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讓你的閱讀碎片化相關作文20篇

別再讓你的閱讀碎片化 篇1

別再讓你的閱讀碎片化 ,837字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電子產品成了大多數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它逐漸佔領了我們的生活,雖然它有很多優點,但是卻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碎片化。

時光飛逝,轉眼到了初二,可是我的思緒卻漸漸飄到五年級的時候。

當時有一本小說得到了眾多中小學生的青睞,我的弟弟破天荒地迷上了這本書,原本以為這本書會讓我的弟弟逐漸喜歡上閱讀,可結果卻讓我大失所望。

恰逢當時過節,我去我弟弟家拜訪,一進門就看見他躺在沙發上一邊玩電腦一邊吃著零食,我上前問道,“你的那本小說看完了?”他遲疑了一會,還像想到什麼似的,突然起身,東翻翻西找找,最後在一個小角落裡找到了那本小說,他輕輕的吹掉了上面的蜘蛛絲,拍了拍腦袋說,“我都忘了還有這本書”,他拿起書,看了幾頁後,原以為他會靜下心來看書的,誰曾想,同學的一個訊息,就讓他放棄了自己的書,有去玩遊戲了。到了後來,他終究還是沒有把那還沒有語文書厚的一本小說看完。

相比之下,我的哥哥就不會因為外界的干擾而讓閱讀碎片化。

中秋節的時候,去我哥哥家吃飯,因為當時已經很晚了,所以就住下了,當時我的哥哥沉迷於桌遊,聊天軟體裡有很多關於桌遊的群組,他也經常和同學在裡面聊天,我想著他會不會去研究桌遊,去和同學探討,去……

正當我遐想之餘,他突然起身,走去書房,我心想,難道我猜對了?

可讓我始料未及的是,他拿起了一本厚厚的,嶄新的書翻開了第一頁開始慢慢的看了起來。當時我還是沒敵過困魔,於是去睡覺了。

第二天早晨,剛醒來就看見了我的哥哥還在書房當看書,我走近一看,他旁邊電腦裡顯示桌遊群裡幾百條資訊,但他卻沒有點開,那本比現代漢語詞典還要厚的書也已經只剩下寥寥幾頁了,在他的上下眼皮做鬥爭的時候,我以為他會留著那最後幾頁等到休息完了再看,而他卻敲了敲腦袋,繼續看書,並沒有按照我的思緒發展。到了最後他看完那本書後才去做其他事情,而他中途並沒有被任何東西打斷。

雖然現在的電子產品很容易讓我們分心,但是我們要抵擋住誘惑,不能被外在因素所打斷,也讓我們的閱讀不再碎片化。

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思想 篇2

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 ,856字

當今社會,快速的生活使城市發展,但也催生的許多新事物。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讓方便的手機閱讀漸漸地代替了傳統的紙質書籍的閱讀,成為了大眾閱讀的主流。

碎片化的閱讀是指,閱讀模式不完整、斷斷續續。並且隨著這種閱讀方式“普及率”越來越高碎片化閱讀導致“人們缺少思考”,“淺閱讀盛行”等這一系列的弊端也漸漸浮現。

我自己作為一個喜歡在網上看文章的人,常常在看完一大堆文章之後,之後只重視它所帶來的資訊,卻沒了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讓我在資訊的汪洋大海里迷失了自己。我想在閱讀時,獨立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薩特曾這樣描述自己的閱讀體驗:我在書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又在書裡重新開始我的生命。是的,只有自己思考過的閱讀,才能直抵靈魂最深處。而碎片化的閱讀,最終只會讓我們的思想成為風中的柳絮,碎片化的閱讀,難以帶給人內心的震撼與精神的洗禮,更不必說靈魂的淨化和提升。

人們選擇碎片化的碎片化的閱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作用於人們無聊的、碎片的時間,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於隨身攜帶。但這也恰恰是他的弊端,人們用分散的時間去讀一篇文章,這往往會使人在看完了之後,忘記了自己看了些什麼,只好從頭再去看一遍,這樣既浪費了時間,也沒有任何的收穫。並且,這樣的閱讀,也往往很難讓人積累知識。

但反觀傳統的紙質書籍的的閱讀,可以使人靜下心來,並且往往在人看完了之後,讓人受益匪淺,回味無窮。徐升國說:“數字閱讀碎片化特徵比較明顯。我們不能片面和簡單地將碎片化閱讀等同於“不好”的閱讀。碎片化閱讀也是有價值和意義的,它滿足了人們多方面的閱讀需求,比如對獲取資訊、娛樂、社交等需求。以前沒有數字閱讀的時候,人們讀報紙和雜誌也帶有碎片化閱讀的特徵,我們不會說讀報、讀雜誌是壞事。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碎片化閱讀,它有自身的不足,需要彌補。國家和社會應該加強對國民深度閱讀的引導,讓人們在用網路、手機進行閱讀的同時,也注意多讀書。”

是呀!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中,我們不能被潮流所打亂陣腳,我們必須堅持一些原本的東西,才可以與這時代和諧相處。

在這個閱讀碎片化的時代 篇3

在這個閱讀碎片化的時 ,1083字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越來越透徹。是資訊將各個國家拼湊在一起,讓我們共同創造更好的明天;是資訊讓我們瞭解到更多知識,探索更多的未知;是資訊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但是,也是它導致了我們閱讀碎片化……

在這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人也在努力跟上他的步伐,生怕被這快速的生活所遺棄,於是我們就努力工作、忙碌地工作,勤奮學習,忙碌地學習,以至於沒有一點時間給那些滿腹經綸的好書,她們只能在書架上孤獨地看著你,看著忙碌的你,看著根本不在乎她的你,看著寧願看電子書也不看她的你……

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的朋友乘地鐵出去玩兒,在位子上坐定後,我的女伴就拿起手機看電子書,我就開玩笑地說:“平時也沒看你那麼認真讀書啊,今天怎麼了,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她笑著推了我一下,說:“這不是無聊嘛,況且這哪是書啊,這是電子書,比看書方便多了!你看我帶個手機就能看。地鐵到站了我還能立馬把它關掉,裝到口袋裡,我可不想冒著乘過站的風險帶本書過來看呢!”

會不會有很多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忽視書籍的呢?由於她不方便攜帶?由於她太容易“迷惑人心”?或許還因為每天的時間都被工作和學習所佔領,導致你只能抽空看些淺顯的電子書?也許人們把看書讀書看成了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一件簡單的事情,一件可以隨時拿得起放得下的事情,所以才去讀電子書,才導致了閱讀碎片化。

我喜歡讀書,喜歡那種摸得著文字的書,在這裡請允許我插入一段我的讀書往事……

在一年春天的清晨,我躺在陽臺上,藉著慵懶的陽光,讀著老舍的《四世同堂》,體味著二十世紀四代人在院子裡平淡卻又不平淡的生活,我漸漸走入了他們的世界,在一個小弄堂裡發生的事情,在整個北平發生的事,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時而為年輕人報效祖國的志向而興奮,時而為母親捨不得孩子離家而感到悲傷,我時而微笑,時而哭泣……我的情感完完全全地被這本書吸引了,導致媽媽叫我吃飯都聽不到。

這是我在電子書中所體會不到的感覺。在書中,當你聞著書香,翻閱著那一片片溫情的紙時,你的內心會有無限波瀾。在翻頁的那一秒內,你會有對前一頁的不捨和對後一頁的期待,當你不得不合上那本書時,還會有對書中情境的眷戀。而在電子書中,它是冰冷的,它只是碎片化地給你展現出書中的一部分,你可以隨時將它關閉,不會有任何眷顧。

其實,我並不是反對碎片化的閱讀,只是希望大家留一些時間給書本,去體會書中的奧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能給你帶來的不僅僅只有感情上的升溫,更多的是心靈的洗滌。在這個資訊“猖盛”的時代,抽一點點時間回到“過去”,去體會一下之前的韻味,不是很好嗎?

遇上閱讀碎片化 篇4

遇上閱讀碎片化作文7 ,746字

這周老師佈置了一個作文,讓我們用“遇上碎片化的生活”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是什麼是碎片化呢,我研究了好久還是沒想明白,字面理解應該是把完整的東西變成了碎片,無法拼接,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如今快速發展的社會現象:手機,微博,微信,電子書……

從識字開始,媽媽就給我買了好多紙質書,有圖片的,有文字的,但是去年暑假阿姨給我買了一個電子閱讀器,是可以在上面買各種自己喜歡的書籍來看,價格也比紙質書便宜了不少,而且攜帶方遍,出門乘車或者旅行都可以隨身帶著。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會邊聽音樂邊看電子書。如今電子裝置所帶來的閱讀在我的生活裡佔有一席之地,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和充實。但這種閱讀只限於我對資訊的需求,而當我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時,依然還會選用我最愛的紙質書去閱讀。我喜歡有質感的書本帶給我讀書的感覺,喜歡黃黃的書頁,重重的油墨味。紙質書的另一特點就是看完了還能收藏,在不久的以後,如果哪天想要品書的時候還能拿出來看看。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從我懂事起,媽媽的手機已經換了好幾個了,從最初的諾基亞到現在的蘋果,但是自從有了蘋果手機以後,媽媽的時間也都花在了這個上面,每天晚上一回家就在手機上看各種新聞,小說或者微信聊天,連最愛的電視也可以忽律,有時候遇到不能解答的問題還能上網搜尋,只要輸入關鍵詞,有用無用的知識瞬間就充滿了螢幕。媽媽說在過去,人們為了獲得一個資料或者是解答一個疑問,需要翻越很多書籍,查詢很多資料。媽媽還說現在是資訊時代,只要一上網就能知道當天發生的各類國內外新聞和各種賽事,不像從前,都是要到隔天的報紙上去找新聞,看頭版,這就是所謂的碎片化的生活。

但是這種碎片化生活帶給我們的是什麼呢,是便捷還是懶惰呢,我覺得應該要做好隨手積累碎片資訊的習慣,加以整理,放慢腳步,享受真正的閱讀。

是誰使你的生活碎片化 篇5

國三作文 ,1596字

晚上八點半,你翻開數學卷,面對著最後一道拓展題,看著還算充裕的時間,你決定不論怎樣都要獨自完成。

五分鐘後,你就敗下了陣。那道題令你百思不得其解。你最後注視了它三秒,並把它從“一道難題”重新定義為“一道我不會做的難題”。既然不會做,那就乾脆“百度一下”。輸入原題,點選搜尋,眼前蹦出許多種解題方法——

慢著!熱搜榜上的那篇新聞與你的偶像有關!“偶像的訊息必須要在第一時間知道!”秉承著如此這般鐵粉的觀念,你下意識地點開。“又要去開演唱會啦!”“唉,舉辦地離我那麼遠……”“算了算了,哪怕去不了也要幫偶像宣傳宣傳嘛。”點贊、評論、轉發,一氣呵成。

盡完粉絲的職責,你終於想起了那道數學題,正準備檢視解題思路,一條微信打斷了你接下來的動作——原來是群裡的土豪開始發紅包了。“再不快點就要被搶完了!”事態緊急,你在千鈞一髮之際點開紅包——五毛!五毛!哈哈,手氣真好!趕快回復:“感謝大佬,五毛鉅款到手!”

正當你想再度解答數學題時,朋友圈右上角的紅點又令你“強迫症”發作。“我就點一下把紅點消掉,絕對不看朋友圈。”心裡這樣想著,但手指卻像是本能反應一般點進了好友傳送的連結。“既然看都看了,就點個贊吧……”“哈哈!這條朋友圈真有趣,我要回復一下……”

終於,在完成了“朋友圈公關”之後,你再度回到數學題……餘光一瞥,掃到了牆上的時鐘——什麼?已經十點了!完了完了沒時間了!你一邊憤憤地抱怨著學校的作業真是驚人的多,一邊敷衍了事地寫了幾個步驟在試卷上。你像是自我催眠一般地喃喃道:“都這麼晚了,這道題的解法明天上課時再聽老師講吧。”匆匆忙忙地刷牙洗漱,心中還遺憾地嘀咕著:“都怪老師佈置這麼多作業,我本來還想畫會兒畫呢!”

一道數學題,竟使你浪費了一個半小時!仔細想想,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屢見不鮮:盯著窗外出神,浪費了五分鐘;課間和同學閒聊,浪費了十分鐘;放學後在街上徘徊,浪費了二十分鐘……也許你並不覺得利用這些零碎的時間有什麼意義,但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小的計算:假如你每天浪費了30分鐘的碎片時間,那一年下來就是10950分鐘,也就是182個小時——整整一週的時間!

越來越多的人說這個社會越來越快,慢生活早已消失得不見了蹤跡,原先大塊大塊的時間被加速的生活分割成了一片片細小的碎片。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作為一個個渺小的個體,沒有改變環境的能力,但我們能夠改變自己,從而適應環境,善於運用快生活中的一分一秒,正如岳飛所說:“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除了抓緊時間,做事時的專注也尤為重要。馬克·吐溫曾說過:“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作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做事時的“高效”固然重要,但如果同時兼備了“高質”,豈不是錦上添花、如虎添翼?正如上文故事中的“你”,如果可以專心致志地認真解題,又怎會出現這麼多的碎片時間並且還被白白浪費掉了呢?

靜靜地思索一番,正是你做事時的三心二意使你的生活碎片化了

別讓手機打亂你的閱讀 篇6

高一作文 ,865字

隨著資訊大爆炸時代拉開帷幕,我們在手機上的閱讀選擇也趨於多樣。手機的存在,使我們的閱讀不再像以前一樣依託於厚重的書本。在路上,在公交車上,在地鐵裡……你會看到人們埋首於手機藍瑩瑩的螢幕裡,讀著“朋友圈”、微博裡的一篇篇文章。其實,不論意識到與否,手機正在使我們的閱讀趨於“碎片化”。

“碎片化”閱讀原本旨在希望人們抓緊生活中零散的空閒時間來閱讀。但現在也用於描述大量的閱讀部落格,網路文章等現象。這些文章往往由於其長短合適的篇幅以及或淺顯,或生動有趣的論述,成為“碎片化”閱讀的首選。但是大量的“碎片化”閱讀不僅不利於獲取知識,反而會打亂我們的閱讀習慣。

我們下意識選擇閱讀的文章往往是我們贊同並願意接受的。這也是為什麼你不可能在小學生的手機裡看到美國大選結果,從一個普通非相關職業上班族的朋友圈中看到對世界毒品形勢的分析的原因是相似的—他們不感興趣,也不想耗休息時間閱讀這些專業性強的文章。相反,你反而更可能找到一些風趣的專業性較弱的漫畫科普。換言之,我們閱讀選擇往往在我們的“閱讀舒適區”內。因為它們的深度,長度對我們而言讀起來不費力,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放鬆,獲得知識。但這些文章為了提高閱讀趣味,往往會伴隨著失去對事實的客觀性作為代價。大量閱讀這些文章會使你失去對於事物的探究與思考的能力。在閱讀時,我們會趨於記住文章表達的淺顯觀點,卻忽略了得出觀點的過程。

同時,由於閱讀的時間短,你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上限也會隨著“碎片化”閱讀次數的增長而降低。大量的“碎片化”閱讀,會加快一個人的閱讀速度,但與此同時犧牲的卻是對文章內容的記憶與梳理能力。在“閱讀舒適區”內,這些狀況並不明顯。而一但涉及到了長篇幅,有一定深度的名著、專著時,這些問題就會獲得非常直觀的體現。本來優秀的閱讀習慣就這樣被打亂了。從這方面來看,“碎片化”閱讀,弊大於利。

被“碎片化”閱讀傷害最深的,不是上班族,不是已經退休了的老年人,而是正值培養閱讀習慣關鍵期,最需要閱讀的學生。或許,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名人不讓自己的子女在十六歲前接觸手機的原因吧。

別讓手機打亂你的閱讀 篇7

高一作文 ,865字

隨著資訊大爆炸時代拉開帷幕,我們在手機上的閱讀選擇也趨於多樣。手機的存在,使我們的閱讀不再像以前一樣依託於厚重的書本。在路上,在公交車上,在地鐵裡……你會看到人們埋首於手機藍瑩瑩的螢幕裡,讀著“朋友圈”、微博裡的一篇篇文章。其實,不論意識到與否,手機正在使我們的閱讀趨於“碎片化”。

“碎片化”閱讀原本旨在希望人們抓緊生活中零散的空閒時間來閱讀。但現在也用於描述大量的閱讀部落格,網路文章等現象。這些文章往往由於其長短合適的篇幅以及或淺顯,或生動有趣的論述,成為“碎片化”閱讀的首選。但是大量的“碎片化”閱讀不僅不利於獲取知識,反而會打亂我們的閱讀習慣。

我們下意識選擇閱讀的文章往往是我們贊同並願意接受的。這也是為什麼你不可能在小學生的手機裡看到美國大選結果,從一個普通非相關職業上班族的朋友圈中看到對世界毒品形勢的分析的原因是相似的—他們不感興趣,也不想耗休息時間閱讀這些專業性強的文章。相反,你反而更可能找到一些風趣的專業性較弱的漫畫科普。換言之,我們閱讀選擇往往在我們的“閱讀舒適區”內。因為它們的深度,長度對我們而言讀起來不費力,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放鬆,獲得知識。但這些文章為了提高閱讀趣味,往往會伴隨著失去對事實的客觀性作為代價。大量閱讀這些文章會使你失去對於事物的探究與思考的能力。在閱讀時,我們會趨於記住文章表達的淺顯觀點,卻忽略了得出觀點的過程。

同時,由於閱讀的時間短,你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上限也會隨著“碎片化”閱讀次數的增長而降低。大量的“碎片化”閱讀,會加快一個人的閱讀速度,但與此同時犧牲的卻是對文章內容的記憶與梳理能力。在“閱讀舒適區”內,這些狀況並不明顯。而一但涉及到了長篇幅,有一定深度的名著、專著時,這些問題就會獲得非常直觀的體現。本來優秀的閱讀習慣就這樣被打亂了。從這方面來看,“碎片化”閱讀,弊大於利。

被“碎片化”閱讀傷害最深的,不是上班族,不是已經退休了的老年人,而是正值培養閱讀習慣關鍵期,最需要閱讀的學生。或許,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名人不讓自己的子女在十六歲前接觸手機的原因吧。

別讓我們的態度“碎片”化 篇8

別讓我們的態度“碎片 ,851字

一得閒,摸出褲袋裡的手機,手指飛快地解鎖,繼續瀏覽之前的頁面。有著這個習慣的人已經潛移默化地接受了碎片化的生活。

隨著近年來,網際網路移動端的急速發展,海量資訊變得像無孔不入的潮水一般,將我們一切時間空隙填充得滿滿當當。這樣的好處自然是明顯的,現代人類犧牲了一些無用的時間換來了大量資訊的捕獲,這似乎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

但是儘管生活碎片化了,我們卻依然要抱著對待完整生活的態度。

只有抱著對待完整生活的態度,那些經典著作才不會成為我們人生中的浮光掠影。

蘇東坡在翰林時,讀《阿房宮賦》至四鼓,灑然不倦,這是古代仁人對待閱讀的態度,何等虔誠。短短一篇《阿房宮賦》,若是我們用碎片化的態度去閱讀,需要多久?我看最多不會超過半個小時,而在這段時間裡,我們真的用心體會過這篇文章美妙的音律嗎?真的會在這些文字中揉入自己深思熟慮的獨到見解嗎?答案皆是不。可見碎片化的方式閱覽經典得到的只能是一個最粗略的、最淺顯的印象。

只有抱著對待完整生活的態度,我們才能對接受資訊有最正確的認識,以及發表最為恰當的看法。曾經有一幅照片,是一位主治醫生在進行了6小時連續的手術之後,疲憊地坐在手術室的地上喝著葡萄糖水。面對如此感人的畫面,底下的評論竟然許多都是“葡萄糖水的錢是不是病人出的。”這樣的話。我認為拋開其它主要原因,碎片化的態度也起到了負面的作用。正是這種態度,讓網友們放棄深度思考,讓如此嚴重的話題變成了用惡劣的手段博人一笑,而面對這樣惡劣的評論,如果我們不用完整生活的態度來瀏覽,就極有可能被誤導。

只有用面對完整生活的態度,我們的生活才不會支離破碎,持那些碎片化生活態度的人殊不知,自己漸漸成了一個只在碎片化單位記憶體在意義的人。他們去旅行,不顧欣賞美麗的風景,卻只是盯著手機,到了景點匆匆拍照,發個朋友圈,以此做自己的遊記證明,這些人完整的生活已經被碎片化切割得支離破碎。

碎片化生活已經成為了時代的必需品,但是碎片化的態度會為社會蒙上了一層浮躁的陰影,所以,請抱著對完整生活的態度生活,別讓你的態度碎片化。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閱讀 篇9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776字

碎片化,一個新名詞,進入了我們這個時代。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變化,很多新鮮事物接踵而來,讓我們有些應接不暇。

隨著資訊時代到來,網際網路,微信等已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的最大途徑,碎片化的閱讀也就應運而生,悄然成為每一位手機擁有者獲取資訊的最佳渠道,也成為了大眾閱讀的趨勢。朋友圈裡推薦的文章,訂閱號裡關注的樂點平臺等等,都成為了大家自由獲取資訊的來源。它的優點是方便,比起紙質書的厚重,它能夠輕鬆的讓你隨時隨地閱讀,上下班途中、等地鐵時都可以用來閱讀。另一大優點就是閱讀選擇性更強,在大量的資訊中,大眾可以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來瀏覽閱讀,也更節省了時間。

而碎片化閱讀也有許多缺點,因為人們更喜歡閱讀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所以許多人會斷章取義,將真正想表達的內容改為熱點,以博眼球,此時大眾浪費了許多時間來閱讀所謂的熱點,並不會得到任何有意義的資訊,甚至還會得到一些不可靠的訊息與資訊,扭曲了事物原來的意思,還會一直流傳錯誤的資訊讓愈多的大眾相信這些謠言。在決定閱讀碎片化的資訊之前,我們應努力辨別出哪些是真正有用的資訊。許多問題就是發生在我們被文章的標題吸引,便不管不顧直接點開閱讀下去。我們可以增添瀏覽這一步。當我們滿懷興趣時,可大致先翻一下內容,看是否只是在胡言亂語,這樣即時退出,就不會為此耽誤時間,也不會接受到錯誤的資訊。

對於一個初中生的我來說,碎片化的閱讀可以彌補我沒有大量時間閱讀書籍的缺失,可以讓我在尋求知識點的時候快捷地搜尋到相關的資訊,但是對我影響很大的也就是依賴了這種快捷的方式,往往對於潛心的閱讀和知識的探究缺乏了耐心和興趣。不過紙質的書籍中的內容更精彩,是真正的知識的海洋。

所以在這個碎片化資訊時代,我們可以用碎片化的閱讀方式去獲取知識,但是我們要學會取與舍,該靜下心來的時候,還是要多讀經典,讓我們的知識更紮實,讓我們的視野更開闊。

別讓自己的時間“碎片化” 篇10

別讓自己的時間“碎片 ,1055字

隨著現代媒體方式的進步,社會及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生活中的諸多事物都“碎片化”了:碎片化的閱讀、交流、時間等等。碎片化的生活已然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習慣。而曾經,被碎片化的時間也影響到過我的學習習慣。七年級上半學期,我有了一部自己的手機,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玩手機、玩遊戲、聊天。原來的我回家後就馬上寫作業,寫完後再做些小練習、看會書消遣時間,九點左右就睡覺了。而有了手機,我則能獲取大量最新資訊、看電子書、在手機上學習和做題。

可是在網上看了大量的資訊後我所能牢記的並沒多少,在網上耗費的時間卻很多。

原來的我回家後兩三個小時都是在專心致志地學習,而沉迷於手機那時,手機伴隨著我寫作業,時不時發出“叮叮”的訊息提示音,使我沒法專心寫作業。之後我把手機音量調成靜音後還是不能專心,往往是寫幾分鐘作業,看一下手機,因為我已經養成這種習慣了。

學習時間被碎片化,學習效率自然也就不高。那段時間我沉迷刷空間、打遊戲,導致作業拖到晚上十點還沒寫完的情況常有發生。第二天的我總是頂著厚重的眼袋,眯著佈滿血絲的眼睛,打著哈欠迎接新一天的學習生活。而我在校的默寫、做好的題目也時常漏洞百出,因為我在背單詞、古詩詞等時還在邊背邊在幾個動漫群裡活躍。

我去書店時總會買幾本想看的書,一回家就立刻津津有味地“啃”起書來。而那段時間,我就算寫完了作業也沒耐心看書。我買了但沒還看的書都疊了有三四寸那麼高,可我仍毫不緊張:今晚先玩會兒手機,明晚早點寫完作業再看書吧。幾乎每天我都這麼想著,卻半個多月都沒有付之實舉,而是每晚捧著手機看那些對學習毫無幫助的言情、仙俠文。現在想想,我都想不起當初看的電子書中的一個人物名,卻是浪費了那麼多本能看幾本含金量高的名著的時間。

直到那段時間的我在網上看到了一篇關於碎片化生活的文章,這才意識到自己沉迷手機而浪費了很多學習知識的機會。我反思了自己不當的行為,並決心利用好自己的時間,使我的時間重新“整體化”。後來我堅持先學習,每天留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上網。隨著我的堅持,我的自控能力變強,我的時間不再碎片化了。

時間被碎片化了,無意中我們其實做了許多對自己無益反而有害的事。在當今的時代,大多數人的時間都被碎片化了,越來越多的人們沉迷於上網、玩手機,卻落下了正事。但只要我們有正確的認知和自控能力,我們就能使自己的時間重新整體化。

柏拉圖說過:“自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於快樂與慾望的控制。”只要我們正確利用時間,不沉迷於網路,讓自己有整段整段的看書、學習或工作時間,那麼碎片化的時間就不會影響到我們。

閱讀碎片 篇11

閱讀碎片作文600字 ,591字

隨著當今網路的不斷髮展,閱讀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有傳統的紙質閱讀還有現在年輕人很喜歡的網路閱讀。網路的高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無數的變化,人們不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只要有網路,人們便可以隨時隨地瀏覽世界的各種資訊,閱讀各種各樣的文章,網路的出現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閱讀方式。

人們不用再隨身攜帶沉重的書本,只需攜帶輕便靈巧的手機或電子閱讀器,便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網路閱讀。以前的人們想要閱讀的時候,只能在書店購買,或去向朋友借閱,非常地不方便。而現在,我們只需要開啟一個網站一搜索,便能閱讀到你想閱讀的書籍。可是,長時間看手機或者電腦對眼睛的傷害往往比傳統的書籍要嚴重許多,尤其是在車上或地鐵上看,對人的頸椎也不好。而且,人們讀的傳統書籍大多是那些經典的世界名著。網路上,一般都是快餐文化,恐怕沒有多少人會去考慮:這裡為什麼這樣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大多數人把網上閱讀當作一種打發時間的娛樂方式。人們在傳統閱讀時,會更用心去閱讀和慢慢品味,會思考書籍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傳統閱讀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和思考。而網路閱讀更快速便捷,閱讀的範圍更廣,尤其是我們學生,如果在學習上需要查詢什麼學習資料也很方便。無論是傳統紙質閱讀還是現在流行的網路閱讀只是改變了我們的閱讀方式,而閱讀本身從來沒有改變過。閱讀是獲取知識的最好途徑,我們學生更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多閱讀多學習。

閱讀“碎片” 篇12

閱讀“碎片”作文60 ,570字

一天下午,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天空灰濛濛的。我站在陽臺上,嗅著一絲沉悶的空氣,嘆了口氣,從廚房裡拿了一杯奶茶,回到書桌旁,拿出kindle閱讀器看起書來。

這是一本浪漫的書-《風吹許願樹》,曾經我看過它紙質版的書,但上了初中後,為了買進新書,只能把它帶上其他一些書處理掉了。最近新買的閱讀器無疑是為沒時間去挑書、買書的我提供了方便。一頁,兩頁,三頁…20分鐘到了,得練琴了,鬧鈴響了起來。我嘆了口氣,這樣看書,哪裡品味得到其中的深意呢?沒有時間,無非眼睛掠過一行行的文字罷了。那一杯奶茶,早就喝光了,沒有營養的閱讀使無聊的我不知不覺中喝光了奶茶,望著那一個空了的杯子,我想起曾經看這本書的情景。

那時,學習沒有現在那麼繁忙,也不用天天練琴,週日的下午,一個人坐在房間裡,同樣是一杯熱騰騰的奶茶。我靜靜地品讀著這本書,心中像有一陣微風掠過心靈,溫暖又不失力量的文字印入腦海…一杯奶茶涼了,但我的心卻是熱乎乎的…

看看手中的閱讀器,堅硬的顯示屏上的一個個字,沒有了書頁的沙沙聲,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我收起閱讀器,帶上惆悵去彈琴了。

後來回想起來,每天從夾縫中抽出十幾分鍾看看書,時間是節約了,但這真是我想要的閱讀嗎?碎片化的閱讀就是這樣嗎?現如今快節奏的學習生活下,就真的要失去在書海中遨遊的樂趣?我不要!碎片化的閱讀,閱讀的意義不該被碎片化的!

網路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 篇13

記敘文 ,1286字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及生活質量的飛速提升,一片大好前景展現在我們眼前。但俗語說得好萬事都有利就有弊,世上沒有完美之事,任何事物有好也就有壞,而我們的生活碎片化也正是科技高速發展的負面部分。

21世紀是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網路的發明與流行、不斷升級的網際網路成了許許多多資訊的中轉站;再加上高階電腦、智慧手機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與應用,每天有大量的資訊釋出到網際網路上,人們也能在第一時間接收到,速度之快無法想象,使人們的生活更為便捷,更及時瞭解全球新聞,這就是網路帶給我們最大的福利。

英國廣播公司曾做過統計,如今一天的全球資訊量要超過20世紀一個普通英國人一生所接收資訊量的40多倍,其數量之大令人瞠目結舌。當然如此巨大的資訊量對我們來說無法短時間內全盤接收而消化的,所以我們會不斷減少我們閱讀資訊的時間與內容,從而達到以最少的時間看更多資訊的效果,但這無疑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了。

首先,當我們上網閱讀這些資訊時,網頁首頁會顯示一大排資訊,並且大字加粗黑體寫出了連結的主要中心內容與主題,讓我們清晰地看到內容的主要部分,從而方便我們去挑選我們感興趣的內容。這是件好事,可也讓我們養成了很多壞習慣,比如注意力容易分散,耐心度會直線下降,無法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等。

我就是一名“受害者”,以前我非常愛看科幻小說尤其是《神祕島》,一本很厚的書我看了整整三天才看完,真是看得津津有味、身臨其境。然而當我擁有自己的手機後就不一樣了,有了手機後我喜歡上網看新聞,什麼“朝核問題”、“幼兒園虐童案”等大量的國內外新聞我都想看,手指不停地反覆划動、點選,眼睛飛快地掃視文字,往往幾分鐘不到就能看完一條,隨後再去點看別的新聞,這樣時間一長,我漸漸變得沒有耐心、性子急躁。有一天,我重新拿起我原本心愛的科幻小說,結果看了兩三頁眼神就開始漂游、注意力不知不覺開始分散起來,我的閱讀並不是細細評讀而是掃視,結果看了沒幾頁就幹別的事去了,一本書看了一週都看不到一半就扔一邊去了,再也沒看過一回。

其實這樣的問題不僅僅體現在讀書上,在生活中也能體現出來。吃飯時,吃幾口就開始神遊;做作業時,注意力總是不能持久集中,要費很大力才行;上課時老師講著講著臺下的我又開始做白日夢了;做事時也是剛做一半又去忙另一件事,一件事總是要好幾次才能做完,沒有連貫性和整體性;而這一切都發生於我沉迷網路之後。

法國的腦神經學家發現當人類長期使用網路後,其大腦的結構會發生微妙地改變,而這種改變正是導致我們做事碎片化、生活碎片化的原因所在。不過話說到底,這責任也不能全怪網路,現在全球科技高速發展,如果我們以為追求時尚潮流,那麼生活的碎片化就一定無法避免;但我們是具有智慧的自控能力的高等生物,我們可以控制自己去扭轉這個局面,想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難,就像14-20世紀的人們一樣,耐心地坐下來,拿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把心靜下來,把每件事情做得流暢完整,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件事上。如果人人都做到這樣,那也不會有碎片化生活這種講法;正確地運用好網路這個現代化工具,那我們擁有的永遠是一個美好而完整的生活。

不期而遇的拼圖——碎片化生活 篇14

不期而遇的拼圖——碎 ,1104字

秋日的微風在耳畔輕輕拂過,思緒沉凝於眼前這一片繽紛錯雜,掌心中緊握著一塊小小的凹凸不平,遲遲不願下手。不知不覺中,開始端視起手裡這尚未塵埃落定的碎片……

隱隱約約地,空氣恍若在目光焦聚之處停滯不前。在這快節奏的喧囂都市中,竟油然生出一絲淡淡的靜謐。忽然靜下來,看著這碎片,若有所思……

如今極致發達的世界節奏之快足以令每一個人咋舌,但這快節奏裡,很少有人能如從前一般淡泊,眾人皆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總覺得,一切都變好像記憶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模糊,如今的忙碌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變成了“匆匆那年。”生活被漸漸分成碎片,而人們也漸漸麻木地適應著這碎片化的生活,不再追求”可以彈素琴、閱金經“的閒適,卻堅信“寧靜未必致遠”。

然而果真全無益處嗎?又非也。

我又看了看眼前這塊小小的拼圖碎片和未完成的大拼圖,好像似曾相識。忽然意識到—人生不就是一塊漫漫無盡的卻永不完整的繽紛拼圖嗎?每一刻都是其中的一塊不起眼的碎片。可當這無數個“微不足道”相互銜接,在時光的盡頭,呈現的定然是令人讚歎的妙不可言。

碎片化在我看來,其實只是在成為“完美”之前一個必經的過程。歷經大大小小的碎片的繁瑣洗禮,才可方得“完整”和“優美”。或許—碎片是無數個不經意流走的時刻,亦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肯定的是,努力把握住這些“碎片”,才能摸索拼湊成最後的傑作。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智者,總是享受著自己的生命,享受著自己的閒暇時間,而那些愚不可耐的人總是害怕空閒,害怕空閒帶給自己的無聊,所以總是給自己找些低階趣味的遊戲,給自己一點暫時的快感。

就說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魯迅先生,一生皆惜時如金,珍惜著這些零零散散的碎片化時間—連喝一盞清茶的時間也不願意放過!一邊品味茶香,一邊手捧古今中外的書籍,只為拓展自己的知識;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爺爺,在功成名就之後,仍然像從前刻苦鑽研的那個學生一般,利用閒暇去讀書、學習—等車時、圖書館閉館後的昏沉時光…。他們都不肯停下匆匆腳步,但卻在舉手投足間都讓生命煥發著光彩。所謂碎片化的時間,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每一次靜下心來思考生命的時機,有的只是一次次對生命的追問。然後結局就是,他們成了一位位時代的巨人,站到了時代的巔峰,攀登上與世人不一樣的生命高度。毫無疑問,當年的他們就與如今的我們別無兩樣—不過是,他們選擇為碎片化時間著色。

然而人生就是一幅巨大的漫漫拼圖,你我則皆是其中一塊小小的碎片。

或許毫不起眼,或許微不足道,卻仍然有為時間著色的權利,為生命醞釀著每一次生命花開的時刻,並在每個綻放的季節與它不期而遇。

抬眼,目光凝於這塊小小的碎片。

什麼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 篇15

什麼使我們的生活碎片 ,1127字

網際網路在我們眼下這個時代大行其道,它將我們的生活切割得零零碎碎。我們很難再拿出完整的時間去閱讀、購物、社交。“步履匆匆”“晝出夜伏”,這似乎成了城市快節奏生活的代名詞。究其根本,什麼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我們眼下的忙碌,真是充實有意義的生活嗎?還是由於碎片化的生活所導致的?

社交是許許多多人所十分關注的話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現的手提電話為手機的雛形,人們以這樣的方式來聯絡。它以無線電的方式,溝通了相隔一段距離的人與人,為其建立了社交的橋樑。“討論組”“群聊”等事物的出現,是多個個體間共同溝通交流得以省去線下的會面這一方式,使用簡明快捷的手段,來達到共同討論的目的。更有“微博”“臉書”等社交平臺層出不窮。它向我們部分地展示了他人的生活、見解、看法。我們天生具備好奇心,這使得我們想要更多地去探尋別人生活與及者的不同之處,這也迎合了社交平臺的想法—每個人都有個自己的主頁,去向他人分享生活。

社交絕不是一件壞事。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社交變得越來越頻繁。人們在內心深處的想法得以被勾發出來,並沉迷於其中。在網路上,人的語氣、口吻往往與現實中有所出入,他們樂意於以這樣的不同的“人格”來對待現實生活中早已熟知的朋友,或是完完全全不認識的陌生人。由此,帶來了社交的碎片化。

我們往往知道這個人的某一處想法或特徵,而不瞭解他的全部。而這一處相同的志趣,成了維持社交關係的紐帶。在我看來,這樣的紐帶並不牢靠,容易輕易被折斷。我們的社交被廣泛地分散在了各地,這微小地的情感被一根頭髮絲粗細的繩子牽制著。我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在網路的另一端,和你真聊得熱火朝天的人真實的樣子。碎片化的社交,使我們更盲目和草率。

在我看來,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最容易被切割得便是閱讀。在十幾年前,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閱讀時還是持著一本紙質的書,帶著雋香,花上一大塊時間來細細品讀。隨著電子書的出現,人們漸漸會在等車、排隊、乘地鐵等場合下捧著手機進行閱讀。許是因為如此,人們安排的大片用來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而總的來說,人們花在閱讀上的時間總和也越來越少。

使用網際網路閱讀的不僅是電子書,還有新聞推送,公眾號內容等等。它們多僅僅是一個吸引人的標題,以及簡短的文字。在閱讀過後,人們會有“我瞭解了這個事件”的滿足感。但其實並非如此。簡短的閱讀,使人們少了很多對事件分析的思考。眾多事件的梗概聚集在一起,人們一掃而過,且不加以甄別,這使得人們對事實真相的辨別能力,批判性思維逐步倒退。

總的來說,並非網際網路本身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而是我們所選擇的新的生活方式,對網際網路的使用用途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如果我們使用網際網路前能先停一停,想一想,那麼我們的心態和認知會變得更好。

碎片化的時代,碎片化的生活 篇16

碎片化的時代,碎片化 ,856字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網際網路來到了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隨之而來的則是“碎片化”這個新名詞,就像是一種傳染病似的,它蔓延到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網際網路猶如一把無形的刀把我們的生活分解成碎片。碎片化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也把我們引上了一條沒有回頭的路。

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開頭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我想,用這句話來形容當今碎片化的資訊時代真是再好不過了。與二十年前的生活相比,如今我們的生活不再由固定的時間表所框定,而是由碎片化的時間段所組成,在這些支離破碎的時間段裡,我們閱讀電子書,上網購物,刷社交軟體。類似於此碎片化的事務可以隨時開始隨時結束。

碎片化的生活使我們習慣於碎片化思維。當接踵而來的事務讓我忙得暈頭轉向時,閱讀新書所帶給我的那份新鮮和喜悅也在被慢慢沖淡,帶著油墨香味的紙質書慢慢淡出我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薄薄的電子書閱讀器。閱讀成了填補碎片化時間空白的工具。可能才看了半章內容,就被其他事物打斷。如此下來到了書的最後幾章,前文的情節便成了一些碎片般的片段,殘留在大腦中,我打著學習忙碌的幌子,看著劇透情節的文章,末了,慶幸地告訴自己:“看,你又讀完了一本書。”過了十天半個月,這本書便被我漸漸遺忘。

讀到這裡,你也許會想,是否碎片化真的會如瘟疫般摧毀我們原來的生活方式。然而,現實證明了不是。在這個資訊量大爆炸的時代,網際網路,作為把我們生活碎片化的“罪魁禍首”,卻也在各行各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提高了生活質量,促進了辦事效率,推動了社會的快速發展……很難想象失去網際網路之後我們的生活會是怎樣一種混亂的景象,整個社會是否又要倒退一百年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還好,這一切並沒有發生,我們依然順應著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網際網路時代,前方的路模糊而又清晰,我們不知道下一個碎片化的片段中應該去做些什麼,但我們知道碎片化的時代已經無法扭轉,我無力去抨擊什麼,或許碎片化,這個矛盾的新名詞,便是人類發展到現在的必經之路吧。

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生活 篇17

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 ,927字

隨著時代的演變,人們的生活也開始變得碎片化了,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聊天……我們無時不刻都受到了碎片化的影響。舉個例子,如果你正處於高考時期的複習階段,複習完之後便可以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可是因為天色已晚,所以讀了不到五分鐘就關燈休息,而第一天考完試後還要複習第二天的題目以及要點,所以閱讀的時間又定格在了五到十分鐘內,這樣日復一日,不知要多少天內才能讀完一本書籍。所以這碎片化的時間即給我們帶來了樂趣,又使我們貪婪一物而忘記時間或其他事,甚至忘記做其他事情,例如小學時一回來就看電視,忘記了寫作業,導致第二天被老師留在學校裡,很晚才回家,回來之後作業又再次做到很晚,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我平時也是一個珍惜時間的人,每次寫完作業,我複習預習之後,都會拿出我最喜歡的小說出來看,而且學校里老師佈置的作業很少,不是在學校裡做完就是在吃飯前就完成了,所以在一個月裡,我將《造彩虹的人》,《中國詩詞大會》,《鬼吹燈》閱讀完畢,《造彩虹的人》其中的生動情節使我身臨其境,《中國詩詞大會》的題解以及原因和解讀使我受益匪淺,《鬼吹燈》之中胡八一,王胖子,Yang三人的盜墓過程驚悚又不失搞笑的情節使我身臨其境,好像我就在他們三個“摸金校尉”的一旁,跟他們一起喜怒哀樂,為其中的情節的變化感到“不應該”,“不可能”。其實我認為碎片化的生活未必給我們帶來了壞處,因為如果老師佈置了一個長期的作業,而你非要將它一天內做完,那麼碎片化的時間就給了你一個很好的選擇,你可以在做完當天作業並複習預習完之後便可以利用起來自己的碎片化時間來完成,這樣你就省去了在期限的最後一天忙趕作業的煩惱,也有更多的時間來看書推廣見識,開拓眼界。怪不得書是人類的朋友,冰心奶奶說過:“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同樣,碎片化的生活也給我們帶來了壞處。比如說你在看小說正專注的時候,媽媽會突然告訴你:“快把課文背給我聽。”這時,你的脾氣肯定馬上就上來了,心裡肯定會想說:我看書正在高潮的時候能不能別來打擾我。可是因為她是你的長輩,不能這樣,所以只能忍著,但現在我有一個辦法:你在做完作業後直接找她背完之後再去看書。

碎片化的時間既有好處又有壞處,只要把握得當,壞處肯定會化為烏有。

碎片化的時代,碎片化的人 篇18

碎片化的時代,碎片化 ,1086字

我們如今過的無疑是快節奏的生活,“碎片化”一詞成了這個時代的一大關鍵詞。關於“碎片化生活”,人們各執己見、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是時間的充分利用、提高效率的方式,也有人認為這會導致浮躁的社會風氣。不管怎樣,我們現在的確不可避免地過著“碎片化的生活”。問題來了,究竟如何應對、如何權衡是好呢?

“碎片化”一詞,在上世紀80年代常見於“後現代主義”的有關研究文獻中,原意是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如今,“碎片化”已應用於社會學、經濟學等不同專業領域,並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簡單地說,如果十幾年前的生活是一條法式長棍麵包,那麼如今的碎片化生活就好比將麵包切片分開,塗上不同的果醬。刷牙的時候聽天氣預報,等車的時候瀏覽當日新聞,睡前刷刷微博朋友圈,每一小段零碎的時間都有了不同的內容,生活依然是吃飯、工作、休息,卻又遠不止這些。

“碎片化生活”可以說是社會發展的產物。當物質越來越豐富,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人們獲取資訊的途徑越來越多,需要處理的也就越來越多,將生活碎片化能更好地分配能量與時間,效率最大化。同時生活的多樣性與需求迅速提高,碎片化也是人們追求自我的結果。在社會流動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還根據從前的慢節奏生活幾乎是不可能的。

碎片化生活是發展程序中必經的一站,它有利也有弊。碎片化的生活可以讓每個人充分利用空閒的時間和精力,在快節奏中提升自己的效率,至少可以免受與時代脫軌而被淘汰的風險。近年興起的“碎片化閱讀”,也是碎片化生活的一種。利用短暫的時間進行閱讀,雖然每次閱讀的很少、不完整,但無疑這些細小的閱讀時間經過積累也能達到一個巨大的數字。現如今生活越來越繁忙,很難擠出一大部分時間專門閱讀,碎片化閱讀顯然成了較優的選擇。

然而碎片化生活也一直飽受詬病。生活節奏是快了,每一秒都在忙碌中度過,看似碎片化使生活更充實,但大量的碎片化嚴重影響了生活的質量。依然拿碎片化閱讀為例,如今大街上全是低頭族,等待的時間、閒暇的時間全都被用來刷微博、看訊息,這樣淺層的閱讀實際上並不會帶來很大成效,閱讀時間多可能反而會讓人收穫大量無用的干擾資訊,影響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碎片化生活很容易讓人產生依賴,長期的碎片化讓人思想難以集中,在需要專注的情況下工作效率會大打折扣。我不禁疑惑起來,究竟是我們在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還是我們刻意的製造了碎片化時間?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被手機、被碎片化的生活綁架?曾經慢生活的細膩精緻是否在碎片化中變成了粗製濫造?如果碎片化的生活反而成了一種倒退,我們自身的問題是什麼?

總而言之,碎片化生活只是一種方式,如何把握尺度是我們每個人都該深思的問題。

勿讓生活過度碎片化 篇19

勿讓生活過度碎片化作 ,847字

早上醒來,睜開眼睛,就開始尋找手機。看看QQ、微信、微博、新聞……忽然想起某一物品需要購買,開啟淘寶開始瀏覽各種網店。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

細思極恐,我們的生活已然被小小的一部手機所支配,它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空餘時間。你有多久沒跟家人好好的聊聊天?有多久沒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看一本完整的紙質書了?

我的一位朋友曾告訴我他的血淚教訓。那天家長不在家,他原計劃在晚上十點前完成所有的作業,剛打算開始時,手機螢幕提示有新訊息,想著就看一眼,手不知不覺的伸向手機。看完QQ微信的又來了,朋友圈不斷的有人更新,公眾號源源不斷的發出各種文章,他沉迷於它,對著螢幕傻笑、送花、點贊、抱抱……等抬起頭才發現已經晚上十點了。匆匆忙忙的下筆趕到十二點,作業質量可想而知,老師的一頓批評淋漓盡致也。

曾幾何時,網際網路悄然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隨著更輕便的移動互聯的快速發展,我們已習慣通過智慧手機來閱讀、社交、購物等。原本寧靜而又單純美好的生活被劃分得支離破碎。在手機訊息的不斷提示下,各種聊天工具及APP應用佔據了我們的生活,它們都想攻佔我們的手機螢幕,在有限的一天中占上一席之地,所以極盡所能的通過各種改進、各種更新來誘惑我們,吸引我們,讓我們不知不覺就把原本的整塊時間劃分為一小塊一小塊的碎片時間一一分配給它們。每天瀏覽完這些工具和APP後,你是否會感到被動接受後的思維僵化、腦子空白從而覺得疲憊和失落?或者還會感嘆今天又這樣過去了,我的某事某計劃又被耽誤了……

不可否認,這些現代化的通訊工具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如果有一天他們全都消失了,我們會不會像幾十年前一樣,有大段的時間跟家人面對面微笑著聊天,晚上左鄰右舍會坐在外面搖著蒲扇看星星?消失只是奢望而已,它們一旦紮根於我們的生活,便如野草般難以除盡。

所以,行動起來,不要讓手機過度綁架我們的生活。只有主動抵制誘惑,選擇放下手機,讓碎片化生活暫時離我們而去,讓我們迴歸完整的親情,完整的閱讀,完整的學習……

不要讓生活徹底“碎片化” 篇20

不要讓生活徹底“碎片 ,1022字

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生活節奏漸漸加快,因而順勢產生了碎片化的生活,也許的確是便利的,但生活徹底碎片化了,又有何意義呢?我固然贊同將生活部分碎片化,可適應快節奏壓力大的生活,但不希望生活被徹底“碎片化”。

將生活中的事情,如閱讀、社交等碎片化了,真的利大於弊嗎?我想,答案是否。碎片化的時間,使我們不再重視時間的寶貴,正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碎片化逐漸使我們越來越浪費時間,讓我們的心態更加浮躁。碎片化的閱讀,讓我們喪失了思考與審美的能力,使我們如同一個資訊檢索器一般只瀏覽有用的資訊,停留在閱讀的膚淺層,不再擁有深刻的思想與審美能力。碎片化的購物的壞處,我想有目共睹,忽視了每一筆消費,其實是在消費父母辛勞的血汗錢,甚至是自己的辛苦勞動換來的,使我們學會節約這樣基本的認知越來越薄弱。這樣碎片化的生活,真的美好嗎?

如今生活節奏只快不慢,社會壓力只增不減,適當的碎片化的確可以節省時間,提供便利,但不能因為一味追求效率而將自己變為了一個碎片化的機器。面對大量資訊時只快速選擇有用資訊寫作,沒有閱讀帶來的知識積累和資訊儲備,如何會寫好?只會檢索資訊一般東拚西湊,內容枯燥乏味可想而知,思想深刻與否一看便知。碎片化的生活帶來的是這樣碎片化的自己,這樣真的是進步嗎?

浮躁的心態在碎片化的生活下愈加嚴重,國人一邊嚷嚷著要重視國學,重讀經典,一邊卻想著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閱讀,一刻都靜不下心來。如此浮躁的心態與風氣談何重視?擁有思想與審美是人自出生而來,最為基礎的能力,碎片化的閱讀使人們學不會如何思考書中的主旨,喪失了深刻的思想,所寫所思也會如同白紙一般空洞,沒有自己的思考和審美,人才又從何培養?節約更是從小教育的基本認知,隨著各式各樣的購物軟體和消費方式不斷應運而生,節約的金錢觀念愈加薄弱,從小教育的認知在碎片化的購物面前彷彿遁了空形一般,人們孰若無睹。

碎片化的生活有著諸多弊端,我們該去責怪網際網路嗎,去責備社會嗎?不,決定自己是否將生活碎片化的只有我們自己,決定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多留些時間讓自己抽一本書靜靜的閱讀,亦或是留些時間給自己與親朋好友一同散心,至少別讓自己變成碎片化的機器。

適當的碎片化誠然能使效率提高,卻會失去很多。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無可奈何,人們與其拼命追趕時間的腳步,生怕被落下一截距離,可即使追趕上又有何用呢?不如讓自己的生活迴歸原本的狀態,適當碎片化固然有益於提高工作效率,但請不要將生活徹底“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