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理想的關鍵在於行動相關作文20篇

實現理想的關鍵在於行動 篇1

國二作文 ,641字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夢想,成功的人讓夢想成為現實,失敗的人讓夢想永遠只能是夢想。

中國著名書法集《蘭亭集序》聞名世界,讓王羲之成為了中國書法第一人。而實現理想的關鍵往往在於行動。在王羲之小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行動了:在家鄉小河邊,有一個很深的長方形水池,王羲之每一天都會帶上筆墨紙硯來這練習寫字,他用池中的水磨墨,用池中的水涮筆,每當他的筆投入池水中,就會出現一片黑雲般的水墨,久而久之,池中的水就會變得烏黑了。王羲之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書法家,並且他也通過自己的努力與行動達成了自己的夢想。就像克雷洛夫說的一樣: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樑。

“說一尺不如行一寸,成功在於行動。”

愛迪生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是他用燈炮給人們帶來了光明,而在他實現想想的背後,是成千次的行動,他為了實現想想,省吃儉用,去獲得做實驗所需的材料,他認真對待每一次試驗,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在他的行動下,在第一千三百多次時,實驗終於成功,實現理想的關鍵在於行動。

從前,有兩個和尚,他們都夢想著去環遊世界。可最終,只有窮和尚憑著一個湯匙,一個飯碗達成了他的理想,富和尚永遠只是嘴上說著要去環遊世界,可他卻從未付諸過行動。光有夢想是不夠的,而實現理想的關鍵在於行動,一定還得付諸行動。

俗話說,“切不可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人若想達成理想,就必定得付諸行動。

實現理想的關鍵在於行動,若沒有行動,怎能輝煌?

實現理想的關鍵在行動 篇2

國二作文 ,878字

實現理想的關鍵在於行動。

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中,有一句很好的話:“低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說,書籍中得來的只是淺顯知識,真正想要明白事理必須要親身實踐才行。古今中外有許多這樣的“躬行君子”,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人。

愛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這些發明是從哪來的?就是由無數的實踐得來的。法拉第,為研究電與磁之間的聯絡,他做出的不僅是猜想,更多的是實驗。以及,我國古代書法家王羲之,長期的練習讓他用廢的筆能堆成山峰,讓他身邊的池染成墨色。這幾位名人的事蹟都是關於行動與實踐的,說明他們在我們眼中的光輝形象都是由無數次的行動鑄成的。

戰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吳國幹著最苦最低賤的工作,成語“臥薪嚐膽”就是他在吳國時為不忘國恥所做的行動,主要還在他回國後,他不被亡國之恨衝昏頭腦,不是每天浮想聯翩,暴怒無常,而是努力發展國力,並且逐漸吞掉吳國,創造了人生的輝煌。越王勾踐是一個行動力很強的人,他明白整天的計劃與聯想是沒用的,若是這樣,他的結局也許會和“紙上談兵”的趙括一樣,趙括就是所謂“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趙括的失敗告訴我們不要只說不做,勾踐的成功告訴我們“躬行”是通向成功的橋樑。

另一個故事是關於現代科學,醫學家屠呦呦的。從一開始,屠呦呦並不是全國有名的科學家,她和千千萬萬普通科研者一樣,但她比這些研究者,甚至某些科學家更多的是堅持與行動。為了在青蒿中提取抗瘧藥物——青蒿素,她堅持行動,不停的實驗,終於在第192次實驗中成功。屠呦呦的成功確實包含她堅定的信念,以及與千千萬萬科研者一樣造福人類的理想,可是她成功了而其他人確沒有,難道科研與其他一切事僅僅只是靠偉大的念想嗎?是行動!屠呦呦的第192次的成功離不開前面的191次行動的鋪墊。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追夢人,求索之路永無止境,我們需要的是行動,實現理想關鍵在行動。

實現理想的關鍵是行動 篇3

國二作文 ,1120字

克雷洛夫說:“現實是此案,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樑。”實現理想的關鍵是行動。

行動,就是要以理想為目標,不斷地努力奮鬥。古今中外凡實現了自身理想的人,無不付出了行動。

實現理想的關鍵是嘗試創新的行動。愛迪生一直把創造新的照明體作為自己的理想與目標。他沒有空談,說大話,而是在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尋求燈絲的材料。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他一直在行動:做了1600多次的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終於造出了可燃45個鐘頭的碳絲燈泡。他從不怕失敗並且不斷地嘗試,努力,付諸行動。“沒有行動,思想永遠不能成熟而化為真理!”這也就是實現理想的唯一真理。沒有不斷創新的行動,沒有汗水,哪來的成功?

實現理想的關鍵是毫不猶豫的行動。蜀國的邊境有一窮一富兩個和尚,他們都想到南海去。窮和尚拿著一個瓶子和一個碗就出發了,第二年順利地回來了;富和尚一心想僱船而行,又怕路途遙遠,猶豫不決,總是去不成。一貧一富,條件差別如此之大,結果似乎很明顯,可是,為什麼窮和尚去成了,而富和尚卻失敗了呢?窮和尚知道,如果老想著各種困難,老是猶豫不決,就永遠無法到達南海,還不如從現在開始,從當前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進,向著理想不斷努力。只有腳踏實地,付出行動,才會成功;只要像這樣一直努力,一直行動,就會成功。難道富和尚去南海的決心不夠強嗎?不是的,他沒能實現理想並不是他沒有明確的目標,而是他沒有付出行動。沒有汗水的付出,一千一萬個目標也是白搭;有了行動的汗水,即使你從零開始,也能實現理想的目標。在這個世上,不論你是鼎鼎大名的“發明大王”,還是偏遠地方的“掃地僧”,行動都是你實現理想的關鍵。

實現理想的關鍵是堅持不懈的行動。古希臘有一個叫德摩斯梯尼的人,小時候口吃,為了實現自己成為偉大的演說家的理想,他把行動體現在了每天的練習中:含著石子練習吐字;面對大海練習誦讀;爬山,跑步練習演說……他無時無刻不在為成為演說家而努力奮鬥,無時無刻不在行動,每時每刻都在前進與進步。這說明了,行動可以打破你基礎落後的現狀,可以用汗水滋養理想的花朵完美綻放。只要你向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靠近,不斷在尋找理想的路上揮灑汗水,你就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行動,是實現理想的關鍵,是划船人手中的那一雙船槳。只有用不斷的努力,持之以恆的行動使船一直向前,才能達到目的地——理想的遠方。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當從現在開始,從當前開始,用自己的行動去實現理想,做一個有作為的追夢人!讓我們為自己的理想不斷行動吧!

腳踏實地是實現理想的基礎 篇4

國一作文 ,566字

理想好比山頂的風景,很美!追求理想就像登山,很苦!這就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也就是要腳踏實地。荀子說過:“不積矽步,無以至千里”。說明腳踏實地,重在積累的重要性。也說明了只有“積矽步”,才能“至千里”。具體來說,就是做事要腳踏實地,不畏艱難,不怕曲折,堅忍不拔地做下去,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

老話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今人說“英雄不問出處”。可無論老話還是今說,講的都是一個道理:路在自己腳下,只要腳踏實地,鮮花和掌聲就在前方。作為小學生,我們應如何走好腳下的每一步呢?

首先,認清自我,腳踏實地。無論是平時的學習中還是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全身心的投入,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細節,也力求做到最好。

其次,智慧為經,汗水為結。“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講的就是凡事都要學會從小事做起,將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今天腳踏實地的鍛鍊。

最後,銳意進取,善於總結。我們應該對我們所經歷的東西不斷總結成功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這對我們來說都是財富。每總結一次,我們就進了一步,就成長了一點。

無數成功的事例告訴我們,身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很平凡,但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是有著輝煌的前途的“天之驕子”!也許我們不是最棒的,不是最優秀的,但是勤能補拙,天道酬勤,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有一片屬於看書的藍天,畫出世是最美麗的彩虹!

現實與理想的橋樑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4字

如果將人生比作一場有目的的跋涉,那麼一定會有那麼一條大河橫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每個人都知道到達對岸需要渡河,可靠什麼來渡河呢?我想,用行動築成的橋才是現實通往理想的必經之路。

彼時少年周恩來站在河的對岸。國勢衰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面對老師的提問,周恩來喊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眾人皆稱其理想太多空洞,認為他只是說說而已,不會實現。但他此後真的把“中華崛起”作為讀書的終極目標,將理想落實在行動中,最終實現了偉大抱負。由此可見,不論夢想多麼高遠,只要行動,便能不斷地靠近理想的彼岸。

彼時少年普京站在河的這岸。普京少年時並不喜歡學習,一次和好友看了一部特工的電影,兩個男子漢的內心被深深打動,兩人都立志加入克勃格。之後普京為了考入在克勃格招錄中相當佔優勢的法律系,拼命地專研他根本不擅長的文科,最終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克勃客,開啟了他人生的新篇章。而它的那位同學呢?他深知自己要多在文科上下功夫,可他卻遲遲沒有作出任何改變。仍像以前一樣荒廢學業,最終只成了一名普通的工人,長大後再次見到普京已是一名普通工人和一個鐵腕總統的差距。由此可見,能實現理想的人與不能實現理想的人之間,只是行動與不行動的差別。

此時,年少的我們站在河的這岸。在這個愛做夢的年齡,我們有許多盼望,可總會有幾盆冷水把我們澆醒,我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好要努力,卻只是把不變的話語說了又說,在思想上高比巨人,在行動上卻低若矮子。所以至今我們都沒有到達彼岸,因為我們從未搭橋。

戴聖說“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荀子說“路雖近,不行不至,事雖小,不作不成。”

我說“雖有公理,弗踐行,無用也,理想雖有,不行動無以成。”

行動起來吧,去搭心中的橋,知行合一,方能成功。

現實與理想的距離 篇6

國三作文 ,827字

認識現實吧,它是一隻凶獸。——題記

人們常說:“家是溫馨的港灣。”“正義的某某打敗了邪惡的某某。”或是“沒有什麼是不可戰勝的。”這些美好的句子雖然反映出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但是也顯出大家對現實認識的不足。

現實,並沒有這麼美好。

難道,世界上真的沒有什麼是不可戰勝的嗎?或許,你可以戰勝在事業上的競爭對手;或許,你可以克服許多人生之路上的困難;也有可能——如果你足夠強壯——你甚至可以赤手空拳打倒一隻老虎。如此看來,的確沒有什麼不可戰勝的東西。但是,人類從前無法戰勝,現在無法戰勝,將來也無法戰勝的,是自然。人們可能認為:我們可以砍倒每一棵樹,抽乾每一滴水,汙染每一寸土地,但如此一來,人類又該如何過活?所以我們不但不能挑釁自然,而且為了自己的生存發展,還要“侍候”好自然,更別提想戰勝自然了。

現實,並沒有這麼美好。

誰敢說正義一定是正義,邪惡又一定是邪惡呢?明朝時,有一段時間,朝上有四大黨派——楚黨、浙黨、齊黨和東林黨,由於東林黨過於強大,楚、浙、齊三黨結盟,共同抵抗東林黨。原本,東林黨已入末路,但卻又奇蹟般地滅了三黨。史書上多是記載正義的謙謙君子們戰勝了一群無恥小人,但實際上,是有一個汪姓的人,離間了楚黨與其他二黨,又勾結皇帝身邊的太監,才改變了原本已成定論的結局。這就是正義?三黨為保全自己的結盟而所做的抗爭,就是邪惡?

現實,並沒有這麼美好。

大家說王守仁一夜悟道,有誰知他因格竹差點死在竹林?大家說張居正身為首輔,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勞碌半生,病重而逝,留功於世,誰又知他後來被滿門抄斬,屍體都被鞭笞?

現實,並沒有這麼美好。

想要在現實中生存,必須要認識到現實的實質,若一味美化現實,人們就會沉溺在虛設的美好中從而失去自己正確的判斷的。

奮鬥實現理想 篇7

高二作文 ,814字

前行的路上,我們從不缺少陽光,正是祖國以她特有的深情照耀著我們。正是這樣以深情化作的陽光,才讓我們前行的路上不會迷失方向。

偉大的祖國已經默默走過六十三年,在這六十三年中,無時無刻我們不接受祖國的滋養。首先,我們因自己的祖國,因自己的民族而感到驕傲。然後也在付出堅實的努力,為自己的收穫而感到自豪。希望祖國的明天會更好。

當我們仰望天空時,會因它高遠深邃而感嘆祖國的博大,也會在低頭時撿起不屬於大地的垃圾。當我們看到有損祖國利益的行為,義憤填膺之情在每個人心中激盪。為此我們都暗暗下定決心,努力成為優秀的人,為自己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正是這樣的情懷激勵著我們個人成長的不斷奮進。

會為十二五、GDP取得的成就而面帶微笑。也會默默訂下屬於自己的目標與計劃,為之不斷奮鬥,為自己的每一天,每一次的進步而悄悄嘴角上揚。

會為奧運健兒取得的成績吶喊,也會為為自己的遠大理想歡呼,在陽光下邁進每一步,希望盡頭的路不要太遠……

會為祖國的生日而心中充滿柔情,也會紀念著父母的生日,送上一片溫情,會希望成為父母的驕傲,看到他們溫暖的笑容。

會認真記下社會主義榮辱觀,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記下父母老師們的殷切囑託,記下祖國,記下他們對自己的的勸誡與期盼。

會有因祖國蒙受災難而暗自難過的時候,災難在祖國與個人的成長曆程中從來不會缺少。用自己的真心奉獻一片愛,用自己的真情書寫一份真誠。默默關懷。共同支撐,匯聚成一片浩瀚的力量。也會在考試失利,生病的時候耐心修復翅膀,期待著再一次的飛翔。

會有因祖國內部紛爭不解懊惱的時候,民族之間存在的差異,正是中華文化燦爛輝煌的見證,需要相互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時也擦出火花,相互體諒,用微笑原諒他人,用寬容待見他人。手拉手彼此依偎,在陽光下成長。

生命的意義在於奮鬥,用奮鬥的精神開闢前方的道路。實現自己的理想,將自己的一份明媚的光輝,匯入傾城的陽光,於是相信—這樣美好的光芒將會永垂不朽。

抓住機遇,實現理想 篇8

議論文 ,458字

機,就是天賜時機;遇,需要我們去闖蕩,去感受,去把握。人的一生中充滿著機遇,機遇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當機遇來臨時,我們要迅速抓住,將機遇變成成功的契機。

被稱為“世界假髮之父”的富豪劉文漢,就是靠餐桌上的一句話的資訊而發家的。1958年,劉文漢在美國旅行,一天在餐館時偶然聽到美國商人在談論發財機遇時,聽到了“假髮”。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很快,劉文漢就判斷假髮可以招財進寶。回國後,他立刻就辦了假髮工廠。從此,假髮製造業為他開闢了一個廣泛的致富天地。

由此可見,最能抓住“機遇”的,不是學富五車的人,而是那些一直幹、有敏銳感覺的人。這些人,很多因卑微、困頓而奮鬥在第一線,所以眼光敏銳,最先飛揚起來。若想要擁有燦爛的人生,首先要看到機遇,如果機遇來了,你沒有發現,縱使擁有再高的智力,或許也只能與成功擦肩而過。機遇並不少見,甚至經常出現,如果缺少一種真誠與拼勁,即便來過,也只能跟你說再見。

機遇的出現常常會伴隨著挑戰,我們無法迴避,也不應該去迴避,它們相伴相生,我們要事先做好準備,一旦機遇出現,切莫讓其流失。

為實現理想而奮鬥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86字

今年過年,爸爸帶著我和媽媽去看望老家的爺爺奶奶,在奶奶家的書櫃裡,我翻到了一本舊書—《青春之歌》,我仔細打量著這本書,書的外包裝紙顯得殘舊不全,泛黃的紙頁透出一股黴味,邊緣處微微地上翹著,封面佈滿了猶如蜘蛛網一般的細紋,我翻開這本書,裡面卻密密麻麻地做了好多的讀書筆記,看得出來,當時的讀者一定是認真仔細地閱讀了這本書。

我拿著書本去問奶奶:“奶奶,這本書這麼舊了,是誰的啊?”奶奶接過書,抹去書上在灰塵,笑咪咪地對我說:“是你爸爸以前讀過的書,奶奶一直沒捨得扔。”“爸爸你這麼喜歡讀書啊,筆記做得好詳細啊!”我驚歎地朝著爸爸喊起來。奶奶又笑著對我說起了爸爸的故事:爸爸當時因空軍招飛落榜,一心想當飛行員翱翔藍天、獻身國防的夢想破滅了。但爸爸並沒有為此而灰心喪氣,他深信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努力讀書學習,通往理想的路有很多條。這一年的冬天,只有十七歲的爸爸悄悄地報名徵兵了。歡送爸爸參軍的那天清晨,天氣特別的寒冷,同車的孩子都帶著家人準備的蘋果、餅乾、雞蛋,而爸爸卻揹著一個蛇皮袋,除了幾件換洗的衣服,滿滿的全是書和筆記本。

到了軍營,爸爸慢慢地理解作為軍人的使命與責任。部隊生活很緊張、訓練也非常累,但爸爸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白天別人訓練休息的空隙,他拿出自己摘抄的英語單詞背誦;深夜別人已經進入夢鄉,他卻埋頭苦做數學,為報考軍校作準備。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年的部隊招生考試中,爸爸成功地被軍校錄取,圓了上大學深造的夢想,實現了他的人生道路上的一小步理想。

聽了奶奶的講解,我被爸爸年輕時的志向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現在身在好時代,過著好日子,坐在寬敞舒適的教室裡安心讀書、快樂成長,我們更應該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更要認識到讀書的重要與意義,刻苦學習,掌握各種科學知識,練就一身過硬本領,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將來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放飛夢想實現理想 篇10

國二作文 ,851字

每個人都懷揣著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然而,夢是什麼?夢想又是什麼?夢是慾望,是期待;而夢想是追求,是信念——是你把微渺的夢堅持作為自己努力的動力和念想,作為實現自己理想的勇氣和執著。你捫心自問,我們有多少人能實現心中最初的夢想?我們的夢想,是一個信念,是一份對自己未來與生命的責任和負擔。

貝多芬,德國偉大的音樂家,在失去聽覺這一沉重的打擊下,他並沒有放棄,而是毅然用幸勤的汗水,艱苦的練習去重塑他的音樂夢。他的夢無時無刻在燃燒著歲月。終於,他成功了,他成功戰勝了這一心魔,貝多芬的眼睛雖然失明瞭,但他的心還亮著,一盞信念之燈引領著他走上圓夢之路。

哥白尼因為大膽懷疑“地心說”的科學性,勇敢地提出了“日心說”而慘遭迫害,布魯諾因宣傳哥白尼“日心說”的真理被活活燒死。但後人卻並沒有為此退縮,放棄。最終伽利略實現了他的夢想。

司馬遷,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當他以“欲沮貳師,為陵遊說”定為誣罔罪當斬時,他想的是:自己死了就死了無所謂,但書完成不了,就不值得了。於是他毅然選擇了以腐刑贖身死,在堅忍和屈辱中,完成史家之絕唱——《史記》。

實現夢想,說容易不容易,說難又不難,最重要的是堅持和堅信。你不要管別人的夢怎麼樣,你只要做好自己的,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

一個沒有夢想的人,好比一艘沒有目標的船,不知行駛到何方、何處,只知道在這無邊無際的大海里飄蕩,隨波逐流,把無盡的光陰留給大海擺佈。

有了夢,就有了目標和方向,你就不會在歲月裡掙扎,虛度光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為夢想而努力,為夢想而奮鬥。

同學們,不要讓我們的夢永遠只是個夢,我們最好儘快為實現它而行動起來,為了我們的夢想,為了奔向明天,不要猶豫不前,不要知難而退,讓我們展開翅膀,讓夢想飛翔,遨遊天地山川,駛向彩虹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