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不可擋——碎片化相關作文20篇

勢不可擋——碎片化 篇1

勢不可擋——碎片化作 ,872字

人類在21世紀正式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碎片化是這個時代的重要特徵之一。在這個特殊的時代,我們與碎片化的生活相遇,它充實我們的人生,節省時間,在學習,閱讀,社交等方面為我們提供便利。

碎片化的生活帶來碎片式學習的可能性。它讓我們得以把以往浪費在路上的時間收集加以利用。猶記少時,爸爸總會開車送我上課,那是,磚頭機還是主流,路上的時間基本都用在了發呆上。而現在,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網課漸漸流行起來,越來越多的白領選擇在工作間隙用30分鐘的一節課來充實自己。碎片化的學習解放了人們緊缺的時間,幫助人們更好地適應快節奏的都市生活。

碎片化的閱讀讓我們的生命前所未有得豐富多彩。我喜歡在等待時拿起手機,靜靜地看上一會兒《紅樓夢》。排長隊時,一本《洛麗塔》填滿了無趣的時光,我沉浸在主人公悲劇的愛情中,忘了煩躁。在地鐵上讀一本《雙城記》或是《飄》,能使枯燥的時間都變得明麗起來。讀這些書時,不用紙質書,以只智慧機就能滿足我所有的需求。那些曾經虛度的,無聊的,令人厭倦的時光,都因為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充實起來。

碎片化的社交與傳統的交友更是天差地別。我們和來自不同城市、地區彼此素不相識的人交談,發現彼此共同喜愛的事物,那一刻的愉快與滿足是從前的我無法想象的。去年,我在網上認識了幾個同樣喜歡漢服和漢文化的同袍。我們並沒有花很長時間交談,只是每天有空的時候在網上討論漢服的形制,配色,以及各自喜歡的店家。雖然交流的時間不長,但與她們聊天時我感到快樂,充實。碎片化的社交不需要刻意留出大段空白時間,它是自由的,隨性的。這,就是碎片化社交獨有的魅力所在。

有人擔憂這種碎片化的社交會是現代社會人情冷漠。這份擔憂不無道理。但在我看來,凡是都有兩面性。我們既然已經發現問題,就應該積極反省自身,多與外界交流。而不是沉迷於網際網路上的生活。碎片化的生活的普及是時代的大勢因為一些隱患就逆著潮流走,一味否定碎片化社交與因噎廢食無異,極不可取。

碎片化生活正以不可擋的趨勢改變我們的心態與認知。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那麼,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美好,更精彩。

不要做碎片化的奴隸 篇2

記敘文 ,935字

21世紀隨著資訊爆炸時代的到來,當移動終端逐漸普及時,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想要購物上淘寶,想要聊天QQ、微信輕鬆搞定,想要學習奈米盒、電子書等APP紛沓而來,於是我們不可避免地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社交等,我們欣喜地發現:碎片化之後似乎生活更加便捷、學習更加高效、社交更加精準化。

於是我們逐漸沉浸於享受這種碎片化的生活:坐電梯、等車、走路,甚至於吃飯時都“機不離手”,無時無刻不埋頭於小小的螢幕,上癮似地滑動著螢幕,這真的是享受碎片化生活的樂趣嗎?不,這是淪落為了碎片化的奴隸。

當生活遇到了碎片化之時,我們的意志力也遇到了嚴峻的考驗,適度地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化碎為整,不斷為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做加法。可是,反之,卻是化整為碎,攪亂我們的正常生活,降低學習、工作的效率。還記得開學初班級裡的那次“微信”風波,剛升入初中,來到了新的集體,為了更好的與夥伴們熟悉,於是在幾名同學的帶動下班級中建立了微信群,起初大家只是在群裡簡單地交流,商量班級的一些活動,可是時間一久,有些同學聊得忘乎所以,到了晚上十點多還欲罷不休。第二天,班中便“喜”得“國寶”數枚,作業做得七零八落,上課時哈欠連天,被班主任逮了個正著。究其原因,邊微信聊天邊做作業,忙著刷屏,做作業的時間被碎片化了,當然是做得又差又晚。所以,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應當首先學會控制自我,學會合理利用碎片的時間,而不是打亂正常的工作學習時間,將時間全部碎片化。

其次,當生活遇到碎片化之後,“低頭族”已然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瞧,靜靜的地鐵車廂裡,大家人手一機,低著頭不停地滑動著螢幕;十字路口,等紅燈的空隙,也有行人或司機掏出手機低頭“孜孜不倦”地看著;節假日,家人小聚,公園的草坪上有人依然低頭忙碌的滑屏……“低頭族們”忘乎所以地利用著一切碎片時間閱讀著、學習著,可是殊不知這種碎片化的閱讀已經嚴重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長此以往,必然導致視力下降,安全隱患湧現,人際交往行動能力退化等。所以,不要將一切碎片化的時間統統交給手機,不要沉迷於虛擬世界,適當的放下手機,抬起頭欣賞一下藍天白雲,多與他人互動交流,多做一些運動,多一些思考,也許你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閱讀不能被碎片化 篇3

閱讀不能被碎片化作文 ,603字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了。時間、購物、社交,還有對我們學生來說,最最重要的閱讀也是如此。這大大地影響了我們的心態和認知。

我在外出的過程中,發現人們,不管男女、還是老少許多人都成了“低頭一族”。在公交車上,在地鐵中,在醫院裡,在商場,甚至在過馬路時都低著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零碎時間關心著自己的手機裡感興趣的資訊,包括網路小說。我認為這十分不好,甚至是危險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拿閱讀這件事來說吧:很多年輕人,我們的父母,包括我們一些中小學生,他們自以為他們每天在閱讀,時刻在閱讀。其實不是這樣的。這種閱讀是“忙裡偷閒”有時間看一點,有時間看一點。他們只能關心被閱讀文章中的情節如何如何,故事的結局是怎樣的。他們沒有時間去體會小說中文字的優美,段落的精彩,更不會想到去了解文章小說的寫作背景是什麼等等。他們更不會去想想,閱讀完了這篇文章,這個小說,自己能從中學到些什麼?這種閱讀習慣是不好的,對我們幫助是不大的。

我聽專家說,閱讀要有一定的環境和氛圍。平時在課堂裡,晚上在家中,雙休日在圖書館,書城等地方就很好。在這些地方看書閱讀時,周圍的人都在安靜地專心地看著自己手裡喜歡的書,他們沉浸在閱讀的快樂中。

在這個移動網際網路大發展的時代,我們要能夠讓自己安下心來,找個地方坐下來,用大塊的時間去認真地、專心致志地去閱該,去享受閱讀的快樂,並讓自己能夠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博而不精的碎片化閱讀 篇4

博而不精的碎片化閱讀 ,5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