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做起讓公德之花開遍人間相關作文20篇

從我做起讓公德之花開遍人間 篇1

高三作文 ,889字

你怎樣,中國就怎樣。你溫暖,中國就不冷漠;你光明,中國就不黑暗。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國。

—《人民日報》

讀罷上述文字,心中泛起無限波瀾。“中國式剩宴”,“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消費”……當你看到這些“中國式”名詞時,是不是隻心中一震,隨即一笑置之?當越來越多無公德的“中國式”行為被調侃時,你會不會想到自己正是中國的一員。唯有從我們自己做起,做好中國公德的保護者,才有可能讓公德之花真正開滿人間。

當廣東的小悅悅遺憾離世時,我的心中一陣痛楚。一個活潑可愛的身影從此將在世上消失,一個鮮活的生命從此沒有了蹤影,如何讓人不痛心!是什麼造成了這個殘酷的事實?為何沒有一個人能在緊急關頭將她拉出死亡的深淵?正是社會公德的缺失造成了這個社會的麻木和冷寂!

如果當時路過的行人能及時伸出援手,也許一切就大有改觀。我們無法窺探那些冷漠行人的內心,但至少,我們看到了陳賢妹的積極援助和全國人民對小悅悅的關心,讓我看到這個世界的溫暖和美好。

社會公德,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它存在於我們的內心,體現在我們每一個行為細節之中。

當你在自己家中放聲歌唱時,有沒有想到隔壁熟睡的嬰兒?當你衝破千難萬險,終於插到隊伍的前面時,你有沒有留意到後面等待許久的人群?當你在擁擠的汽車中安逸地閒坐著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身旁站立著的行動不便的老人?所有的一切,其實都化為一句“理解與尊重”。

“文化崑崙”錢鍾書在上學時住集體宿舍,早起的他不忍打擾酣睡的室友,便獨自在桌前看書寫字,直到室友也起床後,他才去洗漱。鍾書先生對別人的尊重和理解著實值得我們學習,這也為他優秀的個人品質添上了重要的一筆。

沒有人能在社會中孤立的生活,一滴水也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乾涸。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社會公德更應成為我們每個人必行之事。

你要相信,你心溫暖,世界便不會冷漠;互相尊重,社會才會和諧發展,順利前進。

不要忽視小事的力量,當你的心中裝著別人的時候,我相信別人的心中也會裝著你。

讓我們以公德為漿,自由航行於浩瀚的社會大海中;讓我們從自己開始,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溫暖他人,讓公德之花真正開遍人間,芬芳永遠。

讓尊重之花開遍人間 篇2

高二作文 ,914字

為了清理城市中市民產生的大量垃圾,清潔工與拾荒者不辭辛勞將自己“埋”在垃圾堆中,可這樣無私的他們卻得不到人們的尊重,他們身上的惡臭味被人們視為洪水猛獸唯恐避之不及。

這正反映了在社會發展中,處在最底層勞動者們真實境遇,他們為城市建設添磚加瓦,努力讓城市更加美好,可他們收穫的只是人們的不屑、冷漠與躲避。從未獲得城中人的尊重與感激。社會風氣如此委實讓人痛心疾首。

曾有農民工在公交車上,面對滿車空位,卻選擇了蹲在一旁。當人們問他為何不坐下時,民工回答道,自己身上太髒了,怕影響到其他乘客。聽來似乎很讓人感動,農民工的高素質,不為他人添麻煩。可細究根本,難道不正是因為社會上對農民工固化的歧視,才使他選擇蹲在一旁?這位農民工所展示出來的高素質,恰恰是這個城市的冷漠與缺乏尊重?

還有一位農民工在上公共廁所時,選擇了把鞋子脫掉,他同樣讓人感動,怕自己鞋子太髒,破壞了這麼幹淨的地方。可這難道不是一種諷刺嗎?農民工是這座城市的建設者,他們在這硬化的水泥地面上留不下任何印跡,離開時,同樣也帶不走硬化的城市人心中的一絲敬意與尊重。

農民工、清潔工與拾荒者一樣,身為城市最底層的群體,他們努力為社會為城市的明天而出力時,獲得的卻從來只是躲避與厭惡,聽到的從不是“謝謝”亦或是一句關懷,他們聽到的,除了“離我遠點”之外,便是那句“你不好好學學習,將來就會成為那樣的人。”人心荒蕪,社會冷漠,尊重被歧視代替,感激被不屑淹沒。

我們不需要冷眼旁觀的看客,不需要內心冷冰的城裡人,我們需要的是如蒂亞戈的人,像他那樣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就像他一樣,對底層勞動者心懷感激的人。或許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一個和善的微笑,平和的眼神,輕柔的話語,真誠的感謝,便可讓那些底層勞動者獲得一份被人接納,被人需要,被人感激,被人尊重的喜悅。

社會需要底層勞動者為之奉獻,需要他們的添磚加瓦,但更需要我們的尊重,尊重他人的付出,尊重那些值得被尊重的人。

歧視如毒草一樣侵蝕人們心靈,只有將尊重之花種在心田,才會制止歧視蔓延。只有讓尊重之花開遍人間,才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讓幫助之花開滿人間 篇3

國二作文 ,818字

有一種品德,歷經五千年風雨摧殘依然傲然挺立;有一種品質,遭受了數個世紀的更迭替換,依然獨樹一幟;有一種精神,見證了物是人非的改變,依然不變如故。她,便是幫助。

先人有云:生時我幫人,老來人幫我。說的就是幫助他人,自己也會在其中得到幫助。如果說人的一生是一條路,那麼幫助就是指引路人們前行的指引燈,幫助他人,世間將會呈現出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讓幫助之花開滿人世,需要我們認知。

叢飛,相信我們對他早已不陌生,他的一生都是在幫助他人中度過,每當看到需要幫助的人,他總會鼎力相助,不遺餘力,為了能多幫助幾個貧困的學生,他到處開演唱會;日以繼夜的工作,把被幫助的孩子看成自己的孩子,噓寒問暖,在他的感染下,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他的愛心活動中。然而,37歲的他卻因癌症去世了,但他的精神依然在人們心中不能忘懷,因此我們體會到了幫助的意義,我相信在他的帶領下會有更多的人認識到幫助他人的快樂。

讓幫助之花開滿人間,需要我們體會。

劉麗,廈門一家足浴城的洗腳妹,初中沒畢業,她就被輟學回家打工掙錢供弟妹讀書,她曾被人欺負誤會。然而,就是這個誰都不看好的小姑娘,卻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大部份來幫助輟學的學生,自己默默無聞地工作,不理會別人的眼光。她的事蹟被人們知道後,教稱她為"最美麗的洗腳妹",是她,讓我們體會到幫助別人不需要太多語言,用心體會就夠了。

讓幫助之花開滿人間,需要你我的參與。

幫助他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作為同學的你,現在怎麼樣了以?眼下就要高考了,而你依然在和命運鬥爭,雖然學校每位同學都能為你盡綿薄之力,我希望我的一點愛心你能感得到。我們會衷心祝願你能快點好起來,與我們一起放聲高歌,笑傲考場。

讓幫助之花開滿人間,別像馬兒那樣自私。最後自己只能揹負更多,到時懊悔已是徒勞。

古今中外有哪一個人不需要別人的幫助呢?幫助別人,實際上就是幫助自己。

讓幫助之花開滿人間,我摘那朵最豔的,讓幫助之芬芳飄香四方。

讓道德之花開在心中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902字

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裡的窗;

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

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著無數純潔的心靈。

有些人以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現也很簡單,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道德是一種愛心,當別人在需要幫助時,給予最真誠的幫助。大家一定還記得,突如其來的五一二大地震,2:28分,這2:28,厄運降臨,頃刻間,8級大地震向四川飛奔而來,房屋轟然倒塌,路面更是被撕得四分五裂……滿目所見,一片片瓦礫,一個個廢墟,一幕幕,慘不忍睹。許多幼小的孩子在這場大災難中失去了自己的父母,許多丈夫失去了妻子,許多妻子失去了丈夫……更多的家庭流離失所。災難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援。電視上,救援隊伍排長龍,捐款的人們不計其數,醫護人員照顧病人,而自己卻幾夜沒閤眼……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時時暖人心,總有這麼一種愛心叫道德,道德時時暖人心田!

道德有時是渺小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句話,你就已經獲得了道德。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去姥姥家給姥姥過生日,我剛找到一個位子坐下來,就看見一個老奶奶顫顫巍巍地走上車來,這時車上已經沒有空位了,老奶奶的臉上露出一絲難色,這時,我的心裡就像有一個小天使和小惡魔一樣:小天使說:“快給老人讓座吧,做一個孝敬老人的孩子。”小惡魔說:“別聽她的,萬一讓了座,別人說你出風頭怎麼辦?再說了,坐這兒多舒服呀。”小天使說:“快給老人讓座吧,老師上課時不是經常說要尊敬長輩嗎?”“不讓!”“讓!”“不讓!”“讓!”這時,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在校園裡拾到了5元錢,我便交給了老師,老師誇我是個拾金不昧的孩子,雖然只是5元錢,但是,它在我心裡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記……想到這兒,我便鼓起勇氣對老奶奶說:“奶奶,您坐這吧!”老奶奶感激的對我說:“真是個好孩子。”我的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我決定以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匯成的一個個心靈,它們照亮起未來迷茫的路,未來屬於我們,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中國人。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隱藏在人們的心底,散發出它那迷人的清香。我們要讓道德之花在心中常開。

成功源於創新,讓創新之花開滿人生之路 篇5

國一作文 ,612字

創新,是每個人每天最想幹的一件事情,由於創新,才有了這個美好的世界;由於創新,才有了網際網路;由於創新,才有了這個充滿快樂的世界。創新,會改變我們每個人的一生……

比如說鄒金巨集的創新名言:“每一天創新一點點,是在走向領先。每一天多做一點點,是在走向豐收。每一天進步一點點,是在走向成功。”又比如說卓別林的創新名言:“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如果能夠打破常規,完全自由進行創作,其成績往往會是驚人的”還比如德國歌德說的創新名言:“要成長,你必須獨創才行”的確,一個人要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必須需要創新……

俗話說:“第一個用鮮花比喻少女的人,是天才。第二個套用比喻的人是庸才。第三個是蠢才。”可見,在人生中,創新是身旁的明燈,照亮前方的道路;創新是遠處的山巔,激勵我們登上高峰;創新是眼前的大海,任隨我們暢所欲言,匯入其中……

創新,鍛鍊我們的頭腦,不要讓自己憑空想象,而是要靠自己的腦子來發揮出來。你看,美國的托馬斯阿爾瓦爱迪生。他也不是用了1000種燈絲來做出了燈泡的嗎?再比如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的誕生,它由17468個電子管,6萬個電阻器,1萬個電容器和6千個開關組成。重達30噸,站地面積達160平方米耗電174千瓦,耗資45萬美元。每秒只能執行5千次加法運算,僅相當於一個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而已。但還是翻開了歷史

那光輝的一面……

創新,雖然路程很遙遠,但我相信,自己有細想,就一定會成功!

讓誠信之花開遍 篇6

高三作文 ,836字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千百年的傳誦中,孔夫子的言論早已耳熟於心,然而我們能否從內心深處體會誠信的內涵並以此審視自身言行是否合乎誠信呢?恐怕這仍值得思考和檢驗。

因為誠信,生活中少了煩惱多了理解;因為誠信,生活中少了漠然多了笑容;因為誠信,生活中少了紛爭多了和睦。可見,生活中需要誠信。我們需要一步一步走好這漫長的旅途,在享受沿途成功的風景或經歷失敗的陰霾時都不能忘記誠信。許多年後當我們到達了人生的另一種高度時會驀然發現誠信如同枝頭抽出的嫩芽一般值得珍惜。這一點可以從無數的事例中得到證明。正是因為一諾千金的信用才奏出了易水送別的豪歌,因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才留下了《出師表》的動人篇章,因為堅守心底的誠信才有孫水林用生命詮釋的品格。你看,誠信在生活中閃耀著裝點了整個世界的寂寥,正是誠信讓平凡的人物有著不平凡的人格,讓普通的故事有了精彩的詮釋。

這就是誠信的力量,而我們也應當為了踐行誠信而付出努力。

誠信意味著實事求是,不虛偽不表裡不一,說實話做實事,不文過飾非。為此我們就需要做到堅守道德底線杜絕不誠實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部分,只有每個人都從身邊小事做起才能構建和諧誠信的社會。所以面對哈佛大學學生抄襲的現象不能僅僅視作違反規定的小事而應當嚴肅的對待。考試作弊看似是小事,實際上卻嚴重的損害了一個人的基本行為準則。這種行為應當受到良心的譴責和社會的質疑。生活呼喚誠信,只有向誠信的方向不斷前行我們才會越來越靠近。

或許你只是一個平凡的個體無法如偉人般舉世矚目。你可以普通,平凡,默默無聞,但絕不可以丟掉誠信這做人之本。當房姐的誠信在矢口否認中崩塌,當表叔的信用在推卸中缺失,當紅十字會遭到眾人質疑的時候,這個社會就開始喪失了她的誠信,變得冷漠與汙濁起來。正因為這樣誠信的構建才更為重要,也更加需要我們一起付出行動。

也許生活中再沒有季布一諾尾生抱柱的誠信傳說,但誠信之花卻不會萎謝。她將在你我心靈深處,在人生彼岸和未來開遍,成為最芬芳最動人的人文。

讓廉潔之花開遍校園 篇7

國一作文 ,616字

有一個詞,它已經悄悄地走進我們的生活,它就是“廉潔”。如今,廉潔已不再是生詞。也許有同學會覺得它是一種社會風氣,與我們初中生沒什麼關係,其實不然,讓我細細說來。

校園是我們播下種子的淨土,是同學們求知的樂園,它美麗而聖潔。是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國棟樑。然而我們的一些同學卻在私底下“爭強好勝”,比吃穿,比名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同學慢慢地忘卻了學習,磨損了吃苦耐勞的意志,三年下來的話,除了幾套華麗的外衣,腹內空空。看到這些同學懊喪的樣子,我又何嘗不替他們惋惜呢?俗話說:“愛美之心,人人皆有之。”但是我覺得“自然”美,才是真正的美。其實,無論是名牌服飾,還是一部精美的手機,那只是一種暫時的榮耀而已。

再看看校外,我們會不時地看到一群群衣著時尚、披頭散髮的人,擺著不同的姿勢,吐著一個人菸圈。你不可不必為之羨慕,那可不是“酷”的象徵,而是在慢性自殺,他們忘了自己要幹什麼?更不用說勤儉與敬業了。社會是紛繁的,我們不能去責怪社會,但校園是神聖典雅的,我們有責任去呵護它、保護它。其實維護校園廉潔之風,我們也可以從一些小事做起。比如勤儉節約、拾金不昧、樂於助人……我們學校裡就有許多這樣的同學,撿到的東西都會上交給老師。現在學校的剩飯剩菜也少了,同學們都是勤儉節約、拾金不昧的好學生。他們難道不是廉潔的典範嗎?

接下來的日子裡,讓我們大家一起從點滴開始努力,手拉著手一起開創廉潔的校園、廉潔的社會,讓廉潔之花在我身邊絢麗地綻放吧!

讓誠信之花香滿人間 篇8

國三作文 ,743字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是古人的千古名言,也是我們的為人處事之道。人生在世,如果沒有誠信,就如同行屍走肉。誠信是一種美德,誠信是一種文化,誠信更是一個人的責任。

在2010年春節前夕,建築商人孫水林為兌現節前給農民工發放工錢的承諾,攜26萬元現金及全家人連夜趕回武漢,不曾想在途中遭遇重大車禍,一家五口全部遇難,弟弟孫東林為替哥哥完成遺願,忍著悲痛再次上路,終於在除夕的前一天把薪水全部發到60多名工人手中。這是一次讓人痛心的誠信接力。於是“信義兄弟”的美德名揚天下,於是更多的工人願意與他們攜手並肩。可見誠信是為人的基本品格,是事業的基本保障。沒有誠信,一個人在社會上往往難以立足。

在北大開學的一箇中午,一位學生正艱難地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步履蹣跚地移動著。由於不熟悉環境,他看見一個衣著樸素的老人,便請求這位老人幫他看一看行李。這位老人爽快地答應了,夕陽早已落到山頂,這位同學才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地跑來,而這位老人依舊在那裡耐心地看著行李。第二天開學典禮時,這位同學才發現這位老人是這個學校的領導—季羨林。誠信是對別人的一種承諾,誠信就是答應了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誠信是天使賜給人們最寶貴最美好的品格,而今多少人能對別人做到誠信,為了利益,不惜出賣自己的誠信,對別人不負責任:蘇丹紅、地溝油……一個個不甚列舉的例子,使人們漸漸喪失了對誠信的信任。

當然,風雨過後會有彩虹,國家質檢、紀檢部門近年來大大加強了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打假力度,一個個黑作坊被端掉、一個個腐敗分子被揪出……我們更有理由相信,誠信始終是社會的主旋律,我們都應該自覺維護。

誠信,像冬日的陽光溫暖人們的胸懷,像夏日的清風滌盪人們的心靈,像春日的嫩芽激勵人們的鬥志。讓我們以誠信為榮,讓誠信之花香滿人間。

節能有道,節儉有德——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13字

其實厲行節約沒有太多的驚天動地的事情,也不是什麼難以攀登的高峰,更多的是在細小的日常工作中的舉手之勞、儘自己的責任而已,像節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等等點滴的東西。就我們個人而言,從自己的言行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做好每一件節約的“小事”。雖然我們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無數個有限組合起來,便是無限,便會成為無堅不摧的力量!所以只有我們每個人都能行動起來,以身作則,養成了節約的習慣,便能形成了人人節約的社會風氣。樹立勤儉節約光榮,奢侈浪費可恥的觀念,讓節約真正成為一種習慣,形成一種時尚。

厲行節約,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將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發出更耀眼的光芒。古人有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崇尚儉樸、反對奢華、艱苦奮鬥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黨始終堅持和倡導的優良作風。在生活條件大大改善的今天,一些同志頭腦中的節約意識漸漸淡化了。現實生活中,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鬥作風的現象不為鮮見。在有的人看來,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過去戰爭年代和艱苦歲月提出的特殊要求,現在條件和環境改變了,再提倡這個就不合時宜了;有的認為,是否艱苦樸素是個人生活的小事,吃點、喝點、玩點無礙大局,沒有必要看得那麼重,要求得那麼嚴;還有的認為,時下人們生活講質量、吃穿講檔次,國家也提倡和鼓勵消費,“慷慨花錢”是為國家經濟建設做貢獻。然而,這些認識與共產黨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不相符的。勤儉節約至今仍然是我們應當樹立的正確的榮辱觀,人生觀。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句口號,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艱苦奮鬥”,被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和使命。

勤儉節約,從自身做起。老師們在勤儉節約上以身作則,從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張紙,給我們做出了表率。平時我們上班也是人走燈滅,注意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有一次下班我忘記了關燈,雖然從那以後我都記得了,但是他們在走的時候仍不忘提醒一句。勤儉節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一種習慣,深深植入我們的血液,無時無刻不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克勤於邦,立儉於家”“以勤養志,以儉養德”。節約是一種美德,一種修養,更是對國家、民族、家庭的一種責任,一種力量;節約體現的是一種憂患意識,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深謀遠慮。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

儉以養德從我做起——說說我的“摳”爺爺 篇10

高一作文 ,972字

說起我的爺爺,在二中工作三十多年了,人們見了他總是樂哈哈的官稱他“毛委員”。之所以這叫他,有兩個原因:一,他是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委員;二,他是校退離休協會的學習委員。在二中有的人還喊他“作家”,我看“家”稱不上,只不過在報刊上經常發點小文章而已。爺爺在我的心目中是天下最不疼孫子的“小氣鬼”,是一位徹頭徹尾的“老摳”。

爺爺的“摳”,我能說上半天,他有很多讓人難以接受的“規定”。比如,熱浪滾滾的“中伏”天,空調只能開到28°C,我多次力爭再減兩度,爺爺臉由晴轉陰地說,國家電力緊張,一線工人更需要降溫。可憐的我,只能嘀咕地說:“心靜自然涼!”

爺爺喜歡養花,為了給花兒養分,我家喝完的奶盒子存放也大有講究,必須放在指定位置,以便爺爺“善後處理”。不少時候,我見爺爺拿起一把小尖刀,從奶盒子上部猛插下去,然後灌進水,搖晃幾下,向花兒輕輕地播灑開來。

說到水,我家爺爺也有規定:浴池中洗澡的水不準放掉,裡面的文章還挺多呢!就這麼點洗澡水,爺爺用來拖地、衝便池和澆花。爺爺曾告誡我:“自來水”到每個使用者家中要經過7道工序:蓄水-輸水-絮凝-沉澱-過濾-消毒-送水。”我似懂非懂,只是點頭稱是。但在用水方面,我比爺爺大方得多。比如,我洗個頭,先在電磁爐上燒開水,再兌上涼水,沒有三大盆水是洗不好一個頭的,接著還得來個“電吹風”,可謂“水電”一齊上!我家爺爺實在看不下去了,瞪著眼,大聲斥責道:洗個頭為什麼用開水?熱水器的水,為什麼不行!面對此言此理,我無以應對。

再說一日三餐,爺爺每餐總是最後收場,稍作“偵察”後,把碗中剩下的米粒、吃剩的饃頭、盤中的菜底……以風捲殘雲之勢來個“大掃蕩”,弄得我無地自容,我只好做個鬼臉,唱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來!再說,爺爺的穿著很不講究。比如,爺爺穿破了的兩件汗衫,讓奶奶稍作剪裁,二合一,縫上幾針,又能再穿上兩年。還有在紙張使用上,除正面寫得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外,對紙的背面使用也不放過……再說一件不值得寫的小事:洗衣皁用到最後,總得剩下點吧!我家爺爺把扔下的肥皂收攏後,稍作“軟化”處理變成了五顏六色的肥皂球,真是人間少有。

寫到此,我難以再寫下去,淚水奪眶而出,心頭一熱,我悟出:這是“摳”爺爺給我留下的“儉以養德”的無字書。我願從當下做起、從自己做起,在人生的征程上留下我艱苦奮鬥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