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善念歲月靜好相關作文20篇

心懷善念歲月靜好 篇1

國二作文 ,1035字

善念,是紛塵亂世中的一粒種子,播撒在人們的心中,靜待發芽;善念,是人生低谷中的一棵嫩芽,在陽光的照耀下會靜靜地變成一棵美麗的大樹;善念,是從大樹頂上飛起的一隻白鴿,帶著人們對和平的希冀重回藍天。只有心懷善念,我們的歲月才會安詳美好。

春秋時期,孔子的儒家學說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同,但他仍心懷善念,遊說於列國,並向各國傳播自己獨創的“仁政”思想。雖然當時各國沒有直接接受他的遊說,沒有按照他的理念去治理國家,但是他播下的種子最終發芽成長,逐漸形成了儒家學派,得到了人們至高無上的尊崇,他的善念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給與了世界一份美好。假如孔子在列國遊說時心無善念,遇難而退,那麼儒家學派就不會存在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也難以為繼,看看我們周邊的紛繁亂世,有多少人還生活在戰亂饑荒之中,有多少人朝不保夕。如果沒有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傳承,我們中國人又怎能在這紛繁亂世中獨享這一份“靜好”的歲月呢?

宋代的蘇軾在被貶於荒僻的小島上時,他仍心懷善念。雖然在官場上屢受打擊,處在人生低谷的他心中放不下的仍是國家。當時的海南島還是蠻荒之地,生產落後,民族衝突,社會秩序混亂,他親力親為,體察民情,堅決治理當地的傷風敗氣,將內地先進的知識和技術傳授給他們,對於那些因惡俗而犯罪的人,蘇軾沒有將他們一棍子打死,因為他明白老百姓心中仍存真善美,要給犯人改過自新的機會。正是蘇軾的這份善念和善舉,使當地的人們拋棄了舊俗,接受了新的理念,使新的知識和技術蓬勃發展,大家終於過上了美好的生活!

南非的曼德拉為了爭取黑人的權利而身陷牢獄之災,他在監牢裡痛定思痛,反思自己的行為,最後明白以暴制暴不能解決問題,人要心懷善念,相互諒解。於是他開始改變自己,向黑人同胞傳播和平思想,向白人示好,還南非一份和平歲月。正是因為曼德拉心存寬容的善念,使白人統治者在他寬廣的胸襟之下顯得無地自容,他“海納百川”,將白人的欺壓輕輕化解,而他的和平思想猶如一隻飛向南天的白鴿,使眾多遭受苦難的黑人同胞看到了和平的希望,相信了歲月是可以“靜好”的,結果也正如他們所希望看到的一樣,南非最終獲得了一份和平靜好的歲月。

看吧!善念猶如一把雕刻刀,讓我們面目全非的木雕人生重回美好,善念讓我們看見生命中一切可珍惜的感情。只有心懷善念,這個世界才不會物慾橫流,千瘡百孔。只有心懷善念,這個世界才會被他們點綴得更加光鮮亮麗,更加美好!

心懷善念歲月靜好 篇2

國二作文 ,804字

出世則心懷眾生,入世則靈臺清明。心中懷有善念,歲月便自會清靜美好。

官場失意,善意的退讓,予心靈以一隅清靜美好。元豐二年,烏臺詩案,蘇軾為奸佞之徒所害,首歷人生黑暗,於生死間來去幾番,仕途終不得圓滿。然子瞻懂得讓,他不與奸人同流合汙,也不因遭受奸人陷害與其誓死抗爭,而是選擇了善意的退讓。奸佞之徒固凋了子瞻一季芳華,卻不見殘紅褪後,青杏正小。“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子瞻將官場浮名放于田園之中,三百顆荔枝入口,失意消亡於嶺南。蘇子心中懷有對人的善念,便不再追究,隱於田園。也正是他心中的那份善念使他退步,心中變得淡然坦率,他才能聽見自己心湖中的每一絲漣漪所盪漾出的聲聲迴響,才能在一個亂世中尋到心中的清靜美好。

創寫佳作,善意的問候,予讀者以一份心靈慰藉。畢淑敏是當今文壇最具實力和個性的女作家之一。同時作為醫生和心理學家的她,心中懷有一份對世界的善念。她將世界的美好寫入文章,於書中問候讀者,在無聲的對話中悄悄地解開人們心中的結。《在天堂喝下時間》的深刻,讓身處迷茫的你感受到生命無窮的力量;《願你與這世界溫暖相擁》的柔和,讓身心絕望之中的你重獲生活的希望;《幸福的七種顏色》的美好,讓迷失於困境中的你,發現世界的美妙……

相互尊重,善意的給予,予社會以一片歲月靜好。文章《感恩》中的兩位老人為鄰里種下紫蘇和白杏,與鄰人分享蘇子葉,這些不求回報的給予,收穫了鄰人的尊重,收穫了鄰里間和諧共處的氛圍——樓宇中相遇的人相互問好;染塵的階梯有人主動打掃;路旁亭下,鄰里相約散步、對弈懇談……正因這善意的給予,鄰里間多了幾份尊重,多了幾份感恩,讓每個人都意識到了行善的重要。於是社會因一個又一個人的善行變得更加美好。

善行一如一滴清墨,漸漸擴散,浸潤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心懷善念,歲月靜好。

心懷善念歲月靜好 篇3

國二作文 ,1020字

方孝儒有句話:“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裡寧,為善事者子孫興。”心存善念,行為善舉方可家寧子興,歲月靜好。

心懷善念是要有悲憫慈悲之心。只有心懷善念之人才會行有善舉、包容天下。做到這,不論身外有多喧囂,心中仍是一片歲月靜好。

在貧窮中心懷善念,行有善舉,收穫歲月靜好。享年九十三的劉盛蘭老人曾生為一名普通市民,但他的善與愛卻一點也不普通。他天不亮便起床,吃過極簡的早飯便開始了一天走街串巷的收垃圾工作。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幾十年,而他卻把積攢多年的積蓄都用在了助學上。他資助了總計十多萬元,幫助了一百多位學生。他甚至把每年四千元的養老費也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他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一丁點慾望——清單、簡單、寧靜,用善與愛充盈胸膛並付諸於行動。因為他心有善念——對貧困兒童抑制不住的同情與關心,所以讓他在貧窮清淡中尋得一方安然與快樂,收穫歲月靜好的美妙境界。

在亂世中心懷善念,行有善舉,收穫歲月靜好。偉大的護士南丁格爾從小雖生活富裕卻倍感空虛,直到她發現了救助與施善的快樂,於是決心做一名護士。在當時,護士是很卑賤的職務,所以身為名流的南丁格爾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可她認定了這條路——認定了心中那顆善心毅然上路。她參加護士培訓,努力練習,不斷思考如何改善醫院衛生飲食,為幫助他人而努力。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她在一線救護,每夜提燈巡房,被傷兵稱為“上帝派來的提燈天使”。她用她心中的善驅散了病人心中的陰影,她的善良之光永照在人們心頭。她在亂世中的堅定善念令她的內心無比平靜隔絕繁亂,是在黑暗之中守了一方歲月靜好。

任何時候心懷善念,行有善舉,收穫歲月靜好。青島有一位市民曾在幾次大災難中數次大額捐款不留真名,只留下一個化名——“微塵”。他懷有一顆關愛世人的善心,用善呵護災難中的人們,也感動了無數人心。漸漸地,微塵化為一個愛心群體,越來越多的人匯聚了善意,將它傳播於大街小巷,對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施善……微塵成為了一種善的符號。它用人們的善於愛匯成一種安定人心的力量,讓世界更溫暖、更美好,是善,讓每個人心中都有了一方歲月靜好……

善,靜人心,修人性。我們都可以心懷善念,善對世界,為自己在紛繁世界中守得一方歲月靜好。

心懷善念歲月靜好 篇4

國二作文 ,890字

心懷善念,是懷有“世界吻我以痛,我卻報之以歌”的遼闊胸襟;心懷善念,是飽含“以愛行走世間”的通透領悟。心懷善念之人,必定會收穫靜好歲月,留下最美的印記。

翻開歷史的畫卷,你一定望見了那個偉大的林則徐吧。立下豐功偉業卻慘遭流放的他,並未用嫉惡如仇來荒廢自己的一生,反而將對國家和人民的善意作為前進的風向標,在伊犁興修水利,我行我志,不改初衷。林則徐心中的善念讓他能上一個臺階看清自己的價值和追求,這又給他帶來止水般的心境,讓他把生活唱成了歌,把歲月裝飾為了絕美的詩篇。沒有林公的心懷善念,哪裡來的歲月靜好?心懷善念,讓他的歲月更加坦蕩,也更具分量。

還記得那位以“蘭小草”為名行善無數的大好人嗎?他的心中同樣被善念所充盈。“蘭小草”堅持15年給急需幫助的孤兒寡母捐款,他將心中至高無上的善全部奉獻給了這個社會,也自然收穫了至純至淨的心靈甘泉。就像那朵不羈的青蓮,用一生純良守候在歲月長河的河畔,盛放千年,永不凋謝。“心懷善念”正是“蘭小草”的處世哲學,他在這番心境中沉澱出了心靈的高貴與澄澈,於是歲月便以更加親暱的姿態淌過她的生命,刻畫出靜好的時光。

“非洲聖人”史懷哲更是鮮活的一例。具有超凡學識的他,為改善非洲的醫療環境,毅然放棄了學位,建立了麻風病醫院。這樣一位心懷崇高善念、對全人類有著悲憫和愛心的人,歲月在他面前又何嘗不是一副靜好的模樣?是善讓他收穫著“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芬芳,是善讓他的內心始終對這個世界抱有無上的憧憬和熱愛……總之,心懷善念給史懷哲帶來的是精神的開闊與昇華,是靈魂的啟發與豐富,這便構成了他完完整整的靜好歲月。

心懷善念,是一份道德的追求,更是一種內心的堅守。心懷善念之人都是塵埃裡的花朵,他們只是在塵世的一角靜靜地開著,淺唱浮生流年泠然而逝,低吟時光清淺歲月靜好。願我們都能將善念永存心中的珍貴角落,在靜好歲月中翩然飛過。

心懷善念歲月靜好 篇5

國二作文 ,880字

蒲公英已經結了種子。風的一個微小的善舉——掠過時,帶走種子,把種子帶入土中。種子在土地裡發芽,開出淡黃色的小花。此時、彼時,陽光微淡,歲月靜好。

作一個風的使者,在土裡埋下善意的種子。

期中考試剛剛結束,前桌的成績不太理想,他的春天黯淡了。輔導我們學習的組長,也因為他的“拖後腿”而焦慮。憤怒與幽暗的兩人相遇,沒說幾句就吵吵嚷嚷,我瞬間感覺我們的“組境”日漸式微了。

雖然組長和前桌的關係並不好,但畢竟是同一個學習小組的成員,都關心著組內的榮譽。前桌,還是那個原來陽光帥氣的男孩,只是有一些疲倦,對組長的話有些煩悶了;組長,仍舊組內日夜操勞的老母親,只是有一些焦慮,對前桌的話有些刻薄了。幸好,我坐在他們之間,當他們傳話時,我悄悄地把話語裡的稜角磨平了。

蒲公英的種子白晃晃的,一根根絨毛讓我有些發癢。

一次歷史課,組長拍拍我的背,壓著聲音卻沒壓住情緒地說:“讓你前面那個傻子閉嘴,原話傳過去!”我轉過頭,看著我前面那位“仕途坎坷”的前桌突然有了一種莫名的憐憫,讓我的臉頓時泛起了一股紅熱。是聽組長的話呢?還是藉機安慰一下前桌呢?窗外,風帶著種子飄過,我的心中湧現了一股善念。我輕輕地拍了拍前桌,壓低聲音,溫和地說道:“麻煩安靜一點,我有點聽不見老師的聲音了。”前桌先愕然地瞪了一下,又虛心地點點頭,安靜地轉過身去,注視著黑板。

窗外的風很是溫和,輕悠悠地吹過耳邊——有種子落地的聲音。

漸漸地,兩個怨氣重重的人開始吐露心聲,向我道出了他們的想法,而我呢?繼續作善的媒介,在一方不在的時候,偷偷與另一方交談他們的矛盾,用溫和的語言,一次次填補著,兩顆分崩離析的心。

清晨,蒲公英長出了淡黃的小花。

組員們心中的小花也簇簇抱擁在一起。組長和前桌的矛盾也開了。沉倫錦年只如初見,被歲月沉澱的憂鬱與靜謐,讓我們生生歡顏。

風,帶走了蒲公英的種子,開花後是金黃的;善良,存在過的歲月,也是靜好的。

心懷善念歲月靜好 篇6

國二作文 ,923字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水常懷善念,利萬物,便擁靜好歲月。心懷善念,可有靜好歲月。

心懷對自然的善念,歲月靜好。林黛玉於花朝節見落英繽紛,心懷於自然的善念,惜花埋之,為落花立花冢。“柳絲榆英自芳菲”,憐“明媚鮮妍能幾時”,心懷憐花的善念,便葬花立冢,“質本潔來還潔去”。是她心中不“於汙淖陷渠溝”的善念,令她情難自禁,惜花葬花,擁心中安寧,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那是她的善念所才有的靜好歲月。她常懷自然的善念,心中不生惡念,一路向前,於是有歲月中的林妹妹,有靜好安穩。

心懷對人民的善念,歲月靜好。都對麻風病人避之唯恐不及,連政府連國家也拋棄了這些人民。被驅逐至孤島的麻風病人,成了國的遺民。可有人尚記得他們。戴明神父心懷人民,記掛著這些遺民,獨身前往孤島照顧這些人民,享有獨屬於他的靜好安寧,直至逝世。聖女瑪麗安同樣心懷人民,接過戴明神父的仁善,奉獻一生。還有“非洲聖人”史懷哲,還有千萬萬如他們一般心懷於人民的善念、一路向善向前的人們,都在給予他人美好的同時也有自己心靈的安穩寧靜。他們常懷於人民的善念,渡卻民生,一路向善而行,終能給彼此歲月靜好。

心懷對天下的善念,歲月靜好。林則徐心中有溝壑有天下,於虎門處銷煙成伍心中於天下的善念,試圖挽大廈於將傾。哪怕失敗被貶,在任雲貴總督時,遠離朝野的他也不曾放下心中關乎天下的善念。他修水利,平叛亂,希冀河清海晏。銷煙失敗被貶,可心懷天下的他從不曾頹廢,為國奉獻薄力,又何嘗不靜好呢?他保持向善,一路向前,便能從中獲取美好。

一個是閬苑仙葩,惜花存善;一個是醫者仁心,憐民懷善;一個是銷煙平亂,愛國向善……還有更多的人,在浮華紅塵中,心懷各式善念,於無中獲得靜好。哪有那麼多歲月靜好?不過是保持向善,一路向前,去成全歲月靜好。

心懷善念,歲月靜好。請心懷自然、黎民、天下乃至更多,向善向前而行,握住靜好歲月,安穩現世!

心懷善念歲月靜好 篇7

國二作文 ,1031字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去奢求絕對的和平安寧,沒有辦法去企望永恆的美好祥和,但是我們可以用善心換取一方內心的淨土,在這塊土地上,生活永遠安靜美好。心懷善念,歲月靜好。

善,有極多的表現方式。是大愛,是慈善,亦或是一顆似水的禪心。它那麼有詩意,不經意間讓人享有了美好又空靈靜謐的無限感受。

“一個人最樸實的惻隱,在人群中激盪起向善的漣漪。”“草根慈善家”阿里木在貴州省畢節市看到許多上不了學的窮孩子時,他那顆飽含善意的心靈被觸動了,他要用自己努力烤羊肉串賺到的錢,為孩子們圓夢。儘管他終日在煙火繚繞的街市上沒命的勞作,在羊肉串燻人的霧氣中大聲吆喝,完完整整“捧一顆善心而來”的阿里木卻不覺辛勞,且充滿了快樂,自覺生活安寧美好又有希望。正因為他秉持最初的善念,保有一顆善心,不斷慈善,他才能透過市塵的霧氣,不辭辛勞,看到歲月因善而有的美好、幸福和快樂。

“於繁雜紅塵中,歷經千帆歸來,心仍少年。”“菩提禪師”林清玄在35歲人生事業鼎盛時期入山修行,修得了一顆如水的禪心。這顆禪心給了他無盡的善念,讓他有對枯萎的桃花心木的感觸,自對淘汰錦鯉的憐憫,有對歲月人生的思考。用一雙向善的眼睛看生活,“心懷清歡,以清靜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淡定從容地過好每一天。到那時候,歲月自然靜好。他用善的視角看到了人生真諦,並以此豐富人生讓自己的一生的歲月淙淙,細水長流,至純至美。

聯合國前祕書長安南出身於非洲小國迦納,講寬容善意與耐心的非洲文化讓他形成了關愛他人、善待生命的性格。他在美國目睹了黑人受到的壓迫,他決心在動盪的時代投身服務人類的公共事業,以善心構大愛。在矢志獻身全球公共事業的艱難程序中,他一直堅守扶助與幫助的善念,呼籲人們共築和平,遠離戰爭。他一直穿梭於戰火之中,斡旋協調談判,但這不能阻止他擁有對歲月靜好的追求。一個不斷鼓勵人們追求和平的人,他的心難道會不安寧美好嗎?安南用一顆善心豐富了自己的歲月,也鑄就了世界共同繁榮與美好。他用一生詮釋了小我與大我,歌頌了大愛。

我們也要堅持心中的本真與小小的善良,哪怕小到了塵埃裡,也會鑄就自己內心的一片安寧美好。

心懷善念,歲月靜好。不必可以探求,有善有愛的人生,一定也會充滿了最單純的歡喜,一定是最有滋味的境界。

用心守候歲月靜好 篇8

國一作文 ,949字

那天看到一個很舊的本子,出於好奇,我翻開了它……黃舊的封皮顯示著它歷盡滄桑,一頁頁文字飽含情思,這是媽媽的日記本。

媽媽的文筆很好,她說過她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作家;媽媽的日記本上記載著雖是一些很零碎的生活片段,但善於發現細節和情感的媽媽,卻用文字描繪了她眼中的美好。

媽媽從不反對我看她的日記,反而鼓勵我多去閱讀,她喜歡讀書,喜歡摘錄,也喜歡把好的句子抄下來,然後念給我聽……可寫日記是她年輕時的習慣,從我出生後,媽媽就把全部精力傾注在了我身上,我在媽媽的守護中一天天長大.

媽媽生了我以後,彷彿把對生活所有的期望都寄託在我的身上,用一張張照片記錄我的成長:百天,週歲,第一次上幼兒園,得第一朵小紅花,第一天成為小學生……一點一滴,像一本成長簡史,記錄我從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兒時到少年的過程,也記錄我夢想種子的發芽長大,也許這對媽媽來說其實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日記,每個字都洋溢著母愛,媽媽在用照片守護我長大,陪我守候我的的夢想之花。

媽媽對我一向很嚴格,無論是學習還是練琴;每天晚上媽媽都會坐在我身旁陪我寫作業,她喜歡翻看我的課本,和我一起討論問題。同樣媽媽喜歡聽我彈琴,她說音樂的表達方式,是用心,而不只是用手。就這樣,媽媽用她的愛陪著我,守護著我走過小學六年,和我守候著我的夢想,悄然間又邁進了中學的大門,現在媽媽用陪伴在守候我走向成熟。

我家並不富裕,但父母也在努力嘗試著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舒服些.其實這麼多年擁有父母全部的愛,就已經讓我覺得如公主般幸福了.我可以不住大房子,不穿名牌,只希望我們一家三口彼此陪伴,彼此守候,我很享受這種平凡的幸福!

從小我就是一個不善言辭,也不太會與人溝通的孩子,思維簡單,於是對情感的感知要比別人來的晚些。雖然我無法及時的體驗到新鮮快感,但這種"後知後覺"也讓我的生活多了許多美好,如同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能感觸到親情的溫暖,而且明白這種溫暖需要用心去感受,用愛去守候……

也許一個人出生的窮富你不可以選擇,但上天卻是很公平地做了安排;我就一直很感謝我有一個雖然不富有,但卻又非常溫暖的家.如果每個人長大後,都要離開父母,去尋找自己的生活,那麼我也希望這一天來得遲一些……在我心裡一家人相守相伴,已經是"歲月靜好",我願靜靜守候這份幸福到永遠!

歲月靜好初心最美 篇9

國一作文 ,1139字

“不忘初心,方得遠行。”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詩。當我們踏上了人生的旅途,領略了這大千世界,但暮然回首,還是初心最美。

在年幼時,我們可以躺在草坪上,仰望著星空,毫無顧忌的與夥伴們傾訴自己的理想。那個時候我可以大言不慚的拍著胸脯說:“等我長大了,我就要去天上摘星星!”說著我的眼裡充滿了嚮往和希翼。年幼的我們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長,無憂無慮,可以童言無忌;可以用天馬行空的想象描述著未來;,懵懂且無知。正是因為我年幼時的懵懂無知,才有了那顆最純潔的初心。直白的說出自己心裡最想要的,最想擁有的,並且沒有一絲顧慮和猶豫,那便是初心。它像是黑夜中最耀眼的行星,是那樣觸手可及。

在年少時,或許有許多人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因為我們的心智已經開始成熟了。老師讓同學們上臺來說出自己的理想,答案都是千篇一律的,我漲紅了臉,握緊了手,眼神堅定道:“我的理想是去天上摘星星!”我的話音一落,頓時鬨堂大笑,“去天上摘星星?我看你還是去夢裡摘吧!”“哈哈哈……”我的耳朵嗡嗡作響,嘲笑聲此起彼伏。我抬頭看向老師,只見老師輕輕搖頭說:“下去吧!”下課後有幾個同學跑到我的身邊,大聲嘲諷道:“喲,怎麼不去摘星星呀?”“對呀,我還挺想看看你是怎麼飛上天去摘星星的咧!”“哈哈哈……”又是一片鬨笑聲,我瞪大了眼睛看著他們大聲說:“我會的,總有一天我會把星星摘下來給你們看!”那時候我眼中充滿自信和堅定,也是這時候初心是最真摯的,它代表著我年少時的夢想,它是一盞明燈,在迷霧中指引我前行。

長大後我沒有和以前一樣堅定的說出“摘星星”,這樣的話,因為我長大了,成熟了,開始懼怕周圍的嘲諷,明白了現實的殘酷。我將初心小心翼翼的藏在心底,但把初心埋沒太久會讓初心蒙上灰塵變得不清。城市燈紅酒綠,喧譁雜然,我抬頭仰望夜空,只有灰濛濛的一片,就像初心。我開始迷茫猜測,懷疑自己的初心,問自己真的可以去天上摘星星嗎?這時候,初心是迷茫的。有一天,我突然看到一篇雜誌上的照片,是星空!我彷彿又回到了年幼時,大言不慚說要摘星星的那一刻,內心的迷茫,轉眼消失不見,心中那盞熄滅的夢想的明燈又再次被點燃了。那一刻,我決定放手一搏。被現實束縛已久的夢想的翅膀終於展開來,展翅翱翔!也許我不能摘下夜空中的行星,但我能摘下夢想這顆耀眼的星星!

我手中緊握夢想的明燈,朝著初心的方向,踏上未來的征程。歲月靜好,初心最美!

歲月靜好 篇10

高一作文 ,1019字

靜靜的一個人,倒上白開水,抑或斟上一杯清茶,習慣性地倚在窗邊,看看深邃的天空,沉默。被孤獨吞噬,被寂寞籠罩。不喜歡這種在黑暗中無言以對的感覺,卻偏偏愛上了這安安靜靜的滋味。

靜靜的一個人,靜靜的一間房,靜靜的一顆心,想著靜靜的心事。

青春搖曳,如枝頭的花事,瞬間便沒入林苑。時光,如涓涓細流,漫過流年,一去不復返。很喜歡時光,有好多種理由。

時光,有情又無情。聆聽時光,靜謐如秋之水,深厚卻不漏深色,寧靜中隱藏著多少青澀的酸楚;品味時光,清香如宋詞,雅緻卻不乏浪漫,感懷中飄零著多少難忘的思緒。思索時光,滄桑如心之海,澎湃卻極盡淡然,憂傷中詮釋著幾多永恆的生命。那細細,那淡淡,那點點,那滴滴,是歲月的洗禮,是時光的沉澱。簡單是一種心情,是一種歷練塵世的通透,更是一種自然唯美的情懷。做一朵靜默的花,晨鐘暮鼓,餐風飲露,在生命的輪迴中靜靜生活,做一溪乾淨的清泉,櫛風沐雨,滌盪迴轉,在歲月的長河裡淺淺歌唱。抬頭,靜心,不喜,不爭,不浮,淡然從容。

流年,靜水流深,是場自我修行的旅程。在這場修行中,歡樂與憂傷互生,失敗與成功並存。人生,雖充滿了劫難,卻始終仰望著陽光的方向,即使沮喪。將嘆息擁入身後,前行無悔。

不管怎樣,人,都要老去。有悲傷亦有遺憾。時光,將稚嫩的容顏打磨成鬢髮霜飛的蒼老。歲月,將天真無邪的心靈淋漓成飽經風霜的滄桑。多少期望,煙消雲散,多少幻想,不復重來。

走在流年的路上,我們揹負了太多的無奈與力不從心。曾經,我們傾聽心靈的召喚,勇敢楊帆啟航。曾經,我們身心重創,在十字路口流連了許久、許久……

人世間,最蒼茫的莫過於風塵的迷茫,前行的未知。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演繹。所有的人生,都是流年裡的書籤,被烙上上了歲月的顏色,卻一如既往,那些散落在風塵裡的萬千念頭,悄然不知去了何處,唯有歲月的詩行還在淺吟低唱。

流年遠去,落英繽飛。

這世上,最感動的莫過於看似一個貧賤的人生卻盛滿著無盡的頑強與勇氣。用單薄的雙肩為自己撐起了一方遮蔽風雨的天空。

於時光一隅靜坐,桌上是一盞淡淡的清茗,一本泛著墨香的書卷,輕輕翻閱,一任時光清淺從容的緩緩滑過手指尖。

茶的餘香尚未飄散,一剎那我好像想到了旅程、死亡、蒼茫、感動和最初的堅持……

以信徒般的虔誠,在時間無涯的荒野裡,與前世今生有緣之人相遇,再抬頭卻早已淚流滿面。很想給每一個生命下一個定義,張張嘴,卻不知如何說起。

我能說,也只能說:歲月靜好,時光依舊,我依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