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讀後感1000字相關作文20篇

圍城讀後感1000字 篇1

讀後感 ,1045字

去年在辦公室看見飛飛飛的桌子上有本圍城,跟她借了看。遊戲之餘翻倆頁,很久沒看完。寒假拿回家總想的能看完,不想還不如在學校看的多。這倆天終於零零散散看完。寫一篇讀後感。

第一次見《圍城》是高中的時候,宿長拿她姐姐的書看,深藍色封面,大大的寫了倆個字圍城。裡面那句經典“城裡的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去”也是早有耳聞。覺得這本書是講婚姻的利害性。去年,看書之前在木魚說聽木魚講了電視劇,覺得方鴻漸是一個慫文人,弄了張假文憑,還愛滿嘴諷刺別人,遇事又軟弱,覺得錢老拿他當主角簡直實在嘲笑。

當看完了書,又覺得我們哪裡又比得過方鴻漸。就像辛楣說的,方鴻漸是個好人,但毫無用處。從書的中間開始,鴻漸的人生好像就在走下坡路,從他和唐小姐斷了聯絡,到三閭大學,到輾轉回到上海,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很戲劇性但又那麼真實可信。他像一個明眼人一樣聰明,對於發生在周圍的一切似乎都能夠或快或慢的洞察,但對於周圍發生的一切卻又無可奈何。這多像我們周圍的生活。看書的時候,一直在等鴻漸結婚,看了一半多了,還是沒有結婚,看完之後發覺,圍城不是講婚姻。

我很喜歡辛楣,從書中看來他應該是比鴻漸關係硬,能力強點。他喜歡蘇玟紈,開始以為他是油膩的沒思想,被一腔熱血衝昏了頭腦的,只覺得蘇文紈好的人,後來才發現,原來他都懂,他知道蘇的嬌柔做作,知道她的所謂新詩可能狗屁不通,甚至可以在蘇和曹元朗結婚之後,坦蕩表達自己的喜歡進而對他倆進行諷刺。這是很高階的愛啊。

看完了,又查了查錢老,錢老家庭氛圍好,很聰明,性格可以說很孤傲,留下了不少段子,和楊絳的愛情故事也是一段佳話。可以說是聰明的看透了身邊的人和事,所以才能寫的如此真實。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有時候我覺得鴻漸是錢老想象的平行世界裡的自己。他寫書的時候,和楊絳倆人邊寫邊看邊笑,更是對世俗的嘲笑。所以,我覺得他沒有不喜歡方鴻漸也沒有嘲諷,只是無奈。

書裡有太多精妙的比喻,讓人不得不服。“可是因為她是我們的恩人,我不忍細看她,對於醜人,細看是一種殘忍,除非他是壞人,你要懲罰他。”“每逢鴻漸動了真氣,她就不再開口,彷彿和鴻漸搶一條繩子,盡力各拉一頭,繩子迸直欲斷的時候。他就湊上幾步,這繩子又鬆軟下來……”嘴太毒了,又很對。

錢老數學考了15分進清華的,其他方面都太優秀,我不得不懷疑他數學15分是裝的。大概如果好好學數學,分數不至於15,但語言方面天賦就會被剝奪,就是任性的不喜歡數學吧。

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圍城讀後感800字 篇2

讀後感 ,995字

“少不讀紅樓,老不讀三國。”之前我是不相信這句話的。既然是名著,是眾多人推薦的,為什麼還要在不同的年齡去讀呢?所以,在我16、17歲時,在那個還不懂情愛的年紀裡,在陽光絢爛的夏日,我讀了《紅樓夢》、讀了《紅與黑》、讀了《安娜卡列寧娜》、讀了川端康成等等,讀完後,我還狂妄地評價所謂名著也不過如此,只是一群男男女女在談著不知所云的戀愛。現如今再談起那些書對我的影響,也只過是記得一堆書名罷了。

在初中就讀過《傲慢與偏見》,但只是當成言情小說來讀,只記得男主和女主在一起了,“灰姑娘”伊麗莎白成為了豪門太太,結局皆大歡喜。工作後再重讀《Pride and Prejudice》,我才稍稍讀懂一些簡和賓利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才對達西傲慢的舉止多了一些瞭解。也突然理解了“少不讀紅樓,老不讀三國”的原因。當你的人生閱歷沒有達到那個層次的時候,你是不會理解和認同書中的觀點,更不會從書中有所收穫。

很早之前就被推薦過《圍城》這本書,但至從擁有了自己的手機,就很少真正靜下心來讀過一本書了,一直都沒有去碰這本書。工作後的第一個寒假,突然對愛情和婚姻產生了一些疑問,就找了很多愛情和婚姻方面的書籍,《圍城》這本書就誤打誤撞地進入了我的書單。

讀《圍城》的第一章時,我就被錢鍾書先生的文筆傾倒,好犀利的文筆啊,短短几句描寫,就將蘇小姐的心理刻畫地淋漓盡致。那一刻,我覺得世界上真正的高情商的人就是那些作家,他們能將人世間種種形態的人的心理都能琢磨地透徹,並於文字間表達出來。

《圍城》這本書有一種魔力能讓你拋棄你的手機,一口氣將這本書讀完,也能讓你想再讀第二遍。

能在23、24歲這個對愛情和婚姻好奇的年紀讀《圍城》,這是我的幸運。愛情是什麼?婚姻是什麼?在之前,我一直在好奇。網路上的許許多多的資訊讓我覺得婚姻就是愛情的延續,而愛情也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只有彼此的高貴事物。一切都是美好的,愛情和婚姻都是美好。在《圍城》這本書裡,我看到了愛情和婚姻的另外一面。有時你以為的愛情,可能只是你的一廂情願,而婚姻更可能只是兩個不討厭彼此的人的互相結合。而這種不美好恰恰是很多人的真實生活,即使是接受最先進觀念的人也不能避免這種俗氣。

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不見了好久的朋友,在我們的心目裡,還是當年的風采,儘管我們已經老了。”雖然我還未老,但對於身邊那些已經分離的朋友,他們在我的心中,仍舊還是學生時代青澀的模樣。

圍城讀後感1500字 篇3

讀後感 ,877字

初讀《圍城》,只覺是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記錄著一個喚作“方鴻漸”的人的故事。有感於錢鍾書對人物性格剖析的精細。再讀《圍城》,有感於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人物故事,它更像一幅畫,畫面上的薄紗下掩著看不見的芳華。三讀《圍城》,有感於活在作者筆下亦活在我們身邊的人,更有感於這些人打造的“圍城”。

書中初現“圍城”,是借蘇文紈的嘴說出來的。“婚姻就像一座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在婚姻的道路上,方鴻漸沒有嘗試過轟轟烈烈,也沒有設想過要細水長流。他在鮑小姐處碰了壁,在於他的無力抗擊;他在蘇文紈處失敗於自己的優柔寡斷;他在唐曉芙處不能如意,在於他的不作為。至於最後與他處在一起的孫柔嘉,他們婚後頗具起伏的生活源於方鴻漸的不具判斷力與改變力。其中,除了他對唐曉芙的追求中尚能顯出他試圖征服命運、追尋內心的思想外,他其餘的感情經歷無一不是他徒勞的思想鬥爭和軟弱無力的行為罷了。

而對於自己的事業,孫柔嘉的一句話無疑為方鴻漸下了一個準確的定義—你不可能一輩子都靠著趙辛楣給你介紹工作。方鴻漸自恃出生於富甲之家,後又用手段取了“克萊登大學”的假文憑,又自詡才高,在事業方面總認為會有適合自己的機遇降臨。這樣的方鴻漸是當今多少人的縮影。在這個競爭激烈、知識大爆炸的世界,人們對名利的追逐與金錢的渴望使面臨工作的大學生步入了一座無形的圍城。這座圍城是用他們所謂的自尊心和才學建造出來的。人們一旦走入了這座圍城,便只能看見頭頂上四方的天空飄過功名利祿的浮雲。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會像方鴻漸一樣,在圍城中越陷越深。聰明的人會給心安上一對翅膀,飛過高牆,看到圍城外廣闊的天空。

方鴻漸沒有這這雙翅膀,於是他成了三閭大學中可有可無的副教授,在這座充盈著勾心鬥角的圍城中不堪重負,最後無奈出走。他選擇了認命,選擇了抱怨,選擇了在內心傾述自己的不滿。而機會,恰恰不會關照像他這樣的人。

總之,只有做好了與命運抗衡的準備,圍城再高,你總能飛出去。正如貝多芬所說的那樣—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決不向命運屈服。抵抗也許是徒勞,但不抵抗的抱怨卻連希望的影子都看不到。

圍城讀後感500字 篇4

讀後感 ,1197字

錢鍾書先生於《圍城》中說到: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進來,城內的人想逃離。這句話於我來說感慨頗深。世上每個生命都遵循著這樣的成長規律:降世之初,儼然初生牛犢不畏猛虎,臨終之際多困於城而留有遺憾。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或是名利場,或是溫柔鄉,或是拼造化,或是美名揚。這些意識世界裡逐漸高大的城牆雖給予我們偏安一方的安全感和滿足感,但在另一方面又使得我們的格局和生命的廣度受限。但是人們往往對格局受限不自知,只是固守著前者自鳴得意。那些高大的城牆就像一個擁有可怕吸力的巨大漩渦,慢慢吞噬掉我們的鬥志、毅力和對城外世界的好奇心,最終限制我們於圍城之內,潦草一生。

主人公方鴻漸的人生毫無疑問是悲劇的典型,重重城牆之內的他早已沒了男人的血性。"鐵的硬,豆腐的淡而無味,轎子的容量狹小,還加點泥土氣,這就是他們的民風,就是發財做官的人,也欠大方",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如周敦頤筆下的盛夏蓮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者,少之甚少。在如此小氣的環境下成長,便是方鴻漸悲劇人生的第一重城,錢鍾書先生在本書之初便交代出主人公的家庭背景,一番伏筆之下,後來主人公的多少荒唐和怯懦也就不那麼讓人反感而是覺得可悲了。

第二重城。文憑不過白紙一方,卻能將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方鴻漸在國外不學無術、不思專攻,臨到畢業在父親和丈人的催促下才慌亂得在畢業證書上造假。人生如棋盤,一步錯步步錯。既胸無大志,又不敢隨性而活,這樣的人是極為矛盾的。雖說造假證是當時國內社會對留洋博士過於推崇之下的不得已,但是這一行為終究為他歸國之後遭遇的種種歧視埋下了深深的伏筆。這一重城,是社風世情,是造假證歸國之後被無知的鄉人盲目吹捧的些許自得,竟幻化成迷境幻影,讓方鴻漸難以清醒。

第三重城。封建時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西方自由戀愛的思想在當時中國青年的身上並存,方鴻漸是個矛盾中的典型。一封古文書信回鄉想要與周家姑娘解除婚姻,卻不敢承認自己真實想法,拿著"兩不耽誤"的藉口與父親"商量",被父親痛罵一番立馬就收了心思;歸國的郵輪上,他既為鮑小姐的大膽舉動心神盪漾又覺得不成體統怕人瞧見;歸國後他明明心念著唐曉芙,卻又不敢對蘇文紈挑明心意。如此糾結、不會拒絕的人,如何不會坎坷一生呢?

一個方鴻漸,映射了那個動亂時代的大多數人,迷茫、糾結、既不敢與傳統割裂,又不敢真正接受新潮。在這樣的人物裡,也有當下年輕人的影子。我們也會偶爾迷茫、沒有目標、無所適從,可是從這樣的人物身上,我們終該明白,所有阻礙我們的城牆並非只是外界造成,沒有人可以困擾我們,能夠困擾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一個足夠睿智的人,可以看穿世事的因由,不為所惑;一個足夠灑脫的人,可以不顧世人的眼光,率性而活;一個足夠強大的人,可以不懼任何磨難,砥礪向前;一個足夠堅定的人,終究可以成為想要的自己。

願你我,都能在這紛擾的世間,活成一道明麗的光。

邊城讀後感1000字 篇5

讀後感 ,1609字

《邊城》是中國著名作家沈從文的代表作。如果拋開他是個作家,我對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他對他妻子的愛。

沈先生細膩的情感,在愛情的滋潤下,得以最大程度地發揮,這本《邊城》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人家都說戀愛中的人是最幸福的,正是這種幸福感給了沈從文創作的靈感,他筆下的《邊城》一書,讓我對純潔的戀愛充滿了嚮往。

他筆下的主人公翠翠是個船家少女,一次偶然的邂逅,讓翠翠對水手儺送一見鍾情,這和沈從文自己的愛情是何其相似,自己對妻子張兆和也是一見鍾情。

儺送的帥氣英俊很快讓翠翠芳心相許,奈何儺送向來不愛說話,不善言語,加上略微孤僻是阻礙兩人在一起的主要原因。而性格開朗,率性的哥哥天保卻先儺送一步向翠翠提了親。正當我以為這將會是一場三角戀的展開時,作者卻讓兩兄弟公平競爭,以唱山歌一決勝負。

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兄弟相殘,彰顯了小鎮純潔美好的風土人情。

要說我為什麼對這本書印象深刻,因為這本書中的人物讓我心疼。

無論是翠翠、儺送還是天保和翠翠的爺爺,都讓我產生了憐惜之情。正直開朗的哥哥在知道唱歌比不過弟弟的時候,主動退出,成全弟弟和翠翠。雖然自己對翠翠的愛不見得比弟弟少,但正是這種為了維護親情捨棄愛情的精神,就是我們現代人應該學習的。

在如今,有多少子女因為父母阻止自己和感覺相愛的人在一起,選擇離家出走的,在他們眼裡愛情高於一切。我這樣說並不意味著贊同為了親情捨棄愛情,只是我們應該更加理性的,多方面思考這件事。

老船長翠翠的爺爺也是讓我心疼的人物之一。年邁的爺爺一個人把翠翠拉扯大,還要擔心她的終身大事,最後心力交瘁離開了翠翠。

這樣的結果讓我們在心疼翠翠的同時也為她的爺爺感到惋惜:唉!終是帶著遺憾和牽掛離開了人世。

讀著讀著,我開始琢磨,是什麼讓兩個本該在一起的男女從此兩不相望,在無盡的等待中度過時光。

兩個人沒在一起究竟是什麼促成的,是天保意外死亡,是儺送悄悄的離別,是兩兄弟的父親拒絕聯姻,還是爺爺的誤解……這些說不清的痛苦一直縈繞在我的心裡。

本該花一樣的年紀,卻要遭受親人的離別,愛人的離去,這讓我們善良純真的翠翠瞬間長成了“大人”。

在苦苦的等待,在無限的期盼下,翠翠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秋天。

作者沒有寫翠翠的結局,這就給了讀者無限的遐想空間。如果寫了結局,那也許是儺送回來與翠翠一起過上幸福的生活;也許儺送再也沒出現,但小鎮上每天都會出現一個嬌小的身影望著河水的盡頭,眼裡閃爍著目光,就這樣望了幾十年。人們不知道這位姑娘為何一直望著那邊,只是會不經意地看向那美麗的姑娘,直到那天小鎮少了一個叫翠翠的姑娘。

離開了,不再回來。等待,一切都是等待。其實等待也是一種很美的意境,一種獨特的意境,很美,很詩意。即使儺送不再回來,對翠翠來說,這漫長的等待或許更能貼近彼此的心。

作為一個現代人,同為女生的我,為翠翠感到不值。翠翠無疑是個堅強的姑娘,但她又為何不放下過去,重新過日子呢?

無盡的等待不僅消耗了她的青春,也在一次次傷害她的心。她對儺送的愛到底是有多深,能讓她一直等著他。

有些人說,緣分天定。儘管有時候結局並不美好,但我們經歷過,便不後悔。

《邊城》這本書讓我對美好純潔的愛情更加憧憬了。也許沈從文先生把自己當成了翠翠,幻想著要是自己不能跟妻子張兆和在一起,便也會像翠翠一樣堅守自己的愛情,終身不娶,只為了心中的那份堅守,在愛情的道路上苦苦等待著心裡的那個她。

《邊城》所描寫的小鎮,有著桃花源般的美景,小鎮民風淳樸,景色怡然。這樣的小鎮養出的人,自然會像翠翠一樣純真、善良、美好;像老船長一樣樂於助人、忠厚善良、勤勞堅強。在這個小鎮上,無論是景色,還是人,都是美的。

如詩如畫的邊城,詩意地演繹著人生,詩意地演繹著生活。

書中所示的人性透著美,而翠翠的無限期等待又顯示著不完美。記得沈從文先生說過:美麗總使人憂愁。那這或許也是一種美的境界。

我很重要讀後感1000字 篇6

讀後感 ,8392字

【篇一:我很重要讀後感】

生命,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也許你很平凡,也許你很普通。讀完畢淑敏的這篇散文,我十分感慨。文章一開始,作者就用一連串的四個排比句,來解釋“我不重要”的教育,其實是忽視個體尊嚴和個體價值、缺乏人文關懷的教育。接著作者從多方面列舉了“我很重要”理由:對生命而言,每一個生命來之不易,我們沒有權利和資格說不重要;對父母而言,我們是他們慈愛的物件,幸福的中心,我們不敢說不重要;對愛人而言,我們是相濡以沫的同道,我們不忍心說不重要;對子女而言,我們是他們的靠山和慰籍,我們沒有膽量說不重要;對朋友而言,相交多年密不可分,我們不好意思說不重要;對事業而言,我們就是創意,就是新設想,我們無法說不重要。作者作為一名女性作家,她的筆尖不僅僅停留在自然,更多的是停留在生活。

對於我們沒有想到的在我們身邊關心支援我們的人而言,我不重要嗎?對生命而言,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每個人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失去了,就再也無法挽回。可想而之,它是多麼重要和寶貴。我們沒有權利和資格說“我不重要”。

對父母而言,他們對我慈愛,只要我發燒生病,他們就坐臥不安,心急火燎地把我送到醫院。對兒女而言,他們是我們的頂樑柱,沒有他們,我們會健康成長嗎?對密友而言,結識多年,我們都捨不得分開,更不可能覺得對方不重要。對老師,對家人,對子女,我們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文章中,畢淑敏分好幾段連續四次提到“……說我不重要嗎?”,然後用一個段落說了那麼幾個字“我很重要”。重點突出了個人的重要性。是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滴水,那麼涓涓水流匯成汪洋大海,我們的力量不是很巨大的嗎?我們作為一個初中生,在為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時,誰說我們不重要?遙想上個世紀初,12歲的周恩來隨同伯父來到東北瀋陽的“奉天省官立東關模範小學校”讀書時,當校長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你們讀書是為了什麼?在別的同學回答說為掙錢、為吃飯、為升官而讀書時周恩來莊重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國家民族的解放。如今,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嫦娥三號”在今年12月中旬成功完成月面軟著陸,實現了中國航天史上的跨越。難道這不是我國無數“很重要”的人的合力的結果嗎?我們作為中學生,要勤奮學習,奮發向上,發揮合力,將國家建設得更好。

歲月流逝,轉眼間,你或許已經不年輕了。但對於你的父母來說,對於你的子女來說,對於你的愛人來說,對於你的朋友來說,對於你的事業來說,你都是必不可少的,無人能代替的。你真的很重要,這就是作家畢淑敏對生命的解讀。

也許我們不再年輕,但在人年輕時,我們不要說自己不重要。我們應該更努力地去奮鬥,好好地生活。我們要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希望、光彩。如果不是這樣,你怎麼才能對得起你的親人、朋友和子女呢?

【篇二:其實我很重要,我現在才知道—《我很重要》讀後感】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題目非常虛偽,當然我也感覺到,因為我非常平凡,不是眾星拱月而被人捧在手心裡的人,也不是什麼富豪或者千金大小姐,但是這是一些人對我的看法,但是,把我當做重要的人還有很多。

這篇文章開篇提出“我不重要”,接著分析“我很重要”最後鼓起信心,肯定“我很重要”。就像是雷鋒說過的一句話:“做一顆平凡的螺絲釘。”在我腦海裡,螺絲釘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玩意,失去了也不會怎麼樣,對人也不會造成什麼損失。但是在我看過《我很重要》這篇文章後,慢慢的覺悟了,如果在建房子時失去這枚螺絲釘,有可能就會造成整個房子的倒塌;如果在鐵路上,失去這枚螺絲釘。有可能會造成火車出軌,傷害力極大;如果在船上,有可能就會一條船沉入海底了……

一個螺絲釘多小的事物?人又是有多重要?可想而知,螺絲釘比人小得多,人是有血肉,有情感的生物,人有發達的大腦,而重要性,遠遠是比螺絲要高的。在你的生活中失去一個重要的人,你不可能像螺絲釘冷冰冰的,你會痛心欲絕,難道不是麼?當你有什麼事情時,他們一定會全心全意地幫助著你,照顧你,放下他們手中的一切,不惜一切代價去幫助著你。

他們一直在你的身邊,只是有時你不知道或者是不理解他們對你的好,他們是關心你的,他們把你當做自己最重要的人,彷彿失去了你,他們的世界就會一瞬間的倒塌了,因為他們的心血全部注入在你的身上,他們有一個偉大的名字—父母。

他們在你受到挫折的時候盡力的扶持著你,他們不是你的父母,但是有可能他們給你帶來了許許多多父母帶不來的歡樂,他們也是一群和你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朋友。

如果在世界上失去了這兩種人物,那,還有什麼意義?只有他們才會把你當做最重要的人,如果連一個把你當做最重要的人的的人都沒有,那真的對世界沒什麼希望了,因為那時候你已經是孤獨的,寂寞的人,失去這些人,就像是斷了翅膀的天使,從天空最高處墜落,而無人給你治癒這個心理中的缺口。

現在,我覺悟了。我不是明星,不是眾星拱月的人,我只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至少只是現在。不過現在,我依然很重要,比起對自己都沒有信心的人。我有著一群一群的朋友,還有每天勝似鬥嘴而又關心我的一切的父母,我真的很幸福,這就是人的重要性帶來的幸福吧!

我感謝把我當成重要的人看待的人,我感謝一切,我感謝天,給我一個小小的空間;我感謝地,養育了許許多多讓我生命延續的物質;我感謝山和水,給我很多山珍海味;我要感謝世間的萬物,養育了我,也可以說,他們都把我當做重要的人吧!

【篇三:我很重要讀後感作文】

記得自己曾經說過:“我只是這大自然中的某一個分子,有我沒有我大自然依然存在。我,很平凡。”當我們總在貶低自己,認為自己毫不重要的時候,畢淑敏老師發出這樣的呼聲:“我很重要!”倘若不曾讀到她的文章,未曾看到這篇《我很重要》。我也許一直都只會認為:我只是大自然中一個渺小的,沒有存在感的塵埃。就像,一滴水只是大海的一部分,就算沒有這一滴水大海也是一樣的洶湧澎湃。但在讀了這篇文章之後,我知道了自己存在的意義同時明白自己很重要!我的朋友需要我,我的父母需要我!我要對得起父母對我的期望,朋友對我的鼓勵!

或許有些時候我們真的應該鏗鏘有力,對自己充滿自信地說:“我很重要!”

想到那滿鬢白髮的父母,在老了以後無依無靠,你可曾知道他們又多麼渴望在這個時候能有一個人能在這一刻伸出溫暖的雙手去擁抱他們,給予他們溫暖?你可曾想到過他們曾經對你付出過多少?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我們身上,我們能對自己掉以輕心嗎?如果不是那來自人間最無私的愛;如果不是那一句句諄諄教誨;如果不是他們的耐心噓寒問暖,我們會獨一無二的存在世間嗎?難道我們,不重要嗎?

想到那曾經共度難關的朋友,看到他們臉上充滿鼓勵的笑容,你忍心辜負他們對你的鼓勵嗎?我敢肯定,與朋友在一區的時光是最輕鬆,最快樂的,在朋友面前自己可以毫無顧慮的分享自己內心深處的祕密;在自己最無助的時候,是朋友給予你動力;在自己迷茫的時候,是朋友將你從迷茫中拉了回來;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總是有幾個人咬緊牙關與你共度難關,他們不曾向你索取一絲回報,這就是—友情!如此真摯的友誼。如果我們沒有相遇,就不會有這樣的歡聲笑語,喜怒哀樂。難道你還沒有發現自己的重要性麼?

也許你很普通也很平凡,但是,當你來到這世界之後,你就註定會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

對你的親人來說,對你的朋友來說,對你的事業來說,對你的所有一切你擁有的來說。你,都是無法缺少的一部分。你,就是很重要!這,是畢淑敏老師對生命的思考,對人性的解讀。

你想辜負父母無私的愛,朋友無私的鼓勵嗎?不想,那就昂首挺胸,充滿自信的對自己說:“我很重要!”

其實,我們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闖蕩出那片屬於自己的藍天!

請記住:人活著,就是要對自己好一點。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擁有自己的天空!只要自己對未來充滿希望,那一切都不再是夢,現在,讓我們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吧。雛鷹終會長大,在那片廣闊的天空展翅翱翔,讓自己嘹亮的鳴叫回蕩在天地間!

【篇四:我很重要讀後感】

或許,在回憶裡,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就是“我不重要”,的確,作為一名普通士兵,比起勝利,我不重要;作為一個單薄的個體,比起渾厚的集體,我不重要;作為一位奉獻的女性,比起整個家庭,我不重要;地球上將近有70億人口,我只是70億分之一,我不重要。但是在這70億人口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與我完全相符,在這個世界上,只有這麼一個我,我很重要。

一生中,我吃掉了數不清的糧食,與數不盡清水,才形成了一個這樣的我,我很重要。我是世界精華的所在,如果爸爸媽媽是另一個爸爸,或者媽媽,就不會有我;如果爸爸媽媽因為某滴水珠或某片落葉所打攪,就不會有我,我很重要。只有在那一年,那一天,那一時,那一分,那一秒才會有今天的我,難道?我,不重要嗎?

畢淑敏說的沒有錯,我,是由無視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華匯聚而成的。我,是在幾百幾千萬年前元謀人的後裔,人類的精神之火,也將由我傳遞。人類的精神之火,是連綿不斷的鎖鏈,作為其中精緻的一環,要是否認了自己,也等於推卸了一項萬年而來,神聖而莊重的承諾,因此,我很重要。

我們的出生,是一次萬分偶然的機遇,我就是在一萬分的可能性中,那個難以遇到的偶然機率。也許,我不夠完美,也許,我不夠好,也許,我惹人厭煩,也許,我使人崩潰。但,上帝是公平的,他讓我出生了,我就是一個奇蹟。就算,我再不好,再惹人厭煩,在這龐大的世界中,誰能找到第二個我。

然而,對於我們父母而言,我們是永遠無法複製的孤本。無論父母有多少子女,我們,永遠是最獨特的那個。對待這個獨一無二的我,他們的愛,也是獨一無二的。在我生病時,他們為我祈禱;在我努力時,他們為我加油;在我開心時,他們比我更快樂;在我哭泣時,他們比我更難過。他們的愛,是獨特的,無法將給予我的這份愛,再給予給他人,在父母眼中,我很重要。

在朋友的眼中,我很重要。在他們難過時,我給了一句安慰;在他們獲獎時,我會默默的為他喝彩;在他們受委屈時,我會挺身而出,做好朋友的本分。倘若,有一天,我消失了,他們會不習慣沒有我的日子,沒有我的世界。這樣,我會有膽量說,我,不重要嗎?

我們需要的,僅僅是,昂起頭,挺起胸,大聲的對著人們喊:“我,很,重,要!”僅此而已,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很重要。

也許,我很平凡;也許,我很普通;也許,我沒有能讓人記住的事業;也許,我不會在人類史冊上留下永垂不朽的名字,但我作為一個生命來到世界走一道,就不能否定,我不會在自己的歷史上,留下永垂不朽的名字,沒有人能夠替代我。要為自己奮鬥,珍惜短暫的幾十年,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出自己的光彩,我們還要對著心靈許諾,要讓自己重要的是這世界走一道。

我們無比重要的活著,對自己的心靈許諾—我很重要!

【篇五:我很重要讀後感】

《我很重要》一問來自畢淑敏,因為畢淑敏生活在封建社會,而封建社會是不允許說自己怎樣好的,那麼說自己很重要就更應該殺頭的。但是畢淑敏,在這樣的環境下寫出了這篇文章《我很重要》。

首先,本文做了一個排比。用自己的卑微與別人的輝煌作比較。其次,文章講了我們人類的進化史,懂得了自己是比先人們“高階”了多少。繼而是作者的想象,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就不會有我;或者只要有一點點的陰差陽錯也就沒有我……

之後作者又從“我很重要”這個角度講了講“我”對什麼樣的人重要。本文一共講出了五大塊認為“我”重要的人。第一:家人。我是家人唯一的“寶”,我們生病家人會擔心;我們有成就家人會笑。第二:伴侶。一對甜蜜的伴侶,不需要天長地久的誓言,不需要愛的死去活來,只需要平平凡凡、甜甜蜜蜜和幸福快樂就是最美的。而一對情侶中,少一任何一個都是不行的。第三:孩子。如果我們消失了,那麼孩子的童年就不會完整,就會不幸福。一人一生只有一個童年,看著孩子破碎的童年,也許我們便不覺得自己不重要了吧。第四:朋友、密友。人們都說,有一個知道自己的朋友,足矣。是啊,一人一生,朋友不在於多,在於精。若我消失了,那麼這友情就會跟茫茫沙漠的一粒小沙一般,再也找不回來了。第五:事業。有自己的事業,是一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只要有了成功的事業,你的一生使命也就基本完成了。所以,我們在沒完成自己的事業時,我們是重要的。同樣,事業一定也需要你,不論大小。

作者相同自己確實很重要,於是,對著蒼茫的山川、無邊的大海甚至浩瀚的宇宙,宣稱自己很重要。是的,我們是很重要,只是我們缺少勇氣,不敢喊出來。但是,今天,我們要宣稱—我很重要。也許我們只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沒有一番大成就、沒有超人的才華和特長,但是,我是一個生命,一個有腦子、有思想、有心,只要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我們就很重要。時間的長河永無止境,而我們的光陰不過是短短几十年。可是就在這幾十年裡,我們也要活出我們最好的、最閃耀的、最輝煌的、最燦爛的自己!就算我不能永垂不朽;就算我不能高高在上,統治國家;就算我的到來也許就像一棵渺渺小草,這麼卑微而不起眼,但是,我就是我,獨一無二,不要跟隨別人,我們要活出自己的光彩,就算沒有群星閃耀、眾星環繞,可我們依然要仰頭驕傲的向世界宣佈:“我就是我,我很重要。”

【篇六:我很重要讀後感】

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員,我很平凡。我沒有多麼華麗的舞臺,沒有多麼閃耀的一面。我與全人類的輝煌歷史相比,我不重要。

“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畢淑敏在曾在文中這樣問過。我很重要,她又在後文堅定的回答了。是的,我很重要。倘若不曾讀畢淑敏老師的文章,不曾看到這篇《我很重要》,我也許一直都不曾想過,我們,每一個獨一無二的我們,是世間萬物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精華匯聚而成,我們是億萬粒菽粟、億萬滴甘露養出的萬物之靈,我們沒有理由不對自己說“我很重要”!

也許你很普通,也許你很平凡,你沒有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更沒有青史留名。你只是一名普通的父母,普通的工人,普通的學生……正如朱自清說過的: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既然在這世上走一遭,就註定了你的歷史是輝煌的,燦爛的,因為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的老師,你的……對於他們來說,你是缺一不可少的,無人可以代替。

因為,我是獨一無二。如果沒有上一秒的空氣,如果沒有十幾年前父母的相遇,我今天就不會出現在這裡,打著這篇文章了。

假如我離他們而去,他們的白髮會從白晝垂到黑夜,淚水會讓河流變為大海。我開心,父母也隨之快樂;我難過,父母更會為我灑淚而悲。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們的心絃。面對著無法承載的親情,我還有膽量說我不重要嗎!

曾在文章裡讀過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二戰後受經濟危機的影響,一個日本食品公司就快要倒閉,這家公司為了起死回生,決定裁員三分之一。有三種人名列其中:一種是清潔工,一種是司機,一種是無任何技術的倉管人員,經理找他們談話,說明了裁員的意圖,可他們都說了同樣一句話“我很重要”並說出了自己重要的理由,經理從他們的話中得到啟發,在企業門口掛了一塊大匾,上面寫著“我很重要”,結果公司的每個職員看到這四個字後,都認為領導很重視他們,因此工作也很賣命,結果這家公司迅速崛起,成了日本有名的大公司之一。

引用文中的話:人們常常從成就事業的角度,斷定我們是否重要。但我要說,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著,為光明在奮鬥著,我們就是無比重要地生活著。人們總是用職位的大小,年齡的大小,去評判一個人的重要性,但是,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著,為光明在奮鬥著,我們就是無比重要的生活著。

珍惜現在的每分每秒,珍惜現在的每一個人。讓自已有限的生命散發出無限的光彩吧!我們雖然很平凡,但我們的確很重要。

【篇七:我很重要讀後感】

當我看完《我很重要》最後一個字時,我不禁百感交集,我很重要,這不過是在這無盡蒼茫的人世間對自己的一種莫大的鼓勵,而這四個字不知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說出,在這四個字面前,我是多麼的渺小,微不足道,如輝煌的星河中一顆不起眼的星星,在一次次攀比面前,我們只能一敗塗地,但這些被畢淑敏打破了……

她給予了我們肯定,她用她細膩的情感,華美的文辭告訴我們是在這百代過客車水馬龍的世間中是重要的。當我們飽受疾病的摧殘時,家人與我們一齊痛苦,我們成功時,家人與我們書寫那無法言喻的喜悅。我們的重要性是家人給予的,是家人的存在讓我們在這偌大的世界航行路上不孤單,是家人在我們傷心欲絕時安慰我讓我們的世界不再灰暗。回望往事,早已數不清多少次辜負父母的期望,厭煩父母的擔憂牽掛,而父母的愛如春雨潤物無聲,包容我們的任性,包容我們的不足,包容我們的一切一切,這些我們無以回報……

而給予我們重要性的也是那大自然中無數星辰日月草木山川,大自然不知用多少穀物、清水凝聚成我們這副美輪美奐的軀體,讓我們與明媚的世界相聚,但在餐桌上,我們不知留下了多少個光碟,放眼望去餐桌,不知有多少個碗盤還滿盛著飯菜……“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句古詩我們朗朗上口,卻又有多少人做到呢?如果你稍作留意,你會發現在大大小小的食堂上,有多少條橫幅讓我們做“光碟族”來節約那構成我們這具軀體的糧食呢?

說道我們這具精美細膩的軀體,畢慧敏她又提起了那生存在遠古洪荒的北京猿人,看到那窄小的額和前凸的吻時,與現代人精美細膩的五官相比,顯得黯然顯得粗糙,讓人唾棄的感情油然而生。而從另一個角度想,我們的五官是了千百年的進化,承載了人類不知多少年的歷史,彷彿是一株億萬年蒼老的樹幹上新萌發的嫩芽,那是多麼重要啊!那是千年歷史的傳承啊!是人類精神延綿之火!每每想到與此,才覺得,自己又是多麼的重要!

對,我很重要,我是特別的人,全世界只有一個我,我應該愛我,愛這個樣子的我,愛現在的我,也愛將來的我,我是偉大的。假如我不存在了,世界上就會少一個人在海邊看瑰麗的旭日。我應該多給自己一些讚美,讓我感覺自己很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才有信心,才會不斷地發現自己的優點,發掘自己的激情,才會面對成功和失敗的挑戰。

我也讀到了感恩,感恩為我笑為我憂的父母,讓我在成長路上不再迷茫失措;感恩每一顆穀物,每一滴水,用鬼斧神工般打造出我這副軀體;感恩生存在遠古洪荒的原始人類,一次次的進化造就了我;感恩畢慧敏,發出這樣的呼聲:“我很重要!”讓我明白我並不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篇八:我很重要讀後感】

很多人都想過:我們是一個多麼渺小的個體啊!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我,地球一樣繞著太陽轉動,太陽依舊東起西落,天氣一樣變幻莫測,馬路上依舊川流不息,一切都不會因我改變……許多正在努力為夢想奮鬥的人因為這個而否定了自己,否定了未來。

今天,我讀了畢淑敏的《我很重要》。老實說,我第一次讀畢淑敏的文章,以前,她只不過是眾多成功作家的其中一個罷了。現在,不一樣了,她教會了我“我很重要”

《我很重要》光是標題就讓我深思:現在有多少人沒這麼想過了,這個可能會被認為是自戀吧。

當我看到畢淑敏最開始連續寫了“我不重要”覺得她和我們一樣,有著氣餒的想法,我錯了,她忽略了自己的利益與價值,而突出了更為重要的東西,後面她也寫到“我很重要”的例子:“我們是大自然孕育出來的生命,我們的出生絕非偶然”“對於父母,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對於朋友,對於社會,我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生命的價值。

正所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在現實生活中,人是很難有自知之明的。這不光因為“身在此山中”,難識“廬山真面目”,更因為人們難以發現自己的重要性,缺乏對自己反省的能力,常會被自己矇蔽。

很多人說:“認識自我,是一種能力、一種高貴的人格境界。”這話一點也不錯。泰戈爾在流螢一文中說過:“我們是微小的,但不是渺小的”。也許我們認為自己很平凡,認為自己很普通,認為自己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個人影罷了;也許我們認為我們不能創造“愛因斯坦”公式,不能創造“牛頓”定理,不能擁有“喬布斯了”財富,不能創造“愛迪生”發明,但是,每個人的未來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在奮鬥的過程中就否定了自己,那可能成功嗎?

我們是一個群體的中的一個個體,雖然力量很小,但是聚少成多,就如“滴水穿石”“眾人拾柴火焰高”一樣,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重要,儘自己的一份力,就能創造出無窮的能量。

重要不是偉大的同義詞,我們應該想:如果沒有了自己,在浩瀚的宇宙中,將會少一顆無比閃耀的行星;在金色的沙灘上,將會少一枚精緻貝殼;在茫茫人海中,將會少一個為夢想努力的身影……

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看輕自己,試著爬上夢想的頂峰大聲說一句:“我—很—重—要”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 篇7

讀後感 ,2487字

【篇一: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親愛的安德烈》的主人公之一龍應臺,作為一個母親,她這樣說。

看了這本書,我不由自主地跟隨他們書信的印跡,開始了一段心靈之旅。

這本書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為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是啊,在我們的周圍,有多少人像他們母子一樣無法聚在一起。有的母親為了生存離家棄子,外出打工賺錢,孩子成了留守兒童;有的母親因為意外事故或是疾病纏身,離開了孩子,親人再也無法相守;有的孩子尚未成人便外出打拼,早早地脫離了母親的陪伴。所以,現在的孩子與母親之間的相處時間越來越少,距離也越來越遠。漸漸地,母親已不再是最懂孩子的那個人,她已經漸漸遠離了孩子的心。

母親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一個透著天光的視窗,透過36封電子家書,兩代人開始了“開啟天窗說亮話”。他們通過書信訴說著自己的生活、學習與工作,有玩笑話,有關心與在乎,但更多的是相互坦誠的交流。

我想,對於許多人來說,書信也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36封家書裡,讓我最有感觸的是第四封信—《年輕卻不清狂》。這封信是安德烈寫給龍應臺的,裡面講述了他十八歲的生活。他的十八歲也正是我們所向往的自由、無憂無慮的生活,那是一種沒有大人管教的有些放縱的時光。對此,龍應臺在回信中給予了理解:“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玩,也同樣是在達成一個集體的意志”。但她也同樣給予了提醒:“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後,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路上的荊棘。”—深沉的母愛滲透在每個字眼之中。

愛,這個字眼對我們來說,無非就是家人、朋友給予的溫暖與體貼,它更多的來自於家人。在看完《親愛的安德烈》之後,我才明白,當兩個無法經常待在一起的母子,對愛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

而且,即使是長久相處在一塊的母子,其中的代溝也赫然存在。就如現在的我和媽媽,我們每天都會見面,這樣的無間無疑是件讓人羨慕的、特別幸福的事情。有時我也會惹媽媽生氣,平時別看我大大咧咧的,但每當事情過後,當時覺得理直氣壯的我,內心其實還是很後悔,都希望下次自己有更好的表現,讓媽媽覺得欣慰。

是啊,隨著時間的流逝,成長中的我們漸漸明白,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們卻總是忽視他們的辛苦,把這些無私的奉獻看成理所當然。捫心自問,我們為父母做了什麼?時間的變遷,帶走了父母還來不及揮霍的年輕,留下的卻是無盡的滄桑。感恩,理解,支援,幫助……趁我們現在還與母親在一起,好好溝通,別讓母子關係再次生疏。

在人生這個過程中,儘管我們要遭遇未知的艱難險阻,儘管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我們要珍視親情,善於溝通,把父母豐富的人生經歷分享,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中的真、善、美!

愛,只是十個筆畫、兩個拼音拼成的一個字,只是四個字母組成的一個單詞。但正是這個簡簡單單的字,卻蘊涵著很深的含義。不能輕易看待任何一個平凡的事物,或許就是因為平凡,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平凡。

愛,是一場心靈之旅。

【篇二: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漂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龍應臺

喜歡龍應臺的文筆,在這個漫長的暑假,正好靜下來讀讀龍應臺的著作,這本與《孩子你慢慢來》、《目送》合稱為“人生三書”的《親愛的安德烈》,看過之後我感觸良深。

這本書是龍應臺與她的18歲兒子安德烈三年來互相通訊的36封家書合編而成,他們年齡,文化有著很大差距,但他們都在做著努力,以瞭解對方的世界和心靈,就這樣,龍應臺認識了人生中第一個18歲的人—安德烈,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母子通訊涉及的內容很廣:道德倫理、文化差異、普世價值、國際政治等,但是更令我感興趣的是東西方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孩子的自立能力。

文中的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有他所向往的青春生活,他喜歡喝酒,喜歡與朋友開派對;愛好足球,足球是他的“第二職業”;熱愛旅行,滿世界遊覽。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不走正道”的孩子,但實際上他不僅愛玩,而且懂玩,他們能有比我們更多的時間思考問題,可以更多的時間去創造、去發現。當然,我們也並不是沒有思考的空間,我們依然有自己的空間來思考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但我想,多些這樣的時間,是否能讓思維更開闊呢?

東西方人的孩子自立能力則更不相同,安德烈曾對他的母親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而龍應臺卻認為他依然是“小男孩安安。”事實上,安德烈已經是18歲的成年人了,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社會觀和價值觀,文采與“大文豪“母親可以一較高下,但反眼看看身邊的18的大哥哥,去大學報名還依然要靠父母辦這辦那。歸根究底,還是父母一直將子女當孩子看待,我想如果父母能將子女多放手,孩子便會更有主見,更有自立能力,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其實不從其他角度,單單看這對母子這36封書信,便可看出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愛。30年的代溝和文化差異的不同,在我看來是十分難以交流的,但龍應臺那份母愛,將遠在德國的兒子拉回自己身邊,她說:“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麼呢?“不難看出,她對自己的兒子傾注了多少愛,而兒子的回報,一個擁抱足矣。

母親給予孩子關愛與呵護,兒子回報母親以熱情,他們都在試圖進入對方的世界,給對方以遙遠的慰藉,一次又一次的越洋對話,一封又一封的電子郵件,將母子的心連線起來。如何瞭解自己的母親或子女?如何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壑?如何用愛來向親人表達愛、獲得愛,這36封書信,會給你最美麗、最動人的答案。

《圍城》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578字

“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蘇文紈

人人都在一座圍城之中,並且無法逃脫他的束縛。書中男主人公方鴻漸與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產生的感情糾紛,一次次因自己的懦弱,剛張開嘴,卻又欲言又止。自己卻毫不知情,自己掙一步步落入孫柔嘉所設計的圈套,最終自食惡果。感情這座美麗的城池,曾使方鴻漸無限嚮往,但進入之後,卻又無奈與城中的無聊。當他離開自己所在的大學時,迎來的卻是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任等許許多多構成的混雜的圍城,使他感覺力不從心,似乎自己正在被一股力量操控著,只能無奈的面對各種生活的壓力,卻又無法衝破。唯獨他對唐曉芙的追求,能看出他似乎有一點想衝破命運囚牢的思想,剩下的只有他對命運的屈服和軟弱無能而已。

書中另一位男角色也希望能夠進入蘇文紈這座圍城,他就是趙辛楣,可卻又無法離開結婚生子這座城池。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圍城,都只是為了一個面子,但也沒有人能夠衝破城牆,呼吸到城外的新鮮空氣,最終只能等待這些封建思想和盲目結合所帶來的弊端。

《圍城》這部小說,凝聚了錢鍾書本人對社會腐敗,人們思想封建,老人迂腐,學生傲氣的感嘆。人生就是一座最大的圍城,沒有人能夠逃脫他的束縛,所有人必定在冰冷的城牆下度完一生,既然無法逃脫命運的控制,那麼就看你在城牆下活的是否快樂,生活是否精彩。那些想衝破城牆的人,只會失去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

駱駝祥子讀後感1000字 篇9

讀後感 ,961字

《駱駝祥子》是老舍寫的一個講述了北平人力車伕的故事,在小說的前面部分中,祥子是一個十分要強的人,到最後還是沒有脫離悲慘的命運。這個社會並沒有因為他的要強、努力而給予他什麼。在他剛開始當車伕時,他也不相信命運,他認為通過自己的勞動就能換來自己獨立的生活。

在經過了三年的努力之後,祥子買來了自己的第一輛車,但沒多久,在兵荒馬亂中軍閥就搶走了他的車。第一次挫折並沒有讓祥子頹廢。但之後偵探的敲詐,虎妞的糾纏,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越來越讓祥子明白了這樣的社會讓他永無出頭之日,於是他選擇了同其他車伕一樣逆來順受。從一個善良、淳樸、老實的車伕變成一個讓人同情的小混混。以前那個老實憨厚的人如今做盡了一切傷天害理的事情,讀來不禁令人唏噓。

祥子的悲劇也是那個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悲劇,書中寫道: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有一些公理。祥子本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社會的人。一次次的挫折使他恨透了這社會,就像魯迅寫的一般,那是一個吃人的社會,勞動車伕註定了悲慘的命運。

整部小說語言十分生動,樸實自然。老舍刻畫了一個個鮮明的社會底層的人物,如祥子、小福子、二強子、高媽等。同他們我們可以看到那個社會的對底層的壓迫,個人的奮鬥在黑暗的社會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無權無勢的人只能任人宰割,這說明了正確的社會制度是一個人奮鬥的前提。我們勞動的成果由誰來享受取決於這個社會。在一個充滿剝削的社會裡我們勞動的意義又何在?

祥子的故事距今已十分久遠,社會也已煥然一新。但剝削是否依然存在?這依然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社會主義發展至今依然還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但人們的勞動發生了質的變化,這社會各行各業的競爭十分的激烈,在我看來這種勞動是對現行的社會制度的認可。我們為何要如此辛勤的去勞動,這是因為我們相信有勞動就會有收穫。當你通過勞動賺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車,那一定是一種別樣的驚喜與成就感。在經濟學上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它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我們創造的價值以及我們的收穫都取決於我們所花的勞動時間。

在祥子所處的社會中個人的收穫並沒有與自己所付出的勞動等同,於是一個階級被另一個階級剝削。正如書中所描寫的那樣:那時候,他滿心都是希望;現在,一肚子都是憂慮。祥子最終沒有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

愛的教育讀後感1000字 篇10

讀後感 ,544字

假日裡,我和同學們一起閱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被書中那動人的故事深深感動,情不自禁提起筆寫下了自己的閱讀感受……沒想到,我的這篇讀後感竟獲得了市一等獎!

11月的一個下午,我和小夥伴們來到了頒獎學校,激動地站上了頒獎的舞臺。當我手捧獎狀與獎盃時,心中湧起的是滿滿的感恩之情……

首先要感謝中遠的老師們。是他們孜孜不倦地授業解惑,讓我們暢遊知識海洋的同時,能享受到老師對學生如沐春風般深切的關愛。

還有我那一群可愛、善良的小夥伴們,是共同的攜手相伴,帶給我們和煦陽光般的濃濃友愛。

還要感謝我們的家人,始終以感恩的心態,帶給我們幸福甜蜜的親情之愛。

也許因為生活在愛的氛圍裡,我們能感受到《愛的教育》這本書中點點滴滴關於愛的描述給予我們的溫暖和感動,並深受啟迪。

我在文中寫到:也許有人選擇朋友以貌取人,並以看是否對自己有利為準則,這種人虛偽,小心眼,自然很難交到真正的朋友。我希望自己能大氣謙和,給身邊的人帶來正能量,並擁有像熱心的卡隆、聰明的代洛西、可愛的“小石匠”這樣的好朋友。善待別人,等於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溫暖別人,就是溫暖自己。願生活中處處開滿真、善、美的鮮花!愛,是會流動的,善待別人,等於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溫暖別人,就是溫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