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之法育文明之人相關作文20篇
以文明之法育文明之人 篇1
高二作文 ,914字古有孔融讓梨,今有他人讓座,文明行為造就溫暖之壤,是她融化了人們心中冷冷的防範,催生了愛與善的花蕾,讓我們以溫暖的視角看待社會,而如何育文明之人?理當以文明之法!
你有必要開始這次旅行嗎?一句簡單的文明的問候,卻直接叩問人們的道德底線,我有必要開始旅行嗎?在如此艱苦時期我卻浪費資源理當嗎?這是從最基本最深處喚醒內心的文明之光。
無論是文明用語還是文明舉止,很難在一朝一夕養成,而以溫柔體貼的方式滲入生活中,引導文明的養成,安徽師範大學食堂區就做到了這點。食堂區貼出通知,只要學生就餐時使用“您好”“請”“謝謝您”“辛苦了”等文明用語,就可以享受特價菜餚,一份原價六元的午餐,只需要三元就可以買到。用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引導大學生的禮儀文明,培養大學生的文明意識與覺悟,該食堂可謂用心良苦。
巧妙利用人們的羞恥之心規範人們的行為舉止,也是文明的體現。在中國,組團式闖紅燈現象隨處可見,只要人數夠了便氣勢洶洶的過馬路,車輛無奈只得讓路。為了減緩這種現象,交通部門在紅綠燈處設定了大螢幕,凡是闖紅燈一律被錄到大紅燈上供路人觀看,這得多丟臉呀!抱著這樣的心態,闖紅燈的人少了很多。更有小小志願者,七八歲的孩子穿著交警服呼喚道:“姐姐你闖紅燈了!”這不足以讓人羞愧嗎?小孩子都懂得道理,而大人卻明知故犯,這就是在這樣的一次又一次的尷尬的道德考驗下,培育了人們的人們的文明與道德。
但是提倡做文明人不等於可以道德綁架,這種做法是以文明為華麗的藉口,而惡意侵犯別人的行為,我們應該給予制止。近段時間,有關公交讓座的新聞引人熱議,先有武漢一小夥搭乘公交,未給老人讓座遭圍毆;後有鄭州一老年人以年輕人為給自己讓座,連扇對方四個耳光後猝死。讓座本是一種道德文明,但一些人憑著“就該讓我坐”“我老我理當”的觀念強制要求別人讓座,讓文明變了樣。請勿以暴力來督促他人講道德!
以文明執法,點亮文明之燈;以文明之法,育文明之人。我們都是文明與道德的守望者,拎起文明之燈,溫暖身邊的人。
以文明為基點 篇2
高二作文 ,958字魯迅先生有言:“中國欲爭於天下,其自在立人,人立而後凡舉。”可見個人文明是國家文明的基礎,作為個人的我們應以文明為基點,學習美德少年,做文明有禮的十堰人。如今是我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衝刺之年,大考之年。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更應該牢記自己的責任。
文明守禮,從古至今,都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爭做美德少年,在漫漫紅塵中都是對其有益,想想曾被劉邦評價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青少年時也不過是有些許學識的少年郎,在秦漢紛爭之時,群雄頓出,如果不因美德“愛敬老人”而得到黃石公幫助獲其《太公兵法》,或許他便不會脫穎而出,從而湮沒在歷史浪潮中。以此看出,做一個文明守禮美德少年的重要性,美德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生的財富。曾看過一句話說: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不必擔心,因為你還有明天。如果你失去了財富,不必擔心,因為你還有機會,如果你失去了文明那麼你的人生將蒙上一層陰影。人生來必定於文明美德保持千絲萬縷之聯絡,文明禮貌由個人財富轉變為社會財富,這是每個當代人需要做的。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並非舉步維艱,也並不需要創下多大的壯舉,腳踏實地地從小事做起。當我們從身邊待人接物的小習慣做起,文明觀念便無意識滲入你的生活,而你也將成就自己精彩不凡的人生。
當然,文明就在我們身邊,許多文明小事逐步積累,循序漸進發展,他日便能構建我們的文明社會。雨天,總是令人愁緒頓生。或許從戴望舒《雨巷》窺見幾絲不同,但這件雨天小文明一直溫暖著我,當我走過一個水坑時,一輛車突然從前方駛來,只見它提前減速從水坑上慢慢軋過,蕩起了我內心的漣漪,是啊,看似微不足道,卻昭示了社會大文明大風尚。雨天慢行車輛不僅為行人留了一個寧靜溫馨的美好,更給自己乃至社會的文明築起了高牆。
每逢等車,便見環衛工人無論陰晴寒暑,總是不辭辛勞地打掃街面,他們在清掃撿垃圾時總是避開行人,以防垃圾落到他人面前,這也是一種文明,一種貢獻,以小文明為基點,一點一滴構建大文明。書中有言:“江河不擇細流,匯聚成百川,而我說社會不擇文明大小,匯聚成有禮社會。”讓十堰因文明而美麗,讓我們一起做個文明守禮十堰人。
文明之盛衰決定國家之衰亡,作為中國新生代的我們應勇於承擔起責任,學習美德少年,做一個文明有禮的十堰人,讓我們以文明為基點,創造和諧十堰,讓十堰因我們而更加美麗!
給歲月以文明 篇3
記敘文 ,1023字兩個世紀前的歐洲,對於“工具理性”的批判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頂峰,手段成為目的,效率主宰一切,人們懷疑著,在機器神話的泡沫下,是否真的隱藏著搖搖欲墜的人類文明?
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社會,人們跌跌撞撞地從戰爭和屠殺中走出,享受著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數字化,自動化,生產力的膨脹。這一切的好卻日益侵蝕著個體的人性和社會的良心,科技誕生之初與之共生的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的發展宗旨漸漸被無視。害怕走回矛盾和屠殺的老路上的人們將這個兩個世紀前的問題重新丟擲—
究竟是人類主宰著機器,還是機器的思維投射到了人類社會?
人應該是人的最高本質。我們從不是機器般地運作的一個個社會組成部分,也不是《摩登時代》中大流水線上的一個機械成分。我們對於生命具有強烈的感懷,對於人類的共同命運具有與生俱來的歸屬感和責任感,甚至是對於需要絕對理性思維的自然科學領域,我們也從不吝嗇給予她豐富的美學概念和崇高的情懷。
機器神話的時代,人性的缺位擊碎了這一切,將我們化作為只具備直線思維和效率至上理念的“機器人”,而其必然結果便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紐帶的破裂。
《三體》中出現過一則銘文: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我們曾自稱“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卻被拱手讓出人的“精華和靈性”;我們說自己有著理性高度和“共情”能力,卻因為貪婪和自私屠殺我們的同伴。我們成為了卓別林《大獨裁者》中的那夥“喪失理性的人”—長的是機器人的腦袋,有的是機器人的心肝。在不遠的將來,人們吸食的氧氣或許也要明碼標價,這一科幻電影中的情景,想來也未必是笑言—當機器式思維完全主宰了我們的心靈,又何談“文明”。
可我們不是機器人,我們是人,心裡有著人類的愛。當我們看到身邊的工人被壓榨,員工受到苛刻的效率要求,甚至是那些為搶奪資源和土地所爆發的戰火時,卻不能喪失完全的信心。在人們將這個兩世紀前的問題丟擲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意識到了我們的處境並加以反思。蘋果公司總裁庫克就曾批判性地提出: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而一位瑞典學者也在《群體性孤獨》一書中主張每一個人都應該短暫脫離現代科技,在數字時代的瓦爾登湖中找回“人類的自我”而非“科技的自我”。
人類終將駛向何方,在短暫的百年中或許不得而知,但有尊嚴和情感地存在著的人類文明,總好過被機器主宰著的一夥“失去理性”的人的未來。
做文明之人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3字“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何做人?我們要像陶行知提出的那樣,對自己“每天四問”。我們應該經常思考,我們正在做什麼,做得怎麼樣,以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想做一個有教養的文明人。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由此可見,行為無論是對人,對國家,都十分重要。我們必須要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是什麼?就是路上看見行人時的微笑,就是同學遇到困難時的熱心幫助,就是平時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小舉動,就是不小心撞到別人時的一聲“對不起”,就是見到老師時的一聲問好,就是平時與同學相處時的親切……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文明,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受人尊敬的行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點說就是要懂禮貌。文明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情感。同學與同學之間要有禮貌,這樣不僅能避免口舌之爭還能增進友誼。同學與老師之間也離不開禮,尊師重道,和諧師生關係。與人相處時,如果有矛盾,因進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們在學校生活的時間很長,校園禮儀也十分重要,在教室或宿舍,決不能大聲喧譁、亂跑亂跳。預備鈴聲響後要迅速進入教室,端正好態度,課堂上要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下課後的休息時間裡,不能亂扔果皮紙屑,如果看到同學亂扔的話要立刻上前制止。上學或放學時看到老師要問聲好,不能像沒看見一樣。你的文明禮儀會讓老師對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相信,這樣的我們走出校園也能贏得別人的認可和尊重。
同學們,文明禮儀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們的身邊。做文明之人,做受人尊敬之人,這應當是我們一生的追求!
以文明為話題的作文 篇5
高三作文 ,1053字文明已經成為社會與個人行為的準繩,講文明樹新風的口號我們也已經耳熟能詳。在這樣一個大力提倡文明的時代,想要真正建造一個文明社會,必然少不了奉獻精神的添磚加瓦。奉獻精神作為我們優秀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更應該被髮揚光大。從古自今,從古代先賢的“取義成仁天下事”到革命時期的雷鋒精神,再到當今的志願者精神。都是奉獻精神的最直接表現。正如陶行知所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或許,這就是對奉獻精神的最好詮釋。
李楓,一位已經68歲的老年志願者。2008年9月加入永安老年大學志願者服務隊。參加志願者公益活動已有9年,累計參加志願服務近1千小時。九年來,李楓帶領志願者捐資數萬元,用於長年關愛弱勢群體。每年的“世界自閉症日”,李楓都帶領志願者義賣自己做的手工品絲網花等,集善款數千元,捐贈給心語學校的孩子們購買康復教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楓和老年志願者們年事已高,自己本身已經步入需要社會幫助的老年人群體,但他們不僅沒有給社會添“負擔”,反而像年輕人一樣勇敢地承擔起社會責任,義務奉獻格外溫暖的“夕陽情”。就如同李楓本人所說:“志願奉獻與年齡無關。”
泰戈爾說過:“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了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回報。”泰寧縣的赤腳醫生李紹基,數十年如一日,如同默默奉獻的樹根一般,守護著與自己朝夕相處的村民。47年來,只要有人叫診,李紹基從不推辭,不分晝夜隨叫隨到,不愧對村民們的信任。不僅如此,他還跑遍村裡的每一條小道,熟悉每一戶村民的身體狀況,為565位村民建立健康檔案。他用自己的真心和汗水,偉大和無私的奉獻,塑造了新時期鄉村醫生的新形象。
生命如同寓言,其價值不在長短,而在內容。有價值的生命也來源於個體的奉獻;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投身社會奉獻社會,才會活得光彩有力。生命只有煥發光彩,方不辱沒生命的意義。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奉獻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奉獻也並不等於付出自己的所有,一味地付出只是單純的自我犧牲,只有在信仰,目標的加持下,擁有堅韌的意志,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付出與給予,這才是真正的奉獻精神。毋庸諱言,奉獻也是雙向的,給予了物質上的幫助,收穫了精神上的滿足快樂,奉獻所帶來的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因此,奉獻在兼顧個人利益的同時已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所有的奉獻,都是從點滴開始,從小流匯聚成江海。也正是有了那些樂於奉獻的人,社會才能再一次被溫情籠罩,奉獻精神才能再一次熠熠生輝,文明之花才能再一次綻放。
給歲月以文明 篇6
議論文 ,1247字當人類需要語言去交流,需要文字去記錄,需要體系去維護時,文明便會出現。文明會漸漸紮根於血脈之中的,慢慢成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基因。所以時代在改變,文明也在亦步亦趨地跟隨。
三體中有這樣一句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文明所具有的無休止性,不可斷性,使得即使是科技爆炸,資訊交流不斷更迭交替的21世紀,任何人也阻止不了它高昂著頭顱向前進發的腳步。
文明絕對不需要固步自封,否則它只會變成史料中的古巴比倫,古印度一般只封存於歲月之中,留給世人感嘆其曾經的輝煌。文明應是隨時不斷髮展與改變的,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繁衍至今,絕不是僅僅只靠著它的華夏兒女們的堅守,還是依賴於它的永珍變化。它能夠容納其他民族的文明精華,與自己相結合,從而成就更加繁榮的合體。古時有之,今朝亦然。中國文化早已在鴉片戰爭中的第一炮的響起就開始了與國外的文化交融,至此中華文化第一次有了實質上革命性的改變。並且這種融合與變化延續至今,也將一直持續下去。由此也產生了一系列關於傳統與現代兩種派別不斷的衝突與摩擦。
誠然如《烏合之眾》中所言:“沒有傳統,就沒有文明。”但後半句的“沒有對傳統的緩慢淘汰,就沒有進步。”同樣不可忽視。因此在我看來,傳統文化應是現代文化的基石,不宜抬捧過高,也不應嗤之以鼻。相反,應跟換其作為地基的新材料,使它能夠更好適應不斷變化的現代文化。而那些過度抬高傳統文化價值或是貶低諷刺傳統文化的人,往往都是忽略了傳統文化與文化間的從屬關係,忘了其也本身早已“改頭換面”的事實。
傳統文化是脫離不了文化的軀殼獨立存在的,那麼作為從屬關係的一部分,傳統文化同樣具有淘汰性與變化性。在時代躍遷中,傳統文化作為民族本身文化發展與衍生,也是在不斷推陳出新到今日。而現代文化呢,則是人類共同文明的一種發展,更具大眾性與科學性。正因如此,現代文化常常缺少了民族或是國家的獨特性,缺了點“人情味”。這時,只有傳統與現代的配合才能顯得相得益彰。所以沒有所謂傳統與現代文化的衝突。
要想傳統與現代有機融合,我們就必須意識到文明本質上的特性。不能過分強求於留住某種文化,而是應將文化變得能夠適應於當前的時代。做到“給歲月以文明”。傳統應該保留的部分是那些可以靈活機變的,比如,人們對於孝的理解,在普世價值觀中不斷衍生,先下的孝不在是愚孝於父母。從而達到在現代文化中富含傳統文化底蘊的目的。
“當一個文明穩定下來,儘管它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也可能創造出了很多燦爛輝煌的文明成果,但由於它太固定,也就失去了活力,最終會被其他動態文明取代。”墨守成規的文明,時代留不住它。歲月與文明只有一起動態發展才能,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歲月因為文明而輝煌,而文明因為歲月而更加璀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結合也需做到如此,沒有衝突,才能在歲月創造中美好。
以文明志,以詩勵行 篇7
高一作文 ,1187字“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初次聽到這首詞,正值幼年。只覺時光荏苒,鮮衣怒馬的少年郎轉已成兩鬢斑白的老者。初二的某個早晨,這首詞再次映入我的眼簾。我彷彿在這幾行文字中看到了詞人蔣捷一生悲歡,看到了大廈將傾的宋一步步走向黑暗的掙扎。
惆悵、感慨瀰漫在心頭,不禁聯想到了自己。在時間這把利刃前,我的將來會是如何一番景象?站在心中那塊屬於未來的空白前,萌生出在這片空白上勾勒描繪的期待。
當時的我整日虛度光陰,最喜攜伴出遊,樂不思蜀,學習草草敷衍了事。“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莫待無花空折枝,莫待年老空嘆失。於是漸漸放下了玩樂的心思,雖做不到聞雞起舞,付出的十倍真心也讓我感到了莫大的快樂。每日起早看書,抽空閱讀,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再無懈怠。只為“我的夢想需要我努力爭取”,只為“我的明天不是今天的冷淡復刻”。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不再只拘泥於課本上單一的知識內容,開始閱讀各類書籍,一改常態開始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渠清因活水,見識由新知。我發現了外面的世界多麼精彩,知識多麼廣袤。
猛然意識到自己“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就如沙漠中不起眼的一粒沙,花叢中普通的一朵花,平凡普通毫不起眼,有大片青年才俊凌駕於頭頂,他們的優勢和天賦遠不能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望著前方荊棘叢生的坎坷小道裹足不前再無所向披靡的傲氣和信心,就連夢想也變得遙不可期。
縱觀人生,無盡苦難,滿是無奈。每個人都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朝五晚九身心俱疲。父母為了工作忙碌奔波,到家還要照顧弟弟與我。每每思及他們不經意流露的疲憊,暗恨自己無能為力。但父母不以為意,說什麼痛並快樂著,說什麼甘之如飴。不能理解的我害怕得逃離,不想再看白得發憷的未來,只期冀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片刻歡愉。
過了一段時間,我走進書店,隨意取了本書翻閱,在魯迅先生的書中看到了足以影響我一生的句子。“上人生的旅途罷。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我怔然盯著那句,淚水不知怎的忽然流落。只有前行才能證明存在過,路夠黑,走過才更亮。我在那一刻看見了一位身著長衫清瘦倔強的智者苦心告誡每一個迷茫的年輕人,那麼真切,那麼和藹。他像農田裡的一頭老黃牛,在字裡行間默默耕耘,期盼收穫。為了祖國的明天筆耕不輟,一刻不歇。
我明白了,不是人們心甘情願被生活折磨,而是為了夢想走在路上、披荊斬棘,跌倒流血在所不惜。夢想就在前方,路就在前方,有何理由害怕受傷?加油吧,夢想指引方向,人生必將鏗鏘!
給歲月以文明 篇8
國一作文 ,939字滾滾長江,商邑煌煌,三千五百年雪月風霜掩沒不了青銅器的冷峻光芒。盤龍古城,你為萬古長夜賦予了文明的盛世芳華。
三千五百年前江漢之交的沃土之上,一種全新而偉大的文化正隨著一座城市的繁榮而逐漸明晰。肥沃富饒的南國熱土上,先民們用勤勞智慧播種出錢糧滿倉,編織出錦繡絲帛;九省通衢的繁華商路上,商賈們用獨到眼光獲取了金銀盈船,也推動了諸夏物產互通;器用豐盈的物質建設中,哪一處又少得了工匠以匠心獨具鑄就青銅時代,吹響文明發展的號角?這一片3。94平方千米的錦繡河中,經濟文化之昌盛不亞於王都,社會形勢之平靜更勝於中原,又怎不是帝國南疆上的無冕之王、文明發展的又一中心與源泉?
是的,燦爛中華文明原本源自各地、匯百川而成海,黃河並不是唯一一條流淌著純正華夏血液的河流;繁若群星的古文化中心也不僅僅“自黃河起,北抵燕山,南達淮河”,長江流域本就是中華民族的另一大發源地,荊楚大地上同樣有著自己的文化盛況與偉大史詩,足以與群雄逐鹿的中原等量齊觀。
山頂造湖,改造自然,你們用歲月展現了文明的力量。面對著水位極低的盤龍湖,先民們動用其時社會所能動用的最大人力,以無數陶器、石器與先進的銅器,將湖底淤泥運至山頂,以減少滲漏,積蓄雨水,徹底解決了灌溉問題,將土壤黏滯酸溼的江漢平原耕耘為了一萬畝良田。農耕文明的創造令飢寒冗長的歲月有了溫飽的基礎。
視死若生,創立城市,你們用歲月留下了文明的印記。階級的出現與固化雖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但也正因為如此才真正創立了有向心力,凝聚力的組織化社會。對神靈與祖先的敬畏令你們將死者的地位封存如墓穴。隨葬數十件青銅禮器的高等貴族,到僅有陶器碎片的平民一應俱全,顯示出成熟社會的特徵。城市文明的構建,令分崩離析的歲月有了統一的意志。
昇華生活,形成文化,你們用歲月煉就了文明的靈魂。“文化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文化也確是文明之所以為一個文明之魂。此時本地所生的本土文化與殷商文化相融合雜糅,便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盤龍城文化,令舉世為之震驚。文明文化的形成,令索然無味的歲月有了追尋的價值。
漫溯在這歷經千年風雨的古城,感受著文明的脈動與歲月的足音。只願我們的文明在歲月長河中燦然長流……
做一個文明的人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09字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太陽、月亮和星星組成了光明,同茫茫
宇宙的黑暗做遙遙無期的鬥爭。同樣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
這兩種不同的道德力量:一種是由無數的善良人組成的文明群體力量,另一種是無數個對自己言行舉止無拘無束、毫不在意的不文明道德群體力量。這兩種力量的鬥爭此起彼伏,有時不相上下,處於僵持局面。使我們生活的社會中出現不和諧音符。然而,邪不能勝正是大勢所趨,文明終將會一舉擊中不文明行為的要害,文明之風將會刮遍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文明行為將會成為社會道德的主流。
我校開展“文明禮貌月”活動以來,文明之風漸漸吹遍了校園。過去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不文明行為,漸漸得到了遏制。不經意間在我們身邊氾濫的紙屑、瓜子皮、一次性塑料袋,時時被不知姓名的同學悄悄拾起,送回他們的最終歸屬—垃圾桶。在不經意間,當髒話飛進我們耳朵時,總有人出來阻止—“請說文明語言”。每當不文明現象行為出現時,文明行為總是緊跟其後,出來阻止,甚至窮追不捨,使其喪失存在的土壤。
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文明動作行為,人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認為是多管閒事,有些人把它當成了耳邊風,可是卻贏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簡簡單單的行為卻反應著一個人的品質。短短的幾句話,讓人心裡感到快樂,小小的一件事,短短的幾句話感悟到生活的真善美,關鍵就看你如何去對待。
其實,我們想成為一個文明少年,還是挺容易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每個人都有一個良好的願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文明的人。只是有些人太過自卑,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會成為文明少年。有些人太過脆弱,缺乏堅韌的意志,難以拒絕誘惑,因此總是半途而廢。但是他忽略了,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一雙雙期待的眼睛在注視著你,一雙雙溫暖的手在等待著你,只要你主動了,一切問題終將不是什麼問題。對我們大多數同學而言,做一個文明少年不是什麼難事,一句問候,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可以讓人感到溫暖的。文明距離我們並不遙遠,文明就在我們身邊,不亂扔垃圾,不說髒話,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多使用文明用語,常說“請、謝謝、對不起、勞駕、請原諒”等等,文明貴在小行為,少一份自私,多一份寬容,換位思考,多從別人的角度著想,我們的社會難道還會不和諧嗎?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太陽,都是月亮,都是星星,都在為這個社會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文明和諧的社會還會離我們遠嗎?
做文明國人 篇10
高一作文 ,704字從小被教育:說話要講文明,做人要講道德,要樂於助人,尊老愛幼。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早已被我們”可愛”的國人拋在腦後。
從“三聚氰胺”毒奶粉,到瘦肉精,再到塑化劑,人們可以吃到的東西似乎已經不多了。這種只追求經濟利益而損害公眾身心道德問題我們也早已見怪不怪了。又或許,我們早已經麻木了,我們忘記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優秀傳統,忘記了我們的公眾道德文明。
“中國式過馬路”“小悅悅事件”一次次的考驗著國人的耐心,不知道是什麼力量讓成群的國人有勇氣一起闖紅燈,無視身邊的車輛,不知道是什麼力量讓十個八個路人對倒在血泊中的女孩熟視無睹,投以冰冷的目光。《論語》中說:“志於道,據於德。”一個沒有道德和不講文明的人是不會有所成就的。同樣,我也覺得一個沒有道德,不講文明的國家,民族是不可能強大,不可能繁榮的!
我們只有做一個講文明的,有道德人,國家才有希望,社會才能發展。歌德說:“許多思想是從一定的文化修養之上產生出來的,就如同幼芽長在綠枝上一樣。”也充分體現了文化修養對於一個民族的發展的重要性。
文明其實很簡單,在公共場所不吸菸,不隨地吐痰,不隨收扔垃圾,這就是文明。當你看到老人或孩子摔倒時,你不是做個看者,而是將他扶起來,這就是文明。當你看到別人有困難時,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上前幫一把,這就是文明。當做公交車的時候,發現身邊有老人過馬路的時候,給他們一個座位,這就是文明。
文明其實很簡單,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而每個人也最容易忽視,因為他們沒有別人的監督,只有靠自己自覺,沒有文明、道德國家是無可依賴的,講文明,講道德的國家是受人尊重的。因此,敞開心扉,用心靈最柔軟的地方關心他人,做一個文明的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