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相關作文20篇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1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 ,1789字

關於家風家訓的知名作品有顏之推的《顏氏家訓》、諸葛亮的《誡子書》、周怡的《勉諭兒輩》、朱柏廬的《治家格言》,還有《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家風家訓告誡著一代又一代的兒女如何做人、如何處事。

家風家訓,也不一定非要寫在紙上,掛在牆上,它可以存在於一家人的言談舉止和為人處世間,一輩輩的言傳身教,積澱昇華為富含哲理、催人向上的家風家訓。下面,讓我來晒一下俺家的家風家訓。

詩書繼世

我家是書香門第,從我爺爺那輩起就形成了濃厚的讀書氛圍。至今爺爺還訂閱著多種報刊,他知識淵博,博古通今,是村裡出了名的“學究”“教授”。爸爸和大伯在上小學的時候,每個星期都雷打不動的拿著平日省吃儉用積攢的零花錢,步行到十里外的書店去買小人書、連環畫、經典小說等,他們在回家路上便迫不及待、如飢似渴地讀起來……回家後,更是讀了一遍又一遍,然後與小夥伴們交換閱讀,大伯、爸爸常因讀書忘記了回家、忘記了吃飯、忘記了家裡分派的活兒。幾年下來,家裡的書都攢了好幾個紙箱。而我,便是在嗜書如命、以讀為樂的氛圍下成長的,我先後讀過《世界經典童話大全集》《昆蟲世界歷險記》《108種植物之謎》《尼爾斯企鵝旅行記》《楊紅櫻童話》《成語故事》《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魯迅小說全集》《曹文軒純美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論語孟子》《古文觀止》等系列書籍,讀書,早已成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讀書讓我學習了知識,明白了事理,開闊了視野;讀書讓我充滿了自信,增長了智慧,領悟了人生。

吃苦耐勞

在我們家裡,奶奶的勤勞實在是沒的說。在那個艱苦的年代裡,身為教師的爺爺工資並不高,全靠奶奶一雙粗糙的大手養育了一家人,大集體時的她可是遠近聞名的勞動模範,毫不誇張地說,幹起活來一個頂倆!奶奶年年都從生產隊領回臉盆、毛巾之類的勞動“嘉獎”。她的手開滿了口子,就像小銼一樣,但她從沒叫一聲疼。年輕時的過度勞累,讓她留下一身的傷病,不是腰疼就是腳疼。按理說,她老人家現在也該享享清福了,可她依然閒不下來,種菜、打掃衛生、做針線活兒、做飯等等,那都是家常便飯,農忙時她在家裡根本呆不住,硬是要上坡幫著幹活兒。奶奶真是好樣的,年屆70的她幹起活來仍然是“一馬當先、英姿不減”。奶奶的吃苦耐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伯、爸爸、伯母、媽媽、哥哥,還有我。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任勞任怨、辛勤付出、努力拼搏,都創造了價值,幹出了成果,取得了成績。

敬老愛幼

說起敬老愛幼,媽媽可是我學習的榜樣。她與爺爺奶奶從沒紅過一次臉,從沒讓老人受過一次氣,她經常給爺爺奶奶買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還教爺爺奶奶如何養生。每次回老家都是髒活重活搶著幹,她一直把爺爺奶奶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與二爺爺、二奶奶、三爺爺、三奶家裡的人以及整個巷子裡的人都處得非常融洽,爺爺奶奶一直以媽媽為榮,左鄰右舍也一個勁地誇媽媽,說媽媽是整個家族最孝順、最懂事的媳婦。爸爸媽媽對我的堂哥特別地好,就像對待親生孩子一樣,買了什麼好吃的總是忘不了給哥哥留著,我們家的新樓房也給哥哥住著,感覺哥哥一直就是我的親哥哥,因為自小我們就在一起吃喝、打鬧、玩耍。“敬老愛幼”宛若春風一樣,吹拂著我們,溫暖著我們……

助人為樂

“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曾祖父的鄰居家斷了炊,他家的孩子們餓得一個勁地嚎,曾祖父不顧自家的安危,急忙送去了一筐瓜幹。正是這筐瓜幹,拯救了鄰居家8口人,後來,這家人成了我們家的“鐵桿世交”。從此,助人為樂便成了我們家的家風家訓。一年麥收時節,當時還在上初中的爸爸拾到收割機駕駛員不慎丟失的錢包(內裝好幾千元),二話沒說就還給了失主,感動得人家不知說什麼好。媽媽班裡有一名學生,她的爸爸出了嚴重車禍,身體癱瘓住進了醫院,她的媽媽也體弱多病,家庭經濟非常困難,於是這名學生自作主張輟學進了工廠,媽媽聽說後給這位學生家裡送去了錢物,還幫著這家人辦了“低保”,讓這名學生得以重返校園、完成學業。“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看著別人脫離困境,我們也倍感輕鬆、快樂和幸福。

良好的家風家訓對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而又極為重要的影響。家風家訓猶如雨露,滋潤我們成長;家風家訓猶如甘泉,盪滌我們的心靈;家風家訓好似陽光,溫暖我們的靈魂。

在家風家訓正能量的影響下,我們必將健康、茁壯、給力成長!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3字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是我們溫暖的避風港。當規矩和家組合起來,那我想,家會成為文明的家。《顏氏家訓》、《誡子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家風、家訓也成為立家之本。

我的家自然也有“無規矩不成方圓 ”之說,雖然我家的規矩沒有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但在對父母行為的耳濡目染之中,我學會了很多,雖然大部分都是小事,可一個人的修養和素質不正體現在這些小事之中嗎?

比如餐桌之上,媽媽也為我定了許多規矩。不能狼吞虎嚥,不能只挑自己喜歡吃的,不能把米飯掉在外面,不能把腳翹到椅子上等等。可是淘氣如我,怎麼會乖乖聽話呢?這一次,我就故意挑戰媽媽的權威—把米飯故意掉在桌上。結果呢,我悲劇了,媽媽起先要求我把米粒一顆一顆地拾起來吃掉,這雖然不是什麼大事兒,但是我知道,後面肯定少不了一番“長篇大論”。“切,不就是幾粒米嗎?至於嗎?這又值幾元錢……”我小聲地嘀咕,嘴嘟得能掛幾個油壺。

“什麼!”媽媽提高了聲音,我知道她是真動怒了才默不作聲,心裡卻不停地抱怨。“知道了!”我不滿地抿著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你早會背了,可其中的意思你真正懂嗎?夏天,在太陽下集會,你向我抱怨過,說太熱了,可農民就不知道熱嗎?這是他們的汗水換來的收穫呀,孩子,你長大了,也該懂事了!”媽媽語重心長地說道,我低下了頭,滿臉羞愧。

家風就像一陣春風,悄悄地影響我這棵剛冒出的小芽……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964字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並且中華名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向來重視家教,而家風家訓更是重要。而要說起我的家風家訓那可要談談我們家的那些事。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孝順長輩是我們家的第一條家規。“媽媽你回來了。”我聽到開門聲,立刻跑上前拿起拖鞋放到媽媽的跟前,接過媽媽手裡的東西。看見奶奶累的躺在床上,我趕緊給奶奶揉揉肩、捶捶背、按按腿。這時奶奶就會誇我“你真懂事。”

善良是我們家的第二條家規。奶奶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善良,奶奶在生活中也一直為我們做著榜樣,有什麼好東西總願意與街坊鄰居分享。借了鄰居的東西用,總要及時完好的歸還人家。奶奶說:“與人為善就是與己為善,你為別人著想,別人也會為你著想,人與人之間就會充滿愛。我就是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懂得了謙讓,懂得了分享,在家裡有好吃的讓奶奶、媽媽先嚐,跟奶奶去超市買菜會搶著拿重的那袋,在公交車上會給爺爺奶奶讓座”。

報平安是我們家的第三條家規,也是最重要的一條,不管誰外出到達目的地都要給家裡報個平安,不能在正常的時間回家也要給家裡報備。記得有一次從興趣班下課和同學一起回家,結果走到龍騰在店裡逛了好久天都快黑了我們都不知道。這可急壞了家裡的媽媽,媽媽在到處找我,我卻渾然不知。等夜完全籠罩下來的時候,我這才想起了回家,這才匆匆的和同學告別,立刻奔回了家。到了家門口,我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心裡不斷的猶豫著:我回去該怎麼和爸爸媽媽解釋呢?終於,我鼓起勇氣敲了敲家門,爸爸開了門,臉色陰沉的看著我,我嚇得立馬低下頭去,站在那裡不敢動,連大氣都不敢出一下。爸爸給媽媽打了個電話,不一會媽媽就從外面回來了。我抬起頭看向媽媽,媽媽的頭髮有些凌亂,眼裡滿是擔心和著急,看見我回來了才放下了心來。媽媽將我拉到沙發前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寶貝,以後下課一定要按時回家,不然爸爸媽媽會擔心的。答應爸爸媽媽以後不管幹什麼事,都要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給家裡報備一下?”說完,和爸爸一起看著我,我鄭重的向他們點點頭,並保證以後一定會說到做到的!從那以後,不管是去好朋友家玩還是上下學的時候我總會準時的回家或是準時到校,不再讓爸爸媽媽擔心。

家風家規讓我學到了怎麼做個善良的人,讓我知道了愛護老人孝敬父母人人有責。我想我會是父母的乖孩子,同學的好朋友,我將來會是國家的一個有用的人。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5字

家有家規,校有校規。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話,可家風是什麼呢?簡單的講,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優良傳統風尚,它告訴我們不能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

我家也有家風,雖然沒有形成特定的文字流傳,但通過日常生活我也逐漸知道了,具體如:不能在吃飯的時候講話;不能再吃飯的時候喝水;每看20分鐘就要休息一會,看看遠處,緩解疲勞……

不過,我也有不遵守的時候。

出門要打招呼,這是我家的家風。一次週末,我做完家庭作業後,去同學家玩,沒有跟爸媽講,我玩到很遲,一看時間。八點多了,我趕緊跑回家,爸爸媽媽站在門口等我。我告訴了爸媽,我出去玩這件事,媽媽對我說:“你出去玩也不跟我們講一聲。”爸爸說:“就是啊,出去玩就算了,還玩到這麼遲我們到處打電話都急死了!”我慚愧的低下了頭。從此,無論我去哪裡玩都不會忘記和父母打一聲招呼。

謙讓,也是我家的家風。那次,我和好朋友佔祺克打完籃球后,汗如雨下,疲憊極了。佔祺克說要到我家去玩,我同意了。到了家裡,我開啟冰箱,恰好,冰箱裡只剩下一根果汁棒了。我毫不猶豫地撕開包裝紙,打算自己一個人吃。爸爸看見了,問我:“你自己一個人吃別人怎麼辦?”我只好把果汁棒給了佔祺克,佔祺克將果汁棒折成兩段拿了一半給我,我紅著臉說了聲“謝謝。”從這次以後,我學會了謙讓,在應該謙讓的時候不會再和別人爭。

孝,也是我家的家風,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一次,家裡來了許多長輩,他們叫我,我頭也不回,應了一聲。爸爸見了,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我慚愧極了,連忙向長輩道歉,他們原諒了我。可我心裡還是過意不去,再一次向他們道歉,他們笑著說:“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我從這以後,懂禮貌了很多,見到誰都高興的問好,大家都誇我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我聽了,高興地笑了。

家風是治“病”的良藥,希望優秀的家風家訓一直延續下去,伴我在成長的道路上改正更多的錯誤,做更好的自己。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2字

平時在家裡,媽媽最常和我說的一句話是:“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那為什麼不高高興興地過每一天呢?”這句話是一句很樸素很簡單的大白話,比之前媽媽告訴我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張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那句拗口的對聯容易懂得多了。

上學期間的一個上午,我和同學項顯鈞在一起玩時,陳同學走來,對我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因為我們這個遊戲只能兩個人玩,所以我讓他等會再玩。他一下子變得惱羞成怒,說:“三個人有什麼不行?這兒我做主!”說完便揮著拳頭朝我衝來,猛得撲向我,壓在我身上,把我手指壓折了。我掙脫出來,飛速跑向王老師的辦公室,氣憤地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老師。之後,老師批評了他,還罰他放學留下來。

沒過幾天,我撿到一塊橡皮,正準備問一下誰的。陳同學又來搗亂,搶了橡皮,用力砸向我,我的眼睛立刻紅腫一片。

連續兩次事件,我實在忍不住了,回家以後,向媽媽憤憤不平地告狀。媽媽耐心地聽我說完,把我拉到身邊,說:“你現在不是沒事了嗎?這種事情笑一笑就過去了,為什麼還要去計較呢?男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是正常的,不用太放在心上。”

從此以後,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儘量讓自己笑一笑,天天都開心多了。我懂得了:我們要用笑臉去面對世間萬物,這樣生活也會用笑臉面對你。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是人和人之間最短的距離啊!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6

國二作文 ,925字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說家風論家訓,那一定是爸爸常掛嘴邊的:百善孝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懂禮貌,尊重長輩,孝順父母,可那時我還小,聽得似懂非懂。慢慢地,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長大了,也漸漸明白了父母對我說的這些道理了。

記得五年級那年暑假,爸媽帶我去外婆家玩,外婆聽說我要來,就準備了一大桌子的菜,都是我最愛吃的菜。可那天,我並不是很開心。我剛坐定,外婆就迫不及待地給我夾了一塊紅燒肉,香噴噴、熱乎乎的,感覺自己的口水都要不自覺地從嘴角溢位。可我不愛吃肥肉,哪怕有一丁點也不行。恰好外婆給我夾的那塊肉上有肥肉,為了不掃外婆的興,我勉強嚥了下去。覺得有些噁心,所以就不斷吃蔬菜、扒飯。外婆見我不吃肉,又忙不迭的給我夾肉,還說:“多吃點肉,別老吃蔬菜,正長身體的時候,可要多補充一點能量。”看著碗裡的一塊塊肥肉,內心崩潰的同時我爆發了:“明知道我不喜歡吃肥肉,還給我夾這麼多,噁心死了!我自己有手,我自己會夾。”外婆一愣,時間凝固了幾秒,但很快地她將我我碗裡的紅燒肉全部夾走了。我卻是越想越氣,什麼也不想吃了,甩下碗就走了。

爸爸媽媽並沒有當場罵我,回到家仍然沒有罵我。媽媽把我拉到了身邊,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詩語,你已經是一個11歲的大孩子了,應該懂得尊敬長輩、孝順父母。你對外婆那樣大呼小叫,大發脾氣,那是尊重長輩的表現嗎?外婆從小把你帶大,小時候的你可是很愛吃肥肉哦,老人家怎麼能理解這麼大的反差呢?再說了,外婆肯定是為你好,希望你吃得好,健康成長。你應該好好反省自己的行為,好好思考應該怎麼尊重長輩。”聽了媽媽的這些話,我非常後悔對外婆說的那些話,也許從那次起,我才真正開始明白什麼是尊敬長輩。孝順長輩從“好好說話”開始,這將是我一生的信條。

除此之外,父母教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要做一個黨黨正正、品德高尚的人,這樣才能無悔一生。

我家的家風家訓,並沒有寫在紙上,也沒有掛在牆上,但它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體現在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行為之中。尊敬長輩,孝敬父母,誠實守信,行善積德……這些既是對中華美德的傳承,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只有每一個家庭都有充滿正能量的家風家訓,才能撐起我們偉大祖國的輝煌未來!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7

國二作文 ,653字

國有國規,校有校規,家有家規。現在我們就來聊聊家中的一些規矩。

說起家規,生活中有許多的人對家規不太瞭解。其實家規和其他的規矩都差不多。家規就是家風,就是一家子的風氣。家風特別重要,它決定了一家人的品德。好的家庭有好的家風,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是有規章制度的,不會去做壞事。而家風差的家庭,家裡的思想品德也會跟著變壞,就不會有好家庭那麼優秀。所以,一個家庭的家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先制定一套適用於自己家庭的家規。要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長大才不會去做對自己不好也對家人不好的事情或者是舉動。

在我看來孝順是最重要的一點。“百善孝為先”,我們要懂得孝敬父母,孝敬爺爺奶奶,孝敬外婆外公,孝敬老師。孝敬親人,孝敬幫助過我們的人。許多的網路上,新聞上都會有一些關於某某某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什麼的一些事件,現實生活中有。但我們要引以為戒。要做一個有孝心,懂得感恩的人。這樣才會問心無愧不要等失去了在後悔。

除了孝心,我們還要做到勤儉。小時候會看見媽媽把淘米的水,洗菜的水積起來,可以用來沖廁所。會把洗衣服的水來刷拖布。當時小也不懂,直到長大後才開始漸漸明白這麼做的用意。小時候的飯碗總會剩下許多的米粒,媽媽也總會叮囑我把碗裡剩下的飯給吃乾淨。像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變得越來越好,我們在意的也越來越少花銷也比原來要多得多,所以我們要更懂得節約。

不僅這些還有許許多多的家規需要我們去遵行。

如果家是一盞燈,那麼家規就是蠟燭的燈芯;如果家是一條小路,那麼家規就是照亮我們前進的路燈。讓我們一起養成良好的習慣吧。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9字

中國古代家訓,是一個巨大的傳統文化寶庫。從先秦到明清,我國流傳下來的家訓可謂汗牛充棟,有的堪為經典。

“百善之首孝為先,尊老愛幼家教嚴。”記得我還是很小的時候,就常聽爺爺說起過,那時候不懂什麼意思,現在明白了,原來這是祖傳家訓,意思就是孝順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重要的,和佔據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

他們雖然不會把這家訓常掛在嘴邊,但他們的一言一行已經為我樹立了榜樣。

現在我們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爸爸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來孝順,外婆的身體一直都很不好,時常會吃藥,爸爸下班了就會打電話問“家裡有什麼需要買的沒?藥有沒有?我一會兒買回來。”外婆掛完電話總是笑眯眯的。

外公是我們家最勤勞,最能吃苦的人,早晨天還沒亮就起床幹活了,家裡吃的新鮮果蔬都是外公辛苦種起來的,爸爸下班回來的早,就會下地幫外公一起幹活,外公時不時的就會在外人面前誇讚爸爸。

媽媽也是個很孝順的孩子,因為外婆身體不好,所以媽媽下班回來還要準備飯菜,燒好了要等外公外婆先上桌然後我們才可以吃,有好吃的她也總是先給外婆他們留著,媽媽常對我說:“等你長大了要孝順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他們啊”,我微笑地點點頭。

現在我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長大了也懂事了,在學校裡我會幫助低年級的小朋友,在公交車上我會給老爺爺老奶奶讓座,在家裡我也會幫爸爸媽媽幹一些家務,我要給自己樹立一個好榜樣。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百善之首孝為先,尊老愛幼家教嚴”,我會把這句話銘記在心,它會使我受益匪淺。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6字

老話說得好,“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小時候爸爸媽媽常叫我念的一首詩,所以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勞和節儉。

大家都說:“勤勞是個寶,一生離不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記得有一次,我去外婆家種土豆,外公挖出一個個小洞,我把小土豆放進去,然後土豆上撒上灰,最後外婆把土蓋上,這樣小土豆就安了家。

為什麼說我家的家風是節儉呢?因為那時爸爸總說“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樣一來就是九年,還有每次媽媽要給我買新衣服時,我總說:“媽媽,家裡衣服多著呢!等衣服穿不到再買。”

其實我家還有一個家風就是孝心,大家都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中華兒女的必修之德,”有一次爸爸媽媽連續好幾天上班,好不容易休息兩天,趁爸媽還在睡覺,我一溜進廚房,想燒一頓飯給爸爸媽媽吃,過了一會兒,爸媽被一陣鍋碗瓢盆聲吵醒了,急忙跑過來,一開廚門,原來是我在廚房裡“舞刀弄瓢”呢!媽媽問我:“你餓了不好叫我來燒的呀!”我說:“媽媽你上班很辛苦,我不忍心叫你和爸爸。我想親手燒一頓飯給你們倆嘗一嘗。”我把菜和飯端出來,雖然不是山珍海味,我們一家三口都覺得很好吃。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俗話說:“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0字

家風,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也是一家的道德標準。

俗話說得好:“校有校訓,家有家風。”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家風,內容不一。每一種家風都值得我們來學習。

我家有許許多多的規矩,比如什麼“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玩就玩,要寫作業就寫作業。”這些都使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老爸老媽從小教育我做人要有誠信,要有禮貌,對長輩要有敬畏之心等等。他們是這樣對我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我還是一個小寶寶的時候,我做了一件可笑的事:有一天,媽媽帶我去超市,把要買的東西都放在了購物車裡面,要去付錢走人的時候,我卻大哭了起來。因為媽媽把東西給了收銀員,我還以為媽媽不要這些東西了呢!媽媽抱起了我,說:“寶貝,媽媽不是不要這些東西,只是要檢驗一下它是不是有不好的東西在裡面,而且我們得平等交易,我們不能白拿別人的東西,知道嗎?”我只能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做人,必須要守時,老媽也經常跟我講這個道理。媽媽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示範的。比如媽媽在我起床之前就洗臉刷牙做早飯了;而且上班從來不遲到,還去得早一些呢!媽媽的行為值得我學習。

家就像花圃,孩子就像小樹苗,家風就像一場雨,只有在雨水的灌溉下才能健康地成長。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60字

敬愛的爺爺:

您好!您的來信我們已收到,感謝您對我和弟弟成長的關心。在此我代表弟弟和自己向您回信。

是的,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您給我們列的幾條家風家訓,讓我感受頗深。

您說:“實實在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切勿貪婪。”

您曾經告訴我們,一百多年前,太爺爺是老家的保長。老家的村莊裡有一條河,水流湍急,人們只能赤腳趟水過河。太爺爺看到這種情況,急在心頭,就決心拿出全家的所有積蓄修一座大橋,修橋在當時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耗時費力,遭到了家人的勸阻,太爺爺對家人說:“鄉親們多不容易!修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錢財相對於百姓的利益來說,僅為糞土而已啊!”這座橋歷時三年才得以完工,在這段時間裡,不知道太爺爺帶領鄉親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如今,這座三孔橋仍然橫跨在河面上,能容得下四輛卡車通行呢!鄉親們世世代代走過這座橋,都會念記著修橋之人,我們王家也為之而自豪!

爺爺,您七兄弟都是共產黨員、領導幹部。有局長、處長、廠長、縣委書記……一個比一個有出息。雖然你們各個身居要職,但牢記著家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們實實在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在當地可以說是有口皆碑。至今您還儲存著群眾送給您的錦旗呢!我和弟弟為生活在這樣清廉的家族而驕傲。也會謹記這教誨,實實在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您還告訴我們:“天道酬勤,勤奮好學,切勿懶惰。”

您參加工作的前一天,曾祖母把您叫到床邊,叮囑到:“你明天就是國家人了,一定要做到三勤:‘眼勤、手勤、腦勤’啊!”短短的六個字,您牢記在心。記得第一次上臺做報告,您非常緊張,到了臺上支支吾吾、語無倫次、羞得滿臉通紅,遭到同行與下屬的冷眼。從此,您天天背成語,走到哪都帶一個本子,記錄下看到和聽到的經典語錄,久而久之,本子裡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您反覆研讀,熟記於心。再加上您常常下基層、聽取百姓的意見,和鄉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積累了大量的素材。慢慢地,您在臺上的講話深入淺出、貼近實際,深得大家的讚賞,也贏得了大家的尊重與信任。敬愛的爺爺,這些都是“勤”所換來的啊!現在,我處於讀書求學的時期,更需要腳踏實地、勤奮認真地努力,不光在學業上要刻苦,還要在體育鍛煉、社會實踐上下功夫,練就一身好本領!

親愛的爺爺,家風家訓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和弟弟前行的道路;家風家訓是一首壯歌,鼓舞我和弟弟邁開前進的腳步。能生在這樣一個正氣凜然、以勤為榮的家庭,是我們的福氣與榮耀,更是動力與挑戰,我們會努力的!

祝您和奶奶

身體健康,開開心心!

您的孫女、孫子王汝菲王銘輝

2017年4月24日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9字

我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家風家訓對我成長影響非常大,你知道我家的家風家訓是什麼嗎?

記得小的時候,每次別人帶著小孩來我們家玩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叫我把最好玩的玩具和好吃的東西給他們。可是他們經常把我心愛的玩具弄得慘不忍睹,我氣得七竅生煙。雖然極不情願,但是不得不按爸爸媽媽的“命令”去做。

直到有一天,我忍無可忍了。就憤怒地去問爸爸:“為什麼要把我最好的東西給他們呢?”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他們來我們家做客,我們要大方一點,待人友善。雖然他們弄壞了一些東西,但不是故意的。”爸爸的話我似懂非懂,但慢慢的我不生氣了,和他們玩得越來越開心。現在我明白了,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如果每個人都待人友善,這個世界將會更美好!

有一次搬家,我們請了搬家公司幫忙。我以為什麼也不用做了,卻看到爸爸媽媽也幫著忙裡忙外搬東西,這讓我有點鬱悶。我想:我們都請了搬家公司了,付了錢,為什麼還要幫忙呢?這不是做傻事嗎?我把疑問告訴了媽媽,媽媽微微一笑,說:“我們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要自己做,而且大家一起搬會快一點,還可以鍛鍊身體哦!”我聽完媽媽說的話後,豁然開朗,就立刻幫忙去了。

我們在學校裡,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在家裡,我們要和鄰居友好相處。看看,健康的家風家訓伴我成長。這樣的生活,我想大家都需要吧。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97字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然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大小規矩不少,但讓我感觸最深的有兩點:一是文明和諧,樂於助人的家風讓我懂得如何與人和諧相處;二是多讀書,好好學習的家訓讓我一直受益匪淺。

家人都說我是爸爸的小尾巴,到哪兒總喜歡跟著。坐公交時,看到爸爸主動給老人小孩讓座;在街上,遇到陌生人問路,爸爸會熱心地給人指路;在樓下,遇到年邁的老爺爺老奶奶購物回來,爸爸會不辭勞累地幫助把大包的東西扛上樓去……這些一點一滴助人的舉動深深地感染著我。每次看到爸爸幫助他人後臉上露出由衷的微笑,讓我也切身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我想我也要像爸爸一樣做一個樂於幫助他人的人。現在我能成為一個與同學們和睦相處,樂於助人的孩子,與爸爸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

從我記事起,家人都教導我要多讀書,好好學習。我經常會問爸爸:“我為什麼要好好學習?”爸爸說:“只有好好學習知識,長大了才能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我的奶奶一直酷愛讀書,也要求我多讀書,多積累書本上的知識,很早就要求我邊讀書邊做筆記。常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詩句來鞭策我好好學習。因此不管是在奶奶家還是在我家,從小嬰童時期簡單的益智書畫,到現在各式各樣內容豐富的書籍都擺滿了書桌。爸爸對我的功課更是一點都不曾鬆懈。在這樣的家訓影響下,養成了我從小就喜歡讀書的好習慣,這對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

我喜歡我家的家風家訓。它們像一種無形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讓我在健康、積極、向上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14

國二作文 ,779字

小時候,總有人問我媽媽,我為什麼長這麼高,媽媽總是笑著說,這孩子不挑食嘛,其實,我也不是什麼菜都愛吃,只是我媽經常說,只要端上桌的食物,就不能說難吃,就不能浪費。這句話還是從外太公那傳下來的呢。

小時候媽媽和我講故事,聽外婆和她說我太外公的故事,太外公一生勤儉,但在那個戰亂的年代,依然很窮,經常餓肚子,有一年大旱,糧食顆粒無收,村裡人沒有辦法,只能挖草根吃,樹皮更成了當時的搶手貨,樹皮湯,彷彿都是一道不可多地的美味,太外公為人厚道,不去和那些老弱強東西吃,所以他餓肚子的次數就大比之前多了,食物,在他的眼裡,也就越來越寶貴,越來越神聖了。

後來大旱終於過去了,家裡迎來了好收成,可那段經歷卻在太外公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他對食物格外看重。

又一個秋天,太外公有了外婆,在外婆5歲那年,有一次吃中飯,外婆這怎麼都不肯吃那苦苦的苦瓜,太外公把筷子往桌上一扔,漲紅著臉大聲訓斥了外婆,說:“凡是可以吃的食物,都不能說難吃,不能浪費,我以前還沒的吃。”外婆就從來不挑食了。

後來,外婆將這句話在飯桌上說了又說。

再後來,媽媽將這句話在飯桌上接著說。

聽得多了,慢慢的,我也變得不挑食不浪費了。每每看到有些人皺著眉盯著飯怎麼也下不了筷子,而飯後狂吃零食的樣子,每每看到那滿滿一桌山珍海味被倒掉一大半的情景,我的心裡也會十分難受。

現在的小孩,吃飯還要人哄著,我曾無數次看到老奶奶們拿著一個勺子,裡面裝滿他們精心準備的飯菜,樂滋滋地送到他們的孫子孫女嘴邊,可是那些孩子總是將頭一扭,說;沒我喜歡的菜,不好吃。他們現在雖然小,但是如果不及時教育,他們永遠都不會長大。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挑食,不浪費,這不僅有助於我們的健康,更是對勞動人民辛勞的尊重。

時代在變,人的觀點也變,那沒變的是代代相傳的家訓家風,總讓我們受益無窮。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4字

平時在家裡,媽媽最常和我說的一句話是:“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那為什麼不高高興興地過每一天呢?”這句話是一句很樸素很簡單的大白話,比之前媽媽告訴我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張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那句拗口的對聯容易懂得多了。

上學期間的一個上午,我和同學項顯鈞在一起玩時,陳同學走來,對我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因為我們這個遊戲只能兩個人玩,所以我讓他等會再玩。他一下子變得惱羞成怒,說:“三個人有什麼不行?這兒我做主!”說完便揮著拳頭朝我衝來,猛得撲向我,壓在我身上,把我手指壓折了。我掙脫出來,飛速跑向王老師的辦公室,氣憤地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老師。之後,老師批評了他,還罰他放學留下來。

沒過幾天,我撿到一塊橡皮,正準備問一下誰的。陳同學又來搗亂,搶了橡皮,用力砸向我,我的眼睛立刻紅腫一片。

連續兩次事件,我實在忍不住了,回家以後,向媽媽憤憤不平地告狀。媽媽耐心地聽我說完,把我拉到身邊,說:“你現在不是沒事了嗎?這種事情笑一笑就過去了,為什麼還要去計較呢?男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是正常的,不用太放在心上。”

從此以後,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儘量讓自己笑一笑,天天都開心多了。我懂得了:我們要用笑臉去面對世間萬物,這樣生活也會用笑臉面對你。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是人和人之間最短的距離啊!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4字

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常聽長輩們說起,家家戶戶都有專屬自己家的家風家訓,我們家的家風則以“孝”為先。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我也一直將這句話牢記在心,時刻要求自己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

有一回,我坐公交車去壽昌買衣服,位置已經坐滿了,這時一位又瘦又矮的老奶奶上車了,我四下一望見沒有位置,我便從位子上起身,扶著老奶奶到我的位置上。老奶奶說了聲:“謝謝你”,我回過頭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

我家的家風不止有“孝”,還有誠實守信。有一次放學回家,我在路邊發現了一部蘋果手機,我想:要是把這手機佔為己有就可以玩了,但是我怕手機的主人會擔心,還有我的成績會下滑。後來我還是沒有忍住誘惑把手機帶回家玩了起來,過了三十分鐘,爸媽回來看我在玩手機,問:這手機是哪裡來的?

“我……我撿的。”

“爸媽有沒有和你說過我們要拾金不昧,要誠實,你為什麼不把手機還給它的主人?”爸爸嚴肅的說。

“因為我沒忍住玩了起來,然後就忘了”我低下頭慚愧的說道。

媽媽說:“現在趕緊把手機換回去,要做個誠實守信的人!”

過了一段時間,我終於將手機送到了它主人的手裡。轉身回家的一瞬,我覺得莫名的輕鬆了。回家後聽著爸媽的教誨,聽著他們講著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我突然好像懂了很多,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訓,願它伴我茁壯成長。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3字

時光飛逝,轉眼我便長大了。

猶記得小時候,我還圍著爸媽活蹦亂跳,漸漸的父母頭上冒出了銀絲,額間泛起了幾條皺紋,手背上的面板也在不經意中失去了光澤。在成長的路上我也慢慢的學會了很多,從每天幫奶奶洗衣服到時常給奶奶按摩捶背;到帶爺爺出去散步,看看周圍綠色的植物;再到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洗碗,做飯,洗衣,拖地。這一件件家務,每當我疲憊無法堅持的時候,家風家訓便敦促著我讓我繼續努力向前。

我還記得去年我上二年級的時候,我和爸爸去超市買香蕉,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著急的對爸爸說:“媽媽也喜歡吃香蕉,那我不是沒的吃了?”爸爸笑著摸著我的頭,笑眯眯地敵我說:“那可不一定,媽媽一定會留給你吃的。”我聽著,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但是一想到光想著自己吃沒有考慮到辛苦一天的媽媽就一陣慚愧。回家後,我偷偷剝了一根香蕉,消消的走到媽媽身邊將香蕉送到了媽媽嘴裡,那一刻比自己吃到還要香很多倍。

有天清晨,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媽媽捧著一臉盆的衣服向外走去,我連忙追上去說道:“媽媽,我幫你洗吧!”媽媽欣慰的說:“你是該學會自己自力更生了。”在媽媽的教導下,我獨立的完成了一整臉盆的衣服,在這點滴的生活中我感受到了我們的家風家訓。

懂事之後我也漸漸的將這份精神帶給身邊的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我都將在這家風家訓下茁壯成長,我也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成為讓爸媽驕傲的人。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18

國一作文 ,1061字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家風家訓便是中國傳統美德之一。

家風家訓是指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是家族最核心的價值。也就是說一個好的家風家訓間接影響了一個人的素養與她的道德品質。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也不例外。

從小母親就教我:好東西要與同學一起分享。還記得,那是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幼兒園同學來我家玩。我一見到她們,就立馬去儲間將糕點、零食和飲料一一拿來,放在沙發前的桌子上,但又特意沒將舅媽送我的國外井口巧克力拿出來。“源源,你的巧克力怎麼不拿出來和同學一起分享?”母親一邊問我,一邊用眼神示意我去拿巧克力給同學吃。我一聽,心中十分的不樂意,那國外進口巧克力那麼好吃,母親盡然叫我拿出來跟同學一起分享,但是不樂意歸不樂意,我還是磨磨唧唧的去儲間拿出來我心愛的巧克力,一一放到我同學面前的茶几上。我嘟著嘴,默默地坐在了沙發上,兩眼空空的望著窗外發呆。“這巧克力是源源舅媽帶來的國外進口巧克力,很好吃的,你們都多吃點!”我一聽就慌了,一盒巧克力本來就沒幾個,每個人分一顆巧克力都夠讓我心疼的了,還讓她們多吃些……淚水不爭氣的流了下來。我跑到奶奶的房間裡,躺在床上委屈的哭著。房門開了,母親抱著我,說:“同學來我們家,那就是客人,我們要善待客人,什麼好吃的都要拿出來給客人吃,再說了,好東西要與同學一起分享,是不是?媽媽知道你很喜歡吃那個巧克力,但是作為主人的我們要大方,不能讓別人覺得我們小氣了不是嗎?”在媽媽的話語下,我漸漸的停止了抽泣,又與同學一起玩去了。

自那以後,每當我有好東西時,我都會與同學一起分享。在我幼時,母親還教了我許多禮儀和對待他人的態度。她告訴我:要有禮貌,看見認識的人要叫;別人幫助你時要說謝謝;過年給長輩敬酒時,自己的杯沿要比長輩的杯沿低,示意自己是小輩;一個人在家時別給陌生人開門,別跟陌生人說話,別吃陌生人給的東西……

在母親的教導下,我漸漸長大。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吃完飯之後,自己的碗筷自己洗;週末時,自己的房間自己整理,地板自己掃,自己拖;自己自覺寫作業,不要家長督促完成……

我家的家風家訓有許多,雖不是很特別,卻教會了我許多東西,告訴了我許多道理,讓我變得有素養,有道德品質起來。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853字

一家有一家的家風家訓,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誠實守信”。

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在家裡玩,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嚇得我慌忙跑進房間躲了起來。媽媽回家看到地上的花瓶碎片,問道:“地上的花瓶碎片是怎麼回事?”姐姐說“不是我把花瓶打破的。”我接著說:“花瓶也不是我打碎的。”媽媽聽後應道:“哦,我相信你們所說的都是真話。”我們齊聲回答:“是!”媽媽又說:“花瓶碎了,可以再買,可誠實丟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事後,我感到慚愧不已,想跟媽媽說,但又怕媽媽罰我,時間一天天地過去,我心裡的那塊石頭更沉重的壓著我,壓得我簡直是吃不香,睡不甜。我只好更著頭皮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我不應該騙你的,是我不小心把花瓶打碎的,您罰我吧!”媽媽笑著說:“其實,我早就知道了。”我一臉疑惑的問:“您是怎麼知道的啊?”“其實我早就從你的臉上看出來了。你能勇於承認錯誤,你是個誠實的孩子,你是個好孩子。好孩子是不用懲罰的。”

還有一次,是我和爸爸一起到學校開家長會,路上碰到一位陌生的叔叔要我和爸爸幫忙給他看一下車和一些其它的東西。可那叔叔剛走,我們要坐的公交車就來了,我連忙拉著爸爸說:“爸爸,我們快走吧,車子已經來了,不然就來不及了。”爸爸卻說:“答應別人的這麼一點小事都做不到,不講誠信的人,將來怎麼能成大事呢?”我撓了撓頭,繼續等下去。叔叔回來後,我們把行旅還給了他,然後問他還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叔叔說了聲“謝謝!不用了。”並還主動的帶我們去學校開家長會。下車後,爸爸笑著問我:“什麼叫‘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你明白了嗎?”

家風家訓就這樣一路伴豐我成長。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1023字

今年暑假,老師佈置了徵文作業。剛看到徵文主題,我一點兒也摸不著頭腦,無從下筆。我趕緊去請教爸爸,爸爸告訴我,我們家的家風是尊老愛幼,尊敬長輩,關心他人;家訓是不浪費食物,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聽了爸爸說的話,我腦海中出現了一幕幕的場景,原來平日裡我們做的事正是被“家風、家訓”這條無形的繩索所串聯著,牽引著的。

記得有一陣子,我家在造新房,我們一家借住在別人家裡。有一天,太太生病了,吃不下東西,沒精神。爸爸媽媽都出門務工了,而爺爺奶奶正在給別人家幹活。當知道太太生病了以後,爺爺奶奶馬上就請了假,帶著太太去醫院看病。到了醫院裡,爺爺奶奶帶著太太掛號、看病、掛鹽水、取藥。掛鹽水的速度很慢,可是爺爺奶奶始終陪在太太身邊,不敢走開片刻。回到家,奶奶用溫開水給太太泡了一杯藥,這藥很苦,光聞一下就能感受到一陣苦味。太太雖然是大人,但是老年的她就像小寶寶一樣懼怕吃藥。奶奶耐心地鼓勵著太太:“媽,您要堅強,一口氣咕嚕咕嚕喝下去就可以了。”太太終於像勇士一樣拿起杯子把藥咕嚕咕嚕喝下去了。藥喝完了,太太去睡覺了,爺爺和奶奶就輪流守著太太。有了爺爺奶奶的悉心照顧,太太的病很快就好了。

記得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每頓都爭多吃少。我非要盛一大碗飯,還會夾很多菜。但是我往往吃了一半就不吃了,有時還會讓爺爺奶奶幫我吃剩下的。放假了,爸爸媽媽回家看我,吃飯的時候,我還是和以前一樣,盛很多飯,然後吃一半就不吃了,我把碗一放就顧自己去客廳看電視。這一幕剛好被正在吃飯的爸爸看見了,爸爸生氣地對我說:“欣怡,你不能這樣浪費糧食,要能吃多少盛多少,要珍惜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其他人的勞動成果。還有,爺爺奶奶平時照顧你很辛苦,遇上你有能力做的事情,比如洗碗、擦桌子等,你要努力去做,知道了嗎?”聽了爸爸說的這番話,我想起了老師教過大家的《憫農》,這首古詩正是告訴了我們農民伯伯用汗水澆灌了莊稼,我們才能吃上又白又香的大米飯

爸爸還告訴我,像洗碗、疊被子和其他自己會的事情都要自己來做。經過了暑假的兩個月,我學會了好多自己能做都自己做的事情,能夠很熟練的收拾自己的房間和幫奶奶洗碗等等。但是我覺得只會做這些事情還不夠,我還要學會做更多的家務,更多自己能做的事情。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家訓,尊敬長輩,照顧老人,珍惜糧食,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對更多人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