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寨文化看仿效潮流相關作文20篇

從山寨文化看仿效潮流 篇1

高三作文 ,888字

山寨是09年的年度熱詞,其主要內容是借人們的從眾心理,通過模仿成名牌來獲取自己平民仿造型產業的發展。山寨文化的核心詞是“仿效”,這種潮流出現在強調智慧財產權,推崇技術革新的現代社會,這值得我們進行思考。

山寨的最終目的是藉助已成熟的品牌,營他人之利,說得含蓄點,就像是依附於喬木的菟絲子。說得難聽點,這與法律明令禁止的盜版只隔著一層玻璃紙。這種仿效不同於借鑑。借鑑是一種學習的方式,汲取他人的優點來塑自己新身,其中強調的是博採眾長、推陳出新,而絕不同於仿效的一鍋端。

這不僅讓我聯想到羅琳當年掀起的“哈利波特”熱潮,在那段時間,出版社每星期都要收到數百篇“魔法石”、“哈利”的故事,但同時,丟掉的廢稿也有幾十斤。理由很簡單,哈利是羅琳的“孩子”,跟風的仿效哪來的真情,一具空殼能站得起來嗎?

山寨一詞,若從字面上來看,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打家劫舍的匪徒。若換個角度看,我們就能清楚的感知到這種“仿效”潮流實質的惡劣。為什麼國家嚴厲打擊盜版?為什麼中國與外國合作時要簽署必要的有關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檔案?這是對凝聚了人們時間和智慧的心血的保護,是對飽嘗失敗終獲碩果的創造者的尊重。說這種“仿效”惡劣,不是誇大其辭。人的價值取向是會受到外界潛移默化的影響的。而這樣一種所謂的新興風潮教的不是銳意進取,不是突破嘗試,而是像吸血鬼攫取他人的榮光,無自我可言,無創新可言。若是這種牟利的擦邊球成了時代文化的弄潮兒,那麼一個社會、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長足發展恐怕要進入另一個寒冬了。

劉備看到的是三國鼎立,唯蜀最弱的局面,在臨終前這位深具危機感的王留下的遺言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今天,哪怕是發達國家也同樣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我們能在這種情況下困於山寨仿效的泥淖嗎?不要以為這只是娛樂大眾、平民化的無傷大雅的小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劉備傳遞到今天的時代精神就是要有正確的價值判斷與選擇,不要在糊弄自己的過程中毀了自己的未來。

著名漫畫家蔡志忠曾說:“雖然鳥會飛,雲會飄,但還是當自己最妙。”只有當我們舉起自己的特色旗幟,鳴響創新的禮花,我們才能真正擁有在社會上立身競爭的資格。

參觀城頭山古文化遺址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882字

201X年5月21日,我們的班主任洪老師和“發現教室”的輔導員吳老師,帶領我們四年級“稻米文化”活動小組部分成員。參觀灌溉設施最早最完備的水稻田發源地城頭山古文化遺址。

到了城頭山,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跑去,發現這裡還在進行建設中。據老師說,澧縣準備花四個億,打造城頭山旅遊文化景點,成為省級的古文化遺址景點。走了大約十多分鐘,我們看見了一個用鋼鐵架圍起來的一個圈子,還有幾個大大的坑,分成一層一層的,正好我們趕上縣教育局的領導帶領一個團隊在參觀,講解員給我們進行解說:這裡是古人曾經住過的地方,有灶火土臺、陶器、陶俑、拌料坑。我們走著走著,又來到了以前古人種植稻穀的地方,這裡有一幅雕像,說明人們正在收割稻穀的豐收景象。

科考專家認定這是6000多年前古人的稻田遺址。我們還發現了古人利用河道流水的力量來灌溉稻田,他們把河床裡面的沙進行過濾,然後進行灌溉,這個裝置設施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我們圍繞著那個大屋子走了一圈,在屋子的左邊,有許多雕刻人物形象,他們在舉行祭祀活動,有的雙手合一,抬頭望著蒼天,祈求聖靈保佑來年五穀豐登;有的把頭低低地跪在地上,好像心裡在許願,還有的在挖祭臺。還有一個大人挑著什麼東西,旁邊還有一個孩子;仰望藍天。樣子很虔誠。一組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現在我們的面前。表達了遠古時的人們,在6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農業生產,他們那種與天鬥,與地鬥進行農業生產、生活的景象,彷彿清淅地躍入我們的眼簾,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後,導遊告訴我們,城頭山先後出土的古城遺址、氏族墓葬、大型祭壇、灌溉設施完備的水稻田等大批珍貴文物。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科考工作者進行了13次考察,被認命為最早的水稻文化灌溉設施基地。現在,城頭山古文化遺址被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頭山遺址是中國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時期的遺址,也是迄今中國唯一發現時代最早、文物最豐富、保護最完整的古城遺址,被譽為“中國最早的城市”。

這次參觀活動,對我教育很大,原來我的家鄉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我長大了想當一個考古工作者,去探究遠古時代的未解之謎。

從漢字看文化的包容性 篇3

高二作文 ,904字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與國不再是一個個分離的主體,彼此間的聯絡逐漸加強,慢慢走向融合。而語言作為文化傳播的媒介與工具,也有了自身的改變,這種改變來源於人們不同的思維碰撞、不同行為方式的衝突。歸根結底,還是文化在其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現漢》自1978年至今的五次改版便完美地詮釋了這點,雖然這種改變遭到了部分人的批評,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今文化需要有包容性,與此同時,毫無疑問的,這種“包容”必將帶來巨大的益處。

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特殊象徵,具有極強的影響力,而《現漢》作為最權威的收錄現代漢語的詞典,便相當於中國的名片。它收錄“洋文”以一種無聲的方式表達著對異域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所以,並不是《現漢》的身段“放低”了而是文化開始逐漸相互包容了。漢字只是眾多中國文化中的一小部分,從其他方面:衣、食、住、行也不難看出各種不同的文化在慢慢磨合、碰撞、融合。這種改變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是大勢所趨的,人不能始終生活在一成不變的小圈子裡,這種改變帶給後輩的不僅是詞彙量的豐富,更是開闊眼界的機會,使認知不再停留在“我國家的”,更多的停留在“世界的”。

更進一步說,讓眼光注視於“國家”這一層面上,這種包容更代表著中國對自身文化的自信與對他國文化的認同,這種“包容”不是狹隘的。面對他國文化的衝擊,中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他人的”變成“自己的”,在此過程中完善並提升自身文化,令國家在今後的發展中更加有利且迅速,如魚得水。可以說,中國利用對《現漢》改版這一方式向他國展現獨一無二的中華文化的風采是十分睿智與自信的。

林則徐曾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在展現其自信力的同時,也獲得了他國的尊重。外國人也在逐漸接納與吸收我們的文化,而正是這種接納與尊重令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正是這種接納與尊重令中國日益強大。

從漢中看文化的包容性,看的不僅是文化,更是一個國家的自信力與實力,若一個國家連線受他國文化的勇氣都沒有,那何來“強國”之說呢?

中國恰恰做到了,包容了他人也證明了自己,以此換來的是他國對我國的尊重。由此可見,以一種和平有益的方式展現自信、應得尊重—包容,何樂而不為呢?

從新文化中心看新六橫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9字

每個學期,我們都在進行假期的實踐活動。但這次的暑假活動可不一樣,我和其他年級的幾個同學跟著陳老師,進行了一次極有意義的實踐活動。7月20日,我們頂著炎炎夏日來到了六橫蛟頭新建的文化中心。這一次採訪不僅讓我認識了這棟正在修建的文化中心,更對六橫的未來版圖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因為仍在修建的關係,我們只是參觀了一個外觀,但通過矗立在門外的佈局圖,我們還是能依稀看到它修建完後漂亮的模樣,能聯想到它的落成將給六橫人民帶來怎樣全新的文化體驗和便利。

炙熱的陽光根本阻擋不了我們的熱情。走上街頭,我們進行了路人採訪,記錄下他們對新文化中心的瞭解,也羅列出了他們的疑問,為之後的採訪打下了基礎。

接下來,我們採訪了六橫鎮規劃局的張科長,他將我們和採訪到的疑問細細地一一解答。讓我們對文化站有了更深的瞭解—

從張叔叔那兒我們瞭解到,文化站投資原先預計投資6500萬,後續投入共投資9500萬,預計將在明年初完工,明年投入使用。

文化站內部還有圖書館、檔案室、演出廳、室內運動場等一些含有趣味的室內場所。可以給人們提供休閒、娛樂的空間,讓六橫人的業餘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重要的是,文化站的建設可加大對六橫人們的閱讀興趣,增強全民素質文化水平,豐富市民的日常生活,增強人們對六橫傳統文化的瞭解。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外觀,它的外部牆壁採用了一種中國畫風的背景,壁內有小孔,孔裡有燈泡,當它落成後,將在夜裡投射出水墨畫般的光。除了蛟頭的文化站,在和張叔叔的溝通中,我們還了解到六橫政府還將在臺門地區建設一個運動場所。

在這次採訪中,震撼我的不僅僅是美麗寬敞、造型新穎的文化中心,更是六橫政府表現出來的決心,他們正在為創造更好的六橫而努力著。而我們,作為六橫的未來和希望,更應該好好努力,為打造一個美好的新六橫而積極向上。

我所看到的文化節作文 篇5

國二作文 ,1587字

【篇一:我所看到的文化節】

一年一度的文化節又到來了,這也意味著我們離中考又邁進了一步,同樣也使我們思想又成熟了一些。

初一的文化節使我看到一個個精彩紛呈、精炒絕倫的節目。

當時我懷著期待已久的心去欣賞一個一個的節目。小品、相聲、舞蹈、歌唱、琴棋書畫一系列節目真是數不勝數,看的人頭暈目炫的。我比較在意的是歌唱類的,我在私下平時喜歡聽歌,自然而然的就比較注重了。印象較學刻的是(7)班周同學的“無所謂”那唱的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個字絕!無論從模仿的腔調還是一些必要的動作都像明星的樣子。那場面,尖叫聲、“打砸”聲、掌聲真是連綿起伏,不得不叫人佩服。接著是初二年級,印像較深刻的是一段熱舞。霸氣、火辣、妖嬈、性感全都融入進去了,哪能不叫我們這些觀眾拍手叫好呢,到現在我都還回味無窮啊!

初二的文化節使我看到一個個氣勢非凡、空前絕後的節目。

既然升了一個年斷,自然節目不會差了。哇,集體操、教師舞、跆拳道等看的眼花繚亂,第一個節目都已經忍耐不住想要尖叫。老師們化了美麗的妝,穿著跳舞的服裝,刻意的打盼讓學生們眼睛都直了。接著(3)班的集體舞、小品、組隊舞蹈也是很精彩無比的。但閃光點還是在舞蹈和歌曲上,(8)班和(10)班兩個搭檔在一起跳了一個爵士舞,熟練的舞姿和良好的發揮無疑給全校一個非常好的驚喜,迎來的是絡繹不絕的、雷鳴般的掌聲。之後也是(7)班的一首歌震憾全場,給老師們也帶來了好久沒露出的笑容。

初三的文化節即使我們看不到了,但是我仍然想念安是一個空前絕後,目不暇接的好節目。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即將步入初三,意味著中學生活即將結束。但這並不代表我就會把我所看到的二屆文化節所淡忘掉,然後我會好好的把它鎖在我的鑰匙盒裡,讓它永遠不會逝去。

【篇二:我所看到的文化節】

這個星期我們學校組織了文化節,文化節是才藝的展示,體現了我們學校學生的精神風貌。文化節一年只有一次,所以它是激烈的,是精彩的,而且充滿教育意義。

我所看到的文化節是激烈的。

星期四下午,繪畫比賽時,驕陽似火。不久前才立夏,現在卻像盛夏,陽光刺得人睜不開眼,太陽太毒了,大顆的汗珠像雨滴一樣滾落到地。操場上幾乎沒有觀看比賽的人,大多數同學去體育館了,可參賽選手為了勝利,為了班級榮譽毅然留在操場上進行繪畫。體育館裡正在舉行圍棋比賽,裡面異常安靜,空氣中的殺氣令人窒息,選手們下每一步棋都很緩慢,他們時而沉思,時而眉開眼笑,步下一個個陷阱。每一步棋都是至關重要的,必須要完美,如果失足跌進陷阱裡,就有可能被對手擊敗,可謂步步驚心。

我所看到的文化節是精彩的。

每個節目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幾百名學生為了能在舞臺上表演,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才讓我們觀看到這樣精彩的節目,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八(3)班的舞蹈讓我印象深刻,當主持人預報節目時,報告廳就響了熱烈地掌聲,還沒有表演,這氣場卻壓倒了前面所有的節目。如果頒發文化節最高獎項,肯定非他們莫屬。隨著幕布緩緩揭開,我看到了穿西服打領結的男生和白衣裙高跟鞋的女生,他們的舞姿優美,動作整齊,舒緩的音樂令我們無暇想象,把我們帶入到音樂世界裡。表演完了,我還沒回過神來,下個節目已經開始了。

我所看到的文化節是充滿教育意義的。

舞臺上的小品“小偷公司”不僅搞笑還引人深思,公司裡一百多個職工卻只有兩人是真正的小偷,公司的工作人員冒著坐牢的危險工作卻得不到多少工資,這不就是現實的寫照嗎?少數壞人危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還有一個引人深思的節目,“禮儀”裡的五個人招聘同一職位,大家看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卻因為禮儀在第一輪被刷下來了,唯有那個講禮儀的人被錄取,這不也告誡我們講禮儀嗎?“超級變變變”這個節目同學們自己設計劇情,動手製作道具,不僅培養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還發揮了同學們的想象創造力。

我所看到的文化節是激烈的,是精彩的,而且充滿教育意義。

山水與文化作文 篇6

話題作文 ,2710字

【篇一:山水與文人】

山水是大自然的畫,掛在那裡,一掛就是幾千年;畫前的文人是歷史的筆,望著畫,望著望著就把自己溶進了畫中……

有的山雄偉,拔地而起,高聳入雲。遠遠望去,山腰間雲霧環繞;站在山腳,極力仰視山頂,望到雲層遮住視線。

有的水激盪,或渲洩成瀑布或奔湧成河。瀑布一落千丈,粉碎石塊撞到懸崖底,濺起萬千水花;江河浩浩萬里,奔騰不息,匯入汪洋。

有的文人嚮往這些山水的豪邁大氣,他們為山水稱頌,於是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度,有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情懷……他們融入山水,於是有李白有“寫萬里黃河”的胸懷,有“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的感嘆……

有的山青翠連綿。汲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養萬物之天年,一座又一座接連起伏,構成錦繡山川。

有的水明淨秀美。從地下浸出,流動著甘甜,匯成小溪,在山間嬉戲;流入湖泊,靜靜地倒映周圍美景。

有的文人喜愛這樣的山水。青山綠水顯得那樣和諧迷人。於是有陶淵明“見南山”的悠然,有王維“鳥鳴澗”的幽靜……他們痴迷於這樣的山水,於是有白居易吟唱:“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裡白沙堤”,有朱熹喜悅的探求和發現:“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山是骨架,水是血肉,山水相互融合展現出人間美景;山水養育了文人,文人滋潤了山水。

哪裡有山水,哪裡就有文人的嚮往;哪裡有文人,哪裡就有山水畫。

山水依舊掛著,畫前站著文人……

【篇二:秋日鄉山】

家鄉的山雖說是太行山的餘脈,可是早已沒有了那山高林密、峰迴路轉的磅礴氣勢,因此,每次放假回家,父母讓我去地裡看看莊稼,散散心,我總是一副老大不願的樣子。

今年的秋天似乎來得特別早,中秋還沒到,母親的電話卻一個接一個地催我回家收秋。誰知,就在我回家的第二天早上,父親就意外地從打工地回來了。

玉米還有些生,當務之急自然是收棗兒了。父母拉著小車走大路,我扛著杆子抄小路。

雖是中秋,景色到底多了些蕭瑟,我就是踏著林中一層厚厚的落葉登上山坡的。當我站在自家田旁的山峰上眺望時,卻別有一番景象:蕭瑟的落葉掩映著收穫的糧車,像是在默默地祝福;高秀、挺拔的玉米遮住了道路兩旁的陽光,顯得蓊蓊鬱鬱,樹邊的野草竟瘋長的漫過了人腰。遠處的棗樹葉子已從翠綠褪成了鵝黃,帶著些微微的感動,迎著朝陽下的微風搖動。溫暖而令人流連的色彩中,綴滿了“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焰火欲燒人”的棗兒,一陣醉人的微風襲來,我不禁脫口而出:“天火點樹葉鵝黃,風吹露滴草沾香。疑是行者翻天爐,卻道周郎遺火光。”

這時,我不禁對家鄉的山肅然起敬,熱愛之情油然而生。

這裡沒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文人騷客,也不會引起遺世索居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然,更不用說激起軍政驕子發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萬丈豪情。這裡有的只是農村人的淳樸,收穫者的喜悅,奉獻者的無言!

家鄉的山啊,你用王者的胸懷、仁者的大愛和母親的汁水,包容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甚至在百花殘落、萬木枯萎的季節,還為我們送來收穫和喜悅。

如果有來生,我願意變成一座山,為人們承擔風雨,為人們帶來生命的希望。

【篇三:山水的盡頭】

隨便翻開一頁歷史,都能感到那來自山間的浩蕩之風,聽到或婉轉或激越的水聲。一個默然佇立,一個蜿蜒流淌,山與水,組合成一幅絕妙的圖畫,懸掛於人們的心頭,再也難以揮去。

依山傍水,結廬而居,多少文人隱士詩意地棲居於山水間。那一篇篇詩文怕是他們寫給山水和自己的吧!山之魂,水之韻,也只有他們才能體會得深。

山與水,就這樣走進了一位位清高孤傲的文人隱士心中,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力量,折服了諸多才子,使他們甘願用生命為山水而歌。

我循著那一篇篇詩文去探尋山水的盡頭,看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南山下的菊花開得正盛,它們在迎接從官場走來的陶淵明,區區五斗米怎能折服詩人高貴的心,於是,南山下多了採菊的身影。因為他,那菊花的幽香飄過千年,遙遠的歷史中多了南山的風姿。也正是這樣的菊與山,造就了陶淵明。

面對官場的黑暗,李白嘆一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轉身而去,走向了山水。淥水盪漾,煙波浩渺,和青崖間的白鹿一起遍訪名山大川,徜徉於山水之間。山與水,融進了他的生命。

幽靜的竹林中,王維伴琴而坐。明月映照著他內心的孤獨,一腔心事付瑤琴,唯有山水聽。然而,有這山水便也足夠了。山風吹散他的寂寞,流水喚醒他內心深處那個靜謐的夢。

他們從黑暗和迷霧中走來,走向山水。讓山風吹散頭頂的陰雲,讓流水洗去心中的汙濁。山光水色固然醉人,但我想歷來文人隱士所關注的,該是那美景背後、山水的盡頭一個真正自由的精神世界。

他們的人格與官場不符,那裡有太多狡詐和爭鬥,於是,他們轉而走向山水,在山水之間構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園。在這裡,無需阿諛奉承,沒有勾心鬥角,這裡有的是山的靜默與水的靈動。

從此,文人隱士的生命再也無法與山水分開。

【篇四:山水乡村文化】

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曾寄情於祖國的壯麗河山,而我,獨愛鄉村的山水、山村的文化。

在我的家鄉,沒有高聳入雲的山峰,但這裡的山卻永遠忠厚地佇立著;在這裡,沒有波濤洶湧的大江大河,但這裡卻永遠流淌著清澈的小溪,流淌著清澈的童年。

鄉村的山不高,無需費力攀登,但你可以從山腳奮力衝向山頂,體味一次飛奔的感覺。站在山頂之上,你依然可以眺望遠方,眺望遠方片片綠蔭掩映下的屋舍,眺望遠方藍色的天空和無盡的渺茫。

村裡的少年經常來到山上,村裡的老人和兒童也來此閒遊。人們登上山,望見了藍天白雲,領略了無限風光,感到了無比的恬靜,之後,他們就欣然歸去。但山的奉獻卻點燃了少年的激情,喚起黃髮垂髫者的活力,讓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感受到那隻屬於鄉村的質樸風情。

山佇立在鄉村的一方,水卻流淌在鄉村的胸膛;山讓村風質樸,水讓心靈澄澈。

村旁流淌的河水,是孩子們天然的遊樂場。孩子是水上的鴨子,時而在水中翻騰,時而在水面擊掌,時而長吸一口氣,鑽進水中,追趕水世界裡的精靈。水永遠是那麼清澈,保護著孩子們純潔的心靈不受沾染,天藍色的水最終哺育出清澈的童年。離不開水的孩子長大了,依舊需要流水的哺養,冥冥中似乎人的心靈已與那般的流水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在寧靜的田野中,在山水的環繞中,農民們不停地播種著,收穫著。有了青山,有了綠水,人們心中便有了動力,對未來就有了希望,世世代代的生命也就在時光的流動中輪迴著。

一束陽光不經意地照在一滴墜落的汗水上,卻在頃刻間散射出萬道光芒;一道道光照在山上每一株招搖的小草上,照在每一顆晃動的水珠上,照出了太陽的笑臉,照出了一幅和諧美妙的鄉村畫卷。

從共享單車看遇見碎片化生活 篇7

從共享單車看遇見碎片 ,846字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了。共享單車既是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一個產物,也是碎片化生活的一個縮影。

共享單車讓我們的出行方式碎片化,它讓我們的出行更簡單、便捷。每個週末爸爸都會帶我去一家簽約的會所游泳,由於會所的附近沒有公共交通,以前每次爸爸只能開車前往,20分鐘的車程有時因為道路擁堵得花上一個小時,到了附近有時又得花十多分鐘等停車位,折騰得爸爸經常找藉口不帶我去。自從共享單車出現後,我倆出門先乘地鐵,出地鐵拿出手機一掃,“啪!”共享單車自動解鎖,腳一蹬,出發。自行車小巧靈活,通行自如,25分鐘肯定到達目的地。一個字“爽”。公共交通加共享單車帶來的碎片化出行方式讓我們避開了交通擁堵、避開了停車難,也避開了急躁情緒,低碳的出行方式真正做到說走就走。

共享單車讓資源利用碎片化,減少了資源浪費。我國素有“自行車”王國的美稱,早就想學騎車了。以前就像我表姐,學車前先得買輛車,爸爸媽媽考慮家裡自行車的利用率不高,所以一直沒打算買車,我的學車計劃也一拖再拖。自從有了共享單車,我利用週末、節假日的碎片化時間很快便學會了騎車,我的活動範圍從此不再侷限在小區周圍。一輛單車是你的也是我的,我們共享利用,這用碎片化的使用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效用。讓單車不再是家家戶戶家裡的擺設,也節約了資源。

共享單車更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碎片化的鍛鍊方式。以前,每當學習一段時間,我會抓起IPad,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微信、網頁…漸漸地人胖了,視力也下降了,為此媽媽經常數落我。自從有了共享單車,每每學習兩三個小時,我會下樓騎一會兒共享單車,既放鬆了緊張的大腦,也緩解了視力疲勞,學習效率大大提高,連媽媽也翹起大拇指誇獎我這種碎片化的鍛鍊是合理安排時間的好方法。

共享單車就“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當然它也少不了瑕疵。比如有人將車佔為己有、隨意停放、隨意破壞……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畢竟共享單車為我們的碎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愉悅。遇上碎片化生活既帶來新思路、新突破,也帶來新挑戰。

傳承文化從這裡做起 篇8

國三作文 ,1068字

博物館裡佇立著幾十尊銅像,他們有的是孔孟等古代聖賢,有的是嬴政、漢武等中華霸主。站在他們的面前,我彷彿感受到了歷史的目光。它審視著我,凝望著我的瞳孔。我知道他們透過我的眼睛看到了什麼—那一縷縷傳統文化的煙雲,正在被現代文化的烈日烘烤、蒸騰。

我自小就讀《三字經》。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稚嫩語調依稀殘留在耳畔。小時候對《三字經》的內容隻字未解,只是讀著好玩,現在也僅知皮毛。孰不知,古人的行與思,古人的人文關懷都灌注其中。“融四歲,能讓梨”這一句我們再熟悉不過。可愛懂事的孔融形象深深在我腦海紮根。他的一舉一動都彷彿在朗讀聲中變成了畫面。“讓梨”,說來簡單,但其中容納的是下對上,晚輩對長輩應有的禮節,是中國人最根本的禮儀。除此之外,其中還飽含著分享、禮讓的高雅舉止。這些品質,聽起來普普通通,但你有做到嗎?

透過“孔融讓梨”,我彷彿看到了現代家庭裡孩子們一張張驕縱傲氣的臉。他們是家裡的“小皇帝”,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對父母發號施令。儘管他們仍未脫去稚氣,難道不能做到“孔融讓梨”的基本禮節嗎?我彷彿看到這一株株鮮活的花朵在過度的肥料裡掙扎,這些花朵身上承載著過多的關注、過多的期盼。就算能長大,也是畸形的花!是孩子們的錯嗎?不,不是的。一切都歸結於現代社會對傳統文化的淡漠。

“孔融讓梨”用現在的目光來看待就是“一夜成名”、“火了”,“頭懸樑,錐刺股”放在現代就是“勵志哥”、“牛人”……這些新潮的稱呼是否要將“之乎也者”、“君”、“先生”給取締呢?不得不承認,這些新詞在當代的年輕人中極受歡迎—“?潘”“高富帥”橫行的年代,又有誰在珍惜“文人墨客”“奇人騷士”?在網路世界中,難覓傳統文化的足跡!就算看到幾首古詩,也被改編成了打油詩。蹉乎!現代社會對傳統文化的影響,有甚於秦始皇“焚書坑儒”!回過頭來,你會發現“”人民的身邊,我們的近鄰正在悄無聲息地侵蝕著中華傳統文化!韓國人做得尤其透徹,政府給孩子們極力宣揚孔孟之道,就連端午節都要被他們搶去,變成他們的傳統節日了!

但我依然看到,有那麼些人堅持著文化傳統。武漢大學一名女生堅持在校內穿漢服,目的是為了宣揚傳統;中央十套的《百家講壇》欄目堅持做文化講座,經久不衰;許多歌手擯棄了流行風,轉而大唱《四書五經》,頗受歡迎……宣揚傳統文化,並不是要杜絕流星,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們可以多讀寫古文詩詞,陶冶情操;可以練毛筆書法,品析佳作;可以欣賞茶道,品茗清香……我們做的或許很微小,卻是傳承文化最好的方式,延綿久遠,生生不息!

脫離從眾傳承文化 篇9

高一作文 ,748字

我國著名作家魯迅曾說:”唯有民族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當今世界,發展迅速,日新月異,但我們的傳統文化不能被遺忘,我們不可隨大流,而逐漸淡忘自身的文化。

調查顯示,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傳統節日的起源,內涵,習俗早被淡忘,而西方節日及“雙十一”等人造節日卻得到了不少人都熱捧。這一現象得以證實多數國人的從眾心理還是揮之不去,寧願替外國文化買單也不願對自身文化加以傳承。對西方文化熱捧之人,你們是失掉自信力了嗎,為什麼不堅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呢?

不要盲目從眾。“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但那些盲目追隨西方等節日的國人,是要傳統文化淡忘啊。“哇,雙十一快到了”,我相信這是很多年輕人在無意間發出的聲音,這種聲音何嘗不是一傳十,十傳百。在當今學生眾多的時代,補課大軍已成為補課現象的代名詞,許多學生都有無處安放的補課心理可學習就需要補課嗎。一些狀元的事例我們不補課還更好。你可能會留意,詩人自殺,留學生不回國的現象越來越明顯,這值得我們反思。

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在眾多民眾已經順從腐朽思想的情況下,毅然選擇用自己的觀點及思想引導人民。在此過程中,竟不顧統治階級的反對,不與眾多人們一樣追隨錯誤思想。假如他從眾了會有如此一般的成就嗎?

文化的發展需要脫離從眾。畫家李可染曾說:“踩著別人的腳步前進最佳的結果也只能是‘亞軍’”。我國要發展自身文化就必須要國人加以修繕,而不是當前熱捧西方節日及狂歡人造節日的現象。這種盲目從眾只會讓我國與發達國家相差更遠,你只要想到我國孔子等也被他國人崇拜時就不會這麼盲目了。誠然,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也不能獨行,也需要與他國文化互相借鑑一下。

不希望淡忘傳統佳節等文化的我們,切不可隨大流。這時,我們就需要冷靜下來,脫離從眾的束縛,繼而傳承文化。

遊西山漾公園,品湖州絲綢文化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9字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我們一家人來到了位於湖州吳興區的西山漾公園,遊覽公園裡的亮麗風景。

一進大門,我就看到一彎淺淺的水塘。水塘後面種著許多竹子,它們昂首挺胸,像一個個戰士,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四周野花遍地,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們一個個綻開笑顏,喜迎四面八方的來客。

往前走就來到了文化中心。我知道湖州絲綢有著至少四千餘年的歷史,經緯天下,傳承至今。展館的門是一條長長的走廊,一路貼著許多圖片,有著詳細的介紹。

再往裡走,就看到一尊尊陶俑石像,不同於兵馬俑的磅礴氣勢,這裡的石像似在向我們展示一項傳統工藝的形成。那些石像雕刻的栩栩如生,讓人一眼就能看明白養蠶、抽絲、織布的整個過程以及絲綢之路的形成與發展。

我們沿著樓梯來到了二樓。浩大的演播廳正在播放著蠶寶寶的一生,最後破繭成蝶,而它吐出的絲被織成布,做成漂亮的衣服,沿著絲綢之路遠銷世界各地。

這次西山漾之行,不僅讓我領略到了西山漾的美麗風景,更讓我學到了關於絲綢文化的知識。我為我生活在這個有著“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城市而驕傲。

北山文化廣場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0字

我的家鄉在長沙縣北山鎮,是個山清水秀的小鎮。這裡有個供人們休閒娛樂的圓形廣場—文化廣場。那兒綠樹環繞,鳥語花香,環境優美。我們都喜歡到那去玩。

文化廣場的中央是旗臺。旗臺的地磚拼成一朵花的圖案,一圈綠油油的鐵樹環繞著它。遠遠地,你就能看見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

廣場北面是寬闊的北山大舞臺和綜合文化中心。老奶奶和阿姨們每天傍晚在大舞臺上跳廣場舞。夏天,文化站的工作人員經常在那播放免費的露天電影,忙了一天的人們一邊看電影一邊納涼。鎮上的重大活動或比賽也在北山大舞臺舉行。綜合文化廣場是個白牆灰瓦的兩層小樓,有免費開放的羽毛球場、健身房、圖書館、老年人活動中心……

廣場西面有門球場、籃球場和兒童遊樂區。白天,老人們在門球場上打球;傍晚,我們便在門球場內嬉戲打鬧。有時我們在兒童遊樂區玩滑梯、玩沙子,可開心了!爸爸和叔叔們在籃球場裡打球,總是個個大汗淋漓。四周的燈把廣場照得像白天一樣,大家玩到多晚也沒關係。

廣場南面有兩個弧形走廊,人們在那裡駐足休息、聊天。走廊是木製的,古香古色。欄杆上鑲嵌著中國畫,畫上是北山著名的景點或者北山的古今名人。

廣場東面的池塘中有座假山,池塘附近開滿了黃色的迎春花。池邊的柳樹枝條細長,葉子嫩綠,讓我想起了賀知章的《詠柳》。池邊的空地上常有人們在運動器械上鍛鍊,累了就在池邊的亭子裡休息……

北山文化廣場雖然不大,但在我心中,它是最美的。

從古至今的龍文化 篇12

國三作文 ,679字

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守護神,一直從古流傳至今,而我們中華民族也是龍的傳人,他甚至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雄偉的長江三峽、秀麗的桂林山水、壯觀的秦兵馬俑、神奇的敦煌石窟……從古流傳至今,我最想讚美的是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的萬里長城,和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甲骨文。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軍事建築,遠看像一條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全長一萬三千多裡,前不見頭,後不見尾,凝結了許許多多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他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蹟,無不令人驚歎!因此,“不到長城非好漢”家喻戶曉,世界聞名。

在陝西西安臨潼東邊的驪山北麓,有一座巨大的陵冢,這就是秦始皇陵。據史書記載,驪山陵墓裡面修建了恢巨集的地下宮殿,藏有無數奇珍異寶。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陵墓東側1500米處發現了巨大的陪葬坑裡,埋藏著約8000件陶製武士俑,還有上萬件兵器,100餘輛木製戰車。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是20世紀中國最重大的考古成就之一。

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記載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祭祀、戰爭、農牧業、官制、刑法、醫藥、天文曆法……。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等多種造字方法。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很多字型至今仍在使用,是漢字形成與發展的重要階段,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的。

中華民族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無不令人驚歎!今天,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作為中學生的我正在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發展獻出一臂之力。

中國傳統文化何去何從 篇13

國三作文 ,696字

一條大河奔騰於華夏版圖紙上,時而遇到峽灣,飛沫四濺,趣意橫生;時而流經平地,流觴曲水,沙白水清;時而跨過高山,事宜奔騰,萬馬齊喑,不捨晝夜如它。

古往今來,歷史的浪潮哺育了多少文人名家,從先秦諸子,到秦漢散文,再到唐宋八大家,再到晚明小品,文學芬香一直傳於今朝,即使穿越百年仍帶著民族獨特的氣息。

李白之詩仙最豪情,劍光月色躍然於字裡行間;王羲之之《蘭亭集序》龍鳳舞動,堪稱天下第一;王昭君之冰清玉潔,繽紛著唐詩宋賦的音韻。

王國維去了,去了他嚮往“國學”天堂,他很是平靜。尚在人間時,他很是激憤,國學的腳步越走越遠,在那個趨於猛獸般的時代裡,他的聲音太小,罷了,既然不能挽救這個時刻,那就去博取精神的自由吧!他捨棄了世俗,去追隨那內心的獨標孤高,他對國學的堅守,讓人仰視。

而今,人們對傳統文化議論紛紛,隨著英文縮寫字母編入新華字典的浪潮,有的人漠不關心,有的人嗤之以鼻,諷刺中國人的無能,還有的人似乎緊跟時尚的步伐。不要說這個小事了。甚至日常交流中也混雜這半不拉幾的英文。我們太過自以為是,傳統文化殿堂仍熠熠生輝,我們卻視之鐵鏽,這樣的民族,這樣的子孫,它又能存活多久呢?

曾經,魯迅棄醫從文,以筆代刀,挑開黑暗的帷幕,刺痛那一雙雙黑暗的眼睛,挽救邊緣的國人,他聲聲吶喊,聲聲祝福,讓中國文明重新在大地上開出血紅的花,讓中國脊樑在此鏗鏘有力。如今,我們也需要這樣一些人,為華夏,為文明,為傳統而奔走呼號。我們需要用血淚灌溉,讓中華傳統文化之林屹然挺立於世界東方,我們需要取飲華夏大河之水,讓祖國的未來,祖國的花朵綻放最美姿態。

我的華夏文明啊!我願跟隨你的腳步,去跋山涉水,領略四季變化!

從前有座山作文200字 篇14

國小二年級作文 ,1502字

【篇一:從前有座山作文200字】

趙浩宇

從前有一座秀麗的山,遠遠望去,山像一座綠色的金字塔,山頂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廟,寺廟裡有一個愛做運動的老和尚,和一個調皮的小和尚。

有一天,老和尚在敲木魚,小和尚想下山玩一會兒。於是,他靜悄悄地走到佛祖面前,抬起雙手作揖說:“佛祖,你可千萬別讓師傅發現我出去了。”說完,他就慢慢向門口移動。剛走到門前,耳邊就傳來師傅的聲音“不行。”老和尚眯著眼睛說,“你還沒和我一起做金龍拍拍操呢。”小和尚連忙跑到播放器面前,拿起播放器,放在窗臺上,然後去扶老和尚站起來,按下播放鍵,再迅速跑到老和尚的左邊,和老和尚一起做操,“頭頭拍拍,肩肩拍拍,頭拍,肩拍……”操做完了,老和尚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說:“徒兒,你可以再給我講一個故事嗎?”小和尚立馬講了起來,講完後,小和尚哀求師傅讓他去玩會,老和尚笑眯眯地答應了。

小和尚高興的喊:“終於自由了!終於自由了!”

【篇二:從前有座山作文200字】

李姿萱

從前,在一座高大的山上有一座破舊的廟,廟裡有一位年邁的老和尚和一位年輕的小和尚相依為命。

有一天,老和尚在認真地敲木魚唸佛,小和尚覺得太無聊了,心想:趁師傅不注意,我下山去玩兒一會兒吧。於是,他靜悄悄地走到佛祖面前,雙手合十作揖對佛祖小聲地說:“千萬不要讓師傅看見我下山去玩了,求求您保佑我。”可是還沒走出廟呢,就聽到一個聲音在小和尚的耳邊響起:“你給我回來。”原來老和尚早已發現小和尚想偷跑。“你今天給我講故事了嗎?”老和尚嚴肅地問。小和尚趕緊從一個角落裡搬出一個凳子,放到老和尚的面前,用自己的袖子擦了擦凳子上的灰塵,說:“師傅,您請坐,我這就給您講故事。”今天,小和尚講了兩個故事,分別是《小貓釣魚》和《北斗七星》。故事講完了,小和尚哀求道:“我的好師傅,您就讓我下山玩一會兒嘛。”“見你今天這麼乖,我就允許你下山去玩一會兒,但是要注意安全”師傅笑眯眯地說。

小和尚終於自由了。

【篇三:從前有座山作文200字】

張子馨

從前有座高大的山,山上鳥語花香,風景優美。山頂上有一座古老的廟,寺廟裡面有一位行動緩慢的老和尚上和一個愛做家務的小和尚。

有一天,老和尚在念佛,小和尚見自己把家務做完了,便想出去和小夥伴們玩一會兒。於是小和尚輕手輕腳的走過來,慢慢地抬起手,對著佛祖作揖說:“佛祖保佑。我出去玩一會兒,千萬不要被師傅發現了。”

“不行,你不能走。”老和尚眯著眼睛說,“你走了,誰扶我走路呀?”小和尚飛快地跑過去扶著老和尚走到他想去的每個地方。

老和尚走著走著捋了捋鬍子,伸展著胳膊說:“真好呀,可是沒有捶背,後背好癢啊!”於是老和尚讓小和尚幫他捶捶背。

小和尚站起來,雙手握成拳,向上了發條似的,均勻的捶起來。小和尚一邊捶背,一邊哀求:“師傅,我這麼認真,您就讓我去玩一會兒吧。”老和尚說:“你把家務做完了嗎?”“早都做完了。”小和尚理直氣壯地說道。

老和尚笑眯眯地說:“既然你這麼乖,就放你出去玩兒一會兒吧,不過要早點回來啊!”

小和尚終於可以去玩了。

東西文化的碰撞 篇15

高二作文 ,930字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是既保守固執又精明能幹,而西方人則是比較自由民主,做事規矩,追求紳士風度和誠信。兩種來自不同民族的人生活在一起,總會發生一些令人震驚的事情。這在看完《東方文化西方語》後感受就更加明確了。

比如,談到“海外華人圈有這樣一種說法:中國人在國外要過三關,即語言關、金錢關、心理關。不過以我在海外的觀察與經歷,我覺得華人們還要過‘小人關’。”這個“小人關”指的是中國人在國外生活時,老想著在各種管理和制度中找出可以佔便宜的漏洞來減輕高昂的服務費用。這種行為自然是不被提倡甚至是違法的。但做這些事的中國人抱著一絲僥倖的心理,想著自己應該不會被抓到,而且這也是沒有誠信的表現,是對自己極度不負責任的做法。在國外,誠信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德。一個員工可能會因為就撒了一次謊而很難再找到工作或終生失業。高中生可能因為考試作弊而不被任何大學錄取。更何況是不排隊、坐車不買票甚至是逃稅這種事?

“沒有明令禁止的事就是可以做的事”,這應該是許多國人心中的觀念,出國後也屢試屢爽,頻頻觸犯法規法律。我們身邊也是常有“沒有明令禁止的事就是可以做的事”的情況出現。如規定學生晚自習期間不能去洗手間,有些同學就想出“我去喝水的時候順便去上洗手間”的藉口;上課不許吃零食,有些同學就用嘴叼著牛奶一直喝個不停。老師看了提醒他,他就說“規定上課不許吃零食,又沒說上課不許喝牛奶”。在這種小事上都喜歡找漏洞去鑽,更別提那些可以“省錢”的“坐車不買票”“逃稅”等事情。中國人的精明能幹都用在瞭如何讓自己付出很少卻能享受成倍好處上。殊不知有辛苦汗水的勞動成果才是最受用最踏實的,靠正確途徑得來的東西才最受享用的。

外國人看到我們國人的這些海外行為,即使我們的國民GDP再高,生產總值再大,進出口量再多,終究還是不會從心裡承認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國、強國。出國在外,我們已經勢單力薄,更要遵守國外的制度和管理規則。出國留學,入鄉隨俗是最好的生存方法。學習國外人的禮貌誠信、遵紀守法,才能更好地融入當地的環境,儘早度過“小人關”。而不是屢次違反法律,還被驅逐出境,搞得金錢事業兩頭空。

最後我認為:精明能幹是好事,國外生活要自律;學習當地各法律,適應民族好文化;樹立中國好榜樣,民族強大遲早的事。

尋訪紅色足跡·傳承膠東紅色文化 篇16

尋訪膠東紅色足跡徵文 ,1358字

戰爭,自古以來伴隨著硝煙、炮火與人員傷亡。1937年,全國人民抗日戰爭在東北打響,緊接著,在1946年,全國人民解放戰爭馬不停蹄地趕來。到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標誌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中國人民取得大團結!14年的烽火,14年的殺戮,讓多少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所以,我們要勿忘國恥,重走膠東紅色之路,傳承膠東紅色文化,讓血一樣的紅色,永駐我們心間。

日出東方,海面旖旎。

膠東,奏出了一曲波瀾壯闊的紅色史歌!

幾天前,我去了雷神廟戰鬥遺址,這裡打響了膠東戰爭的第一槍。這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四合院,屋簷的瓦片被風雨的侵蝕,已經失去了本來的模樣,它顯得舊舊的,老老的,很不起眼,但在人們心中,他散發著紅色的光輝,他戴著金色的光環,他在和平的大地上,發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黑夜,帶來了天明。我邁過高高的門檻,踏著陳舊的水泥地面,走進了廟內。雷神廟戰鬥遺址真的很小,不像其他紀念館那樣巨集偉,青磚白瓦,普普通通。幾棟小屋子就那樣簡單的立在那裡,可能在以前,還會冒出縷縷炊煙吧。但是,炊煙變成了硝煙。誰也不會想到,在幾十年以前,這裡曾面對著槍林彈雨,這裡曾經血流成河。“七七”事變後,日軍佔領了牟平城。為了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中共膠東特委書記、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司令員理琪率三軍一大隊一舉解放了牟平城。戰後,部隊向南轉移,理琪等領導同志在城南雷神廟開會。中午,從煙臺趕來的日軍海軍陸戰隊百餘人包圍了雷神廟。我三軍幹部戰士二十餘人堅守廟舍,頑強地抵抗著數倍於己的日軍,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戰鬥中,理琪同志不幸英勇犧牲,年僅30歲;很多同志光榮負傷。現存東廂外窗上的一塊麵積僅0.8平方米的鐵皮雨搭板,上面密佈著138個彈孔,廟內現存的石碑、石礎上,也是彈痕累累。雷神廟戰鬥點燃了膠東抗日的烽火,打響了膠東抗戰的第一槍。我走近石碑,隔著透明的玻璃板,觸控著那些彈孔,感受指尖傳來的冰涼。都說十指連心,然而此刻我的心中,充滿著一種沉痛。那是一種力量,壓得我喘不過氣。我緩緩蹲下,看著地上新長出來的小草,綠油油的,越發的可愛,它們是被烈士們用鮮血澆灌的,我彷彿已經看到:負傷的理琪同志倒在血泊裡,腹部已被子彈穿透,鮮血涓涓地流出,連腸子都透了出來,他用一隻已被鮮血染紅的手捂著腹部,另一隻蒼白的手,顫顫巍巍的舉了起來,好幾次槍都差點掉下去,他把全身最後一絲力量集中到手腕,眼球突出,牙齒緊咬,身體微微弓在一起,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發出了最後一顆子彈。“嘭”這顆子彈帶著理琪同志最後的願望,結束了一位日寇的生命,理琪同志也終於安然的倒在了血泊中。空氣中瀰漫著腥甜的氣息,嘹亮的蟬鳴像是英雄們戰勝的號角,又像哀悼烈士的低鳴。我不禁仰望天空,用手撫摸著殘破的牆壁,喃喃道:“理琪同志,你的願望一定是希望中國和平,繁榮富強,你看,現在已經實現了,祝你安息。”

腦海裡還像過電影一般回想著戰鬥的場面,我的心情十分低沉,重新凝望膠東這片大地,竟是被鮮血染紅的。

紅色蔓延,精神不滅!

尋訪紅色足跡,傳承膠東紅色文化,是我們青少年應當做的。我們應該將這些閃閃發光的紅星,傳揚更遠!我們應該將這些永不磨滅的精神,發揚光大!時間的年輪還在慢慢擴大,歷史他安靜的呆在那裡,無聲無息。他用無言的方式,敲響我們心中的警鐘: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感受春節民俗文化 篇17

國二作文 ,611字

春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新的一年的生活的開始。在這期間裡,全家老少都一起“迎新春,除舊歲”,我們家也不例外。

除夕那天,是我最開心的一天。我早早地把寫好的春聯準備好,就等著爺爺的膠水了。對於貼春聯,我可是個行家,家裡春聯每年都是我貼的。而且不只是春聯,還有那個大大的“福”

字。這“福”字必須要倒貼,寓意是“福”到了的意思,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福氣滿滿。

接下來的一下午,可都是大人們的活兒啦,那就是包餃子。這個活兒看起來容易,學起來可就難多了。這不,這次我也想試試。

首先,把餡鋪在麵皮兒上,再把麵皮兒捏起來,這樣一個餃子就完成了。我照著“口訣”捏了幾個餃子,造型上都挺美觀的,可實際上卻不怎麼樣。可能是沒捏緊的緣故吧,我包的那幾個餃子一到鍋裡就全露餡了,無奈的我啊,只能吃著麵皮喝湯了。

其實除夕的高潮啊是在晚上。我們早早地吃完餃子便下樓放鞭炮了。膽大點兒的毛頭小子就放“炮仗”,女孩子則放煙花之類的。當鞭炮聲響起來時,才發覺有了濃濃的年味,這才是春節的開始。

除夕後一天就是大年初一,是晚輩給老輩拜年的時候,這一天必須說吉祥的話,寓示著這一年吉祥如意。雖然年輕人不計較什麼,但是還是要給爺爺奶奶拜年。穿上新衣服,腦袋裡蒐羅著各種吉祥話,可無非就是那套“萬事如意,身體健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的,只是老人們聽著高興,做晚輩的也跟著高興。就這一句話,結束了大年初一,跑斷了腳後跟,也磨破了嘴皮子。

傳承中華之美,飽含文化之韻 篇18

國二作文 ,975字

春節是中國人眼中最重要的節日,它在人們的心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春節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為它的存在既代表了人民美好的社會願望,也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社會現象,同時也折射出中華文化的魅影。

最具文化底蘊的,當然要數“對聯”和“福”字。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通俗性和高雅性相容,雅俗共賞。這種獨一無二的藝術形式,深深地吸引著我。“福”字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也有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同時,“對聯”和“福”字也展示了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一橫一瞥,一點一捺,寥寥幾筆卻有無限氣概和感慨,讓我讚歎不已。

接下來,就是我們盼望已久的除夕,也就是我們口中的“大年三十”,是一家人相聚日子。這一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格外高興。當然,這一天也有三個最為重要的習俗,便是“祭祖”、“吃年夜飯”、“守歲”。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飯桌上必不可少的菜餚,非“魚”莫屬,它取“年年有餘”的吉慶寓意。其次,加上春節聯歡晚會這一盛大節目的襯托,顯得更加吉慶歡樂。最後,人們還要守歲。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在除舊佈新之際,親朋好友,圍爐而坐。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收穫頗豐。煙花滿天飛,點綴的夜幕絢爛多姿,每個人都靜靜欣賞煙花上升的精彩和綻放的美麗,隨著煙花的升空,默默祝願……

年初一,一定是春節中最溫馨的一天。這一天,每個人都要走街串巷,給親朋好友帶去問候和祝福,也就是俗稱的“拜年”。“拜年”是春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我想,這一天也是小孩子們的最愛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小孩子們可以收到大人的“紅包”,即“壓歲錢”。這裡面不僅有錢,更有大人們對孩子們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願。時間帶走的是嬌豔的外表,留下的卻是經久瀰漫的醇香!春節正是如此,幾千年的歷史,造就了它的輝煌,造就了它無法撼動的地位。我們愛春節,更愛創造它的傳統和文化!

特殊的瑰寶——春節文化 篇19

國二作文 ,688字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習俗文化一直流傳至今,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國特殊的瑰寶—春節文化。

春節在臘月初八便拉開了帷幕。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泡臘八蒜,都做臘八粥。臘八蒜到了年底就被醋泡得發青了,蒜中夾帶醋的酸味,醋中又充滿蒜的辣,使人胃口大開。

臘八粥就更絕了,人們將新收穫的大豆、桂圓、大米、小米等五穀雜糧混在一起,加以熬煮,那滋味真是“此粥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嘗!”現在,我的舌尖彷彿依舊殘留著臘八粥淡淡的香味,令人回味無窮。

臘八過後,人們又陷入了忙碌中。家家戶戶都趕辦年貨,什麼瓜果蔬菜,雞鴨魚肉等物品全都往籃子裡放。超市裡,大集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們一個個忙得不亦樂乎。望著海一般的人群,我不由感慨:年近了!

二十三,過小年,憋了一年,人們終於放鬆下來,掛上火紅的燈籠,點著絢麗的煙花,爆竹也趕來湊熱鬧,開心得敞開了肚皮。人們歡聲笑語,沉浸在歡樂中。

二十三後,人們打掃屋子,閒逛,以迎接新一一年的到來。

經過短暫的安靜後,大年三十來臨了。大街小巷上,街頭巷尾旁到處瀰漫著餃子的香味,燈透過紅色的燈籠罩篩下了一束束紅光,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這一晚,是要守歲的,無論大人小孩都圍坐在電視機旁,一邊看文藝演出,一邊聊家常,其樂融融……

初一可是一個好日子。人人都穿上新衣服,出門給人家拜年。大街上或三五成群,或兩人相伴,熙熙攘攘,車水馬龍。人們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新年好!”

初二到初五,人們會走一些比較遠的親戚,彼此之間談一談一年來的收穫,說一說新一年的計劃,趣味無窮……

初五以後,人們陸續開始上班,新年就這樣在起早貪黑的工作中拉下了帷幕……

尋訪紅色足跡傳承膠東紅色文化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5字

煙臺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也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以煙臺為主體的膠東地區是山東紅色革命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最早進行紅色革命的地區之一。提起煙臺的戰役,人們不禁要提起“地雷戰”。

地雷戰發生在1942年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候,海陽行村鎮趙疃村的百姓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與日本鬼子鬥智鬥勇,終於戰勝了鬼子。

那時候鬼子兩村一崗哨,三村一據點,封鎖打擊我們,對我軍實行“燒光、殺光、搶光”三光政策,他們用極其凶狠的手段殺死我們的同胞,搶光我們的糧食,燒燬我們的家園。

面對侵略者的暴行,海陽人民沒有屈服,趙疃村的百姓沒有屈服,他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學會了治地雷、埋地雷。他們用大刀長矛、土槍土炮、與敵人進行抗擊。當時去學制地雷的有趙守福、于化虎、孫玉敏等幾人,學會後,他們便開始帶著趙疃村的民兵用地雷對付鬼子。他們不斷地集思廣益,不斷創新,製造了土地雷,用漫山遍野的石頭製造了拉雷、絆雷、滾雷等。只要鬼子開始下山掃蕩,他們就提前做好準備,在大小路口、山坡、樹林、瓜田菜園等地方埋上地雷,鬼子走到哪兒,地雷炸到哪兒,給了鬼子沉重的打擊。

如今雖然戰爭已離我們遠去,但英雄們在戰爭中那種團結協作、艱苦奮鬥,集思廣益,不斷創新的那種精神我們不能忘記,我們要向他們一樣,好好學習,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使我們的祖國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