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讀《目送》有感相關作文20篇

感悟人生——讀《目送》有感 篇1

讀後感 ,981字

龍應臺的文字向來都是細膩動人,富有人生哲理的。她的文字總能給我帶來心靈上的純化,宛如一場春雨洗滌我的靈魂。

“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都被我採下,每一個當時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美感真的是稍縱即逝。有時它來自於大自然的某一處。許是一片落葉翩翩落下的瞬間,許是一隻母狗哺育自己兒女,每個片刻都稍縱即逝。可是,現實中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與龍應臺一樣。善於發現美,摘錄美。而我也被自己列為了忙碌奔波的一族。每天清晨面對這蓬勃的朝陽,睜開那朦朧的睡眼,醒了,叮鈴鈴,又放學了,周而復始。經常抱怨著人生為何如此平凡無聊,生活是那麼無趣。

龍應臺的這段文字給當時的我無非是一個很沉重的啟示,那時的我是那麼無知浮躁,甚至於連“美”都不常發現。其實當我們走在上學的人行道時,棵棵綠樹挺拔直立,片片綠葉兒互相推攘,風兒刮過耳邊的沙沙聲,無疑是一種美。當在馬路上看見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妻。牽著手,散著步,這無疑是一種白頭偕老,相濡以沫的美。野草在夾縫中頑強求生,努力生長著,這無疑是一種不懈奮鬥的美。生活中不乏美的身影,只是浮躁的我們被矇住了雙眼,讓這種種稍縱即逝的美逃離我們。我們要懂得發現美,享受美,溫暖美。

我們生存在這浩瀚的宇宙中,生活在這溫暖的行星中,生活在我們熱愛的土地上,度過這我們的一生。可是又何嘗有多少人懂得生命的真諦。21世紀是一個新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浮躁而忙碌的時代。想想,當我們坐地鐵時,看見的都是什麼?是一排排拿著手機刷微博上網的一顆顆迷茫的心。當我們知曉“3。01昆明”慘案發生,看到的又是一顆顆無知愚昧的心,他們許是為了錢財傷人性命,許是為了他們那可笑的信仰。他們在追求些什麼?尋找著些什麼?執著些什麼?我不懂。人的一生何其漫長,我們一生都在追求著。可是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為了什麼而追求。而我也不全都知曉,只是單純的懂得了一小部分生命的意義。也許便是“愛著,懂著,真正地追求著。”正如龍應臺所說:“難的是,你如何辨識尋找和放手的時刻,你如何懂得什麼是什麼?”

在這世間到處都是“塵埃”,遮蔽著我們的雙眼,我們應該學會透過這層層迷霧看懂“什麼”,知曉“何為活著。”

龍應臺曾在序中這樣寫道:“每個人。來到“花”前,都看見不一樣的東西,得到不一樣的“明白”。而我來到這“花”前,感悟了人生,感受生命的真諦,感受到了從前未曾有過的寧靜,只因它的文字溫暖而深沉。

微言大義,了悟人生——讀《論語》有感 篇2

讀後感 ,892字

讀一本好書,猶如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假期雖短,可讀罷《論語》,孔子的一言一仍在我腦海中浮現,久久不能抹去。

我最喜歡的就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句。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處理自己和他人關係的一條準則,這也是儒家倫理的一個特色。可以這樣說,忠恕之道是孔子發明的。子貢曾向孔子表達過兩點願望:我不想別人強加於我,我也不想強加於別人。孔子當時就在子貢頭上澆了一瓢冷水:“子貢呀,這不是你能做到的。”如果從個人來講,要想成為一個仁人君子,就應該從“忠恕”之道入手。“忠”道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每個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習慣,但有些原則不一定為他人所接受,一個善於處世的人,應該本著尊重別人個性習慣的原則去適應化解,不能接受別的人的人說明自己也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應學會由人及己的方法。如果這樣,就可以消除別人對自己的怨恨,緩和人際關係。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這是指在對待仁的問題上,即使是老師,也可以不與他謙讓。孔子和儒家十分重視師生關係的和諧,強調師生尊嚴,學生不可違背老師,不過這是在一般情況下。而且,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師,也不用謙讓,這是實現了把仁德擺在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的標準。

孔子對教育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他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傳授知識給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還領會不了的時候,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但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要去啟發他;告訴他方形的一個角,他如果不能由此推知出另外三個角,就不要再重複去教他了,這是孔子有名的啟發式的教育方法,孔子不喜歡灌注式的教育方法,那是把學者看成消極的接受者。他強調,施教者要循循善誘,學者要積極思考。啟發式的教育原則,乃是在學者有了迫切的求知願望時,也就是他急於要做卻做不成功,急於要說卻說不清楚的時候,才給予開導和啟示,使之主動進行深入思考和反覆試驗。

在不知不覺中,我已讀完了《論語》,看似簡單的一本書,竟蘊含著如此巨大的智慧。通過讀《論語》,我彷彿穿越到幾千年以前,也成為了孔老夫子的學生,坐在學堂裡,聽他講解人生的真諦……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讀《目送》有感 篇3

讀後感 ,805字

龍應臺在《目送》這本書裡寫下這麼一句話:“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初讀這本書,一開始我也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當我幾年後再拿起這本書,這句話卻最令我感慨萬千。不知道是際遇的輾轉,還是思想的沉澱,讓我對這本書深深懷念。

想起這幾年走過的路,路上的人、事、物,像是一部漫長的電影。劇中情節跌宕起伏,或是平淡如流水,我都這麼堅持著走過來了。而我也是帶著這種信念過好每一個當下,是激勵,也是經驗。現在,每當在學校看到新進來的初中生,我都忍不住喟嘆。一方面是感嘆逝去的如歌歲月和年輪的蒼老;另一方面,卻想起那時初出茅廬的自己,天真單純,膽小脆弱。

剛離開家的孩子,看起來是那麼可憐、無助,遇到困難動不動就哭,第一個想到的總是父母。可是,這是她邁向成長的第一步,畢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父母不會陪我們一輩子,誰也無能為力。那時她還不懂偽裝,傻得不能再傻,最真心的話三言片語就被所謂的好朋友騙去,得到最多的也只是欺騙和背叛。她就一直想著:為什麼交個朋友這麼難?然後再一次地相信,再一次地被傷害……最後在眼淚中才真正明白: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成長。

有時候回到家向父母訴說,還沒開口,眼淚早已放任成滂沱。一瞬間,那些過去的委屈,難過,像是噴湧的泉水,怎麼都止不住。時至今日想起,也都十分酸楚,我不知道在別人的成長史中,有著怎樣波濤洶湧的故事,但在我心裡,那是我前所未有的經歷,也是我在今後的日子裡最珍貴的寶藏。在那時我就明白,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如今,我已是一名正式的高三學子,眼下等著我的是高考。路途上夥伴眾多,而真正能陪伴自己的卻沒有一個,父母也已然不能給我們更多的幫助了,唯一能做的就只是認真學習,努力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因為這是夢想,只有靠自己一步一步積累,才能鑄就新的輝煌和高度。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感悟人生——讀《人生》有感 篇4

讀後感 ,1097字

清晨,紫羅蘭與我一同夢醒。參差不齊的年輪日記上,風化了時間的氣息;曉枝上靜臥著的鳥兒,是否吟著春曲?捧一本路遙的《人生》,想起世紀老人冰心曾言:我不能說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說生命像什麼。

同樣地,我無法說人生是什麼,我只能說人生像一條沒有回程的單行線,我們隨著時間的齒輪向前滾著,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曾經有過這樣的夢境,那裡有寂靜而沸騰全世界炫目的白,乾淨的表層下埋藏著世間的美好與夢幻。那些美好,讓美貌永存;那些夢幻,讓幸福永恆。在這樣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擁有炫白的人生。然而每個人的出生便是一種原創,人生更不可能都是美好而一帆風順的。人生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疊而成過去,由對對錯錯的選擇構建而成未來,每一個選擇都是在人生的棋盤上走下慎重的一步。韓寒說:“生活實在是最無辜的事物,他明明最公正,卻常常被當做壞事的藉口,一切都是生活所逼,而生活卻從沒被抓住過。”多少人做著那些卑劣的事卻振振有詞地將責任推給生活,只為人生路上所謂的一帆風順。一帆風順的人生並非真正的人生,“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境地出現了,我們只能努力、奮鬥才能扭轉殘局,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說霍金是一個有智慧的人,與其說他有智慧,不如說他努力,面對殘疾的缺陷,即使再有智慧的人,摒棄努力又如何成功呢?霍金用他的努力讓人生的坎坷變坦途,讓人生的高塔閃耀著光芒。

不由得想起一群人,他們是蟻族,他們居住的地方叫蝸居,當社會的風霜吹涼了熱血,抹平了稜角,他們喪失了理想與追求,他們平庸了。沒有人生來就是任人踐踏的草芥螻蟻,當然,如果只有一顆甘於平庸的心,那唯一的歸宿就是草芥螻蟻。高加林不甘於平庸,因此他走出了農村,走向了城市。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擁有一顆強者之心,才能有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才能有辛棄疾“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登臨意,心懷鴻鵠之志,終能扶搖而上九萬里,攜長風,浩蕩而去。

看看我們自己,是生活幸福的90後,我們青澀得未卷芭蕉,笑容如撕裂的朝陽般燦爛,眼睛裡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們總挑戰著社會的忍受極限,莫名其妙的“非主流”、“N重門”這究竟是青春個性,還是遊戲人生?方招、陳及時、何東旭三人跳水的瞬間給了我們震撼,也令我們感到自豪,我們90後的肩膀已經承受了無數的關注與期待,一個民族的成長與社會的變遷都映在我們的眼眸中,我們的明天應該是充滿希望的,我們的人生應該是充滿精彩的,我們應該在反省中成長,在客觀思考中邁步向前。

冥冥自嘆,我於何思?繁華一夢,攜一卷書,悟得人生的真諦是在合適的時間做好合適的事。願我用奮鬥、努力、信念、汗水,驚豔了時光,用溫柔的歲月,精彩了人生。

品讀經典,感悟人生——讀《繁星·春水》有感 篇5

讀後感 ,1008字

你讀過這樣篇幅短小卻蘊含豐富的短詩麼?這種詩被稱為“小詩”。“五四運動”後,它曾盛行一時。在數量眾多的“小詩中”,最引人注目,還是偉大的散文作家,小說作家—冰心女士。她以詩歌的體裁寫成的著作—《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是冰心女士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冰心女士認為思想太零碎了,不容易寫成篇段,她將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機集子裡。總的來說,它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母愛童年自然。

母愛是一切擁有自己“寶貝”的母親所對待自己寶貝的無私、喜愛、真誠等等的愛,它如同朽木回春、雨後春筍、迎風破浪般等神奇可貴的力量。所以,母愛是一切“惡”人的懸崖勒馬,回頭奔向陽光燦爛的人生道路。然而,冰心女士用最熾烈的語言謳歌母親,把母愛宣揚為至誠至大、至高無上的威力,把母親宣揚為孕育著一切的“萬物之源”,而當不安寧的心靈需要安慰和歸宿的時候,母親又成為最安全的寄寓之所。

世間擁有著最為獨特的思想,那就是稚嫩的孩子的童真。童真是最為單純的嬰兒,它們的心靈世界中,不知道什麼是貪婪,不知道什麼是歧視,不知道什麼是道德敗壞的風氣。所以,冰心女士偏愛一切幼小的,稚嫩的,芽苗一樣的事物。她視為兒童為世界上最純真、最可愛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反襯社會的醜惡以及世風的墮落。

生物組成了大自然,在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生命。它們互相影響,互相競爭,互相生存,才有了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倘若,我們人類破壞這個體系,就只會帶來災難,某些有害生物的天敵被我們獵殺,導致它們繁殖的越來越多,破壞大自然,大自然就會混亂,影響著其他生物以及我們人類的生活。冰心崇尚自然,熱愛自然,這與她對母愛的宣揚一脈相承,在她的心中,太空,繁星、樹影、荷花、大海、山影、晚霞、白雲……無不散發出生命的氣息,意象豐繁而情思專一,對於向她這種“品質”要值得學習與發揚。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品質,對任何事物以及生態環境能向新時代。

冰心寫這本書中包含著對母愛的尊敬與熾烈,她認為心中的風雨來了、躲進母親的環裡,才能迎來風平浪靜,幼小的事物以及自然與母愛一脈相承,用幼小的事物去批判當時社會的黑暗,認為只有幼小的事物才是最純真的,自然當中的任何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散發著無止盡的熱愛對於冰心女士。

這本書,這本用“小詩”寫的書,蘊含著豐富的情思,體現出一種精神,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讀《目送》有感 篇6

讀後感 ,2172字

在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看到《目送》。

剛剛入夏,陽光熱烈極了,生生讓我感到了一股蓬勃的氣息,不停地湧動著。圖書館裡涼爽的空氣親吻在面頰上,愜意的很。

說實話,那時候只想著借一本《我與地壇》或《文化苦旅》,因為著實喜歡富有哲理又筆鋒硬氣的作家。雖說是拜讀過《野火集》,但也無太大觸動,覺著有點太過犀利或者別的什麼。

就在我這麼想著時,《目送》“啪嗒”從書架上掉下來,落在我的面前。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熟悉的語句在開篇,靜靜地,再一次叩擊我的心:

追什麼呢?到底在追什麼呢?

我還是不大明白。方十幾歲的年紀,還不懂得為人父母的感受,或者為人子女的責任。

但是卻莫名其妙地聯想到了自己的外祖母,我的“愛己”。我是外祖母最小的女兒的孩子,因此也獨得寵愛。那時節,每個週末,母親總是帶我去她家,家不大,裝修也不精緻,小小的兩層樓約莫全是她一個人打點,因而也充滿了溫暖的人氣。

不過那是後來才察覺到的。

稚齡的我一心撲在外祖母家的計算機上,和她鄰居家同齡的朋友心安理得享受極其豐盛的食物,未曾念過一點獨居的外祖母。我好像知道,她一直在注視著我,帶著擠滿褶子的微笑,卻意外的明媚動人。

也許她是想再多看一會、再多看一會吧。時間於她而言過得那麼迅速,她一定是不捨得:每次離開都步行送到巷口,步履蹣跚,駝著背,像只老邁的貓;稍見渾濁的眼珠裡倒映出閃爍的夜色和我。她想陪我們再多走一點,再多走一點,可是也只能一個人站在巷口,孤零零地目送著我與母親一點點踏上歸途。她想追回過去的時光嗎?曾經,這是母親的歸途啊。

母親牽著我的手,一路不停地回頭,可我一次也沒有回頭張望:

一次也沒有。

都說老人會返老還童,上了年紀的老人逐漸變得像孩子一樣偏執,簡單,喪失獨立性,需要依靠,害怕孤單,害怕年輕時的創傷和陰影。

我突然好害怕,是不是有一天,外祖母會變成這樣,母親也會。近些天又一次隨著母親去了外祖母家,也算是忙裡偷閒。自從升上中學後,和母親看望外祖母的時間突然少了許多,不知道她會不會寂寞呢。

門口。一張悠閒的躺椅。一個閉目的外祖母。一隻慵懶的黑貓。又披上了早時的陽光,顯得愜意極了。我正驚訝於外祖母對於寂寞的適應,卻不想外祖母不待我們走近便睜了眼,懷裡的黑貓輕巧地躍下又竄進屋去了。那一刻,那雙眼睛—雖說老年人看起來差不了多少,但眼睛卻可以告訴我們一切—比起回憶裡,渾濁了不是一星半點,我突然感到一種時光不可挽回的無措和深深的歉疚,他們黏黏糊糊地在心頭攪拌著,發酵著,酸澀的氣息瀰漫開來。我吸了吸鼻子,別過頭。

外祖母似乎更愛談以前的事情了,一說就說個沒完。平時也沒人同她說話,她大概也只能在家務閒下來之時,靜靜地注視著外祖父的照片,想想那段青春的歲月了罷?外祖父在照片上顯得很年輕,所以我只能記住年輕的樣子,沒能親眼見上一面。

電視裡播放著重複的綜藝,我敢肯定至少播過十遍以上。但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笑眯眯地看一遍又一遍,然後指著螢幕對我和母親說:“看那個男娃好有味咯!”然後咯咯地笑。我不知這麼形容是否準確,但我總覺得她越來越小了。

又一次離開外祖母的家。

她依然步行送到巷口,步履蹣跚,駝著背,像只老邁的貓;渾濁不少的眼珠裡已經難以倒映出清晰閃爍的夜色和我。只不過這一次她似乎又很清楚地明白:不能再送了,一點點也不可以。母親依然在不停回頭。我走了很久之後,偷偷地回首:一個老弱的佝僂的背影,立在巷口,看起來像倚著牆,可是我知道她不會,她不服老,想自己再站一會,就一會。我看不清她的臉,但隱隱察覺她臉上有什麼東西在閃爍。

我分不清是燈光,還是淚水。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回憶著那個場景。站久了會不會腿麻?一個人從巷口走回去,會不會孤單?目送煢煢孑立,歸去踽踽獨行,這難道是所有人的宿命嗎?

我聽到了晚風的聲音。很溫柔,卻把飄落的葉子一併帶了下來。我是不是終究會失去可以肆意撒嬌的懷抱?可以容納我任性的海港?可以拒絕長大的空間?我忍不住,終於忍不住哭了。

我想起我的朋友說我哭的樣子很難看。我想收住眼淚,但我阻擋不住內心的決堤。

那又怎樣?那又怎樣呢?

我以前也許只是單單為龍應臺的文字所吸引,卻難以體會許多人因此潸然淚下的情感的湧動。可我現在已經難以控制自己的淚光,會不會滿臉都是淚光閃爍。

現在的我們,沐浴著長輩的目光,一步一步送我們遠去。有一天,我們要目送自己的兒女蹦跳著離開。我們很少回頭張望那個目送的人,只能感覺到堅實的愛一直都在。

可背後的目光,總有一天將消失。我們漸漸長大的時候,長輩漸漸老去;我們在照顧父母的同時,也要漸漸地習慣自己的骨肉至親一點點離自己遠去。

我不知道我以後還會不會翻看這本書。但我明白,當我渡過每個風雨瞬間時,都會想起“愛己”的老,想起龍父的去,想起這本《目送》—我便無所畏懼。一輩子太長,沒有人能陪伴彼此從頭走到尾。於是人註定寂寞,註定孤獨。

孤獨是每個人必經的宿命、生命的氣息浮動著,又沉澱了。最後一定是動人的巨大的美,即使歲月蒼蒼,年華不再,斯人已去。

生命悠悠,此情可待。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讀《目送》有感 篇7

讀後感 ,930字

這個寒假,周圍的朋友都去遊玩了,陪伴我的,只是一本書—《目送》。看著龍應臺淡淡的敘述,從目送晚年的母親開始,以目送衰退的父親結尾,龍應臺用她平淡沉穩的筆觸,訴說了她對生活的感悟,對周圍事物的見解……從她的敘述中,我認識了一段靜默的時光,體味了一份陳舊的心。

閱讀中總有想流淚卻眼眶乾乾的感覺,龍應臺內心無法抑制的苦澀和悵惘,讓人情不自禁得想流淚,可她那平平淡淡的口吻,又讓人慾哭無淚。那些埋藏在靈魂深處熱烈卻又無法言說的感情,卻又被淡淡地敘述出來,讓人時而悲痛,時而無奈,時而感動,這也許就是這本書的意義吧。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當讀到這段文字時,喉嚨不知什麼時候哽咽了,讓我體味到隱隱的淒涼與哀傷。

其中的《跌倒》一文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指出了現在教育的漏洞所在,告訴了孩子如何成為卓越的人,卻不曾告訴他們那些卓越的人背後的辛酸,告訴了他們卓越的人成功的經歷,卻不曾告訴孩子怎樣去面對挫折;告訴了孩子表面的美好,卻不曾告訴他們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而這樣,必教育不出優秀的,有擔當的好孩子。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兩本存摺》裡有這樣一段話:我突然就明白了:原來,這兩本存摺之間,是有斬釘截鐵的反比關係的。你在那一本存摺裡所賺取的每一分金錢的積累,都是用這一本存摺裡的每一寸“時間”去換來的。而且,更驚人的是,“金錢”和“時間”的兩種“幣值”是不流通,不兌換,不對等的貨幣—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摺裡的“金錢”回頭去換取已經支付出去的“時間”。任何代價,任何數字,都地法兌換。這引人深思,也告訴了我們時間的珍貴,“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抓住時間啊,這是龍應臺作家對我們真摯的囑咐啊!

《目送》一書,龍應臺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動人的詩意。在這本書中,會看到感性而又素樸的文字背後,對生命、對親情、對幸福的深刻領悟。再多的不捨和遺憾都是生命的過程,那些都已不復存在。我們只能堅定地往前走,用回憶癒合過往的傷,帶著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讀《目送》有感 篇8

讀後感 ,1235字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可今生的多少次擦肩而過,才能換得來世的相遇?

合上書本,我方才明白,這是關於人生的故事,關於生命的反思。

開啟書本,扉頁上寫著這麼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讀完這段話,我內心一顫,是啊,從未有一段話讓我這麼為之動容,緊接著我陷入了深思。

如果說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淚滴,那回望就是替他們拭去淚珠的雙手;如果說目送是父母心底無聲的嗚咽,那回望便是使他們釋懷的安慰。回望永遠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遠是親情的回報。在文章裡,安華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行動抵擋了母親的靠近,當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遠行企盼他回頭時,他只自顧自的離開了。原來有一種愛,是她默默地目送你離開。我的羽翼也漸漸豐滿,回想起母親對我的一次又一次送別,我也曾厭倦,也曾逃避。每次都是這樣,已經和母親道別了,她的話還是會鋪天蓋地的向我襲來。我越嫌她嘮叨她越說不停,我走得越遠她說的就越大聲。可現在想來,這不是她無微不至的關愛的化身嗎?而我也和安華一樣一次也沒回頭,一次也沒有。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也絲毫不敢想象母親那是心中的落寞。我忽然沉重了很多,又釋然了很多,這是人生的輪迴,子女繼承著上一輩殷切的目送延續。只要是對你好的,哪怕重複過千遍萬遍的,母親也還會對你說。你以為她不煩嗎?她也會煩。原來不單是離別是需要回望,父母的心思也需要你的回望。或許我們應該嘗試著改變,在她目送你時一次回望,在她嘮叨時靜心聽從,都將不會讓她受傷。也許,我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一句問候,一杯清茶,一個擁抱真的可以讓那落寂消逝。也許,許多年後,我目送著母親離去的時候,我仍然會悲傷,但至少已不再遺憾。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才是作者真情流露的獨白,面對接二連三的變故,龍應臺則拿出了那份理性和坦然,發出了“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這番感慨。憂思如同肩頭的落花,有的人只是簌簌抖落,但有的人卻因為它而降低了生命的高度。七十三篇散文,七十三個故事。一生這麼長,卻也這麼短,路上過客匆匆,是啊,有些路,只能自己一個人走。人生何嘗不是在擁有中失去,在失去中擁有呢?簌簌抖落肩頭的落花,期待明日冉冉升起的朝陽。再多的遺憾都不過詮釋著生命的意義,我們只能往前走,帶著愛和釋懷迎接新的開始。

在《目送》這本書中亦寫了我們每個人都曾經遭遇過的挫折和失敗,心痛和寂寞,失落和放手。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在龍應臺的筆下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正如《目送》的代序—你來看此花時所寫,整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每個人,來到“花”前,都看見不一樣的東西,得到不一樣的“明白”。

後來啊,我才漸漸的明白,我們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

讀《目送》有感 篇9

讀後感 ,1411字

“他說,那指的是生命,生命不論如何輝煌躍動,都只是大地之氣而已。”—題記

該是黃昏了吧?輕輕將手搭在書頁上,抬頭看見他的側顏,看著他青絲中的白髮,然後簌簌地落下淚來。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深刻地記得這段文字,我記得它的作者是一個集女兒,妻子,母親三重身份為一體的女人—龍應臺,記得這是出自她的散文集—《目送》。

目送,何為目送?我不願將它看作詞典中呆板規矩的“以目光相送”。或許,這樣的動作不僅是不捨的情思,更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進,經歷了這些,她是否會感到無奈,是否會感到悲涼?

七十三篇散文隨筆,七十三個不同情景,從心中的無奈轉為人生的深沉。她曾依靠的母親像孩子一樣茫然,她曾擁抱的孩子卻像玫瑰一樣帶刺。正像作者在書中說的那樣:“人生本來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場,情再深,義再厚,也是電光火石,青草葉上的一點露水,只是,在我們心中,有萬般不捨”從懵懂無知的童年,到頑皮淘氣的少年,再到意氣風發的青年,最後到孤單沉默的老年。人生,至多不過幾十年光陰,可時間實在是太過於無情,奪走了那段時光,也奪走了那個無比溫暖的家。

家,何為家?是放在桌上的早餐?是塞在書包裡的外套?還是,無比憐愛的責罵?這個家給了我們最美好的記憶,我們曾經最留戀的地方,最後卻散得只剩一個空殼,那幾個追逐打鬧的少年一個一個走遠,留下一兩個體態越來越孱弱,神志越來越不清的人,曾經溫馨的地方也可以變的荒涼,只剩下壓迫性的寂寞與寒冷。原來我們所留戀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差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而是一段時光,一段上了車就無法返程的時光。

書中的安德烈一再將背影留給母親,倔強而沉默,而我們呢?十幾歲的年華,是否都經歷過安德烈的叛逆?是否都曾厭惡過母親執意送過的傘?是否,都對他們的老去視而不見?“可是,‘老’的意思,就是失去了人的注視,任何人的注視?”母親可以在身後默默打點好一切,可當你成為父母時,才會猛然發現,眼中萬能的母親曾經也不過是個嬌氣的小姐而已。他們以一份簡單的愛支撐起整個家,我們卻一未地揮灑。十字開頭的年齡可以在一味的順從中漠不關心,等光陰逝去後越是美好的回憶越是令人老淚縱橫。

或許是發覺了吧,近年來關愛老人的廣告不在少數,可多少中年人以拼搏為藉口而逃避親情,這“是一種被物質撐地過飽後的漠然?還是把一切都看得理所當然的無聊?”不知你是否徹徹底底地想過,拼搏只是為了“幸福”二字,或許等真的拼搏成功時,曾經擁有的幸福早已消失殆盡。本質,終究是不可改變,而又有著一定期限的東西。

我們或許會對一切不管不顧,追求自己所謂的“青春”,最終離開他們“遠走高飛”,但身後的人兒明明是不願放手,雙目含淚,卻又只能是無可奈何,一遍一遍回憶朦朧卻又深刻的回憶,苦澀而甜蜜。我曾也是那個執迷不悟的“熱血少年”,從不在意身後緊緊追隨的目光,卻又只是在記住那個蒼老的背影后,才追悔莫及。

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女士對自身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最細小,而又最不可或缺的事物。

生命,不過是一次輪迴,經歷的,未經歷的,終究會遇見,十字開頭的年紀未必能悟出些什麼,只是謹記,莫將親情肆意揮霍,莫將背影留給親情。

讀《目送》有感 篇10

讀後感 ,1127字

《目送》一書,作者龍應臺。翻開目錄,七十三篇散文,描寫了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百般情感縱橫交織,牽扯不清,終究融為一體,無時無刻不勾起作者的情愫,牽引作者的思緒,困擾作者的內心,縈繞作者的身旁。

書中第一篇《目送》,作者回憶了自己目送他人遠去時的情形:兒子第一天上小學,不停膽怯地回頭望向母親,邊望邊大步邁向教室;作者第一天到大學報到,父親用裝飼料的小貨車送她,礙於面子而遲遲不肯送到校門,待作者下車後,駛出巷口,只留下一團黑煙……無論是父親還是兒子,都靜靜地消失在某個角落,而作者便佇立凝望,直至再也看不見身影。

人的一生便在一次又一次目送中度過,目送意味著離別,伴隨著思念,詩詞中也往往蘊含著呼之欲出卻又如鯁在喉的離別與思念之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們常常目送身邊的人遠去,有時給予一聲不捨的道別,一句親切的寒暄,一抹真摯的目光……目送一個人,看到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逐漸消失時,又會是什麼滋味呢?

不清楚,亦難言。

目送,或在人影綽綽的街道,或在車水馬龍的站臺,或在曲折迂迴的小路……無論在哪,往往是你站在路的這一端,看著他人逐漸消失在路的盡頭。那個背影離你越來越遠,似乎非常倔強的對著你,並默默地告訴你一句—“不用追”。

嘗試放下種種情感的糾葛,不去細想目送的滋味,而是全心全意地目送一個人,便是成長。

《十七歲》一文也是非常精彩,作者敘述自己到赴德國與兒子相遇的經歷。作者與兒子一同漫步,好似孩子一樣,對一路上看到的種種事物指手畫腳,滿心歡喜,而兒子卻總是“嫌棄”她幼稚,努力顯出成熟的樣子。

他們沿著康河走,走到一條分支的小溪時,作者望見溪水面上隱約漂浮著一件襯衫。離近看,竟是一隻睡著了的白天鵝!它的脖子蜷在自己的鵝絨被上,沐浴在波光粼粼的水中。作者不禁泫然欲泣,激動地拿出相機定格這精彩的一幕。身旁的兒子卻淡淡地評價:“小孩!”

仔細想想,兒子何嘗不是個小孩呢?我們有時在不經意間也像作者的兒子那樣,有意或無意的效仿著成人,妄圖褪去幼稚的皮囊,穿上所謂成熟的新衣。其實啊,真正的成熟不只表現在外在身高和體形的成熟,更是心智的成長。文中兒子的種種行為為本文增添了許多樂趣,我不禁啞然失笑。

何為成長?在我看來,成長是放下,放下情感的糾葛;成長是成熟,告別幼稚的內心;成長是接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別人的不完美,學會體諒和關心一個人,學會包容和愛,懂得責任與感恩。成長是用歷練開出的一條叫閱歷的道路,踩在磨礪的石子上謙虛低調,踏實做人,腹有詩書卻不張揚。這是我能想到的最溫柔的成長,也是我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