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角度,不同收穫——由《孫權勸學》想到的相關作文20篇

不同角度,不同收穫——由《孫權勸學》想到的 篇1

國二作文 ,590字

學習《孫權勸學》,我心裡載著沉甸甸的收穫—從不同的角度品味會引出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思考又會帶來不同的收穫。

從孫權的角度出發,我深深懂得“講究策略”。孫權不僅是吳國的建立者,也是歷史上、軍事中一顆煜煜發光的“星”。因為身份不同,他的處事風格也不一樣,他做事始終講究“策略”,即使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勸學”,他也能對出策略。面對不愛讀書的呂蒙大將,孫權只用五句話說服他,這五句話層層遞進,“情”與“理”相交融,從明方向到定目標,從以身作則到身邊榜樣,每一個步驟都如對棋一般,嚴謹、遞進、步步為營。明方向讓呂蒙知道自己身負重任,學習會讓自己增長才華和謀略,定目標(見往事耳)讓呂蒙減輕心理負擔,更易接受;看榜樣讓呂蒙有了動力,有了信心……

站在呂蒙的位置上,我看到了知錯能改、虛心聽勸。聽了孫權的勸告,他能深知其意、不在推託,刻苦的讀書學習,是自己學有所進、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從吳下阿蒙到刮目相待,從無才無謀到才略大增,我彷彿看見呂蒙勤學的身影。一個才疏學淺而事務繁忙的大將,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讓人刮目相看!呂蒙的不懈努力我們無法看到,但他努力的結果永遠鑄成了歷史。

從魯肅的話語中,我明白了,不要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一切發展的事物;從魯肅的行動中,我體會到敬才、愛才。

原來,“勸學”有道,讀書亦有道。只有從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不同方向去思考、去發現,思考才不會停止。

“無一日不讀書”所想到的 篇2

國二作文 ,662字

曾國藩自從借銀一百兩買書而不被父親責罵,反而鼓勵自己花錢買書是好事但不要忘了買書的“初衷”之後,便日日讀書,直到去世那天,也沒有遺漏。而“無一日不讀書”也使曾國藩學識淵博,思想開放,造就了警醒世人的“曾國藩家書”和曾國藩這個一代清官。

對於“無一日不讀書”,我也辦到了,當然是教科書,大家都做到了。除去教科書,我還是做得到的,因為我都有好幾年“無一日不讀書”了,不過,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各類小說。當然,除去各類小說,科普類的書籍我也有大量閱讀,而豐富的閱讀量也使我課外知識豐富。熟識我的人便會知道,我是個真正的閱讀狂人。不管是什麼,只要上面有文字,就算是早已過時的報紙我都看得津津有味。而且我看書是不分時間地點的,坐車看、走路看、吃飯看、就連上廁所都要看書。

大家都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果然不錯,我手中捧著書在看時就像飢餓的人撲到麵包上。書能豐富我的文化,增加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情操,我熱愛閱讀!

我以前閱讀的有很多都是小說,有些對學習完全沒有什麼幫助的我也會看。但自從知道了曾國藩“無一日不讀書”後,我決定以後再不看那些沒用的書,而應多看對學習、品德培養、陶冶情操有幫助的書籍。當然我自己“無一日不讀書”的習慣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我以後要在閱讀中記住好詞佳句,各種知識,學會利用好閱讀中得來的知識,不能只看一眼就過去了,要有意義的閱讀,還有要安排好閱讀時間,不能用學習課堂知識、完成作業、休息的時間來閱讀。

閱讀對我們好處太多了,所以,閱讀吧!我熱愛閱讀,希望你也能愛上閱讀,讓我們一起在閱讀中學習,在閱讀中成長!

不同的思考,不一樣的收穫 篇3

高二作文 ,710字

換個角度看問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題記

不是所有的失敗,都代表著一定會沮喪與流淚;就像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一定會有收穫。最近剛看過關於拿破崙的一些故事。拿破崙—法國一位不起眼的人,他有自己的雄心與壯志,他希望能夠帶領法國人佔盡世界的角落,儘管他有這種野心,他也失敗過,但當他嚐到失敗的滋味時,卻說:“失敗代表著下一次的成功,因為失敗,我擁有了一次成長的機會,我又何必放棄它呢?因為他的這種別樣的想法,隨後他真的打敗了好幾個國家,獲得了尊重。也許,在他的世界觀裡,沒有永遠的失敗,因為他換了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失敗,所以他擁有了別人意想不到的收穫。

歷史學家金嶽霖,一生鍾情於林徽因,但他的愛坦坦蕩蕩,朋友與當事人都知道,他不學心碎浪子遠走他鄉,也不學鄉里霸王強拆鴛鴦,而是在林徽因身旁默默守望,這一守便是一生。他的朋友勸說到,喜歡她為什麼不去追求,將她留在自己身邊?而旁人眼裡一生寂寞的金嶽霖卻認為:喜歡不一定非得佔有,這樣才讓美得以持久,為什麼不讓她去盡情地綻放她的“鮮豔”呢?也許,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方式看問題,生命會有花一樣的芳香。

莎士比亞說過,人生總會面臨多種選擇,有的人選擇碌碌無為地過完一生,於是他一事無成,而有的人微笑面對生活,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於是他擁有了快樂,既然如此,何不換一種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考,會讓人生更加美好與充實!

人生就像一場沒有經過彩排的戲劇,而我們就是戲裡的主角,每天都在演繹著悲歡離合的人生。是啊!有得到必然會有失去,這就需要我們用另一種角度去思考罷了。

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思考,去創造一個不一樣的明天吧!

一次不同尋常的收穫 篇4

國一作文 ,744字

說起考試,總有人認為考試是用分數來檢測一個學生的標準。我以前也這麼認為,但經過那一次的考試後,我對考試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也是經過那一次的考試,我慶幸自己有了不同尋常的收穫!

六年級臨近畢業,我們全班同學都有了一些浮躁。而在畢業考試前,學校舉行了最後一次的數學考試,老師對我們說:“同學們,最後一道題已經超出我們所學知識的範圍,你們應該做不出來,所以不必要去做那道題。”結果大部分同學都沒有做那道題,認為真如老師所說。可就在那時老師轉過身去寫了一道簡單而又可以迅速算出結果的題目,結果我們在瞬間就準確無誤地算出了答案。老師沉默一分鐘後,進行全班巡堂,最後表揚了我們,因為我們都做對了。“看看試卷的最後一道題。”老師說。結果大家都驚呆了,原來這道題跟試卷最後一題一模一樣。

這時,老師說:“考試雖是分數的考評,更是各種能力的考量!當你認為一件事情不符合常理的時候,不要侷限在定勢思維中。我們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考試,要把自己的潛能挖掘出來,提高我們的各種能力,這才是考試的意義。曾有新聞報道有些學生因為壓力過大而自殺,這看起來好像是一件殘酷而又無可奈何的事情。其實這些學生根本不懂什麼是考試,所以他們只能在分數的海洋裡生存。而懂得考試的人,就是在學習的快樂中存活。你或許只認為考試就是分數,只有分數才能換來未來生活的美好。這麼想你就錯了,因為你不懂學習,只是為了分數而學習,那麼你就會理解不了考試的意義。”

老師的一席話讓大家都沉下心來思考,或許考試就是像老師所說的那樣是為了學習而去提高各種能力。這時我感覺我的全身都輕鬆了,從這刻開始,我才理解了考試的真正含義。這就是我對考試的新的理解,這次收穫確實不同尋常。讓我們把學習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把考試變成生活的一部分,盡情地在學習的海洋中遨遊。

不同角度看世界 篇5

高一作文 ,913字

春去秋來,綠葉枯萎,葉落滿地。有人哀之,有人喜之;哀其生命凋零,喜其落葉歸根。不同角度看到的世界,定有所不同。

走在日本伊豆半島坑窪的路面上,一撥人喜,一撥人悲。喜,將坑窪的洞看作一個個小酒窩,美化了道路,享受其間;悲,則將其看作滿是麻子的臉,醜化了道路,使人心生厭意。這便是看待事物的角度問題,一切取決於自身。

那年,童稚時。手中捏著一塊鵝卵石,被它多樣的色彩所吸引。花園的草坪間藏著一條鵝卵石鋪成的小道,兒時的我們常常嬉戲其間。雖愛鵝卵石,但對五彩的鵝卵石小路卻是見而遠之。還記得那年盛夏,疲憊不堪的我們圍坐在草坪上,古靈精怪的她突然提議要在鵝卵石小路上走路,也不知是哪裡來的勇氣,我率先脫去鞋子站了上去。烈日灼燒下的小路越發滾燙,因為害怕臨陣脫逃會被小夥伴們笑話,我強忍著疼痛緩慢的走著,平地上一溜煙就能跑完的距離硬是讓我走出了長征的意味。煎熬過後,我強裝鎮定,心裡埋怨著折磨人的小路,周圍的一切彷彿都在嘲笑著我,嘲笑我愚蠢的行為。從此,鵝卵石小路在我心中有了新的定義:折磨。

那年,長成日。耀眼的餘暉灑在草坪上,小小的鵝卵石路也被撒上了金輝。小路上,一位老人正赤裸著雙腳,眯著眼睛,緩緩地走著。略有幾分壓抑。記憶中的這條小路與曾經的並無差別。忍不住脫去鞋子,想要再試一番。不敢一下子落腳,輕輕地由腳尖到腳跟緩緩落下,站穩後才將另一隻腳放了上去,慢慢地走了幾步,雖有些硌腳,卻不比從前那樣疼,照著老人的樣子走了個來回,竟覺得渾身輕鬆了許多。老人朝我笑笑,說:“小姑娘,你也喜歡這石子路?很多人都覺得這路走著很疼,卻想不到走著石子路會讓人有做完腳底按摩的感覺,還很舒服呢!”聽老人這麼一說,我走著走著,還真有了勝似閒庭信步的美感;原來,許多事都輸給了“我以為”,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態度也至關重要。

正如由坑窪道路聯想到麻子的人們,走在這“麻子路”上定是怨聲載道,而視它為迷人的酒窩大道的人們定會帶著愉悅的心情領略別樣的風景。當認定鵝卵石讓人疼痛、給人折磨時,這種想法將會驅使你的感官,帶來不好的感受;但如果將它想象成純天然的按摩器,那感覺定截然相反。

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用樂觀的心態去對待生活,人生路上必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不同角度看世界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76字

“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摘抄於(蘇聯)普里什文的《爺爺的氈靴》)世間萬物都會有盡頭,一但到那個盡頭,就會消亡。人也是這樣的,但不同的是,有的人死時帶有遺憾,有的人死時是快樂的,有的人死時是悲傷的……

我在每一個年齡段對生死的理解都不一樣……

說到2016年9月5日,我就想起我的爺爺。那時,我認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件快樂的事,離開這個世界是悲傷的。一想到我和爺爺之前的種種經歷,我不禁心裡染上了一層薄膜。我為爺爺的離去感到悲傷,為我不能和爺爺經歷更多美好的時光而感到遺憾。

經歷過一段時光後,我開始懂得,不是所有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快樂的,不是所有離開這個世界都是悲傷的……

2019年的某一天,我的外婆去世了,我不再像2016年9月5日那樣。因為我懂得了一個新的道理: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有些愧對於他人,虧欠他人東西,他們便認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痛苦的;有些遭到別人的歧視,時間久了,得了抑鬱症,他們便認為活在世界上毫無意義;有些人一天到晚都在逃避,生活對他來說就是逃跑……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認為離開這個世界是最好的選擇,是對他們的解脫;他們認為離開這個世界,只不過是從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罷了;他們甚至認為如果這一世的遺憾,在下一世可以彌補,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但是,我想告訴他們: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你往壞的方面想,這個事物就是壞的。但是,你往好的方面想,它們便都是好的……

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篇7

高二作文 ,964字

我自須彌觀天下

杜甫有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諸葛亮亦有云:志當存高遠。毛澤東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些人無不青史留名,千古流芳。而他們,心中都蘊藏著一座須彌,站在山巔,他們俯瞰世界。

有位老人在南海畫了一個圈,自此,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有位老人,田間辛勞一輩子,換得中國糧無憂;有位老人,查訪地形數十年,終成天眼,揚我國威。鄧小平、袁隆平、南仁東,無數個他們,心懷大我,小家為後,站於須彌山巔,察民生之多艱,哀餘生之須臾,盡他們所能,燃燒自己,照亮他人。

問世間何處山高,唯須彌;問何人矗之,唯古今聖賢;此山巔,風景獨好!有星辰搖落,有銀河璀璨,有謫仙之身影,有瀟灑之墨跡。此山間,風景獨好,心嚮往之。

唯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秦王掃六合,戰火紛飛,生靈塗炭,有何錯焉,自秦一統,天下太平,又何嘗不是大功德一件?他的眼光又怎是世人所能望見?他眼中的世界,是整個天下,又怎是諸侯相爭的彈丸之地?由此可見,站得高,望得遠,目光所及便是整個世界。唯有山巔,方使我心向之,只因,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越王勾踐為了一雪吳國恥辱,臥薪嚐膽二十年,終敗夫差,實現了自己的抱負;成吉思汗胸懷天下一統的志向,建立了橫跨亞歐大陸的帝國,終成“一代天驕”;周恩來胸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成為了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魯迅,那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作家為改變國人思想棄醫從文,一心療效病入膏肓之國民;腓力二世決心振興國家,終將馬其頓帝國從一個山區小國變為了統治希臘的臨海強國。這些人,不都心懷須彌?心有所想,日夜所思,他們最終成功登頂須彌。

倘若勾踐滅國後濫殺忠臣,談何捲土重來?倘若李白摧眉折腰事權貴,又何來人間地上仙?倘若司馬遷受刑後一蹶不振,談何著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諸多倘若,只因為他們心懷大我,看過山頂的風光無限,又怎會留戀山腰與山腳。

登臨山巔,化龍翔於九天,噴雲吐霧,豈不快哉,又何必貪戀山腳的低學,山腰的迷惘抑或無所成?

勃朗寧說過:雄心壯志是茫茫黑夜裡的北斗星。人生難免走向迷惘,而登臨須彌山巔的雄心壯志不正是我們前進的北斗星?正是它,引領我們走出黑夜與迷惘。

我相信,須彌山巔,風景獨好!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 篇8

國三作文 ,630字

校園東角的那片花壇是我每日的必經之處。

每每走到這裡,迷人的花香總撲面而來,再加上蟲鳥的鳴聲,奏成一曲華麗的樂章,總能使我心曠神怡。

有一天中午,仍是這條小路,我看到花壇裡,玫瑰有若一位位優雅的紳士,身著深紅禮服,分外迷人;菊像健康美麗的大姑娘,搖晃著黃色的裙襬,隨著和風,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小草也不甘示弱,成堆地擠在一起,翠綠的顏色似乎要流出來。像一幅靜謐的田園山水畫,盡顯生命的活力。

自然地,我的心情也歡快起來,邁著小步伐,加速了速度。

這時再往邊上看,只見壇似乎變得模糊起來。赤橙黃綠青藍紫混雜在一起,交織在一起,重疊在一起,若浮光湧現,若魅影襲來。先前的奇花異草也躲藏了身影,消失在這線條與色彩之中,組成另幅別具色彩的圖畫。似乎要與梵高一比高下。墨跡點染,線條交會組成一幅色彩斑斕的抽象畫,令給予人無限暇想。

繼續加快腳步,眼前景物更是看不清晰,像透過一個神奇的百花鏡,看到了多引人遐想的圖案。各種圖案又在一塊“畫布”上編織,交匯,倘若會意的水墨畫,看不真切,卻又有一種唯美的感覺蘊含其中。三幅圖畫,毫無相似之處,競是出於一個地方。競是因為不同的方式才使這兒畫風迥異。

突然,我領悟到一個道理,不同的腳步看到不同的景色,那麼不同的方法,也就呈現不同的結果。正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啊。生活中也常常遇到困難,因此我不能侷限於一種方式。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換換不同的腳步,定會呈現不同的景色,定會帶來不同的解決方法。

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的天空 篇9

國一作文 ,661字

誰的人生與另一個重合?誰的天空只有陰天?從不一樣的去看同一件事,就會產生無數個觀點。

你總在仰望別人的幸福,但回過頭,別人卻在仰望和羨慕看你的幸福。

常常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對於同一事件的評論,有一百個人蔘與就有一百個想法,這是由於每個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同,觀點也不同,得出的結果自然也就合不到一起。

對於一件事物,我們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就會有有一橛的想法。比如好久一段時間前發生的一場交通事故,一個小女孩叫小悅悅的在公路上被一輛汽車撞倒,該汽車司機不但沒有立刻停下檢視傷者,反而逃離現場。我們心裡肯定都在咒罵這個司機不負責任,太狠心之類的。可是你又要過嗎,若是把司機換成你或我。當我們開車撞倒一個人後,你面對的是家裡沉重的負擔和做牢的恐懼,你會選擇留下還是逃跑?當恐懼高於本性時,誰也不知道自己下一秒會怎麼做。

路邊的叔叔阿姨看到被撞的小悅悅,漠地望了幾眼便不再回頭,你肯定又在想世人對感情淡然,被利益麻木了。那換做你呢,當你聽說某地方一位年青人扶起一位摔倒的老太太,老太太卻反而告這位年青人是他推倒她的。好心卻惹來一身麻煩,那你會怎麼想,你還會不顧一切上前去抱起小女孩血肉模糊的身體去找她的媽媽嗎?可能你最多會幫忙打個120,但至少不會上前去,免得被人嘲笑多管閒事,假好心……對吧!

我們不要去責怪別人,換一個角度,假若我們是他們,我們又會怎麼做,從他們的角度為他們想一想;其實他們也並不容易,再大的事情在我們眼裡是不可原諒,可當換成他們的角度裡也並不那麼罪不可赦。

從不一樣的角度,多為別人著想,看不一樣的天空!

選對角度收穫溫暖 篇10

國三作文 ,804字

凡事有好有壞,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往往也大相徑庭。同樣的一件事,樂觀的人總能看到好的一面,從中收穫到快樂和溫暖;而悲觀的人卻只看到了壞的一面,埋怨生活的不公平,消極度日。你看待世界的角度決定了世界給你的溫度,想要從身邊收穫到溫暖與感動,選擇好看待事物的角度至關重要。

一場運動會,有的人從中學到了遇事不退縮的精神,有的人從中贏得了同學的掌聲和讚美,有的人從中收穫了成功的喜悅,有的人從中領略到了團結協作的力量……而小李同學卻只看到了不好的一面,整場比賽情緒低落,運動會結束後印象深刻的事情也只有這件不開心的小事,忽略了身邊的溫暖與感動。運動會上,賽況緊張激烈,有人會被忽略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保必因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影響了心情?何不換個角度去看待這件事?小李因為被忽略心情失落,影響了比賽。如果其他運動員也因沒有人送水加油而影響比賽怎麼辦?與其被一件小事左右心情,還不如趕緊去為其他運動員加油、遞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幫助他人,收穫喜悅與溫暖。選對看待事物的角度,哪怕是一件糟糕至極的事情,你也能從中收穫到溫暖。

選對看待事物的角度,哪必是一次跌倒,一次失敗,你也能從中收穫到溫暖。都說高考是人生中一次極為重要的黑白點,它決定著你未來的命運。然而高考的一次失敗並不算什麼,重要的是你面對失敗時的心態。悲觀的人只想到了自己去不了自己心儀已久的大學,父母會對自己失望,未來的人生路一片迷茫。過大的壓力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最後釀成了無法挽救的悲劇。而樂觀的人卻從這一次失敗中收穫頗豐:收穫了家人的寬慰與鼓勵,發現了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擁有了一次參與高考,得到歷煉的寶貴經歷……選對了看待事物的角度,失敗又有何妨?你必然會在跌倒過後更加堅強,勇敢地去迎接下一次的挑戰。

選對角度,再大的風暴也吹不倒你;選對角度,再厲害的武器也傷不了你;選對角度,再大的挫折也擊不跨你……選對角度,你必能到溫暖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