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視窗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大地的視窗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51字

利用一個假期,我讀了《大地的視窗》這本書,這是一本溫情動人的黑猩猩大傳。讀完全書,我沉浸在深深的震撼之中。珍·古道爾博士30年如一日,在野外靜觀默察、細緻入微地探索了人類的近親。她既講到了黑猩猩世界的母與子、性和愛、生死、權利、仇……又翔實豐富地描寫了黑猩猩的生活,戲劇性地記載了一個親密無間的社群三十年裡的傳奇故事。這個社群是非洲的貢貝,原住民是一群黑猩猩以及一個非凡的女性——她就是古道爾本人,黑猩猩的學生、保護人和歷史學家,一切彷彿都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你面前。

在書中,我發現黑猩猩保留著最原始的特性。它們的喜怒哀樂像人一樣,但卻從不遮遮掩掩。它們不像想象中的那樣不近人情,只要你對它們好,它們便會把你當朋友看待,信任你,親近你。“人有人言獸有獸語,嚶嚶其求其友生”。每次聽珍博士講座她總會用黑猩猩的語言跟大家打招呼。我相信,她轉達的這種“猩語”,不僅能打動現場聽眾,而且在野外真正的黑猩猩面前也能入耳入心。

在文字中,我彷彿隻身進入非洲叢林、接近野生黑猩猩,是這本書,為我打開了一扇重新認識世界、認識動物,也重新認識了自己的窗戶。

讀了《大地的視窗》,我要呼籲人們,不要再破壞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不要再亂殺一禽一獸,不要再殺害我們的朋友,要保護好自然界中的一個個生靈。消滅動物,就是在消滅人類自己。如果有一天世界上的動物全都消失了,那人類還能生存嗎?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大象的眼淚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615字

憶昨昔,那場盛夏光年

斑駁的陽光碎片閃爍,和熙的輕風溫柔淺吟。

張開雙臂,站于田野的路口處,閉了眼,感受風的脈動。

已然是秋。

在秋日餘暉的溫暖包容下,腦海中閃過的,卻是那夏的痕跡,那場華麗,卻如這陽光一般,斑斑駁駁的盛夏光年。

當秋風緩緩掠過夏夜的上空,當金黃漸漸染上繁密的綠枝,當桂香悄然拂去夏蟬的聒噪,當我們站在這夏日的小巷裡不肯離去,誰知,深秋的金桂早已落了滿地。

始終依戀著這片夏的痕跡,只因為上面有你的身影,可驀然回首,愛麗絲的夢境終於破碎。身後,落了滿地的桂花,略透暗香。

昨日曆歷在目的情景如今早已遠去,亦如那場盛夏光年,華麗卻悽迷。

漫無目的地走,來到的,卻是你經常待的陰暗角落。

這裡有屬於你的那份淡然,爬山虎的濃綠仍未褪去,於是我知道,夏還未走遠,你的氣息仍徘徊於此。

秋日的風穿梭在我微微泛涼的指尖,這段路仍舊有你陪伴著我走。

我從陰暗中走出,迎向光明。身後,是那長滿青苔的方石,歲月的古老氣息,透過溼滑的青苔,緩緩地,瀰漫了我們走過的腳印。裡面,有你的背影,我的風景,及那份屬於夏的微醺。

當我們忍不住回望,不知能否看到,那曾爭先恐後地用相機記錄下的亭亭玉荷,也正駐足回頭,回想它開花的日子,憶昨昔,那場盛夏光年—

就是在那時,我們告別彼此,互道珍重,各自輾轉走天涯。

揮之不去的,卻是那年盛夏,斑駁樹影下的你,對我粲然一笑……

如今記錄下來的,卻是這斑斑駁駁的歲月,恰似你的背影,我的風景。

大象的主人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715字

堅持與成功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書名叫《大象的主人》。一看名字,我心中就有疑問:大象的主人是誰?我很想知道答案,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我喜歡讓吕克,他是文中的主人公,故事主要是由他來敘述。讓。呂克從小生活在舅舅家,在他14歲的時候,爸爸寫了封信給他。信中說到:你已經長大了,需要有更多時間親近大自然,磨鍊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素質。於是,讓吕克開始了自己的非洲之旅。書中就是描繪他在非洲期間與同齡小夥伴相處的幾件趣事。我覺得讓吕克非常樂觀,也非常善良,捉住獵物也不忍心殺,常常把它們放了。

我還喜歡讓吕克的朋友弗法納。他生下來就被大自然賦予了神祕的力量,能與動物交流,預料動物所在地,是個很神奇的少年。弗法納這個傳奇少年勇敢堅強,腳上被毒針紮了只是忍痛用刀一挖,拔出鐵刺,再用子彈內的粉末燒了消毒,整個過程中他強忍著劇痛一聲也沒有吭!他還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的磨難,最終真正成為了“大象的主人”。 弗法納長大以後,因為禁獵區擴大範圍,村民們不可以再隨意狩獵,他又帶領巴卡利村民向東遷了五十公里,也帶走了象群,在那裡幸福、快樂地生活。他是一個多麼堅強,多麼富有責任心的人啊!

讀了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且受益匪淺。首先我認識到大自然是人類與動物、植物共同的家園,人類不能因為自己的慾望和貪念,去破壞大自然,去殺害動物,去損害植物。另外我還明白了在生活中要真心地對待朋友和同學,朋友和同學有了困難一定要真誠地施以援手,一起去面對困難,解決困難。還有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向弗法納一樣有意志力,有恆心,有責任心,只要堅持下去,就能收穫成功。

《偉大的勝利》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968字

幸福的生活、開心的笑容、優美的歌聲、歡快的舞蹈……和平,飄在祖國的各處,和平,帶來了無盡的歡笑,和平,給了我們無限的幸福。

可在這和平的背後,在這笑容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從九一八事變到最後的勝利,我們祖國經歷了長達8年的抗爭,到底是什麼是我們的祖國堅持怎麼久?是糧食?還是武器?都不是,而是偉大的抗戰精神。偉大的抗戰精神,是我們民族的無價瑰寶,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巨大動力。

不知道你們還記得南京大屠殺嗎?12月13日,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這是全中國不能忘記的一天。日本濫殺無辜,手段殘酷,令人髮指。如集體****、火燒、活埋、槍刺、刀砍、沉塘……這些毫無人性的手段,震驚了一切有良知的人們。浩劫之下,南京變成了一座死城,到處都是屍體,江水都盡為染紅。我們又怎麼能忘記呢?

還有那些偉大的英雄,他們為國犧牲,寧死與敵人死拼到底。如張自忠,吉鴻昌等,他們用生命換回的和平,用生命換來的勝利,使“偉大的勝利”這五個字有了更特別的意義。

在這場偉大的全民族抗戰歷程中,中國人民為了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浴血奮戰,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

就像國家主席習近平說的那樣:“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

戰爭對人民的傷害是巨大的。多少同胞因戰爭痛失家庭,失去親人,但是,他們的生命換來的卻是今天的和平,今天的幸福,那麼我想,他們一定是驕傲的,自豪的。

但在勝利的今天,依然也有不和平、不幸福的事。

依然有些國家在發生戰爭,人們失聲痛哭,落荒而逃,不知有多少無辜的生命因此見不到明天。

我們國家境內,也有恐怖的事情發生。新疆常常有恐怖份子出現,弄的人心惶惶,不得安寧。

而在抗日戰爭勝利的現在,還有許多人不能正視歷史。一些不認罪的日本右翼分子連年參拜靖國神社,企圖為軍國主義招魂,還有許多日本人更改歷史,篡改日本教科書,甚至不願承認南京大屠殺這血淋淋的事實。但是日本還是有些愛好和平,勇敢面對歷史的人。日本老兵勇敢的站出來揭露日本當年的殘暴行經。筱冢良雄也為中國人出庭作證,還寫了揭露731部隊黑幕的書。

我國的英靈也一定為這如今的和平而高興,也不希望看到戰爭的再次發生。讓我們一起團結一心,讓和平永駐人間,同時也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行。

大地的精靈——讀《享受春雨》有感 篇5

讀後感 ,895字

當雨從空中像個傘兵陸續降落時,你是否仔細觀察過這些小精靈呢?當你騎著車,迎面而上時,你是一種享受,還是一種埋怨呢?我喜歡雨,喜歡季羨林老先生的《聽雨》,聽雨奏出那生命的五線譜,但我更喜歡厲嚴林的《享受春雨》,心動於雨中那細膩的情感流露。

當濛濛細雨像絲一樣灑落時,落在臉上,癢酥酥的。雨中的一切都顯得那麼魅力,那麼和諧。《享受春雨》不僅讓我感受到雨的調皮,更讓我欣賞到雨中充滿生命的圖畫:院裡的梧桐樹聳立在雨中,紫紅的小芽搖曳著甜美的心事。枝杈上被雨淋過的喜鵲窩顏色更加凝重,淘氣的小喜鵲躲在老喜鵲的翅膀下,時而從窩裡探出小腦袋,新奇地瞥一眼外面的風景,又嘰嘰喳喳地把頭縮回去。樹下有群相互依偎的鴨子,時而用嘴巴梳理著羽毛,呱呱地交流著申明。這是雨中一道靚麗的風景,一副絲毫不遜色於大畫家所畫的水彩畫。這才是最真實的,最質樸的,最美的,這就是雨中的藝術美。

當我讀到“春雨如煙,如絲,如霧,如夢,悄悄落下來,感覺那年輕的心跳……恰似煙霧朦朧,若有若無,若即若離”。我似乎進入了這個如夢如幻的佳境中感受春雨的沁涼與迷離。雨成了大自然賜給我們的最美的精靈。她如此之美,我不禁慚愧,為何之前不曾留意過呢?

文章最後寫道“春雨是會說會笑的精靈,是律動生命的音樂……或嫣然,或惆悵,或冷寂,或清麗,或婉約。”是啊,雨也有各種各樣形態的美。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雨是必不可少的。春雨濛濛,大地寫滿詩意;夏雨臨近,蛙蟬歡唱,荷葉兒順水漂盪;秋雨點點,敲打殘荷,聲聲滴進心田;冬雨冷寂,空曠的大地上只烙下點點坑坑。

讀了這篇文章,不知為何,卻獨愛秋雨和冬雨,我覺得秋雨更能給人一種溫情。捧一杯香茗,望著窗外那淅淅瀝瀝的雨,聽雨打在房簷上的聲音。秋風瑟瑟,秋雨伴隨冬的腳步結束了。冬雨截然不同,冬天的雨雖不是雪,不是冰,但卻是雪的魂魄,冰的精靈,冬雨是冷冽的,卻能溫暖人心。在無言的冬雨中,我回味著那春雨的輕盈,夏雨的激越,秋雨的瑟瑟。

讓我們一起享受春雨吧!享受這隻屬於廣袤天空的精靈,享受它給我們帶來的心靈的悸動!讓美好在雨中演繹,讓希望在雨中萌芽,讓溫情在雨中傳遞。走出這間“銅牆鐵壁”,一起來享受雨吧!

地震中的母女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72字

我曾經讀過一篇令我十分感動的故事,至今它在我的記憶中還是那麼清晰,難以忘懷。

那是在汶川大地震中發生的一個故事。在一個的陽光明媚的早晨,一位婦女順利的產下一名女嬰。可是,僅僅過了四五的小時後,可怕的地震來臨了,醫院的護士、醫生跑得跑、散得散,醫院頓時變成了一片廢墟,毫髮無損的他們被困住了。

一天,兩天,三天……。被困的母女兩已經十分虛弱了。而且,那個出生沒幾天的嬰兒急須喝奶,而母親呢因為幾天沒吃飯實在擠不出奶來了,於是,她便下意識用血喂她的孩子。她忍著劇痛咬破了大拇指,血立刻流了出來,母親趕緊把她的大拇指伸到嬰兒的嘴裡讓嬰兒吸吮……最終,她用她的十個指頭,餵了十天的嬰兒,好維持生命等待救援隊來那救援。

終於,救援隊來了。

隨著挖掘的進行,他們發現角落裡有兩個人。當他們用吊車把那石基吊起來的時候,可惜那位母親早已經去世了,人們認為嬰兒也去世了,可當他們把嬰兒抱出來的時候,嬰兒突然口吐白沫,人們竟意外發現她還活著並在裹著嬰兒的毯子裡發現了一封血書,血書的內容是:"當你們看見嬰兒還活著的時候,我恐怕已經去世了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我那剛出生的孩子,希望你們能把可憐的孩子撫養成人也就了了我這心願了。"

當我讀完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情不自禁的留下了眼淚,在災難面前,一位母親不惜自己的生命用鮮血延續了孩子的生命,由此可見母愛的力量有多麼的偉大啊!

長不大的戰爭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468字

前不久,我讀了一本書《長不大的戰爭》。主人公“葉麗薇”個子最矮,班花“陳婷婷”個子高挑,她們是各自心目中的“假想敵”。校園生活中,處處都有她們互相嗆聲的畫面。小到撿垃圾都要搶,大到爭論遊園會賣什麼。照這樣下去,“戰爭”只會越演越烈。可到最後,為了班級的集體榮譽,她們發揮了各自的長處,共同努力,為班級爭取了榮譽。

學習生活中,同學之間難免磕磕碰碰,發生一些小摩擦。記得那次,我們班也差點因為幾顆“鼻屎”引發了“戰爭”。事情的起因很簡單,班裡一個同學不講衛生,挖出來的鼻屎,兩指一彈,彈到了前排同學的衣服上。本來是一句“對不起”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但是她卻不承認錯誤,說自己不是故意的。同樣的事情接連發生好幾次,同學們氣憤極了,沒人想和她做朋友,她變成了孤單單一人。

畢竟是一個班的同學,哪能互相冷落。時間長了,大家都覺得不應該。最後,在家長、老師、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她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向同學道了歉,改正了壞習慣,最終得到了同學們的原諒。

生活中沒有永遠的敵人,在“長不大”的這場“戰爭”中,我們都在不斷地“摩擦”中,互相成長!

最大的麥穗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712字

前段時間,我們進行了錫山區語文調研測試,我考得不錯,97分,算是如《最大的麥穗》中說的那樣,抓住了眼前的一穗。

《最大的麥穗》是一篇哲理文,通過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去麥地裡找一個最大的麥穗,告訴人們,一個人應該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但踏踏實實地抓住眼前的機遇,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因為沒有在意一個活動而錯失了良機。那次,在新東方的學習交流群裡開展了一個“外國語半日活動”,我以為只是參觀外國語學校,由於週末時間正好要去上課,就決定不報名參加了。可誰知,那次活動竟是外國語學校的一次招生考試,事後才知道去了好多同學,有不少同學還被提前錄取了。事後,我真的後悔不已。

仔細想想,我也曾抓住過眼前的機遇。那是一次新東方舉行的全國少兒英語口語大賽,在我以高分通過筆試後,接下來的口試令我頭疼不已。我的口語不是很好,單詞的詞彙量也不豐富,面對很多的評委老師,站在講臺上我還會緊張,於是我幾次都想要放棄。但媽媽的一句話開導了我:“你不參加,就更不會成功!況且這次比賽只是一次鍛鍊自己的機會,你要戰勝的敵人只有你自己,要敢於接受挑戰哦!”在匆匆準備後,我參加了複賽。我先是拿到一張圖片,要求自我介紹1分鐘,然後講圖片故事3分鐘,最後接受評委老師提問1分鐘。因為我從來沒有參加過類似的比賽,以至於我的英文自我介紹都靠臨場發揮。可是,我憑著出色的才智,巧妙利用學過的知識,回答了兩個精彩的問題,得到了評委老師的一致好評,順利進入了決賽。之後的決賽,我不甘示弱,正常發揮,取得了30強的好成績。事後,我真感謝媽媽對我的鼓勵,讓我抓住了眼前的一穗。

人的一生也彷彿在麥地裡尋找那最大的一穗。當機會來臨時,你做好準備抓住眼前的一穗了嗎?

心底的窗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447字

讀了《心底的窗》這篇文章,我有了很大的啟發。

文章的主人公黃永玉,年輕時命運多舛。文革時,他被批鬥,非常絕望,曾想一死了之。和黃家交好的一位老花匠,不畏被牽連,每天都給黃永玉送一束鮮花,並對他說:“花兒草兒,沾上什麼髒東西,抖落兩下就沒有了,人也可以活的像植物一樣乾淨新鮮。”

老人的話讓黃永玉豁然開朗。他回到房間,在自家的牆壁上作畫,畫了大大的窗子,又畫了無數的繁花綠葉,人一進屋立刻感到陽光明媚。從此以後,無論生活如何佈滿陰霾,他總能推開自己的那扇窗戶,他讓陽光投射進來。他也以其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成為年輕人最喜歡的畫家之一。

這篇文章讓我明白,生活如果充滿了困難,自己要學會創造美好的東西。我們要向黃永玉學習,人也可以活的像植物一樣乾淨、新鮮。是悲是喜,是歡樂還是孤單的……心情,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一定會遇到的,都是外在的表現,這是一種心境。不要放棄,我們用廣闊的心胸、樂觀的生活態度來面對各種困難,這也是滿滿的收穫呀!我相信,經歷過困難一定會鍛鍊我們的心態,可以經受更大的風浪走向成功。

大渡河上的史詩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702字

前幾天,我讀了《大渡河上的史詩》這篇文章,讀後我受益匪淺,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大渡河上的史詩》這篇文章主要講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但是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只有一座鐵索橋,也就是瀘定橋可以通過。為了使大部隊迅速渡橋,紅軍決定攻佔瀘定橋。他們強行軍240裡,搶在敵方援軍到來前,趕到了瀘定橋。

瀘定橋是長100多米,寬2。7米的鐵索橋,由13根碗口粗的鐵索組成,橋身有鐵鏈9根,上鋪木板作橋面,其餘4根作為扶手。此時此刻,橋面木板已被拆去,紅軍面對的只是光溜溜的鐵索。鐵索下是洶湧咆哮的河水,而河對面則是敵軍黑洞洞的槍口。即便是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司令員仍然吹響了激昂的軍號,奪橋戰爭開始了。

各種輕重武器向對岸發去密集的彈雨,22名紅軍戰士組成的突擊隊攀上鐵索,向對岸爬去。在槍林彈雨中有人中彈,掉入河水之中,但其他的戰士仍頑強地一步步接近對岸。敵方在橋頭燃起大火也未能阻止紅軍戰士,他們穿過熊熊烈火,攻佔了對岸的橋頭堡,迅速消滅了守橋之敵。大隊紅軍順利渡過了大渡河。

當我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淚水已不知不覺溢位眼眶。我真切感受到了我們的先輩們那時有多麼英勇!紅軍戰士大多還只有20多歲,如果現在我們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真是好慚愧:我們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什麼事都依賴著父母。倘若上戰場的是我們,我們會有什麼表現呢?因此,我想對所有的孩子說:獨立起來吧!不要再做“小公主”或“小皇帝”了,讓我們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長不大的戰爭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867字

一次,我去逛書店。無意中,《長不大的戰爭》這本書映入眼簾,出於好奇,我便買了下來。

讀著這本書,我很快就喜歡上主人公葉麗薇。葉麗薇是五年級的學生,可三年級的小同學都比她高。因此,為了不讓別人嘲笑自己,她想盡了各種辦法來長高,比如多喝牛奶,起床跳一跳等,可這些都不管用。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當上了仁班的早操領隊,仁班都嘲笑她矮小,不配當領隊。她非常憤怒,但她把怒氣轉化為動力,別人越笑她,她越是努力做得更好,這使老師與同學都對她刮目相看。學校舉行接力跑,她帶領自己的班級獲得了第一名。從此,沒人再嘲笑她了。

其實,讓我最感動的還是葉麗薇的那份執著與努力。古今中外,有多少書法家、發明家、科學家憑著自己的勤奮與努力,取得巨大的成就。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獻之寫字,用盡18缸水,終於成為一代書法大師;近代,愛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他為了發明電燈,閱讀了大量資料,光筆記就有四萬多頁。他試驗過幾千種物質,做了幾萬次實驗,才發明電燈。

這本書也改變了我許多。平時,我的數學不太好,喜歡語文,偏科。讀了這本書後,我產生了一個想法:既然數學不好,我就應該在課餘花更多的時間鑽研數學題,查缺補漏,我就不信提高不了自己的數學水平。於是,我一有空,就把全部的心思都花到了解題上。教室裡,隨時可見我向老師或同學請教的身影;甚至在晚上睡覺時,我的腦海裡還浮現著一道道數學題的解題方法。漸漸地,我發現這些數學符號就好像一個個可愛又頑皮的小精靈一般,並沒有那麼枯燥無味。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次數學測試中,我得了滿分,這讓老師和同學們都大吃一驚。我的內心高興無比,但我知道這一切只是起點而已。我得到了他們熱烈的掌聲,最後老師還讓我談談學習方法,給大家做榜樣。

通過這次,我找到了自信。當然,一個人光有信心是不夠的,還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愛迪生曾說過,成功=1%天份+99%汗水,可見努力所佔的分量是多麼重大。不論你多麼有天資,如果你不努力,到頭來都是“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但是,如果自信和努力你都做到了,那麼一朵燦爛的成功之花就會悄然綻放。

最大的麥穗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652字

《最大的麥穗》不僅是一篇課文,還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和處事作風。在這裡,古希臘的一位大學者蘇格拉底巧妙地藉助秋天收穫的麥穗做了一個小實驗——他帶著幾個弟子來到一塊麥地邊,讓他們去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這些弟子們都兩手空空地出現在了麥地的盡頭。

原因何在,那就是太過用心,他們總覺得最大的麥穗一定還在前面,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錯過良機,才造成了這種場景。有時,錯過一個小機會也許並不可惜,但如果錯過一個對你有很大幫助的機會,那麼你的人生道路將會出現漏洞,還無法修補。一旦你抓住了這個機會,出色表現自己,這樣你的下一步發展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所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善於捕捉機會者為俊傑”,這些名言都在時刻提醒我們一點——抓住機遇。如果把機會白白浪費,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枯燥而死板,哪來那麼多科學家和發明家?他們成功的祕密是什麼?還是這四個字——抓住機遇!

在看似很平常的一些事物中,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想法和習慣。凡是行走匆匆、腳步雜亂而且毫無目標的人,到頭來,也只能像文中的弟子一樣,兩手空空,這才如夢初醒。可見,學會把握機會是多麼重要!

是啊!人的一生彷彿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麥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

當然,追求最大的無可厚非,但把眼前的麥穗拿在手中才是實實在在的!

最大的麥穗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928字

最近,我們學習了《最大的麥穗》這一課。一個小小的“挑麥穗”的故事,卻讓我深刻地理解了那句老話——“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文中,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到麥地裡摘一個最大的麥穗,且不許回頭,而弟子們因為挑挑揀揀,到最後兩手空空,錯失良機。課文中的一句話則引人深思:“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的確,聽起來漫長實則短暫的人生就如同在麥地裡行走,而那最大的一穗,就是我們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眼前的一穗”則指眼前的機遇。機遇就如閃電般劃過,只是看我們如何選擇,能否當機立斷。而幾個小故事恰好可以說明把握機會的重要性。

日本一家跨國公司要招聘一名會計,因為待遇優厚而使得很多年輕人前去應聘。機會難得,每個人都打起精神想脫穎而出。經過兩輪的精心篩選,只剩下了三名女大學生,他們將面臨第三輪的面試。第二天,經理髮給他們每人一件帶有汙跡的衣服和一個黑皮包,在八點時告訴他們:“你們要在八點十五分前到總經理室進行面試,總經理喜歡乾淨整潔的人哦,汙跡若被發現則淘汰。”聽到這兒,一號趕緊拿出紙巾擦汙跡,卻越擦越髒,被淘汰出局。二號則火速跑到洗手間,希望將汙跡沖洗乾淨,終於汙跡沒了,二號的胸前卻溼了一片,等到了總經理室的門前,剛好八點十五分。二號緩緩開啟們,見三號剛好出來,看到她胸前的那塊汙跡,才放心地走了進去,總經理看到那片溼跡,遺憾地說:“很抱歉,你被淘汰了,我已經選擇三號了。”二號不服氣,正欲開口,就聽總經理說:“三號把皮包掛在胸前,擋住了汙跡,以最快的時間贏得了機會。”二號無話可說,走出了房間。

我的舅舅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大學畢業後,他連找了幾份工作都不滿意,不是嫌這個工資太少,就是嫌那個工作太累,結果白白錯過了許多機會。

歌德說:“善於捕捉機會者為俊傑。”是的,機會是平等的,卻也是稍縱即逝,我們的確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但把握好眼前的機遇,做好當前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將會錯失良機,一事無成,不是嗎?

大自然的啟示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682字

讀了松下幸之助的《大自然的啟示》,心中感慨萬千。人生的起落如同暴風雨一般,過程驚天動地而結果卻是緩和平靜。

《大自然的啟示》主要描寫了暴風雨的前兆,過程和暴風雨過後。也是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態度。

暴風雨前兆,壓抑得讓人窒息。我雖然沒有經歷過幾次暴風雨,但大雨前的悶熱,卻讓我感到窒息,莫名的煩躁湧上心中,卻又不敢釋放,壓抑無比。就好像作者筆下的天空,像一口大鍋,兀自地扣住整個大地,讓人悶熱,壓抑和窒息。

暴風雨的過程,可謂驚天動地,一道閃電,一聲蓋頂的霹靂,暴風雨就來了。在我的記憶裡,我好像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暴風雨。但下雨時,拿著雨傘,手伸出傘外,感受雨滴打在手上清涼的感覺,就會有種不顧一切放下雨傘衝進雨中的衝動。作者說過:我曾在風雨來到之初抱著頭往家中狂奔,我也曾在暴風雨最大的時候從家中衝出。前一種感覺我當然有過,不想躲雨就拿書包或是抱著腦袋就往家中狂奔。後一種感覺卻沒有,即使淋雨,也是在鄉下,在迫不得已之際才會接受雨的洗禮。兩種感覺確實讓我難以忘卻。

暴風雨過後,和緩平靜。空氣中帶著泥土的香味。作者寫下“最好的暴風雨都有最好的尾聲。”確實,當你靜下心來感受,經歷了暴風雨前兆和暴風雨的洗禮,結果卻和緩平靜,這種美不可言喻,只可意會。這種美,無可比擬。

人生的起落就如同一場命運的暴風雨,來的快,去的也快。既來之,則安之,就如蘇軾筆下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天。”再大的困難,再大的挫折,即使感覺天都要塌下了,可回頭來看,仍然是平和結束。這就是暴風雨的啟示,也是大自然的啟示。

《看,那些偉大的瞬間》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830字

今年暑假,爸爸給我買了一本精美的書,名字叫《看,那些偉大的瞬間》。這真是一本有趣的書,讀了它,就像打開了一扇科學之門,帶我進入奇妙的科學探索之旅。

這本書中,講了世界科學史上許許多多偉大的舉動。比如:牛頓發現地心引力、美國“阿波羅”號登月、計算機的發明開啟全新的時代、滅絕天花病毒等等。讀了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科學知識,也讓我創造偉大瞬間的人有了更多的瞭解。我很佩服那些偉大的科學家,他們偉大的舉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甚至創造了偉大的新時代。我原來以為,這些科學家是高不可攀的,他們一出生就很厲害、很優秀、很出色。但看了這本書,我才發現,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小時候也是普通的人,有的還很淘氣呢!但他們長大了,為什麼會那麼優秀呢?

書中的故事告訴我,有的科學家之所以成功,是他們長期刻苦學習的結果。比如發現血液迴圈祕密的哈維,就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據說在戰鬥打響後,他仍然拿出書仔細閱讀,甚至炮彈在他附近爆炸,他只是稍稍挪動位置後接著學習。正是憑著忘我的鑽研勁頭,哈維在研究血液迴圈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些科學家,他們的成功靠的是善於觀察。列文虎克,他只是市政廳的一名看門人的,每天的工作單調又清閒,但他有強烈的好奇心,在玩鏡片過程中,通過仔細觀察,發明了顯微鏡,由此發現了微生物世界,轟動了整個世界。他的故事告訴我,哪怕是普通人,只要留心生活中的發現,仔細觀察,也能做出偉大的舉動。還有些科學家,他們成功的祕密是善於思考。牛頓就是這樣的一位偉大科學家。一個從樹上掉下來的蘋果,這是十分普通的現象,卻引起了牛頓的認真思考,從而找到了蘋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進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規律,開創了科學史上的新時代。

讀了這本精彩的書,我也要向書中的偉大科學家學習。學習他們刻苦鑽研的品質,在生活中仔細觀察,對不理解的問題要多思考,面對困難積極面對不退縮。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也能跟他們一樣,創造出不可思議的奇蹟。

《日本的思想》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750字

丸九真男是日本重要的政治思想學者,他的經典著作《日本的思想》剖析了近代日本思想史上的重大問題,閱讀這本書,有助於我們在巨集大的歷史背景下了解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與價值觀。

西方歐美國家在工業革命後,由封建專制主義轉為資本帝國主義,亞洲封建帝制受到極大衝擊,生產與資源分配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以中日為首的國家也開始維新變法,但中國卻變法失敗,而日本成功搭上資本主義制度的列車。二戰日本戰敗後,在短短的時間內國民思想由崇尚和支援日本法西斯政權,到迅速擯棄戰時思想接受自由與民主,並進行一億人的戰爭懺悔儀式。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背後的問題是,為什麼在亞洲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並率先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為什麼二戰後日本可以進行所謂的“一億人懺悔”並重新迅速崛起?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這個島國獨特的思考結構特徵與現實的生存方式。

日本是泛神論宗教國家,怎麼說呢,日本人眼中的神不止天皇,日本人看到浪花,覺得是神也需要拜一拜。相對而言,那些外來的一神論思想,往往能讓日本人接受並應用,日本人覺得哪些思想是最新潮最合適並利於當下的生存狀況的,他們都要拿來試一試,無論是日本人學習中國唐朝的儒家文化,還是日本接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這些文化思想都被日本人拿來使用。就像魯迅說的“拿來主義”,日本思想史顯得零碎和混雜,日本人拿來這些外來思想,並沒有辦法將它們變形加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因為日本沒有像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線軸貫穿聯絡起來的思想體系。

正是因為日本沒有核心思想的主線軸,他們找了儒家思想,可這不是自己的東西,他們借鑑西方的宗教思想,不管用,最後他們找了天皇,不同於英國的君主立憲,天皇是他們獨特的政治與思想支撐點。這些種種導致了日本容易有一種綜合東西方的輕率性,造成夾在“東洋”與“西洋”的雙重自卑之中的尷尬處境。

《日本的思想》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750字

丸九真男是日本重要的政治思想學者,他的經典著作《日本的思想》剖析了近代日本思想史上的重大問題,閱讀這本書,有助於我們在巨集大的歷史背景下了解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與價值觀。

西方歐美國家在工業革命後,由封建專制主義轉為資本帝國主義,亞洲封建帝制受到極大衝擊,生產與資源分配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以中日為首的國家也開始維新變法,但中國卻變法失敗,而日本成功搭上資本主義制度的列車。二戰日本戰敗後,在短短的時間內國民思想由崇尚和支援日本法西斯政權,到迅速擯棄戰時思想接受自由與民主,並進行一億人的戰爭懺悔儀式。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背後的問題是,為什麼在亞洲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並率先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為什麼二戰後日本可以進行所謂的“一億人懺悔”並重新迅速崛起?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這個島國獨特的思考結構特徵與現實的生存方式。

日本是泛神論宗教國家,怎麼說呢,日本人眼中的神不止天皇,日本人看到浪花,覺得是神也需要拜一拜。相對而言,那些外來的一神論思想,往往能讓日本人接受並應用,日本人覺得哪些思想是最新潮最合適並利於當下的生存狀況的,他們都要拿來試一試,無論是日本人學習中國唐朝的儒家文化,還是日本接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這些文化思想都被日本人拿來使用。就像魯迅說的“拿來主義”,日本思想史顯得零碎和混雜,日本人拿來這些外來思想,並沒有辦法將它們變形加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因為日本沒有像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線軸貫穿聯絡起來的思想體系。

正是因為日本沒有核心思想的主線軸,他們找了儒家思想,可這不是自己的東西,他們借鑑西方的宗教思想,不管用,最後他們找了天皇,不同於英國的君主立憲,天皇是他們獨特的政治與思想支撐點。這些種種導致了日本容易有一種綜合東西方的輕率性,造成夾在“東洋”與“西洋”的雙重自卑之中的尷尬處境。

《晚安,我的星星》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587字

放暑假了,我到圖書館借書,突然,我看到有一本書叫《晚安,我的星星》,這本書把我吸引住了,我就專心地看了起來。

我一口氣把它看完,原來,這本書講的是:獅子王決定把填上的星星分給大家,每隻小動物都分到了自己滿意的星星。可是小老鼠的星星又暗又小,但小老鼠像得到寶貝一樣高興。它每天晚上都對自己的星星說:“晚安,我的星星。”

有一天,小老鼠看見自己的星星生病了,變成了一個石頭掉下來,它非常傷心,動物們都爭著把自己心愛的星星送給小老鼠,但小老鼠堅持要自己的星星。小動物們想方設法希望小星星能夠亮起來。最後,小動物還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先捉些螢火蟲,再把螢火蟲放在石頭的旁邊,然後,這顆星星又飛上了天空又大又亮,就像一顆大大的鑽石。

我被小老鼠對星星的執著之情深深地感動了,由此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天我看書的時候不小心撕壞了這本書,我非常傷心。但我很愛面子,不想用一本爛書,我就氣憤地把它丟在一個角落裡,不想要它了。後來我想到《晚安,我的星星》,於是我馬上回到家,用透明膠認真地把這本書粘好了,此時我覺得好開心!

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壞了就隨意丟掉,造成了過多的垃圾,堆積如山,真是太浪費了,而且對環境影響很大,我們應該小小老鼠一樣珍惜和愛護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哪怕它已經改變了樣子,也要不離不棄。朋友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這樣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充滿快樂和幸福!

《你是我的寶貝》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683字

《你是我的寶貝》是我最近讀到的一本黃蓓佳傾情小說。書中寫了一個叫貝貝的小男孩,天生就患有唐氏綜合症。在他很小的時候,爸爸在地質勘探時不幸喪命,媽媽又棄他而去,只剩下奶奶和他相依為命。後來奶奶突發心臟病去世,貝貝只好住進了福利院。過了一段時間,舅媽為了能得到貝貝家的房子,把他接回了家。他們的私心讓貝貝受了不少苦,但是在貝貝純潔無暇的心靈感染下,舅舅一家有了很大變化。

一開始我並沒有覺得這篇小說有多感人,直到讀了“四個小籠包”這一章。原來八歲的貝貝連數字都不能認到四,多和少、大和小根本分不清!年邁的奶奶別出心裁地把四個小籠包排好,一遍一遍地教。我漸漸地感受到殘疾人的苦,家庭破散的苦。我對貝貝充滿了同情!在後面的幾章裡,奶奶還教會了貝貝自己洗澡,貝貝在智障學校成了最棒的學生。我的心裡稍稍有了安慰。但是好景不長,貝貝的奶奶死了,貝貝成了孤兒。他拿雞毛和硬紙板做了一雙翅膀,說要飛到天上去找奶奶。我的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心想:真是一個傻孩子!但如果他的神智是清醒的,就更加受不了這種打擊啊!

後來,舅舅一家三口住進了貝貝家。他們給貝貝吃四個大包子,害得貝貝胃痛不止;他們為了節水,不讓貝貝每天洗澡;他們把貝貝趕到客廳沙發睡,蚊香差點薰死貝貝。可是貝貝沒有計較,當警察要拘留舅舅舅媽時,貝貝選擇了原諒他們。我感受到了貝貝在智障之外的那顆純潔善良、寬容大度的心。我對貝貝不再是同情,而是敬佩!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就像書裡的貝貝,生活中的所有殘疾人。只要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連站在他面前的魔鬼都會變成天使。如果人人都能放下私心,寬容待人,這個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讀《巧克力味的暑假》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529字

我很喜歡讀《巧克力味的暑假》這本書。這本書寫了一個小學畢業生項心儀在暑假嚐到獨特滋味,曾經親密相處六年的四個好朋友,在畢業之後勞燕分飛,心中無限的孤獨和無奈,只有自己才能體會。所幸的是,她又遇到了新的同學和朋友……

最喜歡讀這本書的第三章:樓上掉下來的朋友。寫的是:有一天,項心儀家的電腦中病毒了,玩不了遊戲,在家裡很無聊。突然,掉下了一個紙球,紙球上吊著長長的細線,她把紙球從窗戶外拽進來。接著,樓上又掉下一個紙片,上面寫著:你幹嗎搶我的紙球?就這樣,一來一往,他們聊開了,知道了各自就讀的學校,各自的愛好,以及將進入同一所初中學校,還望成為同桌冤家……正當項心儀要把這個意外交到朋友的訊息告訴她的四個朋友的時候,她的朋友不是去補習,就是去旅遊了,這讓她很失望……

讀了這本書,我想起了我的假期生活,爸爸沒時間帶我去玩,電腦又被媽媽設了密碼,電視卡又被爺爺拿走,只能寫作業、打電話跟同學聊天……

看來我的假期生活跟項心儀不一樣,猶如苦瓜,沒有一絲甜美。

我希望我的假期生活就像森林裡的小鳥一樣,自在地在無垠的天空中自由飛翔;在清澈的湖邊盡情暢飲;在蔥綠的樹上和同伴們快樂地玩耍……

這本書真實反映了學生的暑假生活,說出了我們的心裡話,所以我很喜歡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