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為鏡,知行合一相關作文20篇

以古為鏡,知行合一 篇1

國三作文 ,1034字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在徹頭徹尾的觀看了比賽後,我發現,只有把古人的一言一行當作自身的鏡子,才能在社會上颳起一股謙謙君子之風。

比賽當中每一位選手的表現都讓人印象深刻,他們對詩詞有著強大的儲備量,對風俗古蹟的瞭解也頗為深刻,但最吸引我的是節目組最後設定的對選手知行合一的考察。通過飯桌上的禮讓,就餐的行為習慣,充分體現了選手的個人素養。有的選手禮讓長輩,為大家端茶倒水,有的選手卻坐姿不端,舉止不雅。面對六人五個雞蛋,他們互相謙讓,儘管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但都有美德與素養的體現。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什麼?是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孟子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李白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老子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更是教師張麗莉的捨己為人,的哥的拾金不昧,黃麗芬的助人為樂。前有智者先賢的字字珠璣,後有博愛之人的身體力行,以古為鏡,知行合一的好人為整個社會做出了良好的表率。

而山東省實行的光碟行動,雖然在全省獲得了積極的響應,但仔細觀察之下又不免會發現仍然有些人意識薄弱,看著糧食被浪費不為所動。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也許你浪費的只是半條魚,一隻蝦,但積少成多,後果又會如何呢?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就是小公主、小王子,面對無法平均分配的時候,又是否會把自己的那一份禮讓給他人呢?在團聚就餐時,是否會讓長輩先入座,等長輩吃過再動筷呢?這是值得每位青少年深刻思考與反省的啊。

賽場上的選手不論輸贏都始終保持快樂的笑容。對於他們來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失敗並不可惜,成長與收穫最重要。正如諺語所說:“失敗得教訓,成功獲經驗。”失敗為我們積累下了一份又一份的經驗,鋪墊了通向成功的捷徑,是必須珍惜的良師益友。

而生活中的我們,無一例外的得失心重。我們看重成敗,往往因為輸掉一點點傷心一整天而忽略了自己所收穫所學到的,經常為自己諸多的小差錯找藉口,卻忘了孔子所說的“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山東這孔孟之鄉,自幼學習先賢經典的我們更應該知曉這其中的道理,“不怨天,不尤人。”要想獲得成功,首先應從修身養性開始,只有調整自己的心態,才能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獲得更大的成功啊。

我們要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不做“啃老族”,“手機控”而是努力成為“光碟族”,“學文控”,以古為鏡,行知合一,用經典充實我們的心靈。

知行合一 篇2

國二作文 ,1413字

今天我們就來咬文嚼字,說一說我比較喜歡的一個思想:知行合一。

最早的這個思想,是明朝的王守仁先生提出的。從字面意思上來看,什麼是知行合一?答:知與行的合一。評:廢話。在我看來,這個思想有兩層不同的含義。

第一層。如果我們把這四個字拆開,就會發現它的意思很簡單:知,就是知識;行,就是行動;合一,就是合為一體。這樣看,它想表達的意思是:知識和實踐要合為一體。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人往往都會注重於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生活上的運用。其實不然。我們應該把兩者結合起來,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一個人的理論知識學得再好,結果一碰到難題就不知所措,因為他只知道知識,卻不知道如何去靈活地運用它。現在社會大多是這樣的人,一些博士呀,研究生呀,在學校把一些大道理,大知識背的滾瓜爛熟,一進入社會,就傻了眼。一些看似簡單的事情,想運用知識來完成它,思來想去卻只能講一些大道理,一些空話;讓他舉個例子,卻一個都舉不出來。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沒有親身的體會,是無法真正地感受到其中的道理。所以說,有些事情只有你自己去實踐,才能領悟它。

那有的人就會問:“是不是我只實踐就行了呢?”

也不是。因為知識是實踐的基礎,實踐是知識的體現。兩者是互為表裡的。王守仁曾經說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只有知而無行,則不是,不是真知,而是妄想;如果只有行而無知,則不是篤行,而是冥行。

第二層。則是知行合一的延伸。首先,我們要了解這個社會的本質—利益。他還有一個對手,叫做原則。從古至今,兩肋插刀,舍人取義這類的道德是存在的,可惜這東西的代價太大,估計你要首富王健林來都不一定願意。除了個別一根經的,大多數人都不願做。但為什麼犯罪的人卻這麼多呢,它不是比其他的更危險嗎?歸根結底,還是利益。只要有足夠大的利益,就有驅動人的能力。犯罪說起來很危險,利益卻高,還能收穫刺激。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真面目,異常殘酷,卻格外真實。在這個殘酷的現實前,你要明白,想真正的實現偉大的理想,又不放棄原則,就要懂得兩個字—變通。只有變通,才可能在社會上立足,適應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然而,隨著應試教育的強力發展,中國的大學生在這方面做得極其差勁。他們自以為學到了知識,拿到了學位,就可以備受矚目,大展拳腳。其實仔細想想就可以發現,全國每年至少有幾百萬大學生,博士生畢業,全國省份不過23個,城市加起來才200多個,其中還包括一些偏遠山區,加上生長在大都市的傲嬌學生,機遇實在是少之又少。這時候就會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人就會放棄原則,為了利益不顧一切。這種人往往只能取得暫時的利益,因為它們的手段往往不能見光,努力半輩子,到頭來一事無成。另外一部分人,是隻遵守原則,不會變通。在他們的眼中,只有正反兩面,不是正,就是反。這種過於絕對的人,自以為看到的本質,結局往往是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最後一類人,也是最少的一部分人,他們則看透了社會的本質,不僅知道社會的背後是什麼,還知道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甚至還知道自己該如何融入並改變這個社會。這種人,往往才能掌控全域性。

在現在這個發雜的社會,每一寸土地下,都可能是洪波暗湧,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我們只有先融入社會,瞭解社會,才能一步一步往上爬,並取得人生的巔峰。但要記住,巔峰前方,是萬丈深淵。人生何必追求完美呢?有時想想,失敗的人生會感到傷心,卻不會遺憾。這何嘗不是一種變通。

以古為鏡 篇3

國一作文 ,513字

我最喜歡在寂靜的夜晚、皎潔的月色下,坐在涼風習習的庭院中,品著茶,翻開一本記載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書籍,感悟歷史長河中人物的一言一行,從而在許多千古流傳的歷史典故中,有所啟發和體味。

歷史如一杯茶,細細品味,越品越苦澀,越品越幽香。我常常在睡前翻開一本中國史學四大家所編寫的《中國大歷史》或是易中天所寫的許多議論性的一類歷史書籍,以風趣生動帶有諷刺或讚頌的語言對雜史、野食中描繪的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真相進行一定的分析與評論,刻畫出一個又一個性格分明、形象各不相同的歷史人物,從而揭示一些深刻的歷史道理。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鳥一天堂。獨秀一枝如東方朔的博古通今,能言善辯,辯得郭舍仁啞口無言;如岳飛的精忠報國,誓死殺賊,留下千古美名。可張揚個性我行我素也未必好,如項羽不停亞父忠言最終自刎烏江;而劉備凡事問過諸葛亮,看似毫無個性,卻反倒成就霸業。

人人誇項羽英勇無畏、仗義霸氣,可惜最後一失手戰敗才自刎於烏江。其實他完全可以跌倒了,再爬起來,如越王勾踐一樣忍辱負重,最終一雪國恥,何必這樣自負,導致一失足成千古恨呢?

以古為鏡,可以淨心靈,辯是非,明前途,現代亦是如此。這就是以古人們之間的是是非非、流言蜚語中得到的哲理與啟示。

知行合一文明常在 篇4

國二作文 ,1217字

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文明禮貌處處可見,生活小事彰顯文明美德。

我偶爾乘坐公交車,外出遊玩,這天時值十一國慶節,我要到街裡書店買書。我照例在等公交車,一輛又一輛公交車飛馳而去,而我遲遲坐不上車。節假日人很多,等待許久的我終於乘坐了一輛人還不算擁擠的公交車,駛向街裡。上車一看,座位上全都坐滿了人,無一空位,我只好站著,由於我不經常坐車,我在車上站不穩,左搖右晃得。旁邊座位上的阿姨看見之後,站了起來,把座位讓給我坐。我以為阿姨要下車,便心安理得地坐下。眼看要到站了,阿姨卻沒有下車,我這才明白怎麼回事,不好意思地對阿姨笑了笑,說了聲謝謝,阿姨也會送了我一個微笑,很甜美,很迷人,讓人回味。

原來,一個甜美的微笑,關愛般的謙讓,慰籍人心的寬容,也為我在文明筆錄中填上絢麗的一筆。事雖小,卻彰顯了文明美德,同時也讓我們感到溫暖。“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就是這個道理嗎?每當下過雨後,空氣溼潤清新,這時,我總會看見疑問年邁的老奶奶站在路燈杆下清除小廣告,看著老奶奶辛勤的樣子,我不禁感想,若人人都有這樣愛護環境的文明思想,世界該多麼美好啊!

我記憶中曾有過兩幅漫畫,畫意大概是這樣:漫畫一:在公交車上,一名乘客不小心踩了他人的腳當他意識到之後,馬上向那個被踩得人道歉了,被踩的人說沒關係,兩人很友好。漫畫二:同樣的事件在再次上演,兩人互相爭執,直到最後竟然互相打了起來。同一件事情,卻全然兩個結果,到底為什麼,不由讓我們深思。事情很簡單,一個人禮貌,另一個人寬容,事情就得以解決。事實表明,為人處事都要學會寬容待人,文明做事。

寬容是理解的體現,只有理解別人,才能寬容別人。當同學無意中觸犯了你,瀟灑一笑是寬容的表現;當家長疲憊時一句責罵,換位思考體諒父母,才是應該有的態度。生活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的時候,寬容面對事情往往很快就解決了。學會寬容會讓我們活的輕鬆。

從文明古國到泱泱大國,數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文明美德仍牢記在人們心中。古有君臣之間的跪拜之禮,今有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文明禮儀。如今,到了我們著一代素質高,有教養的青年人,更應該傳承這種優良品德,把它發揚光大。

明代學者王守仁壽:“知是性的主意,性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

未知。”知行合一,才能做到文明行動,只說不做,或光說不練,人人都會。只有說到做到,才是一個人文明的體現。不要讓別人稱我們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

人可以沒有金錢,也可以沒有名利,但不可以失去文明美德。因為錢沒有了可以靠我們自己的能力去賺,名利也只是滿足人們的虛榮心,但文明是體現一個人的素質,甚至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素質,它可以使我們交更多的朋友,擁有更多的精神財富,可以說,擁有了文明就擁有了最高的讚許。

知行合一,文明常在。讓文明變成一種時尚,讓文明之風席捲全球各地。

知行合一 篇5

國二作文 ,959字

我獨自在五龍山腳徘徊,低吟著:“莫道面前無寶鏡,一輪明月照夫人。” 陽光晴好,望著夫人峰,此時,此詩此境真是妙不可言啊!

仰望夫人峰,薈萃著各種綠。隱蔽而成熟的墨綠,明麗如金屬色的翠綠,故作矜持的淡綠……都被陽光的碎片連起,和諧地相互交織卻又色彩分明,密密地簇擁著那位情深又堅韌的“夫人”,似乎想溫暖她千年的等待而又日益冰冷的心。噢,山頂應美妙如斯吧:仰面伸手可摘一抹雲彩,彎腰俯身可聽滄海桑田的一場絮語,貼身撫摸可感千年夫人那熾熱的一腔痴情……我的心已飄到山頂了,腳下生風,望著夫人峰往上衝。但腳越來越沉,終於在半山腰停住了。

也罷也罷,讓自己陷入無盡的疲勞中只為看風景,這些景色圖片網上都有,值得上去嗎?不如就這麼幻想,滿足一下偶發的詩人情調吧!

停步仰面,發現自己的雙眸怎麼也不能從五龍山之巔移開。心裡有一種聲音告訴我:向山頂衝去……我要去看看這山這水!多少文人人生得意的時候,走向自然,向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笑談自己的萬丈豪情。在仕途失意的時候,到大自然中去深深地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氣,去伸一伸他們被壓垮了的腰桿,在山水中尋找心靈的歸依和心智的獨立。對,我要爬上山頂,去領略《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小石潭記》中的至情至性,去感受山水中承載著的一顆顆高尚的靈魂,一種種光耀千年的情懷……終於,我拖著酸意滲滿骨骼的雙腿,靜立在山巔,任風吹蕩起一身單衣,洗滌著心靈。似乎靈魂被這一片廣茂的大地稀釋成淡淡一綹,飄搖在天地之間。突然,心如止水,彷彿有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一朝風月,萬古長空之感。

多虧了“行”,讓我有這番“天人合一”之感!只知道景美又不攀爬領略,又怎會有“此景只應天上有”的震撼!

我笑了,這不正是王陽明苦苦徘徊思考十九年的結晶麼?知行合一!只是知道道理,用筆或極其虛偽的聲音誇誇其談的人太多了,可這有什麼用?“知而不行,則為無知”。誠然,我們需要有一種判斷是非的觀念,也需要可以鼓舞心靈的道理,但不將其付諸行動,只是一味地幻想,不就是最荒唐可笑的玩笑麼?多少人在一味地空想中迷失自己;多少人懷著雄心壯志迎接初日,卻碌碌一天;多少人知行不一,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與其做語言的巨人,不如讓自己因行動而變得強大,用“行”實現每一個“知”。

五龍山巔,我悟到了,“心學”最燦爛的精髓—知行合一。

願你我知行合一 篇6

高一作文 ,826字

李白曾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卻又有人讚揚秋日裡低頭的麥子所蘊含著的成熟的謙遜。我思忖,我們該如何取捨?

當大秦帝國的太子扶蘇因與父皇的政治主張不合,不願屈服而被罰守邊疆領兵打仗;當柳永多次進京考取功名未果時,寫下“忍把浮名,換做淺斟低唱”,從此流連青樓;當百日維新失敗時,“維新六君子”不願屈服強大的帝國主義,英勇就義;當……一位位令人熱血沸騰的歷史人物,他們的思想是成熟的,是堅定的,他們堅持內心的選擇,即使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我彷彿明白了,一個成熟了人,他們會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並永不屈服於世人,昂首挺胸的活下去。

可是,當“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解縉剛做官時為民仗義執言,卻最終落了個貶官回家,而後屈膝卻成了朱棣身邊的紅人;當解放軍進行平津戰役時,傅作義為保住滿城百姓和價值連城的文物,接受了和平改編,為我們子孫後代留下了更多精神文化;當……一位位屈於時勢的人物,他們也許只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卻也有為更大的利益而屈膝的人,我又迷茫了,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永遠低著頭麼?

直到我知道了王守仁的思想,理解了張居正的生平,我才豁然開朗。張居正,天資聰慧,是當地有名的神童。二十左右便考取了進士,進京為官。但當時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高拱,一個害死了他父親等一系列正直的人,被朝廷大臣所不齒。而張居正,卻為他辦理大大小小的事務,被朝廷孤立。然而最後,張居正卻推翻了這位禍害朝廷多年的內閣首輔。我詫異了,毋庸置疑,他內心不可能忘記了殺父之仇,卻以異於常人的毅力容忍了下來,一點點學習,一點點成長,一點點明白朝廷的爾虞我詐的“遊戲規則”。哦,我懂了,我們為人處世也要能屈能伸。當一個人隨意蔑視你時,你應該暗自蓄積力量,等你強於對方時,有些蔑視,也就不攻自破了。“小不忍則亂大謀”啊!心中對於成熟的疑惑也漸漸消失了。

當有人在問我,“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須低垂著頭麼?”我可以微笑著,“不,我們既要學會昂首挺胸,亦要學會容忍,願你我知行合一。”

知法守法知行合一 篇7

國二作文 ,874字

法律是一把利劍,在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它便給敵人致命一擊。而觸犯法律的人,永遠也逃不出法網。

作為青少年,應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青少年提出了明確的自我保護要求是: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範,樹立“三自意識”,即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具體來說,自尊,也稱自尊心,是一種自己尊敬自己,並期望得到他人、集體和社會尊重的心理。無論在什麼場合,做什麼事情,都要保護自己的人格尊嚴。自律,就是學會自己約束自己,以正確的標準和行為規範指導自己的言行。自強,就是樹立自信心,絕不屈服於艱難困苦的打擊,珍愛生命,熱愛生活,以自請不息的精神來幹好自己的事情,使自己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除此之外,作為青少年,我們更應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要認真學習,全面理解基本內容,自覺遵守《綱要》規定的公民道德。要在社會實踐中加強道德修養,從小抓起,從小事做起,時時處處培養自己遵守規範的自覺性。要學會養成自己管好自己,自己約束自己的能力,哪怕是小的微不足道的不道德行為都要防止發生,哪怕是沒有人監督,沒有人知道的情況下都不去幹不道德的事情。要從嚴把關,“防微杜漸”、“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之”,應成為青少年道德修養的座右銘。

當然,法律不會因為你是未成年人而不處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低三十五條規定,對有本法規定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相互配合,採取措施嚴加管教,及時予以制止,也可以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未成年人因不滿週歲的不予處罰,責令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嚴加管教。

俗話說“無以規矩不成方圓”,法律就是我們身邊的規矩,時時刻刻約束著我們的思想行為。雖然現在很多的青少年都懂得法律的重要性,但更為重要的是要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篇8

國一作文 ,903字

縱觀華夏千年之史,可謂人才輩出,自春秋起至明清,各種學說都發展得極為迅速。從哲學入手,大致有四人被公認為代表,為孔、孟、朱、王,四人所論各有千秋,但在我看來,近代影響最大的則是王學。

對於王學,褒貶不一,有人說這影響了中華近代史的程序,也有人表示,正是王學使得明朝滅亡。但總而言之,王學,的確影響了數個時代,其之精髓,即為知行合一。

知者,即為理;行者,即為動;合一,歸納也。從理出發,與行相合,這種思考方式,於為人處世上極為變通。

王陽明一生貫徹知行合一的思想,其人前期哲學思想並未完善,帶著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勁頭,做事難免衝動,帶著書生的思維僵性,但在被劉瑾貶到龍場,悟道後,王陽明的思想明顯轉變。所以在日後生活中,仕途要順利得多,在日後的幾次戰爭,不難看出他運兵之巧,打破尋常思維僵局,實際上正是知行合一的思想於中貫徹。

對於王陽明而言,他的學說在後世爭議極大,卻並未被人理解。海瑞在中國歷史上尚有公正廉明之稱,但從哲學思想上,海瑞的存在是個不折不扣的悲劇,海瑞雖清廉,思想上卻有些可悲,也許是受到幼年影響,在他眼裡貪官之行,當罰,故有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行動。實際上,在皇帝與重臣看來,海瑞只是一個花瓶,一個擺設,他的思想太過腐朽,與當時時政相悖,所以海瑞終其一生,最後也未得大任,只是將其派往南京,養老罷了,海瑞的悲劇之根源,便在其雖信王學,但未能做到知行合一,知是有了,但卻未能與行相連。時代會變化,海瑞曾提出過依朱元璋在時法律來處罰,即貪汙60兩以上處決,實際上,不論是經濟還是社會,這種行為完全無法實現,這是海瑞的悲,而緣由正是沒能理解知行合一。

相對海瑞而言,王陽明的另一個門生徐階對於知行合一理解得相當透徹,他在和嚴嵩相爭的時候,抱著穩坐釣魚臺的想法,以退為進。在此途中夏言被殺,徐階的表現也僅僅是稍有不滿罷了,他的學生張居正曾向他質疑,對此不解。但這實際上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意,通俗說就是知道自己要幹什麼,道理是什麼,現實情況是什麼,再借機將此實現,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所以說,知行合一不但是王學的核心思想,更是一種思考的方式,唯有理行相合,才能在人生裡順風順水。此便為知行合一。

以書為鏡 篇9

國三作文 ,784字

康德說過: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其中一件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針對中國人的道德準則日益模糊的現狀,思想家柏楊先生在寫了十年小說、坐了十年大牢出來之後,做了一場極具影響力的演講,題目就是《醜陋的中國人》。今天我要推薦的這本《醜陋的中國人》就是在這場演講的基礎上整理出版的。

用批評精神將國民性格的頑疾講出來需要勇氣,尤其是這麼一個自責和自警的標題—醜陋的中國人—多麼容易被誤會啊!但正所謂愛之深,恨之切,正因為柏楊先生對中華民族深沉的愛所以他才會沒有遮攔的實話實說、不加任何修飾的寫出中國人的醜陋。

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孔乙己就是對中國國民的劣根性的揭示,柏楊先生在《醜陋的中國人》所激烈批評的也是這種劣根性。就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我們要照照鏡子,整整衣冠。這本書就像一張亮光光的鏡子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把自己看的清清楚楚,哪兒髒哪兒醜,再對著鏡子整改。

書中也寫到了我們身邊的諸多“醜陋”現象:在菜市場買菜,誰的聲音大,誰就能把價錢砍下來;在大排檔吃飯,誰的嗓門粗,大服務員才為他服務。這不就剛好體現了書中寫到的國人說話誰嗓門大誰就有理嗎?

今天廣為流傳的一個經典的言論就是從這本書中出來的:一箇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就是一條蟲。一個日本人怎麼看都是一條蟲,而三個日本人就是一條龍了。就像我們現在,我今天來到這裡並不僅僅是為了推薦這本書,也是來讀一讀同學們推薦的書,就算有沒有得獎,我也是一個收穫者。但是就像柏楊先生的書中講的,可能有一些參賽者卻是巴不得上面的同學出錯、忘詞,那樣自己便好得名次,不然沒臉回去見同學、老師。這不就是中國人的窩裡鬥這一個醜陋特點嗎?

這本書就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照出我們的素質與面孔。所以我推薦大家來看這本書,從這面鏡子中找到自己的陋習並加以改正,讓人人都遠離醜陋,成為美麗的中國人!

以史為鏡 篇10

國二作文 ,637字

她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養育了五十六個名族十三億華夏兒女,她那傳承了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在世界歷史的星河中煜煜生輝。她是邁著方寸蓮步從遠處款款走來的淑女,卻也是乾淨利落大邁步行走的現代女性。她掩著面紗卻又從昂揚的姿態行在時代的前列。她就是我們的祖國一中國。

我們擁有綿延不絕的歷史,曾一度從最強大的國家傲然立於東方,這輝煌的歷史鐫刻在我們的靈魂中,可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的輝煌不在,漸漸被壓迫的恥辱所取代。割地賠款,建廠剝削。我們在列強的侵蝕下,我們的國家已經千瘡百孔。

1931年9月8日,深夜瀋陽城的一生炮響翻開一篇腥風血雨,充滿著侵略和反抗,被千萬人英勇的鮮血染紅的悲鳴詩。在那個年代的中國落後日本一大截,在他的侵略下,毫無反抗之力,只有開啟國門被侵略。可是,我們偉大祖國怎能任人宰割,就算屍鴻遍野,也要擋住外敵,就算中國人全部戰死,也不讓出一寸土地。英勇的中國人民,偉大的中國母親,經過八年抗戰,終於迎來了新時期。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滿大地,今天的中國又重新以一個新形象立於東方。幾十年前的事情再次發生,日本在美國的幫襯下,單方面宣佈釣魚島國有化,不顧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勸誡一意孤行,讓中日關係處於崩潰的邊緣。但今日的中國,不再是那個軟弱的中國了,在面對這一威脅時,我們強烈的反抗,中國的領土寸土寸金,一分都不能退讓。危險的萌芽重新出現,我們雖要追求和平解決,但也不能放鬆警惕。

以史為鏡,而知得失。我們雖已處於和平年代,但鑑於以往的教訓,警鐘長鳴。

以書為鏡讓我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篇11

國三作文 ,801字

古有“唐玄宗”以人為鏡,今有吾以書為鏡,以書為鏡,書中包含著作者對各種事物,各種人物,各種挫折的感悟和體會。父母說:書是載著你到大海上飄蕩感受人生波瀾的小船。

老師說:書是人陶冶情操,開拓視野充實內心的小冊子哲學家說:書是一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人類最偉大的精神財富。

以《林肯傳》為鏡,林肯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曾經八次競選,八次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在他八歲時與父母被趕出原來的房子。林肯一生中遭遇了數也數不清的眾多的挫折與失敗,但他以驚人的成就告訴了人們沒有什麼能打敗你,你拜你的只有你自己。

以《童年》為鏡,我發現,自己的童年與高爾基悲慘的童年來比真是相形見絀。我的家境不富裕,但我又疼愛我的家人,我的家不大,但滿滿的都是親情:我的家不是富麗堂皇,但足以為我遮風擋雨:所以我不再是那人性的孩子,不在亂髮大小姐脾氣。不再為了一點小事與家人鬧不快。見識過我脾氣的人還誇我一下子長大了。

以《混血豹王》為鏡,文中的白眉兒是一直獵犬與紅豹的混血兒,身為混血兒的白眉兒在獵戶與豹群之間搖擺不定。其主人從最初的愛護到最後的猜疑並把白眉兒殘殺,表現了人性的複雜多變,白眉兒是一隻走投無路的混血,擁有獵犬的健碩與高大,與紅豹的嬌小成對比,順理成章成了豹群的統治者,但它懷有對主人的相戀並多次放跑主人,被主人報復,被圍困,為了小紅豹與妻兒的生存,最後不惜暴露自己的身份,被趕出豹群,但是受了傷並失去了一條尾巴的白眉兒怎麼可能在凶殘的大自然面前活下來,最終被主人抓住,主人對他露出往日的溫情,正在白眉兒搖擺不定時,主人的一句話暴露了他本來的面貌,在白眉兒不願意告訴主人紅豹群在哪,主人下令:殺!白眉兒在倒下的一瞬間發出了嘹亮清晰的豹鳴。

每一次以書為鏡,都能發現一個不同的自己。一次次以書為鏡,都成獲得一個個感悟,一個個感悟改變了不完美的我,改變的我享受到了快樂

知否,知否,一切書中通透。

以人為鏡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7字

古人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不錯,有誰不愛自己。再醜的人,照鏡子時也能看到一個美麗的自己。所以,女人們總會在鏡子面前撫首弄姿、扭妮作態,愛鏡中的自己,更愛以假象示人。照鏡子看出自己的相貌,即使臉是歪的、鼻是斜的,看慣了,就不覺得有多歪了,反而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帥”。以至於有人覺得鏡中的人,就是自己愛的那個人。這沒有辦法,就像外國的狂歡節一樣,人們都帶著假面具,誰也無法參透對方。

照鏡子的人偏愛“鏡中人”,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你反對也沒用,難道讓大家不要照鏡子,把鏡子給毀了不成?他們已經習慣看著鏡子裡面“帥氣”或者“美麗”的自己了,哪裡可以接受其他意見?

相比“以銅為鏡”,我更喜歡‘以人為鏡’。我並不是什麼十全十美的女孩,也不是什麼很聰明或者有什麼過人之處的女孩。正因為“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與他人相比,可以知道自己怎麼樣,差了,好了,或者是還有哪些不足。所以,我經常拿班上的同學、朋友來作對手。一次考試完畢,一個活動結束,一幅作品展示,我都會拿他們跟自己比一比。比贏了會得意,比輸了也會“羨慕忌妒恨”,甚至當對手跟自己旗鼓相當的時候,也會琢磨一番自己弱在哪裡。

也許,你覺得我這樣做太俗氣了。沒錯,我就一小女子,也不是什麼聖母。出來沒有想過拯救世界,更沒有想過什麼呼風喚雨。也許有時候曾經奇思妙想過,但是,這些都是虛假的不是嗎?

我唯一想過的就是與他人相比,有一天能漸漸超過他們,直到我在這個世界有著一席之地時,我就成功了。

以黨為鏡,跟黨走演講稿 篇13

演講稿 ,904字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以黨為鏡,跟黨走》。

黨是一面旗幟,一面鏡子,一首歌曲……因為有了黨,中國才得以解放;因為有了黨,人民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因為有了黨,中國才一步步地走向今天的繁榮昌盛。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黨用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開拓了一片廣闊的天空,任我們自由飛翔,而他們卻永遠躺下了。他們,是人民永遠歌頌的、緬懷的。他們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共產黨員。

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共產黨像太陽,溫暖我們的心房,我們民族班的學生,就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從去年開始,馬龍縣政府為我們少數民族制定了優厚的民族政策,從全縣小學畢業生中選拔優秀學生到馬龍一中來讀書,讓我們有更大的舞臺,更好的前程。來到馬龍一中,政府免費為我們提供鋪蓋,每月給我們兩百元補助,每天提供營養餐,每學期發625元補助,這些政策為家裡節省了很大的開支。黨做的這一切讓我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黨對我們的關心和照顧。

共產黨員的職責就是為人民服務,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他們雖然沒有毛主席、周總理那樣偉大,可他們卻是真真切切地為我們服務。楊副校長,他很樸實,很幽默,也將一位黨員的職責履行於實際行動當中。

記得那次,學校組織初一級學生參加“紀念烈士”的掃墓活動,楊副校長作為解說員,在酷暑之下,滿懷激情地給我們講了家鄉黨的先進人物的事蹟,其中他講道:“在烈士墓園裡,還有一個他教的學生為守護國家財產英勇就義的,如今,那個血與火的年代已離我們遠去了,但國之興亡的責任依然在肩頭,他那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話語直扎我心,他用黨的歷史,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愛國、愛黨、愛學校的學生。楊副校長以身作則,使我體會到他對黨的崇高的敬意。

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黨的溫情就在身邊,它號召我們要學好各門功課,用科學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努力把我們培養成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黨是不滅的火種,點燃我們心中的理想,點燃我們心中的希望,黨是出色的工匠,不拘一格地雕刻著社會主義的好雕像。

黨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以為為鏡,踏著他們的腳步奮勇前進,與時俱進,再創輝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以人為鏡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6字

古代的唐太宗李世民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見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生活中,每一個人都需要一面“鏡子”,整理自己的儀容,明白自身的得失,做更好的自己。

我的鏡子,是一個6、7歲的日本小男孩。那一次我們一家去遊日本,來到了日本迪士尼樂園。這裡到處都是大人領著小孩,熱鬧非凡。在排一個長長的隊伍時,我等得很煩,就和姐姐玩起了微型抓人遊戲。姐姐大聲喊叫著順著欄杆跑道一邊,我也大喊著追了過去。不知不覺中,我突然發現周圍的人都離我們好遠啊!就在不遠處,有一個男孩拉著媽媽的手,靜靜地站在媽媽身旁,隨著隊伍挪動。他默默轉頭注視著我們。他的眼裡活躍著一種羨慕,隱隱還透著一點不認同。我漸漸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動作一點點慢了下來。姐姐又嬉皮笑臉地捅了捅我,她也停了下來。我們一下子安靜了,都學著小男孩的樣子一聲不吭、挺直後背跟在媽媽左右兩邊登上了遊戲小車。

在日本的幾天,我感受到了日本人的講文明懂禮貌,儘量不為自己的事情打擾別人。回國以後,我也看到了國內不文明的事情:在公共場所喧譁,排隊時擁擠無秩序,隨處亂扔垃圾……我也有過這樣的行為,而不認為自己錯了。日本又是那麼安靜、乾淨,讓人舒服。我要時時記住那個日本小男孩,時刻提醒自己要做有禮貌,懂規矩的好孩子。

以人為鏡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899字

【以人為鏡】

劉實

拉滅了燈,準備睡,卻躺在床上,在黑暗中思索。

今天的數學課上,我知道了什麼是以人為鏡。

叮零零,上課了,數學老師走了進來,給了我們每人一張方格紙,並讓我們在方格紙上畫三個平行四邊形,標出它們的高。這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我三兩下畫完了它們,得意地看著還在奮筆疾書的同學們。過了一會兒,老師拿了幾個同學的作品展示。其中一個作品竟把高畫得與兩條邊平行了!全班鬨堂大笑,只有洪瑞臨——我的同桌沒有笑。

我還在偷笑。她對我嚴厲地說:“我看有人這麼笑你,你怎麼辦?”我一愣,不知如何回答。我的嘴角抽動了幾下,只好不自然地笑了笑。

下課了,我陷入了沉思。

如果我被嘲笑我會怎樣呢?我會自責?不,我會受到巨大的打擊,甚至不再熱愛學習。那麼……

該是我改正的時候了。

謝謝你,我的同桌。

或許,這就是以人為鏡。

【我的“照妖鏡”】

胡坤鵬

我常常認為自己很完美,而我的弟弟卻像照妖鏡一樣,把我不好的一面全都照了出來……

聖誕節後一天,我興高采烈地把禮物拆開了,但是我的好奇心又想讓我去看看弟弟的禮物,我跑到弟弟的房間,問他:“我能看看你的禮物嗎?”這句話充滿了期待和希望,但老天好像不喜歡我似的,無情地讓弟弟拋下了一句:“這又不是你買的”,我心灰意冷了,但我不甘心,就又反駁道:“這也不是你買的,這是聖誕老人送的。”我和弟弟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吵起來了。直到媽媽來阻止的時候說:“這句話好像有點似曾相識啊。”

我的腦海中瞬間回想到很多相同的畫面,“這又不是你買的”,這句話不是我以前對他說的嗎?不僅是這句話,還有很多不好的詞都是他從我這裡學的。

通過這件事我悟出了一個道理,我的弟弟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了我的缺點,我也像一面魔鏡,時時刻刻影響著他。我以後一定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進一步完善自己。

以人為鏡 篇16

國二作文 ,714字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浩瀚史海,我獨愛那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一切與之相關的史書,都曾深深地吸引了我,一本本的撫摩,一次次的品味,如夢,如昔,似真,似幻……

《三國志》對劉備的評價頗高:“先生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劉備的仁愛,贏得了天下人的贊同;“寧可天下人負我,也不可我負天下人”的豪誓,得到了天下英雄的追隨;即便臨終之前,亦不忘將“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示兒,最終名垂於青史。從劉備的身上,我學到了關愛,對朋友的不離不棄,因為這樣,我亦交到了許多朋友,懂得了仁者無敵。

《三國志》中的周瑜是一位儒雅有為才華橫溢的軍事將領。因為有了他,偏安一隅的江東才沒有退出歷史的舞臺;才有了“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佳話是對他的高度認可。從周瑜的身上,我學到了無畏與忠誠,也不再懼怕黑暗與孤單。

史書中對於曹操的評價是最為複雜的。《魏書》中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臣。”《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魏書武帝紀》中寫道:“太祖運籌遠謀,鞭撻宇內……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評價的複雜性緣於人物的複雜性,無論如何,曹操的軍事才華是不可否認的。即便在赤壁之戰中,他損失了幾十萬大軍,也沒有像劉備那樣,因一場失敗而久病不起,而是仰天大笑,不失英雄本色。從他的身上,我學到了不捨與不棄,終品嚐到了成功的喜悅。

以人為鏡,可明得失,可辨善惡,更可獲益無窮。

以詩為友且行且珍惜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822字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漫長的寒假過去了,我們再次踏上了學習之路。回首這個“除夕更闌人不睡”的寒假,我交到了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她陪我度過寒假的每一天。她就是中國源遠流長的經典文化一一古詩詞。

在這個寒假,我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到“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旅行過程中,欣賞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江南美景,感受到“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的勃勃生機,感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頑強生命,領略了“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美麗景色,體會了“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的孤寂心情,使我深深陷入詩詞美的意境中去。

這個寒假和以前不一樣,以前總知道電視網路玩遊戲。但這次,讓我和詩詞來了一個近距離的接觸,一讀起詩詞我就感到身臨其境,到過峻秀的敬亭山,遊覽過煙雨迷濛的江南,觀賞過浩浩湯湯的洞庭湖,玩賞過壯觀的黃鶴樓。也曾走訪唐宋八大家,和他們娓娓而談,別有一番感受。尤其是那些愛國詩篇令人蕩氣迴腸: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無畏;那“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期待;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豪情;那“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的悲嘆,那怒髮衝冠,仰天長嘯的無奈,使我真正感受到,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

當然,在背誦詩詞的過程中難免遇到一些困難。然而,在水光瀲灩,白雨跳珠,湖光秋月,燈火闌珊的美景前,一切困難又算的了什麼?

這個寒假意義非凡,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以詩為友,且行且珍惜,我會繼續這段旅程,向1000首古詩發起挑戰。

以人為鏡 篇18

國一作文 ,800字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明得失,以身邊的人作為借鑑反省自己的行為。

人通常是無法主動發現自己的問題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以上帝視角看待他人的行為時通常能很容易發現他人的問題和缺陷。可當相同的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卻鮮少有人能察覺了。這就是“以人為鑑”的意義。它能幫我們消除盲區,客觀審視自己,從而提升自我。

《周易》裡有“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其實古來有很多見賢思齊的語錄和例子,無不警示我們自我反省,像榜樣看齊。勾踐臥薪嚐膽,以范蠡為師,終成霸業;韓愈感嘆“聖人無常師”,其實我們不斷向他人學習;清朝統治者狂妄自大,不懂得向他國學習,驚醒時卻為時已晚。終身學習,向他人學習,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因為“人類的偉大,正在於不斷地完善和更新自己。”朱熹認為格物可以致知,而在我看來格他人之行亦可以致知。

學習他人、以人為鑑的根本目的在於窺探自我,提升自我。巴金的《隨想錄》之所以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是因為其對於自我的剖析與反思,達到了常人難以達到的高度。而我們,則可以通過觀察他人、類比自己來剖析自我。二者目的相同,途經不同而已。換句話說,對他人行為的判斷,正是提升自我的方式。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了判斷之後,能否實踐就變得至關緊要了。看到好的行為,我們要學習,要吸取;看到不好的行為,要反省自己是否做過,今後如何規避。只有這樣,“見賢思齊”的真正效用才得以體現。

在生活中,我們不但要明得失,更要得其得,失其失。這樣將知行合一,我們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以亮為題寫一篇作文 篇19

話題作文 ,3799字

【篇一:以亮為題】

在一陣淡淡的麥香中,一位小男孩數著空中明亮的星星,慢慢地進入夢鄉。

他的夢,是萬物點綴出來的夢,大地被金黃的麥田覆蓋,似一片金黃的汪洋大海。五彩的蝴蝶在麥田裡穿梭,似繽紛的魚兒在海中生活。雖是夜晚,但那天空卻未泯玩心,用千千萬萬明亮的星星裝飾。星空下,麥田裡一條曲折的小道通往炊煙升起的地方,一座小屋,一扇木門,一位婦女,一盞燈。男孩順著小道向燈光跑去,向著炊煙跑去,這個是男孩歸家的光亮。那亮溫暖了男孩的心房。

夢醒了,那盞燈不見了,那陣麥香聞不著了,那個男孩已變了模樣。他從鄉村走向了城市,從童年走向青年,伴隨他的是滿身的鬥志。

奮鬥的鬥志在次次的碰壁中消耗怠盡,他如同一塊滿是稜角的小石子被打磨成了一塊光潔圓潤的鵝卵石。他奔走在各個地方,為了工作,為了生存,盲目地忙碌著。他感覺自己就像社會上的一粒沙,渺小,無依無靠。一遇見大風大浪,他就只能在半空中迴旋打轉。只能隨波逐流而不能活出自己。

這不是他所熟悉的一切,溫暖的燈光幻化成了絢麗的霓紅燈,刺瞎了他的雙眼。悠閒的炊煙變成了汽車嗆人的尾氣,令他聞不見麥香。滿地的麥田成為了結實的欄杆,擋住了他歸家的道路。

夜更深了,人也更少了,孤獨的他總會躺在草坪上,含著苦與淚,像一隻無助的小動物,默默地舔舐自己的傷口。在他再一次躺在公園的草坪上,雖然空中己沒有了星星,但是耳畔吹來的清風,依舊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他聞著麥香,踏著炊煙,望著燈光,進入了夢鄉。

一個小男孩躺在麥田裡,數著空中明亮的星星。他在麥田裡打滾,沾了滿身的泥和淡淡的麥香。他追逐著蝴蝶,與他們賽跑,風就是他的翅膀。他向著光亮走去,那是他歸家的光亮。那亮溫暖了男孩的心房。

他的臉上浮顯了微笑,淡淡的卻是甜蜜的。

他認錯了路,這並不是他的小道。他認錯了光,這並不是他的光亮,但是他認對了心,這是一顆浪子的心,在隱隱作響。

抓起行李,乘著風,帶著淡淡的麥香,他向著遠方奔去。

眼前的光亮漸近,心中的光亮也越進。

一條小道,一座木屋,一個婦人,一盞明燈,閃耀出召喚遠方的遊子歸家的光亮。那亮溫暖了男孩的心房。

【篇二:以亮為題】

班主任身後跟著一個女生走進了教室,難道這就是班主任說的所謂新同學—小花。

她還真了不起!剛進教室就集聚了所有同學的目光。兩條辮子垂在胸前,還紮了兩個蝴蝶結,好笑死了。穿著一件好像是中山裝的衣服,褲子好像大了很多,鞋子上盡是泥巴,兩手不停地揉著衣袖,頭低著像是個犯了錯的孩子。哦!這就是小花!

不知道是我的幸運還是不幸,小花坐在我旁邊,一直以來都是我一個人“霸佔”了兩張桌子,好不快活,她一來就“侵佔”了我的“領土”,加上她那土得掉渣的打扮,我很是看不慣她,總想捉弄她。

此後,小花便成了我們茶餘飯後議論的物件,我們課後開心娛樂的物件,為我們義務勞動的物件。我們把最髒最累的活交給她幹,我們把挨老師罵的氣撒在她身上,我們把調皮搗蛋後的爛攤子丟給她收拾……而她,從來都只是默默地忍著,從沒見她掉過淚,也從沒見她笑過,即使是每次考試拿第一。

這樣一個人,太奇怪了!我不禁對她好奇起來。

可是,小花轉學了,去得很匆忙。當我們沒有小花這個“受氣包”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教室沒有以前那樣乾淨了,窗戶沒有以前那樣明亮了,桌椅沒有以前那樣整齊了,甚至,我們沒有以前那樣“快樂”了……小花?原來一直默默為我們奉獻她自己的一份力,儘管她從我們這兒收到的是無止盡的恥笑甚至是侮辱。小花,世界怎麼會有像你這樣“笨”的女孩?

不久,我意外地收到了小花的來信,內容約略如下:我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父母早逝,沒有朋友,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但我仍然覺得我的生活充滿陽光,因為上帝給了我一盞燈,讓我照亮了自己的生活,這盞燈就在我的心中。無論我的生活多麼的黑暗,我都不怕,因為我點亮了我的心燈,同時,我也想把別人的生活照得更加明亮。

看完信,我哭了,我不僅沒有點亮自己的心燈,更把黑暗傳給了別人。

我將小花的信貼在了教室後面,並在上面寫了四個很大很大的字—點亮心燈!

【篇三:以亮為題作文】

我出來散步。

天還不怎麼黑,卻早見房內點起燈來。走到溪邊,溪水緩緩流過,水中魚兒互相追逐打鬧,見了人,全躲到石頭縫裡了。

走著走著,天就黑了下來,卻也可以走路。忽然,前邊冒出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我嚇了一跳,卻是一隻青蛙,它當即跳入草叢,卻不等人來抓。

一抬頭,忽見前面有一團微弱的亮光。這光略顯綠色,卻也帶了一點黃色。走近一點,這光卻飄走了,我先是吃了一驚,但之後就明白這是螢火蟲了。我四下裡一看,發現身邊有四五隻螢火蟲。它們飛來飛去,好像在跳某種奇特的舞蹈,向我打招呼似的—

我於是便陷入了深深的遐想中:溪面和溪邊飛滿了大大小小的螢火蟲,就像滿天星斗一樣,映得溪面一片明亮。那一定是十分美麗的,只可惜我是見不到了,但我能想象地出,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本來,能見到螢火蟲已是知足了,我卻一定要抓一隻,以證明我見到過螢火蟲。我費了半天力抓住了一隻,捧在手心裡,生怕它跑了或是傷著了。它在手心裡到處亂撓,我卻早已回到了家。

我把手鬆開,讓它爬到手指上。它在電光的照耀下卻不發光了。我知道這裡不是它的天地,於是我把它放了,看著它漸漸遠去,消失在夜色中……

現在,螢火蟲日益稀少了。小魚和青蛙雖然也還可以見到,卻失去了昔日的精神。小魚已不再嬉戲,只是在水中無精打采地閒遊,有些蚊子大的,遊的挺快,卻像後面有隻鴨子追著一樣,疑神疑鬼。青蛙也不那麼會撲騰了,很容易就束手就擒了,而且很少見到大蛙了,都是一些彈丸大的小蛙。它們難道會像螢火蟲一樣消失嗎?還是會重獲新生?

這難道與我們沒有關係嗎?誠然,我們可能沒有親手殺死它們。但是,誰敢說他從來沒有破壞過環境呢?

我們應該為螢火蟲最後的這點光亮作努力,杜絕環境汙染,還螢火蟲一片天地。

【篇四:以亮為題】

春天因為點亮了心燈,所以才趕走了寒風呼嘯,冰凍三尺的嚴冬,迎來了萬物復甦與百花齊放。

花兒因為點亮了心燈,所以它才承受了風雨的洗禮,綻放了絢麗的色彩,迎來了萬眾驚羨的目光。

人們因為點亮了心燈,所以才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尺還復來”的自信與豪放,才有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勇與無畏,才有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豁達與堅貞。

心燈是羅盤,指示了前進的方向,心燈是燈塔,照亮了未知的路。

陶淵明點亮了心燈,他離開了那“樊籠”終於“復得返自然”,從此寄情于山水,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併為我們後人留下了一首首膾灸人口的優美詩篇。

李白點亮了心燈,離開了那黑暗腐朽的官場,著一身飄逸長衣,佩一把紫氣寶劍,駕一匹純白駿馬,隨風而行,遊歷於三山五嶽,與月亮對飲,與黃河爭雄,抒寫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羈個性。

霍金點亮了心燈,他雖然身體殘疾,但是他志氣堅定,他並不因身殘而放棄夢想,失去信心,他堅強的與病魔爭鬥,與死神抗衡,他並不抱怨命運的不公,只是奮力的拼搏,勤奮的鑽研,最後終於為物理界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雖然我的命運是很悲慘,但是我還有一個大腦可以思考,我還有一個多手指可以動,我還有愛我的與我愛的人……”

古往今來,無論是誰,只要他不放棄夢想,點亮心中那盞燈,就能夠尋求人生的真諦,就能像陶淵明、李白、霍金等人那樣創造不朽的人生。

點亮心燈吧,因為它能指明你前進的方向;點亮心燈吧,因為它能給你自信與勇氣;點亮心燈吧,因為它能助你尋找到生活的真善美,能助你登上成功的顛峰。

點亮心燈吧,花兒將為你開放,鳥兒將為你歌唱,成功之門亦將永遠為你而開啟!

【篇五:以亮為題】

推開灰塵滿布的窗戶,你會發現天空竟是如此美妙。

撥開遮住雙眼的陰雲,你會發現陽光竟是那麼可愛。

點亮心燈,你會發現身邊的人,是那麼美好,身邊的事是如此精彩。

和朋友吵鬧,鬧脾氣了嗎?和朋友意見不同,一生氣,相見如同陌路了嗎?和朋友為了生活的點滴,一恨心,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了嗎?

點亮心燈吧,撥開心靈被嫉妒、羨慕、鄙視、自私……所環繞的陰雲,洗滌被汙染的雙眼,你會發現失而復得的朋友是那麼的純真,漸行漸遠的友誼迴歸身邊是那麼令人歡欣。

為父母的嘮叨而厭煩嗎?為父母的關心而煩燥嗎?為父母的好言相勸而大發雷霆嗎?為父母辛苦的教育,尚嫌不夠嗎?

點亮心燈吧!走進父母的內心深處,去感受,去領悟:他們對你的關心、擔憂、幸福、愛、期盼……用你的雙眼凝視父母的淚眼,你會發現,他們的愛一直在溫暖著你,包裹著你。

曾被生活傷害過嗎?曾在商場購物時受過服務員的冷眼嗎?曾在飯店吃飯時被店主人“宰”過嗎?曾在乘車時遭遇過乘客的白眼嗎?曾以為生是充滿汙垢的嗎?曾以為世界是無情冷漠的嗎?

點亮心燈吧!你會發現挫折過後師長、朋友的真誠鼓勵,購物時店員的真心服務,吃飯時店主熱情的招待,乘車時乘客的愛心、溫暖……到那時,還以為生活是汙垢的?還以為世界是無情冷漠的嗎?

點亮心燈吧!不是所有愛的種子都會被埋沒,不是所有的陽光都穿透不了烏雲,也不是所有付出都沒有回報的。

點亮心燈,收割歲月的陰霾,拾取生活的溫暖。

點亮心燈,即使走在迷霧重重的大街上,相信,總會有陽光溫暖你的心。

點亮心燈吧,十一月的寒風,在散發迷人的醉香!

點亮心燈吧,相信,愛會永遠長陪伴!

以書為友快樂前行 篇20

國三作文 ,718字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書籍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很重要,書籍也決定了一個人的品格修養與道德素質。

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讀書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對語文成績和寫作有很好的幫助。開卷有益,很多書我們都可以讀,只要是對我們有好處的、對我們有幫助的,我們都應該讀。書是點燃知識火把的那盒火柴,是指引我們走出愚昧的啟明星,是智慧源泉中的智慧之水。

在書籍的世界裡,你可以與李白一起站在蜀山之下發出“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感慨;你可以與徐志摩在康橋上信步徜徉,共同欣賞河中的水草;你還可以與莊周一起入夢,去探索是自己化作蝴蝶,還是蝴蝶化作自己的朦朧往事;你還可以與李清照一同去雙溪泛舟湖上,感受她那重得連船也載不動的愁。

古人云:“書為師,多拜多得識。”魯迅先生也曾說過:“讀書,就是要把書當作朋友一樣,去讀懂這位朋友內心最深處的世界。”從古至今,人們都把書當成精神食糧,可謂是“拜書為師,結書為友,讀書為糧”。

但讀書並不是盲目地讀,應該讀一些積極健康的書籍,有一些同學在課堂上看小人書,看漫畫,看暴力小說,這些我們不可以去學,而且要堅決抵制。

古今中外很多有名的人都喜歡讀書,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我一直認為人識了字最大的實惠就是讀書。愚蠢的人說:“讀書是無聊的。”那麼他則是無聊的。只要人類的文字存在,書就存在。書,以它本身的力量引導著一切。只要光明存在,書就存在,書是人類永恆的光明。

書從字裡行間溢位快樂。這種快樂,是精神自由地遨遊,是思想無窮無盡地騰飛,是心靈的展現,是穿越一切的想象。總而言之,讀書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讓我們一起閱讀,一起提高自身素質。閱讀,讓我們變得睿智,它會載著我們通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