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整體相關作文20篇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整體 篇1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 ,1333字在這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越來越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做事情,比如碎片化地購物,比如碎片化地閱讀。這樣的生活方式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每一個人,使我們越來越遠離曾經的整體化。
我們之所以碎片化,因為網際網路使我們的生活快捷而便利。本來要花上一個下午的時間去購物,現在在家裡幾分鐘就能搞定。本來一個新聞,需要興師動眾從採訪寫稿到最終來到我們手邊的報紙,我們才能瞭解。現在事後一個小時之內往往已經能在微博上看到了。於是我們用很短暫時間去做事,去生活,這碎片化似乎也就隨之而來了。
碎片化不只是時間上的碎片化,還有內容上的碎片化。比如現在微博微信上的短文字,只有140個字,內容不夠完整,或不夠充實。比如網購,其問題在於不能對於產品進行更全面的瞭解,只有碎片化的引數和圖片,消費者難以完整地對於產品進行評估而選擇十分購買。
而碎片化與之對應的整體化,其實更為重要,因為整體化的生活中,我們能更專注更完整地完成一件事情,這對於一件事情完成的質量和效用十分重要。一個晚上看一本嚴肅的文學作品,相比在各個時候隨時隨地地看一點零碎的不夠嚴肅而完整的文章,總是能帶來更多的收穫。而碎片化生活的襲來讓我們逐漸忘卻了整體的必要性。
究其原因,我覺得,首先是惰性。不可否認的是,這無需專注力的碎片化生活不費力氣,而網際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助長這一狀態,可以不花力氣做的事情,為什麼要追求高質量和高收益而費神費力呢?於是這人類天生的惰性使得我們的趨向於那種更為輕鬆的碎片化生活。同時,這種碎片化生活也在使我們越來越慵懶。
其次,更為重要的是網際網路的異化。網際網路使我們人類生產出來的產品,但是他漸漸成為一種異己力量,反過來統治人類。我們本想通過網際網路來更好地利用時間,卻被網際網路役使,人們越來越懶惰,通過網際網路過一種輕鬆的生活。
這就十分可怕了。人類的惰性只會因為網際網路越發被放大,而懶惰從來就不能是這個社會進步,社會的停滯換一個參照系就是社會的退步,最終人們將陷入空前的危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需要整體化。
但是在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碎片化生活似乎難以避免,如果要“我自巍然不動”,不改本色,全然不顧時代的衝擊,堅持自己的整體化,顯然是難以做到的。我們要追求整體就需要更透徹地瞭解整體。我認為在現代生活中的整體性分為兩種,一是原本就存在的整體性,一種是現代生活獨有的整體性。先說說原本的整體性。原本的整體性顯而易見,朝九晚五的八小時工作制度,只要一直在崗位上工作,就是一種整體性。這種整體性主要還是在學習工作這些本職工作上比較普遍,這方面做到整體性其實是十分容易的。再說現代獨有的整體性。這類整體性就是整體性的本質在現代生活中的體現,就是要利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進行整體性的工作。在學習工作中,這整一個過程是整體的,但是我們可以利用碎片化的資源進行輔助,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不漏等等。於是碎片化的生活將成為整體性的生活的一種進階,但是實質是整體性的。
說到底,碎片化時代其實只是一箇中性的現象,我們對待這個現象的不同方式導致不同的結果,它影響最大的是我們的認知,而這個影響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被磨平的,因為人類會對於碎片化的生活有更好的理解,並更好地利用它,讓它為整體化的生活服務。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 篇2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作 ,1253字早晨醒來,開啟手機,翻看當天最新的微博熱門,再看看各種app的推送訊息,碰到有趣的分享給好友,然後再開始一天的生活——這已經成了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的日常。
有了手機以後,我的生活好像被細分成了很多小板塊,哪怕是等個電梯的時間,也足夠看完一條新聞簡報,你也會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嗎?每天穿梭在資訊的海洋之中,生活,也悄悄發生了很多改變。
書海泛舟——碎片化閱讀
閱讀,一直以來都是我選擇在課後放鬆的主要方式,閒暇時候,捧起自己喜歡的書,時常能專注其中,一看就是一個下午——不過這都是以前了。
買來手機後,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常讀的幾本書下載進去,沒過幾秒,進度條就滿了,幾本書中的全部內容都進入到了手中的“百寶盒”裡,真是太快太方便了!前幾年,週末一有空就會央求父母帶我去書城,看著一排排令人眼花繚亂的書,不知幾時才能在書海里“熬出個頭”;現在,手機上輕輕鬆鬆就能獲取數不盡的讀物,從古典經典到現代文學,從國語名著到異國傳說,能想到的書,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一點,就能盡情地開始閱讀。
可是,看著冰冷發光的螢幕,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是一種氛圍,往日裡一家人一起讀書的場景很難再出現了,也很少去書店,很少讀紙質的書籍,聞著書香閱讀的感覺也不見了。
簡單高效——碎片化學習
不會做的難題?不理解的知識?沒有辦法解答?
自從進入了碎片化的生活,都不再是問題了。手機掃描,馬上就能看到各種解析,便於理解;有不懂的知識,只要百度一下就可以獲得權威的解答,隨時隨地,簡單高效。不管是在趕地鐵的時候,還是在課後時間,都可以用來學習各種想學的知識,也可以來學習各種實用的技能,烹飪、樂器、運動等各種領域都可以在網上獲得專業的指導。我們還能在論壇裡和志同道合的網友們交流經驗和學習心得,更加事半功倍。
不過,隨之而來的也有很多問題。有些同學為了圖方便就直接在網上搜尋答案,更有甚者利用網路資源在考試中作弊,答案一掃即來,絞盡腦汁解題的樂趣就少了很多,合理地利用豐富的資源,還是需要同學們的自覺來踐行的。
互動溝通——碎片化社交
朋友不在身邊,以前的同學聯絡不上了?
現在,只要開啟手機裡的各種社交軟體,就可以和同學朋友聊聊身邊發生的新鮮事,也可以在群裡跟同學交流學習上的問題。無聊的時候,開啟微博,一條條最新訊息不斷重新整理著——這可能是資訊獲取最快的渠道了,新鮮知識和新聞都可以第一時間瞭解,並能和全國各地的網友展開評論,時常能看到一條條逗樂的評論,讓人不由得沉浸其中。
正因為網路世界的紛繁有趣,有的同學便因為缺乏自制力而沉迷其中,荒廢了學業,浪費了大把的時間。網路世界很有趣,但是有節制地探索它的魅力,不是更有趣了嗎?
碎片化的時代悄悄地來了,也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所有的時間都變得更有意義,我想,我準備好感受這一切的樂趣了。
我喜歡這個碎片化的時代。
一個碎片化的時代 篇3
一個碎片化的時代作文 ,871字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與認知,這是一個碎片化的時代。
“碎片化”一詞是描述當前中國社會傳播語境的一種形象性的說法。所謂“碎片化”,原意為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碎片化”也可理解為一種“多元化”,而碎片化在傳播本質上是整個社會碎片化或者說多元化的一個體現。
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我們的生活更為便利,但它同時也讓我們的生活更為地碎片化了。在網際網路出現以前,一個人的生活相對很簡單,不同的連續性任務將一天分割成幾個時間段,如幾點到幾點是學習,幾點到幾點是讀書,這些事情是連貫的,一旦開始便不會停下去做別的事,直到完成為止。每個人的一天生活就如同一張時間表一樣,儘管可能會有細微的調整,但整體上是早已規劃好的,在哪個時間段你知道應該做那些事。但現在,因為網際網路的普及,人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讓我們的生活更為地碎片化了。在以前,那些連貫性事情間的間隙,本是無所事事的一小段時間,現在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漸漸地被網際網路帶來的新事物填滿了。比如乘公交車的時候,就可以用手機來看看新聞,工作間隙可以去讀讀網路小說,甚至如廁的時候都可以拿個手機去。
這樣的碎片化的生活的時代看似充實了我們的生活,它讓連貫性事情間的間隙,那本是無所事事的一小段時間被填滿了,但卻也讓不少人浪費了更多的時間。本應只在那些碎片化時間做的事漸漸延伸到了正常的工作或是學習時間上,其原因便是那些網際網路帶來的新事物太有誘惑力了,比如網路小說,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還有手機網路遊戲,本是工作學習之餘放鬆的消遣,卻漸漸讓人沉迷其中。
如何去面對這樣的碎片化生活,充實了我們的生活間隙,同時也不會讓其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便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網際網路和它造成的碎片化生活並沒有錯,碎片化生活是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網際網路也不過是種工具,而如何去很好地應用它,除了政府的政策和幫助,更多地要靠我們自己,去努力地適應碎片化的生活。
當處於一個“碎片化”的時代,如何生活 篇4
當處於一個“碎片化” ,1498字碎片化”這個詞很火,雖不確定何時提起,但無疑現在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之一。的確,很多事物正變的碎片化,就如眾所周知的碎片化閱讀一般,生活漸漸碎片得更加零散。
碎片化的弊端很多,一如其他關於碎片化閱讀帶來的危害的文章提到的,碎片化資訊與閱讀,使人忽略了理論觀點的推導過程,只給出了結果,這使得資訊變得孤立存在,而不易建立起彼此之間的聯絡,不易整合收編。久而久之,理論性的知識框架很難穩固。這不論對於個人或者社會,都其實是很不利的。資訊與閱讀的碎片化如此,生活也是這樣,我們時常會發現,時間被分割地越來越細緻,安排也越來越緊密。如此一來,就會覺得過得很累。等等諸如此類,都可以看到這個時代背景下的碎片化的影響。
但是也沒必要一味的否認。因為仔細想想,碎片化是什麼?是將整體中一個個小的個體提取出來,成為單一的個體。字面上便是這樣。那麼,將一個事物從他原有的系統裡提取出來,然後將一些從不同系統裡提取出的碎片整合成一個新的系統。也顯示了一種資訊可構造的多元化。然而這往往成立於一些思想哲學類的體系,因為很多新的理論與主義,也有著舊時理論的影子,有一些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感覺。再者,我們日常的一個個觀點和思想都是一個個零散的碎片,而且是由這一個個小的零散的碎片,才組成了一個大的認識世界的觀念。這按照定義來說,的確也是一種碎片化,但是對於個人認知也是沒有必要否定的。
所以,我們到底在警惕什麼?碎片化?還是大資料?我覺得是大資料。現在移動網際網路發達,帶來的是生活節奏的進一步加快,因為資訊獲取的速度也更快。而就因這種“快”,我們現在資訊龐大到來不及收編,針對於個人也針對於社會,都是如此。而碎片化其實是很早就有的,不過是現在被提出來,作為這個大資料時代的一個結果來使用。為什麼要提出“碎片化”這一個概念,我想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人們的慌亂,對於時代步伐的慌亂。
而這個時代我們是很難改變的。我們暫且不能阻止時代的前進,也不必阻止。“碎片化”生活從未要求我們去改變它,而是要求我們接受。因而,我們如此警惕這碎片化是沒有用的,而是學會去合理的利用碎片。
其實碎片應用的好,也就類似於上面說的,也許可以形成一套新的系統。所謂用的好,不是說,如何組裝,而是說如何看待,如何取捨。用資訊的碎片化來說,在這個營銷號遍地,娛樂為重的網路上,看到的往往上一秒是娛樂八卦,下一秒是某些小知識的科普,但刷完一圈微博以後,會發現什麼也沒記住。這是很空洞的一件事。但是完全可以說,今天看了這些資訊,然後把一些有意思的記在備忘錄或收藏還或本子上。我想,這種時候不會用本子記什麼娛樂八卦的。而且,有一些長條是一個高度的資訊整合,就如某個有很大貢獻的人的生平。這對於記憶來說,也是有幫助的。這些東西時常翻翻,將一些可銜接的歸為一類,形成一個新的認識等等。而用的不好,是那種什麼都記或什麼都不記,漫無目的的在瀏覽資訊。我們要學會的,是如何利用碎片,整合碎片。
而且,這不是一種“反碎片化”,而是一種接受碎片化的動作,行為。合理的篩選與運用,而將生活過得很好,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生活姿態。我們往往會聽到一些“如何運用安排時間”的言論,其實也是一種對碎片化的合理化利用,這也是種接受。
對於碎片化,這個詞往往會覺得是個挺貶義的詞,就如一開始我便先說這個弊端一樣。但碎片化實際上沒有褒貶之分,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接受碎片化。將什麼事都拿“碎片化”上綱上線,那的確碎片化也便是不好的事了。但其實,碎片化這種大勢所趨的事情,我們又何能去聲討改變。該警惕的是我們如何對待碎片化。被碎片化打擊的不是這個時代,而是我們時代中的部分人,不知如何去接受碎片化的人。
碎片化新時代,我們應如何自處 篇5
碎片化新時代,我們應 ,871字在這物慾橫流、崇尚科技的時代,移動網際網路已在今天大為發展,佔據了一席之地,逐漸侵襲進入我們的生活之中。
不知何時起,我們的生活逐漸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而這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與認知。
無疑,我們無法否認,碎片化的生活模式已經幾乎徹底融入了我們的骨血裡。因為我們,正處於這時代。站在碎片化中心的漩渦眼裡,我們難以輕易的抽身或改變。是我們引領著碎片化的時代,亦或是,碎片化的時代引領著我們呢?誰也無可知曉。
身處碎片化時代,你就會發現,生活就像一幅巨大的彩色拼圖,五彩斑斕。你每拼上一塊,就又加一塊,這其中不乏是別人幫助你拼上一塊。隨著網際網路遍佈世界的每個角落,很多相應的App、論壇、貼吧等軟體相應誕生。即使你們相隔兩個大洋,你們相隔了16個小時的時差,又或許你們相隔著百年的閱歷……只要你想,你願意,在網際網路龐大的籠罩下,數億萬人就可共享資訊,互相分享心得。並且,當時間被切割,拿出手機點開app,你就可乘擠地鐵、等公交的時間,繼續你未讀完的書,購你想購的物,交你未曾謀面卻暢聊天地的知己好友……我們會生活得更加積極上進,不浪費、珍惜時間的每分每秒,朝著暖陽學會微笑!
然而,萬物都有兩面性,在我們享受著碎片化時代所帶來的益處時,有些傷害也悄然而至。隨著生活節奏過快,人們無法慢下來去體會生活中的美好,去欣賞沿路的秀麗風景。並且用手機隨手一點,消費交易就完成啦。反而使人對消費沒有實感,從而對購物慾望沒有節制,絲毫意識不到已經超出他所能承擔的正常消費。此外,一篇小小的文章或問題,分成n個時間段去讀,無法完整的思考,思維沒有連貫性,也少了很對探索的趣味。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在網路上所表現的只是你的一個碎片化形象,別人也是。有很多在生活中活得很壓抑的人仗著別人不知他的真面目,肆無忌憚地隨意發表言論,且不為傷害別人的行為承擔責任,只有發洩自己的壓抑,從而給別人帶來傷害。
碎片化時代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與認知。我們應該端正態度,迎接碎片化時代!
在這個閱讀碎片化的時代 篇6
在這個閱讀碎片化的時 ,1083字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越來越透徹。是資訊將各個國家拼湊在一起,讓我們共同創造更好的明天;是資訊讓我們瞭解到更多知識,探索更多的未知;是資訊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但是,也是它導致了我們閱讀碎片化……
在這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人也在努力跟上他的步伐,生怕被這快速的生活所遺棄,於是我們就努力工作、忙碌地工作,勤奮學習,忙碌地學習,以至於沒有一點時間給那些滿腹經綸的好書,她們只能在書架上孤獨地看著你,看著忙碌的你,看著根本不在乎她的你,看著寧願看電子書也不看她的你……
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的朋友乘地鐵出去玩兒,在位子上坐定後,我的女伴就拿起手機看電子書,我就開玩笑地說:“平時也沒看你那麼認真讀書啊,今天怎麼了,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她笑著推了我一下,說:“這不是無聊嘛,況且這哪是書啊,這是電子書,比看書方便多了!你看我帶個手機就能看。地鐵到站了我還能立馬把它關掉,裝到口袋裡,我可不想冒著乘過站的風險帶本書過來看呢!”
會不會有很多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忽視書籍的呢?由於她不方便攜帶?由於她太容易“迷惑人心”?或許還因為每天的時間都被工作和學習所佔領,導致你只能抽空看些淺顯的電子書?也許人們把看書讀書看成了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一件簡單的事情,一件可以隨時拿得起放得下的事情,所以才去讀電子書,才導致了閱讀碎片化。
我喜歡讀書,喜歡那種摸得著文字的書,在這裡請允許我插入一段我的讀書往事……
在一年春天的清晨,我躺在陽臺上,藉著慵懶的陽光,讀著老舍的《四世同堂》,體味著二十世紀四代人在院子裡平淡卻又不平淡的生活,我漸漸走入了他們的世界,在一個小弄堂裡發生的事情,在整個北平發生的事,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時而為年輕人報效祖國的志向而興奮,時而為母親捨不得孩子離家而感到悲傷,我時而微笑,時而哭泣……我的情感完完全全地被這本書吸引了,導致媽媽叫我吃飯都聽不到。
這是我在電子書中所體會不到的感覺。在書中,當你聞著書香,翻閱著那一片片溫情的紙時,你的內心會有無限波瀾。在翻頁的那一秒內,你會有對前一頁的不捨和對後一頁的期待,當你不得不合上那本書時,還會有對書中情境的眷戀。而在電子書中,它是冰冷的,它只是碎片化地給你展現出書中的一部分,你可以隨時將它關閉,不會有任何眷顧。
其實,我並不是反對碎片化的閱讀,只是希望大家留一些時間給書本,去體會書中的奧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能給你帶來的不僅僅只有感情上的升溫,更多的是心靈的洗滌。在這個資訊“猖盛”的時代,抽一點點時間回到“過去”,去體會一下之前的韻味,不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