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而露為遠而藏相關作文20篇

向心而露為遠而藏 篇1

國三作文 ,801字

李叔同曾言:“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此言道盡了其一生的人生追求及最終所抵達的生命境界。

每個時代都不乏勇敢立於潮頭搏擊風浪的風雲人物,亦有忘我出塵、守拙抱朴的歸隱之士,露與藏便也在這一念之間。面對紅塵喧囂,名噪一時的李叔同選擇了古剎青燈黃卷。曾享盡人間繁華的他,虔誠地跪倒在佛前,謙卑地摩挲著腳下的土地,靈魂卻在歸隱中昇華。當好友夏?D尊看望他時,揮舞著細碎塵埃的陽光落在他打滿補丁的僧衣上,夏?D尊默默流淚了。但在李叔同看來,這樣的生活對他來說愜意靜心,因為心無所求,不被名利羈絆,活得自是瀟灑自如。當一顆看破紅塵的心歸隱於世,他卻將最動人的禪語喻於世人。遠方的路上,他那豐厚的靈魂詮釋著他的不朽與偉大。

我想,將一顆澄澈而真摯的心顯露於世人,將抱負與夢想深藏於心底,為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遠方的路上,我依稀看到蘇子悠然徐行的背影。“烏臺詩案”之後,那個鋒芒畢露的大文豪孤寂地隱遁於黃州,他將自己曾經的少年意氣深藏於心底,但在冒雨前行時也道:“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子如一縷晨光在遠方前行的路上微微發亮,當他將悠然而又謙卑的心坦露於世人時,其文名也悄然留於世人心間。

蘇子的藏與露,為世人所深深銘記。這世間亦有後來人露出了世間最為澄澈的心,卻也藏盡了自己所有的抱負與牽掛。

試想,若李白沒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灑脫,又怎能吟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之類豪氣干雲的詩句。若嵇康畏懼司馬氏之權貴進而抵擋不了榮華富貴之誘惑,又怎會作出《廣陵散》這一千古絕唱……這些人物身上坦露的高潔與風骨,留給後世的卻是永恆的朗月清風!

懂得藏是一種智慧,而懂得露更是一種擔當。藏與露往往是對立統一的。或許,這世間從未有絕對矛盾的兩者,藏與露的人生態度亦是如此,將心顯露,便無愧自己腳下的路;將夢深藏,以期擁抱遠方更明媚的陽光!

文為心而作 篇2

高一作文 ,1241字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心而寫作,只有內心才會真實地告白,才能體現出這個人真正的個性。比如說,從讀本中學到的巴金寫《小狗包弟》就是寫出了懺悔之意,表明心理的內疚,從而呼喚人心。魯迅先生的文字也同樣是為自己內心寫作,痛斥黑暗社會,表達自己的憤、悲、哀、樂。

從哲學上來說,就是用這種方式來解剖自己,讓別人讓自己來了解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來真實的瞭解自己。從瞭解自己到了解世界。現在看來,這個原則是成立的,可它要付出千辛萬苦才能使自己的心時時刻刻是敞開的,才能自我發現,才能獲得靈感。

周國平說:“為獲得靈感而讀書。”反而言之就是讀書時為了更好的寫作,寫作就是為了獲得真正的靈感;換言而之,讀書也就是為了“讀曉一點理,讀會一個人,讀懂一顆心”。

從現在的媒體來看,能真正為靈感,為內心而寫作的也莫過於《百家講壇》,無論是從周汝昌到劉心武,王立群到紀連海,還是從易中天到于丹,閻崇年到袁騰飛,他們到講的很有特點,準確地說是有自己的講解,是為自己的內心而寫作的。因此,他們每人都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我希望活得更純粹,但我自身又被現實緊緊控制,容易精神分裂,所以也只有在寫作中提高覺悟,從內心的寫作中而得到現實的解脫。我的痛苦是很多的,因為我的彎路走了很多,從小學到初中,我不知道在社交上出現了多少種問題。其實,這也不是我個人所面臨的困難,幾乎每個人或說所有的作家都面臨過,他(她)們同樣面臨著現實的緊張關係中。在眾多作家們的筆下,只有當現實處於遙遠狀態時,他(她)們的作品才會真正的在那個時代閃閃發亮。

每一位作家要表達與他(她)朝夕相處的現實,常常會感到難以承受,蜂擁而來的真實幾乎都在訴說著現實中的陰險與醜惡。這就奇了怪了?為什麼越是醜陋的東西越是在自己眼前,而越是美好的事物卻越在天涯海角呢?從玄學的角度來講,人的情感只是作為一種單調的情緒來到,附在自己身上,美好的事物並步兵師可望而不可即的,它其實這在天邊近在眼前,其實是觸手可及的。

我聽過一句話:人類無法忍受太多的真實。

所以,我逐漸意識到真正的作家不是唯心,而是為了自己的內心而尋求真理。寫作根本不是發洩,也不是單調的控訴和揭露,它應該是向人們展現美好與高尚。這不是單純的美好與高尚,而是對一切狀態的事物的一種理解後的態度,超越人思想的極限,用“萬物靜觀皆自得”的心態來看待人生,眺望世界。

若要出一道證明題,那麼我可以這麼證明:因為每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也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瞭解生命的人,生命對於他而言,是一種精神的懲罰;那麼同理,寫作也是每個人必須的,但也不一定每個人會用內心深處的靈魂寫作,因此沒有用內心,沒有用靈魂來寫作的人,也就不會超越人生極限,達到一種超然無為的境界。

寫作使我明白,人為己活,而不是為在本身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寫作也就是要達到一種“天和地和,人和己和,目善言善,心善行善”的境界。這樣寫出來的作品一定是美好而又高尚的,那麼自己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所以,我們要為內心而寫作。

和心靈一起,向美而生 篇3

國二作文 ,930字

晚飯後下樓散步,遇見了一位老婆婆。

她安靜地坐在花園的長椅上,眼睛望著遠方,她眼睛有些渾濁,灰濛濛的一片,好像被什麼東西蓋住了。我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卻發現她專心看去的地方什麼也沒有。那麼,她在看什麼呢?走近,忽而聽到她在小聲自言自語:“是蟬,蟬在唱歌吶,有五隻!”我放慢腳步,側耳傾聽,果然是蟬鳴。“它們一定很美吧……”經不住好奇,我坐在她旁邊的地上,同她聊天,才得知,她是位盲人。

眼睛雖然看不見,但她的心靈一定很美。要不然,她怎能如此專注的去欣賞夜晚和蟬鳴呢?眼盲心不盲,她是用心去靈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啊。

那年夏天,我去草原旅遊。放眼望去,茫茫綠色中點綴滿了零星散落的花,就像是一條綠色裙子上閃閃的裝飾物。草原盡頭的翠綠色與天的海藍色融在了一起,我彷彿置身於一副畫中,這,便是人間天堂吧。這時,我看見一位滿臉通紅,臉上還掛著淚珠的小男孩。我好奇的走上前去,拍著他的肩問道:“怎麼了?為什麼要哭呢?”他伸了伸殘疾的腿,默不作聲。我不禁為他感到惋惜。他眼巴巴的看著他的夥伴們在草原上無憂無慮的奔跑,眼中流露出滿滿的羨慕。我去捉了只螞蚱,把它拴在一根細長的草上,拿給男孩玩。男孩兩眼冒光,終於開口說話:“我也能玩螞蚱了!謝謝……”他笑了,酒窩嵌在臉旁,笑的很甜。

那一瞬間,我竟以為看到了天使!

世界是美的,他從未將美吝嗇於任何一個人。小男孩雖然殘疾,可他笑起來卻像個斷翼天使。

前年,姥爺住院。每每去看望他時,總能在醫院樓下的花園裡看見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爺爺。他長得很是奇怪:頭髮光光的,前凸的額頭大的嚇人,眼睛微微凹進,嘴巴一直向左撇著。有的小孩甚至哭著說他是個怪物!他不但不生氣,還溫柔的衝他們笑笑。有的小孩嘲笑他,他也只是衝他們笑。有一次,一群孩子在玫瑰花叢前玩耍,他卻提醒他們:“有刺兒,小心”。

我不知他得的是何種怪病,只知道,不管世界是否待他以溫柔,他都會以溫柔相待這個世界。

原來,只要心是美的,看到的萬物自然便是美的,你用美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便會報以美好。

任心而行 篇4

高二作文 ,797字

任心其實很簡單,珍藏最原始的如音符般靈動的夢想,再用身體化為豎琴奏響生命的華章。

任心而行,所有猶豫都將化身堅定不移的路。對於你的世界來說,所有岔路都只是背景,所有行人都只是配角。真正的路只有一條,所有猶豫都失去了意義。春秋的硝煙曾使一個又一個暗夜窒息,凡夫俗子不計代價地要尋到一條生路,最終淹死在歷史的長河裡。惟有那曾踽踽獨行的靈魂才得以以思為劍,驚豔后世。那是老子西出陽關,迴歸生命自然;是墨子於世亂如麻時踏草鞋奔波不止;是莊子臨秋水而只願曳尾於塗中。明悉了心之所向,最好的路就是他們腳下那條,一笑泯去所有猶豫徘徊。因為任心,所以簡單。

任心而行,即使是歧途也將是遍地精彩。煙雨中“白衣卿相”柳永只得踏上科舉的正途。三十年舉步維艱的入仕之路也沒有消磨他的才氣,失意之際他踏進煙花柳巷吟詠歎婉,即使斷送了錦秀前程也在所不惜。路沒有好壞對錯,什麼歧途岔路或許是人們未嘗發現的美麗風景。柳詞一曲曲傳遍四方,鋪成流芳百世的路。他還是攜一顆風流隨性的心將滿地月光一一拾起,裝點了多少紅顏的夢!歷史的車轍錯綜複雜,以夢為馬任心而行,便也一如童話般美好。因為任心,所以無悔。

任心而行,再複雜的迷宮也鎖不住自由。自由是什麼?順其自然,無慾無求。當你順其自然時你在順從什麼?是內心的指引,是任心而行。“別把全世界放在自己肩上,要真正面對自己才能自由。”在黑夜的鬥蓬裡獨行,世界看不到你,沒什麼能阻攔你,你可以放肆地開懷或悲傷。待收拾好心情,便劍指心之所向,去尋夢,去尋春……

七堇年工《塵曲》中寫道:我們仍需共生命的慷慨與繁華相愛,即使歲月以刻薄與虛無相欺。如今你是否還擁有這樣一顆乾淨純粹的心靈,能指引你尋覓到一個可以詩意棲居的遠方?

生命應該是一場充滿創意的單程旅行,因為單程,所以必須精彩。而惟有任心,我們才能以簡單的行裝,無悔的信念去追尋遠方的自由。

藏與露為話題的作文 篇5

話題作文 ,2730字

今天因靜心而精彩 篇6

國三作文 ,759字

夜色下的校園是別樣的。結束了一天的喧囂與沸騰,他選擇了靜默與安然。

這時候,校園裡各色燈光唱起了主角,朱自清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裡找到了不同的沉味。教學樓的每個方格窗裡都透出同樣暖色的光,不時傳出老師們或低沉或清亮的嗓音。漸漸的,每個暖色的光裡開始有桌椅的拖曳聲,有嘈雜起來的說話聲,穿行的身影打破了靜謐。

教室裡也是同樣的紛擾。同學在身旁來來往往,吵鬧聲充斥著整個教室。我依然坐在座位上,緩緩鋪開作業,繼續伏案學習。喧鬧慢慢沉寂下來,教室裡的人差不多走光了,只剩下幾個人在奮筆疾書。我們享受這種氛圍,故而每天放學都要流連一會兒,渴望在靜謐中多汲取一分智慧的靈動。只不過今天,門口的座位上少了班主任祥和的微笑。

一陣嘻鬧聲從遠處傳來,我不自覺地像窗外望去,在黑暗中探尋著聲音的源頭。然而,就坐在窗邊的他卻窺然不動,他輕輕地倚著牆,左手搭在腿上,右手撐著桌子,筆翼抵著下巴,眉頭微蹙,將全部注意都傾注在作業上,窗外搖曳的人影,喧鬧的嬉笑,與他全然無干,此刻,他將身心全部都靜寂在了學習中。他彷彿一泓山澗幽谷中的潭水,在一個人的夜色裡靜靜地盪漾。這顆恬靜的心,收斂了活潑與朝氣,用另一種方式譜寫著青春的精彩。

他俊眼微闔,鬚眉微張,挺鼻輕嗅,脣角微揚,思量片刻,便又繼續奮筆疾書了。我若有所悟,重新將目光轉移到了本子上。整個教室只剩下筆聲的摩挲,怎樣的喧譁都再無法攪擾靜默的空氣,每個人都將心沉靜在月色中,任似水的月光拂去煩躁與紛擾。

教學樓最後一盞燈滅了。我們穿行在漫長的走道。無言。這個角度的天空特別美,一片漆黑中皓月獨懸,接近地平線的地方還有一絲未及逃匿的光明,簡單,質樸,攝人心魂。

每當夜幕降臨,月光旖旎,樹影婆娑,在月色的霧裡,校園在靜默中朦朧,在朦朧中渺遠,只有一顆沉靜的心,才能讀懂它的精彩。

向向美而行的你們學習 篇7

高一作文 ,1022字

餘秋雨有一本書叫做《文化苦旅》,對文化的追尋是一次苦旅,對美的追求又何嘗不是呢?尋美如登山,懵懂的我們從山腳出發,艱難的向上前行以尋山頂的美,有的人半途而廢,尋一條下山的小徑,在日復一日的奔跑中,愈覺人心不古,世態炎涼;有的人畏難而停,他們所見之美甚淺;只有逆流上溯,不斷攀登,才能真正發現和體會美的真諦。

古人常誦詩詞以抒情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蘇東坡感時懷親,在疏疏朗朗瀉入窗前的月光中吟出的美;“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是辛棄疾憂國憂民,在悲婉悽切間擊中丹心的鳥鳴中悟出的美;“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是柳宗元悲涼孤寂,在紛紛揚揚灑進心間的飛雪中品出的美。瀟灑磊落的詩人們早已選擇了向美而行,雖然坡度漸陡,越行越慢,但他們自得其樂,在美中享受,這讓他們得以平視甚至俯視美,在俗人以為至悲至傷至寂的心境中,煉出了流傳千古的美,這種至真至純的美足以打動千萬個同為天涯淪落人的靈魂。

不禁讓我憶起了《紅樓夢》中幾個嬤嬤嘲笑寶玉痴情之語:“看見魚與魚對話,看見花對花嘆氣,下雨叫別人避雨自己卻淋個溼透。”嬤嬤們既然沒有向美而行,抵不住世俗誘惑,情不自禁地向下走,而越走越快,越走越貪。慣於出入鮑魚之肆的他們乍見美的幻影,豈不如食了“迷魂藥”一般以美以香為醜惡之物,終不能解?又怎能明白青埂峰下頑石對絳珠草的一片痴情,右怎能看透這個多情公子痴言中哀婉的美?羅馬的普洛丁曾評價這類人“心靈本身如果不美,就看不到美。”

看到美,感受美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少而品美,如隙中窺月;壯而品美,如庭前望月;老而品美,如臺前玩月。人們在追求美的過程中,也許腳下荊棘叢生,道路險惡山重水複,步履蹣跚難免柳暗花明,然而心中自有鳥語花香,溪水潺潺,細品人之甘苦,方悟美之真諦。

楚國士大夫屈原堅持“眾人皆醉我獨醒”希望以一己之力喚醒沉寐的國家。雖受到陷害,志不得舒,在向美而行的路上途經無數崎嶇坎坷,但那高潔至美的心卻在汨羅江永存。波蘭的居里夫人自小聰明伶俐,遭受失敗的打擊和丈夫猝逝後,她沒有以淚洗面,她的雙手在化學物質中褪去美麗的顏色,而心血凝成鐳的華美卻震驚了全世界,與美同行的道路也許艱難,但浩瀚的美之銀河卻永遠在遠方閃耀。

而今,我們如日出之陽,朝氣蓬勃,青春洋溢,此時不妨邁出向上的腳步,在蔚藍天空下抬頭仰望,循著那些向美而行你們的足跡……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在青蔥歲月時堅定的邁出向美而行的步伐。

生活因愛心而精彩 篇8

國二作文 ,757字

清晨,剛剛冒紅的太陽光照在我臉上,心裡也是暖洋洋的。“讓一下,讓一下”公交車中響起了一個侷促的男聲。循聲看去,一個男青年喘著粗氣上了車。

他左手拉著護欄,右手提著公文包,頭靠在欄杆上,眼角有一圈黑黑的印記,這人一定是熬夜加班了吧。“梆!”因為一個急剎車,男青年一個踉蹌撞上了前面的護欄,不禁扶著額角面帶慍色地嘟囔了起來。

“年輕人,你坐吧!”一個老態龍鍾的爺爺扶著前座的椅背,吃力地站起來。看到他花白的頭髮與佝僂的腰身,我一眼就認出了他—與我同一幢樓的爺爺。“這怎麼行?”年輕人趕緊握住了老人的手臂,臉上泛起一圈紅暈。是呀,老人讓著年輕人,換誰又不慚愧呢。

扶著手杖,老人一步一步走出座位。他皺著眉頭,雙手顫抖著,爆著臉上的青筋,堅決讓座。年輕人只好作罷。坐在位上一會兒就睡著了,老人端詳著他的睡容,像在看一件藝術品般,臉上洋溢著笑意,他一定是為自己的愛心高興吧。

放學回家後,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姥爺,姥爺告訴我說:那個老爺爺的兒子幾年前在車禍中去世了。我愣住了,好似又回到了男青年在剎車聲中撞到護欄的那一瞬,老人對年輕人笑的那一瞬,也許他想到了自己的兒子吧。

我這才回想起老人從未因事故而自我封閉。春天,他為社群服務室帶去綠植;夏天,他幫助大學收割野草;金秋,他第一個早起清掃堆積的樹葉;冬天,他組織居民為山區捐出冬衣。我彷彿看到:綠植因老人茁壯成長;野草因老人不再瘋長;樹木因老人而將落葉掉在路旁;山村的孩子們因老人獲得了溫暖。

報紙上、網上時刻報道著沒人扶老人呀,一家店被偷多少錢呀,可是總有人會固守著愛心去幫助別人,老人只是他們中的一個吧。想這到,我不禁慚愧了起來:自己永遠不會奉獻,而只是一味索取。

從此以後,班級的板報多了幾分色彩,黑板多了幾些潔淨。同學多了一個笑容……我的生活因愛心而精彩。

生活因靜心而精彩 篇9

國二作文 ,785字

我喜歡圍棋。它不僅僅是一種快樂,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感悟的過程,一種對於人生的思考。

記得小時候,我就開始接觸你。看著那黑白兩色的棋子,在棋盤上跳動,繪出一幅美麗的圖畫,我不禁陶醉其中,在慢慢學習的過程中,我也獲得了許多感悟。

兩杯清茶,在那一副古色古香的棋具旁。看著杯中漂浮的茶葉,嗅著淡淡的茶香,兩位大師開始了對弈,無案牘之勞形,無絲竹之亂耳。只見落子的聲音,和啜一口茶時的細微聲響。

此刻,兩人早已沉浸在棋局之中。周圍漸漸圍攏了幾人,但仍無一絲噪音。“觀棋不語真君子”。這就是圍棋之韻,“心靜”。圍棋代表的是對世俗的不屑,是一種怡然自樂,與世無爭的美好品質。

曾經讀過一篇文章。作者漫步在圓明園的雨中。靜下心來,他感受到了以前從未有過的感覺。每一塊殘石都彷彿有了生命,圓明園昔日輝煌在眼前重現。這一切,都是作者內心深處的感受,也是圍棋的道理。

當今社會,缺少的正是“靜”。設想,假如受夠了城市喧鬧嘈雜的人們能夠得到片刻的寧靜,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假如每天為生計疲於奔命的人們能停下來,休息一會兒,享受難得的心靜,這該是多麼幸福的時刻啊!

可惜,現在缺少的,正是心靜。被城市的烏煙瘴氣汙染了身心的人們,根本無法靜下心來。空閒的時間,只會讓人們掏出手機,去感受他們所謂的“舒適”,這也正是現代社會的可憐之處吧?

自從我學習了圍棋,我發現,我可以靜下心來,去感受身邊的事物。看到了蜻蜓點水的細微動作;聽見了風吹樹葉的“沙沙”聲;聞見了雨中清新的空氣,混合著泥土的芳香。而這一切,都只有靜下心來,才能發現。

那兩位大師,早已忘記了塵世的喧囂,沉浸在棋的世界中。靜心彷彿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使人們久經塵世摧殘的心靈受到美的薰陶。

靜下心來,去感受生活吧。當一切浮華散盡,留下的,便是內心深處最美的記憶。

靜心—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生活因靜心而精彩 篇10

國二作文 ,922字

雨,下在京城。從網球館走出來,浮躁的煩熱讓大腦無法清靜。順道走進了圓明園,園中人稀少,坐在溼漉漉的殘石上,看那雨。

雨絲沖洗了心,靜下來,靜下來。雨中的圓明園啊,清新,溼漉。殘橋遺址上布著的灰燼被輕輕沖洗,輕輕緩緩,揭開塊塊歷史的疤痕。大水法的石柱,葡式的花紋更顯得萬分清晰;湖心的漆順壁淌下,顯出原來斑斑駁駁的暗紅……沒想到心靜了,竟看到了這些歷史的遺蹟,鮮為人知的傷痕。

靜著心,撫摸一塊殘石,凹凸不平的石突有些棘手。我沉住氣,屏息。遭劫前的圓明園在眼前浮現。天藍瓦,白牆,大石拱門。方格窗,彩玻璃,長紅卷毯。

似乎是因為靜,我才嗅起這雨。圓明園中的雨沉重卻清涼。帶著點兒薄荷的芳香。混著塵土,石塊的古氣。竟然第一次嗅到這雨,也是奇怪,怎麼會是第一次?是與時代一同,快步快步地向前,從未停下來,靜下來或是想過要嗅出雨的氣息吧。

靜下來,一切變得大有不同,景色格外精彩!

又回想起那次在上海時的雨,沒有傘,隻身在黃浦江邊看外灘。江面上,數艘遊輪,在外灘燈光下穿梭。船上的閃光燈開個不停,似乎急於與外灘的燈光融為一體。遊輪路過江岸,船上的遊客尖叫,揮手,導遊不停地嚷嚷,而我只得搖搖頭。

遊船過後,江面又恢復清靜,沒有了喧囂,心也自然平靜下來了。蝴蝶瓦,望臺,大鐘樓,半球瓦頂,花崗岩,線條。而在這燈火耀眼的背後,則是上海的外租,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留長辮子的清官員。這一切都在想象中,卻又是那雨濛濛把外灘籠罩了的景。

面對著這場京城雨,閉上眼,讓心血平靜。現實裡,腦海裡,這雨最輕地敲打過來,蒼茫的世界,遠遠近近,單調裡自由的柔美,委婉與親切。或許是因為靜,園中的雨一派水墨畫色彩,婉約之風,卻又渲染著古蹟,勾描著歷史。幾個點,幾個中鋒,濃濃淡淡,一幅中式水墨的圓明園。

心中的靜有如清清細雨,滋潤著。這種靜,讓一顆浮躁的心沉澱了下來,沉澱在歷史文化中,滲透在美中。

浮躁的社會,讓人心已亂,幾千億人群與時代同步,快頻快頻地趕、超、騰,連賞一處景也要坐著新世紀的遊船,這樣無數只在身邊的美,就這樣被凌亂的心淹沒了。淡淡一場雨,滲透了多少。慶幸這次,因為靜才沒錯過的精彩。

靜下心來,用靜拭去煩亂,拋開世俗,讓靜改變雙眼,生活因為靜心而精彩。

向“苦”而生 篇11

國三作文 ,937字

湖北隨州二中校長王桂蘭以“不讀書,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為主題,為學生做了開學後第一次國旗下講話,“怕出苦,苦一輩子”;“不怕苦,苦一陣子。”等“吃苦”語錄迅速走紅於網路,引起熱議。

王校長之言雖有些偏激,卻言之有理。太平盛世下成長的青少年,大多都無衣食之憂,更無戰亂之苦,風調雨順的前二十年如何培育出一顆堅韌的、能吃苦的心?唯有靠讀書一路。我時常以為,讀書除了在客觀上增加青少年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吃苦耐勞,肩負責任的精神。

佗氏曾借卡拉馬佐夫兄弟之口發出曠世之問:“庸俗的快樂,和崇高的悲傷,哪個更好呢?叛逆而瘋狂的青春,你或許以為是獨特,其實那最是平庸,因為這是你服從慾望支配的結果;何以崇高,以苦之故,苦之地,無有代者,以身當之,方得至趣。

慾望是人類的原罪,何以苦?其實是因為抵制了慾望,但是被抵制的慾望又會產生反向推動力,激勵你向更高更遠的目標走去。而滿足於平庸之樂的人們真的能長久的快樂嗎?王爾德以道林格雷之口回答:“青春至多隻是一段青蔥、幼稚的時光,充滿了淺陋的情緒和病態的思緒。為什麼他要做青春的奴僕?青春已經把他毀了。”

如今享樂主義在青少年中大肆盛行,大好年華的我們為何要在單調乏味的書海中蹉跎人生?於是便有大把少男少女打著“再不瘋狂就老了”的旗號揮霍青春,孰不知享樂主義的光揚者也曾自嘲追求感官享受是貴族的特權。海子說要做物質短暫的情人和遠方忠誠的兒子,追逐遠方的路程是荊棘痛苦的,但若不向“苦”而生,就註定死於安樂。

佛教有“人生來就是要受苦”一說,苦難是人修行中必不可失的業障,既來之,則安之,在苦難面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學會吃苦,至苦之地才有至樂之趣。

孟子曰:“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而有世臣之謂也。”故國何存?不是因為平庸“喬木”之故,而是那些“先天下之憂而憂”終日憂思勞苦的世臣之故,位置越高,責任越大,越能吃苦。雖然人生快樂是重要的事,但是快樂也分平庸之樂和苦之樂,苦盡甘來之樂遠比普通快樂更醇厚更深重,摻雜了血淚的快樂擁有更深刻的烙痕。

身為象牙塔中的學生不會受外界風暴摧殘之苦,但可從瀚海書海中汲取刻苦的營養,偷窺至樂一隅。

古人有云“向死而生”,我曰“向苦而生”,我們追尋痛苦,其實是熱愛靈魂向高處攀登的喜悅。

因心而享 篇12

國一作文 ,1228字

道路旁,一排排共享單車整齊排列,宛如一條條絢麗的綵帶,裝飾著繁忙的城市;馬路中,一輛輛共享單車或快或慢,好似一顆顆閃亮流星,穿梭於如海的車行;門前,路邊,叢中,一輛輛共享單車散亂停放,就像一朵朵異樣的野花,強生於不同的地方,違和而麻煩。

去年一整年的熱門話題就是共享單車。由共享單車帶起的“共享”熱潮一直蔓延於今年。共享書店共享籃球等共享資源層出不窮我們儼然邁入了“共享”時代。

共享單車受人歡迎,因為它方便環保,隨處可見,還能鍛鍊身體。與民共享,互利互惠。

然而,在讚賞的洪流中總會有反對異樣的聲音湧現。隨著首創的成功,許多公司發現了新的契機,有模仿,有創新。不知從何時起共享單車“氾濫”—路邊不在,只有小黃車,更有紅、橙、藍等彩色單車,五顏六色,花裡胡哨。

嗯共享單車從利於市民的初衷,正逐漸演變為商家之間的競爭,如此的“共享”好像變了味,忘了初心。

不得不說,共享單車的發展推廣真是快而廣。我回了趟鄉下探望外公外婆。在途中,我便看見一旁的路邊排列著一行小黃車。不得感嘆,這個“共享”還真廣泛,周到。我還在鄰家的門前看到幾輛停放的小黃車。

吃完晚飯,看著電視。新聞頻道中正播放著有關共享單車的報道。報到了共享單車的隨意停放,阻礙交通;回收不當,引發民憤。還有不少的共享單車“殘骸”。

看著這報道,外公說了一句“現在人的素質真是差。”這句話中帶著不滿和無奈。“現在不應該再追捧什麼共享了,重點是讓大家的素質提高,學會共享吧。”媽媽也說著。

著實,除了共享單車,向共享書店的書,共享籃球的球等,總有壞了丟了;還有共享冰箱,裡面為晚回家的工作者和辛勞的勞動者提供食物,卻總有貪圖小利的人蜂擁爭搶……如此的“共享”更是變了質。

人們只求自我方便,不顧他人,失了道德,丟了民心,違背了共享理念的另一個初中。我想,共享,共的應該是社會資源,享的應該是彼此的心。

提供共享服務的創業者們肯定懷抱著利民便民,為民著想的愛心,擁有著博大的心懷志向。我們呢?有的為了自己的利益,給他人造成了傷害,是我們的私心。我們為什麼不能多去理解那些創業者的初心和理念,用我們著想他人的善心,帶給這個共享時代和創業者們多一點信心呢?

沒有民心支援共享的共享理念,仿若沒有細心護養,光雨滋潤的古木,哪怕其生命力在頑強,沒有枯萎,也終究是成不了參天巨樹的。

在這個地球村,我們生來共享,共享著陽光雨露逗號,共享著氧氣天空,共享著自然資源和如今的社會資源。大自然母親無私奉獻,換來我們對自然的愛護之心;社會也如此,向我們敞開胸懷。我們生於自然,養與社會。我們都是何其的渺小,即使不能做什麼貢獻,至少我們可以做到無愧於這個世界給予的所有,問心無愧。

我們共享資源,因心而享。共享行業,不忘初心,便永得民心;市民百姓不利私心,便擁有愛心。

我第一次騎上共享單車,自由舒暢,文明出行,無愧於心。願城市社群中的“綵帶”永遠飄揚,願車海人行中“流星”不會隕落,願叢林樹旁的“野花”少之又少。

隨心而走 篇13

週記 ,516字

想飛,想飛離這片牢籠,離得遠遠的。

突然,想背起自己的雙肩包,帶上一頂帳篷,騎一輛山地車,沿著318國道去旅行。

聽哥哥說,這是橫跨中國的一條路,它是經過風景區最多的一條路。走過這條路,318,絕對值得。

多想有這麼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是現在似乎不行,因為我現在還在這一方有著四扇大窗的空間裡,我想沿著心的想法,去追尋心中所想。

突然,想將一張張試卷、作業折成紙飛機從視窗飛下,裝裝憂鬱。可是我不能,因為我還需要作業來擴充我的大腦,還不可扔棄。

突然,想要在夜半時分翻越圍牆,逃離這個小天地,去找一個網咖,玩一把通宵。可是多年的教育便註定我不敢去翻越那道禁制,我只能中規中矩的在下方仰望。

突然,想要在操場上使勁跑,跑到筋疲力竭後,倒在地上,仰望天空。可是不堅定的心性使我終究只能跑上幾步就不想再跑。

突然,想要好好學習某一科目,卻在拿起書本三分鐘不到就被雜誌吸引的心神。

突然……

心中的想法,如同千軍萬馬奔騰而過,想法總是那麼多,想這樣、想那樣,可是想象很美滿,現實很骨感。縱使想法千千萬,我亦只能安靜的坐在教室,45°角仰望窗外的天空。

這樣的我註定不能隨心而走,而或許在未來的未來,去隨著心實現我曾經的某些“突然的想法”。

出乎其外隨心而動 篇14

高一作文 ,823字

流水不顧沿路沙石阻擋,終見大海的風情萬種;蒲公英不受葉芽的牽絆,終而領略遠方的詩意,喬木不為風雨的阻襲,終而望見高處的詩意。灑脫恣意的人生需要無畏他人言語,出乎世俗之外,隨心而動,無悔於自己的選擇。

出乎其外,別讓他人的勸誡成為你的桎梏。隨心而動,尋覓自己嚮往的遠方。出乎其外,隨心而動是弘一法師心中的“華枝春滿,無心月圓”是不顧眾人反對,獨自向佛;是柴靜眼中無視眾聲誹議,獨自揭露事實真相的義無反顧;是張愛玲口中對世俗紅塵,人心向背的鄙棄,是對“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一紙童話的嚮往。出乎其外,從眾人的勸誡聲走出來,思考自己心中最渴望的歸屬位於何方。

出乎其外,別讓他人的嘲笑聲湮沒你來時的路。隨心而動,堅持自己的做法。喬木高大,藤蘿輕柔,但藤蘿只能依附喬木而生,就像那些只知一味聽取別人意見而無主見的人,終將泛於平庸。我們應該要像橡樹一樣堅守自己的土地不畏風霜霧靄。愛因斯坦的理論剛問世時,世上無幾人能懂,眾聲唏噓,大罵他是瘋子。可結果是現在的我們從心底對之稱臣。而當時的愛因斯坦不為世俗的異議干擾,潛心研究,這便是他自己的選擇所開的花,所結的果,我們不得不為之加冕。

出乎其外,別讓他人的否定阻礙了你前進的步伐。隨心而動,讓不可能中出現可能的曙光。一檔網路旅行節目《侶行》帶領我們領略了南極的寒光,馬厄魯火山的熱浪,索馬利亞的槍林彈雨。你可知其背後的辛酸:“張昕宇與樑紅在歐洲時被外國人一路否定,說:“中國人不行,中國人不可能到極南極”。張昕宇卻衝破了層層束縛,跑遍了歐洲所有造船廠,在海上漂流了八個月,終登南極巔峰!他們打碎了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不行!”,給民族插上了翅膀。不為外言所惑,走出自己的路。

《坦白書》中曾言:“我就想去做那些他們認為不可能的事,去創造一個可能的奇蹟。”出乎其外,隨心而動。還記得小馬過河的故事嗎?小馬也只有在自己試了河水的深淺之後才敢過河。做一個實心人,出乎其外,隨心而動。走出自己的姿態,花開成景,花落成詩。

攜孝心而行 篇15

國三作文 ,789字

雲霞漫卷,彤色染天,彩繡霓裳般的天幕中瀉下柔和的餘暈,嫋娜的綠柳輕舞在柔柔的晚風中,我輕闔上門,信步前行。

“王叔叔,收攤啦。”剛一下樓,又見賣滷肉的王叔叔在低矮的車庫—他家的門口休息,一旁正是他的兒子。胖乎乎的小男孩正在給王叔叔洗腳。綠的腳盆裡一雙肉肉的小手笨拙卻輕柔地捏著一雙粗糲暗黃的大腳,兩隻小手好像兩隻勤勞的小蟲。胖男孩一邊捏腳一邊和爸爸笑眯眯地說著什麼,父子倆笑作一團……

“奶奶,我給你讀我們今天學的……”正路過街邊的小廣場,又見了納涼的李奶奶和她的小孫女。小姑娘騰騰地跑向奶奶,臉像個紅撲撲的小蘋果,李奶奶也一掃落寞的神情,蒼老的面龐也笑成的菊花,眼睛裡閃著快樂的光芒。“‘香九齡,能溫席’這是今天老師教我們唸的,這是說有一個叫黃香的人,他很孝順,冬天給父親溫席,夏天給父親打扇。奶奶,我也給你打扇好不好?”小姑娘脆脆的聲音銀鈴兒一般,李奶奶笑的更歡了。“好丫頭,你知道嗎?”除了黃香還有好多孝子的故事呢,奶奶今天給你講“臥冰求鯉”。“好呀好呀……”我聽著不覺微笑,一邊走,一邊還回想著小姑娘銀鈴兒般的聲音……

“媽,我寫完作業了,幫你收拾水果吧。”進小店,就看見女店主的兒子又在一邊幫忙,不過五六年級,挑撿水果,整理貨架麻利嫻熟,什麼活都搶著幹,生怕讓媽媽累著。“一斤葡萄,謝謝。”付錢出門,我卻忍不住回頭一看,正對上女店主欣慰的笑容,那抹微笑滿滿暖意,我心上也溢上柔情……

回到家,暮色愈沉,奶奶靜靜地坐在窗前,似在眺望雲影,我輕手輕地走到她身邊,蹭下喂她一枚葡萄。“鬼丫頭!”奶奶被唬了一跳,臉上裡埋怨,眼神裡卻滿是歡喜“我不過隨口說,你還真的去買了!”我抿嘴一笑,為奶奶捏起肩來……

窗外,雲霞漸散,似一條沒有邊際的小徑,延伸至街道廣場,延伸至無邊的遠方,依稀看見路旁的花木都著上溫暖色彩,熠熠生輝—因那道上行人,皆攜孝心而行……

攜孝心而行 篇16

國二作文 ,853字

從你孕育生命的那一刻起,我就註定來到你的身邊,不論歲月千迴百轉,風雲莫測變幻,相逢即是緣,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血脈親情。當時光老人定格在我啼哭的那一刻,我將在你的回憶錄中,印下揮之不去的痕跡。很感激一路有你陪伴,很幸運一路有你同行。

初來人世,請多多關照。

在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裡,總有人教會你如何成長。幼兒園裡,溫暖的陽光與每個滿懷笑容的孩子來了個擁抱。老師領著一群小麻雀走出教室,與伸脖子翹首以盼的家長們會合。這時,小朋友們激動地與父母打招呼。“寶貝,媽媽在這!”“嘿,孩子,快到這來!”這溫馨的場面似乎很偏心,為什麼把我忘在了角落。我稚氣的臉上寫滿委屈,心裡卻倔強地認為:切,我媽媽才不這麼肉麻呢!熟悉的聲音傳入耳中,果不其然是媽媽。我興奮地向她跑去,準備給她一個大大的吻,然而迎接我的是冷漠與一個無情的轉身。眼眶一陣酸楚,淚水驟然而下,不解與氣憤湧上心頭。回家後,廚房中也沒有往日忙碌的身影。她是不是不要我了,我如熱鍋上的螞蟻,害怕不安的情緒在全身蔓延。我偷偷走進她的臥室,只看見她縮在屋子裡,渾身發抖。小小的心靈深受震撼,沒有父親在,小小的身體托起水桶,第一次為這個深愛我的人做了我所能做的。年少青澀的我,拾起了一粒叫做孝心的種子,決定用盡所有,哪怕放棄一切,也要讓它在心底生根,發芽,長大。

輕狂無知,請多多體諒。

在學習緊張的少年階段,總會有人教會你如何去愛。家中,一個趾高氣昂的孩子對著母親大呼小叫,臉上充滿著厭煩。不錯,這個孩子是我。美,是青春期裡無法拒絕的,當把這種美變為物質的攀比,那麼一切都截然不同。我拿著皺巴巴的三百塊錢,氣憤地奪門而去,“咕嚕”不爭氣的肚子在抗議著,出門前,因為需要籌碼,故而與母親作對不吃飯。唉!我走向一個賣小吃的攤位,一看這是我的同學嗎?怎麼幹這種活,還穿的破破爛爛。我一臉不想接近的樣子,也許打擊了她,她義正言辭地說:“我媽掙錢不容易,還要供我讀書。”我內心一顫,心中充滿了羞愧。

親愛的母親,感謝您教會我成長。今後,我將不忘初心,攜一顆孝心在未來款款前行。

攜孝心而行 篇17

國二作文 ,913字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不知從何時起。“孝”便在身邊縈繞。賢人哲思,平淡生活,都告訴我:孝是一種美德,一種財富,一種幸福。

“二十四孝”的故事每一個都令人動容。“臥冰解衣不懼寒,冰化魚躍供母前。”臥冰求鯉者,用溫暖的心融化了堅冰,也融化了芥蒂;“扇枕涼簟夏清風,枕溫席暖冬熏籠。”六歲溫席者,用貼心的照顧守過了長夜,也守過了黑暗;“懷孝小兒心念母,橘藏袖中報乳哺。”袖藏柑橘者,用寬大的衣袖裝下了柑橘,也裝下了情思……不光是這些,“孝”成為了一種被人們傳承的美德,更成為後人寶貴的財富。

幾個星期前,姥姥突然住院,母親與父親急忙趕往醫院,所幸並無大礙,只是得住幾天院,母親急忙回家收拾好一些日常用品,才打電話通知了舅舅,姨姨,臉上盡是焦急。

我也曾去醫院看過姥姥,躺在病床上的姥姥插著氧氣管,很安靜,沒有了平日裡的活潑,臉色有些發白,連頭髮也彷彿格外地亂,母親一直忙前忙後。

住了幾天院,姥姥的病情已有所好轉,可是突然,那位醫生換了藥,母親說姥姥就像換了個人一樣,動不動在那裡自言自語,常趁母親不注意拔掉吸氣管,連輸液也不消停,總愛亂動,針管也不知換了多少,醫院主任也慌了,還帶我姥姥去做了腦部檢查。母親一直陪伴在姥姥左右,母親在時,姥姥格外聽話。

可母親還是不放心,從換衣服、洗漱、吃早點,到喝水、輸液,再到霧化、散步,母親總是親力親為,洗漱的水是不是正好,早點是不是好消化,輸液的藥對不對,散步時間多不多……母親起早貪黑,只為到醫院多陪陪她。

後來終於發現是藥物所致,換了藥就好多了。在那段時光裡,姥姥最聽母親的話,母親也最關心姥姥的身體,她撫過她的青絲,她握著她的手指,她們之間會心的笑容與言語,沒有其他紛擾,那是最純粹的感情,母親只為盡一份孝心。我恍然間明白:那樣的親情,那樣的孝心,不也正是一種平淡生活中的幸福嗎?

孝是幸福,攜孝心而行者格外矚目;孝是財富,攜孝心而行者格外富有;孝是幸福,攜孝心而行者格外美好。攜孝心而行,才能在溫情中思考與成長,才能擁有純粹的愛而不庸俗,才能在漫漫人生路上從容遠行。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攜孝心而行,行得久遠,行得從容,行得幸福。

攜孝心而行 篇18

國二作文 ,656字

剎那間,一滴晶瑩的淚珠從臉頰滑落。它覆蓋了一顆孝心。

我是一個農家子弟,全家人的衣食依靠的是那“一畝三分地”。所以,父母立志要培養一個讀書人。也正因為這個,我和他們天天因為“學習”二字而爭執。

有一次,學校舉辦了一場“感恩的心”的活動。活動中,我每看到別人的淚光滑落,心中不知為何就有一種難以忍受的痛。之後,老師佈置了項作業,讓我們給父母洗腳。

回到家中,我第一件事就是給父母洗腳。一項任務嘛,草草了事便可以了。當我的手剛碰到他們的腳時,我的心痛了;再一摸,腳下的老繭,“成群結隊”,甚至還有條條裂溝。我當時呆住了,忍著給他們洗完了腳,就跑了出去。剛一出門,我哭了,本在眼眶裡打轉的淚釋放出來,我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也就是那時,我才明白了孝。這個字眼,也許那麼微不足道,也許沒有那麼光絢亮麗,也許僅僅是那一滴眼淚從中流過,但那一顆真摯的孝心,原來在我心裡從未曾消弱。

因為父母的勞累,我想攜孝心行;因為是父母的希望,我想攜孝心跑;因為父母那最無私的愛,我想攜孝心飛!

現在即將成熟的我們,為什麼不能盡一點孝道呢?我們不能賺錢,但是我們可以給他們洗洗腳;我們不能給他們美好的生活,但是,我們可以讓他們開心、快樂;我們不能給他們最好的物質,但是我們可以讓他們幸福。我希望孝心可以在我們心中凝聚,奔突,傳遞,芳飛,昇華……

“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小米飯養活我長大”,沒有情感的動物尚能盡孝,我們為什麼不可以?

盡一點孝道,我們會得到開心和滿足;盡一點孝道,我們的事業會有所發展;盡一點孝道,我們似乎贏得了整個人生。

隨心而活 篇19

高三作文 ,855字

一心向青山聽鼓角,一心縱野馬向天笑。縱便紅塵見青,俗人斥我孤傲,縱便功名盡去,同儕譏我清高,是非曲直皆隨後人道,活出個自己,才為最好。

人這一生,應隨心而動,隨心而活。

一心向蝶,不久前,臺灣最樸素的詩人周夢蝶化蝶仙逝,不知有多少世俗的邀約被拒之門外,不知有多少功利小人嘲笑他不識世事,雖“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可週夢蝶“不改其樂”。他只是想活著自己想要的簡單,寫著想寫的詩,紅塵漫漫不曾有一絲沾染,他的一生,隨心而動,隨心而活。

“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東晉的歲月,伴著無數隱士,文人的阮籍流於淡墨疏煙,成經世古筆,隨時光,薰染千年。聽,那竹林七賢在開懷地放歌;看,蘭亭裡,文人們在流觴曲水,大發“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之嘆。朝政的黑暗深濁,使他們離開了羈束,活出了真正的自己。隨心而動,隨心而活的歌聲,是那個年代僅存的清明。遠方,一個修籬種菊吟誦著”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的老人,發出了會心的微笑。

而有人,卻被生活收束了手腳,永遠活在了虛偽的自我之中。他們,是屈原面對鄉愿,奸佞;是嵇康獨立朝堂中臣服的千萬舊臣;是李自賜金放還的始作俑者,高力士、楊貴妃;是永遠跪在岳飛墓前的秦儈。通過出賣靈魂,他們比他人活得更高,卻帶著一顆腐碎的心,去了永生的地獄。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王安石隱居時的一片真心;“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李白狂放的吶喊;“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蘇軾看破一切後的豁達之心。他們終活出了自我,讓自己的人生隨心而動,隨心而活。

北大學生周浩離開北大去技師學校學習反而更快樂,在社會上引發熱議。那些批評感嘆他才智浪費的人啊!你們真的曾把自己當做自己來活過嗎?

騎著駿馬於草原上馳騁,嗅一嗅草葉的馨香。

彈著古琴於深林中自賞,觸一觸樂符的靈妙。

拿著毛筆於宣紙上揮灑,感一感線條的美好。

或許,你騎馬的姿勢並不帥,琴彈得並不好,字寫得不夠美,但你在這一刻,隨心而動,隨心而活,是真正的自己。

向美而生 篇20

議論文 ,715字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天地間有無數的美景,但不只是用眼睛發現,學會用心靈去傾聽它。

心之所屬,無論環境的美好與艱辛。

心之所屬,創造成功。姚明,這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中國人一旦提起他,臉上無一不沒有流露出自豪神情的。他是中國進入NBA的球員,我們都看到了他光輝的一面,可是有誰又知他背後不為人知的一面。身為一名中國人,在進入NBA這個環境中,他感受到的只有無盡的壓力。他雖然很高,可凡事都有兩面性,這個也成為了他的劣勢。身體素質比不上外國人,所以他更加勤奮的練習。他的助理曾說:“在大冬天時,姚明訓練完後脫下鞋子可以倒出水來。”可縱是如此的艱難,他也從未提過放棄。他無悔,之所以他成功。

心之所屬,開拓未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人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可卻只有極少人懂得其中的意義。司馬遷,這個為後人所稱讚的人物,他的一生令我們敬佩。在受腐刑之後,他沒有消沉,而是不忘初心。在牢獄中完成了他一直想要完成而未完成的《史記》。他一心為後人奉獻,想要開拓未來。最終,歷史也如他所願。他的《史記》為後來的人們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他無怨恨,所以成功。

心之所屬,發展科技。居里夫人,這個對世界的科技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大多數人都知道她在科技方面的傳奇,卻很少人知道她的另一面。她是上天的寵兒,不僅給予了她過人的智慧,也賦予了她讓大多數女人眼紅的外表。她很美麗,但卻不願做溫室裡面的花朵。她想為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因為有些任務是國家機密,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她都要呆在一個封閉空間裡面生活,她從未埋怨,只會默默的完成這件事。她無怨,所以成功。

古今中外,有很多“美”的存在,或許有的只是那揮灑如雨的汗,那堅強不屈的忍,那放棄自我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