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相關作文20篇

文化尋根 篇1

高三作文 ,1091字

灼灼丹青,滾滾長河,我撐一支長篙劃過歷史的年華,沉浸書韻古香,看江月滿星輝。恍惚間回到現實,電線肆意分割著蒼白的天空,使我不得開心顏。嗚呼!能否別為難我,我要純潔的文學天空。

魯迅先生曾說,他家後院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另一株也是棗樹。秋葉零落,它們一同抵擋蕭瑟,可尋得精神一隅的夢該如何綻放。

簾卷西風時,哪堪凌冽?無語低詢,只道秋意無限。

寒鴉莫問歸處,總是人間煙火中。遊覽過《詩經》的纏綿柔情,走到唐詩,走到宋詞。殘陽如血,噠噠的馬蹄聲驚飛了一個安逸的夢。我來到老樹和昏鴉、枯藤一齊凝視容貌清癯的詩人憔悴而來。我被他吟哦的悽苦曲殤攪得頓感悲傷。一轉身竟又來到了銀燭燈火畫屏旁。身著綾羅的少婦輕搖小扇,流螢飛舞,和天上的織女牛郎星穿越億萬光年閃爍的微光一起如水般向我微笑。

微風開始呢喃細語,誦讀古樸千年的詩經。我看見被晨曦點燃的標點就這樣挺立在生活的字裡行間。

但抬頭一望,猛的,遠處的玻璃牆反射的光耀刺痛了我的神經。沒有茅店,沒有社燕,沒有小橋流水,更沒有江南煙柳。我的思緒只能孤寂地躺在密匝匝的夏日的喧囂之上。詩韻失去了滋潤他的土壤,城市的燈紅酒綠,繁管急弦喑啞了他的聲音。

沉默了,沉默著。

或許文化已在冰心、巴金的離世時割斷了最後的血脈,於是捧讀張愛玲的小說,也有另一種觸動,莫名的韻味湧上心頭。經典的章回小說,線裝書的厚重沉香,綺麗了她的眼角眉梢,勾勒了她的冷豔孤傲,每一個迴廊都隱藏著一個故事,每一個角落都瀰漫著一種蒼涼。蒼涼,如胡琴的調子,不是低低地怨訴,而是冷靜直白地表達,讀來沒有眼淚,但覺無邊無際的悲傷蔓延如不繫之舟,無可救藥。

然而當下,文字成了某些人博取眼球的工具,像安插了重金屬的民樂,不知是生硬的搭配還是純粹的調和。

意象已逝,環佩聲遙。廊橋上沒有書生與小姐相遇的故事,煙波江上沒有清冷而又婉轉的聲音。這一夜已經溼重的煩躁,在有月的夜晚沉澱。

當有人質疑我們皓首窮經為何時,那麼牛虻,由誰來做?

想起隔著海峽的余光中的文字,想起他的詩,他尋尋覓覓中對故鄉的懷念。閱讀他的文字,我心感傷,我心慼慼,我沉浸在時光流逝的隧道。

只願,還能看到“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的愁緒滿懷;還能聽到“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的豪情吶喊;還能悟到“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豪氣沖天。

舒展的雙翅剪落烏衣巷口的一抹斜陽。秋的蕭瑟隱退在夏日的聒噪中,冬後有春,我知道,那是希望,我正在追尋;那是文化之根,我正在挖掘。而它,或許正在月牙泉底、鳴沙山上默默注視著滄海桑田。

朝朝暮暮,字如虹,書卷如空。

消消塑塑,風雨路,文化永駐。

—後記

文化尋根 篇2

高二作文 ,805字

魯迅先生說,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秋葉飄零,它們要一同抵擋蕭瑟,而尋得精神一隅的夢何時才能綻放?

簾卷西風時,哪堪凜冽?無語低詢,只道秋意無限。

走過《詩經》的纏綿柔情,走到唐詩,走到宋詞,我的思緒被牽引到枯藤與老鴉一起凝視的那個面色清癯的詩人身上,他騎著瘦馬憔悴而來。暮色蒼茫,我被他吟哦的曲子攪得頓覺悲涼,一轉身竟靠在了銀燭秋光下的畫屏邊,屏上身著羅綺的少婦輕搖小扇,流螢飛舞,和天上的牽牛織女星隔著幾億光年放出的微光,一同如水般向我微笑……

我抬頭,猛然,遠處玻璃牆反射的光之萬箭刺破了我的視神經。沒有茅店,沒有荒樹,支離破碎的天空,夜晚找不到螢火蟲……詩韻失去了滋養它的土壤,城市的燈紅酒綠,繁管急弦喑啞了它的聲音,它沉默了。

也許,冰心、巴金的去世已割斷了五四運動給我們最後的血脈,於是,捧讀張愛玲的小說,竟有莫名的韻味湧上心頭。買那些經典的章回小說,線裝書的沉香,綺麗了她的眼角眉梢,勾勒出她的冷豔之筆,每一個迴廊都蘊藏著一個故事,每一個角落都瀰漫著哀傷。哀傷,胡琴的調子,不是低低的傾訴,而是冷靜的表白,讀來沒有眼淚,但覺得無邊無際的悲傷流言似的蔓延,無可救藥。

然而蔓延到了當下呢?韓寒、郭敬明的“新概念”大行其道,莫言、賈平凹少見其蹤,那些所謂名流學者一頓飯時間便能勾勒出一篇長篇小說的框架,文字成了把玩於手中博人眼球的珠玉,像是安插了重金屬的民樂,說不上是純粹的搭配還是簡單的調和。

意象已逝,環佩聲遙。

當有人質問我們皓首窮經到底為何時,那麼牛虻,有誰來做?

想起余光中,想起他的詩,他的文字,尋尋覓覓為了求得赤縣另一邊無盡的回憶,還有更深沉的,由倉頡觸發的美好。那一脈根流轉相傳,不知今天是否還觸著長江水和海棠紅那樣明麗的色彩?

秋的蕭瑟隱退在夏的聒噪中,冬後有春。我知道,那是希望,我正在追尋。而它,或許正在月牙泉底、鳴沙山上,默默注視著滄海桑田。

尋根 篇3

高一作文 ,770字

我們曾在一大塊麥田歡逐,曾在窄小的衣櫃裡享受黑暗,曾壘起高高的桌椅偷媽媽藏起來的糖罐子,永遠揚起驕傲的嘴角,向父母嚷嚷“我是大人。”這樣的童真被歲月一一刻錄在生命的光碟之上,驕傲而緩慢的旋轉著……

那時的我們,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家在童年的記憶總是裡不休地迭換位置,第一次遷移的時候,我拖著媽媽的細高跟鞋,挺直腰板,站在窄窄的人行道邊,召集了一小幫隨從,大人似的眉頭深鎖,卻被飄落的嬉笑撞破,半笑半怒道:“我要搬家了,給你們籤個名,將來賣大錢!”個個齊刷刷地向我致敬似的,嚴肅地伸出雙手,我則鄭重其事地一一在上面留下我稚嫩的筆跡。空氣裡有歡樂律動,少年不識愁滋味。如今,那些純真的笑臉怕是已隨著我稚嫩的筆跡化作一灘墨跡,模糊了,黯淡了,成了記憶力一張泛黃的照片。

月缺意味著下一次的完整,生活更是這般。

乳白的建築物散發檀木淡香,黑洞洞的儲藏室,我的祕密花園悄然綻放。角落的紙盒收藏著天真的夢,俏皮的洋娃娃身著用心雕飾的花邊,將童話裡公主的智慧與美麗,用想象與雙手鑲嵌在她身上,卻陶醉在脫落的線頭,拙劣的針腳。卡通紙幣,笨狗熊,形態各異的金屬幣曾為我模擬出情景各異的成人世界,成熟的姿態在童年的歲月裡不過是最稚氣的語言,唱罷美好而永恆的童真,剩下的舞臺將上演的劇目是……

老家的小院透著最古樸的氣息,湛藍的天空,棉花糖似的雲朵下,飛翔的是自由的紙飛機,小小的身軀裝載著美美的夢,乘著風吹乾淚水;小小的竹蜻蜓點綴於滿是芳草氣息的田野,渴望翱翔的生命掙脫束縛;而被生命之線牽引的風箏似乎一開始便是預示著我理想與現實的象徵物。

童年,我滿載甜蜜的船兒駛來。

甜蜜,我填充世界的絢爛底色。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落葉也尋不得兩片相同。我,踩著童年的腳步,著世界於五彩斑斕。

在人生的樹海找一棵最古老的樹—童年,尋它最快樂的根……

尋根 篇4

記敘文 ,1081字

說起來也是奇怪,我們家幾乎不回老家。

老家在麗水,山中的一個小村子,叫桃??村,不大,常住人口不超過10人,我太爺爺那輩,和幾個兄弟就出來闖蕩了,也就來到了這,有了父親,再又有了我。

可更令我不解的是,連父親對這段歷史也並不完全瞭解,通過聯絡了其他的叔叔阿姨,我們才確定了前往麗水。

一大早,我們便準備出發,一路上暢通無阻,在服務區,我們終於見到了幾位爺爺和叔叔,父親下了車,與他們打招呼,親人重逢的感覺,十分微妙。

立馬上路,因為我們並不打算在那留宿,尋根的車隊平穩地前進著,井然有序,縱使車外的景如此的多變,車內的心卻始終在呼喚著。

與此同時,來自別處的叔叔們也在歸根的路上,我內心的激動和喜悅無法言表,團聚的那一刻,一定十分震撼。

天空下起了毛毛細雨,可這澆滅不了路上停了停,買了些禮物,便又繼續上路。

穿過這座橋,我們便真正上山了,天空無比的藍靜,山野無比的深秀,山路也無比的崎嶇,這路可不漫長,光光爬上這山,就有三四十公里,再加上油量表只剩下三格,我便有種莫名的恐慌。

呼!不過是虛驚一場,我們順利地抵達了山頂,錯落排布的房子,有些還是磚瓦,茅草房,在一塊類似平臺的高地上還有健身器材,和一棵參天古樹,樹幹還有一個拇指印的痕跡,那時大自然留下的傷疤,據村長說,那是十幾年前雷電劈下的傷,當時都說這樹活不久了,可這麼多年,它還活得好好的,我說,它是被菩薩保佑了,是棵神樹……

到村裡的待客室裡去坐坐,剛一進門,滿桌的人,心中便一驚,終於讓我見到這刻,我周圍的這些人,他們身體裡流淌著的和我體內流淌著的是一樣的血,我們都是林家人!

午飯時間,整整三大桌擺滿,各種山珍野味和自己種的蔬菜,牛、羊、豬、鵝、鴨,各種美味,這頓飯吃得很是享受。

飯後還有活動,我們跟著村長和支書沿著山路往下走,看見遠處有做破敗的類似於廟堂的建築,村長說那就是廟堂了。還指向了另外一邊,有個樑頂同樣年久未修的雜草叢生的建築,村長介紹道,那是祠堂。

不久,我們來到了廟堂,卻發現裡面並非十分荒蕪,後來才知道,是村支書一人,長年居住在山上,每日如一地打掃著這片山,管理著這片山,我也是從報紙所知。正中間是三尊菩薩的像,我們燒過香後,便前去祠堂了,正中還有一塊匾,刻著四個模糊的字,我依稀辯出是“望觀裡閣”,但也不知是否正確。

其實,這次來的最主要母的,一是為了捐款修祠堂,二是為了編寫《林氏宗譜》,那象徵著我們林家的榮譽和智慧。

已過去一年多的時間了,書桌山的全家照仍在閃著光,桃??村,它已深深刻入我的心裡,我感謝他們,懷念我的老家,因為,這可能,是爺爺那輩人這輩子最後一次重逢了……

尋根祭祖大槐樹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7字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這首被廣為傳唱的民謠背後,牽引著的是無數槐鄉後裔的心,指引他們跨過千山萬水來到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人們因何而往,請看下文—

“根雕大門”是大槐樹的正門,其造型古老滄桑,偉岸厚重,支根入雲,虯勁有力,寓意大槐樹後裔同門,同根,同祖,同心。穿過根雕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根字影壁”,那金閃閃的“根”字的最後一筆,倒著看像一隻腳,道盡了百姓不願離開故土家園的款款深情。

繞過“根字影壁”便能看見三座石橋,從左到右依次是蓮馨橋、槐香橋、鸛鳴橋,架於“同源渠”之上,細細水流提醒著過往遊客飲水思源,不忘先祖。站在橋上,眼前一座巨集偉的全木結構的建築便是“獻殿”。慢步下橋,來到殿內,整整齊齊的陳列著祭祀時的貢品,種類繁多,莊嚴古樸。

出了“獻殿”,順著臺階往下走,站在殿前,寬闊的“祭祖廣場”頓時令人視野開闊,行走其間,兩側花團錦簇,旌旗飄揚。沿著廣場的中軸線徑直向前,不足百步,拾階而上便來到了“祭殿”,殿內的祭祖堂是全國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是天下民祭第一堂,來到這裡焚香祭拜先祖的遊人絡繹不絕。

還有栩栩如生的移民浮雕圖、設有移民簽發處的廣濟寺、洪洞名字由來的洪崖古洞、獨具特色的民俗村……每一處景觀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寄託深深的鄉土情誼。

水流千里總有源頭,人處四海難忘故土。遠方的親人,歡迎回家!

尋根 篇6

高二作文 ,772字

普里什文曾說過:“人的身上有大自然的全部因素,只要人有意,就可以與他身外所存的一切事物相互呼應。”的確,人能與大自然相互呼應,不然怎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呢?

於是,人們的印象裡:北方女子豪爽,南方女子溫婉,北方男子是高大的硬漢,而南方男子則是白淨的書生模樣。畢竟,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總是與吳儂軟語更相配。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是大自然對人無私的奉獻,而人對它的饋贈,就是將這片土地深藏於心中,即使背井離鄉,四海為家,但最懷念、最牽掛的仍是這方哺育了他的土地,所以人們常說要落葉歸根。

也許你一來到這世上,就未曾見過自己的家鄉,但你的血液裡卻流淌著對那片土地的依戀,冥冥之中,你總感到它在喚你回家。於是,多少海外僑胞從異國他鄉回到大陸,尋覓自己的“根”。

記得渡江戰役後,國名黨退守臺灣,多少將士被迫告別自己的妻兒留在異鄉。曾有個節目專門採訪過那些老兵,他們所有人都在想念著大陸的親人,他們多想在僅剩不多的日子裡重返故土。

我未曾離開過自己的家,我也並不清楚故鄉意味著什麼,可那些老兵的話卻讓我內心有所觸動,我第一次發現故鄉原來如此重要,會是一個人餘下時光的夙願。

作家劉亮程曾寫下《今生今世的證據》,抒發了對家園的懷念。土牆被推倒,被掩埋,自己曾經生活過的痕跡被抹得一乾二淨,劉亮程覺得自己今生今世的證據不復存在。故土的失落,精神家園也隨著遺失。

我這才知曉,故土會是一個人今生今世的證據,也會是精神最後的歸宿。

其實,故鄉又何嘗不是作家創作的靈感源泉。諾貝爾獎得主莫言的作品《紅高粱》、《蛙》,不就是取材於他在他所生活的那個年代的所見所聞,他家鄉高密的那片紅高粱地嗎?陳忠實的《白鹿原》也同樣以家鄉陝西作為背景,描繪了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三代人的恩怨情仇。

人總忘不了那片哺育過自己的土地,所以有人尋根。故鄉是精神的家園,也是情感的歸宿。

我的春節尋根我的祖國我的家 篇7

國三作文 ,1147字

隆冬將至,瑞雪迎春。又一年過去了,還沒與2018好好說聲再見,2019的春節就展現在了眼前。隨著祖國母親的日漸壯大,我們的春節也有些不同了呢!

每當新年到來都要上路走親戚。跨過一座又一座的高架橋,越過一座又一座的大山,飛速行駛在平坦的柏油馬路上。“哎呀,多虧了高速,兩地之間來往變快了!”相聚在新年,總有祖國的功勞。如今,越來越多高架高速修建起來,兩地之間更暢通無阻了。奶奶告訴我們:“以前山上、田間都是泥路,坑坑窪窪,每到下雨天都無法走人,老人小孩總不免摔跤十分危險。多虧了政府給我們這種鄉村修築了水泥路,走出村子才更方便了,下雨天照樣堅硬的路面都不怕打滑,多虧了人民政府!”媽媽也說:“是呀,以前嘛,兩地之間行駛都消費好幾個小時,現在都有高速高速多方便,老快了!”博學識廣的爺爺也說:“看那港珠澳大橋,可是中國人的驕傲啊!”“中國的高鐵也快呢!”一家人過年,年也在變,變得越來越好!老人們總感嘆:“祖國建設拉近了中國的距離啊!”

說到過年,人們一通電話就邀來各位親朋好友。中國的科技也越來越發達了。自古都說“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可如今,遠在邊疆的戰士一通電話就能聯絡上遠在故鄉的親友。新年裡,奶奶有了部手機,就老高興了。說以前怎麼也叫不上親友們,有了手機想聯絡上誰就聯絡上誰,過年總一個不少的叫上。哎呀!過年能團聚,功勞少不了祖國現在發達的科技呢!幹奶奶在吃飯時總嘮叨,說她女兒在國外老不回家看她,說現在有了視訊聊天都能見到她孫女了,高興的不得了。現在有了網路,過年都比以前熱鬧了呢!

過年總少不了煙花,但是祖國為了提高環境的質量,不許在城內放煙花鞭炮了呢!所以,我們周邊環境也美麗了許多:馬路、街道上基本沒有垃圾了,市內也減少了白色垃圾的汙染,甚至各小區開啟了直樹劍建靈林的公益活動,為了有過年氣氛,政府街道上掛起了純布的紅燈籠,空氣的質量好了,市內越來越多人開始用共享單車文明出行了呢!這一切都是有祖國的變化帶來的呢!

隨著一年年的變化,一年年春節也有些變化了。變得更美了,變得更熱鬧了。傳統的習俗也開始多起來了。今年春節,我們一家人在屋內包餃子,在一鍋餃子裡其中一個放進硬幣,吃到了誰新年就最幸運。這可是我們家傳統的環節呢。我們還學著電視上用紅紙包紙燈籠掛在房間。為了慶祝祖國70週年,我們把我們的新年願望寫在一張張紅紙上,也希望祖國來年和在未來中繁榮昌盛,越來越好。希望祖國能越來越和諧,越來越美好。我知道在習主席的領導下祖國能有一個日新月異的未來!讓我們的春節那一年一年變得更有意思,希望春節不要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漸漸消沒,今年春節我過得十分充實!

如今祖國也有70歲了呢,在習主席的領導下一步步踏向成功,踏向如今的輝煌。祝願祖國母親在新的一年裡,繁榮昌盛,幸福安康!

我的春節尋根我的祖國我的家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7字

春節是什麼,春節是父老鄉親期盼兒女回家團圓的節日;春節是海外遊子跨越山海與家人團聚的節日;春節是小孩們翹首以盼的節日。

今年過年我回到了我們老家建德大同,那裡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以前的家鄉只有凹凸不平、坑坑哇哇的石子小路;以前的家鄉只有一些不起眼的小店;以前的老家只有簡陋的矮平房,甚至連獨立的衛生間和洗澡間也沒有。如今的家鄉一切都在改變,寬敞的水泥路四通八達,到處都是便利超市,左鄰右舍都蓋起了嶄新的樓房,一家家獨立又美麗的庭院更是城裡人羨慕的地方。

回老家過年就是熱鬧,每家每戶都會把家,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庭院裡種上了各式各樣的花花草草,門庭上掛起了紅紅的大燈籠,貼上了新對聯,到處都是喜慶的氣氛,洋溢著過年的味道。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是過去一年的總結,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所以年夜飯大人們都是精心準備的,也是不折不扣的一場“盛宴”。在今年的年夜飯上真是五味俱全,讓人大開眼界,有我喜歡的傳統菜“雞蛋果”有家鄉的特色菜“肉圓子”有八珍玉食的“佛跳牆”……對於我這個愛吃美食的人來說簡直饕餮大餐。

在農村過年的最大樂趣就是可以盡情的燃放煙花,劈劈啪啪的爆竹聲為新年增添了喜慶的氣氛。而年夜飯後玩各式各樣的煙花也成了我們小孩們最期盼的節目,當然玩耍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安全的。

家鄉的變化,家鄉的年味,家鄉的美食,讓我想到了日益強大的祖國,科技在進步,經濟在發展,農村的生活也在日新月異,越來越好。而家鄉多姿多彩的年味更是我們孩子們最期盼,最流連忘返的。

我的春節尋根我的祖國我的家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9字

我們的祖國她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中國”,已有5000歲了,在這5000多年裡她經歷了許多的改變,讓我們在這個春節裡一起去尋找我們祖國的根。

在我們太爺爺太奶奶那一輩的冬天,窮的人只能穿著一件單薄的衣服,富的人穿著棉衣棉褲;到了我們爺爺奶奶這一輩的冬天,窮的人已經可以穿上厚厚的衣服了,富的人可以開起火爐了;到了我們這一輩,也是最幸福的一輩,無論貧窮或富有,冬天清一色都穿著即輕又保暖的羽絨服,家裡都開著空調和地暖。

在我們太爺爺太奶奶那一輩道路都是非常泥濘的,下雨時更是連鞋子都會陷進去;到了我們爸爸媽媽這一輩,大部分的路面已經換成了水泥或柏油馬路,開起來即平穩又快速;到了我們這一輩,道路設施已經非常全面完善了,即有寬敞的馬路,還有顯眼的道路標誌,大大提高了交通的速度以及安全性。

在我們太爺爺太奶奶那一輩,住的都是茅草堆起來的小房屋,即小又不安全;到了爺爺奶奶那一輩,住進了用石頭和泥巴堆起的小平屋,提高了安全性;到了我們這一輩,都住進了鋼筋水泥的高樓裡,即安全又舒適。

以前中國貧窮落後,任人欺負,人民難以溫飽,而如今的中國飛速發展,變的越來越強大,人民安居樂業、不愁吃喝,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在這些改變的身後,都有著各前輩人的不斷付出和努力,他們用汗水造就了一個強大的中國。通過他們的付出—2008年北京奧運會、港澳迴歸、絲綢之路、全世界最長的跨海工程港珠澳大橋等等成就一一驚豔了世界。我們這一輩人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祖國就如一條成長中的巨龍,正騰飛上升……

魚兒怎麼遊都遊不出水的懷抱;小鳥怎麼飛都飛不出天空的懷抱;而人怎麼漂泊都漂泊不出祖國的懷抱……56個民族56朵花,作為中華名族的孩子讓我們一起努力學習,奮鬥,為中國的騰飛做出自己的一份力,讓我們一起跟上時代的步伐,與祖國共成長。

我的春節尋根 篇10

國三作文 ,969字

我的春節十分有趣,每次過年,我都會回到老家去,今年也不例外。

經過四個小時的奔波,我們終於回到了老家江蘇省海門市。剛進入三廠鎮,等待了一年的親人就把我們迎進了大門。餐桌上早已擺好了熱氣騰騰的年夜飯。奔波了一天,大家都餓了,不等菜上齊,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餐桌上都是海門特色的家鄉過年菜,如醉蝦、醉泥螺、土法香腸、紅燒羊肉等,尤其是海門的紅燒羊肉,每一個到海門來的朋友都會來嘗一嘗,是過年海門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它的原材料選自海門特有的波爾小山羊,肉羶味少,脂肪分佈均勻,肥而不膩,肉質鮮美,更有滋補暖胃、抗寒抗凍功效,前後要經過幾十道工序才能做出來,味道更是鮮美。夾起一塊來,放在嘴裡細細品嚐,回味無窮。這幾年,由於快遞和網路的迅速發展,海門的紅燒羊肉走出了縣城,可以快遞到全國,滿足了我們這些思鄉遊子的味蕾。

除了紅燒羊肉,海門人還有過年蒸年糕的習俗。每當臘月,四鄉八鎮的農家,紛紛忙於晒糯稻、磨米屑、準備開蒸。鄉間一般幾家或者幾十家相約聚於某戶,各自攜帶柴草,輪流作業,以充分利用熱灶熱籠,節省燃料。城鎮居民原料自備,大多委託點心店代辦加工。這種家家戶戶、興師動眾、半夜三更蒸年糕的風俗習慣一直傳承至今。海門通東地區過年前有蒸饅頭的習俗。因為糕諧音“高”,饅頭象徵“滿”、“發”。高升發財,寓意吉祥,此乃人心所向。可見,在海門人的心理上,年糕、饅頭同過年是緊緊聯絡在一起的。

吃完年夜飯,我們便用粉蹄酒肉祭供,謂之“開年”,表示迎接新財神。家長又給我們分發壓歲錢,大家都十分開心。

杭州已經有好幾年禁放煙花爆竹了,但在我的老家,每逢除夕夜和初五迎財神,鞭炮聲都要從凌晨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上午,頗有過年的氣氛。回老家過春節,爸爸總要帶我去買一種特有的小鞭炮“摔炮”,不貴,一般五元一小盒,每盒有二三十支小炮。我們每次買到摔炮,都會迫不及待地選擇一個人少的地方,一個一個摔著玩。聽到鞭炮在地上炸開的聲音,我們心裡樂開了花,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我發現爸爸其實也是個小孩子,和我玩得不亦樂乎。媽媽則在旁邊心驚膽顫地監督我們,怕我們炸到手和眼睛。

每年,在家鄉帶了一週,我們便要告別家長的父老鄉親,帶上一後備箱沉沉的年貨,駛離老家,等待來年再聚。家長過年濃濃的年味和家鄉人民純樸的民風,在我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充滿了回憶。

我的春節尋根我的祖國我的家 篇11

國三作文 ,1005字

春節,在人們心中向來是一個紅紅火火、喜氣洋洋的團聚節日。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同時也象徵著辭舊迎新與新年的美好祝福。在這個亥年的春節,我也尋找到了一個屬於自己和家人的春節。

清晨,聽見鳥兒幾聲歡叫,便飄來了早餐的香氣。餐桌上擺著春捲、年糕,餈粑,滿滿的都是年味兒。吃到肚裡,暖融融的,心裡便也是暖的了。一家人帶好東西,上了街,街上熱熱鬧鬧的,人們的歡聲笑語和店主們的吆喝聲又給年增添了一絲喜洋洋的氣氛。

家鄉的美景在這時候更是美不勝收。一朵朵寒冬的梅花怒放著,鵝黃色的臘梅一片燦爛,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紅梅開得嬌豔,卻不柔弱,在刺骨的寒冷中更是顯出了她的剛勁。梅樹與桂花樹早已被人們精心用彩燈或紅彤彤的燈籠裝飾的煥然一新。“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千古佳句更是飽含年的古老悠長。

東家買一箱水果,西家買一籃子蔬菜,人人都在忙著買年貨,忙著過年。我們家也不例外。飽蘸墨水的毛筆,一筆一筆在春聯紙上寫著,在紙上留下新年的痕跡。爸爸將寫好的春聯紙仔細地貼在門上,還貼了一張福。爸爸用自己優秀的毛筆楷書為我們家新年的門上增添了喜氣。年味兒,濃濃的,在門上縈繞。

調皮貪玩的小孩兒,也在大人們的吩咐下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地幫忙做事。平時再怎樣淘氣,這時候卻十分主動樂意地幫大人幹活。掃地、擦桌、給大人當燒菜的小助手,都幹得認認真真,一絲不苟。比如像我,忙得跑進跑出,才下午三點鐘,媽媽就已經著手準備年夜飯大餐了。我剛剛拖完地,疊好衣服擦好桌,又被叫去整理家裡的物品了。一切收拾停當,我跑去給媽媽當小幫手,幫著拿碗拿筷端盤子,切水果。到了近六點鐘,媽媽燒好了所有的菜,我把它們擺上桌,這些美味菜餚看起來十分漂亮,色澤誘人,讓人食指大動。大家坐下,開始我們豐盛的年夜飯大餐,先是大人們彼此間的敬酒,然後是長輩們對我的一一祝福,還不夠格飲酒的我就用手中的飲料回敬。接著是我把寫給各個長輩的新年祝福卡拿了出來,送給他們。長輩們的臉上都掛著笑容,心裡甜蜜蜜的。吃著媽媽做的團圓飯,我才明白了什麼叫做真正的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團圓飯過後,春節的傳統節目,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重頭戲,全家聚在一起看春晚就拉開了序幕。

“戌年已展千重綿,亥歲再登百步樓”。今年的春節,難得,爸爸不用在醫院值班,媽媽也不用在單位執勤,能全家團聚在一起,吃上了家裡人一個都不少的團團圓圓的年夜飯,讓我找到了不一樣的年味兒,不一樣的氣氛和快樂。

我的春節尋根之旅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1427字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的名人孟子,孟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我是孟茹菲,也姓孟,我和孟子有何關係呢?我懷揣著好奇和憧憬的心情開啟了家族的尋根之旅。

爸爸的祖籍河南省永城市,從爺爺那裡得知,孟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第七十三位,屬於大姓系列。孟氏起源於春秋時期魯國公族,孟氏應該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孫,是孟子的祖先。現如今孟氏後裔主要聚集在河南、山東等地。爺爺告訴我,以前家裡珍藏著一本《孟氏家譜》,只是後來遺失了,有點遺憾!爺爺還說:“這本孟氏家譜是以表譜形式記載孟氏家族的書,書中要求孟氏起名要嚴格遵照字輩。孟氏家譜第一世是孟子,到現在共有七十五世。我爺爺的爺爺是昭字輩,是孟子的第七十一代孫,我爺爺的爸爸是憲字輩,我爺爺是慶字輩,我爸爸是繁字輩,我則是祥字輩,是孟子的第七十五代孫。以前我爸爸遇到同姓的陌生人,總會先問你是孟氏裡那個字輩的?感覺這個問候好奇怪,現在聽了爺爺的描述,終於明白怎麼回事了。我的曾祖父曾祖母已不在世,目前爺爺奶奶八十多歲,身體健康,耳不聾眼不花,是我家的長著。我爺爺是單傳,爺爺有四個兒子,分別是大伯伯、二伯伯、我爸和四叔叔。大伯伯有三個兒女,二伯伯有一男一女,我爸就我一個女兒,四叔有一男一女,所以我的堂兄妹共有八個,都是祥字輩,我也是堂兄妹中最小的。

老家的春節很特別,初一早上全家一定要吃餃子,新年的第一頓飯,代表新的一年團團圓圓。飯後,晚輩們要先去本村裡孟氏最高輩分長者家裡拜年,然後按照輩分高低所有的門戶都要拜一遍,我們孟氏在村裡是大戶,有一百多人。所以輩分最高長者家裡拜年的最多,從堂屋客廳能排到院子大門口,長者看著大家族人丁興旺,非常開心,廳堂裡擺放著很多好吃的糕點和乾果供晚輩們分享,大家喜氣洋洋,場面很是熱鬧,平輩們就不需要拜年,農村成群結隊拜年的這一大熱鬧場景,在城市是見不到的,讓我大開眼界。

孟氏家訓有很多條,爺爺說目前傳下來最重要的幾條就是孝老愛幼,勤儉持家,注重學習,遇事先責己。這幾點我從爸爸的言行中深有體會。我爸爸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和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春節在家裡的幾天,爸爸幾乎一直陪著爺爺奶奶,為他們做飯,洗衣,剪指甲,散步聊天。盡力在短暫的相聚中,讓幸福和快樂溫暖著爺爺奶奶。勤儉在我們家就更不用說了。爸爸媽媽除了在我的教育投資上從不吝嗇,其他方面決不允許我浪費。比如我平時的衣服鞋子都是以舒適,漂亮,質量好為標準購買,從不讓我跟別人攀比名牌。爸爸媽媽在生活中簡樸的作風,已經在我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用實際行動給我做好勤儉不跟風的榜樣。而學習上,古有孟母“三遷擇鄰,”“斷機教子”引導孟子成才的故事,今有爸媽憑藉自己努力奮鬥在杭州紮根的經歷。讓我自然也不敢鬆懈,以免丟了孟姓的臉面。我從小就學鋼琴,畫畫,聲樂和主持,只要是我喜歡的愛好,爸媽會百分百支援,才有了今天樂觀開朗,興趣廣泛的我。每當我考試沒考好,找各種理由辯解時,我爸媽一定會說:“不要為錯誤找藉口,先從自身找問題?”在一次次的自省反思中終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也在穩步提高,並逐漸學會了擔當。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擇善言而聽,擇善事而做!孟氏家訓就在潤物細無聲中指引我前進。

通過這次的春節尋根之旅,我對孟氏的起源、孟子文化、孟氏家族有了深入的瞭解,為自己是孟氏子孫感到自豪,以後我會嚴格要求自己,銘記孟氏祖訓,努力學習,做一名優秀的孟氏傳承人。

尋根 篇13

國三作文 ,703字

根是什麼?

根是一株花草,一棵大樹汲取營養的渠道,是植株生長的基礎與根本,可以說,它在植物短短的一生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可正如牛漢所作詩《根》中一般,它一生一世長在地下,聽不見枝頭鳥鳴,感覺不到柔軟的微風,可它不覺委屈煩悶,在開花的季節裡,它仍舊開心幸福。

反觀現在,中國已然成為泱泱大國,中華兒女遍佈世界各地,中華民族的大樹經歷千年風霜洗禮,終於等到開花結果。那麼,我們的根,又是什麼?

猶記那次在國家大劇院,按捺住心中的激動,像舞臺望去,如孤寂黑夜般漆黑的幕布懸掛於臺上。忽地,銅鑼聲響起,鼓聲緊隨其後。“海島冰輪初轉騰……”京腔!循聲而望,一位朝服華冠的女子佇立於臺上,輕啟朱脣。“乾坤分外明,皓月當空。”聲音中的滯澀退去,語調愈發高昂,腳步輕柔。在這十足的京味,我似夢迴唐朝,金黃的錦鯉在水中輕劃漣漪,剛剛開放的睡蓮散發出沁人芬芳……抬腳,落布,頓,動作如行雲流水;提腕,翻指,浸漫人物情思;一步,兩步,水袖如水波般緩緩展開;垂露,碟損,帶著詩意的指法在京劇中孕育,纖纖十指牽動著讀者的心。

眼眸微溼,我沉醉於這驚心動魄的京劇之美中,每一指一步間,是年復一年的苦練,是厚重的文化底蘊。

我終於找到了我們的根!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我們的本,它嘔心瀝血構築了中國,精心栽培出了中華兒女。它默默無聞,一心只為那沉甸甸的果實,那注滿了它全部心血的希望。

我堅信,我們的傳統文化將在蜿蜒曲折的歷史長河中,顛撲不滅,也會有更多華夏子孫去尋根,去尋找那生長在最深處,卻依舊熠熠發光的傳統文化!

尋根之旅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1124字

今天,學校為我們四年級組織了一次名叫“尋根之旅”的活動,這是我度過的最愉快的一天。

所謂“尋根”,顧名思義,就是尋找根源,尋找什麼根源呢?我帶著這個疑問,跟著老師同學們一早就踏上了這“尋根之旅”。

我們第一站來到了恬莊,這是一個古鎮。一下車,映入眼簾的便是黑瓦白牆的房子,錯落有致。輕輕地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似乎我也穿越時光來到了清朝道光年間。古巷的深處,緊挨著一條小河,陽光穿過柳條灑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水面又把這些陽光投在那些斑駁的石牆上。這時,光、水和石牆相得益彰,就像一幅優美而恬靜的畫。我想,這或許也正是恬莊的“恬”字所在吧?

古巷的另一頭是條繁華的古街。古街上熱鬧非凡,耳邊似乎響起人們買東西時討價還價的聲音,眼裡有人們買了新衣服後興高采烈的樣子,也有他們看精彩雜技時拍手叫好的情景。於是,我的心也跟著大家在這個早晨逐漸熱烈起來。

我們順著這條恬莊古街,一直往西。車行2分鐘的路程,便是我們的第二站——河陽山特色博物館。博物館規模並不大,但是這裡記載著眾多名人的壯舉和足跡,儲存著許多出土的珍貴文物。更是讓人覺得這塊平凡的土地上曾經經歷著許多並不平凡的“大波小浪”。

河陽山的著名在於它本地的山歌。歲月如梭,它歷經千年,歌聲卻依舊那麼嘹亮,綿延不息響徹在當地農民的口中。那歌聲婉轉悅耳,我們沉醉在歌聲中,就彷彿駕著小船悠閒地飄在青山綠水之中。它是我們河陽山人民的瑰寶,從祖輩的那裡傳下來,一定還會代代相傳。

當我們沉醉在山歌之中還沒緩過神來,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鳳凰湖。鳳凰湖湖面清澈寬暢,水中不時有魚兒歡快地游來游去,岸邊則鮮花綠樹環繞。一陣陣微風吹過來,拂到臉上,帶著春天的氣息。整個人精神也頓時變得更加清爽起來。一眼望過去,突然想起那句詩來,這不正是“春風又綠江南岸”嗎?”

我們的最後一站是萬畝桃園。如今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聞著桃花香,整個人都感覺飄飄欲仙。走進其中,從眼前到遠處,一棵挨著一棵,似乎沒有邊際,整個人就像浸泡在粉紅色的海洋中。世界上還能有比此刻更美的景象嗎?哦,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是我可愛的故鄉,桃樹倒映在明淨的水面上,桃林環抱著秀麗的村莊……

直到太陽偏西,我們才依依不捨離開這裡,坐上回程的校車。這時我突然醒悟,為什麼這次旅行叫“尋根之旅”呢?原來那優雅的古巷、嘹亮的山歌、清澈盪漾的水面,還有那萬畝桃園,這塊肥沃的土地上所有所有的一切,這片生我養我的故鄉,便是我們的根。

鳳凰踏青尋根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1313字

在生機勃勃的三月裡,風和日麗、晴空萬里,我們全體四年級的學生,揹著揹包,戴著帽子,穿著統一的文化衫,浩浩蕩蕩地向校門外走去。鮮豔的小隊旗上面,印著“梅之隊、鬆之隊、活力隊、夢想隊、鳳隊、桃隊……”,各種各樣的隊名,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咦,這是去幹什麼去呢?原來,這是我們要去鳳凰鎮參加“文化之旅”的尋根活動。

上了校車,我們一路歡聲笑語,邊欣賞著沿途爭奇鬥豔的鮮花,邊憧憬著終點燦爛多彩的美景。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此行的第一站恬莊古街,這是一個明清古鎮,這兒可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地方。看著這房屋造型、這青石板、這拱形橋,跟電視中古裝劇裡一樣一樣的,若不是穿了現代的服裝,真感覺自己是穿越了。這裡還是有著濃厚文化底蘊的地方,有榜眼府、楊氏孝坊等等。我們走進榜眼府,這真是個大宅子,好氣派啊,有個客廳、旁廳、臥室……,還有一個很精緻很漂亮的花園。連線上下樓的樓梯又高又陡,有些膽小的同學都不敢往下看了。樓上還分了主人房和丫鬟房,兩種房間粗看差不多,但仔細分辨還是有不少區別的:主人房的木床雕花精緻複雜,丫鬟房的木床雕花簡潔樸素;主人房裡有漂亮的梳妝檯,丫鬟房只有一張小桌子……。這大戶人家的房子還真的是很講究,把我看得都眼花繚亂了。

接下來我們來到第二站河陽山歌館。聽導遊阿姨說,這裡是蒐集展示河陽山歌文化的地方,河陽山歌是這裡的祖輩們在勞動時自己創作的原生態歌謠。走進館裡,就聽見裡面響起清脆響亮的歌聲,跟那些流行歌曲完全不一樣,真的就感覺看見一群老大娘站在田頭,邊幹活邊唱著歌。館裡還有很多新奇的東西,有模型展示、有聲光控制、還有全息影像,依靠著科技的力量,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古老文化的魅力。同學們邊觀摩邊饒有興趣的討論著歌詞的內容,有些歌真的聽不懂,倒是歌詞蠻有意思的。在現場我們還被館裡最長的一幅山歌吸引住了,它就懸掛在我們頭頂上,差不多佔了大半個館呢。後來我們走進一個茶館,出來了兩個老奶奶,她們要教我們試唱一下最古老的河陽山歌——《斫竹歌》,這首歌大概講了以前的人在打獵時的情景。歌詞很少,就只有五個詞:斫竹、削竹、彈石、飛土、逐肉。因為以前我聽過這首歌,所以不一會兒就學會了,還上臺表演了一下,同學們都向我豎起了大拇指。

最後一站我們走進鳳凰湖畔,沐浴著溫暖的春風,沿著波光粼粼的鳳凰湖,來到了萬畝桃園,這裡的桃樹很真多啊,一片一片都看不到頭,美麗嬌嫩的桃花簇擁在樹幹上,一大片一大片,這就是花的海洋了吧。同學、老師、家長們在桃園裡或玩著捉迷藏;或唱歌跳舞講笑話;或陶醉在桃花的芳香中;或研究著桃花的形狀和色彩。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那首讚美桃花的詩句,“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暗想如此美麗的桃園,真像是在西遊記裡描寫的王母娘娘的蟠桃園裡了,希望到時每顆桃樹上都結滿了又大又甜的水蜜桃。

夕陽西下,我們載著滿滿的收穫返回校園,這一天真的是快樂的一天。鳳凰踏青尋根之旅,讓我增長了見識、欣賞了美景,真的是讓我受益匪淺啊!

文化尋根 篇16

高二作文 ,854字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棗樹的根深紮在黝黑的泥土,我的鄉情常在鄉下的二層小樓徜徉,那麼文化的搖籃曲又在何處飄揚?

時光流轉,小小的我也曾為魯迅先生的這段文字忍俊不禁,小小的我也曾倚著自家前院的兩株棗樹,在時光的縫隙間觸控到他寧為孺子牛的錚錚鐵骨。然而,光陰荏苒,魯迅先生包含血汗吶喊的文字卻也消失在中小學生的生命中。雖然魯迅先生以筆為刀槍,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對愚昧民眾靈魂的審判,也許人們因而讀來心絞氣悶,但先生字字珠璣,句句真理,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文化不能沒有先生。

反觀當今社會,文化之樹凋零,風花雪月之風盛行。熒幕上紙醉金迷的都市生活受人追捧,層出不窮的心靈雞湯在網上橫行,文化市場的繁榮僅僅是如泡沫般的假象。文化工作者大肆宣揚,他們海妖般迷人的歌聲引誘人們一個個跳入快餐文化的海洋。文化已成了被人娛樂的玩物,人們一個個地被趕上追逐潮流的路,然而文化也已不是那路旁可供心靈棲息的村,它已然成了夢中的海市蜃樓。

但路總是有的,而村卻不是都有的,有的人昏昏然地走了一輩子路,到頭來還是沒找到那柳暗花明的村。這一生漂泊無依,豈不是悲哉哀哉。

老舍跳湖後,京味兒的嘮嗑還在茶館繼續,而當人們沉溺於快餐文化的深海時,誰還為當今的時代唱起文化的哀歌?是那些日更萬字的網路小說家,還是那些追捧抄襲作品的影視工作者,又或者是大力支援文化尋根的他們?

他們捧起暑假靜僻處的四大名著,烹上一壺熱氣嫋嫋的香茗,燃上氤氳香氣的小爐,沉心於書中文字,忽喜忽悲,忽拍案而叫絕,忽蹙眉而深思。時間從他們的指尖流過,在靜謐的空間中徘徊,好似不曾離開過。靜默文化的美好在這裡低吟,小聲地為這淨土吟誦著讚美詩。

也許有人會對他們的皓首窮經冷嘲熱諷,那麼除了他們,又有誰願意成為那隻為了信仰而戰的牛虻?

誠然,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幾經沉浮,仍如崖上青松巍然屹立。古語有云:“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文化之根仍藏於你我心中,於靜默處燃起星星希望之火。

尋根 篇17

高二作文 ,1000字

“樹高千尺,葉落歸根”。這是樹上的葉子在尋找自己的根,“遊子萬里,夜夜思親”。這是異鄉的人兒在尋找自己的根。

對於年過半百的王天軍揹著自己81歲的老母親看社火的事情,有人大為讚歎;對於思鄉小詩走紅網路的事情,有人不以為然;對於高管辭職當電工照顧母親的事,有人嗤之以鼻。但在我看來,這都是他們對於自己“根”的尋找。就像天上的雲總會回到天空,就像枝頭的鳥總會回到巢穴。沒有根的地方總給人太多破碎的感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家,都需要家人的溫暖。

有人不屑,總認為高管辭職可能是炒作,又吐槽網路小詩毫無內涵。可是,我想問一句:高管炒作辭職,就算走紅又對他有什麼好處?有宮室之幸還是有妻妾之美?他的行為就算我們不理解,但我們應給予最起碼的尊重,因為:愛父母,盡孝心,這是人生而就有的本能。

事實上,盡孝,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愫——對“根”的思念與渴望。這是世上每個人都溶在血液裡,刻進骨頭裡的東西。從構成人的第一個細胞中分裂出新細胞開始,人的一切行為都有源頭。人們累了,倦了,但卻苦於世事多艱,萬般無奈,此情此感無可寄託,便想起那起源。有人即刻行動,有人強忍艱辛,只是際遇不同,選擇不同罷了。

那些至今仍為人傳誦的老一輩科學家,他們大多留學海外,卻一心向國。為什麼?只因他們是中華兒女,中華民族就是他們的“根”。縱使他們散落在世界各地,漂泊在天涯海角,但“思鄉”之情從未消散。所以,他們放棄了國外的一切,他們回來了,回來得義無反顧。

就算白天被批鬥,晚上算方程,但他們從未抱怨,因為他們回到了“根”,再苦再難,也掩不住“根”帶來的甜。

有些人感恩父母,有些人思念家鄉,有些人回報祖國。無論如何,同時尋根者,沒有高低,不分大小,無論貴賤。三毛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在哪裡都是流浪”。所以尋根,也就是在尋找心靈的棲息之所。

人們常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其實,尋根,盡孝,這就是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初心。

“樹高千尺,葉落歸根”。那所尋之物不僅僅是“根”,更是一座樂山,一渠淨水,一生清靜,一世桃源。

我的春節尋根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935字

跟著外公去尋根

“小船要要小船,小船要要小船,”伴隨著船伕陣陣的吆喝聲,我們來到了紹興安昌古鎮。那是我外公的故鄉,連我媽媽也是紹興出生的,我怎麼也算是小半個紹興人。

過年前夕,我們跟著外公來安昌古鎮,進入古鎮之前,媽媽就告訴我:“待會兒,你要是看見了美食,你要剋制一點,口水別滴到地上。”我不以為然地說:“紹興能有什麼美食啊?”

這是一座沿河而建的小鎮,中間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上架著一座又一座的青石磚老橋,家家戶戶門上都貼著“福”字,象徵著五福臨門、福到我家。

一進古鎮,迎面撲來陣陣的醬香味,我被眼前的場景深深震撼了,家家戶戶門口都掛滿了醬鴨、臘腸、魚乾等各種各樣的醬貨,放眼望去,一眼望不到頭,像一條看不到尾巴的長龍。“外公、外公,你看,那裡的掛的鴨子好大啊!”“哈哈哈……”家人們全都笑了起來。外公說:“小溪,那不是鴨子,是鵝,是紹興的特產—醬鵝,我們紹興人,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做鵝。”再往裡面走,我的手上多了好幾串臘腸,我先前不以為然的紹興美食,原來那麼還吃,直到小肚子塞不下為止。

走累了,吃累了,我們打算去做烏篷船,船伕戴著紹興獨有的烏氈帽,一邊搖船一邊吆喝。坐上了船,我瞧著像粽葉一般的小船,心裡有點害怕,怕小船鬧脾氣,可誰知,看著搖搖晃晃的小船,其實還蠻穩的,船老大還給我們講古鎮的趣事,但我聽了雲裡霧裡,因為他的紹興口音太重了,普通話也不標準。水面很平靜,我靜靜地坐在小船上,看著河兩岸,一邊掛滿了琳琅滿目的特產,一邊是安靜的古色古香的老式民宅,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是古鎮特有的風味。

我發現,我們有點失策了,我們應該走進去,再坐船出來,因為我的外公外婆他們幾個“老購物狂”,沿路買了不下二三十斤的年貨,他們看見什麼,就買什麼,我們出來時,每個人都大包小包,兩隻手都拎的酸死。

這次跟隨外公來安昌古鎮尋根,我尋到了琳琅滿目的年貨、熱情的船伕、好客的店家、還有那吃了滿嘴留香的美食,我為我是半個紹興人而感到自豪。

我的春節尋根我的祖國我的家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36字

為了積極響應大隊部“我的春節——尋根我的祖國我的家”主題徵文活動號召,我趁著春節回祖居走親訪友的好機會,聽長輩們講述了諸氏家族的變遷故事,並從中領會到“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真諦,也算是這個春節我最大的收穫之一。

媽媽姓諸,雖然這個姓在杭州不多見,但在江乾區筧橋鎮上可是一個響噹噹的大姓。諸氏家族歷代生活在筧橋鎮老街。筧橋這個地方自古繁華,物產豐饒,從宋朝起就有相關商業街的記載,各地客商來此地採買囤積貨物,販運到大江南北。建國前,諸氏家族是筧橋鎮有名的商賈大家,鼎盛時期的諸家有四兄弟,分別經營的是百貨店、豆腐店、米店和醬油店,全部統一取名為“諸隆盛”,因為賣的都是生活必須品,又有品質保證,所以生意興隆,顧客絡繹不絕。說起它的成功,靠的絕對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家訓,族人們代代相傳,做人只要踏實勤勞,全家人齊心協力,就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建國後,國家對個體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的政策,“諸隆盛”此時的大家長(也就是我的太外公)大力擁護並帶頭執行,還自告奮勇做同行們的思想工作:“如果每家商戶都與國家對著幹,那國家不是要亂套啦,國家剛解放不久,大家的生活好不容易安定下來,這是我們老百姓的運氣好啊。雖然眼前看著個人利益少了,但現在我們有國家撐腰了,以後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的。”果然,在“諸隆盛”基礎上成立的“供銷社”一直被“公家”經營得有聲有色,諸家人雖然身份轉變了,但小日子照樣過得安安穩穩、紅紅火火。

現在,諸氏後代子孫們雖然與祖輩們的輝煌不可相提並論,但也稱得上人才輩出。最高學歷有讀到博士的,生意做得最大的資產上億,有高校的老師,也有政府機關的公務員,當然大部分是普通的工人,但都始終牢記著家訓,本本分分、清清白白地做人,為國家的建設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聽完長輩們的敘述,我感慨萬千:每個家庭都是國家、社會的一分子,家好了,國自然就好;國強了,家將會更好。只要我們每個家庭每個人都能做到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那祖國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日子還會遠嗎?

在春節這個普天同慶的好日子裡,祝福我們的小家萬事如意,祝福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

春節尋根我的祖國我的家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0字

說到祖國,可能有些人覺得跟自己沒什麼關係,但是人們不是都說“國是千萬家,有國才有家。”嗎?所以我覺得只有國家強大了,人們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我也許不是跟祖國有什麼出生入死的淵源,可是隻要有人提起我的祖國我就會想起無數的中國故事同時也會像連珠炮一樣滔滔不絕地說起我們中國人的歷史:什麼盤古開天闢地;什麼秦始皇統一天下;什麼春秋戰國;什麼垓下之戰;什麼中華民國;什麼抗日戰爭;什麼解放戰爭;什麼抗美援朝;什麼新中國成立;什麼自衛反擊戰;等等我都能說得十分流暢倒背如流。

咦?說到自衛反擊戰我想到了我的小外公—胡日林,今年的大年初二正是寒假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去媽媽的家鄉—胡家淤拜年,這裡的人都姓胡,所以叫胡家淤,我們到了小外公家,我才知道,他是越南自衛反擊戰的一名士兵,瞧!在他家的牆上還掛著他在越南戰場上的矯健身姿:他正趴在一堆由枯葉組成的掩體後面雙手緊握著一把56半式的半自動步槍,他那如鷹一般的眼睛堅定的瞄準敵人,我不禁讚歎他那全神貫注的精神!在照片的旁邊還陳列著一幅用木頭裱著的獎狀,是我小外公在越南戰場上英勇殺敵,衝鋒陷陣,出生入死,這才得到了三等功的表彰,我的小外公今年已經年近古稀了可他卻還像年輕人一樣地幹活,身體也十分硬朗,在他的眼睛中始終都透露出一種力量,一種活力,同時我也要感謝他們那些為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而拋頭顱,撒熱血的英雄們,是他們為了祖國的未來而奮鬥,如果沒有了他們也許就沒有現在的美好生活了。

現在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我們的國家也沒有戰爭了,也十分和平了,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那些戰火洗劫的日子,我們應該在原來的基礎上永不止步,不斷前進!

所以現在的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為一名對國家,對社會有影響的人,這樣才能讓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讓我們的家鄉更加美好!同學們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