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需要一點儀式感相關作文20篇
想念需要一點儀式感 篇1
國二作文 ,865字最近,總是時不時地想起我姥姥,推算下日期,今天是姥姥去世三週年,所以今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買些紙幣燒給我姥姥,姥爺和爺爺。我相信,他們泉下有知,肯定能懂我的想念和祝福。
其實,之前我不愛做這種事,認為這很迷信,不科學。可是,當我的姥爺,爺爺和姥姥相繼離開人世,我也漸漸長大,我知道了有些生命的記憶並不會因為生與死的距離而斷了聯絡。
比如,在冬天清冷的早晨,當我聞到蘿蔔燉肉的味道,就會想起我的爺爺,在我小時候每年的臘月二十七,我們去給他過生日時,在小院的煤爐上準燒一鍋蘿蔔燉肉,那醇厚綿長的香味,讓幼時不常吃肉的我在推門進來的一剎那,瞬間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比如我看到一個老爺爺在傍晚牽著小孫子,邊走邊聽收音機的時候,我就想起我姥爺,小時候夏天的夜晚,我姥爺總喜歡抱著一個收音機聽新聞,一直聽到沒臺,然後看我們還沒有睡意,就給我們講故事,那時總覺得姥爺的故事比星星還要多,因為不到睡著,姥爺是不會停止講的。
再比如,每當我看到一個老奶奶手捧著書,專注而執著地看時,我就會想起我姥姥,八歲時春天的一個放學的黃昏,姥姥坐在梨花樹下讀書,看到我,趕忙向我招手~大頭妮,快來,快來,我們一起讀詩。記得姥姥最愛讀杜甫的詩,有次讀《石壕吏》,她的眼中泛滿了淚水,她說小時候,她家很有錢,兩個哥哥又做官,所以日本鬼子去她們那裡時,經常去她家,給錢少了就搶就砸,所以,在她童年的記憶裡,沒有感到一個夜晚是寂靜的。我忘不了姥姥的淚水,同時理解了和平的珍貴。
電影《尋夢環遊記》裡說,想念會讓我們和逝去的親人相互看見,可是,怎麼表達我們對逝去親人的想念呢,我想必須藉由一種儀式,否則太空泛了。
希望今天燒去的紙錢,能給愛喝酒的爺爺在天堂的小酒館裡打點好酒好菜,天漸漸冷了,喝酒暖和。給我愛聽收音機的姥爺買個收音機,永不停臺的那種,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姥爺如果看到今天的國慶大閱兵,肯定很高興。給我愛看書的姥姥在天堂圖書館裡買幾本好書,她那麼安靜內斂的一個人,沒了書,可不行。
我逝去的親人啊,不管你們在哪裡,我都記得你們!並永遠懷念你們對我的好!
生活需要一點缺憾 篇2
高一作文 ,1001字滿月,光華四射,完美無缺。然而那一彎朦朧弦月,以其沉默的睿智的空缺得到詩人更多的青睞。
滄海,浩蕩不息,無端無涯。但是那一脈涓涓細流,卻以其靈動雋永的渺小博得更多隱士的歸附。
生命以不完美的空缺顯現,於紛鬧的紅塵中揭示人生真諦,給人無限的震撼與傷感。生活,需要那麼一點缺憾。
有這麼讓人回味的故事:一個男士來到一家婚姻介紹所,進了大門後,迎面又見兩扇小門,分別寫著:“美麗的”“不太漂亮的”。他推開“美麗的”門,迎面又是兩扇小門,分別寫著:“年輕的”“不太年輕的”。他推開“年輕的”門,迎面又是兩扇小門……這個男士一路走來,推開了美麗、年輕、善良、溫柔、真誠、勤勞等幾道門,當他推開最後一道門時,門上寫著:“您的追求過於完美,請到大街上去找吧。”原來他已走到了婚姻介紹所的後門。
我想,年輕人擇偶開始大多會心懷完美的標準,對愛情充滿浪漫的幻想。然而這個完美的設想面對現實生活的時候,卻會產生偏差,甚至會適得其反。這就是生活,不完美才是它的真實,生活也需要一點缺憾來裝點。
那麼生活為什麼需要缺憾,缺憾的魅力又在何處呢?
面對斷臂維納斯,柔美的線條,清晰的輪廓,給人們以美的享受。然而那一條斷臂,留給人們無限的遺憾,設計者竟會如此不盡如人意,人們在讓維納斯完美起來問題上卻是那樣無能為力。可人們又不得不承認,正是那殘缺的斷臂,讓人有了無數美麗的想像,靜靜的去尋找那份淡淡的憂傷。
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失去了這份缺憾,那將因過於直白而韻味全無。當我們在追求完美的時候,當我們因為不夠完美而心情不爽的時候,常常忽略了缺憾給人們帶來的意義。其實,缺憾也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另一種恩惠。
缺憾似乎是生活中的一次意外。無論是愛情、戰爭、還是經典,大多數電影裡,都用它來結局,給你一種淡淡的迷濛,淡淡感傷。《泰坦尼克號》中,男女主人公追求的那段愛情是多麼美麗而令人嚮往。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最後竟是永不聚首的遺憾。正是因為這種缺憾,人們越是無法將自己的情感釋然,反倒化作一股不冷不熱的酸苦,哽咽在心坎上,為那段偉大的愛而哀嘆!這就是藝術產生的力量。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真的不在於能否圓滿,哭過笑過一路走過已就夠了。
是什麼使荊軻賭命秦王功虧一簣而令人扼腕不已,是什麼使西楚霸王烏江自刎而留下千古嘆息,是什麼因“出師未捷身先死”而“常使英雄淚沾巾”,那就是缺憾。
我想生活若刪除了缺憾,也就會死了震撼!
生活需要一點寂寞 篇3
國三作文 ,970字夜色鋪天蓋地地湧來,頭頂昏黃的清燈勾勒出枯葉的倩影,聳立的路燈映出一片橘黃,安詳而又平和。偌大的空房,我一人托腮坐在窗前沉思……
還記得那個軍訓的傍晚,淺淺的月牙兒爬上樹梢,天空也有了絲絲倦意,變得有些深沉、黯然。身邊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我卻呆呆地對著群山,看霧氣漸漸升騰,將它們徐徐包裹起來。媽媽為我蓋被子時,不也是如此細緻綿密嗎?忽然,鼻子一酸,一滴冰涼的淚已悄然滑落。我想起了許多,母親的關心,父親的教導……晶瑩的淚珠不聽使喚地滾落,直到月色漸濃,樹木已成了黑影棟棟。歡笑一波高過一波,我卻只感到無邊的寂寞。第一次,我感悟到了母親春風般的情,父親大山般的愛。
生活需要一點寂寞,我們在寂寞中學會感恩。
週末,父母回鄉下老家了,我因為生病無法同行,父母走前忐忑不安地看了我好久,才無可奈何地離開。我亂蓬著頭髮,捂著被子,一個人,頭暈眼花,滿嘴燎炮地坐在一塵不染的房間裡。
我想起了媽媽摩裟著我滾燙的額頭,又為我倒來白開水,催我吃藥的關愛;我想起了父親丟下工作,為我奔波買藥的苦累;我想起了朋友犧牲休息時間,逗我開心的關切。我從心底拒絕寂寞,但是寂寞還是佔據了我的心。
午後,我掙扎起來,晃晃悠悠地從冰箱裡搜出蔬菜水果,做了一盤沙拉,又泡了一壺紅茶,飢餓的胃腸竟讓他們美味得如同山珍海味。陽光金色的手指撫摸著大地,我坐在窗前,默數著太陽影子的移動,扛過了這一天。自此以後,我不再怕寂寞,一個人做飯,一個人生活,這樣的生活也不錯。
生活需要一點寂寞,我們在寂寞中自立。
暑假的一天,我一個人在家,百無聊賴中開始在家裡翻箱倒櫃。“哐當!一聲巨響嚇了我一跳。原來是無意間,一面鏡子被我擠到桌子的邊緣,墜落,碎了。碎散的玻璃渣彷彿鏡子的眼淚。唉!那可是媽媽最常用的鏡子呀,怎麼辦?我才不承認呢,怪到琪琪(小貓)身上!可轉念一想,這怎麼行,誠信乃立足之本啊!我的心在一片寂靜中展開了天人交戰。人不怕犯錯誤,怕的是因為錯誤丟失了根本!寂寞的暑假,我學會了坦然面對錯誤,承擔責任,我又長大了一些。
生活需要一點寂寞,我們在寂寞中長大。
徐徐夜風拂過,在這一片寂靜中,我悟出了花開花落,人生百味;學會了自主自立,承擔責任。生活並不一定要熱鬧,在淡淡月光中,婆娑樹影下,凜冽寒風中,寂寥黑暗裡,一個人也許寂寞,卻也能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生活需要一點寂寞。
生活需要一點寂寞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970字夜色鋪天蓋地地湧來,頭頂昏黃的清燈勾勒出枯葉的倩影,聳立的路燈映出一片橘黃,安詳而又平和。偌大的空房,我一人托腮坐在窗前沉思……
還記得那個軍訓的傍晚,淺淺的月牙兒爬上樹梢,天空也有了絲絲倦意,變得有些深沉、黯然。身邊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我卻呆呆地對著群山,看霧氣漸漸升騰,將它們徐徐包裹起來。媽媽為我蓋被子時,不也是如此細緻綿密嗎?忽然,鼻子一酸,一滴冰涼的淚已悄然滑落。我想起了許多,母親的關心,父親的教導……晶瑩的淚珠不聽使喚地滾落,直到月色漸濃,樹木已成了黑影棟棟。歡笑一波高過一波,我卻只感到無邊的寂寞。第一次,我感悟到了母親春風般的情,父親大山般的愛。
生活需要一點寂寞,我們在寂寞中學會感恩。
週末,父母回鄉下老家了,我因為生病無法同行,父母走前忐忑不安地看了我好久,才無可奈何地離開。我亂蓬著頭髮,捂著被子,一個人,頭暈眼花,滿嘴燎炮地坐在一塵不染的房間裡。
我想起了媽媽摩裟著我滾燙的額頭,又為我倒來白開水,催我吃藥的關愛;我想起了父親丟下工作,為我奔波買藥的苦累;我想起了朋友犧牲休息時間,逗我開心的關切。我從心底拒絕寂寞,但是寂寞還是佔據了我的心。
午後,我掙扎起來,晃晃悠悠地從冰箱裡搜出蔬菜水果,做了一盤沙拉,又泡了一壺紅茶,飢餓的胃腸竟讓他們美味得如同山珍海味。陽光金色的手指撫摸著大地,我坐在窗前,默數著太陽影子的移動,扛過了這一天。自此以後,我不再怕寂寞,一個人做飯,一個人生活,這樣的生活也不錯。
生活需要一點寂寞,我們在寂寞中自立。
暑假的一天,我一個人在家,百無聊賴中開始在家裡翻箱倒櫃。“哐當!一聲巨響嚇了我一跳。原來是無意間,一面鏡子被我擠到桌子的邊緣,墜落,碎了。碎散的玻璃渣彷彿鏡子的眼淚。唉!那可是媽媽最常用的鏡子呀,怎麼辦?我才不承認呢,怪到琪琪(小貓)身上!可轉念一想,這怎麼行,誠信乃立足之本啊!我的心在一片寂靜中展開了天人交戰。人不怕犯錯誤,怕的是因為錯誤丟失了根本!寂寞的暑假,我學會了坦然面對錯誤,承擔責任,我又長大了一些。
生活需要一點寂寞,我們在寂寞中長大。
徐徐夜風拂過,在這一片寂靜中,我悟出了花開花落,人生百味;學會了自主自立,承擔責任。生活並不一定要熱鬧,在淡淡月光中,婆娑樹影下,凜冽寒風中,寂寥黑暗裡,一個人也許寂寞,卻也能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生活需要一點寂寞。
生活需要一點缺憾 篇5
高一作文 ,1125字滿月,光華四射,完美無缺。然而那一彎朦朧弦月,以其沉默的睿智的空缺得到詩人更多的青睞。
滄海,浩蕩不息,無端無涯。但是那一脈涓涓細流,卻以其靈動雋永的渺小博得更多隱士的歸附。
生命以不完美的空缺顯現,於紛鬧的紅塵中揭示人生真諦,給人無限的震撼與傷感。生活,需要那麼一點缺憾。
有這麼讓人回味的故事:一個男士來到一家婚姻介紹所,進了大門後,迎面又見兩扇小門,分別寫著:“美麗的”“不太漂亮的”。他推開“美麗的”門,迎面又是兩扇小門,分別寫著:“年輕的”“不太年輕的”。他推開“年輕的”門,迎面又是兩扇小門……這個男士一路走來,推開了美麗、年輕、善良、溫柔、真誠、勤勞等幾道門,當他推開最後一道門時,門上寫著:“您的追求過於完美,請到大街上去找吧。”原來他已走到了婚姻介紹所的後門。
我想,年輕人擇偶開始大多會心懷完美的標準,對愛情充滿浪漫的幻想。然而這個完美的設想面對現實生活的時候,卻會產生偏差,甚至會適得其反。這就是生活,不完美才是它的真實,生活也需要一點缺憾來裝點。
那麼生活為什麼需要缺憾,缺憾的魅力又在何處呢?
面對斷臂維納斯,柔美的線條,清晰的輪廓,給人們以美的享受。然而那一條斷臂,留給人們無限的遺憾,設計者竟會如此不盡如人意,人們在讓維納斯完美起來問題上卻是那樣無能為力。可人們又不得不承認,正是那殘缺的斷臂,讓人有了無數美麗的想像,靜靜的去尋找那份淡淡的憂傷。
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失去了這份缺憾,那將因過於直白而韻味全無。當我們在追求完美的時候,當我們因為不夠完美而心情不爽的時候,常常忽略了缺憾給人們帶來的意義。其實,缺憾也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另一種恩惠。
缺憾似乎是生活中的一次意外。無論是愛情、戰爭、還是經典,大多數電影裡,都用它來結局,給你一種淡淡的迷濛,淡淡感傷。《泰坦尼克號》中,男女主人公追求的那段愛情是多麼美麗而令人嚮往。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最後竟是永不聚首的遺憾。正是因為這種缺憾,人們越是無法將自己的情感釋然,反倒化作一股不冷不熱的酸苦,哽咽在心坎上,為那段偉大的愛而哀嘆!這就是藝術產生的力量。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真的不在於能否圓滿,哭過笑過一路走過已就夠了。
是什麼使荊軻賭命秦王功虧一簣而令人扼腕不已,是什麼使西楚霸王烏江自刎而留下千古嘆息,是什麼因“出師未捷身先死”而“常使英雄淚沾巾”,那就是缺憾。
我想生活若刪除了缺憾,也就會死了震撼!
生活需要一點孤獨 篇6
國一作文 ,484字誰會沒有孤獨的時候,孤獨總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有的人害怕孤獨,有的人喜歡孤獨。對我來說,我很享受孤獨。
在老家時,我總是一個人,或許是我總在角落裡待著吧。每到夜幕降臨,周圍空無一人,我就躺在草地上,獨自享受星光。微涼的晚風拂過我的臉。沒有半點喧囂的夜晚讓我感到孤獨,但我陶醉於這孤獨之中。
我躺在那雙手抱頭翹著二郎腿,仰望著星空,這小小的草地就是我的世界。螢火蟲提著小燈籠猶如天上的星光,縈繞我身旁。閉上眼睛豎起耳朵細細聆聽,聽!青蛙“呱呱”的叫著,鳥兒那婉轉的歌聲飄蕩在這璀璨的夜空。我置身在這用音樂點綴的世界中,用耳朵聽著,用心靈體會著,多美妙啊!
我睜開眼望著星空,這時風大了些。星星微微顫動著,柔和的月光為它們為它們披上一層輕紗。
這動人的交響曲已不再那麼柔和了,它揚起了音符向星空飄去,越來越空靈。看!天空無數雙水靈靈的眼睛也漸漸虛無。就在那一剎那,我就覺得整個天空都是我的,在這世上只有我一個人。
我躺在草地上,望著璀璨的星空微笑著。我在這孤獨中並不感到寂寞,相反,我很享受它:我在孤獨中享受星光,享受音樂,享受至有一人的時候。
生活需要一點綠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600字回想以前,生活是多麼美好。天空湛藍,小草是多麼茂盛,鳥兒嘰嘰喳喳歡唱,每天早晨都能聽見鳥兒們的歌聲,樹木向你伸腰,小草為你舞蹈,以前的生活多好!
可是最近,不知人們為什麼越來越放肆,亂砍伐樹木,工廠排出的濃煙越來越重,人們亂扔垃圾。許多樹木都被砍倒了,鳥兒們都分散開來,嘰嘰喳喳的驚慌叫個不停。人們把髒水倒進河裡,河水也被汙染,花兒全枯萎了。動物們也被趕走了,它們無家可歸,可憐到底,有些活活被餓死;有些活活的被砍死;還有些倖存者,可能你會問:“這是怎麼了?這個地球怎麼了?”我會痛心的告訴你:“這是世界末日!”
整個地球,有海的地方已完全成荒漠了,這個時候的地球是最可怕的,什麼沙塵暴、狂風等等很凶狠的現象都會把生活在荒漠中的駱駝隊、商貿隊給捲進狂沙,狂風、暴雨則會出現在我們大家現在居住的地方,可想而知,你瞧瞧,那樣的地球是多可怕!所以,我認為,一定要做出種貢獻,做出種種付出,才會有更好的結果,作為一名合格的少先隊員,我們應該見到路邊的垃圾應該隨手去撿並扔進垃圾桶,保護環境;多栽樹,不管是不是植樹節,一有空便去道路旁、樹木缺少的地方去種樹,並引導人們保護環境,應當派出相應環衛巡視者來巡視,一旦發現有汙染環境等此舉動,則立馬處罰或做教育處理,教人們種樹;多貼告示牌,讓別人知道保護環境是多麼重要。
我真想回到以前,再去生活在美麗的大自然裡。
人生需要一點空白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856字幼時學習繪畫,總喜歡用大色塊兒渲染,用濃黑筆勾勒,總喜歡將紙塗得滿滿當當,不留一點空白,現在看來,畫面佈局擁擠不堪,線條顏色錯綜雜亂。再看看那些名家作品,簡單的皴染、勾勒,藍天悠悠,白雲淡然,青山村意遠,境界全出。後來聽得“齊白石畫蝦沒有水,但滿紙都是水”的理論,更覺得是高山仰止的境界。
由此及彼,發現學畫如此,人生亦然。我們喜歡給人生畫布上添上紅色的花、綠色的樹,喜歡在藍色湖面上畫漣漪微動,月影婆娑。這些景緻固然很美,但是如果沒有一點空白,畫布上必然五顏六色,沒有重點。不如運用一些的白色,給空間留白。這種留白看似孤單、薄弱,實則充滿了人生的大智慧。
把生活過得活色上香的人,都會給人生留有一點空白。愛情裡,懂得經營,更懂得取捨,珍惜的時候十分珍惜,放手的時候絕不猶豫;生活中,不驕不躁,不要被負面情緒所左右,不要讓大部分時間浪費在平復內心情緒和調停人際關係中;學習上,心無旁騖,持之以恆,不求達到什麼境界,因為要知道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應用一生去修煉。這種看似平常淡然的生活,其實,留白藝術蘊含其中。
會品味和享受生活的人,絕不是那種社會中的全職角色,而是把工作和生活關係處理得非常巧妙得當的人。工作的時候,全身投入;生活的時候,肆意享受,這樣的人生才張弛有度,這樣的人生才充滿獨特神韻。
人生,需要一點空白,心靜如水,依物隨行。握緊一路相隨的暖,感受身邊最詩意的風,靜聽一段叩擊心絃的曲,牽挽一個可以並肩攜手的人。用悠遠隨性的心情,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用平和豁達的心態,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用恬淡自適的心意,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凡此種種,就足成就美好的人生。
心累了,就停一停。那不妨給人生留一點空白!放逐心靈於歲月翩躚,邀月影入窗,攬清風入懷,讓疲憊的心靈舒緩;走急了,就歇一歇。那不妨給人生留一點空白!聽流水淙淙,看落花蹁躚,讓急急的步伐舒緩。這時,你會突然發現,其實生活中的那些不圓滿,都是歲月最好的饋贈。
生活需要儀式感作文 篇9
國二作文 ,5589字【篇一:生活需要儀式感作文】
生活中需要儀式感,有了儀式感才會使平淡無趣的生活豐富起來。儀式感雖然要付出大量的精力、金錢、時間,但我們樂意去做。
每到放假日,爸爸總會與以前的同學們一起開個同學會。當時我最痛恨的就是跟著爸爸去參加這種酒會了,但沒辦法,我只好跟著爸爸去聚會。一開始,他們便舉杯喝酒,我最受不了這樣的場景,馬上就退到一旁的沙發上……當酒會結束,我細心地發現爸爸全程一直都是笑著的,平日裡被工作壓力壓出的皺紋也沒了,雖然我不想爸爸喝個大醉,但我卻無法否認這種儀式感帶給了爸爸快樂。
十二週歲生日時,媽媽花了大價錢為我包下了一個專門開生日派對的場地,還為我邀請了許多同學和朋友。當時,我問媽媽,“為什麼要去包這樣一個場地,還不如去一個酒店吃呢?”媽媽答道:“只要你玩得開心,生日過得開心,我花這麼多錢就是值得的!”那一晚,我過得很開心,這種儀式感帶給我了溫暖和快樂,我永遠忘不了那場生日和心中的那份快樂。
媽媽總是抽出週末的時間去拍攝個人寫真,在攝影的前一天晚上,媽媽總要花一個晚上的時間去整理服裝,第二天早上還要花時間去化妝,有時會因拍照時間太久累倒、受凍,但媽媽還是樂此不疲。可能這種拍照留念的儀式感,讓媽媽感到留住了青春,將最美好的記憶留在了相片上。
我認為生活中需要儀式感,它可能需要投入很多金錢和時間,但我們覺得值。這是一種能讓我們感到溫暖和快樂的儀式,當我們將時間和金錢花在這種感覺上時,你會獲得一份你永生難忘的溫暖。
【篇二:生活需要儀式感作文】
人為什麼要有儀式感?我想對於愛來說,儀式感就是尊重,就是讓自己感覺是,我在熱鬧的生活。
在婚禮上,表哥莊重地宣言,戒指的佩戴,香檳的噴灑,我想這些儀式環節都是一種愛的表達和對美好未來的期望。
在十週歲生日會上,家長們為我們精心佈置場地,準備食物,老師們為我們準備演講,我想這些都是真正愛我們的人,雖然是集體的生日,但也是屬於自己的生日會。在家裡過生日就是吃碗麵條,但在這場生日會上,家長們驚心裝飾,老師為我們演講,讓我的這次十週歲生日過得是那麼的精彩。
在爸媽結婚紀念日的時候,爸爸都會為媽媽準備一大束鮮花,我想這就是他們對彼此愛的表達吧。他們一起走過了這麼多年,一起經歷了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即使每年都差不多,但每年的感覺都是不同的。我相信他們對彼此的愛是不會改變的。這也是屬於他們彼此之間的浪漫。
每當我們有所成就時,父母為我們準備蛋糕,我想這個儀式也會讓我們記憶深刻。
像那些得癌症的人,他們吃了五年的藥,當吃最後一粒藥時,我想這也需要有儀式感。因為他們終於不用再吃抗癌的藥了。雖然他們這五年過得很辛苦,但是他們堅持下來了。他們熬過去了,他們再也不用與病魔抗爭了。他們吃了五年的藥終於結束了。
儀式感不需要多麼的隆重,聽聽你的聲音,重新延續她的夢想,我想那些都是最好的儀式感,都會讓人記住它,心存溫暖。
對待那些愛過的人,每個人表達的方式儘管不同,但愛的情感都是相同的。
每一個儀式感需求的背後,都藏著一份對愛的表達,和人人都有的被愛的渴望。
【篇三:生活需要儀式感作文】
每一個儀式感需求的背後,都藏著一份愛的表達。恰當的美好的儀式感讓生活更有溫情與價值。
前些日子,爸爸得知一個不幸的訊息,與他很要好的一位大學同學,忽然得了癌症,去世了。
為此,爸爸悲傷萬分。對於他這個一直以來都十分堅強的人來說,幾乎沒有什麼事情會讓他變成這樣,這是第一次。那幾天,他似乎變了一個人似的:吃飯總是一聲不吭,好像滿懷心事;有空也不去運動了,只是獨自坐在沙發上刷刷微信……我真的難以想像,這個人究竟對他有多重要。
一天晚上,只見他在書房裡翻翻找找,雜亂的東西放了一地。我走近一看,他的手上正拿著一疊照片:照片上的兩個青年肩搭著肩,站在一個籃球場上,笑容很燦爛,陽光將他們臉上的汗水照得閃閃發光……這些全是爸爸和他朋友曾經的合影,是對於他來說最珍貴、最美好的記憶。
看看相片,回憶往事,這就是思念最好的儀式感。
緊接著的元旦週末,爸爸又自己駕車帶我去了他的母校……寧波大學。爸爸想借此次寧波之旅,回憶曾經與他在一起時的美好瞬間,來紀念已經逝去的青春芳華。
車漸漸駛入,我越發興奮,他的臉上也帶著甜甜的微笑。他一邊開車一邊向我介紹:看,這是理工學院,那是計算機學院,這是食堂,那是宿舍……
最終,他停在了一處,旁邊就是大操場。有一長排籃球場,一個標準的足球場。有許多青年人正在運動著、快樂著。
爸爸一邊看,一邊說起了往事。他以前每天都和那位好朋友一起在這兒打籃球,而且他倆總是分在一組。他們都深深信賴著對方,配合十分默契,再加上兩人的球技都不錯,他們在比賽中好幾次聯手奪冠。說著說著,他笑了,笑得像個孩子。
我也笑了。同樣的地點,做著同樣的事,只是少了你。但是,來到我們曾經一起歡笑,一起揮灑青春汗水的地方,便是思念你最好的儀式感。我們曾經在一起,我們永遠活在那一段時光裡。
【篇四:生活需要儀式感作文】
在我距十歲尚差一個月的時候,我們學校辦了一次十歲成長禮。在此之前,還讓我們準備唱一首歌,弄得十分神祕。
到了那天,我走進會場,瞬間,一種儀式感遍佈全身,舞臺兩旁,放上了氣球,中間的幕布上還印了“十歲成長禮”幾個大字,好不隆重。
待到全年級坐定後,我們開始讀一首詩—《站在十歲的路口》,讀的時候,大家都很莊重。
再往後,樂隊上臺了,唱了一首歌,歌詞的大概就是對過去的感慨和對未來的展望。
老師給我們看了我們以往各種活動的記錄圖片。看到圖片上的自己,有的人害羞,也有些人很興奮。
一起唱歌是最後一項。此時,在二樓的階梯教室裡響起了《仰望星空》……
結束之後,我一直在想,學校為什麼要弄一個這麼有儀式感的成長禮呢?這個儀式簡單一點不行嗎?後來我想通了,這是為了讓我們記住我們的十歲。
儀式感是一種力量,有些時候可能會讓你從迷茫中頓悟過來,會讓你記住你是被關注的那一個。
在那一天,我感到自己好像從一個小孩成長為一個少年,已經不是那個不聽話字寫得很差(當然現在字寫得也還差)的小屁孩了,當時我感覺,這是一個人生的重要日子。這是我們成長的重要點,這是一個里程碑。當我們以後去回想時,它會給我們勇氣走下去。我當時感到了一種發至心底的溫暖,一種莊重感。
儀式感會讓單調的生活充滿色彩,給你繼續前行的力量。儀式感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這種東西能讓人留住回憶。生活不能過於簡單,儀式感能讓你認真做每一件事,能讓你忘掉孤單。
平常的生活也有重要的時刻,儀式感代表了你對生活的尊重。
【篇五:生活需要儀式感作文】
重溫那時的場景,就是愛你最好的儀式感。
時隔兩年,不變的場景,不變的造型,還有不變的我們。
我們六個是青梅竹馬的朋友,以前幾乎是每逢週末就聚起來,可隨著年紀增大和安排滿滿的學習班,現在總會因為時間衝突,在面對好友的熱情邀請,只能回覆寥寥幾個字:算了吧,還有學習。
2015年的元旦,我們五年級,一起隨同父母來到樂清,在其中一位閨蜜媽媽公司的大草坪上,玩得很是開心,為了日後友情見證,大家想出了拍錯位照紀念,只為那“咔嚓”的一瞬間,雖然花費了好長時間,但卻樂此不疲。
又一個元旦,幾個家長總算是幫孩子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聚一下吧。”他們說。
我們依舊決定來到那個熟悉的草坪故地重遊,隔了兩年,這兒的草可是長了不少,和我們很像。一來到這兒,一種親切感撲面而來,我們也像兩年前那樣,走到最高處,像坐滑滑梯一樣滑下來,有時中途停住了,就互相開懷大笑,雖然在他人看來是很幼稚,可這卻是屬於我們六個人的特別記憶。
幾個家長翻出了兩年前在這留下的“印記”,我們對著螢幕裡誇張甚至滑稽的動作笑了好久。同是元旦,做同樣一件事情,也是一場對友情懷念的儀式。那怎麼能少了照片呢?隨後開始模仿,似乎花了更久的時間,同樣只為那“咔嚓”一下,卻也還是樂此不疲。
兩年前的照片,與現在對比,個個都是大孩子了,個頭也長了不少,但不變的是我們之間的永遠的情誼。
正是因為相聚,因為有了儀式感,才會使情更濃,也才不會忘記,永遠也不會忘。
很多人的生活之所以平淡無趣,其實就是缺乏了儀式感,也就是儀式感,它也許是一個紀念會,也許是延續一個人未完成的夢想,或是同樣的人,在不同時間,同一場景拍的照片,都會讓生活增添不少情趣。
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己。
【篇六:生活需要儀式感作文】
“生活裡要是沒有儀式感,就會弱化對彼此的想念。”我十分認同這句話,我在生活中就悟到了這句話的意思。
我現在依舊很想念我的一個小學同學—潘彥臣,儘管我以前總是欺負他,但至少我現在感覺自己有太多對不起他。如果我現在整天刷題,彈琴,或許並不會想起他。我嘗試著玩我們曾經一起玩過的遊戲,在同樣的畫質,同樣的音效裡,唯獨沒有他的身影;在我最愛玩的模式裡,也不再會收到他的遊戲申請;在“好友簿”裡面,他的頭像已經不再會亮起來。我突然非常地想念他,這個遊戲彷彿空蕩蕩的,好像只有我一個人,對我來說,這個遊戲好像變得沒有以前好玩了,但我還是開啟了一局遊戲,以此表達我對他的思念之情。玩我們曾經一起玩過的遊戲,就是思念最好的儀式感。
時隔兩年,我又來到我們曾經一起運動過的球場。投一個三分球,進了,我卻還在幻想著你會去撿球,然後回來和我一起練習。因此,我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球已滾出老遠,好一會兒,我才回過神來,你已經不是我的同學了,而且我還沒有你的聯絡方式。整個球場空蕩蕩的,就我一個人打著自己的假想敵,沒有一個人能給我傳球。打著打著,我不禁潸然淚下。在曾經與你一起運動過的球場打球,就是思念最好的儀式感。
“生活需要儀式感,不然就會弱化對彼此的想念。”我的生活中時刻有著這種儀式感,因此心中也常有思念。
【篇七:生活需要儀式感作文】
小學美好生活的結束,應為它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儀式感使那個普通的日子變得不平凡,變得莊重而有意義。
生活中的儀式感在那天,那場畢業典禮上體現,可能經歷了那天,我們才能真正畢業吧。
所有的同學牽著父母的手,在門後面排起了一條長龍,要舉行一場神聖的儀式。一位位同學陸續走上臺,與父母擺出六年前,在講臺上擺出的一個個古怪的動作。
“怎麼辦?我好像忘記了動作?”“不用擔心,照片記錄了一切。”
那張集體照,重現我們一路走來的這六年,同樣的位置,同樣的我們,不同的是心。心中多了一個大家庭,裡面裝著六年來一起陪伴我們的“揚帆中隊”。不同的是笑容,六年前的我們,懷著忐忑,羞澀與靦腆,而此刻,心中更多的是那份不捨吧,我想。
回想六年前,我們在第一天踏進小學的那場儀式,充滿羞澀地拍下了我們的第一張集體照,那個儀式簡單,卻也讓人難以忘記。
六年來,我們在一起度過每一天,雖之間有些爭執,有些吵鬧,但那都不重要,至少在印象裡,這六年,都是快樂的。只是在此刻,笑容不如從前燦爛了,眼眶漸紅,淚水漸漸溢位眼角。
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別人的思念有多深,直到這個瞬間。在這個特別的場景,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變得柔軟起來。
我們又一次走上了臺,擁抱班主任,一直以來,他對我們都是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般,如今,更是難捨難分。
這一場畢業典禮不能夠代表我們的六年,卻是六年以來最重要的一天,這一天,大家打扮得優雅而精緻,願在這場儀式外,給對方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離開了小學,離開了曾經的他們,每次回想起的都是那場儀式,那場畢業典禮。那場畢業典禮的背後,藏著我們的四十份愛。我也一直相信,那場莊重而有意義的儀式,會在時光儲存下來。
【篇八:生活需要儀式感作文】
我喜歡在每一個新的日子開始前,舉辦一場儀式。這場儀式並不轟轟烈烈,只是輕輕許下的一個願望。然後接下來這一天,我都會努力去達成這個願望。
可能有人會說,這樣太累。是嗎?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生命就在無數個“一天”中過去。人生說枯燥也並非如此,說有趣似乎也誇大其詞,每一天好像都是差不多的,又好像是有點不一樣的。人在塵世中麻木地活著,走在相似的軌道上。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比如大大小小的儀式,它們會讓你記住每一天中的不凡,會讓你的每一天都與前一天有所不同,會讓生活變得豐滿充盈生動起來,會讓你感覺到,你不僅僅是這大千世界中的平庸一員,更是你自己,獨一無二的你,這個世界也可以因你而不同。
清明節的時候,家裡人總會帶著我去掃一次墓。小時候的我站在墓前,看著大人們擺上蠟燭、水果,哭著燒紙錢時,其實是有些不解的。人都已經去了,這樣做還有什麼用呢?他們看得見嗎?漸漸長大,這個謎團也漸漸被揭開了。我開始對這種儀式抱有尊敬的態度。這樣的儀式感,使在場所有人都沉浸在回憶中。這一刻,我們放下了塵世間的種種煩惱,只是這樣單純地做一件事,回憶一些人。
為什麼會有各種各樣的節日?其實它們都是生活的儀式啊!端午節,不僅僅只是為了划龍舟,吃粽子而設立的節日,是為了紀念屈原。如果不是每一年,都有這樣一個節日,或許這個人也不會像現在一樣流傳百世,不會有那麼多人揹他寫的楚辭,敬佩敬仰他。他與我們時空遙隔,但因有了這樣一個節日,讓人們記住了他,正是這樣一場儀式,讓他與他的故事永遠留在了這個世上,永遠,永遠。聖誕節,就是一場童話般的儀式,它讓我們記住了那個白鬍子的老爺爺,它讓童真與美好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間,並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生活需要這樣的儀式,也存在著這樣的儀式,它們讓你我更加真實地活在這個世界上,讓生命不再單調貧乏,能有更多的美好。
親人遠去,時常翻一翻相簿,是一場思念的儀式;秋風落葉,是一場道別與新生的儀式;生日派對與畢業典禮,是一場自我擁抱,給人生立里程碑的美好儀式……生活需要儀式感,需要通過這樣的儀式來點綴生活,給平凡的日子增光添彩,讓每一天都變成生命中不一樣的存在。
生活需要儀式感 篇10
國二作文 ,796字生活需要儀式感。情人節,爸爸會給媽媽送上一束鮮花;六一兒童節,家長們會給孩子送上一份精美的禮物;過年啦,晚輩要給長輩拜年拿紅包……儀式,讓生活那麼美好!
我的爸爸很重視儀式。我們生活在南通,爸爸的老家卻在青海。爸爸承諾過,每年必須回一次他的老家—青海,陪陪我年事已高的爺爺奶奶,給他們洗洗腳,儘儘孝心。因此,媽媽還給爸爸起了一個外號—洗腳哥兒。“子欲養而親不待,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爸爸回家一次算一次。”爸爸每年都會感慨,所以每次回家,他都必須要完成一個儀式—親自給爺爺奶奶洗腳,一次都不能省。此刻,我的奶奶證偷偷摸著眼淚,因為她捨不得她的娃娃離開;我的爺爺被爸爸撓癢癢撓得呵呵直笑。
爸爸打來兩盆熱水,小心翼翼地幫爺爺奶奶脫下襪子,怕把他們弄疼。爺爺奶奶的腳緩緩沉入溫熱的水中,釋放出了一天的勞累。爸爸伸出雙手,緊緊地把爺爺那肥厚的腳攥在手心裡,揉捏著,用指甲仔細地摳著爺爺爺爺腳上的老繭。爺爺笑了,皺紋擰成了一朵花,顯得特別享受和自豪。爸爸一遍又一遍地摳著爺爺的腳,盆裡漂浮著一層白花花的老繭。爸爸拿起乾毛巾從腳背擦到腳掌,接著一個一個地擦腳趾縫。爸爸偷偷撓了一下爺爺的腳心,爺爺開心得像個孩子一樣,哈哈大笑,對爸爸說:“你這個娃娃咋還這麼調皮呢?”雖然爸爸已經年過四十,但在爺爺心中,他還依然是那個調皮的小屁孩兒。而我如林黛玉一樣多愁善感的奶奶正抹著如鑽石一般的眼淚,淚眼婆娑地看著這個離家千里的兒子。從打水,到洗腳、擦腳、穿襪子,這一系列的活兒爸爸幹得那麼細心,那麼專注,那麼認真,彷彿正在進行一個十分莊嚴的儀式。
爸爸的行為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知道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很多儀式不能省,因為這些儀式會讓父母感受到子女對他們的無限感激與熱愛。
弘揚孝道是一種傳統,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儀式。願這樣的儀式代代相傳,因為這樣的儀式讓生活永遠美好!
生活需要儀式感議論文 篇11
議論文 ,877字很多人會將生日的印象,等同於盛大的派對。
收最貴的禮物,得一筐的關注。在他們的眼中,生日只是一種虛偽儀式的代名詞,一個縱情享樂的正當粉飾。我認為這不應該作為一種藉口,生日本身該是紀念你一個生命呱呱落地的機會,而不是僅存虛榮作樂的形式。
很小的時候,我有一個好朋友,我們玩得很好。多年過去,某天她邀請我參加她的生日,回憶起兒時歡樂的種種,我欣然答應了。在生日前夕,我忙著給她挑選禮物,想將最誠摯的美好送給她,但沒有滿意的。權衡之下,我拿定主意,要寫一段我最真摯的文字,讓她可以把藉此將我們之間的情誼永遠儲存。當天,我就網購了一組明信片,精心挑選下,我拿了一張極為滿意的,花了大約兩天一夜,作了一篇小短文,附了一首自創的小詩,用我所能及的最漂亮的字寫上,還配上精美的插畫。
後來我見到了她,在熱情擁抱過後,我“呈上”了我的禮物。她非常期待開啟盒子,看到一張紙,然後有點疑惑,又繼續在盒子裡翻了翻,沒有發現其他的。最後,她蓋上盒子,晃著明信片,確認道:“你送我的就是這張明信片嗎?”我笑著點了點頭,期待她發現那張薄薄的紙間濃濃的情誼。不想,她的眼角掛了下去,眼睛裡多了一分煩躁,嘴角也很配合地向下彎。她把明信片裝回去,把盒子端進房間,招呼我坐下。聚會全程,她都沒有和我說過一句話。
以後的日子裡,我逐漸明白。她過生日並不是為了生活中的儀式感,為了那些值得紀念的不甘錯過,而是藉此欣賞精美的禮物,儀式的軀殼罷了。我失望了,她的生活為什麼這樣的無味?
但我身邊的人,又有幾個是真正熱愛生活、尊重儀式感的呢?
大多數人正在被“偽精緻”洗腦毀掉。有的本就是天生隨性的人,卻刻意將朋友圈中“日日看書打卡”的精緻模板往身上套,而遺落了天然肆意的灑脫逍遙。有的本已是忙碌不堪的人,卻仍然將“吃飯必拍照求點贊”等繁冗的負累填進生活,卻不懂得體味生活的滋味。他們的生活,是將儀式頂禮膜拜,卻不是真正的生活的儀式感。儀式感是用特別的方式,書寫自己內心的情感,日子的重要組成,不是一板一眼的規則奉行,而是重視本心的生活趣味。
而如今還有多少人,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堅持美好的儀式感呢?
生活需要儀式感 篇12
議論文 ,5405字【消逝的儀式感】
陳抱朴
儀式感,似乎常常被人所提及,卻極少有人真正去詮釋它到底是什麼,或是其中所蘊含的特殊意味。儀式感彷彿是每個人心中都存有的一個模糊的感受,但又難以被看得真切。也許在每個人眼裡,儀式感的含義各不相同,卻又有所相通吧。
在我眼中,儀式感是理想境界與現實世界之間溝通的媒介。儀式感讓理想的曙光照亮生活,讓平和的內心仰望未來。
我總喜歡在吃早飯前,先去一趟教室,空無一人的教室之中,四周的桌椅雜亂零散,我的心卻異常得平靜。在這個無人注視的地方,在這個略微昏暗的空間,拋去擺在他人眼前的姿態,自我地享受這專屬的片刻安寧。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卻連這短暫的片刻清淨都不懂珍視,不願追求,更是將“儀式感”視為無用的負累,只想敬而遠之。殊不知在這個空虛的社會中,只有這種帶有輕微的盼望和真切的渴求的方式,才能在跨越所謂的理性,帶來稍許來之不易的動容。
也許是現實與所思所想之間那不可逾越的偏差,使得大多數人甘於無奈而沉溺在絕望之中,將先前高唱的夢想深埋,將朝氣蓬勃的自我遺忘。但亦有一部分人,他們的眼中光彩依舊,他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了橋樑,對於每一天的生活都有獨特的品味和思考。而這道人與人之間的鴻溝,正是這無處可尋或是無處不在的儀式感。
儀式感,是感性理性間的權衡。今人總是驚羨歌頌古人的一舉一動,不管是待人處事時的灑脫逍遙,還是與山河比肩的豪邁肆意,抑或是痛哭朗笑的純粹真情。殊不知生活中的我們也能夠輕易做到,因為儀式感,也是一種對任何事物放下成見的迴歸本心。
時代的洪流裡,儀式感正在消失,而面對正在消逝的儀式感,我們要去堅守的不是刻板的規章,而是一份熱愛生活的態度和相信自我的信念。
【過一種儀式感的生活】
金毅
午後總是鮮少有人經過,只有行車在瞬時間馳過窗外的殘影。雲常擋住陽光,繪下時明時暗的光影。幾聲零落的喇叭在耳畔響起,伴著生鏽的車輪“嘰嘎”的呻吟。或許只有在這樣的午後,陽光燦然,世間萬物都慢下了步調,才能尋得一刻坐在窗前看書作文的古韻愜意吧。
古人的儀式感不僅在莊嚴肅穆的祭祀儀典上,更在日日尋常的午後。或是立於窗前吟詩作賦,或是面朝山河縱覽春景,亦或是鋪一張毛氈,蘸一筆濃墨,縱筆揮毫,抒情立志,豈不美哉。若是像李白之輩一般放蕩逍遙,更可簡裝易行,遊山玩水,昂首飲酒,肆意作詩,也甚是歡快。
端午時的賽龍舟、吃粽子,中秋時的賞圓月、享團圓。這種種儀式不僅是中華歷史的傳統,更是中華人民生活意趣的縮影。而現如今,我們忽視了太多儀式,也消磨了生活的千滋百味。
在眾多諸如“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了緊迫感的威脅下,我們用複製貼上的祝福代替了親筆書信的莊重,在花朝節卻不留一點空閒賞花喝茶,將豐富充實的儀式隨意刪減,空留下完成任務般的冷漠死板。
其實儀式感很小,小到沒有我們所想的那般讓人難堪重負。劉亮程就認為,躺在田野裡,聽著蟲鳴是一種儀式感。蕭紅認為,看火燒雲從一邊到另一邊是一種儀式感。留一個午後的目光追隨繁花游魚的倩影,或是在合適的時間靜心看一本好書。沉浸在連貫的文字之中,聽憑作者領你走進一個故事。這生活的片刻就能帶來難以言喻的幸福與滿足。
其實儀式感很容易,難以跨越的只不過是我們日漸焦躁的心。我們的生活,其實一點簡單的儀式感就足夠。
【芒果樹上的蜜蜂】
鮑宗常
在冬夜裡,寒風扯過我的髮梢,寂寥清淨的城市中,想聽見一陣車鳴、一聲輕語已是挺稀罕的事了。你要問我這時候幹什麼最好,我會告訴你那便是看一本可以品味真諦的書。而現在的我,正安坐在書桌前,點著檯燈,翻看一本名叫《米格爾街》的書。它的每篇文章樸實無華,卻溫言細語地道出了一個個富有真諦的故事。
要說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書中的那位詩人。或者殘酷點來說,他便是那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乞丐。當他到達主人公家之前,並未執迷於物質上的追求,而僅僅是想仰頭觀望那在芒果樹上的蜜蜂,並堅持每一個月寫一句詩,比如“今夜的繁星是幽深的”。他沒有太多的期盼與渴求,一個每日要接受飢寒審判的人卻能在一次次的考驗中保有對物質的漠然和對精神的重視,我相信,他想作為一位詩人,讓自己的生活富有儀式感。
在我看來,儀式感是詩人豐沛內心的必要土壤,而今儀式感的土壤愈發貧瘠,詩人也漸趨寥寥。在這個發展迅速的社會中,生活的儀式感和詩意變得無用且奢侈,人們似乎已經忘掉一點最為重要的真諦:我們到世上是要生活的而不是生存的。儀式感便是生活的前提,或許儀式感並沒有人們所排斥得那樣龐大且不可負擔。儀式感可大可小,對於一位遠在異鄉的人來說千里迢迢返鄉是一種儀式感,而對於在家生活的人來說細膩地感受幸福也是一種儀式感。
所以我認為,儀式感不管大或小,只要它將你的生活變得與眾不同,變得精緻靈動。也許,這也正是儀式感的本意。《米格爾街》中的詩人以看蜜蜂和每一個月寫一句詩來作為自身的儀式感。在冬夜中看書的我,聆聽著風聲,飲一口熱水,時而望著星空這也許一種儀式感吧。在繁雜的城市中,樸素與堅持的儀式感也許就是生活的樂趣吧。
【花的美好】
胡銳奇
月華如水,靜夜無聲,輕巧地擰亮檯燈,溫柔地摩挲紙頁,品味著安然臥在泛黃紙面上的詩句。雖然有時總覺得難解其意,但如此的端坐閒情,可能也算得是至簡的儀式感了吧?
初見儀式感,在腦海中閃現出的是激昂國歌下國旗冉冉升起,是萬人歡呼下盛大的開幕式,是莊嚴肅穆下人人的盛裝出席……這時,我不禁納悶,儀式感難道只存在於如此巨集大的場景中了嗎?但除此之外,我又實在憶不起些什麼了。
我只好帶著惆悵,翻開詩集,尋找真諦。看到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雅趣,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愜意,我心中的嚮往之意油然而生。心想,這是儀式感嗎?這樣的儀式感有什麼用呢?為什麼只有詩人在尋覓它呢?
偶爾閒暇,翻開了一本雜誌,認識了一個原本陌生的節日—“花朝節”。那是古人為花聚會的日子,有著各種習俗和規矩。初時,我心中大為不屑,“區區小草小花,怎值得如此浪費時間?”。可反觀現代人機械般的生活,又不禁一陣冷汗。
從往昔人們對花草山水富有情趣,到現在對世間美景麻木不仁,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人們因時代的變化,越來越沉溺在世俗紛爭之中,為了所謂的簡省和高效,省去了一切“麻煩”和“無用”,卻也消磨了儀式感,最終落得如此下場。
儀式感是一種情調,是一種心靈與現實溝通的方式。它使得生活不再只是物質,而是更具有感情基調和自我意識。它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儀式感是生活和生存間的壁壘。希望這最後的情調得以被珍視,生活似花一般的美好得以綻放。
【儀式感】
金粵
有多少人的生活是過得充滿儀式感的?也許很少,也許沒有。
儀式感,或許只是看似與日常的生活格格不入。海子說過這樣一句話:“儀式感不一定帶來昂貴,但一定可以讓人尊貴。”就像農曆二月十二的花朝節,人們約定集會賞花的著裝要端莊素雅而不隆重豔麗,即能顯現對花神的尊重又不奪走花朵的光彩。年年如此,人人恪守,這是一種多麼優秀的儀式感。正如《小王子》一書中寫道的,儀式感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或大或小,或多或少。
儀式感,是行為負擔背後的心靈放鬆。我的母親,是一個儀式感的奉行者。家中,無論是客廳還是臥室,都一定要擺上一瓶鮮花,時常澆水換新,或是剪掉枯萎的花瓣。我問母親每天這樣累是為什麼。她答道:每天看到這些花兒都有好心情。我想也許這些花兒有神奇魔力,可以讓工作了一天的母親舒心放鬆,也許這也是一種儀式感吧!
可現在的人啊!簡省了一切他們以為的“繁雜”,卻同時遺失了生活的滋味,而未曾知覺。當人人必備的手機代替了書頁泛黃、略帶墨香的紙質書,人們對於知識的敬佩也少了一分。當瞬時即發的訊息代替了字字深情、親筆書寫的一封信,人們對與好友的誠摯也少了一分。現在人們所缺少的儀式感,也許是在越來越追求便利簡省的浪潮中,無論怎麼找也找不回來的。
所以,請在生存中一點點拾起生活吧。再小的儀式感中其實都蘊含著最為真實的愛意,每天十分鐘的臨帖,時而一篇文章的抒發,都能為心田撒下一片美好的星光!
只是樸素的我們,忘卻了本不該忘記的東西。如今的我細想,我還是願意認同我的母親,因為儀式感可能就是一份堅持,堅持在冗雜萬事中抽身留一片靜謐給自己,堅持在沉鬱夜幕中灑下星星點點的微光,再匯成燦亮的星河。
【儀式感】
宋藝多
古往今來,“儀式感”宛若一葉扁舟,它帶領著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時,也燦爛著生命的春天。
農曆二月十二,是古人的一個節日—花朝節。這一天,對每個人都很重要。人人都盛裝出席,卻不得穿得比花鮮豔。這一天,大家都是那麼整潔、講究、素雅、落落大方。曾經聽過這樣一則故事:一位女子,每年花朝節都要舉行一場派對,以慶祝今年花開得美麗與茂盛。而有一年,花卻出人意料地含苞未綻。可她仍然舉行了一場聚會,用以思念昔日的繁花盛景。
可見,花朝節於古人而言,並不是毫無意味的儀式的堆砌,而是內涵豐富的儀式感的載體。儀式感,是一種讓我們熱愛生活的方式,是一種我們獲取巨大力量的源泉。但是,儀式感,已經在今朝“改頭換面”,已經逐漸被現代人所漠視。
可能是科技的發達,導致瞭如今的隨意與敷衍。以往的除夕,一家團圓,圍坐桌前。或是其樂融融地閒笑談心,或是團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抑或是在跨年的煙花下激動不已。但是,現在的年味被“手機”驅散,大家不再是大家,而是被一個個螢幕支配的傀儡,麻木地進行著搶紅包、玩遊戲的重複,年味慢慢地從現代人身邊消逝,曾經的儀式感,也煙消雲散。
儀式是什麼?是不被遺忘的、值得紀念的。而儀式感,是要用心去營造的。一些祝福,團聚,文化,愛意,還有尊重,何嘗不是儀式感在生活中的縮影呢?
生活需要儀式感,是認真、敬畏、鄭重,而不是刻意、矯情、做作、虛偽。儀式感讓人於世間不是生存,而保佑一味生活的樂趣。就彷彿古代的花朝節,在儀式中保有對花的尊重,對美好的欣賞。
讓我們過一種有神聖感、儀式感的生活,將生命燦爛成一個瑩亮的春天!
【儀式感】
章培珏
在一片浩瀚的星海中,總有幾顆特別閃耀的星星,正因有了它們的存在,整片星海就變得獨一無二、令人痴醉。我們的人生中,也藏匿著令人驚喜的“星星”,只有把握它們,創造它們,才能繪就獨屬於自己的星空。
農曆二月十二是花朝節,在古代,人們都要在那日走親訪友,帶著自己滿心的歡喜,與愛人、友人、親人,互相贈送花的種子。有能力的人家,還會舉辦花卉展覽,參會的人們都會穿著淡雅乾淨的衣裳來共賞花卉之美。這一節日出於人們對花的愛慕與尊重,也使平平淡淡的日子中增添了幾抹絢麗的色彩。
清明節去掃墓,重陽節去登高,中秋節與家人團圓,在獨特的時刻做獨特的事情,享受那一分一秒的不同,在記憶中留下美好這就是人們追求儀式的意義所在。但現在很多人把儀式感扭曲了,過分追求儀式。例如明明承擔不起巨大的開銷卻還因面子的脅迫執意辦一場盛大的婚禮。其實唯有物質軀殼的昂貴禮物,其實還不如一個真情實意的擁抱,一顆無法代替的心。
儀式感不需要特別的隆重。在寫作業時,陽光正好灑進房間,而你把書桌整理得乾乾淨淨,掩上門,安安靜靜地寫作業,享受筆尖滑過紙的舒暢,這也是一種儀式感。窮苦不堪的男子與自己心愛的女子生活在一起,每天都要拿起那本讀過千百回的詩集,一臉深情地對著女子讀詩,女子也同樣幸福地望著男子。這些儀式感都是平常生活的小事,但都在用心豐足生活,而儀式感也正是為了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生存。
在早晨太陽升起時,靜靜躺在床上聽聽鳥鳴;在傍晚夕陽西下時,朝著夕陽的方向悠閒散步;在夜晚月光灑下時,獨自欣賞皓月瑩亮。拾起生命中的點點星星,不辜負生命,不辜負自己,不辜負那繁花開放、歲月靜好的日子。
【由心構成儀式感】
劉暢
儀式感,使我們自己心中的那份美好有意義。
—題記
儀式感究竟是因什麼樣儀式的舉行而衍生的呢?如果是為了某種情緒,某種心底的懷念,那麼並不需要跟隨其他人一起在某個特定時間去進行。就好比清明掃墓,大可以在想念祖先時就去掃,不需要非要等在清明節這一天。對於儀式感而言,節日這一因素並不必然。曾經的天才詩人海子,在大學時有一個心愛的女生。畢業後,海子每天為她寫一首詩,這也是一種儀式。
遇到一位老師後,我對詩歌非常得沉醉,也期望寫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那樣優美的詩句,也想擁有海子那樣驚世的文采。我試著寫詩,一竅不通的情況下,詩句總是亂七八糟,每天寫一首詩對我來說是很艱鉅的。妥協於“才智所限”,我的每一寫一首詩,暫時變成了每天讀一首詩,品一首詩。
我想我選擇這一儀式是對的。樣梵說過,“詩歌會喚起那些被我們忘卻的東西,那些被浮華繁華遮蓋住的美好過往,那些已經陌生著婉約,隱逸,跡簡,意淡的詩意生存。生活本就是充滿著離亂與溫暖,當一地雞毛成為不可避免的日常,保留著初心的嚮往與詩意的安放,便顯得尤為彌足珍貴。”詩歌總是很美,愛讀詩的人總不是為高雅而讀,而是為那一份輕盈的觸動。也許是出於儀式感,我讀詩總要放幾首純音樂,讓詩句中充沛的情緒在樂聲中跳躍,讓品詩更有意境。
儀式感是一種“感”,藉助於外物來加強儀式是必要的嗎?我想不是,心中的美好,才是儀式感聚焦的終點。
馬德說,相思是“燭滅了,燈亮了;燈滅了,月上了;月隱了,朝出了;夕陽盡了,大地暗了,心亮了。”這句話不只用於相思,我覺得用在儀式感再適合不過。
—雨事2019。4。6
生活需要儀式感 篇13
國二作文 ,556字“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是不夠的,他還需要一個充滿儀式感的世界”,這是我根據王小波的那句“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改編的。
一進屋子,一股馥郁花香的氣息撲面而來。窗戶半開著,微風吹動著白色的窗簾。窗戶下放置著一張圓形的實木桌子,邊上整齊地圍放著四張椅子。桌面被夕陽染成了淺黃色,黃色中擺著一個白色的杯子。杯子中倒著冒熱氣的咖啡。
這是張阿姨生活裡的鏡頭,通常這個時候,她坐在桌邊看書,腿上有著一隻打哈欠的貓。
張阿姨是個怎樣的人呢?她40多歲,卻依舊活得像個小女孩。我對她的瞭解不多,只知道她有一個不常回家但能賺很多錢的兒子在外地工作。她的家中養著五隻貓,她說她喜歡聽貓叫。
當別人在雙十一搶購母嬰用品時,他清空了所有的購物車;當別人急忙做早飯送孩子上學時,她正在家裡喂著貓、撥弄著盆栽;當別人為晚飯發愁時,她正拿著刀叉專注地切著煎蛋與鬆餅,慢慢地送往嘴中,細品著其中的韻味。
張阿姨的生活,很精緻,也很有儀式感,正是這樣,我們記住了她,她也成了父母口中與眾不同的一位阿姨。
而正是這種儀式感,讓生活多了一些調味品,且能在一瞬間將自己與他人區分開來,凸顯獨特的美好。
生活需要儀式感,即使不面朝大海,也能春暖花開。(公眾號:虎老師作文)
生活需要儀式感 篇14
國一作文 ,957字生活中需要儀式感,它讓平淡無奇的歲月增添了幾分色彩與浪漫,更是讓這一天與其它日子不同,這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
儀式感就是種小確幸,村上春樹說過:“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記得是去年聖誕節,收到了一個寄給我的包裹。我驚喜地發現這是曾經小學的好朋友送的,袋子裡有幾包小零食,一塊雪花形香皂,一個聖誕小掛飾與一張明信片。明信片上熟悉的字跡透露著對我的思念,上面四個字“聖誕快樂”更是牢牢印在我的心中。即使已好久不見,可她用這種方式讓這個聖誕變得溫暖無比,更讓我知道友誼長存。直到現在,那個小掛件仍掛在我的書桌前。
愛的儀式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示了對彼此的重視,還有用心的程度。我的一個堂哥曾幹過一件很浪漫的事。他帶著女朋友與家人一起以出去玩為理由,來到了鄉下一個風景區進行祕密求婚。當他拉著女朋友來到一堵用布蓋著的牆前,一拉紅布巨大的鮮花牆出現在眼前,上面用紅色花瓣點綴的“iloveyou”格外引人注目。一按按鈕,音樂與全息投影同時啟動,投放著他倆所有的照片。只見他單膝跪地,一隻手摸出一枚戒指,鑽石在陽光下反射出五顏六色的光。在說完準備的一大段話後,女孩早已熱淚盈眶,猛然點頭投入堂哥的懷抱。現在的他們早已步入婚姻的殿堂,甚至有了一個可愛的小寶貝,還是時常能在朋友圈裡瞧見他們秀恩愛的記錄。對於他們來說,那絕對是五十年以後也會銘記在心,可以說出當天細節的美好回憶。
我有兩個很好的姐妹,如今我們已認識八年了,友誼也一直保持到了現在,這麼多年,我們不乏吵吵鬧鬧甚至存在一些小心思與背後的壞話,可她們的確是吵不走罵不散的人。現在的我們不在同一個學校不在一個班,僅靠微信上保持聯絡。家中的房間裡有一塊小小的照片版,上面掛著與她們的合照,和她們寫來安慰人的紙條與賀卡,每當看到這個,我就覺得她們離我好近,好似以前一樣天天呆在一塊。你們不在我身邊時我用照片想你們,就是愛與思念裡最好的儀式感。
摘一束鮮花,自己修剪再插進精美的花瓶,擺在餐桌上;又或是好好打扮自己,像赫本一樣優雅吃完每一份早餐。這些都是一種儀式感,令人幸福的儀式感。生活中需要儀式感,表達著背後的愛意,更是令這平淡無趣的歲月增添一份值得回憶的小確幸。
生活需要儀式感 篇15
國二作文 ,857字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王小波
一進屋子,是香氛淡淡的味道,像馥郁花香的後調,窗戶半開著,沒有紗窗,隱約能看見窗外自制的燕子窩。往前走是一張長而窄的桌子,小木椅七個在一排放置整齊。桌上玻璃瓶中的花被暖色調的燈光照得澄澈。抬眸是一牆的書,再抬頭是一個閣樓,臥著一隻貓,——這是阿姨的家,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阿姨已經三十多歲了,活得卻像個小姑娘。當別人在五一八搶母嬰用品時,她在雙十一清了幾萬元的購物車;當別人早晨急急忙忙地準備孩子上學時,她慢慢悠悠開始洗臉、塗粉、化妝、夾劉海;當別人為做晚飯發愁時,她直呼“芝士就是力量”。她說她喜歡貓叫勝過小孩的歡笑,她的抽屜裡總有一張下週的演唱會門票,她的牆上從不少當紅明星的海報……
我曾將她心態和外貌的年輕歸結到她的桀驁……
一日,我被邀請到她家中做客。早晨的陽光照進廚房,阿姨沐浴在曦光中煎著雞蛋,這時她竟沒了平時的輕快與活潑——圍裙一絲不苟地合在她的身上,手中的鍋鏟有規律地翻抄,糖心蛋黃在半空中流露出絲絲汁液。用餐時,她執著刀叉,不語,專注地切割著煎蛋與鬆餅,慢慢地遞到嘴中,細緻地咀嚼著。現實與影片中的畫面重疊,阿姨像《蒂凡尼的早餐》裡的霍莉一樣,以完美的姿態將煎蛋和鬆餅吃得宛若盛宴。
突然一個詞語嘣地出現了我的腦海,“儀式感”。
《小王子》中孤狸告訴小王子,儀式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不同。要我說,儀式感是生活必需的調味品,能在一瞬間將人與動物區分開來,凸顯人的尊嚴與美好。儀式感宛如阿姨下午定點地開書品茶,傍晚地鞦韆賞花,晚餐的紅酒牛肉……也像是窮得掉渣的楊白勞欠賬也要買紅頭繩給喜兒,黛玉傷心也要哭著埋了殘花……
生活需要儀式感,這樣即使無法面向大海,也可以春暖花開。
我想要一點黃昏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582字黃昏時分,國王和星星公主去小河邊散步。小河像一面易破之鏡,河邊很幽靜,綠樹成蔭。星星公主徜徉在波光粼粼的小河邊,突然她看見了天邊美麗的黃昏,無不羨慕地說:"父王,請您答應我一個請求,好嗎?"。原來公主看到五彩繽紛的美麗黃昏,心裡非常想要,她滿懷欣喜地說:"我想要天上的一點五顏六色的黃昏!"國王大吃一驚,心想:我不能不答應,要是做,可能做不到,要是不做,公主會不高興的,怎麼辦?國王只好派僕人們四處尋找。
僕人們找來找去,他們心急如焚。他們走過了千山萬水,終於找到了一個千年巫婆,她法力高強,無人可擋。僕人高興地說:"請給我們一點黃昏,可以嗎?"巫婆淡淡地說:"你們把心愛的東西拿來交換吧!"僕人無可奈何,只好同意。他們換來了黃昏,獻給了美麗的公主。
就在這時,萬里無雲的天空忽然變得灰暗,然後狂風大作,雷雨交加。公主大發脾氣:"好好的天氣怎麼變成這樣呢?我還要去花園散步呢!我不要這個黃昏了!"說完,她把黃昏用力地摔在了地上砸碎了,裡面冒出來一個又尊貴又美麗的小仙女,她對公主說:"你這樣不珍惜辛苦得來的東西嗎?"公主卻不緊不慢地說:"我不喜歡這樣的黃昏,我還要它變回原來的模樣。"小仙女聽了之後好像明白了什麼似的,展開了她那閃著耀眼光芒的金色翅膀飛了起來……
不久,天邊又出現了五彩繽紛的美麗黃昏……
生活需要儀式感 篇17
國一作文 ,545字人是很複雜的生物,種種不同的感官造就了個體之間的差異。儀式感並非高大的詞彙,它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需要不同的儀式感。因此,生活中的儀式感的存在形式也不同。
比如在我們家,太祖母信佛,她每日必在老家堂屋供佛的桌上換好新鮮瓜果。每逢家裡有人生日,也必焚紙元寶,為之做法祈禱。春節頭日,老人家定集廣大信佛之友,號令家中上下食素。自己則整日唸經,以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家人如意吉祥。除了遵循信佛之儀式,太祖母還有聽戲的癖好。每晚不聽不睡,一曲終了方罷休。
奉瓜、焚香、唸經、聽戲,可算是太祖母生活中已成定勢的儀式。而在我的另一位長輩,外祖母身上,卻又是另一番景象。
外祖母與祖父生活在寧波象山,從無錫驅車需三小時,甚至常因堵車延至五六個小時方能到達。因此,父母與我只能借節日之便回去看看。每逢去時,老人家皆大開盛宴,歡喜漫天。對我這個寶貝外孫女,真是有求必應,心疼萬分。
何為儀式感?從長輩們的生活習慣中,大約能略知一二。生活中的儀式感可以是不同於常人的習慣,也可以是特有的癖好。或盛大,或微小,卻妝點著我們平淡無奇的日子。
試想,如果每個人的生活狀態都一樣,每個人保持儀式感的方式都一樣,那是一種多麼可怕的麻木與機械!生活也將失去樂趣與色彩,不再五光十色。美好人生,需要更豐富的儀式感。
生活需要儀式感 篇18
國一作文 ,1866字【生活需要儀式感】
王雅慧
儀式感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生存。儀式感賦予了生活神聖的意味,把生命燦爛成美好的春天。
古時,人們就非常有儀式感。農曆二月十二日,花朝節,走親訪友,互贈花種,更有家境殷實者,於院中舉辦花茶聚會,自清晨開臺,至日落不歇。夜幕攀臨時,院子裡絲綢所制的燈會被點燃,以盡賞花木之美。而來去徘徊,逗留與否,只聽憑各人的所想所願。
出席花茶聚會,需得舉止得當,端正衣著,不得隨意如常時,亦不得過分豔麗,但求潔淨素雅、落落大方。僅這著裝一點,就可見古人對儀式感的萬般講究,和對花的滿心愛重。
可反觀現代,又是如何的一番景象?網路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簡化了物質消耗和人力付出,卻也消磨了原本沉甸甸的儀式感。
好友生日,精心自制的禮物和親筆書寫的賀卡都成了過去,聚會因繁忙推脫,祝福由模板化的電子賀卡取代,網路空間便捷了人們的心力,卻也同時驅逐了在這份心力下的誠意。
儀式感是誠摯、尊重且熱愛的態度,而不是做作、矯情和虛偽。它是我們熱愛生活的一種方式,它可以浪漫,可以豪華,但不該是我們無度的放縱和享樂。
震動整個娛樂圈的黃曉明和楊穎的世紀婚禮,宴請了諸多賓客,聚集了大量媒體,極盡奢靡,卻受人指摘。這不是我們追求的儀式感,因為儀式感是我們對生活的重視,而非對物質的重視。其所帶來的是將生活的豐富多彩加以呈現。這樣的儀式感,生活才需要。
【生活儀式感】
陳禾
生活,需要儀式感,即使是最平凡不過的生活。
——題記
農曆的二月十二日,是一個傳統節日——花朝節。過去的過去,大家會在這個節日走親訪友,互相贈送花卉種子。有能力的富足人家,也不吝惜財物,往往在聚會時舉辦盛大的花卉展覽,讓大家盡情欣賞花木之美。那時候的古人,是擁有儀式感的。
可是,現代資訊紛雜,這個節日早已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之下了。網路技術的發達,溝通通訊的便捷,恰恰導致了交往中的隨意敷衍。儀式感隨著長大而被逐漸遺落,就像年少時,為一個人提筆寫信、自制賀卡的專心真摯,早已變作QQ一句冷冰冰的祝福。
可回溯過往,再小的儀式感,都含著最真的愛意。女孩給男孩發了一條資訊,說,她想吃城門口的燒烤,於是男孩就冒雨繞了一整圈,買到了女孩最喜歡吃的燒烤。但是,女孩回報的,連一聲謝謝都沒有。男孩很失落。但是我很羨慕他,能在最美的年齡如此淋漓盡致地做一件事,對自我的誠懇之心的追尋或許比他人的認可更有意義。
這份真心卻也正是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儀式感最大的誤解所在。比如,在朋友生日的時候,所送的禮物只貴重在價格,而不帶絲毫真心,僅僅只是因為“儀式感”。
生活,需要儀式感。但是,儀式感與刻意,矯情,做作,虛偽無關,它只是我們熱愛生活的一種方式。我們應該用心給他人,給自己製造儀式感,如此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能找到久違的歸屬感。
【儀式感】
章朝廳
相識多年的好友生日即將到了,思索幾日也不知道該送什麼。忽然記起兩人曾經聊天時提過的紙星星,便拍板決定,給他折一片星空。經過反覆的挑選,終於選定了一種喜歡的摺紙,又買了一個精緻晶瑩的許願瓶,為我即將折成的星空找到了安居的“宇宙”。
因為就讀的是私立學校,每日空閒時光不多,只好不斷地去擠壓老師們口中所言的時間海綿,珍惜每一滴落下的時光。午休時,放棄每日最在意的睡眠時間,可能只是為了幾顆或十幾顆紙星;晚飯後,一改平日時慵懶的動作,只為了讓那片星空多幾顆耀人的星星;深夜就寢了,一個人躲在唯一能亮光的廁所裡藉著那幾絲微光,去築成這片星空。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的星空日漸燦亮,摺紙成了我生活的一種儀式,也是儀式感所在。但幾日前,和那位好友發生了爭執,所有的友情回憶一瞬消磨,我知道那片未完成的星空再無送出去的機會,但我仍想折完這片星空,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回憶,也是為了那份久別重逢的儀式感……
記得曾經聽人說起過這樣一件事,少年即將遠行,離別前與那位相識的好友在一起寫了一封信,用見證友情的信封裝訂,相約少年歸來之時在一同開啟……這或許只是一件離別前的小事吧,但這份少年的青澀和深情卻因為這份莊重的儀式感而顯得格外唯美。我想,那兩封信件也一定會成為兩位少年一生的珍寶吧!
無論是我那片尚未完成的星空,還是那兩位十年離別的約定,其實都是對生活中小事的尊重,是為了讓生活代替生存的靈動,而這便是儀式感……
那天,你問我能否為你折一片星空。
而我說,好。
成長需要一顆樂觀的心 篇19
國二作文 ,621字成長,好比青蘋果到紅蘋果的過程,是成熟的過渡,是蓬勃發展的預兆。然而,成長路上,你總要有一顆樂觀的心。
記得五年級時電視臺曾播出這樣一則新聞,有一個女孩,年僅14歲,可以說正是青春飛揚的時期,可是卻因覺得自己似乎在期末考試中考砸了,怕受到家長、老師、同學們的嘆息、失望、嘲笑,雖她在日記中提醒自己應不要想這麼多煩事,可是,如此多的恐懼迎面而來,讓她措手不及,招架不住!終究還是用一把閃閃發亮的水果刀,結束了自己的正值青春年華的生命……
成長,亦是有許多客觀因素的,這些客觀因素就像猛烈的陽光,灼傷你嫩白的面板,卻是給你更大的激勵,鼓舞著你不斷成長。但,若是在其間你未能你擋住種種因素,那麼,一個樂觀的心,就成了你的保護神,使你依舊可以成長,朝更遠的地方走去。
我小學時期,同桌成績爛到渣,基本上在二十分到三十分之間徘徊,但他不是不理,而是反省那些地方不對,甚至流出了眼淚,可他卻能以微笑對待每一個人,這使老師慢慢地幫他渡過難關,同學、老師、誰都願意幫助他解決難題,只因,看到了他樂觀的笑容,最後期末考試他以三科全優的好成績告訴了大家,樂觀,是他困難時的盾牌。以後,笑容總是洋溢在他的成長路上。
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顆樂觀的心,既然自己已經遇到困難挫折,為什麼不以樂觀的心去應對,困難挫折最怕的就是那一顆樂觀的心,只要擁有它,成長路上,總是會有彩虹的。(肯定遍地都是彩虹)
樂觀是方向的指南針,是對待困難挫折的良藥。
我,永遠保持樂觀的心!
給異想天開加一點糖 篇20
高三作文 ,890字白雪公主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你見過這麼腹黑,這麼強大的白雪公主嗎?!根據殘酷童話《白雪公主》改編,美麗的白雪公主與父王的不倫戀被發現後流落森林,在這裡她邂逅七個醜陋的礦工,吃下蘋果後白雪公主倒地死去,英俊的王子阻止了屍體的下葬,將她帶回皇宮。不想王子正是喜愛這種少女之屍。巧合復活的白雪公主將對王后施展報復,用盡酷刑……
不得不說,這類文章真的毀了很多人的童年,多少人聽著安爺爺的童話長大,這麼毀它,還真是,簡直了。從古至今,小孩子都是最聖潔的,每個小孩子都是純潔的代名詞,不論他以後會經歷些什麼,他是怎樣一個人,都是這樣。那麼現在呢?純潔的孩子遇上了可怕的童話,就像一場劇烈的化學反應,但是,生成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那麼,問題來了,異想天開是好事,但凡事都往壞的想,就不見得是好事了吧。舉個例子,現在人一般都有過約會了吧。那麼,在同伴遲到沒來的時候,你會怎麼想?往好處想?往壞處想!腦補各種不同的慘狀,只能說,自己想想都怕嘍。然後呢?一般都是姍姍來遲,然後向你解釋為什麼會這樣吧。
為什麼人總會往壞處想呢?這恐怕也是有原因的吧,比如,這個社會上的風氣也就是這樣的,好多人都容易把人想壞,畢竟,輿論的影響使人已經開始無法過分相信他人,再不是那個大同社會,再也不可能門不閉戶,路不拾遺,連扶摔倒的奶奶都要深思熟慮,這樣一個社會怎麼會有很大的潛力呢?
社會黑暗嗎?不黑暗,永遠都不會黑暗,因為,在社會上永遠不止有黑暗充斥,社會上擁有光明,每個人都要相信,也許黑暗很強大,但在黑暗中的某一個角落中,光明永遠不會放棄。正如《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兔年頂呱呱》中的喜羊羊一行人與苦瓜大王的鬥爭所訴說的寓意,雖然邪惡很強大,正義很弱小,但是在所有人的不懈努力之下,糖果一定會打敗苦瓜,重新獲得甜蜜。
不止社會能影響一個人,人同樣能影響一個人,當你笑著的時候,你也可以帶動大家一起笑,一起鬧。當你哭著,你就一定會帶動大家一起哭。都是人,不是神,都會有情緒,想事情悲觀是正常的,但是,在悲觀的上面請加上一些樂觀。
要銘記,異想天開不是永遠都是苦的,苦的話就請加上一些糖吧。
那樣,也許能使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