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邊緣的碎片化相關作文20篇

完整邊緣的碎片化 篇1

完整邊緣的碎片化作文 ,874字

21世紀,隨著資訊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伴著智慧手機的興起拋開了許多傳統的資訊媒介,比起長時間的閱讀,他們更願意將自己投入即時的娛樂中去尋找快樂,再將時間分成不同的碎片,利用時間的間隙去完成事情。

究竟是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我認為,歸根結底是因為,人們不能很好地抵抗外面千奇百怪的世界所帶給人們的誘惑。就像個被時間控制的傀儡,讓人們變得浮躁,功利,當他們在短時間內看不到閱讀所帶給他們的利益時,他們理所當然會放棄閱讀,去選擇更加能提升自身地位,增加利益的事情,例如參加聚會,應酬喝酒等等。

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現象,人們捨近求遠,拋開完整的大塊的時間,卻為了一些碎片化的時間而苦苦掙扎。

就拿我自身的學習經歷來說,每天結束一天的課程之後會十分疲勞,回到家中完成了所謂的筆頭作業,就算結束了自己的作業任務。洗漱完畢,上了床,只想著多看看同學們在群裡又講了什麼,娛樂圈裡又發生了什麼事情,一條又一條的訊息提醒層出不窮,卻讓我像著了魔一般,渾渾噩噩地瀏覽直至睡覺,卻不曾想起,還有語文古詩,英語單詞沒有背,只得在第二天上課前的間隙再匆匆忙忙看上幾眼,應付老師的默寫。明明有完整的時間可以利用起來,我們卻不願暫時放下手中的手機,不願停止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將時間碎片化。

我相信,不止是我,許許多多的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卻總是在其中苦苦掙扎,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緩解因碎片化時間而產生的社會性焦慮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下自己的手機。要說,一天都不碰手機,這是不現實的,手機似乎逐漸侵蝕人們的生活,沒有了手機,很快就會和時代脫軌,變成原始人。但我們可以給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給自己留出一點時間,離開手機,離開網路。慢慢靜下心來,泡一壺熱茶,伴著茶香,翻開書架上已積起灰的書本,細細閱讀。給自己多一點空間,不要總是被時間所控制,而慢慢的,學會自己去控制時間。做獨一無二的自己,別人的生活不一定適合你,不用為了迎合他人,不用為了迎合潮流而去做讓自己忙得透不過氣來的事情。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的問題,如果把握完整和碎片之間的平衡,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當完整性撞上碎片化 篇2

國二作文 ,915字

在當今光速一般的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生活在時代洪流的衝擊之下變得支離破碎,人們在網際網路上把這種生活方式笑稱為“碎片化生活”。

那麼到底什麼是碎片化生活呢?網路上的定義是完整的生活破成碎片。碎片化究竟會給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碎片化生活有諸多好處。人們在工作之餘,茶語飯後的生活時間中不會再無所事事,也不會再感到空虛。它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與快捷。但在這諸多好處的背後卻隱藏著更為巨大的劣勢。在這樣的生活之下,人們漸漸變得粗俗,國家變得更加功利,這樣的生活所帶來的影響只會讓你對未來感到更加擔憂。

完整化的生活可以使人變得更加寧靜、穩重,那麼反之碎片化的生活所帶來的只是更加的粗俗和功利。

在碎片化的生活之下,人們被許多方面的因素所困擾,無論是來自工作還是家庭方面。科學證明有46%的人身邊有手機或電腦時會每隔五分鐘刷一下QQ空間或是朋友圈。一條條資訊無時無刻不打擾著人們。人們漸漸變得浮躁起來,在網際網路的引導之下,各種毫無底線的鍵盤下應運而生。由此人們開始想要不顧一切的去享受,一切都變得功利起來。

勿讓碎片化的生活影響了我們的思考,使我們的認知變得粗淺。

在浮躁的環境之下,人們很難再進入深層次的閱讀和交談之中,自然也就無法從中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討論。人們獲得的思想變得淺顯易懂,那些真正有思想的人卻都被大眾所嘲笑和侮辱,這就好像當年沒蘇格拉底走在去刑場的路上人們所議論和嘲笑的一樣。或許這也是一種無知者無畏的表現吧。

切勿讓碎片化生活影響了我們對人類本質和過去的尋求之心。

既然這個生活會使人變得粗淺,不會深入,那麼人類便沒有足夠的精神食糧去發現物質的本質,乃至人類的本性,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古人可以從書中推測出事物的規律而現代人只能通過機器無數次的推演。也許正是因為現代人已經漸漸喪失了這種總結的能力。放在現代社會很少有人能說出“人之初,性本善”這種耳熟能詳的話語,更不要說類似《道德經》這樣的哲學大作了。

現實中,人們享受著碎片化生活帶來的便利,卻忘卻了最初純真的原始的完整的生活方式。

當完整性撞上碎片化就好比完整的鏡子和破碎的玻璃,那麼優劣一下便可知曉。

完整的碎片化生活 篇3

完整的碎片化生活作文 ,683字

生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生活的時代,難免總會聽到一個詞—碎片化。什麼是碎片化?網上給出的含義是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我不禁要問:“遇上碎片化生活,難道我們都是支離破碎的嗎?”至少我並不這樣認為。正如眾多碎片構成一個整體,反倒格外的堅固。

經常有人批判說碎片化閱讀是怎麼不好,碎片化肢解了經典,呼籲大家要回歸傳統,通篇閱讀,尊重古代的文化,學習古人的閱讀方法。可古人也不都是這樣,雖有像孔子那樣讀《周易》至韋編三絕的人,但鄭燮也告訴我們要抓住重點去閱讀,就像他所寫的:“即如《史記》百三十篇中,以《項羽本紀》為最,而《項羽本紀》中,又以鹿城之戰,鴻門之宴,垓下之會為最。”碎片化閱讀,使我們節約時間,把頭腦放在那些書本精華之中。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自行選擇自己認為最有意義,對自己最有利的文章和片段,然後再把這最精彩的部分用孔子的方式反覆誦讀,這何嘗又沒有好處呢?

還有就是碎片化時間。通過將時間碎片化,我們能更好地規劃時間,更好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就像安排日程表,沒有人會說這是錯誤的。既然時代發展得如此之快,而我們又身處這個車水馬龍的城市,惟有碎片化讓我們跟上時代的腳步。

接下來是碎片化社交,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而是可以通過各種軟體,跳過複雜的步驟,直接找到擁有相同興趣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這也是科學的進步。

碎片化是一門技巧,如果用得好,會像走在無數個小石子鋪成的路上一樣,帶來無限多的好處;如果用得不好,則是滿地的玻璃渣,會劃傷自己的腳。使用得當,碎片化就不再是易碎的,而是堅固的。我們要像玩俄羅斯方塊一樣,把一塊塊碎片拼成完整而又美麗的圖形……

身邊的碎片化生活 篇4

身邊的碎片化生活作文 ,487字

一個家庭沒有書,就等於一間房子沒有窗子,它像一束陽光直射我們、溫暖我們,他又像一道風景,令我們回味無窮。

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讀書,而且是非常努力的讀。但是今天的那些電子產品無處不在的攪亂著我們學習的思想。在古代有個故事,王羲之正在刻苦鑽研學習,書童送來了饃饃和蒜泥,他因為讀書入了迷,竟然把墨汁當做了蒜泥,一把往嘴裡送還說:“這蒜泥真香。”我們也要好好讀書,不用再用電子產品。

讀書,這個美好的財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的財富,“讀破萬卷書,下筆如有神。”哪一個作家不是讀了很多書才下筆如有神的嗎?像老舍、冰心那樣的作家,小時候也是讀了多少的書才能匯成一本本文學著作?

書是人類一生的朋友。如果沒有書,知識從何而來?如果不去讀書,能得到什麼?書,這個人類的高貴朋友,哪怕是一本小說,也能讓你讀得津津有味。書,我們的好老師,給了我們很多知識。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正如三字經裡所說讀書對我們非常重要。冰心大作家也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書不正需要那些好書嗎?遇上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我希望以後我們的生活不是碎片化而是完整化。

化零為整的碎片化生活 篇5

化零為整的碎片化生活 ,842字

現如今,許多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手機。大家是否見到過這種情況:在家裡,父母各自抱著手機,自顧自的看著;飯桌上,人們少了荼餘飯後的暢談交流,更多的是將美食拍照上傳自己的朋友圈;地鐵上,你環顧四周,看到的都是低頭一族;甚至在走親訪友之時,也不過是聊個十分鐘的家常,就掏出了手機,刷起了朋友圈。

我自己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暑假裡和同學約好一起散步,剛開始還有說有笑的聊著各自的暑假生活,可沒這幾分鐘,同學就不發話了,我一看,他正低頭看著手機微信,還時不時地發出幾聲笑聲,把我這個一同散步的同伴撂在了一旁。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網路資訊的爆炸化,智慧手機的廣泛應用,使我們的生活就這麼輕易的被“碎片化”了。我們越來越依賴網路,放棄了好多時間,寧肯低頭刷圈,也不願挪步運動。

在校園生活中也一樣,碎片化的生活,當然也需要有碎片化的學習方式。我們可以利用坐校車的時間、課間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還有晚自習的時間,這些零碎的時間都是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的。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主持人謝娜吧。她寫過一本書《娜是一陣瘋》。很多人就會問,她這麼忙,哪來的時間寫作呢?其實,她只是充分利用了她的零散時間,比如:拍節目的休息時刻、飛機上的時間、甚至是上廁所那短短的幾分鐘,都在思考與寫作。

所以,在被現代化科技“統治”的時代裡,我們要學會好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不要被自己慵懶的思維所禁錮,不要被享樂的念頭矇蔽了雙眼。

就像電腦系統用的久了,也會需要清理碎片一樣,讓我們拒絕碎片化的學習,合理利用時間,化零為整。

如何化零為整呢,首先要有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將主要精力投放於最重要的事情上,同時需要系統的學習和思考,不能“東打一搶,西放一炮”,毫無效率可言。專心的做一道題,把那些零散的時間連起來,連貫地做一件事,讓它們成為“整”,這樣你就會發現,做事輕鬆有效,不會再像之前又忙又亂了。

碎片化的時間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好了就化零為整,成為時間的主人,反之就會成為時間的奴隸。那麼,聰明的同學們,我想你們都知道如何來選擇了吧。

生活的碎片化與整合 篇6

生活的碎片化與整合作 ,862字

現今,很少有人花大量時間看一本長篇小說,除非手機意外地不在身邊,這時只得勉強翻翻雜誌;而手機一回,就條件反射地瀏覽起網頁,短時間內瞭解了各方面不同的資訊,感覺充實又回味無窮。

“碎片化”生活已經越來越普遍。隨著科技的飛速提升和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被分割,漸漸產生了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購物等等。

由於碎片化的閱讀,完整的資訊越來越少,更多的是斷章取義或盲人摸象。雖然將精華挑了出來排列看似將資訊量增大又節省了時間,但其實如此籠統的瀏覽方式極其容易被遺忘。人們快速地瀏覽,不獨立思考、仔細推敲文字、整理思緒,只一味地看他人所言,這將使人們的思維產生惰性。

更糟糕的是,碎片化閱讀不僅是內容的多樣與零碎,還有時間的分割。閱讀需要專注並進行同步思考,一旦被打斷,意境就需重建,思緒也被其他“碎片”劃得支離破碎。

由此可見,碎片化閱讀使讀者忽視了閱讀的嚴謹性與連貫性。讀者不注重語言文字的邏輯性,缺乏理性的思考、深度的理解與主觀的感受;對於資訊則又過目即忘,不利於知識的積累、傳承。如此的“閱讀”既不增長多少知識,又不提升理解能力,卻反而使思想變得愈發空洞淺薄、雜亂無章。

也許碎片化生活本想提升人的效率,為之帶來便捷,拓寬人的視野,而它卻也引誘著人們走馬觀花地生存,不花時間於精神的追求、靈魂的洗滌,甚至有人開始在茫茫的數字資訊時代迷失自我。

當然,作為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特徵,碎片化生活帶給了人們豐富多彩的內容與有效的利益。碎片化的社交可增廣人脈,碎片化的閱讀可“取其精華”;碎片化的購物一應俱全滿足了人的需求……

但碎片化的生活只能適度,不能過度碎片化。上文所提到的危害能夠影響人的一生,對此,人們有必要將碎片化的時間整合拼湊。對於閱讀,就要多花時間且不間斷,如可將晚上邊看電視邊看書的時間全用於看書,而上下班坐地鐵時看書時間全用於聽音樂放鬆。

將碎片化生活拼湊在一起整合起來,好似將不同時間相同的事平移於同一時間一起做,也許由於上班、吃飯的限制,但若細細規劃成功整合,則會使生活有條不紊。

現如今的碎片化 篇7

國一作文 ,929字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對於人們生活的便捷性也是越來越高。看那手機還在持續著一年一代的傳說,從以前那隻能通話、發郵件的專用機,到兩點人手一部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同時做到閱讀、交友兩不誤的境界,如此高效的手機不禁令人讚歎。但是這樣的生活真的是高效,且又是完美無缺的嗎?我覺得不然,就因為如此快節奏的生活,我們已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一種社會現象—碎片化生活。

縱想以前,孔聖人讀周易都能讀到韋編三絕,袁枚甚至夜晚做夢都在讀書,他們若是看到現如今這副影像,想必也會震驚不已。過往人們讀書,是為了增長知識,放鬆身心,從古樸的書架隨興取下一書,就坐於一椅,沏一壺清茶,品著茶香,聞著書墨香,靜靜翻開書紙,讓自己完全沉浸於其中,這是一種何等享受哦!而如今,情況還著實有些不同,地鐵站,如奔湧潮水般的人流,四處尋覓著可以就坐的位子,然後掏出手機,手指靈活地划動著,一看便知,是在翻看微信朋友圈之類,刷朋友圈,其實並非閱讀,我以為,這僅是一種觀測到他人的一些日常所為所想,僅是為了短暫地、簡單地放鬆下大腦,覽於表而已,根本無法汲取書本文化,更不能暢遊於中,一開始的朋友圈以人生感悟、心靈雞湯為主,而如今更多的是被微商廣告所充斥著。這種碎片式的閱讀,無非是浮躁的,沉不住氣的。所以讓我們安靜地看一本書,少一些片面,讓碎片重塑而沉浸於書中,何樂而不為?

碎片式的生活中,碎片式的閱讀僅滄海一粟,更多的是心心浮氣躁的碎片式交友,現實中的交友平臺,層出不窮,這無疑使交友的難度下降了一個檔次,但良莠不齊,或許此時,也會出現交友不慎的狀況。自認為,三五知己相聚,喝喝茶、聊聊天,在淡淡的茶香中牢固了友誼之間的情鏈。不願看到,親朋好友聚會聚餐,之間沒有言語上的交流,只有低頭撥弄著手機,桌子豐盛的晚餐,想著必須要細細口味,但因為吃前要拍照,而嘎然而止,影響食慾;手指在手機的螢幕上不停地飛舞著,雖面部表情是愉悅的,但孰不知已按淡了血濃於水的親情,按淡了刎頸之交的信任,這便是碎片式交友,它切斷了如一江春水般的親情,剪斷如鎖鏈般堅固的友情,所以讓我們少一些,讓碎片重塑,讓感情重築,未嘗不是件樂事!

在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需要一份簡單、平靜的心,所以讓我們重塑碎片化生活,少些浮躁吧!

我的碎片化生活 篇8

國一作文 ,712字

生活紛繁複雜,年少的我們或許無法把握,但是我們可以安排好我們的時間,魯迅說過:“時間,就象海棉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隨著交通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出行的方式變得多種多樣,也變得更加舒適。“在路上”時不一定匆匆忙忙,這便產生了許多零碎的時間,或許不長,或只有一兩分鐘,而它們加起來卻是一個天文數字,於是好好利用這些形同碎片的時間,便是人生成功的可能。

其實,碎片時間不僅僅限於等候或乘坐交通工具時,排隊時,躲雨時……對於這些時間,有人會坐視它們白白流失,有人則會將它們發揮得淋漓盡致,至於我嗎?一件事或許可以告訴你。

此時我正在讀預備班,因為剛進入初中,自然有些不適應,由於不習慣每天做兩三個小時作業,我每次都會抽出一刻鐘休息。起初我通常把時間花在看課外書或者睡覺上,而把吹笛子放在最後,又因為自己找了時間太晚了之類的藉口,推掉了這件事,主要是因為我認為這些時間太短了,沒有什麼可節約的;倘若我睡覺,這麼一點點時間並不能睡著,看課外書則更不用說了,由於只能看到一點點內容,讓後面做作業的效率有所降低,真是事倍功半啊!到最後肯定一事無成。

笛子老師得知了我的情況後,便於我討論了對策:“吹笛子並不在乎你吹得多多,而在乎你吹得多仔細。所以你要善於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積少成多,就一定會有成果的。”我聽得後修改了我的計劃,將做作業中的休息時間以及吃晚飯前的幾分鐘空閒時間花在吹笛子上,這個計劃開始實施時我還有些不適應,然而很快效果顯著,我對吹笛子的興趣更高了,我的笛子水平也更好了,做作業的效率也是隻增不減。

碎片化的時間並不侷限於此,它還有許許許多多其他方便與用處,利用好它們,你的現在,你的未來,以及你的人生必定是美好的。

從閱讀中體現生活的碎片化 篇9

從閱讀中體現生活的碎 ,809字

如今,在現代生活的影響下,我們的早已變得碎片化,這碎片化在許多的方面們都能體現出來。

最明顯的便是閱讀的碎片化,在當的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為了使自己不浪費那零零散散的空閒時間,便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來閱讀。由此他們便在各種地方,利用那些時間來閱讀,從而使自己達到拓寬自己的視野,並增長自己的見識的目的。

但是這麼做也是有很多的弊端,當你在零散的時間閱讀時,那種閱讀只像“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於我何與也?”的狀態。由此便無法仔細地品,慢慢地嚼,細細地品味書中所蘊含的深意。如此粗枝大葉的閱讀後,除了留下我曾讀過這篇文章外,其中的內容留下的寥寥無幾,況且在這種快速的閱讀中,你也不會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這也便如吃飯一般,你狼吞虎嚥地吃完,除了知道我吃過了飯,但吃了什麼,是什麼味道,你是否還能想起?

更重要的是這種閱讀還很受時間的限制,閱讀時間的長短便是你能進行品味的長短和把自己身臨其境地帶入其中的時間長短,這樣你又能從中收穫到什麼呢?答案是很少。

所以我認為應該用大把時間來閱讀,而且是不間斷地閱讀,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品味和吸收書中的精華,不然便可能會南轅北轍,適得其反。

從碎片化的閱讀中也反映出了當生活變得碎片化是會帶來的弊端。真正的閱讀時可以給人帶來精神上的觸動和心靈的昇華,也只有閱讀並思考才會給人內心的反思以及自我的洗禮,更不必說靈魂的進化和提升。

碎片化的閱讀中的利與弊,這也便是碎片化的生活的利與弊。現在的人們只是一味地工作和麻木地活著,並沒有靜下心來,好好的思考一下自己幹了什麼。夜深人靜時,獨坐觀心,自我反省,這時候,就可以得到大機趣,得到大慚愧。反省,是一面鏡子,是一劑良藥,是把自己引向做一個有尊嚴人、有人格的人的有效途徑。如果只是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反省,這樣很少能從中悟出真諦,找到那個迷失的自我。

所以,生活不應該碎片化,而是應該將它們合起來使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好好品味生活得多姿多彩。

被碎片化訊息支配的碎片化生活 篇10

被碎片化訊息支配的碎 ,992字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匆忙的工作學習生活之餘,手機與網路成了我們唯一的消遣工具。也正因這餘下的時間太過細碎,導致我們所看的訊息和文章,也太過細碎。

於是碎片化閱讀和碎片化生活產生了。與其說它是快節奏社會下必會催發出的產物,不如說它的產生,原罪在人—沒有人的需求,也不會有它的出現。

也許碎片化閱讀是有利的,畢竟沒有半點好處的東西也不會存在在這個充斥著競爭力的世界上。碎片化閱讀的優點顯而易見,那就是它節省了人們的時間。看一本書需要很久,看一篇概述只需要五分鐘。用五分鐘的功夫就能讀一本需要五天才能看完的書,何樂而不為呢?

也正是因為它這樣的好處,才衍生出了碎片化閱讀的一系列缺點。

因為它“碎”,所以它勢必很“雜”。網路世界就是一個大熔爐,碎片化閱讀的資訊也無法避免。雜亂無章的文章充斥著大量似是而非的訊息,如果將這些內容全盤否定未免太過牽強,然而不假思索信以為真,也是不可取的。每天被我們瀏覽過的的文章與訊息,經過我們自以為的甄別和處理之後進入了我們的大腦中,並自以為我們做了最佳的篩選,然而實際上呢?不得而知。

更讓人搖頭嘆息的,則是碎片化訊息令人堪憂的思維深度。近來在網路上持續升溫走火的雞湯文,就是在深度方面飽受爭議的碎片化訊息。對於這類雞湯文,我一向敬而遠之,因此難以說出它的好與壞來,但各類瀏覽器和新聞軟體所推送的那些文章,實在是讓人唯願趨避。

前幾個月,班級同學都非常喜歡拿搜狐新聞的標題開玩笑。“男默女淚”、“震驚”……諸如此類的字眼早已成了我們飯後的笑料,然而調侃之餘,我也總會忍不住思考:這樣博人眼球而實質上毫無質量可言的碎片化訊息,究竟是為什麼而存在呢?也許是點選量的競爭讓他們不得不採取這一系列讓人驚覺“看不懂”的手段,然而這樣的職業作風,和“新聞編輯室”中那些寧願搶不到收視率,也絕不報虛假新聞的嚴謹的工作人員相比,實在相去甚遠。

碎片化訊息造福人類也誤導人類,碎片化生活取悅人類也奴役人類。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中,“有所讀有所不讀”就成了我們的必備的修養。如果碎片化資訊進一步佔據我們的心靈甚至住到我們的精神生活,像朱自清、沈從文這樣的文豪,想來也不會再出現了。

改變碎片化閱讀,就從改變自身開始。從現在起,我不願再做一個沉浸於走馬觀花式的碎片化生活中的人了,我寧願做一個與時代脫節之人,也勢必要享受慢而舒適美好的正統閱讀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