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古堡相關作文20篇
中國,文化的古堡 篇1
國二作文 ,1084字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佔領了亞歐的東部,那是文化深厚的四大古國之一。
村頭的戲劇
每至新春之時,在村頭的一角,一個鋪著紅綢的戲臺便依約出現,彷彿是與新年簽訂了一場亙古不變的契約。
我總是纏著爺爺帶我去那裡聽戲,臺上是一張張花臉,他們“哇啊呀呀呀”地唱著我聽不懂的曲調,也咧嘴又瞪眼地演著我看不懂的故事。爺爺帶著個小馬紮,翹著二郎腿看得很是痴迷,而我看著這樣的爺爺滿眼焦急——爺爺什麼時候才能看完這場戲呢,那紅豔豔的糖葫蘆快被別人買完了!可是爺爺似乎醉了,陶醉於這並不華麗卻又華麗異常的表演中。
後來經過爺爺的講解我才知道,什麼腔是豫劇、什麼調是曲劇、什麼又是河南墜子。也知道了,這些文化經典就像甘醇美酒一般,醉了多少達官貴人或小老百姓的心。
方塊字組成的詩詞
唐朝,是中國詩歌的文化之源,在晚上時,一縷月光散在床邊,不禁使我吟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是我最崇拜的詩人,他的灑脫豪邁更是令我敬佩,小時候,老師總是就叫背《古詩五百首》,這也令我頭疼不已,而爸爸對這很感興趣,說道:把這當成一次穿梭時空,而你便是那山峰中的詩人,每讀到“塞下秋風來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時,彷彿自己便站在邊塞上,秋日的風景在邊塞顯得十分奇異,望著飛往衡陽的大雁沒有一絲留戀之意,”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好似自己向那高聳入雲的方向前進,聽著北風的呼嘯,漸漸埋沒了戰馬的嘶鳴聲,而我對這浩渺宇宙,紛繁人生以及無常世事的感慨,”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使我以一位遊子,面對著煙波浩渺的大江,眺望遠方,深深思念自己的家鄉,有時,也渴望像陶淵明那樣隱居避世,不問世俗,在唐詩,每一箇中國方塊字都包含著不同的意思,而這,也是中國文化上妙處之妙了。
流傳千年的故事
孟姜女常常是在睡前在奶奶的故事中瞭解道的,這是具有浪漫愛情注意的傳說,在民間也令人常常向往,而長城,是歷史上古人建築最偉大之一,它蜿蜒綿延幾千裡,從空中望去,似一條龍橫臥在中國的大陸上,那是由秦始皇的帶領下,修築的風景線,堅硬的石壁抵得住敵人的炮火,腳下的石磚埋沒了多少農民的汗水與鮮血,毛澤東也曾說道: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的每一塊石磚似乎如同一個王朝,每一個階梯見證了復興與毀滅,它穿梭在各個山丘上,是中國文化悠久的建築。
中國文化的路途,是永遠也走不到盡頭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五千年文化沉澱過程中,為民族積澱了豐富的民族文化,中國,是一座文化的古堡,它會隨著黃河生生不息,發揚光大。
中華文化的古與今 篇2
高一作文 ,1053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刻在中華文化特徵上兩個熠熠生輝的詞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滋養著我們民族的靈魂,成為民族團結奮鬥發展的精神力量,引導中華民族應付各種挑戰,適應形勢各種變化,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翻開《中華上下五千年》,我略有所悟。
從這本書中我領略到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層出不窮的仁人志士,熠熠生輝的中華美德,世代傳承的民族精神:抗倭名將戚繼光、精忠報國的岳雲;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英雄豪傑匡扶正義,為民族利益嘔心瀝血,為民族尊嚴獻身成仁,共同鑄成可歌可泣的中華歷史篇章。
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歷史中,更令我心生欽佩的是三國丞相諸葛亮與中國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
劉備去世後,丞相諸葛亮受遺詔輔佐劉禪,事無鉅細,都必躬親,後寫了震撼人心的《出師表》。作為丞相,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美德,難道不讓人由衷敬佩嗎?
毛澤東在中國即將存亡之際挺身而出,領導中國共產黨參與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使中華人民共和國得以壯美地成立。一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他以及那個年代的人們面對困難迎刃而上,為和平解放不畏犧牲。
這些美德,這些精神,在中華民族薪火相傳,永不泯滅。
中華文化在五千多年中源遠流長地發展。在當下社會,弘揚並傳承中華文化已從娃娃抓起,從學齡前教育到義務教育及與其同行的應試教育,《弟子規》《論語》等中華文化篇目已深入中國人的心:“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孝順父母的最重要體現之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更是長輩對後輩從小的教導……但諸如兒女毆打父母等與“百善孝為先”背馳而行的做法著實令人費解與感到心寒。
經過五千多年的沉澱與洗禮,中華文化固然有它可敬可贊可傳承的地方,但一些落後思想還需淘汰。孔子“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在中華文化發展中產生一定影響的重男輕女思想,在現在是不應傳承、不應追捧的。毛澤東說,繼承中華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繼承其民主性的精華”。所以,中華文化還需批判性地繼承。
他還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今天,億萬中國人民正以新的風貌跨入新的世紀,中國正在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社會主義大國,中華文化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中華美德、民族精神等共同形成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在古燦爛輝煌,在今愈發生輝。當下,全國人民豪情滿懷、信心百倍,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而努力。
中國文化的“巔峰”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857字盛唐,是中國文化史上最高峻、最綿長的一條山脈,而李白無疑是這座山脈的“最高峰”。他如站立在喜馬拉雅之上的珠穆朗瑪,俯視著中國文化中的一切,也代表著這片天地中“最精華”的一切。
李白,有著中國文化的豪情。伏劍擊國,遊歷天下;散盡千金,揮灑光陰;結交八方豪士,縱覽天地無垠;萬里江山任由腳步踏遍,無邊江湖任由心靈馳騁。在李白的眼裡,自己就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天地由我一人連。地雖廣闊,我也能恣意奔騰,天雖高迥,我也能盡情遨翔。李白的豪情,是西域的情調與中原的古典的融合,包羅永珍的盛唐甚至已經盛不下他的豪情,李白的豪情,理應存在於整個天下。
李白,有著中國文化的志向。李白一直都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一直都想象著“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李白希望以自己的學識與才華,名震江湖,出入朝廷,整頓綱紀,兼濟天下,將這一最偉大的盛世延續至千秋萬代。
李白,有著中國文化的傲骨。李白不願意以科舉入仕,在他的眼裡,這樣會玷汙他的才華。而他最終也如願以償,憑著自己的才華進入了宮廷,到了唐玄宗的身邊,但他沒有科舉的背景,也就沒有入仕的資本,他有的只是皇帝的青睞。同時,李白並不滿足於成為一個御用文人,他想要有真正的權力,也想要以布衣之身謀求權貴的平等。可是經歷了“力士脫靴,貴妃捧硯,天子呼來不上船”之後,無奈的李白只能吶喊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最終,賜舍放還,結束了他短暫卻傳奇的宮廷生活。
李白,有著中國文化的無奈。看似風風光光的賜舍放還,卻標誌著李白夢想的破滅。曾遊歷天下的他只能“欲渡黃河冰塞川”;曾胸懷大志的他卻只能“但願長醉不願醒”;曾一身傲骨的他只能“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李白是一個生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但現實的世界與他的世界相差甚遠,即使是盛唐,也沒有讓他的世界發展壯大的土壤。
李白終究是屬於盛唐的,盛唐一去,詩仙也就跟著仙逝了。但李白的精神不會散去,因為它不只屬於盛唐,甚至也不只屬於李白,它屬於整個中華文化。在我心中,李白就是中國文化的巔峰。
中國文化的根 篇4
高二作文 ,2103字樹木如果沒有堅固的根枝,怎麼會在狂風暴雨中屹立不動呢?人類如果沒有充實的精神家園,怎麼會在高速發展的資訊化時代中堅守自我,保持初心呢?同樣,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其特有的民族文明,又怎麼會在世界多極化的趨勢中佔據一席之地呢?
習近平主席曾道:“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文明是中華各民族優秀文化所共同熔鑄的燦爛文明,是“禮儀之邦”的內涵,是中華民族特有的魅力名片,並且還是世界上古老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它是漫漫五千年中先人智慧的結晶,這結晶在當代社會仍能發揮出其耀眼的光芒。它賦予了中華民族上善若水的品性,溫文儒雅的品格,賦予了國家強大的精神動力。如今,我國已然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在成為超級大國的路上,不僅要注重硬實力,還要注重軟實力。
中國的生存和發展不能拋棄中華文明。借用一句當下流行的話:“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那麼中國人的氣質在哪呢?當然是在中華文明裡。正是因為中華文明具有深厚的底蘊,獨特的氣質,才會讓這個古老的國度充滿神祕感。而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身的個性——優秀文化熔鑄的民族文明,就會在異彩紛呈的世界裡變得黯然失色。在這個帝國主義文化四處蔓延的當代,抵制文化滲透,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發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中國的生存發展拋棄了中華文明而空談,便如同沒有地基的高樓大廈,一碰,瞬間倒塌。要知道,只有適宜的土壤上才能開出爛漫繁盛的花。
中華文明能增強中國人的精神力量。只要人們有正確的思想,才會做出正確的事情。正是因為有絢麗的中華文明,才讓我知道“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憂民之情,“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執著追求,“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豪情壯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之情,才會讓我知道在中百年屈辱史中周恩來總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一種怎樣的誓言,梁啟超先生的“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是一種怎樣的期盼!“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所以我不會忘記“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先生是怎樣用一支小小的筆,來喚醒中國人的民族意識;我不會忘記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中翻過雪山、強渡大渡河的共產黨人是怎樣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的!要知道,中華文明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它始終不竭為中華人民注入精神動力。
中華文明能夠建立良好的社會風尚。從古至今,我國一直有著良好的重視讀書的風尚。無論是從狹義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還是到今天的“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都是因為人們以史為鑑從而深深地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僅能改變自身的命運,還能對社會、國家發展產生深刻影響。文化大革命時期,知青紛紛下鄉上山,學校學制被改變,導致中國出現人才斷層,文化斷層的現象,這一時期的中國,文化、教育事業和文化遺產遭受滅頂之災,使得國民素質、經濟、科技水平同發達國家的差距更大了。中華文明對社會發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今我們提倡的核心價值也是在中華文明的基礎上而來的。要知道,中華文明是一盞永不熄滅的燈,始終指引著中華民族前進的方向。
中華文明能夠使國家富強。中華文明之所以延續至今,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求同存異、兼收幷蓄的包容性。正是因為有它,中華文明才會在向外交流的過程中吸收外來優秀成果,併為我所用。不斷豐富自我的中華文明,高度繁榮的中華文化反作用於我國的經濟建設。2015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就是個例子。“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三年以來,“一帶一路”使得中國經濟飛躍發展。只有一個國家的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增強,才能提高中國的綜合實力,使國家繁榮富強。要知道,中華文明是一本富有內涵的書,它始終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援。
習近平主席說:“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文化自信。”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精神理念和信仰,在當代我們我有個偉大的夢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夢想就不得不要求我們堅持中華文明,發揚中華文明,自覺投身於現代化建設中。而在當代,有些人熱衷於過“洋”節目,有些人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明,這些錯誤觀念是不值得提倡。我們青少年更應該樹立這種觀念,自覺做中華文明的弘揚者,使中華文明更進一步地發揚光大!
水立於源則長其河,樹立於根則繁其葉。中國只有“飲其流者懷其源”,不忘可鑑世的中國歷史,不忘可潤心的中華文明,才能使我泱泱五千年華夏,更加繁榮昌盛!
中國文化的精髓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4字在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之中,有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那就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書法。
一筆接著一筆,一點壓著一點,書法的每一筆都是這樣剛勁,這樣瀟灑,這樣端莊。在寫書法時,毛筆的筆尖下彷彿有著無窮無盡的奧祕。筆鋒隨意一揮,或隨意一劃,或輕輕一點,一張書法作品便完美無瑕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在眾多的書法作品中,我特別喜歡王羲之的行書。他的行書,每次我看到了都會浮想聯篇。王羲之的每一筆,都龍飛鳳舞、筆走龍蛇。他的《蘭庭集序》更是聞名中外。在這幅作品中,王先生運用他那入木三分的筆鋒,勾畫出了一幅又一幅形象生動的畫面。
此外,我最喜歡的還是歐陽詢的楷書,我最喜歡寫的也是歐體字。歐陽詢有一本書,上面有他寫過的所有字和作品。他剛勁端莊的方塊字從古至今一直令我們稱讚不已。歐陽詢寫別人的作品也是可以寫出一篇截然不同的風格。歐陽詢寫的字最大的特點就是筆畫粗,字形大。很多人認為歐體字好看,就是因為它有力。而更多的人認為歐體字很難,是因為它太大了。但歐體字是最能體現出中國人楷書的精髓的了——嚴謹工整,氣勢奔放。在歐體字面前,所有的楷書都顯得很無力。
剛勁端莊的書法給人們帶來無限的幻想與回味,每一筆、每一劃都叫人讚歎不已。書法真是中華五千年曆史上一顆璀璨耀眼明珠呀!
端午節的中國文化根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26字我們是中國人,講著中國話,寫著中國字,做著中國事,講著我們中國人做人的道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靈魂,是我們的血脈,是我們奮鬥的精神力量!我們應當珍惜,重視起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別像馮驥才感嘆如今青少年對中華文化漠視那樣:“春節過得沒意思,只想過情人節;不喜歡端午節,卻喜歡在感恩節裡吃火雞,雖然不知道感恩誰”,我們要尋根,尋找我們丟失的中國文化根!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本來是一個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這天想到這汙濁的塵世,雖自己不能挽救,但也絕不允許它玷汙了自己,因此懷石自沉,所以端午節就變成了追憶和紀念屈原的日子了。
粽子的香,是清新中帶著淡淡的甜香。
每到端午前夕,媽媽總帶我回鄉下取粽葉,洗粽葉,包三角粽,圓鼓鼓的頭,粽葉被棉線纏繞成了“可愛多”的樣子。粽葉雖然不及荷葉的濃郁,但也有竹葉的清香。裡面裹著家鄉本地產的糯米,白白亮亮的,晶瑩剔透,熟了以後,咬一口,清芬香甜。
艾葉菖蒲的香,是清新中帶著獨特的草藥香。
媽媽把兩把艾葉和菖蒲分別掛在大門的兩側,菖蒲的根處是白嫩白嫩的,葉子是翠綠扁長的,艾葉圓圓的莖上佈滿了綠綠的絨絨的葉子。掛了一段日子,那原本亮澤的綠變得黃綠,變得枯乾,隨之驅蚊的的艾草香瀰漫在空氣中。不僅如此,媽媽總拿一些艾草菖蒲來煮水給我洗澡,艾草香在滿身溢開。滿身的艾葉香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情。
雄黃酒的香,是清新中帶著回味的醇香。
雄黃是一種礦物,把它調和在米酒中,製成雄黃酒。端午節臨近酷暑,按古人的話來說,蟲類和一些細菌都會在這個時期紛紛快速繁殖,活躍起來。爸爸也仿效古人,端起酒杯把雄黃酒一飲而盡,為了解毒防疫。媽媽也拿著那雄黃酒在家裡到處灑,拿著桃枝,蘸上雄黃酒,在我的身上灑了幾滴,又在腦門上畫了個“王”字來驅毒避邪,一整天我都沉浸在這雄黃酒香中,昏昏欲睡時,彷彿回到了古代,不禁欣喜,醒後便回味無窮。
端午節的中國文化根,裹在溢滿鄉情的粽葉中,懸在滿含溫情的艾草菖蒲中,飄在回味的酒香中……
我們守住根,就是熱愛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讓我們懂得生活,懂得感恩,懂得傳承。傳承和弘揚我們的中國文化,正是祖先對我我們的希望和要求。
守住中國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們的靈魂!
守住中國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們的血脈!
守住中國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們的精神力量!
讓我們一起守住中國文化根,創造中國文化的輝煌!
我身邊的中國文化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97字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服飾、錦繡、國畫、書法……其中,我唯與摺扇結下了不解之緣。
小小的摺扇,包含著多少奧妙啊!刷地開啟,又刷地合上,又是多麼威嚴啊!一把扇子帶在身上,人都攜著一種高雅的氣息。
上等的摺扇,做工是十分講究的。扇骨用的都是很好的木料,染了色,並刻出了對稱的花紋,散發著淡淡醉香。扇面蒙著的,或紗綢,或軟紙,或細布,都是質地極好的。面子上或題著佳句,或染水揉墨,或印工花朵,別樣美觀。家中收了兩把扇子,是黃金硬紙布底面的,分別畫著岳陽樓和清明上河圖,水墨印製,很有味道呢。
做工精緻的扇子,是注意細節的。串竹片兒的扣眼是鍍銀的,雕花。扇面鑲邊,扇墜用長長的紅絛結著玉如意等。不用的時候,就疊起來收在一個絲線繡的扇套裡。扇套上有根細繩,能系在裡衣上。
我酷愛收藏中國摺扇,如今已收集了十幾把,其中有兩把“招牌扇”。一把是我學習了課文《梅花魂》以後,心中愈加敬重那美麗的梅花,同時也開始突發奇想——擁有一把梅花扇!從國內到國外,從南邊到北邊,我一路尋找,終於在湖北恩施的一座古城裡看到了它——扇上印著一枝清梅,梅枝挺拔,梅花如血,大有傲雪迎霜之態,象徵中華民族的精神。我從一堆摺扇中一眼就看到了它,心頭一燃,認定它就是我夢寐以求的那把梅花扇,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它,讓它陪伴我,並時時刻刻提醒我:要努力向梅花學習,做堅強刻苦的祖國花朵!
另一把是我的姨媽旅行給我帶回來的,扇柄彎曲,扇面呈圓弧形,印著一藤藤紅色、藍色、紫色的花兒,花瓣飽滿怒放,畫面大方喜氣,頗有中國風格。這兩把扇子我都很喜歡。
一角小小的扇子能裝裝下整個中國—水墨畫、唐詩宋詞、刺繡。所有古典文化的一切,歸於一隻小小的摺扇。
摺扇是一門獨特的古典藝術,我愛摺扇,透過摺扇,我瞭解到中國悠久的文化。我常常想,我之所以如此迷戀摺扇,是不是因為在前生和扇之神有過交會呢?
春晚中的中國文化 篇8
節日作文 ,529字我一直特別喜歡春節聯歡晚會,不只是因為這是全國最壯大的文藝聯歡晚會,也不是因為這是在過節的時候才會直播的晚會,我喜歡的是這個聯歡晚會中濃濃的中國文化。我想只有春節聯歡晚會有這樣集中的主題了,我想只有春節聯歡晚會有這樣巨集偉壯觀的演出了,我想只有春節聯歡晚會是沒有架子的,是符合全國大眾所有人的口味的了。
今年春節聯歡晚會展示了很多中國故事,中國故事背後也有著濃濃的中國文化。兩岸演員一起表演的小品節目《回家》體現著海峽兩岸同胞濃濃的思念之情;《同喜同樂》這個幽默的節目中,我們能看到中外的友好相處,以及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陶醉。今年的這場春晚中,有一個欄目是國寶迴歸,一副長長的畫卷《絲路山水地圖》在全國人民的眼前慢慢地舒展開來,讓人驚訝國畫的魅力,讓人動容國畫的美,以及古人描繪地圖的心酸與艱難,每一個細節都是藝術,每一個畫面都彰顯著中國特色。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內涵,也是一個國家的潛力。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既有傳統的文化,又有新時代的文化。春節聯歡晚會很奇妙地將這些抽象的文化元素,結合到了歌舞以及小品相聲中,讓人們在看節目的同時,感受到學習到中國濃郁的文化。我想春晚會一直是人們最期待的文化演出,中國文化也將生生不息,被更好的傳承。我愛春晚中的中國文化。
無與倫比的中國文化 篇9
國三作文 ,988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一直是中華民族的代表與驕傲,但近年來面對外國文化的入侵與衝擊,中國文化在有些地方確實受到了打擊,在青少年身上尤為明顯,有人不禁發問“難道外國文化真的比中國文化更有吸引力嗎?”
對於我而言,其實不是這樣的,外國文化在某些方面固然十分誘人,這是不可否定的,在文學方面如《哈利波特》、《冒險小虎隊》等,這確實是十分好看的圖書,對青少年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和啟發,有一定吸引人的地方。但中國古詩的韻味與古文的風韻則是這些圖書永遠也無法比擬的。李白的《將進酒》是多麼有氣勢、李煜的《虞美人》又是多麼的悽楚動人、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飽含的思鄉之情是多麼深切,而這正是中華文學的光榮與驕傲。
再比如《西遊記》,雖然這只是一部電視劇,但影響了中國好幾代人,至今仍是口口相傳,原著則更是婦孺皆知的經典。楊潔導演的1986版《西遊記》距今已過去30多年了,可現在每當電視上播出的時候,我們仍不厭其煩,仍然看看津津有味。試問一下,我們能用這樣的心態和行動去看外國的電視劇嗎,他們又有幾個能與《西遊記》相媲美的,有幾個能讓我們津津樂道呢?2017年的主旋律電影《戰狼2》創下了60多個億的票房記錄,簡直成為了電影界的里程碑,看的我們是熱血沸騰,都想把自己置身於故事中,為了理想信念而戰,為保家衛國而戰,為祖國榮譽而戰。這樣的文化理念還有很多很多,數不勝數,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中國文化比外國文化更有吸引力嗎?
2017年,國家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的意見》指出,實施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國學教育。從國家層面也中可以看出,中國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我們青少年學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更要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範,既要做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者,也要做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忠實踐行者。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無窮,是指導我們青少年學習、做人、做事的標杆與方向。
作為青少年學生,我們要繼承優秀的中國文化,並將它發揚光大,要讓世界知道中國青少年在中國文化的薰陶下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在強國的道路上,要讓世界知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篇10
高二作文 ,1103字中國,常被譽為一隻正在沉睡的巨龍。它沉睡在中國的大陸上,紅色的鎧甲在熠熠生輝的陽光下閃耀著不斷的光芒。是什麼讓它生生不息?是什麼讓它昂首屹立?是古老悠久的鎧甲!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巨龍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來自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巨龍由兩個重要的部分組成,一是堅固的鎧甲,二是它的靈魂。這兩個部分支撐了這條龍度過了數百年時間,從而使它的能量不減不老,並且一直不斷的成為世界上的一根不可獲缺的重要支柱。
龍的鎧甲是牢不可固的是讓人夢縈魂牽的。巨龍的鎧甲是由長期歷史發展中累計的傳統文化形成的。主要形式是傳統習俗,傳統建築,傳統文藝和傳統思想。它們是中國人民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積累而形成的,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鑄造加固這個堅硬的鎧甲。傳統習俗所產生的古代的風尚、禮節和習慣在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產生了持久的影響。傳統建築被成為凝固的藝術,在世界建築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是展示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傳統文藝是以古代文學、傳統戲曲、傳統繪畫等為代表的。傳統文藝是由我國人民不斷的積累的經驗所凝結所形成的精華,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帶給我們積極的影響。傳統思想包括長期歷史沉澱中形成得理論觀點、學術思想和道德觀念。巨龍的鎧甲也有脆弱的地方,傳統文化也有不好的地方。
“人非生而知之,熟能無惑?”它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的強大,而相反的是在過去它也是弱小的。傳統文化也曾在過去受到打壓。原來的百家爭鳴的社會場景為它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但在秦始皇統治時期,學術思想受到了壓制的最大話。這正是這條巨龍最脆弱的時候。到了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變成文化主流,私學風氣興起。於是,巨龍甦醒了,它的筋骨又增強了。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傳統思想的雙面性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窗花、剪紙等是精華為巨龍的成長提供了能量。酒桌文化等就是我們文化中的糟粕,阻礙了巨龍的成長。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辨證的分析來傳承。
巨龍的魂是屹立不倒的,是強大的。它是維繫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強大精華支柱。巨龍雖沉睡千年,但它經過千錘百煉後依舊銳氣不減反而鬥志更堅。巨龍的力量熔鍊於近代人民救亡圖強、前仆後繼的奮勇鬥爭之中,是存在於輝煌的古代中華文化之中的。引領了我們創造出了偉大的文藝作品,傳承了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建設了氣勢恢弘的偉大工程。讓我們的創造精神前無未有的迸發出來,推動我國日新月異向前發展,大踏步的走在世界前列,凝聚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不斷髮展。
一株牡丹,在晨光熹微中,透露著生命的活力;一群辛勞的人,在昏黃的斜陽中,記錄下時間的傳奇;一條東方的巨龍,在朝陽的對映下,煥發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