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實驗相關作文20篇

有趣的一次實驗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3字

“科學實驗樂悠悠,今天做個小實驗……“我唱著自己編的歌,興高彩烈地走在路上,今天,科學徐老師要帶領大家做一個小實驗,材料有:電池,連線線,開關和小燈泡。

一進科學教室,徐老師就說:”誰能把我手中的小燈泡點亮?“我迅速舉起手,老師指指我,我馬上到講臺上做了一遍:先把連線線接到電池正極部位,再把連線線的另一端接到開關的接頭上,然後把另一根連線線接到開關的另外的接頭,再把這根線接到小燈泡的接頭,最後,拿出第三條線由小燈泡連到電池。

我手舞足蹈地按了一個開關,燈泡沒有亮,我帶著疑問又按了一下開關,燈泡還是沒有亮。“這不可能!”我大叫一聲,教師和同學們立刻圍了過來。老師小心地檢查了好一會兒,哦,原來是電池沒電了,重新換了一節,果然如此,電燈真的亮了,我和同學們頓時歡呼起來。

隨後,老師說了原因:電流從電池到了開關,把開關開啟,電流經過開關到了電燈,所以燈泡才會亮,隨後經過燈泡返回電池。

聽完原因後我和同學們恍然大悟。我想:只要我們細心探索,堅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一次實驗課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393字

今天,我來到筆暢作文班,一進教室,便發現桌子上有三樣物品,有一袋鹽、一杯清水、一支鉛筆。老師說:“今天要上實驗課”。同學們歡呼雀躍起來,接著老師神神祕祕地拿出今天的主角“鵪鶉蛋”。

老師首先問大家把鵪鶉蛋放在水中會不會浮起來,同學們都跟打了雞血似的搶著回答,有的說會浮,有的說會沉,還有的說不知道。

實驗開始了,老師先把鵪鶉蛋放入水裡,“沉下去了”!同學們很吃驚。老師放了一些鹽,但鵪鶉蛋並沒有浮起來。“老師,再放一些鹽吧。”我說。老師又放了一些鹽,用鉛筆攪拌了幾圈,鵪鶉蛋只浮起來了一點,同學們大失所望,老師又放了一次鹽,但是鵪鶉蛋還是紋絲未動,老師再次放了一些鹽,攪拌了好多圈,奇蹟發生了,鵪鶉蛋浮起來了,同學們都大吃一驚。老師說:“當我們往水裡放鹽的時候,水的性質發生了變化,當鹽的比重大於鵪鶉蛋的比重時,鵪鶉蛋就浮起來了”。

同學們,科學就像是神奇的魔法,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它吧!

一次實驗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7字

這次老師出了一個題,“水不往低處流”我們大家在想,水怎麼會不往低處流呢?老師一定是出錯了吧!

有人說:“老師,水怎麼可能不往下流呢!”也有人說:“水不往低處流的話,怎麼會有瀑布呢?”還有人說道:老師!你一定小時候科學學不好,水怎麼不往低處流?大家都處處有著一定的好奇心。

雖然有懷疑但回到家,我馬上找出塑料膜和一個杯子,我走向陽臺小心翼翼地往杯子裡面倒入水,再把塑料膜放在杯子上面,我好奇的心展開了,我一放手這一杯子的水就撒了一地,我的心也就像碎了一地似的,我想老師一定弄錯了水怎麼不會往下流。此時的我有點小生氣,但回過頭來我再想一想,老師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呀!我拿出了人們的智慧百科全書,你知道是什麼嗎?當然是—手機!開啟百度搜索“水不往低處流的實驗”果然有的,我隨便點開一個視訊,每個視訊裡的實驗就像用了502膠水膠住一樣,我打算再做一遍,我開始又拿出杯子小心翼翼倒入水在裡面,再把塑料膜放在了上面,我把杯子一翻過來,提起了杯子,杯子就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塑料膜,我高興的叫起來,成功了!

通過此事我知道了要認真去做一件事情,一定可以成功的!你喜歡這一個試驗嗎?

一次實驗的啟示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5字

“到底該怎麼做呢?”同學們的一陣陣叫嚷聲不斷從教室裡傳了出來,他們到底在幹什麼?原來是在做馬德堡半球實驗呀!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今天一上課,老師就拿來了兩個碗和一個氣球。這是要幹什麼?疑惑從同學們的心中冒了出來,都迫不及待地伸長了脖子向前探去。看見同學們這爭先恐後的樣子,老師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做一個馬德堡半球實驗,你們需要不借助外力來讓這三樣東西粘在一起。”說完還指了指桌子上的碗和氣球。我拿起碗,左看看,右瞧瞧,可是任憑我怎麼努力,都無法不借助外力把這三樣東西粘在一起。這時,一個同學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氣球吹起來,再把兩個碗扣上不就可以了?只見他不慌不忙地吸氣、呼氣,氣球終於吹起來了。接著把兩個碗扣上。可是這種方法似乎不太可行-第二個碗還沒扣上第一個碗就掉了。我們左試右試,個個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終於大家安靜下來,都在想辦法,教室裡安靜了……

這時,老師的一句話提醒了我們:“這是關於空氣壓力的實驗,我們應該……”老師的話還沒說完,一位同學的尖叫聲便打破了課堂的安靜:“我們把氣球放在兩個碗裡,只留下一個吹氣口,然後吹氣,把氣球和碗之間的空氣都擠出去,這三樣東西不就粘在一起了嗎?”“呀!這可真是好主意!”我也情不自禁的大喊起來。果然,按照這個同學說得做,我們成功了。成功的那一刻,時間彷彿靜止了,每個同學拿起最後的成品高興地撫摸著,老師的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科學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我們專心探索,就一定會找到科學,找到科學帶給我們的興趣。正如牛頓所說的:“沒有大膽的猜測就沒有偉大的發現。”讓我們去尋找科學、發現科學、探索科學吧!

一次實驗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326字

今天下午,我跑到家裡學作文,老師首先發了兩張紙,我看見紙上寫著:“第十四課,實驗二,倒立的杯子不漏水。”我心想:原來今天要寫倒立的杯子不漏水呀。

老師說:“我們先做一個小實驗。”老師拿來了一個空瓶子、水、幾張紙,一個水桶,就開始了。我們都聚精會神地看著老師做實驗。

首先,老師拿來一個空杯子,裡面裝著水,再拿來一張紙蓋著上面,輕輕地按幾下,倒立過來,那時候我們都一目瞭然。老師迅速地把手放了,許多掌聲飛過來,成功了,沒漏水。

老師又試了兩次,一次比一次成功。

潘芍希上去了,拿來一個空杯子,裡面也裝著水,再拿來一張紙蓋著上面,按一按,倒過來,水,譁一下掉下來了。

下一個輪到我了,我也拿來了一個杯子,按著老師的樣子實驗,居然成功了。

這一次實驗真好玩。

一次實驗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8字

科學王老師曾經教我們做過一次實驗,讓我們嘗試在小車上放兩個鉤碼的情況下,看看要用幾個墊圈才能拉動小車。我把這次實驗叫做“小車快跑”。實驗材料有:繩子、小車、鉤碼、墊圈。

王老師給每個小組發了兩個鉤碼,四個墊圈,一根不足1米長的繩子和一輛簡易型的小車。我跟莫一天、範靖祺、鄒幸芝一組。我看著小車,不由得發愣:這小車兩邊的空隙這麼大,鉤碼放得穩嗎?誰知一個鉤碼放上去,它像個老大爺一樣,蹺著二郎腿,悠悠閒閒地“喝茶”。第二個鉤碼放上去,它立刻與另一個鉤碼聊起了“家常”。該綁繩子了,只要在繩子末尾與小車的鉤子連線住就可以了。最後將繩子繞在墊圈上,墊圈也搞定了!

最關鍵的一步到了!莫一天小心翼翼地鬆開手,動了!動了!小車移動了!我們小組歡呼起來。可我們歡呼聲還沒停,小車突然不動了,我們嚇了一跳。莫一天一看,呼!虛驚一場!原來是繩子拖到了地上。我問鄒幸芝:“我們小組只要一個墊圈就能動了,如果四個全放那會怎麼樣呀?”“那肯定是動的超級快!吱溜一下就過去了!”“真的?!那我們可得試試了!”

我們在繩子上掛了四個墊圈,果真像鄒幸芝說的那樣,“哧溜”一下就過去了,差一點掉到地上,得虧莫一天眼疾手快,扶住了小車,否則小車已經在地上“粉身碎骨”了。

“叮鈴鈴……”下課了,王老師將材料收了上去。哎呀,這節課的時間怎麼那麼短啊!

有趣的一次實驗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39字

有一天,我在小區裡玩健身器材,忽然被電了一下手指,好疼,這是怎麼回事,是靜電嗎,不如我回去試驗一下,好,就這樣定了,於是我就趕緊跑回了家。

首先,我找了一塊布,在頭髮上摩擦了一兩下。我找了面鏡子看了看,沒有什麼變化,於是我用手輕輕的碰了那麼幾下,並沒有像剛才那樣被電了一下,我皺了皺眉頭,想為什麼我沒被電呢,我也沒少做步驟呀,怎麼就沒有產生靜電呢,要不我再試一試。

於是,我又摩擦了那麼幾下下,又看了看鏡子裡的自己,還是沒太大的變化,只是豎起來的幾根頭髮絲而已,我再一次用手碰了碰,還是沒像第一次那樣的電流大。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做出一次完整的實驗呢?唉,竟然那麼難做,我不做了,讓愛做這個實驗的人去做吧。

我想放棄時,想到顧老師說的一句話,人要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於是,我又繼續實驗了,還是按照原來的步驟慢慢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哇,這次頭髮幾乎都豎了起來,用手碰了碰,毫無懸念,我成功啦。

電,很奇妙,但也很危險。可我非常喜歡這次的實驗。哈哈哈,現在回頭想想,也真是好玩呀!

一次實驗的發現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1003字

“哈哈,你失敗了”“我來,我來”“你錯了,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咦,是哪個班發出的聲音呀?奧!原來是四(9)班在做一個有趣的實驗。

只見繆於桐先把一個大塑料罐和小紙杯、乒乓球放在桌上,調皮地對我們說:“我可以不用手就能把乒乓球從大罐子裡變到小杯小裡去。”同學們聽了都半信半疑很是好奇,“睜大眼睛,仔細看,實驗即將開始。”說完,繆於桐緊緊地握住罐子的一半地方,飛快地用手旋轉著,然後不快不慢地拿起罐子放在紙杯上,時間掐得剛剛好,說時遲,那時快,就在他放在罐子上面的時候,乒乓球突然落了下來,還在紙杯裡表演了漂亮的幾個旋轉。臺下的同學們個個看得目瞪口呆,緊張得都屏住呼吸,教室裡連一根針掉下來都能聽見。隨著乒乓球漂亮地落入杯中,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都對繆於桐佩服得五體投地,嘖嘖稱讚,果然是乾坤大挪移呀!

“有沒有人願意上臺試一試的。”同學們聽到繆於桐的邀請,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勇氣上臺,我不服氣地想:“不就是騰空把乒乓球放進去嗎?這有何難?”於是,我自告奮勇地走上講臺,非常自信地拿起罐子把乒乓球放進去,然後使勁地轉呀,轉呀,只見乒乓球騰起了一點點,我就著急地把罐子拿起來迅速地往紙杯上放,可是乒乓球一點兒也不給我面子,我想讓它跑到小紙杯裡去,它卻偏偏和我唱反調,還沒等我放到上方,乒乓球“砰”地一聲落地了,臺下立刻傳來同學們議論紛紛的聲音,我緊張得冷汗直流,雙腿都在哆嗦,都聽到自己急促的心跳聲,我的手完全不聽指揮,頓時,我就像洩了氣的皮球,垂頭喪氣,心想,原來這個事實並沒有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啊!旁邊的繆於桐好像看穿我的心思,對我眨眨眼悄悄地說:“失敗乃成功之母,加油,你一定可以的!”聽到好朋友對我的鼓勵,於是我又充滿了信心。俗話說得好“慢工出細活”,第二次實驗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變得格外的仔細了,我仔細地回想著之前繆於桐的每一個動作並模仿著,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乾坤大挪移”終於也練成了,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的心裡比吃了蜜還要甜。

同學們看到我成功了,於是都躍躍欲試,錢鑫宇幸運地被邀請上臺表演,也許是太緊張,也許是經驗不足,也看乒乓球就要落下去的時候,“碰”的一聲,調皮的乒乓球從紙杯邊滑出來,實驗失敗了。

通過這個實驗,繆於桐告訴我們乾坤大挪移的原理:這個乒乓球它是靠離心力才上升,因為只有一個物體它失去了地心引力就會浮起來,這就是離心力。看來生活中處處是學問啊!

一次實驗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990字

下午作文課上,本是要講如何寫一次實驗的,可正當瞌睡蟲要爬上同學們眼睛的時候,老師的一句:“今天我們就來做個實驗”讓措手不及的同學們先是一愣,“瞌睡蟲”立馬掉了下來。隨著老師去拿道具,班上的同學都十分期待,有的竊竊私語,有的盯著門口,有的還小聲討論實驗的內容。

不一會兒,老師捧著一朵白色的紙花進了教室,同學們的目光也唰地集中在了老師手上。我一激動,恨不得大叫出來—這正是科學老師講過的“變色花”實驗啊!幾位同學也滿臉興奮,有的高舉起手,有的在位上眉飛色舞地與同桌討論著。正說著,老師便神神祕祕地說有的同學接近了。於是,我們的慾望和好奇心被吊了起來,恨不得有預知能力呢。

老師又從講臺上端起一個小噴壺,我的目光一下就被勾住了,老師對準紙花的花瓣噴了兩下,因為不在前排沒能立即看清,只聽前排的同學首先叫了起來:“粉色!”“看,它還在變色。”不一會兒,“花瓣”漸漸地變紅,最後連最靠後的同學都看見了。同學們又開始紛紛議論,有的把專業術語都搬了過來,我雖略知一二,但也說不明白。望著老師的噴口轉向葉子,我的心卻又拎了起來,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噗嗤”幾聲後,葉子也脫去了白衣,不一會便穿上了藍、綠色的新服。最後,一朵白花花紙花竟成了葉子綠、花瓣粉的彩花。

正當同學們激動萬分之時,老師早將問題拋了出來,“為什麼白花會變色呢?”我和幾位同學也都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老師不偏不倚點重了我。“水是紫甘藍汁”,我稍帶緊張,憑著記憶又有些猜測地說:“而花瓣是—”老師點了點頭,有些許贊同。為了解開同學們心中的謎題,老師點開PPT,為我們解了迷。

原來,紫甘藍神奇地變色秀,是由於紫甘藍內部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小細胞—花青素的化學反應起了作用。這和細胞碰到酸性物質就會發紅,而鹼性就會偏綠色,是一種“天然試劑”。同學們都恍然大悟一般,有的因事先猜中而興奮,有的為實驗的神奇而驚歎。老師又說:“花瓣是白醋泡的,而葉子是小蘇打水泡的,所以會產生反應”。茅塞頓開的同學們還回想著實驗的過程,久久沒回過神來。

在老師的講解下,我們又瞭解到這個實驗的意義和作用。

一:每個實驗都有自己不同的意義,只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每個看似平凡的現象後都可能有一個重要的原理等我們去發現和應用。

二:紫甘藍變色也可以在生活中用以測試水果蔬菜的酸鹼性,對我們按照各人身體情況挑選食材有很大幫助。

記一次實驗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0字

今天,語文老師給我們留了一項特殊的作業自己動手做一個小實驗。

說幹就幹,回到家後,我立即找來了要做實驗所需的材料,一盆水,一張乾淨的面巾紙和一個完全沒有水漬的空玻璃杯。

準備就緒,實驗開始。我先將面巾紙揉成一團,塞進玻璃杯中,這時的紙巾沒有任何變化。然後,在保證紙巾不掉下來的前提下,我玻璃杯倒過來,杯口朝下杯底朝上,接著將它豎直地扣入那盆水中,一直扣到盆底,才把它取出來。這時候,玻璃杯的外側已經被水浸溼了,那麼內側呢?我把杯中的面巾紙團取出來,它竟然一點也沒有溼!咦,這是為什麼呢?

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打開了百度,搜尋了有關資料才知道,這個實驗其實涉及到物理的壓強知識。放進紙團的杯子裡面含有空氣,當杯子放進水中後,裡面的空氣被壓縮,當壓縮到壓強等於水的浮力時,水就不會再進入杯子,所以杯子中的紙團就不會溼了。

原來是這樣!沒想到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中還隱藏著不平常的道理!

“處處留心皆學問”。科學的知識,是需要我們用雙眼去發現的。科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勇於探索、實踐,一定會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學生!

記一次實驗 篇11

記事作文 ,756字

一天放學我回到家裡,看到家裡的鐘錶下面的鐘擺來回不停的擺動,忍不住突發奇想:什麼樣的鐘擺才能擺得越快,並且擺的次數更多呢?為了解決疑惑,我決定做一次實驗。

首先我分別安排了三組實驗第一組實驗,是看看是不是,擺捶越重,或者是擺錘越輕,就擺的快並且擺的次數越多呢?第二組實驗是看看是不是擺的幅度越大,或者是擺的幅度越小,就擺的快並且擺的次數更多呢?第三組實驗是看看是不是擺錘的擺繩越長,或者擺繩越短就擺的快並且擺的次數越多呢?我動手開始做了第一組實驗,我先用手機來計時一分鐘。然後拿起了一個加了砝碼的擺使得擺錘更重。實驗結果出來了,擺錘重的擺一分鐘,可以擺51下。緊接著我又拿起來。砝碼去掉了的擺錘輕的擺,一分鐘裡也擺了五十一下,看來擺錘的重與輕,與我想要的結果無關。

我又開始作了,第二組實驗,我先拿起了一個擺讓它擺動的幅度大寫,在一分鐘裡,這個擺擺動了47下,我又拿起了一個和前面完全相同的擺讓它擺動的幅度小些,這個擺在一分鐘裡擺動了49下,通常情況下,在1~3之間的誤差忽略不計的。所以幅度的大小也與我想要的結果無關。

我很快便開始做了第三組實驗,我拿起了一個擺繩長的擺。在一分鐘裡,擺繩長的擺擺凍動了454下,我又拿起了一個擺繩短的擺在一分鐘裡,擺繩短的擺,擺動了72下。看來擺繩的長短與我想要的結果有關。也就是說擺繩越短擺擺動的速度就越快,並且擺動的次數更多。為什麼擺繩越短擺擺動的次數就越快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我便上網搜尋原因。

我終於搜尋到了擺繩越短擺擺動的速度就越快,並且擺動的次數更多的原因,因為擺擺動快慢與擺長和當地的重力加速度有關,擺長越長擺動越慢,當地重力加速度越大,擺動越快,所以與擺繩短長有關。

通過這次實驗,我認為科學真是一個智慧的殿堂,任何人都需要進殿堂的大門,來不停的探索!

有趣的一次實驗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7字

一個懶洋洋的午後,我閒來無事,便翻出一本《科學大眾》來看,看著看著,我被書上一個有趣的實驗吸引住了。

這個實驗的名字叫做“綻放的‘水中花’”。這個實驗到底怎麼做呢?如果你想知道,就聽聽下面吧!

我找來一張彩色硬卡紙,一把剪刀,一個圓規,一支鉛筆和一個大瓷盤,準備就緒,實驗開始啦!

我用圓規在卡紙上畫了個大圓,用鉛筆認真地細心地小心翼翼地沿著大圓畫了十幾片甚至幾十片大大的長長的花瓣,頂像了一朵“平面”向日葵,我又用筆給它畫上了笑臉,可愛極了,我用剪刀把這朵向日葵剪下來,把向日葵常常的花瓣向內全都摺好,再用手掌壓了又壓,用屁股坐了又坐,終於把“不聽話”的花瓣折服了。

我把盤子裡裝滿了水,把正在“微微掙扎”的向日葵準備好,喊來媽媽,讓她和我一起觀看這激動人心的時刻,我以高昂的語氣對媽媽說:“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同時,我將紙向日葵放進水裡,慢慢地,“水中花”漸漸地張開了被我壓住的花瓣,又過了一會兒,它全“盛開”,好似在舒展筋骨,美麗極了!媽媽也在一旁鼓掌,不過一會兒她又茫然地問:“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自豪地說:“因為紙張產生的恢復與水的張力互相作用導致的,當兩種力互抵時,紙張會慢慢展開。”

說完,我“奸笑”兩聲,說:“嘿嘿,看完了,也聽完了,要付觀看費!”聽罷,媽媽和我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

驚心動魄的一次實驗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0字

我們今天做了一個實驗——“穿氣球”。

剛開始我們瘋狂地舉手想參加實驗。最後老師選了小陳、小華、小高和小彭。開始做實驗了,我們提心吊膽地望著它們,害怕氣球會爆。小華害怕地說:“老師可不可以給我個耳塞?”全班鬨堂大笑。小陳小心翼翼地捻著兩個最厚的邊,突然,小陳說:“我穿進去了!”小華此時正躲在牆角害怕地看著小彭的氣球,小彭一會兒貓著腰,一會兒舉起氣球對著燈光看著鐵絲穿到哪兒了,一會兒轉動鐵絲。一分鐘後小彭說:“我完成了!”小華下來說要找什麼衛生紙來塞耳朵。小高在那兒使勁地戳著氣球。這時我恨不得上去幫他一把。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小高穿過了一面。可他一時心急了,用力過猛,“噼”的一聲氣球爆炸了。現在只有小華還在站在牆角,似乎被剛才爆炸驚住了,一些同學發出“?紓??rdquo;的聲音嚇唬小華。小華戳了一個洞,氣球漏氣了。

今天的實驗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越來越絕望的時候就更要樂觀和堅持,”就像小高一樣就算他戳不進去的時候,還面帶微笑。雖然,小高失敗了,但是他這種樂觀和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一次實驗的啟示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410字

傳說“以卵敵石,卵不破”!你覺得可能嗎?不可能!所以,它才值得我們一試。但萬事皆有可能,我要試一試。

我先找了塊布、塑料袋和棉絮。先在塑料袋底部塞一層棉絮,然後放上雞蛋,接著再鋪一層棉絮,最後再用布做一個“降落傘”,把它一點點塞進袋子,就可以實驗了,我想:“我包的那麼嚴,雞蛋肯定不會破”!

我把它從高空投入了下去,之前蛋掉了下去,我一看,降落傘沒開啟,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蛋不會破吧!果然,蛋黃摔到地上破了,碎了的蛋黃把棉絮都染黃了。

我不甘心,雞蛋撞到地上一定會碎嗎?於是我又對我的工具進行了改進,第二次我乾脆不把布放進袋子裡了,省得它又打不開。我還在塑料袋裡充滿了氣,好緩衝衝擊力。

我又一次將雞蛋投到地上,這次像我想的那樣,布減緩了速度,使雞蛋安穩落地,我激動的嘴角上揚。

是啊,只要你肯用心去試,肯定會成功,就像名人說的萬事皆有可能。

有趣的一次實驗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821字

一張紙用手對摺最多能對摺幾次?你思考過這個問題嗎?我們在一次有趣的作文課上找到了答案……

“鈴、鈴……”上課鈴響後,小桔燈的燈燈老師帶著神祕的微笑走進了教室。對我們說:“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同學們有的問老師道:“是什麼實驗?還有的同學推測到是不是煮雞蛋的實驗?”燈燈老師見我們這麼激動,便對我們說:“那我們先看幾道小題。”老師給我們看了幾道題,如:海馬是在爸爸肚子裡出生的是對的嗎?……接著老師就給我們拋來了一個大疑問:“一張紙用手對摺,對摺次數會不會超過9次?”老師剛說完,同學們又議論起來,有的說可以,有的說不可以,老師便對我們說:“口說無憑,接下來,我們就來實驗一下,同桌兩人一組,一人當記錄員,還有一人當摺紙人。”

我的同桌直接拿了一張紙,用手對摺,只是輕輕捏了一下,好像很自信,很快就把第一遍對摺好了。當她折到第三四次的時候,就覺得不對勁了,只見紙變得又小又厚,我察覺到她的心裡有一絲不安,我用手摸了一下,紙已經變得很硬了。接著她開始折第五次,折第五次時,她非常用力,彷彿如果紙不對摺過去她就要把它吃掉似的。第六次時,她心裡的小人終於爆發了,直接用手捶了起來,心裡也隨之憤怒了起來,把我嚇了一大跳。這時,紙已經變得像一塊小磚一樣硬。到了第七次,哎呀!她無論怎麼捶,怎麼壓,紙都不能再對摺下去了。於是,我得出了結論:“將一張紙用手對摺,對摺次數不會超過9次”,這句話是對的。

通過這次實驗我非常開心,因為我知道了有些事情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難,有些事情口說無憑,只有親身實驗才能得到結果,如果要驗證一件事的真偽,要去大膽求證,通過不斷的驗證去證明,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

一次實驗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97字

“啊——是誰帶了芥末!”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想問,好好的教室裡怎麼會有芥末?因為我們班做了一個“食物的酸鹼性”實驗。

首先,張老師親自給我們做示範。她從袋子裡掏出一張黃色的試紙,舉起來給大家看了看,隨後拿來一瓶蘇打水,把試紙浸沒在蘇打水裡。就在那一瞬間,試紙開始發生變化,綠色迅速在試紙上漫延,先是淡白色,一秒後又變成了淡綠色,拿出來時已經變成深綠色,宛如哈利波特的魔法一般,大家都驚奇地睜大了眼睛。

“為什麼試紙會變綠呢?”張老師將試紙高高舉起,“那是因為蘇打水中含有鹼性物質。在運動時,人體內會產生酸性物質,導致肌肉痠痛,而蘇打水中的鹼性物質可以將酸性物質融合再降解,所以許多運動愛好者都喜歡喝蘇打水。”

接著,大家如火如荼地開始了實驗。

葉子神祕地從課桌裡掏出了一盒不明物體,用手緊緊地遮著封皮。“裝什麼神祕!”申桂銘一把將小盒子搶到手中,只見盒子上寫著“牛奶”兩個字。

我拿出科學工具袋裡的試紙,小心翼翼地沾了一點牛奶。“好像沒有什麼變化嘛,”錢曼琪湊近試紙說道,“還是黃色的。”陳語軒把試紙拿去看了看後說:“也許是牛奶的酸鹼性不明顯。”

“不如,我們用洗手液試一下。”我拿出洗手液,用試紙沾了一點。“你們看,有戲!”申桂銘激動地說,“好像變紅了!”大家紛紛湊了過去,真的,試紙微微有點泛紅;一秒後,紅色開始加深,越來越紅。太神奇了!

“我們成功了!”大家歡呼雀躍。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才能出真知呀!

一次實驗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936字

火焰竟然可以在水面上燃燒。你相信嗎?今天在作文課堂上我欣賞到了這奇特的一幕。

走進作文課堂,看到老師的講臺上放著一個塑料盆,一根蠟燭。咦,怎麼回事啊?頓老師今天想給我們做實驗?我立刻打起精神,坐得端端正正的。這時,頓老師滿面笑容地走進來,笑了笑說:“這節課我要做實驗——漂浮在水上的火焰。”話音剛落,彷彿在平靜的湖面扔了一塊巨石,教室裡同學們議論紛紛。火可以漂在水面上?地球人都知道,水火不容,老師在欺騙三歲的小孩吧。我滿臉疑惑地看著老師。

頓老師還是那副標誌性的微笑,他掃視了同學們一眼,如同戰場上的一位將軍,不緊不慢地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驚奇地瞪大了眼睛,一動不動地注視著老師,眼珠子好像要從眼眶裡跳出來似的。只見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個打火機和一個硬幣,點燃蠟燭。接著他把蠟燭的蠟滴在一枚一元硬幣上。頓老師輕輕地把蠟燭粘在了硬幣上。只見,他小心翼翼地將蠟燭放在塑料盆裡。他拿起一個裝滿水的杯子往盆裡裝水,只聽見嘩嘩的流水聲。我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蠟燭。哼,水碰著火焰不滅?大騙子一個?好戲即將上場,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蠟燭。水漸漸靠近燭光了。頓老師倒水的速度變慢了,水滴答滴答地流。我的心怦怦直跳,如同揣了一隻小兔子似的。水不會滅嗎?“呀”!同學們驚訝地叫了起來,因為水已經和蠟燭齊平,但燭光依然燃燒,彷彿漂在水面上的燭光。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火焰正漂浮在水面上。同學們圍上前,仔細觀察,只見火焰低於水面還在燃燒,火焰的外面有一層外壁保護著火焰。同學們都張大了嘴,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是太神奇了!

我覺得奇怪,火為什麼會在水上漂?於是走上前去問頓老師,老師笑了笑說:“蠟燭燃燒後,因其外壁與水接觸,蠟燭燃燒的熱量會很快被水吸收,使其外壁不被融化,而在蠟燭四周逐漸形成一圈團籬似的防水層,使得蠟燭不會被浸溼。”聽了頓老師的解釋,同學們恍然大悟,我情不自禁地在心中默默為老師點贊。

這節課太有趣了,它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老師,只要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細心思考,你就一定能發現其中更多的奧祕。

我的第一次實驗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28字

星期天,老師讓我們做了一個我有生以來的第一次實驗,讓我受益匪淺。

老師給我們準備的材料有:一個雞蛋,一包鹽,一個透明杯子,一根木棒,一杯清水。只見老師把水倒進杯子裡,再把雞蛋放進杯子裡,這時我們看到雞蛋沉入了水底。在給我們做了講解後,老師往水杯里加了一點鹽,並用木棒攪拌了幾下。做完這一切,老師讓我們看雞蛋有沒有浮起來,我們一看,雞蛋紋絲不動,還躺在水底睡覺呢。老師又放了很多鹽,水也慢慢變得渾濁起來,鹽溶化的速度也越來越慢。

讓人驚喜的時刻到了,雞蛋浮了起來,我們都特別開心!老師又加了一勺鹽,接著攪拌均勻,雞蛋又上升了好高,離杯底已經有五六釐米高了。而且水面上,已經可以看到雞蛋圓圓的小腦袋了。

雞蛋為什麼會浮起來呢?老師告訴我們,不加鹽的時候水的密度很低,所以雞蛋會沉入水底,加鹽後,水的密度變大,雞蛋受到的浮力大於它本身的重量,所以會漂浮起來。

科學知識無所不在。我們要認真觀察,這樣才能發現科學知識。我要認真學習科學知識,長大後當一名科學家。

一次實驗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0字

就在這麼一次作文課中,做了一次實驗……

你見過會吹氣球的瓶子嗎?哈哈,一定沒見過吧,那麼請跟我來,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

當然今天的主角——小蘇打出來了,有一些堅持用水和小蘇打混合起來裝進瓶子裡就可以使氣球變大,嘿嘿,恭喜你答的特錯大錯。

老師抽出一張白張,平均的疊成兩份,用力一撕,一張整齊的白紙出現在眼前,老師像是變戲法一樣似的,1秒就把這張紙折成了漏斗,把氣球套到了漏斗上,準備要把蘇打水倒到氣球裡時,漏斗就在和老師鬧彆扭,原本這個漏斗應該不能走,可一走,小蘇打就坐在降落傘到了桌面上,同學們有的不禁長嘆一聲,而有的一本正經的看書,還有的裝著若無其事的在發呆中。終於搞定了這一個調皮鬼,我在心中安安歡呼一聲!

老師接下來把白醋裝到瓶子中,又把裝著蘇打粉的氣球口與瓶子的口。“同學們,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隨著蘇打粉落在白醋中,泡沫也漸漸地多起來了。瘦弱氣球成了一位偷吃完西瓜的豬八戒的肚子一樣變大了。

這神奇的現象其中的原理是瓶子中的白色液體是醋,小蘇打結合冒泡的資料:醋是酸性的,小蘇打是鹼性的,兩種結合在一起,就會有二氧化碳,所以,氣球才會變的這麼大。隨後老師又叫我們也做。

我覺得這些組中,就有一個是最搞笑的,他們的實驗已經完事好了,就是他們的氣球慢慢變成了一個葫蘆形狀,就在要開始程巨型葫蘆氣球時,有人開始唱起了《葫蘆娃》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歌聲太洪亮了,這氣球啪的一聲爆炸,這時空氣中合著興奮,傷心,恐懼。

通過這個小實驗讓我明白了:生活中很有趣的現象都包含著一定的科學道理,科學就在我們身邊!睜大你發現的眼睛,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有趣的一次實驗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76字

“加油!你能行!”“我相信你!”這是哪兒的聲音?原來是小桔燈教室裡傳出的。

只見小黃同學在前面滿頭大汗地折著一張大報紙,底下的“觀眾”們給他加油,這是怎麼回事?原來,今天早上,老師走進教室,手裡拿著一張大報紙,神祕地說:“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實驗,把報紙對摺,看看能不能對摺9次!”

底下立刻炸開了鍋,小綠同學說:“竟然是這種實驗,簡直是侮辱本人的智商。”小藍同學一臉不屑:“不去!簡直so easy!”只有小黃同學躍躍欲試道:“我來!我來!”老師說:“小黃同學,你請。”

實驗開始了,一折,兩折,好像很輕鬆嘛!三折,四折,小黃同學皺起了眉毛,似乎在想:“它怎麼和我叫板?”五折,眉毛絞了起來,大家一起喊道:“加油!加油!”六折,小黃同學臉漲得通紅,好像在想:“咦,怎麼變得如此硬?如此厚?小藍同學擔憂地看著他,小綠同學依舊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還有一些同學幸災樂禍,一臉壞笑,唯恐天下不亂的樣子。小黃同學用力地把那中指粗的紙往下壓,滿頭大汗地折起了第七折,便堅持不住了,小藍同學連忙跑了上去,把那紙又用力往下折,紙紋絲不動,我們也束手無策了。原來紙真的折不到9次呀!

古人說得好:“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實踐,怎麼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