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之神,我們需要你相關作文20篇

和平之神,我們需要你 篇1

和平之神,我們需要你 ,412字

當您聽見母親將要失去孩子的那一刻、當您聽見妻子將要失去丈夫的那一刻、當你聽見孩子講要失去父親的那一刻。你是否會想起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中國,轟炸上海南站時讓人刻骨銘心的一幅幅場景。

給大家將一個真實的事情。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在轟炸上海南站,瞬間,上海南站的周圍建築倒塌。這時,一名只有一歲多的小男孩坐在事發中間嚎啕大哭,用含糊不清的話語呼喚他的母親以及家人。他雙手不停的抹眼淚。哦,他站起來了,超和媽媽走散的地方走去,忽然,他趴在一塊大石頭上用手不停的拍打著,不時發出“嗚嗚”的聲音也許這正是他媽媽叫他的歌吧。他現在可能在想:媽媽,爸爸,我找到你們了,別和我玩捉迷藏了,快出來吧。

這孤獨的孩子,他也許將永遠失去天地間這兩種偉愛了吧,他並不知道自己現處的環境,他也並不知道現在是誰在破壞自己的家園。他不知愛、不知恨,他天真無邪。

現在,讓我們一起呼喚和平吧,閉上眼睛默默的祈禱,求和平之神永駐人間吧!

和平之神,我們需要你 篇2

和平之神,我們需要你 ,373字

當你身邊還存在著戰爭時,你是否會想起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中國,轟炸上海南站時讓人刻骨銘心的一幅幅場景。

給大家將一個真實的事情。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在轟炸上海南站,瞬間,上海南站的周圍建築倒塌。這時,一名只有一歲多的小男孩坐在事發中間嚎啕大哭,用含糊不清的話語呼喚他的母親以及家人。他雙手不停的抹眼淚。哦,他站起來了,超和媽媽走散的地方走去,忽然,他趴在一塊大石頭上用手不停的拍打著,不時發出“嗚嗚”的聲音也許這正是他媽媽叫他的歌吧。他現在可能在想:媽媽,爸爸,我找到你們了,別和我玩捉迷藏了,快出來吧。

這孤獨的孩子,他也許將永遠失去天地間這兩種偉愛了吧,他並不知道自己現處的環境,他也並不知道現在是誰在破壞自己的家園。他不知愛、不知恨,他天真無邪。

現在,讓我們一起呼喚和平吧,閉上眼睛默默的祈禱,求和平之神永駐人間吧!

雷鋒精神,我們需要 篇3

國二作文 ,925字

伴隨著春風的到來,我們也迎來了雷鋒。3月份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學雷鋒,做好事”熱潮。但與此同時,有人提出了疑問:

身處21世紀的我們,還需要學習雷鋒嗎?

當你在路邊摔倒時,有人會扶起你嗎?

當你在無助時,有人會幫助你嗎?

當你……

我們面臨著無數的問題,我想我們應該學習雷鋒精神。不但要學習,而且要它長存下去。“雷鋒同志沒戶口,三月來了四月走。”難道我們就不能永遠地學習雷鋒精神嗎?不能僅僅只是做做樣子,靠靠形式。

從小爸爸媽媽就給我們講雷鋒的故事。寫到這兒,突然想起雷鋒的一篇小故事。雷鋒從安東回來的途中在瀋陽轉車。他揹著揹包過地下通道時,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大娘舉著柺杖還揹著一個大包袱,很吃力的一步步邁著步子。雷鋒立刻走上前去,一手拿起大娘的包袱,一手扶著老大娘一同上了火車。一路細心照顧,到了撫順又找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老人的兒子。這些事後來被戰友知道了。有人評論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卻並沒當一回事。

但在當今的社會上,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老人,會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她媽?我想應該不會吧。大家都怕被訛上。在當今的社會裡,人們不能坦誠相待,每個人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別人。我們需要雷鋒精神。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工作的崗位上?在生活的倉庫裡,我們不應只是個無窮盡的索取者。……”是的,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索取者。

雷鋒的螺絲釘精神,我們需要它。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一個民族創造歷史的過程也是創造英雄的過程。英雄是歷史的剪輯,是歷史最華彩的部分,也是民族精神在其代表人物身上的突出體現。一個沒有了偉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就沒有世世代代千錘百煉的民族之魂。同學們,我們要知道,中國還沒有完全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學習雷鋒不僅僅是3月份的一項活動,我們永遠都需要去傳承。

雷鋒精神值得驕傲。因為它堅忍不拔,刻苦耐勞,不拍犧牲,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造就了為後世所敬仰的悲壯高潔的民族英雄—雷鋒,澆灌出美麗絢爛的中華之花。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雷鋒精神,我們需要!

我們需要你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4字

“嘿!我們需要你,你快回來!”我們一起對他說。

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一次八字繩的比賽。

那一次,周老師挑選一些人蔘加八字繩比賽。因為報名人數太多,有些跳不好的人就會被淘汰。好不容易人數夠了,於是,我們開始了練習。

隔天早上,我們早早來到學校,放下書包,來到幾乎沒有人的操場,開始跳八字繩。輪到他時,他笑了笑,衝了過去,雙腳離地,可是繩卻打在他的腿上了。

“哎呀!”他喊道。

“嘿,你沒事吧?”我問道。

“哎,沒有跳過去,又沒破紀錄,都怪我!”他自責地說。

“沒事!繼續練。”我安慰道。

我們又開始跳起了繩。可是,又到他的時候,他沒有那麼自信了,結果又絆到了繩。

“嘿!你怎麼又絆到了呀?到底會不會八字繩?”一個同學抱怨道。

其他同學也開始罵他,責怪他。他的臉憋紅了,眉頭一皺,走到旁邊坐了下來,開始哭泣。

“切!別管他,他拖油瓶,他這個垃圾。”有個同學用惡毒的話說。

他好像被萬箭穿心,哭得更大聲了。

“你哭吧,反正不影響我們。”有同學又說。

我們又開始跳八字繩。

沒過多久,周老師走過來教訓道:“都什麼時候了,還罵隊員?他有短處,可以改正。怎麼可以對在一起玩了五年的同學這樣呢?”

結果,他慢慢站起身,走了過來。老師叫他再試一下,但還是跳不好。可他自告奮勇去搖繩,那搖得才叫一個字:好!

我們進展得十分順利。儘管我最終沒有參加比賽,但在全校頒獎的時候,我們班是最後一個被唸到的。對,沒錯,我們是第一名!

“嘿!我們需要你,你是我們的主力。”

我們需要和平 篇5

我們需要和平作文20 ,195字

茂密的森林,本來是鳥兒的天堂,可是被人們突如其來的戰爭毀滅了,這究竟是為什麼?美麗的春天,本來是孩子的樂園,可是無情的子彈毀了他們的樂園這究竟是為什麼?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讓那些在戰火中逃生的孩子,有爸爸有媽媽,不再失去任何親人。

請救救孩子們吧!

請不要再讓罪惡的子彈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吧。

請停止戰爭!

讓他們繼續在綠油油的草地上玩耍踢足球吧!

讓戰火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吧!

我們需要一個和平的世界 篇6

我們需要一個和平的世 ,309字

我們除了要不斷的充實自己的知識外,還需要有一個繁榮而和平安定的世界。

我們因該知道,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敬互愛的,科學應該用來改善人類生活的,人類發明原子彈使用與戰爭,那真是太可惜了。相信誰也不希望見到漫天煙火,誰也不希望離妻子散,美好的家園變成殘破瓦礫,誰也不希望那天真活潑的孩子,變成無父無母的孤兒,那個本該和平安定的環境,轉眼間變成廢墟,因此,我們應該齊心協力來維護世界和平,共同創造一個和平安定的世界,人與人之間,互相諒解,減少糾紛。

我們這一刻年輕、純真的時代,是國家的未來,是世界的新一代,更應該挺起胸膛,用我們的決心和毅力去創造未來,使人人都能過上豐衣足食,自由安定而幸福的生活。

我們需要平靜 篇7

高三作文 ,1290字

2月6日,大年初二,北京,初雪。

紛紛揚揚,星星灑灑,好一場初雪啊!從床上爬起來,我趴在窗邊,清晨的空氣此刻變得寧靜起來,樹枝上掛了薄薄一層銀花,泛著淡淡的幽藍色的光暈,天空雖是灰色的格調,但與白雪搭配著,很雅緻。我凝望雪花,感覺整個大地都在上升,而雪花只是在空中舞蹈的花絮精靈罷了。

“嗡——嗡——”又是我桌上的手機響了。眼睛還想盯著雪景多看一陣,可是心早就跑了,開啟微信,原來朋友圈裡也“下雪”了,圖片雪,段子雪,音樂雪,視訊雪,紛至沓來。興奮之餘,還不忘點個贊,再看看公眾號,發幾條資訊,一天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多少人是這樣,跟雪簡單地打了個招呼,就閃了!想必外邊大自然的雪花不只覺著寒冷,還該覺著被冷淡了吧。它純潔素雅的外表頻頻上鏡,藉助網路傳播開來,可是沒有人理解一片雪花內心的孤獨。欣賞她的已不再是充滿天真好奇的雙眼,而生硬地被一排排的精密的微型鏡頭和強大的感光元件取代了,更鮮少有人願意去捧它,細賞它的六瓣,用赤裸裸的心去貼近它。

新訊息的提示音像極了“巴甫洛夫的鈴鐺”,而我們只是下意識地開啟手機,漫無目的地瀏覽,我們正是聽到鈴聲而產生條件反射的狗。資訊如洪水般氾濫,手指上下翻飛,眼珠不錯一毫,沉浸於其間的是迷走和發散的大腦。說到底,我們的舒適區與興奮點已然悄悄轉移,自然風物的審美我們無福消受,簡單寧靜的生活我們不得享有,我們的心靈不再那樣抵近自然,享受平靜了。

有一種紊亂叫靈魂不在場。行色匆匆,東邊點卯,西邊簽退,我們被許多下意識的習慣所控制,頭腦零碎化,失去了安靜下來的能力。快樂和幸福需要最敏感的指尖去捕捉,也需要最平靜的心靈去沉澱。誠然,豪邁激情和青春活力不失為生命的律動,只要我們身心投入,這與平靜都不衝突。不過要是心裡長草的話,恐怕活力早已變質為浮躁和狂野了吧。讓情緒沉著,讓心潮安然,才能讓人生走向純淨、簡單、深刻、美。

科技使人進步了,也使人退步了,它是安靜空間的攪局者。當交流電的低頻噪音闖入耳廓,當鋼筋混凝土的大樓如集裝箱般富集了人們聊天的七嘴八舌,當街道車來車往盡是轟隆和鳴笛,當手機一次又一次的震顫催促著你我別忘了戳它……難得安靜,遑論平靜?無限的嘈雜和無盡的喧囂,誘導或迫使我們走進逼仄的衚衕,浮躁地奔波,一路怪石嶙峋,雞飛狗跳。

曾經,我們被第一縷朝陽感動過,為第一場冬雪歡笑過。清晨鳥鳴紛雜,鬧醒我們的惺忪睡意,日落時暮靄沉沉,呼喚我們安心休憩。深吸雨後潮溼的空氣我們清新爽朗,摘下初夏的野花別在耳後我們心滿意足,面著肅穆的藍天久久不能釋懷,向著多變的白雲時常浮想聯翩。閉上眼,感受微風的輕撫,張開嘴,舔舐草尖的露珠。

人活著有各種需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等等,層次不斷提升,尋找過程不斷複雜,目標越來越難以追尋。或許,在無休止的追尋中,我們還應該重回平靜,葆有平靜。

於是,我決定暫且放下手機,跑向更遠的野地,繼續欣賞那場初雪。

我們需要生氣 篇8

高一作文 ,960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也都能在一定程度範圍內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作為中國人,不太喜歡喜形於色,總是願意將內心的情感壓在心底,因此並不會時常生氣。殊不知,我們不應該一味抑制自己的想法,人是有權利生氣的。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許多不平等之事,有很多人都會選擇忍氣吞聲,一忍再忍。正是因為這些人的不生氣,那些不平等因素才會被不斷放大,最終將逃避的人們吞噬。所以說,我們需要生氣。這不僅表明了一種態度,也是要有相應的行為去支撐它的。你看到有人向河裡倒垃圾,為什麼不上前阻止他?如果你每天路過都能聞到陣陣惡臭,你的心中定會有些許不快。但是又不敢生氣,你會說,我要是惹著人家不高興了,人家來報復怎麼辦?事實上,正是因為每個人都向你這般想,都不敢於表達自己的生氣,才會使這種現象屢禁不止。古時所崇尚的“非禮勿言”,是說不能蠻橫無理地抒發自己的感情而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在這裡我們需要的生氣,不是發洩,不是蠻橫,而是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你的生氣,多數情況下不光是你一個人在生氣,因而你代表的也絕非你一人,更應當生氣地理直氣壯。既然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並且能夠合理表達氣憤,為什麼不大聲說出我們很生氣呢?

近年來網路上有一句經典語句: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這句話說得有一定的道理,然而並不全對。如果你因為別人的錯誤而火冒三丈,甚至與別人大打出手,那麼反倒得不償失,是懲罰自己了。不過這不能算是生氣,最多也只能說是莽撞。生氣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表示,它不是發怒。我們所需要的生氣並不要它去影響我們的情緒,生氣是不會導致衝動的。縱觀歷史,中國人似乎一直不喜歡生氣。人們被殘暴統治的時期,說出自己很生氣而起義的很少,人們大多還是選擇了逆來順受,只要還能過日子就一直忍著。豹子頭林沖便是這樣,不到最後走投無路他是不會上梁山的。若他能夠早些看透這一切,想必他早就說出自己很生氣了吧。

作為個人和群體,遇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需要勇於生氣,同樣的道理也使用於一個國家和民族。二戰結束之後,一些犯下了滔天大罪的戰犯潛逃到了南美隱匿起來。以色列花了近二十年時間,終於在阿根廷發現了納粹頭子埃希曼,並帶回以色列處以絞刑。納粹的殘暴讓整個猶太民族都生氣了,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凝聚力,十幾年都未消散。

我想,在適當的時候,我們都需要說一聲“我很生氣”,然後付諸行動。

我們需要的是一顆知足的心 篇9

國三作文 ,837字

“知足者常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懂得知足的人總是很快樂;知足,是一個簡單而深奧的名詞,而我們需要的正是這一顆知足的心。

知足的人才會快樂。從前,有一位國王,他很富有,可是他卻不快樂,於是他讓他的大臣帶回一雙快樂者的鞋子。大臣找了半年,終於找到了一個“快樂者”,可他卻驚奇的發現,那個人並沒有鞋子,但他依然很快樂,正如他所說“正當我在為我沒有鞋子穿而苦惱時,我發現了一個沒有雙腳的人。”是啊!知足是一種心態,它並非產生於豐富的物質中,這正如梁啟超所言“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因此,無論我們生活怎麼樣,我們都應該知足,去快樂的面對生活的每一天。

知足的人才會堅強。假如你的身體有缺陷你會如何?也許你會整天自艾自憐,哀嘆生活的不公平,也許你會感到前途的渺茫,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但是,瞧瞧霍金是如何做的吧!他不向命運低頭,知足的過好了每一天,為科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海倫凱勒呢?她不僅不哀嘆上天的不公,相反,她還感謝大自然的陽光與雨露,感謝父母給他的靈敏的觸覺,感謝老師的諄諄教誨……最終,她的生命之花因此而絢爛多彩!他們是何等的堅強啊!這一切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知足。因此知足,是我們必不可缺的一種心態。

不知足的人會受到懲罰。《漁夫和魚》的故事正能說明這一點。漁夫由於沒有一顆知足的心不斷的向那條有魔力的魚索取,從鍋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一點也不知足,貪慾的心越來越大,最終還是變回了那個一窮二白的老漁夫。我想倘若他能知足一些,還是能過上好一點的生活吧!這可見,知足是一個多麼重要的心態,人若不能知足,終究會受到懲罰。

可是,現在社會上有太多不知足的人了,他們並不滿足自己的生活,希望更多的財富,於是就“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有了一回,就有上百回!貪慾越來越大,越來越大,而回報他們的往往是終身的監獄。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物質豐富的年代,為什麼還要苦惱,認為人生無望呢?想想霍金、海倫,抗日戰爭時期吧!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快樂呢?其實,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一顆知足的心。

我們需要一顆知足的心 篇10

國三作文 ,811字

“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清代著名政治家曾國藩是如此說的。知足,天地之間寬廣無比,心胸坦蕩;若貪得無厭,那麼連浩渺的宇宙都變得狹隘。

清代著名作家吳敬梓在寫《儒林外史》這部長篇諷刺傑作的時候,家境貧困,以賣菜為生。吳敬梓卻不以為然,自得其樂,在49歲時完成了《儒林外史》。吳敬梓不因生活困難,條件差而更喪失希望,他以其樂觀知足的心煉成了一部不朽的著作。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文化大革命中,一位被打成“牛鬼蛇神”的音樂家,被迫到鄉下種田數年。在災難過後,人們問他“這幾年一定很苦吧?”他卻說:“不苦!我每天都按節拍去鋤草,好玩得很!”在難以想象的迫害面前,這位音樂家並沒有如一些同行自殺或墮落。面對困境,他表現出了驚人的知足,連鋤草都覺得好玩。他的這種強大的知足,使他挺過了危機,也令人折服。

這樣來看,擁有知足,不僅是一種表現,更是智慧了。沒有智慧,可以想象人是怎麼從成功走向失敗。

清初名臣年羹堯,康熙三十九年進土。在未滿而立這年就任四川巡撫,勇於為治,為政清廉。之後出任總督平定青海叛亂,受皇帝好評,可謂志得意滿。但其為滿足,忘乎所以地培植黨羽,爭權錢財,導致抄家賜死的下場。

年羹堯為什麼失敗?是因為他缺少智慧—知足。在萬惡的封建社會,皇帝的權力是登峰造極的,無人敢爭。年羹堯權力過大後,不知足還拼命地與皇帝爭權,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被雍正殺掉。

由此可見,擁有知足,不僅帶來智慧,也可以帶來幸福。反這,一味地貪婪,最終有可能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所以,當你覺得鬱悶了,苦惱了,想一想吧!艾迪瑞肯贝克在太平洋上絕望地漂泊了21天后,他學到了:“人只要有淡水喝,有東西吃,就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你也許是什麼東西沒有別人的好,考試沒考好,但你有沒有試過在太平洋上絕望地漂泊21天?除了用知足來化解絕望,還能有什麼?

所以,讓我們平靜下來,安靜地想一想,我們需要一顆知足的心,才能使自己處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