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有別,文明無界相關作文20篇

國度有別,文明無界 篇1

高一作文 ,1094字

近日,巴黎聖母院失火的新聞在網路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稱此事故是法國焚燒圓明園的報應,而我身邊不乏自發批判此言論的同學,稱此舉有失國人的臉面。對此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我想說: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為保護人類文明做貢獻。

任何人對待先人保留下來的財富都應懷有一份敬畏之心。二戰時期,日本因走軍國主義的法西斯道路而被世界正義聯軍絞殺。身處戰火之中,心力交瘁的日本已無暇顧及國內古建築的保護,就在這些寶貴的文明要被炮彈毀於一旦之時,中國建築家樑思成先生竭力上書聯合國要求保護這些古建築,停止侵害,並致力於這些保護事項的行動中。而正因這些努力,日本的文化明珠至今依然存在且光輝燦爛。

要說樑思成不愛國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要說日本有恩於中國嗎?我想沒有人會忘記日軍的滔天罪行。那麼是什麼使樑思成等人寧願揹負叛國之名也依然堅持?是一份國別之外對文明的無私之愛,是一份畏天憫人的情懷。我們不應該帶著對日本的成見與怨恨去看待那些古城,它們是無辜與潔白的,它們降臨在這個世界上就代表著廣裘宇宙間這個渺小星球上人類智慧和勞動的結晶。它們是全體人類共有的,與國度無關。

而巴黎聖母院又何嘗不是這樣?當我們看到許多網友大揮“愛國”旗幟,大肆發表“天道有輪迴”的言論,在肯定這片熊熊愛國之心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和反省—這盲目激進的愛國方式是否反映了部分中國人狹隘的民族主義?巴黎聖母院失火和圓明園被燒是沒有可比性的。前者是消防設施老化,人們的失誤所引發的悲劇,而後者卻是以統治者腐朽無能為根本原因所導致的民族之殤。僅僅以自己民族的逝去而將“復仇”的快感宣洩於另一藝術瑰寶的災難,無疑是可笑而鄙夷的。兩者同為建築史上獨一無二的傑作,傾注了歷代工匠多少巧思和心血,當面對鐘樓倒下的一幕,我們難道不應該發自內心地感到惋惜和悲哀嗎?

巴黎聖母院的美,它在建築和人文的藝術深深地感染了世界人民。它是人類共有的,和國度無關。因此,我們看待歷史應有著更為理智和清晰的認識而不應將個人得失放在人類文明的層面上。身為中國人,我們應保有一份對人類文明的崇敬之心,一份博愛寬厚的大國氣度,一份為避免重蹈歷史悲劇而振興中華的責任,才能使中國在國際中得到真正尊重。

在高物質發展的社會,許多古文明正在悄然消失。但世界上正有那麼多不同國籍的人,他們相聚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世界,不斷努力著、奉獻著。正是因為他們摒棄小我的狹隘目光,望眼於世界,將保護人類文明化為己任,於這一使命同生共息,這個藍色的星球才能依然生機璀璨。我想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應該秉持和傳承這樣一種信念—國度有別,文明無界。

君子有為文明遠播 篇2

高一作文 ,828字

歌曰:看我泱泱禮儀大國,君子有為德遠播,江山錯落,人間煙火,吐納著千年壯闊。

時光交隔,綠絲絛下,我與三位偉人一同細細品茶,我緩緩地抬起頭,觸目如故,他們的身上滿是滄桑的痕跡,他們的身影卻盡是歲月不能消磨的光輝。

這一眼,我看到了兩千年前的他,孤身一人,舌戰群儒,“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是他,商鞅,以治世改道、絕不法古的反駁之言,令眾人啞口無言,只得牢騷而去;南門之下,立木為信,五十兩黃金,贏得百姓信任。法令一出,小人狼狽,百姓安樂,德行遠播。

這一變,驅走了積弊已深的奴隸制,打響了天下一統的前奏。歷史長河的波濤讓秦國避開了落後的懸崖,奔向文明,奔騰不息。

面前的他,著一身儒雅長衫,他的氣度卻如鋒利的刀刃,割開新舊文化。陳獨秀舉起兩面大旗,改變千年以來文學的虛華之風,“無用之學”終被“實用之學”取而代之,在這面旗幟之下,智者齊心,阻擋了尊孔復古的逆流,撩開重重霧靄,如明燈普照眾生。在那個動亂黑暗的時間裡,他毅然衝在最前,開闢了一塊又一塊的新文化陣地。

他是那個時代的“一枝獨秀”,於悽風苦雨的枝頭,傳播新的文明。

孫中山先生的風采是如此奪人目光,曾幾何時,他義無反顧的高舉反帝反封的革命旗幟,向百姓許下“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堅定誓言,又嘔心瀝血制定法令以鑄造革命外圍的銅牆。數年努力,脣槍舌戰,實彈實炮,輸輸贏贏,由青絲生白雪,他登上了自己心中的寶座,帶上歷史的桂冠,滿面微笑看著人們處於民主共和的新時代,漸漸褪去陋俗。可是,他卻能做到如此深明大義,為保住這顆勝利果實,將寶座予人。

遺業艱難,誰人與他同悲慨,用心血與汗水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國度。

因為你們,家國一體;因為你們,經濟蒸蒸日上;因為你們,德行遠播,讓文明敞亮世界。

公孫鞅品茶,品的是法治可循的制度文明;

陳獨秀品茶,品的是科學民主的思想文明;

孫中山品茶,品的是民主平等的信仰文明。

聽,有歌聲迢遞:看我華夏禮儀之邦,仁義滿懷愛無疆,山川疊峰,萬千氣象。

通向文明世界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8字

每個人都很平凡,但都會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奮鬥;每個人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勤奮的人會最先衝過終點,而那些懶惰的人,到了海枯石爛都還未見到他的身影。

我認為人活在世上其實也沒什麼意義,就是長大後去掙錢不讓自己餓著罷了。但可以活得精彩,可以或得隨心所欲,還可以無憂無慮。

如果是我,我就會對那種沒有煩惱的生活充滿憧憬。可是,現在我們的地球以遭到嚴重破壞。環境被汙染,大氣層被破壞,現在的地球以危在旦夕。因為地球是不能克隆的,所以我們保護環境的意識要加強。

在科學課上老師對我們說過,在農村,每戶人家每天至少有24kg殘留垃圾。照這樣計算,一年365天大約有30660kg的垃圾,就是因為這樣,馬路旁的垃圾箱裡的垃圾以氾濫成災,滿地都是,一片狼藉。不僅僅是這樣,他們都不按類別就亂扔。他們難道都是不識字的“文盲”嗎?我想,應該不會吧。據說最近新訊息來說,現在都在倡導人們不要燃放煙花爆竹,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保護環境,保持空氣的質量。

不光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都可以看見道路兩旁都有一排排綠油油的花草樹木,為人類提供氧氣,吸收二氧化碳等對人們有害氣體。

所以,世界上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在為人類服務著,為什麼我們人類不為世界做出點貢獻呢?

文明無處不在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814字

今天,天灰濛濛的,雲朵壓得低低的,風颳得“呼呼”響個不停。我和媽媽呆在家中閒得沒事可幹,於是準備一起去商場購物,藉此打發時間。

我們上了公交車,發現車上乾乾淨淨,沒有一點兒垃圾。車廂內,悠揚的音樂聲來回飄蕩著,大家都很自覺得小聲說著話。當公交車開過了一站後,上來了一位年過花甲、滿臉皺紋的奶奶,和一位白髮蒼蒼的爺爺,他們彎著腰,拄著柺杖,慢慢地抬起腳,正費力地邁上車子。我們正打算站起來去幫忙,只見司機搶先一步從駕駛位站了起來,快步走到了他們的跟前,彎下腰,小心翼翼地扶他們上了車。車上的乘客們一見,也都爭先恐後地站起身,讓出了自己的座位。爺爺奶奶見大家都這麼客氣,不停地道謝。

這時,車突然停了下來,我感到十分納悶:這裡既沒紅綠燈,又不是路口,車子怎麼會停下來呢?仔細一看,原來是有幾個父母帶著自己的孩子,正站在人行道中間。只見司機微笑著揮揮手,讓經過的路人先走過馬路。路人也加快了腳步,可能表示對司機長長等待的一點回報吧!

車子重新緩緩的平穩起步……

突然,天上下起了雨,車窗外面,路邊一個小夥子拿出了雨傘,為旁邊的一位老人撐著傘,自己卻不顧雨淋,馬上全身都溼透了。雖然老人不停地感謝,不停地對小夥子說:“還是你自己撐著吧!別淋溼了身子。”但是他還是笑著說:“我是沒關係,您老人家身體可要注意點了!千萬不能生病了。”這是多麼溫馨的一刻呀!

到了商場,真是人山人海,我穿過熙熙攘攘的人流來到了食品區。突然,一個小弟弟興高采烈地在我的面前跑過,又在商品架間歡蹦亂跳地穿過……一不小心撞下了許多包零食,他大驚失色,蹲在地上不知道怎麼樣才好了。這時,他媽媽走了過來,扶起了他,把在地上的零食放回了原位……

從商場出來,天已經放晴,我雙手滿載而歸,心裡也暖洋洋的,因為我的內心也是滿載而歸。在我的心裡裝滿了愛,裝滿了感動。文明,有時候不需要高談闊論,不需要豪言壯語,其實只需要一個小小的手勢,一句親切的話語,就能讓人感到春天般的溫暖。

共創文明世界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3字

今天,陽光明媚。是個適合爬山的好日子。於是我和爸爸來到了吳山廣場。

來到山腳下,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花香,讓人神清氣爽。抬頭一看,姿態不一的白雲飄在頭頂,看著真讓人舒服。以前春節時這裡到處都響著震耳欲聾的爆竹聲,現在,杭州市區這種現象幾乎沒有了。

在我爬山時,我看見了許多文明的景象:人人遵守不進綠化帶的規律。沒有人大聲喧譁,都文明爬山。帶寵物的人,會讓狗不亂叫。過了一年,大家的文明習慣也有了大大的提高,竟然都沒看見亂刻到此一遊的人呢!

好現象有,但壞現象更多:休息完的人,不會將產生的垃圾帶走,扔到垃圾箱裡面;卻留在那裡,這即給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又給打掃衛生的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還有人把人家的勞動成果給破壞了。人家做的雕塑,一個人在寫字,而有些人竟不知用什麼樣的辦法把那個人手裡握著的一支毛筆給那走了。本來好的雕塑,這下卻變成了人們的笑話了。還有人浪費水資源,在洗手間裡,有人洗完手卻不把龍頭擰緊。浪費紙巾的也有,明明一張或兩張紙擦手或臉就夠了,他們一擦就是五六張、七八張紙。要知道,幾萬張紙就是一棵大樹,紙用的越多,樹就砍的多,大自然就被破壞了。

讓全世界的人文明起來,隨處可見文明的景象。繼續保持好的文明現象,改掉不文明的現象。每個人為文明盡一份力量,每個國家就是文明的國家。

文明無處不在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879字

雯雯和勤勤是一對同桌,他們兩個很愛做公益活動。雯雯很聰明,勤勤很勤勞,他們兩個在公益活動中總是最好的搭檔。

一天,雯雯從上學的路上走回家,發現了一個垃圾桶下面全部都是垃圾,她想:“誰這麼缺德呢?我要趕緊把垃圾撿起來。”於是她就彎下腰來把垃圾一點點的放進垃圾桶裡。就在這時,勤勤從後面走了過來,雯雯轉過頭來,嚇了一跳,雯雯把這件事告訴了勤勤,讓勤勤想辦法讓大家不隨意扔垃圾。勤勤果然善於動腦筋,靈機一動,一下子就想出了辦法。勤勤說:“要不我們守在這兒吧?不讓他們亂丟垃圾。”雯雯說:“這樣太耗費我們的精力了,我們上學怎麼辦?”“哦!對哦。”勤勤又想了想,又說:“要不叫保安叔叔來這裡管吧?”“不行,這樣太麻煩保安叔叔了。”“那要不我們做一張宣傳單吧!上面寫什麼好呢?”“要不就寫文明,就只差一小步。”“嗯,就這樣辦吧!”於是,雯雯就拿出自己書包裡的一張素描紙,勤勤拿出自己的水筆,在上面寫了八個大字:文明,只差一步。雯雯又從書包裡拿出了一卷雙面膠,貼在素描紙的反面,“嗯,這樣就差不多了。”勤勤說。“這樣還不夠呢,還可以加幾副圖畫來表示垃圾對大自然的危害。”說罷,雯雯拿起自己的水彩筆,在素描紙上畫了一棵樹,街道上的垃圾也隨處可見,人們都戴著口罩。人們戴口罩的第一個原因是:太臭了。第二個原因是:怕細菌進入嘴裡。“這樣就大功告成了!”勤勤把貼在素描紙反面上的雙面膠撕了下來,把這張“圖文並茂”的宣傳單貼在了垃圾桶上。路人見了,紛紛誇獎他們,說他們是:文明又勤勞的好孩子。

自從他們兩個在街道上貼了這麼一個宣傳單,也沒有人隨地亂丟垃圾、隨地吐痰了。我們平時也要做到不隨地亂丟垃圾,如果看見地上有垃圾就要勤於動手把它撿起來,做個文明、勤勞的好孩子。

愛國,是一種責任——讀《文明湖北》有感 篇7

讀後感 ,1284字

在中華民族世代延續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已深入我們民族的心中,融化到民族的血液和生命。

從屈原的“雖九死其猶未悔”到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從華羅庚“永做祖國忠實兒子”到錢學森“我是中國人,我的歸宿在中國”;從鄧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到航天英雄楊利偉“光榮屬於祖國和人民”……愛國,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

愛我中華,是我們歷代中國人最溫暖的情懷,更是我們擲地有聲的誓言!

2012年,當釣魚島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國漁民乘漁船前往釣魚島,開始轟轟烈烈的愛國保釣運動。一上島,就飛速向最高處跑去,只為將五星紅旗插在這片中國的土地上。縱使漁船上沒有任何可供自衛的武器,他們也毫無懼色;縱使遇見了日本海上自衛隊,他們也義無反顧;縱使被兩艘巡邏艦夾擊,他們也勇往直前;縱使最後被非法拘禁,他們也士氣不滅!

是啊,我們是中國人!這兒,不容許有絲毫的汙穢!這兒,是中國的土地!

愛國,已成為中國人銘記心底的一份責任。

而湖北,自古以來更是愛國名人輩出,他們不遺餘力捍衛國家大業,他們傾其所有保全一方安寧,他們捨棄小家成就大家。他們用行動讓我們湖北人深深地明白:愛國,是一種神聖的使命!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曾經“上下而求索”,只為找到救國救民之路。無奈世人皆醉,可是為了國家,亦無怨無悔;漢朝時,昭君為了國泰民安,自請出塞,可是她又是否不知,從此過去的一切皆是雲煙,自己與之再也無緣。“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這樣的一個奇女子,從此,就只能與黃沙為伴,與狼煙為侶。國在則家在,昭君的所作所為,亦名垂千古;到了唐代,一代詩聖,面對眼前的戰爭,發出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嘆。面對眼前的國破城荒,憂心如焚,甚至“渾欲不勝簪”這又該是怎樣的濟世情懷啊……

放棄自己原本的安逸,只是因為他們都深深地明白,這是一份責任,一段矢志不渝的愛國征途!

魯迅曾說:“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的確如此,每個人都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每個人都應該銘記:愛國,是一種責任,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文明。愛國報國,是每一個華夏兒女與生俱來,並伴隨一生的一份責任。鄧小平說他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殊不知,每一個炎黃子孫身上流著的,都是一樣的血;心中印著的,都是一輩子也抹不掉的中國印;擁有的,都是一樣的,一樣不變的追求!每個人,都是龍的傳人!每個人,都是中國最赤誠最優秀的兒女!

從心底播下一粒種子,一粒叫愛國的種子。它長出的葉子叫希望,花朵兒是團結,而最後的果實,則是一個美好的,希望的,團結的未來!

國家有了尊嚴,個人才有尊嚴;國家有立足之地,個人才有一席之地;國家的每寸土地即是我們的寶貴財富。

愛國,是一種情懷,也是一種傳承;報國,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責任。

咱華夏民族最優秀的子孫們,咱湖北最赤誠的兒女們,挺直我們的腰桿,抬起我們高傲的頭顱,發出我們最鏗鏘有力的吶喊,將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勇敢承擔!

有縫的蛋,無縫的人——讓我們做受人尊重的中國人 篇8

高二作文 ,1020字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此話有理,適用在大部分中國人身上。為何?只因處於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人大多數都是“法律文盲”,尤其是在國外是“法律文盲”,對外國的法律、制度的一些“漏洞”見縫就插或視而不見,以身試法。

為何同樣對於“有縫的蛋”,大多數外國人可以做到熟視無睹,而國人卻見縫就插呢?這可能因為新中國發展史短,法律構建起步晚,國人法律意識低的緣故,部分人看到法律漏洞便以為“有縫可插”,以身試法。再者,受文化水平普遍低,生活窮困所逼,在無知與誘惑之中,人們“插縫”了。還有就是中國人愛“扎堆跟風”,看到別人因著鑽漏洞得便宜了,便一起鬨全軍出動,於是“全盤皆輸,落花流水”。這裡裡外外的大小之因已積存悠久,一時半會兒還無法根除,更何況國人對“有縫之蛋”早覬覦良久,只待時機一到便一哄而上,先佔了便宜再說。其措施只能逐步完善法律,逐步提高國民生活。百年之本,重在教育。法律達人是目前最好的培養目標之一。對祖國的新一代花骨兒進行改革創新的“法律意識”培養迫在眉睫。

假如是我出國留學,我會入鄉隨俗且隨遇而安。一個人在自己的國家裡是億分之一,但出了國,一個人就代表了一個國家,一個人就是那一億。我們這些留學之人,都應該力爭取得成為一個備受尊敬的中國人。對這些漏洞,我們應該端正首風,嚴於律己,在遵守本責時,勸解他人,幫助他人明辨是非。

現今社會文化交流甚快,出國留洋生應努力學習,取他國文化精華,去我們文化糟粕,學貫中西。中國也在逐漸改善中,公共場合的溫馨標語就是一個進步的標誌。當我在國外時,面對那些所謂的小人關,我應該敲響警鐘,努力學習法律知識,小心做事,不能偽造證件獲取個人利益,不做損國的劣跡。只有我們自身做好了,國家才能取得進步。

翟華《東方文化西方語》裡說到,君子難過小人關,即語言關,金錢觀,心理關和小人關。中國人以前所做的種種劣跡已讓外國人對中國產生了巨大偏見,中國人的形象在某些方面已危立於世。於已於國,都不利發展。我們都應該謹慎起來。當外國人不信任中國人時,很多利益之門就會對我們國家關上。中國人就如正在發育成長的兒童,一旦營養的吸收不足,就會營養不良畸形發展。同時,對國人出國留學也有很大影響,如海關面試更艱難,外國大學錄取中國學生的門檻更高,國外工作機構更不信任中國人等等。

做一個懂理守紀的留學生,做一名倍受尊敬的中國人—這是我們的座右銘,也是我們中國人學好做人的第一步。讓我們遠離有縫的蛋,成為無縫的人!

做文明國人 篇9

高一作文 ,704字

從小被教育:說話要講文明,做人要講道德,要樂於助人,尊老愛幼。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早已被我們”可愛”的國人拋在腦後。

從“三聚氰胺”毒奶粉,到瘦肉精,再到塑化劑,人們可以吃到的東西似乎已經不多了。這種只追求經濟利益而損害公眾身心道德問題我們也早已見怪不怪了。又或許,我們早已經麻木了,我們忘記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優秀傳統,忘記了我們的公眾道德文明。

“中國式過馬路”“小悅悅事件”一次次的考驗著國人的耐心,不知道是什麼力量讓成群的國人有勇氣一起闖紅燈,無視身邊的車輛,不知道是什麼力量讓十個八個路人對倒在血泊中的女孩熟視無睹,投以冰冷的目光。《論語》中說:“志於道,據於德。”一個沒有道德和不講文明的人是不會有所成就的。同樣,我也覺得一個沒有道德,不講文明的國家,民族是不可能強大,不可能繁榮的!

我們只有做一個講文明的,有道德人,國家才有希望,社會才能發展。歌德說:“許多思想是從一定的文化修養之上產生出來的,就如同幼芽長在綠枝上一樣。”也充分體現了文化修養對於一個民族的發展的重要性。

文明其實很簡單,在公共場所不吸菸,不隨地吐痰,不隨收扔垃圾,這就是文明。當你看到老人或孩子摔倒時,你不是做個看者,而是將他扶起來,這就是文明。當你看到別人有困難時,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上前幫一把,這就是文明。當做公交車的時候,發現身邊有老人過馬路的時候,給他們一個座位,這就是文明。

文明其實很簡單,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而每個人也最容易忽視,因為他們沒有別人的監督,只有靠自己自覺,沒有文明、道德國家是無可依賴的,講文明,講道德的國家是受人尊重的。因此,敞開心扉,用心靈最柔軟的地方關心他人,做一個文明的國人吧

告別陋習牽手文明 篇10

國二作文 ,829字

每個人都有習慣,並且習慣常常伴隨我們左右。好習慣有利於我們成長,壞習慣則不利於我們的身心發展。因此,我們要摒棄壞習慣,讓好習慣伴隨你我。

一次,夥伴們一起到煙臺遊玩。離開車站,打算等公交。那時正值上班高峰期,只見人頭湧動,都在伸長了脖子等待著屬於自己的那班車。有一班車來了,有些人提了提褲腰,有些人深吸了一口氣,於是向上車口出發。當然沒有一個人想要再等下一班都努力想要擠上去。全然不顧那旁邊小心翼翼的挺著大肚子的孕婦。當時,我真為那孕婦捏把汗。自己如今身體那樣金貴,就別再和那些野蠻人爭搶那站著的空間了。果真,到了我們這班車,仍然也是原來的樣子。到了上車口也仍然是爭著搶著要上車的野蠻人。在我的身後,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奶奶,正顫顫巍巍地邁著小步子。我往後退了一步,然後扶著她的脊背,一起上了車。車上連站的地方都沒有。那些只顧低頭玩手機的年輕人,似乎在這個快節奏的都市,面對這樣的場面已經司空見慣了,全然不顧自己身邊的老弱病殘。我深深地嘆了口氣。

下了車,我們來到了三站,這可是煙臺有名的小吃一條街。我和小夥伴們打算在這裡痛痛快快地吃一頓。但是,滿地的竹籤卻讓我們興致大減。那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姐姐們,就將自己吃剩下的竹籤心安理得的扔在地上,旁邊的垃圾桶也僅隔她們一步之遙。本該愉快的遊玩,卻因看到這一面面不文明的現象而沒了興趣。

回到車站,我們坐在候車室裡等車。做清掃的老爺爺一遍遍的從我們身邊走過。帶走的總是乘客們留下的一箱箱垃圾。老爺爺在彎下腰時,我留心觀察,發現他正在刮地上的口香糖,並且嘴裡念著:“哎,這口香糖夠我刮半天的了。”

我想問,為什麼如今中國的經濟水平增長了,而中國人的素質水平卻下降了?到了國外,“中國式過馬路”“中國人式購物”“中國人和狗不得入內”……這些貼上中國人的標籤難道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感到羞愧與恥辱嗎?全民的道德素質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體現。不要讓中國這“文明古國”的稱呼僅成為虛名。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向陋習宣戰,與文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