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他千遍也不厭倦相關作文20篇

品他千遍也不厭倦 篇1

國一作文 ,772字

六年級下冊的複習中,我一味的貪求玩耍。一放假就待在家裡打“穿越火線”。早就把複習的是拋到九霄雲外了。爸爸和媽媽老是讓我複習小學科,並讓我多讀一些課外書。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好在寫作文的時候多用上。而我總是說一會兒、一會兒,來應付爸媽。

會考的時候到了,考試的時候我什麼思路也沒有,把整張試卷亂填了一遍,一上午考了兩科,我回到家後,跟父母說考得還可以,一整天下來,收完最後一張試卷之後,我自己整個人的心態都崩了,幾乎沒幾道會的題,我當時真後悔當初沒有好好複習、不聽父母的話,不聽老師的講解。

放假後第三天,我沮喪地坐在沙發上,天昏沉沉的,彷彿其中還帶有一絲悲傷,那時的天正如我此刻的心情,因為會考考砸了,我已無力再去玩耍了。

這時爸爸走了過來,拿著一套新買的茶具,說:“兒子,跟爸爸一起來喝茶,試試新茶具怎麼樣?”

爸爸抓了一些綠茶,放入新茶壺中。又將燒好的水倒入茶壺中,等茶葉都沉底之後,倒了兩杯茶,遞給了我一杯,茶的清香進入了我的鼻腔,我有了點精神。

我迫不及待地端起杯子,喝下這杯清香的茶水,我用嘴吹了幾下,稍稍吹散杯中的熱氣,便著急喝了一口,沒想到,我的舌尖,接觸到苦的訊號,我的眉頭瞬間緊成一團,眼睛緊閉,連忙放下杯子,對爸爸說:“這麼苦的茶,你讓我喝?”

爸爸把我杯子裡的水倒光,又倒了一杯,茶的清香愈加濃烈,彷彿味道更加誘人。

爸爸的眼中充滿期待:“你再試試?”

我不得不接過杯子,喝了一小口。彷彿苦味減了不少,清香卻增了許多。

爸爸語重心長地說:“茶如人生,你第一次喝時,會感覺很苦;第二次,你就會感覺有些清香;第三次時,你就會感覺有些甘甜,芬香。”

我抬起頭,向爸爸感激似的一笑,讓我在茶香感受到人生哲理。

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篇2

散文 ,727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人們耳熟能祥的節奏,讓我有了一本讓我品它千遍也不厭倦的書——《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我的第一本課外書,裡面生動的情節彷彿一隻手似的,一下子便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每天功課寫完後,一直到睡覺的這段時間,我都是和《三國》一同度過。一旦翻開,便彷彿我自己已經身處東漢末年,與諸葛孔明一同商議計策,與關羽一起談論《春秋》……

書中,我最為崇敬的便是臥龍諸葛亮。諸葛孔明自被劉備的誠意打動,出山輔佐劉備中興漢室以來,一直都是盡心盡力,對於興復漢室,諸葛亮也有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

他為了幫助劉備,可謂是不留分毫,盡心竭力。劉備剛擁有益州不久,孔明先生便親率軍隊,七擒七縱孟獲,為劉備解決了南方的動亂。劉備死後,諸葛亮數次出祁山,攻打曹魏。但無奈後主劉禪親信宦官黃皓,因黃皓受了魏國的賄賂,進讒言讓召回諸葛亮,使得諸葛亮數次在即將成功時被強行召回。最終,因為過度的勞累加上身染疾病,一位空前絕後的智者病逝於五丈原,到死,也未能幫助劉備實現大業。

書中,諸葛亮最令我佩服的便是那一份責任,那一份幫助劉氏家族中興漢室的責任。而諸葛孔明,起早貪黑,親力親為,只為了自己身上的那一份責任,年僅55歲便逝於五丈原。

“品它千遍也不厭倦”,這句話對於《三國》來說便是恰當的評價。《三國》有著很多書都沒有或比不上的場面,打鬥的描寫,不論你年齡多大,只要你一看這本書,便會被它內部的生動的壯觀的逼真的場景所吸引,也能使你學到不少東西,每次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三國》真的讓人品它千遍也不厭倦吶!如若不是那次搬家找不到了,再加上功課也有點多,我真想每天都穿梭去三國時期,和各位英雄感受歷史的風起雲湧。

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篇3

國二作文 ,813字

沐浴月光下,握一卷書,捧一杯香茗,讓書香、茶香四溢,即使品書千百遍,也毫不感厭倦。

聽,遠處傳來奔放的笑聲,一襲長衣,青絲飄散,那便是你—太白。貴妃研墨,力士脫靴,你張狂無比,怎道卻迎上了力士仇視的眼神,幾天後,便被貼上了“御用文人”的標籤。你惱怒無比,卻又無可奈何,官場的詐作,你安能承受得起?愁了,愁了,你就花中亂舞,一壺酒,一孤影,一明月,好似一場戲,道盡你的千般淚與恨,“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你舉杯邀請明月共飲,低頭卻見影徒隨身。你狂飲,明月隨之徘徊;你亂舞,影子隨之繚亂……罷了,罷了,那就“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吧……

太白之詩,縱品千遍也不厭倦。

笑聲亦逝,遠處傳來了悲痛的嘆息,是易安。曾經的她,無比幸福,與丈夫一起歌詠愛情,詩詞唱和。可是朝廷的腐敗、官場的腐敗使她國破家亡。昔日紅顏,如今卻是憔悴不堪,“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是啊,生活給女詞人帶來了太多太多的挫折與打擊,讓她從女神淪為女漢子,從天境淪為悲劇,昔日之婉約,也全盡變為諷刺國家、抨擊腐敗。一次一次地愴傷,讓她再無回天之力……

西風捲簾,窗前的她,淚湧成河,人比黃花。“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易安之詞,縱品千遍,也不厭倦。

時間的齒輪,緩緩轉動,品一口香茗,讓茶香,留於脣齒之間。站臺前的父子倆,正依依惜別。那,不是佩弦嗎?“站在此地不要走動,待我給你買幾個桔子來!”說完,父親扭動著他那臃腫的身軀,吃力地翻下月臺,穿過軌道。可月臺對父親來說還是太高了!親眼目睹父親的身影,數次向上翻攀,卻都皆盡失敗。剎那間,佩弦感動了……多年來與父的隔膜,隨著父親翻越的艱難驟然消失,一股淚似要從兒子眼中奔湧而出,卻終究不成。

父親終於買回了桔子,兒子也徹底被父愛所感動,可分別在即,大限已到,還是太晚矣……

佩弦之章,縱品千遍,也不厭倦。

茶香逝,書香亦淡,輕輕合上書,任月光照耀。縱然品書千萬卷,猶不厭倦……

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篇4

國三作文 ,640字

方塊的字,將我的生活變得五彩斑斕。

字如一個個小精靈,豐富。一次,我接觸到字,從硬筆到毛筆,我逐漸與它融為一體。王羲之的字: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歐陽詢的字,剛勁有力,顏真卿的字,筆筆豐滿。我曾練過歐陽詢的字,可因一次轉折,我又改練顏真卿的字了。從陌生到熟悉,又從熟悉到喜愛。每當我寫完一個字,我都會細細品味,寫的漂亮嗎?有沒有進步,什麼地方不到位?再將它寫一遍,反覆地寫,反覆的品味,不覺得厭倦,反而有種說不出的喜悅!

字又如生活中的繁瑣小事。當你不愉快的時候,當你煩悶的時候。用筆一揮,描繪出你的心情。閉上眼,你面前浮現出一個畫面,這些字在向你招手,似乎想把你帶出萬丈深淵。睜開眼,你不會忘記那幅畫面。每次拿出墨,聞到那一陣陣清幽的香氣,你又會被它吸引,它在你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起筆,頓筆,橫豎撇捺,寫出字來,細細品味,不要厭倦,認真寫。

字是變化多端的,又是美麗的。在你傷心時,情緒萬分激動時,練字能讓你的心靜下來,變得心平氣和;當你煩悶時,字就變成一個個小精靈,帶領你走出煩悶,跨入喜悅的大門;當你開心時,把它寫出來,品一品,會讓你更加快樂;當你勞累時,再品一品,勞累轉變為愉樂,讓你舒心,深吸一口氣,迎來的是撲鼻的芳香。也許是習慣了吧,每當我聞到這香氣,我就覺得自己飄然而起,浸在了這些小精靈製造的迷霧中,我是品百變而不倦呀!

看,它們又在揮動法棒,把房間中浸滿墨香。我喜歡這些字,這些字讓我感到快樂。寫方塊的字,品墨的芳香,將一個個平淡的日子打磨人世間不朽的風景。

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篇5

國一作文 ,566字

“叮了個叮噹鏘,啪!”快板響起,隨著驚堂木在桌子上重重一拍。全場注意集中在臺上,兩個八尺大漢立於臺上,一個叫岳雲鵬,一個叫孫越。他們的相聲是我的摯愛,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新,是它的特色。以綠水青山為話題,專諷破壞環境的惡人;以文明為中心,專責不講文明的市民,社會聚焦在哪兒,它的話題便刺向哪兒。令人深思,令人回味。它從不在同一話題停留,它的相聲像一面鏡子,世間美醜盡顯無遺。它,像把利劍,世間汙濁無處藏身;它,像個微觀世界,各界焦點,盡集於此。

舊,是它的基礎。在新上,它從不忘舊,傳統是它的基礎,它在批判新,也在發揚舊,真的,我愛傳統,他們也愛,可總有人忘了傳統。它記得,它在發揚在銘記數年的底功夫都由此而來,貫口快板。它統統囊括在內,永遠忘不了,那是它的祖先,是它的魂,沒有傳統就沒有這個它。它也是傳統的後代呀!

簡,是它的能處。要說相聲簡,沒一個人否定。單口相聲非最簡莫屬,一人,一口,一舞臺。不為別的,只為讓觀眾喜歡。至多再加上一快板,一臺戲。齊了!這樣的簡,哪一門藝術能做到?我獨愛簡,繁重的社會,壓的所有人都喘不過氣,一絲淡雅、一絲簡樸是劑清新劑,壓力何處逃?它是別一個世界。

因它簡我愛,因它新我愛,因它舊我愛,這個世界那麼多耐人尋味的事、人。唯它我摯愛,我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相聲,致上!

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篇6

國一作文 ,740字

從兒時起,我就對湯包有一種特殊的情感,這種情感來源於我的父親,和一家陪伴了我成長的湯包店。

五歲那年,我與父親散步時路過一家湯包店。店中的那灌包香氣撲面而來,直到現在我仍記憶猶新,每次想起來都會垂涎三尺,忍不住想去吃幾個。就更別提那時剛剛滿五歲的我了。

那時的我,怎能忍受這樣的美食呢?我爭著吵著要去店裡吃飯,父親並沒有答應,我裝作生氣的樣子說:“你要不帶我進去,我就……”

時間太久,我也忘記當時怎麼說的了,反正,最後父親答應了我。

進店後,父親點了一盤豬肉大蔥的湯包,兩盤韭菜雞蛋的煎包,又為我點了一籠香菇牛肉的灌湯包。包子一端上來,我就開始狼吞虎嚥,連醋也不蘸,當時物價較低,一盤包子大約有二三十個,一個成年人用七八分鐘才可以吃完,而我也只用了十分鐘,就將自己那籠香菇肉的包子吃完了。吃完之後,我又開始搶父親那種豬肉大蔥的。

夾起一個,認真觀察不忍下嚥。我輕輕咬開了一小口,裡面的湯汁流了出來,油亮亮的,散發出迷人的香氣。蘸一點醋,再看時,裡面金黃透亮的肉丸與鮮綠的蔥葉混合在一起,再被潔白的高筋麵粉裹革著。這外形太誘人了,我忍不住又一口吞了下去。我正想夾起第二個,但被父親阻攔了,他說我吃的夠多了,再吃對胃不好,我只好就此罷休。

後來開通了新路,我不再走老路,便也見不到那家湯包店。直到如今,我又來到這家湯包店了,走進去,依然是那熟悉的味道,包子端上來,依然是那個氣味,咬開一個,仍是那個味道,還是那麼誘人,那麼令人眷戀和喜愛!等到付賬時,我才發現十多年了,唯有這家湯包店沒有漲價,還是原來的老價格。

十幾年也不變的味道呀,湯包,你是我們祖先的智慧,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擁有悠久歷史的灌湯包呀,品你千遍也不厭倦。

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篇7

國二作文 ,952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首激情澎湃的《臨江仙》將我的思緒帶回到了那個金戈鐵馬的三國時代,一幅幅、一幕幕精彩的打鬥場面在我眼前上演,而我覺得自己就如那兵卒,拼殺在戰場、生活在軍營……我和《三國演義》結緣還有個小故事呢!

年幼的我,體育、手工、樣樣精通,汽車、手槍、寶劍不離身手。遇到讀書、寫作就心煩意燥。愛玩好動成了我靜心學習的絆腳石。母親是個語文老師,對於我的調皮也深感無奈,但也想方設法讓我與書為伴,時不時地向我推薦好書,而且專門迎合我的口味。《三國》便是我接觸到的第一本歷史演義名著。

那是一本厚厚的小說,書中難得有幾張黑白的插圖,沒有拼音對二年級的我來說也算是個小挑戰吧!此書就有鳳姐那般“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效果。《劉備三顧茅廬》、《關公義釋曹操》等故事早就是家喻戶曉,我也早有耳聞。

在媽媽繪聲繪色地誘導下,我迫不及待地翻開,很快就被羅貫中細膩的刻畫所迷住。我認識了仁慈善良、重情重義、禮賢下士,懂得用人的劉備;記住了胸懷大志,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視天下群雄如草芥的曹操;結識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的關羽……

在我一遍又一遍的品讀中,諸葛亮儼然成了我的偶像。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劉備的事業,不惜付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對孟獲七擒七縱,用寬容之心使其甘願服輸;他製造木牛流馬,設下八卦陣,使劉備的軍隊在戰場上勢如破足,所向無敵。他的智慧與膽識令我神往,想象著有朝一日也能如他智深如海。

陣陣桃花鑽入我的鼻腔,感受著劉關張桃園結義時的意氣風發;青梅煮酒,酒香沁人脾,觀賞著劉備如何與曹操論天下英雄;馬蹄下塵土飛揚,耳朵邊戰鼓隆隆,看關羽如何華容道捉放曹操……

這些生動的歷史畫面使我品它千遍也不厭倦,讓我徜徉在文字的樂園裡。

在繁忙的初中生活中,讀書變成了一種享受。我喜歡在一個晴朗的午後,端上一杯咖啡,在縷縷輕霧中捧起一本書,品著咖香,嗅著書香,反覆咀嚼,品味著每一個字,每一句話……伴隨著書本里的文字起伏跌宕,混合著這慵懶的時光,釀成記憶,這該是多麼愜意的事。

品它千遍也不厭倦作文 篇8

國三作文 ,5568字

【篇一:品它千遍也不厭倦作文】

張詣涵

每每談起特色美食,必然會提及家鄉,因為她總帶著一股淡淡的鄉愁,總讓人回味無窮。

在外婆家中,有一種常見又別有特色的美食——蒸餃,聽起來像是很普遍的一種美食,但外婆做出來的味道卻總是那樣特別。

做法很簡單,將麵糰揉好擀成薄片,再切成方塊狀,然後用大肉、蔥、粉條、韭菜一起調入調味料,就將餡料辦好了。用餃子皮將肉餡包裹,然後捏合住封口,一個漂亮的蒸餃就完成了。然後,放入蒸鍋點火稍等片刻就可以品味美食了!

其實外婆家的蒸餃最特別的地方,不是餃子本身,而是用的醋和醬油調配成的蘸料。外婆家的醋味道很不一樣,我知道所有的醋味道都是很酸的。而外婆家的醋確實有種中藥的味道,還有些果醋的口感。外婆說那是她自己純手工釀製的,口感獨特。也許是因為材料不同,媽媽告訴我外婆家以前不在這裡,也許是因為遙遠的外婆老家的釀醋方法不同,總之,外婆釀的醋滋味香醇而甘美。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外婆家的蒸餃便是我所愛的那種別樣的風味,也許正是一種淡淡的鄉愁,讓我更加放不下外婆的手藝。

每當回到老家,外婆都會做蒸餃兒款待我,我也總是,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篇二:品它千遍也不厭倦作文】

霍嘉昊

書,知識的源泉,人類崛起的根本。知識改變命運,書,帶來知識。書是開啟未來之門的鑰匙,書是海上的燈塔,指引迷途的人尋找方向,書是夏日的清風,讓心情煩躁的人變得平靜。

我最愛看的書是在我生日時,我的一位阿姨送給我的,這本書的名字非常通俗易懂,他的名字叫《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我看了不下十遍,內容豐富,全書分為四層,每冊書大概有一千多頁,都有各自的小標題。

這本書既有傳統史,也有野史,還講了許多神話中的神獸,涉及內容非常之多,其中還包括各種神話故事。例如:楊戩劈山救母;當時還在讀隋唐史,那個李元霸害怕打雷,把錘子朝天一扔,結果把自己給砸死了。當時可把我怔住了,隋唐第一好漢竟死得如此窩囊。還有四大凶獸之一的窮奇;曾經的巫妖大戰,十二祖巫與東皇太一和帝俊同歸,後來的后羿、刑天,都是祖巫的後代;還有封神時期,趙公明一人將姬氏軍隊逼回西岐。

還有中國歷史上的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韓信背水一戰;霍去病北擊匈奴;毛澤東組織反國民黨戰役;安史之亂,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關羽溫酒斬華雄;趙雲長板橋救孤;三英戰呂布等等。中國歷史上,英雄人物數不勝數,每個人都值得我們學習他的品質和精神。

書,給我們知識,品它千百遍也不厭倦。

【篇三:品它千遍也不厭倦作文】

魏伊陽

“讀你幹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春天,喜悅的經典,美麗的詩篇……”

語文不僅僅是一門語言,一種交流方式,還是一種情感,一種品質!

兒時·語文·我

猶記得,自己在還不懂事的夏夜裡,便喜歡在爺爺的懷裡,聽爺爺講故事……

那時,我不懂語文的含義,不懂語文代表什麼。伴隨著那把大蒲扇扇出微風清涼著心,只聽爺爺口中一個一個文字編織成的故事,感覺很是美好。絲絲縷縷的遐想,好像夏夜裡天空中的星,閃著微弱卻不容忽視的光。

而後·語文·我

上了小學,語文作為主科,我們慢慢接觸古詩、現代文、文言文……我們從文字中讀出情感,讀出哲理。雨天,天空陰沉沉的,總給人莫名的壓抑感。然而,這個時候若品上一本好書就是最愜意的了。那些文字彷彿在你腦中形成一個個畫面,將你帶入另一個空間,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現在·語文·我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語文的瞭解也漸漸深入,從兒時對語文朦朧的意識,到現在對語文的熱愛。記得“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的真摯友情;記得“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母親的牽掛;記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曹操的豪言壯語,記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愛國情懷……

語文,閒暇時的清茶,忙碌中的咖啡;多一份好心情,多一份愛生活。

於是,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篇四:品它千遍也不厭倦作文】

宋錦巨集

寒假時,我買下了一本書《野性的呼喚》。這是傑克·倫敦寫的一本小說集,故事情節打動人心,讓人久看不厭。

這本書裡面分了三個部分:《野性的呼喚》《熱愛生命》《雪狼》。

《野性的呼喚》講的是一條狗巴克經多次販賣,而學到生存的技巧。作為一隻拉雪橇的狗,它忠實可靠,而又因為一次拉雪橇換班時被賣給了三個人。暴躁的哈爾、發病的梅斯蒂和和藹的桑頓,桑頓把它從哈爾的鞭子下解救了出來,成為了巴克的真正主人。巴克使桑頓從別人的眼中有了地位——在一次賭博中單獨拉了1000磅(也就是半噸)、跑了100碼(91。44米)。後來桑頓去淘金,卻在巴克出去之際,被印第安伊哈特人射死,最後巴克復仇,讓印第安哈特人血流成河。後來它與敗下陣來的狼群在一起生活,成為了一條偉大的狗。

老師曾經推薦讀《熱愛生命》,我的書中就有這篇小說。他講述了一個人與夥伴比爾,帶著錢在荒野中走著,他腿瘸了被比爾拋棄。而他在荒野中憑著堅強的意志,雖然神志已不清,但還是咬死了一匹身患重病的狼。接著以12步的速度向海邊移動。幸運的是,他被“拜德服德號”的科學考察者發現,得以重生,而比爾卻死在那裡——殘骨和錢被那人在島上找到了。

接下來是《雪狼》,他則寫了一群人的拉撬狗,被一隻叫傑茜的狗與狼殺死,他僥倖活著,這條狗與一匹狼生的三分狼一分狗的狼,經過幾番周折,成為了威登·司各特的狗。它敬所有人為神,非常忠實,為主人抓小偷、看行李,拼命與持槍復仇的傑穆·霍爾拼以死戰……

這本書讓我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人的意志那麼堅強,狗的忠誠奮不顧身,傑克·倫敦的文章直白明瞭,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篇五:品它千遍也不厭倦作文】

張子宣

一本好書,讓人沉迷其中;一本好書,讓人回味無窮;一本好書,讓人品它千遍也不厭倦。《人生》就是這樣一本好書。

《人生》主要講的是高加林因別人不合理的競爭,而失去了成為教師的機會。他決心做一個農民,並與農村姑娘巧珍陷入熱戀。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的叔叔高玉智當兵回來,併成為勞動局局長。馬佔勝想巴結高玉智,就讓高加林到縣城當了一名通訊幹事。後來,高加林遇見自己的同學黃亞萍,並與她戀愛,拋棄了巧珍。又因為張克南媽的告發,高加林被趕回鄉里。這時愛他的巧珍姑娘已和另一人結婚。高加林徹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為自己一心只想著往上爬,並拋棄純真善良的巧珍姑娘感到懊悔,卻又無可奈何。

讀這本書時,我被書中主人公高加林的三起三落的人生經歷所吸引,同時又十分同情巧珍,為自己所愛的人願意放棄一切,卻被自己所愛的人拋棄,到最後也不願意傷害高加林。高加林的一生也同樣悲催,經歷了旁人難以想象的坎坷命運,最後失去了一切。我被書中高加林跌宕起伏的經歷,及巧珍的美麗善良所吸引,為高加林與巧珍悲慘的愛情而惋惜。

《人生》中其它人物豐富的性格,也為這本書增添了神彩,比如厚道善良的德順爺爺;狡猾、投機取巧的馬佔勝,鄙陋的張克南媽和善良的張克南等等。

《人生》這本書,教會我們許多人生哲理。最著名的就是“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它告訴人們要把握好每一個機會,在最重要的路口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篇六:品它千遍也不厭倦作文】

王宇童

有人說,家鄉是一首意味深長的詩歌;有人說,家鄉是一篇精妙絕倫的散文;也有人說家鄉是一首委婉動人的讚歌……有這樣一首歌唱得好:“讀你的感覺像三月,浪漫的季節,醉人的詩篇……。”

陝西渭南是我的家鄉,這裡的風景美不勝收,叫人目不暇接——西嶽華山就在這裡矗立,蝴蝶般的處女泉在這裡盪漾,這裡同時也是,字聖、酒聖,史聖三賢的故里。“造化鍾神秀”的它,叫人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在它大自然的所有景色中,最值得一品的,是那如詩如畫的西嶽華山。華山並不像五嶽之首的泰山一樣,以美妙的自然景觀著稱,而是以驚險、不可思議的奇觀聞名遐邇。

在攀登華山的過程中,我所經歷的最為驚險的地方便是千尺幢。這是一條峭壁上的大裂縫陷在兩旁的巨石之間,共370餘級臺階,坡度極陡,每級臺階的寬度,不過成人的三分之一腳掌。幸好兩邊有可攀爬的鐵鏈,頭頂的兩塊巨石,如同兩個守衛一般,為我們遮風擋雨,給我們構造了一個安全的通道。但“路漫漫其修遠兮”,頭頂的兩塊巨石,給我們也帶來了莫大的壓迫感,感覺隨時都有可能突然落下。再看看後方,因為身子爬著的緣故,下面已經深不見底了。恐高症患者,一定會嚇得暈過去的。“造化鍾神秀”本出自於杜甫對泰山的敬仰,但我同樣認為,可以用來形容華山。

“讀你的感覺像春天,喜悅的經典,美麗的句點……”品你千遍,也不厭倦。

【篇七:品它千遍也不厭倦作文】

張涵馨

於千萬人中,我遇到這樣一個你,像是一盞燈突然啟動了開關,亮在我略顯蒼白的生活中。

輕輕的,你望著我,讓我看到了新新的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春的背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春的溫馨;“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是春的服飾;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是春的話劇……還有,你會讓我看到了“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夏,“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秋,以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冬。

靜靜的,你陪著我,讓我看到了那些泛黃的畫面。屈原“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悲呼“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蘇軾舉杯邀明月詠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諸葛亮手執羽扇,輕吟:“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還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

暖暖的,你抱著我,讓我明白了,活在紙上的故事。你讓基督山伯爵的仇恨,葛朗臺的貪婪吝嗇,臺絲的美麗淒涼,娜拉的出走,維特的痛苦,保爾的追求,海倫的奮鬥,格里高利的悲慘,桑地亞哥的鬥爭……落入我們的視野,進入我的心裡。

是你,讓我從最初的莽撞緩慢甦醒過來,破繭成蝶;是你,讓我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蟬翼的金飾;是你,讓我看到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讓我體味到了詩一樣的人生。一切都是因為你……語文!

每次品味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品你千遍也不厭倦!

【篇八:品它千遍也不厭倦作文】

問博寧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閱覽過無數的書籍。但讓我感到“品千遍也不厭倦”的,當數明月所作的《明朝那些事兒》了。

這套書近百萬字,講述了從1344年到1644年這300年的歷史,明朝17帝,從洪武到崇禎,每一位皇帝統治期間的故事都寫得十分生動。從王守仁到張居正,從李時珍到徐巨集祖,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惟妙惟肖。

我捧起書,讀了很長時間的興衰榮辱,王侯將相,風雲變幻。我的腦海中上演過無數場金戈鐵馬,刀光劍影,你爭我鬥。有一天,我終於讀到最後一章,讀到徐霞客的故事,讀到末尾那句,“成功只有一種,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我突然安靜下來,看過的那些王侯將相還歷歷在目,大明王朝的風雲還在腦中翻湧。我卻在那一瞬間,覺得他們都不重要了。一切煙消雲散,撥開雲,終於看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以及整部作品的落腳之處。

這便是我讀完這本書後,最真實的感受。給我觸動最深的一句話,就是這部書的最後這句話: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走過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經留宿過的,我走過的關隘是六國進行而不敢前的,我駐足遠眺的城樓是于謙曾經堅定守衛著的,我由韁馳騁的西北草原,是霍去病列郡祁連的馬場”。這其中提到了許多人,徐霞客,于謙,霍去病。也許他們的結局並不美滿,但他們都成功了。徐霞客遊歷天下,走遍名山,最終死在旅途中;于謙拯救了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明朝卻冤死在獄中;霍去病北擊匈奴,卻英年早逝,他們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了一生。

崇禎帝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他是一位聖明之君,是明朝最勤奮的皇帝之一。但由於萬曆天啟時朝政的腐敗,所以此時已無力迴天。當李自成率軍攻入北京時,他留下了這樣一段話,“然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屍,勿傷百姓一人。”語罷,自縊於煤山,這是什麼?這是氣數,這是一個帝國的氣數,這是一位皇帝的氣數。

震撼,太震撼了!

沒有一部歷史書能寫得像《明朝那些事兒》那樣吸引人了,不論是你,是我,還是任何人,對於這部作品,都會品千遍不厭倦。

是的,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篇9

國三作文 ,683字

昔有曲一支,品數遍,依舊難捨。

初見,一詞驚鴻。

你的聲音是極動人的,每一聲似乎都恰到好處,不高的過分,也不低得深沉,卻是清脆入耳,聲聲入心。

我將呼吸放得極輕極輕,生怕驚擾了你的音韻。閉上眼,細品,每一聲、每個音符似乎皆為欣喜。是喜這上春暖花開、這冰雪融化,還是喜這萬水千山且走一遭。我想,這怕是隻有你自知了罷。

你的音符起初是極輕的,在這靜謐的環境裡,竟也顯出一絲突兀來。繼而,冰雪消融的第一滴水珠落入泥土中,那調子便急切了起來,這轉變令人驚訝,卻不過於嚇人。本如同黃鶯般的聲兒漸漸隱了,那如同洪鐘般的聲兒卻愈來愈響了,一聲聲如同敲擊心靈深處一般令人震撼,久久地迴盪著。

倏地,音調急轉,敲鐘人似乎要歇息了,鳥兒又在輕輕地吟唱了,如同波瀾壯闊後的細水長流。

雖是初遇,卻已傾心。

再相識,自是有緣。

又見卿,是在喧嚷的街區。你的聲音是極微弱的,就連那響亮的鐘聲也為人所藏,但我依舊捕捉到了蛛絲馬跡。駐足,細細聽來,果不其然,你依舊在低吟淺唱。我聽到了,會心一笑。

即使身於鬧市,你依然如故,那清脆的音調,依然透著歡悅,而不會被捲入喧囂中去,難得。

在靜謐中,汝即為淨,自有一番欣喜在心頭;在喧囂中,汝即為靜,自有一派歡悅於物外。不論如何,皆獨樹一幟,難以令人忘卻。

頗為幸運,我得以在芸芸眾生中識得你,恰似一知音,雖不知其容,卻曉其意,一切純粹、歡悅自在其中了。我又聆聽了不知多少遍,每次品味,皆不相同。

初見和重逢的喜悅,時至如今長久沉澱下來的明淨。你確實是我心中唯一令人品千遍而不厭倦的曲。

有那麼一支曲,隨我走過似水流年……

品它千遍也不厭倦 篇10

國一作文 ,728字

味道落在筆上,就成了風格;吃進胃裡,就成了鄉愁;刻在心上,就成了一輩子也解不開的結……

那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全套的四大名著,我拿到手後就把它們扔在了書架上,不管不問。開學後的一段時間,班上的同學們都在討論名著裡的章節,津津有味,滔滔不絕,而我站在一旁無從插嘴,當時那個尷尬勁兒就別提了。

回到家我急不可耐打開了其中的一本《水滸傳》,前面幾頁被我草草翻過,可越往後,精彩又曲折的故事情,?”:節緊緊的吸引我的眼球。一頁又一頁,卻還不過癮,因為我迫切的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麼。最後我發現,好動的自己竟然不知不覺走進書中,與書中人物同歡喜共悲泣。從那天起,我的心中就埋下了一顆英雄的種子,那些豪俠仗義,除暴安良的好漢們成了我心目中真正向往的英雄,與他們對話百遍不厭!

“話說,那楊志一行人正步過黃泥崗,突見一挑酒漢子口裡唱著,走上崗來……”不用猜,肯定又是我在給媽媽講水滸傳中的精彩章節了,看著媽媽投入的模樣,我心中不知道有多得意。《水滸傳》似乎成了我繁忙初中生活中的一處溫柔鄉,在忙碌了一天後,讀上幾頁水滸,彷彿一天的疲憊都消散了;在數學題沒有思路時,讀上幾頁水滸,腦袋混沌的數字就會清明瞭許多;在哄弟弟睡覺時,武松打虎是最好的選擇。有時還會就我對其中人物的認識和理解與爸爸辯論幾句,輸了的話,我就會再把水滸咀嚼一番,保證下次取勝。

不僅是我,現在弟弟再提起武松打虎時,都能像個小大人般講上兩句。而對我來說,這些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歷和他們傳奇的人物形象深深地留在我的心裡,因為這不僅是他們人生的味道,也是文化的味道,更是民族精神的味道,我品它千萬遍也不不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