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奇特的生活方式相關作文20篇

一種奇特的生活方式 篇1

一種奇特的生活方式作 ,703字

“丁零零”一陣悅耳的聲音會使人情不自禁地跑向電話機旁。一邊從口袋中掏出手機,一邊拿起聽筒,一會兒聽對方講話,一會兒玩手機。這就是一種奇特的生活方式—碎片化生活。

碎片化閱讀,碎片化購物,碎片化看微信等,這都是用碎片化的方式生活。我習慣做好一套卷子,去小區裡走一圈,再看會兒書……而這,就是把時間碎片化。

我可以告訴你,碎片化閱讀不等於閱讀。雖然碎片化閱讀和閱讀是同一種方式,但閱讀是專注地看書,去了解知識,可以有很大的閱讀量。而碎片化閱讀則是初步瞭解新知識,做另一件事情時,就會全部忘記。這樣不僅能使你更加煩燥,還會使你失去寶貴的時間。

當然,碎片化購物也不等於省錢。雖然對於碎片化購物,你會覺得每一件物品價格都很便宜,但你卻沒見著物品實際的模樣,最終買到家中都會變得沒有任何用處,從而讓你浪費了許多金錢。總而言之,碎片化購物不等於省錢。

然而,碎片化看微信不等於瞭解知識。因為微信上盡是一些傳聞,都是一些垃圾資訊,並不是能真正瞭解很多重要的資訊。同樣在一定時間內,同樣是一件事情,有些人覺得在一定時間內做很多的事情是很格算的。但恰恰相反,你雖然做了很多事情,但你卻學不到任何知識,就這樣三心二意,是不行的。

上班看手機,乘公交車看手機,吃飯還是看手機,這似乎讓你缺乏對孩子交流,變成“低頭族”。讓你感覺這生活好像缺少了些什麼。所以,別讓碎片化毀了你的生活。我們應該讓快樂傳遞下去,這就能使你不再那麼煩燥,不那麼焦慮。

在此,我呼籲大家:如果你想做任何一件事情,那麼就要認真地把這件事情做完。不要想謀求利益,貪圖時間,把生活變得碎片化。讓我們行動起來,不要再浪費時間了,快快樂樂地做好每件一事!

共享時代——一種新穎的生活方式 篇2

國三作文 ,1051字

近年來,各種共享資源層出不窮: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汽車……這些新時代的產物,給人們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帶來了問題,更在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理念。

我是一個在共享時代的受益者。在共享資源還未出現時,我的生活是遠遠比不上如今的。那時的我是渴望一輛自行車的,“會騎但是沒有自行車”是該對我是何種折磨啊!一次次去問他人借單車的我終於因為年少的心高氣傲而無法承受別人的質疑,不住的萌發出想要一輛屬於自己的單車的念頭。我曾哭過,也曾鬧過,父母卻始終沒有同意我的請求。到後來,我長大了一些,才明白當年父母的拒絕背後的種種思慮。也同時明白家庭條件不允許我的“三分鐘熱度”的一時興起。之後,我便收斂好了自己的心性。哪怕被質疑和被嘲笑我也只是置之不理,由著那些人去。現今,出現了共享單車,雖然已經不能為當時的我“正名”,但不可否認,它為我帶來了許多益處:出行變得方便了,到哪裡都可以使用共享單車,提倡了人們綠色出行……這種新穎的生活方式為使人們帶來了便利,同時也逐漸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理念。

同時我也是一個共享時代的受害者。在共享資源出現後,它又不免激起了人性自私的一面與社會的灰暗。將二維碼裝時更換,將共享資源藏匿起來,將共享資源破壞等諸如此類的新聞幾乎日日都在聽聞,也日日走進大眾的視野,使人們不禁又開始迷茫,共享資源到底是利多還是弊多呢?作為共享時代的受害者之一,我也有許多親身經歷。一次,因為我有急事要趕往學校,所以我選擇騎乘共享單車這一交通方式出行。誰知剛掃完碼跨上單車的我竟發現車子有多處損壞!我急忙停靠在路邊,再三檢查,發現都是人為的破壞。我是好報修完之後去掃另一輛單車,又是諸如此類。我心下一橫:只好騎著破損的單車聽著她那搖搖欲墜的零件搖晃發出的聲響向學校趕去。結果自然是遲了,是因為我掃了太多輛損壞的車耽誤了時間。二是因為我騎著那種損壞的車也不敢騎太快。當時只是懊惱,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存在,還害得自己遲到,如今再想沒有零件失靈發生車禍才是萬幸!我還曾見過有人將共享單車停放到小區內或者私藏起來,儘管有關部門開始管控此事,但是人無法有效遏制發展的勢頭。我也看到過有人靠聽聲來解鎖共享單車等對社會不利沒有文明素養的舉動。這些無一不是在刺激人們的感官,重新整理人們的認識。這種新穎的生活方式為人們帶來的危害,也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理念。

這種新穎的生活方式,它既是光,是暖,是人間的四月天,也是暗,是寒,是社會的醜惡面。它明明沒有思想與生命又如何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又如何讓它成為所希望的那樣。答案,自在人心。

慢生活一種優雅的生活方式 篇3

國一作文 ,922字

當今正流行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叫“慢生活”,而那些慢生活的推崇者們又有了一個新鮮的代名詞——悠客,已厭倦了快節奏生活的人們越來越渴望一種悠閒平和的生活,那些追逐浮華名利的心、被沖刷後惘然的心在這種慢生活中得到了安寧。

這是一個焦躁的時代,我早已感受到那些都市中繁忙的節奏,行色匆匆、冷漠的表情。站在地鐵口站、十字路口,行人、車輛穿梭行進在燈紅酒綠的城市中,或許埋頭瀏覽手機,拇指劃過冰冷的螢幕,時而輕觸敲打,時而為網速訊號不經意的皺眉;有雙手交叉在胸前倚靠在沙丁魚柳罐般的車廂角落裡閉目小憩,在快到站時猛然驚醒開始扭動身體擠向出口,引來一陣騷動。咖啡店裡的桌椅已然成為了店中的擺設裝飾,精緻的裝潢也日益消磨,無人問津。快餐、打包是工作狂們的最愛,同時又為新興的“美團”帶來商機。

從一開始的旁觀身邊時代節奏不斷重新整理紀錄到自己也捲入快生活中是那麼輕而易舉。坐高鐵要快,簡直是要快過高鐵,吃飯要快,耽誤不得,走路腳下生風,人與人像車輛失去了馬路上交通規則的制約,飛奔超車“快!”是一個字的話語,扼殺了一切的緩衝,於是便可以看到一雙雙充血的眼睛。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陶淵明筆下哪種清新的風景絕不會是匆忙間就能描述出來的。哈爾濱的懶人部落,由一群嚮往個自然的悠客們建立起來,就享受著世外桃源般詩意的生活,他們的經濟基礎十分強大。摒棄了過去的瘋狂工作,厭倦了奮鬥的歲月,盡力從中掙脫了出來。這就是悠客,置身於自然,可以騎行於幽幽樹林,可以在夕陽中追逐自己的影子,大有鳶飛戾天者息心後的坦然,經綸世務者歸心的寧靜。

慢生活這種優雅的生活方式,一種精緻的追求,就像日本一個名叫CYPRIS的手工品牌,至少用16道工序完成一個皮夾,細緻慢速的完成每一道工藝,從而可以被稱作一個“可以用到死的皮具品牌”足以叫其他品牌汗顏。或許每個人都應該嘗試著放慢腳步去追尋一下悠客生活,感悟自然更感悟一下“凌晨四點,卻看海棠未眠”的畫意,切勿在匆忙中忘記了自己為何出發。

追求一種詩意的生活 篇4

國二作文 ,601字

追求,是劃過夜幕的流星,給人們帶來無限希望;追求,是一朵不敗的花,能綻放出生命之蕊;追求,是一把鋒利的劍,在人生的路上給人披荊斬棘的力量。

在高山流水間,幽揚的琴聲陣陣,連那山水也悄悄沉醉—那是伯牙與子期的相約,是對傾聽的追求,是那尋遍天涯唯知己的詩意。

在那幽幽的群山中,陣陣菊香隨風吹來。那是陶潛的追求,寧靜閒適,是“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

我們的生活如此平凡與普通。沒有李清照“讀書消得潑茶香”的幸福;沒有李義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思念;更沒有劉禹錫“無絲竹之亂耳”的自在。但我們的生活也有一份精彩的詩意!

雨滴如珠簾般在窗簷上滴滴答答,雷聲轟隆隆地響著,像個胖子在天上摔了個跤。你可以抱怨,抱怨著那煩人的雨,這響徹的雷。但生活不是為了抱怨。我追求像高爾基一樣,做那暴風雨中飛翔的海燕,也許風還在吼,雨還在鬧,但昂揚的鬥志能蓋過這一切,使他們黯然失色。

我們是普通人,與世界上太多太多的凡人一樣普通。你也可以憤懣,憤懣這生活中沒有感動和幸福,沒有轟轟烈烈。但是世界不能聽見你的怒火。為何不用一雙慧眼找出身邊的美呢。我的心是一潭秋水,能用一顆小石頭激起漣漪;我的心是一張白紙,能塗上絢爛的色彩;我的心是一根琴絃,一陣風兒能撥起音符。盪漾的秋水更美,彩色的紙更誘人,跳動的音符更能動人心絃。有了詩意的,更感恩。

在寂靜中,追求一種寫意的信仰,追求一種詩意的生活。

有一種奇怪的生物叫做知己 篇5

高三作文 ,1095字

人生,本就是一場漂泊的漫旅,沒有起點,沒有終點。而在這路旅途中,所有的風景,所有的行人都是過眼雲煙,都是你生命中的過客,他們的出現只是為了豐富你的某個時期的記憶,最終成為你的一段回憶,或快樂,或痛苦,或珍貴,或可有可無。總之,沒有人會為你駐留,但懂你的人卻可以與你相伴而行……

古今中外,歌頌友誼深厚的詩篇多不勝數,有關的名人典故亦是如此,而真正能給我以心靈上的觸動的卻只有那麼幾例。

古有伯牙碎琴。伯牙雖善琴,但他終是孤獨的。也許會有許多的文人雅士慕名而來,只為一聞這天下無雙的琴音,只是,又有誰能真正懂得他的心聲呢,而鍾子期就是那個唯一,可以說,鍾子期的出現是他平凡無華的生活中突然出現的一抹亮色,就像是黑暗的、望不到盡頭的夜空中劃過的一顆耀眼的流星,在他的生命中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流星雖絢爛無比,但終會隕落天際,不久,鍾子期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喧囂的塵世,隨之而去的,還有伯牙那絕世好琴。的確,知音已無,琴技再精湛,琴音再動聽,也為虛妄,再沒有一個人像鍾子期那樣與他心心相通,再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懂他,就算擁有這把絕世好琴又如何,倒不如毀之以祭亡友,終身不再碰琴。

知己的定義,不一定要有多麼聰明、多麼出眾,而是他或她能帶給你精神上的滿足。知子之心,明爾之意。

知己,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即使萬眾矚目的大藝術家也不例外。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是公認的天才畫家。在我們眼裡,他是一個擁有無上榮耀、永遠都帶著金色光環的幸福的人。他擁有金錢、名望,可以說,他擁有我們渴望的一切。其實不然,晚年的畢加索是孤獨的,儘管他身邊不乏親朋好友,但他很清楚,那些人都是衝著他的畫來的。為了這些畫,親人們爭吵不斷,甚至大打出手。這一切都令他非常苦惱。當他的生活變得黯淡無光時,憨厚、坦率的安裝工蓋內克如太陽般照亮了他的生活。蓋內克的到來一掃畢加索往日淤積在內心的苦悶,沒有多少文化的蓋內克讓畢加索釋放了他的傾訴慾望。蓋內克如一股甘泉,滋潤了畢加索乾涸已久的心,使他的晚年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起來,他的晚年反而成了他的一個創作的高鋒期。

當蓋內克工作結束的時候,也該是他們分別的時候了,分別不久,蓋內克得知93歲的畢加索逝世,萬分悲痛。他將畢加索贈予他的兩百多張畫全部贈給了博物館,他說:“畢加索說過,我是他真正的朋友。是朋友,就不能佔有,現在我將它們捐出去,只是為了讓它們得到更好的保管。”

人之相知,貴在之心。“一人知己足平生”,天才畫家畢加索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個真正的朋友。

其實,不管是畢加索也好,伯牙也罷,他們最幸運的不是擁有傲人的天賦與才華,而是擁有一個知你、懂你的真正的朋友。

另一種燦爛的生活 篇6

國二作文 ,643字

清晨,一滴晶瑩的露珠滋潤了大地,空氣間彌散著泥土的芳香,蝴蝶扇動著蝶翼,戀睡的花兒們都睜開了睡眼。蒲公英微笑著,一陣微風掠過,她,離開了母親的懷抱。

它如同一片羽毛,在空中飛啊飛。它看見了一片薰衣草田,便帶著羨慕和薰衣草姐姐打了個招呼。嗯,它羨慕什麼?它羨慕薰衣草們是一個群體,不像自己那樣孤孤單單,無人傾訴。

它如同一片雲朵,在空中飄啊飄。它看見了山谷的野百合,便帶著羨慕為百合花姑娘唱了一首歌。只見百合花在風中綻開了笑顏,像一位羞答答的少女。嗯,它羨慕什麼?它羨慕百合花有個固定的家,不像自己那樣隨風而蕩,無依無靠。

它如同一個泡泡,在空中蕩啊蕩。它看見田野邊簇擁著的野花,野花散發出樸素的幽香,讓人心曠神怡。它帶著羨慕向小野花訴說自己的故事。嗯,它羨慕什麼?它羨慕野花擁有閒適的生活,不像自己居無定所,飄來蕩去。

終於有一天,風落了,蒲公英停落在了軟似鵝毛的草地間。在飽飲春天的雨露後,它把自己的根扎入泥土裡,就如母親從前那樣。在這兒,蒲公英開始了新的生活—它喜歡看天邊驟然躍起的紅點,欣賞日出的壯麗;它喜歡看著那些赤腳到草地上嬉戲的少女,喜歡她們甜美的微笑;它喜歡守望天空,凝視著被夕陽浣盡的雲霞……蒲公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靜靜地享受著它獨有的幽靜。

剎那間,蒲公英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生命都擁有多姿、美麗生活的權力,然而有的生命是由始至終都被這美麗包圍著,有的則是在尋找過程中體會到另一種幸福。對於蒲公英而言,它是後者。

這也許是另一種燦爛的生活。

樂觀,是一種最美的生活姿態 篇7

國三作文 ,873字

放學路上,每每經過那衚衕,深藏那家小店,不太明顯,也沒曾去過。

三月的雨悵然且有憂傷,再加剛被老師一頓冷落,憂傷且又無處躲雨的我,恰好來到那店附近。店主招呼我到店裡躲雨。並拿出一塊毛巾和一杯熱水:“喝杯熱水,擦擦身上的雨!”

就那樣,與店主相識,與店結緣。

店前有一棵大樹,樹幹上有無數深深淺淺的傷痕,但依舊擁有著生命的熱情與希望,樂觀的。不管何時,都淋漓盡致地展現自己的美麗。

店裡的器具雖幾分樸素但一塵不染,店主每天都辛勤的擦拭,不知多少年,已成習慣。如同店外的大樹……

那店總是冷冷清清,生意慘淡。彷彿冷冬傲雪,一樹梅花香漂清逸,茫茫落雪飄飄灑灑,恍惚中閃爍著冷冽冬意。但那店老闆

依然堅持下來,以樂觀的生活姿態面對生活中的這一切。

我問著店老闆為什麼不另尋出路,她樂觀的解釋:“能夠養活一家老小就夠了。雖客人不多,夠補貼家用了。再者,也對這房子有感情。”

是啊,為什麼我沒有做到這麼樂觀,做到知足常樂。

周圍的小店,也都貼出出售或出租的告示,可她仍以堅強的意志樂觀的心態,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有事可以看到那小店三世同堂的美好景象,多麼幸福多麼樂觀的一家人啊。

風來了,書被吹得搖曳,卻用盡全力,抗爭狂風,屹立不倒。也許就是那份樂觀那最美的生命姿態。

每每從那衚衕出來,都發現,這是一個多麼好的地方,安靜,人又少,樂觀的店主。路面不寬,兩面房屋依舊古樸,陰涼的……慢慢走過整個人得以平靜,心中充滿那份樂觀。

有兩個人,在荒漠跋涉,飲用水只剩半瓶,一人說到:“啊,我們就剩這麼點水了。”可另一個人說:“歐,我們還有這麼多水。”是啊,我們應該學會樂觀,將那挫折視為財富,樂觀的面對,海納百川……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嚐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乾淨。”

碎片化的生活方式 篇8

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作文 ,1037字

“碎片化”一詞是描述當前中國社會傳播語境的一種形象性的說法。含義: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如此可見,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已在不知不覺中成了碎片。

所謂碎片化的時間,其實就是把生活碎片化的終結殺手。可能在雨露芬芳的清晨,我們會不自覺點進手機,滿滿的小紅點一擁而上,如同後宮三千佳麗焦急地等待被皇帝翻牌子。你再往下一條條拖動推送,鬼使神差點開一條心靈雞湯,一邊讀一邊在心中說:今天一定要好好學習,多刷題,不要在玩王者榮耀了,不要再刷微信了。

底下還有推薦:《如何打敗懶惰、拖延》,但你並沒有注意到身後牆上的時鐘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就過去了。

9:30,你突然想到還有堆成山的作業沒有做,還要加上補習的語文中一篇篇深奧的古文,英語中一個個超長的單詞,數學中繁瑣的公式,全部擺放在眼前,你只能無奈地抬起筆,寫了一,兩題後,微博來了訊息,你的愛豆又出新歌了,你又拿起手機,去關注跟你完全沒有關係的八卦。

不知不覺又到了午餐時間了,在排隊的過程中,看起了《初中生一定要看懂的英語語法》,《數學的必要知識點》。這個上午,你利用碎片時間明白了很多,竟有種經驗不斷上漲的感覺。

下午,你學習了《語文古文解析》,彷彿自帶了與古人交流的buff。接著開啟今日的《政治》、《歷史》,看完馬上覺得自己也能一統江山,做出許多偉大成就。

晚上,以最快的速度解決了一頓泡麵。馬上坐到椅子上興致勃勃地打王者,全然已經忘了早上的話。在載入時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再讀一篇新概念。本想在遊戲中一展身手,卻不想上來就被推塔團滅。

這時又一位夜遊的朋友給你發了一篇關於《如何減輕熬夜帶來的傷害》的文章。津津有味地看完,覺得自己又get到了新的點。才發現今晚又是個不眠之夜。

然而,每個人只能無條件服從,無法逃避,無法掙脫。從初始的微信、QQ、到微博、部落格。每個人在裡面獲得有用的,無有的訊息,而這些,都是利用碎片生活進行的。每隔幾分鐘就忍不住摸一下手機,到底是你在利用碎片時間學習,還是在利用學習之名減輕被碎片化利用的負罪感?

每次當我們通過網際網路發現新的知識時,不會浪費一分一刻,學習自己所喜歡的,這可能使我們認為可以以此學習,然而,只是錯覺罷了。

試想一下,去掉每天在手機裡度過的時間,你還能拿出多少,是在學習的,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的?

人可能將成為碎片時間生活方式的奴隸。從前,車馬很慢,信件很慢,一生太短,只能認真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無法阻擋時代的洪流。但是,還是願所有人都能在碎片時間和生活方式中,找到自己的初心。

碎片化的生活方式 篇9

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作文 ,1107字

在科技與知識不斷進步的今天,不論是網路的便捷還是交通的安全還是在日漸興起的網路支付都將我們的生活分割成一片片的碎片。

網路的便捷將我們的生活分成無數的碎片,看似分散卻又有無數看不見的銀絲將其串聯起來。在網路發展的幾十年中,網路在我們的腦海中彷彿並未留下什麼緩慢的進展過程,而是如光速般不斷前進,為我們帶來了日益增加的便利。從前的人們在和遠在別處的親朋好友想要聯絡時大多隻有兩種選擇:一是即刻啟程去往他們所在的地方,而這往往會花上幾周、幾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與心中的那個人見上一面;二是通過書信交流,而這種交流方式同樣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然而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通過網路或許只需花上一兩分鐘發個簡訊或者花上幾秒便能在手機上聽見所想之人的聲音甚至於畫面,這種感覺就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由此可見網路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多少便利節省了多少時間,將從前的漫長時光都濃縮在一片片小小的碎片中折射出耀眼的光。

交通工具在時間的長河中不但載著我們走向發展,同樣它們也在陪著我們不斷髮展。現在的我們去外地只需一兩個小時或者幾十分鐘,去外國也不過多了幾個小時。而在上世紀的人們想要出一次遠門可是非常不容易的。先不說路途遙遠所引起的時間漫長,更難受的是在漫漫長路中擁擠的車廂與難熬的寂寞。時光飛逝,我們在不斷進步,力求給人們最好的旅途感受。例如現在的高鐵還是上海的磁懸浮都代表這交通不斷為我們帶來的便利。而這卻也在慢慢帶走了我們從前在漫長旅途中所能感受到的快樂,現在我們在晃眼間就到達了目的地。好像整個地球在不斷變小,世界的速度都在不斷地加快,可能會快到我們都跟不上它的腳步最終也將成為它加快腳步過程中的一個記憶碎片。

網路支付,在如今的我們看來都是如同吃飯喝水般平常的事在過去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上個世紀的人們還在經歷著出去買東西或者交付費用時要帶著現金的時代,如果忘記帶錢便要返回家中取完現金再去購物或者交付費用,讓人們感覺非常的苦惱與不便利。但現如今我們出門只要帶著手機有著網路,便可以出去幹各種各樣的事,甚至都不需要現金便能解決我們所需要解決的支付問題。生活的便利為我們帶來快捷的同時也將我們的生活分成不同的部分。

時代的飛速進展為我們帶來的便利,將我們的生活分成無數碎片。有時我們會覺得這種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很好,但有些時刻我們便又會懷念當初雖然繁瑣卻又能感覺到生活樂趣的時候。都市的節奏將我們原本一體的生活猶如打碎一面銅鏡一般四分五裂,每一塊都不相同,每一塊碎片的稜角也各不相同。這時我們該停下腳步想想這樣的生活方式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現在的我們享受著碎片化生活帶來的便利,但終有一天將會受到從它不圓潤的稜角所帶來的傷。

揚長避短,善用碎片化的生活方式 篇10

揚長避短,善用碎片化 ,799字

在現代社會中,你還可以想象的出自己花上一兩個小時等車坐車,而在這期間什麼事都不做的樣子嗎?毫無疑問,這將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因為我們生活在以快節奏為主基調的世界帶來的碎片化生活中。

所謂碎片化生活,將生活從原本的“大塊”變成“碎片”,這樣,我們能做的事就變多了,浪費的時間就少了,這看上去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舉措,但事實並非如此。以閱讀為例,一種是靜下心來,花上一個下午乃至一天的時間,細細品味,細細咀嚼的閱讀,一種是在忙裡偷閒時,拿出手機來讀幾個字,看幾句話,然後又匆匆忙忙地去做毫無關聯的另一件事,這這兩種閱讀方式的效果差異想必不用我來闡述,大部分人應該都是可以理解第一種方式要優越許多,但事實上,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呢?長此以往,碎片化生活帶來的弊端將無法彌補,這將會成為一個永遠的遺憾。

當然,我也不可能一味否認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因為其優點同樣明顯。毫無疑問,現代社會的主基調是快節奏,每個人都過著匆忙的生活,能夠隨心所欲使用的時間其實並不多,相反,我們需要做的事卻堆積成山,所以我們利用起碎片的時間去閱讀,去購物,去社交,去做那些本來會花費我們大半天的事,其結果是我們確實達到了節省時間和增加效率的目的。

碎片化的生活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它只是一種手段,一種方式,究竟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生活質量還是降低其品質,關鍵在於如何利用。以學生為例,早上起來洗漱和吃早飯時背幾個單詞,上學坐車時看幾個公式,課間時讀幾句詩詞,午休時完成部分作業,放學路上回顧一天所學,睡覺前讀一段時間的經典,這樣既避免了碎片化閱讀的弊端,又節省了許多時間。若是善用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便能在不經意間為自己的生活積累起通往成功的一塊塊瓦磚,無論是公司職員,教師,商人,甚至政治家都是如此。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應該正視其弊端,但同時儘可能將其正面積極地一面發揮出來嗎,碎片化生活也是如此,所謂揚長避短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