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共享了嗎?相關作文20篇

今天你共享了嗎? 篇1

國一作文 ,645字

“上萬把共享雨傘在上海一夜之間全部消失”很久之前的這則新聞跳出我的腦海,當時它一下子把共享界推上了風口浪尖,成了輿論的焦點,同時,也讓人們重新開始權衡共享的利與弊。

共享,顧名思義,大家共同分享一件物品,大多都是提供大家方便與需求的東西。

其實,共享單車很早就被髮明瞭,只不過,當時的體系與質量都不很完善,如今,在科學與電子媒體的不斷髮展與推動下,讓大家的生活慢慢與共享發生了一些美好的小火花。被阻塞的交通困擾的人可以騎車了,從不鍛鍊的人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運動了,嫌出門走路麻煩的人可以走出家門了。

起初,共享完全是個糟糕的領域,成千上萬的共享單車報廢,被破壞,成千上萬的人們想方設法地去偷,搶各種共享物品,為了佔一點小便宜而絞盡腦汁鑽空子,將公眾的東西佔為己有,這不僅僅是共享公司的可悲,殊不知這其實是一個人素質的最好體現。

這些國人的無素質無道德行為一度將共享公司“逼瘋”,合併,倒閉,商業危機這隻魔手逐漸將共享界籠罩……

共享界的一個風吹草動都在網路上蔓延開,人們開始譴責這種無素質無道德的行為,那些人們開始醒悟,意識到不能再讓共享這個本是為人們社會帶來方便,為人們著想的淨土受到傷害。人們開始維護共享這個幼小脆弱的新生兒,從此,共享界的醜聞逐漸又消失在公眾面前了。這不失為一個極好表現人民素質在不斷提高的現象。

外國人不斷嘲笑我國國人素質不高,難道我們不更應該斥責這些不文明行為,為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兒做努力嗎?給祖國的花朵樹立一個好榜樣。希望共享走上一條不斷完善,發展的新道路。

今天你共享了嗎? 篇2

國一作文 ,729字

21世紀,是一個奇妙的時代。社會上,共享的資源越來越多,這些資源也為我們帶來了生活的方便。

共享單車的到來讓我們一家的生活變得更方便了。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媽媽極力主張買一輛電動車。爸爸的單位離家非常遠,家裡的自行車是最老式的,經常關鍵時候掉鏈子。

小黃車ofo彷彿是應著我們家的需求到來的。

一開始,一家人堅持用自己的車子:“共享?別人用過的不知道有多髒哪!”“又要下載軟體又要充錢,煩不煩哪!”但是,爸爸單位的同事對小黃車讚不絕口:“老趙,最近發明出一種共享單車,我下了個軟體試用了一下,可好用了!”“又方便又有用,還挺便宜的!”爸爸開始動心了。

他下載了軟體,試著充了一點錢,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掃碼並騎了一輛小黃車。晚上,一向主張自己的東西自己用的爸爸竟然滔滔不絕地說起了共享的好處,興致勃勃,眉飛色舞。一家人聽呆了。媽媽開始行動。她以前是坐公交車到火車站再去蘇州工作,現在試了一次小黃車。第一次試著充了十塊錢,一回家立刻充了兩百元,還讚不絕口。小黃車漸漸進入了我們家,告訴了我們共享的好處。

不久後,摩拜單車、小鳴單車、酷騎單車……都來了。放眼望去,大街上五彩繽紛,有紅的,有黃的,有綠的,有藍的……像春天齊放的花海,對著我們微笑招手。

爺爺似乎還有點不放心共享。每當我們勸他試一試時,他沉默不語。他還保留著陳舊的私人思想。我對他說:“爺爺,共享其實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方便別人也方便了自己,現在社會上,難道不都是共享的東西嗎?如果不架起人與人之間那座共享的橋,我們的生活將會是閉塞的。”爺爺又沉默了。

隔了幾天,爺爺捧著手機在房間裡不出來,我問他在看什麼,他神祕兮兮地怯怯地問我:“孫女,告訴我,這個小黃車軟體怎麼充錢啊?”他真誠地看著我。

我笑了。

今天,你“共享”了嗎 篇3

記敘文 ,893字

科技在逐漸發展,人們的理念也在隨之改變。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出現在了我們的身邊: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充電寶……我們似乎與“共享”牢牢地栓在了一起。

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用共享資源呢?人們的第一反映一定就是方便快捷。就拿現如今最普遍的共享單車來說,試想一下,你剛結束了一天辛勞的工作,想要趕快回家吃上熱乎乎的飯,於是狂奔到了遠處的公交車站,但正值下班高峰,你等了20分鐘卻連公交車的影子都沒有看見,現在一定是又失落又無奈吧!這是,你猛的發現在公交站旁有一輛共享單車,你只需開啟APP,或是掃一掃二維碼便能騎上它,馬上回到你想念已久的家,吃上那熱騰騰的飯菜,此時你一定是興奮激動的。“共享”便利了人們的生活。

這是,有人就要提出疑問了—既然共享那麼方便,給人們帶來了好處,為什麼我卻在電視上、廣播裡聽到的都是共享“害人”事件呢?

沒錯,共享雖然快捷方便,但是它所帶來的安全隱患也確實不少。當你開啟微信、支付寶的“掃一掃”掃描共享的二維碼時,你可有確保這是共享本身的二維碼嗎?如果不是,那恭喜你“中獎了”!你也許會自動轉跳登入到那些惡意、不良網站上,然後你的個人資訊就此流失了,賬戶裡的錢也被轉走了……

那我不掃二維碼使用“共享”就安全了嗎?大錯特錯,我曾經在電視上不止一次看到這樣的新聞:“某共享單車公司倒閉,民眾預付的錢該何去何從”?當你使用共享裝置,把錢放進APP裡時,你有想過你的錢都到哪裡去了嗎?”我們都不得而知。所以共享有風險,共享需謹慎。

那麼,又有人要問了:既然共享的壞處那麼多,為什麼有關部門不加強管理呢?這次,我要講一個自身所看到的案例了。那天是禮拜五,放學後,同學們看到路邊有很多共享單車,便前去“解密”,一排車按下來,他們竟然真的解開了大家本以為安全的密碼,還引以為豪。試問,如果每條街道、弄堂都有這樣的人在,需要排出多少管理人員才能控制住安全隱患呢?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管理好自己,再勸阻他人,這樣,安全問題便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總而言之,“共享”有利有弊,我認為它是利大於弊,畢竟,共享“害人”還是小概率事件嘛!

今天,你“共享”了嗎!

今天,你“低碳”了嗎? 篇4

國三作文 ,971字

“低碳”是二十一世紀的關鍵詞,世界各國開始越來越重視低碳,在我國的報紙、電視新聞和網路上看到“低碳”一詞,亦是屢見不鮮了。其實,何謂“低碳”呢?“低碳”—就是指較低的溫室氣體,其實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排放。看到這裡,你也許會問,為什麼要低碳呢?

由於人口的急劇增長,世界工業經濟的發展,使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上升,全球性的自然災害接二連三地發生。南極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一些地勢較低的國家要隨時面臨被海吞沒的危機:泥石流爆發,所到之處無一倖免,一切生命一瞬間被毀於一旦;還有臭氧層空洞等等,由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低碳”一詞對我們來說有多麼重要。別以為“低碳”一詞離我們很遠,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低碳生活”是我們老百姓的目標,是一種對地球負責的行為,我們要讓“低碳”融入我們的生活,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低碳”只是很簡單,只需要記住下面的四點:

(一)節約用電。如果以一盞節能燈代替一盞白熾燈,一年就可以減少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開空調時儘量保持在27°C左右,那麼每年就可以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1千克;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此外,少用電梯,合理運用電視等電器,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也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少用塑料袋,多用環保袋,杜絕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杯等;多用電子郵件等無紙通訊工具,少用印表機,傳真機;也可以將平時收到的傳單收集起來當草稿紙,用完後放進回收箱。

(三)少買不必要的衣服,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以減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在選取衣服時,儘量選擇棉質的衣服,最好是本地的,包裝簡單的衣服,避免選擇化纖衣服,因為化纖衣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比棉質衣服多,多穿棉質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四)選擇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外出時,儘量選擇一些環保的出行方式。如步行、騎自行車、乘公共汽車等,還要減少開車的時間和次數,減少一氧化碳等廢氣的排放。選擇綠色低碳的方式出行,既可節約燃料資源,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做到低碳生活,又可以達到鍛鍊、健身的目的,一舉兩得,又何樂而不為呢?

21世紀,“低碳”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它不僅是一種時尚,更是一種保護地球的方式。保護地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天,你“低碳”了嗎?

今天你讀書了嗎 篇5

說明文 ,556字

一本《兒歌三百首》讓牙牙學語的兒子心滿意足;一本《唐詩三百首》讓幼兒園時期的兒子飽讀詩書……求知的道路永遠沒有盡頭,但卻因種種藉口而停住了腳步;科學的進步可以代替手足,但是我們千萬不要沉睡了頭腦;生活的壓力可以剝削我們的時間,但它奪不去我們精神的本錢;工作的繁瑣讓我們精疲力盡,但祖國的花朵就在眼前……

“閱讀點亮人生”是蛟河市實驗小學的假期課外閱讀作業,看到學校的推薦閱讀題目後,我們全家都準備了起來,有上淘寶的、有問朋友同事的、有準備去書店的,經過一次正式的“家庭民主投票式會議”,最後《故事裡的故事》脫穎而出,戰勝了我極力推薦的《學生版紅樓夢》,就讓你們崇洋媚外一次好了,畢竟學校這幾年推薦的書不能說佔據而是繁衍了我們家滿滿的一櫃子。通過學校推薦的《青銅葵花》我們認識了曹文軒並住進了《草房子》……看了《小王子》才讓我們知道聖埃克蘇佩裡那消失的影跡……

馬上就要開學了,兒子完成了假期最後一篇觀後感,看著兒子能把書裡面的精彩融合,能把人物的情感抒發,點點滴滴的細節用簡練傳繪著,我裝模作樣的點評了幾句,因為按照學校的要求,我們家長也一起陪著孩子閱讀,參與閱讀後對內容我是瞭解的,雖然我讀外國人的名字猶如天書。孩子嘛,只要他讀到精彩處你能陪他歡呼;讀到傷心處你要裝作若無其事,千萬別去刻意關注那泛紅的眼圈……

今天你低碳了嗎 篇6

國二作文 ,572字

低碳,是現在全國甚至全球的一大熱點;低碳,顧名思義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是現在所有人都應該做到的。

汽車尾氣,工廠汙水、煙塵大量排放。人們亂砍濫伐樹木,漫天飛舞的白色垃圾。大量噴灑農藥等汙染,導致了現在臭氧層的破壞,全球氣溫升高。造成溫室效應。

人們漸漸想到了這些,想到了繼續下去的後果。也做出了許多控制這些和保護環境的方法:不坐私家車,多騎自行車,多步行。少用一次性產品,隨手撿起垃圾紙屑。“地球一小時”等活動和廣告宣傳是人們漸漸地都走入了低碳的行列。

而作為學生的我們,儘管我們做不了什麼大事,但是我們也可以從小事做起:每天我們都會使用大量的紙張,而紙又事由樹木加工而成的。看到這裡,有的人可能會說:不就是幾張紙嗎?但是一個人不算什麼,但幾個人呢?幾十個人呢?大概計算,假如一人一天3張紙,我校800名學生,每月按30天計算,一年12個月。紅管局地區13所學校,一年要用11232000張紙。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所以,從現在開始,節約一張紙,就是為低碳做了一份貢獻。在看到人亂扔垃圾時,要提醒他,並撿起垃圾,不但自己要做到低碳環保,也要帶領其他人,保護地球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

破壞壞境容易,但保護環境難。正處於發展中國家中國,更要做到保護環境。讓我們的家園更乾淨,讓低碳環保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的行動。共建我們的美好家園!

今天,你低碳了嗎?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8字

自從寒假中我們一家參觀了“話說低碳”展覽後,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今天,你低碳了嗎?”

瞧,媽媽下班一進門,就眯著眼睛,揚著笑臉問我:“寧寧,你今天低碳了嗎?”

“當然啦!媽媽你看,我一回家就在陽臺上看書,沒有點燈哦!”我開心地回答,臉上竟是笑意。

“真乖,真是媽媽的好孩子。”媽媽馬上豎起大拇指,表揚我。

“媽媽,那你呢,今天低碳了嗎?”我也立即問媽媽。

媽媽點點頭,樂呵呵地回答我:“那是當然。我今天沒騎電瓶車,我是騎著自行車上班下班的哦!”

聽了媽媽的話,我也立即獎給媽媽一個大拇指。

飯桌上,我們一家其樂融融地坐下準備吃飯。剛提起筷子,我就問爸爸:“爸爸,你今天低碳了嗎?”

“有啊。我今天乘公交車上班,還放了手提電腦一天的假。女兒滿意嗎?”爸爸微笑地看著我等我的評價。

我立即鼓掌,說:“爸爸,你真棒。”

緊接著,我繼續問:“那今天晚上我們怎麼‘低碳’呢?”

“坐在一起看書看報。”爸爸媽媽異口同聲。

“哈哈哈!”飯桌上傳出歡快的笑聲。原來“低碳生活”也能這樣快樂。

今天,你低碳了嗎?

今天你點“贊”了嗎 篇8

記敘文 ,902字

隨著越來越多的網路社交工具的流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也隨之多了件每天必做之事—點贊。朋友圈也好,微博文也罷,點贊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在我看來,這種現象有利有弊,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點贊”這一行為。

“贊”本為讚美之意,“點贊”所傳遞的應該是你對這一條訊息,圖片,文字內容的認可,它或是一碗“心靈雞湯”發人深思,亦或是一組角度獨特的攝影作品使人讚歎連連。當你是發自內心地認為這一條訊息使你受益頗多而去點贊,這個贊即承載著你的認可又能使你釋出者感受到你的支援。即使是一個舉手之勞,我想,對那些原則釋出者都是莫大的支援。這或許,確實是網際網路中的一種最理想的交流相處方式。

然而,當一個人不是懷著認同的態度去點贊,只是一股腦隨意為之,事態又變得有所不同。且事實上,現在的,大眾普遍傾向於後者。

有人會問,這本來就是一種消遣,又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我認為,首當其衝的影響便是使“贊”這一設定形式化。點贊不再是為了讚美,而只是為了讓你活躍在社交平臺上—以不同的方式,那在我看來,它失去了它本身應有的意義和作用,即“形同虛設”。

第二,隨著人們對“贊”的內涵的漠視,它甚至被扭曲成了一個判斷和衡量人與人之間情感程度的標準,即使它們本八杆子打不著邊,身邊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對話—“我發了的自拍你怎麼不點贊呀?”“她不點讚我的朋友圈是不是她討厭我啊?”諸如此類的話不絕於耳。點贊從來不是表現你對釋出著個人的支援甚至是維護你與釋出著情感的方式。正是由於這一行為實在太深入我們的生活,以至於當它變成一種習慣時,我們早已忘記其中深意,才釀成如此風氣。

此外,隨之引發的另一問題是—求贊。一些個人或公眾號為了人氣與熱度,亦或是內心的虛榮感,不厭其煩地私信別人求贊。面對這樣的現象,我認為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其求贊內容,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不失為發現精彩內容的好機會,如果喜歡認可便點贊,如果不認可便也作罷。

“贊”在國外網站被直接用喜歡一詞代替,其表達的應是我們的愛意與認可,絕非是可以隨意敷衍為之之事,讓我們都用一個積極的態度關注點贊,關注點贊本質,用贊構建起一個充滿愛的網路世界。

今天,你讀書了嗎?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3字

今天,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的心情也格外愉快。因為,今天下午我們要去湘鄉市二中聽湯素蘭阿姨的講座。

下午兩點,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邁著輕快的步伐,興高采烈地出發了。不一會兒,就到了會堂,我們興奮地坐下了。講座終於開始了。當湯阿姨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驚呆了:一頭濃郁的黑髮、水汪汪的大眼睛、麵條的身材……美麗極了,我不禁感嘆道:原來,還有這麼年輕漂亮的教授!

我們開始步入正題。湯阿姨問:“今天,你們讀書了嗎?”“讀了!”我們興致勃勃地齊聲答道。

“那麼你們讀的是什麼書呀?”

“語文書、數學書、英語書、科學書……”同學們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湯阿姨笑了,告訴我們:“這些都不算哦,課外書才能算。那麼,讀書有什麼好處呀?”同學們又雀躍起來。“可以增加想象力!”“可以收穫知識!”“可以獲得快樂!”我們七嘴八舌地搶著答道。

“是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別的都是其次。”湯阿姨大聲贊同道。

接著,湯阿姨又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小巫婆真美麗只住在好玩街》的一個片段。湯阿姨還讓我們發揮想象,給我們一隻癩蛤蟆、小貓,想象它們需要什麼。同學們都在發揮著自己獨特的想象力,一位同學想象癩蛤蟆需要一個話筒,因為癩蛤蟆的嗓門很大,有了話筒,它的嗓門就更大了;還有一位同學想象小貓需要一把飛天掃帚,因為這樣,它就可以周遊世界,甚至周遊全宇宙,和外星人交朋友了。

其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作家。想象力是自己獨一無二的財富,也是每個人都擁有的。這需要自己去發掘。通過這堂課,使我愛上了閱讀。從閱讀中,我們不僅可以獲得無窮無盡的智慧、古靈精怪的想象力、還可以從書中發掘快樂。今天,你讀書了嗎?

今天你做到了嗎?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957字

今天你做到了嗎?我納悶,這是什麼廣告語?這需要我做到什麼?哦,原來看似一句簡單的廣告語,然而要真正做起來可真不簡單。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隨處可見的標語,可是人們做起來怎麼就那麼難吶。現在,人們天天能從網上,電視上,看到這些標語,但依舊把它熟視無睹。每天照樣隨意扔垃圾,肆意破壞森林,照這樣下去,當我們後悔時,我們可愛的地球也不存在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就一去不復返了。

春節放假,我和妹妹相約好一起去電影院看《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我本以為一部搞笑的動畫片,結果卻讓我們哭得稀里嘩啦的,陷入深深的自責與反思。這部電影圍繞了貝肯從小到長大後成為一名特工的這一條線索,故事情節有喜有悲,讓我身在其中。

故事是從北極的某一天開始的,一隻小北極熊在媽媽的帶領下玩耍。突然,熊媽媽發現了人類要用炸彈來抓獲北極熊作實驗並開採北極的天然資源。當熊媽媽發現時,人類已經開始轟炸了,她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奮力奔跑,結果卻被一團冰霧圍住,眼看炸彈就要爆炸了,熊媽媽用盡自己全身的力量把孩子拋了出去,自己卻陷入了深水之中。

人類女孩傑西看見了這隻北極熊,收養了它並給她取名為貝肯。我看到這兒,我不禁思考起來:人類為什麼要這樣破壞大自然,破壞北極熊賴以生存在地方呢?正當我在抱怨人類的不作為時,北極熊神祕組織也釋出了一項抱復人類的活動。為了人民的安全,國防部派特工貝肯前往北極熊基地。貝肯和傑西卡在基地中遇到了重重危機,但都化險為夷。雖然,最事傑西卡和貝肯解除了炸彈危機,最後在逃離時貝肯卻被抓了,神祕組織的首領向貝肯揭示了驚人的真相,首領竟是它親愛的母親。本以為故事會在這樣的親情感化下結束,然而事實是人類又想用核彈來擊敗北極熊。此時的我已經泣不成聲,對人類的行為感到可恥。最後在貝肯和媽媽一起逃過了這場戰爭。但是他們從此消失在人們的眼中。

人類,你們看到了嗎?你們讓北極熊無法生存,讓貝肯這麼多年都沒有享受過母愛,你們從來沒有感受到他們的痛苦!你們還這麼肆無忌憚地去開採北極。相信如果你們繼續這麼下去,終有一天你們也會嚐到自己種下的惡果。

我希望,我們能夠真正做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只有這樣,我們生存的地球才會為我們提供資源,不然,等待我們的只有滅亡。所以保護環境不是一件小事,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

今天,你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