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讀後感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3字

暑假裡,我讀了《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這本書告訴我們怎樣通過“延遲享樂”學會管理自己,讓我們變得自信、快樂、熱愛學習,養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

第一塊棉花糖是提供學習動力的紅色棉花糖。我知道了把書念好的好處:把書念好,做任何事都會充滿自信;把書念好,班上的同學都會信任我;把書念好,就可以上好的學校;把書念好,就可以吸引老師的注意;把書念好,父母會感到很驕傲。我知道了念好書有這麼多好處,對學習就有了興趣,有了學習的動力。

第二塊棉花糖是建立自信的橘色棉花糖。比如上臺演講的時候如何讓自己變得自信。可以把臺下的觀眾當成空氣,忽視他們的存在;要寫出稿子做好準備,多加練習;還可以把自己的演講錄下來,根據自己的錄音一遍一遍的調整自己的語速,最後到達最好的效果。

第三塊棉花糖是掌控時間的黃色棉花糖。它告訴我做什麼事都不要遲到,要守時。不要覺得遲到幾分鐘無所謂,其實遲到幾分鐘,就等於損失了幾分鐘。因為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把失去的時間找回來。即便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也不可能把失去的時間買回來。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的遵守和別人約定好的時間,做一個守時的人。

第四塊棉花糖是善用金錢的綠色棉花糖。它告訴我如何利用自己的零花錢。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錢做個規劃,每部分都可以用來做什麼。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可買可不買的,那些不需要買的東西,我們就可以不買,做到不亂花錢。另外可以存一部分零花錢,把存起來的錢用來買自己最需要的東西,或者捐一部分給山村的孩子,奉獻自己的一點愛心。

上面這四塊棉花糖是我最喜歡的。它讓我學到了一些道理,如何管理好自己,如何讓自己變得自信、快樂、熱愛學習。

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708字

時間不可浪費

珍妮弗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她是一個可愛善良的小姑娘,但也有許多缺點。她的父親喬納森給她講了許多小故事,還把自己小時候參加過的斯坦福大學的棉花糖實驗和跟女兒分享。今天,他又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

一個叫阿郎甘地的十七歲男孩因看了兩場電影,而耽誤了接爸爸回家。阿郎說了謊,父親卻早已知道了真相。父親懲罰自己步行五小時走回家,讓阿郎開車跟在後面。從此,阿郎懂得了守時和誠實。這就是掌控時間的黃色棉花糖,珍妮弗從中明白了做事要守時,不能拖沓。

其實,我也是一個有點拖沓的女孩,吃飯、做作業、彈琴總是磨磨蹭蹭。從今天起,我要改變自我,走在時間前面,因為時間不可浪費。

從社會角度看,浪費時間會出現什麼問題呢?如果森林失火,消防員姍姍來遲,大火就會吞滅森林;如果病人要動手術,醫生卻遲遲不來,病人可能早已飛上西天……

如果,我們每人每天浪費一分鐘,全球就會浪費60億分鐘。這麼多時間,如果給一個垂危的病人,這將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到珍惜時間呢?

首先,要準時。做任何事情寧可早到一步,也不遲到一分鐘。如果你有遲到的毛病,可以把手錶撥快3分鐘。

其次,要做到專心。例如不要邊看電視、邊吃東西、邊做作業。

再次,要學會整理、做到整潔。保持書包、桌面、書架、抽屜的整潔有序,每件用品都放在固定的位置,物品用後應歸原位,這樣就不會因用物品時需要尋找而浪費時間。

最後,可以列出一份處事單或是備忘錄。儘量減少等候時間和閒聊時間,並能反思做某件事時能不能更快捷、更簡練一些?

珍妮弗改變了,我也改變了。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時間不可浪費,珍惜時間,拒絕誘惑,從現在做起。

棉花糖中有乾坤——讀《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有感 篇3

讀後感 ,625字

讀一本好書,好比在和聰慧的智者談話,使你混沌的腦瓜日益聰穎;讀一本好書,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遠眺,讓你的視野更加開闊。《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這本書如同一縷清風,給炎熱的假期帶來了陣陣清涼。

主人公小女孩珍尼弗愛遲到,缺乏自信,沒有目標,不會理財……她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了不解與抱怨,但通過父親喬納森—一個成功富有的商人,通過一個“糖花糖實驗”的故事,改變了自己,給予了自已實現夢想和戰勝困難的勇氣。棉花糖實驗的規則是:一個孩子如果能在一個大大的、甜甜的、帶著徐徐清香的棉花糖前忍住十五分鐘內不吃棉花糖的,便能得到兩個棉花糖。對於孩子來說在這麼大的誘惑力下不吃棉花糖的是少之又少,許多孩子都經不起誘惑敗在了棉花糖的腳下。而喬納森在大大的誘惑前卻經住了考驗,成為特殊的一員,長大後成為一名成功的人事。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人最難戰勝的是自己,一個人成功的最大障礙不是來自於外界是,而是自身。只有很好的堅持控制住自己,才能控制住外界的壓力及誘惑,讓壓力及誘惑在你面前屈服。

生活中處處都有“棉花糖”,建立自信的橘色棉花糖,使我明白勇敢自信,生活才會對你微笑;掌控時間的黃色棉花糖,讓我懂得時間的珍貴,它永不會停下等你;善用金錢的綠色棉花糖,令我知道處處節儉,意外驚喜就在後面。在太多的現實棉花糖前,如果你經受住了考驗,如果你能堅持下來,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因為它將成為一個甜美的支點,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鑄就夢想的基石。

讀《孩子,別急著吃棉花糖》有感 篇4

讀後感 ,753字

有許多人,在事業、學業及人生的道路上,忍住了一時的利益、好處,卻使得他獲得了更大的成功。

從《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這本書中,我懂得的不僅僅是簡單的道理,還明白了,在我們成長的路途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選擇,每一個選擇背後,都會有無數的誘惑。對待每個選擇,哪怕只是向左前進,還是向右前進的選擇,我們都應該謹慎,或許只需短短30秒鐘的思考時間,我們就會邁向成功的道路。

書中的主人公珍妮弗,她的爸爸喬納森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在珍妮弗身上,有許多缺點及擔憂,父親對女兒身上的問題並不擔心,喬納森給他女兒講了他小時候關於棉花糖的故事:實驗開始後,許多小朋友被分到不同的房間裡,每個房間的茶几上都放著一塊棉花糖,只要能在15分鐘內忍住不吃,就可以再得到一塊棉花糖。珍妮弗的父親,就是得到第二塊棉花糖的孩子之一。

這個實驗讓我想到了一部分“先甜後苦”的同學。這些同學一到放假,就立馬開始玩個痛快,卻把作業拋到腦後,結果快開學時,便開始了瘋狂寫作業模式,弄得作業質量迅速下降,而且弄得整個人狼狽不堪,一個假期的愉快時光都消失不見了。這部分同學就是急著吃了貪玩這塊棉花糖。

而相反,先放鬆幾天,再利用前幾周的時間做完作業,然後玩個痛快。我相信,這樣的愉快假期一定比先玩後寫作業的同學的假期,更加快樂、更加難以忘懷。這就是忍住了一時瘋玩的利益,換了了更加快樂、深刻的假期。

成功並不受我們過去的影響,明天的成功,決定於我們今天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做了多少的準備。戰勝誘惑,我們就必定會迎來燦爛的明天,我們不要急著吃掉眼前這一塊充滿誘惑的棉花糖,為了擁有更多的棉花糖,我們必須學會等待,屬於自己的那個機會,一定會來的你的跟前。

這個寒假,我細細品嚐著這“五顏六色的棉花糖”,學會了—想要延遲幸福,必須先學會等待。

《善用金錢的綠色棉花糖》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800字

讀了《善用金錢的綠色棉花糖》,我非常開心、激動。我很喜歡理財,而這篇文章教會了我如何善用金錢、節約用錢。

對任何人來說,金錢都是無比重要的,我們要學會如何正確地使用金錢。珍妮弗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女兒,每個星期都有7美金的零花錢。但她想要更多的錢去買她喜歡的髮卡,她向爸爸——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要錢”。爸爸給她講了許多道理,不僅讓珍妮弗打消了這個念頭,還讓她學會了自己賺錢、省錢。珍妮弗是一個好孩子,能聽從爸爸的建議,她的爸爸是一個好父親,不會放縱孩子,也不會為難孩子,他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我非常慶幸,我是一個會省錢、不亂花錢的孩子。我與許多孩子不同,一些人讀一年級時就有零花錢了,而且越來越多,一週就有十幾元,而我是到了四年級下學期才有零花錢的,一個月只有十元。我用這些零花錢買文具,偶爾也會買一些零食。

記得我和朋友美美、瑩瑩一起去逛街。她們買了好多東西,花錢很大方。吃午飯時,我們邊吃邊聊天,美美在嘆息:“唉,太可惜了!我當時為什麼買這隻筆呢?一點兒都不特別,還那麼貴,整整十元,我太后悔買了這隻破筆。”我笑了笑說:“我不是叫你省著點嗎?”她說:“但是當時我真的很喜歡它啊!”她把筆丟在桌子上,撇了撇嘴,滿臉不高興的樣子。“我是這樣買東西的:進入商店,看到喜歡的、價格又合適的物品,就把它握在手中。接著看,假如又看到更好的物品,就把原來物品放回去,拿著喜歡的物品繼續看……在快要結賬時,再想想它值不值得買?買回去用來幹什麼?家裡有沒有類似的物品?問完後,再去結賬。”合理用錢、善用金錢,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我很感激這本書教會我理財的方法和道理。我會堅持“善用金錢”,我希望在理財方面能做得更好。

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14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講了讀書的重要性和益處。暑假期間,我每天都會讀一個小時的書,來豐富自己的詞彙,組織語言,使作文得到進步。我重點讀了《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巴金曾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因而媽媽向我推薦這本書。

本書介紹了36種好習慣,從做人、做事、學習與交往4個方面說的。每個方面都講了種種習慣。每種習慣列舉幾條有關這種習慣的名言,又舉了幾個名人的事例,說明這種習慣的重要性,最後還給家長提一些建議,使孩子養成這種好習慣。在這本書的開頭還告訴家長如何教給孩子好習慣。從書中我知道好習慣要在生活與實踐中培養,並抓住關鍵期,要不斷糾正壞習慣,循序漸進地養成好習慣。

通過讀這本書,我覺得養成每一種好習慣都要有毅力,要堅持,要有耐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這句話一點沒錯。我們最初的習慣全部來自父母的培養。比如誠信,只有父母先做到誠信,孩子才會誠信。父母的行為直接影響我們。然而,我們也要付出行動。父母為我們樹立正確地榜樣,我們也要按照父母的去做。我也從書中看到了很多好習慣。我要通過自己持之以恆的努力擁有它,使它成為適合我的好習慣。

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要養成好習慣。

孩子們喜歡的科學童話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835字

這是一套很有趣的小說,它並不像百科那麼枯燥,它融合了許多作家的經典著作,以童話的形式講述了動物之間的奧妙與情誼。

這套書一共有四本,我看的是外國部分(上),它生動再現了人與動物以及動物之間的關係與情感,其中,我最喜歡《月夜和鴛鴦》這篇,它講述了一對鴛鴦生了許多蛋,最後都孵出了雛鳥,它們在一起生活得多麼開心,但是有兩隻烏鴉已經對小鳥窺探很久了,想方設法要搶走一兩隻小鴛鴦。第一次烏鴉要和鴛鴦打架,雄鴛鴦去和烏鴉搏鬥,但雌鴛鴦卻在護著小鳥,如果它也去和烏鴉打的話,小鴛鴦就會暴露出來。第二次是一隻烏鴉和雄鴛鴦打架,另一隻烏鴉去啄雌鴛鴦,但它肚子下面有小鳥,不能和烏鴉搏鬥,後來雌鴛鴦慢慢地走向池塘,雖然自己的身上也被啄了好幾道口子,卻最終順利逃生。

這篇文章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動物之間對孩子們的愛,不僅人類,動物也有對孩子們無私的愛,這種愛是偉大的,促使一隻雌鴛鴦毅然保護自己的孩子,把小鳥罩在母愛的懷抱裡。也可以看出雄鴛鴦的勇敢和它的智慧。

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很多動物,它們都有自己的親人,有自己的孩子,大到猛虎小到松鼠,它們都會表現出類似人類的情感。我就曾看過這樣一個例子:一所房子就要拆遷了,這家房子的主人在一面已經拆除一半的牆中,發現了一隻被釘子穿身而過的蜥蜴,主人這才記起,這個釘子是自己為了掛結婚照片,在多年前釘上去的,沒想到卻將一個生命釘中,可是這隻蜥蜴居然還活著,當時主人很驚奇。他仔細地坐在旁邊觀察,想知道為何這隻蜥蜴可以釘在牆上許多年不死,過了幾天,主人就發現了祕密,原來這隻蜥蜴的同伴,不斷從四處找來食物餵它,而且一喂就是好多年!

動物之間的情誼真深厚,這枚釘子,雖然差點切斷了一隻蜥蜴的生路,它沒有放棄,它靠它堅強的意志存活了下來,而它的那些同伴義無反顧地照顧它這麼多年,雖說我們人類感情豐富,但有多少人能做到這樣,義無反顧地照料同伴?動物之間的感情震撼了我!

像這樣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具備善於觀察的眼睛,就不難發現身邊還有許多這樣的故事。

讀《讓孩子理解父母的故事全集》後感 篇8

讀後感 ,1299字

“爸爸—”

“哎。”—題記

母親雙鬢的每一根白髮,父親額頭的每一道皺紋,都是我們成長的見證,父母無私無悔的愛與奉獻滋潤著我們鮮活的生命。這份愛,是黑暗中一盞明燈,照耀著我們前行;這份愛,不僅豐富了我們的人生,更為我們的人生賦予了深刻含義。

這個暑假我讀了《讓孩子理解父母的故事全集》,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父母心》這一故事,內容令我久久不能忘懷。主人公黃豆豆,初次因身材矮小沒被上海舞蹈學院錄取,之後他努力練吊環讓自己腿長了3釐米,終於進入了他夢想中的上海舞蹈學院。他那身高只有1、63米的爸爸擔心學校顧慮孩子基因矮小把黃豆豆退回來,自己痛心地只聲稱是舅舅。後來黃豆豆不負眾望成為了一個優秀的舞蹈家。是啊,為孩子父母寧願委屈自己;為孩子,父母可經放棄一切。父母給孩子的愛像山一樣的高,海一樣的深。

寒冬臘月,北風肆虐,窗“哐哐”地響,顯得不知所措而無可奈何。正值感冒高峰期到了,一旦被這病魔染上再想要甩下,就難了。一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樣直咳嗽,卻感到了一股難以言說的頭昏腦脹。爸爸聞聲而至,把臉貼在我的額頭上停留了幾秒,然後他二話不說扯起一條毛毯裹住我,一把抱起我,開門,下樓,上車,開車,送我去醫院。直到衝進醫院大門,爸爸才歇了口氣。

高燒,40、3攝氏度,爸爸顯得更加憂慮,趕緊送我去輸液室掛鹽水。那天人特別多,輸液室裡簡直像炸開了鍋,很多小孩子在哭鬧,大人們不停地哄著孩子,座無虛席。我忽然覺得格外厭煩,頭腦昏昏沉沉的,不耐煩地想著小孩子為什麼這麼吵,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從小的體弱多病,使我成了醫院的常客,而我又總不敢打針,不愛吃藥,每次都要爸爸媽媽哄上半天—可憐天下父母心!護士一個接著一個地給病人們扎針,沒有座位,爸爸一直單手擎著我的鹽水袋,替代掛鉤,一面又時時注意我的臉色,來判斷我是否安好。直到窗外已經漆黑才終於有了一個位子,爸爸?的我,偶然間一抬頭,才發現爸爸老了。他清瘦的臉已經沒有了以前那樣的活力,那張滿面春風的臉因為無光而顯得暗淡,額頭上有了幾道淡淡的皺紋,連那烏黑髮亮的青絲,也摻了灰灰白白的色彩。爸爸真的老了!不知是因為生病,睏倦,還是別的什麼,我覺得眼角十分酸澀,卻只是呆呆地看著爸爸:我有多久沒有這麼注視過你了,爸爸!只有短短几秒鐘,但我感覺像過了很久很久。窗外燈光閃爍,不時將爸爸的面容照亮,我突然感覺爸爸高大起來。記得爸爸說過,“天塌下來有高個子替你頂著”。從前,我對這話十分氣憤,只以為爸爸在嘲笑我的身材小,而我此刻卻十分慶幸自己小小的身材。爸爸雖然不太高,但卻比我要高,“天塌下來有高個子替我頂著”,我覺得很高興很高興。我陷入了沉思:爸爸媽媽對我這麼好,而我卻時不時的鬧脾氣,我為此感到十分愧疚,不,是萬分愧疚。以後的日子,我一定會孝順父母,多給他們帶去歡樂和溫暖也要好好鍛鍊身體,不要輕易生病,讓父母擔憂。

父母的愛,是早晨的陽光拂面,是午夜的月光如水,又如茉莉花香,時刻令我們感到芬芳滿懷。無數的兒女問著:“父啊,你何苦為了我委屈自己?”而那些沉默的巨人微笑著,用樸實無華的行動訴說著:“只因我是父親。”

我喜歡吃棉花糖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1字

“快下課啊!快下課啊!”每到第四節課時,我心裡總會不停地嘀咕著,為的是在學校旁邊小賣部裡吃到那一大堆棉花糖。放學了,我總是第一個衝出教室,“嗖”地一下飛到了小賣部,買一個棉花糖來吃。要說我沒出息?那可不是,只是那棉花糖真是太好吃了。

我不怎麼愛吃零食,惟獨棉花糖,我可是百吃不厭。每到雙休日,我都會獨自一人去吃一吃。來到了小賣部,我首先付了錢,老闆便喜笑顏開地做起來。他首先拿了根木籤,用勺子盛些白砂糖放進機器中心,再用木籤伸向機器,然後再卷些棉花。這樣,一串大大的棉花糖便做好了。這棉花糖白得像白雲,形狀似橢圓形。拿著木籤,用舌頭舔了一下環繞著木籤的棉花糖,“啊!好甜!”,我情不自禁地說道。我又用嘴咬了一口,這時嘴脣也禁不住誘惑,沾了一些棉花糖在嘴脣邊。這時,我感覺更爽了,狼吞虎嚥地舔起來,幾下棉花糖就被我消滅得一乾二淨。嘴脣沾了一些,我於是用舌頭把它們也舔得乾乾淨淨,再用紙巾擦一擦,又摸一摸自己的口袋,看看還有沒有足夠的錢留著下次再去買著吃。因為那棉花糖的味兒呀,真可以說無與倫比了!

以前學校可以買東西吃,但現在甲流感蔓延世界各地,因此為了防止傳染上甲流感,學校下了一道禁令:不準去買零食。我呢,每次經過這賣棉花糖的小賣部時,看著那一個個棉花糖,我的口水便越來越多,不說三千尺,可談得上三尺了。可怪誰呢?學校下了這一道死命令啊!如果違反規定就得罰三十元呢,我想要是我有三十元,也寧願付出三十元錢買這棉花糖,也不捨棄這甜甜的棉花糖了。

看了我最喜歡吃的東西—棉花糖,你也嘴饞了吧!

我喜歡吃棉花糖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7字

棉花糖,那是一種軟綿綿、輕飄飄的,像白雲一樣的糖,是許多女孩子的最愛。它不僅好看,還特別的好吃。我知道有一個女孩,就愛吃極了!

有一天,我、妹妹和媽媽一起去逛超市。妹妹說:“我們去買點零食吧。”媽媽說:“家裡有。”可我們的腳步還是不由自主,慢慢地走到了糖果區。在這裡,我看見了各種各樣的棉花糖,有橙子味,有桃子味,還有草莓味……

我對媽媽說:“媽媽,可以給我們買一點粉色的棉花糖嗎?你看上面好像還有冰淇淋呢!”妹妹一看,流下了口水。媽媽看見妹妹沒出息地流口水了,只好說買了。

妹妹一回到家,馬上就拿起一顆棉花糖吃,而且還不給我吃。我想了一個辦法,我拿起她的洋娃娃,對她說:“你要糖,還是要你的洋娃娃?”妹妹說:“我要……”我看到妹妹左右猶豫,兩邊都捨不得的樣子,只好把洋娃娃還給了她。

我們買回來的棉花糖,形狀有花形、有愛心等等,樣子特別可愛,都讓人不忍心吃了。但是,棉花糖不能多吃,要不然很容易長蟲牙的。

這就是我喜歡的棉花糖,把這一顆小小的糖,放進嘴裡,會甜到你的心裡。

《吹著小哨前進》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934字

【篇一:《吹著小哨前進》讀後感】

我到書城買了一本老師推薦的書,叫做《吹著小哨前進》,作者是梅子涵,他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但是我從來沒有讀過他的書。這本書也算是一本名著了吧。

我看到封面時,已經知道這是一本講述美好童年的名著。但是,我總是琢磨不透書名的意思。梅子涵叔叔寫的小說與我看過的其他小說不一樣,他是用講故事的名義來給我們增加知識、教育我們。故事有好的,有壞的;有令人感動的,有令人恐懼的;有令人開懷大笑的,有令人驚歎不已的……

他的小說,像是在跟我們聊天,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在小說中寫道:“如果你沒了興趣,那麼你可以現在就停止閱讀,別浪費時間免得你讀完了罵我,我不喜歡被人罵。”

後來,我漸漸地瞭解到,這是一本作品綜合集,就是把梅子涵叔叔刊登過的、寫過的小說綜合到一起,結合成一本書。你絕對想不到,現在是大學教授的梅子涵叔叔,小時候有那麼多趣事。

“獻給童年你的和我的獻給愛溫暖和燦爛的獻給兒童文學浪漫和不朽的獻給祖國她會高高聳立的”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也該有一顆童心,正如楊紅櫻阿姨說的,有童心的人永遠不會老……

到現在,我結合著內容與我的理解,明白了“吹著小哨前進”的含義: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應該樂觀的面對、樂觀的解決,就像艾滋病小鬥士恩科西一樣。

這本書很好,值得大家去看。

【篇二:《吹著小哨前進》讀後感】

閱讀一本美好的書,就像一個水手獨自到茫茫的遠方去航海。書中的憂愁和悲傷,就是你的黑夜與風暴;書中的歡樂與希望,就是你的陽光和雲彩……

梅子涵叔叔的《吹著小哨前進》牽引著我航行在閱讀的海洋裡,帶我走進了童年的回憶裡,漫步於童年的小路上。

小主人在十三歲的時候每天都跟著媽媽跑,因為媽媽騎自行車很不穩,而小主人為了保護媽媽怕媽媽摔倒,這就是愛。我們小時候就有機會保護父母,這是很光榮的!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偵查……

《吹著小哨前進》點亮了孩子們窗前的路燈,於是孩子們窗前的小路亮了;勾起了大人們的回憶,於是大人們心中的兒時回憶重現了;移走了成長路上的阻礙,於是成長的大路上暢通無阻……

當我們遇上意外,遇上艱難,遇上一個很大很大的麻煩使我們措手不及,請記住:吹著小哨前進!靠自己的腿,你總能走到下一個車站,而且比別人先到達!

繼續前行,相信遠方——《向著明亮遠方》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732字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看完龐婕蕾的《向著明亮遠方》,我的腦海中只留下了汪國真叔叔的這幾句詩歌。

書中的主人公沈楠是一個成績平平的女孩,自從她進入了小學畢業班後,就覺得生活變了樣。她也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愛好,去參加各種學科的輔導班和各式各樣的比賽。這一年的失敗、挫折和眼淚伴隨著沈楠的成長。

讀完這本書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感覺她說出了我的心聲。在我上了五年級後,我許久都沒有綻放過笑容。只是因為上了五年級,爸爸媽媽要我去參加幾個輔導班。一放學,家都沒有回,匆忙吃點東西,便直接跑去輔導班上課,這邊輔導完後,又要去那邊的輔導班去補習,晚上差不多十點鐘才可以回家。中午基本上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有一段時間都只是吃麵包。晚上回到家後還要寫作業、做試卷,每天都要在差不多12點才能睡覺。雖然補習的強度大,但我的成績卻沒見怎麼提高過。

我曾經一度怨恨過我的父母,雖然我知道他們是為我好,也知道他們的良苦用心,他們是希望我可以考到一間好的中學,可是他們有考慮過我的感受嗎?其實我不奢求什麼,我就希望我們一家人每一天都過得開開心心的,他們的笑容就是我學習的動力。但是看完這本書後,我深深地感受到通往成功的道路都是坎坷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到彩虹呢?為了成功的那一刻,我們走得好苦,好累。但為了那一刻,我們也必須努力前進。古人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沒有日積月累辛勤的耕作,收穫又從哪兒來呢?

但是,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們能有足夠的耐心等我長大,因為我正在不斷努力,而且我知道堅持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是失敗。就像書中的最後一句話,那些以為走不出來的低谷和絕望,或許只是一時灰暗和陰霾。你還有萬水千山要走,你要做的就是繼續前行,相信遠方。

別做手機的奴隸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610字

暑假時,我偶然從一本書上看到了一篇好文章—《別做手機的“奴隸”》。這篇文章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寫出了現在的人們沉迷於玩手機的情景以及危害。讀完這篇文章,我忍不住拍手叫好。

文中小作者的爸爸就是一名手機的“奴隸”—吃飯、走路、釣魚,甚至上廁所時都要玩手機。讀到這裡,我有點哭笑不得,這位爸爸簡直就是手機迷呀!可轉眼一想,我的爸爸不也是這樣嗎?吃飯、走路、就連開車等紅綠燈時也要玩手機的手機迷。

過年的時候,我們去給爺爺奶奶拜年。奶奶做了豐盛的晚餐招待我們,我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可爸爸卻匆匆掏出手機,對著滿桌的飯菜,邊拍照邊發微信。飯後,爸爸也顧不上和大家聊天,一直在玩手機,還不斷地傳來“滴滴滴”的聲音。

暑假爸爸帶我去旅遊的時候也是這樣。那麼優美的風景簡直把我給陶醉了,可爸爸卻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拿出手機邊拍照邊玩微信。

爸爸在吃飯和旅遊的時候沉迷玩手機也就算了,既然在聽我背書的時候也在玩手機。這次我真是忍無可忍了,便問了爸爸一句:“是我重要還是手機重要?”爸爸頭也不抬地說:“都重要。”聽了這句話,我啼笑皆非,但又無可奈何。

我的爸爸跟文中小作者的爸爸一樣,自從有了手機,便不好好吃飯,不好好走路,就連出去玩也不能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回。爸爸,你知道嗎?長時間玩手機不僅會損害視力,而且一家人面對面聊天的機會也少了許多。所以呀,千萬不要做手機的“奴隸”。否則,得到的可能不少,但失去的將會更多!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672字

堅守是一種美

買的新書終於到了,光滑的書面上赫然印著幾個大字“山羊不吃天堂草”翻開書,潔白的紙張,黑色的鉛字,還有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來到了書中的世界……

我站在了小豆村那寂靜的小路上,不知為何,當看見這座村落裡那些低矮的小草房時,我卻不覺得荒涼,彷彿還感到一種美,一種靜美。明子一家就住在村長的一個隅角,小小的房子像一個蘑菇。

時光飛逝,明子慢慢長大了,但他的夥伴卻越來越少了。許多村民都賺了大錢,一個個蓋起了二層小樓,以往的小豆村不見了,夕陽下,明子的父親買了一群如雪的小山羊,看著明子家的山羊一天天長大我大心眼裡替他感到高興!但是幸福總是那麼的短暫。羊群啃關了草地,看著一隻只都餓瘦了的羊,我多麼想把這片黃土變成嫩綠的草地啊!

功夫不負有心人,明子的爸爸終於找到了草地。但是沒有一隻羊去吃那來自天堂的草,它們寧可餓著!羊兒們很快就餓的站不住了,三天後,最後一頭羊倒在了明子的懷裡。又是一次如血的殘陽,廣闊的草原上微風吹過,草葉輕響,草地裡沉默的明子父子望著那些羊,嘆了口氣,我的心一片蒼涼。

合上書,淚水不經意落在封面上,我輕輕摩挲著書皮,心裡滿溢著無盡的崇敬與欽佩。

這群可愛的山羊,面對一片低頭可吃的誘人的天堂草,卻無動於衷,寧願放棄可貴的生命也不吃不該自己吃的東西。就像明子面對如此艱辛的生活,也沒有聽從三和尚的錯誤引導—去建築群後面偷木質好且無人看管的木料。山羊有自己的“固執”,明子也有自己的堅守,這樣的“執”這樣的“守”,何嘗不是一種美麗?如果每個人都擁有這樣的“美”,這個世界是否會更加的明豔?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後感 篇15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 ,547字

在今年的暑假,我閱讀了許多書目。但令我到現在還回味無求的是它—《山羊不吃天堂草》這本書的作者是曹文軒,現在讓我來幫你們介紹一下它吧!

當我看到《山羊不吃天堂草》這個書名時,心想:山羊不是什麼都吃的嗎,為什麼不吃天堂草呢?於是我便開啟了讀書之旅。開啟第一章,題目是“尿床大王”哈哈,真是好笑。不是我吹牛,我與弟弟可從來都沒尿過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這本書的主人公明子,得了一種怪病。小時候,他每隔一個月要尿床。現在大了,這個病也越來越嚴重了。現在想想,上次尿床還是半個月之前呢!這不又尿床了,他的一個朋友黑罐被驚醒了。兩人極力掩蓋,才瞞過了師父—三和尚。在他們出去時,黑罐又悄悄的把尿溼的褥子給晒乾。真是好兄弟!原來是因為明子小時候天天喝咪稀導致的!呵呵!

還有一次,明子收了一位婦人的錢,幫他封陽臺,只需460元,鄰居們聽了都紛紛來讓明子封陽臺。這天明子收了不少錢,但他並不打算告訴三和尚他們,心裡生出了一個念頭,跑!於是他躲回了老家。等他再回來時,就再也找不到那些人了!

對了,你們還記得剛才我問的,山羊為什麼不吃天堂草嗎?其實只有一句話:“種不一樣吃的也不一樣。”

聽了我的介紹後,你們現在想不想立即抱起數書就看呢!快看吧,裡面還有更多精彩的文章等著你們呢!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477字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書《山羊不吃天堂草》,當我看到書名,很困惑:為什麼山羊不吃天堂草呢?難道飢餓的它們望著這一片美麗的天堂草會無動於衷?帶著這些疑惑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看起來了…。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寫得是明子、黑罐、三和尚是師徒三人,他們在城裡靠木匠生存。可是有一段時間明子經常和三和尚吵架,矛盾越來越多,導致三和尚的脾氣十分暴躁。到了後來,明子也知道自己不能再和三和尚吵架了。明子在出師前跟師傅三和尚說要多關心黑罐,不要讓他受到傷害,因為黑罐生病了幹不了活。三和尚說:“放心吧!我會照顧好他的。”於是他們師徒三人冰釋前嫌又和好了。明子這才放心地出師了,去成就了一番事業。

讀完這本書後,讓我體會到了師徒三人的真情,也讓我明白了只要靠努力,靠理解,每個人都會有發光的一天。就像我們平時的生活學習當中,也經常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比如我們在家裡或者在學校中因為某些事情被父母或者老師指責,我們一定要想想自己的錯在哪,需不需要改正。不能埋怨,一定要知道父母跟老師都是有責任心的人,他們都是為了我好,他們為得是我以後在社會上活得更精彩。

這本書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深思!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503字

暑假裡,我讀了曹文軒寫的《山羊不吃天堂草》這本書,書中的主人公叫明子,他是個有個性,有主見的男孩子。

書中主要講了明子為了還清家中的債務,跟木匠拜師學藝,手藝超過了師傅。後來他偶然遇到了雙腿殘疾的紫薇,他主動幫助到底並且不計任何報酬。而他的有主見就體現在黑罐擋不住賭博的誘惑,但明子不但沒有被誘惑住,反而把黑罐從賭博的“火坑“中拉出來。當然,明子也是有些缺點的,比如打架啊,用200元買彩票啊等。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觸很深,我覺得這本書之所以叫做山羊不吃天堂草,是體現出了明子的品德,他不正像這隻“不吃天堂草”的山羊嗎?不是自己的不要拿,不能不勞而獲。要來的東西不能白拿,也要還給人家。沒有經過自己勞動得來的東西,它是永遠沒有汗水換來的甘甜的。這也證明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這句話。書中透過生活的艱苦,刻畫出了主人公明子心路的坎坷以及他有優點有缺點的一些所作所為。沒錯,生活中也有這種窮人,他們活的也並不好,但他們卻做出了種種傻事。而我想說在困難面前沒有害怕,只有弱小和強大。那麼結果如何,看自己的選擇。

人生會有很多困難,但也會有快樂的時光,每當挫折來臨時,我們要用平常的心態去對待,用勇氣和毅力去戰勝它們。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565字

今天,我看了曹文軒的《山羊不吃天堂草》。我看見了這個書名,很好奇,山羊本是吃草的動物,為什麼不吃天堂草呢?我帶著疑問讀了這本書。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明子、黑罐和他們的師傅。他們來自窮苦的鄉村,由於生活所迫,主人公不得不遠離故土,跟隨“師傅”到外面的世界去闖蕩謀生。他們來到了繁華的大城市,但是受到了人們的嘲笑和冷眼,他們似乎永遠也不可能走進那個世界。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的師傅禁不起金錢的誘惑,竟讓明子和黑罐去偷木材,明子是一個拾金不昧、品質高尚的人,他寧願餓死也不去偷木材。黑罐是個老實人,迫於師傅的壓力,使得黑罐去偷木材,第一次偷成功了,第二次在偷的時候,被保安人員抓住了,師傅不僅對黑罐破口大罵,還拳打腳踢,我看到這時,非常生氣,因為師傅是罪惡的創始人,如果每個人都被金錢誘惑,不是自己的東西卻佔為己有,做出違法的事,社會就不能安定了,生活中不正是有這些人嗎?小時候小偷小摸,長大後走上了違法的道路,這裡,我們該向明子學習,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文章最後說明了山羊為什麼不吃天堂草的原因了。飢餓的羊群沒有被青翠的天堂草誘惑,反而不吃高貴的草,最後一隻只悲壯的死去。山羊這種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吃的高尚品質,值得我學習。動物有這樣的高尚品質,何況是人呢?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習山羊、明子的精神,做一個正直、善良、有愛心的人吧!

梔子花開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873字

寒假裡,我閱讀了很多本圖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書目就是《梔子花開》。《梔子花開》這本書分為散文篇和小說篇兩部分,作者是董巨集猷。

這本書是很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主要講述的是作者兒時的記憶和長大後的經歷,有作者家鄉的秋天、無私奉獻的大山、美麗的三峽等景色,還講述了作者成年以後的故事,有“窗臺上的湖”、“燈”、“春蠶、蝌蚪和孩子們的夢”等,還有“一棵樹也是一片風景”,在武漢的長街小巷中常常回響著梔子花和茉莉花的叫賣聲!這些景色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深深的刻在作者的心裡,反應出他對家鄉的濃濃情感。

回憶在每個人心中都是美好的,雖然回不到過去,但是這些記憶是真真實實的紮根在每個人心中,無法取代的!

這本書的小說篇很吸引我,講述的故事是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可又是我們現在覺得不可思議的。比如“西瓜的故事”,現在的生活條件很好,吃西瓜不是一件難事,可這本書中講的,想在炎熱的夏天,吃到一塊又甜有解渴的西瓜是多麼的不容易!作者描寫的角度和手法是我很喜歡的,從賣西瓜的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就能感受到在那種環境下,西瓜有多好吃!從想吃西瓜又買不起西瓜的孩子的心裡變化上,可以感受到那個時候孩子們的真實的想法,讀到這,我更加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理解爸爸媽媽的不容易。

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清香清香的梔子花”這個小故事。家裡條件很好的春玲,經常是同學們矚目的焦點,習慣別人用羨慕的眼光看她,覺得同學的友誼也得來的那麼輕鬆,當她看見下雨天沒有雨衣和雨傘,只戴著斗笠的鳳嬌,可以給同學們每人一支梔子花,同學們都高興的圍著鳳嬌的時候,春玲心裡很不服氣。為了贏得同學們的友誼,春玲讓媽媽也弄到很多梔子花,她也帶到學校給每個同學發一支,可是後來知道這些梔子花都是媽媽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時候,春玲的心裡羞愧不已,春玲頓時覺得梔子花都失去了清香!細緻入微的心理變化反應出孩子們單純善良的心,不管大人的世界怎麼樣複雜,孩子永遠是那麼淳樸!

讀完這本書,感覺心裡酸酸的、甜甜的、暖暖的,讓我瞭解了另外一個城市的景色,也瞭解了另外一種生活的方式,這真是一本值得我回味的好書!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500字

這是一本耐人尋味、意味深長的神奇的書。它譜寫了一個少年的堅強與善良,寫出了主人公的艱辛,和對生活充滿希望的積極的心。

十幾歲的明子,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村莊中。因為家庭的困難,明子小小年紀就跟著師傅在外做木匠活,養家餬口。但是,他們彷彿永遠也走不進城中繁華的世界。明子和師傅、師兄忍受著城裡人的冷嘲熱諷,堅強、樂觀的活下去。雖然這條謀生之道充滿艱辛和坎坷,佈滿荊棘與陷阱,但主人公—明子,憑著自己的手藝和才幹,在這一片土地上,創下了屬於自己的輝煌與勝利!

這本書神奇就神奇在於作者對人物那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描寫,把人物刻畫在了我們的面前。這樣一來,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位天真、懵懂的少年。

整本書都是在歌頌著道德和正義的昂揚旋律,迴盪著的是人格力量最終勝利的神奇樂章!每一個文字中,都散發著深刻的含義,和富有迷人的藝術魅力。

主人公明子的一生,是生命、命運、哲理的代表,更是人格、道德、修養的象徵!

在這個世界上,情感的柔弱真是隨處可見。所以說,作者曹文軒就用神奇的文字創作了這樣一本含義深刻、耐人尋味的書,用明子在困難時的所作所為,來提醒大家!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一本十分有意義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