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傳統文化之花枯萎相關作文20篇

不要讓傳統文化之花枯萎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913字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博大精深。

中華傳統文化包括:古文、古詩詞、曲、賦等。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寒食節、端午節、中秋節……

可是“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七夕節。春節白天熱熱鬧鬧,而晚上在電視機旁看春晚。可是,現在的春晚沒有意思了。以前,春晚上不是應該扭秧歌啥的嗎?清明節又有誰會在自家的門前插幾隻嫩柳呢?只不過去掃掃墓,僅此而已。中秋節,誰還會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呢?端午節來臨,誰還會閒著去包粽子呢?重陽節又會有誰去登高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遺忘,可見,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一些文化習俗正離我們遠去。傳統佳節現在日益冷清,怎能不讓人擔憂?

想想以前,每當大年三十晚上,村子裡立刻就熱鬧了起來,有敲大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舞龍的……好不熱鬧。小孩子穿著棉襖你追我趕,不停地放著炮,老人聚在一塊兒聊天,年輕小夥子和俊俏姑娘給大家表演節目。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自己家的門前,端午節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會拿著一盤月餅坐院子裡,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的一大樂事啊!可是……現在呢?人們對西方很崇拜。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便對西方有了一種恐懼或崇拜,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國門,打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也在國人心中種下了恐懼又歆羨的種子。面對這種情況,怎能不讓人擔憂?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要倡議大家獻上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屬於整個民族,它更屬於整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節日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我們要保護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

中國積澱了悠久的文化遺產,蘊含著豐富的人類的美德精華,體現了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讓我們在這裡棲息、成長,讓每個人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我要向別人、整個社會呼籲:不要再崇拜和恐懼西方人了。我們的傳統節日正在和我們告別,我們一定要努力去捉住它們,不要讓它們揮手和我們永久的告別。我們的傳統節日是無可替代的,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傳統文化,不要讓“傳統文化之華”枯萎。

守住傳統文化之花 篇2

國二作文 ,811字

站在塞納河畔,可以觸控巴黎時尚而又典雅的脈搏;身處第五大道,可以感受紐約華麗而又絢爛的氣息;漫步銀座街頭,可以體味東京古老與現代交融的美感。風情各異的傳統文化,是每個民族的靈魂,蘊含著無數先輩們的心血和靈魂,應當被永遠傳承下去。

當傳統文化被現代的氣息淹沒,當傳統文化終於抵不過聖誕節與復活節的衝擊,43歲的博士劉念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只因想讓兒子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那麼我們該拿什麼來拯救傳統文化所面臨的危機。

拆!蓋全世界之最樓!這是當下中國城市建設的通病。為了立新,人們正迫不及待地破舊:林徽因、樑思成的故居被拆了,因為要開樓盤;千年古樹被砍了,因為道路要拓寬。國人像是迫不及待的要扔掉歷史,似乎傳統文化一定要為現代化讓步。可別忘了,雄偉的羅馬古城至今仍然屹立在亞平寧半島的中部,用他那精妙絕倫的建築和令人驚歎的壁畫,訴說著古羅馬帝國稱霸地中海的輝煌,這讓我們情何以堪!

西皮流水的酣暢淋漓,二黃導板的瀟灑自如,鬚生的嘎調響遏行雲,青衣的水袖百態千姿。京劇,這一凝聚了中國傳統戲曲精華的國粹,正逐漸被人們淡忘。流行音樂之下,誰復清唱“春秋亭外風雨爆,何處悲聲破寂寥”呢?又有誰諳熟“猛聽得旌鼓響畫角聲震,喚起我破天門壯志凌雲”的旋律呢?人們對京劇的認識,恐怕也僅僅停留一句“蘇三離了洪洞縣”吧?我們的國粹,該何去何從?

傳統文化傳承的本色該是如此: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遨遊,飲一杯李太白的杯中酒,試一把曹雪芹的夢中淚,在詩詞的國度裡尋覓,攜一朵菊花,去拜訪太醺彭澤的陶元亮,折一枝海棠,去探訪不比西風的李易安。指尖掠過傳統,無形的手掌撫過無限的江山,思慕輪迴輾轉,滄海桑田,煙波浩渺五千年。

“一處竹林,一口幽井,亂世中的寧靜”,傳統文化就是現代社會中獨特的寧靜。

讓傳統文化之花綻放在現代,我心不改,仰面花開!

讓傳統文化承擔起時代責任 篇3

高考作文 ,793字

現代人要求順應時代潮流,這無可厚非。食古不化者,終會因落後而遭社會淘汰。但順應時代不意味著完全摒棄傳統。讓傳統文化承擔起社會責任才是當務之急。

傳統是一個民族的跟。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往往包含了規範人們行為的道德準則與一個民族整體的性格與精神。這些往往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必然有落後的部分,但我們不應該將洗澡水和小孩一齊倒掉。文化大革命堪稱新時代的“焚書坑儒”:人們大肆宣揚“寧要社會主義草,不要資本主義苗”,想要切斷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否定一大批舊時代學者的思想成果,這是荒謬的;而歐洲的文藝復興卻借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名號傳播新思想,使歐洲從封建社會順利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在思想變化方面,前者是毀滅性的,後者卻是由衷的轉變。

傳統文化發揮時代作用需要藉助新的形式,更要有新的內容。林語堂先生曾欲將《紅樓夢》翻譯成英文介紹到美國,但考慮到國內風雲變幻,人們的思想已經開始發生轉變,他另起爐灶,用英文寫下了長篇小說《京華煙雲》,更加切合地反映了當時的中國。《京華煙雲》的格局是仿照《紅樓夢》的,但其思想內容,卻是新的。巴金曾提出中國需要有新的“月亮文學”。其實月亮仍是原來的月亮,古人賦予它憂思、鄉愁,現代人卻要賦予它激情與勇敢。這在巴金同樣是模仿《紅樓夢》格局寫的《家》中有所體現。

有人以為要讓自己不停於傳統就是標新立異,無底線地彰顯個性,這是不正確的。我們完全可以仍借古詩的形式高聲唱道“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當然還有種錯誤的理念,認為傳統文化僅僅是外殼,因此披著傳統文化的外衣就算是讓傳統面對未來了。於是有了無病呻吟的“古風”盛行;在京劇藝術中加入低俗、無深度的“笑點”。這些都是現代不倫不類、粗製濫造的仿古制品。

讓傳統文化承擔起時代責任,即不脫離傳統也不停於傳統。這需要現代人對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研究與具有時代氣息的詮釋。而非一味仿古,亦非完全拋棄。

讓傳統文化回家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879字

穿越時空,傳統文化是如此豐贍而厚重:

它是顛沛流離的孔子,逍遙雲遊的莊周;它是炫目的先秦諸子繁星,皎潔的漢宮秋月;是“史家之絕唱”的《史記》,是卷幀浩繁的《四庫全書》;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夢中淚;是王羲之流暢自然、鳳舞龍翔的《蘭亭集序》,是一人一馬一車一戶都描繪得栩栩如生的《清明上河圖》;它是京劇、是老腔、是蘇州評彈,是河北梆子;它是武術、是空竹、是風箏……它既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喟嘆;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思;有“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韻味;還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信念;更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

時過境遷。現代大都市,高樓鱗次櫛比,霓虹閃爍的街巷少有人吟哦詩詞歌賦;江南小鎮,蔥蘢的篁竹中,笙簫琵琶喑啞了,風蕭蕭兮少有笛短簫長……長江、黃河落寞了、困惑了,因為傳統文化與現實之間恰似隔著厚重的門,令它難以回家。

我們到底怎麼了?近年來,我們不是一直在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嗎?渴望它生生不息的傳承,為此,竭力發展著傳統文化專案。

只是,形式大於內容,我們真心讓它回家嗎?

有多少人真的靜下心來,放下大都市裡的速度、遠離喧囂,像外賣小哥雷海為那樣堅持不懈13載,精心地品讀、涵泳過一首首唐詩宋詞?有多少人摒棄浮躁,甘居陋巷幾十載,齊白石般如初遇如訣別,研墨執筆,讓眼中捕捉到的鮮活躍然紙上?當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的森林,遮蔽了亭臺樓閣、雕樑畫棟、小橋流水時,國人心中早已淡漠了傳統文化那幾千年陳年佳釀的回味,意識中西方張揚、活潑的時尚和洋節似乎比傳統文化更有品味—聖誕節的紅和綠,喜氣洋洋;萬聖節的蝙蝠、南瓜,比比皆是。誠然,我們需要活力,需要接納各種各樣的東西方文化來豐盈自己。但怎可冷落、忘記祖先用五千年曆史創造的燦爛而瑰麗的華夏文明。落葉歸根,百川入海,沒有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變得日益功利、浮躁,恰似隨波逐流的萍,漂浮不定。

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能再像國人內心之外放飛的鴿子,更不能像異鄉的遊子漸行漸遠。快洞開厚重的門,用真誠召喚它回家吧。

讓傳統文化回家 篇5

國二作文 ,974字

科技日新月異,各地文化交融,生活中我們多了許多新事物。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傳統文化的淡去,我們應該讓傳統文化回家。

那天學校勞動課上,老師教我們傳統茶藝。於是我決定回家一試。放學到家後,我把桌子上的飲料喝咖啡收了起來,從櫃子中找到茶具洗淨,整齊地擺在桌面上,又從冰箱中翻找出茶葉放在旁邊備好。晚飯後寫完作業,我燒了一壺熱水,叫來父母,開始學著課上的步驟泡茶。不一會兒,茶便泡好了。我先端起那聞香杯,放到鼻前,同時雙手轉動茶杯,瞬間清淡茶香竄入鼻中,頓時讓人心情舒暢。聞完茶香在端起品茶杯,見那茶湯如清澈的泉,倒映著我的雙眸,如晶瑩的翡翠,讓人愛不釋手。抿一口,留著滿口清香。那香味含蓄優雅,如同中國人性格一樣不張揚。

“不錯!不錯!”

“比咖啡的味道,好多了!”

“嗯嗯,這是中國的味道!”

……

爸爸媽媽一邊品茶一邊談論著中國的味道。這時電視機裡傳出詩詞歌賦聲,原來詩詞大賽的節目又開始了!雖然這裡沒有靚女帥男,但它的魅力經久不衰!讓它迴歸到我們的心中,讓我們代代傳頌它!讓它在家中把魅力綻放!

端午節到了,又該吃粽子了。往年父母總是從商場買來各種口味的粽子,雖然它們都是小巧精緻,但都少了節日的味道。之前,勞技老師教我們包粽子,這次我也讓它回家!讓粽子的味道更加濃烈!我拉著爸媽回到奶奶家,大家一起包粽子!我把洗乾淨的葦葉遞給媽媽和奶奶,只見她們三下兩下就把它弄成沙漏狀,不一會兒就包好了。爺爺在旁邊評論著誰包的好看,爸爸在一旁給我們講傳統節日的來歷,雖然從小就知道屈原的愛國心,但是每次都喜歡聽爸爸講的故事!我看著盆裡的粽子,聞著清香的葦葉,聽著耳邊傳來的故事聲、笑聲……心情無比溫暖!我家的粽子口味包羅南北,媽媽是北方人,放的餡是豆沙和紅棗,奶奶是南方人放的是豬肉或牛肉,這南北的味道在我家融合,一如南北的文化在我家聚頭!這包粽子的活動,讓我們在一起團聚,在一起思念,在一起歡笑!這傳統的節日帶給我無限的溫馨!

不論世界如何的發展,我們都要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回家,因為它讓我們一起歡聚,讓我們感受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對國家的尊重,中國人對文化的創造……讓它回家,更回到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 篇6

高二作文 ,1029字

中國是我們的祖國,他擁有著上下5000年深遠的歷史。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從封建社會到今天的美好。在這歷史的長河中蘊藏著傳統文化的結晶。使我們的傳統文化變得豐富多彩。

書法藝術是我國具有代表的傳統藝術之一,他見證了古代人民的智慧,讓我們踏進了文明時代,它的發展歷程源遠流長。唐宋時期書法就盛極一時,創造出了複雜優美的字型。如宋體,楷體,行體等等。誕生出了“入木三分”的王羲之,柳公權,顏真卿他們的書法作品在世界中熠熠生輝,流傳於世。直到現在對於書法國家政府也是極其重視,已成為藝課中的一門。經過歲月的刷洗,文化的魅力正在進一步的散發出芬芳的香氣。

書法是傳統文化的體現,剪紙也是盛極一時的民俗。當今剪紙已成為了我國藝術瑰寶之一,是我國獨特的民俗。剪紙雖小,但其內涵是極其豐富的,擁有著許多吉祥的象徵與內涵,這無疑不體現了中華人民的心靈手巧與集思廣益。弦子與當地的地域是密不可分的,如山西的剪紙是秀美清新的;陝西的春花是粗狂豪放的;南通的剪紙則是玲瓏錦繡的。剪子包含著深厚的生活氣息。魚蟲,花草無一不成為了老百姓剪紙中的花樣。

我國的民俗不只是剪紙豐富京劇也是相應極為廣泛的民俗之一。京劇是我國的國粹,現已有兩百多年的發展史。它的內涵融匯著崑曲,漢曲,弋陽等劇種的精華形成。不但如此,它還是一種綜合性表演藝術。它將歌唱表演,武打,舞蹈都融為一體。還有角色之分,京劇分為了生旦淨末醜五大類。人物有忠奸,美醜之分,善惡之分,當表演者在舞臺上揮動著大刀,形象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我國對於京劇也是極為重視。2006年京劇經國務院的批准列入了第一批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不但是書法藝術,剪紙,京劇是我國的代表民俗。年畫也是民俗之一,“新桃換舊符”就是用來描繪新年時人們將牆頭上的年畫換下貼上新年畫以保新的一年“福”氣沖天。在農耕社會年畫就已經開始興起了。最先是驅邪的門畫到後來又逐漸演變成為了春聯與神畫,也就是年畫中的一類,使人民的春節渲染著熱鬧火紅火的氣氛。可現在又有多少人知道年畫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年畫的存在於及發展歷程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擁有著豐富的內涵,我們也應該關注我們的文化關係即將落末的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繼承,發展,創新。讓我國的精華得以流傳於世。

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人民的智慧感到深深地折服。我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無比的自豪與驕傲。

中華傳統文化之根 篇7

國二作文 ,774字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學習的唐詩宋詞;我們用的文房四寶;,我們吃的中藥;我們用的筷子;,他們都是中華傳統文化之根,這個根需要由我們青年來繼承和發揚。

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十分豐富,如果我們不去繼承,它就會消失,它的根必須由我們守護,讓它發揚光大。

中國傳統文化在過去。小的時候,我們和長輩們一起盼望著春節家家戶戶貼的對聯,小朋友身上穿的新衣服,小孩子們,笑嘻嘻的拿著壓歲錢……這些是我們的回憶,現在這些可能與我們已經沒有聯絡,我們都在城市的燈光下,看著別人放的煙花,在教堂外撒著麵粉,我們成了崇洋媚外的人,我們忘記了童年帶來歡樂的鞭炮,於是,中國傳統文化就留在了過去。在感到可惜的同時,我們必須用行動讓傳統文化延續下去,靠我們這群新青年將傳統文化之根傳承下去。

中國傳統文化在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留著傳統文化的影子。在我們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的今天,我們用著筷子,吃著中藥。不僅是中國人自己在用筷子,而且外國人也在用筷子,要讓更多的外國人用筷子,不是靠外國人的學習精神,也不是靠筷子自己跑到外國去,而是要靠我們這群新時代的年輕人,用我們的雙手將筷子傳承下去,將傳統文化傳到國外,讓各國各民族的人瞭解中國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延續到未來。

中國傳統文化在未來。我們是中國的未來,我們身負重任,我們要將中國夢響應下去。傳統文化之根,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發芽開花,傳統文化影響著我們的綜合國力,影響著我們的國際競爭力。傳統文化不僅為我們帶來了精神依託,也為我們帶來了物質依託,我們必須用自己的力量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文化興則國運興。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是所有中國人的靈魂,是靠中國人世代相傳的靈魂,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根植於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

追尋傳統文化之根 篇8

國三作文 ,1143字

隨著當今時代的發展,人們盲目於疲憊地奔波於家庭和工作之間。

清明時節,比起去郊外踏青、回鄉祭祖,相信大多數人更願意呆在家裡好好的睡一次懶覺,徹底放鬆一下那個經常忙碌於工作的自己;中秋佳節,回家團圓,吃月餅,觀賞圓月的人也越來越少了;甚至是春節,年味也似乎也沒有以前那麼濃厚了。雖然每年都有很多的人回家團聚,春運也照常火爆,但是滯留異鄉的遊子也不在少數。

即使我國每年的傳統節假日都照常放假,但是過節的氣氛卻是一年比一年淡。再沒有從前“爆竹聲聲辭舊歲,喜氣洋洋迎新年”那種歡愉熱鬧的感覺了。

隨著國人對於這些傳統文化、風俗習慣的忽視。當我們真正開始正視以及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的時候,國人不禁開始恐慌,中華傳統文化是否會在這個大資料、大資訊時代下漸漸失去?

對於這個疑問,我則不以為然。

我認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實際根植於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中。就如同樹木生長,無論枝葉被怎樣修剪,只要根還在,那麼來年春天,經過春雨滋潤,樹木仍就會茁壯成長最終枝繁葉茂。

傳統文化早已深深地紮根於每個國人心中。為了加強國人對於自身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國家政府也對於這個隱患問題做出了許多的有效措施:重新編訂教學教材,增加了許多古典名著的優秀作品、在城市建設過程當中,到處張貼有關於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海報,以此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例如孝道文化之類的。

同樣,在這一時期,有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電視節目也猶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出來。《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朗讀者》等許多優秀的綜藝類電視作品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上、聽覺上的中國傳統文化盛宴。

在這片廣袤的華夏土地上,“國學熱”再一次興起。閒暇之餘,人們的消遣方式也不再單只是看電視、玩手機。靜下心來,偶爾也會提筆練練漢字;或者邀來三五好友一起品茗、下棋;興之所至,再吟誦幾首小詩,好不快意?樂哉,樂哉!

我們平時教育所學的愛國主義精神、尊師重道的禮儀;《弟子規》裡“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孝道文化;各個地方的區域特色文化,例如四川的川劇和蜀繡、西安的兵馬俑和賽龍舟等。這些都是由傳統文化的根系所發展出來的旁枝,旁枝和根系才共同鑄成了今天這樣絢爛多姿的中國傳統文化。

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早已融入每一位華夏兒女的骨血之中。所以當D&G辱華事件出來以後,我們才會怒不可遏。對於他人誤解筷子文化的憤懣不平,對於他人言語上侮辱中國的舉動,胸腔裡的愛國主義更是在憤怒地叫囂著。

然而,樹木也會有被連根拔起的一天。即便我們心中根存傳統文化,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國家未來的接班人,我們更加有這個義務去繼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實現祖國的偉大復興而不斷奮發向上。

讓傳統文化充滿和諧 篇9

國二作文 ,872字

“祖國的兒女,龍的傳人”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古以來,就有很多文人雅士撰寫名著,來突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

孔子云:“禮之用,和為貴”追求社會的和諧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愛人如己,和而不同,才能相容幷包,和衷共濟。和諧是我們國家社會核心價值觀之一,為世人所知。這一觀點在我心中更是深刻。

小時候,我還不懂和諧這個詞語的含義,與別人相處不太融洽。那一天,爸爸帶我去慈祥的胖叔叔家玩,爸爸要和胖叔叔談公事,所以要我去和胖妮玩,前幾天,因為和胖妮不和,所以我們已經好幾天不說話了,也沒有去找她玩。回家後,我把心中的話全部訴給了爸爸聽,爸爸聽後說:“女兒啊!你知道為什麼有的友情不長久嗎?因為她們倆不和諧,不和諧才會分開,你想和胖妮分開嗎?”我仰起了那天真的臉龐,看了看爸爸,然後一頭鑽入爸爸的懷抱中,“不想”我的聲音已有了些沙啞,淚水早已鋪滿了我的臉龐,肆意地浸溼著爸爸的衣襟,爸爸一邊安慰我,一邊給我說:“爸爸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你爺爺教會了我兩個字,知道是什麼嗎?”我在父親的懷中搖了搖那顆小小的腦袋,“是‘和諧’你爺爺雖然一生平平凡凡,但一生最注重和諧。鄰里間吵架不和,他總會去調解,在公路上,路人和路人發生爭吵他也會去調解。他總把一句話掛在嘴邊——‘和諧能使萬家興,和諧能使國家旺’告訴爸爸你想和胖妮和好嗎”我把那張佈滿淚痕的小臉抬起來,說道:“想”,“那就去吧”……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自從和胖妮和好後,我們倆的感情日漸深厚,且學習越來越好。我們曾約定過即使日子像流水一樣快速逝去,我們也一定要相伴到老!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包含著世界上最好的真理。快去品嚐它們吧!

讓傳統文化回家 篇10

國一作文 ,896字

回家,一個普普通通的詞語,卻寄託了無數遊子的期望。那是倦鳥歸巢的踏實、迷途知返的慶幸、重新擁有的喜悅。隨著國家的發展文化的復興,那些漸漸被遺忘的傳統文化也正在回家的路上。

我們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無數的文化瑰寶,比如唐詩和宋詞。它們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耀眼的珍珠。

詩詞是充滿情味的。“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透過詩詞,我彷彿看見唐玄宗和楊貴妃那悽美哀婉的愛情;“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透過詩詞,我彷彿聽見李後主那道不完的亡國恨抒不盡的歌聲;“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透過詩詞,我彷彿感受到了蘇東坡那寵辱不驚、勝敗兩忘、曠達瀟灑的境界。

詩詞是充滿力量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透過詩詞,我彷彿看見李太白站在太行山的頂峰上抒發青雲之志;“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透過詩詞,我彷彿看見岳飛在戰場上率領岳家軍勇往直前,為了直搗黃龍,迎回二帝而重創敵軍;“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透過詩詞,我彷彿看見奄奄一息的陸游在病榻上竭盡全力囑咐他的孩子們不要忘記報捷。

詩詞是充滿情懷的。“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透過詩詞,我感受到了白居易對唐朝苛捐雜稅的不滿與對廣大勞苦人民的同情;“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透過詩詞,我感受到了杜甫願意犧牲自我,而讓天下寒士住到大廈中的精神,通過自己的現狀推己及人,表達了他對有志之士的關心;“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透過詩詞,我感受到了林升對南宋貴族奢侈糜爛生活的不滿,更感受到了他對國家的那份赤誠與熱愛。

詩詞是古老的,也是現代的。它既有古老文化的芬芳,也有現代文化的律動。詩詞是經典的,更是未來的。它既承載著古人的智慧與情思,又蘊含著文化復興所必須的力量與情懷。

多背些詩詞吧,讓那優秀的傳統文化早日回家。

傳統文化之春節 篇11

國小三年級作文 ,2536字

【歡樂春節】

(楊博涵)

春節又叫做年節,過年,新年,它的來歷,可是有一個故事演變而來的喲。

從前有個叫年的怪獸,他常常睡在海里,一直到每年的大年除夕,他就會醒來,跑到村裡吃牲口,吃人。所以每年的正月初一這一天,村裡的人都要跑到山上去避難。後來人們知道了年有三怕,一怕響聲,二怕紅色,三怕火光。於是人們齊心協力趕跑了年,所以這一天就變成了現在的年,也就是春節。

春節最少不了的就是鞭炮啦!在放鞭炮的時候,一些膽大的朋友點燃鞭炮後,就把鞭炮一扔,然後眼睜睜的看著鞭炮爆炸。而一些膽小的朋友,點鞭炮的時候,手哆哆嗦嗦的,有的連鞭炮點著了沒有都不知道;有的把鞭炮扔出後就飛快的逃到一旁,還有的把鞭炮扔出後飛快地逃到一旁,閉著眼睛,用手捂著耳朵,嘴裡說:“別炸到我,千萬別炸到我啊!”

春節還少不了的是團圓飯,年糕,魚,臘肉,一桌子的山珍海味,讓你想不吃也難以抗拒。

當然,春節還少不了對聯,對聯要講究對仗工整,上下一體,這讓我想到了王安石的《元日》。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離春節越來越近了,我非常期待春節的到來,因為到時候又可以放鞭炮,吃團圓飯,穿新衣服……

【過年放鞭炮】

(張葉萱)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節又叫新年,表示新的一年來了,當然新年我最喜歡的就是放鞭炮了。

聽說關於放鞭炮還有一個小故事:從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每當過年的時候他就會來吃人,人們都怕他,就想了一個辦法。到過年時,就,剁餃子皮,點竹子,粘紅色的紙。年一看,就嚇得跑回洞裡去了。於是年再也沒有來過。人們就有了過年的時候剁餃子皮,放鞭炮,粘紅紙的習俗。

這次, 我和爸爸也去趕“年”了。我們抱著一箱子的鞭炮下了樓,一看,已經有許多人了。不管了,趕緊尋找自己的地盤。開始放鞭炮了,爸爸一點燃鞭炮,我就飛快地跑走了,躲在草叢中,捂著頭閉,著眼睛,靜靜得等著鞭炮爆炸。只聽砰的一響,我睜開眼睛,看見一縷煙像魔鬼一樣伸向天空,知道鞭炮的大勢已去,就又回到了自己的地盤。

玩了幾次,爸爸開始提議:“萱萱,別老是躲著,快來點一下吧!”我猶豫了一會兒,眼珠子轉了一下,好吧,我拿起香菸輕輕一碰,又呲溜一下,就溜進了草叢裡。過了好一會兒,鞭炮還是沒響。只聽見爸爸在喊:“萱萱別躲了,鞭炮還沒點燃呢。”我跑回地盤一看,呀!鞭炮真的沒有被點燃,真是虛驚一場。 煙花各種各樣的,有趣極了。有點像管子,一噴,手都被抖了一下,有的滋的一聲,飛上天空,又噗地一聲綻開,紅色,綠色的花瓣,有的噴出的炮還能在地上打滾呢,真希望明年的春節快點來到。

【春節】

(雲思毅)

過年,過年,快過年,親友終於能團圓,鞭炮呼呼飛上天,家人親友笑得甜,春節得到壓歲錢,吃團圓飯口水粘。此佳節日有多少,歡歡喜喜下一年……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有貼對聯,放花炮,吃團圓飯,掛燈籠,搶紅包……你知道嗎?春節起源於堯舜時期,春節來了,也就是意味著新的一年要來了,家人可以團圓了。接下來我為你介紹春節的故事。

放花炮是我最害怕的事情。春節,我回老家,一天上午,奶奶拿出兩盒甩炮和兩個花炮,兩根爆竹。我和小妹小心翼翼地拿起打火機,飛快地抖了一下,火苗就點燃在花炮上了。我和小妹像屁股著了火一樣,飛奔到大人身邊。只聽,啪啪啪的巨響,花炮發怒了。它在地上狂吼著,咆哮著。我和小妹趕緊捂住耳朵,像有沙子要飛到耳朵裡一樣,雖然很害怕,但我覺得很過癮。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猜對了,春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貼對聯。至於對聯為什麼是紅色的,誰都知道。小時候每到過年,家人都要換一副對聯,我始終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我知道了,原來換對聯代表辭舊迎新。告訴你,對聯貼在上面的叫橫批,往往是四個字,在左邊和右邊的,分別叫下聯和上聯,往往是七個字。讓你欣賞一副對聯吧,上聯是一帆風順年年好,下聯是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是五福臨門。貼上對聯就代表著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春節是西方沒有的節日,我為生活在中國而驕傲,自豪。

【春節】

(肖鈺煊)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一首千古傳誦的好詩,每當吟誦起這首詩,就想起了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

春節對於我來說,最快樂的就是放花炮了,所以我很我很期待春節的到來。每當吃完團圓飯,就約上幾個小夥伴,一起放花炮。膽子大的點燃花炮之後,直挺挺地站在旁邊看,根本沒有想要逃跑的意思。那煙花被點燃後,只聽見“啪啪啪”的幾聲響,煙花像一朵菊花一樣開放了。它們有時一會兒紅一會兒黃,有時一會紫一會綠,有時一會兒藍一會兒青……真是五彩繽紛,美麗極了!它們時而又像一朵豔麗的牡丹,一朵美麗的大黃花,一朵動人的紫羅蘭。而膽小的人,花炮還沒點燃呢,就一溜煙地跑了,身子蜷起一團,眼睛緊閉著,用手使勁捂著耳朵。我們見了哈哈大笑,問:“你怎麼被嚇成這副樣子?”他回答:“我怕!”我們又是一陣捧腹大笑。

貼對聯也是春節的一種習俗,春節到了,爸爸媽媽在街上買了一副對聯。隨後爸爸對我說:“你也要貼對聯。”“沒問題!”我胸有成竹地說。我以為貼對聯很簡單,便爽快地答應了。開始分工了,爸爸是貼對聯的,爺爺負責扶梯子,而我就是幫爸爸剪膠布和按住對聯的。爺爺拿出上聯小心翼翼的遞給爸爸,爸爸把對聯固定好位置,對我大聲地說:“快把膠布給我!”我趕緊拿出剪刀,用胳膊使勁按著對聯,可膠布就像在和我作對一樣,就是不斷,我累得滿頭大汗。爸爸又在催促我了“好了沒?”我著急地說,馬上只聽見“滋”的一聲,膠布終於斷了,我急忙把膠布給他爸爸。

春節真是一個開心,熱鬧,美好的節日。我不僅喜歡,還要為傳承春節傳統文化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尋傳統文化之美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3字

越過一座座大山,裹著一層層綠蔭,我們來到了美麗而富有文化氣息的楊守敬書院,尋找傳統文化之美。

禮下德

書院大門口,矗立著一座楊守敬先生的石像。他身板挺拔,衣袂翩翩,一副沉靜篤定的神態,站在歲月的深處回望,俗塵盡洗,潛心做學問,這就是他的真實寫照。古人云:“先正衣冠,後明事理。”於是我們穿上了漢服,戴上帽子,先正衣冠。“君子正衣冠,帽子要戴正……”老師莊嚴的聲音在耳畔響起,伴隨著音樂,我們拜楊守敬先生為師。無論時光如何消逝,人們對禮儀的尊崇,對知識的渴望,永不改變。

書中線

線裝書,源於五代,盛於清代,是中國傳統書藝術的最後一種形態。書,其古樸的外表,深厚的內涵,儒雅的意境,已成了我們中國的代表之一!我們今天又拾起了這古老的藝術。我們捻紙、剪線、穿針、打結……一步一步小心翼翼。針線在書頁中不停穿梭,不一會兒,我們親手製作的第一本線裝書書橫空出世了!這本書,是我們的驕傲!

傘上藝

油紙傘是直杆雨傘的祖先,在中國已“活”幾千年,油紙傘的製作工藝也成了我們中國的瑰寶。我們今天就有幸體驗了一次油紙傘的繪畫過程。我握著畫筆,蘸上顏料,隨意潑墨。綠色的危機、黑色的敵意、紅色的怒氣、黃色的溫暖……在我的筆下一一呈現。不一會兒,一個有模有樣的天空之神便活靈活現地出現在我們眼前。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就讓我們一同去尋覓、去領略這傳統文化的千古風情吧!

傳統文化不能丟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957字

早就聽說離我們縣城16公里,有個古鎮,叫寨市,好熱鬧。一直我都想纏著媽媽帶我去看一看了,可媽媽總是沒有空。

這天,李老師為了給我們上一堂別開生面的美術課,把課堂就設在了寨市古鎮。特邀請在校的美術愛好者參加,這樣的好機會,我怎麼能夠錯過。

走在古老的青石板上,說不出來的厚重感。寨市特有的建築,熱鬧的趕集,美味的小吃,無時不刻的深深吸引著我們同學小小的眼球和味覺。可對我來說,印象最深的卻是寨市的打鐵鋪和老理髮店。

打鐵鋪

打鐵鋪位於寨市西正街最中央,老遠就瞧見一個黑黑的鋪面,中間燃著一團紅紅的烈火。兩個體型強壯的漢子正輪著大鐵錘,一上一下的敲打著墩子上的鐵具。同學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過去,團團將鐵匠鋪圍住。只見,牆上掛著、櫃子上擺著好多已經打好的鐵具,有鋤頭、鐮刀、菜刀、柴刀、夾火夾、剪刀等等。我很好奇,那麼大的錘子,怎麼能夠打出如此多精細的鐵具?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真是無窮盡啊!

“為什麼火苗上面要掛那麼大一口鍋呢?”有同學問老師。李老師笑眯眯地叫我們猜猜。有說是鐵匠師傅打的鍋子,掛在上面做展示呢;也有同學說用鍋子辟邪。其實呀,李老師告訴我們,是用來擋住那些不聽話的火苗,不要竄得太高。你看,黑黑的鋪子全部是木質結構的,火苗一旦燒得太旺,如果沒有這口鍋,怕是很容易就著火了。

此時,陽光正好斜斜地打在師傅們的臉上、身上,紅紅的灶火也映紅了他們黝黑的臉膛,跟黑黑的鋪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時,我看見了,他們臉上除了笑容,還有汗水。

老理髮店

現在大街小巷最不缺的,怕是就是美髮店了,大家都爭先恐後的把店面打扮的絢麗多彩,好招攬客人。可寨市的老理髮店卻完全不一樣。從店門到店內,每一樣佈置和擺設都還停留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模樣,可他們的生意卻異常火爆

不信?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走進去,似乎感覺穿過了時光隧道。兩個理髮師傅在忙碌,牆角靜靜的坐著幾個等待理髮的客人。泛黃的鏡子,古樸的木箱,造型獨特的椅子,木質的地板,和糊滿報紙的牆,早已經看不出原來的顏色,暗暗的泛著金屬般的光芒。

雖然,同學們把理髮店擠得滿滿的,但誰也沒有大聲喧譁,生怕打攪了這裡的夢。我們靜靜地看著師傅們用最傳統的工具理髮、刮臉、美須、剪鼻毛、淨耳,顧客雙眼微閉,樣子很是享受。老師傅們的技藝如此精湛,哈哈,我都也想享受一下了。

傳統文化不能丟 篇14

國二作文 ,621字

今天是傳統節日—端午節,動態裡是各種祝福快樂,或者是有些學生轉發那個不尊重屈原的圖“如果沒有老子當年跳江那換來你們的三天假期。”我對這些都嗤之以鼻,前者是文化水平的問題,端午節應該說安康,尤其是後者,純屬是態度問題,一點兒都不尊重屈原。

楚漢時期,屈原盡心為楚國做事,卻被奸人所害,昏庸的君主也聽信一人之言,待白起攻破楚都郢之後便身投汨羅江,以身殉國,這一個活脫脫的愛國形象就此而生。他是我們中國人,而如今卻被韓國所佔有,說屈原是在古代便是他們韓國人。韓國的端午節叫江陵端午節,是江陵市市民祈求豐收和安康的節日,還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在憤恨韓國人的同時也應該想想自身的原因。

如今我們自己的端午節卻一點點的被國人“拋棄著”。試問有幾個年輕人會包粽子的手藝?寥寥無幾。試問有幾個年輕人真正瞭解端午節背後的意義?三三兩兩。試問又有幾個年輕人清楚屈原的不甘與辛酸?屈指可數。

如今放假馬路上最不缺的就是車輛,而車上的人都是帶著“靈魂”過節麼?未必吧。好多人都是趁著這個時候放假去遊山玩水,為景區盈利,卻忘了回家與家人團聚。有些人更是不會文明出行,在你因為這個假期而開心時請不要忘記這個假期所紀念的人身上的愛國品質。文明出行都做不到那這個假期過的又有何意義?

所以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後人評價屈原的人有很多,於是我也為屈原做了首詩:

憂國憂民屈大夫

不忍國破山河亡。

抱石身投汨羅江,

後人共嘆唱離騷。

傳統文化體驗之旅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0字

2017年即將過去,2018年正向我們走來,學校為了慶祝新年,開展了“慶元旦、迎新年,學科大闖關”的活動,活動的主題是以中華傳統文化特點為主。有在元宵節人們喜歡的活動之一猜燈謎、歷史源遠流長的成語錄入、還有過年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寫的“福”字書寫比賽等等,更有猜猜傳統節日大比拼,應有盡有。

我早早地來到學校,領取闖關卡,邀幾個小夥伴一起開啟遊戲之旅。

我們玩了對古詩、看圖猜詩、牙籤傳情等多種遊戲併成功蓋到印章。不過我更喜歡玩牙籤傳情和看圖猜詩這兩個遊戲。牙籤傳情是一個心理遊戲。規則是:幾個小朋友圍成一個圈,嘴裡叼著牙籤,第一個的牙籤上掛著一個皮箍,把皮箍用牙籤傳給下一個人,以此類推,在傳的時候不可以用手,如果皮箍掉了,就得重新玩。我小心謹慎地傳著皮箍,生怕它掉,很幸運,我們順利通關了。然後我們又去玩了看圖猜詩。這個比較容易,只要在一些圖片裡選一張,猜出這幅圖片所代表的古詩,並把它背誦出來,在老師那裡過關就可以獲得印章,背錯了要重背。我選了一幅圖片,上面畫著荷花和荷葉,一座亭子前面站著兩個人在談話。我猜這準是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我把圖片拿到老師那裡,快速地背了出來。老師聽後連連點頭,在我的闖關卡上蓋了一個綠色的印章,我便開開心心地去玩下一個遊戲了。

在這次闖關中,我收穫滿滿,因為我瞭解到更多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知識,這些只屬於我國的傳統文化是別的國家沒有的。生活中還有更多的傳統文化等著我們去探索、發現。

讓優秀傳統文化作我們生命的底色 篇16

國三作文 ,909字

傳統文化是一個太大的話題,她有持久的魅力,以前總覺得,與我們很遠。今天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們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原來,傳統文化離我們很近,而不僅僅是課堂中的朗讀與背誦,課本中的文言與古詩。

有誰見過書一樣的教室?今年的公開課教室的造型別致新穎,像一本翻開的書似的,兩邊是捲起的書邊。在“書卷”下,課桌椅整齊排好,由三十二名來自各地的小學生整齊地坐著,和主持人“老師”互動。在“書”中游歷,“書”中思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課堂伊始,一個有關漢字的遊戲——人體擺字,就吸引了我。遊戲非常的有趣,“人體擺字",真是從未聽聞。看時全身心地投入,為那些猜出的小朋友們叫好。有時他們擺不出來那個字,或是猜不出時,電視機前的我,心急如焚,真想自己親自走進電視機裡面去幫幫他們。

王教授的漢字演示,簡直令我神往。博學的她,演示了“正”和“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的思路。行不離軌就是正,目不斜視就是直。原來,漢字是如此地美妙。原來,正直,是和“足”“目”相關;原來,祖先造字,都有樸素的真理蘊含其中。

漢字能溯源,穿過漢字,我們能看見幾年前的歷史。一撇一捺,一橫一豎,小小的漢字也能展現出我們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們像一群群淘氣又可愛的孩子,在方格中跳躍著;它們像一條條清澈的小溪,在筆尖上流動著;它們像一朵朵漂亮的小花,出現在你的眼前。

傳統文化遠嗎?似乎不遠。我們的身邊,都有傳統文化的影子。今晚,“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幾節課,都讓我們領略了傳統文化的深邃與普遍。

傳統文化,這是一曲古典的旋律。或許傳統沒有處在時尚的前沿,但它永遠是人們生命的原色。我們的生命是色彩斑斕的,其中必有一個主色調,希望傳統文化能成為我生命的底色。

誦讀傳承經典弘揚傳統文化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3字

《論語》、《孔子》、《荀子》、《莊子》、《道德經》、《三字經》、《弟子規》、《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都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可是現如今的我們很少涉及到我們祖先世世代代傳下來的這些精髓,最多也就是在課本上學到一些古詩文或是散文,而真正瞭解其深意又懂其背景的同學還是屈指可數,這樣的現狀不禁讓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堪憂。

瞭解這些古籍,並不是為了單單的傳承文化,還是為了讓我們先輩的精神理念傳承下去,每一次讀古籍的過程,那都是一次心靈的淨化。

這些古籍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扇進修的大門,以其不自生;外其身而身存,要做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不自命清高,待人友善,待人待事不要有偏見,不要因為一個同學沒有跟你說要借你的什麼東西,就借走了,沒有跟你打招呼,你發現了,就認定了他是一個小偷,且以後、將來都不會變,那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同學可能只是無意的拿走了沒有跟你說,但是,他還回了,就說明他不是偷,你不應該去傷害你的同學,可能你的這一句話就影響了他的一生,你因該告訴他,下次要記得告訴你,畢竟“人之初,性本善”,世界本沒有好人和壞人之分,全是憑你自己的判斷,可能他是無意識的,卻被你誤會成了有意的,所以人要學會寬容大度的待人、處事。

凡是並不是你表面所看到的那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難言的苦衷,你做不到了解每一個人,瞭解每一件事,不如學著去包容別人,體諒別人的苦衷,多去發現身邊、生活中的美,學會感恩,感謝你身邊的每一個人,無論是討厭你的人、還是愛你的人……你都要感謝,因為正是有他們你才會進步,才會成長,才會擁有豐富多彩的人生!

節日中的傳統文化 篇18

國一作文 ,1591字

我國的歷史悠久,自古流傳下來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在各個傳統的節日當中就可以體現出它的豐富內涵。

春節,可以說它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一提到她大家就會想到一個字“新”—新年,新衣,新錢,新的事。她是新的一年的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自然這個辭舊迎新的節日就叫“春節”。春節是一個閤家團圓的節日,在這一天裡,在外上學的、工作的親人全都要趕回家中,包餃子吃團圓飯,然後在起談天說地,在一起看電視,過通宵,然後在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放鞭炮,其樂融融共渡幸福時刻。為什麼人們一到春節就要這樣做呢?這就是古代傳統文化造就的了。新年的第一頓飯就是吃餃子,大家看看餃子的形狀是不是很像古代的元寶呢?我們的古人心思細巧,把麵皮裡包上餡捏成元寶形狀,寓意新的一年財源滾滾,幸福安康。當然也少不了掛燈籠,貼對聯和福字,還有放鞭炮,這都是為了驅趕年獸,當然這只是傳說,福字的貼法也不同,有人正貼,有人倒貼,正貼福字解釋成福正了,倒貼福字解釋成福到了。想想是不是很有講究?這紅紅火火的新春景象正是傳統文化的真實寫照。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次月圓的日子,一提到她大家就會想起一種食品“湯圓”,在這一天里人們都要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那幸福就從湯圓的香濃中流露出來了。民間流傳著“過了十五才過了年”的說法,我想古人也許是想借用這小小湯圓給春節畫一個圓滿句號,也可能是暗示在新的一年每個人都能取得圓滿。想想是不是很有學問?原來古人對這外慧內秀的小湯圓有種寄予啊!。

清明節,一提起她人們就會想到一個字“祭”,自然會有種肅穆的感覺,同時也有一種溫暖撲面而來,每年四月五日前後是春天真正到來的時節,告別了冷酷蕭索冬天的大地又迎來了新的生機。在北方的清明節裡,小草吐出了新芽,樹枝也柔軟起來,金黃的迎春花盛開著,美麗極了,而在這一天,人們要去掃墓祭奠死去的親人和祖先,我想古人把清時節安排在生機盎然的時節裡是對逝者的尊重,同時也是暗示後人要不斷進取,煥發勃勃生機。想想是不是很有門道?原來古人對這個節日有種寄託啊!

端午節,一提到她人們就會想起一種食物“粽子”,自然就會想起一個人屈原,他是春秋時楚國著名的詩人,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創造了離騷體對後世影響極大。他一心想報效楚國,但受小人誣陷,被流放邊疆,被流放的屈原仍然思念祖國,滿腔的愛國熱情無處寄託最終投汩羅江自盡了。在屈原投江後悲慟的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把糯米糰扔入江中,慢慢地就變成了我們現在吃的粽子的傳統習俗了。而人們在江中划船扔粽子的行為,慢慢地就衍變成了現在賽龍舟。在屈原的作品中無處不體現出自身高貴純潔的美好追求與人格修養。所以古人為了紀念他就將他投江的那天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想想是不是很有來歷?原來古人對這個節日有種追念啊!

中秋節,一提起她人們自然會想起一個字“圓”,月圓,人圓,事事圓。這一天當然少不了吃月餅,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香甜的月餅,品茶,賞月,聊天,那情景真是美輪美奐啊。可誰知道古人為什麼定農曆的八月十五為中秋呢?原來自古皇帝就有“春朝日,秋祭月”的規矩,秋就要拜月,而八月正是秋天的中間一個月,十五又是月圓之日,所以皇帝選擇這一天來拜月,後來文人,大夫也紛紛效仿。而“秋”又有莊稼成熟之意,農作物在秋天成熟,收穫,百姓們也因此期盼中秋的來臨。還有傳說嫦娥奔月也是這一天,所以八月十五就定為中秋節了。吃月餅代表月圓人團圓。古人從正月十五的湯圓到八月十五的月餅,想想是不是很有文章?原來中秋節體現更大的圓滿啊!

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一個節日都離不開兩個字“團圓”,在團圓的背後自然體現了一種親情。在傳統節日文化中,我們可以尋找到我們人類祖先戰勝自然,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勇敢,經驗和智慧,同時也能體會到人類對於自然力量的敬畏尊重以及對古人美好品格的推崇。我們要將這些傳統節日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弘揚傳統文化——國慶徵文 篇19

國慶徵文500字 ,549字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我們是龍的傳人,放眼祖國大地,我們會為如畫的江山而驕傲,回顧歷史,我們會為自己是華夏兒女而自豪。我們的祖國有古老的文化,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了。

中華美德,人盡皆知。古時候,就有“孔融讓梨”的典故,而現在的我們,彷彿早已把它置之度外,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中國有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的力量源泉,也成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靈魂與傳統。

中國文化散佈在世界各地,中華美德更是無處不在。在個人生活中,我們要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在家庭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友愛兄弟姐妹。在學校生活中,我們要尊重老師、團結同學、互幫互助、積極向上。由此可見,中國文化與傳統美德在人們的心中佔據著很大的地位。

我們是中國人,就要積累和傳播、繼承併發揚中國文化、中華美德。它,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份禮物,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它,中華美德就體現在微小之處,只要用心就能發現。擁有美德的同時,也會贏得他人的尊重。中華,將會因我們而更加輝煌!

我們作為新一代中學生,有權利和責任去實現巨龍騰飛的夢想,續寫歷史的篇章。要永遠記住:我們是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讓自己真正做一條地地道道的中國龍!

慶國慶,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篇20

高一作文 ,947字

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瑟瑟微風飛揚,當萬里山河披上綠裝,在光輝下顯得格外妖嬈,當巍峨的華表,讓挺拔的身軀披上曙光,在這金風送爽的佳節,我們迎來了國慶佳節。

憶古夕,有多少愛國詩人抒發自己對祖國的熱愛,當祖國繁榮時有杜甫的: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有岳飛的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當祖國飽受戰亂時,唐有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維的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岑參的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宋有陸游的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祖國美麗的山河讓多少英雄“競折腰”祖國大地人才輩出,孔子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他概括了中國人的基本思想,成為獨創一套信仰體系的鼻祖。他的哲學根基於人生道德和用道德典範來教育人、管理人的政治觀念,貫穿於中國人的生活和文化之中長達兩千年之久,對世界上許多人都產生過很大的影響。秦始皇是一位偉大的中國皇帝,用武力統一了中國,實行了一系列影響廣泛的改革。隨後中國之所以一直保持著文化統一,這些改革是一個主要因素。岳飛,南宋抗金名將曾率岳家軍英勇抗金。祖沖之是南北朝時期傑出的科學家,在數學、天文曆法,機械製造等領域都有卓越的貢獻。祖沖之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七位,並和兒子祖目恆一起匯出了球的體積公式,祖沖之在三十六歲時修改了曆法,編制了先進的大明曆。他還設計製造了利用水力磨面的水碓磨,製造了“千里船”等。

憶往昔,中國曾,是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西方也高得多,可繁華如煙,現在的我們很難想象昔日母親的面貌,我們現在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建設我們的祖國,讓母親重新煥發光彩。

綿延的祖國山河中,我看出了您的磅礴,廣袤的草原上展現著您的胸懷,洶湧的大海訴不盡您的氣魄,祖國是東方初生的太陽,是亞洲的明珠,是騰飛的巨龍。在這特殊的日子,我衷心祝願:媽媽,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