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活著——讀《活著》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因為愛所以陌路》有感 篇1
讀後感 ,685字愛,有如一股溫暖的清泉,滋潤幼小的心田;愛,有如波濤洶湧的大海,讓人感慨萬千;愛,有如頭頂上那片湛藍的睛空,廣闊無邊。
愛的表達方式多種多樣,讀了《因為愛所以陌路》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另一種獨特而偉大的愛。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夫婦,他們的兒子在4歲時走失了,父母悲痛欲絕,幾經尋找無效後,他們離開了這座令人傷心的城市。許多年過去了,夫妻倆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孩子找到了!收養他的是一戶富裕人家。夫妻倆欣喜若狂地趕到那裡,卻看見兒子的養父母給他們下跪,求他們不要把孩子帶走。夫妻倆忍住極其悲傷複雜的心情,考慮了幾日,最後決然地說“孩子我們不帶走了,你們一定要讓他接受最好的教育。”說完便走了。
文章的最後,父親說了一句話:“兒子啊,等到那一天,你站在獎臺上受萬眾矚目時,我和你媽就在臺下熱淚長流的為你鼓掌。然後一轉身各自天涯,此生都是陌路人。”讀完這句話,我再也抑制不住思潮騰湧的心情,淚水不禁奪眶而出。我被深深感動,深深震撼了。人世間竟有如此偉大的愛,因為愛所以陌路。
讀完這篇文章,我猛然想起一個故事:兩個女人在爭搶同一個孩子,她們都說,這個孩子是自己的。在爭搶的時候,左邊的女人突然放了手,而右邊的女人把孩子拽了過來。上帝看見了,就說“這個孩子是左邊女人的,她之所以放手,是因為怕拽疼了孩子。”怕他疼,所以放手。這是一個多麼艱難的抉擇!文中的夫妻倆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條件,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為了不讓他在爭奪中感到疼,不顧自己的悲痛心情,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放手。這種愛,能夠包容天地,滋潤萬物;這種愛,能讓腐朽化為神奇。
我認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愛也不過如此。
因為活著——讀《活著》有感 篇2
讀後感 ,1656字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這是一部充滿血淚的小說。它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記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著》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髮,讓一根頭髮承受三萬斤的重量,它沒有斷。生活從來安逸閒適、放蕩不羈的闊少爺福貴,好賭成禍,一夜間輸掉了所有的家產,成為了一貧如洗的窮人。然而,命運總不會遺忘給人沉重的打擊。父親含恨離世,母親不辭而別。為了生活,福貴成了佃戶,從衣來伸手到下田幹活,經歷了許多生活給予的困難,一家人為生活忙碌奔波,這才讓福貴明白,什麼叫生活。他告別了從前糜爛的生活,進入了樸實窮苦的日子裡去。時間讓他成長,苦難讓他明白,他需要承擔生命賦予的責任。
在漫漫的歲月中,時間創造了誕生和死亡,創造了幸福和痛苦,創造了記憶與感受,創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後創造了故事和神奇。
時間的變化掌握了福貴命運的變化,或者說時間的方式就是福貴活著的方式。
許多的過往,清晰的模糊的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可曾時常憶起,屬於我們的那個或輝煌或平淡的歲月,那份或長或短的故事?數十年時光蒼桑了這位孤單的老人,他卻依然能清晰地時常回憶過去的事,一次次倒帶人生,像電影回放,感受生活的起伏動盪和平淡如水。
“他對自己的經歷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講述自己,他是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而倖存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在旁人眼中福貴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對於福貴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他喜歡回想過去,喜歡講述自己,似乎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在回憶裡,生命一次又一次地重來,沒有遺憾,沒有怨言。福貴演繹了他自己的故事。那一份坦蕩,是歲月洗滌過的清徹明亮;那一份平靜,洋溢著淡淡說不出的幸福,一直陪伴著他走完孤單的歲月。
經歷被抓去當壯丁的惶恐裡,他目睹了生命被人輕視的炎涼。生命在戰亂中變得一文不值。一夜間幾千號傷員在無助中悲慘喪生,亦或是說他們被冷漠的社會所拋棄。而福貴幸運地回到了家人身邊。“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麼福分了。”而命運總是不能如人所願,家人都隨他而去,他再也無法保護他們。命運安排,他只能孤單的活著。生活給了他太多的遺憾,而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生命裡的堅強與脆弱,往往如一枚硬幣,一分兩面。
樸實的文字裡,充滿了許多起伏與悲哀,她們講述了眼淚的豐富與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在語言的世界裡,“活著”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活著已是最大的幸福,還有什麼奢求?劉偉,失去雙臂的他,毅然用雙腳彈奏出精彩的人生。“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地活。”一句道出了他要為生命勇敢地走下去。即便上帝為他關上了一扇窗,但他依然能獲得陽光雨露。
漫長人生裡,不去計較太多得與失,生命需要用坦蕩平靜的心對待。歲月曲折,充滿悲歡離合。紛擾與喧譁,漸漸的取代了生活原來純真的面孔。滄桑苦難,成長了我們動盪離奇或平靜幸福的一生?等到暮年回首,是潸然淚下?渾濁的淚水,會折射怎樣的回憶?
因為活著,我們在生活中忍受太多的真實;因為活著,我們承受了許多痛苦。人生註定要歷經遺憾,在苦與痛的邊緣,我們學會了成長。任何時刻,我們都沒有權力干涉生命歷經滄桑的體驗,也沒有權力做輕視生命的選擇。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夕陽的餘暉灑在了安靜的田野裡,裸露風中被晒得黝黑的老人與牛的脊背,見證了那段歲月。兩個進入垂暮的生命,相依相伴,不離不棄。老人粗啞卻令人感動的嗓音,還有那一聲長長的吆喝,遊蕩在僻靜的鄉間小路里,漸行漸遠。
讀《活著》有感 篇3
讀後感 ,848字今天終於翻開了這本書,當開啟扉頁的時候便有一種熟悉感,默默的讀下去便知道了這種感覺的源頭。那是多年之前的事情了,看過一部叫做《福貴》的電視劇,估計就是翻拍的這部小說吧。不管世人對於這本書的褒貶如何,我能夠清晰回憶起的就是那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和一條老水牛在搖搖欲墜的夕陽下獨自犁田的背影。“兩個進入垂暮的生命將那塊古板的天地耕得嘩嘩翻動,揉入水面上掀起的波浪。”文中如是寫到。老人在耕田的時候吆喝著: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福貴的一生經歷了所有親人的辭世,從最初老父親離開時的驚慌、不安到最後外孫的夭折,或許可以說他就是在與親人的不斷離別中老去,別人應該有的天倫之樂在他這裡卻成為了死別。生離就像他被抓了壯丁一樣還會有機會與家人重逢,可是死別卻是隻能看著愛的人一點一點透支盡生命的餘光。
或許我們都以為在這樣的巨大打擊和悲痛中他不會有生的念頭,可是“活著”卻讓你不隨願的死去,他安排你的生命之路充滿荊棘,岔路不斷,無數深愛的、至親之人都是陪著福貴走過一小段路,而非盡頭。讀這本書,餘華安排了最樸實平淡的文字,就像是在你我他同樣慘淡無光的生命中擷取的一小節,但是又有另一番滋味。這種無言的反抗才是符合那個時代的沉默之聲。
“我看著那條彎曲著通向城裡的小路,聽不到我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灑滿了鹽。”
就像美國民歌《老黑奴》一樣,歌中的主人公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離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可能將老黑奴和福貴兩人置於同一個層面進行比較的話,可以發現很多的相似,但是他們二人又是不同真實的存在。忽然覺得,用簡單的文字組合勾勒的是漫長的命運和波瀾壯闊的場景。他們都是經歷漫長歲月折磨的老者,臉上的紋路就是最好的印證。然而命運就像最高明的魔術師,它能夠最大程度的為你設定障礙,也可以檢測出誰是人生終點的最終勝利者。
故事的結尾,老人還在慢慢的走著,彷彿要盡力把餘生的路走完。也許這時,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帶走和剝奪的東西了吧!
活著就有希望——讀《活著》有感 篇4
讀後感 ,1231字其實作者只是在靜靜地訴說著什麼,卻蕩氣迴腸。在讀《活著》這本書前,瞭解過寫作背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通過《活著》作者想告訴我們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著,靜靜地活著,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
主人公徐福貴的一生是很悲慘的,但同時他又是堅強的,說實話,我非常佩服他。在飽受各種心理與身體上的折磨之後,還是活了下來。我不太喜歡看悲劇,結局總是讓人唏噓不已,久久不能平靜,當《活著》卻讓我感到不同,彷彿是一老人在述說著他的坎坷、波折的一生,沒有抱怨,也沒有悔恨,而是一種平淡的訴說。就像一位哲人一樣,洞察生活。超脫的看待著這世界。
徐福貴年輕時本是一個地主家的少年,娶得一位米行千金為妻,家境算是殷實,但卻遊手好閒,做過許多荒唐事,最後因賭博而敗光了家業,淪為一個貧農,一家人住進了茅草房,然而這只是悲劇的開始。父親也因為他的敗家而活活氣死,母親也因此病倒了,為去請大夫給母親看病,在街上被人又拉去當壯丁,在戰場上九死一生回來的富貴,沒有見到母親最後的一面。雖然此時富貴已經體會到活著的好,想要開始過穩定的日子,但這是女兒鳳霞因病而變成了啞巴,妻子的身體也因病每況而下,生活仍然很艱難。然後就是親人的相繼離去,首先是他的兒子有慶,因為熱心去獻血被他人貪婪的抽乾了,然後是妻子家珍,女兒鳳霞,女婿二喜,最後是外甥苦根。面對著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去,我不知道在埋葬他們的時候福貴的內心是多麼的深痛,這是一道不可磨滅的傷口,是他無法泅渡的桎梏,是時光無法撫平的傷痛。
作者必定是殘忍的,明明是生離死別,他卻輕描淡寫,無關痛癢,幾乎不給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本以為從戰場回來的福貴會從此走向安穩的生活,妻子賢惠,兒女懂事。可是兒子有慶卻因那樣的意外而死亡,家珍也因悲痛不久而離世,使人心情剛起又落。女兒鳳霞嫁了一個好女婿,好日子沒過幾年,因為生苦根難產而死了,然後女婿二喜在工地做事被掉下來的東西砸死了。雖然女兒女婿不在了,但想著至少還有外甥這個希望吧,但誰又想到,可憐的孩子在長到幾歲的時候,因貪吃豆子撐死了。最後的最後,所有活著的希望都被掐滅了,只剩下一頭名叫富貴的老牛與他相伴。
我原覺得福貴的一生是不值的。後來發現我錯了,他生命中不管怎樣都有關心愛著他的人,在他年輕犯錯時,有他母親袒護著他,無私的愛著他,有家珍不離不棄的包容他,即使在他淪為貧民,家珍還是對他不離不棄。
福貴的一生也給我們很多思考。在艱辛的生命歷程中,福貴沒有流露出膽怯和放棄,而是在不斷挖掘著活著的樂趣,他買下將死的老牛,孩童般的和老牛開著玩笑,用粗啞的聲音放聲喝著歌謠,他自始至終也沒有怨天尤人,他堅信著活著就是最好的,活著就有希望。
現在的我們,遇到一點小困難小挫折就有輕生的念頭,和福貴比起來,我們的遭遇真的不算什麼,只是在一時刻把自己的痛苦放大了,已經經歷著人生最大的災難,其事實卻並非如此。我們要為活著而活,相信活著就有希望。
讀《活著》有感 篇5
讀後感 ,1011字人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是我讀了《活著》之後的第一個問題,是啊,我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有人說:是為了親人而活,是的,中國人兩千年的封建傳統是為別人而活,父母為孩子而活,孩子為親人而活。那當只剩下自己的時候,我們又為誰活著呢?
在這本書裡我們目睹少爺福貴的荒誕、破產和艱難;繼而給我們一點點美好的希望,讓有慶得到長跑第一名,讓鳳霞嫁了人懷了孩子,讓某些時刻有了溫情脈脈,有了簡陋的歡樂。然而就在我們以為噩夢不再縈繞他們的時候,但是福貴的親人卻以各種方式死去,毫無徵兆,對福貴無疑是一種折磨。一切就像一個巨大的詛咒。女兒,妻子,女婿,外孫,最後福貴只剩下自己。和一頭也叫做福貴的老牛。因為遠離那些動盪的年月,因為並未真正有過艱難和困頓,這個故事讓年青的我們不禁有些戰慄。
是的,我們從未經歷過像福貴這麼巨大的打擊,或許我們經歷了還不能像福貴一樣勇敢的活著。沒錯,福貴是非常的可憐,但他也非常的堅強,他用他對生活的樂觀,依然勇敢的面對生活,沒有一聲抱怨。或許這才應該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生活可能會有些不如意,但是隻要我們以一種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總會解決難題,沒有過不去的坎,正所謂“有志者事竟成”只要用心,只要以一種樂觀,友好的態度面對生活,生活也不會虧待你的。正像海倫?凱勒一樣,她在17個月的時候因為一次急性腦充血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他還是對生活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他還是努力活著,他還是不懈努力,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他們擁有種種不幸但卻對生活充滿樂觀,而我們四肢健全還有什麼理由不樂觀呢?
“活著”不是讓我們為了誰,而是讓我們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生命苦短,但這既不能阻止我們享受生活的樂趣,也不會使我們因其充滿艱辛而慶幸其短暫”沃維納格曾這樣說過,是的,我們怎麼可以因為一點挫敗就放棄活著呢,那是多少死去的人們的心願啊,我更加明白活著是多麼一種幸運啊,可以遊山玩水,可以學習,可以體會世間的情感,那是多麼美的一種享受啊!
嗯,就像那誰說的,企圖探究活著的意義註定只能成為一個笑話。人只是一種存在,它與天地萬物一樣並無意義。
我們也許只需要像福貴那樣活著,像那頭老牛那樣活著,儘管有些蒼涼的意味。是不是愛過了才會懂得心死了還要活著的坎坷。
讀《活著》有感 篇6
讀後感 ,1242字“炊煙在農舍的屋頂嫋嫋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後消隱了……慢慢地,田野趨向了寧靜,四周出現了模糊,霞光逐漸退去。”落霞裡的鄉村寧靜安逸,但合上書本的我此刻內心卻難以平靜。這是第一次閱讀餘華的作品,他冷漠無情令人發怵的筆風令我驚歎不已。他將中國六十年發生的災難都置於福貴一家人身上,一波波苦難的來襲,一個個生命的終結都使人物遭受巨大的打擊,給讀者出乎意料的感受。而又正是在層出不窮的命運的刁難中,福貴深刻地活著,身為白髮人卻一一送走身邊的黑髮人,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麼比活著更美好,沒有什麼比活著更艱難。
福貴是舊中國裡一位地主家少爺,年輕時沉迷於賭博,輸光了家產的他只能與家人在一間茅草屋內相依為命。禍不單行,誰會料到福貴在去給母親抓藥的路上被拉走當壯丁,加入了國民軍。幾年後被解放軍俘虜,這才被資助盤纏得以返鄉。回到家時母親已然去世,只剩下妻兒三人清貧度日。看到這裡,我為福貴與家人的重逢欣喜,可不知這只是苦難的前奏,母親的死只是一個開始……
中年時期福貴趕上了人民公社和大躍進,他首先面臨的是兒子有慶的死,這也是讓我最難以釋懷的。有慶是個善良樂觀的孩子,他熱愛他的兩隻羊,每天為了割草餵羊和上學而奔波,他的存在無疑為整本書陰沉冷漠的主調增添了幾分亮麗色彩,可他卻由於與臨盆的縣長妻子血型一致而被迫獻血致死。我不禁怨憤,埋怨餘華無情的筆風,憤恨那個黑暗的社會,怎麼忍心讓那個對生活充滿希冀嚮往的孩子遭遇死亡的命運。接著是死於生產的鳳霞,敗於病魔的家珍,意外身亡的二喜和活活被嗆死的苦根…。
故事的結局是福貴與同名老牛互相依偎著生活,福貴自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想想福貴的一生,雖然將如此多大苦大難安置在一個人物身上可能只在小說中才會出現,但他的人生何嘗沒有向我們講述活著的意義。時運不齊,命途多舛,但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
我時常思索為何福貴還能安然地活著?為何他能用冷靜鎮定的口吻述說苦難的一生?那是親眼目睹至親們逝去,數次遭遇希望破滅打擊的有思想和情感的肉體啊!是何種強大力量支柱著他在人生路上不斷前行?我想最重要的應該是福貴豁達的品性和堅韌的人格。餘華曾說起他的寫作緣起,“我曾聽過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我,於是我寫下了這篇《活著》。”福貴面對生活的無情與殘忍並沒有無限苦楚或怨天尤人,而是以忍受的方式用生命的力量戰勝了現實。除此之外,小說中福貴家人帶給他的溫情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家珍病重,自知時日無多時對福貴說的話:“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見你們”。不想死,不為富貴名利,只為相伴家人,樸實真摯的深情讓福貴的生活在痛苦淒涼之外蘊含著人性的溫暖。
《活著》,以波瀾不驚的文字震撼著我的心靈。生活固然坎坷,何不握緊堅韌與樂觀,找尋生活中的美好,如福貴那樣活著,不屈地活著。
從平凡抵達偉大——讀《活著》有感 篇7
讀後感 ,998字那天晚上,我突然心血來潮,打開了封塵了幾年的鋼琴蓋,翻開了佈滿灰塵的鋼琴譜,撫摸著黑白琴鍵,彈著幾首十分簡單的小曲,感受到了一種時間的重量。這種感覺似曾相識,在那天早上,媽媽買回了餘華的《活著》。因為老師說這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小說,我很高興,迫不及待的想一睹為快。故事比較短,我比較快地就讀完了,而後,感覺很惆悵。
薄薄一本小說,卻因為承載的死亡、苦痛,顯得那麼沉重。從中,我們見證了主人公福貴七個親人離去的殘酷過程:是父親、母親的憂鬱而死,是兒子有慶的抽血致死,是女兒鳳霞的出血而死,是妻子家珍的積勞而死,待我們所有人都以為幸福將至,苦難遠去時,從天而降的二喜的意外死亡和隨後苦根的活活撐死,幾乎讓讀者情不自禁地目瞪口呆!小說中,個人的生命就像一根根蘆葦,衝散,在了時間的長河中,漸漸湮沒。死亡,真是簡單不過的事,就像一把把鋒利的尖刀,將生命攔腰截斷。而親眼目睹這一切的福貴,內心該有多麼痛苦呀!
但再看看暮年的他,卻常常面帶著微笑,一遍又一遍的回憶著過去,保持著一份平靜如水的心態。上天對他固然殘忍,但他,卻仍舊在田間快樂慵散地吆喝著自己親人的名字,讓和自己同名的老牛不覺得孤單!真是讓人油然而生一種敬佩之情!是什麼支援著他?我想,
是他要活下去的信念吧。正是離別太多,使他明白生的可貴,正是生的可貴,使他明白活著的意義。他一人,孤單卻又快樂,與老牛諧樂,在這天園鄉景中相互襯映,形成一幅別緻的畫。他為自己的生活添樂,看透了人生,從無知少年到一家之主,再到一塊沉黑卻又敦厚的樹樁。他的生正逐漸升華。
他,在我看來:從平凡抵達到了偉大。他,太普通,既非一個飽讀詩書、吟風弄月的人,也非一個天生異秉、特立獨行的奇人。他,只是因為經歷的多,是那些經歷呀,磨鍊了他的人格,是那些經歷呀,鍛造了他的高尚,只因額頭被打上了歲月的烙印,使他明白了世間的真理,依舊快樂的生活著。如同作家餘華愛聽的那首美國民歌中歷盡苦難,卻依舊選擇淡然樂觀的老黑奴。
老人對生命的坦然,也感染了我。想到都市中的男男女女,心中慾望無窮無盡;他們富有著,卻像少年的福貴一樣,精神空虛,對生活依舊是抱怨,依舊是不能平息;現在的孩子們,那些整日泡在蜜罐裡,整日不知天高地厚,要這要那的小皇帝小公主。當苦惱的人們
總在疑惑著:在長長的一生中,為什麼歡樂總是乍現就凋落,走的最急的總是最美的時光?老人與田裡的牛,會用沉默,給你最好的答案。
讀《活著》有感 篇8
讀後感 ,889字餘華的《活著》應該是我用時最短讀完的一本書吧!最開始知道《活著》這本書是因為在微博看到易烊千璽的推薦,他說:“讀《活著》就是隨著富貴走在灑滿鹽的路上,習慣於接受失望,等時間淡了悲傷,蒼涼難耐麼?盡是人生”後來又在微博上看了一下其他讀者對《活著》的評價,知道這是一部悲劇,主人公富貴一生都在不斷的失望中度過,生命並沒有在他的努力中出現轉折,也沒有任何奇蹟可言,每次覺得有盼頭的時候總會被當頭一喝。
我是做好了心理準備來看這本書的,可是直到最後苦根也離開的時候我依然哭到不能自已。富貴最後倒是看得透透的,與他的老牛相依為命,他的苦楚,他的寂寞最後只能自己消化。生活對他不是善良的,對家珍、對鳳霞、對有根、對二喜、對苦根都不是善良的,甚至是殘忍的。可是在那樣的年代,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生活又對誰是真正友好的呢?哪怕是春生、龍二也是犧牲品。跟著富貴的足跡走在那個時代裡,一步一步都是那樣的艱難,經歷過農村生活的我在讀文章的時候似乎更能融入到那樣的環境當中。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只是為了生存下來就要不斷的掙扎。讀著富貴的人生,我在想如果是我在那樣的環境下,我能堅持下來嗎?如果我像富貴那樣留在了最後,守著一座茅草屋幾座墳,我還能堅強的活下去嗎?或者說那個時候我還有活著的意義嗎?
以前有一個遠房親戚,爺爺說我應該叫“么爺爺”,印象中我還在上幼兒園就去世了,之所以還記得有這麼一個人,是因為聽到爺爺說“么爺爺”死了好幾天才被村裡的人發現,還是村上出錢將他埋了的。我當時年齡很小,但仍覺得很心酸,沒有家人、沒有子女,就連死了也沒有人知道。這麼活著不難受嗎?不痛苦嗎?
最近聽到了太多不好的訊息,我感覺心裡承受的負能量快要將心臟撐爆了。經常在想人活著的意義在哪裡呢?我們沒有生活在富貴那個年代,沒有文化大革命、沒有集體化,不必擔心受凍捱餓,可是我們的生活中似乎也少了單純,少了真誠,充滿了欺騙和背叛,越走進生活越害怕生活。
然而哪怕是這些感傷,這些害怕也只有活著才能體會到。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想作者在書的自序中就給到了我們答案: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讀《活著》有感 篇9
讀後感 ,1195字《活著》這部小說是一首對於一個無限匱乏的年代的讚歌。作者以強烈的筆觸飽含感情有理智地講述了一個有關生活和意志的一處悲劇式的寓言,告訴我們鬥爭與生存的意義。
文章主要講述了主人翁福貴生在貴人家裡卻因嫖賭欠下了一屁股的債,為了還債,不得不把家產全部都用來抵債,空空如也,父親也被氣的走上了天堂,一個家族的落敗,妻子的失而復得,更加讓福貴看清了這被胭脂粉塗滿的自己和世界,他學會了珍惜,學會去勞動,靠雙手去獲得幸福,就在一切充滿希望的時候,一道閃電,一道匯聚的閃電,一道帶著火花帶著血的閃電,再次劈在了福貴的身上。母親的歷史,女兒,兒子,孫子,女婿的相繼離開,竟是在同一家醫院,原本是這樣一個繁榮昌盛的家庭,因為嫖賭,讓他們的未來發生了轉折,這一轉是帶著心酸,淚水與慚愧的味道的,最後福貴帶著一頭牛過著生活,等著歸宿。
福貴一波三折,扣人心絃的故事讓人流淚,同時也讓我們不約而同想到活著,活著一詞看似熟悉其實也十分陌生,看著簡單其實也帶著挫折。我們每個人都活著,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活得一樣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內心都渴望著去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不願意隨波逐流,那,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難道是單單像一個路人一樣從這個世界經過嗎?還是帶著一顆好奇心,一份“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志願,僅僅只是去看看,瀏覽嗎?這些起決定作用的是你自級,所含的原動力來自於鬥爭與生存,是否具有那份鬥志,那份信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年少輕狂的夢想或許會成為你現在的羈絆,因為這個是否也彷徨與失落過,那種失敗後再東山再起的喜悅,也是你的寶貴回憶,每一個成功的人,都離不開鬥爭與生存,離不開汗水與心血,因為只有去鬥爭你才能生存,為了鬥爭,你必須去用汗水與心血去灌溉,這不是套話是許多人用自己的經歷,得出的結論。相信自己,用所謂的大資料去實現那個可笑而又令人沸騰的夢想,向前走,命運無法讓我們倒下,繼續跑,如此苟延殘喘還不如縱情燃燒讓自己發芽。即使生存的起點再高,心血撒滿懷抱,也要拼一拼,未來誰知道呢?
從福貴的經歷我想到老舍筆下的人物—祥子,祥子是一名人力車伕,一生的夢想是想通過個人奮鬥,擺脫悲慘貧困的生活,歷經三起三落,最終還是淪落到末路—-嫖賭。他跟福貴的相同點是都是因為嫖賭結果的,但他比祥子更幸運,生在富貴人家,心態也好,在同是經歷過大起大落的時候,富貴選擇去以牛消愁,從容地過完一生,而祥子一步步被剝削,壓迫,最後一了百了,貪圖錢財,自甘墮落,虛度了結局。他們都是20世紀農民階級的悲劇,他們的經歷都是一個個令人深思的道理,折射出的辭藻是一個個殘酷的事實,值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去拼接。
人活著是為人自己本身而活著,不是為別的。活著,因為這個世界充滿戰爭,我們需要生存。活著,因為這個世界有規則,我們需要精彩。活著,因為這個世界是進步的,我們需要體會與自己作鬥爭,只為那個生存的渺小。
因為活過 篇10
高二作文 ,1077字最喜歡那棕褐色枝條上星星點點嫩綠,因為那是一個個充滿生命的襁褓,又像點點音符,滴在五線譜上,等著風兒一次次奏響春之歌。
每次經過那小樹叢,都會不由之主的多看幾眼,自己也像沾上了春的氣息變得那麼輕鬆,讓人驚奇的是,那一個個小芽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著,一天一個樣。迎春花早已等得不耐煩,穿上她那鮮豔的黃色小裙子,在風的歌聲中歡樂的舞起來,正當我感嘆時不經意間卻看到旁邊幾棵樹依然光禿禿的,細小的枝條在這早有春意的地方顯得那麼突兀,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讓人看不出那外表下到底隱藏著什麼。
很快,漸漸把它忘記了。
幾次經過,仍是那些越來越濃的綠意佔滿了我的眼睛,彷彿那幾棵枝條似的樹就那麼消失了。
直到一天,映入眼簾的好像不僅僅是綠色了,那零星的,散發著點點光輝,有著雲朵般色彩的花骨朵,像小星星一樣點綴在那萬綠叢中,在那弱小發黑的枝條上,她們顯得那樣耀眼像是神賜的禮物。我這才醒悟過來,壓軸戲永遠都會留到後面。不錯,這些白色的小點兒正是玉蘭的花骨朵,而那承載著這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的樹枝,被重新注入活力。
我想是發現了什麼寶藏,內心激動不已,一連幾天,我都在這顆樹前駐足。一場春雨,幾陣春風,那花朵彷彿一夜醒來,還帶著昨日的夢,就站在你的面前,露出了她們一直隱藏在面紗下的面孔,我曾在腦海中想象過無數次,仍不及它們出現在眼前,視網膜傳來的真實感強烈。玉蘭的樹枝,簡直就是高舉著玲瓏剔透的千萬只銀色酒杯,向顫動著、生長著的生命祝酒。又接著,花瓣瀟灑的展開了,像少女旋轉時的裙襬那樣,她們明亮的耀眼,這世界的綠好像都爭先恐後的圍了過來,那些花兒在陽光下笑得是那麼明媚。
我被玉蘭迷住了,美麗的玉蘭啊!你是不該凋謝的!但,上天不會徇私,美麗的玉蘭也終究沒有長久,也就幾天的光景,我還全然沉醉在那美麗中,她們就準備匆匆離去了。
花瓣開始發黃,但仍立在枝頭。終於,花期到了,奄奄一息,花瓣一片,兩片……都已落在樹下,像去年的花和葉子的命運一樣化作春泥,什麼痕跡都沒有留下,就這麼匆匆去了。
幾天過去,當我擺脫那淡淡的惆悵之後,再次站在那樹面前,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原來開過花的地方都已長滿嫩綠的葉,重新煥發了生機。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麼:它們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留下,雖然匆匆而去,但見過他們的人,一定都和我一樣把那美麗留在心裡了吧。那曠世的,明晰的,蒼翠的,綿遠的,默然的,不悔的,無可替代的,比絕版美麗更為美麗的美麗,玉蘭的美麗。它並沒有消失,而是把靈魂和生命都灌注在了這些葉子上。塵歸塵,土歸土,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但因為活過,經歷過,綻放過,短暫也會變成永恆,此生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