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出發於實際相關作文20篇

一切,出發於實際 篇1

高二作文 ,1008字

“從實際出發”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一種務實思想。無論是社會、國家、還是個人,如果脫離實際,都會走向失敗的深淵;而從實際出發,就能取得輝煌的成就。歷史總是能將一切清楚明瞭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從實際出發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19世紀初資本主義制度弊病日益暴露,聖西門、傅立葉、歐文這些有識之士便建立了一個名為“新和諧公社”的組織,提出改造社會建立理想社會的美妙設想。但這些設想脫離了社會實際,使人民內部矛盾激化,根本無法實現,因而,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而馬克思卻截然不同,他腦子裡沒有空想的成分。他實事求是地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最終,《共產黨宣言》問世了!它宣告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就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源於“一切從實際出發”。

從實際出發是一個國家繁榮發展的內在要求。脫離實際國家就會落後,甚至倒退。不是嗎?翻開我國五六十年代的社會發展史,你會聽到“大躍進”“人民公社”那響亮的口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肥豬賽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殺一頭,足夠吃半年!”……精神可嘉,可是脫離了實際,違背了客觀經濟規律,導致國力衰弱,民不聊生。從歷史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我們黨解放思想,確立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實行改革開放,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迎來了今天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讓昔日沉睡的東方巨龍騰飛於世界。

從實際出發是個人成才立業的根本。老子說:“不失其所者久。”世界無限廣闊,誘惑無止,只有紮根於實際才能成就一番偉業。魯迅先生就是從實際出發而成功的典範。他不僅從個人實際出發,更是從一個民族的實際出發。他棄醫從文,拿起匕首投槍直刺敵人心臟。他《彷徨》《吶喊》只為喚醒一個民族的靈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好一個人民的戰士!從而成就了他的事業與美名。

從實際出發,於社會,於國,於人何其重要。因此,我們不要僅憑意氣滿腦子空想,不要再彷徨不前。做不了大河,就做條涓涓的溪流,一樣能走過高山來到水遠;做不了參天大樹,就做株小小的野草,一樣能綠遍天涯;做不了頂天立地的英雄,就做一個普通的百姓,一樣能活得光明磊落。所以,我們在尋找人生旅途的下一個驛站時,請記住這句經典雋永的名言:“一切,從實際出發。”

記得那一次出發 篇2

國三作文 ,687字

陽光炙烤著大地。暖風拂過,遠方湧起陣陣麥浪。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清香。我卻無心欣賞眼前這一派寧靜祥和的鄉間風光。

“奶奶,就送到這兒吧。”我再次說道。身後的汽車司機不耐煩地鳴笛催促著。

我面前那一位瘦削的老人卻似乎還在期待著什麼。她那早已乾癟的嘴脣不斷翕動著,最終還是顫顫巍巍地擠出一句話:“才呆三天呢,不再多呆幾天嗎?”

我最終還是狠下心來,搖了搖頭。我也很想多陪她幾天,盡做子孫的孝心,可是我的父母卻忙於工作—這次抽出時間回鄉下老家對他們而言已是十分不易的。

奶奶原本還寫有些許期待的臉在看到我的拒絕後還是凝固了,但隨即又鬆弛下來,露出那個我再熟悉不過的慈祥微笑:“那,好,保重啊。下次還來奶奶這兒玩。”

我低下頭。我無法面對那雙昏花老眼中所透出的不捨與難過,無法面對那故作輕鬆的熟悉笑容。我只是敷衍地“嗯”了幾聲。

我知道奶奶內心有多希望我們再留下來多陪她幾天。在過去的三天中,她曾無數次地告訴我,在得知我們要來的訊息後,她每天都眼巴巴地看著日曆,盼著撕日曆的那一刻,盼著我們到達日子的臨近;可我們在的日子裡,她卻從未撕過一張日曆。

“日曆越來越少,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你們離開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我希望你們不要走,多陪我一天也行啊。”當初奶奶苦笑著說完這句話,隨後搖搖頭,輕嘆一聲的模樣讓我不敢忘卻。

身後汽笛的叫囂將我從回憶中驚醒。我匆匆揮揮手,跑到車上。汽車發動了,窗外景物不斷變換,我卻還是定定地看著那抹黑色剪影,看著它漸漸變小,最終濃縮成一滴墨,在廣袤的大地上依舊顯得那麼突兀與格格不入。淚水不經意間湧出來,模糊了我的雙眼。

我將永遠記得那一次出發。

一切都要去實踐 篇3

日記 ,452字

認識來源於實踐,這個道理大家都很清楚。但是又有多少人去實踐了呢?不要說大事情,就連生活中的小事情都要去發現,去領悟,去了解。

今天起得很早,見媽媽已經在廚房弄西紅柿汁。我就把自己洗漱了一下,就在這個時候,她說自己很忙碌。讓我去菜市場買點東西,玉米和圓白菜。媽媽給我說的很清楚,每個東西的價格是多少,在哪個位置什麼的。我換了一下衣服就出發了,一路上人真的很多。大部分都是買菜的,因為大早上畢竟蔬菜新鮮這個道理大家都懂。走進市場,裡邊有好多蔬菜,西紅柿,土豆,青椒還有很多其他的。聽媽媽說,到了夏季後,市場的菜都是自己種的。所以比較好吃。我進去就去尋找媽媽要的東西,可是徘徊了一圈後,問了很多價格就是沒有媽媽說的那個價格。要是買的貴了的話,又浪費錢。可是,我又該怎麼辦呢?最後又原路返回,手裡什麼也不提著。感覺到心裡失落極了,到又能說點什麼呢?都怪自己平時不去和媽媽一起去買菜導致一點經驗都沒有。

也許今天的事情看起來我一無所獲,但是我的心裡很明確的知道,以後一定要出去實踐,不能再像個宅女一樣,與世界隔離。

記得那一次出發 篇4

國二作文 ,848字

歷史的長河中,多少英雄的出發,又給我們留下了多少珍貴的財富……我願化作一顆流星,不遠數紀光年,只為感受那絕世的壯美!

勾踐離國

殘陽如血。他回眸,那一座宮闕里,朱顏已改。感到無顏面對文武百官的他正欲了結此生,范蠡站了出來。於是他放下了手中的劍,毅然出發,昂首踏入夫差的馬棚。多少年,他忍人之不能忍,受人之不能受,范蠡的灼灼清言,彷彿在眼、在耳!他帶著希望出發,再攜希望迴歸,在子民們期盼的目光中,終於譜寫了以弱勝強的人間神話。再回首,他那深沉如夜空的眸子裡彷彿裝著寒星,熠熠生輝。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

記得那一次出發,越王勾踐為東山再起邁出沉重一步。

易水微寒

暮色蒼茫。一道身影邁著顫巍巍的步子,高歌著向前走。那歌聲蒼茫淒涼,讓人不禁為之落淚。“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他唱著,眉宇間盡是歲月的痕跡,溝壑縱橫。戴孝為他踐行的人們,在他身後潸然,易水拍打岸邊,凝視著他走上不歸之路。

太子相求,他欣然應允;百官生疑,他隨機應變;圖窮匕見,他力逼秦王;身受重傷,他仰天大笑—那笑聲裡有他一生的豪情,有他對祖國的一片赤誠之心,還有他對秦王不屑的諷刺。荊軻啊荊軻,微寒易水中,是否有你不朽的忠魂?

身入狼邦,壯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國,蕭寒易水古今流。

記得那一次出發,燕將荊軻為保家衛國踏上不歸之路。

昭君出塞

晨光熹微。她一步一回頭,縱使千般回首,那一座漢家宮闕已是越來越遠。她垂頭,長長的睫毛宛如美麗鳥兒的尾翎,掩不住眸中的不捨眷戀。纖纖玉指輕撥琴絃,琵琶一曲,淡淡的幽怨融進每一個音節,飄散在夜氣裡。那一隻只掉落的大雁,沉醉在了她的韶華里不可自拔。昭君的美麗,彷彿月光,傾灑在大漠之上,留下無盡的皎潔。

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論,幾與衛霍同。

記得那一次出發,明妃昭君為漢匈和睦搭建和平彩橋。

歷史長河中一筆筆精神財富,將豐富我的靈魂,滋潤我的人生。我化作一顆流星,劃過歷史的夜空,留下燦爛的軌跡。

記得那一次出發 篇5

國一作文 ,658字

人生中總有無數次出發,每一次出發都是踏上新的路程。也許這條路的終點是驕傲的成績、優美的風景……也許是心靈深處的覺醒、思想底層的拷問……無論這條路上有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都要走下去,因為這條路的終點一定令人難忘。

在那次年級速算比賽初賽時,我認為自己掌握得不錯,只要速度上能保證寫完,拿到複賽的資格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我順利地寫完了整張卷子。可是在最後交卷子的時候,我的心卻“砰砰砰”地跳得厲害,好像要知道我即將錯過什麼似的。

在一個下午的苦熬與焦急之後,我拿到了自己的卷子,一個鮮紅的84立在那裡,彷彿在說:嘖嘖,這就是你的最高要求?看看你丟了多少分啊!你讓我沒有臉面在朋友圈裡混了……是啊,我做錯的八道題,有至少三道是可以挽回的。我不禁嘆了口氣。不過我還是獲得了參加複賽的資格,因為我的排行前面僅有6名同學。

在後面的日子裡,我每天都勤學苦練,把書上的題做了一遍又一遍。在保證字跡工整的前提下,努力地提高正確率,減少時間。因為在複賽的時候,題量會更大,時間會更短。

在一個又一個夜晚,每當我想偷懶不練的時候,每當我睏意纏身的時候,我都會看一眼那張84分的卷子,它彷彿在告訴我:“你要堅持下去,繼續努力,不比別人付出更多,你怎麼能在分數上超越別人呢?”對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想到這裡,我又打起了精神,練習著一種又一種的題型。

終於盼到了考試的時候,我充滿自信地踏入了考場,面對一道又一道熟悉的題,我很流利又快速地寫完了。並且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奪得了第一名!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那一次出發,讓我刻骨銘心!

記得那一次出發 篇6

國三作文 ,419字

是誰無事種芭蕉,朝也瀟瀟,晚也瀟瀟。

三年前的暑假,曾去海南遊玩,掩著暮色,匆匆進入一家旅館。

次日清晨,推門欲出時,看見小院中有芭蕉,許是旅店用來裝飾那小院,不料這隨意之舉讓我在這異地感到了盈盈的親切—家常裡卻又帶著桀驁。

這次出發讓我看到了率真之景。

芭蕉帶有空靈的感覺,我恍惚憶起書法史上的一個“以蕉代書”的人物,懷素。他在廟前種過不少芭蕉,每大醉之際,他就會在芭蕉上書字,這也是為什麼他的字如此自由灑脫。世上綠植眾多,為何他偏偏在芭蕉上寫字呢?在我看來,首先是因為他的身份吧?他作為一個和尚,終究是親近於更有禪意的物事吧。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在豐子愷筆下,那淋漓如芭蕉者,卻只作為了陪襯。

芭蕉如人,並不要求要多麼耀眼,其實,做一個默默無聞的角色又有什麼不好呢?

芭蕉並非全是紫陌深處的愁,它也可活得淋漓。我們並非全都是陪襯兒,我們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那一次出發,幾株芭蕉似是出發的收穫,也是那次出發的開始。

記得那一次出發 篇7

國一作文 ,584字

謝謝,因你獨特的方式,我已在不經意間出發,走在迎風的路上。

“切!數學那麼差,高中也考不到!”你輕蔑地瞥了我一眼,不屑地說。我一時呆在了那裡。的確,你的成績太優秀了,我似乎只能做陪襯,你每次拿到好分數,都炫耀似的笑著看著我。你知道我會在學習時間看書而耽誤時間,就每次都嘲笑我。以前,我也忍受了,但今天,我被激怒了!

那天以後,我放下了手中的書,毅然決然地換成了厚厚一疊習題冊,發瘋似的拼命寫完作業,之後又投身題海;上課乏困了就使勁捏著大腿,逼迫自己打起精神。

終於,在奮鬥路上,學會坦然面對自己。你說,你見過兩種人,一種是記住知識很難,但記了就不會忘,一種是記東西很快,但馬上就忘,而我是記的慢,忘得更快的那第三類人。我笑笑,不說話。

終於,掙扎著爬出英文字母的荊棘叢,帶著滿身傷痕,衝向文言文的崎嶇山路。終於,我第一次站在語文被表揚的人群裡,第一次物理競賽獲獎,第一次變成了全校第68名。我知道,我已在這條迎風的學習路上越走越遠。

其實,不難發現,你也是背後最支援我的一個,數學題沒聽懂,無論多繁,你都會耐心地講解,速度的計算公式,你為我演算了不知多少遍,英語的固定搭配,語文的各種手法……甚至競賽獲獎,你竟是臺下笑得最燦爛的。

我發現,那個原來的自己長大了。窗外,白雲緩緩,如今品嚐過拼搏、奮鬥、絕望、孤獨、鮮花和掌聲的我,再想起那句略顯刻薄的話,那天那一次出發。

記得那一次出發 篇8

國二作文 ,951字

週五,微風輕揚,拂亂我額前的碎髮。

我苦惱著。上午接到了團委書記邢老師的通知:為迎接週一的法治宣傳日,由我做國旗下的講話。媽媽是一名檢察官,這也許就是邢老師說“你是最合適的人選”的原因吧。我並沒有因為這突出其來的機會而被興奮衝昏了頭腦,相反,我倍感壓力。怎麼選角度?怎樣表達主旨?語言如何精練?一個個問題不斷地飛出來,我煩躁地捂住了額頭,試圖讓手心的冰涼幫自己降降溫。以前,每當看著舞臺上、國旗下那些文采飛揚、妙語連珠的主持人、發言人時,我總心生羨慕—什麼時候我也能有這樣的機會那該多好?而現在,機會已經在我眼前,我要做的,只有把握好它。

我決定要為它做些什麼。於是,我要從這裡出發。

“怕什麼,不就是一次發言嗎?想想你可是一個在實小連任兩屆大隊委的人,當初這麼長的競選詞不也是自己完成的嗎?”我這樣鼓勵自己。於是,在週末緊張訴學習中,我抽時間查詢資料,詢問媽媽有關法治與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媽媽很樂意幫助我,她跟我講了很多關於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識,讓我受益良多;她也十分語重心長地談起一件件令人心痛的案件,教誨我要知法、學法、守法。同時,我還在網上閱了全國各地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學習過後,我又瞭解了更多的法律知識,並把自己心中所想寫下,在媽媽的幫助下修改、朗讀,直到熟練。為了這次發言,我雙休日晚上都準備到深夜,直到週日中午才算完成較為滿意的一稿。

週一,主席臺。站在國旗下的那一刻,我心中緊張萬分,對於我第一次在國旗下的講話,我做了充分的準備,現在離成功只差最後一步。“有請吳雨桐同學做國旗下講話!”主持人報出了我的名字。我深吸一口氣,走到話筒邊:“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那天風很大,吹得我頭髮亂飛,但我充滿自信地站在臺上,從容地發言,一個個清晰的詞句從我齒間滑出,我從未感到如此舒暢與自豪。發言完畢,我揚起一個微笑,深深鞠躬。我聽到臺下如雷的掌聲,我知道自己成功了!後來,在校裡遇到認識的學姐和朋友,她們都誇我講得好,那一刻我覺得之前的一切辛苦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知道,我的人生之路還很長,但我感謝這一次的出發,它讓我學會抓住機會,勇於挑戰,它讓我在前進的路上邁出了新的一步,明白了付出的意義。

記得那次出發,鼓勵自己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記得那一次出發 篇9

國二作文 ,1015字

頭很疼。

我伏在桌上,一聲不吭。周圍,很吵很亂。從未停過的喧譁聲無時無刻不撞擊著我的大腦。閉上眼睛,腦中彷彿有怪獸正在作怪,一時間,頭疼不已。來自太陽穴的刺激一次又一次地攻擊著我的最後一道防線。

鈴聲響了,考試要開始了。

我決定堅持,緩緩睜眼,站起。出發了,向著考場的方向。

下樓梯,人群熙熙攘攘。在人山人海中穿行,感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擠壓。沒有人會為我讓路,周圍的一切都是火燒眉毛般焦急。在緊促的鈴聲中趕到考場,頭部的疼痛又加深了一些。我輕揉太陽穴,有節奏地按壓,試圖緩解疼痛。似乎有了些好轉,靜下心來準備考試。

試卷發下來了,鉛印的,拿在手裡,很沉重。是數學考試,密密麻麻的數字、符號、圖形、字母讓我眼花繚亂。深呼吸,卻似乎並沒有什麼作用。大腦一片空白,所有的公式、方法全都消失了蹤跡。我努力回想,絞盡腦汁,卻一無所獲。我決定先挑簡單的題來做。前幾道選擇、填空都順利解出,腦中慢慢浮現出模糊的痕跡。繼續!我漸入佳境,以筆為槍械,紙為戰場,尺為兵馬,正是“沙場秋點兵”!

然而,又一陣突如其來的疼痛打亂了我的排兵佈陣,彷彿頭戴上了金箍兒,那些黑色的印跡就是咒語。“緊箍咒”生了效,如同針扎般疼痛。瞬間,好像天旋地轉,一陣反胃的感覺。

既然出發了,還能半途而廢嗎?絕不!我扶額,揉眼,強忍著疼痛,開始了又一輪的搏鬥。我努力睜大雙眼,咬緊牙關。一路艱險萬分,危機重重。但我選擇堅持,選擇出發,我就要學會去克服,怎能輕言放棄?披荊斬棘,我忍受著,我拼搏著,我不能讓我的出發毫無意義!

渡過一片片題海,翻過一座座書山。襲來的疼痛一陣緊接著一陣,似要將我吞噬。“只剩下最後一題了。”我這樣安慰自己。所謂的“壓軸題王”,自有其一定的難度。但我,無所畏懼。筆、尺、紙,準備就緒。思緒如流水般奔湧,筆尖與紙張接觸,“沙沙”的聲音中,流露出智慧的黑墨。身體的不適侵蝕著我,但它並不能打挎我,反倒讓我愈發冷靜下來。我不斷地轉換思路,調整狀態。秒針不知轉過了多少圈,發隙間滲出絲絲汗水。因為疼痛,也因為思考。筆,飛快地移動,似跳著優美的圓舞曲。終於,攻破了這一道難關!我恨不得跳躍起來,但刺痛與考場的安靜控制著我。

鈴聲響起,收捲了。

頭,依然很疼。

我伏在桌上,嘴角掛著喜悅。猶記兩小時前的選擇。我選擇了堅持,我選擇了出發。只要出發,再多的困難都能夠克服;只要出發,你就有勇氣面對一切;只要出發,你就會迎接燦爛的曙光。

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又出發了……

烏塔,一起出發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837字

一個女孩,揹著一隻大大的旅行包,好像回頭看了一眼,眼裡閃著慧黠的光芒,像是在對我說著什麼……學完《烏塔》這篇文章,當下課鈴聲響起,合上書本時,我的腦海裡仍然浮現著這個活潑開朗的德國女孩,她的名字叫烏塔。

課文裡寫了一個德國14歲的女孩烏塔,靠自己為超級市場發廣告單,湊足了到歐洲旅遊的費用。為此,她花了三年的時間準備,一塊一塊地積攢著希望,一點一點地實現願望,甚至還構想到中國旅遊……我非常佩服她,因為她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怕困難,非常執著,有著堅韌不拔的品格。可是回頭看看我自己,我做得怎麼樣呢?

記得那一次,我和父母一起外出旅遊。在途中,我想一個人到某個景點去看看。爸媽說,那裡就不用去了,去別的地方吧。但我說,可以一個人獨自去。他們又猶豫了,擔心我一個人去,會不會遇到壞人或出危險呢?很可惜,那次我沒去成,失去了一次獨自鍛鍊的機會。怪父母不願放手嗎?應該不是。恐怕還是自己的勇氣不足,沒能堅持自己的想法。

看看我的周圍,很多父母都是這樣,把孩子當成了“青花瓷”,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這也不行,那也不準,緊緊跟在孩子屁股後面,結果呢?孩子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自理能力越來越差,時間一長,後果不堪設想啊!

我們大都是家裡的“小公主“,“小皇帝”,但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這麼依賴父母,什麼事都離不開他們,那當我們長大了,又該怎麼辦呢?父母不可能庇護我們一輩子,所以應該在小時候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像烏塔一樣學會自立、自強。當然,面對烏塔,我們是自嘆不如的,但我們至少可以一點一點嘗試,慢慢地做得比現在更好,為將來打下紮實的基礎。

和烏塔一樣,我也很喜歡旅行,雖然現在很難做到像她那樣遊遍歐洲,但我會努力,爭取比以前更進步。老師說,最美的風景總在前方,我也時刻準備著呢,絕不讓上次的遺憾重現!恍惚中,前面出現了一個身影,哦,是烏塔!只見她揹著那隻大大的旅行包,回頭看了我一眼,朝我眨巴著眼睛,像是在對我說著什麼,說什麼呢?對了—

“劉依純,走,咱們一起出發!”