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過境落花有情相關作文20篇

南風過境落花有情 篇1

國二作文 ,1487字

琴聲悠悠,又聞花香,與你天地間徜徉。—題記

南風起,花紛落,吹起陣陣清風,像一雙柔軟的手,輕輕拂過臉龐,又慢慢吹起亂髮。樹下幾把長椅,玲瓏的花瓣落到椅上人兒的身邊,訴說著風裡的故事。美麗的花,別緻的景,都是那麼如畫一般美好,一朵一芬芳,一花一世界,人間是如此的花好月圓!

一滴淚,隨風走,浸沒了眼瞳。星辰漫天,微風陣陣,可這裡卻物是人非,那抹景已無影無蹤。沒有落花沒有風,沒有花香沒有光,有的只是滿目大大小小的白色塑料袋和令人作嘔的氣味,那令人懷念的景物早已被淹沒在這白茫茫的世界中。

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科技也對美麗環境帶來了傷害,特別是塑料袋、泡沫飯盒等,千年不可腐爛。小溪、小河、池塘、青山,處處可見這些永恆的白色垃圾。

如果,這些垃圾真的都被分類進行處理,可回收的垃圾進行二次利用,良性迴圈;不可回收的垃圾及時填埋處理,那就不會造成塑料袋漫天飛舞,惡臭隨風飄蕩了嗎?

“春雷一聲驚天地”,有一天,我發現我們的小區開始垃圾分類處理了。小區有了些許的變化。經過小區的大門,可以看見三隻垃圾桶,一隻是綠色的,上面寫著“可回收垃圾”;一隻是灰色的,上面寫著“不可回收垃圾”;還有一隻是紅色的,上面寫著“有害垃圾”,我每天都會把早已在家裡分類好的垃圾倒進相應的垃圾桶裡。天空湛藍,似不經意打翻的藍色顏料,隨意散漫,在天空染上深深淺淺的色塊。蟬聲總會陪伴著行雲流淌。

當我背起書包上學,清晨美好的時光,總會使我流連忘返。垃圾桶早已被清潔工人清理過,周圍的垃圾也被掃得乾乾淨淨。我想:“這下,人們也不好意思去破壞這乾淨美好的景色了。”我喜歡這樣的早晨,因為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風清霧幻,南風過境。周邊,是純淨而可愛的,我看見了一個沒有汙染的世界,有花木,有飛鳥,有清風……那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喜歡飛到哪,就把快樂帶到哪。

可當我蹦蹦跳跳地放學回家時,我看到垃圾房旁邊又是一片狼藉的景象,心情頓時跌落低谷,“怎麼又是這樣?”我皺著眉,輕聲嘟囔著。垃圾桶明明還未裝滿,周圍卻又堆滿了令人噁心的垃圾,蒼蠅在上面飛來飛去,不停打轉,享受著這人類賜予的享用不完的食物。蒼蠅大軍早就趕跑了清晨的那些蝴蝶,散發著惡臭。廚餘垃圾被扔在可回收的垃圾桶裡,那些可惡的塑料袋卻又扔在不可回收的垃圾桶裡,映入眼簾的是花花綠綠的充滿絕望的顏色。我覺得自己的胸口像壓著一塊大石頭喘不過氣來,我快步走過,為早晨的美景惋惜。

“讓垃圾回到自己的家”,“讓清潔工人的努力留下一份美好”,“垃圾分類,美化婺城”,牆上出現了一些宣傳標語。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還給自己一個美好家園,還自己一份清新空氣。政府部門落實了“垃圾分類,婺城更美”的系列措施,我們的小區出現了一些帶著紅袖套的志願者。原來他們是為垃圾分類工作起監督作用的志願者,他們不時地給倒垃圾的居民做宣傳,把原來的垃圾死角都清理乾淨了。

風吹起落花般破碎的流年,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小區亂扔垃圾的行為得到了改變。“垃圾分類,美化家園”,誰都願意自己的小區是一個乾淨美麗的花園。我看見有人把自己因不小心落在垃圾桶外面的垃圾重新撿了起來……這個動作的回放,我把它當作生命中美麗的風景。

月亮,圓圓的,像紡車,紡著她浪漫的絲線。又是一個落花滿天,又是一次南風過境,那風的溫柔,那月亮害羞地笑著,花瓣肆意地舞著,如飄似舞,優雅美麗,婉約柔情。漸漸地月亮躲進了雲層,留下幾顆星星,睜著它們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像是在放哨。琴聲悠悠,藉著星光,我依然看見那個你,彎下腰,把垃圾分類小心地丟進不同的桶裡……

南風過境,原來落花也有情!

落花有情 篇2

國二作文 ,891字

花開會敗—敗落卻依然美麗著。

風大的春季,總吹得櫻花樹下起雨。一片一片有如雪,只是不會融化,輕輕地像夢的序曲。落花誰言無情?至少我覺得它飄落得美麗,落入泥土,滋潤大地,開出下一個花季。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敗落的花朵離開枝頭,化為的養分養護下代生命,延續著生命的美麗。

紛揚的花瓣似乎交織出一個個夢境,夢境卻是呈現戰爭中前赴後繼的英雄。是的,潔白的花雨的序幕拉開,是紅色的壯烈。

突然間,像因為某種觸動打開了眼的開關,看見了抗日戰爭中火光連天,硝煙中視死如歸的前進的身影,看見揹著小米手持步槍奮戰中的戰士,看見空中瘋狂俯衝的飛機,最後畫面定格在硝煙未盡而滿地鮮血殘骸的場景。如電影鏡頭般被切換,瞬間跳到到了萬民瞻仰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之場景;又換,換到了教室中書聲朗朗的念著革命英雄的事蹟……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就像絢麗的繁花奉獻了最後的鮮豔和美麗,革命先輩們也顯出最後的血色的花落下塵埃,化為塵土消失了,他們不僅為後代打下了江山,還將他們的精神、骨氣留下澤潤後代,彷彿那精神永不會被時間所消磨,因此人們不僅瞻仰著,還汲取著。

漫天飛舞的櫻花雨重新回到眼前,閉幕了剛才的夢幻。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曾經的他們凋落了,但留下帶香的養分滋潤後人,當然後人也在充分利用著養分。記得雷鋒麼?他把先輩的各種優秀品質與自己的相融合,為社會貢獻了無數光輝,最後雖凋落,卻同樣留下了讓人受益匪淺的香。每代人都不停地迴圈、發揚著落紅的偉大。

那落紅又怎會無情?像革命英雄一樣的落紅滋潤著太多的生命。我們是開得正燦爛的一片花海,我們受著各種養分呵護,當然也有曾經英雄們的精神在其中滋潤。所以我們茁壯成長,所以我們心靈不曾空虛。

革命英雄是曾經火紅的花海,他們燦爛了,凋謝了,沉在泥土最深處,不斷地化為養分溫潤每一代花朵,每代花朵中也總有在重複著他們的偉大經歷的那一片花,因此才似乎有永遠不盡的養分。

落紅落得燦爛,落得慷慨,又怎能言其無情?它消失在枝頭,卻永存了精神,閃耀著生命的光輝。

落花有情。敗落,不是結束更不是消失,而是另一種美麗的開始。

南風過滄海 篇3

讀後感 ,926字

時光代序,光陰匆匆。

她依舊在等待,守著湘西的山與水,天與船,等待那個俊逸灑脫的人歸來。

—題記《邊城》有感

年少時讀書,便喜歡沈從文,喜歡他筆下煙雲瀰漫的湘西,喜歡那些似乎可以擠出水的青春和樸素得發不出聲音的愛戀。喜歡《邊城》,一條小船將一個女子的生命從純真的此案擺渡到彼岸未知而複雜的世界。

翠翠正如她的名字一般,是一個純粹的孩子,也會有恐慌嗔怪,也會有言笑晏晏。那是屬於她的,亦是整個湘西茶峒的清與翠,不帶一絲汙濁,放眼望去,人景皆為天賜。

可是,流光奔逝得太快,從不等待笨拙的選擇,只是稍稍耽擱,就驚覺已被它拋下了太遠。翠翠是這樣,天保、儺送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場單純樸素的愛戀,翠翠不說也不清楚,天保、儺送不說卻十分清楚。兩人唱山歌,是他們第一次明確表達對翠翠的喜歡,只是後者仍不知情。

於是,便這樣的錯過,最終無法回頭。

在小說的結尾寫著:“他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可這個“明天”又是多少個日日夜夜呢?有人說希望儺送回來,與翠翠終成眷屬。然而,天保的死,卻是橫亙在兩個人之間的鴻溝,填不平,也邁不過。其實戛然而止的劇情恰到好處,美滿或遺憾,都是一個很美好的夢。

我想問翠翠,寂寞嗎。翠翠的等待告訴我們,不寂寞。正如三毛所言:“寂寞如影,寂寞如隨,舊歡如夢,不必化解,已生共生,要割捨它倒是不自在也不必了。”等待與時間無關,它是一種習慣,自由生長,而她卻無力抵抗。

有時我們也在等待。幼年時固執地站在窗前,只等擁有那個玩具;青年時等春花等秋雨,等一切美好的未來;中年時等一場眼光交匯的愛,等一個相濡以沫的人;暮歲了,等每一天的日出和日落,等離開的日子。

佛說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懼會,五陰盛。

翠翠這一生,也許是苦的,祖父離去,儺送不歸,孤身一人,在小船上擺渡往來的過客,他們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翠翠這一生,也許是甜的,那年的儺送,那年的端午,永遠刻入翠翠心裡,生生世世流年碎影,天荒地老莫失莫忘。

但幸好,她能有那些回憶度過餘生。如翠翠,如我們,這世界上總會有一個如儺送一般的人,能夠顛覆你的世界,如同南風掠過滄海,潮起潮落,此生再不能靜謐。

可南風掠過滄海,誰又忍心責怪?

最美的風景—觀曇花有感 篇4

國二作文 ,986字

風景,是美的代言詞,每一處風景,即是一片感悟,一片真情,這一片屬於你的最美麗的風景,或是一件物,一群人,一件事,但對我來說,那一片在午夜盛開的曇花,是我心中最美的風景。

當時正值六月初,我栽培的曇花開了。我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璀璨的曇花,只見夢幻空靈的白色,如同夢之彼岸,向外徐徐展開,不見它最柔弱的芯,也不見它綠色的蒂,只是縹緲的白,在環繞,在蔓延,在觸碰每個人心中最美好的回憶。朦朧的夜光輕輕地撒在柔白的花瓣上,又細沙般地濺躍在地上,那沃實的土地上,一座座玲瓏寶塔緩緩撐起,就像碧夜明珠般,在人的眼裡煥發光芒,走進方知,曇花群開,月光華芳。

“去追尋遠方的夢想吧!”它們越發的光彩燦亮。

底下的花瓣已經暗淡,惟有花內圍還大放光輝。它的顏色外深內淺,好像那白色的蕊瓣在熾熱的燃燒,圈圈相映,亦圈圈明瞭。每一片花瓣就像一個小小的燈塔,塔內有著輝輝的燈光。塔身聳立著,卻逐漸灰暗下來,惟有塔尖依然指引著方向,指引著,未來的方向。

柔和的風,帶去了曇花的馥郁的濃香,帶走了幾片將落的花瓣,也帶走了我綿綿的思緒。是的,曇花將一切寶貴的美麗贈給了我們賞花人。他想證明自己,自己曾存在於這個世界。回想每一年的夏天,總有一天能尋見這三五成群的曇花,他們一次次地綻放,一次次地凋落,周而復始。賞花的人未必不同,但曇花卻總是託清風明月將珍香送進每家每戶。

過了這麼多年,曇花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原則,而那些賞花人,也成長了,挺拔了,走在自己所期望的道路上了。曇花,你何曾知道,你那皎潔的身影已開在每個人的心裡,你那芳香已像歌一樣永遠迴盪在每個人的腦海裡,正是因為你,讓我們找到了前進的意義。

人們常用“曇花一現”來形容稀有的事物出現不久就消逝了,卻不知每個人皆如曇花。萬物的生命都是短暫的,就像曇花只會盛開一夜,但是有多少人能明白曇花的精神?願意在夜深人靜時開放,默默燃燒著生命,直到化為灰燼?人生難免遇到挫折坎坷,但我們不能因為困難而退回起點。前進的道路是艱難的,未來的方向從不簡單,青春年華應用在探索之中,倔強意志不該藏匿於遊戲之裡。我們都是萬花的一朵,但我們卻盛開在不同的方向,也正是這不同的方向,才有了人間最美麗的風景。

如今早已是金秋佳節,曇苗也只剩下濃綠的葉子,可她的花卻一直盛開在我的心底。原來,奉獻與前進正是這世上最美麗的風景,願我能攜著這風景,堅定不移的向前探索,做更好的自己。

落花有痕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496字

落花默默無語,有人說,落花無痕。

可我說,落花有痕。

一年前,我靜靜地趴在窗前,望著它那幼小悽慘的生命,被一輛匆匆忙忙的客車碾過,它的命運被塗上了一層抹不去的陰影。但這一朵野菊花,一個嬌小的生命,因為它那頑強的生命力卻好好地活了下來。

我一直望著它,內心突然有了一種衝動:把那朵花栽到我家,我要好好地保護它,讓它的命運,新增一絲光彩。

於是,我每天給它澆水、捉蟲,讓它像自己的同類一樣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我呵護著這朵可愛的野菊花,這個很容易被摧殘、曾經在生死線上徘徊過的生命。

冬天到了,菊花枯萎了。但是,這種生命的輪迴也讓我體會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意義。

第二年,這盆花居然又一次開了。我還是喜歡那樣靜靜地望著它,陪它在陽光下成長,看著它低語和微笑。這一年,我像以前一樣愛它,但當它凋謝時,我沒哭。因為我明白,它的凋謝是這個年度裡肩負的最後一項使命。

誰說落花沒有痕跡,來年美麗的花朵,不就是落花來世最好的演繹嗎?人們看到眼前花兒的笑臉,或許很難想到孤零零飄落的殘花,殊不知,那些愛花的人,無論花開花落,都會在心底鐫刻下深刻的印記。

落花,有痕。

春風過境溫暖了她的心 篇6

國二作文 ,1496字

她,已不知與病魔做過多少抗爭,與灰白的世界相伴了多少年月,歷經了多少次失望與絕望,但值得慶幸的是,她終於等來了那拯救她的春風。

梅梅是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年紀尚小,她的心靈就像一塊透明的水晶,也沒有通常孩子所有的公主病,更不曾有與別的孩子攀比的想法。她擁有的是大多數孩子所沒有的乾淨空明空靈,她從小便學會了獨立與自主,一個人學習,一個人玩耍,一個人睡覺……這一切是因為她把父母的辛勤勞作看在眼裡,放在了心上,所以才盡力讓自己變的更懂事,更聰穎,不讓父母為她操半點心。她在生活中猶如那一棵向日葵,心向陽光,溫暖著人們的心。

那是一個寒冬,北風呼嘯,白雪飄灑。梅梅正趕往醫院體檢的路上,寒風甚是頑皮,一會兒鑽進了她的衣袖裡,一會兒又跑到她的胸膛裡跳舞,而以頑皮著稱的雪孩子當然也不甘落後,在她的頭頂飛舞,梅梅一個勁兒地抖呀抖,小臉被寒風吹得紅撲撲的,一張雙手也被凍得通紅。

黃昏時分,天空猶如被一張黑色可怖的大口吞噬了一般,兩旁原本嫩綠而挺拔的松柏,在路邊昏暗燈光的照映下,儼然如同那手執鋼叉,身戴鐵鏈的地府陰官黑白無常一般可怖。北風依舊呼嘯著,寒氣砭人肌骨,令她頓感體溫無法回升,這是一種由外至內的窒息感。於她而言,現在的每一步,每一步的臨近家門,都是一種精神折磨。可有一句老話說得好: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就算心中有萬般不願,也終會有到家的時候。一進家門,她便緊緊得將那份體檢報告攥在手中,一句話也沒說就徑直她走進自己的房間,將房門反鎖後小聲的啜泣著,而她的父母這時也瞧出了不對,慌亂地敲打著她的房門,“梅梅,開開門!”僵持了一會兒,滿臉淚痕的梅梅終於打開了房門將揉得皺巴巴的體檢報告攤開,上面赫然出現了幾個鮮紅刺目的大字:白血病。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給了他們當頭一棒,摧毀了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所有憧憬與嚮往。此刻的梅梅強忍住淚水,背對著父母,心裡不知暗自思索著什麼。梅梅的媽媽一把抱住梅梅,“沒事,不要怕,有爸爸媽媽呢!”這個堅定的聲音在整個屋裡迴響,瞬間堅定了梅梅那顆此時脆弱無比的心。

她那本該多姿多彩的童年也在這一天戛然而止,直到她人生中那縷春風的出現。

當她患病第一年春天,她便被父母送去住了院。因為父母辛勤勞作了許多年,縱使貧困,也勉強能支撐過去。而她,一如從前,整日面對那一塊狹小的黑白轉換的天空,但她對生活仍然充滿期冀,憧憬著未來美好的人生。如今她即使猶如被抓進鳥籠裡的金絲雀,但對外面的一切充滿著天真與好奇。

在她患病第四年時,家中已然一貧如洗,父母一天兼職了幾份工,可這也無濟於事,她曾幾次差點被趕出病房,這也令她心灰意冷,對於生活不再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她也曾幾次走上極端的邊緣,因為她不想在當這個本就不富裕家庭的累贅,她看著這一切,多麼想給予父母一點幫助,可她卻什麼也做不了。就在這個時候,她的不行的遭遇,被一名熱心記者所獲知,那位記者非常同情這個命運多舛的梅梅。於是,他釋出了一則這個關於這個小女孩遭遇的新聞,呼籲社會上的人們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來幫助這個家庭,與這個小女孩渡過難關。這則新聞在社會上引起了人們關注,在多位好心人的組織下,為梅梅募捐了手術費的錢,這使梅梅一家非常感動,把他們一家從絕望的邊緣拉了回來,後來的手術非常成功,梅梅也很快康復出院。

如今,那個曾經的小女孩如今已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大學畢業,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這數年間,她幫助了很多的人人,也成為了人心中的那一縷春風。

上帝毫不吝嗇,賦予了每一個人一顆有愛的心,所以,願你也能成為別人心中的那一縷春風。

落葉有情 篇7

國三作文 ,763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到清明節,我都會一邊吟誦著這首詩一邊跟著媽媽給姥爺掃墓。在姥爺的墓前有一棵樹,每到秋天,樹葉就會落下來,遮蓋著姥爺永遠的家。

姥爺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具體的年份我著實記不太清了,我只是記得小時候和姥爺在一起的點點時光。

在我小的時候,只要姥爺一出門散步,我都會跑到姥爺的前面,把墊子鋪在姥爺坐的凳子上。每次他都會特別仁慈地對我笑,笑得那麼燦爛,笑得那麼慈愛。那個笑容使我今生都難忘。

每年秋天姥爺都會帶我去看家鄉山上的落葉。落葉飄飄揚揚的,很美,真的很美。姥爺說這葉子雖然落了,但它們的心卻還在這棵樹上。就像龔自珍詩裡說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而且每一次去,姥爺都會給我講一個關於落葉的故事。像發生在辛亥革命前期的落葉故事到現在我都耳熟能詳。

但小的時候我是一個好奇寶寶,一個故事根本就滿足不了我的好奇心,於是我就會請求姥爺再講一個,時不時地還會向姥爺賣萌。姥爺只好答應我,每一次都會講兩三個。可是自從姥爺去世之後就再也沒有人給我講過故事了,每年的秋天我只能獨自一人去看落葉。樹林還是那片樹林,葉子依舊那麼金黃、燦爛,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起點點金光。可世事變遷,所有的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了。

看著墓碑上姥爺的照片,想著童年裡的落葉。落葉落了,我的心也落了。一切都變得那麼快,那麼快,我都還沒來得及睜開眼睛,世界就已經黑了。

清風吹過,掠起片片枯葉,覆蓋在姥爺的房樑上,飄過點點憂傷,觸動著我的心房。撿起絲絲回憶,重現在我的腦海。姥爺就好比那片葉子,我就是那棵大樹。即使葉子落了,但它的心還在大樹身上。就像姥爺即使去世了,但他依然守護著我一樣。也許這就是姥爺說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花過後尚有葉 篇8

高二作文 ,850字

當枝頭的最後一片花瓣投入了大地的懷抱,我們會感到一絲惋惜,那花朵只開了這麼短的一段時間就凋零了,沒有永遠賞心悅目的。

事實上,我們錯了。其實還有一種美讓我們欣賞,然而很少有人發現,因為它們並不顯眼,卻滿目皆是,那就是樹葉。

也許有人會說,樹葉有什麼好看的,只有綠色,而且到處都是。花就不一樣,色彩繽紛,是啊!就是因為這種種的因素,所以我們會忽視它,即使映入我們的眼簾,它也如空氣一般不為人所注意,它是如此之多。而花就不同,在那滿樹的枝椏上,綻放的花朵不及綠葉的千分之一,因此花就為人所注意。就如在沙灘上,有無數的沙粒,其中有粒金子,人們就只會發現那顆金子而忽視整片沙灘。

在不知不覺中,我漸漸地喜歡看那一片片的綠葉,與其說那是一種觀察,不如說是一種欣賞。記得有科學資料表明,世界上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這就增添了樹葉的神祕感,地球上的樹葉何止億萬,竟無兩片完全相同,那說明每片綠葉都有自己獨特的一角。欣賞綠葉其實是一種別樣的快樂。

綠葉的一生是平凡的,然而它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它將畢生都奉獻給了這個世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默默地付出,它吸附世間的塵埃,讓我們每天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它吸收合成的營養使花朵開得更豔麗,鮮花短暫的一生不知傾注了綠葉多少心血。它不求回報,即使被人冷落,依然無怨無悔地奉獻自己,因為它始終告誡自己,“我是一片綠葉,有著自己的使命。”直到生命的盡頭,還將自己最後的軀體獻給大地,這就是綠葉的一生啊!

為什麼生活中我們只會注意花而不留心綠葉?我想,這和我們的心理有關,絕大多數人都只會注意那些較為突出的事物,而忽視那些細微之處。其實這是一個不正確的觀念,要知道平凡的事物也有不平凡的一面,只要我們能發現它。如果不是綠從中一點紅,落花也不會那麼引人駐足。

“落花過後尚有葉”,在人生的漫漫長途中,我們需要記住這一句,把自己當作一片綠葉,在這個世界上展現自己,那就會發現生命是多麼充實,美好。不要過於惋惜落花的凋殘,要知道還有滿枝的綠葉供我們欣賞,學習,因為綠葉是不平凡的!

修得一支生花筆——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感 篇9

讀後感 ,862字

讀了尹建莉老師的《好老師勝過好媽媽》這本專著,我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尹老師的這本書寫得不僅通俗,而且非常專業,她對一些兒童教育問題的思考之深和操作之精闢都讓我感受頗豐。比如兒童閱讀方面,家庭文化建設方面等。

如何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如何能寫出好文章,這是當下許多教師和中小學生很關注和頭疼的事。尹老師總結多年來的經驗那就是兩個字:閱讀。

的確,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對那些閱讀經歷尚淺的孩子們講所謂的“寫作技巧”,收穫是甚微的。閱讀對寫作來說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拋開了閱讀所講的種種技巧,最多可以稱謂“小技”。有了大技,小技不請自來;沒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沒有實現的條件,說的很有道理。

閱讀不僅應該開始得早,而且應該讀得足夠多。這話很有道理。假如家長們能及早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讓閱讀像吃飯一樣成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的存在著的一部分,那麼寫作的難題就迎刃而解了。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閱讀對他來說不會有什麼壓力,他從中體會的就是吃飯或玩遊戲般的簡單和享受。閱讀量大的孩子,在學習上有很強的爆發力,

就一生的發展來說,誰從小奠定了良好的閱讀基礎和閱讀興趣,誰就是真正贏在起跑線上的人。

具體到寫作能力的培養,更是和閱讀有直接的關係。沒有閱讀就不可能有寫作。一個從閱讀中經歷了古今中外各種社會生活,經歷了漫長曆史發展,傾聽了眾多智慧語言,分享了無數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價值觀上也更完善—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為文的條件。

每一部書都可以讓孩子從中經歷一些東西,學到一些東西。杜威、陶行知等偉大的教育家都特別強調從生活中去學習。而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親自參與,閱讀實際上就夠成了兒童對生活的參與性,構成他們經歷上的豐富性。

一個不閱讀的人是矇昧的,孩子的閱讀就是最好的修煉過程,潤物細無聲的滋潤著他的潛能,總有一天我們會驚喜的發現,孩子手中的筆已不知在什麼時候發芽,開出了芬芳的花朵,這就是閱讀的魅力。

讀著這本書很有和作者心心相通之感,學會了閱讀就學會了做人,學會作文。

沒有花開的角落也有陽光 篇10

國二作文 ,991字

那天,獨自走在路上的我,四處張望著,不經意看見一個人蹲靠在角落中,盡力地蜷縮著自己的身體,眼眶紅紅,不由得讓我想起兩年前的自己,在沒有花開的角落得到了一束溫暖的陽光……

兩年前,我還是初二。那一天,沒有陽光,沒有清風,沒有藍天,有的卻是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樹壓彎了腰,有的不堪“重負”而折斷。就在那天,我被我的朋友背叛了,被孤立起來。

中午,雨停了,我獨自一人走上了天台,蹲著一個陰暗潮溼的角落裡,暗自反省著自己到底哪裡做錯而被同學們孤立:成績不好?性格不好?抑或是其他方面?我想了很久,直到淚水從我眼中湧出,打溼了我的臉龐,才回過神來,把頭埋進腿中,不敢再想。那個角落,很冷。光禿禿,就連一抹青綠也看不見。我只能把自己抱得更緊了。

不知過了多久,有人輕輕拍了拍我,我抬頭,映入眼簾的詩一隻乾淨修長的手和一張美麗的面孔。“你沒事吧?“她笑著問我,伸出的手拉著我的手。她的手,好暖,那一抹熱量,隨著手上的觸感傳入我的心頭,驅散了我心中的寒冷。因為坐的太久,她拉我起來的時候我有點踉蹌,連連往後退了幾步才站穩,這才意識到自己究竟在這個陰暗的角落呆了多久。雨又開始下了,這次,是綿綿細雨。她扶著我走到座位上,幫我打了熱水,遞給我,讓我暖手。我和她面對面地坐著,似乎不用多說什麼就能知道彼此的事。她輕柔地問我:“有什麼事嗎?”我突然覺得鼻頭一酸,眼淚又嘩嘩地往下掉。她給我遞過一張紙巾,等我怕穩定一下情緒,她才開口問我:“是不是感覺被孤立了,事因為成績的原因嗎?“我點了點頭。她看了看窗外,聲音如同流水潺潺般道:”如果你改變不了這個局面,你就只好改變你自己了。我們不能像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不能像李白般世人皆知;也不能像陶潛般隱居避世。但是我們能改變自己,讓自己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把心磨圓了,就是成長。“說完,她轉過頭看向我,笑靨如花,如一束陽光,把我從那個陰暗的角落救贖,驅散籠罩在心頭的迷茫,此時此刻,層層烏雲被一束束陽光穿透,太陽快出來了。

後來,她幫我補習,我的成績像飛船般嗖嗖地上升,同學們對我刮目相看,我也融入到他們中,不被孤立了。再後來,我們成為了最好的朋友,直到現在,即使我們分開了,我們依然保持密切著聯絡。

是她,用一雙溫暖的手把我從寒冷的深淵中拉出來,謝謝你,即使如今你不在我的身邊繼續陪著我,那幕情景還藏在我心底。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也有花開,沒有花開的地方也有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