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是文明的代表相關作文20篇

共享是文明的代表 篇1

國一作文 ,939字

“叮,叮,叮,叮咚!”,解鎖共享單車的聲音迴盪在街頭。共享單車近年來從杭州“騎”到上海、“騎”向全國各地。共享單車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方便,越來越多的人騎上了它,無論是揹著書包的學生,還是匆匆忙忙的上班族,還是退了休的老年人,他們的出行都因共享單車的出現而變得高效便捷。我發現,共享單車將為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打上烙印,是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素質高低的客觀尺度。

有網友發現不止一輛的共享單車“住”在了小區樓道里,每天早晨被騎走,傍晚又私藏回來。我看到這條訊息時被震驚了,這惡劣的行為等同於“竊”!出於方便自己的目的要是人人都“私藏”一輛共享單車,這還能叫共享嗎?為了對付這種損公肥私的狹隘行為,共享單車加大投放量,讓人們出門走幾步路,就能享用到共享單車的資源,但是投放量過於密集,有些人流量大的地方共享單車因停放無序佔道,阻礙了人們的交通,矯枉過正就是這樣出現的:先是有人損公肥私霸佔公共資源,然後導致投放管理無序,反過來影響出行。還有一條新聞,釋出了好幾輛被損壞的共享單車堆放在一起,而且看得出是惡意的損壞。我非常疑惑,為什麼要做蓄意損壞公物,卻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呢?我細想了一下,這種人要麼是心理上患有某種疾病,要麼就是其他品牌共享單車廠商的人。若是前者,治病救人,若是後者,懲前毖後,我再也不會騎那家的共享單車了。採取這樣卑劣競爭手段的沒有格局的人,早晚罪有應得。

每當我路過那些共享單車停放處,總不由得嘆息所看到的畫面,有的車倒了,橫在人行道上,路人總是繞道而行,不欲理睬;有的車的車前筐裡滿是垃圾……那些共享單車真是多災多難,經歷了無數折磨的車輪上、座位上又劃痕寫滿了他們的悲劇。聽,“叮,叮,叮,叮咚!”又一輛共享單車開始哭訴她“銜玉而生”卻命運多舛的遭遇……

騎共享單車的人們,你們可否花上你們寶貴的半分鐘,用好這些資源,善待過這些共享單車,像對待自己的車一樣,這是文明的體現;你們可否遵守“共享”規則,不再損公肥私,這是素質的代表,你們可否為他人著想,讓後人方便騎行,這是品德的象徵……

隨著時代的發展,“共享”將會被應用到各個領域,將會越來越凸顯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我希望人們可以意識到這一點,讓“共享”在高度文明的中國作為一種理念不斷髮展壯大,造福中國人!

共享時代也是文明時代 篇2

國三作文 ,842字

如今科技已經越來越發達,人們出門只需攜帶一部手機,便能搞定一切。為了人們的出行方便,在今年,街上出現了一種共享單車,只需用手機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就能立刻騎走,每一次騎行只需支付很低的金額,鎖上車鎖便停止計費,而那輛車就在街上靜靜等待它的下一個客人。

有了這樣的技術,既能給大家一種方便的出行方式,還能倡導大家綠色出行。每次出門,看著街上擁擠的車流,不免讓人心煩意亂,這時騎上一輛共享單車,小巧的身軀能讓你快速地穿梭於車流,享受騎行的快樂!

慢慢地,街上的共享單車多了起來,各種顏色,各種型號,彷彿在開一場盛大的宴會。大家一開始還很高興,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車騎了,可所有事情都有它的利弊,如今上海的街頭,停靠在路邊的不再是自家的電瓶車、自行車,取而代之的是大批大批的共享單車,不管是公園、廣場還是路邊,每一個角落都塞滿了單車,人們自己的車開始沒有地方停放。有時共享單車甚至會擋了行人的路,我曾親眼看到過這樣的場景:上海某商場前本是一大塊美麗的花壇,而現在卻被各種共享單車堆滿,看不到一絲生機。共享單車的公司認為這是新穎又讓人方便的發明,就大批量的生產,但他們沒有發現的是,如今共享單車已經氾濫了,有些還甚至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況且,隨著共享單車的增多,許多人也開始動起了壞念頭,把車上的二維碼改成自己的,把車鎖拆了,推回自己家,更有甚者直接拆解下車上的零件,只剩一副空空的車架子。每次在街上看到這樣的“缺胳膊少腿”的車,我覺得都很心寒。當今社會有越來越多的東西能夠共享,但每一樣東西都會被人們所破壞,每樣東西都會有人想佔為己有。

我們是否應該檢討一下自己,你真的做到了共享嗎?發明商最初的目的只是想讓人們的出行多一點方便,拉近城市間的人際關係。可是這樣的發明卻暴露出人們內心深處的黑暗,實在是令人惋惜。

或許我們真的應該改變自己,好好的去愛惜共享的物品,看到路邊倒下的共享單車主動扶起來,千萬不要有佔為己有的想法,這樣偉大的發明應該得到我們更好的利用!

共享時代,也是體現文明素質的時代。

共享與文明 篇3

國二作文 ,1142字

21世紀,時代迅速發展,租過愈發繁榮富強,人們的生活理念也在漸漸發生變化。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共享”這個詞開始映入我們的眼簾,逐漸變成了當下最熱門的話題。

ofo小黃車,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了,還有滿大街的自行車停放站點,也都是運用了“共享資源”的概念。現在,幾乎人人手機裡都有小黃車等共享單車的APP,共享資源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為何共享單車如此受到人們的青睞?首當其衝的緣由便是價格非常親民,還十分方便。就拿小黃車來說,只要用手機掃一掃小黃車後的二維碼,便可騎車,不太遙遠的路程,只收費一、二元,比自己買一輛自行車的價格低多了。而且街上隨處可見,可謂十分方便。

共享單車就時間上來講,已經火了一段時間了。要我來說,圖書館,才是我最早就接觸到的共享資源。

對我來說,“讀書破萬卷”是一件非常幸福又滿足的事,但要是集齊著“萬卷書”,可謂是十分耗財耗力。於是從小,我都會去圖書館借書。借書讀是一項適合所有人群的活動,而且這不僅讓我讀到了書中的內容,還不用花大量金錢時間買書,可謂一舉兩得。

最近,上海市區又出現了“共享床鋪”,讓白領在中午的時間得到高品質的休息與放鬆。而且共享床鋪有自己獨門的清潔祕方,根本不用擔心衛生問題,因此非常受到白領的追捧。

說了這麼多,好似共享資源的優點數不勝數,然而,幾乎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

事實上,在許多新聞報道中,“共享”的負面新聞也是層出不窮。“共享單車被人隨意破壞,政府花大量資金修繕。”“小黃車後二維碼竟被人重新貼,拿手機掃中了病毒。”除此之外,就我來說,我認為幾乎沒有人從圖書館借來的所有書,每本都是平平整整,乾乾淨淨,絲毫沒有汙漬以及被筆畫過的痕跡。

總的來說,還是個別民眾的文明與素質問題。所謂“共享”,指的是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擁有,因此,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去故意損壞,反而應該像愛惜自己的東西一樣愛惜。那些隨意,甚至是故意損壞共享資源的人,一部分也許只是把這當作是惡作劇,但這卻給其他的使用者帶來麻煩與不便。且因為是共享的東西,查詢不出到底是誰損壞的,那些“犯罪者”仍逍遙法外。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做到文明共享呢?首先,我認為每個使用者都應抱著珍惜以及愛護的態度對待共享資源,這與其說是舉手之勞,不如說是每個使用者都必須做的,不僅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其次,政府或公司應該多標示些廣告或標語,教育大家不要損壞共享資源。學校課堂也可以利用班會課時間,開展此方面的教育。事實上,最重要的還是使用者的主管思想。若是每個使用者都仔細使用並愛護,不僅共享資源得到了好的保護,國民素質也會不斷提高。

如今這個“共享時代”,其實做到文明共享並不難,只有每個人都做到文明共享,社會才能更加欣欣向榮,祖國才會蒸蒸日上。

讓共享與文明共存 篇4

記敘文 ,950字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從狼煙到電報,從電報到電話;或者說從巨大的計算機到小巧的膝上型電腦,甚至是從人力車伕到靠汽油的汽車,科技無時無刻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改變身邊的事物。時代的發展如展翅翱翔的巨鷹般愈來愈快,各種奇葩的新創意新發明都在我們身邊浮現。而最近最新奇的,莫過於那些在馬路邊隨處可見,五花八門的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顧名思義,就是指能夠公共分享,今天你用明天就他用的自行車。當你嫌徒步回家太累而且效率低時,共享單車往往會是最令人稱心如意的優選。掏出手機,調出掃描二唯碼的裝置,將手機放到自行車尾部,對準二唯碼—只聽“嘀”的一聲,微信或支付寶付款,你就能暫時將這輛單車“據為已有”。

整個過程都分外便捷,沒有多麼複雜的操作。為此,具備方便與貼心二大優點的共享單車一時頗為討人喜愛。漸漸地,五顏六色的單車都冒出來了—什麼摩拜呀,小黃車呀……一群各色各樣的奇葩。

雖說共享單車真的是現在很通用的交通工具,可是種類太多太雜,反倒成了一種過猶不及的壞事。馬路邊,人行道旁,小區裡,到哪都能看見那些有著顯眼亮色的單車。說它成了壞事,那麼問題出在哪兒?我曾見過這樣的一幕,一大堆五花八門的共享單車側倒在路邊,歪歪扭扭雜亂無章,令任何人看了都不禁覺得心中癢癢的,不大自在。這不就是共享單車的一大問題嗎?那些沒有公德心,還一心只想要自己方便的人,用完了單車就隨手往道路旁一丟,便“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似乎還理所當然地認為總會有人幫他們收拾這爛攤子—當然,自然會有人替他們收拾,可在被整理之前,他們可否想到過,這關係到了一個大城市的整體面貌!

自打共享單車現世,不文明的事物還不止這些呢,譬如說,有人拿鏈子將單車鎖上,對“共享”二字視若無睹,好像這是他的私家車,他擁有這個權利似的;再好比,一部共享單車被破壞了,原應有自行車車座的地方,只剩一根光禿禿的杆,這難道不屬於破壞公共財產嗎?最令人髮指的,正是這些不公德的行為,他們使原本許多人都格外支援的共享單車,成為了飽受爭議的大問題。

現代科技的確帶來了更便捷的生活,共享的事物愈來愈多—共享書店、共享籃球……而共享是建立在文明的基礎上的,只有讓共享與文明共存,“共享”一詞才能真正發揮它的最好水平為我們服務,不是嗎?

共享是否真的能夠共享 篇5

記敘文 ,1268字

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從那個自給自足的農耕社會到現在被高科技佈滿的二十一世紀。如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共享的身影,各類品牌的共享單車將顏色單調的人行道,佈置成五彩斑斕的海洋;社群中的共享籃球場給予了籃球愛好者鍛鍊、展現自己的平臺;共享圖書館激發人們閱讀的興趣,擴充套件人們的知識面。

但是在這些共享的背後,是否真的能夠做到共享。在這裡先說說我對共享的見解,通過字面上的分析,並不難理解,共同擁有、享受時代的發展為我們帶來的便利。

我認為共享的事物可以分為兩大類,生活中的用品以及資訊。就用前兩天我在新浪微博微博上看到兩條很有意思的帖子來舉例子。一則是,一個年輕小夥小時候上公交車被一群大爺大媽擠在最後,長大後的他想要去共享看球場打球,可是誰知場地被大爺大媽們佔領,並作為廣場舞用地。兩幅圖中,小夥的背影甚是淒涼,也正因如此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嘲笑。評論區域一度爆炸。另一則是,某男星表白某女星登上熱搜榜榜首,將一位偉大的工程師逝世的訊息淹沒在口水中。

這兩條帖子看起來不足為奇,但是我們能否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對於上述兩類內容的共享,可以概括出共享想要實現全面共享,難度巨大。

就拿我自己所碰到的一個情況舉例。假期我與媽媽一同到博物館參觀,在出地鐵站後,步行至博物館需要一刻鐘,當我們看到人行道兩旁的共享單車時,我們決定掃碼騎車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但是在遇到紅燈之時,發現剎車失靈,怎樣剎都停不下來,無奈之下衝出入了十字路口。在到達目的地下車後,我發現前剎和後剎的兩根繩索被惡意剪短,導致剎車失靈。儘管當時向共享單車所屬單位進行舉報,後來卻杳無音訊。這種不可忽視的安全隱患,若不及時處理,所釀造的後果不可想象,同時也牽扯出了一個問題—共享是否真的能夠共享?

再說說第二則帖子—共享資訊。相信大多數人對於那天的這則重磅娛樂新聞並不感到陌生,因為它佔據著個大網路資訊平臺的熱搜榜,並且在榜眼的位置上居高不下。許多娛樂記者為了博得廣大網友的眼球,異想天開。在那揣測訊息是真是假;甚至大段描寫當日的男女主角所著的服裝是哪個大牌的,他的家底或者父母的情況等等……但就在他們表白資訊公佈的那一天,我國前不久剛剛竣工的fast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發起者及奠基人南仁東先生因病逝世,他將他生命中最美好的二十年獻給了fast天眼系統,並且通過這個系統,將中國帶入了天文強國的行列中,但他卻十分低調,默默的為著中國天文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想若不是新聞報道,南仁東先生逝世一事都鮮為人知。“眾人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王國維先生人生三境中的第三境,代表著終於成功,就在這時“英雄”與世長辭,但卻無人知曉,因為被淹沒在了幾億網名的口水之中。難道真的要戲子事,天下知。英雄逝,無人聞嗎?

共享固然是好,他給我們帶來了數不勝數的便利,但在享受這些便利的時候,我們應該嚴於律己,不讓自己成為破壞這個共享鏈的一份子。真正的共享還要等著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去踐行、維護和傳播,讓共享這個詞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代名詞!

文明的里程碑——“共享時代” 篇6

國一作文 ,942字

傍晚,獨坐在花園的鞦韆上,看著電視中的新聞聯播,正在報道的是最近快要召開的十九大會議。我不由得感嘆現在國家的管理是那麼井井有條。不經意間,看到公路旁邊的共享單車,想:“那些為我們國家作出貢獻的前輩們,如果看到這“共享時代”會怎麼想?

我陷入沉思,恍惚間,腦海中我的身旁出現了一個人:他滿頭華髮,笑容可掬,好像……在哪裡見過?我有些疑惑,覺得他是那麼熟悉,突然腦海中閃現出一句話:“中國百姓靠“二平”,一個是袁隆平,另一個是—鄧小平。”

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倒是鄧老大大方方地開口了:“同志,那一排自行車怎麼都沒有用鏈子鎖上?不怕有人偷?”“啊!這是共享單車,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就行了,這可是自動上鎖的,安裝了人工智慧的電子檢測晶片在內,不會有人偷的。”我興致勃勃地給鄧老介紹著最近興起的“共享生活”,“現在啊,很多東西都可以共享,像書店啊,籃球啊等等。”“原來科技都已經那麼發達了”,同志,可否帶我去感受一下?”鄧老欣慰地笑了笑,朝單車方向走去。

我拿上手機快步走到鄧老身邊,用手機掃了兩輛單車的二維碼,對鄧老說:“現在咱們一起去體驗共享時代吧!”

我們騎著單車,一起欣賞了令人陶醉的風景。這時,鄧老對我說:“真不知,現在的城市變化如此之大,上海體育館不知是什麼樣子了。”我把車頭一轉,對鄧老說:“我們去看籃球賽吧!”鄧老聽了,眼睛頓時放出光來:“年紀大了,自己跑不動了,看著這些祖國的花朵,還是很欣慰的。”

我們來到了體育館,裡面正進行著恆大的籃球賽。為了公平起見,比賽用球是“共享籃球”,用手機掃二維碼即可。鄧老看著似曾相識,也出現在單車上的二維碼時,說:“現在的時代,似乎只要有這個黑白的正方形圖案,就可以使用所謂的“共享物品。”

我暗中佩服這個睿智老人的觀察和領悟能力,補充道:“還需要一部有掃碼功能的智慧手機!”

鄧老感嘆道:“不得不佩服現代人的創造能力,我們的理念從小康社會現在已經變得如此先進了!中國真的已經變得越來越發達,這正是我想要看到的。“共享時代”就是我們文明進步的一個標誌,我真的為現在的中國驕傲!”

思緒突然間斷在已經漸漸降臨的夜幕之中,我的眼眶中,竟含著些許淚花,我感受到了前輩對現在科技發展的讚許。“共享時代”的確是我們文明進步的一個里程碑。

攜手共創文明的共享時代 篇7

國二作文 ,746字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共享”這一名詞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便捷。

在這個共享時代中,我也是共享資源的使用者,使用最多的莫過於共享單車。每次一下地鐵,就會看到地鐵口擺放的各種各樣的共享單車。挑一輛騎回家,包或其他較重的東西放在籃子裡,既方便又快捷,輕輕鬆鬆就到家了,價格也很親民。

不僅是在下地鐵回家的路上,平時出行只要不是太遠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共享單車代替小轎車、私家車。既能運動鍛鍊身體,又能起到節能減排的環保效果,還能節省不少的油費,可謂是一舉多得。

不過,共享資源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隱患。在電視新聞中,曾多次報道過有人偷竊、私藏等把共享資源佔為己有的行為。還有在共享單車原有的二維碼上又貼了一層假的二維碼,以此來騙取錢財。這些不文明的行為比比皆是,給“分享”一詞蒙上了陰暗的面紗。

以上還都只是錢財上的安全隱患,更為嚴重的是關乎到人身安全的隱患。在使用共享單車的過程中,總會發現有些車子上的二維碼掃不開,甚至有的車已經壞了剎車失靈了等等。這樣的車騎在路上,很容易發生意外,不僅是危害了自己的人身安全,更是對他人生命的不負責。而在這些壞了的車中,還不乏是有人惡意損壞的。

“分享”本是一種美德,何況它的出發點是給人們帶來便捷,這一點在我的使用中已經深深感受到了。在我看來共享資源應該得到支援和保護,雖然它有缺點和弊端,可難道有缺點的事物就應該被否定嗎?我們更應該從自身做起,規範地使用共享資源,也應該提醒身邊的人規範使用,好好利用。

共享資源是時代的產物,象徵著、反映著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融入、接納、保護、傳承是我們每一個時代人該做的,那麼,就讓我們攜起手,共創文明的共享時代!

一個以共享文明的新時代 篇8

國二作文 ,822字

終於等到這一天,曾經被生鏽鐵鏈拴住的自行車不再橫七豎八地停在馬路邊,因為他們被一批名為共享單車的新產品代替。曾經人手一把的天堂傘不再盛行路邊,另一種輕便的雨傘被人們所喜愛,他們叫共享雨傘。曾經的老品牌被新時代以共享為名的產品淹沒,這究竟是福,還是禍?

“共享”的概念是由北大的一位學生提出的,它的初衷很簡單:方便學生在諾大的校園裡自由快速地穿行。於是共享單車快速興起,早晚高峰交通堵塞的時候,擁有一輛小黃車便能稱霸於水洩不通的路段,它甚至不需打廣告就能吸引大多數上班族的目光。

但這輛以便捷得意的小黃車上,開始滋生出一種不安全的因子。身邊的一個朋友很心水這類共享產品,過了一個暑假當我再次見他時,他的兩顆門牙竟都只剩一半了。詢問他原因,他回答我說騎的一輛小黃車手剎壞了,沒剎住車,便釀成了這場悲劇。他家長說他當時滿臉是血,且這門牙要等18歲以後才能補。家長眼中的惋惜痛心以及語氣中對小黃車的憂怨展露無遺。

我不禁有些後怕,這要是摔得不巧,迎面衝過來一兩及時的轎車……我立馬中斷了這個念頭,這般悲劇,我不願想,也不敢想。

不過共享概念依舊是好的,出門不再需要背個大包,只需一部智慧手機即可。一切都逐漸變得可以共享,生活的效率變得越來越高。這不正是我們想創造的高速發展的科技時代嗎?

可惜,有人在破壞這一美好的創新!我親眼所見某些地方的小黃車停車區域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東倒西歪的。前一輛左摔,後一輛右倒。網上甚至流傳著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圖片,有人將車架在樹上,我不知道他們是想博人眼球,還是單純的認為這是公共財產,所以無論如何糟蹋都與自己的利益無關?我為共享惋惜,遇上了這群沒素質的人。

不過無論是愛護抑或是反之,對共享感興趣的好像永遠是青年人。老年人討厭繁瑣的流程,他們依舊願意用那把有些破損的天堂傘,騎那輛承載著回憶的老自行車……

這是一個以共享為名的時代,也是一個盛行共享的時代,它將會成為“共享福”,還是“共享禍”?

共享的明天,指日可待。

共享,文明的進步 篇9

國二作文 ,891字

共享,道德之美,時代之風,文明之進步。—題記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共享”在當今社會中正如水汽般氤氳升騰,成為當代人生活之常態,也成為了社會文明更進一步的里程碑。

時代在進步,道德在提高,共享,正拉近著人們的距離,牽動著人的心靈之美。

在人流湧動的大城市之中,喧囂繁華的街道旁,一輛輛共享單車整齊劃一地排列著。一個年輕的女學生,揹著書包,推著共享單車,來到單車排列的末尾,小心翼翼地將單車推到旁邊,把支架踩下來,使單車立在地面上,穩穩地。女學生似乎還不滿意,她用力把單車向旁邊移了移,留下一個人的間隙,並且與前面的單車對齊後才滿意地拍了拍手,扭頭,揚長而去。遙遙望去,那輛單車是如此整齊,一點兒也不顯得突兀,恍若從未動過般穩穩地立在那兒。一眼望去,就像藝術品般賞心悅目,而那個女學生高尚的背影鐫刻在我的心中。即使這只是一個生活的小片段,但作為旁觀者的我,卻暗自欣喜:共享,正在提高著當代人的素質,牽引著心靈美。

共享,不僅是挖掘心靈美的助力器,而且還是人與人之間增進感情的紐帶。

隨著太陽照耀大地,陽光覆蓋著陰雨天的雨水,期待已久的好天氣。寬敞的籃球場上,敏捷的身影正反覆地練習著投籃,那便是我的哥哥,他苦於沒有人來籃球場陪他打籃球,正一個人發洩呢!作為一個體育“吊車尾”的妹妹,我只能在場邊看著他。迎面走來一個揹著書包的男同學,他走到我邊上,輕聲問我:“我能和那個人一起打會兒籃球嗎?”我笑容滿面地對他說:“可以啊,他是我哥哥,打籃球很棒的!”說完,我便朝哥哥喊道:“哥,有人來陪你打球嘍!”他轉過身來,一臉驚訝之色,黝黑的面板沁出了一層汗。

他激動地跑過來,滿臉興奮,那個男同學略帶歉意地笑道:“其實我沒有籃球,但又想打球,所以只好想著和你共享一個籃球,不好意思。”哥哥擺擺手,豁達地說道:“我們一起打吧!別在意!”

陽光漫射在籃球場上,在金色的沐浴中,兩個身穿運動裝,汗流浹背的男生,旋轉,變換,奔跑,起跳,投!籃球經過籃框,“砰砰”地敲擊著地面。那一刻,他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酣暢淋漓的笑容。深厚情誼,因為共享。

陌上花開,緩緩歸矣。共享之花,盛開文明之進步。

共享,是時代的深思;深思,是時代的開始 篇10

國一作文 ,948字

當今社會,隨著時代的改變,“共享”這個新名詞已走進我們的生活。那麼,共享到底是什麼?

拿共享單車為例,去到人潮川流不息之地必定有它的身影,去到偏僻山區,仍能看到村民在阡陌上騎行。想必,共享單車是共享的家族裡最廣為人知的吧。因為環境在不斷惡化,綠色出行是我們所最提倡的,自行車出行不僅可以有效綠化環境,減少尾氣,而且還能鍛鍊身體。相信很多學生、家長、哪怕是去外地打工或是有些步入中年的手機裡都會下載這款APP。出門在外,只要手機在手,通過地圖找到共享單車,通過二維碼“掃一掃”,你就可以開啟騎行之旅了。

可是,凡事都有利必有弊。當你享受於騎車的快樂,你可曾想過那些被人隨意填塗的二維碼,當你遇見一輛少了密碼鎖的共享單車,你是否會感到氣憤。請你來到街道上,馬路旁看一看,如今這些情況已層出不窮,甚至這些共享單車缺胳膊少腿的現象已司空見慣。由於這樣,很多人被迫去選擇下一輛。這樣的共享單車給你帶來便捷了嗎?回答自然是沒有。就譬如少了翅膀的鳥,它想飛,沒錯,它想去翱翔,想去探尋天空的樂趣,可是,現實很骨感。少了翅膀,它,做不到。可以說,共享單車也是一樣,確切地說,所有“共享”都一樣。它們的初心是為了去便利人類生活,譬如帶上手機掃一掃就能擁有自行車,掃一掃就能安靜地在書店拐角與書來場邂逅,等等……

可是,你曾想過,一批又一批的共享單車已氾濫成災,一輛又一輛的破舊自行車更會影響城市的視覺美。也許,很多不起眼的填塗損壞早已違背了創造者的初心。

現在,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正與我們每個人產生密切關聯,也在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理念。請大家想象一個場景:你在地圖上鎖定共享單車,到了你才發現這輛車遭到了人類的踐踏,你只能氣憤地選擇另一輛或步行前往。別急,這是個開始,卻打破了你對一天行程的美好幻想。來到共享書店,成功拿到一本準備消遣一下午時光的小說,卻發現書內密密麻麻地被畫了動漫人物,掩蓋了曾經想著的作家的筆墨,你對共享單車失望了嗎?不,這還不夠,你路過籃球場,想發洩一下情緒,那籃球卻有氣無力。

現在,你對共享單車瞭解了嗎?沒錯,它便利,環保。但它也令人畏懼,遠離。你愛護它,保護它,它回饋給你的生活充實美好;你損壞踐踏它,那麼,它回報給你的是失望?是氣憤?是氾濫?是消失?還是……?這,就是共享時代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