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命運屈服的科學巨星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不向命運屈服的科學巨星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768字

暢遊在書的海洋中,總會有幾本封面精美、插圖精彩的書籍,讓人忍不住翻看幾頁;也有幾本書,雖然沒有美麗的插圖與封面,但是書中的內容蘊涵著非凡的大道理,足以照亮人生中的道路。這個暑假我閱讀了《不向命運屈服的科學巨星--霍金》,這本書不僅封面獨特,而且書中道出了霍金坎坷的一生,值得人們細細品味。

霍金是誰?他是一個大腦,一個神話,一個傑出的物理學家,一個探索黑洞的科學巨星……或許他更是一個不受輪椅禁錮,挑戰命運的勇士。

霍金是一個物理天才,從小立定志向,將來要成為一名科學家,可他的學習能力並不強,很晚才學會閱讀,但他非常努力,比別人肯花更多的時間和功夫去學習,如願地考進了數一數二的名校。

不幸的是,在他21歲時患上了肌肉萎縮的帕金森病,俗稱“漸凍人”,被禁錮在輪椅上。而他並沒有向命運屈服,感到萬分不幸,自怨自艾,依然活潑開朗。隨著病情惡化,因肺炎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剝奪了說話的權利,演講和說話只能靠語音合成器來完成。可他依然不依不饒,在這樣的情況下,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宇宙的起源。

霍金的一生,不僅告訴了我們如何積極樂觀的戰勝病魔啊,面對人生。還告訴了我們他的一個重大發現:黑洞,他發現黑洞會像黑體一樣發出輻射,會蒸發,而且在某種條件下還會爆炸。他的積極樂觀精神讓我非常欽佩。

比起霍金,擦破了皮,夾去了手,或者不願意思考難題,這些小挫折算得了什麼呢?古今中外像霍金這樣身殘志堅的名人還有很多,如:貝多芬,生活在無聲的旋律世界裡;高士其,甲腦病毒、全身癱瘓,口齒不清的他口述500萬字的科普作品;杏林子,身患類風溼關節炎寫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身殘志堅,意如鋼鐵,千錘百煉,熔岩不滅,身如附枷鎖,思維如插翅。他是誰?他就是霍金。霍金,你將成為我心中的一盞路燈,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始終教我積極樂觀指引著我通往成功的途徑。

不向命運屈服的科學巨星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587字

不向命運屈服的強者

不久前,我讀了一本小說系的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講述了霍金是如何走上強者之路的故事。

霍金從小就喜歡科學,向科學一類的問題提出了很多很多,常常讓老師難以回答,但是對其他門科都不以為意,自己的房間也是亂七八糟。霍金漸漸長大了,他意識到了這個嚴重的問題,立誓要考上大學。經過不懈地努力,霍金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大學。上大學的日子也沒那麼自在了,很多人都是盛氣凌人,連教師也瞧不起他,但這並不影響霍金。在某一次回大學的路上霍金渾身都不舒服,頭暈目眩,霍金認為這也許是太累的緣故,便沒有在意。隨之而來,他經常出現這種狀況,甚至都有走路困難。醫生說這是一種新病,他只能活兩年。霍金不甘就這樣一事無成的死去。於是他日夜研究,心中記得上次聽課那教授教育他的話:永遠不要自以為是說你成功了,等你真正成功了,才能指點他人。因心中有夢,他最終發現了宇宙黑洞的祕密,並超出了醫生的預料,成為了醫學界奇蹟。

霍金的一生都活在科學裡,為科學奉獻了許多,他從小就有夢想,熱愛科學,正因為這些,使得它成為強者,可我呢?只是因為哪門科最好而喜愛,而並沒有付出過。像數學,我選擇了逃避,我心裡銘記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但我卻並不行動,也只不過是嘴上說說罷了。所以,我要向霍金學習,學習他的堅持,學習他的永不放棄,學習他對科學的付出。我不能向困難屈服,我要戰勝困難,成為強者。

一個不向命運屈服的人 篇3

國小二年級作文 ,363字

暑假的一天,我和外婆一起去買菜。到了菜場門口,樹蔭下的一群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心想:“他們在幹什麼呢?”,好奇的我拉著外婆走了過去。

我們擠進了人群,只見一位失去雙臂的阿姨正坐在小凳子上用腳寫字。邊上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有“十元一張”幾個字。阿姨衣衫雖舊但很乾淨,她的面板可能是因為長期奔波變成了灰色,但是眼睛卻炯炯有神。她熟練地從紙堆中夾出一張紙,再用腳夾起筆,聚精會神的寫起字來。她寫的字時而蒼勁有力,時而行雲流水,真是剛柔並濟!

圍觀的人們更是讚不絕口,有的連連點頭、有的豎起大拇指、有的拍手叫好……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阿姨的作品“出爐”了!很快就有人買走了這張作品……

回到家,我滿腦子都是阿姨寫字的場景,我想:這位殘疾的阿姨不向命運屈服,用自己的努力練好了本領,獲得了別人的尊重,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高貴品質!

孩子們喜歡的科學童話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835字

這是一套很有趣的小說,它並不像百科那麼枯燥,它融合了許多作家的經典著作,以童話的形式講述了動物之間的奧妙與情誼。

這套書一共有四本,我看的是外國部分(上),它生動再現了人與動物以及動物之間的關係與情感,其中,我最喜歡《月夜和鴛鴦》這篇,它講述了一對鴛鴦生了許多蛋,最後都孵出了雛鳥,它們在一起生活得多麼開心,但是有兩隻烏鴉已經對小鳥窺探很久了,想方設法要搶走一兩隻小鴛鴦。第一次烏鴉要和鴛鴦打架,雄鴛鴦去和烏鴉搏鬥,但雌鴛鴦卻在護著小鳥,如果它也去和烏鴉打的話,小鴛鴦就會暴露出來。第二次是一隻烏鴉和雄鴛鴦打架,另一隻烏鴉去啄雌鴛鴦,但它肚子下面有小鳥,不能和烏鴉搏鬥,後來雌鴛鴦慢慢地走向池塘,雖然自己的身上也被啄了好幾道口子,卻最終順利逃生。

這篇文章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動物之間對孩子們的愛,不僅人類,動物也有對孩子們無私的愛,這種愛是偉大的,促使一隻雌鴛鴦毅然保護自己的孩子,把小鳥罩在母愛的懷抱裡。也可以看出雄鴛鴦的勇敢和它的智慧。

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很多動物,它們都有自己的親人,有自己的孩子,大到猛虎小到松鼠,它們都會表現出類似人類的情感。我就曾看過這樣一個例子:一所房子就要拆遷了,這家房子的主人在一面已經拆除一半的牆中,發現了一隻被釘子穿身而過的蜥蜴,主人這才記起,這個釘子是自己為了掛結婚照片,在多年前釘上去的,沒想到卻將一個生命釘中,可是這隻蜥蜴居然還活著,當時主人很驚奇。他仔細地坐在旁邊觀察,想知道為何這隻蜥蜴可以釘在牆上許多年不死,過了幾天,主人就發現了祕密,原來這隻蜥蜴的同伴,不斷從四處找來食物餵它,而且一喂就是好多年!

動物之間的情誼真深厚,這枚釘子,雖然差點切斷了一隻蜥蜴的生路,它沒有放棄,它靠它堅強的意志存活了下來,而它的那些同伴義無反顧地照顧它這麼多年,雖說我們人類感情豐富,但有多少人能做到這樣,義無反顧地照料同伴?動物之間的感情震撼了我!

像這樣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具備善於觀察的眼睛,就不難發現身邊還有許多這樣的故事。

《四季裡的科學—秋天》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574字

金秋十月,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書《四季裡的科學秋天》。這本書有趣在哪裡呢?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開始是昆蟲音樂會,“知—了,知—了”,這是蟬在唱歌,“嘻嗚—哧哧哧哧”是法師蟬在和聲,“嘰哩哩哩”、“吱吱吱吱”、“嘶仑”,這是其他昆蟲在用各種樂器伴奏呢!還有一個遲到大王叫毛蟪蛄,在其他的蟬都消失以後,才在涼風陣陣的秋天鳴唱。

接著我們去看一下泥土裡的昆蟲吧,不要嚇到哦!一小鍬泥土裡有數量驚人的微生物和小動物,小蚯蚓、跳蟲、線蟲、蟎蟲、馬陸……它們是“地下的農夫”,就像在耕田一樣,不斷地分解動物的排洩物、屍體、落葉等,使土地變得更鬆軟,更透氣。它們的數量越多,泥土就越有營養,樹木和花草就會長得更茂盛。

秋天的植物也不甘示弱,結出了各種各樣的果實,在路邊找一找。蒲公英的種子毛茸茸的就像降落傘;蒼耳的果實有彎彎的鉤子,粘在衣服上就很難扒下來了;商陸的果實有毒,千萬別吃;松樹上結滿了松球,松球幹了會裂開,松子落在了地面上,松子可以吃,非常香哦!

讀了這本書,你會忘掉電腦遊戲,忘掉五花八門的輔導課,引導你在大自然裡仔細觀察,用眼睛和心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處,去愛護大自然,學習到許多五彩繽紛的科學知識。我太喜歡這本書了,我下定決心把《四季裡的科學》春、夏、冬都看完。

不向命運低頭的我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378字

我是一顆小小的種子。一天我和哥哥姐姐們一起離開了母親,跟著風姐姐開始了新的生活。

飄呀飄呀,終於看到了土地,於是我美美的睡了一覺。當我一覺醒來,發現我居然發芽了,可生命總是捉弄人的,我雖然發芽了,可是被卡在石縫裡,要知道這樣一個鬼地方怎麼能活呀!這時一句話在我耳邊響起“不能向命運低頭!”於是我開始紮根吸取牆縫中的水分。一個多月後,我已經長出了許多葉子,可我不驕傲,依然在深深地紮根。

一天,大風呼呼的吹著,我用根緊緊的抓住牆縫,才算沒被風颳走,於是我不停地紮根。

到了秋天,也是我生命的最後一刻,我隨風凋零,可我把根深深的留在了牆縫中。

一張滿是紅叉叉的試卷,一句老師家長的批評等等挫折,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可我決不向命運低頭。有一次,我數學沒考好,於是我發憤圖強一定要考好,沒想到下次居然考了一個滿分。

記住我,我是一個堅強的人,我是個不向命運低頭的人。

科學故事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07字

科學就像是一個廣闊無垠的大海,而我們就是一些魚兒,雖然現在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遨遊著,但是將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求,水裡就可能沒有了氧氣,我們就必須換另一個地方來生存,這樣換來換去,這個海洋會被我們汙染了,到時候,我們沒有乾淨的海洋生存,就要尋找另一片海洋了。

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需要的就是科學。如果我們不懂科學,就有可能無法生活在這社會裡,就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如果我們懂科學,我們才會在這個社會上有生存的餘地。

現在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科學。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越來越重要,它已成為競爭中能否取勝的決定性因素。所以,我們要懂得科學,要充分發揮科學的力量,讓我們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

我們大家應該怎樣做呢?我認為在平常生活中,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首先要努力學好文化課,因為這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同時,在課餘時間,我們應該多看看適合我們中學生的科普書籍、報刊等讀物。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勇於實踐,敢於探索,善於發現新事物,將自己發現的成果記錄下來,再慢慢研究,最後下結論。這樣,慢慢地,我們才能真正擁有科學,掌握科學,享受科學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喜悅。這就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啟示。

科學漫畫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466字

媽媽帶我去過很多地方,比如美國、臺灣、雲南、銀川等等……但是我從沒去過南極和北極,在今年暑假,我看了科技漫畫——《極地與冰川》。

我知道冰川是怎樣形成的。它是由雪經過一系列變化轉變而來的。雪花落到地上就會發生變化,隨著外界條件和時間變化,雪花會變成完全喪失晶體特徵的圓球狀雪——粒雪。隨著時間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們之間的緊密度不斷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擠壓,緊密地鑲嵌在一起,雪層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漸減弱,一些空氣也被封閉在裡面,這樣就形成了冰川。

我以前一直認為,冰川是海水做成的,所以冰川也很鹹,但是冰川並不是鹹的。

我還知道為什麼有些冰川看起來是藍色的,因為冰川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冰川冰。冰川冰是由常年的積雪擠壓形成的,密度較大,冰川冰中有微小的氣泡,波長較長得紅橙光由於衍射能力強,能穿透氣泡,而藍光波長較短,於是被散射,使冰川冰呈現川藍色。

我還知道許許多多關於冰川的知識,這本書讓我瞭解了很多的知識,所以我以後一定要多看書。

看書多快樂啊!

科學漫畫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1222字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植物大戰殭屍2之武器祕密之你問我答之科學漫畫之昆蟲卷》!怎麼樣?名字長吧?喘不過氣來吧?假如你看一眼之後,就能流利地將書名複述出來,你就已經是初級的記憶大師了!別扯遠了,下面,我開始說說這本書的內容,談談我的體會。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植物菜問和向日葵在一條小路上散步。突然,從草叢中傳來了一陣陰沉沉的聲音:“1、2、3!”看到這兒,我心想:不會有殭屍前來追殺他們吧?我不禁打了個冷戰。漫畫中,他倆的臉都嚇白了,成了小白臉。

向日葵十分害怕,便要菜問去看看,雖然菜問也十分害怕,但他不想在女生面前丟臉,於是,“撞”著膽子去了。看到這兒,我心想:菜問可真是死要面子呀!菜問靠近草叢,卻不敢走進去,大叫一聲:“是、是誰在搞鬼?給我、出來!”

只見一隻紅色的蚜獅站了出來,背上揹著一堆綠色的蚜蟲,他一副十分生氣的樣子。我想:蚜獅一站出來可真威風啊!他是個將軍嗎?他為什麼生氣呢?

菜問和向日葵一見是隻蚜獅,都不怕了,口裡還連連說反話:“哇!我好害怕喲!”“啊,我從沒見過這麼可怕的蚜獅!”

讀到這兒,我想:他們態度可變得真快呀!他們就這樣嘲諷蚜獅嗎?

沒想到,蚜獅居然以為他們真的怕自己,於是驕傲地說:“怕了就趕緊走遠點!讓我安安靜靜地吃掉蚜蟲。1、2、3……”蚜獅又開始數身上的蚜蟲。我想:蚜獅膽子可真夠大的,就不怕菜問打他嗎?菜問可是葉問的徒弟!

果然,菜問一把衝上前去,露出了真面目。他揪住蚜獅,對蚜獅大聲說:“小個子,你還以為我們真的怕你啊?數來數去就是1、2、3,你根本就不會數三以後的數吧?”等菜問說完,蚜獅就被菜問的口水洗了個口水澡。我想:菜問這樣對待蚜獅,就不怕得到報應嗎?他不怕蚜獅生氣嗎?

蚜獅受不了了,生氣地說:“放……放開我!告訴你,要是惹火了我,我就——”還不等蚜獅把話說完,菜問“嗖”的一聲把蚜獅丟了出去,便回家睡覺去了。我想:看來,菜問還真是脾氣火爆啊!

第二天,菜問正準備上學時,開啟門一看,嚇了一跳,原來昨天的那隻蚜獅來複仇了,他帶領了一批擁有上萬只蚜獅的軍隊,他對菜問大喊:“哼哼,看到沒?這就是我們蚜獅的報復!”我想:哈哈,菜問這傢伙要得到報應了!誰叫他欺軟怕硬呢?

可沒想到,菜問興奮極了,立刻關上防盜門,拿出手機撥打了老師的號碼,對老師說:“我被壞人困在家裡,出不去了!今天不能到校上課了!”說完竟然回被窩裡睡懶覺去了。我暈哦,菜問居然以此為逃課理由?真是太不合理了!

不過,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你不好好對待別人,你就一定會得到報應的。

科學簡史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657字

《科學簡史》中記載著許多名人的發現和發明,裡面的所有名人都有著對科學的強烈渴望和好奇,雖然我不是名人但是我也非常熱愛科學,也對科學有著一顆強大的好奇心。

《科學簡史》裡面有很多令我敬佩的名人,如我國漢代天文學家張衡,他博學多才,他在天文學上成就最為突出的他是中國古代宇宙結構理論渾天說的代表。他的發明在當時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渾天儀、地動儀、指南車……我為他尊重科學與正直不阿的品質所折服。達爾文也是一個令我敬佩的英國生物學家,他的進化論成為人類研究生物進化規律的有力工具為人類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我們都知道紙是知識資訊的物質載體和傳播的媒介,在社會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造紙術作為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造紙術是我國東漢造紙革新家蔡倫發明的……

以前我沒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做什麼事都半途而廢,遇到一點點小挫折便放棄。在上個學期中,有一段時間表現很不好,常常被老師批評,同學們也不愛和我玩了!我心裡想:再這樣下去老師和同學們都會對我很失望,還有我的親人。如果我現在重新振作起來的話,說不定還可以受到老師同學們的原諒和表揚,心裡打那一刻起,想起自己對科學的熱愛,如果還不好好讀書的話我長大後肯定後悔。

自從我讀了《科學簡史》內心深受啟發,我要向這些科學家們學習,學習他們的精神和毅力,遇到問題勤加思考,多動腦筋,學會細心觀察,善於總結經驗,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成績,將來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