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良好家風從小做起相關作文20篇

傳承良好家風從小做起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8字

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爸爸媽媽是我傳承良好家風的啟蒙人,他們時刻提醒我,不依賴別人,不安於現狀,堅強、勤奮,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向上。在他們的薰陶與影響下,我學會了勇敢、堅強、獨立。

我從小就膽小怕事,不敢一個人呆在家裡,特別是晚上,爸爸媽媽去哪兒我都要跟著。那是我剛上一年級時,爸爸不在家,媽媽剛好也要出差學習,當時媽媽跟我說,讓我跟爺爺奶奶在家,還特別叮囑晚上讓我自己睡一個房間,眼看著媽媽整裝待發,我十分不情願,眼含著淚水,心中充滿著對媽媽的不捨,對夜晚的害怕,對生活的無奈。這時,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說到:“阿煒,你要勇敢點!要從小學會堅強,學會自己處理事情,學會照顧好自己。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一直都你身邊,照顧你,你要自立!媽媽相信你能做到的。”我點點頭,勉強答應了。晚上,我開啟所有的燈躲在房間裡,說實在,我真的很害怕,怕黑,怕窗外的聲響,可媽媽的話又在我耳邊響起:勇敢點,勇敢點!對,我是男孩,我一定要勇敢!那一晚,我第一次關掉了所有的燈,美美地睡了一覺。從此,我學會了勇敢、堅強、獨立。

在學習、生活中,我漸漸地懂事了,雖然平時爸爸媽媽只是簡單的提醒,但我慢慢地理解了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知道了做事不依賴別人,要勇敢面對,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不斷進取,的確,繞簷家燕永遠飛不上藍天,繞膝孩兒永遠不會奔向遠方。

爸爸媽媽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讓我健康茁壯成長。

良好家風從我做起 篇2

國一作文 ,606字

“一粥一飯,當思來自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堅。”每當看到這句話,就想起了爺爺常對我說的話。

我的爺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雖然現在年紀大了,很少做事,但他還是經常教育我們要愛惜糧食。我們小時候,他告訴我們李紳的《憫農》,並且常常說:“每一粒米都是汗水換來的,俗話說‘一粒糧食一粒汗’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他在家主張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糧食。這是—儉養德。

除了這,我們家還有另一條家規—孝當先。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家也崇尚這一條,孝其實很簡單,早上起床為父母,爺爺奶奶各泡一杯茶。在他們累時為他們揉揉肩,他們工作回來之後,為他們倒一盆水泡泡腳,在他們吃飯時為他們夾一塊肉,在晚上睡覺時問候一句晚安,孝,就是這麼簡單。不僅我們這樣,爺爺更是做出了表率。我的爺爺大約5歲就沒有了母親,後來,他的爸爸又娶了一位,也就是現在的太太,爺爺跟著太太生活了約6、7年,之後便出去做事了。太太有3個兒子,1個女兒,但是沒人養她,結果,爺爺養了太太22年之後,太太的小兒子,也就是我的么爹,把太太接去住了約7年。今年太太已經97歲了,又送回了我們家,爺爺盡心盡力的關心她的冷暖。因為爺爺說:“好歹是跟太太生活了幾年,要報答養育之恩。”這就是我爺爺要教導我們孝為先的原因。

爺爺是一個平凡的人,但爺爺的話使我終身受益。我一定會遵守我們家的家規—儉養德和孝當先。良好家風,從我做起。加油!

良好家風從我做起 篇3

國一作文 ,908字

家訓家風是每個家庭應有的,它可以子子孫孫傳承下去,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家訓家風的故事吧。

看到這個標題,我由此想到了一位為國犧牲的烈士,她就是趙一曼。趙一曼1936年8月2日被捕,當時,她在押到刑場的囚車上寫下了給兒子寧兒的遺書。在家書中她寫到:“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際行動來教育你。”這一封家書體現了她的愛國情懷和對子女的教育。還有一位為了照護好兄弟,卻犧牲了自己的兄弟。他就是李元成,李元成是供電所所長,和他一起當兵的好朋友付先根在戰場不幸犧牲。李元成為了不讓付爸和劉媽傷心,於是決定養活雙方父母。可是,1996年,付天根的弟弟付天強遭到了電擊,不幸犧牲。兩個兒子的離去使兩位老人的內心承受了太多的悲痛。李元成便成了付爸現在的兒子,兩位老人因此又充滿了信心。可是,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劉媽因膽結石住進醫院12天。為了照顧好劉媽,李元成讓他的妻子在醫院裡照顧了12天。後來,劉媽的病才逐漸好了起來。

在我的家裡,也有家風家訓。媽媽經常鼓勵我說:“你做人要做有意義的人,長大後總不能讓自己餓著肚子,要有一碗飯吃。在家裡,爸爸媽媽什麼事都可以包容你,可是在社會上去了,那就不一樣了。”所說的話對於小小年紀的我根本不在乎,因為那時,我不懂得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

在一次我和媽媽去奶奶家的路上,我走著走著一不小心把別人碰了一下,那個人差不多二十多歲,有點胖。她立馬轉身罵起我來:“你個小屁孩幹什麼呢?不知道我這包很貴嗎?不要臉的小東西。”我立馬反駁道:“人家是不小心的,你憑什麼說我小屁孩?”媽媽立刻把我胳膊碰了一下說:“別和人家計較。”我聽了媽媽的話,回到家後奶奶問道:“怎麼了?”我不耐煩的說道:“我終於知道了,在社會上沒有人能包容我,除了爸爸媽媽。”奶奶點了點頭,說我說的很正確,這也是爸爸小時候她經常對爸爸說的話。

是的,在生活上,社會中,我們應該做一位善良的人,這便成了我們的家風。讓我們牢記自己的家訓家風吧。良好家風,從我做起!

傳承良好家風 篇4

國二作文 ,841字

21世紀,不僅電視上有很多關於“家風”的宣傳片,而且大街小巷也都有關於這一主題的宣傳欄和海報,對於這個社會,這個問題的確很重要,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宣傳中華精神,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漸漸的,我們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也慢慢做到了……

中華傳統美德都源於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現在被大家重視起來了,在小學的時候,學校就開始教我們“國學”,學習《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等,那時候我們漸漸接觸到其中的一些精神,道理,品質,漸漸的,我們愛上了“國學”,慢慢懂得這些道理。我們穿行在這些文字中,穿行在它的精神中,在生活裡,少了浮躁之心,多了敬業之心;少了攀比之誘,多了愛崗之意;同學之間,禮貌用語多了,髒話惡語少了;友愛互助多了,驕橫奢侈少了;追逐打鬧少了,讀書學習的人多了……這都是大家養成的好習慣,好品質。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告訴我們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尊敬兄長,更要尊敬長輩,就像在我們家一樣,家中有一個規定,如果有長輩到我們家來做客吃飯,我們晚輩是不可以比長輩先動筷子,爸爸說,這是基本的禮貌,也表示對長輩的尊重,所以不可以不遵守。有一次,我和爸爸回老家,在路上很餓,好不容易到家可以吃飯了,看見桌上的飯菜更是餓的不行,爺爺看見了說:“睿睿,餓了吧,自己先吃點菜吧。”我點了點頭,剛剛拿起筷子,就被爸爸叫住了:”等一下,沒看人還沒有來齊嗎?我們的規定你都忘記了!?”“哦哦,我知道了”爺爺又說:“她餓了,你就讓她先吃就是咯!”“不行,規定就規定,必須遵守的”於是,我點點頭,接著,把手又收了回來,只能再忍一忍。

還有“親師友習禮儀”這又告訴我們我們作為家中子女,正當年少的時候,應該努力與師長、朋友接近,努力向他們學習各種禮節禮貌方面的知識。

我們能懂得這些道理,不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恩賜嗎?有了這些,家庭這一個小個體變得和諧,社會也變得和諧,那麼國家也將會變得和諧。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 篇5

國二作文 ,759字

家訓,家教,這是每個人家裡的傳統家風。家訓,就像是給人做人的訓言;家教,就像是給人約束的教育;家風。就像是給人做人的風氣。我認為,家風每一個都對我們的身心有著極大的好處。是我們認知事物的基礎,待人的禮儀。

小時候,我老是抱怨怎麼家裡面規矩這麼多,很煩,常常觸犯了家規就要挨罰,在我的記憶中,這樣的一條家風使我永不遺忘。

這是一個傍晚,媽媽早已做好了飯菜,可奶奶遲遲沒有回來,餓了一天的我看著桌子上豐富的飯菜,嚥了咽口水,也不顧爸爸以前說過的話,超起筷子就吃,正當我吃的帶勁時,一雙大手阻擋了我,我抬頭一看,是爸爸,連忙放下筷子,站了起來,臉紅的像個太陽。“你奶奶還沒回來,吃什麼!”爸爸斥聲說道。我結結巴巴的說:“我餓了”,這時,門口傳來奶奶的聲音,“開門”,我看了眼爸爸,跑去開門。當我開啟門的一瞬間,我看見她皺皺的眉頭上留著晶瑩的汗珠,

一種暖暖的親情湧上心頭,我想,我是不對,不該在奶奶沒回來就吃飯,她這麼辛苦。我拉著奶奶上了飯桌,這是大家都已經團坐了,我低著頭,問著:“奶奶,今天怎麼這麼晚回來?”奶奶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對我說:“今天啊,奶奶事情沒幹完,被組長檢查發現東西沒放完,所以啊,回來晚了。”我疑問著:“明天可以幹啊?”“不行,今天的事情一定要做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每天都有新的任務,今天不做完不罷休。這是你姥姥教給我的,我把它視作家風啊。”我沉思著:“學習也一樣麼?”這時,我想到爸爸佈置的作業還沒寫完,趕忙下了飯桌,寫了起來,爸爸見了,連忙問:“怎麼不吃飯了。”我回答爸爸:“我想起今天您佈置給我的作業還沒完成,我寫完了就吃。今天的事要今天做完”一家人開心的笑了,我知道,最開心的一定是奶奶!

幾年過去了,這一條簡單卻刻骨銘心的家風使我的學習有了更大的進步,相信,在將來,我一定會受益終身。

傳承良好家風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973字

每個家庭都會有各自良好的家風。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家的良好家風是勤儉節約。

每次和媽媽逛街,媽媽總不捨得亂花錢買衣服,不會像其他孩子的媽媽那樣大手大腳的花錢。只有在需要的時候,媽媽才會適當的花一些錢,這就是勤儉節約;每次看到爸爸穿著破舊乾淨的衣服和襪子時,我總會心疼不已,吵著鬧著要爸爸買新的,可爸爸每次都滿不在乎的說:“沒事,你看,這還能穿嘛,不用買!”這就是勤儉節約。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勤儉節約,不要亂花錢,所以,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記得有一次,我和同學小朱去逛街。當我們走進一家服裝店時,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件漂亮的白色羽絨服,帽子上還有一個毛絨絨的小球,煞是好看。我驚喜地走到那件羽絨服旁,仔細地看了又看,正好是我喜歡的型別。我一邊輕輕地撫摸著衣服,一邊嘖嘖稱讚道:“漂亮,就是漂亮!”小朱看到我這麼喜歡這件衣服,便笑著說:“你穿這件衣服一定很好看,既然那麼喜歡,就買了它吧!”聽了小朱的話,我翻看了一下價格, “哇哦,真貴呀,兩百多塊呢!”我嚇得跳了起來,連忙擺擺手,“不不不,還是不要了吧!”“哎呀,你家又不是沒有那幾個錢,叫你爸爸媽媽給呀!”這時,我耳邊響起了爸爸、媽媽曾經對我說過的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以勤儉節約為榮。”腦海中浮現出了爸爸、媽媽平時勤儉節約的畫面,我斬釘截鐵的說:“是,我家是不缺那幾個錢。但是,我爸爸、媽媽從小就教我要勤儉節約,所以,我不會買這件衣服的。我現在也不缺衣服穿,我要買學習用品!”小朱看我態度這樣堅定,沉默了,一言不發。“小朱,我們應該從小學會勤儉節約呀。爸爸、媽媽掙錢也不容易。”我誠懇地對小朱說。小朱聽了,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說道:“嗯,我懂了。小秦,謝謝你的提醒!我今後一定不亂花錢了。”看到小朱這樣明白事理,我心裡像吃了蜜糖那樣甜。

勤儉節約是我家的家風,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我們要以勤儉節約為榮,以攀比浪費為恥,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勤儉節約習慣。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 篇7

國二作文 ,1887字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無數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很多傳統美德是以“家風”的形式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的。尊老愛幼是一種值得崇尚的良好家風。

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說的是孝順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佔據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老話說得好:“老貓房上睡,一輩傳一輩。”你若孝敬父母,你的兒女也會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會孝順你,代代相傳。

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割肉喂母,賣身葬父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孝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何況人乎?《遊子吟》裡的千古名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強調了父母的恩情大如山。我們一輩子也報答不完。

小時候總是在父母懷裡撒嬌,一把屎,一把尿。教我們學說話,扶我們學走路,供我們讀書,教我們做人,含辛茹苦,付出了多少血和汗?我們看著父母為子女奔波,白髮增多卻是無能為力,總是說將來發達了,要讓父母以後過更好的生活。可是自己也得養兒育女,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等以後,等有錢,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待。等到一聲喟嘆,幾行熱淚。

很多人忘記了小時候的承諾。都說孩子是父母心頭一把刀。兒時的調皮,少年的叛逆,青年的奔波,何時才能讓父母省心呢?只有人到中年,自己有了孩子,才能感知父母當年的恩情。

而此時的父母已過花甲之年,身體大不如前,還能陪伴我們多少年呢?因此孝順是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父母卻在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嚐,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這種現象,使子女不自覺地養成嬌慣、任性、懶惰、自私的不良習慣。凡此種種,值得憂慮。

而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剛下班的年輕媽媽,忙完了家務,又端水給老人洗腳,老人對她說:“孩子,歇會兒吧!別累壞了身子。”她笑笑說:“媽,不累。”年輕媽媽的言行舉止被只有歲的兒子看到了,兒子一聲不響地端來一盆水。年幼的兒子吃力地端著那盆水,搖搖晃晃地向媽媽走來。盆裡的水濺了出來,濺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臉的燦爛。執意把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為母親洗起了腳。這是愛的愛的感召與傳遞,這小小的舉動,足已讓父母感到欣慰自豪。孝敬父母這顆種子從此種在孩子幼小的心靈。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有直接影響,孝順的家風需要每一位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樣,良好的家風才能代代相傳。

其實父母親向子女要的真的不多,他們的愛是無私而偉大的。如果不能天天見面,每天只是電話的問候,足以讓他們安睡一晚。週末減少不必要的應酬,有時間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說說話。幫老人刷刷筷子,洗洗碗,傾聽他們的嘮叨。外出旅遊時儘量帶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時,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後如何對我。那現在,我有沒有如此對待我的父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捨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與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養育之恩大於天。父母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感激父母,善待父母,體現的是人內在的品質。不孝父母,禽獸不如。人有三不交,第一就是,不孝敬父母者,不交。連生你養你的父母都不孝敬,忘恩負義之人,大家都會敬而遠之的。兒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報答養育自己的父母。

現在,家風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家風是個古老話題,對家庭成員而言,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會有什麼樣的處事態度。父母愛子女,子女孝敬父母,關愛父母,就是一種最重要的家風。

孝敬父母不只是洗一次腳,喂一次?那麼簡單,要持之以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一種孝敬,有自理能力,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是一種孝敬,能幫父母做簡單力所能及的事是一種孝敬。總之,孝敬父母要從點滴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作為一名中學生,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家風是我們的使命。弘揚中華美德,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要從小做起,心中有父母,心懷感恩,砥礪前行。繼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吾日三省吾身,約束自己的言行,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尊老愛幼是家庭和睦的紐帶,是搭建和諧家庭的橋樑,是一個家庭健康快樂的源泉。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872字

家風,體現著家人的價值追求和傳承。“人必有家,家必有訓”所以,在長輩們一次次告誡中,我終於學會“孝敬長輩,助人為樂”八字家訓。

東北的一天晚上,媽媽已經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我放下手中的作業,跑到餐桌旁,搶先拿了筷子,準備向美食發動強勢攻擊,這時媽媽看見了,皺了皺眉頭說:“姥姥、姥爺還沒上桌呢,怎麼可以自己先吃呢?”我恍然大悟,我趕緊放下筷子,到廚房幫媽媽把最後一道菜端上來。等姥姥、姥爺上桌後,媽媽拍拍我說:“對嘛,這才是懂禮貌的孩子嘛。”你瞧,這不就是我家的家規之一,要做文明禮貌的人。

每次我看到剛下班的媽媽拖著疲憊的身子,有氣無力地坐在沙發上時,我便趕緊拿上拖鞋,走到媽媽面前說:“媽媽換下鞋子,讓腳舒服點吧。”媽媽抬頭微笑著說:“琪琪長大了,懂事了。”我又幫媽媽捶捶背說:“我都是跟你學的,每次姥姥回家,你都會這樣做。”為父母遞上一杯熱茶,為勞累的父母倒上一盆洗腳水,往往一件小事就會讓家充滿溫馨。“百善孝為先”行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做兒女的義務。孝敬父母這不僅是我家的家規,也是我們一生的責任。

記得有一天,媽媽讓我下樓買早餐。出門時,看見鄰居老奶奶家垃圾袋都被垃圾裝滿了,心想:“這老奶奶年紀大了,手腳不利索,垃圾袋裡的垃圾那麼多,都沒倒掉,我得幫幫她。媽媽經常告誡我說‘看到別人有困難,我們得主動伸出幫助之手’嗎?”於是,我吃力地提起垃圾袋朝樓道走去,隨手把垃圾倒進垃圾箱裡。有愛心,樂於助人自然也是我家的家規之一嗎,因為有愛心,樂於助人會成為你得到別人的尊敬。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們是新時代的學子,要繼承優良的文化傳統,學習歷代家訓中的精華,塑造更好的自己。傳承家風家訓,讓中華家訓智慧不斷髮揚光大,讓浙江好家風代代相傳!

良好學風從我做起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368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習慣,有的人有晨讀的好習慣;有的人有不懂就問的好習慣;有的人有課後複習的好習慣,而我卻有上課認真聽講,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星期五早上,我吃完早飯早早地去學校,教室裡很多同學都已經到了,大家就等著老師來上課。過了一會兒,老師拿著書本進了教室開始上課。老師在講臺上大汗淋淋,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課。可是今天好多同學貌似都沒睡醒,一個個垂頭喪氣,有氣無力,老師提出的問題也沒人舉手回答,老師見此情景,火冒三丈。我拍拍自己的腦袋,讓自己清醒一些。我很快就集中精力,狀態越來越好。慢慢的,其它同學也進入狀態,老師這才消了消火。

老師告訴我們,上課要認真聽講,積極發言,考試才不會落下,要養成好習慣。聽了老師的話,我現在上課更認真聽講了,成績也提升了許多。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想要有好的成績,就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美好家園,從我做起 篇10

國小二年級作文 ,475字

我上小學已兩年多了,每天興高采烈揹著小書包去上學,都要路過學校旁邊的小公園。小公園裡彎彎曲曲的小路,在綠樹成蔭的樹木和草坪映託下格外優雅,公園中間有一個清澈見底的小湖,湖中成群的魚兒游來游去,湖旁有一條長廊和一座非常好看的八角亭,更是大家晨練、散步、休閒的好地方。每天亭子裡圍著一圈老人在打牌,小湖邊有好多人在釣魚,大家有說有笑,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這裡也是我和同學們最喜歡去的地方。

可是最近我發現,湖水漸漸渾濁,湖面上有許多垃圾,還不時發出一股股臭臭的味道,魚兒不見了蹤影,釣魚的人也沒有了,打牌的老人越來越少,我和同學們去玩的次數也不多了。當社群的伯伯們把湖水抽乾時,我看到湖底到處是亂磚頭,垃圾袋及樹枝,我想對大家說:“不要把垃圾到處亂扔,要放到垃圾桶中,要養成良好習慣;美好環境是大家的,更需要大家共同保護,從自身做起,使我們共同的小湖變得清澈。讓打牌的老人能有一個優美的環境和好的心情。”

從此我也和同學們自覺參與到保護小公園的行動中去,看見袋子、垃圾主動拾起放到垃圾桶,監督別人不要亂扔東西。行動吧!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