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的世界相關作文20篇

不公的世界 篇1

國一作文 ,747字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不要妄想一定要處在一個公平的起點下賽跑,因為在人出生的那一刻,就註定不會在同一個環境下生長。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的把蝴蝶結紮好。”她眼中的世界有著彼此屠殺的人類,有著不斷餓死的難民……世界上的這些紛亂對她毫無妨礙,因為她有著一顆純淨的心靈。雖然有著許多不幸,但光明也會到來。這世上有著一個眼睛清亮,臉頰透紅,愛笑,喜歡扎蝴蝶結的小男孩兒,還有一個願意等他一輩子的慈愛的女人。這兩人將歲月的鏡頭編織得如此美妙,溫軟。他卻不知,她心底還深深藏著靈一個世界,一個黑暗的世界,一個她童年的世界。

在那個世界裡,總有著那麼一個不交補習費的同學,不是不想交,是沒錢交……冬天裡,她總穿著一件單衣,嘴脣總是紫色的,總穿一雙塑料鞋,不穿襪子,不是不想穿,是沒錢穿……在她的記憶裡還有一個冷酷,無情的老師,用藤條暴打這個一個可憐,貧寒的孩子,一個年僅十一歲的孩子。一個孩子在重重冰冷的逼迫下,走投無路,帶著自己的牽掛走向黃泉。

眼前的溫暖和回憶的冰冷在龍應臺心中交融盤桓,使她明白:要讓生命留在愛中。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短暫的,我們很快來到這世上,轉瞬間,又要很快離開了。這個不公的世界,對每個人都不一樣,宛若,小男孩和王愛蓮一般,都還是孩童,遭遇卻不同。

淡水街頭,陽光灑在她的身旁,她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小男孩把蝴蝶結紮好,讓光陰記錄下他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她願在這不公的世界上等待,讓他慢慢來。

她說:“孩子,你慢慢來,這漫長的人生路,我們慢慢地走,我與你同在……”

你不可不知的世界名人故事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1061字

暑假裡,我讀了《你不可不知的世界名人故事》這本書,書中的故事真實生動,讓我讀得饒有興趣。

書中的世界名人偉大、英勇,他們譜寫著時代的華彩樂章,締造著傳世驚奇,他們渺小而平凡,偉大而傑出,他們使得整個世界的文明程序更加精彩,更加鮮活,他們的成功故事成了歷史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們讓我敬仰,讓我膜拜,也讓我沉思成功從何而來。

他們的成功來自於苦難的磨鍊,就如同那運籌帷幄、建功立業的政治鉅子—羅馬帝國的奠基者-愷撒。他能擁有如此赫赫功績,正是因為他孩提時的苦難磨鍊,愷撒的父親從小對他要求嚴格,無論春夏秋冬都只許愷撒穿一件又硬又厚的坎肩。嚴冬,愷撒穿著這件衣服冷得發抖,但他還是咬牙堅持下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愷撒不但擁有了一副強健的體魄,還磨鍊出了他不服輸的性格,有了不服輸的性格,才成為了經得起政治風雨的卓越的政治家。

他們的成功來自於機警的智慧,就如同那英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是英國曆史上著名的女王,她統治英國長達45年之久。她天資聰穎加上勤奮好學,日積月累養成了機警的智慧。

伊麗莎白小時候經歷了很多憂患,三歲時母親就被父親處死,自己又被關進了倫敦塔,為了免遭迫害,聰明機智的伊麗莎白假意順從,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有一次,瑪麗女王派了一個密探來試探她,聊天時,密探故意流露出對女王的不滿,她卻裝成茫然不知的樣子,說她不談國事。就是靠著這種機智,伊麗莎白才倖存下來,直到登基,鑄就了一個輝煌的時代,人們將伊麗莎白統治的時期稱為“黃金時代”。

他們的成功還來自於廣闊的知識。就如同那《獨立宣言》的起草人—傑斐遜,他出生於一個富裕的種植園主家庭,從小就跟著家庭老師學習英語,數學和古典著作,長大成人的傑斐遜博學多才,興趣廣泛,不僅懂得拉丁語、希臘語、法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還對哲學、古生物學、數學、農藝學和建築學,甚至音樂等都很感興趣。正是靠著這種廣博的知識,傑斐遜才當選為美國第三任總統。

成功是來之不易的,是在磨鍊之下得來的,是在努力之下得來的,是在堅持之下得來的。學習中的佼佼者、示範生,他們往往都是小書迷,博覽群書,從而擁有了廣闊的知識;同時又是積極的實踐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而擁有了機警的智慧;他們更是優秀的堅持者,目標明確,百折不撓,從而擁有了優秀的學習習慣。

優秀的成功的人,讓我欽佩,敬仰,但我不能只是仰望,我要見賢思齊,做個有心人,觀察他們每一個優秀的細節,每一種優秀的品質,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百折不撓地向成功邁進!

不同的世界 篇3

國二作文 ,725字

世間萬物,各有各的不同,同一個物體也有不同的面。

就如同盲人摸象,有的人覺得像樹幹,有的人覺得像尖尖的石頭,還有的人覺得像一條粗繩子。還有,在《小王子》裡也有一個小故事,同樣的一幅畫,拿個大人們看,他們覺得那是一頂漂亮的帽子,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當拿給小孩子們看時,他們覺得那是一條大蟒蛇整吞了一頭大象,而感到恐懼。

每一件事,都是有兩面性甚至多面性的。世界是多角度的,我們應用不同的眼光和視角去看待同一個世界。

同樣,我們在做一件與別人有關聯的事或決定時,也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和利益。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顧慮不一樣,處境和價值觀也不一樣。你認同的事他不一定認同,你能理解接受的事他不一定就能理解接受。人類就是這樣,相同而又不相同,多彩多樣,這也就使人類出現了溝通以及差異性,這也是許多人推崇求同存異的觀點的原因。從國家到城市,從社會到群體,都在推崇求同存異。

有一句話說“不要在不瞭解你的人面前訴說你的遭遇和苦衷,也不要要求或妄想他人對你感同身受”。每個人的經歷和世界觀不同,如今的處境也不同。即使你們有著相似的經歷,同樣的世界觀和處境,即使他能站在你的位置出發來感受,同情你的遭遇,他也不可能對你做到感同身受。

還有一句話“這個世界很美,只是你沒有發現美的眼睛”。當一個人擁有了發現美的眼睛,那麼他看什麼都是美的、乾淨的、和諧的。

每個人看待問題的方式、方向不同,感受也結果自然也是不相同的。你看到的事物是這樣的,也許他看到的卻是那樣的,你看到的世界和人類社會是醜陋無比、破舊不堪的;也許,他看到的,是一個人春和日麗、美滿幸福的世界。

就是因為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同,所以每個人看到的世界就是不同的。就使我們的世界豐富多彩,富含酸甜苦辣!

變化不定的世界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6字

俗話說:“六月的天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然而老師翻臉,竟比六月的天更快……

體育課,我們靜坐在班裡,等待著體育老師的到來。不過我們辛辛苦苦等來的卻不是心心念唸的體育老師,而是一臉暴怒的語文老師。

她站上講臺,那憤怒的甚至帶著一些仇恨的眼神死死地盯著我們,似乎下一秒,她就會張開血盆大口,吞噬我們,吞噬整個教室,吞噬在她視線中的一切。她全身緊繃著,頭上的青筋突兀,嘴角的肌肉微微顫抖……這樣憤怒的老師,活像一頭令人生畏的怪物,我們看了,無不毛骨悚然。

突然,她用手指了一指窗外,我隨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剎那間,我駭然了。一堆高得直指雲端的空白試卷正穩穩地矗立在那裡,如一座座高大威嚴的樓房。一下子全班的同學,無不被那壯麗的景象嚇得瑟瑟發抖,教室裡靜得只聽見同學們的心跳聲。

不過,老師接下來的一段話瞬間點燃了同學們的熱情:“同學們,本來呢,這些試卷是要分給你們的,不過,老師實在是有點累了,所以……”太好了,同學們一下子陷入了狂喜,不過誰也沒有看到,靜靜站在講臺上的老師嘴角微揚,一種帶有嘲諷意味的壞笑,慢慢浮現到了老師的臉上……“把這些卷子全部做完,要是今天做不完,不要怪我!”驀的,一聲巨響之後,之前慶祝的同學們全部倒在了地上,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救護車嗎!來人救命啊……”

唉,世界,就是這麼的變化不定啊!

看不見的世界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7字

我是一個盲人,一生下來,就註定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爸爸媽媽也總是安慰我說,我原也是一個普通的嬰兒,每個即將要出生的嬰兒都會得到上帝的一個吻,只是,我在出生的時候,上帝恰好睡覺了,因此我是一個特殊的人。

在我的世界裡,只有無邊無際的黑暗,每當別人告訴我:草是綠的,水是白的,天是藍的,花是五彩的時,我多麼想睜開雙眼,瞧瞧這五顏六色的世界啊!可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一天,我從盲人學校裡出來,順著熟悉的道路,漫步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我雖然什麼也看不見,但是我卻有另一雙“眼睛”,那就是“騎士”。“騎士”是一條導盲犬,同時,也是我唯一的夥伴,最珍貴的夥伴。我牽著“騎士”小心翼翼地走在大街上,突然,我聽到了一群熊孩子們嘲諷的聲音:“快看,那是一個盲人。”“快看,那是一個瞎子。”“瞧!她走路的樣子真搞笑。”為什麼,為什麼?上帝會對我如此殘忍?表面上風平浪靜的我,內心此時怒氣沖天,可就像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我繼續向前走著、走著,突然,一個稚氣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小姐姐,小心!前面是一個坑!”坑?那是什麼東西?我小心地蹲了下來。用手向前摸索著。我明白了,坑,就是地面不平整的地方,我站了起來,可又不知道往哪裡走。這時一雙溫暖的小手牽住了我的手,說:“小姐姐,我來牽你走吧!”說完,她便牽著我繞過了坑。當她的小手離開我的手時,我感激地對她說:“謝謝你!小妹妹!”說著,牽著我的“騎士”走了……

假如,上帝能讓我實現一個小願望,我只需要三天的光明,哪怕只有一天的時間也好,我都會緊緊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來觀賞這個美麗的世界。

愛,看不見的世界——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6

讀後感 ,690字

嘿!你好,天是什麼顏色的?嘿!你好,樹是什麼顏色的?嘿!你好,路是什麼顏色的?這些,在你的世界是不是都很平凡?你知道我的世界是怎麼樣的麼?我的世界只有聲音,我的世界充滿了一個個有意思的小洞——它們帶給我知識。是的,這是我想象的,盲人的世界!

也許你會說,盲人的世界多無趣,盲人的世界充滿了黑暗,他們在摸索中前進著,弄得滿手都是傷痕。是呀,這是正常人眼中盲人的世界。我也很害怕這樣的世界,我想問:是不是上帝在他們眼前遮住了簾子,然後——忘了掀開?多麼不公平,多麼悲慘!

直到我閱讀了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書中充滿了對於光明的渴望與嚮往。假如,假如,假如只有三天也是好的!可惜,沒有假如。

但,這個堅強的女孩,還是愛著這個世界。這個看不見的世界!她用雙手去觸控光滑的樹皮,感受葉子的輪廓;她用嗅覺去關注蝴蝶的飛行,花朵的芬芳;她用耳朵去捕捉第一聲蟬鳴,破土的堅強……她的眼睛看不見,她的心靈卻長著一雙最明亮的眼睛。

我們眼睛常常習慣了周圍事物的常規,僅僅去注意令人驚奇的和壯觀的事物。然而,有時即使我們觀看著最壯麗的奇觀,眼睛都是懶洋洋的。我們對這個世界缺乏耐心,我們不再用多種感官體會每一點細膩的變動。

有時候,我覺得凱勒又是幸運的,她擁有一顆寧靜的心靈。她沉浸在這個充滿著細膩情感的大自然之中。而我,生長在大山裡,卻很少停下匆匆的腳步。也許,從這個午後開始,我會試著閉上雙眼,和每一縷陽光打招呼,對每一絲空氣微笑。學著體會一切美好與不美好。去愛這個世界——這個光明的世界!

看不見的世界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6字

看不見的時候,眼前是漆黑的;

看不見的時候,心中是茫然的;

看不見的時候,觸覺是力不從心的;

看不見的時候,每個人心中都是空寂的。

海倫。凱勒是一位盲聾女作家。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們感受到她黑暗世界裡的豐富多彩。她的一生過得非常有意義,即便她兩歲就失去了光明。

我試著走近海倫。凱勒。閉上眼睛,讓自己安靜下來。世界放空了,呈現在我腦海裡的是一片空白,前方道路有多少磕磕碰碰我不知道。我緩緩地伸出手,將手貼在桌面上,拿起筆寫自己想說的話在本子上。越寫心裡越沒有底:“我在寫什麼?寫到哪了?對齊了嗎?”一連串的問題,湧上了我的腦海。

閉上眼,世界孤寂得漆黑一片。想著平時摯愛我的親人,寵愛我的父母,關愛我的老師,關心我的小夥伴們,這一幕幕多麼溫暖。想著我往常看到過的變化無奇的大千世界,山清水秀的自然美景,這一切多麼美好。

看不見的世界是寂寞的,看不見的世界是痛苦無助的,看不見的世界讓人感到無能為力……

睜開了眼,我看見自己寫的歪歪扭扭的字跡,我流下了淚水,內心百感交集,我知道這是感恩的淚水。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需要我們去感恩、去珍惜。感恩我的父母,給了我健全的身體;感恩我的老師,不厭其煩的教導我們;感恩我的小夥伴們,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願你我的世界永遠光明!

平凡中的不平凡——看《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8

讀後感 ,973字

七月流火之際,我終究是一鼓作氣看完了這套厚書,心中卻不免惆悵起來。這講述著文革末期至改革開放時期的書讓我情不自禁地想看一遍,再看一遍……

全書圍繞著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兩個屬於黃土地的孩子的生活展開了對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平凡生活的描述。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平凡的生活與社會的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

孫少安,這個似廣大農村孩子一樣的人,年幼時便扛起破落的家的重任,日出而作,日落仍不息。但他不甘,不甘自己平凡的人生,於是與妻子開磚廠,只為光宗耀祖,受到尊敬。孫少平,這個依舊似廣大農村孩子一樣的人,讀完書後便歸家助兄長。然而他不甘,不甘自己會一輩子待在農村。於是他閱覽書籍,離開村莊,在陌生的城市中不畏艱辛的勞作,只為能闖出屬於自己的天地……書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可有那麼的不平凡,他們在掙扎,在平凡中掙扎。

我捧著書,眼前似乎有著許多模糊的身影。我彷彿就坐在雙水村中高高的坡上,看著他們的生活,他們的世界。勞動者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

那個令我震撼的少年—孫少平。他不甘困於農村,在黃原縣做小工,在煤礦中挖礦的點點滴滴都令我雙目含淚—我清楚地感覺到,他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啊!就像在暴風雨中被擊打卻無所畏懼的燕!他平凡,人生也不盡完美,可他衝破自卑,衝破黑暗囚牢的勁卻如此的打動人。他認識到自己的平凡,卻不甘於選擇平凡。沒有一成不變的人生。孫少平從那個極度自尊的少年成長為了一個成熟的青年,他經歷了太多太多、對於一次次的打擊,親愛的人的犧牲,最後自己的毀容,還有背上猙獰的傷,他都能轉化成無盡的動力,為了不平凡而奮鬥。他沒有放棄,一次都沒有!

作者應是十分了解平凡吧。在他的筆下,無論是遊手好閒的王滿銀,見風使舵的孫玉亭,甚至是傻子田二的人生都值得回味,思考。他在這個平凡的世界,留下了影響一代一代年輕人的不平凡的聲音。這個聲音穿越陝北的黃土地,在亙古的大地,與蒼茫的宇宙間,蕩氣迴腸。

連我這愚昧之人,也被深深吸引,久久感動,被喚醒內心對平凡的不甘。我們也在這平凡的世界中與許多人做著平凡的事,但那平靜水面下的激流,總會讓我們不甘於平凡。我們是平凡的,但我們要跨過泥濘,做不平凡的自己。

合上書,我站在窗邊眺望,忽然想起薩迦格言裡的一句話:“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

我的世界不能沒有書 篇9

國三作文 ,598字

“一書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本好書,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帶給我們對未來的無限希望;如浩瀚大海中的一座燈塔,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一桌滿漢全席,每一道菜都有獨特的口味,書亦是如此,每一類書都給我們展示不同的精彩。

當我讀一些哲理性的小故事時,其中涵含著的大智慧開啟了我心靈的窗戶,提升了我思想的境界,使我不再為生活中的瑣事而困惑;為我點亮一盞明燈,使我不再彷徨,不再迷失方向。

當我讀到一部名人傳記時,往往都會被裡面的人物所感動,被他們的堅強不屈所征服,被他們的自信所感染……使猶疑的我變得更加堅定,變得成熟穩重,自信勇敢地面對未來的挑戰。

當我讀到揭示人性弱點的散文時,往往又會對照自己,使我能夠勇敢地面對和克服自己的弱點,發揮自身的長處,挖掘自己的潛能。沐浴在自我反省的陽光下,堅定信念,開拓新的自我。

當我讀到我所喜愛的名人名言時,往往都會摘抄下來,那一句句名言猶如黑暗中劃破長空的一道閃電,使我在不經意間有一種豁然開朗、醍醐灌頂的感覺。不得不承認那是文化原野上的一株奇葩,它深深地植根於所有文化的肥沃土壤中,集深刻的哲理、閃光的思想和凝練的語言於一身,是千百年來人類知識與智慧的結晶。

每一本好書,彷彿一杯香濃的咖啡,溫暖我心房的每個角落;彷彿遇到一位睿智的哲人,撥開我心靈的迷霧;彷彿一場淅瀝的春雨,滋潤著我默默成長……

生命的歷程中,我會與書結伴同行,一起終老。

我的世界不能沒有書。

實則不平凡——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0

讀後感 ,1266字

讀罷,合書,望天,沉思。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湧上心頭……

我喜歡讀書,尤其喜歡那些洗去鉛華,樸實真切的文字,它們散發著一方水土的特有氣息,演繹著一段人生的悲歡離合。在我上小學三年級時,我有幸觸碰到了它們。

猶記那個午後,太陽將它融融的光輝照射在那本書絨絨的封面上,我伸出手,指尖剛剛觸到,又迅速縮回,似是被灼燒一般,指尖火辣辣。我凝視著它,躊躇,蹙眉,低吟—《平凡的世界》,終是將縮回的手伸出,輕輕撫上書面,開啟,輕聲讀之。

那是怎樣一本書呀,書中的人生太多太多,書中的坎坷太多太多,一點兒都不像爸爸所說是一本讓人回味無窮的書,相反,這是一本讀完讓人心裡莫名生出滄桑之感的書。十歲的我賭氣,將書丟在一邊,發誓要將它遺忘。時間漸漸逝去,可心中的莫名之感,卻怎麼也消逝不去,它似是在我稚嫩的心靈上留下了點兒別的什麼。終究是擺脫不了,重又拾起了那書。

再次品讀,我放下了心中的羈絆,像是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來到了另一世界裡。我在這平凡的世界裡慢慢踱步,心中漸漸清明,我彷彿生活在了平凡的人們之中。緩緩地,我跟隨著孫少平,步入他們簡陋的校園,看著少平一人啃冰冷的黑饃時的落寞背影,我無法抑制的哭了,為他小小的少年的自尊心,為他啃幹饃也要學習好的意志,為他……1975的黃土高原太苦太苦,卻生活著一群不知苦為何物的人們,他們平凡並且幸福的生活著。

他們並不是沒有退縮過,當生活的重擔將他們壓得實在喘不過氣來的時候,他們也想到過自生自滅。當少平得知自己的未婚妻因救人遇難時,一度想要追隨她而去,而我也在他的無限悲痛中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但當我還深陷悲傷無法自拔時,少平卻站起來了,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無論如何,都得生活下去,因為,還有等待著他的人們。起初,我很疑惑,不知少平為何那般狠心,只過幾個月便將深愛著的未婚妻的故去丟擲一旁,可後來,我明白了。人生,不是流水,不會一往直前,毫無阻礙,人生之路,佈滿坎坷。在人生的泥濘小道上,跌倒了,就得爬起來,並且,必須得爬起來。即使不為自己,也要想想深愛著自己的人們。

恍惚之間,我記起了自己從前的幼稚行徑,因為一點小事兒就賭氣說出“活不下去了”之類的可笑話語,想自己從前,不知平凡的世界實則不平凡,總是以一種幼稚的姿態對待一些事兒,不知生活為何物。這生活,本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啊,若是一生順利無阻的過去,那生活還有什麼意思呢?

合上這本書,我閉目,深深思索,覺得自己在一書之間,忽然長大。的確,我對這個世界瞭解的太少太少,從前只活在自己的臆想當中,無法自拔。現如今,讀完《平凡的世界》我深深領悟到生活的含義,或許,生活本也是一本書,我們本也是這部書的主角,但,不同的是,我們自己,有能力活出自己。那就請,跌倒了,再爬起來,對著前方,充滿希望,即使有些珍貴的東西逝去,也不會消磨我們對生活的激情,我們仍有一切。

謝謝你,爸爸,送給我這樣一本好書。謝謝你,《平凡的世界》教會我人生與生活,我會永不放棄,永遠期盼一個更好的未來,並,為之奮鬥!

輕撫心間,只覺內心,一片澄明。身處這個平凡的世界,終已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