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音樂也變得碎片化相關作文20篇

別讓音樂也變得碎片化 篇1

別讓音樂也變得碎片化 ,852字

現在“標題黨”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常見,一篇文章,一條新聞看個標題,就算讀過了。通過這樣的碎片化閱讀或許我們無論是天文地理還是娛樂八卦,無論是耳熟能詳的經典名作還是冷門生僻的知識,都可以迅速獲取。但是這樣的碎片化閱讀真的好嗎?

其實不僅僅是閱讀變得碎片化,現在的音樂也快被時代摔得破碎。

我一直非常喜歡古典音樂,這可能與我從小就學習各類樂器相關,可是現在誰還會把一首耗費了作曲家數以千計個日日夜夜所創作出來的樂曲聽完。我想,如果《命運交響曲》是這個時代的作品,它可能只有5分鐘,或者只有我們熟知的第一樂章,這首長達33分鐘的交響曲的後28分鐘,有誰去認真聽過?後面的部分難道不是貝多芬頑強地抵抗著自己的命運而寫下的嗎?這讓我想起,在初中時我是校管樂隊的一員,當我們在藝術節上演出時,臺下的觀眾哪個不是刷著手機,打著哈欠,等待著我們的結束?大家根本沒有耐心去聽完一曲,聽著碎片化的樂曲,看著手機中碎片化的資訊。

難道流行音樂就能逃過被碎片化的命運嗎?現在人們聽音樂是件非常平常,甚至是隨性,隨便的事情,走路、打掃衛生、開車、玩遊戲、喝咖啡、看書、吃東西等等的同時都在聽歌,路上的行人常常是邊刷著手機螢幕,邊插著耳機聽歌。這些聽歌的時間大都是非常碎片化的,但我們每次都能夠把每一首歌聽完嗎?我身邊有一類人,他們尋找新的歌曲,或是隻根據前奏來決定這首歌好不好聽,又或是直接拉到副歌部分,一錘定音。把一首歌曲摔得粉碎,再從中挑出一塊碎片,決斷整首歌。在這樣一個新單曲釋出頻率這麼高的時代,這樣的方法不僅省時而且省力,可是這樣音樂的價值也就會這樣被省時省力地被否定。

事實上哪止音樂,閱讀變得碎片化,影視作品也進入了“快進時代”,我們也早已失去了用書信交流的安心。我仍衷心希望以後有“副歌黨”,“前奏黨”,甚至是“歌名黨”的出現,讓我們用心聽完每一首歌,每一個作曲家,作詞家,演唱者都值得我們的尊重。就像周杰倫的歌詞中寫到的:能不能給我一首歌的時間,把故事聽到最後才說再見。讓我們拒絕音樂碎片化,用心去感受音樂的美。

別讓生活都成為“碎片化” 篇2

別讓生活都成為“碎片 ,874字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著許多的變化,各類新型產品研發,出行的方式改變……而最為明顯的就是生活碎片化。“碎片”原意為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而我把它理解為對待事物的一個不同方式。

目前,“碎片化”是生活中已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聞的“碎片化”讓人們一眼便知其中的主要內容。閱讀的“碎片化”讓人們感覺讀了很多書……“碎片化”讓人們認為對自己的幫助很大,其實不然。它只是讓人在心裡上有所滿足罷了。所以,別讓生活的所有成為“碎片化”。

“碎片化”閱讀不等於讀書。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只要我看了,去讀了,並且知道這是什麼,就等於讀了書,增長了知識。但這個增長不是完整的,零零散散的只會讓我們將所有看過的東西混在一起,記住了,也只是暫時,待時間久了,便一無所知。所謂讀書,是有辨認、理解、分析的過程,有時還伴隨著朗讀、鑑賞、記憶等行為。而這些,並不能在短時間,不集中注意力的情況下完成。更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也就是說,只有你去認真,反覆去讀,就能領會其意。

“碎片化”時間不等於節約。在人們工作的時候,因身邊有網際網路,便會想抽出一點點時間來做自己喜歡的事。久而久之,所謂的“碎片化”時間,卻是把我們曾經的大塊時間不自覺的切割成了小塊時間。很多人也因此在忙碌中收穫一絲絲的休息,認為充分節約了時間。但他們沒有節約時間,這也僅僅是心理上的滿足。這些碎片化的時間,並沒有為更多人爭取到自由或者學習的空間,反而讓更多人患了微博微信依賴症和拖延症—刷完這條微博再吃飯,看完這條微信再洗臉,看完這屏朋友圈再幹活……而這一點點的時間,便成為了浪費。

“碎片化”交流不等於社交。社交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各個領域中它十分重要。但一些社交軟體的出現,打破了傳統,讓面對面的談話成為只需對著螢幕便可以交流。的確,這樣的方式非常便捷。但它打破了社交真正的意義,讓更多的人沉浸在網際網路世界裡,對外面的世界不感興趣。時間久了,這也就成為很多人的習慣了。

也許,“碎片化”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方便,變得精彩。但不是每樣都適合。所以,別讓生活都成為“碎片化”。

當生活變得碎片化 篇3

當生活變得碎片化作文 ,886字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手機,pad,電腦給予了人們豐富多彩的娛樂方式。但是,我們的生活,正因它們,漸漸變得碎片化……

首先,何為碎片化?“碎片化”一詞,在上世紀80年代常見於“後現代主義”的有關研究文獻中,原意是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如今,“碎片化”已應用於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和傳播學等多個不同領域中。這是百度百科對它的解釋。由此可見,它並不是一個原來就用在生活方式上的詞語,仔細思考後,我們就能發現這個比喻的準確得當。

我還依稀記得八年前—也就是我5歲時的生活畫面。早上,坐在餐桌前,父親手上持著一份報紙,仔細而有耐心地閱讀著。晚上,經歷了一天的辛苦工作,一家人坐在電視前,先是我和父母一起看我看不太懂的新聞,之後父母會伴著我看我喜愛的動畫片,全家人歡聲笑語。總結下來,就是早上看報紙,晚上看電視。然而,如今,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由於智慧手機的迅猛發展,我們獲取資訊的方式早已不止讀早報看電視那麼簡單。短短的一分鐘,我們便可以開啟知乎看一篇自己感興趣的文章,也可以在微信上看一篇公眾號的推送。我們很少再會像之前那樣抽出固定的時間來做固定的事。生活不再像以前那麼有規律,晚上,我們一家人吃完飯後就各顧各的玩手機,失去了家庭應有的溫馨感,這是碎片化生活的弊端。

但與此同時,它也給我們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好處。在上下班的時間,本來只能站著發呆的人們可以掏出手機,瞭解自己感興趣的事,聽聽歌或打打遊戲等等,十分方便。如果把我們原來的生活比作石塊,那麼現在我們的生活更像是沙粒。雖然它不像石塊那麼穩定,但它可以到達原本石塊無法到達的角角落落。碎片化的生活還豐富了我們獲取訊息的途徑。官方報紙上的訊息固然可靠,但都包含了記者自己的想法。而且報紙上有關一個事件的內容最多隻有一兩版。但現在,我們可以搜尋得到有關一個事件的多篇報道,將他們進行比對,得出相對客觀的結論。

碎片化的生活對於現在的人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我們如果能好好利用起它的益處,那麼我們的生活會更加充實,但我希望不要因為智慧手機而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生活變得碎片化 篇4

生活變得碎片化作文8 ,812字

如今的大多數人,會選擇買磚頭厚的百科全書,遇到問題就翻尋嗎?當然不!百度一下,輸入關鍵詞,搜尋,問題便解決了。

如今的大多數人,除了必要的工作時間,還會有大片大片空餘時間任他們安排嗎?當然不!空餘時間越來越少,但擁有空餘時間的頻率卻越來越高,看似時間總量差別不大,但對於時間安排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鉅變。

如今的大多數人,會專門定一個時間,一個固定不變的時間,去趕集嗎?當然不!缺少什麼物品或是心血來潮想購物,隨時隨地都可以掏出手機,選擇物品、下訂單並付款,然後等著快遞送貨上門,事情就完成了。

而交友這事更別提多快多方便了,微博、微信或是QQ等社交軟體早已在民間普及,或是關注一下,或是搖一搖,或是匿名聊天,反正距離根本不是問題,交友就是如此簡單。和來自天南地北的朋友聊天甚至已成為一項閒暇時的娛樂活動。而且也無需花費過多精力,靠一封封信件維持感情。

由此可見:我們的閱讀變得碎片化,時間變得碎片化,購物、社交、學習等等的一切都變得碎片化了,即這是一個碎片化的時代,生活變得碎片化。而人們所要做的,便是適應這樣的生活、掌控這樣的生活從而使生活更加美好。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這句流傳千古的警示格言在生活變得碎片化的今天仍有著深刻的意義與價值。在這樣的時代,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的碎片化時間,不要因時間過短而隨意揮霍,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把握好時間便能適應這樣碎片化的生活。

然而,如果說把握時間是基礎,那麼追求效率便是關鍵,這對一個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斯特菲爾德曾說過:“效率是做好工作的靈魂。”只當一個人做事極有效率時,他才會領先於他人,用碎片化的時間,去完成碎片化的閱讀、購物、社交等,創造出更多的財富。一個人要想有效率,他必須保持忙綠和緊張的狀態,全神貫注並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做事有效率便能掌控這樣碎片化的生活。

生活變得碎片化,但只要把握時間、追求效率,生活也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當生活變得碎片化 篇5

當生活變得碎片化作文 ,876字

曾經的人們,沒有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想知道新聞就只能出去買報紙,若是要讀一本書就得去圖書館借或去書店買,想要與在異地的好友交流只能靠寫信,如果兩人住的地方很遠還要花很長時間,買點蔬菜,生活用品等就必須不管在酷暑時分或在刺骨的寒冬都要出門去超市或菜市場……

但現在,有了手機看新聞只要下載一些看新聞的軟體就能看到比原來資訊量多幾倍來自於世界各地的新聞,還不用出門買也不用擔心去報紙店太晚買不到報紙了,如果要讀書只要搜一搜這本書的名字馬上就會跳出全文,如果要與好友們交流只要在微信上傳送就好了即使橫跨幾個國家也馬上可以收到,而且還可以視訊聊天,如果要買任何東西小到一支筆,大到一臺電視機、一個沙發、一張床等等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實現。

但萬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在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許多孩童年紀尚小卻因為手機而帶上了眼鏡,許多和我差不多大的中小學生們由於沉迷於遊戲而導致成績大幅度下滑。

雖然如此,但我們的生活也因網際網路的發展變得碎片化。

以前做每件事情都要用很長的時間,但現在只要靠閒暇的、碎片化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一件在網際網路不發達時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事,如用碎片化的時間購物。

曾經要冒著大太陽、淋著大雨、頂著刺骨的寒風還要花很長的時間、精力、體力才能完成的事,現在逛逛淘寶、京東、天貓、一號店就可以買下來,不但便宜而且還可以送貨上門,這一切都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

記得我三四歲時,網路還沒有發展的那麼好,我的父母經常帶著我一起逛超市,一逛就是好幾個小時,逛到腿腳痠痛,只能買到部分需要的東西。

而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我的父母都開始網購了,曾經有些東西在超市裡買不到,但在淘寶等軟體上一搜就能搜得到,而且也不用像在超市裡購買完了一樣大包小包的拎回來,同時也不用擔心錢沒帶足這種尷尬的問題,因為在購買下單時,在支付寶上就能付款……

在這個科技化的時代中生活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無處不給我們帶來便捷,這樣碎片化的生活必是對網際網路發展的一種肯定,希望網際網路能愈發強大,並在便捷的基礎上,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好處,將中國推到世界網際網路發展的頂層!

別讓我們的態度“碎片”化 篇6

別讓我們的態度“碎片 ,851字

一得閒,摸出褲袋裡的手機,手指飛快地解鎖,繼續瀏覽之前的頁面。有著這個習慣的人已經潛移默化地接受了碎片化的生活。

隨著近年來,網際網路移動端的急速發展,海量資訊變得像無孔不入的潮水一般,將我們一切時間空隙填充得滿滿當當。這樣的好處自然是明顯的,現代人類犧牲了一些無用的時間換來了大量資訊的捕獲,這似乎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

但是儘管生活碎片化了,我們卻依然要抱著對待完整生活的態度。

只有抱著對待完整生活的態度,那些經典著作才不會成為我們人生中的浮光掠影。

蘇東坡在翰林時,讀《阿房宮賦》至四鼓,灑然不倦,這是古代仁人對待閱讀的態度,何等虔誠。短短一篇《阿房宮賦》,若是我們用碎片化的態度去閱讀,需要多久?我看最多不會超過半個小時,而在這段時間裡,我們真的用心體會過這篇文章美妙的音律嗎?真的會在這些文字中揉入自己深思熟慮的獨到見解嗎?答案皆是不。可見碎片化的方式閱覽經典得到的只能是一個最粗略的、最淺顯的印象。

只有抱著對待完整生活的態度,我們才能對接受資訊有最正確的認識,以及發表最為恰當的看法。曾經有一幅照片,是一位主治醫生在進行了6小時連續的手術之後,疲憊地坐在手術室的地上喝著葡萄糖水。面對如此感人的畫面,底下的評論竟然許多都是“葡萄糖水的錢是不是病人出的。”這樣的話。我認為拋開其它主要原因,碎片化的態度也起到了負面的作用。正是這種態度,讓網友們放棄深度思考,讓如此嚴重的話題變成了用惡劣的手段博人一笑,而面對這樣惡劣的評論,如果我們不用完整生活的態度來瀏覽,就極有可能被誤導。

只有用面對完整生活的態度,我們的生活才不會支離破碎,持那些碎片化生活態度的人殊不知,自己漸漸成了一個只在碎片化單位記憶體在意義的人。他們去旅行,不顧欣賞美麗的風景,卻只是盯著手機,到了景點匆匆拍照,發個朋友圈,以此做自己的遊記證明,這些人完整的生活已經被碎片化切割得支離破碎。

碎片化生活已經成為了時代的必需品,但是碎片化的態度會為社會蒙上了一層浮躁的陰影,所以,請抱著對完整生活的態度生活,別讓你的態度碎片化。

生活為什麼變得碎片化 篇7

生活為什麼變得碎片化 ,754字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離不開手機、電腦,離不開網際網路的世界,卻不知道網際網路也一點點地改造著我們的生活。

人們對網際網路的理解大概是:可以用來快速查詢資訊及用來放鬆身心。遇到問題後開啟吧百度查一下已經變成了一個很自然的行為。當然,網際網路的普及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便利,同時也會有不好之處。

在無聊時,人們會拿出手機,開啟各種社交軟體與朋友聊天,亦或是發開一些軟體,例如微博,去尋找一些樂子。這種行為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碎片化。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去看書、跑步或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像這樣虛度時光。也許有人會問,在手機上也可以看書,為什麼不用手機看呢?我認為既然是用手機,就很難不被手機上的另一些東西所吸引,不如靜下心來,拿一本紙質書,慢慢地品讀。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人們更加離不開手機。常常見到明明事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飯,有幾個人在那裡玩手機,或是明明離得很近,卻用手機交流。這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碎片化。在需要與人面對面進行交流時,我們選擇了不聽不看,這是一種缺乏真誠的表現。在聊天框中的文字並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全部意思。聊天時與對方進行眼神的交流可以使雙方更加了解對方的想法,促進感情。

生活變得碎片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人們自己的自制力還不夠。對於光鮮亮麗與汙垢並存的網際網路世界,人們難以抵擋住全部的誘惑,經常管不住自己的手,想要看兩眼吸引自己的東西。這時,自制力就顯得異常重要了。但要完全做到不去看也是不現實的,人們總要放鬆自己,但放鬆的方式可以適當的改變一下。

網際網路的確是一把雙刃劍,幫助我們的同時也傷害著我們。我們要多利用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抵制壞處或將壞處變為好處,那樣我們的生活就不會失去光明,不會虛度時光,會活出自己的意義。即使生活變得碎片化,心卻依舊保持原來的從容與閒適。

別讓自己的時間“碎片化” 篇8

別讓自己的時間“碎片 ,1055字

隨著現代媒體方式的進步,社會及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生活中的諸多事物都“碎片化”了:碎片化的閱讀、交流、時間等等。碎片化的生活已然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習慣。而曾經,被碎片化的時間也影響到過我的學習習慣。七年級上半學期,我有了一部自己的手機,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玩手機、玩遊戲、聊天。原來的我回家後就馬上寫作業,寫完後再做些小練習、看會書消遣時間,九點左右就睡覺了。而有了手機,我則能獲取大量最新資訊、看電子書、在手機上學習和做題。

可是在網上看了大量的資訊後我所能牢記的並沒多少,在網上耗費的時間卻很多。

原來的我回家後兩三個小時都是在專心致志地學習,而沉迷於手機那時,手機伴隨著我寫作業,時不時發出“叮叮”的訊息提示音,使我沒法專心寫作業。之後我把手機音量調成靜音後還是不能專心,往往是寫幾分鐘作業,看一下手機,因為我已經養成這種習慣了。

學習時間被碎片化,學習效率自然也就不高。那段時間我沉迷刷空間、打遊戲,導致作業拖到晚上十點還沒寫完的情況常有發生。第二天的我總是頂著厚重的眼袋,眯著佈滿血絲的眼睛,打著哈欠迎接新一天的學習生活。而我在校的默寫、做好的題目也時常漏洞百出,因為我在背單詞、古詩詞等時還在邊背邊在幾個動漫群裡活躍。

我去書店時總會買幾本想看的書,一回家就立刻津津有味地“啃”起書來。而那段時間,我就算寫完了作業也沒耐心看書。我買了但沒還看的書都疊了有三四寸那麼高,可我仍毫不緊張:今晚先玩會兒手機,明晚早點寫完作業再看書吧。幾乎每天我都這麼想著,卻半個多月都沒有付之實舉,而是每晚捧著手機看那些對學習毫無幫助的言情、仙俠文。現在想想,我都想不起當初看的電子書中的一個人物名,卻是浪費了那麼多本能看幾本含金量高的名著的時間。

直到那段時間的我在網上看到了一篇關於碎片化生活的文章,這才意識到自己沉迷手機而浪費了很多學習知識的機會。我反思了自己不當的行為,並決心利用好自己的時間,使我的時間重新“整體化”。後來我堅持先學習,每天留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上網。隨著我的堅持,我的自控能力變強,我的時間不再碎片化了。

時間被碎片化了,無意中我們其實做了許多對自己無益反而有害的事。在當今的時代,大多數人的時間都被碎片化了,越來越多的人們沉迷於上網、玩手機,卻落下了正事。但只要我們有正確的認知和自控能力,我們就能使自己的時間重新整體化。

柏拉圖說過:“自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於快樂與慾望的控制。”只要我們正確利用時間,不沉迷於網路,讓自己有整段整段的看書、學習或工作時間,那麼碎片化的時間就不會影響到我們。

當生活變得碎片化 篇9

當生活變得碎片化作文 ,775字

在網際網路不斷髮展時,我們是否會習慣生活。從入境看來,人們似乎樂在其中。而其帶來的碎片化生活影響我們的心態和認知。這有利有弊。

當移動網際網路開始不斷影響這我們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出現了—碎片化。

碎片化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方便。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網路:手機閱讀,網上購物,等等。但是它們統統都被打成了碎片。可是,碎片化的閱讀可以讓我們對已經讀過的部分進行思考與反思。例如,在手機上看書,不可能花一天的時間來閱讀。這時候,我們可以進行碎片化閱讀,每天只讀一點,但是對這一點內容做個小結,有助於我們對接下來的文章的理解。

而網上購物也可以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東西。如今,購物已經變得碎片化,可是人們購物的時間節省了,我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將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人們甚至可以不用擔心超市的遠近,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可以說是省時省力。

在碎片化生活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人們的生活也已經變得如碎片般:碎片般的社交,碎片般的時間……其中,碎片的時間則最為影我們的生活。

說到碎片搬的時間,就不得不提到我們學生寫作業時的問題了。寫作業是需要時間去思考的。但是,很多的學生在學習時捧著手機津津有味地看著。這樣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還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睡眠,因為在玩手機的同時,時間已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寫作業的時間則變得碎片化。通常當我們開始寫作業時已經很晚了。這樣不斷地惡性迴圈,一來導致我們成績下降,二來使我們的時間不夠用而逐漸產生了恐慌,怕第二天交不出作業而熬夜寫,這對我們的身體狀況是有害的。

想要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就應該好好反思一下我們的行為,其實,我們是可以放下手機的,不必每時每刻都依賴它,使碎片化所帶來的不利因素儘量遠離我們,而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整體化,規律化,即使有人認為自己做不到,但是我們可以嘗試,努力去改變

當資訊媒體變得碎片化 篇10

當資訊媒體變得碎片化 ,913字

隨著如今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受到碎片化的影響。碎片化閱讀、碎片化社交、碎片化資訊等等,它們都是碎片化的產物。而在我看來,碎片化的資訊媒體,為這個社會帶來的改變與衝擊,是最為巨大的。

碎片化原意是指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碎塊。當完整的資訊媒體被切割為一個個區域性,供人們去接收時,會帶來諸多利弊,我的觀點則是,弊是遠遠大於利的。

先從利說起,資訊媒體被化為諸多碎塊,這迎合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狀態。人們可以利用手機閱讀簡短新聞,這讓接收資訊的途徑變得多樣。碎片化的資訊媒體,將快節奏生活的空隙填補,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碎片化的新聞,閱讀起來更加輕鬆與方便,這便捷了我們的生活,讓資訊的獲取變得更加快捷與方便。

在來去學校的路上,我時常會開啟手機中的軟體,閱讀當下的社會熱點與政治時事,不到五分鐘的時間,我便可以瞭解到它們,這是碎片化的資訊媒體所帶來的巨大便利。

然而,資訊的獲取在變得便利與迅速的同時,它們的真實性將會下降。原本完整無誤的新聞報道,被碎片化所斷章取義,簡短的報道無法將事件的原貌真實呈現,越來越多的虛假資訊隨著碎片化撲面而來,我們無法區分資訊的真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到資訊的獲取。越來越多的標題黨與不良媒體,通過誇張的題目與支離破碎的新聞內容,吸引人們的眼球,這樣的碎片化是不容存在的。

就比如曾經很多的醫患糾紛事件,許多新聞媒體在未徹底瞭解事件前,利用碎片化編纂許多簡短的新聞報道,吸引人們的關注,這帶來的影響是十分惡劣的。

大量的碎片化資訊,在人們一掃而過後,真正記住的又有多少呢?每時每刻都有新的碎片化資訊出現,人們疲於應對,無法區分,難以記憶,快節奏的生活意味著許多碎片化的資訊,在一天過後就會成為茫茫資訊海洋中的一個垃圾,永遠堆砌在海底。無意義無內涵的簡短新聞,在看過後便會遺忘,這對於我們的生活究竟有什麼用呢?

我每天都會看到大量的碎片化資訊,在剛剛閱讀完時,我會覺得很有幫助。但在一個小時後,我便會悉數忘記它們,這些碎片化的資訊對我毫無用處。

碎片化的資訊媒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要做到快捷迅速,更要做到真實與有意義。希望碎片化生活能帶來更多的益處,而不是一些消極沉悶的影響。

即使是在碎片化的生活中,閱讀也不應碎片化 篇11

即使是在碎片化的生活 ,696字

我曾親眼見過這樣的一幕:

晚高峰時的地鐵3號線。亮黃色的座位上,人們低著頭,幾乎是以同樣的手勢刷著手機,不論男女,也不論老少。唯有一位倚站在車門邊的女孩,素色的格子裙,肩上挎著一隻運動揹包,手中捧著一本《娛樂至死》如飢似渴地閱讀著。她的耳邊一定劃過地鐵的呼嘯及周圍人們的說話聲,但她是如此專注,甚至都沒有注意到我注視著她的敬佩讚許的目光。

日新月異,科技迅猛地發展著。現在的人們,早已習慣頻繁地刷微博,發朋友圈,上貼吧,一篇長文粗粗瀏覽也用不了幾十秒。然而這些只是碎片化的閱讀,沒有“營養”的閱讀,不過是在空閒時消磨時光的工具罷了。推文的作者,大多也是一時興起,草草幾筆而成。這類文章只是取悅於人,並不能帶來精神上的慰藉和受到心靈上的洗滌的快感。

是的!閱讀不能碎片化!我們可以匆忙解決午餐,匆忙擠上回家的公交車,但我們不能在匆忙之中閱讀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詩人歐陽江河曾表示憤慨和擔憂:“我故意寫長詩,對抗碎片化的閱讀。”的確,沒有一個寧靜的午後,你怎麼能讀出《飛鳥集》中深入人心的哲理?沒有一個靜謐的夜晚,你怎麼能讀出魯迅的那個年代人們道德的淪陷和人性的泯滅?沒有一個空閒的週末,你怎麼能身臨其境,跟著柯南。道爾,亦或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一起偵破一起離奇的案件?

記得一位著名的法國攝影師曾發表過一系列名為“最後的書籍”的攝影作品,捕捉的即是人們在地鐵等喧鬧場所的讀書片刻。真實的記錄感動了許多讀者,照片中的閱讀者無一不流露出專注的眼神,這分明是對知識的渴望。

步入21世紀,生活方式的改變在所難免。當生活漸漸碎片化,我們的閱讀仍應保持原來的模樣。見字如面,“慢閱讀”才能讀出文字中的真諦。

別讓生活也碎片化了 篇12

別讓生活也碎片化了作 ,557字

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日益發展,我們的生活,細緻到吃喝玩樂,優雅到品讀書文,都可以輕輕一點,一部手機揣在懷裡,好像樣樣事情都馬到成功了。

可是仔細想想,網路確實帶給了我們無限大的好處。但,真的就百利無一害嗎?是不是輕輕一點,一切乃至人生都可以萬事大吉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碎片化的時間,揣起手機,在沙發上一蜷就是一天;碎片化的閱讀,在電子書風靡的如今,紙質閱讀的觸感少有人去緬懷,而是輕輕一觸,退出頁面,在精緻的遊戲畫面中沉淪不已;碎片化的購物,連隊生活最起碼的上心都丟掉了。像熱狗唱的《差不多先生》一般,“就差不多吧,繼續嘛”。甚至連社交都被碎片化了。茫茫網海,能交到興趣相投,合拍的朋友確實幸運,但更多的是潛在的詐騙和信任危機。人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亦更是不可無吶!真正的朋友,是生活中細微小事展現出來你體會的到的關心和慰問,並不是網路上你一言我一語,續個火花有個輪船,話一投機就是交心的朋友的。太幼稚了。

這樣子看下來,網路的發達,並不是使我們省去必要生活步驟的藉口。長此以往的結果,只會讓我們感嘆時間如白駒過隙,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感嘆生活的低劣品質,感嘆網友的口蜜腹劍。

網際網路的發達,是時代進步的標誌。並不是碎片化時代的促成因素。光陰似箭,總該有新的時代來替代舊時代,但可別讓人生退步了。

讓音樂走進心靈 篇13

國三作文 ,563字

我喜歡音樂,因為它能讀懂我的心靈。

我喜歡那勁暴的搖滾樂,吉他、貝司所發出的重金屬的響聲,歌手大聲的呼喊聲,富有節奏感的音律。這一切都讓我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戴上耳麥,關上房門,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那鏗鏘的撥絃聲讓我的心隨之跳動,我的心隨著音樂一齊搖滾,忘了自我,忘記世俗的浮沉。

音樂,能發洩我消極的情緒。

我喜歡那溫柔的抒情曲,古箏的柔美,鋼琴的清新都讓我無法自拔,喜歡捧著小說,聽著《梁祝》,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悽美愛情,小說中主角的命運坎坷,淚像珠子般一顆顆脫落下來,掉在墨香的紙上,染出一片水跡。音樂能控制我的情緒。它歡樂,我歡樂;它悲傷,我悲傷;它憤怒,我憤怒;從曲子中聽出作者柔柔的情,溫溫的意,音樂控制了我的情緒,掌控了我的心。

音樂,能牽出我的悲傷。

我喜歡那悲傷的情歌,從中流露出的是演唱者自身的傷感與無奈,聽著那些感人的歌聲,我的心也跟著不禁傷感起來,是否有情人終究不能成眷屬?是否相愛的人真的不能永久?下一秒,歌曲迴轉,明天起,開始新的一天,又露出他們的樂觀向上,是的,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能被打倒。音樂教給我道理,給我無限的啟迪。

我喜歡音樂,是因為它能使我忘記煩惱;我喜歡音樂,是因為它能震撼我的心靈;我喜歡音樂,是因為它能教會我許多道理;我喜歡音樂,是因為它能唱出我心中所想。

愛上音樂,讓音樂走進心靈。

讓音樂走進心靈 篇14

國二作文 ,756字

從盤古開天闢地的那一刻起,音樂便化作精靈墜入人間。它能淨化骯髒麻木的靈魂,撫慰善良脆弱的心靈,使人們在紛繁、喧鬧的人世中獲得一片心靈的淨土。

我喜歡音樂。那從不同樂器裡飛揚出的一串串動人心絃的音符似乎具有神奇的魔力,將我帶入了一個個不同的世界。

在所有的音樂裡,我最喜愛的是古典音樂,它不像革命歌曲那般豪情萬丈,也不似流行歌曲那般蒼白空洞,而是博大精深,包羅永珍,富有內涵。或如小橋流水般優雅婉轉,或如旭日噴薄般雄壯有力,或如六月飛雪般如泣如訴。每一首樂曲都是一個故事,只有用心體會,才能觸控到它的靈魂。

我最愛聽的是小提琴協助曲《梁祝》,它是用多種樂器合奏而成,輕靈飄逸,動人心絃。那跳躍的音符躍入耳間,跳入心裡,講述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樂曲的起伏婉轉在我的腦海裡流動,幻化成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曲終了,不禁令人潸然淚下。

每當我生氣憂傷時,我就會放一曲古典音樂來聽,讓輕靈的音符將我帶入一個奇幻世界,忘卻煩惱,忘卻憂愁,擺脫一切焦慮與不安,完全進入一個忘我世界。在那個世界裡,天很藍,水很清,萬物都顯示著自己的本色,不含任何雜質,只有音符在天地間輕舞,飄揚。置身其中,真是一種享受。我想,這大概就是心靈的淨土了吧!

有人說:古典音樂太老了,沒有流行音樂前衛。但我卻認為,古典音樂抒發了音樂家們的真實的內心感受,記載了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因為文明不會老,所以古典音樂也不會過時,而是成為一種時尚。一如一朵不敗的花,一眼不息的泉,生機勃勃,燦爛耀眼!

當然,音樂的世界是博大精深的。革命音樂和流行音樂也會深受人們喜愛,各種各樣的音樂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陶冶了人們的情操,使世界變得更加絢爛多姿!

傾聽音樂,就能體驗生活的美好;品味音樂,就能感受人類的文明。朋友們,請敞開你的心胸,讓音樂走進你的心靈,淨化你的心靈吧!

別讓世界改變我們 篇15

高三作文 ,812字

龍應臺有言:世界看得愈多,困惑愈多,答案愈少。這看似平淡的一句話在我心中蕩起無限波瀾,我們忙碌地奔波著,隨著人流不知所往,是世界改變了我們嗎?

很多人在這顛沛動盪的曲折中如無根浮萍般迷失,但總是有弄潮的吶喊在耳邊迴響,有的人選擇屈服,苟且發掘未來對光陰視而不見,有的人勇敢挑戰,挺直腰身不讓世界改變自己,令無數盲從而改變自我的人愧怍。

我看到了他在動盪格局,人心惶惶中出將入相,力挽狂瀾的身影。范仲淹,於國家危難之際主動請纓到邊疆作戰。帝王案前劾章百千,中軍帳裡挑燈連夜。不被理解的抑鬱與主和派聲討的囂張不能將他改變。他堅持為國家和人民執著守護,不辭辛苦操勞,終於擊潰敵軍,改變了國家受難的命運。他赤誠忠膽不變,面對困難,挺身而出的氣概不變,換來了邊疆的安寧。別讓世界改變我們,奮勇向前,還世界一片和平安好。

我看到了他於月下飄然而去,夢寄江流的身影。蘇東坡,明月都已忘記第幾次目睹你踏向小舟,駛向放逐之地。然而縱然是“詬辱通宵不忍聞”的慘痛經歷也沒能將他改變,反而使他愈加樂觀曠達。他泛遊赤壁,周身的寧靜一如他內心的淡泊,不為權貴改變,不為求一己之安改變,不為取悅於統治者而改變,他寫下了《赤壁賦》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佳作。別讓世界改變我們,淡然於世,還世界一方淨土以致遠。

我聽見了偉人們於世界逆流處推瀾而上的吶喊。譚嗣同鏗鏘發聲:“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他不用局勢改變自己報國的一腔熱血,他要警醒那些麻木的靈魂;魯迅在小像上以詩明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他不改變犧牲自我的決心,只為喚醒被迂腐封建改變的民族命運;毛澤東在家鄉莊嚴宣誓“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他不可能改變復興中華的使命,他要以超乎常人的魄力帶領我們開闢新中國!別讓世界改變我們,讓我們的堅毅照亮這個世界未來的面相!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別讓世界改變我們,我們要為世界築起前行的燈塔。

讓音樂在心底永駐 篇16

國二作文 ,697字

“Imissyou,Imissyou,Imissyoueveryday,只想……”聽著熟悉的曲調,我沉醉了,沉醉在這音樂給予我的快樂中,沉醉在這世俗之外的安靜與放鬆中。

我愛音樂,愛音樂中的每一個靈動的音符,那悠揚婉轉的旋律像一陣清風吹拂著我的心靈,慢慢滋潤它,融化它。音樂就像一個王國,我是國王,我可以在這個世界裡任意穿梭去尋找我的內心世界,讓我的世界春暖花開。

放學了,又是一個壓抑的雨天,天陰得讓人不禁心生淒涼,的確,我這次期中考試又沒有考好。

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很沉重,我艱難地移動著步伐,望著黑壓壓的天空,不禁長出一口氣。輕盈的白氣被雨點瞬間吞沒,冰冷刺骨的雨點打在我的臉上,刺激著我的每一個毛孔,每一處面板,直至全身。天落淚,地落淚,我心在落淚。

街上的雜聲不絕於耳,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回到家,我丟下書包,使勁兒一跳趴在床上,什麼也不想幹,窗外凜冽的寒風像一把把刀割著我的心。

我開啟我的音樂盒,播放自己喜歡的歌曲,“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寂寞的心兒誰來擦。”聽著這憂傷的樂曲,我的全身放鬆了。

腦海裡音樂佔據了全部位置。

這首歌讓我聯想到在一片花海中,玫瑰遍野,一位仙女正摘玫瑰,遠處的暖陽冉冉升起,照亮了整個玫瑰園,也照亮了那位仙女的內心世界,讓快樂戰勝了孤寂。我的心情釋然了,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開。

我打開了音樂盒,播放下一首歌曲,就讓我繼續接受它給予我愛的快樂,讓音樂永駐我心。音樂如魔杖,能清除陰霾,送來陽光;音樂如清泉,能滌盪塵埃,洗淨汙垢;音樂如戰鼓,能催人奮進,給人動力。

再次開啟音樂盒,讓悠揚的旋律在心底輕輕地流淌,讓心靈插上音樂的翅膀輕舞飛揚……

讓音樂溫暖人生 篇17

讓音樂溫暖人生作文4 ,450字

11月7日在家裡看“星光大道”節目,其中有一個兩位歌手的組合,名字叫“旭日陽剛”。兩位歌手都是在北京打工的農民工,他們過關斬將,贏得觀眾和評委的一致好評,最後眾望所歸獲得了周冠軍。

“旭日陽剛”的兩位歌手都不是專業歌手,也沒有公司的包裝,他們只有豐富坎坷的人生經歷,只有對生活、對音樂的一腔熱情,只有對人生和他人的真誠和純真,所以他們顯得與眾不同,讓觀眾和評委看到了比音樂更寶貴的東西—真情。現場的嘉賓有的留下了眼淚,那是因為樸實無華的東西更容易讓你產生共鳴、感動。

作為農民工的他們,在大城市的昏暗燈光下,面對每天的勞累和壓力,他們沒有選擇沉默,而是用發自心底的歌聲來表達自己的希望,來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苦並快樂著,這才是生活的真味道。

相對於他們,更多的人在生活的壓力面前選擇了沉默,選擇了無聲的承受。人生的道路本不平坦,有燈光的陪伴是多麼的溫暖。對了,在網上他們一個叫“暖和”,一個叫“亮堂”,讓我們祝福他們吧,在以後的日子裡多一點快樂,也讓更多的人覺得生活是多麼暖和,多麼亮堂!

音樂改變了我 篇18

音樂改變了我作文50 ,545字

音樂是人生中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這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說的一句至理名言,我覺得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因為音樂帶給了我許多許多,也改變了我許許多多。

我是一個既頑皮又淘氣的孩子,媽媽說這可不行,女孩子是要文靜的,媽媽帶我去各種各樣的圖書館,想用書來使我的性格變文雅,可是我依然是焦燥不安,又帶我去繪畫班,我因為畫不出一張畫,競把畫板扔了,唉,沒辦法,媽媽只好苦苦地追求一種好方法,可至今還未找到。

媽媽看電視時,無意中撥到了音樂頻道,電視里正播放著貝多芬的鋼琴曲《命運》,我馬上跑到電視前享受起來,我聽的入迷了。竟不知道自己在做飯,結果飯糊了,媽媽趕快去廚房關了火,這一舉動讓媽媽想到了讓我變一個性格方法。媽媽馬上領我去了她給我報的鋼琴班,媽媽認為這次也沒希望了。可是我竟然愛上了鋼琴,老師剛剛教我的時候,我一學就會,以後竟然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連外面已經擠滿了同學聽我演奏都不知道。

可是練鋼琴的路並不是那麼順利,有時一首曲子要練上幾十遍,或幾百遍,可是我對音樂的熱愛也絲毫沒有退消。家裡沒有鋼琴,每個星期天只好去鋼琴學校練琴,可是無論嚴寒酷暑,還是任何惡劣天氣,我都沒有落下一節課,我熱愛音樂,熱愛鋼琴。

音樂改變了我,我從性格頑皮,音樂使我變得文靜。

音樂也是一種養料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9字

每當音樂縈繞在我耳畔邊時,那動人而又美妙的音符穿進了我的大腦,讓我陶醉其中。其實,音樂也是一種養料。

有一天,我回到了家,翻開書包,我最討厭的作業就這樣出現在我面前。語文、數學、英語各是一摞。好,開始寫作業。我奮筆疾書,寫呀寫,寫完一堆又是一堆,過了好一陣子,我終於寫完了我的作業。可是我的心情很是糟糕,而且感覺非常的煩,總想摔東西來發洩一下心情。

正當我非常氣憤的時候,轉眼看到了我旁邊的鋼琴,心裡想著:我先彈彈鋼琴收拾一下心情吧。我一彈,那動人的音符響起來了,一個個的音符組成了一曲動人的音樂,一會兒,它是那樣的空曠清幽,我想象著我來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聽著那風“沙沙”的輕響,和那花朵的清香,一陣微風吹過,就像母親那溫暖的手輕撫著我的臉龐。牛背上有一位活潑的牧童走過,吹著短笛,那短笛的聲音清脆明亮,就像鳥兒那清脆的啼叫。

一會兒聲音又變得很強,就感覺著那樣的美景突然一陣雷“轟!”的劈下來,在天空中形成了巨大的“之”字,然後下起了傾盆大雨,就感覺像是雷突然憤怒了,擊垮了小草,打到了鮮花。

音樂再次慢慢的柔和下來,我又開始想象雨漸漸地停了下來,太陽又探出了那羞澀的臉,那五彩的彩虹出來了,那是多麼的柔美,多麼的美妙呀!我禁不住沉醉在這美景中,躺在那如綠毯一般的草坪上。

我心情慢慢的好了起來,還過了好一陣才離開了那沉醉的世界。

音樂是如此的奇妙,一個音符聽不出什麼,但是一個個的音符合在一起,那就成了一曲美妙動人的音樂。說實話,其實音樂也是一種養料。

音樂也是學校 篇20

國三作文 ,742字

我徜徉在音樂的海洋裡,獨自陶醉。是的,音樂也是一所無形的學校,它能告訴你你所不知道的東西。

記得有一次,鋼琴老師讓我練習《悲愴》,並且神祕地告訴我這首曲子很難駕馭,因為節奏太快了。我懷著不解的心情開始練習。真的很快,我的手指都快彈抽筋了,但是還是找不到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於是我開啟CD機,想聽聽大師們的演奏。

開頭就是一陣暴風雨的襲擊,觸鍵剛勁有力。忽然又輕了下來。還沒等我緩過神來,又是一陣狂風暴雨的襲擊。中間夾雜著那令人髮指的高音,然後最終又平靜下來。忽然,我想起來這是貝多芬失聰後寫的,那暴風雨般的開頭是他對自己耳聾和當時處境的不滿,以及他對生活的不滿。噢!原來音樂是如此的精彩,如此的富有吸引力。原來,這就是音樂,它教給我音樂不僅是你會彈幾首曲子,更重要的是你要理解這首曲子的內涵和作曲者的心情。

偶然一次,在鋼琴獨奏音樂會上聽到了柴可夫斯基的《四季》中的幾首經典之作。在聽《一月》的時候,我彷彿看見了這樣的畫面:在寒冷的冬夜裡,在俄羅斯,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坐在壁爐旁邊,在暖烘烘的壁爐旁邊聊天。旁邊就是一塊塊剛出爐的大列巴,還帶著點氤氳。藏了多年的格瓦斯也拿了出來。搭配得剛好,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感,臉色都是紅撲撲的。但是,誰又曾料到,同樣是在冬夜,柴可夫斯基正窩在毛毯裡,藉著昏黃的燭光在寫譜子。他的屋子裡沒有燒壁爐,冷冷清清的。屋外是凜冽的寒風,屋裡也很冷。他的內心是淒涼的,也是孤獨的。因為沒有人陪他,所以他寫一家團圓的情景表現在了曲子上。由此來掩飾自己當時的感受。

忽然間,我意識到,所謂的這些名曲,只不過是作曲家寫曲子的情感抒發到了極致而已,真正地去理解它,就是要慢慢地悟作曲家在當時寫著首曲子的背景。音樂,就是一所學校。

音樂,是一所使我終生受益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