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俗作文春節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春節 篇1
國一作文 ,1066字爆竹聲聲辭舊歲,瑞雪飄飄迎新春。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春節在不知不覺中到來了,每個地區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習俗,我的家鄉安徽是怎麼過春節的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在春節前的一個星期,父母開始購置年貨:鞭炮、煙花、食材、新衣……那麼多需要買的年貨,萬一現金沒帶夠怎麼辦?今天可流行二維碼付款了,掃一掃碼就可以直接付錢,也不需要擔心錢包丟失。媽媽每次付錢都會感嘆:“真是太方便了!”買完年貨,大大小小的年貨全堆在客廳,看上去好不熱鬧,也就有了一點年味了。
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打掃房間,這一天被稱作“掃塵日”,也叫“迎春日”。媽媽說,掃塵有驅除病疫、祈求新一年安康的作用,也有除“陳”(塵)布新的寓意。打掃完房間,大家會貼幾個倒掛的“福”字,還會貼春聯,意味著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盼星星,盼月亮,可終於把春節給盼來了,這一天大家都起的很早,來準備忙碌又喜慶的一天。剛起床,耳邊就傳來此起彼伏的鞭炮與煙花聲,熱鬧極了。大家穿上新衣服,吃完飯,就準備去拜年了。所謂拜年,就是要走街串巷地給親戚朋友送祝福。長輩們在拜年前都會包好紅包,遞給小孩子們,當然,我也收到了不少紅包。但是我的小叔在外地出差,不能與我們分享這份喜悅,怎麼辦呢?開啟手機,就看到了小叔的朋友圈:“祝大家新年快樂!”嘿!科技可真方便啊,讓遠在他鄉的小叔也能送來祝福。在大家互相祝福的聲音中,拜年不知不覺地結束了。
晚上,就該吃團圓飯了,團圓飯的桌子上最不能少的菜有魚和餃子。魚象徵著年年有餘(魚),而餃子作為中華傳統食物,有著更歲交子,團圓福祿的寓意。一家人圍在桌子旁,談笑風生。一道道菜被端上桌,弟弟看到心愛的肉丸子,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接著爸爸就讓弟弟把筷子放下,弟弟十分疑惑,爸爸笑著說:“要讓老人先動筷哦!”爺爺說:“沒關係的,讓他先吃吧!”弟弟聽了以後,認真地把一個肉丸子放進了爺爺的碗裡,說:“爺爺,這個好吃!”“爺爺咬不動這個哇!”大家都笑了。
吃完飯,一家人開始看春晚,在大家的歡笑聲中,奶奶感慨:“我們那時候可沒有這麼好的電視啊!真好!”老人們彷彿打開了話匣子,聊起了從前的生活……
你們家鄉有什麼特別的習俗嗎?來分享一下吧!
家鄉的風俗作文春節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0字記得我們一年級學過的《春節童謠》裡寫過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熬一晚。初一初二,滿街走。”時過境遷,我們南方過年的習俗跟上面寫的有點不一樣,下面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吧!
年二十三,我們這裡要拜灶君。要用片糖或者甘蔗這些甜的東西來拜,知道為什麼要用這麼甜的東西拜嗎?哈哈,目的就是粘住灶神的嘴不讓他在玉帝面前亂說話。拜過灶君後,大人就會開始打掃整理家裡,從裡到外,縫縫隙隙都要擦洗乾淨,反正一天到晚都在那裡洗刷刷、洗刷刷;我們這邊過年不磨豆腐、不發麵,但我們會做煎堆、酥角、年糕這類的美食,我看外婆做煎堆可有意思了,只見她手裡拿著一團糯米粉團,不停地在手裡揉捏,最後搓成小球,不用放任何餡料,只往裡面吹幾口氣,把口封住,再放進滾燙的油鍋裡炸,用筷子不停地撥弄那個粉團,不一會,小小的粉團就會膨脹起來,像足球那麼大,金黃金黃的,剛上鍋是最好吃的,又香又脆,煎堆寓意金銀滿屋,所以外婆每年都會做,我每次都會纏著她多做幾個,好讓我解解饞,但吃多了會上火哦!
到年二十八或者年二十九就要貼對聯,貼完對聯還要吊門楣。吊門楣就是把桔子、生菜、蔥之類的綁在一塊,吊到門口那裡,寓意大吉大利、生財有道、孩子聰明伶俐;到了年三十,大人們都忙著做團年飯,晚上吃完團圓飯以後,孩子們就要趕緊去洗澡,換上新衣服新鞋子,這時候大人就會給小孩壓歲錢,然後大家就會到屋外放煙花、鞭炮,到處都是鞭炮聲、歡笑聲……
到了年初一,見到大人就要說吉祥話,例如:恭喜發財、身體健康、大吉大利、心想事成……這樣就可以收到紅包,錢的數目不等,紅包不能當時開啟的,要等到過完年才能開啟,所以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裡都是充滿了糾結,既想知道,但又不能開啟,折磨啊!
其他的風俗跟其他地方都大同小異,但不管有什麼風俗,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過年,喜歡過年的美食、喜歡過年的歡樂、喜歡過年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春節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2字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個地方也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
河南,歷史悠久,民俗、風俗極多,流傳最廣的就是過年的民俗了。過年風俗主要從臘月二十三開始,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一個重要的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而在農村,祭灶的儀式在鞭炮聲中拉開了序幕,祭灶多在晚上舉行,人們食用灶糖和火燒等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在河南人們把祭灶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裡,能吃到家裡的祭灶火燒,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其次就是拜年了,大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的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的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區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春節拜年時,晚輩要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壽安康,長輩將事先準備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能壓住邪崇,因為“歲”與“崇“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其他的風俗還有貼春聯、剪窗花、貼年畫、看春晚等等,這些風俗都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憧憬!
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春節)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3字臘月三十的早上,我和弟弟二人坐在奶奶家的客廳裡。這時,就會有人問:你的父母呢?他們去哪了?
當你來到廚房時,你就能看到他們以及我的爺爺奶奶的忙碌身影。因為今是臘月三十,根據我們家鄉的風俗,在這一天,我們要祭拜兩個神仙。一個是天神,而另一個是灶神。所以我的父母正在幫爺爺奶奶準備祭拜用的物品。
吃完了午飯,祭品差不多已經準備好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祭品擺上祭桌了:
祭桌的正中間是一個木籃子,裡面放著兩條糯米腸(在豬大腸皮中塞糯米,然後蒸熟)、一隻蒸熟了的雞和一塊蒸熟了的豬肉。左右各擺了一根大蜡燭。籃子前面是一碗飯和一碗水。而後面從左往右依次是一碗麵、兩條年糕、一塊豆腐、兩個饅頭一個楊梅和一些水果。
祭品擺好後就是祭拜的時間了,爺爺拿來一把香,用蠟燭點燃後發給我們。
我們每個人雙手舉著手裡的三炷香,祭拜。隨後,爺爺把香插在祭品上拿來了一鞠躬沓黃紙,相當於神仙用的錢,將它們點燃,燒給天上的神仙,祈求天上的神仙保佑我們來年平平安。但我認為,祭拜神仙和佛教是一樣的,應該要虔誠,不求私利。我只是含著對神仙的敬畏之心,給他拜年罷了。
祭拜完天上的神仙,我們還要“慰問”一下管我們飲食的灶神。於是,我們又將祭桌搬到了廚房,將之前的祭拜過程又重複了一遍。我們依然是以特別虔誠的態度給灶神拜年。
這就是我們家家鄉的風俗,雖然普通,也很常見,但卻是除夕這天裡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這個風俗是我最喜歡的風俗,因為這是一年中,唯一可以和神仙社交的一天。
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18字【篇一: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王鈺博
輕咬一口,光滑細膩的皮兒在嘴中滾動,鮮美的湯汁浸透舌頭,富有彈性的肉餡在口中跳躍——這,就是我最愛的家鄉餃子。
每一年春節我都會回到山東老家,每一次和家人團聚的時候,奶奶都會給我包餃子吃。奶奶先拿起一盆麵粉,在當中敲入幾個雞蛋,再用她那佈滿皺紋的手在盆裡用力地揉幾下,一個大團面就形成了。奶奶手中的團面才不像市面上的那麼蒼白,而是金黃的,散發著光澤,這是奶奶特地給我這個大孫子製作的,這時我會吃力地抱起這個團面,用手使勁搓成一長條,然後奶奶拿起刀嫻熟地砍了起來,一個長條就迅速地成為一個個小三角,我呢,拿起這一個個小三角用力一拍,只聽“啪”的一聲,手上留下一個白印,桌上現出一個麵皮。
麵皮做好了,爺爺把餡也拌好了,白菜豬肉餡兒,所謂“百菜不如白菜好,諸肉不如豬肉香”,看著這誘人的餡兒,我不禁流下了口水。包餃子了,我用筷子夾起一撮肉餡放入餃子皮當中,學著奶奶的樣子,把餡少的一半餃子皮按到餡多的另一半上,往皮子邊上使勁一按,再輕握拳頭,把兩個側邊也使勁一按,嘿!一個半圓形餃子就在我的手中誕生了。邊上是薄薄的皮,中間圓圓鼓鼓的裹著一大包餡,金黃半透明中有時一道綠,有時一道紅,在紅綠相交之中藏著的,定是美味無比!
在無數沸騰的氣泡中,一個個餃子變得鼓鼓的,像一隻只小肥豬。看著盤中熱騰騰的餃子,奶奶笑著對我說:“博呀,咱這餃子裡可包著運氣、幸福和財富啊……”不等奶奶說完,我立刻抓起一個餃子直往嘴裡塞,竟然咬到了一個硬幣!我笑著對奶奶說:“奶奶呀,我吃到財富了!”全家人都笑了起來。
一聲聲敬酒令中,一個個餃子中,包裹和傳遞的是對新的一年的期盼:無論去年如何,今年會更加幸福!因為大家都有故鄉,有家人,有餃子。在一片片歡聲笑語中,在一桌桌天倫之樂中,聞到的都是美好,看到的都是幸福!
我愛家鄉的餃子,我愛家鄉,更愛我的家人!
【篇二: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朱亦成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嘉興西塘,雖然我們現在常駐在上海,也融入了上海的海派文化,但我還是忘不了家鄉的美好,還有家鄉那美味的“八珍糕”。
我依稀記得孩提之時故鄉在我腦海中的畫面:美麗的小鎮,有橋,有河,有香糯的粽子、甜脆的水菱,有鄰家慈祥的奶奶、隔壁調皮的哥哥,但最讓我難忘的卻是外婆做的八珍糕,那是我兒時最愛吃的美食!
我在外婆腿邊踮著腳伸著脖子,望著灶臺,只見她把八種藥食兼用的藥材放在石碾裡打磨,那一下下緩慢又有力,漸漸地,藥材磨成了粉。接著外婆又把幾塊冰糖和水一起放進鍋中煮。加水,放糖幾個動作一氣呵成。最後將大米麵、糯米粉放進盆中,加上熱糖水,和成麵糰,靜置二十分鐘後切成糕,就完成了。每當這時,我就會催:“外婆好了沒呀,我餓了。”外婆總是慈愛地說:“急不得啊!等它幹了才能吃。”二十分鐘一到,外婆將麵糰切了幾刀變成糕,我一手抓過一個咬下——好吃!草藥味和冰糖交融在一起,一股中草藥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而白糖又甜得恰如其分,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幾年過去,物是人非,此時的我已是少年了。在去年春節我們回了老家,外婆說:“成成,你過來學學做八珍糕吧!”“我才不要呢!”我頗有些不耐煩。“再不學就沒人會了。”外婆皺了皺眉。我忽然想到了什麼,來到外婆身邊說道:“好,我學!”
說幹就幹。外婆拿出那個表面龜裂了的石碾,把藥材放進去:“來,把這些藥磨成粉吧。”這可不是輕鬆活,很累,但想到吃著自己親手做的八珍糕,我不禁加快了手腳。接著是煮糖水,和麵,靜置,成型,切糕,在外婆手把手的指導下,我也像模像樣地完成了八珍糕的製作。整個過程中,外婆一直都是微笑著看著我的,是不是因為外婆感覺八珍糕的製作後繼有人了?我也忍不住微笑起來。家人們吃著我的八珍糕讚不絕口,而我也深深地體會到了那份濃濃的情感。
這八珍糕不僅是一種極佳的養生補品,據傳說還治好了慈禧老佛爺的病,但這對我來說更是故鄉的味道。雖然現在我離開了家鄉,而家鄉也因為電影“碟中諜”變成了網紅小鎮,失去了往日的安靜和平和,但石碾上的裂紋、八珍糕的美味,無不印刻著時光的年輪,凝聚著傳統的堅守,我們家和家鄉那份淳樸的氣息永遠不會變。
我愛八珍糕,我愛外婆,我愛我那美麗的江南水鄉:西塘。
【篇三: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張昊
香酥的排骨,鮮紅的辣椒,一口下去,舌尖上蔓延著麻麻的、酥酥的感覺,嘴脣卻像著了火,勾得我忍不住再吃一口——
這,就是麻辣香鍋。
這道地道的川菜,雖然好吃,但做起來格外麻煩、耗時,平時父親工作太忙,只有春節才能為我們做,所以麻辣香鍋成為我們家春節的壓軸大菜。
盼了快一年了,今天,爸爸終於拿出準備好的食材:面片、排骨、筍、素雞、香菇、豆腐、魚蝦等等,過了一會兒,那調料的香味就撲鼻而來了。太棒了,今天終於可以吃到麻辣香鍋了!香味越來越濃,突然“嘶啦”的一聲,把我從作業界中拽了出來,我的心裡癢癢的,排骨是不是已經香酥可口了呢?素雞是不是已經上色了呢?面片是不是已經入味了呢……
我再也坐不住,索性放下作業,循著香味跑到廚房。爸爸正把豆腐切成小塊,使它香嫩可口。他靈巧的雙手把所有的食材倒在鍋裡,用鏟子翻炒著,鍋中的一切都是紅通通的。鍋又“嘶啦”一聲,像是所有食材在一起歡快地跳舞。我忍不住嚥了一口口水,問爸爸:“爸爸,什麼時候才好啊?”爸爸笑著跟我說:“你這個小饞貓,馬上就好啦!”說完,爸爸從鍋裡挑了塊排骨塞進了我的嘴裡,那味道,麻麻辣辣的。排骨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我幾口嚼完,嚥了咽口水,意猶未盡,焦急地盯著爸爸繼續翻炒。
鍋下的火苗終於慢慢變小,直到沒有。家裡每個人都情不自禁、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精確地瞄準了自己最想吃的食物。真不愧叫“麻辣”“香”鍋,真是又辣又香!只見鍋裡的筷子你來我往地忙碌著,媽媽天天叫喊著減肥,今天也無暇顧及了;我更是吃著嘴裡的排骨,瞅著鍋裡的藕片,只恨自己一張嘴不夠用;爸爸一邊吃,一邊不時看著我和媽媽,臉上情不自禁地綻開微笑,頗為得意。
爸爸問我,知道為什麼過年要做麻辣香鍋嗎?我不假思索地說:“因為好吃又難得吃嘛!”媽媽搖搖頭,微笑著告訴我——麻辣香鍋預示著我們今年過得紅紅火火,幸福美滿,就像麻辣香鍋裡食材與食材之間一樣的和睦。
哦,原來如此!
鍋中的一切終於空空如也,我們咂吧著火辣辣的嘴脣,輕輕撫摸著圓滾滾的肚子,看著彼此,忍不住會心一笑。
【篇四: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花翊博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的風俗多種多樣,掃房、貼對聯、泡臘八蒜、殺雞等等。除卻除夕夜不提,我印象最深的要說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了。
不同於現代化的大城市,家鄉的年味依然洋溢著淳樸的農家習俗。雖不是張燈結綵、通宵燈火,倒也是處處紅火,家家喜慶,年味十足。
作為一個現代人,殺雞殺豬是見不到了,但從小我就聽過一句老話——“臘月二十三,糖瓜粘”。
臘月二十三這天,老家的街上,不出百步,就能見一輛賣糖瓜的小車。糖也形形色色,主要以圓球形的糖“瓜”和長方形的糖“塊”為主。因為要在上海上學,常常不能趕在臘月二十三前回家,但我總不忘和先走的外婆說一聲:別忘了買糖瓜啊,我可就盼著它呢!年年如此。
外婆也著實算是買糖瓜的老手了,小鋪主再三推薦,她硬是不理會,專挑瓜形和長條的,這也正符合了我的口味。
糖瓜,顧名思義就是一塊“小南瓜”似的麥芽糖:挺著它那小肚腩,鼓繃繃的,讓人看著就垂涎三尺,欲罷不能;你別看它們長得白淨臉,可粘牙得很,一個不留神,就把牙“搭”了上去。
記得第一次,我不知道糖瓜的粘,一口下去,牙粘在一起,怎麼也分不開,可把我急壞了,一旁的外婆卻是偷偷一笑。無奈,只得慢慢舔化了。
再來說說長方形的,不同於糖“瓜”,這回,一口下去,真叫嘎嘣脆,又香又甜,色味雙全。
受了上回的“苦”,這回我可小心了,一口口慢慢吃。一旁的外婆,又是一陣按捺不住的笑。
我吃著糖瓜,外婆情不自禁地講起了她小時候過的臘月二十三。
以前,臘月二十三夜裡,是要祭灶神爺的:找面平整牆,貼上灶爺的畫像,放好供桌,上頭放個蠟碗,一旁插上三支香,這就算是備得差不多了。到時候,在蠟碗裡放上油,點著了,接著點上香。村裡的老婦人們,便會燒起黃裱紙,邊燒邊說,讓灶爺上天后,淨說好的,不提壞的,以求來年的平安。待黃裱紙燒淨,人們便取一點兒糖粥給灶爺的嘴糊上,算是粘上了他的嘴。最後,燒了灶爺的畫像,算是灶爺“上天了”。
想到嘴裡甜滋滋的糖瓜,也曾是灶爺的貢品,便禁不住又來了一塊。這次,甜中還隱隱透著點驕傲,好歹也是個神仙嘛!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變更,祭灶神爺的活動,漸漸沒了蹤跡,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卻一代代永遠濃縮在這小小的糖瓜中了……
【篇五: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唐菡
每年春節,我都會回外婆家。
一厚沓純淨的麵皮,一滿碗噴香的肉餡,一臉微笑端坐著包餃子的外婆——這是一提起春節便首先浮現在我腦海中的畫面。
我也算是跟外婆學過包餃子的,只是小的時候,我那些千奇百怪的餃子被丟進鍋裡後,通常都會像變戲法一般,散了,碎了,無影無蹤了,也不知被外婆笑話了多少回。
但我依然喜歡包餃子,自然也是越包越好。
從麵皮堆上輕輕掀起一張,軟軟的,涼涼的,不同於餈粑那麼厚實,也不同於餛飩皮那樣單薄。再從鍋中舀一勺餡兒,均勻地鋪在麵皮中央,擺成長長的一條,接著在餡兩邊的麵皮上沾上水,對摺捏緊,然後從兩邊向中間將麵皮邊緣疊出花邊。瞧,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完成啦!
我和外婆一個一個地包,一列一列地排,在說說笑笑中很快就包完了,甚至有點意猶未盡。接著,外婆起鍋將水煮沸,把餃子一股腦地倒進水裡,濺出了一顆顆水珠。看到正往前湊的我,外婆連忙把我往後擋:“小心,別燙著了。”
等外婆揭開鍋蓋,我又迫不及待地探出腦袋去看。呀,好多“白鴨子”在水裡撲騰呢!只見它們隨著盪漾的水紋上下翻滾,“肚皮”也越來越大。這時,外婆往鍋里加了一碗冷水,它們立馬就老實了,連“啤酒肚”也縮回去了。
外婆蓋上鍋蓋,轉過身,笑眯眯地對我說:“囡啊,彆著急,煮好了第一個給你吃!”
我開心地守在灶邊,看著外婆攪動著鍋裡的餃子,口水都要忍不住流下來了。當外婆撈起熱氣騰騰的餃子,我急忙伸手去抓,外婆迅速地拍掉了我的手:“燙!”我調皮地吐了吐舌頭。
外婆將餃子盛在盤子裡,又拿了一雙筷子,一起遞了給我,笑著說:“來,小饞貓,慢點吃。”我如獲至寶,夾起一個元寶似的餃子,輕輕吹了一下,然後咬了一小口,香氣和湯汁立即一起溢了出來。外婆連忙問我:“好不好吃?鹹淡怎麼樣?”“真好吃!”我顧不得燙嘴,忍不住狼吞虎嚥起來。我一口氣幹掉了十幾二十個餃子,直到實在撐不下了才善罷甘休。外婆在旁邊看著我,一邊不停地說著“慢點”,一邊滿足地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在平常的日子裡,我也會去各種飯店吃餃子,但是比起外婆和我一起包的餃子,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味道……
當大紅的燈籠高掛於屋簷之下,當震耳欲聾的鞭炮敲響新的一年,當熱氣騰騰的餃子在脣齒之間生津,我明白,這才是讓我念念不忘,飽含溫情的家的味道。
【篇六: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李瀟凌
緩緩撕開墨綠的蘆葦葉,輕嗅那帶著糯米的清香,細品那黏糊糊、熱騰騰的甘甜——這就是端午節我家鄉鹽城的不用線捆的粽子。
可自從我慢慢長大,接觸的美食越來越多,粽子在我的眼中變得平凡了,吃得也越來越少了,以至於我上一次大吃粽子,還是在去年。
去年,有親朋好友來我家過端午節,我們全家早早地準備包粽子。爺爺問我:“你知道你小時候最喜歡吃什麼嗎?”我搖搖頭,漢堡?披薩?爺爺說:“嘿,是粽子!我們鹽城粽子可跟買來的不一樣!”我很好奇,有什麼不一樣的,形狀?味道?我走過去一看,馬上有了答案。
只見爺爺拿起三片蘆葦葉,葉片在爺爺的蠟黃乾枯的手裡跳舞,猶如一個綠色陀螺在飛速地旋轉,而爺爺的手就是它揚起的“塵土”。爺爺似乎明白我沒有看清,就一邊慢節奏包著粽子,一邊對我說:“飯店裡的粽子不都是用繩子捆的嗎,我們鹽城粽子是用針扎的……”只見三片蘆葦葉先是捲成了漏斗形,用糯米和綠豆將漏斗填滿,漏斗以外的蘆葦葉把漏斗包裹住,再用一片葉子順著漏斗四周裹一層,最後用針扎入粽中。
順便說一下,這可不是一般的針,而是粽針——鹽城人的神器,它扁扁的,有10釐米長,針孔特別大,把葉子尾部往針孔裡穿,針一抽,一個粽子就好了。
震驚和興奮之餘,我更多的是內疚,為什麼我只光吃著粽子,而從來沒在意過這些細節呢?一個鏡頭從我腦海裡閃過:小時候,我抱怨過端午節沒有粽子吃,於是爺爺花了一天時間,包了夠我吃一個月的粽子,而爺爺三天都直不起腰來,我卻全然不在乎…為什麼我從來沒有為別人著想呢?
“爺爺,我也來包粽子吧!”我堅定地對爺爺說。我學著爺爺的樣子,卷,裹,扎。正當我包好了第一個粽子,興高采烈地給爺爺展示時,粽子因裹得不緊,散了,米和豆子落了一地。我正尷尬得下不了臺時,爺爺笑了笑,然後用他枯柴般的手,手把手教我。包錯了,爺爺說沒事;包醜了,爺爺說沒事;包壞了,爺爺還是說沒事……當我可以包出一個像樣的粽子時,第一鍋粽子已噴香無比。爺爺在旁邊樂呵呵地說:“我們瀟瀟懂事了,能幹了!”
品味著這熟悉又陌生的味道,突然,一束強光掃過我的心田,我明白了為什麼我們家粽子與外面不一樣,不但是包法不同,還有是我對粽子的喜愛,家人對我的關愛,更源於我們對家鄉的熱愛!
那天的粽子,格外香。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854字家鄉過年的習俗
宿遷,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這裡風景如畫,民風純樸。
她處於長江經濟發展帶和淮海經濟發展區交匯處,有著獨特的地理優勢。這裡不僅僅經濟高速發展,她還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每當春節來臨,宿遷人都會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抹上一層濃重的喜悅色彩!
辦年貨,是人們重要的活動,雞肉魚,這是每家必備的東西。
送節禮,這是宿遷特有的習俗之一。重要節日,特別是春節,晚輩都要給長者送點禮物,以表孝意。女婿給岳父岳母送大禮,已經是不成文的規矩了。節日前,買上兩隻雞、兩條魚、兩箱酒、兩條煙……都是成雙的禮物,女婿開著車,一路歡喜,前往老丈人家,去博得丈母孃的喜歡。
有的農村,大年初一,孩子們拿著一個提袋子,挨家挨戶的去磕頭拜年,一個村莊轉下來,孩子們都樂極了,因為收穫了滿滿的一袋子禮物……
兒孫們給父母、爺爺奶奶磕頭,長輩給孩子們壓歲錢,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孩子們拿著紅包,甭提多高興了:買點玩具、買點摔炮……一片喜洋洋的氛圍。
大年初二,孃家人接姑娘,女兒帶著老公和孩子一起回孃家。從初三開始,親戚朋友同學互相請吃飯,共享歡樂。
鬥地主、炸金花、搓麻將……這些是大家聚會時的飯前必要的活動。
村裡組織的演出隊,初一開始到下面給群眾拜年,村民們圍成一個大圈,盡情的欣賞各種節目。
正月初九的皁河龍王廟會,熱鬧非凡,省內外的人都會提前過來。皁河,是一個千年古鎮,坐落於駱馬湖邊,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經過皁河,發現這裡是風水寶地,建造了華麗的乾隆行宮。
市區的項王故里,更是喜氣洋洋,來自各地的遊客們競相目睹楚霸王故鄉的風采。
宿遷,以考評全國第一的成績位列全國文明城市之首,她的怡人美景、她的淳樸厚重、她的善良民風,已經讓海內外人士刮目相看。
宿遷,古有項羽,近有朱瑞,現有劉強東,宿遷,是英雄輩出的地方……
宿遷因為她的文明而聞名!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春節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5字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溫嶺人,出生在溫嶺,家人也都在溫嶺。在這個小康社會中,大家都在改變,而唯一不變的,就是各種風俗了。
這各種風俗中,我認為最有意思的,莫過於除夕的那天晚上了。每年的那時,我們都會到爺爺家去吃團圓飯。記得前年的那一次……
我推開爺爺家沉重的木門,看見廚房裡頭爺爺和伯伯一家已經在準備了。爺爺蹲在爐子旁,拉著鼓風機,又不停地往爐子裡塞小木條兒,眼睛還眯成一條縫兒,估計是被煙燻的吧;伯伯左手拿著一個白碗,右手捏著一塊毛巾,正彎著腰低著頭使勁兒地刷碗,都還沒有注意到我們來了;伯母正站在炒鍋前,身體微微後仰,用鍋鏟不斷翻炒著鍋中的食物;表哥坐在小板凳上,全神貫注地洗著面前的一顆菜,左洗洗右搓搓,有模有樣的。
“喔!你們來啦!快來搭把手。伯母看見我們,兩手在圍裙上抹了幾下,馬上給我們安排了活兒,還不停地問來問去:“最近怎樣啊。升職了沒?聽說你們買房了,怎麼樣?多少錢?”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多數時候得硬著頭皮回答。而要是沒有了這樣特殊的“問候”卻又覺得少了些什麼。或許這才是年的味道吧。
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們老家的特殊儀式就開始了。在祖先的掛相前擺好桌子,再放好飯菜,我們輪流祭拜,意思便是請他們也一起來吃飯。完畢,我們也坐下來吃,但一定要留出幾個空位,因為祖先們也要吃啊。就這樣,幾代人在一起吃飯,其樂融融的。
吃完以後我們再一起放煙花,在後院裡揮舞著煙花條,在客廳看著春晚,可盡興了。
其實春節並不是什麼節日,只不過有個理由讓人們團聚。家鄉年俗和小康生活,他們是互相包含互相影響的。而年味也在隨之改變。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春節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74字新年“派利是”,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習俗,在港臺地區非常流行,而我是從小在深圳長大的,深圳屬於廣東省,廣東省與香港距離非常近,故習俗都大同小異,我便從小就熟悉它了。“利是”又稱“利事”或“利市”,取其意為大吉大利、好運之意,一般老人家則稱之為“紅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壓歲錢”,而利是封就是裝壓歲錢的封袋。
在小的時候,記憶裡每當春節來臨之時,我們全家大大小小都要準備利是封,顏色以大紅為主,也有金黃或其他色。利是封的外觀各式各樣,有大有小,有長條形也用小方形。風格、寓意也是千變萬化,封面上有字有圖,文字都是祈福吉祥話語,圖樣有生肖、財神等,真是令人驚歎不已,佩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啊。
我最喜歡幫爸爸裝利是封了,我會按照爸爸要派給的物件進行裝袋,平常隨手要派的我會選擇小型利是封,一般裝5元或10元,特殊的會裝50或100元。5元或10元的利是封是最常用到的,基本見人隨手就派的。像爺爺奶奶出門買菜或爸爸媽媽開車出小區,見到小區的保安或阿姨,大家新年見面,都會說到“恭喜發財”,所以這個時候,就要給他們派利是。爸爸也要給他的工人派利是,與熟悉的朋友見面也會派到利是。那媽媽呢,上班的第一天,公司的未婚同事都會集體組隊到辦公室裡找已婚或領導一起討利是封,聽媽媽說,這是上班第一天上午的公司活動,現場特別有趣。此時的利是封的更多寓意就是大家新的一年都要行大運,同時也是感謝他們一年的辛苦付出。
而我,也會裝著小利是封,約好同學一起到小區裡,我左右環顧下,見大家都到齊了,鄭得地對他們說道:“今天,我們要成立一個小組,名叫‘利是隊’。有誰要參加嗎?”
隨後,他們紛紛舉起手,我馬上下達了任務:一起討利是!於是我們馬上開始行動,來到了平時人數比較多的小區遊樂場,見到相熟的奶奶或阿姨,我們就會上去說“恭喜發財,身體健康”,然後奶奶或阿姨們就會樂呵呵地跟我們說“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哈”,就會給我們派個利是封,收到利是封的小夥伴們,別提多開心了!派利是封的大人們,也因為派了更多的利是而感到開心。因為在廣東,利是封派的越多,也就代表來年會更發達更有福氣。
派利是雖然是小小心意,但代表了大大的寓意,各式討利是的有趣行為,也更好地促進了大家的感情,給新年增加更多快樂的氣氛,我非常喜歡這個習俗!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0字我的家鄉在祖國的南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湖南,而我生活的城市,特產是臭豆腐。大家猜到了嗎?對,就是湖南的省會——長沙。
長沙在我心目中是個大城市,大城市非常美麗,美麗就注重完美,所以,農曆正月二十六就有一個“洗浴日”。顧名思義,這一天所有的人和物,都要去水裡走一趟,也就是代表著所有能過水的,比如:床、被子、桌子、衣服、貓和人都要洗得乾乾淨淨。
我是個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長沙伢子,所以,每逢過年,無論那天星期幾,無論那天天氣如何,我們一家人都要輪流洗一個乾乾淨淨、舒舒服服的過年澡。媽媽說,我們要把身上的晦氣,還有平常我的“速洗”留下來的汙垢都要徹徹底底地清洗掉,以用來迎接新的一年。媽媽也會在這一天,把我們換下來的衣褲、用過的毛巾等全部都洗完,所以,媽媽們通常都會在今天忙到很晚!
今年對於我比較特別,過完年又是鼠年了,我就是屬鼠的,媽媽把提前為我準備好的大紅色的內褲和襪子在洗澡後讓我穿上,媽媽說,這也是我們中國的一個風俗,本命年身上穿戴正紅的物件,能辟邪。其實,每次洗完澡換上乾淨的衣服,都會讓我有一種清爽的感覺,今年除了清爽,似乎多了一點莊重。
雖然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擁有很潮新思想的人,但是他們都還堅持保留了一些傳統的習慣,比如除夕夜守歲,這一晚,爸爸不再坐到電腦前,媽媽也不再端著IPAD,會一起坐到電視機前,不再看點播節目,而是一起圍坐火爐、開啟電視直播,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們跟著春晚現場的觀眾一起,或哈哈大笑,或潸然淚下,或怒氣衝衝,或掌聲如雷。我會認為這是一年裡幸福感爆棚的時刻。我想,這時候大家都會掏出手機,拍下一張全家福,把它儲存起來,永遠不會被刪掉。
這就是長沙,我的家鄉——有特色風俗,且所有家庭都幸福美滿的長沙!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98字過年時,凜冽的寒風凍紅了人們的小手,卻凍不住大街小巷的鑼鼓與鞭炮聲,更凍不住人們那似火的熱情。
大年初一早上,人們是被街上的鑼鼓陣陣和那開心的叫嚷聲叫醒的,而我也不例外。一大早醒來,變成聽到村裡大隊中傳來的鑼鼓聲,與那跳秧歌的口號聲了。
穿戴整齊,去到街上秧歌隊便已開始了。走在最前面是踩高蹺的人,他們一個個雖然有四五十歲了,但是他們一穿上那靚麗的衣服,踩上高蹺,走到人群中,就像是二三十歲的小夥子一樣,渾身洋溢著青春的色彩。
緊接著便是扭秧歌的了,村裡的一些大媽,小老。全部加入到隊伍裡了,他們身著粉綠色的衣裳,臉上化著妝,邁著十字步,扭著秧歌走著。村裡的秧歌講究的是跑扭結合,他們在奔跑中扭動,女的扭腰抖肩,手裡的布緞一甩一甩的,看上去既活潑又大方;男的上部抖肩,在女性的隊伍中又以增添了一份陽剛之氣,英俊又帥氣。秧歌隊是由村裡的大爺大媽組成的,個個都五十多歲,可在這兒,沒有人這樣認為,反而看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就像是年輕人一樣。她們扭腰抖肩,看得我們也不禁想參與進去。
這是我媽一下子把我和弟弟推到隊伍裡,只見弟弟隨著音樂搖頭晃腦的,把旁邊的人逗得笑個不停,我在隊伍裡也怪不好意思的,這是我姥姥在隊伍後邊說:“快扭啊!”我轉頭一看,哦,原來我姥也在這裡邊我帶著我表弟溜到我姥後邊,學著姥姥的動作,踏著音樂的節奏,在隊伍後邊兒扭起了秧歌來。扭著抖著,感覺自己的煩心事兒也抖沒了,心情也開朗了許多。
秧歌隊後面接著舞獅舞龍的,只見那龍繞著人們走了一圈又一圈,時不時還走到人群裡跟我們一起嬉戲。那獅子可十分活躍,一會兒從那躥過去,一會兒又從那蹦出來。在大年初一,人們賣力的表演著,只為了人們的歡笑和將著“大年初一扭秧歌!”的習俗傳承下去。
年過完了,也許今年與明年又不一樣,但這家鄉的習俗是不會更改的,它會陪伴著人們度過一個又一個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