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相關作文20篇

情舞中國風 篇1

高三作文 ,1018字

是誰在幽柔淺唱中唱盡了離愁別緒,是誰在輕歌曼舞裡舞卻了歲月滄桑。當我們靜耳傾聽時,古事浮往,韻味盪漾,只見情舞中國風!

—題記

《醉赤壁》—林俊杰

落葉堆積了好幾層,而我踩過青春,聽見是誰在淚語紛紛……她為了夫君放棄愛情,為了勝利敢於犧牲。在去曹營的路上,只有堅定的神情伴隨著馬車聲前進不停,只有痛苦的離情浸染著北風蕭瑟不止,但她依然無怨無悔,依然毫不猶豫。儘管與周瑜的姻緣還未續完,儘管自己是多麼的難捨難分,她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證明自己,去證明愛情……悠悠歌聲中,彷彿赤壁的勝利都是為她那一臉離情所演繹,而她那墜入赤壁的傷痕也成了千年的美麗。

《蜀繡》—李宇春

芙蓉城三月雨紛紛,四月繡花針,羽毛扇遙指千軍陣,錦緞裁幾寸……是誰在用羽扇指點千軍萬馬?是誰茅廬談論天下局勢?對於蜀國,他有“兩朝開濟老臣心”的不離不棄;對於自己,他卻有“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哀愁悲痛,也許再智慧的英雄也擋不住歲月的摧殘,但刀似的歲月卻抹不去他那顆永遠的忠心。隨著這首古風曲,我看到了:一扇一冠一天下,一智一謀一忠心。

《東風破》—周杰倫

一盞離愁孤草佇立在視窗,我在門口假裝你人還沒走……是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潯陽江頭,秋風瑟瑟,白生行船尋到了彈琵琶的人—一個女子,一個與他同樣悲慘的命運,一種與他同樣哀愁的心情,讓他淚流滿面,讓他淚溼青衫。什麼叫懷才不遇,什麼叫仕途不意,也許在他的身上就藏著最悲切的答案。當陶醉於這幽幽曲調,當衰傷於這愁思古風,我內心的深處徘徊著“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的陣陣悲情。

《瀟湘雨》—胡彥斌

那場雨下在心裡,這麼多年嗯未曾幹去……都說你站在世界上最高峰,看到了所有的人,但所有的人卻沒有看到你,而真正看到你的只有愁,為國家愁,為百姓愁,為夫君愁,為前程愁,為花愁,為葉愁,為流水愁,為時間愁,最後只落得“人比黃花瘦”,以愁為伴。在淒涼的瀟湘雨中,我似乎看到了一個孤獨寂寞的人影在艱難地行走著,那長長的嘆息,那緊緊的愁眉,只讓我覺得“怎一個愁字了得?”

是離情烘托了赤壁的壯觀,是忠貞捍衛了蜀國的山河,是悲情渲染了東風的惆悵,是愁情融入了瀟湘的孤寂,一支支中國古風曲為中國沉積千年的文化插上了翅膀,飛向世界,流傳人間。即使歷史車輪的印跡已深埋泥土,中國發展的腳步已走向世界,而那些被中國風照亮的歌手也會唱出永恆的風情!

體驗中國風 篇2

國一作文 ,774字

面前擺著的是一個有青花瓷紋樣的布包袱,不禁開啟,赫然入目的水墨青衫更是令我眼前一亮,驚喜不已。

那是一件怎樣的漢服啊—層層疊疊的輕紗,淡青色的裙襬繡著墨竹,如明動的水波,薄薄的外套如一縷煙環繞著。換上後,浮躁的心平靜下來,世俗的一切銅臭與汙穢,浮華與虛榮都被洗淨,清淺如初。

一盞清茶,禪意連綿。小抿一口,茶的清香立刻盈滿脣齒之間,直入心田,似乎連飄揚的髮絲間,纖長的指尖,衣袖輕拂間都透著那淡雅的香。古樸的紫砂壺,清新碧綠的茶湯,茶湯所倒映的水中時有波瀾的遠山飛雁、帷幔素琴、木案煙燻和竹林雅舍,都是千年浮生繁華起落中,唯不變、恆不變的那方靜景。

鶯鳴婉轉,雨花時墜。青衣戲子吟唱著崔鶯鶯待月的西廂;陳妙常盟誓的積江;季香君血染的桃花扇;杜麗娘尋夢的牡丹亭。那流入夢中的簾外海棠、錦屏鴛鴦,醒來時庭院春深、咫尺畫堂。“陣陣秋風殘茶,絲線淚雨不成珠,夜闌等下把紅豆數”“有心爭似無心好,多情卻被無情惱”,臺上戲子硃砂蛾眉,陣陣婉轉清音,引得臺下連唱聲叫好。喝彩聲中恍覺暮沉霞飛,積山無數重。

一卷史冊,穿越千年。捻開泛黃的、古老的書頁,彷彿過去的時光如流光在我的指尖穿梭,揚起一層灰,淡淡的黴味兒衝著鼻腔。我掩面嘆息,歷史的沉浮曲折在時光的洪流中從鮮活的一幕幕都難逃被湮沒成細碎塵埃,昨日的如過眼雲煙—木蘭金戈鐵馬,褪紅妝、著戎裝的英武姿態;孔聖人道破紅塵、名垂青史;岳飛“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厥”壯烈背後隱藏不住的悲涼與無盡的遺憾;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心耿耿,流芳千古;毛澤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抒不盡的胸臆與風華……

心靜如止水,方為塵世仙人。身著水青色璃裳,飽蘸濃墨,紅塵陌上,獨自盛開,清風徐來,飄來悠遠閒逸的魏晉之風。閉上眼,讓心來一次穿梭千年的旅行,去感悟、去體驗這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古典文化。

中國風景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8字

神州大地,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我們的祖國北有滾滾黃河,萬里長城;南有秀麗蘇杭,桂林山水;東有滔滔東海,西有巍巍崑崙。且莫說什麼江山如畫,美不勝收,單看九百萬遼闊國土,八千里山川河嶽,這,便是何其壯闊的中國風景!

當冉冉升起的朝陽跳出東海的碧波,帕米爾高原依然是群星閃爍。陽春三月,南方已是草長鶯飛,紙鳶煙雨,北國仍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夏至初到,北方的翠色仍星星點點,零零散散,南方已是蓮花盛開,綠意盎然;金秋十月,東北的麥田金浪湧起,麥香撲鼻,江南水鄉梧桐葉落,秋雨綿綿;隆冬時節,北國大地銀裝素裹,鳥跡難尋,東南沿海陽光明媚,溫暖如春。中國風景,何其廣闊!

立於長城之上,看盡人間豪邁,頓有“長城內外,惟餘莽莽”之感,崇山峻嶺之間,一條巨龍蜿蜒著伸向遠方。一座座峰火臺,彷彿又令人看見了漢室遠征匈奴,唐朝驅逐突厥,北宋抗擊女真……多少熱血男兒,血灑長城之上,只為捍衛領土,保衛家園!站在長江岸邊,俯視滔滔江水,不禁吟起“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詩句,江南煙雨中,南朝四百八十寺,還有多少樓臺?中國風景,何其壯麗!

俱往矣,屬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國風景,不僅有那北國風光,江南煙雨;不僅有那數不盡的人間繁華,看不盡的青山綠水,更多的是新時代的風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日趨強大令世界矚目,香港、澳門順利迴歸,航天事業和鐵路交通實現了跨越發展。中國建成了世界上最長的鐵路橋樑,世界十大港口竟有七個位於中國。近日,“長征五號”火箭的發射成功,是中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標誌!現如今,在習總書記的領導下,中國十三億人民一齊努力,向著實現“中國夢”這個更高的目標進軍,這才是新中國的風景,是最美的“中國風景”!

中國風 篇4

高一作文 ,1250字

多少年我們苦練英文發音和文法,這幾年換他們卷著舌頭學平上去入的變化;千年前的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是的,中國在與世界接軌,在融合摩擦中創造了許多絢麗繁華的“火花”,使中國更加生機勃勃,也讓世界刮目相看。

鄉村,中國景

你或許感受過大城市的繁華,或許去過綠樹成蔭的野外公園,但你一定鮮少見過具有獨特風光的鄉村美景。

“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約翰唐尼在《沉思》中這樣寫道,人類從遠古的人猿走來,依自然而生,傍自然而活,但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偏安於水泥森林的一隅,滿足於隔著厚厚的玻璃遠遠的觀望自然,卻未曾想過掙脫高科技的牢籠,與天地同呼吸、共起舞。

在這種情況下,“美麗鄉村”應運而生,鄉村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麗,更是心靈的歸宿。

鄉村的美麗不在於外表的驚豔,而在於給人心靈上的震撼。在這裡,你能夠嗅到花草的清香,感受清風的靈動,觸控水的溫潤。在香山的林間小道,踩著落葉,迎著微風,紅的落葉帶著自然的清新的味道蔓延在人們的嗅覺之中。不管你是何人,他都能為你洗去一身的疲憊,還你一顆沒有褶皺的心。

京劇,中國樂

說起音樂,你可能會想到狂野怒放的搖滾,安靜祥和的鄉村音樂,溫柔浪漫的流行音樂。那麼,你對中國的京劇有了解多少呢?

京劇曾稱平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2010年11月16日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它不僅僅是一種音樂,更是一種文化;它的角色:生、旦、淨、末、醜便是社會的縮影,象徵著各種型別的人;它輝煌豔麗的頭飾服裝、誇張驚豔的妝容也是它的一大特點。

人生如戲,京劇的存在不是為了供我們觀賞玩樂,而是激勵我們在砥礪中前行,不畏將來,不懼過往,是我們迷失於流行路上的警鐘。

熊貓,中國寶

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是一種珍奇的動物,是我國與他國的外交官。它的別名叫花貓、花熊或竹熊,是一種有著獨特黑白相交毛色的活潑動物。

大熊貓過著獨棲生活,因而性情孤僻,好遊蕩,有“竹林隱士”之稱;它們總愛各自守護自己的家園,成天在獨立王國裡遊山蕩水,哪兒黑哪兒歇,食不分晝夜,睡不擇棲處,只求吃得飽、睡得甜、遊得歡,可謂樂天派。

大熊貓性情溫順,好似閨閣深院的淑女,初次見面常以掌蒙面或把頭低下,不露真容,故有“熊貓小姐”的稱號。它很少攻擊人或動物,但一旦當上了媽媽,即使別人是來關係或探望,它也會張牙舞爪,對人動手動腳,不准他人動孩子半根毛。

其實我們人也是熊貓一族,習慣懶洋洋地享受自由和陽光,然而,在歲月的洗禮中,我們也會遇到諸多困難,猶如熊貓被迫禁錮在保護區裡一樣,唯有背起行囊,繼續起航,才能將美麗的泡沫幻化成影。我相信,將來的熊貓一定可以和大自然團聚,像我們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中國,中國風,數不盡的絲絲縷縷,寫不完的博大精深,它好似一襲細膩華麗的旗袍,攀附在歲月的旖旎中,溫柔,迷人,詩意。

中國風,世界事。

初見驚豔,再見依然!

勤儉節約中國風尚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9字

中國自古視節約為美德。陸游有一句話說得好:天下之事,常成於節約而敗於奢靡。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一美德往往被忽視了,很多人視節約為吝嗇小氣,人們與之漸行漸遠。而最近,這一傳統美德又重現我家,其中的大功臣便是我的奶奶。

奶奶的衣服上幾個大小不一的補丁,隨處可見。媽媽常常勸奶奶:“媽,您看這衣服都破成什麼樣了,又不是沒衣服穿,您就扔了吧!”而奶奶每次都微笑著說:“又沒到不能穿的地步,你看這料子多好啊,扔了怪可惜的呢!”就算有新衣服,奶奶也捨不得穿,除非把舊衣服穿破了,奶奶才會穿上新衣服。奶奶還將破舊衣服“變廢為寶”呢!如:抹布、靠墊、包……

奶奶不僅穿衣節儉,在飲食方面也非常節約。尤其是奶奶對待每一粒米,每一盤菜的珍惜深深地打動了我。奶奶常常把吃不完的飯菜,熱一熱繼續吃,有時甚至會熱兩三次。我對奶奶的這份節儉感到了不解。那次,我便問奶奶,而奶奶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奶奶意味深長地告訴我:“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人們都吃不上飯,吃了上頓,愁下頓的。為了填飽肚子,人們就啃樹皮、吃野菜,有時還會吃蟲子,總之,為了生存什麼都吃……”聽著聽著,我彷彿已經明白奶奶的這份節儉了。

我想正是奶奶的這種經歷,才讓她對所有的事物都格外珍惜,才會對那一件衣、一粒米產生這樣濃郁的情感吧!(指導老師:陳棋雲)

我的中國風 篇6

國三作文 ,768字

我喜歡古人。喜歡他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氣勢,喜歡他們的江湖兒女的氣概;喜歡他們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性情,喜歡他們刀光劍影中的似水柔情。

我喜歡古風。喜歡它包含的一切,因為喜歡,我看到了另一個世界,那是一個我從未踏進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它像極了我一直在尋找的中國“心”。

這世間生靈千千萬萬,唯人之一族備受天地之恩。從上古時期到如今人類一步步再進化,他們變得儒雅聰明。他們創造了自己的文字,自己的國度,自己的風俗與文化。這樣的變化是使我們為之驚歎的。

泱泱華夏,從上古堯舜起,經春秋戰國,戰亂的民國……古人便留下了無數的財富。

古人有著:怕你不知,寫詩慰之;怕人不知,青史留之。

在這其中,我尤其喜歡古詩。古詩相當於古時的寫作。經久的筆墨還有餘溫從指尖劃過。一卷卷攤開的素紙,那四濺的翰墨,靜靜的躺著一首首詩,一首首詞。

那其中賦予的感情,深藏的心事讓捧讀的人也生出柔情。

有人覺得古詩羅嗦,不如白話簡單明瞭。為什麼世界還要保留與傳承它。其實道理很簡單,有些時候你想表達的感情,不曾表達清楚,而古人卻用典雅柔美的詩詞來感嘆!有時非常感謝古人傳承下來的詩詞。因為它富含人生道理,包含那個時代的那些事。讓人對過去一目瞭然,對青史歌頌功德。

欣賞朗誦那麼多古詩,揣摩了那麼多的意思。其實也不過是他們即興之作,卻能流傳千古。使現在人讚歎與留戀。

我希望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使大家明白古分離大家並不遙遠,它不僅僅是詩詞。他是京劇、是節日、是風俗、是手藝、是國畫、是書法、是樂器、是藥理、是茶藝、是中國人的精神……是中國人的中國風。

在欣賞西方的樂器、油畫、科技、精神時。莫忘傳承中國風,莫讓老祖宗流傳下的東西在時間中流失。

無論是哪一方面,都應是我們國人驕傲的瑰寶。

因為它們讓我們知道:中國上下何止五千年!

讓我們攜手,讓歷史的畫卷使這些瑰寶,永世長存。

中國風 篇7

高一作文 ,921字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家,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生活中隨處可見,用的文房四寶,喝的中藥,吃飯用的筷子,過節慶祝的鞭炮,皆是中華傳統文化之根。

噼裡啪啦的響聲,帶來的是傳統文化的特色。

鞭炮本是驅魔辟邪的,在沒有火藥的時代,人們用火燒竹子,使之發出聲音,以驅逐瘟神,這反映了古代人民渴求安康的美好願望。小時候,逢年過節,爺爺總要放長長一串鞭炮,那時候我總害怕,只遠遠地躲在大人後面,再悄悄探出頭看看鞭炮,現在,我知道,鞭炮承載著人們對生活平安的渴求,是從千年前傳下來的美好祝願,那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手指與筷子的靈活配合,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

以前邀請別人到自己家裡吃飯,別人拒絕的時候,我們總是能聽到大人說:“多個人多雙筷子而已”,每當我看到外國人驚訝於筷子,認為用筷子是件很困難的事的時候,我的心裡便有一股自豪感,這是我們中國人獨有的驕傲。在我剛學用筷子的時候,總是對會對自己發脾氣,覺得用筷子太難了,不如勺子方便,爺爺就會說:"你是中國人,中國人就應該會用筷子。”當時的我理解不到這種感情,而前段時間的杜嘉班納辱華事件讓我有了深深的感觸,在視訊中他們稱筷子是小棍子形狀的餐具,該視訊激起國人憤怒,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被歧視,華人紛紛抵制該品牌,這可見我國傳統文化對華人的影響,我們從小受傳統文化薰陶,早就習慣了這些的存在,又怎能讓別人隨意戲弄呢?

唐詩宋詞,頌的是我泱泱大國。

從小時候便搖頭晃腦的三字經,到後面令人驚歎的詩詞曲,都滿載我們的回憶,當我們讀到一首詩,往往會驚異於其中的一個字或-句,可就這麼一個字一句詩,語人又會琢磨思索多久呢?從前詩人作詩來記住眼前美景,加今我們用一張照片代替。

當我們看到雪景時,可以用一句“白雪卻嫌春色晚,故作庭院作飛花”,而不是一句好美匆匆帶過。

這都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我們青少年需要做的是努力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不論現在的科技有多麼發達,中華傳統文化也不能被取代。

現如今,又有多少人在關心中華傳統文化呢?香道,放燈,送窮,內宴冷餐等文化已經快要被人遺忘,我們應該擔起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

中華傳統文化就是一艘滿載貨物的船,而我們就是那河水,我們要為這艘船推波助力,讓它永遠駛向遠方。

風雨難摧孝子心——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8

觀後感 ,1160字

夜晚,萬籟俱寂,二更已過,三更將至,我卻仍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心中總想著他。小時候,他的母親,用一根包含著母愛的絲帶,與他緊密相連,一心一意的照顧他,任勞任怨;長大後,母親已老,他又用那根早已破舊的絲帶,飽含著一個兒子對母親的孝心,將他與母親又一次的緊緊相連,像小時候母親照顧他那樣照顧母親,一心一意,任勞任怨,無論多麼艱難,他都不會丟下母親,正是風雨孝心,感動一個又一個人,他,就是《感動中國》十大傑出人物之一的陳斌強。從他身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孝,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孝心不是一種形式,不是讓別人看的,而是兩代人心與心的溝通。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拉扯大,供我們上學,難道我們忍心看著他們辛勤勞作而不管,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為我們累白了雙鬢?古時候的人可孝順了,你們知道從前有個叫王祥的孝子嗎?有一天,他的母親病了,母親說她想吃魚,可是大冷天的,上哪找魚呢?他看見家旁有一座被凍的小河,他靈機一動,把身上的衣服脫掉,用自己的體溫融化冰塊,來取得水中的魚,讓媽媽吃上魚。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王祥為了媽媽不惜自的身體令我感動,難道我們不應該學習王祥的這種精神嗎?有很多人放棄利益,跑回家伺候父母,縱然風雨多大,利益多豐,也沒有摧殘那顆孝心。這些人,他們把那暴雨視作潤如酥的“天街小雨”,為了母親,勇敢拼搏,努力前進!

風雨難摧孝子心!一個孝敬長輩的人,才能熱愛生活,勤奮工作,才能為社會多做貢獻。我身邊就有很好得榜樣,他是一名醫生,每天工作很繁忙,尤其是成為科主任後,工作量更是加倍,加班加點是常事,經常半夜因為急診病號被叫到醫院。雖然工作忙,但他從沒忘記孝敬他的父母,風雨無阻,每天抽出時間去看望他們,為了更好照顧他們,他省吃儉用,把積攢下來的錢幫助他們在城裡買下房子,當他的父母生病時,他會在工作之餘不分晝夜地陪在父母身邊。他就是我的父親。

社會在發展,我們的精神文明也應該在發展,尊老愛幼不是我們的口頭禪,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然而在今天有很多人忽略了它。我們同學中有誰親自為自己的父母洗過腳?有誰為自己的父母穿過衣服?有誰為自己的父母梳洗過?現實中有許多人重視金錢、地位、名聲、利益,而忽視孝心。許多人為了利益而死,卻不知年至古稀的雙親還在家裡餓肚子,利益在暗中腐蝕著孝心。對照陳老師我覺得我對父母的孝心很差,有時還惹父母生氣。跟父母鬧彆扭。為此我很愧疚。以後我一定尊重我的父母,好好學習,健康成長,這也是我對父母的一份孝心吧。

我們要盡孝心,不僅要像陳斌強那樣孝敬生養我們的父母,生養我們的母親,給予我們溫暖與關懷,還要孝敬我們的祖國母親,我們的祖國母親是我們強大的後盾支柱,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給生養我們的母親當雨傘,給祖國母親添磚加瓦,不論風雨多大,我們都要努力報達我們的母親!

傳承中華文化綻放大國風采 篇9

高二作文 ,1123字

拿破崙曾言:“中國,那是一個沉睡的巨人,別弄醒它!因為它一醒來就會震動世界。”

是的,沒錯,中國是一個沉睡的巨人,因為它背後蘊藏著獨特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給予了無數的炎黃子孫精神上的支援。但是,日漸強大的中國,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去中國化”。

《紅樓夢》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這部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為主線,演繹了中華文化不朽的傳奇。《紅樓夢》無論是思想內容上還是藝術表達上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使它足以屹立於世界文學之林而毫不遜色。《紅樓夢》擁有如此高的地位,卻因我們追捧時尚潮流而忽視了這部意義非凡的文學巨典。我們應當給予它傳承與創新,否則就會在“去中國化”中漸行漸遠了。

那麼,我們應當怎樣傳承中華文化,讓它屹立於世界文學之林而又不至於在“去中國化”中漸行漸遠呢?

傳承中華文化,勿忘初心。我們似乎走得太遠,卻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一味追求外國新鮮的“韓劇”“美劇”,卻忽略了本土的“粵劇”“京劇”,這無疑是對中華文化的一種打擊。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出來的,我們應該好好傳承,而不是否定它。我們本國都擁有的東西,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去觀看外國的劇目呢。當然,我並不是反對外來文化,我是希望中華文化能得到很好的延續與傳承。傳承中華文化,需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勿忘初心,這是作為中國人對中華文化最起碼的尊重。

傳承中華文化,應在保留精髓的同時不斷求新。佩特羅尼烏斯在《殘屬集》中寫道:“大自然的力量不在於一成不變地保持固定方式,而在於經常改變自己的法則。”那真正不變的,會被無情地拋棄,以積極改變的狀態融入時代潮流的,才會真正為人們所用。比如,燒瓦是一門技術活,各環節時間絕對不能省。這個行業勞動量大,賺錢少,對年輕人徹底失去了吸引力。燒瓦這一行業被毫不留情地淘汰,它的不變成了它走向消失的墓誌銘。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對燒瓦進行改造創新,保留其精髓,那麼燒瓦既可以得以延續又不至於消失。

傳承中華文化,應賦予中華文化時代色彩與生命力。風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學作品裡描寫的四時美景,後以此比喻堆砌辭藻、內容貧乏的詩文;也指花前月下,男女浪漫的愛情。從古典文學的解釋到現在的解釋,多了時代感,詞性也更偏向褒義,值得肯定。它的生命力不是來自字面的變動,而是在於內涵的不斷豐富與發展。傳承中華文化,應為其注入時代色彩與生命力,賦予中華文化更壯闊和遼遠的時代內涵。

傳承中華文化,不讓“去中國化”侵蝕我們中華民族的靈魂,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傳承中華文化,綻放中國風采,讓中國繼續在世界民族之林揚帆起航吧!

仁義禮智信——中國好家風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974字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中國好家風》向我們闡述了什麼是“仁義禮智信。”

何謂仁?仁者,是指凡事多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做事為人為己,即為仁。漢宣帝時期的丙吉大度地原諒了他的車伕,車伕日後報答了他。“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應該取長補短,而不是嘲笑他人的短處,不是對他人的問題揪住不放。正是丙吉對車伕的寬仁,才換來了車伕日後的報恩。

何謂義?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即為義。元朝初期,地主惡霸誣陷百姓造反,專使把他們的名字登記在冊,準備上報朝廷。劉濠為了拯救無辜百姓的性命,焚宅毀冊。在現今生活中,很多人也是舍小家為大家:在暴風雨中依然堅守崗位,為了城市交通暢通,指揮交通的警察叔叔;假日裡不能和親人團聚的環衛工人,為了環境的美麗,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還有那些有著最美背影的消防員叔叔們,為了人們的生命和財產,義無反顧地衝入火場。

何謂禮?己彎腰則人高,敬人即為有禮。韓信之所以能夠為劉邦獻犬馬之勞,替他征戰多年、平定天下,是和劉邦以禮相待密不可分。待人以禮,源遠流長。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學禮,無以立。”待人以禮,禮在“禮節”,對於有才能的人要不計身份的去結交;禮在“禮貌”,對長輩、同輩、晚輩都要彬彬有禮;禮在“禮讓”,遇事要尊老愛幼,待人友善。

何謂智?觀一葉而知秋,道不遠人即為智。諸葛亮使用空城計騙過了司馬懿,不傷一兵一卒,智退司馬懿十五萬大軍。諸葛亮臨危不懼,化解了一場危機,可以說,全憑他的智慧。他的智慧來源於日常的積累。我們如果也想像他一樣聰慧,平時就要多讀書,讀好書。

何謂信?誠實守信即為信。宋濂去拜訪老師,等到出門的時候天降大雪。為了準時赴約,他翻過大山來到了老師的住處。老師見此稱讚道:“像你這樣守信好學的年輕人,將來必成大器。”信是做人之根本,無信則無忠,不可立於世。只有言必行,行必果,才能立足當下。

“仁義禮智信”是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遵守的準則。

中國好家風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97字

家風是每個家庭的風格;家風能將我們指引到正確的方向;家風是每個家庭的優良品性。如果沒有家風就會影響到整個家庭成員的精神、品德及行為的德行傳承。所以家風是特別重要的,不能缺少的,一定要將每個家庭的家風好好傳承下去。

中國好家風分為“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三本。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忠孝廉恥勇”中的“孝”和“廉”。

說起“孝”,現在的人都認為就是幫長輩或爸爸媽媽倒倒水,拿拿鞋就好了。可古時候的“孝”比這強多了。這本書裡有一則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叫“陸績懷橘孝母。”故事中的小陸績小小年紀就知道要知恩圖報,就將柑橘帶回家中,給家中吃不倒的母親品嚐。他的孝心,著實令人稱讚,敬佩。我們要讓孝道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生根發芽,發揚光大!不要等到父母老去的那一天才想起要好好孝敬他們,真正的孝心永遠體現在平日的生活裡,表現在日常的小事中。在家中,我經常幫媽媽洗碗、捶捶背、倒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廉”表示廉潔、清廉、廉政、廉明。有一文讓我難以忘記,名字叫“吳隱之不懼貪泉”。故事中的吳隱之之所以敢於飲貪泉之水,這是出於對自己廉潔奉公的自信。當然他也是說到做到,清廉自律,為其他官員們做了一個表率。吳隱之即使在自己生活清苦的情況下,也不忘廉潔奉公,不貪私財,實屬難得。他這種保持廉潔的精神不僅值得我們稱讚,更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要明白金錢再好也是身外之寶,金錢有價人格卻無價,廉潔自律是一個無價之寶,希望每個人都能守護好,因為貪得無厭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好的品質傳承下去,像這些人去學習!做一個誠實、守信,孝敬父母,不貪錢財,做一個懂事的乖孩子!

中國好家風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422字

人們常說:“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但是究竟什是家規呢?每個家的家規又是怎樣的呢?這些問題,有些人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不用擔心,今天我就跟大家講一講家規。

家規就是家風,也就是一家五口的行為習慣,和做人的標準。這個家庭成員如果不讀書、不知禮那就沒法談家風了;如果這個家庭成員不孝,那麼家風也是一場空嘛!

由此可見家風是由知書達理、孝順兩部分組成。如果家風被打破了,就很難和人共處,因為沒有人願意和那些自私的、沒文化又不講理的人相處啊,結果會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了,那以後就沒人會跟這家人交往了,家風是不是很重要啊?

家風是一個規矩,看不見摸不著,但你得遵守它,它才能讓子孫後代延綿得更長,走的更遠、更加卓越。如果?案黽彝ゼ曳綞頰餉春茫?欽飧齬?業墓?緹禿艽苛劑耍?飧齬?冶鞀岣?臃比儼?ⅲ?/p>

我家的家風嘛,知書達理我做得不太好,孝順這一塊做的還是可以的,我現在還是小孩子,不是說一定要買好吃的給家人吃才算孝。

中國好家風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458字

《中國好家風》這本書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這十五個字概括了中國良好的家風。通過小故事和大道理講述了當代和傳統的結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詮釋了中華優秀家庭的倫理文化。

讀了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是《諸葛亮智退敵軍》這篇故事。故事裡面寫道當時蜀軍由於軍事上的失誤,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街亭,所以對魏軍的攻勢也是由進攻轉為防守。諸葛亮在西城得知司馬懿準備率領大軍活捉它他。諸葛亮這次來吸塵辦事沒有大象跟隨身邊,只有五千兵馬,而司馬懿有15萬人馬。

而諸葛亮用了一記空城計,成功將司馬懿的15萬大軍嚇退,非常的聰明。

托馬斯也說過。智者寧可防病於未然,不可治病於已發;寧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尋求慰籍。所以智慧在家庭裡面是不可少缺的,智慧可以讓一對,即將離婚的夫妻變成非常體貼他人的好家庭。

在中國好家風裡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慢慢的你也會變成一個對父母非常好,而且富有智慧,勤工儉學的,終於奉獻,不怕恥辱,非常勇敢,非常守信的人。

中國好家風溫良恭儉讓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738字

又到生日,媽媽送我的禮物是一套《中國好家風》全集。

讀這本書,就像是聽一位智者向你講述一個個動人的家風故事,當讀到“謙遜溫和的李文靖公”時,我懂得一個令人敬佩的人,善不是靠拳頭或暴力來制止他人。而是用“溫和”這劑良藥。“溫和”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善良的郭翻”時,無論是面對他人的無理要求,還是主動幫助陌生人,無不體現他的高尚。古人云:愛人者,人恆愛之。這讓我想起我的媽媽,她言傳身教的助人為樂讓我學到很多。因為行善,我也很快樂。“善良”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唐太宗教子敬師”時,他不僅恭敬自持,還教導子女待人恭敬,尊師敬師。在生活中,我偶爾會因為老師的懲罰覺得委屈和不公,但媽媽說:“這都是“愛”,因為愛才有要求,有期待,真正愛你的人會因你的退步而焦慮,因你的進步而高興,於是我漸漸釋然,也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恭敬”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宋太祖教女知儉樸”時,趙匡胤身為大宋開國皇帝,以身作則,厲行節儉,富貴之後不忘本,心繫百姓,不失為一代明君。生活中,我們應學習這種節儉,不要大手大腳。“節儉”是一種家風。

當我讀到這兒,我想到我的家風,從小媽媽就教導我要溫和待人,尊老愛幼,禮貌謙讓,勤儉節約,她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好家風成就了中國這個古老偉大的民族,它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品格高尚、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為“大家”——國家奉獻的人!

中國好家風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689字

讀了好書,就像吃了蜜一樣甜;讀了好書,就感覺世界美景都聚集在眼前;讀了好書,不管過多久,內容都記憶猶新。《中國好家風》就是這樣一本充滿魅力的好書。

書中講述了許多賢人的故事。無論是有仁厚之心的丙吉、捨命救友的張進之,還是聰明機靈的王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中國好家風》把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寫得生動傳神、活靈活現,同時傳達了仁義禮智信的道理。

在“智”篇的這麼多人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神童”項橐。一次,他在路中央玩耍,碰到了聖人孔子,他倆就開始了提問比賽。結果項橐輕鬆勝出,成為了“聖公”。

項橐人小鬼大,聰明伶俐,他不懼權威,巧言善辯,令人嘖嘖稱讚的原因是他平時總愛問為什麼,遇到問題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

“信”一篇裡,《皇普績守信求責》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皇普績唸書的地方規定,違反規矩的人都得挨板子。一次下課後,皇普績和表哥們一起下象棋,都沒有做作業。放學後表哥們都捱了板子,懲罰他們的外公不忍心對皇普績下手,最後皇普績讓表哥們打了自己板子。

開始我不理解皇普績的行為,但聽了他一席話後,不禁感嘆:皇普績是一個多麼守信的人啊!

正如書中所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一個家庭所承襲的優良家風,不僅是個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更是涉及社會風氣、國家建設的大事”。《中國好家風》一書傳承了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瑰寶——傳統文化,並記錄下了古人們的高尚品質。我們要好好學習這些優良家風,代代相傳,才能把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傳承——觀《中國最美古詩詞大賽》有感 篇16

觀後感 ,547字

古詩,古詩,顧名思義,古代詩歌。

古詩最鼎盛的時期在唐朝,所以也叫唐詩。古詩的每一句都是詩人們經過反覆琢磨出的,講究“對應”,字字對照,朗朗上口,極具韻味。

雖說古詩具有獨特的韻味,但在大多數人看來,並非如此,看前人的詩,反倒有些枯燥了,但這次的《中國最美古詩詞大賽》卻是令人們對古詩的映像有所改觀。

往年的古詩都是要求“記”,而這次則要求人們會“用”。雖說是比賽,卻也增加了一絲娛樂性,讓古詩不再枯燥,讓人們願意親近詩文。古詩是華夏民族百年的文化,是一種值得傳承的文化,這次大賽倒是讓人們對古詩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傳承,這是對華夏文化的弘揚,也是對它的記憶,以致使它不會在時光的消逝下丟失。創新而不能忘本是本次大賽的中心。

古詩美,“美”在何處,是它獨有的韻味。“詩歌”是什麼,它不是說“詩”和“歌”,而是“詩歌”這是一個整體。在早期,人們創作的詩歌是可以唱出來的,有名的有“漢樂府”,所以早期是也叫“詩歌”,是非常具有音樂美的。詩不像詞,詩的字字照應,而詞卻是段段照應,詩也不似曲,詩雖可唱,卻簡短且有韻味,但曲卻是可唱的詞,自然不同。可以說,詩歌是獨有自己的韻味的,且它的流傳廣、簡單卻又有強烈的感情的獨特性讓它一躍成為人們最喜愛的表達方式。

喜愛詩,是對詩的傳承,更是對華夏文化的傳承。

有縫的蛋,無縫的人——讓我們做受人尊重的中國人 篇17

高二作文 ,1020字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此話有理,適用在大部分中國人身上。為何?只因處於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人大多數都是“法律文盲”,尤其是在國外是“法律文盲”,對外國的法律、制度的一些“漏洞”見縫就插或視而不見,以身試法。

為何同樣對於“有縫的蛋”,大多數外國人可以做到熟視無睹,而國人卻見縫就插呢?這可能因為新中國發展史短,法律構建起步晚,國人法律意識低的緣故,部分人看到法律漏洞便以為“有縫可插”,以身試法。再者,受文化水平普遍低,生活窮困所逼,在無知與誘惑之中,人們“插縫”了。還有就是中國人愛“扎堆跟風”,看到別人因著鑽漏洞得便宜了,便一起鬨全軍出動,於是“全盤皆輸,落花流水”。這裡裡外外的大小之因已積存悠久,一時半會兒還無法根除,更何況國人對“有縫之蛋”早覬覦良久,只待時機一到便一哄而上,先佔了便宜再說。其措施只能逐步完善法律,逐步提高國民生活。百年之本,重在教育。法律達人是目前最好的培養目標之一。對祖國的新一代花骨兒進行改革創新的“法律意識”培養迫在眉睫。

假如是我出國留學,我會入鄉隨俗且隨遇而安。一個人在自己的國家裡是億分之一,但出了國,一個人就代表了一個國家,一個人就是那一億。我們這些留學之人,都應該力爭取得成為一個備受尊敬的中國人。對這些漏洞,我們應該端正首風,嚴於律己,在遵守本責時,勸解他人,幫助他人明辨是非。

現今社會文化交流甚快,出國留洋生應努力學習,取他國文化精華,去我們文化糟粕,學貫中西。中國也在逐漸改善中,公共場合的溫馨標語就是一個進步的標誌。當我在國外時,面對那些所謂的小人關,我應該敲響警鐘,努力學習法律知識,小心做事,不能偽造證件獲取個人利益,不做損國的劣跡。只有我們自身做好了,國家才能取得進步。

翟華《東方文化西方語》裡說到,君子難過小人關,即語言關,金錢觀,心理關和小人關。中國人以前所做的種種劣跡已讓外國人對中國產生了巨大偏見,中國人的形象在某些方面已危立於世。於已於國,都不利發展。我們都應該謹慎起來。當外國人不信任中國人時,很多利益之門就會對我們國家關上。中國人就如正在發育成長的兒童,一旦營養的吸收不足,就會營養不良畸形發展。同時,對國人出國留學也有很大影響,如海關面試更艱難,外國大學錄取中國學生的門檻更高,國外工作機構更不信任中國人等等。

做一個懂理守紀的留學生,做一名倍受尊敬的中國人—這是我們的座右銘,也是我們中國人學好做人的第一步。讓我們遠離有縫的蛋,成為無縫的人!

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 篇18

讀後感 ,1120字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一個國家何嘗不是如此。而《中國人的精神》講述的就是那民族命運墮落的時代裡中國的傲骨!

我們中國人平常所說的所寫的都是要用到中國的語言的。在說的過程中,我們說話的語氣我們說話的神情說話的動作,都會影響到所說的話要表達的情感。在寫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掌握修辭手法文段格式表現形式,都會影響到所寫的文章要表達的情感。中文是一種心靈的語言,一種詩的語言。中文並不難,與其說它難,那是因為中文最重要的是它的深奧,它不像其他語言一樣簡單,它還要我們賦予給它一種新的活力用來表達我們的深刻感情。中國人可能對自己本國的語言並不太瞭解,他們會說會寫,可是他們可能不會表達。中文是中國的精髓,他可以將深沉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融匯在極其簡單的語言中。我看到書裡有那些將古詩翻譯為英文的例子,我覺得翻譯的很厲害,可是看完翻譯後,我覺得有些東西還是原來好,翻譯完才發現譯文失去了原來語言所蘊含的精華與深奧。一首古詩那麼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這樣的中文可以讓人耐人尋味細心琢磨。可是英文出來了,那麼明白直接,卻與原來的文章衝突了,不是嗎。中國的語言可以表達很多想要的表達,你可以讓它深奧,可以讓它古典,可以讓它高雅,可以讓它清新脫俗……當你學習完中國的語言,你可以凌駕於中文來學會表達。

中國的歷史或許在你的眼裡很恥辱,很愚鈍,但是請你原諒過去,每個人都有最愚笨的時候,更何況是領導者呢,感謝他們在歷史所犯過的錯誤,可以用來警醒我們。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中國人就此開始拼命地努力。中國人的精神是那些研究過中國的外國學者所不能體會的,他們沒有試過中國那些慘敗的歷史與過去,過去的硝煙,過去的槍炮,過去的灰色,深深地紮根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為了拼搏,為了目標,為了自己,好好地活著。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恥辱中國的榮耀,都是中國人所能領悟的。就算國外有再多優秀的外國學者,就算是偉大的漢學家,能夠與中國人談論漢語,那也許是一種諷刺。沒有其他國家的人能夠體會那種驚心動魄的場面那種在生命最後時刻的逼迫從不低頭的毅力,中國人是應該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不要總是羨慕別人,別忘了自己的光芒。

作者有段話讓我記憶猶新:“真正的中國人也許粗糙,但粗糙中沒有粗劣。真正的中國人也許醜陋,但醜陋中沒有醜惡。真正的中國人也許粗俗,但粗俗中並無好鬥和囂張。真正的中國人也許狡猾,但狡猾中並無陰險。”就算中國人外貌性格心靈等方面有缺陷,也許你會討厭會嫌棄他們,甚至嘲笑諷刺他們。請你們知道,中國人有一顆比任何國家都要善良都要美好的心靈。中國人的精神是所有的嘲笑所有的厭惡所有的冷漠後涅??重生的,它們帶著它們新的希望,用一種高尚的品質闡述給那些想要了解他們的人聽。

為什麼要學中文——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 篇19

讀後感 ,1089字

我們都知道,中文就是漢語與漢字,經歷了3000多年演練變化的語言文化,是全世界唯一的二維文字,可以表音、表意、表形,是現階段人類文明中最穩固也是最先進的語言文字。在《中國人的精神》這本書中,作者辜鴻銘講述了他對中文的一些獨到的認知與理解。

作者認為“漢語史世界上最優秀的語言”“必定戰勝英語”,並從思維速度、發音、構成組義等角度進行了論證,真實誠懇令人折服。但我卻對自己提出了一個疑問,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學中文,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優秀的語言,還是因為它是最博大精深、最先進而學習它?對我而言,我的理由有三:

中文,是一箇中國人的象徵。它代表了你的歸屬、你的身份,更像是一個標誌。這不僅是針對個人,而是針對整個民族。中文,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根,精神的根。舉一個很平常的例子,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跟隨父母背井離鄉,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生活,而他的父母也沒有及時教他關於他的民族文化的東西,如方言、歷史、習俗,段時間來說他還可以說那裡是他的家鄉,是他的歸屬之地,但久而久之,一代代地過去,當他的子子孫孫再回過頭來,除了血脈,他們已經喪失了全部可以標誌他們家鄉身份的東西,或許也可以說他們已經有了一種新的文化,一種新的傳承,新的身份,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地方出來的他們了。這就是原始歸屬的喪失,文化標誌的一種丟失。中文,它並不像護照、身份證等具體的一個物體,證明你的來源地、你的身份,它更像是一種無形的、如中國心一般的精神上的東西,別人或許不知,但只有你自己明白中文在你心中的烙印深淺,只有自己在明白自己的歸屬。我學習中文,因為我仍想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人。

中文,也是中國文化精神的一個具體的表現。它記錄了中國的文字系統,承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並且在不斷的發張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詩詞、對聯等文化,還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漢字書法藝術。試想如果不學習掌握漢語與漢字,如何能夠真正體會、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可能有的人會提出疑問,連古代的文言文都可以用白話文進行翻譯,中文也可以通過翻譯成其他的語言進行學習交流,理論上是如此,但是真正對比過兩者的同學應該知道,就算你如何精妙的翻譯,與自己用原來的語言明白的文化內容肯定還是有一定差異的。這就像是一個需要驗證的傳承一樣,要想得到其真正的傳承,就必須有一個相對應的鑰匙,才能通過考驗。中國文化也是一樣,你必須學習中文,你才能真正的窺視到它的“博大精深”之處。

這就是看了辜鴻銘這本書的一些對中文的觀點後,對自己所提出來的提問以及解答,或許解答的還不是很充分,很透徹,但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給自己一個繼續前進的理由,一個支援下去的信念。

《中國阿甘》觀後感 篇20

觀後感 ,907字

“就算身體不像個樣子,但要活的得像個樣子。”患腦癱的“中國阿甘”鄭心意說出的這句人生哲理,激勵了許許多多的殘疾人,也包括我這個身體健全的人。

自小腦癱,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多病,家境窘迫,這些難以想象的困難遭遇,全部落在了鄭心意的頭上。但他從未說過放棄,也沒有請求別人幫助。觀看他的穿衣過程,我時時刻刻都感到無限的難過。一個很簡單的穿衣過程,在鄭心意那裡就像是一場與困難搏鬥的表演,讓人感到揪心。洗一件小衣服,鄭心意都會把滿院弄得到處是水,但他從不讓別人幫助,即使自己有力使不上,即使自己滿臉都是汗……

比起鄭心意的生活,我們自稱過著的“悲慘生活”又算什麼呢?我們能握筆,我們能穿衣,我們能在寬敞的教室裡學習,我們能在網上漫遊……我們所有的“能”,在殘疾人幾乎都變成了“不能”。我們擁有的潛力比那些殘疾人不知道要高多少倍,我們又有什麼資格抱著學習的機會說這是一種“悲慘生活”呢?

觀看完《中國阿甘》,我試著握起自己的手,讓雙手緊貼在一起,一邊慢慢轉動著脖子,感受在骨節與骨節之間默契的配合,感受著我體記憶體在的巨大的力量。這種力量超越一切外在的力量。讓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人的體內有一萬臺發動機,在真正需要的時候,會為你全部開啟”。我們健全的人不應該更有能力開啟自身的發動機嗎?我們比殘疾人的條件更加優越,為什麼不更加努力學習、工作呢?如果只有成為殘疾人才能體會到生活的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這種代價是多麼的巨大啊!

回家的路上,耳邊回想起熟悉的《水手》,我哼著哼著,感慨萬千。是啊,“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現在正是我們學習的大好時光,要抓住這個機會,努力拼搏,不要因為一時疲憊點,就放棄追求。努力拼搏、不放棄、不認輸、這才是人生的關鍵精神。想著想著,我不由得全身充滿了力量,加快了步伐,遠方突然升起的煙火,在我眼中像是為我祝賀,祝賀我又懂得了一個人生的真諦。

現在,我絕對不會因為作業多點就“鬼哭狼嚎,”不會因為不喜歡某一科的老師就到處“發瘋”。我要用“中國阿甘”的努力精神,用他的執著來鞭策自己,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因為,“我要怒放的生命,就像矗立在彩虹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