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難出大師相關作文20篇

中國為何難出大師 篇1

高三作文 ,967字

巨人牛頓將自己視為海濱玩耍的小孩,此番評價叩問著我們這個時代及世人——為何再難出大師。

曾幾何時,中國也經歷過大師雲集的時代。魯迅、康有為、梅蘭芳、“三錢”……從科學至人文領域無不星光璀璨,然而時代走入現代,再無大師閃耀人心。這又是何緣由?事實上,此時代的“大師”正是缺乏牛頓那般自我卑視,那般對靈魂的滌盪。

想起周國平對人的比喻:“世界是大海,人都只是只容量確定的碗,他的幸福便是碗裡的水,我看見許多可憐的小碗拼命在海里翻騰,為的只是舀到更多的水。”生活之海,名利之水,激盪翻騰。很多時候,我們的“大師”就像這些碗一樣,不知自己的容量,更沒有對以往的自我有過否定。於是,我們不難理解,大師之所以成大師,正是大師們能夠通過不斷觀照,反省自我的內心,認清自我以及客觀世界的極限,確定自己這隻“碗”的容量,從而確定自我發展的方向,不斷獲取新的生命,新的發展。

然而,牛頓那般對自我的揚棄並非許多人想象的那樣簡單而灑脫。人易被困難,挫折擊退,無法前行,這於今天的時代猶甚。因此大師更需要有勇氣來對自我作深入骨髓式的反省與詰問,完成自我救贖。託翁便借小說《復活》中聶赫留朵夫的自我救贖,藉以來對自我人性作出一記有力的叩問。如此,不難說明大師總為靈魂圈起一塊生存的綠地。

牛頓自喻海濱玩耍的小孩亦讓我想起中國畫史上最著名的畫,書、印“三絕”的齊白石。然而,你可知齊老也是一位低姿態的謙謙君子?文人相輕是同行的通病,而齊老卻記懷謙卑之心,以低姿態視之。張大千辦畫展時,他第一個捧場,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畫家,以詩明志:“我願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如此低姿態令人佩服,更令人肅然起敬。

不難理解,此般低姿態亦是一種大師對自我的卑視。其實,大師的風範並不在於他強勢的外表與斐然的成績,而在於他成熟外表下,有一顆充盈的種子,圓潤晶瑩,能夠在人間深處的土壤中深深紮根,發芽開發飽滿的花來,驕傲綻放人生全部的光榮與信仰,繁榮與夢想。

為何再難出大師?或許真缺少自我卑視。我們期待一位位如牛頓般的巨人,共同撐起中華民族復興的重任!

中國為何如此多嬌 篇2

高二作文 ,780字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流,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對待人生我們應樂觀大方,對待困難我們應鎮定從容,面對理想我們應堅定不移。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如果沒有中國人民30年的苦辛經歷,改革開放如今依舊是一紙空文;如果沒有中國人民的堅持不懈,現在仍舊是中國看世界,而不是世界看中國;如果對對新中國剛剛成立時的那個千瘡面孔的爛攤子,中國人民退縮了、畏懼了,放棄了,那這個偉大民族將何以立足,將如何在世界民族之林聲聲不息。是團結凝聚了一個民族的有生力量,是堅持錛就了民族之犁,是努力喚醒了沉睡的中國人……這些成就的根源在於我們的自信、勇敢、堅持和永不言棄。

30年已逝去,但記憶卻永存心底,忘不了“東亞病夫”的恥號,忘不了外來侵略者的猖狂,忘不了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無論是災難,還是榮耀,我們都沉著冷靜,無論是痛苦,還是歡笑,我們都正確面對。

時光荏苒,2009年的鐘聲已經在中華大地上毅然敲響,回望2008,我們有淚水,有笑容,有感動、有悲傷。我們在冰天雪地中開拓生路,在斷壁殘垣中尋找希望,我們讓兩個奧運同樣精彩,我們將中國古老的神話傳說變為現實,中國人的身影留在了太空上,金融風暴中我們一路前行,站在了世界之巔。

歷史記載了歲月的痕跡,現實證明了中國的輝煌。回首改革開放30年的點點滴滴,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總會泛起層層漣N,有心酸、喜悅、傷感、驕傲。而屈的中國,不畏艱難險阻,一路前行,越挫越勇,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才換來如此嬌人的成績,堅持了多少酸甜苦辣,才釀造了這壇百年老窖。

看到祖國如此多嬌的成就,你為中華兒女我們沒理由放棄每一次機會,更沒理由在困難面前退縮,不應該在中華大地上畏畏縮縮。應該為自己的夢想插上翅膀,不應該像蝸牛一樣,選擇放棄。只要我們有勇氣,就會有奇蹟。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沒有轉不過的彎兒,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中國,向幸福出發吧 篇3

高一作文 ,952字

當鮮豔的五星紅旗從中國大地上冉冉升起,再次奏響中華兒女們共同青睞的國歌,當我們以最堅定的手勢向中國致敬時,我們的內心是充滿澎湃的,是激情活射,心絃繃緊的。因為,我們都有一個最值得我們尊重的—中國!

百經磨難,歷盡滄桑,追溯到中國幾百年幾千年的歷史,中國的生命歷程是坎坷的,從封建社會的那種對人們思想束縛,到鴉片戰爭,外來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大罪,致使中國生活在一個任人殘殺,落後就要捱打的社會裡,殘酷,暴瘧,然而,中國人毫不屈服,以堅定的毅力和頑強的精神品殺出一條充滿光明的道路,二萬五千裡的長征之路,為我們展現出的是剛強,是勇毅,中華人民要站起來了!

在經歷瞭如此漫長的黑暗歲月後,中華人民已有了自己的思想,尋找著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開始以法治國,開始創新,開始了自己發展之路,努力向著繁榮昌盛邁步!

如此艱辛的歷程,從一個頹廢的中國到現在在世界上有著獨特價值的中國,背後有著多少辛酸;有著多少人為了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付出了自己鮮活的生命,用以染色而成的鮮豔五星紅旗高高踞於空中,我們用不會忘記那些為了革命而犧牲的戰士們,你們是中國的驕傲!

生長在中國大地上,我感到無比的光榮,無比的自豪,中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不會貧瘠,濤濤洶湧著的黃河,流經了每一箇中華兒女們的心田,澆灌著我們對祖國的熱愛從不停息,黃炎子孫,一脈相承,永遠延續!

泥石流,火山噴發。地震等自然災害無情的掠取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殘酷的破壞了我們美好的家園,災難無情人有情,我回憶起5。12汶川大地震中,黨中央真正做到了“大愛無疆,眾志成城。”

當一座座美麗的城市在一瞬間變成了一片廢墟,當一個個生命在一瞬間被房屋所覆蓋,這也許是最為慘痛的一幕。我親眼看到,人民撕心裂肺的哭泣,那一個個充滿淚花的眼神,那一張張充滿著沉痛的臉龐,我看到了,我真的看到了,身處孤寂的人們,何處又是他們的家?當他們無可奈何而又心存失落時,我們捐款捐物,為災區人民送去了一份份溫暖,這一刻,我們是幸福的,他們是溫暖的。真正詮釋了只要有中國就有幸福!

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太陽的光輝照耀在我們身上,我們以最飽滿的精神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向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致敬!飄揚的五星紅旗,在微風中,我們在吶喊:“中國,向幸福出發吧!”

中國夢我的夢教師夢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2字

中國夢好似一棵參天古樹,這棵古樹上結著成千上萬個豐碩的果實。每一顆晶瑩剔透而又小巧玲瓏的果實都承載著一箇中國人心裡那個美麗的夢,每一個夢都有它獨特的色彩。等這些果實成熟了,落在地上,將長出五彩繽紛的彩虹樹。我就是那顆正在孕育中的充滿夢想的果實。

我的夢想很簡單,不是像畢?N、蔡倫和愛迪生那樣成為鼎鼎有名的大發明家,也不像閻維文、小彩旗一樣成為歌唱家、舞蹈家,我只想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假如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要把我學到的知識全部傳授給我的學生,我會讓他們快樂地學習。春天,我要帶他們到野外去寫生,畫美麗的大自然;夏天,我要帶他們去池塘邊看荷花,到小河裡划船,他們一定能夠寫出一篇篇很好的遊記;秋天,我們一起到果園裡去採集果實,體會勞動人民的辛苦與快樂;冬天我們一起去看晶瑩的雪花,打雪仗、堆雪人,一起感受“白雪茫茫”、“銀裝素裹”的含義。

假如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要和我的學生一起讀《論語》和《三字經》,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懂文明、懂禮貌,樂於助人、尊老愛幼,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這樣我們的世界一定很溫暖。

假如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會和我的學生一起打乒乓球、踢足球、聊心事。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老師和同學也一樣。我將脫去“嚴厲”的面罩,變成同學們的好夥伴、貼心人。

假如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定要減輕同學們的學習負擔,少留書面作業,多做手工,讓他們走出校門,去讀大自然這本神奇的書,讓大家都能愛上學習。最後我要讓他們每人做一張美麗的小卡片,在上面描繪出他們的夢想。

為了這個偉大而普普通通的夢想,我要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我堅信我的“教師夢”一定會變成現實,總有一天,我將抹去“假如”的頭銜,踏上真正的教師之旅。

三尺講臺是教師的舞臺,白色粉筆是老師的畫筆。我將在這個舞臺上用畫筆畫出我美麗的中國夢!

中國舞好難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9字

學習舞蹈,絕對是一件煩躁、痛苦的事。

每次上課,都必須要在一張二三十釐米高的凳子上壓腿,要是你壓得不夠好,老師一腳就踩下去,準讓你叫苦連連,若你在凳子上壓不下去,老師甚至會罰你在欄杆上壓腿,那可真叫“慘”了,不僅要被用“酷刑”,還得在瑜伽磚上劈橫叉,這絕對是一件糟糕的事。

作為一名被老師稱為“千年老腰”的人,日子是真不好過。例如扳後腿吧,這可是一個極其考驗腰功的動作:要用左手先去抓右腳腳腕,另一隻手快速地拉住小腿,隨後,兩手向上一拉,再伸直。絕多數人完成這個動作後,都像一塊軟綿綿的陶土一樣,累倒在地,當然也包括我。

對我來說最最痛苦的,可不是腰部動作,而是繃腳背。所有人坐在地上,盡力繃著腳背。我的腳背有點僵硬,總是達不到老師的要求,老師則在一排排的同學們之間穿梭。看見腳背下不去的,就直接踩下去,此時,舞蹈室中立即會傳出一聲尖叫,老師可不會管,她還是繼續壓著,直到那名同學淚眼朦朧時,老師才抬起她的“魔腳”。

每次上舞蹈課,都是一件悲傷的事情,當你跨進舞蹈室時,都有各種新的“折磨”等著你,倒踢紫金花、大跳,讓你簡直再也走不動一步,渾身上下所有細胞都在抗議,這時就更痛苦了!

好在這個暑假我們換了老師,可是這個老師好像更加嚴厲呀!

中國很難出現牛頓作文 篇6

高三作文 ,5168字

【篇一:被同化的天才】

現在最經常聽到的一句抱怨便是:為什麼諾貝爾獎的得主中,中國人那麼少?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人才的要求與渴望。然而,歸根結底,中國不出牛頓的原因便是浮躁與鑽研精神的缺失。天才都被同化了。

人說,毛毛蟲只有靜下心來化繭,經歷數週的磨難,才能化蝶。人才不也是如此?有哪個人才是每天吃喝玩樂,輕輕鬆鬆地得了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一邊高呼著人才的誕生,彷彿就要發起“全民大鍊鋼”運動,卻沒有人靜下心來。若是牛頓也天天這樣,連蘋果樹的影子都摸不著,哪怎還會有牛頓三大定律呢?屠呦呦在實驗室中做了多少實驗啊?數年的努力才讓青蒿素聞名於世。若是一直浮躁,不要說科學的理論了,就連科學隱藏在什麼現象中,你也發現不了。

另一種現象就是鑽研精神的缺失。在學校裡,學習的知識都好像僵硬的鴨飼料,一直持續不斷地填充著被關在籠子裡的鴨子們。在這個灰色的沒有疑問與好奇的世界裡,極少人選擇發問,哪怕是生活中任何細小的部分。偶爾有孩子成為灰色世界中的一抹亮色,提出“為什麼”,也很快被成人馬虎的應對所同化。中國人啊,失去了好奇的能力,又怎能帶著問題去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呢?不好奇,不思考,頭腦空空。這樣的社會風氣是導致中國天才被同化的最大原因。

這兩種問題的實質便是資訊時代下必然導致的問題。在各種高科技的便利下,人們舒適地享受著生活,鮮少有人願意靜下心來,腳踏實地地去思考一些問題。此外還有填鴨式教育對孩子們思想的僵化與毒害。學校只塞給孩子們知識,卻從未讓孩子們學會好奇與提問。最重要的並非答案正確,而在於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這大概便是中國應試教育的缺陷吧。

百年前,魯迅先生寫下《未有天才之前》呼籲民眾做培養天才的泥土。而如今我卻想呼籲人們去嘗試以天才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改善浮躁的社會風氣。因為培養天才的泥土已經有足夠的營養了,花朵卻仍然不盛放。

我國作為一個文化政治強國,人們卻總有一種科技滯後的自卑感。因此國人應當戒浮躁,多思考。畢竟要仰望星空的話,首先應當做到腳踏實地。不要讓天才被不良的社會風氣同化,才能使中國出得了牛頓。

【篇二:建木與泥土】

茫茫人海,在中國這片豐盈的土地上,淡薄的蒼穹下曾有多少“建木”拔地而起,俯視著大洋彼岸,而如今,繁花凋零,在這片土地上似乎只有漫天沙石和寥寥幾根野草,幾株盆栽。

是什麼造成了這片大地的荒蕪,相較於創新之意日益強盛的西方,我們欠缺的是文化底蘊嗎?是天賦上的差距嗎?我認為不是。魯迅曾對於天才的養成作過評價,他認為天才確實是有一定天賦的,而這個培養的過程是需人民做泥土,從此來輔助天才的出現。

而今的中國社會確實是重視學習的,我們有完備的教育體制,精緻而美麗的圖書館,不可謂不重視學習、不重視教育。那究竟與西方相較差在何處?猶太人被稱為“天空上的民族”,他們人口僅為千萬,也即我國的百分之一,但世上大多數傑出的科學家都是猶太人。他們有個特點,十分喜歡對著天空,半眯著雙眸深思著內心的疑惑。我恰認為這點十分重要,我們的社會環境過於刻意,刻意地模仿西方的城市。我們應該堅持自身的文化品質,而非從他人處複製而來,以此作基石,而非如白巖鬆所說:“中國人沒有閒暇功夫坐在樹下。”

說到底,這就是社會風氣所決定的。若每一箇中國人都如猶太人一般堅持自身的內在,而非外來文化的衝擊,那整個社會必然不再如現在一般功利。

同時,整個社會想要做好泥土,不僅僅需要獨立自主的文化,還需要人們自發的,自主地對自我精神品質的提高。

古時有多少人從亡國的痛苦、被貶的失意中走來,但最後卻是因此而得到了內在的昇華。李白依舊狂放不羈,瀟灑自在;陶淵明的棄官歸隱,在《歸去來兮辭》中看出他內心的豁達,較之前也是一種境界上的提高。這些都是值得借鑑的例子,我認為現在的中國人之所以出不了天才,刻意追求成功卻一事無成是因為內心中缺乏真正的堅毅。

而當每一箇中國人能夠真正的擁有堅定的信念,發展自己獨有的人生觀,堅守著傳統文化,社會風氣才會有大的提高,也就能造成肥沃的“泥土”,養育神樹“建木”,而不至於如白巖鬆所說“現今的中國很難出一個牛頓”。

【篇三:天才在哪】

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鬆曾說中國難以成就出一個牛頓,我們是否該捫心自問為什麼中國成就不了一個天才?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按照常理來說,尋找出一個天才並非難事,那為何我們卻找不到呢?或者說為什麼我們成就不了一個天才呢?魯迅先生曾在《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寫出環境對人才的作用。一方水土和一方百姓都是孕育天才的土壤,那我們便不得不自我剖析一下原因了。

為何中國出不了牛頓?白巖鬆說,因為中國人沒有時間坐在樹下。這理由有些可笑,但事實不就是如此。我們生活在一個人口大國,其生活壓力不言而喻,孩子之間的學業競爭,成人之間的工作競爭,讓人已無閒暇時間再去思考蘋果為什麼會落到地上。我們是孕育天才的土壤,而我們自身都缺少養分何以鑄就一個天才誕生。我們缺乏思考的給養,理性認知的滋潤,我們無法為一個天才創造生存發育的條件,所以現今的中國很難出一個牛頓。

但這些都不是最後根本的原因,因為無論土地本身多麼貧瘠總還是可以提供一個立足之地,生存之源,而究其本源,為什麼中國難以造就一個牛頓,主要是在現在的社會環境影響下,人們變得不再充滿成為天才的鬥志,他們思想上的不重視使得他們行為表現上的不作為,這該如何造就天才?

土壤本身其實總是一種外部條件,而一顆種子若本身就失去了萌芽的希望,那麼再肥沃的土地也成就不了一個天才的誕生。

當中國人有空坐在蘋果樹下時,他們也只會抱怨蘋果為什麼會砸到頭或者心中竊喜地吃下意外收穫的蘋果。或許在一個旁觀者看來這樣的行為有些可笑,但我們此時正是那個抱怨的人或竊喜著吃蘋果的人。

是我們過於追求表象,太過重視眼前的利益而讓我們失去了探究事物真相的動力。我們不懂得追根溯源尋求蘋果落地的真相,而只知聲討蘋果砸到頭的痛楚,我們不明白蘋果落地的原理,只知享受其甘甜美味。

假使有一天,當我們坐在蘋果樹下,能像牛頓一樣思考,我們便可不必擔心中國的天才在哪,只需坦然成為孕育天才的土壤等待人才出。

【篇四:心有幽蘭】

多一點寧靜,閒看庭前落花,輕搖羽扇綸巾。多一點思考,在星子如晝的時分倚在南窗旁看月明星稀、河漢清淺。在心中栽下一株幽蘭,讓自己的心慢慢沉澱,不失為人生的大智慧。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如猛獸追逐獵物般急功近利的現代人時時刻刻都在匆匆趕路,生怕自己沒有跟著手錶上滴答的秒針保持一致的步伐,但這一切卻又是徒勞無功、碌碌無為。現代人都活得太表面、太浮躁。

私以為,唯有戒掉驕躁、戒掉膚淺,方能成就大事。

“現今的中國很難出現一個牛頓,第一,中國人沒有閒暇功夫坐在樹下,第二,蘋果砸到了中國人,中國人第一選擇是抱怨,憑什麼砸到我頭上呢,第二選擇就是吃了”,白巖鬆如是說。

誠然,在大時代背景下,所有人都是忙碌的,可是真的沒有閒暇嗎?美國心理學者勞倫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她指出精英們的時間都是付諸於他們認為重要的東西。而可悲的是,現今我們都太過急功近利,活得太驕躁,若將重要的東西都認為是名利和慾望,自然沒有時間坐在樹下,更無謂創造輝煌。

“將自己的心奉給思考而不是抱怨,才可以創出自己的天地。”顏寧留學回國後潛心研究,不急於求成。當她的學生替她惋惜,生活無法帶給她《歡樂頌》中安迪的豪車和衣飾時,她是這樣回答的。此言妙哉!只會抱怨而不會思考的人永遠是膚淺的人,是鄙俗的人。生活在生活的表面,隨波逐流,將會迷失你的雙眼,無法分辨周圍的汙濁與澄清。如此,你將無法成為衝破淤泥而不染自身的蓮藕,被人讚頌;只會成為裹挾著淤泥而生的田螺,為人恥笑。

試想,若人們面對掉下樹的蘋果不是抱怨亦或是吃了,而是多了一點思考和感悟,那麼現如今的社會上、在物理學界的新星或許就會是“諾貝爾哥”郭英森或者是其他中國人了。

要像三毛從沙漠回來後一樣洞明世情,不隨波逐流,方能學會做人;要像林徽因在雲端漫步一樣看清世事,不被名利所擾,方能感悟生活;要像路遙“與其認真,不如隨意”一樣不爭名利,淡泊自然,方能直麵人生。

蘭秀深林,不以無芳而自抑;傲雪寒梅,不因無人欣賞而凋落。學會戒掉驕躁與膚淺,學會忘掉功名與利慾,心有幽蘭,才能成就自我。

【篇五:拒絕浮躁,靜心生活】

仍記得幾年前季羨林先生去世,中國人無不扼腕嘆息,說中國再無大師。但是這種扼腕嘆息之後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中國再無大師的結果呢?央視主持人白巖鬆的話一語中的,現在的中國很難出一個牛頓,一是沒有閒暇功夫坐在樹下,而是即使有蘋果砸下來,也不會去思考原因,或是抱怨,或是乾脆把它吃掉,這真是可憐的結果。然而面對著這樣的一個結果,我們該有哪些反思呢?

改革開放數十載,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日新月異,但是幸福指數卻是緩慢爬行。在北上廣擁擠的人潮中,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寫著匆忙,大家都在奔走,都在趕時間,但是最終我們的時間都用到了什麼地方呢?地鐵裡放眼望去,大家都是捧著手機或是ipad,放著的是搞笑的電視節目,或是冗長的電視連續劇。據統計,德國人平均每週的閱讀一本書,每月的全國讀書量數以萬計,但是中國幾乎每天都會有新書出來,中國每個人的讀書量呢?據統計每人每年不足三本,真是少的可憐,難道不是嗎?所以,我們需要向浮躁的生活說“不!”,學著拒絕,然後給自己多一點的時間去學習和思考。

回頭想一想,為什麼當蘋果砸到我們頭上的時候,我們或是抱怨,或是乾脆吃了呢?對於自我舒適的追求方面,人們是永遠不會滿足的。相信生活中不會有任何一個人嫌棄生活過於舒適,食物太過好吃,高鐵的速度太快,生活過於方便,我們一直奔走在這條不斷滿足於自己的路上。我們需要更多的金錢來讓自己住上大一點的房子,開上好一點的車子,讓自己過更舒適的生活,但是對物質方面的無限追求讓我們忘記了我們的精神仍舊出於飢餓的狀態,並且它已經飢餓了很久很久了。

當蘋果砸中我們的腦袋時,果斷吃掉是對“食物的尊重”,畢竟“吃貨”這樣一個詞也漸漸的成為人們標榜自己個性的詞語了。但也有可能我們在追求舒適度的同時已經漸漸地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不是沒有靜下心去思考,而是靜下心之後發現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思考,從何思考!這對我們來說更是可悲的!

固然一個大師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我們每個人自己都應該在不斷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同時,多一些精神方面的追求,拒絕浮躁,真正靜下心來感受生活,將來的某一天,當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時,希望我們中能夠有人能夠成為下一個“牛頓”。

【篇六:未有牛頓之前】

白巖鬆曾言道:“中國很難出一個牛頓的原因一是當今中國人閒暇時間過少,二是中國人在被蘋果砸到之後的反應卻是抱怨與吞食。”相似的共通感從魯迅先生的言語中與白巖鬆先生的話中連起了一條線。魯迅寫道:未有天才之前。而如今我卻想提:未有牛頓之前。

“現今的中國社會很難出一個牛頓。”一句話卻足以使心靈受到震動。魯迅先生指出是環境扼殺了天才的出現,而如今看似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大國—中國,不也正面臨著如此的窘境嗎?有時也會令我感慨,歷史歷史,以史鑑今,不無道理。

現今的中國人在時間與價值觀上較之以往發生了改變。人們忙碌於各種鬧市喧囂之中,很難再有閒情逸致去靜心思索一個問題,人們總忙於奔波看似各種的高價值事物,卻忽略了其實最有價值的是人類自身的思想。若都如《變形記》中機械可怕的社會一般,那麼人們確實失去了其自身的價值,被麻木所操控著,而民族思想與精神文明便會走向泯滅,更別提是否會出現第二個牛頓了。“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而關鍵在於,人們是否願意去擠,去質疑與發現。

於是在當今社會之中,“工匠精神”成了治癒浮躁的一味良方。“中國人第一選擇是抱怨。”這句話多麼觸目驚心,在浮躁之中徒添抱怨只會使負能量積累,而對於創新、發展毫無用途。近期熱映的《我在故宮修文物》使人們深切地體會到了工匠精神的傳承與那一份可貴的專注與細緻,在社會中引起廣泛反響。亦如日本眾人皆知的“煮飯爺爺”與“壽司之神”,是他們願意靜心於自己所專注的事務併為之奉獻,在浮躁的社會中注入一劑強心劑。我想,如果人們都醉心於自我事業,甘於深究與奉獻,那麼現今中國再出一個牛頓並非難事。

白巖鬆的第三句話是極富諷喻意味的,“中國人把蘋果吃了!”人們在一笑而過之後卻從心底感受到了人們的漠然與從眾心理。貨車在高速傾覆卻遭鄰近村民哄搶之事已屢見不鮮,人心善意的淡薄化、自私化與從眾化又如何激發起人們對自然的熱愛,如何造就中國的牛頓?

未有牛頓之前,讓中國的國民素質與創新素質能與發展速度相匹配,與此同時,我們也應寬容對待這些現象,堅信在時間的淘洗下,中華民族會有價值觀、時間觀、工匠精神與社會正能量,如此而來,千萬牛頓必會孕育而生!

我心中的民國大師 篇7

國一作文 ,1437字

也許是父親告訴我兒時他總哼唱著你寫的歌詞哄我入睡,也許是我長大後偶然看了關於你的傳記,也許是我自己也如同你般是個多情善感的人……我對於你的熱愛與日俱增,你在我心中,音容笑貌日益豐滿潤澤。你,就是我心中的大師!

1941年那個滴水成冰的日子,你的好友許幻園在大雪中來到你的家門外,對著屋內的你喊:“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後會有期!”揮淚而別。你看著大雪中蕭瑟的身影,茫然而悵惘地佇立了一個時辰,心中不捨,痛恨這糟糕透頂的人間世。回屋後,你在淚眼朦朧中寫下這篇20世紀中國最美麗的歌詞:“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這篇歌詞是那個時代的美麗幻影麼?那個黑暗而壓抑的時代,新舊激烈衝突的時代,卻又大才輩出的時代!生活在那個大時代的你,令我扶頰長嘆,心神往之。

8歲的你,正式拜常雲莊先生為師,攻讀《四書》《孝經》《毛詩》《左傳》《爾雅》《文選》等,同時學習書法、金石等技藝。13歲讀《爾雅》《說文》等,習訓詁之學。15歲讀《左傳》《漢史精華錄》等。是年誦有“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句。17歲從天津名士趙幼梅學詩詞,兼習辭賦、八股。喜讀唐五代詩詞,尤愛讀王維詩。又從津門書印名家唐靜巖學篆書及治印,並與津門同輩名士交遊。而後你又負笈遊學日本,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這樣的學習經歷,鑄就了你極為深厚的國學和西學基礎!

你和那個時代很多熱血的年輕人一樣,對這個國家、民族的前途充滿憂患之情!年輕、充滿蓬勃生命力的你,嚮往維新變法,思想激進,熱血愛國。你反串出演《茶花女》博眾人關注,接著成功排演《黑奴籲天錄》,影響了一大批和你一樣熱血激進的年輕人,但不久便遭到當局禁演。

令我有時候不由猜想,是否這時候便埋下了遁入空門的的種子?

34歲的你在"浙一師"教音樂、圖畫。令學生驚奇的是,你的國文比國文先生高,你的英文比英文教師強,你的歷史比歷史先生更有研究。你是書法篆刻家,又是話劇的鼻祖。你為了上一小時課,而以數倍時間去準備,為了極經濟使用上課的五十分鐘,凡需板書的部分都預先寫好。遇有學生犯過失,從不當面訓斥,而是過後叫至房間裡,和顏悅色地開導。這樣好的先生,到哪裡去找!

1918年,你年僅39歲,卻在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為僧。你的師父了悟和尚給你取了法號“弘一”。這樣博學多才、熱血愛國的你,卻在偉大的“五四運動”來臨前夕,斬斷了所有世俗恩怨,放棄了你曾經熱衷的話劇、油畫和西方音樂。留下滿地地因為震驚而掉落的眼球!

惹盡風流倜儻的你,從此潛心研究佛法。

你到徒弟豐子愷家去,總要搖一搖坐的竹椅。你告訴狐疑的徒弟說:“裡面可能有蟲子,我讓他們跑走,以免被我壓死。”年過六旬的你去泉州說佛法,赴了幾次應酬宴會,因一個小女孩稱你是“應酬和尚”,於是便不再去,認為她說得好。

你在圓寂之前,非常的平靜安詳,作佛偈雲“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相不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而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豐子愷說你:“做一樣,象一樣。”少年時做公子,象翩翩公子;中年時做名士,象個風流名士;搞話劇,象個演員;學油畫,象個美術家;學鋼琴,象個音樂家;辦報紙,象個編輯;當教員,象個老師;做和尚,象個高僧。

我眼中的你,真的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不恃才傲物,卻如此灑脫從容。你是那個血與火的時代的一枚純淨、優雅而超脫的音符,勾起了多少人的迤邐的情思,牽連起多少人高山仰止的目光。回眸遠望你的身影,吟哦著你的話:“一花一葉,孤芳致潔。”致敬,我心中的民國大師!

舍小家為大家共築中國夢演講稿 篇8

演講稿 ,1259字

大家看過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嗎?影片中展示了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等一項項非凡的超級工程。當一幕幕壯觀恢弘的航拍鏡頭中,出現了我們公司參與建設的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時,我們都激動得熱淚盈眶,作為公路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讓我們真正的體會到了奮鬥成就使命的光榮感!而在這偉大工程的背後,也有我們基層員工點點滴滴的付出與奮鬥。

我和我的愛人都是來自黔貴路橋的公路人,朋友經常打趣我們,叫我們“臨時夫妻”。可能大家聽起來是個玩笑,但對於我們小兩口來說,卻很心酸,因為我們從談戀愛到如今成家,都一直聚少離多。每次見面既匆忙,又短暫。所以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臨時夫妻”飽含著多少無奈與心酸。

2014年10月1號國慶節,我們結束了愛情長跑,在老家江西舉辦訂婚宴。當親朋好友齊聚一堂,準備見證幸福的時候。他卻打來電話說:“親愛的,我實在趕不回來了,正在搶工期,真對不起你!”掛上電話,我眼淚就流了下來。於是在訂婚宴上,親朋好友們只是看到了他錄製的一段手機視訊。在講究傳統的老家,這件事一度成為了大家的一個笑話。讓我的父母覺得很沒有面子,而我,只能向父母保證,他,是一個很好的人。

2015年正月初六,我們在老家舉辦婚禮,他終於回來了。按照我們老家的風俗,婚禮的第二天,他必須要陪我回門看望父母。可是第二天清晨天還沒亮,他就趕著最早的火車匆匆回了工地。我的父母很生氣:“不就修個路嗎?有這麼忙嗎?缺了他,地球還不轉了?!”面對父母的指責,我只能再次向父母保證,他,是一個很好的人。

2017年1月5日,我們的孩子出生,在待產的這段時間裡,他沒有陪過我一天。臨到分娩前,我水腫得厲害,失眠,煩躁,甚至有些產前抑鬱,而陪在我身邊的,只有年邁的父母。他,是在我分娩的當天,才趕到醫院的,匆匆抱了抱孩子。第二天,又馬不停蹄地返回工地了。

我們真的很匆忙,匆忙得沒有甜蜜的婚紗照,匆忙得沒有浪漫的蜜月之旅,匆忙得參加不了孩子的週歲生日。所有對於別人來說,簡單的陪伴與幸福,對於我們這兩個公路人來說,卻都是奢侈。我經常問自己,我們真的只是“臨時夫妻”嗎?

對於公路事業,他問之無愧,是愛崗敬業的公路人。而對於家庭,他卻心存愧疚,既不算好丈夫也不算好爸爸。但這就是公路人!他們默默無聞,立足崗位,無私奉獻,才有那一條條高速公路,那一座座巨集偉橋樑!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中國夢是什麼?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華兒女的夢與中華民族的復興夢脣齒相依,公路人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悅耳動聽的“圓夢之歌”。當氣勢磅礴的橋樑,讓我們跨越了繚繞的雲霧;當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讓我們馳騁在大江南北;當繁華都市與荒涼郊區,串聯起曾經荒蕪的版圖,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和我一樣深切的感受到:勞動的偉大,夢想的光榮。我們要大聲地說:“我們是新時代的建設者,也是新時代的見證者。”我們懷著中國夢,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領下,不斷弘揚大唐精神,工匠精神,努力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集偉目標奮勇前進。才不負這大國風采,才不負這美好時代!

我要為中國運動員豎起大拇指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1字

在現代社會,運動員是一種職業,一種表面上被鮮花和掌聲包圍著,但實際上卻危險重重的職業。因為他們的成績是用淚水、汗水和苦痛堆砌的,而在他們退役之後,許多人還會長時間地承受病痛的折磨。中國運動員尤其如此,因為他們同時還要承擔許多無端的指責和不公平的對待。

我要為中國運動員豎起大拇指。是他們一次又一次讓五星紅旗飄揚在國際賽場,讓義勇軍進行曲響徹世界。是他們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中國人不再是“東亞病夫”,中國不再是那頭任人欺辱的沉睡雄獅!曾記否,現代奧運88年曆史中產生的2500餘枚金牌,無一屬於中國人,而許海峰的一槍,打破了中國奧運史上金牌零的突破,讓那些外國人瞠目結舌。當田徑場上始終被黑面板統治的時候,劉翔猶如一支離弦的利箭讓人們看到了黃面板中國人的爆發力。在碧波盪漾的泳池中,孫楊猶如飛魚一樣的身姿把曾經的泳壇霸主們遙遙甩在身後……郭晶晶、田亮、林丹、李寧……一個又一個響亮的中國名字被爭相傳頌著。中國運動員意氣風發地站在世界體壇的巔峰!

我要為中國運動員豎起大拇指。他們在那個充滿了歧視和偏見的競技世界中,把委屈和淚水深深隱藏,用多於別人十倍、百倍的毅力去訓練、去比賽。他們用自己的實力一次又一次給予對手重擊,讓那些流言蜚語化作失敗者的垂死掙扎。“尊敬是靠自己贏得,不是靠別人給予”,他們用不懈的努力驗證了這句話。

我要為中國運動員豎起大拇指,他們值得所有中國人為之驕傲!

傳承——觀《中國最美古詩詞大賽》有感 篇10

觀後感 ,547字

古詩,古詩,顧名思義,古代詩歌。

古詩最鼎盛的時期在唐朝,所以也叫唐詩。古詩的每一句都是詩人們經過反覆琢磨出的,講究“對應”,字字對照,朗朗上口,極具韻味。

雖說古詩具有獨特的韻味,但在大多數人看來,並非如此,看前人的詩,反倒有些枯燥了,但這次的《中國最美古詩詞大賽》卻是令人們對古詩的映像有所改觀。

往年的古詩都是要求“記”,而這次則要求人們會“用”。雖說是比賽,卻也增加了一絲娛樂性,讓古詩不再枯燥,讓人們願意親近詩文。古詩是華夏民族百年的文化,是一種值得傳承的文化,這次大賽倒是讓人們對古詩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傳承,這是對華夏文化的弘揚,也是對它的記憶,以致使它不會在時光的消逝下丟失。創新而不能忘本是本次大賽的中心。

古詩美,“美”在何處,是它獨有的韻味。“詩歌”是什麼,它不是說“詩”和“歌”,而是“詩歌”這是一個整體。在早期,人們創作的詩歌是可以唱出來的,有名的有“漢樂府”,所以早期是也叫“詩歌”,是非常具有音樂美的。詩不像詞,詩的字字照應,而詞卻是段段照應,詩也不似曲,詩雖可唱,卻簡短且有韻味,但曲卻是可唱的詞,自然不同。可以說,詩歌是獨有自己的韻味的,且它的流傳廣、簡單卻又有強烈的感情的獨特性讓它一躍成為人們最喜愛的表達方式。

喜愛詩,是對詩的傳承,更是對華夏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