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相關作文20篇

我是左撇子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610字

飯桌上的一道道菜餚讓人垂涎欲滴,飯桌上的一個個故事讓人回味無窮,而飯桌上的我卻有一門“技術活”。

“你往那邊坐一些,別老擠著我。”一次家宴上,我對坐在我左手邊的表妹說。

“為什麼啊?”表妹一臉不解地看著我。

“沒看到我是左撇子啊?”

“什麼?左撇子?你是左撇子?”表妹激動得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大聲嚷嚷起來。

“噓!你喊什麼呀?小聲點!”我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示意她住嘴。可為時已晚,表妹的話音剛落,全桌人都齊刷刷地向我投來異樣的眼光,好像我是來自星星的人。

一下子,我成了飯桌上的焦點人物,不行,我得趕緊轉移大家的視線。正當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的時候,我驕傲地抬了抬我的左手,搖了搖手中的筷子,扭過頭看著表妹說:“物以稀為貴,不是所有人都會用左手吃飯的,這可是門技術活哦。不信,你試試?”

果然,全桌人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表妹。“哼,這有什麼難的?”一旁的表妹也不甘示弱,把筷子換到左手,伸手去夾盤裡的菜,可是手裡的筷子怎麼也不聽使喚,讓它往左,它偏往右。表妹好不容易夾住了一塊肉,剛送到嘴邊,“啪”的一聲,肉掉在了桌上。

表妹狼狽的樣子逗得一桌人哈哈大笑起來,尤其是那個最小的表弟,笑得更是前仰後合,嘴裡的飯米粒都噴了出來,“哥哥,我也要學這門技術活。”接著他也依葫蘆畫瓢起來,一系列滑稽的動作逗得大家又是一陣捧腹大笑。這時,大家不禁對我的這門“技術活”豎起了大拇指,樂得我心裡開了花。

嘿,這頓飯吃得可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呀!

讀《左撇子好不好》有感 篇2

讀後感 ,487字

前幾天,我讀了《少兒百科全書》。這本書簡直是所有知識的精髓,裡面有《天文篇》、《地理篇》、《人體篇》……這本書我愛不釋手,有很多很好的文章。其中,我最喜歡《人體篇》中《左撇子好不好》這篇文章。

據資料顯示,全世界大約有百分之七十的人能用右手寫字,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能用左手寫字,只有百分之十的人能用左手和右手寫字。而且,在一次擊劍比賽中,四人獲得冠軍,其中有三人是左撇子。

居然能用左手擊劍,而且獲得冠軍!太不可思議了,我懷著驚奇與敬佩的心情繼續讀下去。

法國科學家證明,不是左撇子的人的右腦神經接收訊號比左腦快,也就是說,用左手和右手做事情能鍛鍊左右腦。一些幼兒醫生髮現,一些左撇子的兒童如果強行被“左改右”,在以後會發生語言渾亂不清,閱讀能力下降的情況。

看到一些父母強行讓孩子“左改右”,我真替他們可惜,那些父母做的並不對,不能強行“左改右”,我們要揚長避短,也要練練左手寫字。

我們要相信科學,科學是權威的,要開發創新,這樣創新,這樣才能做得更好,有利於我們生活。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11884字

【篇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經同學介紹,我讀了這本書。剛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高銘,書中以訪談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的思想和行為,也許在我們許多人看來他們是瘋子,是精神病人,而在作者與這些人的對話中,我卻發覺,這些人的思想深度遠遠超過常人。

我並不瞭解精神病,也無法想像,精神病人到底應該是什麼樣。而在這本書裡寫過的每一個精神病人似乎都沒有傳說中那麼奇怪和令人恐懼,只是他們的思維方式比較獨特:有的會預知未來;有的會探尋時間和宇宙的盡頭;有的在嘗試人體的極限。這些在常人看來可遇不可求的事情,這些瘋子卻往往可以用他們獨特的思維理解,或者能用實際行動努力實現。也許這些奇特的事物的確是有獨一無二的解答方式的,而我們正常人卻至今也沒明白。這大概是因為我們缺少瘋子的那一份為目標努力而寧可放棄一切的執著精神吧!

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有一個神奇的老頭。他在一個獨立的病房裡,隨時都有人跟著他,以防他和別的病人談話。因為他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把對方聊激動了,並對病人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致使有的人病癒出院,有的人病情加重。作者在和這個老頭的談話中,提到了時間的盡頭和空間的扭曲,在他看來,時間是有盡頭的,並且在中立扭曲造成的平衡中,將一個橘子放在薄膜上,薄膜會造成凹陷,而將一個小鋼珠滾過那個凹陷,並和小鋼珠移動向外甩出去的慣性達到平衡,小鋼珠便會圍著橘子不停地轉動。這也讓我們明白了,月球就像這顆鋼珠一樣,因為平衡,一直繞著太陽轉,而在橘子和鋼珠的重力下,薄膜會破一個洞,這便是黑洞,也是老頭說的時間的盡頭,我們留下的,也會永遠擁有。

讀過作者和病人的談話,我不禁聯想到愛因斯坦和日心說的維護者布魯諾。愛因斯坦在成名前,一直被人看過是瘋子,而布魯諾為了堅決維護日心說被教會用大火燒死。歷史證明,這兩位所謂的瘋子在科學界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許多人是不被他人理解的。他們認定自己有超常的能力,亦或是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思想,這也是我們常人所認為的精神病人或瘋子。我們應該用心與他們交流、溝通,去走近他們,理解他們,正如書裡所說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也許有一天,這些超常的能力和奇怪的理論會成為讓世人驚歎的寶貴財富!

【篇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有句話說,瘋子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他們只是世界觀與我們不同。事實的確是這樣,對於那些所謂的“瘋癲”的話語,人們也許不僅僅會得到許許多多不同角度的世界觀的啟迪與思考,甚至還可能會發現,天才與瘋子真的只是一線之隔。

關於《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為作者耗時四年深入醫院精神科、公安部等多種神祕機構,得與數百名“非常態人類”的直接接觸產生的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全書以通篇的訪談筆錄作為主體內容,形似報告文學,卻又遠遠高於報告文學。作者成功地把閃光的思想隱藏在一般般的敘述中,引發讀者餘味無窮的深思。

此書中收錄著各種形形色色的精神病人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有瘋狂地想要顱骨穿孔獲取反自然超能力偏執患者,而最終卻被心理作用嚇得死去活來;有存在被事實扭曲成為多重人格的殺人犯,儘管犯下罪行卻也折射出社會許多引人深思的情仇糾紛;有每夜被恐懼的夢境折磨得輾轉反側的精神患者,扭曲的夢境展現出放大的社會陰暗面;有堅定著自己家族的宗教信仰與文明的精神患者對自己的心理、宗教、預言等等匪夷所思的邏輯堅定不移……這個特殊的群體中,他們眼裡的世界不同於道說的人間,佛說的六道之一,哲學說的無窮辯證迷霧,歷史說的時間的累計,卻同樣妙趣橫生,也引人深思。

我個人讓我其中《飛禽走獸》一篇最吸引眼球。其內容大概講的是一個年僅19歲的年輕女孩,由於傳說中的第六感過於強大而導致她被診斷為精神病而送入精神病院。在她處於散瞳狀態時,所有人的影像都會虛化成為不同的動物。她小心翼翼、為人精細的媽媽是“貓”,慢條斯理的爸爸是“魚”,而活潑開朗、可愛淘氣的她自己則是鼴鼠。而面對照片、電影、電視等虛幻影像,她卻並沒有任何怪異的視覺反應。如此匪夷所思的症狀,作者最終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她眼中的動物都近乎完美地符合著每個人的性格特徵,如此神奇的天才技能,不能不令人嘖嘖稱奇。而由此卻被診斷為神經異常的可怕異類,讓人不能不為之嘆息。

【篇三:《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作文】

有句話說的極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在跟隨作者的筆觸閱人無數之後,你會發現,天才和瘋子或許真的只有一線之隔。

你們與那些“非常態人類”—精神病人接觸過嗎?你是否瞭解他們的心聲?沒錯,我給大家推薦的便是一本精神病人的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幾乎沒有一個能說得清。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尋找答案,於是作者決定去問另一群—精神病患者們,去接觸他們或許能從中獲取一些答案。

我們知道精神病人的一些舉動實在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讓我們不能理解,他們並非正常人,有的喜歡滔滔不絕,有沒事找事的,有沉默的,有拐彎抹角的,跟大街上的眾生相比沒什麼區別,他們的世界觀令人匪夷所思,他們以我們從未想到的角度觀察著這個世界,作者用了四年的時間來接觸瞭解這些精神病人和心理障礙者。

為了讓你們更加了解這本書,我就來介紹一下幾篇故事吧!

《三隻小豬》—前篇,不存在的哥哥,從字面上就有一絲恐怖的感覺。主人公是一個五大三粗,又高又壯,五官長得挺楞的男人。但說話卻細聲軟語,用“她”形容合適不過。“她”認為自己有一個哥哥,實際上沒有—或者說很早就天折了,“她”堅信自己有個很會體貼照顧自己的哥哥。在“她”殺死了和自己同居的男友後,“她”堅持說是哥哥幫“她”殺的。

幾天後,“我”拿到了對“她”做的全天候觀察錄影。在第三天,“她”在熟睡中似乎被誰叫醒了。“她”努力揉著眼睛,先是楞了一下,接著興奮地起身撲向什麼,然後“她”雙臂緊緊地環抱著自己的雙肩。而同時,臉上的表情瞬間變了。“她”那不存在的哥哥,就是“她”的多重人格。

後篇:多重人格。

她說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犯下的罪行,要作者把她殺了。如果他不殺了她,那麼他們共用的身體就構成了多重人格。她又給作者講了真人版《三隻小豬》的故事:三隻小豬住在一棟大宮殿裡,有一天兩隻小豬發現一隻可怕的怪物,就一起搏鬥,一隻小豬死了,為了保護最小的小豬,隱藏著怪物的存在,過了很久。事情再也隱藏不住了,但還是儘可能的保護那隻小豬,怪物這時發現了那隻最小的小豬,並殺死了它,最後那唯一的小豬不惜一切代價,燒燬了宮殿和怪物同歸於盡……。

不久後,他自殺了。據當時在場的人說,他沒有徵兆的突然用頭拼命地撞牆,直到鮮血淋漓地癱倒在地……

真實的界限到底是怎樣的,有沒有一個適合所有人的界定?該拿什麼衡量?

這是一本不禁令人震驚不已的書,它將可以使我們跳出慣性的思維,以一個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並思考自己關心的一切,通過閱讀釋放出來。

這本書可以真正讓你知道這個世界的真面目,不得不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你會有所震撼……

【篇四:《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在智者的領域中,天才站在左,瘋子站在右,那中間是誰呢?

—題記

週末兩天,恰好時間充足,我便乘此機會讀完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這是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我可從未聽說過這類書籍)。作者高銘用了四年時間,接觸了數百名“非常態人類”才完成這本著作。

書中講述了作者與多位精神病人接觸的經歷,每一個故事都簡單明瞭,又撲朔迷離。總而言之,它們(故事)清楚到讓人感覺身臨其境,以致於更加迷霧重重。在他(作者)所接觸到的患者中,有研究哲學、心理學、人體、生物學、宗教(主要是佛教)、量子物理學、符號學、瑪雅文明的各種各樣的人,還有一些多重人格者,“永生者”,“小說”家以及俱怕夢境、細菌甚至是月亮的人。作者的寫作水平很不一般,他將每個人物的形象、性格和已知的內心世界刻畫得栩栩如生,彷彿他們就在你眼前與你交談。由此可見,作者在收集素材與寫作上下了很大功夫,才讓我們讀者閱讀時體會到了一種特別的樂趣。

讀完書之後,多數患者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知識淵博,機智過人。他們中間相當一部分具備了天才所具備的天資,可謂天賦異稟。然而,過人的天賦與他們極端的思想所結合之後,所誕生的便是一個畸形(心理上)天才—瘋子。例如:有位少年因研究量子物理學太過痴迷,結果漸漸產生了幻覺(也許他所說的東西真實存在,但我們無法看見,目前的科學也無法解釋),最後進了精神病院治療。還有一位公務員,為了研究瑪雅文明及其預言,不惜辭去工作,將全部精力投入研究,時間長了後精神開始出現異常,終於被判定為精神病人。但是,不管怎樣,他們的智慧與能力不可否認,儘管在我們眼中他們是“非常態人類”,但這或許是因為他們瞭解了一些我們所不知的事物,讓我們誤認為他們有“問題”。因此,瘋子即是超能智者,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天才。

儘管瘋子的智慧超於常人,但由於他們思維方式不同常人,甚至會產生危害,所以總要被關在鐵門與鐵窗的後面,與囚犯無差。然而一些天才有時也會透露出瘋子的影子。如果說瘋子是另一種天才,那麼天才就是沒被關起來的瘋子。因此,這讓我不禁聯想到了一個詞—中庸。所謂中庸,就是中正和永恆持久,這是一種為人之道,處世哲學。中庸的智慧,不僅利於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發展(這恰好填補了精神病人不善於打交道的短處),也是在做人做事上實用的學問。學習中庸,可以讓你受益終生,也許中庸之道不能讓你成為最聰明的人,但它可以讓你成為人際關係最好、為人處事精明的人才,而這樣的人才,恰好介於瘋子與天才之間。所以,我希望我自己和所有正在努力的人,一定要學會中庸,切不可走兩個極端,否則你不是名垂千古便是一事無成,這樣對人而言精神壓力不是太大了嗎?與其這樣,不如學習中庸,讓自己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成為人才),我將會繼續努力,決不偏左或右,筆直地走下去。

天才與瘋子並排站著,中間有條粗線將他們一分為二,而人才便站在這條線上。

—後記

【篇五:《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這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說想,讓讀者可以瞭解到瘋子或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內容涉及生理學、心理學、佛學、宗教、量子物理、符號學以及瑪雅文明和預言等眾多領域。其內容真實性我並不知道,但我寧願相信是真的。

一個不同的世界,一個從未接觸過的世界,這個世界裡的人看見了都恨不得離的遠一些,一個不被人所理解的世界,可又有誰知道這個世界裡的奇妙。

一個精神病人與作者交談,她告訴作者她所發現的“石頭有生命”“螞蟻是個細胞”,在常人眼裡看來,這些都是可笑,可是哪一個科學家在提出論點時,是沒被人質疑過的,“貝多芬”“愛因斯坦”在常人面前就像是一個瘋子,可是,他們卻被譽為天才,或許,瘋子和天才之間只有一步之遙,天才和瘋子的世界都是我們所不能理解的。

天才是為了一件事而瘋狂,但瘋子是因為一件事而瘋掉,或許天才是早出生的人類,而瘋子卻是早出生的天才,就像這本書的第一篇《生命的盡頭》,一個女精神病人天天蹲在石頭或者花草前仔細研究,好幾年沒跟任何人說過一句話,作者試著與她交流,卻被女病人的話驚得目瞪口呆。

所有的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不要讓任何一個事物的形象在你的腦海中定格,在我們的生活,或許有的孩子不愛學習,盡做一些不是學生應該做的事,幾乎是無惡不作,大家都對他搖頭,可又有誰能預料到在不久的將來,他是否能有一番作為;而那些讓大家都豎起大拇指的孩子,誰又能保證以後的他能像現在一樣優秀,所以不要小看你身邊的任何一個人,他總有一天會讓你目瞪口呆。

當然,你也千萬別看輕自己,遇到挫折,或是失敗時,重新爬起來,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給予了我們每個人無限的潛能,就要看你是否能挖掘出來,或許不顧一切的拼一次,創一次,美好的未來就在向你招手,相信自己,別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將來成功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努力的你,當在失意時,不要輕言放棄,跨出這一步就將會是光明。

每一個人都將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或許離成功的你只有一步之遙,就像瘋子和天才也只有一步之遙一樣!千萬別看輕你自己!

【篇六:《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在繁華都市的大街上,人總會擠在一起的。在各式各樣衣著的人身邊擠過,就像一陣陣洪流,在各色的大樓之間擁著,填塞了這座都市。

在這片人的海洋之中,有一座座無法被沖垮的海島—一棟棟的的高樓,與真正的大海相同的是,在這人海之中也有一塊塊礁石。相比那大海,這礁石並不高大,反之,還顯得十分的佝僂與醜陋,我們將其稱之為“神經病”。他們所到之處,總能在“波濤洶湧”的人海中開出一片空曠的境地—密集的人群會迅速地散開。這樣的行為,與其說是“敬而遠之”倒不如說是一種骨子裡的厭惡了。

之前的我也是如此,但是之後,我卻意識到了這是多麼的錯誤與愚蠢。是這本書洗禮了我的心靈。

這是一本以報告文學為形式的書,書的作者是任某公司經理的高銘,他花費四年的時間,深入全國各地的多所精神病院調查,探訪了精神病人生活,寫下了這本書,以一次次採訪記錄的形式,展現出了那不為人知的,精神病人的世界。倘若這位作者不是擁有許多普通人欽佩的學歷與資質話,或許人們也會以為他就是精神病人,他本應該進神經病院的。可見,在這人與人之間,存在這多麼深的誤解。

其實,當我們稱那些患者為“精神病”時,就已經帶上了無法泯滅的誤解了。他們與我們樣,同屬於“人”這一種族,但我們省略了末尾的一個“人”字,足以體現了我們心底裡根深蒂固的偏見了。我們是正常人,他們則為“精神病”—就如同我們稱自己為“好人”“良民”稱犯罪為“壞蛋”“勞改犯”一樣,我們之所以可以毫無壓力的說出這樣的話,是因為“好人”在數量上遠遠的超過了其他“另類”如果有一天,犯罪的數量遠遠超過你了“好人”那麼,或許在那個時候,我們就不再是好人了。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逐漸認識到,“精神病”之所以是病,是因為那些病人對他們自己獨特的思想與愛好過分的熱愛與投入,而他們的思想,通常並不為常人所理解,正是我們憑藉著數量上的優勢,肆意去歧視他們。在許多故事中,裡面的患者都有學歷的。在他們所講述的內容裡,不乏我們所理解的,但是仍然有許多我們不理解的,也許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但是以今天人的科技與智慧無法去解釋罷了,於是被稱為“瘋子”了。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的理論會像現在的那些定律一樣,成為世人皆知的真理。而那些現在的真理,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被推翻。

瘋子與天才,似乎並沒有本質上天與地的差別,相反,他們之間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反之,卻是十分貼近的。在歷史上那些偉大的人中—哥白尼,布魯諾,巴德斯也不被人所理解,也被稱為瘋子。但是,時間卻證明了他們偉人的存在。而我們所熟知的一些人—托爾斯泰,牛頓,梵高,都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分裂症。人的知識是隨著時間而進步,更新的,在這個時代所劃定的界限外,超前者稱為瘋子,落後者即曰腐朽。或許,在這個時代中稍稍超前的人,才可以稱為“偉人”“天才”他們是為人所理解的病人,而正是世界上存在病人,我們才以極緩慢的速度進步著。

瘋子與天才,或許只是在一個觀念,一個思維方式的差距,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不成功,變成仁。

【篇七:《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這本書是陶瑾同學推薦給班上同學們的,一聽到這書名我便就對這本書有了興趣,或許是因為它“天才”與“瘋子”的強烈,對比更引我注意力,想去一覽究竟:“天才”與“瘋子”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當我在網上查詢到這本書時知道了這本書是通過作者與一些“病人”的採訪,以訪談錄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精神病患者的內心世界,通過這種獨特的角度,我們能夠了解這些“瘋子”如“天才”一般的思想。

整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那個能夠把街上的人當作動物看的女孩。起初,我與作者一樣,有些懷疑這個女孩,她是否偽裝成“病人”的樣子。她只需故作驚訝,然後指著無辜的路人說:“看!那一隻會用後腿走路的獅子!”即可,卻不曾想女孩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當初作者在、說明確實這個女孩的病是真的時候,我也吃了一驚,道:“天哪,如果我也是這樣的就好了啊,不用那樣小心翼翼的洞察人心,然後謹慎地交往,而不是隻要像女孩一樣簡單地望一眼便知一二,覺得好笑的也不用掩藏地大聲笑出來;覺得無趣得也不用怎樣作為禮貌的回以微笑。

回過頭想想,能夠這樣的女孩也正因為沒有幾個而被歸於“精神病“範圍。如果我也擁有了這樣令人驚歎的“技能”,之後便可肆無忌憚地笑啊哭啊也好,也不會開心的吧,畢竟被人冷落,被人拋棄,便就成了那樣膽怯、害怕的性格,沒有任意的自由可言吧!就這點相比,我也的確是比她幸福了許多—我是“正常”的呀!

然而許多時候,我們卻會迫不得已的露出許多並不想要露出的微笑。久而久之,微笑便成了一種禮貌,那是“應該”露出的才對。甚至別人會問你:“你為什麼不笑呢?”這時候又該露出尷尬的微笑了。

她作為一個患者,或許的確是“瘋子”,但是如果側重於看她的各種行為舉止亦或思想來說,她卻又的確是“天才”。所以,我們也不能只顧忌他人表面現象或者外表而不再去關心他人的內在。所以我們應把每個人都當作“患者”對待,把一切向最好的方面去想象。這樣才不會把美好的事物扼殺在搖籃裡。

我們應該將美好的一面面向他人,這才是一個美好的社會,一切才都能美好起來。

【篇八:《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你有沒有過從自己的視角去審視“精神病人”呢?“精神病人”到底又是怎樣的呢?翻開《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你會像在與精神病人談話一般,書中便會有你所好奇的答案。

本書作者高銘耗時四年,深入醫院精神科、公安部諸多神祕機構,得以與數百名“非人類”直接接觸,最終產生了国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

本書的封頁有些詭異,在一塊長方形內有許多眾人所看不懂的奇怪的畫中,左右兩邊各有半塊人臉的影子,大概代表天才和瘋子的關係吧。

在此好奇心的驅使下,我翻到了第一面,題目是“生命的盡頭”。我頓時一驚,與精神病的談話竟然談如此高深的話題,難道這是一個哲學家精神病?

我帶著許多疑問往下看,漸漸地,我的臉色變了。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女人,在地球上找到了一種新的生命形式。比如她說:螞蟻是一種生命的細胞。蟻后是大腦,兵蟻是身體的防衛組織,工蟻是細胞,嘴、手用來找食物,用來傳遞,維持大腦。它們聚在一起,就是生命。石頭也是一樣,但是是另一種生命形式,其實它在動,只是太慢了,我們感覺不到而已。

宇宙如此之大,除了地球上的人類,其實還有許多不同生命,只不過生命形式不同罷了。只有用於探索、執著,善於發現的人才會注意。她注意到了不同尋常的事物,而其它人卻認為她是精神病,實際上是其它人的無知與愚蠢。就像哥白尼發現的“日星說”,就像凡高早年畫的畫一樣。

許多天才都是埋沒在人們的質疑聲中,堅信真理的天才,只有碰上相信真理的人,真理才會發出金光,造福於人類。

倘若有一天,你覺得你在和一位精神病患者講話,沒準,他便是潛在的天才!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寫的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驚奇,還有思想的震撼……

【篇九:《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在班上同學介紹了這本書之後,我通過某種特殊的渠道得到了這本書。但是由於時間問題,沒有讀完。

這本書的第一篇文章是作者和一位“病人”觀察蟲子的故事,同學也是介紹過的。不過我還是要再說一次:他每天蹲在那裡看小花小草,不知道在觀察什麼,為了什麼。直到作者去和他蹲了幾天,讓作者被他信任,這件事才大白於天下。原來,他認為像石頭這樣的“沒有”生命的東西,其實是一個單獨的生命體,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但這種可能性也不是沒有,說不定就是這樣呢?

我還記得的一位認為他一直都在寫一篇小說,而他便是這篇“小說”的主角。我們全部是配角,他不知道這篇“小說”什麼時候寫完,什麼時候收筆,他只知道這是一篇小說,一篇介紹他的自傳體小說。當作者去採訪他時,他在桌下刻出什麼時候,開這家醫院,也就是情節的轉折。而最後他也做到了,日期也一樣。和上篇一樣,在我們其他人,也就是所謂的正常人想不到,不敢想,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他想到了,而且還說出來,勇氣和想象力都超過了正常人。可能他們與天才的唯一區別,可能只是想象有方向不同吧。

另一個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另一位。據他說述:“我殺了他,但是他沒有死。”他每天都會去同一棟子殺一個人。而且在他的記憶中,用繩子殺了他之後,在他離開這棟房子之後,他還向被他殺的女友互相招手。作者甚至去體驗了一下,但似乎完全不像他描述的一樣。他只看到一些警用膠帶還有他給被殺害的女友蒂的一本雜誌。當作者離開那棟房屋,向那個視窗張望時,他想象出了一個女人,在那裡向他招手。這聽起來有點恐懼,有點讓人毛骨悚然。但是這件事真實發生在他的世界裡,真實的發生了。

總的來說,這些人被我們這些“正常人”稱為瘋子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與我們的想法完全不同,世界在他們的眼中完全是另一個樣,比如說我們通過光反射到蘋果上,發現蘋果是紅的。可是他們用某種其他辦法,卻發現是綠色的。我們便對他指指點點,從此,一位天才就變成了瘋子。他們與我們對世界的概念完全不同,能想到我們想不到的東西。這是一種好的精神,好的性格。可是他們為什麼不被我們稱為天才而被稱為瘋子呢?就像題目一樣,只是他們想走的方向不對吧。

【篇十:《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這本書太新奇了,這是我認識這本書的第一印象,立即兩眼發亮,聽完同學的介紹後,想買這本書的慾望更是蠢蠢欲動。

為什麼我說新奇?因為我們生活中遇見過瘋子,少的是去嘲笑他精神正常,多的則是躲他,驚恐他,生怕他手上的棍子重重的擊打在自己頭上,生怕他那犀利而猝獰的眼光盯上自己死死不放。但是我們從未走進他們的世界,後來我就思考了為什麼我們害怕他們,因為他們理論上認為是兩個星球的人,也許我們面對光明一面,他們面對黑暗,我們是陽,他們是陰。

認真閱讀著這本書,間接地認為在那十幾分鍾內我是一個瘋子吧。不可思議的是,每閱讀完一篇文章,會使自己在荒謬的語言中糊塗地迷失方向。從那精神病人口中所訴的點點滴滴尋找到一些人生的真理。從精神病人曾經的痛苦中發現一些我們也有過的事情,那些痕跡是在受控的大腦中永遠無法抹去的。讀完後我又再次的思考著,也許是我們不正常?還是普通人類的智商過於低下,走進他們的內心,像是兩瓶不同顏色的墨水攪在一起的混亂。

有一篇名叫《雙面人》的文章挺讓我印象深刻,那是一位極其特殊的患者。表面上看上去與正常人沒有什麼不同,說起話來也同樣堂堂正正、思維毫不混亂。醫生一開始便勸他出院,但是,每當他睡著時,表情極為凶獰,並且那個程度是正常人無法做到的,書中說道:“兩個眼角不可想象的往太陽穴的方向吊起來。露出大部份眼白,瞳孔縮得很小,眉毛幾乎扣在一起,鼻子上的皺紋緊緊地擰成了一個疙瘩。上脣翻起來,甚至露出牙床,臉頰的肌肉幾乎全部橫過來的,嘴角上掛著一絲笑容—絕對不是善意的,應該說,是惡毒的。”看完後,我認為此患者可能是壓力過大,而導致發生這樣的現象,但是,他在後來不做任何醫療,包括不服任何藥品時,自愈成效,並且以後再也沒有復發。

這本書裡的文章不像文學那樣豐富我們的寫作,也不像哲理書一樣讓我有自己的世界觀。但是它能夠讓我們有機會站在“精神病人”的角度來審視自己,像剛剛那篇文章。表面上看上去沒什麼,但是那位精神病患者能靠自己的毅力來恢復自己,這大概是咱們難以想到的,因為我們並沒有此經歷,可我們也有因為壓力與困難而導致焦燥不安,煩燥無比,我們是否也能像那位患者一樣自愈,想想樂觀的與快樂的事,讓自己從生活的黑暗中走出來?那位患者的能力與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

這麼說吧!這是一本特別的書,同樣也是我人生閱讀到的第一本精神病人精神訪談記,也許,天才和瘋子真的只能一線之隔!

【篇十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如果有一個瘋子坐在你左邊,一個天才坐你右邊,你會更靠近哪邊呢?正常人的答案几乎全是右邊,我的答案也是一樣。但當我讀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我決定坐中間。作者高銘是個十萬個為什麼,什麼都要問為什麼,他問周圍的正常人,在你看來,世界到底是怎樣的呢?他們並沒有認真的回答,因為他們很少有人想過這個問題,他們更多的是忙於事業,愛情、家庭。失望的作者決定帶著複雜的心態,開始接觸這個特殊的群體,想知道他們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

作者高銘是我看到最勇敢的作者,他花了4年時間,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閒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對“非常態人群”進行近距離訪談,創造出這本書。

你聽過一個笑話嗎?有一個精神病人,整天什麼也不幹,就穿著一身黑雨衣舉著一把花雨傘,蹲在院子裡潮溼黑暗的角落,就那麼蹲著,一天一天的不動,架走他他也不掙扎,一旦有機會還穿著那身行頭,打著花雨傘原位蹲回去,那是相當的執著。很多精神醫生都看過了,都說沒救了,但有位心理學家,他不說什麼,只是穿的和病人一樣,也打了一把花雨傘和他蹲在一起,一個禮拜後,終於有一天病人主動開口了,他悄悄的往心理專家那裡湊了湊,低聲問“你也是蘑菇嗎?”

作者也碰到過這樣的患者,作者也問那個心理醫生,一樣裝著陪那個整天觀察花花草草石頭的人一起觀察,他們最後交流了起來,那個患者盡發現了石頭也有生命,螞蟻是個細胞。當我讀完這篇《生命的盡頭》時,我很驚訝那個患者的思維和她那對萬物的觀察。她將螞蟻族中,蟻后、幼蟻、工蟻命名為了“鬆散生命”,她將螞蟻家族比作為“人們的細胞運動”,這也許是科學家觀察不到,想不到的,因為一個正常人不會去留意路邊的石頭有生命,也不會去認真的觀察螞蟻,我不禁想到了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人們也曾認為法布林是個瘋子,因為他也如那患者一樣一有閒暇時間便對花草發呆,但當法布林著成《昆蟲記》時,人們非常驚訝,不再認為法布林是個瘋子。那些名人中“瘋子”並不少,梵高、貝多芬、列夫托爾斯泰,因為他們有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他們有著與常人不同的世界觀。

我想,這位患者也會成為一名著名的學者。瘋子中有許許許多多名人,我想他們應該變自己對精神病患者的看法,應去傾盡他們,他們不是我們罵的物件,他們只是想法、世界觀點、看待整個世界的方面不同,我們應去傾盡他們關愛他們。

朋友,跟我一起來傾盡這些瘋子吧,當我們坐在天才和瘋子中間時,我們不在去靠近天才,而是坐在他們中間!朋友,請改變你對精神病患者的看法,其實他們很善良,朋友,請留意你身邊的任何一個人,無論是天才還是瘋子,你都會觀察到他們的優點。

【篇十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這是一本以訪談錄形式的記錄地球中人類的另一個群體—精神病患者,在作者的訪談中他發現一些精神病患者並不是人們想象中那樣的可怕,那樣的瘋狂。在精神病中其實有很安靜的患者與瘋狂的患者之分。

而在那些安靜的患者中是作者主要訪談物件,他們不是一無所知,口中都是荒唐的思想,其實這些思路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其中一個精神病患者所說的:”不用很遠,只倒退一百多年,你對當時頂尖的物理學家說你拿著一個沒一本書大,沒一本書厚的東西就可以跟遠方的人通話,而這要靠圍著地球轉的衛星和你手機裡那個跟指甲蓋一樣大小的卡片,你可以坐在一個小螢幕前跟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交談,而且還不需要有任何連線線;你看地球另一邊的球賽只需要你按下電視遙控器。他會怎麼想?他會認為你一定是瘋了,而且很白痴,因為那超出當時任何學科的範疇了,列在不可理喻的行列,對嗎?“就是這麼一段話就可讓我們引發深思,那些病人所說出的那些”偽科學“”不可理喻的東西“也許在以後的時代便被發現、發明,也許這只是時間的問題,只是他們沒有好的表達,讓我們理解,這當然也是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範圍,也許這樣的瘋子就是比如今科學家更加激進的天才,只是不被大多數的正常人、非天才所理解、所接受而被埋沒在黑暗的精神病院裡。

當然在這個世界上也有著幸運的”瘋子“。比如說,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他在證實自由落體的快慢時人們一直誤以為是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認為的重的比輕的落下快,從而有人對他表以諷刺:認為他是精神病,但是他在眾人面前做出實驗,證明了他的猜想是正確的,從而使他”精神病“變成了”偉大的科學家“。

如今的科學已是如此的精密、高新,想必那些”瘋子“所想出的認為無法理解的猜想,如果是正確的那麼證實它的過程將是多麼的複雜,而不像從前科學不發達的時候,證實那麼簡單。那些”瘋子“的遭遇就好比一個學生在做一道幾何難體,一眼就可以看出最後的答案,然而不知道證明過程一般痛苦、無奈。沒有證明這道題就”錯“?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可能超越人類的人類,就像作者所說的那樣,這本書中的故事不是看上去那麼有意思,他在描述一個極悲慘的故事。他展現了一個個精神病患者的內心讀白,就像一句流行語,現在又覺得頗有道理:永遠不要歧視瘋子,他們只是與我們的世界觀不同罷了。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575字

實話實說,我是看不懂這本書的。那些人講得東西太深奧,像什麼量子力學,四維空間,我都不明白。可還是想看,不為什麼,就是想。

作者說,有一個精神病科醫師告誡他,不要想那些病人告訴你的世界觀,不然你遲早也會瘋的。讀到這裡,突然有些羨慕作者,至少他能理解精神病人的世界,而我不能。換句話說,因為我知識不夠,理解力也不夠,所以我連瘋的資格都沒有。

我是個普通人,沒有超高的智商,也沒有超高的情商,平平凡凡的過一輩子,也許就是我的歸宿了。看了這本書,突然覺得諷刺,我不能成為什麼改變世界的大人物,卻連瘋也做不到了嗎?你可能想說,瘋有什麼好的。但我並不是想瘋,只是想擁有掌控自己命運的能力。

所以從現在起,努力地讀書,不為別的,只為讓自己的命運屬於自己。每天早上起來,問一問自己,我真的足夠優秀嗎?

我並不比別人優秀多少,至少智商不足以高到加入門薩—這本書裡的一個精神病人就是門薩會員。所以沒什麼可沾沾自喜的,一點成績,一櫃圖書,都沒什麼了不起,至少我現在,連瘋的資格都沒有。

每個天才都有可能是個瘋子,每個瘋子也都有可能是個天才。我不是天才,也不想當個瘋子,至少現在不想。但如果有一天,我因為什麼事想不開而瘋了,我希望能做個真正的瘋子,天才的瘋子,希望那時候,我能有瘋的資格。

好好讀書吧,不然當你在某一天突然發現,你連瘋的資格都沒有,該是多麼可悲!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1434字

本書是由一位精神病醫生的視角記錄自己所見的各種案例的書。初讀這本書,我對精神病人的印象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這本書中,精神病人不是人們平時印象中的傻子或大腦發育不正常的人。他們是一群“怪人”,但他們的怪都有一定的緣由,他們都是從正常人發展過來的,根本的原因是他們有著異乎常人的觀察力、思考力或想象力,他們不但不傻,而且超乎常人。初讀他們的思想時,我非常崩潰,因為他們的思想不僅深刻,還顛覆了我的世界觀,既需要我深入的理解和思考,還需要我用強大的意志力防止自己被帶入溝中。

然而,再讀時我開始對其中的一些思想產生認同感。這本書中有這樣一類人,他們致力於尋找人類社會的本質,卻在找到答案時崩潰。舉一個例子,《棋子》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這麼說:“我堅信所有的歷史,所有的輝煌絕不是聰明人創造出來的,而是普通人創造出來的,聰明人需要做的只是看清問題所在,順應一個潮流罷了。實際上,那個聰明人即使不存在,也會有其他聰明人取代;但是,那些普通人是絕對無法取代的。”這也是他瘋的原因,他太聰明,忘記了自己身為一枚棋子所處的位置。在這個高度發達的社會中,人們各司其職,一個人的力量即使再大也無法改變社會發展的潮流。要學會像水一樣順勢而流,這樣才能活得踏實而幸福。

這是我找出的應對方法。問題似乎已經解決了,但我仍然忍不住想:這個社會就真的不允許有著獨特能力和思想的人成功嗎?如果大家一直呆在社會的無限迴圈中一成不變,那人類不就停滯不前了嗎?你可能會說,人類是作為一個共同體進步的。但倘若所有人都遵循著現有的價值觀,現有的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生活,那社會就好像是一盤定格的棋局而不會有任何改變。事實上,人類社會確實是在進步的,這就說明要麼有外力的作用,要麼有人打破了平衡。關於外力的作用,因為認知水平不夠,我可能只能舉出進化的例子:人類的身體和大腦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發生的微小變化,隨著人類整體智力水平的提高,我們進入了資訊化時代。那麼內力的作用呢?你可能認為我會舉牛頓、愛因斯坦這樣改寫人類思想認知的人物,但他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即使每個人的個性在社會的大環境下被抑制了,人類本身的慾望使得自身一有機會便想打破這個平衡,制定新的規則。例如,周朝後期的諸侯自立門戶,近代的二戰想要瓜分世界,都是有權力的人抓住機會打破平衡。平衡一旦被打破後,就會激發起更多普通人的慾望。戰亂中,人們渴望和平,於是最終走向統一;手工業時代,人們不想身體太過勞累,於是產生了機器;衣食保證後,人們想要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於是各種娛樂專案出現了。人的慾望是無限的,這也許不是壞事,至少說明人類社會可以一直髮展下去。

那麼回到原來的問題:這個社會真的不允許獨特的人成功嗎?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慾望,每個人都是作為獨特的個體存在的,每個人都對社會有著或小或大的影響。獨特的人或許難成功,但絕不是不能成功。成功是艱難的,你要在這個大的社會背景下讓數量很大的人認可你,就需要滿足他們的慾望。比如,你是個陰沉的人,但你很有能力,給他人帶來了利益,那你會得到他們的認可;但你若是認為陰沉是優點,希望別人能良心發現的突然欣賞這個品質,那就是在痴人說夢了。

引用作者的一句話“當時老師講我沒聽明白的事兒,被一個精神病人給我講透徹了”。精神病人用他們獨特的思考和視角為我打開了一扇扇新世界的大門,揭開了一個個深藏在現實生活中的祕密。這本書讓我能夠更深入地思考我的生活,它還讓我意識到獨特並不是罪過,它可以是你的優勢。

左手夾豆子比賽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0字

一陣陣笑聲從教室裡傳出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黃老師在帶領大家玩“左手夾豆子”遊戲呢!

首先黃老師給我們講了比賽規則:全班同學分好組輪流夾豆子,用十分鐘的時間,每人夾三顆豆子後,另一個人繼續。同學們都目瞪口呆,我心想:左手夾豆子,這怎麼可能?

老師喊道:“三,二,一,開始!”那小巧玲瓏的綠豆在代渺淼手裡乖巧得如同一隻只小綿羊,而在別的同學手中,則如同一群調皮的小狗一樣,上竄下跳。我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把兩個杯子靠在一起,把兩支筷子夾緊,把綠豆一顆一顆地挑到另一個杯子裡,這樣一來,速度就快多了。

不一會兒,老師就讓同學們停了下來。我本以為女生會贏,結果這麼一數,女生夾了37顆,男生夾了46顆,我們輸了。可是我們女生不服氣,老師便說:“加賽一輪,讓男生中最強的和女生中最強的比,在兩分鐘內,誰夾的多,誰就獲勝。”

我們女生派出了代渺淼,男生派出了小明,他們互不相讓,專心致志地夾著豆子。唉,男生果然厲害。

最後,這場有趣的夾豆子比賽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這次比賽不僅鍛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還告訴我們,比賽的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參與。

左手夾豆子比賽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49字

一聲聲“加油”聲從幸運星小記者(2)班傳來,那是為什麼呢?哦,原來今天老師帶我們玩了一個很特別的遊戲——左手夾豆子比賽。

老師先準備材料:碗、筷子、還有一些綠豆。比賽規則是:先將同學們分成甲乙兩組,每人三顆綠豆,10分鐘後看哪組盤子裡的綠豆最多,哪個組獲得勝利,而且獲勝的那一個隊伍還可以獎一張激勵卡哦!

比賽開始了,我們隊的小肖第一個上場,和他們隊的小白對戰。他們隊的小白,熟練地把手放在筷子的最低處,然後左手靈活地一開一合,很快就夾了一顆豆子。而我們小肖這隊的觀眾都垂頭喪氣的。眼看小白三顆都快夾完了,我們隊的小肖開始拼命地趕,可還是比小白慢了一步。他們隊的第二個上場的是小王,只見小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很快的就夾了一顆豆子。這時,我們隊的小肖終於夾完了三顆。

我們隊第二個上場的是小羅,她熟練地夾了一顆,可這個時候,他們隊的小王都夾了兩顆了,噢!天哪!我們隊就快輸了,我們隊的觀眾都大聲喊起來:“加油!加油!”小王隊的觀眾也不甘示弱地為隊友助威。我們隊終於到我出場了,這時,他們隊也到最後一個出場了。我信心百倍,胸有成竹地拿起筷子。可正當我夾第一顆時,我右手的胳膊肘不小心碰到了裝著綠豆的紙碗,掉在了地上,綠豆散了一地,我們的隊友叫我繼續夾,他們來撿拾地上的。我不負眾望,很快就夾完了三顆綠豆。

這時,十分鐘還沒到,我們兩隊繼續接龍比拼。“時間到!”老師一聲令下。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老師要開始公佈比賽結果了,同學們都瞪著眼睛望著老師。他們隊是80顆,而我們隊是81顆。最後老師宣佈每個人都可以得激勵卡,我們大家都很開心,相互擁抱在一起。

這個遊戲真好玩,希望下次還可以玩到這麼好玩的遊戲!

與“你”一起走過的日子 篇8

國三作文 ,1580字

你是一個人,我是一個人。

我們是兩個人。

舊詩、舊畫、舊流年

我生命中最開始的記憶是關於你的,但現在我卻連一星兒半點兒也記不著了。我覺得咱們剛剛見面的情景應該是這樣的,媽媽抱著我在鏡子前面笑著問,裡面那個人是誰啊?我嘟著臉,木然地看著你。或許我也沒有看你,只是在想裡面為什麼會有另一個媽媽?

其實你並不聰明,從剛開始我就發現了。你的名次用手指加上腳指也數不過來;扎兩個沖天的小辮子,上學不是忘戴紅領巾就是忘戴小紅帽;那個名字也被班主任點來點去。我約摸著這個大概就是童年,你的童年,也是我的童年。於是,在這燦爛的童年裡,我就陪在你身後,和你一起丟人,和你一起幻想,和你一起跌跌撞撞地往前走。

那個時候五姨姥爺總和你說,將來你是要有大出息的,你要上哈佛大學、上耶魯大學、上哥倫比亞大學……你說你上哈佛大學,五姨姥爺很高興,我也很高興。於是你就很自信的,很開心的,很驕傲地見人就說,我將來要上哈佛大學。雖然你可能對將來沒有概念,雖然你可能並不知道哈佛是個什麼大學,但似乎冥冥中就註定了什麼,又好像沒有註定什麼。

那年你10歲,我也10歲,你乾淨單純得像一張白紙,連眉眼都透著逼人的水靈。五年後,你還會是那個喜歡穿百褶裙,暗戀著前位卻不知道同桌喜歡你,將來想要上哈佛大學的你嗎?

2008年,再見,你的童年;

2008年,再見,我的童年!

入詩、入畫、入流年

“現在是初三,就要考學了,你進入狀態了嗎?同學們!現在是初三!是初三!”請原諒我不能讓你慷慨激昂的,突兀的,抑揚頓挫的用洪亮的聲音把這幾句話念出來。因為它太悲傷了,我怕咱倆會痛哭出來。

其實你不甘於平庸,從剛開始我就發現了。同桌推推你,遞過來一張卷子,你習慣性地抽過來,放在桌子上伸平,然後從中間把它折成一半,再翻過來開始從第一道題認真地做。你已經懶得再問為什麼今天發了四張英語卷子了。不錯,咱們已經越發的從精神到思想上開始統一了。

半夜的時候,你在宿舍裡偷偷的哭,我也不知道你為什麼哭,就是感覺快要窒息的痛。我約模著這大概就是青春,你的青春,也是我的青春。於是,在這憂傷的青春裡,我就陪著你一起抬起頭來張揚的笑,然後低下頭去莫名的哭。

你和閨蜜說,咦,你看小西瓜是不是長的很帥,然後閨蜜口是心非地說,什麼呀,他是咱班最醜的了,其實我覺得郭敬明長的挺帥的,就是太矮了。然後我說,他拍的《小時代》很好看啊,而且我也想和他一樣上覆旦大學。

這句“我也想和他一樣上覆旦大學”就像“我也想和奧巴馬一樣成為美國總統”。說白了就是白日做夢。所以,你就很現實的把它定位成了夢想。你也經常看著天想,未來是什麼樣子的呢?要是我能預知未來就好了。

可要是知道以後的路就不叫人生了,叫認命。

你卻總是安慰自己說,我相信宿命。

可我更相信你能創造宿命,一如你創造了一個喜歡留及腰長髮,想要考級部前十,將來想上覆旦大學的女生。

2014年,你好,你的青春;

2014年,你好,我的青春!

歸詩、歸畫、歸流年

在這生生世世的輪迴中,我不知道我是否遇見過你,但謝謝你可以陪我走過這一輩子的春華秋實。你是最真實的我,我是最真實的你,我們在一起,便有了彼此最真實的日子。其實你永遠不會認輸,從剛開始我就發現了。所以,我會幫你把痛苦從一個肩換到另一個肩。沒有人能幫你做別的什麼,凡事要靠自己。這大概就是成熟,是我們倆成長必經的成熟。於是,在這華美的蛻變中,我發現,命運的星河總是不會偏向任何人。你想過普通的生活,就會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過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會遇上最強的傷害。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一定會給你最痛。所以,為了你的夢想,即使前面很坎坷,即使前面是一片大霧,你也要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地走下去。我相信,“你的未來不是夢。”

2018,在嗎?我們的大學?

2018,在嗎?我們的明天!

你是一個人,我是一個人。

我們倆現在是一個人。

與鞋墊一起走過的日子 篇9

國三作文 ,745字

怒放的花瓣層層錯落有致的鋪展開來,如婷婷舞女的裙。鵝黃色的嫩芽開始泛出,極嫩極嫩的。我感受著這美妙的圖景,撫摸著這凹凸不平的質感,隱隱約約觸到了外婆的手。

外婆的針線活做得好,村裡人都說:她的手藝好。

外婆做的鞋墊不僅合腳,而且好看。

記憶中,每次做針線活,外婆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整整齊,身子也做得儘量端正,她特別喜歡在光線敞亮的院子裡縫鞋墊,外婆的神情顯得樸素,又有幾分莊嚴。

在我的童年,時常能看到外婆一個人在縫鞋墊,外婆說:小孩子長得快,腳也長得快,要多縫幾雙。於是,我便總能看見她認真挑選著花線,精心搭配著每一個圖案的形狀和顏色,把一雙雙鞋墊做成好看的藝術品。

外婆用細針密線把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都收集起來,縫進了一雙雙鞋墊中,貼近我的腳。貼近我的腳的,是外婆精細的手藝,更是她濃濃的愛意。直到今天我仍儲存著外婆為我縫的一雙雙鞋墊,如今想來,她把我從小到大的腳碼都估測出來,和自己的愛意一起融進鞋墊,真是我寶貴的文物。我儲存著他們,儲存著外婆的手藝,即使時間已過去十年,即使他們已經有些破舊,但那嬌豔的月季依舊怒放著,貼近它,似乎能聞到陣陣花香,那含苞待放的花朵仍沒有盛開,一直隱藏在樹葉深處,就那樣停在外婆的呼吸裡,外婆就這樣把一種花保養著。

現在,商店裡多得是鞋墊,也大概不會有人做這種手藝活了。我拿出針線,想要複製外婆的文物,我一針一線臨摹著外婆的手藝,靜下來,沉入外婆可能用的那種心境。花欲開未開,含著永遠的期待。我努力摸索著外婆曾經的手藝,她涼涼的手從遠方伸過來,接通了我手上的溫度。

我穿上外婆的鞋墊,將會走向更遙遠的地方,我知道,那裡滿含外婆對我的期待,那將會是我追夢的地方。

我看見花朵慢慢綻放,透出一種夢的繚繞。

我隱隱觸到了外婆的手,以及那永不消退的濃濃的愛。

影子的交流,心靈的靠近——《偷影子的人》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752字

“有些人只擁吻影子,於是只有幸福的幻影。”著名法國作家李維寫的《偷影子的人》使我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書中主要寫的是: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能力而強大:他能‘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見他人心事,聽見人們心中不願意說出口的祕密。他開始成為需要幫助者的心靈夥伴,為每個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在書中,作者用完美的筆觸寫出了男孩與女孩克蕾兒之間令人沉醉的美麗邂逅;也寫出了男孩與好朋友呂克之間美好的友情。但是,讓我為之感動,讓我的心靈泛起波瀾的是男孩和母親之間的親情。

從我們咿呀學語,到邁出人生的一步,到說出一個完整的詞,這些瞬間都藏在母親的內心深處。她用那最溫柔的目光看著我們長大。也許她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細心,但是她卻付出了自己所有的耐心細心,就像那無私的太陽照耀著大地,就像無聲的春雨滋潤著萬物,但是,我覺得她更像一根鐵杵,在我們身上磨光了她的青春年華和美麗的容顏,直到磨成了一根鋒芒的細針也也不曾停下為我們辛勤的腳步。

“她添了皺紋,但眼中閃耀著永不老去的溫柔。父母到了某個年紀總會變老,但他們的容顏會深深烙印在你的腦海裡,只要閉上眼睛,想著他們,就能浮現出他們昔日的臉龐,彷彿我們對他們的愛,能讓時光停頓。”一個個呆呆的笑容,一步步笨拙的腳步……那些我們記不清的,或是我們忘記的瞬間卻雋永的牢牢刻在她的心底。

她為生計奔波,為生活操勞。可是曾幾何時,我們還與她無理的爭吵,對待她的提醒卻是草草敷衍,這些都是母愛對我們的包容。讀了這本書,我更能理解母親,更能理解母愛的偉大。從現在做起,學著體貼父母,試著為他們分擔,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用耐心撫平親情的裂口。

“有些人只擁吻影子,於是只有幸福的幻影。”現在我們應該擁抱自己愛的人,感受幸福的真實,讓溫暖環繞。

第一次包餃子 篇1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2字

今天奶奶說要教我包餃子,我高興極了。

奶奶說:“餃子是這樣包的,先把一些菜弄成一個小球形,然後放入餃皮中心,再在膠皮的邊沾上一點水,最後把餃子捏好。”我想:包餃子可真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簡單!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我看了一遍奶奶的動作,開始包了。包好後我怎麼看怎麼不順眼,哦,我終於明白了,原來我只是放入了菜糰子,捲了一下,結果剝出了一個“新式春捲”,哈哈!

雖然第一次失敗了,但我並沒有放棄,我又重包了一次。哎,怎麼這麼粘呀?哦,原來菜冒到外面去了,我想把餃子皮拉開來重包一次,可卻再也拿不下來了,原來皮兒早已粘住了。我這才發現,這次我沾上去的水也太多了。

“不幹了,不幹了!”我叫了起來,這次我徹底想放棄了。“無論做什麼事,第一次都容易失敗,但是隻有經過幾次失敗,你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奶奶耐心地說。我點了點頭,又試了幾次,耶,我包的餃子終於和奶奶包的一樣了,有的還被奶奶選中下鍋去煮了呢!

餃子煮好了,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我開心極了。

愛面子的山羊 篇12

童話作文 ,444字

在一片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有一隻非常愛面子的山羊。

有一天,他在草原上玩耍,但沒有發現藏在遠處的危險—有一位獵人,正在用麻醉槍對準他,只聽“砰”的一聲,山羊就暈了過去。

當他醒來時,發現自己被困在一個鐵籠子裡,這時他才知道自己被抓了。

過了一會兒,獵人出去砍柴。小兔子正好路過這裡,問:“小山羊,你怎麼在鐵籠子裡面呀?”小山羊想:如果告訴他,我被獵人抓了,太丟臉了。所以小山羊說:“我在閉關修煉。”“好吧,那我就不打擾你了。”說著,小兔子就走了。

過了一會兒,小猴子也來了,問:“小山羊,你在鐵籠子裡做什麼呀?”小山羊想:小猴可是森林裡的大喇叭,如果跟他講,我被獵人抓了,豈不是丟盡了臉面,所以不能說。“我在磨練自己的耐力。”小山羊說。“那你繼續,我走了。”說著小猴子也走了。

後來,小山羊發現獵人把鑰匙放在了鐵籠旁邊,小山羊開啟鐵籠跑了。在跑的路上,發現正往回趕的獵人,獵人也發現了他,獵人將手上的斧子向山羊扔去,只聽“啊”的一聲,小山羊倒下了。

不要為了臉面,丟了性命啊!

建房子 篇13

童話作文 ,547字

“噼噼啪啪哗嘩啦啦”,“哎,今天下大雨,這可如何是好呀!”小兔白白愁眉苦臉的。

她的蘑菇房子已經漏了好多天,這該死的大雨一直不停。小夥伴們都沒辦法來幫她建房子了,終於,天老爺大發慈悲,雨停了。第二天一早,夥伴們就來了。

他們叮叮噹噹地敲釘子和木板,幫白白蓋了一棟漂亮的新房子,還是兩層的!白白開心極了,在房子裡蹦來跳去的,她對夥伴們說:“謝謝你們,改天我請你們來新房子裡坐坐。”

送走了朋友們,白白急忙出了門,她在市場上買了一大堆傢俱,還買了許多枕頭、毯子和窗簾,把家裡佈置得漂漂亮亮的,晚上她安安穩穩地睡了一個好覺。

過了幾天,大象來問了:“白白,你什麼時候請我去玩兒?”白白回答:“再過幾天,我正在修建一個大花園,等我過生日,你們再去!”

好不容易到了白白的生日,大家帶著禮物來到了花園裡,她早已鋪好了野餐布,等待大家。朋友們放好禮物就入席了,突然白白大喊一聲:“停!別急,先把腳擦乾淨,另外不要踩到花。”大家愉快地答應了。大象正準備用鼻子抓住食物放進嘴裡,白白又喊了起來:“你的鼻子上有泥土,吃下去會生病的。”……

待大家去酒足飯飽之後,白白邀大家進入房子。進家後,白白又提了種種要求,大家全受不了了,一個個都回家去了。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找過她,她一直想不明白是為什麼。

讀《弟子規》有感 篇14

讀後感 ,805字

讀了我們的國學經典《弟子規》,從這本書中我受到了許多啟發。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讓我感到十分慚愧。記得有一次,媽媽在染頭,不小心染膏進眼睛裡了,喊我幫忙。我卻只顧玩,很久才慢吞吞地應答。害得媽媽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點滴。現在想起來,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要知道,媽媽頭上那一絲絲銀髮是因我而生的。“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清晨要早起,晚上要遲睡。人的一生很短暫,轉眼間從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個人都要珍惜此時的寶貴時光。我們所知道的魯迅先生,一生都在與時間賽跑。他在課桌上刻的“早”字至今還印在我的腦海中。地球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經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要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就是我的座右銘,所以我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和時間賽跑的人。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姐姐的要愛護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姐姐。姐弟之間能夠和睦相處,對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這些以後,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東西,我都會惦記給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從不一個人享用。家裡人都我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也一直以我為榮。在和表弟相處的時候,我還學會了寬容別人,學會了體諒父母。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出門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要通報一聲,以免父母掛念。平時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選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輕易改變。以前我去哪裡玩,都不告訴父母,回來的時候也不聲不響的。自從我知道了這句話後,決心改掉這個壞毛病,做一個讓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弟子規》是一面鏡子,我每讀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規》真是我的良師益友,我要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讀弟子規深有感,聖人指引我向前,尊老愛幼應在先,親情友情記心間,孝敬父母無怨言,兄妹和睦一家歡,家庭和諧國平安,為國為民做貢獻!

讀《草房子》有感 篇15

讀後感 ,714字

剛翻開書,就不禁被書中的人物與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住了,全書都洋溢著一種別樣的情懷,使人激情澎湃,思潮起伏。

本文敘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感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體驗死亡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裡。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

讀完這篇文章,在我眼前立即勾畫出這樣一幅景象:瀰漫著幽香,懵懂純真,一個可望不可即,浪漫溫馨的童話世界。

在本篇文章中,我最喜歡一個叫‘桑桑’的男孩,他是油麻地小學的學生,好奇心極強想象力豐富,總喜歡做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但他也是一個善良純真,講義氣,勇敢,樂於助人的好孩子,特別是幫助保護紙月不被壞學生欺負。

在諸多章節中,最令我心絃一震的是一篇關於‘禿鶴’的故事,敘述了:禿鶴因認為禿子是一種恥辱,而帶著帽子上學。一次,桑桑和朋友們把禿鶴的帽子掛在了旗杆頂上,大家都在嘲笑他。之後禿鶴便不在戴帽子了,但在一次會操時老師要他戴帽子,可在途中他又忍不住扔掉了帽子……這一篇故事告訴我,不要因為自身的缺陷而自卑,要向前看,時刻提醒自己是最好的,是最棒的,要自信,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曹文軒老師曾說過:“美的力量絕不亞於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我十分認同這一觀點,但我更堅信’如果‘愛’是時間的話,那你就是‘永恆’!‘

追隨永恆,追隨童真。

梔子花依舊芳香 篇16

國三作文 ,794字

那兒,梔子花又開了,氤氳的清香將回憶挾襄,我又想起了那年的梔子花開,又想起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又想起了我可敬的奶奶。

那座農村的平房已經很老舊了,牆角長滿了幽綠的苔蘚,房簷中有燕子的窩,門口有幾顆高大的梔子樹。殘舊的平房裡有我的奶奶,暗黃的臉上有著溝壑的歲月印跡,一雙烏黑的眼中折射出深邃的光,年老的她依舊朝氣蓬勃。

奶奶習慣早起,我每天賴在床上都能聽到奶奶沙沙的腳步聲。等到天大明,我就會被早飯的香味勾出被窩,坐在餐桌前立馬動筷,。我最愛吃奶奶煮的粥和醃蘿蔔。頭一天晚飯時燒的火柴沒有熄,把摻了黑米、蓮子,冰糖的米用陶罐盛起來,埋進火炭中焐著。第二天早上用火鉗夾出來,裡面的粥還有著些燙,散發著陶土的清香。這個時候,再撒一勺紅糖,黑紅稠密的粥經喉嚨嚥下,甜到心裡。

可是功夫背後怎麼會沒有有心人呢?每次清晨天還沒亮,奶奶就摸黑在廚房忙碌。有好幾次我都能看見奶奶額頭上的汗珠像豆兒般大,深邃的眼裡卻有著絲縷的倦意,做好活後。她便小小步地走到籮椅前,雙手撐著膝蓋,緩緩地坐下。我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奶奶的一行總關情!

奶奶還喜歡與我在樹下享天倫之樂,給我講大道理,讓我領悟了許多許多。

寂靜的夏夜,一棵梔子樹下。一個扎著小辮的女孩,坐在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人膝上。老人拿著一把蒲扇,悠悠的給女孩扇著風,嘴角漾著笑意,語重心長:“做人不要過分追求外表的華麗,而是要去追求內在的品質。就像梔子花一樣,它不像桂花那樣香飄十里,它很樸實,只求屹立在美麗的花香中……”女孩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但其實,這番話早已深深地刻入腦海中。就這樣,我和奶奶,編織了一首童年之歌,在我童年的夏夜裡飄蕩。小扇輕搖的時光,充滿了愛—奶奶的一言總關情!

陽光灑下,梔子花依舊芳香。奶奶做的每一件事,哪一件沒有浸透她對我深深的愛?她的一言一行,總是讓我感到溫馨。因為其中有愛在流淌,暖暖的,比陽光更明媚。

君子與小人 篇17

高二作文 ,1019字

何為君子,何為小人?這真的難以分辨。因為這一切東西在國人眼裡,都只是相對的。一個企業家,這頭在做違法買賣,那頭卻又扶貧濟困,你說,他是君子,還是小人?

近三十年來,隨著改革開放這一政策的貫徹落實,人們手中擁有的財富也逐步增多,不少企業家、投資家紛紛移民海外。至於為什麼,這又會牽扯到教育制度的問題,所以不多講。但是,在這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移民者中,卻又有上千上萬人被遣送回國或受到美國當地法律嚴懲。為什麼?因為許多人紛紛利用外國人“友好”“記不住中國人的臉和名字”等來騙取醫療保險、汽車保險等費用,試圖鑽美國法律或其他西方國家的法律空子。

就拿移民來說,許多國人打著投資移民的口號移民,其實無非是想通過中介,在當地購買一所住宅,然後美其名曰投資移民至當地。加拿大前一陣子有篇文章說到,加人越來越不歡迎中國移民。原因就是中國的移民是為移民而作所謂的購房投資,而不是因為真正的投資而移民,這做法直接導致當地房價不斷上升,從而引發一系列問題。相比之下,加人更喜歡同是亞洲國家的日本人移民加拿大,因為日本人是本著投資的心態去加拿大開廠,只因不方便來回奔波而在當地購房,然後移民。這說我們鑽移民政策的空子當小人好呢?還是嫌別人太過於君子好呢?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我也是千千萬萬中的一名。我現在在東莞虎門外語學校國際部讀大學預科,一年後也將申請國外大學,成為一名留學生。我的一名初中畢業就去了澳洲讀書的同學說,澳洲的中國留學生多,但每年因為作業抄襲問題被遣送回國的也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的中國留學生因為抄襲作業而被遣送回國,2012年僅英國就遣回了4000名中國留學生。許多人可能會想,國外的校規上只說明不能抄襲文章,但沒有說不能抄襲別人的創意啊!但其實在國外大學看來,不管你抄的是文章、文段還是創意,哪怕你只抄了其中一個單詞也是抄。換來的後果就是你因為想著鑽國外大學校規上沒有明說不能抄襲的空子,而被勒令退學,遣送回國。在我們國際部,抄襲和作弊都是嚴禁的,為的就是培養我們誠信的意識,不鑽空子的思維,以免出國後出現以上鑽空子的情況,導致我們被送回國,浪費幾年辛苦的準備。

面對這些“小人關”,最好就是跟著制度走,就像部隊一樣“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學著對國外製度的“空子”視而不見,認識到自己是國家的代言人,代表著國家。對個人來說,如果你硬要鑽空子,再多的法律也限制不了你。所以要當小人,還是要當君子,這還是看你自身的價值取向吧。

“女漢子”老師 篇18

寫人作文 ,604字

我有一個“女漢子”老師,她可不是一個死板的老師哦!她是一個活潑開朗的人,想認識她嗎?就讓我來介紹給你聽吧!

我與她的初次見面是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我對她的第一印象是直爽大方,可不是那種“萌妹子”哦。一個乾淨利落的馬尾辮,一條制服裙,一雙平底鞋,還有“漢子”一樣的步伐,讓人一看就知道她是個女強人!果然,在後來的相處中,她的性格就像我說的那樣。

她就像一個大姐姐,幽默大方中帶著嚴肅,在她的課堂上有時歡快,有時嚴謹。上她的課,我感覺很輕鬆,也很愉快。有時,個別同學上課不聽講,她就會用幽默的語音來提醒他們;有時,她就像一個小孩子,總是非常小孩子氣地這裡摸摸,那裡看看;有時,她又是一個“滅火器”,當別的老師生氣時,她就一邊教育我們,一邊安慰老師;有時,她就像一個“奧特曼”,在同學們有困難時,她就會站出來“伸張正義”。

在學習中,她總是盡心盡力地教我們。考試前,她會把所教的知識全複習一遍。每次複習課,她會先把這節課怎麼安排告訴我們,然後讓我們背資料,最後聽寫。如果我們沒有考出理想的成績,她總會在講臺前,給我們分析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她不像老師,更像姐姐。她也會“潮人潮語”,比如:“元芳你怎麼看?”“臣妾做不到!”之類的,這也是我喜歡她的原因之一。她會用我們的眼光看東西,用我們的語言來和我們交流。她有一顆童心,有時還會賣萌哦!

她還有許許多多特點,你才出她是誰了嗎?她就是我的語文老師—喻幻。

豆子發芽記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415字

老師總說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為了尋找生活的美與發現,我便告訴媽媽我想觀察媽媽我想觀察身邊常見的植物。媽媽為了讓我更好的進行觀察,找了許多豆子,有黃豆、黑豆、綠豆、紅豆等。

中午,我把每種豆子挑出一些泡在水裡,然後就目不轉睛地看著。媽媽說:“你別老盯著,一下子哪會有變化,過一會再來看。”

過了十分鐘,我又去看那些豆子,發現綠豆和紅豆一點變化也沒有,而黃豆和黑豆起了一些“皺紋”。黃豆皺紋巴巴的像我愛吃的葡萄乾。黑豆皮坑坑窪窪的像一顆顆地雷花的種子,真是太有趣了。我想為啥綠豆和紅豆沒變化呢?可能是它們“臉皮”太厚了吧!

第二天一大早起來,我就跑進廚房去看那些豆,發現它們的體積變大了不少,有原來的兩倍大,胖乎乎的,看上去很可愛。

中午,我發現豆子的芽越來越長,大約有兩釐米了。這些小芽嫩嫩的,水靈靈的,很可愛。

吃午飯的時候,媽媽把黑豆和黃豆的豆芽挑出來給我們扮成了冷盤。吃著自己泡的豆芽,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夾在筷子裡的幸福 篇20

國一作文 ,674字

母愛,是天空中翱翔的雄鷹,我就是它精心呵護下的雛兒;母愛是無邊無際的大海,我就是它懷中無憂無慮的魚兒;母愛是挺拔的大樹,我就是它哺育下甜美的果實。

晚上,星星依偎在月亮的身旁,似乎在談論著有趣的故事,而我則纏繞在媽媽的身邊,看著媽媽在灶臺前忙忙碌碌地做飯,忍不住也叫媽媽讓我嘗試一下。可是無論我怎樣央求媽媽,她就是不讓,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興如,做這菜太危險了,媽媽以後再教一個簡單的,好不好?”媽媽疲憊的臉上露出慈愛的神情。我就像只小白兔,乖乖地守候在媽媽的旁邊。

終於,媽媽把讓人垂涎欲滴的飯菜端上了桌,但是我卻隱隱約約地看到媽媽的手腕上被燙了幾個小塊兒的紅點兒,我在心裡明白了一件事。

飯菜端在桌上,媽媽卻不吃,一直津津有味地看著我狼吞虎嚥地吃飯相,有時還“撲哧”一聲笑了出來。我看見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媽媽,你也吃嘛,幹嘛老是看著我呀!”但媽媽卻只夾了一點青菜放進自己的碗裡,而我最愛吃的魚原封不動。媽媽知道我喜歡吃魚背上的肉,就特地把一大塊魚夾給我,但又生怕我被鋒利的刺扎到喉嚨,又把一根根魚刺小心翼翼地拔掉,神情是那樣仔細,認真,彷彿在做著一件無比神聖的事情,然後才慢慢地送進我的碗裡。看著我快樂、滿足的樣子,媽媽的臉上也洋溢著幸福,像春天的花兒般綻放。不一會兒,媽媽又把菜一堆一堆送進我的碗,生怕我吃不飽。我看著碗裡小山般飯菜,又看看媽媽的碗裡好像什麼都沒有。我心裡又明白了一件事。

媽媽的愛就是這麼平凡,這麼無私,她不需要你付出任何回報,只求能看到你幸福快樂的笑臉,她就會心滿意足。母愛就像綿綿的春雨,灑進我們的心田,滋潤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