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人工,活出人性相關作文20篇

人非人工,活出人性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928字

人工智慧是被人所製造的,也開始像人一樣思考。可是不知從何時起,人開始變得和計算機一樣淡化了甚至沒有了人性。那麼這都是如何產生的呢?

不知留意與否,當我或者我們在看到大街上有垃圾時,我們很少有人會去撿起,因為大多數都會想,我之後的人一定會去拾起的。這種想法開始像瘟疫一般蔓延開來。讓許多人都有了僥倖心理。還有一點就是大環境所致。現如今,隨著“職業乞丐”“老人訛人”事件頻頻發生,以致讓人與人之間的那一層互不信任膜慢慢變厚,最終成為了一堵難以跨越的“牆”。而正是這堵牆和“下一個”想法讓“小悅悅”等許多人在受到致命的危險時無法獲得到他人的幫助。人的同情心已經慢慢的“褪”化了。

在如今這個物質主義當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變得唯“物”主義,喜歡給所有人和物貼標籤,更有甚者將親情拋棄,只為了所謂的物質。不得不說,人的價值觀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了。在以前,人們追求的自然的魅力和靈魂的高度,而現在人追求的是物質的魅力和地位的高度。導致價值觀改變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高速化的生活,過於快速的生活體現在:快遞,快件,快閱讀,快餐等等。可是真正的原因卻是人對速度的追求。人生就像登山,假如一口氣用盡全力,用最快的速度登到山頂,有可能是第一位,可是卻無法欣賞到路邊的風景,而登山與人生不同就是登山後可以在下坡的時欣賞高處的風景,而人人生則不能。可是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也很少有人會去相信。依舊用盡全力向上“攀登”。試想,一個連生活都不會留戀的人又怎麼會有豐富的“人性”呢?人已經開始失去了原有的價值觀,只會如同“人工智慧”一般去追求速度了。

值得欣慰的是,並非所有人都迷失了自己的“人”性。在廣州一名高中生在多位“觀眾”的勸阻下選擇了將老人送往醫院,他的理由讓我感動:不怕什麼訛不訛詐的,但是假如不去幫助,我的良心過不去。可見同情並沒有消失殆盡,在冷漠的一角燦爛的盛開著。在北京有公司開發了“慢慢遞”“慢餐”,“慢閱讀”等一系列“慢”的習慣,讓了嗎留意身邊的風景。可見價值觀也沒有消失,他正在以自己的行動呼籲起人們心中對慢的渴望,讓人們找回自己原本的價值觀。

所以說:人非人工,活出人性。有何不可?試著找回人的同情心和價值觀,不要像人工智慧一樣漫無目的,只求速度而活著。

感悟生活——人性的注視 篇2

國三作文 ,952字

人生在世,了無牽掛地蒞臨,卻滿懷心事地離去。生死本是天命所歸,不可違背,只因注入了太多情感色彩,就變得造化弄人起來,生不逢時,死不迎機,人生最感慨,莫過於此啊!太早、太遲,都是一種宿命的折磨啊。

“依依脈脈兩如何,細似青紗渺似波。月不長圓花易落,一生惆悵為伊多。”

自《國風》以來,千詩萬闋,吟詠往事,都離不開一個“情”字。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雛鳥折翼,孤燕難飛,莫不令人憐惜;世態炎涼,人心難料,莫不令人傷懷;連登黃甲,酒逢知己,莫不令人欣喜。生存,是一種享受,又是一種拘囚,更是一種腐蝕,讓人隨波逐流。世界像一隻鳥籠,生存是不得已的呼吸,人,就是其間那隻可憐的鳥兒,在束縛中逐漸褪去雙翼,直至遺忘掉曾經的青雲之志。

人,一旦為人,就註定要為身邊的人物是非所羈絆。倘若他朝脫離了與生命息息相關的大千世界,那麼,人也不再為人,一則升騰為神,一則沉落為魔,箇中糾葛,紊亂如麻啊。

總之,在本身的無奈存活中,人又不得已去分神,為自身之外的諸多因素而勞形,直至於花草樹木風雨雷電日月星辰……於是,范文正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為了海市蜃樓。那一超然於三界之外、物慾之外的諸多說法都背離人道而馳。人,不是徒有一尊肉身,而還應該具備一顆捕風捉影的心,捕捉朝夕裡的風吹草動,捕捉春秋裡的晃若隔世。否則,一個轉身,就是自私、狹隘,就是對人的漠視,就是對世界的背叛。

其實,一語中的,就是用心去關注這片供給生息的大地。

花兒謝了,有再開的一天;雁兒飛了,有再回的時候。但究其一生,又有多少個盼頭?當嬌燕低喃、草長鶯飛、落葉飄零,大雪揚揚都只成為堆砌了千百遍的麻木,佳辰美景,都不再撥動人塵封已久的記憶,那將是多麼悲哀啊。

唯一能見證人曾存活過的憑證是墳墓裡棲息的屍體;唯一能見證人已逝去的憑證是軀體裡奔流的熱血。人,如果失去了心,失去了熱血,失去了感情,不再關注這個世界,那麼,在他隔絕於世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的生命宣判死刑。

似乎,在人的字典裡,永不該出現冷漠這一字眼。人性的世界裡,亙古不變的存活著用以抒情的景,又同時地存活著借景抒情的人。一切,都是最原始的狀態,是上天的初衷。不然,女媧造人,神農親嘗百草,大禹治水諸多來自遙遠的上古的似真似幻的神話傳說,又訴說給誰聽?

忘記冷漠,學會關注,是對人性最大的諒解。

艱難的抉擇·讓人性復活——讀《復活》有感 篇3

讀後感 ,1523字

“事情很明白,凡是人們認為重要和美好的事物,往往是卑鄙齷齪,不值一提的,而所有那些光輝奪目,富麗堂皇的外衣,往往掩蓋著日空見慣的罪行,這些罪行不但沒有受到懲罰,而且風靡一時,被人們費盡心思加以美化。”

“我要做的是良心要我做的事,良心要我犧牲自己的自由來贖罪。”

在列夫托爾斯泰的筆下,這就是曾經放浪荒唐、風流成性的涅赫柳多夫到後來的思想覺悟、人性復活的涅赫柳多夫的轉變過程。

一個是充滿理想的少年,一個是美麗純潔的少女;一個是紙醉金迷的貴族老爺,一個是出賣靈魂的風塵女子。他們的人生再次相逢時,一個是高高在上的公爵陪審員,一個是罪大惡極的妓女殺人犯。涅赫柳多夫認出了瑪絲洛娃—少年時的他曾愛過的少女。可是混混沌沌的上流社會使涅赫柳多夫變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貴族—花天酒地,無所事事;這個罪惡醜陋,金錢至上的社會也讓那個純潔無瑕的卡秋莎成了處處賣弄風騷的瑪絲洛娃。

其實,我更願意叫她卡秋莎,那是個從小不諳世事地生活在大莊園的無憂無慮的少女。她憧憬著光明的未來,她幻想著美好的愛情,可惜她所想象的這一切最後都被這個無情的社會狠狠地碾碎。人去樓空,才發現只不過是南柯一夢。帶著一身傷痕,她開始墮落。可最終,她也無法擺脫人性的枷鎖,她的愛慕虛榮使她淪落為風塵女子。或許這個可憐的女人的命運早已被她自己預言—“我在這裡,在泥濘裡,在黑暗中,任風吹雨打,站著哭泣。”

幸好,最終,他們都還是復活了。

法庭上的匆匆一瞥,使涅赫柳多夫徹徹底底脫變成了一個懺悔者。他為幫瑪絲洛娃脫罪四處奔走,將土地分給農民,準備隨瑪絲洛娃遠去西伯利亞。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卻被農民懷疑,被親友鄙夷,被上層貴族唾棄。他所堅持的都不被這個充滿銅臭味的社會所理解。人們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得失,無所謂良心、道德。而這個社會早已喪失了人性和最基本的憐憫。財富、權力總是讓世人迷失自我。而在這個社會的薰陶下,涅赫柳多夫的復活無疑是舉起了一面鮮明的旗幟,人性的光輝在重生的涅赫柳多夫身上綻放!

如果說涅赫柳多夫使卡秋莎墜落成了瑪絲洛娃,那麼西蒙鬆則是瑪絲洛娃真正的拯救者。他作為政治犯的代表,讓瑪絲洛娃覺得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為了利益和享樂而活,讓瑪斯洛娃稱這些人是“真正優秀的人們”,讓瑪斯洛娃徹底擺脫過去,重新撿起抹布、拾起掃帚,成為一個擁有健全人格的人,找回曾經的那個勤勞、善良的喀秋莎。

小說的結局,瑪斯洛娃選擇了西蒙鬆,選擇了革命者,選擇了遺忘過去,選擇了開啟嶄新的生活。至此,瑪斯洛娃在精神上真正完成了復活。

涅赫柳多夫在紙醉金迷的生活與良知中選擇了後者。他面對了自己的良心,不用再揹負良心的債,從罪孽感、愧疚感的陰影中走出來。沐浴著陽光的涅赫柳多夫感到了精神上巨大的滿足感和快樂。他告別了渾渾噩噩十年如一日的“貴族生活”,人性的復活讓他能夠在陽光下舒心地微笑。

列夫托爾斯泰使兩名原本墜入風塵的主人公復活,從而抨擊了黑暗的社會。但我想,小說中兩名主人公的復活也代表了這個社會的復活。革命正在開始,光明的未來在不遠的前方!

閱讀這個故事是煎熬的,但結果是令人欣慰、快樂的。我隨文章情節起伏時而眉頭緊鎖,時而展露笑顏。閱讀《復活》的過程是漫長的,主人公的一舉一動牽動著我的心。我為瑪絲洛娃的悲慘遭遇而落淚,為涅赫柳多夫的艱難抉擇而揪心,更為他們最後的“復活”而欣悅。我觸碰到了陽光的燦爛、重生的快樂,閱讀讓我成長,最終我也會由閱讀而蛻變、成熟。閱讀讓我感受到的快樂感如縷縷春風拂面,醉我心脾。我的豆蔻年華因閱讀而格外美麗!

復活的道路依舊漫長,不過,我們正在前進。前進的道路、奮鬥的過程是快樂的,我享受著這個美麗的過程。

人,就要活出個樣兒 篇4

人,就要活出個樣兒作 ,405字

“人,就要活出個樣兒。”這句話我一直記在腦海裡,也一直放在口袋裡。要問我怎麼回事,這還要從前幾天說起……

那天,我在翻看照片集,那一張張美麗的照片就像甜美的花蜜,把我吸引。突然,一張破舊不堪的字條映入眼簾,黑白的,顯然是媽媽那個年代的,上面寫著大大的幾個字:“人,就要活出個樣兒。”我的心,一下子被觸動了,不由得多讀了幾遍,“人,就要活出個樣,人,就要活出個樣兒,這是什麼意思?”我好像懂又好像不懂,但我隱隱約約覺得,它是一種激勵。

“語文組長”、“數學組長”、“美術課代表”……有著一連串榮譽稱號的我,覺得有點對不起大家,因為我大多時間都和小夥伴一起玩,根本沒有管這些。現在,有了這張字條,我會更加努力。

我要努力、奮鬥,活出個樣兒!讓媽媽爸爸為我驕傲,為我自豪!

我將它輕輕地放進口袋,從我現在8歲開始,我將一直將它儲存……

短短的一句話,舊舊的一張紙,它竟然能成為我一生最大的鼓勵!

人,就要活出個樣……

人工智慧與人性失能 篇5

國一作文 ,1018字

近年來,人工智慧在多個領域嶄露頭角,引發轟動,顯示出其不可估量的迅猛發展。學者們甚至提出了“智慧鴻溝”這一新名詞,這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可能因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而出現深度變革。在許多領域,它的能力都將令人類望塵莫及,但讓大眾更為擔心的似乎並不是這一點。受如今現象與眾多科幻片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部分人由此生髮開去,提出未來人工智慧會像人類一樣自主思考的大膽猜測,面對這般令人不寒而慄的猜想,社會開始對人工智慧的發展產生憂慮甚至懼怕。

而蘋果公司總裁庫克擔心的卻不是這一點。對他來說,更值得擔心的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與同情心,造成可怖的後果。當人性無法再發揮作用,人類社會是否還能維持現狀,或是就此沉淪?

由計算機大師艾倫圖靈提出的著名的“圖靈測試”,旨在檢驗機器是否表現出與人等價或無法區分的智慧;而近年的電影《機械姬》中,更是對圖靈測試進行了更深一步的詮釋。人工智慧是否真的有思想,計算機展現出來的智慧是否真的代表它具有自我意識?人們迫切地探尋著這一點,正是因為我們知道,人類與人工智慧最大的區別,在於人是有血有肉的生靈,在於其自身的價值觀與同情心。然而,似乎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漸漸忘卻這一點,淡忘人性的根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他們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著,謀算著如何將利益最大化,只願意做對自己有益的事情,凡事錙銖必較、不為他人著想的功利心態像霧霾般向社會席捲而來。

反觀布魯塞爾的一名罪犯,在搶劫財物後,不忍看著被害者病發身亡,撥打了急救電話,挽救了一個可貴生命,完成了自我救贖。犯人在面對人性掙扎時所做出的選擇令法官為之動容,判其無罪。面對社會的質疑,他義正言辭地說道:“我情願看到下一個搶劫犯挽救他人生命,也不願看到奉公守法的普通人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連誤入歧途的犯人在生死攸關之時都會選擇堅守內心的同情心,可為什麼,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用冷眼看待他人遭遇,以漠視拒絕他人求助?這不正是需要我們深思的一點嗎?

“我們最怕的不是身處環境怎樣,遇見的人多麼可恥,而是久而久之,我們已經無法將自己與他們界定開了。”從張愛玲的筆下,我們可以看出她對人性泯滅的深深憂慮。在任何一個民族乃至國家,人性的墮落與斷根都是難以想象的。失去自身價值觀與對他人的同情心,亦有讓全民失魂落魄之虞,與其為了人工智慧會思考這件尚未發生且毫無依據的事惴惴不安,不如將目光轉向人類真正需要沉思的事上,阻止人性失能這一悲劇的發生。

人工>智慧,人性>人工 篇6

國一作文 ,804字

在反烏托邦電影《她》中,其所描繪的是人工智慧盛行的未來圖景;其中有這樣一段獨白—“現在,任何一段感情都可以被抽象成一欄程式,愛情是這樣,親情也是這樣。”的確,在如今這個被數字化了的時代,不論親情、愛情,甚至是人們的思考方式,全都被悲哀地單調化、概念化、機械化。不知何時,人工的智慧,心猿意馬,發展成智慧的“人工”。

誠然如此,但“數字化”錯了嗎?我看答案是否定的。“數字化”的時代格局並沒有錯;甚至倘若將時間向後延後千年,未來的史學家想必會像用“工業化”標榜十八、十九世紀的西歐那般,用“數字化”來稱譽我們這個時代。因為,這都是作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人工智慧等科技產物是文明繁衍的直觀體現,也逐漸成為社會必要的物質需求。—錯的不是“數字化”本身,而是我們面對其所該有的態度;而對待一件事物的態度,就往往決定了我們主觀的思考方式。換而言之,看待“數字化”這碼事,可能我們原本的思考方式,就早已發生了偏頗。

世界可以被“數字化”,但人的思維不能;社會可以也需要依循編碼一般的執行步驟:形而上學,畢恭畢正;可是我們思考的迴路,就必須有血有肉—不止是價值觀、同情心,還有支撐這兩者背後的人性。那是對生的喜悅和死的敬畏,是對生活原有的敬意,是像英國風流才子王爾德一樣直率地高呼:“—上帝!我不要生存,我要生活!”

確實,計算機的誕生,一直到由無論怎樣發達的科技的挖掘,都永遠無法將人的人性拷貝下來。法國哲人帕斯卡一言曠古爍今:“人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有思想的葦草,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人類發自本源的思考,與人之初的本性,從而造就了優越於

“數字化的時代”與“人性化的個人”兩者密不可分又根本對立,這不成問題。但是,如果喪失價值觀、同情心與人與生具來的思考能力,我們只會成為科技時代下附庸的附庸。我們僅僅存在。

到那時,真是可悲又可嘆了。

出於人性的思考是偉大的 篇7

國二作文 ,1442字

時光的車輪碾過歲月平地年復一年,依舊是川流不息、車水馬龍。走過了無數的小巷,轉過無數街角,捕捉了無數明媚的臉頰,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人類之於冰冷的機器,有自己最大的特點—思考。正如哲學家帕斯卡爾所說:“人類因思想而偉大,人類是會思考的蘆葦。”也正因為有了思考,每個人便會產生自己的價值觀和同情心。

人工智慧的熱潮在近幾年已成為家家戶戶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特別是在阿爾法狗幾次下棋贏了世界冠軍後,人們不禁開始有了這樣或那樣的熱議。人工智慧已經能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那在多年後人類會不會也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這樣豈不是很可怕?確實這樣的話,那麼後果就不堪設想啦!可以說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並沒有什壞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幫助了人類,從而解放了人類。因為計算機不論工作多久都不會出現計算差錯。但如果說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便會失去人類特有的價值,人類會變得像計算機一樣理性準確,每個人的思考都變得一模一樣,整個世界千篇一律。沒有百花齊放,春天還有何韻味。彷彿個體也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可見哲學家帕斯卡爾所說的“思考”,需要特指為出於人性、感性的思考。因為絕對理性的人類必定會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而這點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

價值觀,即對自己人生意義的認識,每個人都會有不同於任何人的價值觀,也正因為這樣,在我們的面前才會出現許多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芸芸眾生,色彩繽紛,燦若繁星,美不勝收。同為“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和蘇軾便有不同的價值觀。柳宗元自始至終認定自己要做官為國家效力,所以在被貶後一直處在憂傷悽苦的感情中無法自拔,鬱鬱而終;而蘇軾的價值觀隨著仕途的遭遇有所改變,從“致君堯舜”的入世態度到“隨遇而安”的出世頓悟,有了異樣的人生。正因為蘇軾這種超脫的曠達,讓他的生活在困苦中增添了一抹亮色。巨集觀來說,價值觀能讓每個個體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微觀來說就是做每件事都有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米蘭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遺囑》中說道:“人的一生就是不斷沉重地努力。”倘若沒有了價值觀,那麼努力也就沒了方向,更可怕的是這個人將不再努力進取了。

同情心,即是對人、事、物出於人性和感性的憐惜,懂得去愛別人和施捨別人,擁有一顆至善至美的心。歷史上真有這麼一位,不折不扣真正做到了這點。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窮人、病人、孤兒和在痛苦中掙扎的臨終者,她就是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窮其一生致力於慈善工作,在世界各地成立了無數家收容院幫助貧困的人,被尊稱為“貧民聖人”。特蕾莎修女曾說過:“我們當中極少數人能去做偉大的事情,但是每個人都可以用崇高的愛去做平凡的事。”世界上真正的貧窮是沒有愛,一個沒有愛的人,就只剩下一個有著人類面貌的軀體。看了一張張特蕾莎修女行善時記錄下的照片,讓我由衷地感嘆,一個有同情心的人,由內而外散發出美的光芒,這是冰冷的計算機所無法擁有的。

若人類完全像計算機一樣,就會變得絕對理性,而少人性。正如德國著名社會學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這樣的人就是完全工具理性,他們不在意達到目的所用的手段是否符合人性,只在意有沒有達到目的,這樣的人無疑是很可怕的。我們應該需要擁有的是出於人性的思考,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奮鬥的意義,並且學會去愛和被愛。當然也不能完全否認理性,因為人類生來是感性的,所以在處理事情時我們也需要適當的理性思維來判斷。以出於人性的思考為主體,偶爾理性一些,才能讓我們在人生的路上都得更精彩。

共享單車折射出的人性 篇8

國一作文 ,544字

在當下,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同時,共享單車也在被遭受破壞時,反映了上海—這個城市市民的文明程度。

一個烈日當空的下午,太陽猶如千萬支帶著火焰的利劍射向大地。樹上的蟬已懶得再去哼唱那不成調的樂曲。一出小區,我便看到路邊橫七豎八地擺放著時機輛倒在地上的共享單車。“哇,誰這麼沒有素質?”過路的人最多嘟囔了一句,便匆匆離去,絲毫沒有要將它們扶起來的意思。

“我要不要扶呢?“我在心裡糾結地思索著。這時,路邊出現了一位穿著制服的共享單車修理員,罵罵咧咧地扶起了地上的車,隨後便粗魯地甩甩手走了。我上前看了看,才發現車上的標牌不是被塗改了,就是車被上鎖了。怪不得,我想,共享單車被破壞後應該就不能發揮它的價值了。

事實上,共享單車在為人們提供便利時,也在默默考驗著我們的素質。我所遇到的情況,相信也不是個例。共享所給予我們的是共享時代對現代生活的改善,但我們回報它的不應是這種不文明的行為。

從共享單車折射出的人性,也在警醒著我們要做一個有素質、有道德的人。哪怕只是用心扶起一輛車,也是人性善良的表現。共享時代,是現代技術不斷髮展的體現,是我們所擁有的品質生活,更是我們對自身約束的反映。所以,讓我們在共享時代裡做一個有素質的人,與上海這個大都市齊頭並進!

人類與人工,推出關係 篇9

國二作文 ,867字

人工智慧永遠不會變成人,是因為它缺乏人性。而人卻容易淪為機器人,因為他會缺乏人性。沒有的東西不會憑空產生,而有的東西卻會失去。

人工智慧與人的最大差距就在於它是被人設計的。它沒有主觀情感,沒有人腦也就沒有意識。

就如前陣子備受關注的圍棋人機大戰中,人工智慧完勝柯潔。然而事實上這本就不是一場比賽。人和機器,血肉和晶片怎能相提並論?柯潔輸了,他有遺憾和煩死。他可以在節目中暢談自己的感想和感受。阿爾法狗贏了,那它就只是贏了,它只會思考圍棋,不會分析成敗,它什麼都沒剩下。日後隨著棋手的技巧進步終有一天會打敗沒有被重新編過的程式。

由此看來,人工智慧終究抵不過人腦,但人腦是否會像人工智慧一樣冰冷呢?

前文說過,人腦最大的優勢在於擁有主觀意識,而正是這一點,人腦可以憑著自我意識而主觀刪去一些東西,價值觀,同情心和是非觀念……

就拿城管治安的例子來說,之前看到一則視訊,高齡奶奶在路邊擺攤,治安城管將其打到口流鮮血,多麼殘忍和冷酷的一幕。城管家中沒有老人嗎?加入換位思考一下,還下得去手嗎?老人出來賣菜不也是為了謀生,城管這種做法和機器人有什麼區別?他的腦子裡只剩能和不能。一旦顯示不能,那就解決到能為止。同情心去哪兒了?是被他的小權小利吞噬了。

也不是說因為同情心就讓老人隨意擺攤,這時人腦的作用就是用來變通的,他可以告訴老人哪裡有合法攤點等等。以上種種,換位思考,尊老禮讓,變通問題都是人腦所獨具的功能。然而,城管做到哪點了?相反的是比人工智慧還要殘忍。不難發現,人腦正在一步步淪為計算機般的思考。會有人說“城管不是人”,這麼看來,一點不錯。

不能讓人變成人工,當人全部變成人工後,又由誰來設計人工呢?導致的就只是人類文明的停滯。用一句土話來講,人是活的,機器是死的。我們要常常喚醒我們的大腦。分清對錯是非固然是理智,但我們比計算機多出來的就是感性。善於利用感性,才可以讓世上存在文明,存在溫暖。

人工智慧永遠不會進化為人類而來傷害人類,我們所需要畏懼的是人類淪為人工智慧,讓一切變得冰冷,殘酷。

人工不會推出人類,但人類能推出人工。

由人工智慧而擔心人性的喪失 篇10

國二作文 ,824字

人工智慧這一新型技術已被應用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他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他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那為何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呢?這是因為人類是有自我思想、價值觀和情感的。而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也是合乎常理的。計算機的一切包括核心都是人類賦予它的,說到底,人類主宰著計算機。而且計算機本身並不具有價值觀,並不富有同情心,它只是一臺高階的由多種部件組成的機器罷了。

設想一下如若我們同這臺機器一樣,那這個世界又會淪落為何樣呢?

首先,如果價值觀扭曲了,那必然會導致方法論錯誤,在為人處事方面也不被人認同,勢必會被視為異端。換而言之,無法發揮正確的主觀能動性,進而阻礙了世界的發展及對它的改造,甚至會使之背道而馳,造成毀滅性的後果。

這自然而然使人聯想到德國納粹希特勒。他就是因為價值觀的扭曲及慾望的無限膨脹,致使他在二戰期間大肆屠殺猶太人,屢次挑起事端和戰爭與其他一些國家狼狽為奸形成法西斯。最終,邪不勝正,走向了滅亡的道路。

由此觀之,一個人價值觀扭曲,便可帶動一幫人,從點逐漸變為線,最終發展成一個面,由小到大。他害人害己,毀滅了自己,毀滅了他人,更可拍的是,他毀滅了整個世界,使大部分世界受到嚴重的創傷與打擊。

而這也僅僅是價值觀的扭曲,如若缺乏同情心,又如何呢?

缺乏同情心,就不會去關愛、照顧他人。如若人人如此,人情就變得冷漠,人與人之間缺乏最基本的溫情,又談何真情?

從前有一婦人門前天天有一乞丐乞討麵包,直至一天婦人開始厭惡他,便故意放了一毒麵包在視窗。機遇巧合,乞丐碰見了婦人的兒子,孩子說餓,乞丐便把那唯一的麵包讓給了他。孩子把它帶了回來並把此事敘述給了婦人,婦人不禁心中一顫,幡然醒悟。

同情心的喪失時期做出過激的事情,險些害了人和己。

綜上所述,兩者的扭曲及喪失會造成人性的喪失,人也不再是人,只不過是人面獸心罷了,世界也因此變得面目可憎,醜惡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