斯福出身名門望族,影響和財力首屈一指。但羅斯福卻沒有富家紈絝子弟的驕奢淫逸和自負,他從不恃才傲物,他為人謙遜,從小就顯示出政治家的潛質。他在中學時期就知道如何處理和他人的關係,如何取悅於人。他始終保持著紳士特有的風度,這些都為他步入政壇夯實了基礎。
步入政壇的羅斯福能用各種方式協調各方關係,始終保持著關係鏈條的正常運轉。豪就是受到羅斯福的感染,誓死追隨羅斯福,在關鍵時刻總能給羅斯福最大援助的人之一。羅斯福也非常感激豪,在重大決策前總要和豪商議,倆人形影不離,其親密程度堪比三國時期的劉關張。
我也很想搞好人際關係,但是有時候我的做法欠妥,結果總是事與願違,有時候,同學問我問題,如果在我看來是很幼稚甚至是很無聊的問題,我就時常表現出不耐煩,或以厭煩的態度敷衍了事,長此以往,使得一些朋友認為我不合群,或是認為我心高氣傲,不大願意和我交往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失敗。
讀完《羅斯福傳》以後,我有了很大的收穫。
人是群居的動物,大家在一起生活,就不可避免要和他人交往。交什麼樣的朋友?如何擇友?如何對待不同的朋友?如何維持人際關係鏈條的正常運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思考、正確解決。尤其是在自己的地位提升或影響力增大時,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就更顯出它獨特的作用和魅力。
羅斯福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囊團的鼎力相助,成功當選為美國總統。但是羅斯福並沒有因自己的地位的改變而對他的朋友有任何改變,相反,他第一次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感謝他的夥伴相助並和他們共同慶祝。他組建了新的內閣,成員基本上都是先前追隨他的“智囊團”成員,而且羅斯福還能將每一個人放在最適合自己的位置。羅斯福的一位好友,少年時期的夥伴因為經營並擔任過地方的農業局長,才能和智慧首屈一指,很快被羅斯福任命為農業部長。事實證明,羅斯福沒看錯人。這位朋友在位期間,通過頒佈一系列的條令以及刺激舉措,使美國農業安然度過了經濟大蕭條。這使得許多人對羅斯福更加欣賞,認為自己沒有跟錯人,從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為羅斯福,為全美國人民著想。以至於在他去世時,英國等數個國家為羅斯福降半旗致哀。整個美國為偉人的離去而落淚。
羅斯福作為一個人是成功的,是偉大的。
處理人際關係是一門藝術,是一種能力,是一種技巧。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不是一舉就能掌握的。它需要我們在日常的交往中,通過不同的交往總結經驗,它是一種積累。人際關係就是一個改錯本,他記錄著我們交往時的瑕疵以及正確的答案,以防我們重蹈覆轍;它又是一種修養,在它的下面,個人魅力盡情地得以展現。
學會交往吧,它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學會交往吧,在彼此的交流中,我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學會交往吧,它會助你走向成功;學會交往吧,它會使你一路與快樂相伴。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堅定信念,守望夢想——讀《達爾文傳》有感 篇15
讀後感 ,1833字讀完《達爾文傳》,我對理想和信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謹以此文來記錄我的感受。
達爾文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頗有名望的醫生。小時候的達爾文成績平平,然而他卻總是把每天的大部分時間採集各種昆蟲和植物標本、釣魚、掏鳥窩上,因此在大人的眼中,達爾文實在是個過於頑皮、不成器的男孩,整天不務正業。
為了讓兒子學一門正當的技藝,父親希望達爾文以後繼承他的事業,於是將達爾文送進愛丁堡大學學醫。但是醫學院枯燥的課程無法激起達爾文的學習慾望,由於好奇心的驅使,達爾文仍就每天去池塘採集各種動植物標本、去野外觀察鳥類,這使得他在學醫的道路上半途而廢了。
父親終於明白達爾文不適合學醫了,在經歷了一輪周折之後,父親決定讓達爾文去讀神學,將來做一個牧師,不僅能拯救人的靈魂,而且會有穩定的收入,最終達爾文采納了父親的建議。然而,他卻在足夠多的業餘時間裡故態重萌---大大滿足了自己的第一大愛好,就是野外採集,尤其是採集昆蟲。在此期間,達爾文結識了亨斯羅、塞治威克等有名的生物學家,在他們的指導下,達爾文打下了紮實的科學根基。
讀完了神學的達爾文,正準備回到家鄉做一個普通的牧師之前,卻收到了亨斯羅教授的邀請---以博物學家的身份去參加“貝格爾”號艦的遠洋航行,於是達爾文從此走上了另外一條人生道路。歷時五年的遠洋航行生活是枯燥的,常常好幾個月在茫茫大海上漂泊,看不見陸地,但是達爾文很快就適應了這樣的生活,而且,在航海期間他每天都勤勤勉勉地做著日記,養成了安靜思考的良好習慣。五年的航行經歷實在是過於豐富,這讓達爾文蒐集了大量的標本。尤其是在經過加拉帕戈斯群島和火地島這兩個地方的時候,達爾文的所見所聞更是為他後來尋找人類的起源埋設了線索。五年的航行生活徹底改變了達爾文的生涯,回到家鄉之後,達爾文果斷放棄了牧師的工作,他開始一門心思地整理標本和思考問題,最終舉世震驚?O《物種起源》問世了,達爾文的夢想終於實現。
托爾斯泰說“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是的,縱觀達爾文的一生,不難發現,最終還是他的夢想指引著他一步步走向了成功。而蕭伯納卻說“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一是躊躇滿志”,人生在世,沒有理想信念是不行的,而如果只有滿腹志向卻不付諸任何的實際行動亦不可取。若想堅守住理想信念並使其實現,讀完《達爾文傳》,我總結出以下幾點要素:
一、良好的習慣很重要。人們都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達爾文從小就養成了愛思考、勤動手、及時做記錄的好習慣,這為他能夠在五年的遠洋航行中搜集大量的資料奠定了基礎,同時他的航海日記也為《物種起源》一書的編撰提供了最原始的資料。達爾文的成功與其良好的習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二、優秀的精神品質很重要。陶鑄說:“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一定是一個很有理想,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個只做物質的主人而不做物質的奴隸的人”。從達爾文的身上,我們看到耐心、勤勉、仁慈、謙遜、耐得住寂寞、不怕吃苦、敢於為夢想堅持到底等優秀的精神品質,這些優秀的精神品質使得達爾文在遠洋航行中,不顧外界條件的艱苦,仍然能夠忘我地工作。達爾文的成功與其優秀的精神品質密不可分。
三、機遇是實現理想信念的關鍵。拉羅什富科說:“不管人們怎樣誇耀自己的偉大行動,它們常常只是機遇的產物,而非一個偉大意向的結果”。在達爾文的成長過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大師。從愛丁堡到劍橋,達爾文有幸遇見了格蘭特、亨斯羅、塞治威克等生物學家,他們是達爾文的啟蒙者、和塑造者,正是他們的出現,才推動了達爾文的進一步成功。由此可見,達爾文的夢想之所以實現,與其機遇密不可分。
四、學問出於好奇與探索。亞里士多德說:“學問出於閒暇與好奇”。就達爾文來說,這兩方面他都有了:對於博物學,他從小就充滿好奇;此外,他還碰巧擁有閒暇。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達爾文總是喜歡蒐集動植物標本,並常常去池塘採集各種小動物做解剖;在他的閒暇時間,他還去參加各種學術聚會,拜訪學界精英。這使得達爾文積累了很多博物學的知識和本領。由此可見,達爾文的夢想之所以實現,與其好奇之心和探索之心密不可分。
高爾基說:“讀一本好書,猶如和高尚的人談話”,讀《達爾文傳》,我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我認識到了理想信念對於我們成長的重要性。理想和信念之於人,猶翅膀之於鳥,理想和信念是飛翔的翅膀。堅定信念,守望夢想!我將帶著我的感悟努力走好接下來的路程,不負青春,實現我自己的理想。
讀《拿破崙傳》有感 篇16
讀後感 ,2798字穿越歷史雲煙,追尋偉人足跡,品味精彩人生。
拿破崙的一生傳奇而悲劇。他出生於科西嘉島上,父親是一位抗法軍人。他年少時就讀於巴黎軍官學校,年少的他就表現出不凡,堅忍而孤獨,他從不與眼中所謂的平凡人一起,他年少便胸懷大志,解放科西嘉!這裡是他的故土。20歲的他剛剛嶄露頭角,儘管這中間曾幾度鬱郁不得志,但這些都阻擋不了他體內沸騰的熱血,亂世出英雄,在法國的動盪期間他曾幾度奮戰,打敗敵人,突破重重阻礙,終於成為法蘭西共和國最有權勢的人,不錯,他生來就是為了征服,因為他的名字叫拿破崙!隨後1804年稱帝,野心勃勃的她繼續擴張領土,義大利大捷,英國海戰……他愈戰愈勇,他是一個不屈的戰士,只有戰爭才能滿足他,給他帶來快感。“我們將成為歐洲的主宰!”他一生追求著亞歷山大般的英武榮耀。《拿破崙法典》便是他從天上竊取的火種,也是他的孩子。拿破崙王朝已成為一個標誌,他拿破崙的鼎盛終將到來!
然而上帝太過於眷顧他,這預示他的人生會有一個大的轉折。拿破崙的結局是悲慘的,滑鐵盧戰役的慘敗,反法同盟的進攻,被迫簽訂退位詔書,人們總是欺軟怕硬,落井下石,又或者是他生前征戰害人無數,得到的報應,大勢已去,拿破崙時代氣數將盡,最終拿破崙被流放荒島{此島上居民平均壽命中只有30到40歲,環境極其惡劣},在這個島上,他平靜地度過了6個年頭,這六年,他對人生進行了深刻的思考,而他的赫赫戰功也一去不復返。拿破崙死於1821年5月5日,他究竟死於胃癌還是謀殺,至今仍然是一個謎。一個偉大的英雄,一個冷血的魔鬼至此永遠消失在了聖赫勒拿島。
拿破崙是個了不起的人,總是那樣富於悟性,那樣頭腦明晰而富於決斷力,他的一生是一次戰爭接著一次戰爭,叢勝利走向勝利的半神式的道路,從而取得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輝煌成就。拿破崙曾說過“‘不可能’這句話,是懦弱者的幻影,是膽怯者的隱身符。擁有權力者如果說這句話,等於承認自己的無能。”還有一句話能體現拿破崙式的精神“即使我身後什麼也沒留下,即使我所有的業績全部毀滅,我的勤奮與榮耀,在我死後仍將以鼓舞千秋萬代的青年。”讓图拉德評價拿破崙式現代歐洲的先驅者,歐洲之父。
拿破崙告訴了我們很重要的一點,決不能以貌取人,他身材矮小,完全不像是一代軍事巨人,但他在戰場上指揮作戰時,騎著一匹戰馬威風凜凜,氣場強大,眼神堅定又好像藏著一團怒火!這身影又有何人可比!在拿破崙的字典裡,從未有過“害怕”二字,無論是年少時面對比他強大得多的敵人還是在戰場上面對敵兵百萬,他都不曾退卻,他的心裡,裝著的遠不止法國,是歐洲,沙俄,甚至整個世界,誰讓他是拿破崙那!
如果你認為拿破崙只會打仗,那就錯了。他在愛情上同樣毫不服輸。在他27歲之前,生命中未曾出現過女人,但當他27歲時,他遇見了約瑟芬他的第一任皇后,他對約瑟芬一見傾心,開始了熱烈的追求,約瑟芬曾接過婚,還有一個孩子,但這些都不能阻止拿破崙對她的愛。不過這並不是他愛情的終點。由於約瑟芬多年無子,儘管夫妻二人十分恩愛,但畢竟缺少一個合理的皇位繼承人,這對於一個英明的皇帝來講是一個致命的傷口,法國皇帝可不是中國帝王,他沒有後宮佳麗三千,他只有唯一的妻子。1810年1月,二人離婚,緊接著4月份拿破崙便與奧地利公主路易斯結婚,1811年太子便降生。拿破崙與約瑟芬離婚時心懷愧疚,身為一國皇帝他有自己要承擔的責任,此時的他急需要一位太子,可見拿破崙也是個重情義的人。
不平凡的人或許註定是孤獨的,忍受一切磨難的。拿破崙從小就十分孤獨,他瞧不起身邊的那些庸夫,不屑與之為伍。長大後的他開始了軍人生涯,軍隊裡的黑暗,勾心鬥角也磨練了他的意志,直到他當上皇帝,一切才剛剛開始。一次又一次的戰爭讓他極度疲勞,無暇分身,大臣們的陰謀,生死存亡與親信的背叛,退位後的無人問津,孤獨死去。他的一生極其榮耀,他也同樣為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是他選擇的人生,他並不後悔,這就是他窮極一生所追求的榮耀,他得到了。
在聖赫勒拿島上的生活沒有打敗拿破崙,進島之後,拿破崙的胃病越發嚴重。戰爭歲月最後三年,每到緊要關頭,胃痙攣便拖他的後腿,在那如此艱難的歲月,如果不是胃病發作,他也不會受影響,或許他的衰敗史就要重寫了。一切只是假設,在島上,他可以做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比如更好的剖析自我。“我不同與常人,道德和習俗的規範對我沒有約束力。”即使是自我剖析,他的話語也依舊透漏著高傲與自信。統治與征服就是他的天性,他並不覺得野心是一種缺點,反而野心勃勃的人最有魅力。他承認自己有著過人的天賦,在兵法軍事上,他可是天下第一。他認為自己的成功有三個因素:充沛的精力,無止盡的自信和想象力。晚年的他在寫回憶錄,也算是對自己一生的讚揚和歌頌吧。在荒島的日子裡,可以說過的相對安靜很多,但在最後一兩年無聊煎熬著他的心。他就像屹立不倒的巨人。“我的失敗是咎由自取,我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命運的始作俑者。”一句簡單的話便總結了他的一生。他開始後悔中年時期的一些做法,也開始懺悔,但無論如何,他從未後悔過自己稱帝。他臨死前所做的遺囑,幾乎全部關於她的親人,他要求死後把頭髮做成手環分給自己的親人,還有很多小玩意留給自己的兒子,一個鐵人突然在死前變得如此柔情,也算是彌補了生前對他們的虧欠吧!
拿破崙因為他的赫赫功績,他的鼎盛統治而迎來了拿破崙時代。但他之所以受後人如此高的評價,絕非僅僅因為這些戰功。拿破崙的精神註定了他的成功。首先,他有著無所畏懼的精神,他蔑視懦弱者,無能者。還有他那無與倫比的自信,這一點便足以壓垮許多人,他就是自己的神,也許這一點在許多人眼裡並不過是狂妄自大,但拿破崙有這個資本去狂妄自大。拿破崙與生俱來的野心也是他的一大亮點,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愛他的野心。由以上更可以看到更為重要的一點,他絕不是個虛偽做作之人,從不遮遮掩掩,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也從不懼怕世人以一個什麼樣的眼光去看待它。天上從不會掉餡餅,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的做出非凡的事業,拿破崙所留給後世的精神財富像一盞永不熄滅的燈,這正是我們應該學習東西,這或許也是拿破崙來這世上走一遭做的最富有意義的事。
比起中國名垂千史的皇帝,我更欣賞拿破崙,放眼歷史,那個中國帝王不懼怕留下罵名,他們總是極力掩飾著自己的罪孽,他們後宮佳麗三千,毀掉多少女子的前程,他們為奪皇位,不擇手段,殺父弒兄。而拿破崙相反,他狂妄自信,坦坦蕩蕩,最然他的雙手也沾滿了無數的鮮血,但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拿破崙也是,他的偉大即使歷久千年,也依舊偉大,歷史所遺留下的將會被時間沉澱出真理。連丘吉爾也說,這世上沒有比他更偉大的了。
穿越歷史的雲煙,我彷彿看到了幾千年前叱吒風雲,不可一世的拿破崙。一切偉大的篇章都隨著他的離去塵埃落定,留下的只是那曾經恢弘的王朝和拿破崙那背後鮮為人知的辛酸與眼淚吧!
《名人傳之貝多芬傳》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614字讀完《名人傳》一書,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書中的人物無一不是與命運抗爭的偉大英雄,他們經歷重重挫折,堅持著心中所想,擊碎了命運掀起的滔天巨浪,最終成就了他們的偉大。其中貝多芬給我的印象最深刻。
貝多芬出身貧寒,一生經歷無數坎坷,命運的“打壓”、親情的辜負、愛情的背叛、病痛的折磨,無一不重重地打擊著他。他孤獨地活著,堅強地活著,彷彿與世隔絕,也許可以用這麼一句話來詮釋他寂寞的心境:“烏雲敞月,人跡蹤絕,說不出如斯寂寞!”但他沒有就此被擊倒,他在黑暗中活著,在無聲中抗爭著,在與命運搏鬥著。最後隨著《第九交響曲》、《英雄交響曲》等作品的相繼問世,象徵著他的勝利,他戰勝了厄運,他戰勝了疾病,戰勝了困難與障礙,更戰勝了命運!他的精神攀上了生命的巔峰,他的心靈空前強大。
我從貝多芬身上感悟到堅忍不屈,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精神。同時他的不屈於命運的精神也讓我陷入沉思。如果肉體的創傷會很痛,那麼精神上的痛苦更甚,與貝多芬受到的重創相比,我們碰到的困難只能算毛毛細雨,但是我卻不能展現如貝多芬一般的頑強、堅忍,因為一點點小挫折放棄了勇敢,放棄了拼搏,更放棄了機會。如今長大了,面對的越來越多,如因為挫折和困難而退縮、逃避,我們就會失去很多。人生就是要奮鬥,要勇於與命運鬥爭,不屈服於命運,總有一天你一定會成功,只要頑強拼搏,努力抗爭,最壞的結果不過大器晚成。
《貝多芬傳》讓我感悟到堅強的重要,讓我求學的步伐更為堅定了,真的受益匪淺。
走進她的四月天——讀《林徽因傳》有感 篇18
高二作文 ,1307字她走過的地方,有一樹一樹的花開;她回首遙望的那一夜,湛藍藍的天上託著密密的星。
—題記
我喜歡林徽因,她標誌著一個時代的顏色,在眾人眼中她是世間罕見的奇女子,她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更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在當時的社會裡,她是特別的,有著尋常人沒有的獨特想法,一開始就表明心意,不做別人眼裡的傳奇,要踏踏實實的過一生。女孩在自己最漂亮、最巔峰、最受人崇拜的時候,放棄成為傳奇的誘惑和虛榮心的牽引,憑著本能選擇最踏實的生活狀態,在那個時候還是“第一人”。
林徽因出生於浙江杭州的學識世家,祖父林孝恂為光緒己丑科進士。父親林長民赴日留學,回國後在杭州東文學校畢業並創辦福州私立法政學堂;堂叔林覺民、林尹民均為黃花崗革命烈士。從小就在一個有革命、科技氣息的環境中長大的林徽因沒有一般富家小姐的嬌氣,她幼年先後就讀於愛國小學、培華女子中學。16歲時,跟隨父親到英國、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等地旅行。回倫敦後,以優異成績考入St.Mary′sCollege(聖瑪莉學院)學習。至此,林徽因已表現出她過人的學習天賦和才情。
1924年,印度詩哲泰戈爾來華訪問,為慶祝泰戈爾先生六十四歲生辰,林徽因、徐志摩等演出泰翁詩劇《齊德拉》,林徽因飾公主齊德拉,表演精彩絕倫,成為一時佳話。後來又到康奈爾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就讀,此時的林徽因年僅20歲。結束學業後,她並不神往被人奉為傳奇的感情,放棄了才子徐志摩,選擇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樑思成,回國過起了安定的生活。
後來,先後於1949年和1952年抱病參加了國徽和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並改造了傳統的景泰藍工藝。翻譯《蘇聯衛國戰爭被毀地區之重建》一書,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借鑑。又撰寫了《中山堂》《北海公園》《天壇》《頤和園》《雍和宮》《故宮》等介紹中國古建築的文章。1954年6月,時年50歲的林徽因當選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此時她的肺病已愈發嚴重。
1955年4月1日6時20分,林徽因病逝於北京同仁醫院,終年51歲。《北京日報》發表訃告,4月3日在金魚衚衕賢良寺舉行追悼會,金嶽霖先生親筆題字,作下輓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字字泣血,令人唏噓。遺體被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至此,民國第一才女,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師,林徽因,走完了她絢爛的一生。
她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在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繪畫、翻譯等方面給我們留下了斐然的成就,她擁有出眾的才華,傾城的容貌,情感生活也如同一個春天的童話,幸福而浪漫,令人豔羨。出身名門經歷繁華,被眾人稱羨的是她,遊歷英美、深得東西方藝術真諦,英文好得令費慰梅讚歎的是她,耐得住學術的清冷和寂寞,忍受住生活的艱辛和貧困的是她,窮鄉僻壤、荒寺古廟中不顧重病、不憚艱辛考察古建築的也是她,戰爭期間繁華落盡,親自提瓶子上街頭打油買醋的還是她;最終一貧如洗、疾病纏身仍執意要留在祖國的還是她。她遺世獨立、溫婉清逸、猶如一顆珍貴的珠玉,暗自發出無人能及的光彩;她,林徽因。
走近林徽因,走進她的四月天,品讀她詩意絢爛的生命之旅,靜聽一代才女的靈魂獨唱,我在美麗背後觸控到一絲溫潤,在聰慧之中品味到一縷幽香。
在黑暗中心生光明——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19
讀後感 ,1417字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了蕭紅的《小城三月》,她自然的筆觸與輕鬆的語氣可謂是獨樹一幟,如行雲流水,暢快淋漓。她的文字,讀起來就如同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不會濃墨重彩的雕飾什麼,只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原原本本還給了書外的讀者,但你卻覺得這樸實的描述是如此自由輕盈,彷彿抽出了灰頭土臉的山村中最朦朧的一縷魂,等你仔細去尋找究竟文章傳神在何處,那一絲精華也消失不見。也許蕭紅就是這樣一個天才般的作家,無論其他人怎樣亦步亦趨終讓人難得要領。
無疑蕭紅的語言風格和她對於文字的把握是自覺的,是自成一派的,無論是春夏秋冬哪一個季節,無論喜怒哀樂那一種情感,在蕭紅的描摹下都附帶起了民國時東北小城似淡非淡的大紅大綠,這得益於她從小生活的城鎮—呼蘭古城。
書的前幾章給人的感覺慢悠悠的,生活在這一方終年清冷的黑土地上的男女老少,都是一樣的淳樸而愚昧,他們可以逆來順受,卻也會冷眼旁觀,有時麻木,有時又因為種種產生一些豐富的情愫,這是典型的中國傳統農民,卻也是抒情最樸素的源頭,跳大神、扭秧歌、放河燈、大荒院子、粉條、扎彩鋪,這樣的風物畫是另一幅單薄了些的清明上河圖,雖然人聲和高牆可以勉強填補空白的畫面,但正如作者自己所說,再怎樣的歡脫,也不過是這些生命苦短的人另一種形式的荒涼,聲音越高亢,就越發覺得夜的寂寥,這種道理是相通的。
可是在後來作者乾脆把美好撕碎了給你看,一個年輕、黑乎乎的、活潑的、大大方方的團圓媳婦,在自己的家人鄰里的“治療”下喪失了自己本該美好的生命,作者對於這個團圓姑娘肯定有著無限的同情和喜愛,在呼蘭小城的人看來,團圓媳婦就應該低三下四,就應該走路畏畏縮縮,這是因為他們自己內心的陰暗受不了團圓媳婦所表現出來的亮堂光明,小團圓媳婦成了婆婆的出氣筒,所謂的虐待居然掛上了管教出一個好人來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更令人氣憤的是這種虐待已經成為呼蘭小城中的習俗傳統,以至於在變態的思想觀念中淫浸的婦女—這些受害者也覺得不以為然,反倒自願成為這種體制的幫凶,其實小團圓媳婦的死亡可以說是她的悲哀。但這種悲哀又不能算得上是真實的悲哀,當然,也絕不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但是從現在看來,無論團圓媳婦在生前受過多少“善良”的折磨,她死後總算有一個魂靈,幻化成一隻白兔,總還是存在回家的願景,而與她同時代的農村婦女,甚至於農民,甚至於整個中國,能夠有願景、心中有希望的人又有多少。大部分的人還沒有開化,還在面朝黃土背朝天,還在一片黑暗中渾渾噩噩的活著。
在後文中有二伯的故事和馮歪嘴子的故事更是令讀者看到了諷刺與罪惡,在那個年代人們究竟過著怎樣麻木與苦難的生活。一個出身低微缺不甘心於低微,長著一顆一碰就碎的玻璃心的人,摒棄人性的善良與同情去諷刺團圓媳婦。馮歪嘴子只不過是成了家,媳婦卻被有二伯說三道四,綾羅綢緞看不上卻偏偏嫁給馮歪嘴,我們不禁去思考,為什麼平凡人不能有平凡人的幸福,為什麼你有二伯處在奴隸階級卻心有不甘擁有主子的思想?
太多太多的社會弊病從這本書裡呼之欲出,我們只能對過去秉持敬畏卻又無可奈何,感謝蕭紅,將那個時代還原。蕭紅說過,她自己這一生的所有悲劇都只因她是個女人,可是,換一種角度來看,如果蕭紅是個男人,他又會幸福到哪裡去?在當時一片墨黑的中國,又怎會容忍的下這片叛逆的光明?
是的,故事到這裡結束了,那個年代掙扎著想要破土的光明已經在當今得到了延續和保護,我們慶幸著自己的幸運和機遇,希望未來,一切都好。
貝多芬傳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860字暑假的時候,我有幸拜讀了法國小說家羅曼罗蘭寫的《名人傳》一書。這本書分三部分—第一篇是《貝多芬傳》,第二篇是《米開朗基羅傳》,第三篇是《列夫托爾斯泰傳》。在這三篇傳記中,我最喜歡的一篇就是《貝多芬傳》。
貝多芬是一位音樂大師,他身材短小,長得結結實實,略顯臃腫,但他穿著講究,目光犀利,有著豐富敏感的內心世界。大家都能知道,要成為一個音樂家,首先要具備的一條就是要有敏銳的聽覺,但不幸的是,貝多芬不到三十歲耳朵就開始變聾,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不光如此,他的內臟也時不時地疼痛,越來越劇烈。他還渴望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可結局是一次次地失敗,備受情感的煎熬。一連串的打擊,一次次的挫折,並沒有讓他頹廢、消沉,反而鑄就了他激昂的性格,他憑著一種對音樂的狂熱,憑著滿腔的熱愛,用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馳騁起無垠的想像,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創作中,終於寫出了一部又一部氣勢恢弘、震撼人心的偉大樂章。《英雄交響曲》、《第四鋼琴協奏曲》、《第五交響曲》……一部部輝煌的鉅作,滿載著彩虹的憧憬,奔跑著天馬行空的想像,綻放著綿綿的情絲和璀璨的光芒。他不是用耳朵去感受音樂,他是用心靈去感知、去觸控。那一刻,我被深深地感動。
在以後的日子裡,貝多芬一點點地戰勝了情感的煎熬和病痛的折磨,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創作中去,掌聲、鮮花、成功、榮譽沒有讓他驕傲,迷失了自我;經濟極端窘迫、體質日益衰弱沒有讓他退步,停止了追求;他只是一路前行,一直保持著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維持著旺盛的創造力,墨守著高尚的道德標準,任何時候他都沒有向命運屈服。
在我的心目中,貝多芬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英雄,他的忍耐和堅強,他的執著和勇氣,他的想像和創造,他那用心靈觸控音樂的偉大創舉,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想,如果我們能用貝多芬的這些精神來對待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那麼,我們還能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還能有什麼堡壘不能攻破?如果我們能用貝多芬的這些精神來對待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那麼,我們的學習將會一日千里,我們的生活將會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