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博大精深相關作文20篇
古典文學博大精深 篇1
國一作文 ,677字中國的古典文學有很多種,比如詩詞、五經、四大名著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詩詞。
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藝術瑰寶。詩詞的意境深邃,思想豐富,感情深切,品格高雅,普及廣泛,流傳久遠,影響巨大。中國的詩詞“以愉而至致,以悅而至美,以樂而至懿,以韻而至德。”中華詩詞所閃耀的文化光芒,能改善我們的心智、氣質、行為。讓我們一起沉浸在詩詞的海洋中吧。
中國的古典詩詞抒寫的非常優美,有的詩詞寫的非常有志向,激勵我們奮發向上,有的詩詞寫的非常惆悵,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哀傷的心情。詩詞寄託的感情是非常濃郁的。激勵性的詩詞能使我們蓬勃向上,發奮圖強。而傷感的詩詞能使我們情不自禁的潸然淚下,無法自拔。所以詩詞的美,可以體現在它優美的情感上。如果一首詩詞沒有感情色彩的話,它就不是詩詞,它就不優美,就不會被人們喜愛,而會被人們遺忘。
古典詩詞的魅力無限。我們要細細品味,當你逐字逐句的去了解它,去品味它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已經被它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了,並且無法自拔。當你瞭解它之後去仔細回味它,你就會再次被它那迷人的魅力所吸引,並且已經將全部的心思放在它上面,你就會漸漸愛上古典詩詞了。
當然在詩詞中詩人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我最喜歡的詩人是李白,喜歡他的其中一首,《獨坐敬亭山》。這首平淡恬靜的詩之所以如此動人,是因為詩人的思想感情與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創造出來的“寂靜”的境界。所以我最喜歡這首詩。
古典詩詞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瞭解並且閱讀、學習的歷史文學。中國古典文學博大精深,詩詞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還有許多古典文學,它們都值得我們去了解和學習。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3字9月1日,我坐在電腦桌前觀看《開學第一課》。
漢字是中國的文化之一,它促進了古人的溝通,它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漢子在文學當中,是極其重要的。
古時候有四種藝術:琴、棋、書、畫。首先上臺的是柯潔,他是世界圍棋冠軍,但是與“阿爾法圍棋”(圍棋機器人)比拼時,不幸失敗。雖然他沒能比過“阿爾法圍棋”,但是他很樂觀:“機器人沒有情感,他贏了也不會笑。”著名翻譯家許淵衝爺爺將中國詩詞翻譯成英文法文,據說他一輩子的夢想就是弘揚中國文化,還鼓勵我們長大後把中國文化發揚光大;還有“鋼琴少年”和機器人“特奧”的鋼琴對決……
最令人難忘的是巴西國立大學中文系教授米斯巴的傳播中文的故事。在她年輕時,中國的常敬宇夫婦來巴西專門教授中文。由於楊老師與學生相處融洽,所以學生們覺得楊老師就像他們的母親。那時,會說中文的巴西人都是常敬宇夫婦教出來的學生。有時,楊老師會帶學生們到她在巴西的房子。在那裡,她會教學生們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如剪紙,包餃子。楊老師對學生說,凡在一起吃餃子的人,都是一家人,因為餃子把幸福包在了裡面。突然有一天,楊老師病倒了,原來是患了瘧疾。學生們都去看望她。大夫開了藥方,但搖搖頭說:“我的小診所裡沒有這種藥,只有距這兒幾十裡的另一家醫院裡才有。”常教授和米斯巴立刻開車出發去買藥。不料汽車輸油管堵塞,米斯巴費了好大勁兒才把堵住管子的異物吸出來,保證了及時買回藥品。可楊老師還是去世了。為了表示對楊老師的尊敬,學生們每年在中國的清明節時到她墳上獻花。米斯巴說,自己雖然已臨近退休,但是自己還會堅持傳播中國文化。不知不覺,《開學第一課》已近尾聲。通過觀看,我驚歎:中國傳統文化真是無奇不有、博大精深。中國,我為你感到驕傲。
我喜歡博大精深的經典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80字我們學過的課文是良莠不齊,有博大精深的課文,幼稚的課文,內容豐富的課文等等。我最喜歡博大精深的經典課文。因為它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
博大精深的經典課文內容豐富多彩,五彩繽紛,學生不僅可以豐富知識,增長見識,還可以使我們身臨其境,經典課文是美好的,博大精深的,讀著讀著就喜歡上了讀著讀著就增長知識,使我們的心靈變得豐富。讓我們的心靈變得美好。
花這麼漂亮是因為有葉的襯托;人這麼善良,是因為有心靈的襯托;書這的精彩是因為有優美的課文來襯托。歸根結底還是課文,只有這樣博大精深的經典課文才能讓學生喜歡。
課文是知識的源泉,讓知識不斷的湧出,讓大腦不斷迸發出智慧的火花。讓大腦裡儲存著豐富的知識,這些博大精深的書讓我們變得快樂,讓我們擁有知識,讓我們更好的明白與理解許多東西與事物。
我從小就聽過高爾基的名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名言可以激發我們的學習動力,知識是通過閱讀以及看博大精深的經典文章來積累的。博大精深的文章可以使我們知道祖國的萬物,世界各地,以及名勝古蹟等。
讀書就要讀經典,讀書是我瞭解萬物的方法,它裡面有大自然,在書中,大自然是美麗的、綠色的。經典的書給我們帶來許多樂趣,書中為我們講解了古代的時候,人們是怎樣生活的。
我們應該養成每天讀書的好習慣,讓它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讀書不應該去讀那些幼稚的課文,我們讀書就應該讀好書,讀有意義的書。這些書中可以讓我們的知識大大提高。
我喜歡讀書,書不是關鍵,而是書中的好經典、好文章。書是讓我們喜歡的,快樂的,我希望大家和我一樣來讀書,增加知識,為祖國奉獻自己的知識,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讀書吧!
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 篇4
高二作文 ,1029字中國是我們的祖國,他擁有著上下5000年深遠的歷史。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從封建社會到今天的美好。在這歷史的長河中蘊藏著傳統文化的結晶。使我們的傳統文化變得豐富多彩。
書法藝術是我國具有代表的傳統藝術之一,他見證了古代人民的智慧,讓我們踏進了文明時代,它的發展歷程源遠流長。唐宋時期書法就盛極一時,創造出了複雜優美的字型。如宋體,楷體,行體等等。誕生出了“入木三分”的王羲之,柳公權,顏真卿他們的書法作品在世界中熠熠生輝,流傳於世。直到現在對於書法國家政府也是極其重視,已成為藝課中的一門。經過歲月的刷洗,文化的魅力正在進一步的散發出芬芳的香氣。
書法是傳統文化的體現,剪紙也是盛極一時的民俗。當今剪紙已成為了我國藝術瑰寶之一,是我國獨特的民俗。剪紙雖小,但其內涵是極其豐富的,擁有著許多吉祥的象徵與內涵,這無疑不體現了中華人民的心靈手巧與集思廣益。弦子與當地的地域是密不可分的,如山西的剪紙是秀美清新的;陝西的春花是粗狂豪放的;南通的剪紙則是玲瓏錦繡的。剪子包含著深厚的生活氣息。魚蟲,花草無一不成為了老百姓剪紙中的花樣。
我國的民俗不只是剪紙豐富京劇也是相應極為廣泛的民俗之一。京劇是我國的國粹,現已有兩百多年的發展史。它的內涵融匯著崑曲,漢曲,弋陽等劇種的精華形成。不但如此,它還是一種綜合性表演藝術。它將歌唱表演,武打,舞蹈都融為一體。還有角色之分,京劇分為了生旦淨末醜五大類。人物有忠奸,美醜之分,善惡之分,當表演者在舞臺上揮動著大刀,形象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我國對於京劇也是極為重視。2006年京劇經國務院的批准列入了第一批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不但是書法藝術,剪紙,京劇是我國的代表民俗。年畫也是民俗之一,“新桃換舊符”就是用來描繪新年時人們將牆頭上的年畫換下貼上新年畫以保新的一年“福”氣沖天。在農耕社會年畫就已經開始興起了。最先是驅邪的門畫到後來又逐漸演變成為了春聯與神畫,也就是年畫中的一類,使人民的春節渲染著熱鬧火紅火的氣氛。可現在又有多少人知道年畫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年畫的存在於及發展歷程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擁有著豐富的內涵,我們也應該關注我們的文化關係即將落末的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繼承,發展,創新。讓我國的精華得以流傳於世。
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人民的智慧感到深深地折服。我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無比的自豪與驕傲。
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篇5
高二作文 ,1103字中國,常被譽為一隻正在沉睡的巨龍。它沉睡在中國的大陸上,紅色的鎧甲在熠熠生輝的陽光下閃耀著不斷的光芒。是什麼讓它生生不息?是什麼讓它昂首屹立?是古老悠久的鎧甲!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巨龍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來自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巨龍由兩個重要的部分組成,一是堅固的鎧甲,二是它的靈魂。這兩個部分支撐了這條龍度過了數百年時間,從而使它的能量不減不老,並且一直不斷的成為世界上的一根不可獲缺的重要支柱。
龍的鎧甲是牢不可固的是讓人夢縈魂牽的。巨龍的鎧甲是由長期歷史發展中累計的傳統文化形成的。主要形式是傳統習俗,傳統建築,傳統文藝和傳統思想。它們是中國人民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積累而形成的,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鑄造加固這個堅硬的鎧甲。傳統習俗所產生的古代的風尚、禮節和習慣在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產生了持久的影響。傳統建築被成為凝固的藝術,在世界建築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是展示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傳統文藝是以古代文學、傳統戲曲、傳統繪畫等為代表的。傳統文藝是由我國人民不斷的積累的經驗所凝結所形成的精華,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帶給我們積極的影響。傳統思想包括長期歷史沉澱中形成得理論觀點、學術思想和道德觀念。巨龍的鎧甲也有脆弱的地方,傳統文化也有不好的地方。
“人非生而知之,熟能無惑?”它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的強大,而相反的是在過去它也是弱小的。傳統文化也曾在過去受到打壓。原來的百家爭鳴的社會場景為它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但在秦始皇統治時期,學術思想受到了壓制的最大話。這正是這條巨龍最脆弱的時候。到了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變成文化主流,私學風氣興起。於是,巨龍甦醒了,它的筋骨又增強了。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傳統思想的雙面性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窗花、剪紙等是精華為巨龍的成長提供了能量。酒桌文化等就是我們文化中的糟粕,阻礙了巨龍的成長。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辨證的分析來傳承。
巨龍的魂是屹立不倒的,是強大的。它是維繫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強大精華支柱。巨龍雖沉睡千年,但它經過千錘百煉後依舊銳氣不減反而鬥志更堅。巨龍的力量熔鍊於近代人民救亡圖強、前仆後繼的奮勇鬥爭之中,是存在於輝煌的古代中華文化之中的。引領了我們創造出了偉大的文藝作品,傳承了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建設了氣勢恢弘的偉大工程。讓我們的創造精神前無未有的迸發出來,推動我國日新月異向前發展,大踏步的走在世界前列,凝聚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不斷髮展。
一株牡丹,在晨光熹微中,透露著生命的活力;一群辛勞的人,在昏黃的斜陽中,記錄下時間的傳奇;一條東方的巨龍,在朝陽的對映下,煥發蓬勃生機。
博大精深的文明 篇6
高二作文 ,1033字文明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深意的東西,它對人類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中華上下五千多年,孕育了無數的文明瑰寶。作為中國人,每天都受著中華文明的薰陶,中華文明給我的第一感覺_博大精深。
富強指的是物質文明,民主指的是政治文明,而文明在此特指精神文明。
文明是一種思想。如果說物質文明的實現有賴於市場,法制建設;政治文明的實現關鍵在於從體制上保證社會的和諧;而精神文明的落實則首先是人的思想方面。在中國幾千年的儒教、道教、佛教長期共存,互為補充成為滋養文明的甘泉,而孔子,孟子,老子等這些眾所周知的思想家,為中華文明增添了多少的色彩,他們都是傳統思想文明的創造者。在現代生活中,培育和提升公民的思想內涵、人口素質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愛國等二十四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紮根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縱觀歷史的發展,思想文明在不斷豐富,而我們也能從這淵遠流長的文化中感悟到中華民族的智慧,使我們能以辯證的思維看待眼前的困難。
文明是一種環境,其實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生活中,會看見一些人將用完的紙巾順手一扔,根本沒有意識到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生存的環境。以前,一個垃圾扔在路邊可能十幾天後也還留在原地,沒有人主動去撿起來丟到垃圾桶裡。但近幾年,國家加強了對環境的保護,頒佈了很多關於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人們的行為受到約束,逐漸從亂扔垃圾到遵守法規,再到主動保護環境。現在水清了,樹綠了,天也藍了。事實證明,環境可以改變我們,但首先要靠我們用雙手來改變環境。
文明是一種行為。文明可以大到治國,安家,平天下,小到一件事,一句話,一個動作。簡單來說,微笑也是一種行為文明。著名畫家蒙娜麗莎的微笑則是典型的代表。她的微笑中透露著神祕,睿智,慈祥。文化是豐富的。在今天,當我們與別人打招呼時,也總要面帶微笑,以表對別人的尊敬,可見,中華文明博大精深。
文明是一種力量。一個文明的強國不用自我標榜強大就可以讓世界各民主感受它的偉岸;一個民族也不用自我標榜昌盛,他的文化自然傳遍每個角落……文明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從來都是不言而喻的。對我來說,文明就是一種威嚴,一種力量。不會因為你視而不見,充而不聞而忽視它的存在。
世界文化豐富多彩,中華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驕傲,我們應該傳承發揚。讓中華文明成為祖國崛起的堅強後盾。我相信總有一天中國會讓世界刮目相看,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會再次引領世界!
漢字博大精深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4字大約生產在四千多年前,它不光神奇、有趣,還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它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我們人類偉大的智慧結晶。
漢字博大精深,它既有風情萬種的形象,又有婀娜多彩的姿態。就好拿古代的漢字創造法來說吧,它都是通過形狀、會意和形聲等等,逐漸演變成現代的漢字。
漢字,生動形象,多姿多彩,它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增進了解,加深友誼。它—讓我們走進了別人的生活空間,也讓別人走進了我們內心世界。它—讓我們走向社會,與各種高尚的人談話,踏上了成功的道路,它—駕御了一座的橋樑。
漢字,頓挫抑揚,每當作文或練字的時候,行書流暢,連綴成了一句句優美的語句,看到這些語句,像徜徉在蔚藍色夜空中,繽紛的星空下,我無限鍾情於那壯麗的星河,閃出一道道極其優美的曲線,這些景色,常常使我迷醉……漢字可以組成許多有趣的謎語,詩詞歌,成語等等。它歌頌了多少熱血英雄,創造了更新,更美的歷史篇章。
漢字,傳播文明,使我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例如,在報刊上,在牆畫上,無時無刻地出現一些文明告示語,它不是提醒人們要做一個文明衛士,做一個遵守道德行為規範的好公民和一位純潔美麗的小天使。是啊,說起漢字的好處,幾天幾夜也說不完。記得在聯歡會活動上,我和同伴們互相猜謎語,講笑話,這些娛樂激起同學廣大的興趣,我們玩得盡興,同時,我們也在享受漢字默默個我們帶來的快樂……
漢字,古色天香,蓋世無雙,是我們祖先留下的一筆無比寶貴的財富。口語交際真讓我收穫不少啊!它既豐富我的知識,又可以提我的口頭表達能力。使我對答如流,出口成章,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就這樣,使我博得了同學們一次又一次的掌聲。漢字,它帶我遨遊了知識的海洋。
博大精深的漢字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389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漢字為最。
漢字文化經過了五千年的發展,有過許許多多的樣子,到最後才確定是行書。人類發現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那種刻在骨頭上的文字,顧名思義叫做甲骨文。除此之外中國的漢字經歷了金文,小篆,大篆,隸書,楷書然後到行書的發展。
可是最近幾年來,在中國各地卻出現了嚴重的漢字損毀現象。有的是故意寫錯為了廣告效果,如:飛發走絲,默默無蚊,百依百順等等,儘管這些十分新奇,而且有創意,會讓人產生一種想進去看看的慾望,但是,這卻玷汙了中國的成語漢字。有的則是意外寫錯,如:公廁寫成了公則,烏魯木齊寫成了鳥魯木齊,灌餅寫成了罐餅等等,不同的字就會有不同的意思,把字寫錯原來的意思不但不復存在,甚至相差十萬八千里裡。
這讓我明白了我們中國是一個文化之邦,有著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國家,正因為漢字的博大精深,所以對於文字的運用上是很有講究的。我們以後寫字一定要細心,少寫錯別字。
中國古典文學裡的酒 篇9
高考作文 ,1418字酒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自西周傳承至今,已成為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飲品。我認為當今社會的酒有兩個特徵,第一個是它不代表任何情緒,卻放大了所有情緒。例如:商務交流需要飲酒,朋友聊天需要飲酒;迎接客人需要飲酒,送別兄弟需要飲酒;結婚要飲酒,失戀也要飲酒。而第二個特徵是它不分高低貴賤,只要你喝,情緒就會放大,再喝就暈,繼續喝就吐。這不取決於是高階的“茅五劍”,還是低端的老村長;也不取決於是格調文藝的江小白,還是粗獷不羈的二鍋頭;也更不論它是醬香濃香,還是清香鳳香。這便是當今社會的酒文化。而要探究古典文學裡的酒文化,從當今社會的酒文化中便可見一斑。
說到古典文學裡的酒文化,詩仙李白是繞不開的,有餘光中詩為證“我輩此中惟飲酒,先生在上莫談詩。”李白的詩多以豁達,豪放見長,輔以酒放大情緒的作用,便將這豪放發揮到了極致。所以李白的酒,多是令人開心的,忘卻眼前煩惱的。例如“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又例如“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這兩句詩總結起來就是,不追名,不逐利,你便少卻許多煩惱與憂愁。李白借酒為意,放大了這種情緒,讓他對於人生的理解上升到了更高的層次,也就有了李白斗酒詩百篇的讚譽。
李白的酒表達浪漫,而杜甫的酒表達現實。雖然李白多是清酒,杜甫多是濁酒,但絲毫不影響酒對於情緒的放大。“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艱難困苦通過一杯濁酒的放大,使讀者感同身受,甚至那種無奈都展現的淋漓盡致。可以說酒是情緒的放大鏡。
通過李杜的對比,或許能得出清酒表達樂觀,濁酒表達憂愁。其實不然,因為李白也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的愁苦;杜甫也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樂觀。所以這也恰恰印證了當今社會的酒文化,與古典文學的酒文化基本一致。即酒不表達任何情感,卻能放大所有情感。而且無論清酒還是濁酒,所展現的功能是一樣的,都能將情緒放大到更高的一個層次。
酒的意境也不單單表達在李杜的詩詞中。曹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表達求賢若渴;唐寅“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表達懷才不遇。無論何種情緒,都能夠通過酒來表達,並且放大。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濁酒也能喝出喜悅;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美酒也難掩悲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無論是美酒還是濁酒,也同樣表達出了戰爭的疾苦。酒,無論飲酒者是何種心境,都能讓人找到適合的狀態,這便是酒的魅力。也是傳承至今仍蓬勃發展的原因。
在古典名著中,酒也同樣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武松打虎,為什麼要喝三碗酒再去呢?因為酒放大了膽量。溫酒斬華雄,為什麼不是溫水斬華雄呢?因為這不僅僅突出斬華雄速度之快,更重要的是突出關羽的自信與膽識。酒永遠是文學作品中突出個性的催化劑,凸顯情緒的放大鏡。
酒文化在中華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的範圍之廣,影響之大絕不是寥寥數語可以概括,甚至都不能是用語言來形容的感受。真正的酒文化,或許只有飲酒者才能體會吧。
我愛古典文學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6字漫遊書海,有不少國內外的名著吸引著我,可我最喜歡的還是古典文學。
我愛春花爛漫,只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浪漫場景;猶憐“楊花榆芙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的飄飄灑灑,或是“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壯美景色。
我愛夏荷燦爛,“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多麼美麗的花紅葉綠的景色呀!
我受秋葉霜降。一說到秋天,我們就會立刻想到滿山的紅葉。瞧!窗外“秋山映霞一川紅,落葉逐流兩岸楓”。
詩句是我國燦爛的文化寶藏,那創造它們的人也應該是吧!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
這些有名的記傳,都是作者經歷過人生的酸、甜、苦、辣,才創作出來的。
經人間百味,寫妙手好文。
這些了不起的人,即使受到再大的屈辱,即使有滿腔壯志卻無處傾訴,他們依然用筆揮灑出滾滾熱淚,用筆傾瀉著縷縷幽魂。
他們頑強不屈的品格,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青雲衣兮白衣裳,舉長矢兮射天狼。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如果中國的文化是一條閃耀的珠鏈,那古文學便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我怎能不愛她呢?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76字中華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漢字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在一次意外中,我發現了漢字還有其它的作用。
一天,我從同學家回來,跟父親談今天發生的事。剛談到依依不捨的時候,眼前便出現了一家名為“衣衣不捨”的店。我頓時納了悶:一個“衣衣不捨”,為什麼能當一個店名,它不是捨不得分別的意思嗎?
父親心平氣和地回答:“你再仔細看一看有什麼不同?”我定睛一看,果然有不同,“衣”少了一個單人旁,所表達的意思就是衣服。
“那你知道它是賣什麼的嗎?”父親不慌不忙地問。“嗯,嗯?應該是衣服,因為這個衣代表衣服。”
父親看我對這有著很大的興趣,便帶著我去親自目睹這一切。
一進去,便聽到了喧鬧的聲音,一個小小的店,和菜市場都能相比了。我的好情心又發作了,從人群中找到了一排衣服,抬頭一看,也是衣服。現在我才相信,這是賣衣服的。
我和父親好不容易擠出了人群,看到旁邊也是賣衣服,“可照樣是衣服店,為什麼這家生意這麼好?”我疑惑不解,父親心平氣和地回答:“因為名字。”“是不是名字越有趣,人就越多?”“答對了。”
今天我可收穫到了很多,我之後,也收集了很多,比如:新“雞”極,中間的“積”變成了“雞”,是賣漢堡的。還有“衣衣相關”中的“衣”單人旁不見了,也是賣衣服的……
我發現了我們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本來是我們口頭上說說的語言,能夠助賣東西一臂之力,唉!我真為我們的中國漢字而驕傲。
我與經典文學的虛實 篇12
國三作文 ,930字至此,我於《紅樓夢》的認知總之是狹隘而片面的,一位喜讀文學作品的朋友曾說《紅樓夢》中多詩,叫人讀來晦朔生隱。
其實說來,這位朋友雖知識面廣泛,可礙於市儈的生長環境,不免有些憤世嫉俗。對於她的言談,大約只可聽得三分,可對我大小造成了影響,所以我長久以來規避著《紅樓夢》一類的經典書籍,從未真正閱讀過,便更談不上品味。
《紅樓夢》的誕生時期,位於歷史的交錯階段,運用的是叫人略微難解的古白話。我喜愛魯迅的文學,自然也喜愛他那種白話稍夾儒味的筆風,可面對真正的古白話,我是敬畏而懦弱的,離我們已略有久遠的文字只有在腦中千迴百轉,彎彎繞繞長久才能真正理解。
理解也並不是吸收,倘要將所讀真正吸納,那又是長久的過程,這實在使人疲累。所以我選擇了躲避,遠遠離開那些生動卻令我驚懼的文字,在這軟弱的躲避中,我失掉了許多與美好接觸的機會。
在學校,我的班主任老師正是教授語文。他也是一位善讀之人,四大名著中他最喜《三國演義》。他曾說,他已將此書通讀了三遍,對於每個情節,每個人物都能給出讀到的見解。
同學之中也不乏智流之輩。他們能熟流地解說書中的許多片段,與人談論自己的意見與想法。所以,上課時我最懼怕的便是談及名著爾爾。
我不願暴露自己的淺薄與無知,每當他們提及名著時,那飛揚的神采一遍遍撞擊著我的神經。於是我一次次地暗下決心,要認真讀過這些書籍。可每次轉眼,我都會迅速將其拋諸腦後。所以,我永遠一邊自溺於自卑,又一遍拋卻著努力。
《紅樓夢》被稱為當時文學的巔峰之作。這其中自然不無它的道理。即使現今我還從未真正閱讀過它的原文。了其中滿蘊的中華古典文學之美是可想而知的。關於人物的塑造,它無疑是萬分成功的,這其中的每一個人物獨獨拎出,無一不是經典。
倘若我繼續對它作出任何評價,大概都會顯得做作、僵硬而虛假,即使是我已寫下的這星點詞句,都是對於文學作品評價的一概套路,缺少了許多的主觀意見及真情實感。
此時此刻,即使我當真對此書的某一片段、臨時抱佛腳地寫下一篇評論,也還是少了意義與意境。所以我還是隻寫了自己關於《紅樓夢》的稍許真實。
我一直在網路與作文中叫囂著中國文化的傳承,可實際卻沒有絲毫的作為。這實在自我相悖,或許往後,當真該對我自己的口口狂言與夢想做出真正第改變。
讀經典文學真好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6字有句諺語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早讀課上,都會雷打不動地背《經典誦讀》,這本書裡包含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點點。
最初地學習,叫啟蒙教育。那首耳熟能詳的“數鴨歌”,那顏色各異的數字卡片,那貼在白色牆上的汽車,動物圖紙,那小人書上精美的插畫,還有那每天晚上媽媽都會講得《365夜故事》,現如今都成了美好童年的回憶。
我每次都在失敗後後悔,可是我把握住機會了嗎?心中空落落,隨意翻書來解愁,不禁在書上翻到了《虞美人》,記得這是南唐皇帝李煜寫的,他只顧著飲酒作樂,在快國破家亡之時才意識到危機,寫下這篇詞,多愁善感的他,最終成為:“黑歷史”。我一定不能像他這樣,無力迴天的他只能借詩消愁,“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一個典型的例子,我不再一蹶不振,開始了奮鬥之旅,我要在兩小時內背完《經典育讀》。
體會那經典文學,心中一片詳和。那“滾滾長江東流水,浪花陶盡英雄。”讓我知道了歷史的滄桑變化。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中多麼的豪邁,前代英雄的英勇無畏,但也敵不過時間,世人的評批,是他們能否名垂青史的一道難關。“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詞出自辛棄疾,這是他對十歲就統領百萬雄師的孫權的讚頌,在他那個時期,他多想擁有這樣一個人與自己一起抗金啊!“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月光下的泉水,真美。“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是破山寺禪房的景像,鬱鬱蔥蔥的樹木,彷彿成了最好的點墜。
品前朝經典,最好現代自己,讀經典文學,真好!
腹有詩書氣自華——誦讀經典古詩文有感 篇14
讀後感 ,929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中國古詩文,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我很敬佩那些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人,他們腹有詩書,品德高尚:“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他們腹有詩書,謙恭有禮:“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們腹有詩書,胸懷大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從兩三歲還在牙牙學語時,我就開始背古詩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口齒不清的我被客人誇得原地打轉,一屁股摔在地上,還不停地咯咯笑著。每當吃飯時,桌上掉了飯粒,只要媽媽一開口:“誰知盤中餐”,我就會馬上接上“粒粒皆辛苦”,然後就趕緊把飯粒拾起來吃掉。
上學以後,隨著古詩越背越多,我逐漸領略到了古詩文的魅力。李白把我帶進激情的山川;王維使我融入如畫的意境;孟郊的拳拳報恩之心、陸游的殷殷愛國之情都深深地感染著我,讓我在古詩文的天地裡如痴如醉地翱翔。
秋風習習,月朗星稀的夜晚,坐在小區的涼亭裡乘涼,不禁吟誦起“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眼前彷彿看到了在皓月當空、人跡罕至的幽靜竹林中,王維獨自一人,彈著琴,和著歌,有明月相伴的怡然自得的樣子,我如同身臨其境一般,心情平靜而放鬆下來。
我常常驚歎那麼區區幾行詩,寥寥幾十個字,竟能蘊涵那麼豐富的感情。就拿送別詩來說吧,能讓我感受到朋友之間的友誼是那麼真摯,也感受到了詩的多姿多彩。“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如此的灑脫、豪邁;“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又是如此的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充滿了深深的依戀和牽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卻把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李白和汪倫展現在我們眼前。古詩的奇妙真是讓我讚不絕口。
現在,我已經七年級了,誦讀古詩文已成為了我生命成長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每每來到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景色,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吟出一句詩來。跟媽媽比賽背詩是我的一大樂趣,並挑戰著背更難的詩。《行路難》、《將進酒》、《短歌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每背出一首長詩都會令我欣喜若狂。《弟子規》、《三字經》早已不在話下,現在正向《百家姓》、《千字文》挑戰。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背誦並內化更多的詩歌吧!那我們也能“腹有詩書氣自華”了!
古文學助我成長 篇15
國二作文 ,1059字在浩瀚的書海中,我最喜歡古文學。
讀陶潛的文章,嚮往他豁達的胸襟;讀蘇東坡的文章,激發熱愛生活,積極奮進的人生態度。我願在古文學世界裡流浪自己的靈魂,培育自己豁達的胸襟。
在古文學的深山中,我用自己膚淺的古文化搭建了一個依山傍水的草房子,不過,不管身棲何處,我也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了。每天一聲聲渺遠的雞啼、一星星悄然邂逅的螢火蟲、天上的雲捲雲舒、庭前的花開花落都讓我如痴如醉。我朝曦覽閱古文字,當一點點豁然開朗時,我小小的心莫名地像一滴水滴落上去,頓時眼亮了,心也明瞭。
隱居之時,納蘭容若與我交情甚繁。他每一吟詠,我便可猜出他心思一二。可他近幾天總是心神不靈、鬱鬱寡歡的,看了他的《金縷曲》後,我才得知他摯愛的原配竟撒手人寰。他詞的字字句句似血、如淚。他像孩子一樣,失魂落魄的對我說:“不及夜臺塵土隔,剩月零風,人間無味。”我聽了後,哈哈大笑起來:“世人繾綣,何人如我孑然一身”他愣了一會,呆呆地搖搖頭:“此言差矣,願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會廊。妻乃吾知音,知音不再如可孑然一身。”他吟唱著詞,哈哈大笑一聲,消失在霧中。我心頭一震,正如容若的《彈琴峽壁題》一樣:“誰是知音者?”我理解了容若,從他消失的霧中明白了什麼。在古人鴻儒中,我的靈魂開始樂此不疲的廣交好友當我與他“心有靈犀一點通”時,心裡有說不出的歡欣。
就這樣,我又認識了《三個火槍手》中的古代騎士達達尼昂。他在我的視線中總是那麼奮不顧身,似乎從來不知道什麼是低頭,永遠只有衝,衝,衝!我不理解他的做法,他板著慣有的過於自尊的態度,一本正經的對我說:“這是我們歐洲永不言敗的騎士精神,眼要一直朝前,不停去拼才是一個騎士的本質!”我雖仍不理解他偏執的向前精神,但卻淺嘗到了“拼”中的無止的堅持,我看著門前的閒雲野鶴,不禁有些悵然,但心裡像氣球一樣,慢慢的膨脹了起來,想飛上藍天。
一年一度的詩詞盛會到了,我居然有幸與各路名家比賽切磋。大家一起對對子,只見豪爽的杜少卿大筆一揮:“湖光山色過九州。”東坡也不甘落後,沉思半響後吟道:“夜飲東坡過三更。”我埋頭苦想,頓時靈光一閃,撥出:“豁達閒看度三秋。”
……
“好!”東坡閃著敬佩的目光,掌聲如雷般響起。我掉過頭,跺著一條鄉間小路,像一切沒發生過一樣就走了,迎著遠方的夕陽,凝視著遠方,內心感受到了由衷的滿足。我知道,古文學的詩詞教會了我最重要精神:豁達。我不想因榮譽迷失了我真正喜歡的東西,淡看蒼生,心裡會有別樣的平靜。我的靈魂在古文化的祈禱昇華中,體味到了文化帶給人的真善美。
豁達靈魂,笑走浮生。
經典國學徵文 篇16
經典國學徵文 ,7738字【篇一:千年迴響】
一紙筆墨,二行清淚,三日自省,四海漂泊,五府六宮,七情難卻,八面玲瓏,九經顛折,十年寒窗,終成千古佳話。
—題記
朝陽正盛,一路快馬,少年輕狂,只覺意氣風發。正是嘉佑元年,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書生,赴京趕考,清新灑脫的文風,深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一句名動京城。正如孟郊描述的那樣,“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恣意傲然的天之驕子,才高八斗,滿腹詩書。歐陽修這樣評價他:“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天高路遠,前路漫漫,物是人非,只嘆仕途凶險。噩耗傳來,蘇子的母親病逝,守孝三年之後,蘇子重回京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蘇軾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料峭秋雨,世道不復以往。心有鴻鵠,奈何無人賞識。即能日行千里,也毫無用武之地。曾經的才子蘇東坡,落得如此尷尬境地,自請出任密州,“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蘇子心未死,雖不受朝廷重用,仍不失豪邁氣度,他心繫百姓,“會挽雕弓如滿月,親射虎,看孫郎。”
寒風凜冽,荒蕪之地,悽苦迷惘,深感身不由己。“烏臺詩案”的慘淡經歷使不覺官場凶險的蘇東坡陷入精神困境。他從監獄走向黃州,只有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髒水,走向這個荒涼的小鎮。滿心的困惑絕望,深深地自我厭惡,纏繞在他心間。艱苦的物質生活,使他不得不過著與世隔絕般的生活,像是普通的庶民般,扁舟草履,墾荒種地,雜處於漁樵間。“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一首《卜算子》,真實地記錄了東坡對於人生痛苦的反思。他深究自省,那些對功名成就的執著,並非深諳官場的暗流湧動,將他推向深淵的錯誤因素。在對這些痛苦的反思中,他漸漸迴歸於本心的空靈、淡泊與安然。卻是“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細雨紛紛,沾溼衣襟,輕攏蓑衣,心念淡然自若。是逆境成就了蘇東坡,成就了一代文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看淡了世俗紛擾,一身輕適,竹杖芒鞋,攔不住他前進的腳步。蘇軾曾在杭州西湖築建蘇堤,疏浚西湖,為此“父老喜雲集,簞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村西雞”,深得民心。晚年的他過得風輕雲淡,也曾辦過學堂,自創菜品。卻是“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人追逐的功名利祿,他蘇子拿得起,也放得下,於是,他雖身處“蕭瑟”,眼前也能“也無風雨也無晴。”
十年流離,九曲迴腸,八面瑩澈,七絃木琴,六慾難棄,五經四書,三迭陽關,二分明月,一彈指傾,終歸古今延綿。
【篇二:品春秋道德聽老子之言】
作業寫完了,閒來無事,捧起一本《道德經》朗誦起來。“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正讀著,眼前忽然煙霧繚繞,有遠方忽忽悠悠的伴隨著一句話:“知人者智,自知者強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我聽得,這不是《道德經》裡一句嗎!“敢問足下是何許人,可否露出真面,讓在下瞧上一瞧?”只見眼前有一人飄飄搖搖的站在了這裡,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他捋著鬍鬚,面帶著笑容,一種親切感隨之而來。
這讓我想起了一位偉人—老子。我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問他:“老先生,敢問您是老子嗎?”他點點頭,依然面帶微笑,對我說:“孩子,你很有禮貌。你喜歡學道麼?”我點點頭,“要知道,光喜歡是遠遠不夠的,你必須去努力去堅持,才能做到。以現在這樣的你是無法做到的,你無明志,你因為你無法做到淡泊名利;你心術不正,因為你事事不誠;你並非不學無術之人,但也不是有才有德之人。你對道家學術卻有天賦,但你志不明、心不正、事不善、才不學,有其天賦也是枉然。不過你有一點是好的,你雖有私卻無慾,也確為修身正道。”
老先生說的對,我有才能,懂得其理,可不好好利用,不去學習,如何才能增長才識,學習道法自然呢!我即使有心,再不做,到最後也不可能有什麼好果,也妄談什麼修身正道。
陳平是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苦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與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一番大業。有毛澤東、魯迅等人為救治全國人民而放棄自己本來的事業,去從政從文。又有方仲永擁有天生才能,只因後天不學習,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最終才會淪落為普通人,碌碌無為一生。這也正是“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麼能臣也。”
當我再一抬頭,老先生早已不知去向,空中依然瀰漫著“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我再次捧起《道德經》富有深刻感情、蘊含深刻哲理、回想著老先生深刻的話讀了起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篇三:亂世中的清流作文】
在歷史的長河中,湧現出不少風流人物,更是留下了傳世之作。或許是為了國家上下求索,卻遭逸卻職,自沉汩羅江的屈原;或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又或許是矢志不渝,起兵抗元的文天祥……
而我要說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是南宋婉約詞派的代表,一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讓人感受到她的鬥志豪情。她就是我國南宋著名詞人—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充滿了痛苦。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對國家民族的憂心,已將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葉孤舟在風浪中無助的飄搖。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棟,她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到頭來卻落得個報國無門,情無所託。她感到自己像是落在四面不著邊際的深淵裡,一種可怕的孤獨向她襲來。她只能把自己的情感舊結到詩中,那《聲聲慢》中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不正是濃縮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的痛楚嗎?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她總是清醒地持著一種做人的標準,頑強地守著自己的節操,追求人格的超俗。在未遭大難,生活還比較穩定時,已見出她高標準的人格追求。當年趙明城在萊州做官,她去探親,見室中書籍不多,竟作詩“寒窗敗已無書吏,公路生平競如此。”以後世事紛擾,她更是出淤泥出不染。
隨著時代的進步,李清照當年許多痛苦著的事和情都已經如淡煙薄霧,可是當我們偶然回望一下千年關的風雨時,總能看見那個尋尋覓覓的美神。
讀國學,誦經典。看一本好書就像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書在每個地方,每個時代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它是人類精神的食糧,包含著無窮無盡的知識。
讓我們讀名著,誦經典,去領略書中的精彩,學習人生的哲理。
【篇四:孤獨的“女將”】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題記
中秋佳節,坐在書桌前,抬頭望向那天空中最特殊的地方—白玉盤似的月亮照耀著整個大地。重回書上,眼睛無意間看到了一句詩:“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令我聯想到了海外華僑和那些忙於工作的勞動者。中秋,月圓,人團圓,可如今因為種種原因不能與家人團聚。這句詩,寫進了他們的心。
又望向那輪圓月,皎潔的月光灑在書桌上,時光重新倒回到幾千年前……。
一個倩女的身影若隱若現,慢慢離近,“李清照”三個字浮現在腦海。南宋詞壇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一部《詞論》彰顯她“別是一家”的風範;“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纖弱之手下的豪情壯志。李清照是一位偉大的女詞人,如今,進入李清照的世界,跟隨著她的記憶,我認識到了一位孤獨的“女將”。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國家的淪陷,讓她深受打擊,她像一葉孤舟無助地漂泊。國事已難問,家事怕再提,實現人生價值也是如此艱辛。“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也是她自己人生的真實寫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她這一生中所尋覓的東西莫過於:國家前途,幸福愛情以及自身價值。她不願看見“山河破碎風飄絮”的景象,也不願感受“身世浮沉雨打萍”的痛苦。可她身為女子,不能上場殺敵,也不能上朝議事,只有獨自愁。她有過美滿的家庭,但瞬間破碎。她擁有過人的才華,只因當時社會“才藻非女子事也”的觀念,又是一個“愁”。
她的一生有許多名著,每一篇無不扣著一個字—“愁”。一位女詞人,所經歷的事,卻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超越時空的孤獨與憂愁。
回到現實,再細細品味這位女詞人的詩,雖說寫愁,實則在寫真情大志。希望我們回望千年前的風雨時,總能看到那位尋覓的女子,那位如傲梅般,在孤獨與憂愁中生存的“女將”。
重歸書本,月光映著那首詩,也映著詩人的情。
【篇五:孤獨,獨舞】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題記
是她吟出了“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生活對於自己的樂直到,是她訴出了“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對丈夫的思念,是她唱出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遭受深創鉅痛後的愁苦之情。
她便是-李清照。
她沉迷於大自然美景之中,像她這樣一個出身於名門世家的貴族女子,能置身於平凡當中,把權貴拋擲九霄雲外,不易!
十八歲的她與趙明誠結婚,兩人情投意合,把整個身心都放在文學藝術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一年重陽節,丈夫趙明誠在外做官,她便寫下了來抒發思念的詩,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佳句。
金兵入侵,北宋滅亡,國難當頭。她與趙明誠流落江南,漂流異地,多年收集的金石字畫喪失,給她帶來了沉痛的打擊和極大的痛苦。第二年趙明誠又死於建康。面對著物是人非,面對著斷香殘酒,面對著一切,沒有同道,沒有相知,只有一杯濁酒洗清愁。“只鞏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她目睹了國破家亡,她是“雖外患窮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完成丈夫未完之功,編撰《金石錄序》。金兵的橫行肆虐激起她的愛國情,她積極主張北伐收復中原,可是事如願違,她希望成為幻影。她只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屈原有沉汨羅,陶潛歸田園,蘇軾賦詩赤壁,易安她輾轉江南。清照,她走了,走遠了,但她那堅韌不屈,剛強的性格,屹立在了那樣一個不朽的時代。
李清照,一代詞宗,敢於李杜媲美,一代千古才女,用那絕世的孤獨跳了一曲完美的獨舞!
【篇六:陳風烈酒】
才廣月下憶,聲名水上書。
—題記
風,是不會消逝的。
它從歷史中吹來,攜著柳氣花香,拂過西湖蘇堤,掠過金戈鐵馬,飄過龍樓鳳閣;從過往,吹向未來。
少年得寵榮志多,春風滿面是俊郎。初入仕途,你意氣風發,風流倜儻。你是譽滿都城的“蘇老泉”之子,是歐陽修最為讚歎的得意門生。上司賞識,親友敬佩,一條大道展開在你的面前,榮華富貴正一步步向你靠近。
可你卻沒有等到它的到來。
王安石決心變法改革,引起政壇風雲驟變。你公然上書,指出新法的缺陷,卻也激怒了位高權重的王安石,當即被貶職偏遠。錦繡前程轟然倒塌,理想抱負化作一紙空談。
墨黑,紙白,淚清;
孤寂,黯然,神傷。
這突然發生的一切足以令人發瘋,換做任何人都難以忍受。你從人生的巔峰跌至谷底,從仕途的顯達轉折至命途多舛,從萬眾矚目的明星成為一盞顛沛流離、隨風搖曳的枯燈。誰又能想到,就是在這種難以忍受的處境中,你開創了豪放派。
剛烈的心不甘被禁錮在無奈的現實中,你選擇了擁抱平衡,以“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曠達,靜候人生突圍後的美好。在流放生涯中高吟“大江東去”,浪淘沉沙;在兄弟相思中高問“明月幾時有”,心無際涯。烏臺詩案羈旅中,孤苦惆悵罪臣身。當你命懸一線的時候,你也定有過尋短見的時候吧?在與妻友分別時,你也定會淚湧心頭吧?當你在牢房輾轉反側、夜不能眠,你也曾絕望無助吧?可這一切最終都歸於雲淡風輕,你的泰然自若,終究征服了命運。
面對貧困,你自己開荒墾土,自耕自種,定名“東坡”;面對百姓,你安撫民生,興修蘇堤,造福一方;面對生活,你不拒美食,自創菜餚,流傳至今;面對妻子,你忠貞堅守,相濡以沫,成為佳話。
很難想象一生的波瀾起伏,使你悟出了什麼。你在苦難之海中自制小舟,不知不覺,早已自渡。酒入豪腸,詩詞又道一方。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看天邊雲捲雲舒。
朔風獵獵,銘記雕弓獵馬,千騎席捲平崗;
古風悠悠,詠歎大江滔滔,一時多少豪傑;
林風瀟瀟,慨嘆西流溪水,誰道人生無少?
月風瑟瑟,遙望寒鴉擇枝,難棲心亦悲涼。
陳風,可品;烈酒,可飲。風醒人心,酒醉人意。陳風與烈酒,不正是這片古老大地的精神核心嗎?
【篇七:望長安】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出師表》
我早就認識您了。從很久很久以前,我還是個牙牙學語的孩子時就認識了。可對您來說,卻仍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長逝”罷了。我只能從那一段段殘破的字句中探尋您在這世上遺留下的蹤跡。
最早見到您是看電視上的《三國演義》連續劇,當時也只是斷斷續續,什麼都似懂非懂,但在大人的談笑間卻耳濡目染—知道漢末三國時有位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可以呼風喚雨,厲害的很。後來便是小學語文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了。彼時我還不是很明白它的意義,只是覺得琅琅上口,而且肯定頗有深意。再過了些時日,學了《草船借箭》一課,讀了《三國演義》,兒時在我心中就十分高大的您的形象又一次鮮活起來,對您的尊敬和崇拜也就更上一層樓了。
您那時時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這在我們這個時代已不算少見。我曾覺得網路比您還要厲害,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萬千事物都可以由它來了解。不過因此,我對您的尊重曾經漸漸淡化過。我在網路上偶然得知草船借箭並非事實,那篇文章還將您和周瑜先生對比,指出了您的多點不足。我心中的一座豐碑在在那一瞬幾十年驀地崩塌了,年輕氣盛使然,為了顯示自己的“博學多才”,我竟開始有些對您不屑了。
但我忽略了一個事實—您卻只是一個人。即使您如此神通廣大、家喻戶曉,也終究不是神明。您有過錯,更會疲憊,而這並不阻礙您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散發出熠熠星光。對這點恍然大悟,是在學過您的《出師表》之後。知道嗎?您的作品被嘆“千載誰堪伯仲間”呢。您說要“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而這只是為了報答多年前先主的三顧。被您的精神感動,我突然對您生活得那個/您扮演重要角色的亂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購入了一套《三國志》,並認真謹慎地研讀了一番。
我感嘆您的聰明才智—關於這些也不必多言,你我以及理解你的各位自然心知肚明;我讚歎您的—您寫下“庶竭駑鈍,攘除奸凶”;我嘆惋您對季漢的一片忠心—即使您與法正先生志趣不和,但仍是在章武二年嘆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白帝城託孤後,更是把整個生命都獻給了自己“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諾言,義無反顧地把整個季漢扛在肩頭,夜以繼日,茶飯不思,最終卻“出師未捷身先死”。卻在此時也為了不負後主,“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羸財”。
您的為人處事,您的一言一行,成為我迷惘時的一孔光明。感謝《三國演義》讓我與您相識,感謝《出師表》與《三國志》以及您的其他軼事讓我深深溺於您的人格魅力。
可讀完《諸葛亮傳》,我悵然若失。聽他人嘆過:您走了一生沒有走到長安。也有“白帝城離長安很遠,五丈原離長安更遠”一句。您是否也為沒有“還於舊都”而無奈了千年呢?
季漢的丞相先生啊,中考之後我就到那錦官城外綠意森森的地方尋您。然後,我們一起去長安吧。
【篇八:遙寄此念】
昏昃之時我獨倚窗前,望世界的濃墨,草木蕭疏,靈魂卻借月飛向南宋:南宋的那個她,是否也曾此般悲倚月下,回首往事而悄然淚下?
記否?她的世界也曾有歡聲笑語,爽朗婀娜,日月摩挲,水幽深渥,蘆葦連著。夏日慵懶的暑氣連同她的髮絲一同飄向遠方,煙雨朦朧中她的面孔漸浮現,藕花深處驚飛的鷗鷺,點綴了目光灼灼,也許只在詩行停過。
誰也不願看到,這樣明朗可愛的少女蒙上陰霾,但命運偏要如此。國破家亡,金兵入侵,丈夫逝去,像幽雲之側的嬌燕折斷了翅膀,從天上雲間墜落。梧桐樹前,望著滿地落葉黃花,這次第,又怎一個愁字了得?想有一個依靠卻尋覓不到,想盡自己微薄之力,力挽狂瀾,卻只有冷冷清清。只乘著一隻小舟在風雨中顛沛流離,望著千山月,朱顏染塵夢裡兮淚悄流。月落子規盡,從此涯無垠。
想比天涯仗劍,奔赴戰場的她卻只得再次嘆息。只因“才藻非女子之事”,便無法實現她“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情壯志。她只得望著一片瘠荒,再無法重拾她眼中的破碎琳琅。夜晚絳燭淚燈遙,她卻心思成網,輕顫後僵。
孑然一身的她在月影下猶為消瘦,美麗如水的側顏映在手旁的酒盅之中,淚眼斑駁。“想隱居於市,恰淡幸福的享受本該就屬於女子的生活,但天令我夫亡;想馳騁沙場,報效祖國用我纖細之力戎裝戰場,但天令我不得!”手中的酒盅瞬間被傾落成空,烈酒灼喉,但對她又有何妨!她悵恨的伏在案前執起手中之筆,在月光映得灰白的紙上用力扯出“欲語淚先流”五個大字,悲痛無言,入木三分。
她便是李清照,“婉約派”的開拓者,讓多少文人騷客鍾情於宋詞的一顰一笑。可誰能理解她的悲喪夫、怒喪國的無可奈何。李清照在宋詞上寫下了濃厚的一筆,也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上引下了深刻一筆。
曾記否,那海棠應是綠肥紅瘦;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可是,三杯兩盞淡酒,怎地他晚來風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物是人非事事休,只留一人孑孓在被歲月遺忘的時間中。
只願明月可寄我的相思掛念於李清照,能讓她知曉,世間又多了一位理解她的姑娘。
輔導老師:陳穎
【篇九:醉心“三國”】
“羽扇綸巾笑談間,千軍萬馬我無懈。偽面君子三尺劍,狼火烽煙我敷衍”。從三國之中我領略了大丈夫的廣闊胸襟、浩然正氣與鴻鵠之志,也明白了敵對雙方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徜徉於《三國演義》,我竟然也有了一統天下的豪情壯志。
看山下數萬軍馬與戰場廝殺,此二人卻在山頂之上喝茶下棋,他們是誰?近處一看,才知是神機軍師諸葛亮和他的主公劉備。諸葛亮已布得天羅地網引曹軍進入埋伏圈,內心早已胸有成竹,運籌帷幄,所以才能如此淡定,真不愧是“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的臥龍先生。草船借箭,巧借東風,設空城計,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造木牛流馬,這一個個哪不是傳世經典。即使病死於五丈原之後,還留下了“死諸葛嚇死活司馬”的佳話。
嗯?這是誰,手持一柄長槍,腰上佩戴寶劍,一人一匹快要染紅的白馬,在十幾萬大軍中獨自奮戰?地上已經不知躺了多少具屍體,也不知殘斷了多少干戈,只殺得日落西山,鮮血染紅了殘陽,也染紅了這位白衣年輕小將的帽纓,哎,他的肚子怎麼鼓鼓的?護心鏡裡裝了什麼?轉眼之間他已在大軍中獨自鏖戰了十幾個小時,連曹營之中的大將都斬殺了五十多位,真可謂神人矣!他已經殺了七進七出,馬上就要殺出曹營了。“莫要叫常山趙子龍跑了!”啊!原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五虎上將趙雲。要快點跑呀,要堅持住,一定要……
一陣微風拂過,喚醒了發愣的我,想著自己的想法,內心不覺好笑。如果沒有關羽的大意失荊州,沒有馬謖的錯失街亭,沒有張飛的鞭打士卒,沒有龐統的大意死於落鳳坡,沒有諸葛亮的病死五丈原,歷史一定會被改寫,我時常這樣想。每每這時,我又翻開那泛黃的書頁,品味那清新的書香。望天上的雲捲雲舒,醉心於手中的《三國演義》了。
自強不息,學有所成——讀《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有感 篇17
讀後感 ,695字這幾天我讀了《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不僅使我感受到了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還讓我學到了不少可貴的民族精神。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范仲淹勤奮讀書》這篇了。
雖然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但他並沒有放棄學習,而是更加刻苦用功。他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同學送來了美味佳餚,他卻說,如果吃了這些美味佳餚,以後就過不習慣艱苦的生活了。就是這樣,艱苦的生活使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成為了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范仲淹這種自強不息、刻苦學習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這也使我想起了我和朋友白燁的事。以前我剛上小學的時候,總認為學習是為了爸爸、媽媽,上課常常不認真聽講;作業任務總是馬馬虎虎完成,做好了作業便看電視玩電腦,心思一點也沒在學習上。一個學期期末的前兩週,一天晚上,我早早地寫完作業,想找幾個小夥伴一起做遊戲,就給她一個電話,她說:“快要考試了,我要在家複習功課,今天不去玩了。”聽到這兒,我感到一陣心酸。白燁把學習看得那麼重,而我,作為她的朋友,為什麼沒有學會她刻苦、勤奮學習的精神呢?
此時,我如夢初醒,突然間明白了:爸爸媽媽辛苦掙錢供我讀書,我非但沒有好好珍惜,還把時間給荒廢了。太不應該了!如果我也能像她那樣刻苦學習,那一定能取得好成績的。我立刻跑回家去背書了。
現在我更下定了決心要讀好書,作業寫完了,不再像以前那樣看電視,而要去多閱讀課外知識,鞏固課文理解,爭取優異的成績。
所以,只要自強不息,便能學有所得。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認真學習,刻苦讀書,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民族精神發揚光大,讓它光照千秋吧!
文學寶典 篇18
高一作文 ,878字自古以來,古典文學一直都是中國的寶物。它是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一個體現,是中國顯著的一個知識、特色。
從古至今,我國的古典文學一直都是走在世界的前端之處,中國的古典文學一直都與世界的優秀文學並肩而立。在中國,優秀的文學名著數不勝數,例如我國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
《紅樓夢》是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它是一篇屬於章回體的長篇小說。這篇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故事、閨閣閒情為脈絡,又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由此而從中刻畫了以賈寶玉、林黛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紅樓夢》中通過家族的悲劇、女兒的悲劇以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劇,揭示出了封建末世的危機。不得不說,這本書真是精彩至極,真不愧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整合者。作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之首,《紅樓夢》這本書還是有它的獨特之處的,作為中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四大名著之首,它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種種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同時也對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和即將崩潰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深刻體現了當時的現實主義精神在當時的瘋狂崛起。而《紅樓夢》這本書,在目前為止,不僅同於古代,也在現代掀起了一股思想的狂流,書中的那種現實主義精神不僅在古代得到了崛起和實踐,同樣也在現代得到了認可和實施。
在我看來,讀《紅樓夢》時不僅要把它當作小說看,而且還要把它當做歷史看,這是一本很細緻的、很細緻的社會歷史。它照應的不僅僅是在古代的那種反抗封建主義的現實主義精神,還對應了在當代21世紀的社會生活。反映了當今社會的複雜與黑暗,形象地突出了這個社會現實的一個特點。這點文學價值和藝術特色是非常值得我們去了解、鑽研的。
目前,我國的文學藝術還在不斷地發展,社會也還是在不斷地變化。但是,對於文學而言是沒有不變的趨勢和起點的,無論社會如何變化,文學都會有它的特殊的手法去把這個社會以文學的形勢來把它展現出來的。因此,我們一定不能丟掉我們的文學寶典,應該要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去使我們的寶典完整地被遺留下來,發展下去。
文學經典淨化心靈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3字文學經典猶如一汪清澈的泉水,慢慢的流進人們的心裡,悄悄的淨化人們的心靈。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是啊,的確如此,只要認真讀書,就一定會發現自己的那座金礦。但是,金礦需要我們去更加深入的發掘。
多讀經典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陶冶我們的情操,讓我們明白許多道理。
從毛澤東的“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中,我明白了遇到困難要毫不畏懼,勇往直前;從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中,我明白了一切新生事物的發展是無法阻擋的;從岳飛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中,我明白了要珍惜光陰,發憤學習……
從嗷嗷待哺的嬰兒到一名五年級小學生,已過去了十幾個春秋。從《格林童話》到《上下五千年》再到《三國演義》,從《伊索寓言》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再到《水滸傳》,文學經典一直伴著我的童年。每當我因貪玩而虛度光陰時,我就會想起不屈不撓的海倫凯勒,別說是一天,即使是一分鐘,一秒鐘,她也會珍惜;每當我遇到挫折時,我就會想起忍辱負重的司馬遷,他即使受冤入獄受了酷刑,也百折不撓,完成史學、文學鉅著,“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不知我何時才可以找到自己的黃金屋。朦朧中,一陣聲音傳來:“就在不遠處!就在不遠處!”
品讀人文經典實踐城市精神徵文 篇20
品讀人文經典實踐城市 ,5562字【篇一:品讀人文經典實踐城市精神徵文】
我生活的這座城市,有著如詩如畫的外灘,高聳入雲的環球金融中心,雄偉寬闊的人民廣場……它就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
上海是個移民城市,有著獨具一格的海派文化,自明朝以來,就有好多來自於五湖四海的人們來到上海,也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新上海人”,於是就有了東西南北的地域文化,鴉片戰爭後西方文化的引入和本土文化的相結合,讓這種海派文化成為了上海的文化元素。
以前的上海默默無聞,封閉,落後。腦力勞動不被重視,住房困難,出行也不方便,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地鐵、高鐵、磁懸浮、國際金融城等等都見證了城市正在向高階前進。2010年的世博會更是讓上海的經濟進入了一個飛躍。
“上善若水,海納百川”。“上善若水”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放眼望去,現在的上海已經成了一個東方大都會、金融中心,我每天都在感受著上海的變化,正因為它的“海納百川”,讓它成為了迄今為止發展最快,最繁華的一座城市。現在的上海已經跟國際接軌,萬世矚目,令人嚮往。一座城市的精神也體現了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的精神,它不在高樓大廈裡,也不在工業產值裡,而是通過人們的精神和氣質表現出來的,多少人把理想寄託在這裡,把一腔激情融化在這裡。看來我也要加快我的腳步,以至於不被這個快節奏的城市所淘汰。
上海是個文明的城市,時不時能看到微笑的面容,聽到充滿愛心的話語,一方有難大家幫的事情也是在不停的報道,雖然還有好多不好的事情發生,但至少這座城市是可親的。在我周圍也有好多的活雷鋒,“上海市十大傑出志願者”中58歲的桂建明已經義務為民理髮34年,達到15000人次,開洗衣店的劉俊堂一直堅持著拾金不昧的原則,王繼仁還在興致勃勃的做著他為民的零星修理……顯然,這些都體現了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城市在繼續發展,作為學生的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這一切,努力學習,和城市一起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篇二:品讀人文經典實踐城市精神徵文】
當我們一味地追求成績的高低的同時,往往在比賽結束後,未細細品味經歷的這個過程;當人們盲目地追隨城市快生活時,卻忘記了應該停下腳步,駐足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猶記得諸葛亮在54歲給兒子的《誡子書》中寫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我就記住了“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句話,開始只因為大人常說有印象,直到那一次我才真正領悟到它背後的真諦。
夏日的一天,我待在房間裡苦惱一篇作文的選材,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可作文紙上還是空白的一片,面對一個未知的題目,腦海裡設想了許多思路,可始終覺得某一個地方與主題不夠完全貼切,會影響比賽成績。感覺渾身有一捆亂麻糾結在一起,把我的思緒也隨之禁錮。突然想起這幾天池塘內正盛開的荷花,正是賞荷花的季節,我便放下筆,打算放鬆一下身心。
進入公園,一直往前走,池塘已在眼前,果然,映入眼簾的幾抹粉色,水中的荷花嬌豔欲滴,含苞待放,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將這個池塘點綴的恰到好處。可旁邊的釣魚老人卻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走到他身邊,他雙手握著釣竿,閉著眼睛,靜靜的站在池邊,等待著魚兒上鉤的機會。令人奇怪的是,他的身旁竟沒有擺放裝魚的水桶。我疑惑地望著他,但卻不想打擾這片刻的沉寂,便學著他的樣子閉上眼,沉默著。
好像過了很久,我睜開眼再把目光投向他時,他笑著看著我。我問道:老爺爺,您為什麼拿著魚竿卻不釣魚呢?別人都拿著水桶,爭著比賽誰釣的魚數量多,相比之下,您的行為太奇怪了。老人放下魚竿,凝望著清澈見底的湖面,說:我只是在享受這個釣魚的過程,魚的數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整個心是沉靜的,好像完全與整個世界分隔開來,這份閒適在城市的喧囂中是永遠體會不到的。”聽著老人的一席話,我彷彿頓時茅塞頓開。是啊,結果並不重要,為什麼要將無形的壓力強加在自己身上呢?我思考著。
“我一直銘記著一句話,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那些世俗之物只會給你帶來表面上的光鮮亮麗,更重要的是心靈的充實,安逸。有些人一輩子為了財富匆匆向前趕路,所有的靜心都在逐漸消失殆盡,到離開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刻,回頭看自己忙碌的一生,卻沒有值得留戀和懷念的事。我一直是以釣魚的方式過嚮往的閒適生活,我覺得我的生活很平淡,但我過的很快樂。”老人的一番話點醒了“睡夢中”的我,我不禁對老人的生活態度肅然起敬,心中的謎題也有了答案……
與老人的對話讓我對“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有了更深的體悟,諸葛亮用這句話告誡兒子的原因就是不想讓他拘泥於世俗之中,而是看淡名利明確自己的志向,保持內心的平靜達到自己嚮往的精神境界。
回頭看我自己,只知道看重作文最後的成績,卻忽略了享受寫作的過程,使自己陷入糾結之中,我要學習那位老人的生活態度,明確自己志向,追求精神境界,心靈的充實。
回家路上,我感慨萬千,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們盲目追求經濟利益,為生活中各種瑣碎的事煩惱,他們是否忘記了應停下來休息一會,欣賞沿途的風景呢?淡泊明志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種超然,成熟。如果我們以一種淡泊如水的態度看待生活,就會充滿詩意般的閒趣,讓自己的靈魂安然入夢。
現在我真切的體會到周敦頤,陶淵明等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人生態度。品讀人文經典,能帶給我很多感悟和啟示,讓我在這個城市中平靜的生活。
我想我的生活將會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篇三:品讀人文經典實踐城市精神徵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記得小時候,父母便會帶著我念《三字經》。那時候一空下來我就會像念兒歌似的來來回回地念這幾句話,覺得很是朗朗上口。
前幾天理書架時,又發現了這本塵封已久的《三字經》。用手輕輕拂過封面的灰塵,不由自主地翻閱起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輕輕嘟囔著。才發現,這本如此的經典的儒家著作是那麼偉大,那麼成功。
“幼不學,老何為”告訴我們現在要勤奮好學,不恥下問,讀書必須懂得“學則智,不學則愚,有不滿則進步”,求知無坦途,學問無捷徑。“玉不琢,不成器,”我們從現在起腳踏實地,努力學習,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
“夏有禹,商有湯。夏傳子,家天下。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太祖興,國大明。清順治,據神京。復漢土,民國興。”這些人都是因為知道了這些責任,明責任,負責任才去為國家作出無私奉獻。我們國家每個人都應該這樣:一人立志,萬夫莫敵,”因為每個人都把成功的祕訣當作自己的堅定目標。成功是希望與奮鬥的結合,那麼我們都會和平相處,讀了歷史書,考試時要按時記載,通過古到今,如果親眼所見者,都會明白學習的敵人其實都是因為自己的滿足。
而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出通知,要求規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通知一出,引起熱議。面對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給傳統文化多點包容。也許如今的社會形勢與書中的不盡相同,但是傳承的優秀傳統文化的本質是沒有變的,著並不妨礙我們去學習和理解傳統文化。多一些包容,那麼也許就會雨過天晴。
而上海的城市精神不就是“公正,包容,責任,誠信”嗎?上海是一個移民城市,自明朝開埠以來,來自於五湖四海的“新上海人”,不僅參與構築了日趨繁榮的上海城市,隨之也帶來了東西南北的地域文化。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的洋槍洋炮轟開了清王朝閉關自守的園門,給上海帶來了血和淚的屈辱,另一方面,客觀上也給上海帶來了新科技、新理念。全國各地的地域文化,西方外來文化跟土生土長的本地文化,互相碰撞和融會,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核心品格,就是“海納百川”。改革開放又賦予了海派文化新的內涵,新海派文化的核心,就是“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放的上海,在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走向世界中定位,弘揚新海派文化,上海不僅要在物質生產方面,而且要從精神文化生產方面造就更多的國內國際品牌,展示彰顯“上海製造”“上海產品”“阿拉上海人”的實力、活力和獨特的魅力。
讓我們一起品讀人文經典,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實踐城市精神,那麼上海一定可以吸引更多國內外優秀的人才,成為國際化的都市!
【篇四:品讀人文經典實踐城市精神徵文】
從蘇州河畔的燈影槳聲,到黃浦江上的百舸爭流,再到通江達海的璀璨東方明珠,上海—這座擁有七百多年曆史的老城,隨著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四季輪迴,生命依舊不息!同時,上海的城市精神在這星移斗轉的時空變化中代代相傳。當我們用心靈去聆聽它的呼吸,去撫摸它的脈搏,就會觸及到這它最核心的城市精神實質:海納百川,追求卓越。
上海,這座歷經了幾百年的風雨滄桑,幾百年的榮辱興衰,幾百年的奮發圖強的城市,令它在百家爭鳴的世界之都中享有“東方曼哈頓”的美譽,同時也塑造了它那獨一無二的城市精神。讓我們品讀人文經典,穿過歷史轉動的齒輪,感受這座城市斑駁的年輪和它獨有的精神氣息。
追述歷史,清同治四年,江海關道丁日昌奉兩江總督李鴻章之命,買下位於上海虹口地區的美商旗記鐵工廠的全部裝置以及庫存材料及工具。李鴻章以此為基礎,成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這便是上海這座城市早期的歷史記憶。這一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歷史之舉,讓處在閉關鎖國時期的中國人隱約觸及到西洋文化,也開啟了上海這座城市最初的繁華。當近代還未掀開歷史的那一頁,當中國人民還依舊困頓在緊鎖國門的愚昧中時,李鴻章就已為兼收幷包、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作了最早的註腳,引領了最早的啟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寓意為要像大海能容納無數江河水一樣的胸襟寬廣,以容納和融合來形成超常大氣。可見,以“人文為翼”的上海充斥著多元的文學流派就足以顯示秉承了這樣的精神。當歷史翻過動盪的一頁後,張愛玲用她的別緻溫婉,造就了屬於旗袍和復古留聲機的歲月,這是屬於這座城的記憶,如同顏料般一滴滴浸染在上海文化之中。當王安憶的《長恨歌》將里弄風情烙印於上海文化中,當小資派作家陳丹燕把她雅雋秀逸的“上海三步曲”定基調於上海文化時,海派文化無一不將她們“兼收幷蓄”。而在上海“人文為翼”的今天,我們感受到了周國平的生命探索、林語堂的閒適幽默、龍應臺的縱橫遒勁……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秉承下,上海文化綻放了百家爭鳴之景!
隨著城市的變遷和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致力於實踐科學技術、提高國際大都市形象的上海則更將“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實質作了進一步詮釋。磁懸浮列車的運營,不正是兼收德國技術,並蓄上海智慧的結晶嗎?上海科技館對外開放的創意不是參考了國外的成功先例嗎?2010年有24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世博會舉辦得如此成功、精彩、難忘,不正是上海具有展開雙臂,接納世界文化饕餮的雄心大氣嗎?同時,上海建成航運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服務業中心,旅遊中心五個中心也秉承“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在不斷髮展。
上海城市的脈搏一直在跳動著,它是一個強健有力的生命,是溫暖的初生的太陽。在我們用雙手共同托起城市明天的憧憬中,我們始終能感受到這座匯聚著古老和時尚、文明和自由、包容和進步的氣息在緩緩流淌。
【篇五:品讀人文經典實踐城市精神徵文】
人文經典,可以解釋為由人的本性而做出的讓人稱讚的事情;城市精神,可以理解為一個城市整體所體現出來的一種給別人的形象與感受。只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美與善的眼睛,人文經典和城市精神其實就無處不在。
人文經典與城市精神在古代就有,例如漢朝的陳??。他家裡很窮,還來了一個小偷。陳??發現了這個小偷,但卻沒有報警(大概那時候也沒有警察),也沒有去刻意地捉住他或是懲罰他。出人意料的是,他只是叫醒了自己的家人,然後旁敲側擊地對自己的家人也是對這個小偷進行了一番教育,告訴他們人的本性為善,雖然有人因為各種外界的環境因素而破掩蓋了本性,但我們要潔身自愛。這一席話感動了小偷,使小偷跳出來叩頭認罪。陳??原諒了他,並把家裡僅有的兩尺細絹送給了他。從此以後的很長時間,這個地區都沒有小偷出現。這就是陳??所創造的人文經典,實踐了一種寬容的城市精神。
從古代轉回現代,更容易找到這一類的例子。
“最美媽媽”吳菊萍,在用自己的雙手去接住那個僅僅兩歲的小女孩的時候,她的心中,一定沒有過多的念頭,只有城市精神—救人,在支撐著她在完成這項人文經典。吳菊萍雖然最後手臂被摔成了粉碎性骨折,但我相信,她的這一舉動,一定感動了知道這件事的所有人,也會或多或少的改變一些人,改變一些人對生活的認識,更多地實踐起城市精神來,創造更多的人文經典。
不僅僅是正面例子,負面的例子中也可見人文經典和城市精神。
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小悅悅事件”是一個負面的影響。但如果換一個角度看,暫且忽視那些視而不見的前十八個人的話,那麼那第十九個勇敢冒著那些大量輿論而義無反顧的救了小悅悅的清潔工大娘,就是創造了人文經典,她所做的,即救起了那個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就是在實踐著城市精神。雖然前十八個路人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好的影響,但當我們停止一昧的對前面這些路人的關注,開始注意那位清潔工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品讀人文經典;當我們開始摒棄輿論的雜音,拋開對被訛詐的擔憂,一點一點地向那位清潔工學習時,我們就開始實踐城市精神了。
人文經典和城市精神都是由我們不經意或刻意地一點一點的創造出來,積累形成的。只要我們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盡力變得更真、更善、更美,給別人多帶取一分陽光,多帶去一份溫暖,就是在形成一種城市精神。說不定在那一天的一件小事中,你也創造了一個人文經典。而這個人文經典,只是源於你平日中默默實踐的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