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淵明的引領下相關作文20篇

在陶淵明的引領下 篇1

國三作文 ,651字

一冊冊汗青以悠遠名揚的口吻在我們的耳邊傾吐中國的千年滄桑。掩耳息心,千軍萬馬氣勢恢弘地奔湧而來。朝盛朝衰似輪盤般不住旋轉。煙波浩淼的滾滾歷史長河中,有哪一瓢能夠沁潤心脾呢?

王侯將相,天子為上的宮宇熠熠生輝,好不氣派,但象徵榮譽的金磚玉瓦中,以腥臭的暗紅色濃血來築造高不可攀的權力之柱。錦衣華服下的靈魂,用無知覺的冰若寒霜的心製造看似金光奪目的財富,但高貴的心靈無法容忍這不堪的一切,於是毅然跨出慾望的圍巢,兩袖清風,健步而去。

尋一處依山傍水之所,搭兩間簡樸平淡之屋,圍三畝自耕自食之地,栽四棵稚小挺立之苗……在“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勞作中感受汗水的欣喜。閒時啜飲自得,淡淡的酒香溫潤順喉,不禁愜意抿嘴而笑。低矮的小茅屋怎堪比高樓闊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何能與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富貴榮華相提並論,清粥小菜的樸素如何與玉盤珍饈相媲美。

陶淵明因擁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心境而蘊為千古傳誦的田園詩人,而我們如能獲取如此淡定自若的曠達,想必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都演化為各色各味的調味品,曲折跌宕的道路將化身成最觸動人心的交響曲。一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情懷會在你的心中構起一番世外桃源。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當我們的思想摒棄了外界的浮華喧囂和世俗的功名利祿時,你會發現自己的內心如天鵝湖般清澄、靜謐,如燈塔般明亮。這樣,我們才能精準地測量靈魂的高度。

我在陶淵明的引領下,學會了還自己一片碧空,懂得了觀賞柔軟潔白的雲朵,愛上了讓跳動的心來解答我的疑惑。

在她的引領下 篇2

國一作文 ,694字

午後,靜坐,執書淺讀,窗紗掩不住陽光的微笑,如水的暖金色透過玻璃窗,悄然起舞翩翩悠然,不著痕跡,一如她所帶給我的歡喜。

—題記

她如一朵再美不過的夢之花,而我們如一隻只蝴蝶闖入了她的世界,並一發不可收拾地喜歡著她,崇拜著她。也許蝴蝶終究會離開花,獨自去拼搏,可蝴蝶永遠不會忘記花,因為花給蝴蝶引領了方向。

她講課繪聲繪色,動情時微抿雙脣,默默點頭;喜悅時,笑意怒放,明眸似雪,使人彷彿身臨其境。一日,她正為我們講解古典詩詞的美麗與典雅,講到興頭上,一首《沁園春雪》亳不猶豫地背了下來。那時她的眼裡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她就像一本厚厚的詞典,滿載著淵博的知識,引領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又是一日,漆黑的夜幕籠罩著大地,窗外昏黃的路燈下,是墨色一般的柏油馬路。偶爾有幾輛車駛過,發動機的聲音消失在街的那頭,寂靜的夜又歸於寂靜。突然一聲轟隆聲把我們都嚇了一跳,接著一道耀眼的閃電撕碎黑色的天幕,又是一聲震耳欲聾的雷聲,彷彿要將整個教學樓劈斷一般,風也不甘示弱,颯颯的風吹得樹葉飄零,樹枝欲斷。窗簾也被強風吹得鼓了起來。正在大家都心驚膽戰時,她璨然一笑:“有我呢,別怕!”她的臉上露出兩個小小的酒窩,如花一樣的酒窩使她的面容變得活潑而靈動起來,她儼然就是一個單純、可愛的小姑娘。我愣了一下,可隨即一股暖流溫暖了我的心,我真想衝上去,在她的懷裡大哭一場。初中的生活“兩點一線”,可有了她的陪伴,又有什麼厭煩呢!

她的微笑如一泓清泉,流過歲月塵封,流過心中山巒,注入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她的微笑引領著我走向前方。

她,就是我的語文老師王老師,一位值得我用一生來珍惜的老師。

我在李白的引領下 篇3

國一作文 ,561字

曾幾何時的我並不是一個莘莘學子,而是一個迷惘於人生、友情和學業的少年。自從我讀懂了李白,“認識”了李白,我才發現,我的道路是那麼的寬暢,路途也不再迷茫。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小學時的我,常不愛寫作業,寫一道,落一道。做事亦是如此,從來沒有過堅持下去的恆心。看過李白也曾逃學,彷彿覺得我倆志同道合,可當他煩惱??然醒悟,刻苦讀書,最終成為古代一位千古風流人物時,我只有羨慕的份兒,隨即想到:他堅持下去能成功,我為何不能?從此,便下了堅持的決心開始堅毅的行動。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有這位知己,死而無憾,我可能是羨慕、忌妒、恨了。我和他已經形同陌路了。記不清當時為何事爭吵,只是一件小事,可倔強的我們都開不了口。我將這件事以及自己的心理寫入作文,上交老師,老師竟當堂讀出來,尤其是最後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時,聲音更加洪亮,我偷偷看著李洋,發現他正對我微笑,隨即更感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又一次的考試敗北,使我大為沮喪,正學著李白的《行路難》,他人生坎坷,官場失意,仍能乘風破浪,如果我效仿他,必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在李白的引領下,我不再迷茫,而是看到成功的大門為我敞開。我要感謝這位多次幫助我的思想上的老師、摯友。

我在冰心的引領下 篇4

國三作文 ,844字

窗外是青灰色的天,隱隱的微光亮了一片湖水。遠處的雲還在夢鄉,襯著窗框,安分地裝點著這卷橫幅山水。近處,野貓打了個哈欠,懶洋洋地。並沒有多少睡意,我便披衣坐起,徑自來到書架前。我不怎麼想去揣摩那些經典的人物,只想打發一下時光。眼睛便不由地被角落塵封的《繁星春水》吸引了,清晨的清寂,配幾句小詩,剛剛好。

我隨意地翻開一頁,淡淡一瞥,會心一笑。“最沉默的一剎那頃,是提筆之後,下筆之前”,這是你閒暇之餘悟於心記於紙的小哲理。真是道出了我的心聲吶。懷著一顆好奇心,揣著一點點對你盛名的久仰,我繼續往下翻著。

“冠冕?是暫時的光輝,是永久的束縛。”有點小遺憾,沒有早些讀到你的詩。遙想當年,不過在一個小小的比賽中,贏得了三等獎的最後一名,我便驕傲地如立在屋頂唱曉的公雞,俯視著芸芸眾生,有幾分捨我其誰的氣勢。訊息驚動了七大姑八大姨,那年回家過年的時候,還紛紛要求我演奏一曲。我斷斷續續地吹,葫蘆絲支支吾吾地響。當時我只感覺有一把火燒上臉頰,表情不出所料是夏日漫天的火燒雲。如今想來,若是當年便知你的詩,由你做我的擺渡人,怕是不會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現在萬幸我能在您的引領下,徹悟了對名的淡然,不再為一時的光輝畫地為牢將自己束縛了。

低調的同時,您也告訴我:“弱小的草呵!驕傲些罷,只有你普遍的裝點了世界。”春風吹又生的草,無處不在、默默奉獻的草,他們隱於市,藏於山,濱於海,最是平凡,卻也最不平凡。他們忠之屬也。像草一樣的他們,不一定是朝九晚五的“白骨精”,不一定是人人阿諛奉承的物件,但他們是樹的根,樹無根必亡,他們是大廈的地基,大廈無地基不立。他們是有資格驕傲的!你的詩為我的未來點起了一盞明亮的燈,這是對敬業最妥當的詮釋。我在你的引領下,踏上堅持不懈、鬥志滿滿、默默奉獻的人生之路。

耳邊鳥鳴聲聲,吵成一鍋滾水,是春天那忍不住的聲音。太陽的一縷光芒從房子的空隙裡鑽出,落到了你的詩上。太陽升起來了,照亮了三次元的大地。星星升起來了,籠罩了一池悠悠碧波。而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是你的絢爛光芒。

在外公的引領下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61字

在我走過的這段人生之路上,經過了許多的事,但是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外公引領了我。

在我小的時候,外公就細心地撫養我,教我做人的道理。一個星期天的上午,外公帶我到西湖公園去玩。過了一會兒,我累了,便坐在湖邊的長椅子上面休息。突然,我的屁股被一個東西頂了一下。原來,是一個錢包。外公走過來打開了錢包。“呀!好多的錢啊!是誰丟的呢?”

外公看了一下里面的照片,還真巧,居然是樓上毛叔叔丟的。外公便對我說:“我們回去把錢包還給毛叔吧。”我想都沒想,就說了一句“好”。接著我們回到家便把錢還給了毛叔。毛叔感激不已,連聲道謝。回家時,外公便告訴我:“看到了嗎?人都要拾金不昧。”從此,這顆種子就留在了我心裡。

清明節時,外公帶我去祭奠姥姥、姥爺。我們便來到了我舅爹的家裡,家人站成一行,為姥姥、姥爺燒香。

最後,到我了,外公拿起打火機給我點著了一根香,讓我對著姥姥、姥爺的遺像作了三個揖,便把香給插了上去。

在吃午飯的時候呢,卻不見了外公。我到處尋找,原來外公在對著姥姥、姥爺的遺像說話。我走過去,對外公說:“外公,姥姥姥爺都已經過世了,您怎麼還這麼跟他們說話呢?”

外公轉過頭對我說:“姥姥、姥爺雖然過世了,但是呢,他們是我的父母,所以,我們要這樣愛他們,要有感恩的心。”我點點頭,若有所悟。

在外公的引領下,我的思想不斷淨化,我的心靈不斷成長,像一條小船,努力地向更廣闊的海洋駛去。

我在老師的引領下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2字

從古至今,老師在我們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記得我剛加入幸運星小記者班,開始到那兒學作文時,認識了唐老師,我就不像以前那樣害怕,非常喜歡寫作文了,而且只要一動筆就是兩頁多呢。

有一次,在幸運星作文課上,唐老師講的我沒大聽明白,直到寫的時候,我都不知道如何下筆,所以就一直呆呆坐在那。唐老師看見我那副樣子,過來鼓勵我,還提示我,讓我想起了許多好詞好句,我順暢就把那篇文章寫好了。

老師不但教會了我們寫作文,還教會了我們做摘抄呢。每次放學後都要我們摘抄,我們漸漸積累了很多好詞、好句和好段,並且還能熟練地用在作文上。每次寫完作文,我第一件事就是做摘抄,這不僅提升了我的綜合能力,還讓我產生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每天回家,不像以前那樣玩了,而是看書,大量的閱讀。

記得有一次,我們班的胡紫涵同學沒有做摘抄,唐老師也並沒有責怪她,而是讓她補好,下節課再交,並給她講摘抄的好處。

在幸運星唐老師的帶領下,我初步學會了寫作文,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還學會了摘抄,這對我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作用。

我在諸葛孔明的帶領下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54字

翻開那本書頁已泛黃的《三國演義》,那個我崇拜至今的人——諸葛孔明赫然映入我的的眼簾。

五歲那年。

童年的記憶就像一幅褪了色的畫,貼在朦朦朧朧的牆上,好些地方都淡得看不出線條和色彩來了。但是,外公給我講的那幾個三國故事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火燒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計退敵”、“三顧茅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可“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我印象最為深刻,甚至,連當時外公的神情都記得相當清楚,孔明的睿智形象已深深鑲嵌在我心中,我要學習他的博學聰明。

十歲到了。

我已經自己讀起了《三國》,當然,我最喜歡看的還是那個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諸葛孔明出的“草船借箭”計謀。現在我已經可以給那些弟弟妹妹講這個故事了,他們聽了以後,也是個個喜笑顏開,拍手來鼓掌,孔明的故事讓我成長。

十二歲,現在。

“草船借箭”已經以文言文的長篇課文形式進入了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當然我5歲時外公就以白話文翻譯給了我聽,再加上這七年時間,我已經可以說出這其中的精髓,然後翻譯出它,這也得到了老師表揚,我越來越喜歡孔明瞭。

我讀了《史記》之後,明白了諸葛孔明為什麼會“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因為他讀遍了天下之書,並且都讀懂了。所以我也要向他學習,爭取變成和他一樣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我在李白的引領下 篇8

國三作文 ,526字

偉人如星光般,在黑暗中引領人們前行,我在李白的引領下,終於到達成功的彼岸。

那日,幼小的我初次站在舞臺上。內向的我十分害怕,我恐懼是因為自己膽小,我慌張地站在舞臺中央,臺下一片譁然。攢動的人頭如密集的螻蟻,一點點撕咬著我的自信,我不知所措,猛然間我想到了李白,他曾寫下過“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名言。是啊!我因有才能方可站立於舞臺上,那麼何必自卑?馬上我的所思所想便如泉水般潺潺化作語言淌出,最後,我迎來了雷鳴般地掌聲。

這是李白帶給我的成功。我感受到要為自身才能而自信,切莫自卑。

我已經成長了不少,在這個為學業而奮鬥的青春年代,我又失敗了。鮮紅的叉號似利刃般直刺我的心臟。寒冬裡冰雪籠罩世界,灰暗的天空沒有一絲生氣。我悲傷,我懊悔,我想要放棄了。我忽然注意到了一塊大螢幕,上面有李白的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字型瀟灑豪放,是那麼鼓舞人心。我彷彿看到了希望,我不再抱怨了,平息心情,再續走前路。終於,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這也是李白帶給我的成功。是他讓我面對挫折時滿懷希望,切莫放棄。

我因李白而改變,我在李白的引領下,品嚐到喜悅,瀟灑,希望,勝利的滋味……

我與陶淵明的親密接觸 篇9

國二作文 ,696字

一朵兩朵三朵,漫天的桃花隨風飄落;一步兩步三步,陶淵明正從“桃花源”中走來。

我不曾想過,我竟會對已經逝世很久的古人產生濃厚的興趣,但事實就擺在眼前,讓我不得不相信。

最初是從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知道陶淵明,第一印象這個詩人一定是一個喜好自由、閒適生活的人,但卻並不是我認為的那樣,隨著陶淵明的作品撲面而來,一個又一個真實的陶淵明出現在了我的面前。

第一次與他接觸是從一篇文章開始,具體的名字已記不太清。他曾經五次為官,在他第五次做官時,深刻體會到了王朝的腐敗,讓他對東晉王朝失去信心,連夜罷官回家,又繼續過起了清貧的日子。這個陶淵明讓我被他的性格所折服,不貪圖榮華富貴的生活,活得瀟灑自在。

第二次與他接觸是因為他罷官後在清苦的生活環境中所寫的一副對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橫批“南北。”相信讀過書的人都會明白這幅對聯的含義,上聯缺“衣,”下聯少“食,”橫批沒有“東西。”雖說他的生活清貧,但他卻依舊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用寫作來宣洩心中的情緒。

第三次與他接觸是因為最近讀過的一本書中《心中的桃花源》這篇文章,讀完以後讓我對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在他57歲時寫下的這篇僅為360字的《桃花源記》表達了他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文中表現了他嚮往無拘無束的生活,嚮往《桃花源》中的世界,在那裡人人平等,沒有階級差別,人人都能做自己喜愛的工作。這樣的他怎能不引起人們的興趣呢?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他;“東籬採菊”的他;“桃花源”中的他,每一個他都讓我所喜愛,每一個都對我有莫大的啟發。

一朵兩朵三朵,漫天的桃花隨風飄落;一步兩步三步,陶淵明正從“桃花源”中走來。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篇10

國二作文 ,624字

雖生活中總有艱難困苦,可每個人心中仍有一個桃花源。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和平、恬靜、快樂、優美。“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是陶淵明所描繪的桃花林。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他所處的現實生活相對立即的。這裡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今社會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是一種空想。

陶淵明還寫了一首五言《桃花源詩》,附於《桃花源記》之後。詩與記珠聯璧合,以詩人的口吻講述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安寧的生活。陶淵明以自己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深切感受,突破了個人狹小的生活天地,從現實生活的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苦難出發,結合傳說中的情形,描繪了一個與現實社會相對立的自由、幸福的理想社會。“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世外桃源”是陶淵明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世外桃源”是一個虛無漂渺、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世界。

我們累了,也希望來到自己的桃花源,那裡純潔的沒有一絲汙垢,會帶給我們最單純最寧靜的幸福。

永遠的陶淵明 篇11

高二作文 ,609字

溶溶月,淡淡風,終會隨時間的流逝而無影無蹤,可是歷史卻為我們記載了你,讓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曾祖父是大將軍,你笑之以對,未因此而驕傲。八歲喪父,十二歲喪母,未改變你樂觀的人生態度。當家庭衰落後,你出仕做官,卻因看不慣官場的渾濁討厭人與人之間的假面相對阿諛奉承,更不因為五斗米而折腰,毅然辭官而去。“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是你體內最深切的呼聲;“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是你內心最嚮往的生活。

面對南山,你選擇忘記,忘記所有的不快,這是心靈的選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清寧恬適的生活讓人心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你灑脫曠達的心境讓人敬佩;“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你積極樂觀的態度更讓人歎為觀止。這就是你,一位不慕名利、只求淡雅的菊花君子。

儘管家境貧寒,罷官歸鄉的你卻不改豁達本性。“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人以流憩,時矯首而暇觀。”一句句淡雅的文字勾畫的出一幅幅令人嚮往的鄉村生活圖,字字珠璣之中洋溢著樂觀與從容。

你的一生是不屈的一生,是讓無數仁人志士敬佩的一生。你如蓮般高潔,如菊般隱逸,如梅般堅貞,如竹般清正,花中四君子也難以比擬你這生於汙濁卻清於世的真君子。面對死亡的威脅,你吟唱著“死去何所得,託體山阿”的磅礴詞句。你的精神如何能讓人不去敬佩不去傳頌呢?

千古的文章已經流傳了千古,你—陶淵明將永遠佇立在歷史之中。

致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 篇12

寫信作文 ,2717字

【篇一:致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陶淵明先生:

您好

我們雖然同在中國大陸,但是我們並不在一個朝代中。您可能都不知道我是誰,但是您的大名卻永遠留下了歷史的腳印,留在世人的心中,今日我有幸能寫信給你,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陶先生您也許還不知道您被我們稱作隱者,您不為五斗米折腰,來到鄉下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日子,為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活著,堅持人生的理想,不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汙,只願做一位高潔傲岸淡泊名利的人。而當今社會的人只是一味的盲目的去追名逐利忘記自己最初的理想。多想希望他們讀了你的文章後能放下那追名逐利的心,做一個真真正正的自己。

陶先生你的《桃花源記》裡,我們有幸能欣賞到了世外桃源,感受到了自然美景和漁人一同經歷了這場美好的幻想,同時也表現了您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反映出百姓厭惡戰爭,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您的這種特殊願望讓我感受到您的善良和遠大抱負。

在您的《五柳先生傳》裡,您雖然短褐穿結,簞瓢鏤空,但是您依然勤奮學習不曾放棄—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而現在的我們並沒有意味到我們自己有多好的條件去供我們學習,但是我們並不知足,我們並沒有好好利用現在的一切去勤奮努力的學習,想想那時你是點著短短的蠟燭,在隆冬烈風中拿著毛筆去寫字,有時還不一定能填飽肚子。依然那麼勤奮的學習,想想我們真是慚愧不已。

我是不是說太多了,就此擱筆吧。

致此

敬禮

【篇二:致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

陶淵明先生:

您好。

我不止一次的讀過您的詩,比如田園詩,詠懷詩,飲酒詩,聽過您的事蹟。從對您略知一二到深知。

我們最近在學你,我知道,你有一個“不慕榮利”,“安貧樂道”,和“採菊東籬下”的悠然心境。嚮往的社會是和平與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淡泊高遠,無身外之求的人生;喜愛的人生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之趣的鄉村。由於這些追求,使他大多數的田園詩呈現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但其背後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身感無所感的焦慮。

與您的初識是你的《桃花源記》您描寫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的社會。

近期我們學了您的幾首詩,我我對您的詩充滿了敬畏之情,我最佩服您的《歸園田居》。您寫了您種豆的辛苦,可是種的豆,卻沒有幾顆,我喜歡您歸園田居,其樂悠悠的做法。我為您的辛苦感到惋惜。

祝您在天堂生活快樂

對您敬畏的學生石銀豪

【篇三:致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作文】

尊敬的陶淵明先生:

我們都知道您是偉大的東晉詩人、辭賦家、散文家,具有“田園詩人”之稱。雖然您離我們很遙遠,但是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令我們驚歎,您在我們心中播下了人世間有“世外桃源”的想法,讓我向往您想象的生活,在自己的“仙境”中生活。

您知道嗎?在我這個充滿憧憬的時代,每個人都對未來有一份美好的嚮往,但是每一個人對嚮往的方法是不一樣的,人沒有了對未來的嚮往,身體就如同一幅行屍走肉:沒有知覺,沒有血液,沒有了人類所可以做的一切,在學過您的《桃花源記》之後,我心中一直有對“世外桃源”的美好憧憬,想去感受一下“人間天堂”的感覺。

您知道嗎?我喜歡您不是因為別的,而是正應了“田園”這一詞,您利用“田園”的美麗來襯托您的美好生活,您寫的詩也是那麼的優美,把田園的風情與鄉村獨有的特點寫了出來,正是因為這一點,我才會喜歡您的性格與寫詩特點。

我記得有一次在上您的作品—《桃花源記》的時候,我的語文老師在品析您的片段時,語氣是那樣的深沉,彷彿自己已經置身於此。在一片寂靜的山谷裡,有一群與世隔絕的人,他們不聞世事,只為過著自己的生活。這一切都寫出了您對那種神仙般的生活,其實我也挺嚮往那種生活的,沒有人打擾,沒有那些所謂的官職來侵犯,我只為與世隔絕忘了一切。

如果是那樣的話,全世界的人都沒有了憂愁,只有快樂,我尊敬您、喜歡您,喜歡您的作品!我對您的尊敬勝過了一切,希望您的作品有更多人喜愛。

此致

敬禮

【篇四:致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

您好

我們雖然同在中國大陸,但是我們並不在一個朝代中。您可能都不知道我是誰,但是您的大名卻永遠留下了歷史的腳印,留在世人的心中,今日我有幸能寫信給你,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陶先生您也許還不知道您被我們稱作隱者,您不為五斗米折腰,來到鄉下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日子,為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活著,堅持人生的理想,不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汙,只願做一位高潔傲岸淡泊名利的人。而當今社會的人只是一味的盲目的去追名逐利忘記自己最初的理想。多想希望他們讀了你的文章後能放下那追名逐利的心,做一個真真正正的自己。

陶先生你的《桃花源記》裡,我們有幸能欣賞到了世外桃源,感受到了自然美景和漁人一同經歷了這場美好的幻想,同時也表現了您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反映出百姓厭惡戰爭,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您的這種特殊願望讓我感受到您的善良和遠大抱負。

在您的《五柳先生傳》裡,您雖然短褐穿結,簞瓢鏤空,但是您依然勤奮學習不曾放棄—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而現在的我們並沒有意味到我們自己有多好的條件去供我們學習,但是我們並不知足,我們並沒有好好利用現在的一切去勤奮努力的學習,想想那時你是點著短短的蠟燭,在隆冬烈風中拿著毛筆去寫字,有時還不一定能填飽肚子。依然那麼勤奮的學習,想想我們真是慚愧不已。

身體健康

【篇五:致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

陶淵明先生

你好

《桃花源記》讓我認識了你,讓我知道了你內心的所向往;《歸園田居》讓我瞭解了他對官場的厭惡及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說明他是一位清高,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詩人。

陶淵明帶給我的都是積極的影響,給我的感覺總是那麼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應該人人皆有耳聞,這也充分地體現了他自身所有的美好品質。

然而,我又覺得他的一生是那麼的不如人願,因為“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於是便有了“遂見用小邑”,做官並非是他自己的心願,但是,由於這些外界因素的所驅使,他是別無選擇。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如果讓我們去做自己所不想做的事,那種心情該是多麼的難過。

陶淵明在歸隱田居後寫了許多以山水田園為題的題材的詩作,他應該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田園詩人,他寫的每一首詩或詞,語言都讓人感到很質樸、簡練。

陶淵明,他的一生不知該用怎樣的詞去描述,或悲或喜吧,這隻有他本人所能領悟到的,但是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給後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財富—文學。

他的成功和喜悅讓我們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敗和悲傷讓我們一同陪他承擔;至於他的一生中的遺憾,就讓後人來彌補他吧!

“有的人死了,他卻活著”。我想:陶淵明也在其中吧!

給陶淵明先生的一封信 篇13

寫信作文 ,611字

尊敬的陶先生:

您好!

在我的腦海中,“住著”許多德高望重的古代文學者。唯有一位先生,一位令我深深欽佩的先生—以下是我對他的總結。

愛菊君子與墨水先生

他風度翩翩,偏愛菊,愛它隱逸而又堅毅的品質,他視菊為君子,而我視他為君子中的君子。“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想這些詩句不僅是對菊,更是對他自己最好的詮釋。

清廉人與低調學者

我與他的邂逅是通過《桃花源記》這篇文章,後來我們也學習了他的作品《五柳先生傳》。他的文采比較隨性,“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從這裡可以由門閥制度體現他的低調,但是在“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中卻委婉地借別人的口誇自己。說他廉正,絕不是“吹出來”的,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是令人感慨萬千!

愛國的隱士

他是個有遠大抱負的人,他希望自己可以為國家作出貢獻,但他有心無力。他不是李鴻章,李鴻章有實力和地位,面對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可以號召愛國分子進行洋務運動。他知道自己家道中落,既沒權也沒勢,人微言輕,加上他為人正直,不願去攀附朝中權貴。最後他才選擇"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開始了他的田園生活。儘管"單瓢屢空",但他依然過得很自在,他的高尚情操是我們難以估摸的。

相信您已猜到了,這位先生就是您啊!不要問我為什麼,只源於我對你您有著太多太多的讚許與崇敬。

此致

敬上!

一個來自21世紀的學生

2017.5.28

我眼中的陶淵明 篇14

國二作文 ,771字

在別人的眼中,陶淵明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東晉詩人,但是在我的眼中,陶淵明就是一位值得讓人讚賞的愛國之士。

陶淵明雖然只有著平凡的一生,但是沒有哪個人會知道他會造就如此傳神的詩篇。令人敬佩的是,他不圖錢財更不為名利。陶淵明當官時,他僅一百多天便辭去所有官位,從此歸隱田園。從陶淵明的種種表現中顯然表達出了對東晉王朝的強烈不滿,他以他特有的方式與官府作鬥爭,田園生活也成就了他的田園詩,使陶淵明成為歷史中的田園詩人之祖。

陶淵明對國家、社會的不滿顯現於他的詩文之中。比如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就單單從一個漁人因捕魚而造訪桃花源的文章當中,就可清晰的反映出陶淵明反對當代社會的黑暗與對世外桃源的自在生活所向往和憧憬。再來看看他的五首《歸園田居》,陶淵明對國家現狀的不滿、擔憂和歸園的迫切、期待,都表現於字裡行間:從“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中看出他對因世間之亂而倍感憂傷;從“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中便可以看出他的歸園之切;又從“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中透露出對國家復興的希望而嚮往……不僅如此,陶淵明身上還有許多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弘揚。

陶淵明確實是一個詩人,他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詩人,他更加是一個明辨是非的智者,他的詩表達出了他對自己國家的擔憂與憤恨。為了批判黑暗的當代社會,陶淵明寫了無數的詩與文章,從而發洩自己的不滿,並且對那種安定和諧社會的嚮往。他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恰好源於他深深地愛國之情。陶淵明擁有著的敢於鬥爭與維持正義的志氣是沒人可以改變的,他以如此頑強的愛國與反抗之志,是歷史長河中所有人的模範與標杆,正是因為這種精神所在,才鑄造了華夏民族的精神!

最後,我想再次強調:不管在別人眼中是怎樣去看待陶淵明,就算別人說他只是個詩人罷了,說他只是個普通人罷了,也不會改變我對他的看法。這,就是我眼中的陶淵明!

我眼中的陶淵明 篇15

國一作文 ,781字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是陶淵明留下的不朽詩篇。陶淵明是南朝有名的田園詩人,他的詩和散文大都在歌頌自然,諷刺社會。他對那爭名奪利的世界採取隔離與冷漠的態度,令所有人都印象深刻。對我來說陶淵明不僅僅是一名文學家、詩人,更是一位有骨氣、有膽量、有豪情的偉大人物,他嫉惡如仇,厭惡黑暗的官場,不屑與那時代官場之人同流合汙,只求迴歸自然,潔身自好。我對他的印象最為深刻。

陶淵明生於敗落的官宦世家,他從小有豪情壯志,立志為國奉獻。但身居官場後,他看見那裡面骯髒汙穢、殘暴不公。社會的腐朽令他悲憤不已,可他無能為力,他厭惡官場的黑暗,憤然辭官,隱居田園。便有了婦孺皆知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田園生活貧苦而清淡,但陶淵明樂在其中,正如詩仙李白所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陶淵明便在這清貧自在的田園生活中度過了餘生。陶淵明,離我很遠,卻又似乎是一個老朋友,我熟悉而又陌生,《桃花源記》使我認識了他,知道他內心所向往的生活;《歸田園居》使我瞭解他,他不羈的性格,對官場陰暗的厭惡和對大自然的嚮往;《不為五斗米折腰》我看到了他的高傲,遺世獨立,正如他畢生所愛的菊花,像個不與世俗爭奇鬥豔的隱者。

陶淵明的品質如此高潔,但他的一生是那麼不遂人願。家道中落、國家腐敗,年少壯志的他看到了社會的陰暗面,心中悲傷憤怒,卻又無可奈何,只能獨自生活在自己的“桃花源”裡,帶著疲憊的身體和充實的靈魂,以及淡泊名利的心走過無數春秋。

陶淵明的心願固然美好,但他所向往的“桃花源”終究不可能實現。一味的逃避世界,逃避事實,而不去改變只會落得“菊之愛,陶後鮮有聞”的悲慘境地,但陶淵明不屈權貴、淡泊名利的優秀品德值得後人傳頌。

陶淵明,你正如一朵盛開的菊花,不似牡丹富貴,不似梅花高傲,也不似桃花絢爛,你平靜、淡然,猶如為天邊的啟明星,永遠閃爍著光輝!

像陶淵明一樣的活著 篇16

國三作文 ,814字

古往今來,人們都被世間的俗事所煩擾,難得為自己追求一些東西,而讓自己在晚年留下些許遺憾,只有他—陶淵明,追求自己所想的,可以放棄許多別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在物慾橫流的社會,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

像陶淵明一樣剛正不屈地活著。陶淵明最後一次出仕,只做了85天的彭澤令。當時郡裡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官員卻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由於陶淵明一直厭惡官場,對腐朽社會的不滿,他氣憤地說:“我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的小兒!”即日掛冠去職,並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心志。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生活清貧卻“不為五斗米折腰”;他剛正不屈,將官場的是非顛倒壓在腳下;他強硬正直,去職還鄉,迴歸田園。

像陶淵明一樣閒適淡泊地活著。他面對山中結廬,採菊觀日,菊花與他作伴,飛鳥與他暢談。“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必“心為形役”,自然遊目聘懷,參透自然。在遠離塵囂的田園中,每日耕作勞作,自得其樂。過著“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的生活;看著“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的景象;嘆出“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的感慨。陶淵明的歸隱生活,是最清逸,最自由,最和諧的人生追求。

像陶淵明一樣脫俗曠達地活著。陶淵明面對物慾橫流的官場,義憤去職,歸隱田園,無絲毫對官場富貴的留戀。還鄉後,陶淵明不僅沒有對田園生活的清貧感到不滿和怨恨,而且作出了《歸園田居》《飲酒》《桃花源記》等佳作。他的詩中,無一不是描寫歸隱田園的生活樂事和自我超脫世俗的情懷。返璞歸真,崇尚自然,這既是陶淵明生活的準則,也是他創作時的準則。他選擇的這條歸隱之路,使許多人可望而不可及,卻又心之所向。

活著,像陶淵明一樣剛正不屈,閒適淡泊,脫俗曠達地活著。在腐朽汙濁的社會,不隨波逐流;在人生的短暫歲月裡,不與世俗同流合汙,追求自己的理想,心胸曠達;無論在何時,都做完整的自己,不丟失最純粹的自己。

像陶淵明一樣活著,讓自己多一份自由,少一份束縛……

我眼中的陶淵明 篇17

國三作文 ,733字

手捧一本古詩詞,氤氳在茶水間,我彷彿看見千年前的你從歷史長河中走了出來。

悠遠的南山,起伏連綿;裊裊炊煙,隨風而逝。南山下,一片濃郁的田園氣息。在他看來,幸福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自得。那報國無門的失意被田園的清風所吹散,而暫得一時的喜悅。

人們稱你為“靖節先生”。我想這個諡號於你是當之無愧的。你從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對生活充滿理想,希望通過仕途實現自己“大濟蒼生”的巨集源。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幾度出仕,使你逐漸看清了東晉王朝的極端腐敗。四十一歲最後一次出任彭澤縣令時,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僅八十多天就辭官回家。你性格耿直,清明廉政,不願卑躬屈膝,攀權附權貴,註定了你和汙濁黑暗的官場是有緣無分的。

從此,你便寄身於田園,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清貧生活。“環堵蕭然,不蔽風月;短揭穿結,簞瓢屢空。”你在茅草屋簷下,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管他朝廷官場,高官厚祿,先飲為快。

可是,你的志向卻太過於消極,“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我承認,當時政治是很腐敗,但你應該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面對它、改變它。儘管憑你一己之力難以達成,但在改革的過程中,試問哪裡沒有為國家、為人民犧牲的人?你卻一味地避世,期望喝醉,虛構出一個“黃髮垂鬢,並怡然自樂”的世外桃源。“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或許,你也是有苦衷的吧。

上帝給我們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開啟一扇窗。儘管最終你還是沒有實現“大濟蒼生”的巨集源,但你在文學方面取得的成就時無人能比。是你開創了具有獨特風格的田園詩派。再也沒有人能夠像你這樣熱愛自熱了。

嫻靜少言,不慕榮利的陶淵明;

安貧樂道,熱愛自然的陶淵明;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陶淵明。

在茶水的清香間,超越千年,我走進了你……

我眼中的陶淵明 篇18

國二作文 ,685字

陶淵明其人其文章與品格能夠流傳千古,依我看,正是因為一個‘真’字。

有晉一代歷來注重一個人的出生門第,而陶淵明正是東晉名將陶侃的後代。按照門第來看,陶淵明極有可能步入官場後平步青雲,如果他又可以‘聰明’地搜刮些民脂民膏,也許陶淵明會榮華富貴一生,成為下一個石崇王愷。

但也許是看透了官場汙濁奢靡之風,無力改變卻又不想同流合汙。也許是順應自己返璞歸真的天性,陶淵明先後五次辭官,過上了自己想要的山水田園的幽居生活,超脫與俗人俗事,與山林鳥獸共休息。陶淵明找到自己的‘真意’,那就是道法自然,與自然萬物生靈休慼與共。就是這樣‘真’的人,才能無視金銀財帛與功名利祿,就算是連自己最喜歡的酒也喝不上,卻寫出了‘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樣的句子。做到‘悠然’--發自內心的快樂恬靜。就是這樣‘真’的人,才能在‘短褐穿結,單瓢屢空’的窘迫中說自己是生活在葛天氏,無懷氏時代的人。自然自然,自然而然,遵從內心,即是本真。世間能夠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很少,而陶淵明卻可以做到,正是因為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真諦,只要過著自己理想的生活不論是滿目蕭然還是春和景明的境地都會被他忘懷,灑脫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就是這樣,養養菊,種種豆,寫寫文章,便是最大的享受。

有‘真’者,亦有‘不真’者,古今亦有。詩名大如孟浩然者,在山中‘假隱’多年以求一官半職然而卻終不得唐玄宗賞識,鬱鬱而終。我們也不乏是這樣的人,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率真?這談何困難,又談何簡單。看看陶淵明吧讓我們這些‘鳶飛戾天者’可以‘望峰息心’,找到屬於自己的‘真’之所在就是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

我心中的陶淵明 篇19

國二作文 ,1131字

陶淵明是一位我非常喜愛的古代文人。到目前為止我對陶淵明的瞭解僅限於課本和一點零星的課外讀物,所以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

陶淵明是一個正直、率真、灑脫、有個性的人。他的真性情總能吸引我,同時我認為陶淵明的灑脫和詩仙李白也有所不同,他的灑脫帶給我的感覺是一種脫俗清幽的感覺,而李白帶給我的更多的是豪爽仙俠的氣息,相比之下我更要喜歡陶淵明。

有些人認為陶淵明消極避世,周敦頤把他定位成無為的隱士,我一點也不認為陶淵明是無為的。下課和同學討論時,有人為了反駁我,將只知道種豆採菊的陶淵明和重修岳陽樓的滕子京、以及范仲淹作對比。我認為有必要從他們所處的朝代與他們的身世經歷去深究一下:

陶淵明出身在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也算是名門了,按理說從政應是一路綠燈。可是無奈晉朝官場實在太過黑暗,貪汙、腐敗的情況遠超《人民的名義》中“漢東省”。陶淵明這一小股清流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整方田地的汙穢,再說了因為為人正直、率真,反對貪汙而碰上幾個大貪官的利益,可憐的他,官只能越做越小了。畢竟侯亮平存在於共產黨領導的社會的小說裡,他在書中所作所為的真實性和可行性,放在晉代的陶淵明身上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陶淵明就算把欄杆拍遍,發出無限的感慨想盡無限的辦法也無法改變沼澤一分一毫,於是乎,就只好不為五斗米折腰歸隱山林,尋找自我解脫的道路。

至於滕子京和范仲淹,他們被貶因為在朝廷推行新政而被守舊派讒言汙衊。就算被貶,也是太守官職,將落後貧窮的東晉時代的芝麻官-陶淵明,拿來與大宋天下的太守作比較,就好比將普通的大學生創業者和王思聰作比較一樣,前者的創業資金只有幾千,好一點也就幾萬,至於後者,創業資金也不多,就兩個億。這結果不用猜想。

再來談談陶淵明的喜好—菊花。在我看來菊花的傲骨,堅韌,不與世俗爭奇鬥豔的精神都是無可比擬的,為何因陶公喜歡就平白無故被扣上隱士的帽子?周敦頤自誇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陶淵明又何嘗不是一朵蓮花呢?如果他所在的官場不是汙泥,也沒有那個官場是泥潭了;如果他出淤泥有染,那也不會被後人扣上消極避世的帽子了。他能做到“而無車馬喧”“心遠地自偏”正是他的潔身自好的表現啊!至於他的《桃花源記》恰恰是他歸隱多年一直牽掛天下百姓的證明,正是他心繫天下才畫出了安居樂業共享太平的巨集偉藍圖。

這麼正直,憂國憂民的偉人無奈被逼出官場,本想著退出那汙穢的官場,不為五斗米折腰,讓後人知道自己的一身正氣,現在可好被後世人說成消極避世!實在讓我為陶公深感不平啊!如果當時不退出,死撐著,後人只會說他跟所有的官員一樣無能腐敗同流合汙,這真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嗟夫!無從可樂耶!”聽到後世如此評價自己,陶淵明也是欲哭無淚啊!

我心中的陶淵明 篇20

國三作文 ,1095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唯有你與眾不同。

——題記

他生於天地之間,卻不為塵世所染;他不向往離世,卻有屬於自己的桃源;功名利祿視為塵土,人情世故看作雲煙;遠離汙濁的世界,還心靈一片藍天。他就是我眼中的陶淵明,雖然他不及李白浪漫、不及柳永婉轉、不及王勃浩蕩、不極及杜甫憂國,但是他依然值得我敬仰。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心情是如此悠閒坦然,以至於提到陶淵明我們便會想起那個“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為。”的鄉野村夫。他嚮往田園也許正是為了能享受這世外仙境的幽靜與坦然,世間的凡事總是使人心生雜亂,也許正是這樣返璞歸真的生活才適合遺世獨立的聖賢。生於山水間,嚮往心中的桃源,採菊花以自慰、與天空對白,遊走于田園之間,偶爾會望見遙遠的南山。塵世似乎漸行漸遠,將真理留於心間。

生活正應如陶公一般,簡簡單單順著內心,存於天地間。這才是人生的大徹大悟,“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既然結廬在人境又怎能無車馬之喧,陶潛心中的憂,世人不會明白。世人說他是隱士,可誰又能明白臥龍尚有騰飛之夢,老驥尚有千里之志。他也曾有自己的志向,他曾想造福鄉里、想為百姓撐起一片天、想締造一個真正的桃源,可惜現實的黑暗如同一座大山壓在他身上,令他翻不過身、挺不起腰,使他不得不放棄理想,安於現狀。這樣一個專權的社會,寒門弟子又怎能創造一片天。況且陶公他又是那樣清高“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看淡了官場的功名利祿,厭惡了那塵世的勾心鬥角。塵世就是這樣,百姓總是會淪為被欺壓的物件。和諧平等的桃源只是一個被扼殺在萌芽的夢,甚至於只是一個幻影。“月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帶上自己的志向,遠走他鄉;離開這個喧鬧的塵世,找一方淨土把心靈安放;引壺觴以自酌,樂琴書以消憂;以山川為友,借田園消愁。

既然憂愁不能化解,何不將它轉換為自我安慰。安慰受傷的靈魂,也安慰那迷茫的世人。華麗的藻飾、閃耀的點綴,不過是人生的一刻間,最終皆為雲煙。與其用簡單換來快樂,何必垂眉折腰換來那本不屬於自己的憂愁。回到現實他依舊是那個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的五柳先生;但在夢中他擁有那個寧靜祥和、怡然之樂的世外桃源。

我心中的陶淵明,沒有修飾、沒有點綴,一壺老酒伴著思緒飲下,一切都化為雲煙,隨風飄散。終身的願望都化為紙間遐想,悠然的田園間透出一點淒涼。表面上你是如此淡定,內心卻是一片迷茫。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就讓你的人生少一些汙穢,多一些淒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