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名人——徐悲鴻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名人——徐悲鴻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3字

在我的家鄉,有一位享譽世界的畫家—徐悲鴻。

徐悲鴻於1885年出生於無錫的宜興縣,是地地道道的無錫本土人。他出身貧寒,卻沒有放棄學習。他在9歲時就已經讀完了“四書五經”,跟父親學習繪畫技術。在10歲時,徐悲鴻已經能為父親在畫面次要部分上色了。之後又因為種種原因,而和前妻蔣碧微一起赴法留學,並鑽研四方的繪畫藝術,將其與國畫完美融合。這是徐悲鴻獨樹一幟的畫法。

徐悲鴻不僅繪畫技藝高超,而且有著虛懷若谷的品質。有一次,徐悲鴻正在畫展上對畫評議,瞭解還需改善的地方。這時,一個衣著樸素的鄉下老人用帶著鄉音的普通話對徐悲鴻說:“先生,你這幅畫裡的鴨子畫錯了,你畫的是麻鴨,麻鴨的尾巴哪有這樣長的呢?”老人說完,還用手指了指那幅畫。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徐悲鴻新創作的《寫東坡春江水暖詩意》中有麻鴨尾羽捲曲如環。鄉人說,雄鴨羽毛鮮麗,尾巴捲曲是有的,但雌麻鴨的尾巴短小,羽毛是麻褐色的,所以畫錯了。徐悲鴻聽後臉上並沒有慍色,反而是深深的感激之情。他還向老人承認疏於寫生並致謝。

徐悲鴻的愛國情懷也令我感動不已。先不說他生前為中國繪畫改革所做的貢獻,光是他逝世立的遺囑就令我大為讚歎。他死後,妻子廖靜文女士就按他的願望,將他的作品1200餘件,以及他一生節衣縮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和近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1200餘件,圖書、畫冊、碑帖等1萬多件全部捐獻給國家。這些作品的數量讓人驚歎不已,由此也可以看出徐悲鴻生前一定是個熱愛收藏的人。而一個收藏家卻把畢生所藏都捐給了國家,這份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感染了我。

徐悲鴻是家鄉的一顆閃亮的明星,他用自己精湛的繪畫技藝和一生愛國謙遜的品質為家鄉兒童樹立了一個榜樣。

我家鄉的名人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6字

“我們老闆真是夠辛苦的。這次去德國組裝展品,也沒有人幫忙,結果腳被展品砸傷了,一個人到醫院包紮了傷口……”

“這是什麼?”看到媽媽手中拿著一管精美的牙膏狀的東西,我不禁問道。

“哦,這是老闆從德國帶回來的護手霜。”“摔傷了怎麼還買東西?”我感到很詫異。“是啊,老闆現在還在床上躺著,什麼時候我們要去看看他。”

我接過那管印著美麗花朵的護手霜,輕啟圓蓋,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悠悠地瀰漫開來。我在香氣繚繞中,隱隱地透過鏡片彷彿看到了那個戴著金邊眼鏡、抿著嘴脣微笑的長輩。好奇地,我翻開了這位企業家的簡歷。

奔跑!永不停歇!

堅定的步伐叩擊著跑道,在澄西中學校際長跑的校史上,他的成績,至今未被人超越。

當過團支部副書記,做過“赤腳醫生”;從小小的五金廠到耀順塑料機械有限公司,再到順成空氣處理裝置有限公司,他一步一步,跑得穩,跑得好,從不間歇。

他在母校澄西中學設立了“張耀順獎學金”,向村公益事業捐款捐物,八十五畝生態園為員工提供綠色食品,生產淡季時安排員工外出旅遊和培訓。

他說過:“誠信乃為人之本、經營之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無非是一個誠字,我經常將寫有‘誠信’二字的書法作品送給朋友,同時勉勵自己要做誠信的人。”

偶爾,我和媽媽到廠裡去,一見到我,他便笑吟吟地拿來一些水果、幾袋糖或是新穎的玩具,有時還拉著我看他的“珍藏”,娟秀的書法,大氣的潑墨水彩,精緻的紅木書桌……

他是一個普通人,平平凡凡,本本真真。

他是一個名人,因為他永不停歇,心中有愛。

家鄉的名人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1字

我的家鄉泰州有許許多多的沒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梅蘭芳。梅蘭芳生於一個梨園世家,四歲喪父,十二歲喪母。他是名京劇演員,他的代表戲京劇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

梅蘭芳不僅是個好演員,也是一個愛國的演員。在1937年8月13日的時候,日本攻打上海,淞滬戰事爆發後,日本就派人請梅蘭芳去電臺講話,梅蘭芳覺察到日本人的陰謀,他便只好離開了上海去了香港。

梅蘭芳到了香港之後,為了消磨時光,就打打太極、學學英語等等。

1941年12月下旬,日本又佔領了香港,梅蘭芳天天都睡不好,擔心日本人會來找他演戲,於是他便和妻子商量,最後決定留蓄鬍子,罷歌罷舞,不為日本人和漢奸賣國賊演出。

1942年1月,香港的日本駐軍司令酒井看到了梅蘭芳留蓄鬍子,很驚訝的說:“梅先生,你怎麼留起鬍子來了?”梅蘭芳回答道:“我如今歲數大了,扮相也不好看,嗓子也不行了,已經不能再演了。”過來幾天,酒井派了一些人來找梅蘭芳,讓他必須表演。那時,梅蘭芳正好得了牙病,酒井無可奈何,只好作罷。

這就是我家鄉的沒人,他為了國家放棄了自己喜愛的京劇,我真為我們泰州人自豪。

家鄉的名人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4字

2008年,美國參議院裡燈火通明。一位五十來歲的中年人站在臺上,發表他的就職演說。鎂光燈從屋頂投射到他略微謝頂的頭上。他身前的小桌子上立著一塊牌子:能源部長朱棣文。

朱棣文,1943年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祖父任職於天津大學,擔任校長;父親身兼三所大學的教授,兄弟姐妹也都是海內外名校的優秀學生。他沒有因為優越的家庭背景和先進的教育條件而沾沾自喜,而是以父母為榜樣,激勵自己奮發向上,才取得了今日令人望塵莫及的成就。

仔細端詳《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收錄的朱棣文像,去觀察那揚起的鼻樑,莊嚴的柳眉,你會在歲月的溝壑中覺察到那是人生的智慧,會被那深邃的瞳仁所閃爍的、玳瑁框眼鏡所折射的敏銳的知識光芒所折服。

朱棣文對待學習的孜孜不倦在他就讀的大學裡也是出了名的。他的校友談到他,總要提起他的刻苦:“清晨五點就捧著一摞作業、書本鑽進圖書館撰寫論文;若遇到圖書館沒有開門,他就躲進盥洗室裡溫習功課;課餘時間,他就泡在實驗室裡,做那些後來斬獲數項大獎的研究。”由此可見,他對學習是多麼勤奮,多麼認真啊!

功夫不負有心人,朱棣文的努力得到回報。1996年,他的“利用鐳射束捕捉原子”的實驗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從此、朱棣文這個名字響徹全球,他的這種捕捉原子的方法直至今日仍在使用。

又有誰知曉,在這個巨大光環背後,是他多少個日日夜夜辛勤的工作,是他多少次坐在圖書館苦思冥想的成果?朱棣文的成功,是他勤學苦練的寫照。讓我們去學習朱棣文,學習他這種辛勤工作、刻苦學習的精神。

家鄉的名人 篇5

寫人作文 ,691字

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裡的“蘇”指的是我的家鄉蘇州。我的家鄉出過許多名人,有唐代書法家張旭、詩人白居易、宋代的政治家范仲淹、還有現代的教育家葉聖陶等等。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

他,是一位老人;他,是一位我們勝浦人民廣為人知的老師;他,深受同學們的喜愛;他,是一位連老師都會敬佩的老師,不僅僅因為他獨特風趣的課堂,而且還有他讓人羨慕的無數的優秀作品。

龔老師雖然年紀大,但是他的才華是我們遠遠想不到的。龔老師的上課方法很獨特,即使是同學們聽不進去的知識,也會在他的帶領下聽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同學們上完體育課回來很累,龔老師看到我們累成這樣,就像一根快要枯死的狗尾巴草,個個無精打采。龔老師就說:“今天我們不上課,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話說在古時候,有一位大詩人叫蘇軾,蘇軾與他的父親、弟弟

都很有才華,因此並稱為‘三蘇’,由於地方需要一位好官去管理,於是朝廷就派蘇軾去,自從那以後蘇軾和他的親人就再也沒有相見過。又是一年中秋節夜,望著明月,蘇軾思鄉心切,十分想回去看看家人們,多年不見,不知家裡境況如何,他不覺間便潸然落淚,一個人獨自回到房間,窗邊映著月光,靈感襲來,奮筆疾書,於是,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詞,其中膾炙人口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被世人時代傳頌。下了語文課,我翻開書本,一看今天講的故事不正是要學的課文嘛!

龔老師不僅上課風趣獨特,作文也是一流的,他寫的作品有很多都被報社、雜誌所徵用,這些作品多的加起來可有一張課桌那麼高呢!

龔老師是我最敬佩的老師,是我們全校同學的目標,我們應該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家鄉的名人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1字

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的家鄉就是書香古韻的蘇州。

蘇州自古出過許多有名的文人墨客,我的竺伯伯就是其中的一位。

竺伯伯是個講禮貌、看起來十分的紳士的人,他的說書可謂是有聲有色,雖不能名譽天下,但是隻要是聽過他評彈的人,即使開始不喜歡,聽完也是嘖嘖稱讚。大家都樂稱他為“竺說書”

竺伯伯為大家評彈近30年,幾乎一次錯誤都沒有,字正腔圓,神情把握恰當,引人入勝,讓人身臨其境。只要有他的評彈會,座無空席,無論是多遠聽迷們都會趕過去,每次聽完,結束的時候,大家都還沉浸在故事裡,意猶未盡。每個週末準時準點,觀眾席擠滿了人,只見竺伯伯抱著二胡,打著扇子上場。大家圍坐一起,彷彿都認識一樣,聽著竺伯伯評彈十分愜意,氛圍其樂融融。很多時候大家被竺伯伯的口才所著迷,嚷著:“再來一回!再來一回!”

不過,竺伯伯可不是順利的坐上“說書王”的位子,在他光鮮的背後,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艱苦歷程。

竺伯伯自打第一次聽完說書起就喜歡上了說書,夢想成為一名評彈達人。可在那個時候中國還是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竺伯伯家裡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沒錢讀書,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可是他並不想放棄他的夢想,偷偷的騎著父親的自行車去了說書場,說書場的管理員瞧他一身髒兮兮的衣服,以為是來搗亂的,就被硬生生的趕了出去,竺伯伯只好墊著石頭,往窗戶裡瞄著看,遇到聽不懂的字,就去替別人幹活,好不容易才買了本字典。可樂器怎麼辦?幹活的錢都不夠買幾根弦呢!可是這並沒有讓竺伯伯放棄他的夢想,他得知大城市裡面有專門賣二胡的店鋪,就千里迢迢來到了一家二胡店,幫人家打雜,趁老闆不在時,他就偷偷看著教書自己學。如今看著那雙佈滿了老繭的雙手就知道他付出了多少,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了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竺伯伯終於出人頭地了,現在每每提起艱難往事,也是一笑而過,在我心裡竺伯伯真是個了不起的“竺說書”。

家鄉的名人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955字

提起名人,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如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有“詩仙”的稱號,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的雷鋒。在我的家鄉,也有許許多多的名人,但最讓我敬佩的還是我的小舅舅。他沒有什麼文化,原來只是在一個蛋糕店上班,掙著一份死工資,後來憑藉自己的努力,歷經了許多次失敗以後,最終靠賣二手車發家致富了。

聽媽媽說,小舅舅他從小就愛汽車,他還自己做過一個小汽車模型了,那時,我和父親,母親還有小弟弟都在家裡看電視,只有他一人在外面研究小汽車,甚至有時吃飯都會忘記,媽媽經常說:“小舅舅小時候不太喜歡讀書,他覺得讀書十分的無聊,所以,他讀完初中就回家了,”之後因為他的文化不高,找不到很體面的工作,最後,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做蛋糕的工作,就這樣勉強養活自己。

有一次,小舅舅去他朋友家裡玩,得知他的朋友是賣二手車的,聽說賺了不少的錢,小舅舅就向他朋友瞭解了二手車市場的行情,於是,慢慢開始有了賣二手車的念頭。從那以後,小舅舅白天上完班後,晚上就去朋友那學習經營二手車的技術。

經過一年多的學習,他終於把技術學到了手。後來就把做蛋糕的工作給辭了,拿出了自己打工的所有積蓄,東湊西借,投入了幾十萬元,建立了二手車市場,小舅舅的二手車市場在新建縣,在他的二手車市場裡停放著各式各樣的車型,二手車外觀看起來很是破舊,但只要經舅舅和他員工手之後,那些二手車立馬煥然一新了,每次員工工們用水槍噴灑洗車的畫面真是壯觀極了,猶如從天而降的雨絲。

剛開始生意挺不錯的,有很多顧客去光顧,可是,好景不長,到後來基本上沒什麼人來光顧了,賺不到什麼錢了,只能基本維持店裡運營,家裡人都勸他趕緊把店關了,否則虧損越來越大,可是,小舅舅並沒有放棄,他開始向朋友請教,找原因,親自調查市場,後來在舅舅的努力下,生意漸漸起死回生了,每天去他那的顧客絡繹不絕了,生意也是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如今,小舅舅每天忙得不可開交,無分身之術,只好將幾名店員擴充套件到幾十名員工,有的負責洗車,有的負責進貨,有的負責銷售,有的負責維修,小舅舅成了一名大老闆了,二手車的生意蒸蒸日上,他的日子過得也是紅紅火火,幾年下來就有了自己房子,車子,在我們當地已經是小有名氣了,人人都稱他為了不起的人物。

小舅舅就是這樣一個值得我敬佩的人,他堅持不懈,持之以恆,不怕失敗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我家鄉的名人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7字

在我的家鄉,不僅有馳名中外的小吃:小籠包,水蜜桃,還有遠近聞名的名人作家錢鍾書,畫畫高手徐悲鴻,可我最敬佩的還是有輝煌成就但曾經四處流浪的“瞎子阿炳”。

“瞎子阿炳”原名華彥均,出生於1893年,他一身黑色的衣服,一副黑色墨鏡,一頂黑色帽子,一把年代久遠的二胡,已成為阿炳的標誌形象。

阿炳從小就天資聰穎,不僅會拉二胡,琵琶彈得也好,在小的時候,阿炳其隨父親雷尊道士華清和學習各種樂器。阿炳的父親華清和死後,他經常和民間吹鼓之間交往,也經常參加他們的吹奏活動,一起表演,後來因為家產變賣殆盡,沒有地方住,無家可歸,淪為街頭的流浪藝人,依靠和民間吹鼓手或單獨拉二胡,彈琵琶為生,在二胡,琵琶的創作中,演奏上有相當大的變化,琵琶的技藝尤為高超,在冬天阿炳為了能讓自己琵琶的水平更高一些,他用冰塊摩擦雙手鍛鍊指動,夏夜他為了能專心致志的練二胡,把腳站在水裡,防治蚊蟲的叮咬會影響到自己專心致志的練二胡。在解放初期發現阿炳在無錫街頭。他那時候起錄音留下二胡曲,《二泉映月》《聽鬆》、《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等著名作品。

阿炳的民族器樂演奏植根於深切的生活體驗和豐富的民族底蘊,它能夠根據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從民間藝術遺產中超凡脫俗,創作,改編,演奏出與時代資訊相關的作品。《二泉映月》絕對是阿炳最傑出的二胡代表作。這首樂曲原為道教的嗩吶曲,早有濃郁的宗教音樂風格,作品旋律委婉流暢,聽了就讓人身心愉快。

他是一位在中國音樂史上罕見的走向世界的民間音樂家—阿炳。

我家鄉的名人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07字

我的家鄉泰州,是一個魚米之鄉,又是人才輩出的地方。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位家鄉的名人一高行健。

高行健,法籍華人,劇作家、小說家、畫家、導演、評論家。在2000年以小說《靈山》獲諾貝爾文學獎。

看完我對他的簡介,你是否再想聽一聽關於他的事例嗎?

小時候,高行健生活貧寒,家中一貧如洗。高行健每天衣著上,都縫滿了補丁,父親經常失業,兩年後,弟弟又出生了,整個大家庭裡又多了一個負擔。

該到上學年齡了,高行健卻上不起學,只好起早摸黑,三更半夜便起床,一邊拼命地給富有人家打工,一邊又向當地圖書館借書,並大聲朗讀。

有一次,高行健遇到不會題目,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問父母,此時父親又不在家,他又只好請教母親,母親在戲劇團工作,也明白一些知識,便一心一意耐心教育他。高行健問道"母親,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樣寫,這是什麼句子呀!"母親答道:"桃花譚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古人都如此待友友善,你長大後,也要和朋友好好相處。"高行健也正是經過母親啟蒙教育,並勤學如問,為他的文學之路產生了興趣,也為他後來的成就埋下了伏筆。

雖然高行健最後離開祖國,到法國定居,但他的文學成就,也牢記在我們心中。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名人高行健。

家鄉的名人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1字

他,家境貧寒,沒有上過學,年紀小小就以幹過很多雜活,他就是共和國的開國將軍——趙國泰。

1929年,14歲的趙國泰在崇陽城關的甜食店當僱工,紅軍來到崇陽招兵,趙國泰去報名。招兵的同志見他個子不高,手腳又短,拒絕了他的請求。第二天,趙國泰又來到招兵處,招兵的同志發現他比前一天長高了、壯了,同志們仔細地看看,哈哈大笑了起來。原來趙國泰在鞋子裡放了一疊廢紙,在身上綁了大量棉絮。招兵的同志被他的誠心感動,去請示首長。一番對話後,首長見他不怕吃苦,又聰明乖巧,便答應了他。趙國泰憑藉自己的聰明當上了紅軍。

剛入隊伍時,趙國泰被選為司號員,趙國泰知道自己學藝不精便勤加練習。每天清晨,大家還在夢鄉時,他就在遠處練習。練習時,渴了、就喝身邊的山泉水;嘴脣吹破了,血流了出來,用手擦掉,繼續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後趙國泰學會了所有軍號的吹法。因為吹得好,很快就當上了司令員。

趙國泰那堅持不懈的精神,深深的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