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味濃情更濃相關作文20篇

古箏味濃情更濃 篇1

國三作文 ,638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一個能跟自己敞開心扉聊天,在背後默默支援你的好朋友。

朋友,也許在你眼裡一株自己喜歡的植物就是你的朋友;朋友也許在你眼裡一個可愛的小動物就是你的朋友,不管怎麼樣,每個人都會有一個或兩個自己的知心朋友。

小時候,我的知心朋友是一把古箏,他讓我在生活中有了快樂。跟它在一起,不僅讓我感到身心放鬆愉悅,還讓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豐富了我的閱歷。以前,沒事就會撫摸她的身體,她發出了美妙動聽的聲音,使我陶醉其中,在安靜的房間裡傳出一陣陣美妙的樂曲聲怎能不讓人沉醉其中?

長大後隨著環境的不同,我認識了許許多多的朋友。裡面有我的好閨密,知心朋友……各種各樣性格的人,他們讓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拓展了我的知識面,擴充套件了我的視野。其中就有一位朋友讓我印象深刻,長長的頭髮大而圓的眼睛,使我一下就記住了她。

她和我都喜歡彈古箏,所以我們倆有許多的共同語言,也就成了知心朋友,可能是興趣相投的原因吧,我們的關係越加親密,無話不聊。每天我們兩個總喜歡坐在一起,聊一聊古箏或其他事情比如學習中的問題,曲目……每天總能看見我們坐在一起,哈哈大笑。

就是我們這種開朗活潑的性格,所以我們大大咧咧,從不隱藏什麼。之後,我們倆發展成了好閨蜜,一起談人生理想等。

古箏它讓我收穫了一份友情,讓我多了一個知心朋友,但同時它也教會了我人生哲理,遇事要心平靜和,不要毛燥。這個道理會使我受益終身!友情,便是我和它之間最美好的事物!

古韻味濃情更濃 篇2

國三作文 ,575字

斗轉星移,日月更替。中華五千年文化不僅是文明的沉澱,更是感情的積累。而這恰好在古詩中有完美的體現。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筆下流傳千古的佳句。它完美地描繪了“五柳先生”採菊的清雅景象,在富有古詩獨特的韻味美的同時,還飽含了詩人遠離世俗,悠然愉快的心境。每讀到這一句時都會不由自主地代入這個環境,同詩人感受同樣的快樂,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油然而生。隱居清幽的古韻味濃情更濃。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仙李白素以豪放著稱。用富有感染力的筆墨展現了一幅與“岑夫子”、“丹丘生”飲酒行令的畫面。不管處境如何艱難,始終堅信終有才能發揮的那一天。這句話從古至今激勵了多少人,給予了多少人信心,幫助多少人走出困境。被豪情萬丈感染的同時,“青蓮居士”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心態。樂觀豪邁的古韻味濃情更濃。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詩人陸游臨終不忘報國。這類似遺囑的詩中飽含了詩人太多的愛國之情。我彷彿能看到他的悔恨,他恨身為文官,他恨不能為國家效力,他恨國家無法統一《示兒》中的愛國之情流芳百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督促我們努力向前,時刻準備著為自己的祖國和人民奮鬥!愛國憂民的古韻味濃情更濃。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作為新一代的炎黃子孫,我們更要讓這些經典、動人的古韻傳承下去,讓中華文明的古韻味濃情更濃。

古韻味濃情更濃 篇3

國三作文 ,575字

斗轉星移,日月更替。中華五千年文化不僅是文明的沉澱,更是感情的積累。而這恰好在古詩中有完美的體現。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筆下流傳千古的佳句。它完美地描繪了“五柳先生”採菊的清雅景象,在富有古詩獨特的韻味美的同時,還飽含了詩人遠離世俗,悠然愉快的心境。每讀到這一句時都會不由自主地代入這個環境,同詩人感受同樣的快樂,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油然而生。隱居清幽的古韻味濃情更濃。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仙李白素以豪放著稱。用富有感染力的筆墨展現了一幅與“岑夫子”、“丹丘生”飲酒行令的畫面。不管處境如何艱難,始終堅信終有才能發揮的那一天。這句話從古至今激勵了多少人,給予了多少人信心,幫助多少人走出困境。被豪情萬丈感染的同時,“青蓮居士”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心態。樂觀豪邁的古韻味濃情更濃。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詩人陸游臨終不忘報國。這類似遺囑的詩中飽含了詩人太多的愛國之情。我彷彿能看到他的悔恨,他恨身為文官,他恨不能為國家效力,他恨國家無法統一《示兒》中的愛國之情流芳百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督促我們努力向前,時刻準備著為自己的祖國和人民奮鬥!愛國憂民的古韻味濃情更濃。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作為新一代的炎黃子孫,我們更要讓這些經典、動人的古韻傳承下去,讓中華文明的古韻味濃情更濃。

此古箏,觸我情 篇4

抒情作文 ,492字

夏天熱的讓人心狂躁,正當我翻來覆去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耳邊突然傳來一陣古箏的聲音,甚是好聽,我閉上了眼睛,靜靜的欣賞著這動聽的樂曲。

迷迷糊糊的,我感覺自己來到一片桃花林,桃花落下,但我看不清彈琴者是誰,但我可以感覺到,她肯定是個文雅之人,穿一身白衣。微風吹起,心隨著琴聲漸漸平靜。閉上雙眼,欣賞這突如起來的樂聲。但我深知這是隔壁樓傳來的樂聲,似乎在學習當中,斷斷續續,但還是很好聽,古箏本來就自帶古色古香之氣。突然間覺得要是我也會彈一曲該有多好。其實在樂器當中不僅僅是古箏,琵琶鋼琴,甚至是那小小的口琴也能傳遞一種很美的樂聲,讓欣賞著聆聽你的樂章。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內心突然有了一個小小的決定,去學一個樂器,成為一個才女的想法一直在我腦海裡環繞。要不我開學就把家裡的那個口琴拿去學校吧!去參加社團,和那些愛好樂器之人互相學習與交流,這也是一件美事。嘿嘿,太好了。我不由自主的揚起了嘴角,這時古箏聲也消失了,我也不是很熱了,是的該睡一會兒了。

其實在我看來,在人的一輩子中,無論學什麼只要你喜歡,你覺得它有一種力量吸引著你,你就去學學,那樣一輩子不後悔。今日可謂,古箏觸情啊!

風箏情味濃情更濃 篇5

國三作文 ,691字

我站在這兒,仰望天空,天空中有一隻風箏,隨風飄動。幾縷涼風把額前的碎髮佛起眼前的場景是如此的熟悉……

我望得出了神,思緒不禁飄向遠方……

那年,五歲,那天,十二號。母親把我領到外公家,並對我說:“媽媽馬上就來接你,你在外公家待幾天,想我了,就給我打電話。”不等我說一句話,媽媽就走了。心裡彷彿有一種預感,媽媽短期內並不會來接我。我呆呆地坐在椅子上,雙眼無神地望著地板。不知道什麼時候,外公來了,坐在我的旁邊笑著對我說:“外公帶你去放風箏怎麼樣?”

我們來到空曠的草地上。那天陽光並不火辣,反倒添了些許溫暖。外公拉著線,牽著我在草地上奔跑。不久,風箏緩緩地升向天空。成功的喜悅令我忘記了分離的悲傷。外公將絲線放在我手裡,對我說:“你看,這風箏不管飛得多高,手中的絲線掌控著它。風箏就像你的父母,不管他們在哪,他們的心永遠在你身上。”

那年,八歲,那天8號。

外公病了。那天我去醫院看他,他躺在床上,表情安詳,如以前那樣。他的鬢角斑白,深一道淺一道的溝壑佈滿面頰,脣有些紫。只是那雙眸子似秋波澹澹,如流水潺潺,視線交融,彷彿回到兒時。淚珠朦朧在我眼前,那團霧氣怎麼也不消散。外公緊緊地拉著我的手,我聆聽他輕微的鼾聲,心很沉很沉。

那年,10歲,那天8號。

那天外公走了,可我沒有見到外公的最後一面。我聽媽媽說,外公走得很安詳,無聲無息。那天,我看著那張黑白照片,心中充滿了悔恨。

有些人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思緒飄回了現在,我看著那隻風箏。那隻風箏,牽託了我對外公的所有思念。過去我跟著您在地上跑。如今,我在地上跑,您是否在天上看著我?您是否知道我對您的思念?

風箏情,味濃、情更濃……

月色味濃情更濃 篇6

國三作文 ,662字

又是一年八月十五,我佇立在陽臺上,望著天階月色,不禁心生悲涼。往日的歡聲笑語彷彿就在眼前,而一轉身,又陡然消失。聽著掛鐘滴漏的時間,又不禁思索起從前。

小時候的中秋,是浮在湯碗裡的中秋。按照家庭慣例,母親總是會煮好一鍋紫菜湯。全家人端著湯碗,坐在陽臺上賞月。父親總是一遍又一遍講著月亮上的嫦娥,有時講到起興,端著碗就是一曲《水調歌頭》,一首《月下獨酌》。彷彿穿越時光,他就是李白,蘇軾,舉著酒杯,問青天知音幾人?母親見他喊得正盡興,也不禁哼唱起小曲兒,為他伴奏。

可是正如白居易說的那樣:“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上小學以後,父親為了家庭的生計,不得不奔波各地,有時一年也難見幾回。於是湯碗裡的中秋就變成了口中的中秋。我和母親就坐在陽臺上,喝著索然無味的湯。母親口中老是嘮叨:“要是你爸在這裡就好了。”而坐在椅子上的我彷彿又看到那個舉碗吟詩的男人,只是身影有些模糊。而他的聲音也只能在問候的電話中聽見。母親會抱怨幾句,但沒過一會兒就又會開始問候父親的近況,而父親也會如此,口中還說著抱歉。於是中秋便在電話中度過了。

而如今的中秋是念想中的中秋。母親因外公受傷在醫院,父親因公事在外地,家中便只剩下我一人,頗有幾分“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意味。月依舊是那個月,人卻未團圓。我們就像被分開的月餅,天各一方。我喝著紫菜湯,看著月光映入碗中,紫菜相互糾纏,各不分離,簡單而又濃厚。此時的我也希望是一團紫菜,但這也是奢望。

或許這就是別離,但縱使天各一方,也有思念。我默默舉起碗來,喝了一口味濃的紫菜湯,喝了一口情深的月色。

家香愛更香味濃情更濃 篇7

國三作文 ,689字

走進家門,立刻被家中那各種各樣濃郁的味道所陶醉:

誘人的菜香味

放學回到家,開門迎接我的必然是母親做的飯菜的濃濃香味。脫下鞋子,甩下書包,衝向菜桌,心裡想著:“今天是肥嫩的五花肉;還是煎得滋滋響,飽滿將要流下汁來的牛排,旁邊帶一盤筋韌的義大利麵;抑或是一碗簡簡單單的白嫩大粒的米飯另加幾個小菜?”還沒到餐桌,口水卻已經先流下來。迫不及待地洗好手,母親為我拿來筷子,對我說“累了一天,多吃吧。”“嗯”,我拿起筷子,隨便夾起一塊菜,深嗅一口、再咬一口,滿滿都是母親愛的味道。母親在一旁看著我,感受到母親溫暖的目光,又為這飯菜添加了獨特的味道。

嗆人的煙味

父親是個煙鬼,有很大的煙癮。晚上,我們一家人有時會坐在沙發上,一邊聊天一邊看電視。正當我聚精會神看著電視,有時一股嗆人的味道就會鑽進我的鼻子,我便知道父親又在抽菸了。只見父親悠閒地躺在沙發上,兩個手指夾著煙,雙眼微閉,時不時吐出一個菸圈,慢慢上升消散,充斥著屋裡每一個角落。有時母親會嗔怪父親說弄壞了父親身體,父親總是搖著手,說出一些“飯後一支菸,賽似活神仙”的話引得我們發笑而又無可奈何。後來父親為了不影響我健康和學習便將煙戒了。雖然聞不到嗆人的煙味,而父親的愛一直散在空中充滿每個角落。

清新的紙張味

走進書房,滿牆書籍跳入眼中,撲鼻而來是一股奇特的味道—紙張的清香和墨汁獨特的麝香混雜。有時候,這股味道會陪伴我一整天,陪伴我與千年歷史古人對話,陪伴我進入一個個神奇的世界,深入心靈深處,遨遊知識海洋。這股清香將一直陪伴著我,陪伴我不斷成長。

濃濃的味,深深的情。我愛家中的味道,更愛家中始終陪伴我的每處深情。

一碗東坡肉味濃情更濃 篇8

國三作文 ,743字

“來碗東坡肉嗎?”

抬眸間,媽媽正埋身於廚房的瓶瓶罐罐之中。她繫著淺紅色的圍裙,手上的動作漸漸慢了下來,似乎在等待著我的答案。

“好呀。”我對他露出一個淺淺的微笑。“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這是蘇軾描寫的東坡肉把?”媽媽笑著,“這一碗肉,不過是一碗人間煙火罷了。”

元豐三年,已達不惑之年的蘇軾被貶謫黃州。但當蘇軾剛踏上這片土地時,就寫下了“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一副豁然、樂天派的形象便躍然於這白紙黑字見。

“好了,你嚐嚐。”媽媽將一碗東坡肉輕擱於我桌前。

“嗯!真香!”我淺嘗道,“這只是普通的豬肉而已,為何會有此等美味?”

“那是因為,他將自己的一生煙火都添入這道菜之中了呀。”媽媽笑道。

一生煙火嗎?我放下筷子,思緒隨著她的話開始漸漸飄遠。

蘇軾的一生不算一帆風順,總是被貶,可是,縱使歲月待他顛沛流離,他卻依然待生活眉眼如初。他樂觀,隨遇而安,泰然處之。將一生的風花雪月,用小火慢燉,熬製成這一碗人間美味。

可見,無論是低賤的豬肉,還是高貴的食材,蘇軾他都能泰然食之。他將自己一腔熱愛都獻給了生活。他吃下的不是食物,而是一碗人間煙火。他在被貶謫的荒涼之地,亦能做到把酒祝東風,且祝山河與共的從容。這份精神,這份情懷,何嘗不讓人感動。

將燒菜研究美食著似人生,一眼看去,雖似平凡,但是,這其中也浸入他的情懷。將人生中的酸甜苦辣用作醬料,與人生中的風花雪月一起慢燉。現在我們吃下的,何嘗不是一碗人間煙火?

莫言說過:“人生四然:來是偶然,去是必然,盡其當然,順其自然。”東坡的這份情懷,對待生活的態度,不正是我們當代人應該學習的嗎?

良久,我將自己從思緒中拉出。

“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啊。”我輕吟道。一碗東坡肉,味濃情更濃。

蛋包飯味濃情更濃 篇9

國三作文 ,812字

涼爽的初夏,一縷若有若無的清香縈繞在我的鼻翼之中,噢,是蛋包飯的味道,我緊緊跟隨著它,踏上時間的長河。

母親不是一名家庭主婦,拿得出手的不過那麼幾樣小菜:酸辣土豆絲、糖醋排骨、醋溜魚……其中承載了我與母親的感情的,便是那碗蛋包飯了。

十年前,不知怎麼的,我患上了一種胃病,很長一段時間,吞不下水,咽不下飯。母親緊緊地抱住我,一步一步走向一公里外的醫院。一場不大不小的手術過去,我的食慾仍然不是很好。母親帶我去了最近的一個早餐店,用少有的幾種食材為我做了人生中第一碗蛋包飯,我仍然記得當時的場景:後廚中,母親取過幾只雞蛋,彈彈蛋殼,聽聽聲音,像是調兵遣將一般,然後拿起打蛋器,不停地攪動蛋汁,口中還不停唸叨著什麼,真像一位運籌帷幄的大將軍。一碗小小的,卻承載了濃濃母愛的蛋包飯出爐了。十年過去,雖然記憶已經日益模糊,但在後廚中的那一幕,是我怎麼也抹不去的記憶。

三年前,許是因為慢慢長大了,我開始厭惡蛋,什麼煎蛋、蒸蛋、水煮蛋、辣椒炒蛋我一概不感冒。母親為了讓我放下芥蒂,穿上圍裙,從冰箱中拿出幾個已經不是很新鮮的雞蛋,磕蛋、攪蛋,連貫的動作和十年前的如出一轍,正當我的肚子咕嚕叫的時候,一陣香醇而又清甜的味道再次傳入我的鼻翼中,噢,是蛋包飯。聞道那陣清香後,我的心中再次響起了那個聲音:那是母親為我做的蛋包飯。

一個月前,學校食堂的飯沒有送來,我便和朋友往小巷中走去,因為飯菜的香味時常從那裡傳出來,各個店面和攤位前都聚著不少學生,只有一家賣蛋包飯的攤位十分冷門,僅有寥寥幾個學生望向那裡。我徑直走向那,問道:“老闆,蛋包飯怎麼賣的?”“十二元一盒”“好,給我來一碗。”我揣著溫熱的蛋包飯跑回教室,急切地揭開蓋子,頓時,一陣蛋香味衝進我的鼻翼,我又想起了先前為數不多的幾次蛋包飯,和母親對我的期望與愛。

母親對我的愛是平凡的,那不求你出人頭地只求你幸福安康的愛使我熱淚盈眶,正如這一碗蛋包飯,承載了平凡渺小卻無私偉大的母愛。

奶奶的牛肉湯味濃情更濃 篇10

國三作文 ,813字

成長,是一副精美的畫卷,有時,一碗湯的裝點,也能讓它煥發無限光彩。

—題記

一個人,從出生到現在,一路走來,經歷一個個春秋,總有一兩樣東西時不時出現在岔路口,引導前進的方向,難以忘懷。

我深愛著的,是奶奶的牛肉湯。

很小的時候,我是爺爺奶奶帶著的。按理說,我對那時應該是沒有什麼印象的,可我卻清晰地記住了奶奶做的牛肉湯的味道。

一個大鐵碗,上好的幾塊牛肉,一雙老練的手加上嫻熟的刀法,配上幾勺不知名的“粉”,牛肉再硬實也變成了肉沫。牛肉進碗,碗進高壓鍋,又是一連串蔥、姜之類的調味品,細心調節火候,一煮就是一個上午。

奶奶小心翼翼地隔著溼布端出冒著熱氣的牛肉湯,難以掩飾的笑容綻放開來,即使眼角泛起層層皺紋,也是美麗極了。我在桌前拍手等著端上的大餐,奶奶稍稍抿一口湯,滿意地放在我面前,還不忘替我吹湯。

湯沒我想象中燙,入口有份溫涼的感覺,各種調料混雜在一起沒有混味,反而促成了牛肉的濃香。我只顧著喝湯,奶奶目不轉睛地凝視著我的每一個動作,比我還享受。爺爺此時站在奶奶身後,輕輕地為她捏肩膀,捶背,還總是說著:“辛苦了!辛苦了!”

當時我還小,品不出牛肉湯裡更深更美好的味道,直到那一天,臨近夏天的一個夜晚,氣溫還是比較低,我嚷嚷著要開電風扇睡覺,奶奶始終不肯,矛盾激化,我直接摔門進房,自顧自地開電扇,甚至向奶奶扔了個冰冷的眼神。那晚我久久不能入眠,意識到那個眼神會對奶奶—這個最愛我的人造成多大傷害,我默默地關了電扇。

第二天一早,我開啟房門,一股熟悉的味道撲鼻而來。我也顧不得洗漱,快步到客廳,一大碗牛肉湯已經在餐桌上冒著熱氣了。向廚房張望,奶奶弓著身子拿抹布慢慢地擦拭灶臺,豆大的汗珠不斷從她頭上冒出。我彎下腰輕抿一口牛肉湯,不再是肉香,或者不如說不僅有肉香,我品到了比肉香更濃的愛。

淚水不住地滴落,我奔向廚房緊緊地摟住那個瘦小的身軀,生怕她再離開。我知道那碗牛肉湯,是我這輩子不能忘得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