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第二自然段相關作文20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第二自然段 篇1

國一作文 ,5900字

不必說精彩的電視,有趣的電腦,好玩的手機,也不必說吃著美味的零食和同伴一起去玩。單是自己在家裡,手握一支畫筆,掛一張白紙在畫板上,靜靜地,只聽見鉛筆摩擦紙的“沙沙”聲,不一會兒就可以畫出栩栩如生的作品,濃郁的水彩畫,細緻的彩鉛畫,巨集偉的國畫,看似簡單卻並不簡單的素描,遠比那些電子產品有趣得多。(章議文)

不必說那清澈的小河,那可口美味的油菜,那鬆軟的泥巴,那高大而不知名的樹;也不必說那小魚在河裡游泳,小蜜蜂在空中跳舞,那小蚯蚓在土中漫步。單是白菜地一帶,就有無限樂趣讓我忘不了。毛毛蟲在津津有味的吃著大白萊,竹葉青在找機會太久襲擊我一口。有時候,把白菜葉往外掀,你便會看見一團毛毛蟲……(歐陽振宇)

不必說碧綠的松樹,清澈的河水,扁平的石頭;也不必說小魚在河裡嬉戲,螃蟹吹起了泡泡。單是高高的松樹上,就有無限趣味。松鼠在樹上唱著歌,松果就是松鼠的傾聽者,爬上樹上,翻開密密的枝葉,有時會遇見松鼠窩,還有小松果,倘若用手去抓一個小松果,松鼠會過來和你爭搶吃的呢!松樹下旁邊的小樹叢裡有著密密的野果,這些野果不但可以吃,而且還酸酸的,比松子的色味要好了去了,這就是我小時候的樂園。(方凌峰)

不必說清澈的河水,光滑的鵝卵石;也不必說小魚兒在水中游泳,小蝌蚪在水中嬉戲,青蛙在草叢裡高聲吟唱。單是河邊的石子路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撿起一塊石頭,細看上面的紋路,會讓人覺得趣味濃濃;有時在晚上,你走著走著就會跳出一隻青蛙來,會嚇得你魂不守舍。(齊馨寧)

不必說綠油油的菜地,生機勃勃的桃樹,清澈的池塘;也不必說小鳥在桃樹枝上唱歌,輕捷的蜻蜓在水面上忽高忽低的飛來飛去。單是那池塘邊的竹林,就有無窮的歡樂。知了在林中唱歌,螞蚱們在這裡跳舞,翻開竹林下肥沃的土壤,有時會找到小小的竹筍和野蘑菇,小時候聽人說這些野蘑菇不宜食用,吃了會得瘋癲病,我於是常常把它拔起來仔細觀察它到底哪裡有害人之處,也因此破壞了林中的土壤和小竹筍。這就是我童年的樂園!(張鑫潼)

不必說碧綠的青山,蒼勁的松柏,浮動的白雲,湛藍的天空;也不必說麻雀在喳喳的嬉戲,大雁在成群地玩耍。單是那窄窄的河岸,就足以讓人回味無窮。每次走到河邊,我總會和姐姐一起去找河裡的“小可愛們”。起先拿著礦泉水瓶子去捉小蝌蚪。不遠處又看見大人們在釣魚,把小蝌蚪放生後迫不及待的跑過去,充滿好奇心的我當然不放過每一個釣魚的機會。掛上魚餌,把魚竿的線往外一拋,感覺到一點動靜就立馬拔起來。使我感到驕傲的是,我曾經可釣到過魚。緊接著又被那螃蟹吸引了,翻開河中的石頭,總會讓人驚喜的看到那螃蟹的身影。當然,我可沒那麼殘忍,抓到後總會把它們放生。你們會打水漂嗎?反正我是不會,所以我總找不到這方面的樂趣,每次都會以失敗告終,好像那小石片是在故意與我作對似的。在油菜花開放的季節,你總能在其中找到許多五彩斑斕的蝴蝶、嗡嗡的蜜蜂。如果你再仔細找找,還能在下面找到火紅的辣椒,幸運的話,還能找到熟了的西紅柿。夏天如期而至,帶給我最大的快樂就是那紫紅的桑葚,每次摘完後手都是紫紅紫紅的,但看在它的味道還是比較美味的份上,就原諒它吧。(楊瑞)

不必說高高的老橋,深深的蘆葦草,大片的竹林;也不必說螞蚱在蘆葦草中長吟,五彩斑斕的蝴蝶在天空中飛翔,可愛的小青蛙從石頭中忽然跳了出來。單是淺淺的石灘一帶,就有無限的回憶。小魚兒在這裡游泳,小蝦在這裡嬉戲。翻開一些較大的石頭,有時還會遇見螃蟹;還有一些虎頭魚,倘若去捉它,它也會一動不動,十分笨拙,我經常在這淺淺的石灘上捉魚、蝦、蟹……各種可愛的小動物。(毛天樂)

不必說碧綠的草地,高大的樹;也不必說飛來飛去的麻雀偷著樹果吃,知了在樹上鳴叫,敏捷的青蛙突然從腳邊直竄進草叢裡去了。單是小小的後院一帶,就樂趣無窮。蝴蝶在這裡舞蹈,鳴蟬在這裡歌唱。翻開石頭來會遇見鼠婦,還有蜈蚣,倘若碰見它,準會被它嚇一跳,迅速逃開了。櫻桃樹和桑椹樹種在一起,我有時會偷偷地去摘些嚐嚐,也因此吃酸了牙。如果不怕刺,可以從樹上打下板栗,像小刺蝟蜷縮著身體,用剪刀剪開外殼,把最完整的夾出來,又脆又甜。(朱天瑞)

不必說翠綠的竹林,鬆軟的泥土,高大的板栗樹,粉紅的櫻桃花;也不必說魚兒在水裡嬉戲,螃蟹在水裡吐泡泡,胖嘟嘟的小黃雞在水裡照影子,機靈的松鼠跳到最高的松樹上,看遠邊的晚霞。單是短短的小溪邊周圍的田野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母雞在這裡高唱,蝴蝶在這裡跳舞,蜜蜂在這裡演奏。翻起一塊形狀奇異的石頭,有時會遇見蜈蚣、西瓜蟲,還有一些不知名的昆蟲;還有螞蟻,如果有螞蟻洞,我便會用木棍去搗弄,有時還會弄到好幾顆螞蟻卵。毛尖兒(一種植物,拔出削開是一種白色的絨毛,可以吃)和一些不知名的雜草混長著,我常常把毛尖兒和別的植物弄混,把別的植物當成毛尖兒。一到春天,奶奶就會把拔給我吃,但這東西沒有味道,還是等到櫻桃成熟時吃又酸又甜的櫻桃吧!(王麗媛)

不必說芬芳的金桂,高大的梧桐樹,低矮的木柵欄;也不必說蝴蝶在花叢中起舞,毛茸茸的小雞一下下的啄著稻米,可愛的花狗正懶洋洋地躺著晒太陽,忽然蹦跳起來撲咬起狗尾草來了。單是五彩繽紛的小菜園就有無限趣味。番茄漲紅了臉頰,黃瓜青翠欲滴,胡蘿蔔頂著小帽子,悄悄探出一點橙黃的小腦袋。就衝它俏皮的模樣,你定捨不得將它粗暴地揪出來,只得輕輕撥開胡蘿蔔四周的土壤,慢慢握住它的身子,緩緩地提出來。把上面的泥土往身上蹭蹭就可以吃了,天然無害。嚐起來脆生生,甜絲絲的。再隨意摘些其它蔬果,路上興許還能看見幾條辛勤工作的小蚯蚓,或是幾隻動情彈奏的蟋蟀,一群匆匆忙忙的小螞蟻……這些小傢伙為菜園增添了幾分情趣,幾分生機。(熊珂逸)

不必說碧綠的小草,鮮豔的花朵,高大的樹木,清澈的小河;也不必說飛舞的花蝴蝶,辛勤的小蜜蜂,各種各樣的小昆蟲忽然從草叢裡蹦到葉子上邊。單是外婆家後院的一大片菜園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昆蟲在這裡嬉戲,鳥兒來這兒參觀。翻開泥土來,有時會遇見幾只蚯蚓,倘若用手把它捉起來,便會在手中蠕動著。胡蘿蔔和白蘿蔔種在一起,白蘿蔔有長得矮胖的,像人形的,而胡蘿蔔則有細長的。外婆告訴我說,蘿蔔生吃也挺好吃的,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一屁股坐在了泥土裡,也曾因此弄髒衣服,卻從來沒有嚐到一根好吃的蘿蔔。如果不怕髒,還可以去挖花生,把它洗乾淨,剝一個放在嘴裡,味道好極了!

不必說彎彎的石橋,光滑的鵝卵石,高大的杏子樹,金黃的柿子;也不必說小鳥在樹葉裡歌唱,雄鷹在天空中翱翔,蝴蝶在半空中翩翩起舞。單是短短的小河一帶,便有無限趣味。魚兒在這裡嬉戲,螃蟹在這裡乘涼。撥開草叢來,有時會遇見蟋蟀;還有鼠婦(西瓜蟲),倘若用手抓住它,它便會縮成一個小球,當它覺得沒有危險時,才會變成原樣。葛根藤和竹子纏絡著,葛根有巨大的根,竹子有尖嫩的筍子。筍子燉肉是很美味的,我因此常常帶著小鋤頭去挖筍,牽連不斷的挖起來,也曾因此弄破、弄髒了衣服。如果不怕髒,還可以摘到蓮蓬,像綠寶石整合的小斗笠,又脆又甜,色味要比青桃子好得遠。

不必說光滑的石頭,矮小的桂花樹,空蕩的橋洞,碧綠的灌木叢;也不必說敏捷的小蝦在石頭間穿梭,肥胖的小魚趴在石頭上緩緩挪動身子,青蛙在“”哇哇”的歌唱。單是空蕩蕩的橋洞一帶,就充滿了無限驚喜。青蛙在這裡高唱,河水在這裡伴奏。翻開大石頭,有時下面會趴著一隻小蟲;還有白蜈蚣在逆流而上。南瓜藤和冬瓜藤緊緊纏繞在一起,裡面藏著又扁又圓的南瓜和又粗又長的冬瓜。南瓜成熟後,將裡面的籽清洗晾晒,在經過翻炒調味,就成了老人最愛的零嘴,我也常常去那裡找南瓜,卻因此扯斷其他植物遭到捱罵。如果是胡蘿蔔成熟的季節,還可以去菜地裡拔胡蘿蔔,用溪水沖洗乾淨,甜甜的,脆脆的,還能補充維生素。

不必說清澈的河水,碧綠的水草,高大的楊柳,挺拔的石板橋;也不必說河鴨在水面打鬧,小魚兒在水中嬉戲,敏捷的小蝦突然從這邊蹦到那邊去了。單是小小的石縫一帶,就有無限趣味。魚卵在這裡洗澡,小魚兒在這裡出生,翻開石頭來,有時會發現在這裡捉迷藏的小螃蟹,還有小魚,倘若用手指按住小螃蟹的脊樑,它便揮舞動那石子大小的拳頭,鬥志昂揚。拿一個小盆,一些小米,把一些米放在盆裡,再把小盆放在水裡,而小魚兒一看見米便會被吸引來了,這樣小魚兒就變成了你的囊中之物了。如果幸運的話還可以摘到覆盆子,那色澤與滋味是讓人難以想象的。

不必說屋後的大山,碧綠的菜地,成片的竹林;也不必說鳥兒在天空中歌唱,蜻蜓在房前飛舞,輕快的螞蚱從這階臺階跳到另一階臺階上去了。單是屋旁邊的小池塘,就有無限趣味。小蝦在這裡嬉戲,魚兒在這裡覓食。翻開石頭,有時會遇見螃蟹,還有泥鰍,倘若抓起它,便會從指縫中溜走,到了晚上,魚、蝦都出來覓食,這時,帶上手電筒,你會發現,滿池塘都是小龍蝦。這可是我的最愛!暑假的時候,在外面玩的累了,也可以回家嚐嚐自家院子裡的無花果,香甜美味,那可是其他水果無法比擬的。

不必說金黃的菜花,高大的李子樹,碧綠的“小西瓜”;也不必說清澈的小河,可愛的小鳥,調皮的小魚。單是小樹林一帶,就有無限趣味。小鳥在這裡奏樂,蟬在這裡為鳥兒伴奏。走進小樹林深處,可發現一塊小池塘。夏天在池塘裡摸魚掏蟹,累了就來到岸上找一塊扁平的石片去砸水漂,放鬆心情。走出小樹林還會發現一路都是五顏六色的小花,這是不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禮物呢!

不必說盛開的玫瑰花,光滑的鵝卵石,高大的梧桐樹,嫩綠的垂柳;也不必說小鳥在天空中嘰嘰喳喳著,美麗的蝴蝶飛舞在花叢中,嬌小的壁虎趴在牆壁上,青綠的螞蚱忽然從草叢中直竄出來。單是周圍的綠草地一帶,就有無限趣味。蟋蟀們在這裡歌唱,螞蟻們在這裡搬運食物。翻開草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西瓜蟲,倘若按住它的脊樑,便會蜷縮成一團。絲瓜藤和牽牛花藤纏絡著,牽牛花有嬌豔的花朵,絲瓜有綠綠的葉。有人說,牽牛花蜜很甜,所以我經常把牽牛花揪下來,放在嘴邊吮吸著,也曾因此弄禿了許多藤,但很少有蜜很甜的牽牛花。如果不怕蟲子,還可以摘到如微笑般綻放的倒掛金鉤花,那花的味道如同蜂蜜般香甜。

不必說彎彎的小路,矮小的樹苗,高大的松柏樹,鮮綠的棗子;也不必說知了在樹頂上唱歌,幼小的螞蟻扒在地上採集食物,聰明的小狗正在呼喚著主人的到來。單是菜園的泥土地一帶,就有無限趣味。蜜蜂在那裡嗡嗡叫著,螞蚱們在這裡拉小提琴。扒開小石頭來,有時會偶遇見螞蟻還有蜈蚣,如果用手抓住她的小身體的話,便會被你的無情而死去。枇杷和根纏落著,它的果實酸甜,它有飽滿的身體,枇杷是像樂器裡的,吃了便可以成為樂器琵琶我經常摘下來也因此傷害了它的葉子。如果不怕摔跤,還可以摘到櫻桃,像珍珠一般的小球,又香又甜,味道都比枇杷要好得遠。

不必說綠色的蔬菜,各種各樣的石頭,高大的核桃樹,紅彤彤的蘋果;也不必說勤勞的蜜蜂在花叢中工作,五顏六色的蜻蜓在水面上嬉戲,小巧的青蛙在草叢中唱歌。單是美麗的竹林一塊,就有無限的趣味。螞蟻們在這裡勞動,蚯蚓在土裡玩耍。有時運氣好,可能還會看見一群小雞在這裡做遊戲。你要是不害怕,還可以去河邊玩。裡面有小魚、小蝦,有時還會看見一群大白鵝。如果見到大白鵝了,那可要小心。你要是敢惹他們,他們便會一直追著你不放。

不必說整齊的菜地,茂密的竹林,彎曲的棗樹;也不必說野兔在竹林間飛奔,肥胖的毛蟲伏在菜葉上,敏捷的鳥雀直竄枝頭。單是那片茂密的竹林,就已經是孩子們玩耍的樂園。竹林中有石頭,像滑梯,坐在上面玩耍,像青蛙,觀察它的形狀。還有竹筍,被一層層的外殼包裹著。味道比青菜要好得遠。

不必說那碧綠的菜園、高大的柿子樹、美麗的竹林;也不必說那美味的山核桃、香甜的榧子、火紅的柿子。單是那小河一帶,便是我兒時的樂園。夏天那兒有螃蟹、有青蛙、在石頭縫裡還有些小魚,只要回到老家不是特別冷,我都會去河裡看看魚還在不在?現在可不可以釣魚?那是我對那小河常有的問題,爺爺叫那些魚,叫“小魷魚”個頭不大,但總是成群的,這便是家鄉的小河,我兒時的樂園。

不必說高大的松樹,光滑的石頭,清澈的小溪;也不必說可愛的松鼠突然從樹的這一頭跳到那一頭去了。單是小河一帶,就有無限樂趣。小魚小蝦在小溪裡暢遊著,翻開石頭,有時還會遇見小蟹,還有螺螄,倘若把它撈出它還會大囗大口地吐著白泡。走到田野裡,看!打眼望去,是碧綠的一片,肥胖的馬玲薯紮在土裡,露出了碧綠的菜葉。

不必說鬆軟的泥土,涼爽的樹蔭,酸甜的西紅柿;也不必說蚯蚓在泥土裡鑽行,蟈蟈在青菜間飛躍。單是菜園子的一角,就有無限趣味。鳴蟬在這裡長吟,蜻蜓在這裡嬉戲,扒開落葉來,有時會遇見板栗,倘若將它放在火裡燒熟了,便會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氣。如果渴了或是餓了,便可以摘那清甜的黃瓜,用水洗洗就可以坐下來慢慢品嚐了。

不必說清澈的小溪,高大的樹木;也不必說鳥兒在枝頭歌唱,蒲公英在空中飛舞。單是在樹林裡,就有無限樂趣。我和夥伴們在這裡捉迷藏,大人們拿著鋤頭在竹林中忙著挖筍子。翻開了石頭來,仔細一看,有時會看到螞蟻,他們正在搬食物呢!還有蚯蚓,正在忙著鬆土。快樂的蛐蛐在這裡又蹦又跳,勤勞的蜜蜂在這裡辛勤的採蜜。如果你想嚐點鮮,可以喝竹子水,那新鮮的味道十分清香,首先在竹子上鑿個小洞,再把洞鑿大一些,拿個桶接著,竹子水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出來,它還有巨大的藥用價值呢!聽說,吃了便可以把人身上毒氣燥熱除去,使人舒服極了。

不必說金黃的秕穀,光滑的石頭,高大的桑樹,青色的葡萄;也不必說麻雀在樹上唱歌,肥胖的青蛙伏在荷葉上,輕捷的叫屁神(放屁蟲)忽然從樹上飛下來直向草從裡去了。單是周圍的長長的小溪,就有無限趣味。小魚在這裡伴奏,河水在這裡唱歌。翻開水中石,有時會遇見小魚;還有黃蟮,把黃蟮抓起來,便會從手中溜去,真好玩。

不必說金黃的麥田,狹窄的鄉間小路,筆直的白樺樹,鮮紅的蘋果;也不必說公雞,在院子里名叫懶惰的黃狗趴在樹蔭下,活潑的小麻雀忽然從麥田裡吃上幾口可口的小麥,不知飛向何處了。單是家鄉的麥田,就有無限趣味。夏天來了,知了在這裡唱歌,蟋蟀們在這裡遊戲。扒開泥土有時會遇見蚯蚓;還有鼠夫,倘若用手指按住他們的脊樑,便會變成西瓜的樣子,來保護自己。西瓜藤、黃瓜藤和葡萄藤,全都纏絡在架子上,有時有的西瓜還沒長大,就被我摘下當做零食一口吞了。在玩累的時候摘下一根黃瓜,又解渴又解累,還有點甘甜。而葡萄藤的葡萄就經常被我和一起玩的夥伴吃光。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52字

《從沙坡尾到演武小學》

不必說蔚藍的大海、清新的海風、漂浮的船隻,也不必說白鷺在泥間覓食,頑皮的跳跳魚時不時從泥裡蹦出,小巧的石蟹在石頭縫裡穿梭。單是一條石板路,就有無限趣味。凹凸不平的石頭散鋪在路上,石頭縫裡夾帶著沙子,一些螃蟹可能就藏在其中,若用樹枝去掏,說不定可以淘得到,就看你怕不怕它那鉗子。石板路緊鄰著一個斜坡,斜坡下面就是海了。漁船停在海里,漁民們用自制的木板搭在石板路上,方便上下船,然而我們卻通過木板,到漁船上,再用“飛簷走壁”的功夫跨過幾條漁船(當然是船上沒人時),從另一條木板回到石板路上。我們有時還規定路線,比賽跑,看誰跑得快。最有趣的應該是石板路盡頭,有一艘廢船,也不能說是廢船,就是沒人要的船,已經放了很久,但是現在已經不見了。船上可站四五人,原本上面有些垃圾和水,都被我們清理掉了,船舵、船艙,還儲存完好,被一根粗繩拴在碼頭上。若不是繩子太粗,若不是被死死系在鐵環上,若不是我們太小力氣不夠,這船早就被我們划走了,哪裡還會乖乖停在岸邊。即使不能划走,這同樣也是我們的樂園。這船停在一個角落,旁若無人,又有一棵小樹在碼頭上,既沒有大人干擾,又有一棵樹可以遮陽,特別是下午或中午時,太陽比較大。上船隻需從一個不到一米的碼頭上跳下去,船便近在咫尺。上了船,若是退潮就沒什麼意思,若是漲潮,上了船之後,幾個人一動,船便會搖晃起來,在當時看來這是很有趣的事。船艙很矮,還很臭,一般不下去,但船舵的位置可是必爭之地,船舵很輕,輕得好像沒和水裡的舵連起來一般,現在想想也許這舵是壞了吧。管他壞沒壞,總之,這都是我們童年的記憶。

到了規定的年齡都要去上學的,我也不例外。我進了演武小學,開始了六年的小學生涯。第一天進學校的我對什麼都是好奇的。嘿,學校有個池,池裡也有隻小木船,這讓我想起我玩樂的地方,我是挺想上去的,但有一道大鐵門攔住。第一天上學,我見到了我的班主任,是一位中年女子,溫文爾雅,儀表大方。我當時還小,也不知道什麼是好老師,只知道跟這老師學就對了。也記不清從何時起,有了作業,剛開始是沒有的,於是我開始懷念我的樂園了。哦,我的廢船!哦,我的螃蟹們和小夥伴們!

每天除了週末都要來學校,我雖然離開了樂園,但我在一個新的環境裡,一樣玩得開心,玩得快樂。我接觸了新事物,交到了新朋友,不過,可能是之前太野、太任性了,一下收不回來。記得在一次因為小測還是作業,我已經記不清了,被老師留下,回家後被媽媽打了一頓,在陽臺上哭了一晚上。不過,也好像因為這個,我的心貌似收了回來,之後我似乎有所變化,變得更乖了,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吧。

避風塢聽說要改造時,我已經上五年級了,當爸爸知道這個訊息後,就到避風塢拍了許多照,直到六年級改造完畢,現在已沒了當年的味道了,只能通過照片來回憶當初、回憶童年。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 篇3

國一作文 ,659字

我家前面原來有一大片舊的房宅,早已經沒了人住,卻遲遲未拆。只有地上的路沒有了,換上了一片泥土。這麼大一片空地上,也只有這麼三五座小平房而已。現在早已拆除,換上了一片高大的樓房。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泥土,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說舊宅的有趣,土地的寬廣,也不必說蟋蟀的琴聲,夏蟬的鳴叫。單是土地中的一些雜草,就有無限趣味。白天裡,那些草貪婪地不斷地吸收著天地精華,吸收著僅僅屬於它們的陽光和雨露。風一來,所有的草盡數隨風舞動。頓時,眼前便只剩下一片綠色的波瀾,在不停地搖擺,不停地盪漾。夜裡,它便更有趣了。在月光和路上的燈光下,這些青色的小東西便若隱若現。在哪?在那,又不在那。在那,還不在那。有時跑去一看,有時對了,也有時錯了。那時,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後來,我就該上小學了,那對我來說並不是樂事,因為那時,我便不能如此玩了。一年級時,來了一些人,他們把舊房宅全拆了,又換上了新房子。這樣,我便永遠不能去舊房宅了。

然而,沒了舊房宅,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還有許多地方供我玩呢。上了小學後,印象最深的便是小花園了。

說是小花園,倒不如說是小草園。那沒什麼花,只是一片綠草。每當晚上無事,便去那兒走上一走。在那兒,確鑿是能看見一些舊宅房的影子,然而比舊房宅要差遠了。但儘管如此,卻也有一番趣味。夜裡,在風的吹拂下,在月光的伴同下,在新鮮的空氣中,走上一圈,任何不如意,不稱心的地方,任何的煩惱,便也能頃刻之間消退,實是個散心的好去處。

但可惜,時不幾旬,花園中的草盡數枯爛,小花園和舊房宅,皆隨我的童年一起去了罷。

百草園裡“樂”無窮——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感 篇4

讀後感 ,644字

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覺得那百草園的描寫真是趣味無窮,樂意融融啊。

那裡的一草一木在兒童的眼睛裡都無不充滿了生機,無不透著靈氣。你看,百草園的描寫: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攔、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由低到高,形成一個階梯樣式分佈結構,具有文學藝術中的建築美。作為一個兒童由低處向高處一層層向上爬就象爬樓梯一樣,逐一去欣賞真是“樂”於其中。

另外,本文的色彩美,也獨具一格,譬如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葚,色彩鮮豔,紅綠相間,將百草園勾畫成一幅色彩絢麗的圖畫,將一個兒童放置在這樣的環境中讓他得到美的薰陶,美的感染。真是妙哉啊妙哉!

百草園裡好吃的有桑葚,何首烏、覆盆子,這些吃的怎麼不會激發天真的孩子極大的“樂”趣呢!好奇是兒童的天性,如他“好奇”去尋找人形何首烏根弄壞了泥牆,也符合兒童的心理。百草園裡的動物對魯迅更有極大的誘惑力:由於好奇心引誘,他才在認真地觀察之後,寫出了“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竄”向雲宵裡去了。蚰蛉的低唱,蟋蟀的彈琴,斑蝥從後巧噴出煙霧“等優美的句子。並且魯迅先生還在描寫中充分調動了聽覺、視覺、嗅覺、觸覺等多種器官,把百草園的行、色、味描寫得一應俱全,怎能說不是一個“樂”園?這也足見他對這些動物有著多深厚的感情。

哪怕是生機靈性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的冬天,百草園在魯迅先生的筆下也是個樂園,在這裡不僅可以拍雪人,塑雪羅漢,雪後還可以去捕鳥,那個樂啊自然不必形容。

啊!百草園,真是一個兒童“吃喝玩樂”的理想天堂,這是其樂無窮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篇5

國一作文 ,772字

一襲棉布長衫,身披對襟小馬褂,小小的棉帽下一條烏黑的長辮子隨身律動。時而拍雪人,時而疊雪羅漢,時而伏在雪地上捕鳥……皚皚白雪映襯下,這幼小的身影為深冬裡沉寂的百草園平添了一絲生氣。

這便是一個多世紀前,那個幼稚可愛,天真活潑的小男孩兒—魯迅。那時的他,把自家後面的“百草園”視作是唯一的“樂園”。

這裡的每一朵花,每一片葉,每一株野草,每一隻蝴蝶,每一滴露水,彷彿都能勾起一代文壇泰斗對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在這個妙趣橫生的世界裡,年幼的魯迅曾冒著手被刮破的危險摘小珊瑚珠,抓斑蝥,和昆蟲們嬉戲,玩耍,伏在草叢邊陶醉於蟋蟀的琴聲,在夏夜的傍晚聽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作者筆下的百草園,是一個有聲有色五彩繽紛的童夢園,沒有煩惱,沒有憂愁,只有無拘無束盡情的歡笑。置身園中,彷彿只要嗅一下花草的芬芳,就能融入大自然的懷抱。在這裡,你可以發揮無限的想象力,去構造一個童心向往的極樂世界。

相比百草園無拘無束的生活,三味書屋的那段日子就顯得呆板無趣了許多。“三味”,無疑是指的“經書之味、史書之味、子書之味”。這家全城最嚴厲的書塾果然名不虛傳。無論是極方正質樸,嚴厲有加的壽鏡吾老先生,還是“正午習字,晚上對課”的嚴格校規,再加上那“從三言到五言再到七言”令人費解的詩詞古文,都令一個個只有六七歲大的孩子承受不起。所以便有了之後“園中嬉鬧”、“課上描摹”一系列的畫面。文中,兒童不受束縛,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的本性被作者描繪得淋漓盡致。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當年那個稚嫩無知的小男孩在寫下此文時已過不惑之年,飽受了時事變革,嚐遍了人間冷暖,當在夕陽下重新拾起那一片片承載著兒時回憶的花瓣時,不禁惘然。童年一去不復返,那段最無憂無慮的時光已然遠去,唯有執筆錄下心中的懷念,讓心靈得到慰藉,更告誡著正值花樣年華的我們:珍惜童年,珍惜生活,珍惜時光。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06字

這個暑假,我看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這本書,其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感受到了魯迅先生和我們不一樣的童年生活。

百草園真是兒童生活的樂園。魯迅先生向我們描繪了百草園裡色彩斑斕的植物和有趣的小動物。他不是單一地向我列舉它們,而是按照從遠到近、從高到低的順序,向我們娓娓道來,從視覺、聽覺、味覺幾個方面來寫這些動植物的特點,讓我們有如身臨其境。這些文字我反覆讀了多次,如果我也有這樣美麗的園子,在裡面盡情玩耍,該有多好啊!

給我最深刻的是長媽媽給作者講美女蛇的故事。“美女蛇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吃這人的肉的”。看到這裡,我毛骨悚然,彷彿美女蛇真的要來吃人肉。難怪小時候的魯迅得到的教訓是:有陌生人叫你的名字,你千萬不可答應他。可見他當時也是多麼地害怕。

雖然在三味書屋要讀書,有嚴厲的老先生,但也有快樂,可以爬上花壇折臘梅花,在地上或者桂花樹上尋蟬蛻……,比我們上學好多了,我們下課不能自由奔跑,不能劇烈地運動,更別說能這樣自由地玩耍了。

讀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他和我們的童年完全不一樣。我多麼希望也有這樣的童年生活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58字

每個人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它時而寬時而窄,可我們都必須踏上這條路。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初讀時,只是覺得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運用得出神入化,並沒有聯想到人生哲理。可再次細細品味時,腦海裡便浮現出許多想法。

這篇文章主要是寫作者小時候在百草園裡的快樂生活,以及後來到三味書屋讀書,生活變得如何枯燥無味。其實人生也是如此,幼年時期的我們是多麼無憂無慮,沒有拘束,不用想著自己該如何謀生,可以盡情地玩耍,可以不帶任何目的地快樂。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身上會揹負起長輩或家人的希望,我們必須要學會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我們也會慢慢感受到生活給我們的壓力。這不就是魯迅先生所寫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給人的啟示嗎?

現在很多孩子拒絕長大,上了中學還希望一直沉溺在父母的關愛中,希望維持著童年的純真和任性,願望和想法固然好,現實卻不允許這樣。沒有人能一直待在“百草園”裡,我們總有一天要從“百草園”走到“三味書屋”,雖然“三味書屋”的生活很枯燥,也無趣,但那又是我們人生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在經歷了成長曆程之後,在你能夠獨立生活時,回頭再看“百草園”,不也是很美好的麼?

我們應該從“百草園”中走出來,大跨步地邁向“三味書屋”,經過“三味書屋”的洗禮,讓自己成長為有知識、有思想、有責任的人。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282字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羅大佑的這首歌唱出了多少人的童年心聲。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魯迅也不例外。

不必說《阿長與<山海經>》中令魯迅心馳神往的《山海經》和“充滿神力”的長媽媽,也不必說《五猖會》中的迎神賽會和那令魯迅頭疼的《鑑略》,單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可以稱得上是魯迅童年的真實寫照了。

每次讀到魯迅在百草園中玩弄斑蝥時,拔那何首烏的藤時,去摘那覆盆子時,總會想到我的童年。童年裡有那一次一次的玩耍。一次,我們幾個小夥伴又在一起玩。不知道是誰先看到一隻野貓,也不記得是誰喊了一聲—“貓,抓住它!”我們一哄而起,準備去抓它。那隻野貓看見我們向他靠近,“喵”的一聲鑽入草中逃走了,我們當然也不會罷休。追阿!它東躲西藏,我們圍追堵截。不經意間,踢飛了一塊兒石頭,踩壞了一朵花;貓尾掃過,倒下了一片草葉;腳起腳落,濺出了水坑中的水花。我們興奮地尖叫著追趕著,一直到了牆邊,它一躍上牆,飛也似地跑走了。

貓兒雖然逃走了,但我們又發現了新事物—那牆頭的枝條上掛著紫紅的桑葚!吃貨的心開始躁動。我們幾個同伴商量著,把一個人送上去夠桑葚。於是我們抬腳的抬腳,推屁股的推屁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送了上去。但他太矮小,夠不到幾個,於是我們也要上去了。有人弄幾塊石頭壘在一起踩著石頭爬上牆去,有人順著牆角磚與磚的錯格中爬上去。每人佔據一根手臂粗細的桑枝上,一邊夠一邊吃。吃的滿手、滿嘴、滿臉都是紫紅的汁水。那汁水還一直在從嘴中嚼破的,手中擠破的桑葚中流出來。流出了一個夏天的甜蜜。

也許,童年就是魯迅那時手指下被按住的斑蝥和我們追趕的野貓,就是魯迅那時口中酸甜的覆盆子,我們口中紫紅的桑葚吧!

魯迅筆下冬天的百草園是比較無味的,大概是沒有人陪伴的緣故吧。於是魯迅“就只好來捕鳥”,這我沒有玩過,但是我喜歡“踹樹”。只需要一棵被雪蓋滿的不大結實的小樹,給它來上一腳,之後,雪就又下下來了。童年也許就是閏土父親口袋中叫著撞著的鳥和從樹上撲撲簌簌落下來的雪花吧!

童年不但是開心瘋癲地玩耍,還要包括兒時的學習生活。

就像魯迅他們在老師讀書時在下面用“紙糊的盔甲在指甲上做遊戲”,我們也是會有這類小遊戲的,但在主課上是萬萬不敢的。副課上,我們有時會用筆和尺子拼成各種各樣的飛機,前後桌互相“打仗”。女生呢,則拿出繩子玩起了翻花來。

和魯迅的課間不同,我們不做“在地上和桂花樹上尋蟬蛻”、“捉了蒼蠅螞蟻”這樣安靜的事。我們男生一下課就滿教學樓地瘋跑,還要大喊大叫。噫—爽極了!童年,也許是魯迅折下的臘梅,尋得的蟬蛻,也許是魯迅的同學指甲上的紙盔甲,也許是魯迅自己做的畫。童年,也許是男生桌上的“戰鬥機”,是教學樓裡的喊叫,也是女生手裡翻出的繩花吧!

不論童年的印象是什麼,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是美妙的,是一生中的最幸福的時刻。它的美好也同時提醒著我們時光一去不復返。還像那首歌中唱的:“老師說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感 篇9

讀後感 ,420字

蝸牛,背上有殼,心中無殼。

人,背上無殼,心中有殼。——題記

最近閒來無事,讀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心中頗有感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講的是魯迅兒時在百草園的趣事,從而反映了魯迅童年的快樂,無憂無慮。

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我不禁陷入了深思:

魯迅那時候,非常活潑、天真,而現在的孩子,一個個迷失在題目中,就像一個人駕著一隻小船,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他只能說:Ade,我的歡樂,Ade,我的童年……

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幾天前的一件事。

那時,我正去S學校參觀。走進教室,我驚奇地發現,黑板上的作業多得超乎我的想像,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

蝸牛,背上有殼,心中無殼。

人,背上無殼,心中有殼。

是啊,如今的孩子,身上揹負著學習的殼,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已沒有了往日的快樂的童年。

人們啊,讓孩子們“忙趁東風放紙鳶”吧,卸去孩子們背上的殼,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928字

奇趣與枯燥

讀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深深地陶醉其中。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出自我國著名作家周樹人先生筆下。本文主要寫了作者回憶童年的趣事,以及對童年生活的懷念。

閱讀時,我彷彿置身於樸素的百草園內,與作者一起“折臘梅”,“捕鳥”……緊跟著作者的腳步,小心翼翼地溜進三味書屋。一進書屋,我彷彿聽見了書屋中傳出來的朗朗讀書聲,不時還傳出教書先生講課的聲音,這正是魯迅先生的先生。這位先生嚴厲中帶著隨和,魯迅先生十分尊重先生。嚴厲的先生和認真讀書的學生們,構成了一幅和諧的景象。三味書屋與百草園中,處處洋溢著書聲與嬉笑聲。

百草園,一個奇趣無窮的兒童樂園;三味書屋,一個枯燥無趣的私塾。這兩個截然不同地方,卻緊密相鄰,給魯迅先生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併為魯迅先生成為未來的大文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體會到魯迅先生所流露出的懷念、依戀的真摯情感。讀者彷彿身臨其境,讓我們把三味書屋裡的一草一木,看在眼裡、刻在心裡一般。他把我們帶回到了他的童年,循著他的腳步慢慢再走了一遍。

細細品味魯迅先生描寫三味書屋的片段,讓我不禁想起了我們的校園。早上的校園,到處充滿著同學們的朗朗讀書聲以及老師們的耐心講解聲。瞧!我們四班的同學們正在全神貫注地聽我們的老師講課呢。

“捕鳥”、“鬥蛐蛐”……這些都是魯迅童年的趣事。少年魯迅雖然享受了快樂的童年,但他在學習上也一點不馬虎,相反還特別努力。魯迅在三味書屋讀書,幾乎從來沒有遲到早退過。就有一次,他父親病重,魯迅被叫去藥店買藥,等買藥回家再趕去三味書屋時,先生已經開始講課。那一次先生責備了魯迅,並告訴他要做一個守時的人。自那一次之後,魯迅就在自己的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以此勉勵自己做一個勤奮好學的學生!我想我們也應該向魯迅先生學習,做一個遵守紀律,刻苦學習的學生。

魯迅先生的事蹟激勵著我們,我不禁再次拿起魯迅的名篇賞析,開啟書,走進魯迅先生,走進百草園,走進三味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